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煤矿安全建设规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煤矿 班组建设 安全管理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最小基层组织,也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因为煤矿企业所有的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以及安全预防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在班组,因此班组安全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煤矿企业各项经济措施的完成。那么如何抓好区队班组安全建设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选好、管好、用好班组长、提高班组长的素质及事业心和责任感
随着煤矿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以及煤矿企业生产的特殊环境,使区队班组的员工尤其是一线班组员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知识偏低,整体素质下降,很难选出高素质的班组长,加上多年来,煤矿企业的班组长普遍存在由区队领导直接指定,造成了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很难是适应新形势下班组建设的需要,为抓好班组安全建设,必须在选好管好、用好班组长上下力气。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组长在班组中起的作用就是车头作用,如何来选好班组长呢?我认为应该采用:领导推荐、职工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选出班组长候选人,然后由所在班组全体职工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把那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工选拔倒班组长岗位上来,绝不能搞领导一言堂和任人唯亲。在选好班组长后要管好用好班组长:一是要定期举办班组长培训班,结合班组长的岗位定期充电,使其在安全、业务、管理方面不断提高;二是要建立班组长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优胜劣汰,充分调动班组长的积极性;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规定好班组长的待遇,让那些想干事业有责任心的班组长劳有所得,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奖励和实惠。
二、规范班组长现场管理制度和执行力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现场管理,抓住作业现场的制度化管理,也就抓住了班组安全建设的重点。所以我们要把落实工作规范,操作规范现场制度化,形成一套用制度管人、管事,来提高班组长的执行力。为保证把班组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我认为班组长应做好以下几点:
1、坚持好班前会制度。把开好班前会作为现场管理的第一道程序,结合上一班作业现场存在的问题,针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布置好班组安全生产及各岗位应协调处理的事项,明确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识别不安全因素,向白国周班组一样进行班前的安全宣誓,做到安全注意事项不讲明不下井,责任不明确不下井。
2、坚持好班中动态检查制度。对自己班组所施工范围内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和系统,班中要不断巡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排查,把安全隐患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落实现场防范措施,遇到重大险情要及时报告,并有序组织人员及时撤离现场,避免事态扩大。
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班组长要把自己当班中相关的安全生产原始记录一一交接清楚,并填写好交接班日志,防止问题不明,措施不当,而危及安全生产。
4、抓好安全质量标准。班组长要根据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推行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每班要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验收和评估,实现动态达标,积极创建安全精品工程。
5、落实班组安全生产权益,班组长是作业现场的第一责任者和组织者,对作业现场作业条件的变化情况,有安全生产决策权和组织指挥权;有检查职工安全工作情况,抵制上级违章指挥权;有对作业现场工程质量,岗位工作质量进行安全评估验收权;在安全隐患没有排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时,有拒绝开工或停止生产权。
三、加强班组建设,提高班组的整体素质,夯实安全基础。
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班组的安全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工作,也是企业以一项长期的最基础的日常管理工作,因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所有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所有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都要在班组实践中实施,所以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终落脚点。
加强班组建设是强化安全基础管理的关键环节,煤矿基础薄弱,是影响与制约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必须抓好班组这个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完善好班组建设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是强基固本,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环节。
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企业的执行力是在班组中体现;企业的效益也是通过所有的班组来实现;企业的安全也是有班组来保证。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联系。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加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是仅仅是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
四、搞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班组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安全健康权益。近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按照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工作条例》等工作条例切实加强工会劳动保护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工会劳动保护网络。
截至2015年8月,黑龙江省内共有全国总工会任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5名,省总工会任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44名,各市(地)总工会、各产业工会任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1 132名,各县(区)总工会任命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1万7 192名;建立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5万1 548个;任命工会小组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员25万1 683名。黑龙江省内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和组织网络,成为保障职工安全健康,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力量。
群众参与安全监督检查
黑龙江省总工会探索在大型城市聘任工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员”)的方法,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哈尔滨市由政府出资在下岗待业的“4050”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女性年满40周岁、男性年满50周岁,本人就业愿望迫切,但因自身就业条件较差、技能单一等原因,难以在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的劳动者)中选用监督检查员近万名,既解决了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又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这些监督检查员经过工会组织的业务培训,统一着装上岗,遍布各个行业,还要根据季节变化到街道、乡镇及居民住户家中宣传防范火灾、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紧盯隐患。
此外,在煤矿企业,黑龙江省总工会还聘任了8 600名煤矿群众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他们来自煤矿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的现场生产经验和较强的隐患排查能力。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煤矿监督检查员们还要监督作业现场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情况,当好班组长安全参谋。对作业现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及时制止,避免隐患发生。在日常工作中,煤矿监督检查员们还要及时发现作业场所内有毒有害气体、温度、粉尘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以及主要生产安全设施和环境是否异常,及时向带班领导或值班领导汇报。当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并可能危及职工生命安全时,要求所有人员停止作业,撤离现场,协助做好疏导工作。
黑龙江省四大矿区(鹤岗矿区、鸡西矿区、七台河矿区、双鸭山矿区)矿工中有30多万妇女家属。为把她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作用,黑龙江省总工会通过矿区工会设立了224个家属安全协管站,聘任了1 321名协管员。她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组织开展工亡、工伤职工家属现身说法报告会和安全协管员、好矿嫂巡回演讲报告会;组织女职工和家属到井区送安全劝告信、安全警示卡、安全鞋垫、平安果。作为矿工家属,这些协管员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极其关注,矿工也高度认可她们所说的话。这成为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特殊力量。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第一责任者。班组作为企业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有效控制事故的最基本环节是抓班组安全建设。为此,黑龙江省总工会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调动班组职工的安全积极性,把住生产一线的安全关。
多年来,黑龙江省总工会在开展工会劳动保护工作中始终注意把班组安全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与黑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制定下发了《黑龙江省工业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意见》,对全省班组安全建设进行统一规范。此外,黑龙江省总工会还与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龙煤集团”)联合组织评选“全省十佳采煤队”和“全省十佳掘进队”,并在生产一线中评选出“百名安全生产标兵”,促进了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调动了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自2010年双鸭山班组安全建设现场会以来,班组安全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逐步确立了班组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形成了班组安全建设一整套工作制度,使黑龙江省班组安全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新安煤矿佘宏海班组的“四五”工作法,被黑龙江省总工会选树为班组安全建设的典型工作方法在全国推广。这套工作法通过执行“五步骤”“五必做”“五挂钩”“五举措”引导班组员工建立安全理念、养成安全行为。执行“五步骤”,即确认精神状态、灌输安全知识、交待安全注意事项、诵读安全理念、进行安全宣誓。坚持“五必做”,即坚持现场安全确认、坚持现场巡查、坚持现场兑规作业、坚持班中点评、坚持班后收工会。落实“五挂钩”,即与安全质量达标挂钩、与安全联保联责挂钩、与安全风险抵押金挂钩、与安全效果挂钩、与安全培训挂钩。实施“五举措”,即安全理念引导、团队精神聚人、亲情教育感染、素质技能提升、安全行为养成。
多部门联合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关键词】煤矿建设;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对煤矿行业的生产建设十分的重视,并且近几年在煤矿行业的投资不断增加。虽然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水平有所提升,安全建设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目前我国煤矿建设过程中仍然事故频发,安全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日益凸显,为国家和人民来带来的损失不计其数。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结合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力加强煤矿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
1.我国煤矿建设的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多以地下作业的形式进行,生产建设安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一直以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在我国工矿安全事故中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为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根据事故起因的不同,可以将煤矿安全事故分为八类,即:透水事故、瓦斯事故、顶板事故、提升运输事故、放炮事故、高处坠落事故、中毒及窒息事故。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瓦斯事故和顶板事故。
煤矿建设事故不仅会对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不计其数的损失,还会严重阻碍我国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也会对我国的国际声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安全事故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及时发现隐藏在安全事故背后的各种安全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将导致煤矿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只有明确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煤矿建设的安全发展。
2.目前存在于我国煤矿建设工程中的突出问题
前文中提到,导致我国煤矿建设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点,分别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设备因素以及科技因素等。下面,我们就由这四点因素入手,对目前存在于我国煤矿建设工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1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煤矿生产建设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并且存在着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待遇不高等问题,所以很难吸引具有一定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的专业人才。因此,导致我国煤矿行业出现了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专门技术人员不足等现象。这类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工作进度,导致高危环境下的煤矿建设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2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我国的煤矿开采层大多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的煤层,该煤层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并且透气性低、瓦斯含量大。因此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会有大量瓦斯散发。随着开采工作的不断进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极易导致应力场发生变化,进而瓦斯流动场、煤岩体裂隙场也会随之变化。此时,原有的安全理论以及处理技术很难再发挥作用,便会导致瓦斯的大量涌出,引起瓦斯事故。目前,我国的煤矿都属于瓦斯矿,煤层情况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能源紧缺期,所以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采取叫停措施。
