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工业经济走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总体形势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其中消费品工业运行态势平稳,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呈现出明显调整特征,电子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影响波动较大,部分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效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其中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下行压力加大。从目前国内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来看,由于国内工业产品需求波动较小,因此工业生产的总体形势也呈现较为稳定的状态,但是受到出口贸易的影响,下行压力增大。
2.企业运行状况良好,业绩稳中有升。国内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环节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工业企业的运行状况良好,其业绩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工业产品价格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4.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四、结论
[关键词]工业经济;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0 引言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体系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调整,工业经济正以较快的速度运行和发展,工业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越来越重。为满足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电力行业也针对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改革,以促进行业的发展。电力工程的发展以及变化,对电力设备的市场经营和生产运营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本文根据电力行业发展的实际背景,结合电力设备的市场经营特征,从而预测工业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有效的提升工业经济建设发展的整体水平。
1 电力设备企业现状
1.1 行业现状
电力设备制造行业是我国的第二产业,此行业的特点是原材料比重大、劳动密集、投资多、技术含量高。其主要是通过生产电力设备,以及传输和变换电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国防事业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通常电力设备主要有电站设备及输变电设备两种,而电站设备包括水利发电机、汽轮机及火力、水轮机、电站锅炉等;输变电设备则包含一次和二次设备两种类型,一次设备主要有电线电缆、电抗器、电容器和变压器等设备,是硬件设备,而二次设备主要有电网自动调度、控制和电网保护等方面,包含电力电子器件、电力保护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及继电器保护等等,是软件设备。我国电力事业在不断进步,同时我国电力工程也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设备,因此也表明我国电力设备行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国家电网工程的不断发展,也给我国工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1.2 供电企业采购现状
目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营销其电力设备时,因为电力企业在采购电力设备方面的规范日益规范,所以,其主要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采购需要的电力设备,但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营销电力设备时,电力企业主要也是使用招投标中标的方式进行的。同时,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在使用中标方式营销电力设备时,有很多因素会对企业中标产生影响,一般有客观因素和非客观因素两个方面,当然也包含有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身能够控制的影响因素,以及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自身不能够控制的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在实现电力设备的招投标采购时,电力企业在招投标采购电力设备的过程中,一般是考虑电力设备的价格、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等各个方面然后进行相关评定,进行电力设备的招投标采购时,一般其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
电力设备制造企业使用招投标中标的方式营销电力设备时,通常情况下,企业制造设备中标过程中产生的因素,一般有产品的生产以及制造水平、质量和投标价格等等各个因素,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的投标价格较低其中标的可能性就越高;但企业中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般是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实力、规模以及产品销售额、企业品牌、企业性质、企业信誉度等等,但是因为招投标中标评定的主观性通常较强,所以,在投标过程中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应该把这些因素当作指标来作具体的分析研究;企业中标过程中的关系因素一般是采购电力设备过程中的招标企业与投标企业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因素体现在采购电力设备过程中的招标专家与投标企业的关系中。
2 工业经济未来走势分析和预测
针对工业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和分析,工业经济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经济正处于一个极其多变而又复杂的坏境中,充满了许多的机遇还有挑战。工业经济在未来将会朝着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发展
2.1 工业经济使得国民经济的促进和推进的作用越来越大
针对工业经济的产业优势以及现实发展的特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工业经济对未来的影响不会太大,重工业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也遇到许多的发展机会。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发挥了潜在的优势,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同比增长了29.3%,增幅同比增长了4.3%;工业产品价格指数和走势都呈现出了同比预期大幅增长的态势。今年以来,在持续压力面前,我国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促进改革红利的释放,而且实时的推出了一系列的定向的调控稳定增长政策。许多企业也加快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的产能,进行技术改革投资。只要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调整和变化,它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
2.2 工业经济必将成为一种实体经济主要的发展方式
工业经济增加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效益,它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发展状态下,工业经济也必然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式,并起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工业经济也将逐渐演变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式。
2.3 外需工业和低端工业将会兴起
在外需再次面临强大的压力下,电子信息制造及纺织服装等部分外向型产业在恢复中有望再次升级调整,特别是受劳动力、原料等成本上升的影响,部分处于低端产品制造的企业发展活力将再次凸显。区域转移的步伐和产业转型升级将会加快,以外需为导向的食品、家电、轻工等消费品工业将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部分外需工业产品将可能出现较快的增长态势。但由于消费倾向的惯性作用,消费品工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变化的难度变大。
2.4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新的动力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创新和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使得产品价格低,质量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经济,改变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使得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彻底改变我国的粗放发展经营的方式,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每年发明和新型科技占的比重超过3%。从2005到2013年我国高新科技和新型工业占GDP的比重从1.2%增加到43%,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平均收入增长了27.5%,每年增加平均值增长了23.25%,实现平均增长利率为14.6%。新型工业经济在规模经济中占的比重从2010年的10.83%增长到了2013年的11.55.而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经济发展使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向着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向努力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以及信息化产业,用新型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工业,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
3 结论
总之,对于招投标中的低价中标,厂家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相互恶意竞争,也无形中成为电网运行中的最大隐患,因此,我们要加强电力企业的管控,这样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
目前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经济成为了重要的内容,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发展形成积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经济最终会变成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业经济必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要做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监督和执行力度,拓展高技术产业的增长空间;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积极改善其发展环境;继续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实现工业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的宏观政策,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效益,改变工业经济发展的布局,深化改革的进程。使得工业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提高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经济发展也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黄任民.提高劳动报酬促进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期刊论文].2012(03).
[2]王欣昱.外贸外资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分析[D] .吉林大学,2011.
[3]田菁慧.李杰.浅析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成因及利弊[J].东方企业文化,2010(03).
一、工业生产减速,增长进入放缓通道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 2011 年后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工业生产进入紧缩通道。季节调整后的增速环比趋势在2011 年6 月之后下行态势明显,且有提示未来短期内加速下行的风险。至少,从季节调整后的环比趋势看,2012 年第一个季度之前,工业增长不会有加速增长的可能。季节调整后的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1 所示。工业生产同比数据指标短期内快速回落表现的技术性原因是,对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的敏感反映。2010年 2 月工业增长开始进入两位数的加速增长通道,是超常规的外生性经济刺激政策所致,不是正常周期性增长效应的影响结果。
2011 年10 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结束了2009 年11 月以来24 个月的两位数以上增长小周期。而10 月单月下挫5.2 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同比增长9.8%,轻工业同比增长仅9.4%,较年初2 月增长37.2%,出现了27.8 个百分点的大幅回落,工业生产状况不容乐观①。另外,工业用电量变动也能够帮助研判工业部门运行趋势。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用电量为182.55 亿kWh,同比增长7%,低于去年同期增速16.8% 近9.8 个百分点①。工业用电量数据的绝对值和增幅与工业产值变动基本匹配,验证了工业生产的下滑态势。虽然工业数据显示工业的紧缩调整仍然在持续进行中,但预计工业经济继续下行趋势最快将于2012 年4 月底之前结束。2011 年10 月温州工业实际用电量为17.2 亿kWh,单月环比小幅下滑1.1%,较8、9 月高达-10.7%、-16.3% 的环比剧烈下行势头已经出现缓和迹象①。其中夏季工业用电量剧烈下行是由短期政策性限电造成的。尽管环比增速未能转负为正,但自 8 月开始两位数环比滑落的趋向得到了遏制。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如图 2 所示。未来累计同比数据有望得到收敛,并出现方向性调转,2012 年温州全年用电增速将预期稳定在10% 左右的水平。其理由为:一是温州高能耗行业比例不高,拉低工业用电产量的力量有限[ 4 ]。意识到这种工业内部结构就容易理解2011 年8 月工业增速与工业用电量增长之间出现的明显非对应性差异,即工业增速仅下降了3 . 4 个百分点,而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速却下降了9 . 7 个百分点;二是根据若干先行指标反映,工业用电需求将趋于平稳。一个重要的技术性因素是,累计同比数据将会因为去年同期高基数效应影响的弱化而得到改善。从地区间横向比较来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较同期浙江省增速平均低 7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加速度大大落后于同期省内平均水平,较2010 年同期增速下降4.14 个百分点②。
浙江省和温州市工业销售产值增速如图 3 所示。图2 温州市工业用电量增幅资料来源:温州统计月报(2011),温州市统计局。从工业经济增速来看,进入2011 年第二季度后明显“失速”,但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水平表现平稳,对应此前大力度宏观应急性扩张效应在 18 个月后的终结及工业生产回归对内生性动力的依赖,增长水平恢复常态。依据月季度数据反映,温州工业的减速调整要领先浙江省工业整体增长平均水平回落一个季度。对于密集于工业下游的温州工业企业来说,感知形势冷暖,观察到并确认市场需求低迷态势在时间上相对超前,但由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深,压减存货和收缩产能以响应外部变化的时间却相对较短。2011 年第四季度工业产出水平所呈现的会是调整小周期的底部。随着物价指数回落后,2012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指标会更清晰地反映经济的周期性特征。相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波澜不惊的表现,更值得关注的应是深度调控之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信贷资源紧张构成反向向下的拉力,因而不能排除部分工业企业因为财务指标恶化而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二、内外需求不振,工业投资收缩明显
