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妊娠期护理措施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52-02
妊娠是妇女的一个自然、正常的生理过程,部分产妇由于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在临产前常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以至对孕妇和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孕妇自身荷尔蒙含量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影响孕妇的情绪。为了解妊娠期孕妇心理特点并通过有效护理减少母婴危险,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孕妇培训班学习的1000例妊娠期孕妇,年龄23~35岁,平均(27.1±3.2)岁,妊娠5~35周,平均(20.3±2.6)周,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对其发放问卷。
1.2 调查方法
采用SCL-90以及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1],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如年龄、孕周、孕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妊娠期情绪波动、心理状态、对自身变化的反应、对新生儿的期望、社会及家庭方面压力等相关的50个问题,采用量化考评机制。回答评分标准:不太在意1分,有些在意3分,很在意5分。分值越高说明担心的程度越严重,对单项积分较高的前5个问题进行方差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及运算,计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调查统计
有效答卷1000份,其中初产妇953例,占95.3%;经产妇47例,占4.7%。调查对象包括农民、工人、干部、商人、医疗等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在统计的问题中单项积分较高的5个:(1)担心婴儿异常和安全;(2)担心分娩时自己的安全;(3)害怕分娩时的疼痛;(4)来自家庭成员的期望和压力;(5)担心产后体态的变化。
2.2 按年龄分组,统计比较
将1000例妊娠期孕妇按照年龄梯度分为两组,结果表明:按α=0.05水平,年龄23~29岁组对于婴儿异常方面的担心、对于分娩安全的担心程度与另一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由本次调查统计的50个问题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的妊娠期孕妇均存在焦虑及担忧心理,其中对新生儿异常和安全的担心占据首位,其次就是对分娩时自己安全的担忧,这一点年轻的妊娠期孕妇更为明显,平均得分达到(3.96±0.49)分。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精神紧张。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初产妇占绝大多数,其中大部分人对于生育保健知识不甚了解,再加上妊娠期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容易对分娩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有的产妇在妊娠期间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特殊照顾,成了“重点保护对象”,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她们小心谨慎、过分依赖的心理,因此,当她离开亲属,单独进入产房时,就会感到孤独、紧张。这也是会有孕妇过度担心分娩安全的原因之一。(2)家庭及社会方面的压力。比如说,由于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家中的老人都希望能有一个男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妊娠期的孕妇增加了心理压力[2],调查也显示,43%的孕妇希望自己能产下男婴,28%的孕妇希望产下女婴,另有29%的孕妇认为男女都行。孕妇对胎儿的关心是母爱的体现,能够缓解妊娠期的不安情绪,但过度担心胎儿性别、健康情况等则是于母于子都不利的。(3)对自己产后生活的不了解。受调查的孕妇平均年龄在29岁,大部分孕妇都担心自己产后的体型变化,担心产后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其中年轻孕妇和知识女性尤为突出,这是孕妇不自信的表现,应当对其加强教育。
3.2 护理措施
要针对不同妊娠期的孕妇分别向其宣传优生优育及有关妊娠、分娩和产前定期检查等各项科普知识,使她们了解孕期可能出现的现象,学会自我保健和监护胎儿情况[3]。对于那些过分担心产后形体变化和对婴儿情况有过多担心的孕妇,一方面应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使孕妇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摒除错误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应指导孕妇进行产后恢复性训练,使其尽早恢复身材并保持健康[4]。高龄孕妇较之年轻的孕妇更为担心胎儿会出现异常(P>0.05),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应当正确引导宣教,让年龄较大的孕妇放下心理包袱;同时,对于该类孕妇需要强调产前检查的重要性,确保优生优育。在妊娠中晚期,由于体重明显增加,生理反应更加强烈,例如厌食,暴食,眩晕,呕吐,尿频尿急,足部出现严重水肿静脉曲张等反应,此期间孕妇情绪极其不稳定,易于激动,变得敏感多疑[5],此期间,护理人员及家人应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针对恶心呕吐,孕妇应当避免空腹少食多餐,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油炸辛辣食物;尿频尿急可能是由于压迫原因引起,如未见感染征象,只需要进行耐心解释,不必做其他特殊处理;下肢或脚部水肿如果休息后可以消除,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水肿经久不褪,应当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孕妇,应当提醒她们不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时常抬高下肢,不要穿紧身的衣裤。孕妇在妊娠期心理变化明显,情绪波动较大,护理人员要尽职尽责,加强对孕妇的心理辅导和情绪干预,在生活起居上联合家属对妊娠期孕妇进行悉心照顾,多用积极的思想引导孕妇,定期陪同孕妇进行产前检查,随时掌握胎儿的动态以消除忧虑[6]。同时应该鼓励孕妇参加社区或医院组织的与孕妇相关的活动,多接触其他“准妈妈们”,互相交流怀孕时的心得体会及身体变化,帮助孕妇树立信心,增加分娩勇气。
[参考文献]
[1] 吴辉.46例癫痫患者SCL90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39):95-96.
[2] 王夕芬,王清媛,孙宝香.女性妊娠期的心理特点及预防保健[J].中国健康月刊,2011(7):140-141.
[3] 朱仲香.妊娠期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
[4]肖丽婵.妊娠期护理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临床护理,2010(48):64-65.
