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思想政治工作感悟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油田企业;政工干部;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4-02
政工干部作为油田企业政治工作的“工程师”,担负着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激励人的工作重任。当前,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急速发展变化使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油田企业的政工干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在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建设起到主力军作用。
1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现状
目前来看,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工作认真,作风踏实,是基层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也存在着基层政工干部队伍专业知识薄弱、培训力度不够、政工干部流动性大等实际问题,制约着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一是基层政工干部专业知识薄弱。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如果政工干部本身知识素质明显低于工作对象,就很难胜任工作岗位。最近几年,油田虽然加大了政工干部的选调力度,基层政工干部队伍知识结构、文化水平有明显变化。但是,真正经过正规的政工专业培训的干部不多,大多是半路出家。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政工干部也多是按照领导意图和上级文件精神,凭自身浅薄的一点经验体会干工作,对政治工作的组织、干部、宣传、工会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掌握不深不细不透;对涉及干部职工关心的组织、人事、工会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一知半解,每次教育都只是照本宣科,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和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式分析,大多数存在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知识,效果不佳。
二是基层政工干部培训力度不够。首先是基层单位政工部门精力有限,使教育培训很难形成规模,存在着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近年来,尽管每年都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对于政治工作不够系统、全面,针对性也不是很强。
三是基层政工干部队伍不够稳定。基层政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原则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文化水平、基层政治工作经验是很难适应本职工作岗位的。“政治上强于人、素质上高于人、知识上优于人、要求上严于人、形象上正于人”的高标准、严要求,推动了“没人愿干政工干部工作”的现象在油田企业上下普遍存在,也深层次地推动了部分现任岗位的政工干部急于脱离政工队伍。
2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基层政工干部岗位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存在畏难思想是制约油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政工干部的岗位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同志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真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特殊性质。二是感到做政治工作难度大。三是存在畏难思想。由于油田企业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加之,干部职工身处闹市之中,易受金钱、灯红酒绿的影响,干部职工的思想波动大,对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有畏难思想。四是政工干部素质要求较高。政工干部基本要求为“强化学习,要做明白人;带头宣讲,当好引路人;深入调研,成为知情人;做好表率,胜任责任人”。
3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和抓好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就必须对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工作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工干部的特殊作用。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坚持党领导的根本性、基础性工作,是加强油田企业全面建设、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合格干部职工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油田企业凝聚力、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2.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使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对政工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加之油田企业的职能任务拓展对油田企业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考验和挑战。
3.当前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加强队伍建设显得尤为紧迫。鉴于当前政工干部队伍存在着来源渠道不畅,大部干部“半路出家”,缺乏专业人才的现状;政工干部队伍不稳,岗位调整频繁、干部流动快、不安心基层等状况;培训机制不全,为政工干部开设的专门培训课程和培训班较少,油田企业基层单位在抓培训上存在局限性;工作热情不够,工作岗位得不到优待,体现不出先进性,成绩不易被看到,激励政策不明显等现实状态,想要有效改变上述现状,就必须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油田企业各级要切实增强“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作用的理解,提高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工作和油田企业建设的首位,真正加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全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机制。从目前的政工干部队伍来看,还存在政工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政工干部;政工干部队伍不稳定的倾向;政工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活动不够活跃;培训机制不健全等现象。