需求状况是企业决定生产规模时需要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工业生产同比增速走势,以及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意愿。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走势与需求状况相关性更为密切。2011 年11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比上月下降1.4 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09 年3 月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50% 以下,并低于历史同期均值2.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国内外市场需求趋缓。其中新订单指数为 47.8%①,为2009 年2 月以来新低,并首次跌落至临界点以下。这显示制造业新订单数量减少,说明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紧缩正在进行。
外需疲软,工业出口形势低迷。2011 年前10 个月,工业出货值累计增速始终落后于工业销售产值累计增速约3 ~4 个百分点。月季度工业出货值实际增速始终落后于整体工业销售产值的增长生产,而且缺口不断扩大。进入第三季度后工业出口增长的同比水平快速下降,1 0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货值创年内新低,同比增长仅有1.7%,增速较上月回落了4.3 个百分点,预示着工业出口增速面临负增长的巨大压力②。
2011 年11 月出口订单指数为45.6%,不仅在临界点50% 以下,而且较10 月大幅下降3 个百分点,订单需求确定持续回落①。这表明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对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随着同步全球经济下行周期的制造业去库存调整加速,包括内外需求在内的下游需求继续放缓,在信贷偏紧的情况下,对外部市场依赖比较强,以非资源型、低附加值为特征的温州中小型工业企业处境会较为艰难。
PMI 出口订单不景气预示未来出口下滑,考虑到温州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仅为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8%,出口规模对订单紧缩的反应更为直接,外需减少对于温州工业的压力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内会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行业情况看,2011 年1 —10 月温州主要行业累计出口的增速均出现回落,仅阀门制造行业增速略有1.65 个百分点的提高。从几大主要行业的工业出口增速来看,服装、鞋、通断保护电路装置和机电产品较 9 月均出现回落,因而9 月环比出现下降②。未来3 ~6 个月内工业产品出口总体表现应为一个出口产值增速连续小幅回落的过程。温州市工业出口增速如图 4 所示。宏观经济持续下滑预期不断升温,影响了厂商未来产能调整的方向和力度。2011 年 11 月构成制造业P M I 的 5 个分类指数全部回落,说明国内总需求增速处于回落态势,当下实体经济正在着陆,所带来的紧缩是全方面的。企业对未来不乐观经济预期,使整个制造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正在进行防御式收缩。温州工业企业对于疲弱收缩的信号更为敏感。依据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显示,收缩正在由需求端向生产端传导,并且迭加了生产端当下温州金融环境恶化的制约因素,其速度与幅度都较需求端更快更深,生产供给端可能会有超调的风险。从2011 年6 月开始,工业投资环比增速已经连续 6 个月下滑,工业产能缩减态势确定无疑,不过从投资逐月环比收缩幅度的缩小情况看,向下节奏应趋于缓和。2011 年1 —10 月温州工业投资累计增速高开后剧烈缩减十分明显。尽管仅看单月的同比数据发现,工业投资完成的单月增速已经处在一个相对较高平台。
但从地方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比较看,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 21.1%,远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累计增速101.3%,如图5 所示。从2011 年 1 — 10 月温州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规模为258.63 亿元看,确定无法达到2011 全年工业3 6 0 亿的年初预定目标。需要说明的是,全社会限额以上投资数据的高位走势受温州区域性因素驱动,如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温州地方政府正在主推“大项目、大平台、大投入”的“百项千亿”工程,以及此前房地产投资的惯性等因素。影响工业投资的因素很多,从制造业企业看,资金紧缺仍是最大的问题,而且生产经营性融资困境正随着紧缩式货币政策的持续在制造业企业中蔓延。同时,工业投资减速也说明市场不确定性在放大,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悲观、信心不足。由于工业投资直接决定未来产能规模,如果工业投资延续下跌趋势的话,工业生产能力止跌企稳的压力会不断加大。
三、去库存速度不一,企业效益承压缩减
2011 年初,受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预期影响,企业库存水平迅速上升。2011 年 6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 28.1% ,处于年内第二次高位,也是近年来的历史高位①。6 月之后,需求乏力显现,企业景气状况不佳,一季度末产成品库存曾经同样达到28.1% 的高位水平,而后经过2 个月下行后再次攀升,说明销售端承受了很大压力。一般产成品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基本上呈现反向关系,且有约 3 个月的领先,产成品的去库存化不力将拉低工业同比增速。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入2011 年7 月后已经开始主动缩减产成品库存,企业正在试图主动平衡生产与采购活动,调低生产增速,降低增补库存频率和规模,如图 6 所示。随着目前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去库存化的深入,前端要素资源和原材料对生产回落会作出适应性反应,原材料库存跟进进入调整期。在此阶段,企业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但价格回落也必然会带来企业盈利水平的下滑。一方面,生产端需求表现较弱,企业生产意愿不强。工业产品的产销率到2011 年 10 月从未超过 9 7 . 4 % 以上的水平①,说明产销衔接不理想积压较多,产品端需求不旺,库存去化不快,价格有着较强的向下压力。而下游需求回落叠加劳动力及其它经营成本上升、信贷紧缩,PPI 将加速回落。另一方面,由于上游资源品价格回调存在时间上的粘滞,且调整幅度不同步,因而从传导路径来看,P P I 在上游资源与下游需求的夹击下,未来向上的空间有限。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将出现放缓。从2011 年第四季度开始,温州工业企业正在经历的库存调整已经主要不是企业被动的产成品库存调整,而是主动性的原材料去库存。通胀和资金状况会构成此后工业企业库存向下调整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认为,在通胀下行阶段工业企业往往倾向于减少库存,当资金紧张时企业经常会快速去库存或者推迟库存补充。从价格角度来看,PPI 明显下降与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的高位水平呈现剪刀状分叉持续加重资金面紧张的企业的去库存压力,而原材料库存与工业同比增速有着较稳定的正相关,且同步性较好,如图7 所示。可见,两大库存去化现状均指向未来工业增速放缓的趋势。据此可以判断,未来企业去库存过程仍将延续。其主要原因是,从经验上说,原材料下降在 3~5 个月内是大概率事件。如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幅度已明显超过经济需求,将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企业在预期原材料价格下降情况下,会降低增加库存的需求,尤其在目前面临较严重资金压力情况下,将会减少补充库存的行为。另外,2011 年7 月CPI 达到高位后快速下行,企业原材料采购意愿也随之降低。工业企业面对的状况是,需求疲软而原材料成本高企。需求回落将直接带来企业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并且库存水平越高则对产品价格越不利,存在比较明显的拉低价格水平的向下力量。部分库存偏高,或资金压力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了增加企业销量,可能通过降价促销的方式降低企业库存。收入增速减缓和成本高导致工业利润增速下滑。
2 0 1 1 年 1 —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较1 —8 月下降0 . 1 个百分点,为近7 个月以来最低点,较全国水平低 14.9 个百分点①。但近期主营业务成本未见同步下降,成本和费用粘滞下行及人力成本、财务费用将保持在高位运行,抑制了利润增长。随着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现象的扩散,价格回落迹象显现。2011 年10 月工业品购进价格环比持平,出厂价格环比回落了0 . 1 个百分点,名义同比增速分别回落到6.8% 和2.1%①。企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不对应是压制产品价格的最主要因素,而原材料价格指数的相对坚挺暗示工业企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压,如图 8 所示。第四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开始向下小幅调整,虽然从历史数据看,由于温州工业企业所在的中下游行业居多,价格变动从上游向中下游的传导都存在一定的时滞,但去库存阶段的价格竞争会迫使PPI 回落速度加快。企业效益增长同时隐忧显现。2011 年1 —9 月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5.4%,较上一年同期降低 0 . 3 个百分点。如果考虑到以现价计算的利润水平背后需要扣除的高位物价因素,净利润水平可以堪称“惨淡”,如图9 所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逐月累计同比水平持续下降,从2011 年3 月的18.7% 递减至9 月末的14.7%,回落了4个百分点(见图 8 )。工业企业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应收账款上升到不对称的高位水平。2011 年9 月末,温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 905.29 亿元,同比增长14.7%,而应收账款779.37 亿元,同比增长21.2%①。这不仅反映当前企业经营中库存上升过快,企业后续经营或面临较大的消化库存压力,更重要的是,应收账款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1 / 4 强,而且增幅远远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说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质量和盈利状况恶化。而利润总额中账面利润所占的比例过高会形成对企业运营资金的商业信用性实际占用。资金周转速度越慢,企业潜在坏账损失风险越高。尤其在当前货币政策紧缩环境中,企业流动资金营运效率的低下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失控。事实上,局部行业已经出现此前所提示的“工业产品链条中的众多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资金占押压力,回款账期拉长背后可能引发的是整个资金信用链的系统风险。”[ 1 ]预计短期产成品和回款资金占用仍将处在高位,2012年春节后这部分资金占用增速将有明显回落,利润增速二季度有望企稳。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现处在半山腰,仍将下降,但跌至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受融资环境趋紧、用工成本上升、利率汇率调整、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要素供应紧张等多重因素冲击,一些企业成本上升较快,由于不少商品价格的快速调整,虽然2011 年9 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维持平稳,但第四季度工业实体经济存在去库存压力,工业经济数据探底速度加快局面正在形成。
企业盈利增速最低点可能出现在 2 0 1 1 年最后一个月或2012 年第一季度。从结构因素看,价量将对利润走势出现不同的影响。其逻辑是产量增速下降确定,但不会完全失速,随着库存减少,价格经历短期下滑后会趋于稳定。总体观察,2012 年工业企业利润有望相对较快增长的行业集中在下游。从静态来看,虽然行业的成本转嫁能力依然呈现上游好于中游、中游好于下游,消费品好于投资品,必需品好于耐用品的格局[5];从动态来看,中上游行业成本转嫁能力会有所弱化。究其主要原因是,受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大部分前期转嫁能力较强的中游行业,面临终端需求始终走弱,同时能源价格却跌幅有限两头承压的困境,而之前成本转移困难的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随着整体物价水平的下降会逐步得到缓解。从利润具体行业动态分配的情况看,考虑库存调整在产业链传导中节奏存在差异,前期生产率先放慢的下游投资品率先开始提速,如工业中的投资品行业中的专用设备、通信电子设备行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虽然也在承压去库存过程,但调整力度较浅且相对滞后,生产缩胀幅度不大,毕竟消费属于非周期性经济部类。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及皮毛羽绒制品业则会企稳,或有所上升。大多数前期生产更为积极的行业,会出现较明显增速放缓,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周期性行业不景气状况开始显现。而基建类投资下滑或将拉低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利润水平。此外,因为采购活动的减少,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回落,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等行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回落显著,会有较为明显的收产收缩,利润增长下滑。
四、工业经济驱动及方向:实业行为与政策预调、微调
2011 年 11 月汇丰公布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8%,较10 月终值51% 下滑3 个百分点,创32 个月以来的最低值,并下跌至50% 这一临界点之下,产出指数从10 月的51.4% 大幅下滑至46.7%,同样创 3 2 个月以来最低①。这表明厂商对中国经济下滑预期升温,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预期信心不足。中国制造业形势严峻,实体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的空间。较长时间的银根紧缩,已经让企业资金问题开始大面积暴露,有些已开工项目资金跟不上。由2011 年前三季度可知,不仅温州,且类似地区积极进行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地区都出现资金捉襟见肘的问题。从温州的情况看,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紧缺,未来工业投资的下行速度很可能会加快,这会是2012 年温州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的风险点。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入观察期,2012 年的前三个月将迎来关键的政策调整“时间窗口”。随着物价得到控制,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为政策的预调、微调打开了通道。行业未来景气度或积极性的格局,或将在2012 年下半年出现变化。国内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超预期变动将会是最有可能对上下游的价格和产量水平暂时造成均衡冲击的外生力量,未来何去何从关键还是看国内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时间点。
经济运行有哪些特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效益都有提高,全面提高。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月~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897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比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这个是199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工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65%,增长幅度是最高的达16.5%。分季度来看,1季度开局良好,工业增加值达到17.2%,2季度由于受到非典疫情影响,工业增速是15.2%,降低两个百分点,但是仍然高于去年同期2.7个百分点,随着非典疫情逐步的消失,影响也逐步的在消除,3季度工业增速又回升到16.6%,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继续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1.72,同比提高14.7个百分点,前3个季度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728亿元,同比增加188.3亿元,增长49%,今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已经比去年全年实现利润数还多。