[5] 陈素华.产科心理护理对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5):236-23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妇产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40岁间,平均年龄在30.1±2.7岁,孕周为28~40周,平均孕周为32.5±3.2周;初产妇为39例,经产妇为41例;心功能分级用的是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提出的一项分级方案【3】:Ⅰ级65例,Ⅱ级115例,Ⅲ级34例,Ⅳ级6例;风湿性心脏病为87例,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为36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为53例,妊娠期合并其他心脏病为4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及发绀、肺充血、右心衰竭等临床表现,均符合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诊断标准【4】。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严重肝、肾等疾病。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坐卧位,不能自行坐位的患者提给予被及高枕等靠物,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每天吸氧三次,每次1h,Ⅲ-Ⅳ级的患者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加强巡视,15-30min一次,及时发现患者的生活所需并给予解决。
1.2.2 心理护理
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患者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会影响到胎儿的安全,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我们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缓解其焦虑心理,同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妊娠期合并心脏病的知识宣教,使其正确的对待疾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耐心的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减轻孕妇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3 第一产程护理
这一产程,患者应保证休息和营养,吸氧,必要时应用镇静剂,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一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了解宫缩的持续时间,间隔时间及强度、胎位、胎方位、胎心音及胎头入盆的程度【5】,充分利用产程图进行产程的监护及母儿情况监测,临产初期间隔4h查一次宫颈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于宫缩间歇时间每隔1-2h听胎心一次。
1.2.4 第二产程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心衰的先兆症状,助产士、护士应陪伴在旁,给予待产妇安慰和支持、缓解,此产程宫缩频而强,胎儿易产生缺氧,必要时可以进行胎儿监护,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宫缩时先深吸一口气,配合宫缩,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次宫缩时反复上述动作,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腹部放置沙袋,持续24h,静脉或肌内注射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6】,遵医嘱输血、输液,仔细调整滴速,新生儿娩出后,应立即用吸痰器吸出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进行新生儿评分 Apgar评分,然后给予脐带结扎,用无菌纱布覆盖。
1.2.5 第三产程护理
首先协助胎盘娩出,然后将胎盘铺平,用纱布轻轻擦去母体面血块,检查胎盘小叶有无缺损,然后将胎盘提起,检查胎膜是否完整,胎儿面边缘有无血管断裂,及时发现副胎盘,仔细检查会阴小内侧有无裂伤,产妇全部结束分娩后,要留在产房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出血量情况,妊娠期心脏病产妇要密切注意产后血压,待观察证明无异常,2h后方可送出产房。
1.2.6 饮食护理
指导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铁、锌、钙等,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g以上,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取可减低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防止血管收缩痉孪,减少因血管壁水肿而引起的管腔缩小等,减轻心脏负担;还要预防便秘,多吃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蛋黄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严禁吸烟、饮酒。
1.2.7 健康教育
怀孕一开始就应进行产前检查,检查次数和间隔时间应听从医生安排,怀孕期间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动,每日至少睡眠10h,中午最少也要休息半个小时以上,孕中期应注意营养摄入,例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D、B1、B2、C、E和和铁、叶酸等都要适量摄取,在怀孕过程中,如果出现面色发青,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或痰中带有血丝,应马上到医院进行治疗。
2 结果
对我妇产科收治的220例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第一产程护理、第二产程护理、第三产程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发生死亡。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护理干预;妊娠结局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72-0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除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必须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疾病及预后。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66例妊高征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66例妊高征患者,既往无高血压,除外肾炎及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20-40岁,孕周34-39周。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20例,中度40例,重度6例。6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硫酸镁解痉,酚妥拉明和硝苯地平降压、镇静、输氧,必要时扩容和利尿。对孕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精心的心理护理、子痫的护理、分娩期的护理、产后的护理。
1.3.1 常规护理 患者置于空气流通好、安静的病房,温度适宜。绝对卧床休息,护理操作要轻柔,注意宫缩、胎动及胎儿发育情况。监测患者的血压和体重,同时间断吸氧,双鼻导管氧气吸入,氧流量3L/min,每次30min,每日2次。询问孕妇是否出现头痛、视力模糊,如出现血压继续升高,及时向医生报告。
1.3.2 心理护理 产妇对自身出现的头痛、头晕、水肿等临床症状具有恐惧、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和她们交流、谈心,关心和体贴患者,给予耐心的解释、安慰,解除她们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3.3 子痫的护理 详细记录病情发展的经过,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让产妇取头低侧卧位,暂禁食,及时吸出口鼻内的分泌物和痰液。做好口腔、皮肤和外的护理。根据医嘱行留置导尿,应用解痉、镇静、降压、利尿药物,子痫控制2h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1.4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每日监测血压4次,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0d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
2 结 果
干预组的血压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 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浮肿、蛋白尿,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视网膜血管痉挛和脉络膜血管梗死以及心、肾功能衰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这一变化导致机体各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危害极大。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深入地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特点,必须积极进行治疗和周密的护理对改善预后十分有效。本研究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示,干预组的血压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99.
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眉山市 61001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 月在我院产检和分娩的112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全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112 例患者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均胜利分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母婴健康,护理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100%;结论:针对孕妇,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孕妇,要做好糖尿病筛查,如糖耐量异常,要及时予以干预和护理,尽最大努力地把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母婴预后效果。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护理干预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产后血糖可以恢复正常,预后佳。如果糖尿病孕妇在怀孕期间血糖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不仅会对孕产妇产生威胁,还会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故须高度重视。本文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 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12 例,均为2012 年1月至2014 年1 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年龄22-38 岁,平均28.4±2.5 岁,其中,初产妇68 例,经产妇44 例,孕周14-38 周,平均25.3±2.3 周。
1.2 护理方法
1.2.1 产前干预
(1) 注意饮食,糖尿病治疗与护理的核心是控制饮食。健康的饮食不仅能供给妊娠期所需的营养与热量,防止饥饿时形成大量酮体而妨碍胎儿的正常生长,还能限定碳水化合物含量免于引发餐后高血糖,这个时期的饮食控制要与平时相区分,孕期胎儿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缺一不可,孕妇要摄入足够量的营养,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每日可进5-6 餐,以减少血糖波动。
(2)合理运动,适宜的运动量有助于减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调节血糖与脂代谢紊乱,提升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进而降低血糖量。孕妇切忌做超强度体育锻炼,通常以小幅度的有氧运动为主[1],比如孕妇瑜伽、孕妇操、散步等。
(3)健康宣教,要使患者对妊娠期糖尿有个基本的认知,清楚了解到此病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不要不以为然。与此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是可控的,无需太过担忧,提醒患者持有乐观的心态。经有效的心理指导,可帮助孕妇顺利分娩,降少母婴并发症。
(4)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患者每月监测血糖1 次,如血糖水平过高或波动较大,视情况给予胰岛素治疗,并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1.2.2 分娩期护理
(1)血糖检测,孕妇生产时子宫收缩,耗费体力与糖原,生产后孕妇吃东西较少,血糖变化大且很难掌控,极易出现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