二要加强对政工干部队伍人员的选择。按照油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政工干部队伍必须要达到“四会”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政工干部队伍人员的选择上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笔者认为首先应该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基层的政治工作经验作为基本条件;其次要具有较丰富的政治教育经验,在政治理论知识、政工专业知识上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能够准确的把握职工的思想脉络。在聘任政工干部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干部的任职经历、专业学科和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
【关键词】民政事务;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从传统视域下来看待思想政治工作,其似乎只是针对组织内部的成员而为之。实则不然,在笔者所在的县域民政部门中也时常将思政工作作用于当事人。不难理解,笔者所从事的婚姻登记、离婚办理、纠纷处理工作中,时刻面临着应用思政工作手段的需要。对于婚姻登记而言,针对目前的闪婚现象需要及时提醒部分当事人重视婚姻的严肃性;对于离婚事务办理来说,则需要发挥思政工作的调解功能;当然对于纠纷处理,则需要综合运用思政工作的教育和帮扶职能了。
然而,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也促使笔者在不断反思岗位工作模式,并在反思中也意识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正因如此,针对民政事务中思政工作的若干问题探讨,便成为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若干问题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以下从三个方面提炼出应关注的问题:
(一)思政工作的目的问题。毫无疑问,在民政事务中实施思政工作必然建立在明确的目的基础之上。目的不仅含有目标函数,还内含有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实践表明,针对婚姻登记和离婚办理的常规事务中,工作人员几乎没有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而这本身就可以看作为岗位工作的不作为。
(二)思政工作的边界问题。与针对组织内部成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同,民政部门工作针对服务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围绕着“帮助当事人形成对婚姻和离婚事宜的正确认识”而展开。因此,这里就存在着另一个极端,即过度介入当事人的私人事宜,而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过度实施。因此,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工作边界问题。
(三)思政工作的创新问题。对于离婚办理和纠纷处理等事宜的思想政治工作,似乎并不归属于民政部门,更好像是社区和当事人所在单位的任务。实则不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县域民政部门还应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职能。为此,当前思政工作创新能力缺失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问题导向的应对模式定位
在上述问题导向下,民政部门职工的应对模式可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政工作目的方面的定位。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明确实施思政工作的目的。特别对于价值取向而言,应在关注、关心、关怀的工作原则下,为增强当事人对相关事宜的正确认识上下工夫。对此,应着重,明确离婚办理和纠纷处理中的思政工作价值取向。
(二)思政工作边界方面的定位。针对结婚登记和离婚办理事务而言,应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但针对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浮躁情绪,还应在办理结婚登记事务中的事前提醒,以及离婚办理事务中的过程调节和教育中有所作为。对于纠纷处理来说,则主要应在控制事态的扩大发展上下工夫。
(三)思政工作创新方面的定位。思政工作的创新不仅在于工作形式上,也在于工作内容上。针对笔者所主要从事的三个环节的民政事务来说,则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提醒和点醒当事人。
三、定位驱动下的对策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对策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构建:
(一)深化对思政工作职能的认识。民政部门工作人员需要深化对思政工作职能的认识,认识的逻辑路径包括:目的、手段、结果这三个环节。由于这里的思政工作针对我们的服务对象,因此在通过认识还须转变开展思政工作的意识,即从纯粹的“教育意识”转型到包括:提醒、规劝、控制的意识上来。
(二)合理控制思政工作作用边界。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察言观色,通过当事人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来决断开展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内容和形式选择。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尊重当事人的主观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不然就是公权干预私权。为此,应把思政工作重点放在离婚调解和纠纷处理上。
(三)努力创新思政工作实施办法。结合前面的“案例教学法”,可以给需要实施思想工作的当事人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从故事中来向当事人传递闪婚的危害、慎重决定离婚的意义,以及与纠纷处理关联的法律知识等。
四、针对民政部门内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讨论
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要大胆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摸索,总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办法,加强理论研究,在学习研究中更新思想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思维方式,把理论变为实践,把经验变为智慧,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通过锲而不舍的学习研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拥有高尚文明的行为举止,为干部职工做好榜样,并充分发挥非语言沟通的说服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要坚持创新与求实相结合,吸收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继承传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民政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进行开拓创新。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提炼与应对模式定位,对策可以从:深化对思政工作职能的认识、合理控制思政工作作用边界,以及努力创新思政工作实施办法等三个方面来构建。最后,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 罗国英.质量文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J].福建质量管理,2010(11).