二、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一个主要力量。先讲投资,前3季度投资持续增长有利拉动之下,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6520亿元,比轻工业高出4.5个百分点,其中发电设备、冶炼设备、环保设备等投资类产品产量增幅都在40%以上,大规模集成电路设备和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量也分别增长23.4%、60.6%和91.4%,机械、电子行业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两个行业是12个主要工业行业当中从前3季度来看是增长最快两各行业。由于投资的增长,基本建设改造、房地产投资从前3季度来看增势还是比较强劲的。除了机械、电子之外,冶金、有色、建材这几个行业都跟投资增长关系比较密切的。相应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变价产值增速分别达到29.5%、25.5%和23.6%,同比加快10.6、13和8.8个百分点,投资这块拉动来看,对我们一些重工业和与投资关系非常密切的就这几个行业。出口也是近年拉动经济增长又一个重要力量,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效益进一步显现,出口增长大大超过预期,前3季度工艺产品出货值18716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出口拉动工业增加约为3.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出口当中电子行业保持在43.6%,轻工行业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10.5%,纺织也比去年提高8.2%,机械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所以出口当中电子、轻工、纺织、机械这几个行业成为工业出口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这四各行业占整个工业出口的比重达到85%左右,这个比例比往年提高将近10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总体运行平稳,对工业快速增长起到持续和稳定的支撑作用。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受非典影响一度下降,5月份增幅仅为4.3%,最近这几年也是一个最低点,随着疫情的缓解,各月增值都回升到9.5%以上,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8.6%,从这个趋势来看今年消费品市场增长应该来说可以跟去年同期相比水平差不多。加上四季度比较高的增长趋势,今年全年看来不会低于去年水平。轻工纺织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0.7%和19.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4.2和4.8个百分点。比去年分别加快6.1和8.2个百分点。轿车、商品房也正在成为城市居民消费新的热点,轿车产量1月~9月份达到144万辆,同比增长87.2%,大大差距去年全年产值,商品房销售面积也增长35.9%,包括建筑装饰材料也都是产销两旺。
四、基础能源行业和交通运输平稳增长,有利保证了工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前3季度从能源行业来看煤炭产业产销两旺,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煤炭库存保持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原煤产量达到11.58亿吨,增长24.5%,商品煤销售量达到11亿吨,增长20.5%。煤炭库存1.22亿吨,煤矿主要的用煤港口直供电厂包括重要钢铁企业纯煤都与去年同期处于基本持平状态,电力与经济发展快速是相适应水平,也是很快,电力需求迅速上升,发电量今年1月~9月份快速增长,完成1.35亿度,增长15.6%,尽管这样在今年我们电力整个工程形势还是偏低的。有将近19个省市区都出现电力紧张,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各个大电网最高发电负荷都高于去年水平,设备利用率也普遍提高,石化、石油行业,原油生产保持稳定,原油进口和加工量增加幅度比较大,前3季度国内原油产量是1.27亿吨,原油进口6300万吨,原油加工1.66亿吨,分别增长1.4%、27%和10%。交通运输主要货物运输保持较快增长,重要货物运输任务完成的比较好,前3季度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14.8亿吨,增长5.9%,其中占最大的就是煤炭增长6.8%,水域就是三个大集团:中远集团、中国海运集团、长江航运集团,完成货运量4.1亿吨,增长14.2%,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同比增长18.5%。
全年经济形势分析
前3季度经济快速增长为全年主要经济指标能够达到或者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和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环境来讲,是逐步好转趋势,在这个环境下我们看剩下最后一个季度,和整个国内外宏观环境来看工业交通4季度还是一个良好的平稳发展态势,但是所谓它平稳就是不可能再比前3季度还高,现在有些东西看到了在平稳增长,甚至有些在回落,包括去年出口也好,还有工业增加趋势来看,去年前低后高,12月份高起来,今年因为前3季度增长趋势比较高,所以相对去年同期比较高的情况可能第4季度要平缓,甚至适当要回落一些。按照这个来预计,我们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应该在16%左右。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全年有可能而且希望非常大,如果没有其他特别重大的因素影响,全年工业企业利润可以实现突破7500亿以上,相对来讲比较牢靠稳固的保守的预计。这个速度比去年增长35%~40%。包括各种所有制以及国有控股企业,都会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这样来看原来我们工业也是讲年初和国民经济相适应一些主要指标都可以全面或者超额完成。
在我们国家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高的这么一个形势之下,有没有一些问题呢?我们也应该清醒或者实事求是的看到,也存在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的问题,特别是对持续、健康和协调发展,按照这个来看,还有一些不完全协调的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确实存在着投资过热,产能扩张较快的倾向。国家发改委从上半年甚至从年初1季度增长很高情况下也在关注这个事情,特别是在最近这几个月,专门对几个发展比较快、增速比较高的钢铁、有色电解铝、建材、汽车等这几个行业专门做了调查研究。总体来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产业向我国转移,带动了有些行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优化,但是,确实有一些行业从现在能力,包括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生产能力很大,一个对市场需求,特别对资源还有其他方面承受能力来看都有些影响,另外地区间产业趋同情况比较严重,据调查按照目前全国各地在新建扩建的钢铁生产能力这个安排来看,到2005年末全国高炉炼铁能力要达到3.09亿,炼钢能力要达到3.33亿吨,分别比预测市场需求量要多出8100万吨和6700万吨。还有在水泥产量当中,通过调查2002年新型水泥产量比重已经由2000年10%提高到16%,预计今年要达到24%左右。一个是发展水利成为当前投资主体和热点,尽管这样局部地区也存在着一些盲目性。电解铝这个行业产能这几年扩张非常迅猛,有些企业和地方在电解铝这个问题上违反规定上项目,避开一些产业政策,还有一些环保、土地方面一些规律,叫做违规盲目新上项目,据了解从目前生产能力来看也会在近期出现比较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这几个行业特别是对资源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还有能源会造成相应的一些压力。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象我们增长速度虽然很快,在工业发展当中结构性的矛盾还是仍然十分突出。
第二,资源供给等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包括能源都加在一起,一个就是电力供应紧张。前3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5.6%,比去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增长16.6%,尽管这样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趋势是加剧的,今年以来有19个地区电力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前8个月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达到3467小时,同比增长271个小时,火电其中增加358个小时,全年要突破5600小时。入秋以来这种紧张状况虽然有所缓解,但是随着冬天到来,同样是一个用电高峰,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趋势仍然存在,在能源当中从当前情况来看,电力矛盾比较突出。二是矿产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也是非常突出的,我国几种主要矿产资源由于资源不足大量进口,2002年进口铁矿石所炼成的生铁占全年生铁产量42%,今年这个比例要超过54%,氧化铝进口量占整个消费量45%以上,由于进口大量增加,包括有些资源在国际上增长也是有限的。有些品种价格大幅度上涨,8月末铁矿石到中国港口价格已经涨到每吨34美元,比去年平均价格水平每吨涨10块,2002年进口氧化铝平均到岸价163美元,到10月份已经涨到300美元以上,上涨了将近一倍。同时水资源紧缺,对工业特别耗水大的产品也是一个制约因素。我们钢铁生产能量有42处在缺水地区,按照这样趋势,再加上一个是市场需求和能源原材料运输资源的限制,就是有些行业会出现人员闲置问题。
关键词:铁路 既有线 钢桁梁 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跨京哈线特大桥位西部工业走廊(新建工程)DK14+177.61~DK21+121.47范围内。中心里程为:DK17+649.54,桥全长6943.86m。主要为跨京哈铁路及102国道、京沈高速公路而设。全桥共由1孔20m简支梁;8孔24m简支梁;198孔32m简支梁;5孔现浇连续梁及一孔48m钢桁梁组成。
本桥的55号桥墩~56号桥墩间为48m钢桁结合梁,主要跨越京哈高速铁路,与京哈高速铁路交角为75度。京哈线下行交汇处里程为:K681+476.8。钢桁梁跨度48m,全长49.3m,主桁类型为带竖杆三角桁,桥梁结构按照直线外包设计。
2 施工方案
为更好地保证行车和施工安全。根据此桥所处地理位置及现场实际地形等情况,跨京哈特大桥的48m钢桁采用膺架平台搭设,汽车吊拼装的方法进行组装;卷扬机配合滑轮台车进行拖拉。鹰架平台采用八三支墩配合工字钢纵梁的施工工艺。跨越铁路及铁路线附近施工处,必须利用施工天窗或封锁进行施工;施工时接触网停电。
拖拉顶推施工步骤:临时支墩施工膺架平台搭设钢桁梁拼装拖拉顶推架设钢桁梁安装混凝土桥面板底模临时墩膺架平台拆除桥面系施工。
2.1 施工前准备
2.1.1 杆件存放场地的准备。
2.1.2 设备。先后配置25t、40t汽车吊各一台,用于膺架平台安设和钢桁梁拼装作业。
2.1.3 膺架平台。准备施工55C工字钢、八三军用支墩、钢管、脚手板、枕木、工字钢垫楞及钢板垫等。
2.1.4 施工场地、便道修建。
2.2 临时支墩搭设
2.2.1 临时墩基础施工。在京哈铁路两侧共设置2组临时墩,采用八三军用支墩,在施工临时支墩基础时,为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需向铁路局申请临时施工天窗,利用施工天窗进行施工。
2.2.2 八三军用墩施工。按八三军用墩拼装工艺要求,由下至上进行支墩垫梁、墩身、墩帽拼装。
2.3 架空平台搭设 组装平台采用钢管支架配合55C工字钢组成;跨京哈铁路线采用55C工字钢进行连接。跨京哈铁路临时墩间距16.0m,临时墩横向中心线与钢桁梁中心线斜交。工字钢强度及挠度经计算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
2.4 钢桁梁组装
2.4.1 杆件预拼装。
2.4.2 杆件吊装、安装。
2.4.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
2.4.4 焊接。
2.4.5 钢桥涂装。
2.5 钢桁梁架设施工 钢桁梁采用拖拉法进行架设,在拖拉过程中,跨京哈铁路线临时支墩跨度为16m,鹰架平台施工临时支墩跨度为8m。以保证便梁强度要求,满足钢梁拼装钢梁形变的要求。为保证因滑道下沉而使钢梁移动产生阻力,在施工时设置便梁拱度,施工时全桥便梁坡度保持一致。
施工前,先在铺设好的纵梁上按0.7m间距铺设木枕;然后将木枕用U型掐固定工字钢纵梁上。在木枕上铺设4道50kg/m钢轨作为下滑道,钢轨上按等间距布置1m台车。(见附图)先将钢梁用千斤顶起梁,然后将准备好的台车按10m一辆等间距滑到钢梁下,落梁后将主梁与台车用卡扣进行连接。将卷扬机固定在57号墩处,同时把牵引钢丝绳连接在第一个牵引台车上,然后进行牵引施工,经计算摩擦力较小,可采用卷扬机进行拖拉法施工。为保证拖拉时主梁的中线,在顶推施工前先在下滑道顶面及钢桁梁上画出中线;并在钢梁两端中心挂锤球,以便在顶推过程中及时观测控制钢梁中线。在拖拉时采用封锁施工;电力线停电的形式进行施工,确保行车及施工安全。
钢梁顶推就位后进行落梁准备工作,先用千斤顶将钢梁顶起,然后将台车撤除;同时搭设枕木临时支撑平台,防止钢梁发生倾斜。钢梁调整平稳后,用人工将铺设在工字钢便梁上的枕木、钢轨等辅助设施进行拆除。
2.6 拆除及落梁
2.6.1 工字钢拆除。除跨线部位其余工字钢均用吊车进行拆除,跨线部位工字钢按顺序进行拆除,先将工字钢移至钢梁外侧,然后将工字钢2根一组进行拆除,吊除时用麻绳控制工字钢方向,防止因工字钢挂碰电线引起联电或影响行车的安全事故。
2.6.2 八三墩拆除。拆除组装顺序相反,由上至下逐层拆除,拆除时利用施工天窗进行施工。拆下的杆件和配件不得从高处抛掷,以免损坏和丢失。应清理干净涂油,按编号和规格分类堆放、装箱。
2.6.3 钢桁梁落梁施工。用千斤顶将钢桁梁顶起后,逐层拆除枕木。起梁时千斤顶应控制在桁梁纵梁上,减少因施工造成的桁梁变形。
拖拉就位后对主梁高程进行测量,保证钢桁梁设计高程。待全部附属设施拆除后进行落梁,先用千斤顶将钢梁顶起,然后拆除枕木进行落梁。为保证行车安全,拆除工字钢及钢桁梁落梁施工均采用垂停封锁施工。
临时墩混凝土基础采用风镐或破碎头拆除,露肩处用浆砌片石进行砌筑,确保施工后的行车要求。
3 下部专项施工方案
本施工项目涉及既有线安全,为此特针对防护栏、排水沟改移施工及路基边坡开挖、防护施工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包含如下各项:
3.1 防护隔离栅、排水沟改移恢复施工
3.2 钻孔桩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首先做好边坡防护,边坡利用钢板桩进行防护,防护图示平面图及剖面图如下:
■
3.2.1 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应符合规定。
3.2.2 钻孔桩基础。钻孔桩采用旋挖钻进行施工,在测量放线后将防护隔离栅改移至施工范围以外,并将安全封闭隔离栅从新布置,将既有线路恢复封闭状态。钻孔桩钢筋笼用吊车进行吊装,吊装时注意与既有线的安全距离。灌注钻孔桩时采用罐车直接灌注的方式进行施工。
3.2.3 制定出旋挖钻孔施工程序及注意事项。
3.2.4 钢筋笼加工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3.2.5 钢筋笼吊装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3.2.6 钢筋笼焊接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3.2.7 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施工程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注意事项。
3.3 承台施工
3.3.1 基坑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坑开挖前对钢板桩防护重新检查,计算,保证钢板桩能够承受土的侧压力,并做好应急预案。②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③基坑开挖时,不得采用局部开挖深坑及从底层向四周掏土。④基坑顶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且不应小于1.0m。必要时应采取其他措施。⑤在土石松动地层或在粉、细砂层中开挖基坑时,应先作好安全防护;土质松软层基坑开挖必须进行支护。⑥基坑开挖时,应观测坡面稳定情况。当发现坑沿顶面出现裂缝、坑壁松踏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⑦对基坑区域的建(构)筑物可能产生沉降,应加强观测,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
3.3.2 钢筋加工。
3.3.3 模板工程。
3.3.4 混凝土工程。
小城镇建设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客观冷静地研究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小城镇“热”都进行了“冷”思考,共性的问题包括:缺乏科学和长远规划;人口少、投资水平低,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脱离当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被搞运动式地“催生”出来,成为区域农村经济中的“奇葩”,难免运交“华盖”,等等。但更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在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中制造和排放出来的大量废气、废水、废固体物和居民生活垃圾,极大地污染和破坏了周围环境。小城镇建设打破了农村的宁静,实质上是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
目前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坚持和运用好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所蕴含的发展道路必然是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技术、再利用的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在这种类型的经济活动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延长产品和服务使用寿命、使废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末端处理。