(2)产程观察,孕产妇由于糖利用缺乏,损耗大,使得产程过慢或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引起产后出血,这就要求待产时严密查看产程进度,仔细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和宫口张开情况,以免产程增长,产后要精确衡量宫底高度,观测阴道出血量,尽早察觉并解决子宫收缩不良带来的产后出血。
(3)查看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留心察看患者有没有出汗、脸色苍白、心动过速、反胃、吐逆与饥饿感等低血糖现象,对产程中的饮食量做全面细致的笔记,引导孕产妇少食多餐,循序渐进慢加量,防止酮症酸中毒。
1.2.3 产褥期护理
(1)防止低血糖,因为生产后胎盘的娩出,胎盘分泌的孕激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等抗胰岛素激素急速下跌,所以在产后一天内胰岛素的所需量减少为原用量的1/2,还有产后出血过多,极易引发低血糖,产后需及时补充营养,避免低血糖。
(2)防止感染,孕产妇白细胞的粘附、吞噬、杀菌功能有所下降,另外体内高糖环境不益于刀口痊愈,由于产程中多次的阴道操作,术后置留尿管,可能造成伤口、皮肤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因而,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产后严密察看产妇的体温状况,术后尿管置留时长不得多于1 天[2],提醒产妇多喝水,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留意手术切口和会阴侧切口的局部反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增长伤口拆线时间,每天清洗会阴,确保会阴干净,防止局部感染。
2 结果
112例患者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均胜利生产,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母婴健康,护理有效率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100%。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与病情严重程度、孕妇血糖升高产生的时间和孕期血糖控制水平有很大关联。妊娠期糖尿病中50% 以上的病人在将来的20 年内会变成2 型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护理的有效率及满意度均为100%。由此可见,糖尿病孕妇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降低了母婴并发率,也减少了远期糖尿病的可能性。综上所述,针对孕妇,特别是为有糖尿病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血糖筛查时,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开展健康辅导,尽最大努力地把孕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内,降低孕产妇和围生期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母婴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blood sugar control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measures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excellent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sugar knowledge maste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level and blood sugar level at 2 h after dinner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7.78% vs 77.78%).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xcellent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is obvious, which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level, and it is worth wide promo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Excellent nursing; Blood sugar control
?R床上,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妊娠期妇女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是因为胰脏功能障碍与糖代谢障碍引发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1]。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其进行应对,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便会对围产儿结局造成不良影响,将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加重,因此及时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2-3]。研究显示,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该研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以1:1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平均年龄(26.21±2.26)岁,平均孕周为(37.5±4.2)周。对照组:45例,平均年龄(27.05±2.12),平均孕周为(37.6±4.1)周。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定时、定期辅助孕妇进行相关检查,每天对孕妇进行血糖水平、胎心听诊以及血常规等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优质心理护理 通常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为缺乏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所以很容易出现抑郁、不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要将患者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况作为依据,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给予其正向引导。其次,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倾诉进行认真倾听,对其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了解,最大程度上将其不良情绪有效缓解或者消除,将其护理配合度提高。
1.2.2 优质生理指导 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妥善安排,并且对其对糖尿病、分娩、保健、营养以及妊娠等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调查,向患者讲解产科相关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的危害进行充分认识。其次,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作息,对其运动时间、作息规律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1.2.3 优质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并且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防止患者因为注射超量的胰岛素或者服用过量的降血糖药物引发低血糖的出现。其次,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则要及时与医师进行联系,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
1.2.4 优质饮食指导 为了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之前,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讲解进行饮食干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将患者的饮食习惯作为依据,邀请患者家属一同为其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在对患者摄入糖分量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要对其营养的充分摄入进行有效保障,嘱咐患者在饮食过程中注意少食多餐,多吃豆谷类等纤维含量较高的食物与新鲜的蔬菜水果。
1.2.5 优质环境护理 要患者住院期间,要确保其病房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时对病房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其通风透气。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对病房自行进行装点,以此来营造家庭氛围,促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2.6 自我健康管理加强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对血糖进行自我监测,告知其在出院之后要对自身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其次,还要指导患者对胎动进行记录,一旦发现其有异常现象出现,便要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接受专业治疗。嘱咐患者在出院之后要注意定期回院进行检查,对胎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了解。将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作为依据,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将其身体素质增强。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知识掌握度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该院自行的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由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完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人员态度;②护患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③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所表现出的状态;④护理人员护理行为的规范性;⑤护理服务的质量。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3项。非常满意:问卷总分在90分以上;满意:问卷总分在60~90分之间;不满意:问卷总分在90分以下。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即为护理总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之后,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知识掌握度、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知识掌握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
3 讨论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Early diagnosis and nursing measure of acute renal failure following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arly sign of acute renal failure following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and provide related nursing measure.Methods 31 cases of acute renal failure following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were explored to study group. Their urine, blood β2-MG, blood BUN and Cr, urine density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observed. The 38 cases of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without acute renal failure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Results Less urine and high level of blood β2-MG were higher positive ratio in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P0.05).Conclusion Less urine and high level of blood β2-MG may be the early sign in acute renal failure following severe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mptom. Preventive early and providing related nursing measure ma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renal failure.