2.3欠缺先进的科技投入
传统观念中,煤矿行业属于劳动型产业范畴,对于先进的生产建设技术要求并不高。因此,煤矿生产建设工程中的先进科技投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煤矿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以及劳动生产效率低等现象的出现。由于我国煤矿建设性质特殊,并且机械化程度不高,因而井下作业时工作人员密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矿井内发生火灾或者出现瓦斯爆炸等灾害安全事故时,人员的伤亡量就会很大,甚至会造成矿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2.4开采设备落后
煤矿的开采年限一般都很长,一般为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在我国煤矿生产建设的起步时期,生产系统是比较完善、规范的。这些年来我国煤矿开采的规模正一步步扩大,开采深度正逐渐增加,与此同时,矿井中的应力以及瓦斯的涌出量也随之增加,危险系数不断上升。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原有的设备、技术很难再支持煤矿的后续建设,再加之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难以达到标准。我国有些地区的安全设备甚至仍处于煤矿产业起步时期的水平,在开采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3.促进煤矿建设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建设培训,使煤矿安全建设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个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此外,还应积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应急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以使其在面对不同的突况时能及时、冷静地思考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3.2重视技术创新
前文中提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煤矿的安全生产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煤层自然条件差、地理环境不够理想等问题,要积极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力度。同时,还要加强高危矿井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其生产环境,优化矿井中的通风设备,配制相应的检测设备等。要促进煤矿企业与相关科研团体之间的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提高建设水平。
3.3建立相关政策
为切实促进我国煤矿建设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应针对高危矿井以及突出矿井,建立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少其税收额度。同时,还要拨出一定资金研究瓦斯的有效利用,以充分利用能源,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总结
总而言之,若要在当前形势下保障煤矿建设安全有序的进行,首先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技术创新、大力促进技术进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此外,在煤矿的建设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适应生产、建设的各项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措施,全面促进煤矿生产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旷才安.关于煤矿建设中的安全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2]马德元,王秀兰.基于煤矿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的预评价研究[J].煤炭工程,2013(9).
关键词:煤矿;班组建设;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66-02
湖北宝源广得资源有限公司马河煤矿地处荆当盆地的东南部,荆当盆地是我省最大的中生代盆地和主要煤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不断好转,马河煤矿的生产经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班组安全管理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滞后于煤炭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班组是企业劳动分工中的最小劳动集体,是加强企业管理,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落实;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维护。总之,整个企业要靠班组来维持正常运行。所以煤矿安全发展的重点在于实现班组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
1 马河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不足
1.1 班组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整个煤矿企业的作业环境的危险性程度高于其他大部分企业,且对员工的教育水平要求不高,以致煤矿基层员工主要由农协工组成,员工的整体素质偏低,健全班组安全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基层员工的整体素质。
1.2 班组长整体综合素质偏低
一是班组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班组长文化素质不高会影响其在生产过程的领导地位,阻碍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班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不够。除去文化素质,班组长组织协调能力的高低占了安全生产的很大一部分,班组长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将无法培育班组的团队合作意识,调动全员协同生产。
三是班组长的业务能力不强。有些班组长由于工作经验的欠缺,自身业务能力不足,无法查出事故隐患,也制定不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影响了班组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班组长的执行力不强。班组是最小的基层组织,班组长是工作的直接领导者,班组相关的安全工作由班组长来落实,而马河煤矿现状是班组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还停留在口头上,相关措施没有有效地执行,给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
1.3 班组工作缺乏自主管理意识
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和以往的生产经验,班组一直属于“被动式”管理,习惯了严格遵守上级的安排,很少或没有自主管理的意识,这样一来现场出现紧急情况时,班组习惯性的向上级汇报,等待决策安排,在等待上级决策的过程中很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班组长作为直接的领导者和调度人员应加强班组自主管理意识,在紧急情况下决策的权利,危机人身安全时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的指令。
1.4 班组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重生产轻安全一直是煤矿企业的弊病,由于事故的偶然性,很多员工认识不到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意识的淡薄,给安全管理造成很大难度。为完成生产任务加快进度,或为方便操作,很多员工把安全规章制度抛于脑后,凭经验心理和侥幸心理违章操作,而违章操作的后果导致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班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是企业的根本性文件,指导并约束着员工的行为,安全规章制度并不仅仅只是一纸空文,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执行。马河煤矿现有制度要么是与班组的实际不相符,员工无法执行,要么是制度得不到相应的措施保证其执行,这些都是制度不完善的一个方面,造成了管理缺陷,安全得不到保障。
2 加强马河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的措施
2.1 完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是班组安全建设的第一步。规章制度是企业约束、指导员工行为的标准,让员工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故障制度后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等。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依据,使安全管理活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建立和完善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员工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各项生产活动,是做好班组安全建设的基本保证。为此,要在企业实际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各项班组规章组度。
其次,在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跟进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需要实施相应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为此,需要建立从公司到车间、班组的层层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体系,做到公司月检、车间周检、班组日检,对各项检查查出的隐患下达书面隐患整改通知书,规定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效果,同时验证整改效果,将隐患扼杀在萌芽中。进一步,对主动举报安全隐患或制止他人违章行为,避免了重大损失的员工给予专项奖励,并传达给全体员工,从而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下至上的安全预防体系,防止事故的发生。
2.2 班组长以身作则建设团结协作的班组文化
安全文化是企业树立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的安全行为规范。班组作为基层单位,每一项管理工作最终要落实到班组,班组长负有领导责任,带领员工协同完成各项生产活动。班组长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丰富的工作经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这样才能给员工树立榜样,更重要的是,班组长还需具备组织、协调、沟通能力,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协同生产,培养出整体团结协作的安全氛围和安全文化。
班组长是建设班组安全文化的直接领导者,应根据班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从而增强员工凝聚力。可根据班组实际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知识竞赛、张贴安全标语、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举办论文研讨等、事故案例告知与分析等活动。同时,加强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活动,向员工灌输“自主管理、安全第一”的理念,让员工做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在班组内部创造一个充分体现安全文化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长效机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2.3 开展有效的安全培训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预防或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同检查机制一样,安全培训同样是从上至下进行,新进员工必须接受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培训。与工作直接关联最深的便是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其主要教育内容是:工作环境及危险源;所从事岗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所从事岗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有关事故案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等。
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的安全教育也必不可少,班组长应组织开好班前会,交代一天的工作内容和重点及注意事项,在班中随时检查安全生产动态,班后对下班进行交底,并对一天工作进行总结,记录异常状况原因及分析。
学习培训是提高员工业务技能的基础工作,但是安全培训要专注重点,各个班组情况有差异,加上培训经费和培训时间的考虑,由煤矿直接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效果不大。相反,应将安全培训的重点放在班组长身上。班组长是实施班组级安全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的直接责任人,员工的大部分教育来自班组长。同时,安全培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班组长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可以通过互帮互学、以老带新的方式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企业应每年组织一次针对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在培训前编制安全培训计划,明确内容和相关要求,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将培训结果纳入的班组长个人绩效考核。通过专业安全培训,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班组长接受培训后,在生产过程中以自身行为提醒员工安全注意事项,潜移默化的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达到了班组长与员工安全技能的共同提高。
2.4 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
班组安全建设中首先应明确岗位职责,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次通过检查机制来追踪职责的落实,最后通过考核机制对员工履行情况进行奖励与处罚,这是整个的闭环管理。
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是班组安全建设的最后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考核机制要明确考核内容、奖惩标准,且安全考核与生产考核应同时进行。班组长、一般员工的考核应与班组建设情况、安全生产现状、工作业绩结合所在班组的经济利益进行,应公布考核结果并严格兑现。不仅仅只是针对班组进行考核,中层管理者及厂级领导要进行同等的考核,进而把班组的压力自下而上层层传递,使中层管理者、厂级领导意识到自己的职责与压力,达到责任、权利、义务的统一。这样,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全体员工共同进行考核,逐渐形成 “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的工作氛围。
3 结 语
在煤矿里,绝大部分事故发生于班组,因此,做好了班组安全建设,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水平。在班组安全建设中,以班组长为龙头,建立健全班组安全规章制度,推行班组安全标准化作业,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坚持班组安全教育,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共同查找各类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为确保安全生产长期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崔政斌.班组安全建设方法100例新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李锐.浅谈煤矿班组建设工作[J].煤炭工程,2008,5(06):15-18.