1.做学习型政工干部,增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本领。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我们所处的环境日新月异,我们身边的事物推陈出新,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势必会落在时展的身后,就更谈不上密切联系群众和为群众排忧解难了。孔子说:“非学无以增智,非学无以广才”。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没有引领发展的能力。吉林油田客运公司把不断加强学习作为密切联系员工群众的首要任务,为党建和思想工作创新打牢了基础。公司要求各级政工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边工作边学习,边学习边工作。做到端正态度学,时刻树立学习是为了应用的思想;静下心来学,做到边学边思考,不断有新心得和新发现; 放下架子学,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就不学,不要以为自己资历深就不学,不要以为自己经验多就不学。几年来,公司党委始终把干部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年初认真编写学习计划、确定学时,定期为各层次人员编写学习提纲,按不同岗位的学习计划和学时分别编写《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提纲》、《党支部学习提纲》、《党员和一般干部学习提纲》等,学习内容力求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重点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在学习中做到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做到党委主要领导带头学,支部书记带头学,党员骨干带头学。通过加强政工干部的学习,做到了知识不老化、思想不僵化、能力不退化。
2.做务实型政工干部,增加为员工群众服务的能力。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为员工群众服务要靠务实和实干精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贴近了实际、融入实际,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应。吉林油田客运公司要求各级政工干部在开展工作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员工群众这一宗旨,秉承务实思想,发扬实干精神。所谓实干就是增强工作责任感。具体说就是主动承担工作责任,知难而上,对工作不马虎、不含糊,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在思想上增强工作主动性,从“领导要办才办的思维方式”向凡是涉及员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该干就干、怎样去干、怎样干好”的思维方式转变,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前面。务实就是深入实际,实干就是俯下身子去干,公司党委在落实每一项工作时都强调政工干部要讲求务实,要求政工干部在落实工作时不能只是搞一搞动员、喊一喊口号,而是要深入群众亲自去组织、去协调、去解决问题,公司在开展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政工干部都要做到,参加基层班前会了解下情,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谈心了解员工想法,跟车上路感受乘车环境,政工干部真正做到把身子沉下去,了解到了真实情况,收集到了一手资料,做起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心应手,使公司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脚踏实地的为员工群众服务。
3.做创新型政工干部,拓宽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和途径。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也是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了创新,根本谈不上发展。相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说创新的主体是广大员工,但推动员工群众的创新活动关键要靠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干部建立了创新思维,创新的效果才会更好,成果才会更显著。制度创新也好、工作方法创新也好,关键是要有一支过硬的创新型干部人才队伍做强有力的支撑。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一支能够不断创新的政工干部队伍,缺乏创新精神和具有开拓能力的人才。公司党委倡导各级政工干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优秀干部,对各级政工干部创新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在每项工作和活动总结时都注重对好的创新做法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一些取得明显成效的创新经验进行推广,鼓励广大政工干部创新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公司党委还把鼓励干部创新和选人用人机制联系起来,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群众信得过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切实建设一支创新型政工干部队伍。
4.做团结型政工干部,培养密切联系群众的和谐氛围。家和万事兴,大家如同小家,如果没有团结和谐的氛围就什么事也干不成,更谈不上事业。公司党委各级政工干部要有大局观念、宽广的眼界和胸怀,善于把本职工作与公司党委和公司的整体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想事情、处理问题要首先心里装着员工群众,着眼于大局观念,坚决克服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别是在班子配合上,要互相沟通、互相补位,要事事从单位整体和大局出发,不要光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算自己的小九九,不争你高我低,“团结”莫“结团”,班子成员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增进理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听得进逆耳忠言的涵养,有不争功、不计较的风格。公司党委把干部的团结作为开展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定期组织干部之间的交流活动,针对一些工作中的焦点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大家坐在一起促膝交流,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进行充分沟通,把开好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作为解决内部矛盾、增进内部团结的重要途径,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是增进干部团结的第一责任人,定期了解干部团结状况,发现干部之间出现矛盾,书记要主动了解情况,积极促进双方的沟通和协调,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总之,政工干部的团结能够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又历来是我们增进团结的法宝,因此,广大政工干部要争做团结型政工干部,努力营造和谐氛围,不断开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探讨王顺棉
企业人事管理,就是指企业在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在新形势下,人事管理重点在于“管人”,就是要运用现代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利用好合理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企业员工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当前,现代企业人事管理的发展良莠不齐,由于在人事人才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部分企业出现了人才资源存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人才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因此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相应地也挫伤了各类人才发挥才能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本文就当前我国企业在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宏观管理薄弱、部门职能重叠、协调难度大、工作效率低、选入视野不够宽、用人机制不够活等诸类的问题做简单的概述,并就这些问题做简明扼要的分析和探讨,以供参考。