第二,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等规律,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产生大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同时循环经济还可以拉长产业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传统的发展方式将物质生产和消费割裂开来。形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产生大量废物的恶性循环。目前,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实践已在三个层面上将生产(包括资源消耗)和消费(包括废物排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一是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共生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三是区域和整个社会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
总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协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需要,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应该加快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确立科学发展观倡导的理念,开发并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法律法则的保障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小城镇建设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镍都金昌实现“工业强镇”、
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第一,与国有大型企业金川公司实现产业链对接,利用金川公司的副产品建立化工产业链,实现了区域间的大循环。主要对接路线是:(1)利用金川公司的副产品硫酸,金化集团发展磷化工、硫化工。 (2)有色金属冶炼过程吸收低浓度SO:要消耗大量的烧碱,配套的烧碱装置有过剩的氯资源。利用这些廉价的硫资源和氯资源发展PVC产业,实现这些资源化转化。(3)金泥集团公司围绕金川集团公司1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利用石灰石建设年产15万吨电石项目。拟建电石项目供新希望集团生产PVC,配套甲酸钠供金川公司生产草酸(草酸用于有色金属冶炼),利用电石渣扩大水泥产量供应金川公司采矿回填。(4)以金化集团公司磷酸二铵副产品氟硅酸钠为原料生产的氟化钠,产品专供金川集团公司;(5)利用甲醇、液氨、硫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甘氨酸等。(6)利用金川公司镍、铜、钴等贵金属和无机盐等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
第二,镇域内产业和企业之间围绕副产品和废气、固体排放物等进行产业链延伸,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如金化集团利用金昌铁业公司高炉尾气(2亿立方米/年)、金泥集团公司炉气(0.8亿立方米/年)和凌云纳米材料公司黄磷尾气中CO约为1.12亿立方米(净化后)建设10万吨/年甲醇低压羧基合成醋酸、5万吨/年二甲醚。金泥集团利用永电公司的粉煤灰作原料加工水泥,年增产20万吨水泥。另外,金化集团磷化工产业的废料(磷矿渣和磷石膏)被金泥集团用来发展建材产业和生产水泥等。
第三,重点企业内部坚持实施“技术立企”战略和发展循环经济战略,一批节能降耗技改项目先后投产,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明显提升。
金泥集团根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和水泥工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实施“一控双达标”计划,进行生产经营远景规划的战略性调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通过上百项技改项目的实施,使废气、工业粉尘达标排放,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三赢”。与此同时,还根据规定在厂内各废气、灰尘、噪音排放口(点)悬挂国家统一的标志牌,完善了标牌内容,建立健全了各排放口(点)及相关环保收尘设备的技术档案。金泥集团被确定为甘肃省首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全省首批3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金昌铁业公司总投资3367万元的烧结节能技改项目,利用高炉富余煤
气作燃料,在产量提高的同时,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金化集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型煤逐步代替块煤技术已走向成熟,目前已实现10台炉子同时烧型煤,使入炉煤成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每年可节约费用1500万元。
此外该镇还通过发展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起后续产业、副产品回收和利用产业、大企业的生产业等,继续围绕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区际间和区域内循环路线,更好地实现闭路生产和开放经营。
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认真分析“循环经济”型工业发展模式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总结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的有益做法和经验,应当进一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
第一,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始终坚持污染预防的原则,主要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避免废弃物产生,加大从源头预防污染的工作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轻对居民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特别是要积极支持域内金化集团公司、金泥集团公司、河西堡铁厂等大中型企业瞄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加速技术改造,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工艺和高新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实现接近零排放闭路循环生产方式,建立健全循环生产链条,努力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
第二,加速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内在要求,将一系列彼此关联的生态产业链组合在一起,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构建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行框架。生态工业园区要更加注重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路循环,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企业流程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共生关系,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把对环境有害的废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
论文关键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工业品价格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源头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它反映工业领域产品的供求关系和结构,其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到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及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应密切关注价格涨落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近期,受煤炭开采产品、黑色金属和加工产品、纺织产品、石油类产品等价格上涨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06%。
一、工业品价格变动的特征
1、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呈现“v”型走势。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开始回升,国际原油、金属矿产品、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持续上涨,其中:1月、2月、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6.58%、5.42%、12.18%。
2、轻、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时上升”。2010年一季度,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升6.59%,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9%杂志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15%;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25%,其中,采掘类同比累计上涨12.06%,原料类同比累计上涨9.02%,加工类同比累计上涨5.91%。
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涨幅大于生产资料。2010年一季度,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87%,从结构看,采掘类生产资料同比累计上涨13.04%,原料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14%,加工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5.5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1%,其中:食品类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2.89%。
4、主要产品出厂价格上涨,是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黑色金属出厂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3.67%,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0.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同比累计上涨7.87%,其中:炼铁产品和炼钢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分别上涨11.05%、7.56%。
纺织产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厂价格明显上涨。2010年一季度,受原材料棉花价格上扬和人工费上涨的影响,邯郸市纺织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4.27%。
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面超过六成。2010年一季度在邯郸市调查的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有21个行业大类,上涨面为65.6%,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决定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大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工业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2010年一季度,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小,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还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邯郸市的情况看,金融危机滞后影响不容低估,影响工业品价格运行的因素很多,渗透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
1、国际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由于国际原油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大幅上升,中国国内油价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也随之上扬。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其根本原因是我市的主导行业及优势产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因素是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
2、国家政策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杂志铺,国内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正在巩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这些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有一定的影响。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会带动投资类工业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原材料、燃料价格的上涨,强化了产品成本推动因素,不同行业和企业对原材料、燃料涨价的适应程度不等,消化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3、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基本形成,投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出厂价格上涨。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94亿元,同比增长21.80%。主要产品产量增加,1-2月,全市累计生产铁矿石574.1万吨,同比增长23.0%;钢材594.3万吨,同比增长37.40%;服装154万件,同比增长50.9%;累计发电3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2月,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4.15亿元,同比增长20.8%。
4、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增长,由此将会推动相关工业行业产品出厂价格的上涨。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价格的运行总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最终将体现为价格总水平是否平稳以及上下波动的幅度。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对工业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工业品各类出厂价格的逐步上升,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推动了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阻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涨杂志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同时也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升。
3、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及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1-2月,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四、2010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趋势分析
论文关键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运行情况分析
工业品价格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源头价格,是消费价格的先行指标,它反映工业领域产品的供求关系和结构,其变动直接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到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全市工业经济效益及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应密切关注价格涨落对工业经济的影响。近期,受煤炭开采产品、黑色金属和加工产品、纺织产品、石油类产品等价格上涨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06%。
一、工业品价格变动的特征
1、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上涨,呈现“v”型走势。受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开始回升,国际原油、金属矿产品、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指数持续上涨,其中:1月、2月、3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6.58%、5.42%、12.18%。