[3] 耿新忠.煤矿班组安全重在发挥班组长作用[J].中国员工教育,2010,7(5):23-26.
[4] 江广营.创建卓越班组的七种武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班组的组织建设是班组其它建设的基础。班组组织建设是通过班组长的选配、班组核心的形成来实现的。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处在生产第一线,既是生产实践者,又是生产组织者,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有效的带动班组成员,形成合力。笔者个人认为,班组长的选配中必须把好“三关”:一是把好“选举”关。通过公开竞争和选举等方式,将技术业务素质高、文化思想好、安全责任感强、管理作风正、干劲足、有威信的人推选到班组长的岗位上,改变以前凭印象、领导指定任用班组长的选拔方式。二是把好“待遇”关。真正应赋予班组长安全管理权、生产组织权、考核分配权以及制定本班组年度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管理制度、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等权利,将优秀班组长作为区队干部的选拔对象,在评选包括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在内的各类先进中,均突出一线,向一线班组长倾斜。三是把好“考评”关。按照职工思想状态、职工文明规范、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任务完成、民主管理、厂务公开及班组文化建设等方面每月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同班组长工资挂钩浮动。
2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创建班组安全文化
煤炭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班组安全管理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习惯行为,更是一种责任。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形成一种讲到工作就会想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对工作中的安全措施逐一落实的风气,那么工作中的安全系数就会有较大的提升。反之,安全理念没有形成,对待安全问题形成了马虎、满不在乎的思想,再改起来就很困难。所以要想杜绝班组中的三违现象就要把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到具体的工作当中,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每一名职工的心中,努力营造一种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保证安全的良好氛围。
3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班组安全建设良好局面
班组安全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是把班组的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基本途径。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这样才能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班组成员连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同时抓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还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不断完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管控体系、教育体系、考核体系等;要树立典型、示范引领,教育引导班组之间、班组成员之间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班组长要不断创新管理水平,提高管理能力。走出一条有特色、有成效的班组安全建设之路;要广泛宣传、关怀激励,大力营造“层层抓班组安全建设,人人讲班组安全建设,大家参与班组安全建设”的良好氛围。
4班组安全管理要做到作业标准化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煤矿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凝聚以及统一规范的作用。企业文化的作用,被全面的体现在现代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现代企业想要长远的发展,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煤矿企业由原来的粗放型经营逐步向机械化、现代化、精细化转变,矿井的规模已由原来的年产几十万吨向年产几百万吨、上千万吨扩大,人员素质的提升、安全管理难度加大、生产环节复杂等也促使煤矿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能够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反之,比较消极的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有着及强的负面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煤矿企业壮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此同时,是企业的发展精髓。
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企业安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它以珍惜人的生命,保护人的健康为宗旨,最终实现人的价值,企业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包含很多东西,诸如安全活动,安全行动,安全环境,安全理念等。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先进的,成熟的,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煤矿企业中的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管理追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而企业文化则是以人为基本载体。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必须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的做法,经验,表扬在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自学成才的技术能手,岗位能手以及他们取得的学习成果,对职工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级给予充分肯定,并给予物质鼓励,帮助职工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各种问题,逐步在企业内部形成学文化,钻技术,提高素质的良好氛围。二是坚持能力素质与待遇相挂钩的分配政策,建立切实可行的鼓励机制。在用人上。实行部分上岗,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能者上,庸者下,不搞论资排辈,在工资待遇分配上,职工素质能力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调动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与紧迫感。三是坚持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基本途径,企业要以岗位适应性培训为重点,以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学以致用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坚持短期强化性培训与个性化,差别化培训相结合,坚持岗位培训和脱产培训相结合,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以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促进职工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煤矿企业是高危企业,安全大于天,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而安全文化则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以来,煤矿企业把安全文化建设当做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突出以人为本,举安全工作使命,铸安全理念之魂,强安全行为规范之基,将安全文化植入安全管理之中,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全面强化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为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工伤事故主要由于矿工安全素质低,意识淡薄,人为失误所致,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普遍存在。这就要求煤矿必须结合本矿实际,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安全管理新思路,提出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的安全理念,把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确立为文化安全建设的骨髓。基层各单位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培训员工,组织放映安全警示教育片,和安全为天等文艺汇演等,以加深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
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有其内在联系,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塑造安全生产力历史足以证明,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必须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必须真正从认识上重视起来,把它纳入煤矿管理长效机制,下大决心去抓。否则基础不牢固,地动山摇。只有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 才能使职工从被动服从管理制度向主动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转变,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在安全宣传的时效性,连续性,可操作性上努力。因地制宜采取电视,广播,宣传专栏,井口板报,活动简报,挂图,彩旗,分发安全知识小册以及在矿区显著的位置张贴宣传标语,在作业场所设置安全劝导牌,警语牌,提示牌等各种手段,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在井口班组学习室,家属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安全用语,亲情嘱托等宣传牌板,扩大宣传面。也可根据各专业各工种的特点,制作安全警示牌板,悬挂在会议室,井下工作地点等,营造氛围,让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重视区队,班组安全文化,做到点面结合。区队安全文化和班组安全文化是煤矿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区队安全文化是执行层,要结合区队工作性质,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等情况,在全矿井的安全文化共同愿景下,结合本区队特点,制定出本区队安全文化共同目标,创造性开展安全文化活动,以丰富整个矿井安全文化内涵,目的为职工营造良好生产作业环境,这是区队安全文化出发点。其主要任务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决策层的安全文化建设要求,从区队管理入手,在生产,安全,经营以及区队建设等方面提炼出安全管理经验,创新安全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增强安全文化宣传的渗透力。班组安全文化是最基层,也是安全文化建设。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组织编写安全文化手册,并大力宣传贯彻安全文化手串活动。充分利用各基层挝谎习型组织的网络优势,政治优势和传播优势,将安全文化手串宣传内容纳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内容中,真正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赋予学习型组织贴近安全生产,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前发展,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纽带,促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
安全文化建设,既要思想教育,又要适当经济处罚。把握尺度,处理好两者关系,不能夸大思想教育的作用,也不能依赖过分依赖经济处罚的作用,只有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在经济处罚中深入做好思想工作,在思想教育中合理利用经济处罚手段。