【Key words】 pregnant hypertension syndrome; acute renal failure; nursing
重症妊高征患者常常伴随肾功能损害,在治疗过程中也易发生急性肾功衰竭,这往往加重病情,危急患者的生命,死亡率较高。因此早期识别及有针对性干预极为重要。现在临床上一般以尿量,血β2-MG,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等指标来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情况及程度,但这些指标对重症妊高征患者发生急性肾衰早期识别的意义目前仍不明了。本文对既往重症妊高征发生急性肾衰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早期预警指标,为该并发症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同时也对早期有针对性干预及加强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文献[1]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排除既往有慢性肾炎的患者。收集我院1998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31例重度妊高征发生急性肾衰的病例资料为观察组,平均年龄:(26.2±1.5)岁,平均妊娠期(28.46±6.24)周,死亡5例;另外随机抽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重度妊高征且无急性肾衰竭并发症的患者38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5.7±1.2)岁,平均妊娠期为(26.33±10.76)周,死亡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在年龄及妊娠期间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观察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前1周左右的下列指标:尿量,血β2-MG,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同时统计对照组住院后1~2周内的上述指标。各项指标的阳性标准按下列统一标准:突发少尿(尿量2.5mg/L;尿比重150μmol/L。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以计数资料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尿量及β2-MG异常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即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尿量及β2-MG有明显变化,而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在两组间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早期少尿及β2-MG的升高可能是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肾衰的早期预警指标,而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却不敏感。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异常情况比较(略)
注:n为例数,其余为异常例数。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即妊高征,现又称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妇产科领域的常见病,而重度妊高征常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一般以初次妊娠或继发于原有高血压患者多见。目前认为妊高征引起肾脏损害的机制与以下有关:肾小球毛细血管痉挛、血流减少以及血管内凝血等有关[2]。重度妊高征患者一旦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病情会迅速加重,不仅增加了临床救治难度,甚至危急生命。因此,如能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前或早期阶段识别发现,并消除病因,加强护理等,不仅能避免该类并发征的发生,而且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讲,尿量,血β2-MG,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等指标均可不同程度反映肾脏损害,但它们的敏感性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本研究显示,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早期尿量及β2-MG有明显变化,而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在两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提示早期少尿及β2-MG的升高可能是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肾衰的早期预警指标,而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却不敏感。提示有针对二相指标进行早期干预,可望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为后续的救治赢得了机会。
笔者认为:若重度妊高征患者突然出现尿量减少时,要高度警惕,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心率等变化,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同时,要注意扩血管药及利尿剂的使用引起的相对容量不足,及时检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可立即给予扩容治疗。在此基础上可使用小剂量利尿剂,但要注意避免扩容过度,因为可加重患者浮肿等症状。另外,因为β2-MG是反应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敏感指标,所以对重度妊高征患者应早期及时检测其变化。β2-MG升高表明肾有早期损害,密切观察患者对利尿剂的反应也有助于判断肾功能情况,早期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毛细血管痉挛,维持肾血流量。同时,要将病情如实告诉患者及家属,以取得理解及配合治疗。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将患者的尿量恢复甚至多尿阶段,则可有效控制病情。最后,要及时准确记录出入量的变化,必要时行导尿术,以避免与尿潴留混淆[3]。
本研究也表明,血BUN、Cr,尿比重及血压三项指标在重度妊高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识别中无明显的意义,表明它们可能不能很好反映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可能是一些晚期肾功能损害的指标。该报道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一般如血BUN、Cr进行性升高,已表明肾功能衰竭已经发生,其对早期识别的意义不大。加之血压的变化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治疗时降压药的使用等[4],因此也不能很好反映肾损害的早期情况。由于重度妊高征患者已经存在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也即尿比重也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尿比重也不能很好反映早期肾损害情况,故其在早期识别中的意义不大。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6.
2 丰有吉. 妇产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属于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护理干预是降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保证母婴健康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患者年龄在24至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岁;孕周37至42周有48例,孕周未到37周有10例;初产妇有45例,经产妇有13例;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空腹血糖>5.88mmol/L,或者耐糖量>11.1mmol/L。
1.2护理方法
1.2.1妊娠期
(1)产前检查与指导。定期给患者进行产前检查,看患者有无妊高症、羊水过多等现象,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和调整,通过B超掌握胎儿发育情况。患者每月体重增长应在1.5kg以下,避免患者出现肥胖症,对妊娠结局造成影响[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主动向患者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疾病,消除患者内心顾虑。同时指导患者听些轻缓音乐,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3)饮食护理。若患者妊娠前体重60kg,每日进食量不超过250g。依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合理安排饮食,以低含糖量食物为主。(4)合理使用胰岛素。当患者饮食控制效果不佳,可改为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血糖状况,选择适宜的注射位置,并控制好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和时间,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和预防。
1.2.2分娩期
(1)患者在分娩期间,子宫收缩加强,糖原消耗量大,进食量较少,导致患者容易出现酸中毒或者低血糖等症状。因此,在进入产程后,护理人员应每隔1至2h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并鼓励患者多进食,必要时注射适量胰岛素,以避免低血糖症状的产生[3]。(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原利用缺乏。使产程延长,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产程进展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所以,保证产程顺利进行。(3)若患者血糖过高,将增加耗氧量,出现缺氧性症状,引发胎儿窒息。这时护理人员应对胎儿心率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护,查看羊水状况,及时防治缺氧症状,同时查看患者有无并发低血糖症状。
1.2.3产褥期
(1)产后对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产后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激素会急剧下降,容易在体液流失、产后出血影响下,容易出现低血糖症,这时应叮嘱患者要卧床休息,并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2)产后患者免疫抵抗能力较弱,同时在阴道分娩操作、留置尿管等影响下,容易出现各种感染现象。所以尿流留置时间不宜大于12h,并指导患者注重个人卫生。对切口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并保持阴道清洁、干燥。(3)对新生儿血糖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低血糖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新生儿由于低血糖而引发的脑损害现象。
2.结果
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38例选择自然分娩,20例选择剖宫产 ,其中妊高症1例,早产1例,无低血糖症状发生,产后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2例新生儿出现低血糖症,给予适量10%葡萄糖,血糖得到恢复。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糖代谢现象,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史、肥胖症史、巨大儿史、流产史等,容易并发低血糖、早产、感染等并发症,对母婴生命健康及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必须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给予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显著性的效果。首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将妊娠期并发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给予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并给予适量胰岛素进行治疗,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消除患者内心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以改善妊娠结局。其次,加强孕妇产前检查和自我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孕妇存在异常现象,并及时给予有效的诊疗措施。通过对孕妇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并积极防治妊娠期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分娩护理措施,同时在产后对母婴血糖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保证母婴安全。5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母婴妊娠期并发症明显减少,妊娠结局均良好。
参考文献:
[1]管田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7(08):65-66.