2、轻、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时上升”。2010年一季度,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升6.59%,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9%杂志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15%;重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25%,其中,采掘类同比累计上涨12.06%,原料类同比累计上涨9.02%,加工类同比累计上涨5.91%。
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的涨幅大于生产资料。2010年一季度,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87%,从结构看,采掘类生产资料同比累计上涨13.04%,原料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8.14%,加工类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5.5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9.51%,其中:食品类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2.89%。
4、主要产品出厂价格上涨,是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
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黑色金属出厂价格大幅上涨。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煤炭开采和洗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3.67%,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0.3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同比累计上涨7.87%,其中:炼铁产品和炼钢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分别上涨11.05%、7.56%。
纺织产品、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厂价格明显上涨。2010年一季度,受原材料棉花价格上扬和人工费上涨的影响,邯郸市纺织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累计上涨4.27%。
5、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面超过六成。2010年一季度在邯郸市调查的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的有21个行业大类,上涨面为65.6%,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产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决定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涨幅较大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工业品价格变动的因素
2010年一季度,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小,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还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邯郸市的情况看,金融危机滞后影响不容低估,影响工业品价格运行的因素很多,渗透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
1、国际市场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广泛。由于国际原油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大幅上升,中国国内油价和黑色金属矿等资源类价格也随之上扬。2010年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持续上涨,其根本原因是我市的主导行业及优势产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因素是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矿采选等行业。
2、国家政策的影响。2010年一季度杂志铺,国内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效果继续显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正在巩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这些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均有一定的影响。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会带动投资类工业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原材料、燃料价格的上涨,强化了产品成本推动因素,不同行业和企业对原材料、燃料涨价的适应程度不等,消化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3、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已经基本形成,投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出厂价格上涨。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7.94亿元,同比增长21.80%。主要产品产量增加,1-2月,全市累计生产铁矿石574.1万吨,同比增长23.0%;钢材594.3万吨,同比增长37.40%;服装154万件,同比增长50.9%;累计发电36.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2月,全市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4.15亿元,同比增长20.8%。
4、原材料涨价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增长,由此将会推动相关工业行业产品出厂价格的上涨。
三、工业品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价格的运行总是以经济发展为依托,而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何,最终将体现为价格总水平是否平稳以及上下波动的幅度。一季度,邯郸市工业品价格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对工业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工业品各类出厂价格的逐步上升,直接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上升,推动了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促进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阻碍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一季度,邯郸市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涨杂志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同时也推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升。
3、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原材料及上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消费品市场价格上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010年1-2月,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3%。
四、2010年上半年工业品价格趋势分析
2010年一季度后,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缩小,宏观经济复苏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内需外需的拉动效果将会好于前期,目前国际市场的铁矿石、原油、钢材、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扬,食品、化工产品市场价格也有了明显的恢复性上涨,这些都将会直接拉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扬。
预计2010年上半年,邯郸市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保持适度的增长态势。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将会有所改善,重要工业产品、资源类、资产类价格将震荡攀升,结合去年同期的价格走势,初步判断上半年邯郸市工业品价格环比仍会保持小幅上涨的态势,同比价格指数会在波动中呈现逐步回升走势。
由于国内工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工业企业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工业产品价格下降成为了竞争的手段,工业产品价格逐步回落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
工业品出口增速保持稳定状态。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贸易的增速有所放缓,但是考虑到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工业产品出口增速目前保持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二、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多,目前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工业经济繁荣,则会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低迷,则会拖累国民经济发展。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经济提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工业经济所占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越来越高,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日益强烈。从工业经济所占GDP总额来看,工业经济对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工业经济带动了周边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某个行业的发展,而是与工业周边多个行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繁荣,必将给国民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撑,将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工业经济的增长来看,对周边行业的带动是非常明显的。
3.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工业经济属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有力的支撑,保证了国民经济能够减少泡沫,提高整体发展质量。所以,工业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提供了手段保证,提升了国民经济发展质量。
三、工业经济的未来走势预测及分析
考虑到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民经济的促进及其现实特点,随着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工业经济在未来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将成为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由于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所产生的效益日益增加,在这种局面下,工业经济势必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发展形式,并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未来工业经济将会演变成实体经济的主要发展形式。
2.工业经济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加大。从目前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来看,工业经济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日益突出。基于这一发展现状,在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下,工业经济占据国民经济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其主体地位将更加突出。
3.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考虑到工业经济的现实发展特点以及产业优势,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基于这一认识,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工业经济不发生较大的波动,国民经济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变化和调整,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会越来越强。
四、结论
回顾2013年上半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目前,工业经济主要表现出工业生产增速趋缓、轻重工业双双回落、工业出口低位运行、工业企业效益趋稳、工业用电低速增长等特点。工业运行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既有工业潜在增长率逐渐下行的挑战,也有高耗能产业重新抬头、民间投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同时又存在着中小企业困难重重、工业生产持续通缩等压力。预计2013年下半年中国工业增长将呈缓中趋稳、稳中微升走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约为9.6%。
进入潜在增长下降通道
从中长期趋势来看,中国工业正处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通道中,工业增长存在内在下行压力,一些要素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工业的潜在增长率进行分析,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制度改革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估计2013~2015年工业潜在增长率将处于7%~8%的增长区间,2016~202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6%~7%的增长区间。工业增长向中速阶段转换,意味着未来工业发展的重点必须更多的关注质量和效益。
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重新抬头,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考验。高耗能行业的重新抬头反映出地方对经济下滑的担忧,特别是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的地区,工业经济的增长高度依赖高耗能产业,为了“保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高耗能产业的监管,使得工业结构调整面临考验。
民间制造业投资积极性不高,工业经济内生增长乏力。在城镇化和政府主导的影响下,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增速明显回升,而与工业化高度相关和非政府主导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滑,尤其是民间制造业投资积极性和意愿不高,内生增长动能趋于减弱。
数据显示,今年1~5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4.1%,增速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高;房地产投资也在加速,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6%,比第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企业自身的投资信心明显不足。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7.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7个百分点。民间工业投资也出现明显回落,去年始终保持在30%左右的高位,今年1~5月已回落至21.2%。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低迷的状况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增长乏力。
此外,官方PMI与汇丰PMI走势背离,中小企业仍处于困境。2013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官方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创下了10个月以来的次高;同时,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汇丰PMI)终值为49.2%,创下了8个月以来的新低。从样本成份上看,官方PMI主要包含了经济体系中重要的国企和大型企业,而汇丰PMI主要来自于民企和中小企业。因此两者所反映的其实是中国经济的大趋势和中国经济活跃程度的差异。