安全文化建设要干部职工一起努力。领导是关键,领导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行动到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群众积极投身到安全建设中去。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作为强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安全文化,宣传安全文化,实施安全文化,把安全行为规划到日常工作中,其实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发挥带头榜样和模范作用。而广大职工也要积极参与配合。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依靠员工,通过广泛的,持久的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活动,让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安全素质得到不断增强,让安全文化进矿井,进区队,进班组,进社区,进家庭,进公寓,走进千家万户,家喻户晓。只有广大员工在共同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引向深入,才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必须继承和发扬过去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和总结的好经验好方法,使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在安全文化手册的框架之内充分吸收安全文化先进理念,科学内涵以及丰富的营养,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发展安全文化,持续改进安全文化,使安全文化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进班组安全建设,要树立和强化两个基本理念。一是安全管理要重现场、打基础、抓班组的理念。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重现场就要打基础,打牢班组员工安全素质提升这个根基;打基础就要着重抓班组,因为任何基础管理工作都要通过班组来落实。二是凡是事故都与管理者有关的理念。员工不会做,是因为管理者没教会;员工做不好,是因为管理者没管好。因此,推进班组安全建设,必须首先教育教育者,管好管理者,这是抓好班组安全建设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班组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实现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针对不同工种、岗位的实际,加大安全技术业务培训力度,切实提高班组员工安全素质,达到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行。
坚持以构建班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重点
抓好班组安全建设工作,机制建设最重要。煤炭企业应当坚持把上级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切实形成内容完善、标准相对较高、易于操作、能够长久坚持的完整成熟机制。通过组织系统大力推进工作落实,构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安全制度管理、重点人员包保、班组长管理、利益考核驱动“六位一体”的班组安全建设管理体系。在这一完整体系下,有计划地展开班组安全建设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规范班组安全建设的内容和职责,推动班组安全建设的实施,激发班组安全建设的活力。
坚持以具体有形的活动载体为抓手
班组安全,重在建设。运用好多种活动载体,不仅是推进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且是推进深化创新、求得实效的内在要求。按照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等部委提出的开展优秀安全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班组群监员“三优”创建活动的要求,煤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认真加以完善,抓出特色,力求实效。
坚持以班组长管理教育为关键环节
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员,是现场安全的第一把关人。班组工程质量的好坏,取决于班组长的把关验收;制止和杜绝违章行为,依靠于班组长的责任心;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依赖于班组长安全第一的意识。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强不强,执行安全规程自觉不自觉,时时刻刻都对班组员工有着重要影响。班组长现场安全把关的这种主导地位和作用决不可忽视。抓好班组长,要着重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增强安全管理责任心。通过强化安全理念、安全管理责任心等教育,使他们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员工生命“在我手中”的尽责意识。二是提高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管理方法培训等措施,达到能管理、会管理、能把关、会把关的程度。
坚持以特色安全文化建设为动力
关键词:提稿素质;加强培训;健全制度;安全管理;
[Abstract]:Mine safety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hift safety management, the safety of the team members directly decides the team at the scene, determines the safety of mine. So the team safety construction is only strengthened, consolidate the basis of the shift safety management, mine min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mine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executive force and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m.
[keyword]:Draft quality; To strengthen training; A sound 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班组是矿井的细胞,是矿井管理的基石,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是矿井各项任务最终的承担者,执行者,特别是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措施的执行,都得靠班组完成。但是从一八九煤矿一年来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分析,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是失控的,班组长的职能没有落实到位,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操作现场的危险源辨识不清。矿井的有关制度和活动精神只到区队,却并没有很好的传达到班组,造成事故接连发生。我认为要扭转矿井当前安全被动形势,根本的落脚点还是在班组建设。如何做好矿井的班组建设工作,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既是生产的指挥者,又是直接从事生产的作业者,具有鲜明的示范作用,其自身素质和管理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目前,从矿井的现状来看,矿井的多数班组长的素质不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长选拔机制,多数班组长管理方法简单、粗暴,只要求班组成员完成生产任务,不考虑矿井的总体工作安排,也不考虑其他班组的生产接续,造成当班的生产任务完成了,却遗留了很多隐患需要整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问题没有人解决。因此,要转变现状,必须一是落实班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班组安全考核机制,落实考核措施。制定班组安全建设考核办法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管理制度,抓好班组管理基础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班组要建立民主管理小组、区队建立班组安全建设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班组建设及安全建设的综合考核。二是加强班组长管理。一要把懂经营、会管理、技术精、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工人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二要加强班组长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班组基础管理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班组长的思想觉悟、技术业务水平和班组管理能力。三要实行班组长竞争上岗。让思想觉悟高、业务素质强,有一定管理水平的职工,通过竞争选拔到班组长岗位上来。
二、加强班组长的培训教育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班组长安全思想道德教育制度。当前特别要加强对班组长的形势教育,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重点是要大力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应建立班组长长效培训教育机制,主要以安全常识、技能操作、质量标准、组织协调能力等内容作为培训重点,将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将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实践技能和安全素质。培训方式以现场操作与理论考试相结合,进行严格的实践和理论考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班组第一责任人的重要性。
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地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做到一岗一责制,以便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职责明确、功过分明,从而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工作同班组成员连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责任系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把矿井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的基本途径。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班组安全之魂,执行班组岗位安全责任制是班组安全的基本保证。
四、班组安全管理实行目标化
为了发挥班组安全目标管理的功能,实现矿井矿井安全生产经营目标的良性循环,必须注重班组安全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保证等5个环节。安全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要在矿井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形成个人向班组、班组向区队、区队向矿井负责的层次管理;安全目标的分解要着重于展开、逐个落实,使矿井矿井对班组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都能够简便化、统一化、正规化地展开,对具体目标要做到数据化;目标确定、分解后,就必须着重加强相互之间的责任感,激发班组全员潜在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努力实现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科学化、内容规范化、基础工作制度化;班组安全目标的考核要和安全责任制挂钩,要避免考核时重“硬”轻“软”的倾向,更不能以“硬”指标掩盖或取代“软”指标;班组必须有确定的安全保证体系,即组织网络保证、物质措施保证等。班组安全目标管理是整个班组安全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班组安全目标实现了,矿井的安全基础才能夯实。
五、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
如何搞好班组现场安全管理,一是高标准、严要求。班组根据实际情况,订出现场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现场安全管理不但要求制度全,而且要求标准高。二是严执行,勤检查。健全的制度,必须严格地执行,才能发挥作用。班组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班组安全工作才能搞好。为此,加强矿井矿井班组安全建设,关键在加强制度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全矿安全生产。才能实现安全高效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小川,李锦.夯实煤矿安全之基:煤矿班组建设座谈会暨“万名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J].当代矿工,2009(05).