【关键词】轻重度妊高症;产前观察;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40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7-0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是指在妊娠期20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肾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期一种严重的病理综合症会导致母婴具有极大危险的并发症,也会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1]。妊娠期高血压严重或出现不同程度的子痫,肾病综合症,心力衰竭等表现,都会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笔者现将轻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前观察与护理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轻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72例进行分析,其中孕妇妊娠周期在22-42周,平均孕周为34.46±3.53周,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密切的产前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血压、孕周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产前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先兆子痫的观察轻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会出现除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症状以外的表现,如头痛、眼花、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在此时期如不认真对待和相应的处理会导致患者出现子痫。
1.2.2子痫的观察患者出现在先兆子痫的基础上进而出现的抽搐发作,有时会伴有昏迷,典型的子痫发作时患者会出现,瞳孔散大且固定,牙关紧闭并瞬即头向一侧偏斜,而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秒后会出现全身以及四肢出现肌肉强直,双臂伸直伴双手紧握。发生抽搐时患者面色青紫,血氧饱和度低甚至出现窒息。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子痫变化,及时遵医嘱正确用药。
1.2.3胎儿观察对于轻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一般每2h测量一次胎心音,每次测量一分钟,可以间断吸氧,每次30分钟,预防胎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同时遵医嘱使用药物促进胎儿成长及胎儿的肺成熟,有利于提高围生儿的成活率及生存质量。
1.2.4护理干预①一般护理: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每日保证睡眠在10小时以上,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者半卧位,适当抬高双下肢。进食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保持口腔内清洁,促进增加食欲,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的发生。②产后出血的护理要点:胎盘娩出后主要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及时给予子宫收缩剂,仔细检查产妇软产道情况。在进行缝合会阴切口或撕裂伤口时加强止血,防止产道发生血肿。临床中产后24-72h内仍有可能导致子痫和大出血的发生。因分娩时妊高症患者应用大量的解痉、镇静药物,导致机体的血管扩张,宫缩出现乏力现象,产后容易发生宫收缩不良性的产后出血;因此应在胎儿娩出以前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在胎儿娩出后能够立即给予子宫收缩剂静脉滴注[2]。③产褥期护理:产后72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产妇应取半卧位或左侧卧位,保证足够的休息,必要时镇静,在心功能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心功能1-2级的产妇可以选择母乳喂养,在3级以上者应及时回乳[3]。指导摄取清淡饮食,防止便秘。产褥期保持会清洁,注意观察子宫收缩情况。不宜再妊娠或者在产后1周内做绝育手术,未绝育术者应严格避孕。
1.3数据处理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P
两组产妇妊娠效果比较分析,其观察组产妇的早产及产后出血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表1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的比较(%)
组别1例数1早产1产后出血对照组136130(83.3)119(52.8)观察组136120(55.6)18(22.2)P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发展病情较快,如不及时处理,母婴会发生生命危险及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临床观察要点,对于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能够采取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用全面的知识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技术能力为患者做最有利的保障。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选择及时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终止妊娠的方法,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母婴存活率,提高围生儿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
[1]张英艳.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3(09):791.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27-02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特发于妊娠期孕产妇的高血压疾病之一,属于产科重要并发症[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被证实会对孕产妇的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而言,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将有可能产生子痫、重要脏器器官衰竭、以及脑出血等方面的问题,危及孕产妇,乃至胎儿的生命安全[3-5]。除治疗手段的发展以外,重视护理措施的落实同样是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关键手段之一。为进一步探讨观察护理干预在作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本次研究中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比研究常规护理与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1-12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1±1.3)岁,平均孕周(32.1±1.6)周;观察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28.5±0.7)岁,平均孕周(33.7±1.3)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环境护理、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护理以及心理疏导在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护理之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要点为:(1)心理护理: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所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进行详细评估,给予对应的解释与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以及患者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或陌生感,为患者创造可供倾诉的环境,促进患者情绪的稳定。尽可能的引导患者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属于妊娠期间内比较常见的并发性病理状态之一,只要患者能够正确的对待与处理,就不会对自身的妊娠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求发动患者家属的支持力量,要求患者家属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帮助,确保患者心理状态的健康与稳定;(2)健康教育:要求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产检过程当中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利用丰富多样的图片、讲座,面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正确的认识妊娠行为,了解妊娠期间生理状态改变的必然性。同时,健康宣教中需要重点引导患者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以及病情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让患者缓解对疾病的恐慌与压力,提高患者对所开展护理工作的依从性。除此以外,还需要向患者宣教自我检查方面的知识,例如,要求患者养成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在收缩压高于140 mm Hg或舒张压高于90 mm Hg的情况下,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后需要及时进行对症处理;(3)病情观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在妊娠期间的病情表现以及体征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巡房期间动态观察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特别注意分析患者在呼吸、血压、以及在尿量方面的情况。针对主诉有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以及胸闷等相关症状的患者需要高度重视,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药品以及相关器械的准备工作。若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抽搐问题,需要及时处理,通过增设床栏的方式避免患者坠床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妊娠期间出现昏迷或意识非完全清醒的产妇,需要给予禁食处理,避免因误吸而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性症状;(4)饮食干预:要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对钠盐的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重视对优质蛋白成分的摄入。摄入食物的选择上,以新鲜时令蔬果为主,提高对维生素族群以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摄入量,同时对体质量进行合理控制;(5)用药护理:要求在使用硫酸镁等药物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根据患者的机体耐受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每间隔1.0 h左右巡查病房,观察患者的机体反应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性。用药期间确保患者膝反射存在,用药完成后0.5、1.0、2.0 h内进行口膝健反射检查,同时对呼吸次数以及尿量进行密切观察;(6)终止妊娠:对于胎心、胎动良好,胎龄在37周以内的孕产妇患者,可以给予降压、解痉等基础治疗,保胎达到足月状态后,经阴道或经腹分娩。而针对胎龄在37周以上的孕产妇患者,则应当根据病情,尽早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如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先兆子痫、难产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比较 例(%)
组别 子痫 难产
对照组(n=50) 20(40.00) 24(48.00)
观察组(n=50) 8(16.00) 9(18.00)
表2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
组别 体重(kg) Apgar评分(分)
对照组(n=50) 2.4±0.3 7.9±0.4
观察组(n=50) 3.2±0.5 9.3±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的形成与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传统的妊娠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要点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配和合理休息、左侧卧位及合理饮食等。现代新的医学模式提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和社会因素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可因心理、环境等因素而加重病情,诱发子痫,影响治疗效果,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进行系统护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妊娠期间;相关心血管病症;相关护理干预措施