当前,中国经济的大趋势仍然是向上的,但代表着经济活跃度的中小企业仍面临一定困难。汇丰PMI终值的下调表明受需求疲弱拖累,中小企业制造业活动将进一步放缓。PPI与PPIRM持续下行,工业生产领域延续通缩态势。
今年以来,中国PPI与PPIRM持续下行。1~5月,PPIRM同比下降2.3%,降幅较第一季度进一步扩大;PPI同比下降2.1%,较1~4月回落0.1个百分点,较第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同时,PPIRM的降幅自2012年10月以来持续大于PPI,根据历史经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PPIRM与PPI之间往往会呈现此种现象。从当月增长情况看,PPI与PPIRM的降幅呈逐月扩张,表明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态势仍在延续。此外,工业用电量低位运行,铁路货运量累计增速已呈负增长。上述指标均反映出工业生产回升向好的基础并不牢固。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要更加复杂,存在更多变数。目前,三大需求的走势呈现投资趋缓、消费趋稳、出口趋弱的态势。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我们判断2013年下半年中国工业增长将呈缓中趋稳,预计下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9.6%左右。
重视政策微调
为了稳定工业增长,当前要更加重视政策的预调微调,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经济增速下行的倒逼机制作用,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来保持工业平稳增长,另一方面应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出台一些利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机制的形成。
首先,适时适度调整政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在货币政策方面,应在“稳健”的基调下,继续提高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应借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提高价格型调控工具的有效性。在风险释放加剧的环境下,货币政策需要保持足够的宽松,以减轻调整可能带来的过大震荡。如果经济复苏带动通胀快速反弹,则需要货币政策保持足够的紧缩力度,及时收回市场上的过剩流动性。
在财政政策方面,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提高与民生相关的财政支出比重,如保障房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以推动经济尽快企稳回升。此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等措施,来保持出口促进政策以稳定外需。
其次,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应通过提高企业素质、实施兼并重组、鼓励海外发展等方式,并利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加大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和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避免企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
再次,重视合理引导民间投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针对传统领域应着力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各种隐性壁垒,注重民间资本在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农村公路等关乎民生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针对新兴领域应开阔视野,敢于突破。
摘 要:《中国制造2025》强调,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是要重点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西安工业经济近年发展迅速,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存在增加值率下滑等诸多新难题,坚持创新发展、两化融合、结构优化、绿色可持续,才能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工业;制造;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34-02
近年,西安工业经济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创新实力增强、劳动生产效率提升、治污减排成绩显著,但工业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增加值率下滑、研发投入强度回落、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工业节能空间压缩等诸多新难题。《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提出“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总体要求,对西安工业向提质增效集约式发展转变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情况
(一)总量增长,规模扩张
西安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扩张,2015年工业增加值1 376.72亿元,比2010年954.38亿元增长44.3%,比2005年420亿元增长2.3倍,比2000年218.44亿元增长5.3倍。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23.7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8倍,西安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显著高于全国水平。
(二)比例调整,结构优化
西安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结构重化特征日益明显,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轻重工业产值比例由2000年48.8%∶51.2%演变为2015年20%∶80%。西安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装备制造业基础支撑作用显著,高新技术制造业活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西安规上装备制造业2015年增加值584.79亿元,比2000年增长8倍,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42.5%;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365.89亿元,比2010年增长72.8%,年均增长11.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26.6%。西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0.83亿元,较上年增长22.7%,在全市工业增加值中占比39%。
(三)投入增加,创新增强
西安工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实力增强,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研发经费内部支出92.48亿元,比2000年增长5.1倍;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166家增至316家,增长90.4%。伴随投入不断增加,研发成果显著,西安规上工业企业2015年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申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由2011年的2 774项、1 095项和1 547项,大幅提升至4 292项、1732项和4 877项。
(四)利润增长,效率提升
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动下,西安工业科技水平与产品附加值水平提升,企业利润持续增长。2015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 374.11亿元、利润206.88亿元、利税341.4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9.4倍、11.8倍、8.4倍。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向好,2000-2015年企业资产负债率由65%降至57.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由每年1次加快至每年1.3次,成本费用利润率由4.2%提高至4.8%,全员劳动生产率由年人均2.95万元增至每人26.82万元。
二、西安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质量与效益问题
(一)研发强度起伏明显,创新活跃度不足
近年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总额虽持续增长,但经费投入强度起伏波动明显,研发覆盖率总体水平还偏低。2011-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85%、2.09%、1.90%、1.96%、2.20%,虽高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目标,但还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2.5%-4%的水平。2015年,西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27.5%,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与沿海发达地区30%-40%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产品档次不高,工业增加值率下滑
2015年,西安规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仅227家,仅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9.7%,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领军型企业发展不足,导致工业知名品牌数量与东部发达城市差距较大。工业产品市场定价能力较弱,2000-2015年间,西安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涨幅显著高于产品出厂价格涨幅,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低于成本增幅,致使工业增加值率基本呈下降走势,由31.1%降至26.7%。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率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日本超过45%,《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十年我国重化工业和加工贸易比重降低,制造业将逐步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增加值率规划2020年比2015年提高2个百分点,2025年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照这一目标西安还需尽快扭转工业增加值率下滑态势。
(三)能耗总量偏大,工业节能空间压缩
西安工业节能减排近年逐步取得成效,但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结构导致资源能源消耗量依然巨大,工业能耗仍居各行业之首,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三成以上。2015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中占比74.6%,每万元增加值能耗量1.469吨标准煤,是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平的4.3倍。由于技术节能潜力不断挖掘,主要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基本完成,工业存量节能管理空间已十分有限,而《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与“十二五”末比,2020年和2025年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降低18%和34%、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2%和40%、用水量分别降低23%和41%,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3%和79%。
(四)结构不合理,高端制造业和生产业发展滞后
西安工业国有经济一直占据主导,非公经济虽稳步发展,但总量和比重依然偏低。2010年以来,西安规上工业企业的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均呈持续下滑走势。西安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近年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集中度也不高,此外,生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服务领域,阻碍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
三、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的思考
《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综合集成水平,为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跨越,也为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核心位置
西安工业化已步入中后期阶段,以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发展难以为继,进一步提升西安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必须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西安工业发展在向创新驱动转变过程中要突出两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和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通过体系建设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解决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回落和创新活跃度不足的问题,尽快将西安的工业创新水平推升至新层次。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健全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在具有优势的国防军工科研领域大力推进民技术应用,在大中型工业企业间推进联合科技开发和成果共享机制,解决西安工业科研成果转化利用率水平不高的问题。
(二)两化融合,以推进智能化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主要抓手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工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条件,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开始步入制造业与信息技术全面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络化应用为特点的新阶段。西安大部分工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仍处于初级或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及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信息化水平差距明显。按照《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2020和2025年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72%和8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50%和64%的要求,西安应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把工业领域的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着力发展工业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培育新型的工业生产方式。以工业智能化为抓手,全面提升工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将显著增加工业经济运行的附加值,扭转西安工业增加值率下滑的势头,改善工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与效益。
(三)优化结构,以优势产业突破发展作为提升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