[关键词]本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1.问题的提出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一直占70%左右,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而且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煤矿安全生产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形势趋于恶化,重大事故呈增长趋势。煤矿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面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如何吸收借鉴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的煤矿安全管理经验,针对我国煤矿生产的具体特点,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在2005年年底,在国家煤炭安全总局组织下,由神华集团出资资助,由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质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研究中心、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6家研究单位组成课题组,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煤矿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即本课题:“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2006年,在神东分公司上湾矿进行了试点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2.本质安全及其特征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生产过程中人、物、系统、管理等诸要素的协调统一,使各种危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切断事故发生地因果链,进而逐步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
其基本特征: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四是制度规范、管理科学,培训教育到位。
3.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4.打造企业本质安全的途径
4.1 强化隐患治理,强化现场管理
“隐患治理要抓巩固、抓深化、抓提高,隐患治理工作要规范化、科学化和经常化。”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加大对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力度,深化基层管理和安全基础管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落实各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强化监督,不断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综合素质,开展矿井安全建设和安监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各项行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安全管理部门以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所在单位,所在单位按照“五定”原则,逐条逐项进行处理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矿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复查。通过建立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建设活动,落实安全责生产任制,不间断地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优化安全生产环境,强化现场安全管理。
4.2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落实机制
安全工作能否搞好,关键在于安全生产责任是否落实,现场管理是否严格,是否到位。坚持把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分解量化到每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建立必要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奖励挂钩。在一线职工中继续推以安全承诺书,强化生产现场管理,抓安全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安全责任的落实;治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隐患不整改的问题;要让每一位职工知道自己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保证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使每位职工都能尽职尽责。明确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不懈地认真执行,形成落实机制,保障各项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4.3 加大安全投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必须加大安全投入,促进安全科技成果应用和推广,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优先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优先应用于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对煤矿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发生及治理规律的研究,对瓦斯、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技术研究,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克服安全生产的盲目性。其次,是不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性能。加大对矿井运输系统、通风系统、采煤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改造,用科技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采区同时作业的人员数量,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加大采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建立完善矿井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建设信息和数字矿山。四是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管理,《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坚持技术例会制度,研究探讨技术问题,交流技术观点,开展技术培训,真正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4.4不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分阶段、有计划的完善标准化“硬件”“软件”管理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深入开展作业现场精细化管理,精化、细化、量化各岗位质量标准和单项工程质量标准,狠抓生产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化、操作规范化,实现工作结果的安全质量标准化。
4.5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
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其基本内涵就是“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职工,想安全就是职工时刻关注安全;会安全就是职工具有驾驭安全的熟练技能;能安全就是现场作业环境、措施能够有效地 保障职工的安全。进一步打造本质安全型职工,就是在不断强化制度规范的同时,有目的培养提升职工的安全自身意识、自觉行为、自身素质。
4.6 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没有安全就没有和谐。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改进职工生活方式、倡导安全健康、文明风尚、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安全”安全氛围的有效手段,是对建设和谐文化的贯彻落实和积极实践,是建设安全长效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根本道路。创造性发挥党、政、工、团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借鉴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坚持不懈地抓安全理念的渗透,不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提升职工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发展。
4.7 坚持安全管理创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创新就是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利用国内外先进管理摸式或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和发展自我。安全管理创新是企业实现由传统管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转变的推动力,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4.8 强化基础,挖掘基层潜能
抓好本质安全管理关键在基层。只有创新基层安全管理理念、方法及制度,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首先要建立起基层安全管理流程,界定管理范围,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落实奖罚,切实将“自己的安全自己管、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理念落到实处。其二要加强区队自主管理,实现基层区队的“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管理的转变,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其三,要加强班组长培训,充分发挥班组长的现场管理能力,加强班组管理,严格班组考核,规范职工行为,促进班组管理程序化和正规化。
4.9 强化灾害治理
加强本质安全管理重在强化灾害治理。为此,要针对矿井重大自然灾害严重的课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综合系统研究分析,提出系统的治理措施,破解矿井灾害治理难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难题,要积极列出攻关课题,进行招标,联合科研单位进行攻关。建立灾害防治基金,用于灾害科研投入和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保证灾害治理资金、人员、物力及时落实到位。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结束语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本质安全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它可以达到人、物(机)、环境(系统)、管理的本质安全,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针对性、全面性、时效性。随着安全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本质安全管理必将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3〕《环境保护法》、《矿山安全法》
关键词:安全事故; 煤矿; 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问题
Abstract: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work of production safety, improve the overall level of company safe production, ensure that each citizen'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countries in the coal mine safety has been engaged in unremitting research, which in the coal mine " safety risk " of six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to invest enough attention.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coal mine safety risk " six big systems running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 coal mine safety accident; safety; hedge; six system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及其预期运行目的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国家提出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制定和实施生产技术装备标准,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安全避险系统,全面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完善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对煤矿井下瓦斯、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值班、带班人员责任,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从而保证煤矿实现安全管理。建设完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确保能够实时掌握井下各个作业区域人员的动态分布及变化情况,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准确的定位人员位置,进行安全救助工作。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进而完善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矿井压风自救系统,按照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进一步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两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井下压风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建设完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供应急供水,同时加强供水管路维护。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在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等地方安设电话,要积极推广使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井下广播系统,万一发生险情以便及时通知井下人员的撤离。
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在各地建设的不同基础上,各种大大小小的煤矿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之中。然而,事实上在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实际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目前我国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六大系统不明确、运行没有保障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各个系统分工明确,内容清晰,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涉及范围广,界定就很模糊,很容易忽视某一系统的重要作用。“六大系统”的建设潜藏着巨大的商机,一些企业闻风而来,企业自身条件不够导致企业市场混乱,这样扰乱了整个市场秩序,制造了大量的劣质工程,既不利于企业利益,又影响了六大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二)煤矿企业认识不够
一些矿山企业对六大系统建设认识较高,但也有部分矿山企业认为“六大系统”意义不大,只是当做政府的命令被动拖延、应付;加上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尽可能降低对其系统的投资,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工程不合格。
(三)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
各地政府部门对于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组织管理良莠不齐,有些是地方政府设置了企业准入条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基础条件,然而,政府的监督管理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介入煤矿企业“六大系统”的实施,企业在安全避险问题上就会松懈,严重后果就是事故的发生。
(四)矿安产品不达标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规范要求,煤矿系统相关设备必须采用矿安产品。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煤矿通过认证的矿安产品品种较少,有些类型的设备还没有矿安产品,这与要求严重不符,不能满足建设需要。一般矿安产品的价格比非矿安产品高好几倍,这也是企业不愿投资的因素之一。
三、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措施
(一)严格遵守建设规范
面对企业对于“六大系统”建设的程度和水平的不同,要严格要求企业进行改进和完善,以同样的标准和规范来审核企业的安全建设,杜绝一些企业存在的应付心里。同时,也要靠国家的大力支持,认真督促煤矿企业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六大系统”进行统一设计,保证“六大系统”布局设计合理,保证系统设备的技术的先进性和性能的稳定性。严格按照基本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和完善,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六大系统”安全可靠。
(二)加强系统管理工作
加强管理是确保“六大系统”有效运转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煤矿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六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健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不断加强日常建设、管理和维护,适时开展“六大系统”应急救援演练,确保“六大系统”正常运行。
(三)促进系统间的有效运行
一方面,各个系统自身要正常运行,监测监控参数准确、深入,人员定位系统及时准确,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水管正常,切实充分发挥系统应有的安全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六大系统”在整个煤矿安全避险中是一个整体,要切实发挥“六大系统”的整体效能,注重“六大系统”之间的有机衔接,对“六大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人员培训和联合应急演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加强对于“六大系统”的思想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六大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全面建设的决心不动摇、各类矿井如期建成的信心不动摇。其次,“六大系统”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在矿井生产安全条件变化时“六大系统”也会随之变化,并随着采掘工作的进行而逐步完善,在整个工程水平提高时也会进一步提升。“六大系统”的运行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工程,要特别重视“六大系统”的建设,从而切实成为煤矿安全的有力保障。