当前,医学临床上对于处于妊娠期间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尚未找到较为适合的治疗手段,尽管可以应用相关药物对产妇的血压进行控制,但是产妇的预后大多不理想,且产妇的血压波动较大,妊娠结果不理想,而且一些产妇在治疗时,缺少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导致产妇妊娠结果不尽人意。因此,本次研究选取我医院妇产科室接受治疗以及医学临床分娩的处于妊娠期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100位,旨在对于在本院妇产科室处于妊娠期间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应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7年12月我医院妇产科室接受治疗以及医学临床分娩的处于妊娠期且患有相关心血管病症的产妇100位。再根据医院给予产妇的不同的护理方式,将这些产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常规护理组,有50位产妇。另一组是康复护理组,也有50位产妇。在康复护理组的50位产妇当中,产妇的年龄20~42岁,平均28.4岁,孕周25~40周,平均30.1周。在常规护理组的50位产妇当中,年龄22~45岁,平均30.2岁,孕周28~42周,平均30.4周。产妇以及产妇亲属对于本次研究均知情。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相关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常规护理组的50位产妇,施行普通的护理方式,即在产妇入院之后,施行妊娠期间以及相关心血管病症的健康宣教,为产妇创设良好的休养环境,注重产妇的饮食方面的护理干预,确保对产妇的心电图检测有效准确。对于康复护理组的50位产妇,应用专科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2)心理方面的干预(3)相关药品的干预。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比较,通过t检验,P<0.05,表示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的产妇妊娠结果对比。康复护理组的产妇出现胎儿窘迫,剖腹产以及子宫缩乏力等相关状况的几率要比常规护理组的产妇低,相关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是孕妇处于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发病危急[1]。该病在临床上发病的概率为9.8%左右。妊娠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昏迷、高血压、浮肿、尿蛋白等,这些症状对母婴具有较为严重的威胁。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脏器各项功能的衰竭、脑血管等各种综合征。因此,孕妇在此期间常选择剖宫产进行分娩[2]。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加强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母婴的健康。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护理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患者100例。患者年龄为20-35岁,平均年龄为26.3岁,孕周 37-41 周,平均39. 3周。经检查所有患者均为妊娠期高血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体征检测、降压治疗、卧床休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措施。优质护理措施的方法主要如下:
(1)术后基础护理
患者在术后要保持平卧修。病房内应保持安静,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生命的各项体征。如脉搏、呼吸、尿量、血压、心律等。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给予低流量的吸氧处理。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每次半小时,每分钟的吸氧量为4L左右。患者在术后禁水食,在患者腹部切口处进行6小时压沙。在术后的24h将尿管拔除。严防产妇术后出血,给予积极的预防措施。给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以预防子痫的出现,术后48 h 拔出。给予病患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积极安抚其情绪,使其能够放松休息和睡眠
(2)药物护理
在患者术后应加强心电监护和血氧监护。在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高血压,加强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率抑制以及呼吸抑制的现象。监测用药前后的膝腱反射、呼吸每分钟≥16次、尿量≥25毫升,准备好10毫升10%的葡萄糖酸钙用于解毒。用药后要密切观察产妇体征变化,预防中毒或者心率抑制。术后最好给予产妇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3)并发症护理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由于疼痛引发子痫。因此,护理人员在此期间应注意采取经脉自控阵痛治疗,提醒患者多注意休息。另外,孕妇在产后因妊娠子宫压迫或者高血压压迫下控静脉,出现血液回流的现象,导致患者全身浮肿。对此,护理人员要保证患者的床整、预防褥疮。护理人员还应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及时为患者替换床单、衣服,避免患者受凉。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臀部以及其他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预防出现褥疮。
(4)饮食护理
在患者术后的6h,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米汤、蛋汤等清淡的食物。然后慢慢过渡至普通食物,低钠低盐、少量多餐。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禁止食用豆浆、蔗糖、牛奶等膨胀类食物。待患者在术后肠道内气体有所排出后,可以给予高热量、低盐、高蛋白等食物,禁止暴饮暴食。
1.3评定标准
采用满意度评估量表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并将满意度分为四个阶段:护理满意表现为优的:满意评分大于90分,患者住院时间小于5天;护理满意度为良的:满意评分为70-90分,住院时间为7天;护理满意度为中的评分为60-70分,住院时间10天左右。护理满意度较差的评分一般小于60分,住院时间超过10天。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中的所有数据都采用了SPSS17.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运用t的检验原理,计数资料主要采用X2进行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比较(n ,%)
组别
优
良
中
差
优良率
观察组(n=50)
10
24
12
4
92
对照组(n=50)
9
17
10
14
72
注: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常见于孕妇怀孕的20周以后[3]。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表现的均较为明显。该并发症易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威胁。在此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剖宫产,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治疗。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剖宫产分娩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家福,吕新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15( 14) :106 -107.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预防; 妊娠期; 肝内胆汁淤积症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6-0102-02
doi:10.14033/ki.cfmr.2015.06.05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一种并发症,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危害胎儿,造成胎儿呼吸窘迫、早产等,严重时导致胎儿死亡,使围生儿发病率和致死率增高[1]。致病原因尚不清楚,或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因素相关。该病反复复发,ICP发病率0.8%~12.0%,并且有明显地域和种族差异,尤以智利和瑞士发病率最高,在我国,相对于其他省市,上海和四川省发病率较高[2]。本试验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7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进行产检并进入妊娠期患者90例。年龄20~39岁,中位年龄28岁。排除心、肺功能不全及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已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首先对孕妇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疾病知识的宣教,指导家属正确护理孕妇;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作息等进行详细记录,指导孕妇健康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并加强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护理质量;定期提醒孕妇产检,分析产检报告,对孕妇进行指导,若发现瘙痒等症状,及时指导患者进行转氨酶、血中胆汁酸及胆红素水平等相关检查,若确诊为ICP患者,则列为重点监护对象,进行系统检查与治疗,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由于孕妇长时间住院,易出现情绪不稳的状况,应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了解孕妇心理状况,分散患者注意力,保持患者心情上的愉悦,避免孕妇情绪上的波动,提高健康水平。护理过程中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健康状况,并对孕妇自我护理水平进行评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调查孕妇自我护理行为。(1)积极预防:孕妇每天积极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2)消极预防:孕妇偶尔采取预防措施,并对预防处于被动状态;(3)完全不预防:孕妇无自我护理意识,基本不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预防率+消极预防率=总预防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1例,占2.2%,效果较好,对照组患者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6例,占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水平比较
对孕妇每天自我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干预组患者总预防率为91.1%,对照组为6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主要并发症,主要临床症状为出现黄疸及皮肤瘙痒,该病对孕妇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凝血功能障碍及对维生素K吸收减弱等,该病最大危害是对围生儿造成的影响,导致早产,患儿产生后遗症及突然死亡等,母体胆汁酸的升高易致胎儿缺氧,血胆汁酸增高后易进入胎儿体内,由于细胞毒性,胎儿肠蠕动增加,引起羊水的粪染,影响胎儿生命安全[3]。据调查,由于临床护理不周及孕妇防范意识薄弱,近几年该病发生率及致死率逐年增高,已引起医疗相关人员的关注[4]。ICP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若积极预防,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提高孕妇健康水平。据了解,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护理水平,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降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5]。
本研究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占2.2%,对照组患者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患者占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干预,妊娠期患者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F岳.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肝功能指标, 胆汁酸的变化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5):7-8.