调结构、促升级始终是西安工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提升西安工业经济质量与效益的工作重点。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西安应加快工业领域国企改革步伐,积极优化工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激发工业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传统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工业集聚的层次和质量,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工业制造企业集群;要大力发展生产业,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化方向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在十大重点制造领域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集聚,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其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产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方面,西安具有一定的研发或生产优势,西安应集中力量在此类优势产业领域寻求突破,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与工程化、a业化瓶颈问题,抢占工业竞争的制高点,进而增强工业产业的发展素质。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也是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之年。在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不振、国内需求继续放缓的背景下,与前些年相比,我国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的双低态势。第一、二、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分别为8.1%、7.6%、7.4%,工业经济第一、二、三季度的增速分别是11.6%、9.5%、9.1%,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增速均为逐季下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下滑幅度还超出了预期。但自9月份以后,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出现拐点,逐步企稳回升。10月、11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显示了经济回升的趋势,无论是PMI、工业生产增速,还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好于9月份。全年物价水平按月逐步回落,保持了平稳的态势。1月—10月,CPI同比上涨分别为4.5%、3.2%、3.6%、3.4%、3.0%、2.2%、1.8%、2.0%、1.9%、1.7%。PPI从3月份连续7个月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有所增长。1-5月,技术改造投资1.9万亿元,同比增长25.5%,比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0.3%,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内部结构开始分化。传统产业增长速度回落幅度在加大,但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在加快。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是11.7%,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快了1.7个百分点。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下降幅度比去年同期扩大。总的来看,2012年的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中依然保持了平稳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短期内实现了一个U形转换,完成年初确立的GDP增长7.5%、CPI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预期目标基本已成定局。与2008-2009年抗击金融危机相比,今年9月以来的经济回稳更多依靠市场的调节力量,政府政策力度明显减小,因而,经济运行的质量又有所提升。
从企业层面看,在当前依然偏紧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综合经营状况总体上比2010—2011年继续有所下滑,但仍好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水平。其中,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困难相对较大。企业经营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利润持续下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分别为35240亿元、1007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11.8%。企业盈利状况在9月份以后随着宏观经济的变化也一同出现拐点,环比转为增加。10月当月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比9月扩大12.7个百分点。二是成本压力依然未能得到缓解,成本继续刚性上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一直增幅快于收入增幅,财政部公布的数据同样显示,1—6月,全国国企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6%,成本费用反增12.8%。三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根据工信部的资料,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显现,库存下降缓慢,价格低位运行,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据相关行业协会估测,炼钢产能利用率不足75%,水泥产能利用率也仅在72%左右。
二、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与企业走势前瞻
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中期之年,也是我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从宏观经济层面看,明年经济形势将好于今年。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外需仍将比较低迷,甚至有恶化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又受到财政悬崖的影响,欧洲、日本很可能还会有连续的衰退,但是下半年的预期会有所好转。国内环境总体上依然优于国际环境。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仍处高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会叠加发生作用。与今年相比,明年经济增速预计将略微高于今年,继续高于“十二五”规划7%的增速下限。物价未来走势虽然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大体仍将保持低通胀的平稳态势。社科院新近《经济蓝皮书: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3年预期GDP增长率为8.2%左右、CPI预期为3.0%。宏观调控政策则是应当密切跟踪经济走势,实时地预调与微调,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其中,货币政策应当保持与2012年的连续性不会有明显的转向,而鉴于结构调整的需要,财政政策则应当会更加积极、主动。新一届政府产生之后势必对收入分配、国企改革等难点问题更加大改革的力度与步伐。
对企业来说,2013年企业经营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基本与2012年基本相似。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近的《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一是选择“人工成本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75.3%,连续三年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但选择“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比重明显低于前两年,排名也从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二是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的企业经营者占51.8%,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高出8.5个百分点。三是选择“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企业经营者占30.9%。此外,外需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房地产调控政策等问题依然影响和困扰企业的发展。由此来看,中国企业在2013年的经营走势也会大致延续前一阶段的特征,并表现出一定的新特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仍然是不变的主旋律。其中,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应该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企业增长进一步趋于平稳
在经济增速减缓、趋于平稳的背景下,作为微观经济的主体,企业经营与2013年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也将基本沿袭2012年企业的走势,即企业增长告别了前些年的高速增长,放缓到一个相对适宜的中速水平,但相比而言,2013年企业的增长速度(或景气状况)预计会高于2012年的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的《2012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预测,2012年11月、12月以及2013年1-2月份、3月,工业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分别为10.54%、10.35%、11.39%、11.93%。显然,2013年企业经营总体上会延续2012年9月份以后的走势。从增速走势上看,目前工业经济已经改变了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而将逐步进入企稳回升阶段。
《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家对明年的经营状况表现出乐观而谨慎的态度。这就从企业家角度印证了明年企业经营走势的预测。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对明年的预计比今年四季度乐观。预计明年经营状况“好转”的企业经营者占39.2%,预计“不变”的占46.2%,预计“恶化”的占14.6%;预计“好转”比“恶化”的多24.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对四季度的预计高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预期好于东部地区;中型企业对明年更为乐观;民营企业相对乐观。对明年预期较为乐观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房地产业。调查还显示,基于当前的宏观背景,企业经营者认为经济回暖的过程可能会比较长。企业经营者对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未来企业生产、订货趋于回暖,价格跌势趋缓,盈利趋于改善,出口增长将温和回升,用工和投资计划保持一定增长。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明年的预期好于对今年四季度的预期。
(二)通过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
十报告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企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应当靠科技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研发投入。根据最新的统计,2011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8687亿元,投入强度为1.84%,比上年1.76%有所提高。其中,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R&D经费支出所占比重为75.7%。从特点上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变革是从重化工业和高加工行业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相结合的产业转变。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比较漫长,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进行如此的转换,风险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因而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予以保障。
我国企业已经认识到研发投入的重要性与持续性。《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认为今年研发投入“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7.5%,“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0.8个百分点,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7.8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年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4.2%,“增加”的比“减少”的多14.5个百分点,比2011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9.3个百分点。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经营者选择“增加创新投入”的比重高达60.8%,略高于2011年水平,位列第二。(2011年的排序也是第二,相应的数值为59.5%),这表明,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共识。因此,2013年企业的研发力度势必还会继续加大。当然,目前企业景气状况的下滑和盈利的减少,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展望未来,在已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且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已名列世界第二之后,我国企业未来的成长路径,必然要由外延式“斯密增长”转换为内涵式“熊彼特增长”,即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效率来实现长期中的可持续增长。
(三)兼并重组依然活跃
近两年,虽然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依然活跃。汤森路透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占亚洲地区并购活动总额的28.7%,交易金额占全球总量的6.9%,仅次于美国,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的5.4%增长了1.5%。中国企业参与的并购总金额达1542亿美元,共计2492项并购,较2011年同期的1414亿美元上升9.1%。其中,在能源与电力行业的对外并购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反映出中国企业持续增加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国内并购占所有中国并购市场金额的60%,共1803项交易,总交易额925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材料和通信两大行业的并购整合,包括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3G资产。中央企业一直占据海外并购大头,但其海外并购一直遭遇重重阻力。今年以来,多家“中”字头企业并购案“夭折”,11月,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再添新门槛。2012年前三个季度,民企参与的海外并购数量占到总量的62.2%,首超国企,金额上只占15.1%,但民营企业所涉及并购资产类别范围更广,并不像国有企业那样集中在资源行业和金融领域。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已显现多元化特征。