建设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立有效地“防灾、减灾”体系,“自救”体系,以及“安全避险”体系,整体提升煤矿安全系数。建设完善“六大系统”作为有效保护广大矿工人身安全,进一步增强企业使命感、紧迫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充分体现了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目的,也是推进我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的重要途径和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创新。
结束语:安全问题始终是煤矿企业的重中之重。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员工、普通公民等等都十分关注煤矿安全,这是人们一直忧心的问题。因为事故一旦发生,唯一可以挽救一线人员生命的就是安全避险的“六大系统”的建设,这是员工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严守这最后一道防线是国家的责任,更是企业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丰建荣,史鹏飞,代贵生.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06)
[2] 郑君.集思广益 建设煤矿“六大系统”[J].劳动保护.2011(10)
[3] 程国奇,付春兴.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3)
关键词: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重要性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of major security incidents phenomenon, its security problems to a wide range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is problem,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of their own security facilities, the daily produc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its underground exploration of measures to improve miners' safety awareness, but also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rporate culture more and mor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only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al mining enterprise culture,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afe production of coal mines, can provide a strong development for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in transition across the cultural support. Visible, the safety cultur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afety 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即所谓的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只要有安全生产工作存在,就会有相应的企业安全文化存在。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把企业安全文化落到实处,有必要探讨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方式,侧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煤矿企业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员工的安全素质不断提高,从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文明建设。在现代化的煤矿企业建设中,更多的重视和借助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力,使企业和员工由此达到双赢。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理念、完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树立企业的安全形象,保证企业文明生产,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由此保证企业拥有高效安全的生产环境;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企业对于生产管理的安全水平,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意识。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使企业和员工认识到,企业的安全作业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站有重要的地位。安全是企业生产的第一要素,然而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安全法规、安全投入、安全责任、安全科技都要受到安全文化的统领才能得以实现。
二、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加强领导安全文化意识,提高矿工的思想建设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中,有百分之八十的事故是因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企业应该塑造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安全行为意识也要首先从领导层抓起,只有领导层重视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执行,从根源上消除安全隐患。领导要认识学习企业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履行安全职责,积极倡导安全文化建设,带头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2、加强煤矿企业的制度建设,培养矿工的安全意识
2、1要制定严细的煤矿规章
这是事关煤矿生存发展,正确处理国家、煤矿和矿工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煤矿法人自觉履行煤矿安全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维权责任、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规范文本。
2、2要建立科学完备的组织架构
这是保证煤矿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组织,对这些单元组织的建立要因矿而宜,要本着快捷高效、运作顺畅的原则合理设置,避免发生人浮于事的现象。
2、3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
这是规范煤矿生产经营行为,约束规范矿工工作行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铁的纪律。在制定和完善这些事关矿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时,要力求做到细致、全面、可操作性强,使矿工能够按照制度办事,按照规程作业,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4要抓好煤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扎扎实实地抓好矿工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工作非常重要。通过老师对安全知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解,使矿工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业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再经过井下操作,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矿工的工作水平、操作技能就会逐步提高。
2、5通过各种警示标语,强化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可以在作业场地悬挂各种警戒牌、劝导牌和警示牌,在家属院、办公区开设安全文化栏,黑板报等,以此扩大安全知识的宣传范围。总之,让全体人员都能时刻的警醒自己,随时随地谨记安全第一。
三、全面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区队和班组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部分。区队要结合其工作环境和作业性质以及人员的素质等情况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根据本区队的特点,开展一系列安全文化活动,制定统一的安全文化目标, 丰富区队安全文化氛围,为员工打造安全的作业环境,从根本上不打折扣的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提出生产、区队等安全建设方面的管理理念,更好的指导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作为最基层的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着陆点, 班组的每位成员就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点,虽然其建设没有区队来的全面,但其效力远远超出区队,作为班组的小组长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的负责人,他的责任在于通过沟通、管理让组员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使这种安全行为成为工作习惯,把安全意识落实到每位员工。通过区队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文化建设的点面结合,使安全文化建设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位员工,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总结
煤矿企业需要高瞻远瞩的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审视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从安全理念上、人本思想上开始入手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和指导,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将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作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更为健康安全的作业环境,通过安全文化的熏陶,使企业员工提高安全文化意识,保证作业安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于煤矿企业来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煤矿企业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为企业员工灌输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反复的宣传和培训,理性的引导和教育,严格的约束和管理,使员工的安全素质不断提高,树立煤矿企业的安全形象,确保煤矿企业的安全作业。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 安全管理 对策
如何搞好煤炭企业安全建设,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是现阶段企业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安全是煤炭企业的生命, 是煤炭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煤炭企业生产全过程,安全事故发生也就是几秒钟、几分钟的事情,而安全生产工作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全员参与,缺一不可。搞好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对于强化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 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 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近年来我国出台不少煤矿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现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需要在部分需要修订完善。中央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又很难贯彻到乡镇,特别是私人小煤矿。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和各部门的职责已成为当务之急。
1.2监管监察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安全生产监管最为直接、任务最重的地(市)及县(市、区)级安全监管力量最为薄弱,有些县(市、区)的安监机构甚至连应付日常的运行都十分困难。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特别是对小煤矿的监管非常棘手,投入大,收效甚微。
1.3安全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不到位
认识不到位是一切工作不到位最为深层次的根源。少数领导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少数领导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责任及压力与其拥有的职权不对称的问题相当突出。
1.4安全投入不到位,信息技术利用不足
国有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存在煤矿设备严重老化、失修,矿井生产安全系统不完善。受市场和利益驱动,我国煤矿超能力生产问题非常严重。随着矿井延深,矿压不断增加,巷道维修的任务也在不断加重,矿井的提升和排水能力很难适应生产需要。
另外,安全管理的手段落后,没有完善的安全信息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完善能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凭直观、凭经验进行变为定性、定量的超前预测,但在这一点上多数矿井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实际应用尚有较大欠缺。
2、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完善法律体系,建立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亟待建立和完善保障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尽快修改《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严厉性和可操作性。梳理其他与煤矿安全有关的《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规,保障立法的协调一致。建议适时制定一部制度健全、内容细致、可操作性强的《煤矿安全法典》。各煤矿企业须建立建全本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
2.2抓检查监督,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全面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是保证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对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设备健康状况的全面检查。也是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办法。通过开展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的隐患和安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集中精力抓好隐患消除工作,适时给安全责任传递再加压力,从而达到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的目的。煤炭系统每年都要相继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 “国庆”暨秋、冬季安全大检查活动。活动前都应专门成立了安全大检查组织,对活动开展时间、要求、检点进行具体的部署,做到地毯式检查。在安全检查中,要个人自查与自我剖析相结合,班组排查与公司检查相结合。对安全大检查中查出的主要问题,认真制定整改计划,并按计划认真落实整改,为煤炭企业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证;开展安全性评价是保证安全的又一重要手段。采取自我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各级各类人员对安全管理保持清醒的认识,从而使安全管理在监督中得到加强。
2.3强化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把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作为搞好安全工作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上岗职工进行强化性的安全技术岗位培训。特殊岗位需持证上岗,以最大限度的较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教育培训时,要经常变换教育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使安全意识逐步深入职工的心中,在企业中树立一种安全文化氛围。
2.4 增加安全投入,利用信息技术
通过政府和企业等多种渠道增加煤矿生产的安全投入,不断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安全设施,强制性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与装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煤炭企业的煤矿安全计算机信息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瓦斯安全监测系统、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矿井通风监测系统和专家智能系统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指挥中心,进一步提升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5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企业要把切实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并全面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现代企业管理之中。煤炭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文化研讨、演讲、宣传、文艺汇演和网络等多种形式,以矿井为中心建设安全文化长廊,同时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从而形成有助于加强煤矿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3.、结语
由于煤炭行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只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认真规范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才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任乐春,关于安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安防科技;2004年08期。
关键词:风险预控 管理体系 PDCA
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综述