[2]黄卓华,郭丽谊,谭佩云.9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人的妊娠结局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7):3309-3311.
[3]王春芳,王宏,李笑天.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胎儿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0):355-357.
[4]邓幼林,漆洪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和终止妊娠的时机[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4):225-257.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71
妊娠期糖尿病指的是怀孕后机体出现血糖持续升高现象。大量研究[1]证实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存在诸多影响。鉴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所造成的威胁, 临床必需加强该类孕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 单纯通过降血糖药物在一段时间内或许可以控制血糖水平, 但持续用药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样存在[2]。通过加强护理干预来改善血糖水平, 成为保证妊娠质量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对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值监测2次均>6.0 mmol/L)孕妇为研究对象, 经询问均为妊娠期发病, 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32岁, 平均年龄(26.4±2.4)岁, 孕周28~38周, 平均孕周(31.6±2.6)周, 初产妇48例, 经产妇12例, 空腹血糖(8.4±1.6)mmol/L;观察组年龄21~33岁, 平均年龄(26.8±2.6)岁, 孕周27~38周, 平均孕周(31.4±2.4)周, 初产妇50例, 经产妇10例, 空腹血糖(8.6±1.7)mmol/L。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和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妇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入院须知、体征监测、医院环境、合理用药和适当活动等, 观察组孕妇入院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包括:①人性化管理:妊娠期糖尿病确诊后, 及时告知孕妇, 同孕妇沟通, 建立个人资料档案, 动态监测记录血糖变化, 由医生评估病情, 采取针对性治疗策略。②健康教育:由专业护理人员向孕妇讲解分娩注意事项和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 包括发病因素、危害性、治疗方案等, 引起患者的重视, 做到积极配合治疗。③心理护理:同孕妇及其家属沟通, 了解其心理状况, 对于焦虑、紧张的孕妇给予心理疏导, 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向孕妇讲解分娩过程, 用体贴话语指导正确对待分娩每个阶段, 给予孕妇心理支持和安慰, 尽可能消除孕妇恐惧心理。④饮食护理:入院后了解孕妇的饮食规律, 根据体质量为其制订科学食谱, 合理搭配营养, 热量每天需限制在125 kJ/kg, 碳水化合物50%~55%, 脂肪20%~25%, 蛋白质20%~25%, 多食低糖量新鲜果蔬、 富含维生素食品及高脂肪、低胆固醇食品。⑤运动干预, 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干预策略, 前提是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 孕妇餐后1 h进行适度运动, 时间控制在20~30 min, 有助于缓解压力。⑥加强监测, 定期监测孕妇的心率、血压、血糖、宫缩和胎心活动情况, 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⑦产褥期护理, 做好感染预防措施 , 合理使用抗生素, 保持孕妇会阴处清洁, 采取适当保暖措施。
1. 3 观察指标 监测记录两组孕妇入院后血糖变化, 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妊娠结局。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孕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主要包括血糖控制水平、医院环境和舒适度、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母婴结局4项内容, 每项25分, 总分100分,
91~100分表示很满意, 81~90表示满意, 71~80分表示一般,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观察组护理干预1周后空腹血糖为(5.3±0.8)mmol/L,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1.1)mmol/L(P
2. 2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6.7%(52/60), 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66.7%(40/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3.3%, 对照组为76.7%,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美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为2%~5%, 国内该病发生率为1%~5%, 近些年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 给母婴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已有报道[3, 4]指出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危害母婴健康, 分娩妇女中年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加大, 临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越加重视。血糖升高对孕妇的影响主要包括流产率升高、妊高症、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等, 对胎儿的影响包括巨大儿、窒息儿、早产儿等发生率增加。相关文献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分析指出胎儿血糖会随孕妇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糖代谢异常致使胎儿胰岛素分泌, 其新陈代谢受到影响, 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羊水中糖含量过高, 从而刺激羊膜, 致使羊水增多, 容易造成胎膜早破, 增加产后出血率。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 如何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 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成为临床所关注的问题。仅依靠血糖控制药物难以有效的将妊娠期孕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 在孕妇分娩过程中加强其护理干预同样重要。本院采取人性化管理, 建立个人档案, 从而为制订个性化降血糖方案提供依据。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孕妇对分娩过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 从而提高其用药、饮食和运动的依从性。合理搭配饮食和适度运动均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环节, 需要医护人员和孕妇的共同努力。运动可促使葡萄糖进入肌肉, 增加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 促进降血糖作用, 但切忌过度运动, 以防对胎儿造成影响。妊娠期各项指标的监测是指导治疗的前提, 也是预防和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关键环节。观察组经过护理后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存在诸多影响, 加强妊娠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 陈艳芝.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围产儿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5):84-86.