展望2013年,兼并收购活动水平十分有望超过2012年。随着各产业“十二五”规划中相关并购重组细则的出台,企业进行并购融资将有实质性的政策支持。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的并购还将提速。在国家“促转型、调结构”战略目标引导下,各个行业将通过兼并重组来聚合优势生产力,多个行业将迎来并购,在整合大潮中,那些同时具有规模、资源和技术优势的龙头企业将首先受益。例如,钢铁、煤炭、水泥业要求增强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支持行业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并购重组;药品流通、新闻出版业要求提出提高行业集中度、引导行业内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2012年5月以后,各个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落实“新36条”的促进民营资本进入的具体政策,这必将推动民营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并购活动。海外并购方面,欧美经济仍然疲软,中国企业出境并购将有更多的机会。毕马威的报告显示,海外并购的目的地仍会以发达经济体为主,其中服务业、高端制造业、新兴能源等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行业会成为中国企业最关注的领域。中央企业依然会是海外并购的主力军。2012年出台的政策支持央企境外并购,其中,明确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编制重点之一,是境外投资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出,支持中央企业收购兼并能够实质控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国家急需的境外战略性资源以及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且对促进本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的境外企业。但中央企业海外并购需要淡化国家与政府色彩,更加具备市场化的形象。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高速成长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务院于5月通过并《“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带动力量。例如,今年前三季度,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07.74亿元,同比增长14.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0%。到今年年底,重庆市战略性新兴及相关产业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各地产业选择趋同,短期内投资过度,产能过剩。
按照《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左右,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因此,2013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2·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关于“为实现稳增长目标,政府引导的投资应着力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率高达53.2%,位居第二。据报道,上海浦东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将逾千亿元。深圳市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达1.5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到33.6%。2013年仍是企业大举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年份。鉴于前期的经验,企业将通过密切关注相关市场的变化,逐渐掌握市场主动权,把资金投向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逐步构建企业的商业模式来控制风险,并不断完善产业的技术标准与体系,从根本上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需注意不要盲目给企业发展压力,而应当遵循企业成长与行业发展规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循序渐进地成长。
(五)管理仍将是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当前,对企业来说,成本压力一直是企业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最迫切问题。在成本高企趋势难改的非常形势下,管理就成为企业抵御经营风险的“法宝”。通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客观上已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最为突出的事例是国资委于今年3月召开央企负责人大会,决定从今年3月起,利用2年时间在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以“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强做优、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管理提升活动。不少企业已经纷纷行动起来,采取各种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例如,属于央企的国电集团公司自今年3月以来,从四个方面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一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基础管理,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二是继续深化“双学”活动,坚决落实减亏扭亏措施;三是坚持从严治企,加强内控制度和党风廉政建设;四是狠抓开源节流、降本增效。集团公司成立了由公司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管理提升活动领导小组,为管理提升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但我县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还存在与工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对真实地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产生影响。为切实加强规模工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经县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规模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其发展情况,是各级政府把握工业经济走势、制订政策和加强工作指导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要求,对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行直报统计,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其他工业企业实行抽样调查统计。目前,规模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已经成为考核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我县规模工业统计工作,对准确及时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成绩,真实准确评价我县工业经济至关重要。
二、进一步加强规模工业统计工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本辖区规模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职统计人员,努力构建本辖区完善的规模工业企业统计调查网络,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上报。乡镇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名单于8月25日前分别报至县经济委和县统计局。县发改、科技、财政、农委、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规模工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相关统计资料,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将优先考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在申报各类项目、评优评定等活动中,凡涉及到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统计指标必须由县统计局统一确认核实。县统计局要结合年报、月报工作,组织乡镇及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统计法制意识,保证各类报表资料依法、翔实、及时上报。
三、切实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按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凡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都必须按月直报统计报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统计部门的要求,及时清理上报当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名单,做到清理彻底,不重不漏。直属工业企业由县经济委统计,县经济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由开发区统计,其他各乡镇(区)辖区内的规模工业企业由所在地乡镇(区)统计。在统计方法上,采取企业自报与乡镇收集上报相结合。在统计指标上,以完成指导目标为原则,没有目标任务的乡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安排。在统计程序上,实行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制度,按照统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县统计局。县政府将制定并逐步完善工业考核体系,把发展工业作为政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台帐档案,切实做到辖区内规模工业企业应统尽统。
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但我县工业经济统计工作还存在与工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对真实地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产生影响。为切实加强规模工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经县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规模工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其发展情况,是各级政府把握工业经济走势、制订政策和加强工作指导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改革要求,对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行直报统计,对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其他工业企业实行抽样调查统计。目前,规模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已经成为考核评价一个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我县规模工业统计工作,对准确及时反映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成绩,真实准确评价我县工业经济至关重要。
二、进一步加强规模工业统计工作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对本辖区规模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职统计人员,努力构建本辖区完善的规模工业企业统计调查网络,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上报。乡镇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名单于8月25日前分别报至县经济委和县统计局。县发改、科技、财政、农委、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照规模工业统计工作的要求,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相关统计资料,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将优先考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在申报各类项目、评优评定等活动中,凡涉及到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利税等统计指标必须由县统计局统一确认核实。县统计局要结合年报、月报工作,组织乡镇及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统计法制意识,保证各类报表资料依法、翔实、及时上报。
三、切实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
按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凡年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都必须按月直报统计报表。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县统计部门的要求,及时清理上报当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名单,做到清理彻底,不重不漏。直属工业企业由县经济委统计,县经济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由开发区统计,其他各乡镇(区)辖区内的规模工业企业由所在地乡镇(区)统计。在统计方法上,采取企业自报与乡镇收集上报相结合。在统计指标上,以完成指导目标为原则,没有目标任务的乡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安排。在统计程序上,实行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制度,按照统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县统计局。县政府将制定并逐步完善工业考核体系,把发展工业作为政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整的台帐档案,切实做到辖区内规模工业企业应统尽统。
2014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服务企业和项目力度,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建项目稳步达效,签约项目如期开工。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挂钩企业服务项目活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委工作精神,扎实开展“挂钩企业服务项目年”活动,以挂钩企业为手段提升运行质量,以服务项目为载体提高工作效能,聚合全镇资源,聚焦项目推进,加快建设速度,形成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促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服务体系
按照“全面覆盖,分层负责,重点重抓”的原则,推进挂钩企业和项目服务,每个企业和项目,不管大小都是服务对象,明确专人分工服务,镇三套班子成员主要挂钩服务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项目,机关中层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服务非规模工业企业和项目,各村(居)主要干部主要服务辖区内的企业和项目以及全民创业新发展的项目。
三、服务内容
1、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分工,服务人员须定期不定期深入鑫海织造、天成纸业、荣仓绣品、生久农化、祥和机械、海沧毛纺、民星制丝、申诚塑业、兴达建材、张氏木业、新仓油脂、宏发织造、福利绒线、慧谷水泥、翠源食品、凯鑫铸造、龙振纱纺、华瑞毛纺等企业进行调研(每月不少于一次),帮助企业实行“保姆式”的个性化服务,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企业有所求,服务有所应”,协助企业分析产品市场走势,提高市场份额,协调资金、电力、用工等要素,突破瓶颈制约;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促进产品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加快资本重组,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隐患排查和整改,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要全力帮助解决,对超过自身职权的矛盾和问题要及时提请镇交办和会办,通过全方位的服务,保证企业满负荷生产,最大限度挖掘生产潜能,为镇工业经济多作贡献。
2、加快项目工程建设推进速度。服务人员要深入彩源化纤、嘉茂地毯、万力达机械、雷鸣机械等在建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加快项目建设的办法措施,督促其尽早建成投产。对已签约的项目,服务人员要挂图作战,提前介入,从立项、环评、能评、工商登记到土地征用、项目规划、选址、工程规划许可等各个环节主动细微了解情况,靠前服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和环节,抓住时间节点,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尽快投产达效。
3、加快竣工项目投产达效的步伐。服务人员要加强对慧谷水泥制品、凯鑫铸造、龙振纱业、翠源食品等竣工项目的跟踪服务,帮助协调各类要素,对不能按期投产达效的项目要认真分析原因,落实针对性措施,促其尽快发挥效益,对基本达效的项目,要帮助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实际困难,对投产达效的项目,要帮助企业尽快打足产能。
4、支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围绕市“222”工程积极《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意见》(简称支持工业发展“十八条”)和《关于扶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激励办法》的各项政策,对尔美纺织、慧谷水泥制品、华瑞二期、兴达建材、龙振纱业、生久农化、翠源食品的新上项目和张氏木业资产重组,要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分析产品市场走势,抓住时间节点,明确序时,提升发展水平。
四、工作要求
1、目标责任制。服务人员要与企业主加强沟通,充分协商,根据企业年度发展目标,逐一排出需服务的事项和拟解决的问题,逐月进行分解落实,从而进一步明确服务目标、服务事项和服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