一、当前企业人事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由于受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我国许多企业都存在着人事管理落后的问题,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事管理的观念落后。落后的人事观念的形成是由于我们传统的企业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的长期束缚,单一的把人事管理认为或者界定到制度层面,认为硬性的制度健全就能管好企业的人事,就能按部就班的管好员工。这种观念就直接导致,人事管理缺乏内涵和人文修养,缺乏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
第二、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健全的企业就很难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就很难实施正常的工作部署。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对内和对外的激励不足,对内是指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意识淡薄,没有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协助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举措。员工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主人翁意识不强,这就是说忽视了员工的精神激励,直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瓶颈;对外是指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欠缺、培训不到位,往往采取十分片面和单一的激励没有形成多元的激励机制。缺乏激励手段、方式、力度与激励对象、拟定目标的一致性,没有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另外,员工业绩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绩效考核体系缺乏规范化、定量化,考核没有和员工的升职进行挂钩,严重地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人事管理缺乏战略规划。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在人事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人事管理缺乏战略规划往往体现在规划不清晰,方向不明确,欠缺必要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即使有简单的规划,但是不能与时俱进,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企业人事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将员工包括管理层作统一的规划,更未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选择、任用、激励等规定以达到尽可能地利用人的创造力。另外,制定的计划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可执行性,仅仅凭借往年的数据导致本本主义。最后,就是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
第四、缺乏有效的招聘和培训机制。人事招聘这是人事管理的起点的工作,以往人事部门的工作是被动的、例行的,从而流于形式。人事招聘受制于上级部门的规定,不注重人才的储备。为企业发展选好人是企业人事管理的最基本工作,而企业的人员招聘工却普遍缺乏科学性。而且,部分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往往也流于形式,发一大堆材料让员工去背,考试也是敷衍了事,人事管理者不重视,员工就会更加懈怠。
二、针对人事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现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实质,其根本是各方面人才的竞争。所以说,做好人事管理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命脉,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第一,要转变人事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人事管理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人事战略管理体系是企业所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管理层必须清楚地认识和理解传统的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对员工的重视程度。谈到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最核心就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在当前新形势下,不仅仅要设计合理且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薪酬待遇,还要营造出和谐的工作氛围。与此同时,作为企业人事管理者要转变自身职能,转变工作作风,要有管理者转向服务者的意识,克服传统的管理理念,即宏观上做管理,微观上做服务。同时,要有储备人才的意识,为企业组建一支核心的人才资源库。要树立全局观,要将人事工作做到各部门各岗位各员工的身上。
第二,建立科学评价和分配制度为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的人事管理要双管齐下,建立一套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推动优秀人才快速成长的长效机制,要做到奖惩分明。具体做法是:建立企业内部的核心人才,比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以及有重大贡献的员工,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通过适当分配股份使人才与企业利益共享,做到与企业同命运、共成长。其次是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要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奖励机制,以此充分调动企业现有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以此达到吸引外部人才和避免内部人才流失之目的。
这里笔者想强调一点,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才是工作力量的源泉和工作的动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应当高度重视精神的激励与约束,努力为员工平等公正地参与职位竞争、获得晋升的机会和较高的职位营造环境创造条件。通过精神激励激发出广大员工踏实工作、创新工作的激情,并使他们对自身职位产生更加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三,制定有利于企业战略发展和员工自我实现的人力资源规划,并对此计划进行监督和评价,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企业人事部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人才进行培养、招聘和筛选,根据战略实施时间安排储备人才,使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技能,并构建组织的效率;与员工共同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并系统性地对员工开展培训;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薪酬、福利战略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建立培训计划与人才使用相结合的人才开发利用机制,注重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和产出关系。建立企业和劳动权益有保障的契约机制,健全劳动合同制度等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