[2] Danielle 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 diagnos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materal anxiety in the short and intermediated term. Diabetes Care, 2003, 26(2):385-388.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产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草案.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 42(6):426.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40-02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妊娠, 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 妊娠期才被确诊为糖尿病, 这种情况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GDM )[1] 。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GDM, 发生率为0.15% ~ 12.3% [2]。妊娠期糖尿病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全球患病率逐年增长, 不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而且对产妇和胎儿有长远影响, 是现今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我们通过对收治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合理、效的护理等措施, 取得满意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患者均为2009-01~2010-09在廊坊市医院经产前检查确诊并住院分娩的GDM患者,其中初产妇47例,经产妇9例, 年龄21~43岁,平均28.3岁。分娩方式: 32 例剖宫产, 24例自然分娩;孕周
1.2 GDM诊断标准 所有孕妇均于24~28周行50g葡萄糖筛查,血糖7.8mmol/L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①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② OGTT: 采取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5.6mmoL/L,1h 血糖10.3mmoL/L,2h 血糖8.6mmoL/L,3h 血糖6.7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GDM[3]。
1.3护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①在孕期建立完善的建康档案:包括年龄、孕周,体质量、身高、血糖及尿糖等情况。主要监测血糖、尿糖的时间及结果。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避免低血糖,要求空腹血糖
1.3.2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GDM患者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在其角色转变过程中产生震惊、怀疑、焦虑、恐惧、紧张、对抗、悲观、抑郁、失望等心理问题[4], 这些不良情绪可导致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进一步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所以, 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既要让患者了解GDM对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提高重视程度,又要认识到良好的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可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使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有规律的工作、锻炼及休息,这是保障围生期母婴安全的关键。②饮食护理:合理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理想饮食应既能保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致导致餐后血糖过高。孕初期糖尿病需要热量与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热量可适当增加4%~8%,糖类约占45%~50%,蛋白质占25%~30%,脂肪约20%左右。并适当增加纤维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补充[5]。饮食控制的要求为整个孕期体质量增长以10~12kg为宜。早餐约占全天总热量的10%。中、晚餐约占全天总热量的30%,余30%为上、下午及晚上加餐。③胰岛素应用的护理:为避免胎儿畸形或宫内死亡,一般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单纯饮食及运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宜使用胰岛素治疗。用量应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掌握准确的剂量和用法,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让患者了解胰岛素的作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既保证合理控制血糖, 又避免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低血糖立即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④孕期护理:密切监测孕妇的血糖,有异常随时处理。做好孕期的胎儿监测:定期产前检查,妊娠28周后,教会孕妇教会孕妇及家属进行自我监护,孕妇自行胎动计数, 24h即早、中、晚各时间段数胎动次数,正常的胎动次数>12次/24h。若
2 结果
经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56例GDM患者有39(69.6%)例单纯饮食食、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血糖, 17例经胰岛素注射合理控制血糖。所有病例未发生酮症酸中毒及感染,孕妇及围生儿无死亡。羊水过多3例,巨大儿2例。
3 讨论
GDM对孕妇、新生儿的影响现已被人们所重视。其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糖高又会引起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早产率增高及伤口感染等。而新生儿出生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可导致一过性低血糖。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儿的影响及程度取决于糖尿病病情及血糖控制水平。妊娠期应及时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做出诊断,加强管理,严密监控,做好饮食和自我监护等有关知识的宣教。合理的饮食调整是治疗GDM 的主要方法,是控制糖尿病,减少并发症, 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手段。加强心理护理、孕期护理、产时护理、产后护理及合理应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治疗GDM的关键。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降低GDM患者围产期母婴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并能够进一步降低产妇远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与诊断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 2007, 18(2) : 99 - 101.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2.
[3] 妇产科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60.
[4] 冯锦尚.妊娠合并糖尿病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2,8(8):653.
[5] 王蕙霞, 董悦. 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3):130.
关键词:优质护理;妊娠期糖尿病;住院时间;满意度
妊娠期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分为妊娠前已确诊为糖尿病、妊娠期确诊糖尿病两种。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使其受到较多的关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主要存在多饮、多食及多尿的情况,有的患者还存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的情况,不但影响孕妇,更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1]。本文探讨了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尿糖测定、糖筛查试验、OGTT等检查确诊。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34例患者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8.5±6.5)岁,观察组34例患者年龄在23~34岁,平均(27.6±7.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具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分别登记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与相关观察指标,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行住院辅助检查,嘱患者遵循医嘱,按时用药,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或者医师。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措施。
1.2.1心理护理 多数妊娠期孕妇得知患病的同时,可能产生担忧心理,担心会影响到胎儿,从而在发病后及治疗期间都会存在一定的抑郁、焦虑和恐惧心理[2]。优质护理干预通过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建立安静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快速缓解心理紧张、恐惧的状态。
1.2.2环境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保证患者不受其他感染源伤害的关键,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根据天气情况合理设置病房内的温度和适度,防止患者因着凉,以保证良好、舒适的环境。基础护理:针对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或一般支持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糖控制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控制好患者的饮食结构,从细节出发,全程陪同患者[3]。
1.2.3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诱因、发病过程、治疗注意事项、预后措施等知识的讲解,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1.2.4出院指导 出院当天,还应进行适当的出院指导,嘱患者按时用药、叮嘱患者家属,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糖情况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糖显著降低。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要求。
1.4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研究所得数据全部收集,纳入统一表格,在SPSS20.0统计学软件中作数据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n%)经χ2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5±1.3)d显著低于对照组(10.7±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99,P
3 讨论
一般来说,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如果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前空腹或餐后血糖正常的患者,多在妊娠结束后1~2个月能够自行恢复。但针对那些妊娠前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产妇,妊娠期更是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且分娩后还会持续存在这种情况。而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服务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的关键[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帮助患者快速消除临床症状,且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显静.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2):293-295.
[2]郭晓莉.优质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2):157-159.
[3]曾春鲁.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4):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