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矿井设计、建设、生产、改扩建等生命周期中,实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对系统全部生产要素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继而采取措施进行风险应对,减少直至消除风险,从而实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使各类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组织的期望值和可接受的水平。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PDCA运行模式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构分为五个部分:保障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综合管理。体系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以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以生产系统要素和综合管理为基础,以保障管理为支撑,以信息化系统为运行平台。各部分紧密相连, 环环相套, 构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PDCA 闭环管理为运行模式。通过危险源辨识,掌握煤矿危险源数量和分布情况,搞清煤矿安全管理的对象到底有哪些,在哪里,现在什么样;通过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掌握每个危险源在当前状态下发生失效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后果,找出当前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掌握安全管控重点。通过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对具有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制定安全控制标准和措施。通过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危险源的状态进行监测,掌握危险源风险变化及是否受控情况。通过判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将检查结果对照风险评估标准,确定风险不可承受的“隐患”,报告和通知到相关人员。通过风险预警,对失控危险源进行及时警示,按隐患的警情(轻警、中警、高警、巨警),提示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及时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通过体系绩效考评,检查体系运行效果,评价矿井本安等级,强化体系的有效执行。PDCA保障了每项安全工作都是全过程控制、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
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阶段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同于现行的煤矿安全检查管理法和安全隐患排查管理法,它具有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螺旋上升管理、以预控为核心、双保险、闭环式管理的特点。进行煤矿安全预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2.1准备、启动阶段
在总体工作安排要求下,根据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结合煤矿实际情况,首先成立矿井风险管理小组,小组组长为矿长,成员包括:书记、矿副总以上领导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总体协调、审核等工作。
其次按照煤矿现行的劳动组织状况将确定风险管理覆盖范围。全部专业科室及所有基层单位分别成立各自的风险管理小组,负责本单位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反馈、危险源预警等工作。
2.2安全风险预控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培训
项目启动后,对风险管理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2.2.1全员学习AQ1093-2011,使全矿从决策层到执行层,从干部到工人,对安全预控风险管理由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了解风险管理基本概念,组成部分,生产要素等基础知识。
2.2.2 对各风险管理单位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使参与危险源辨识人员掌握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法两种危险源辨识方法。
2.2.3进行风险评估培训,使员工掌握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及使用的风险评估矩阵(或其它风险评估准则)。
2.2.4进行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编写培训,使各单位参与编写的人员,主要是各单位技术员,掌握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编写的要点和方法及注意事项。
同时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对矿各级人员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的全方位贯彻和渗透,使员工对煤矿安全预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体系组成、管理理念、操作方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3文件编写及运行阶段
煤矿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小组后,编写《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开展体系建立具体工作,主要包含6大方面:
2.3.1安全预控风险管理:煤矿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各单位风险管理小组组织本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一线工人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首先对本单位工作任务进行清册,针对工作任务进行危险源辨识,提炼出人、机、环、管四方面的管理对象,针对管理对象确定主要责任人、直接管理人员、主要管理部门、主要管理人员。危险源辨识完成后,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矩阵,通过确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风险等级,针对管理对象和风险等级编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成单位风险管理表的初稿。各单位将本单位制定的初稿上报风险管理小组下设的各个专业科室,由专业科室组织相关科室、基层单位主要管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对初稿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双向反馈、修改及审核,通过至少3轮修改后,下发到原上报区队。随着生产实际条件的变化,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都是需要不断测评和改进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体现PDCA管理模式。
2.3.2保障管理:保障管理主要包含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安全文化保障。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的目标、责任、奖惩、举报、投入保障、风险控制、员工行为、文化建设、安全会议、教育培训、技术审批、安全监测、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应急救援、监督检查、考核评审、灾害预防、人员入井、跟班带班、班组建设、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管理制度;建立并保持安全技术管理与控制程序;建立并保持安全投入资金管理与控制程序;建立并保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程序。各项保障性质管理制度需要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到各单位,从文件生效日期开始实行。
2.3.3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包含员工准入管理、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规律、员工岗位规范、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员工培训教育、员工行为监督、员工档案管理。煤矿应建立员工准入管理标准;对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制定员工岗位规范;制定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措施;建立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员工档案。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的,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事故的发生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国总工会统计,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率。
2.3.4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主要包括采掘管理、机电管理、“一通三防”管理、运输管理、地测管理、防治水管理、爆破管理、压气管理、手工工具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登高管理、起重管理等内容,均需要建立相应管理程序。根据建立的管理程序,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各安全要素在可控状态下安全运行。
2.3.5综合管理:主要包括:煤矿准入、消防救护、应急与事故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和承包商管理等内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
2.3.6检查、审核与评审:煤矿应制定反映企业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审核程序,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检查评审的目的是为了找出煤炭企业不安全因素所在,以便得到及时整改,体现PDCA运行模式。
我国九成半以上的煤矿都是在地下作业,煤炭储藏环境复杂,而且实际情况是多变的,这些都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增强煤矿的安全管理,保障煤炭企业财产和煤矿工人生命的安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煤矿安全管理是日常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保证煤矿能够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所以,要给予煤矿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最近几年,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这就说明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不仅影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还影响了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想真正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就要意识到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安全管理模式,保证煤矿企业可以安全生产以及煤矿工人的自身利益和生命安全。
1煤矿安全管理实际现状分析
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以及我国以前特有的经济模式的制约,导致目前煤矿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急需要完善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这也说明,煤矿安全管理问题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不上去。所以,煤矿企业就要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多角度、全方面地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真正做到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1]。
2安全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对员工安全管理培训不到位最近几年,能源危机的全球蔓延,我国能源危机也在逐渐严重,煤炭资源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增多,开采量也在提升,导致煤炭资源紧缺,部分煤矿过于注重利益,没有给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部分煤矿管理者在上级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时,做些表面功夫,一旦检查结束又恢复原来的状态。并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安全生产,导致煤矿生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只提升煤炭开采的数量,增加经济收益,忽略了采矿人员的培训工作,致使开采工人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知识[2]。即使进行了安全管理培训,也没有真正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2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部分煤矿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混乱现象,导致安全管理中问题在不断加剧,这也是限制我国煤矿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导致煤矿行业不能健康发展的根本原收稿日期:2015-09-21作者简介:徐光宇(1975-),男,内蒙古赤峰市人,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现在国投哈密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因就是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强化,相关管理部门不完善。同时,煤炭行业在管理方面上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规范,事实上,由于违规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这样就出现了由于责任不明、管理权利不明确以及员工的违规操作等实际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2.3煤矿开采现场规范化作业的不足现阶段,就我国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手段单一、制度不健全的安全管理方式等同于虚设。首先,过于形式的自主性管理模式。煤矿企业的一线生产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上的限制,使得他们对于安全管理认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其自我管理意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其次,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地位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就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安全管理人员只是凭借其自身对现场情况的主观判断来进行工作的指挥。然而,由于安全人员知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都会是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受到制约,而一旦发生较为复杂的突发事故时,相应的管理人员不能对事故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
2.4市场竞争压力的提升,减少安全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由于煤炭行业间的竞争力不断增大,使得煤矿企业减少了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从而降低自身企业成本支出,然而社会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使得煤炭企业的产量也在逐渐增加,这就造成了开采设备长时间的超负荷使用,而对于设备方养护还存在一定不足,使得煤炭行业安全运行受到了一定的潜在威胁。
3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增强员工安全培训的力度不管是煤企管理人员还是矿井开采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安全培训关系到开采工人的生命安全。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不仅要提升对安全理论的掌握,还要助其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提升员工自身专业技术,培养面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变能力,真正有效地提升整体员工的安全素质[3]。
3.2树立正确安全管理观念,增强安全文化的构建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煤矿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保证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前提。所以,要不断加强煤矿行业安全文化建设,并且还要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文化的沟通交流,引进外国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真正树立企业的安全管理观念,预防因为安全管理上的不足,而发生安全事故[4]。
3.3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升安全与先进技术的投入力度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正常进行的原动力。想要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的投入力度。例如,在煤炭开采设备方面,一定要选取安全系数高,科学技术水平高的新设备,降低因设备问题而引发的安全问题,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防御能力。除此之外,在科研方面,煤矿企业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围绕矿井突发动力的灾害机理,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作用[5]。
3.4加强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有效的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推动煤炭企业良好的发展,还能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升生产一线员工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对煤矿企业的贡献价值,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标准,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有效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提升。想要提升煤矿绩效评价质量,就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要按照依规处罚的原则,进而确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奖惩体系;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煤矿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坚持做到有奖有罚,奖励和惩罚分明的原则;再次,煤矿企业还要构建起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的专项项目资金,然后定期拿出相应的金额作为安全奖励资金,对安全管理有贡献的部门和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这笔专项资金不能挪为他用;最后,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对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尽最大力度地落实安全责任体系,进而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此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要具有一定计划性、有效性、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总结性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4结论
由于社会因素、外界环境条件的种种制约,导致了煤矿行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员工的安全方面培训还有待加强,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就要根据煤矿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加大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保证煤矿企业可以长久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等.内蒙古某老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4,3:171-173.
[2]张宇,等.浅谈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1807-1808.
[3]曾扬,余国辉.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低碳世界,2013,19:133-134.
[4]屈文涛.分析非煤矿山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J].管理观察,2014,10:30-31.
[关键词]煤矿;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一、概述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灵魂,是企业实现安全长治久安的强力支撑,也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班组是煤矿企业生产组织的基本单元,是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孕育企业安全文化的细胞。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搞好班组管理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源泉。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要从班组抓起,健全每一个细胞,才能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抓住了班组,就抓住了煤矿安全管理的根,只有把根激活,安全这棵大树才会四季常青。只有抓实抓好抓牢班组安全建设,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能顺利推进和实施,才能见实效,才能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作用,才能达到企业文化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受职工的文化结构、素质的制约和影响,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而发展、技术进步而进步、工艺变化而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丰富内涵才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完整的个性特征。同时,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又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予全面认识、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使其不断完善、发展和创新。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班组是安全生产之基。加强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层组织,也是安全生产的执行层。抓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是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推进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企业安全生产的最终归宿是员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为了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而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现场单元作业,要依靠班组员工的安全作业和规范操作来实现。员工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命运,班组的安全生产状态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员工和班组是安全生产管理木桶理论的“最短板”。煤炭企业应该树立“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注重班组安全建设,保障生产效益稳定发展”的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目标,确立“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现场落实”的安全文化建设思路。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的根本。
生产班组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也是贯彻和实施各项安全要求和措施的实体,更是杜绝违章操作和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主体。因此,生产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班组长和班组成员是阵地上的组织者和战斗员。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班组去落实,上有千条线,班组一针穿。特别是现代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运行,以及安全科学管理方法的普及应用和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必须落实到班组。反之,班组的安全生产各项措施不到位,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将是事故发生的土壤和温床。
2.班组是事故发生之源。加强煤矿班组安全生产建设是减少“三违”、防止事故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生产企业所发生大量事故资料统计分析,98%的事故发生在生产班组,其中80%以上事故的原因直接与班组人员有关。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心必须放在班组,工夫下在施工现场,措施落实在岗位和具体操作员工的每一个作业细节。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遏制事故发生的源头,这是企业安全生产保障的根本保证,也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管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安全与生产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客观的,能否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关键在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的高低,质量的好坏,最终取决于班组;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班组;尤其是当班组生产任务较重,当安全与效率、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成本发生矛盾时,如果班组长和员工“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安全意识不强,必然会出现“三违”现象,从而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了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1.班组作业组织体系。班组是为了完成一系列的生产任务而建立。建立合理的组织体系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定额、定量、定时完成生产任务,班组必须形成与之匹配的人数、人员、工种构成,同时具有本班组明确的生产任务、作业范畴、作业性质和作业范围。我们平时强调的定额管理和定员管理便是班组作业组织体系的一项具体要求。
2.班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煤矿企业要有系统的班组建制,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班前会制度;(2)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3)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4)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班组和各岗位安全评估制度;(6)事故报告和处理程序;(7)事故分析处理制度;(8)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9)班组学习培训制度;(10)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制度;(11)交接班制度;(12)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13)安全绩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
3.班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班组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实行班组长作业现场安全生产负责制。安全检查员、质量监督员、群众安监员和瓦斯检查员按职责做好班组相应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班组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各工种的安全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实行风险超前预控,提高员工对生产作业中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认知和防范能力。
5.班组现场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班组的任务和目的在于生产,而班组的不安全行为和事故又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和发生,所以在一个完整的生产循环中用“安全四预”、“三三整理”、“手指口述”等系列手段和方法保障班组的个人安全和整体安全。
6.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实行班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效益结构工资制,加大安全构成比例,严格考核奖惩,将安全生产作为班组、班组长、班组员工推优评先、效益工资分配的“一票否决”指标。煤矿企业对班组安全生产工作每月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对考核结果实行备案管理。
7.班组安全信息体系。建立健全班组信息管理系统。班组要做好班前班后会安全信息记录和生产、施工等作业记录;认真填写出勤、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班组员工到岗、培训等信息,提高班组安全信息基础管理水平。
四、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途径和方法
1.做好班组基础工作,强基固本促文化。一切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均源于基础,基础强则发展强,基础好则发展好。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更需要在夯实基础上下工夫,具体包括:员工整体素质、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规范、员工薪酬管理、规章制度、团队建设等等。
2.加强班组长能力培训,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责任,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实践证明,班组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
3.将班组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前移至生产现场。企业的一切生产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把班组安全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现场,是企业把整个安全生产目标转化为实施运作的有效途径。
4.通过民主评议活动发挥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强调集体力量。班组建设是一种群体行为,只靠班组长和几个人远远不够,特别要应对现在工作任务,必须发挥出每个班组成员的作用,班组的各项工作才能到位。“木桶原理”大家都非常清楚,我认为班组可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十分重视个人的作用,发挥其主人翁积极性来解决“短木板”问题。
5.开展班组危险预知活动。危险预知,就是预先知道生产或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而采取措施,控制危险,保障安全。实践证明,班组开展危险预知活动是安全工作之法宝。班组成员要对本班组管辖范围或承担的工作做到明确无误,对重点、难点、危险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并制定相应的事故预案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6.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统计,企业中所发生的事故有90%发生在班组,班组中有80%的事故是由“三违”现象引起的。因此按规章制度办事是班组安全的重要保障。班组应配合“三个文化”建设,把班组成员的行为限制在制度标准之中,从根本上制止违章作业、心存侥幸心理、冒险蛮干等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7.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想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可是为什么在我们身边不安全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呢?最根本的问题我认为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班组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营造正确的安全文化氛围非常重要。
8.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做好文明生产。我认为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最终也是为内容服务的。试想置身于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的去工作,在体现班组精神风貌的同时对安全生产也必然是一个重要保障。
五、做好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现代煤炭企业制度的建立形成和人们对安全健康的日益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各煤炭企业纷纷踏上安全文化建设之路。我们作为煤炭基层管理,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着如何做好基层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并已见成效。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仍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病,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及时纠正和改变。
1.强调基础,稳步推进。既然大家深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存在一蹴而就,同时夯实基础更是为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环境。所以在具体工作实施中不要目空一切、不切实际。现实工作中大部分企业单位的班组仍存在人员配置不合理、基本素质过差、薪酬体系不健全、装备陈旧落后、技能培训无实效等基本问题,强制推行安全文化建设无异于沙地起楼、根基不稳。只有在基础问题逐一解决和完善后,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也就会顺理成章地稳步推进了。
2.注重实效,避免花俏。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固然离不开宣灌、造势、树型、推广等方式和手段,但其宗旨在于杜绝“三违”、避免事故和实现本质安全。实质就是用正确、先进的理念引导行为,正确行为养成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孕育安全文化的过程。
3.切合实际,避免形式。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此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是基于对班组实际状况的充分认识,要在调研分析基础上形成切合实际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更应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认知能力、执行能力和素质条件。不要过于盲目、流于形式、走过场、出风头和吹虚作秀。只有从员工的实际出发,方可深入人心,全员参与,共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