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强国复兴知识竞赛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从2020年9月起,历经数月,全区教育及关工委领导还有中小学生齐心努力,克服了疫情的纷扰,保证了“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大家又一起学习了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重要指示,充满了激情与坚定信念,并决心把中国关工委思想品德教育的品牌—“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更好地开展下去。
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历时5个月,全区10多万名学生受到一次波澜壮阔的科学洗礼。深刻地懂得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为祖国奋发学习的热情。
一、组织领导
1.区关工委、区教体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时向基层发文件、拟方案、征订读本。
2.成立主题教育组织机构,明确活动内容,明确演讲主办单位及协办承办单位。
3.成立以区关工委主任为组长,区教体局关工委副书记等为副组长组成的主题教育活动领导组。
4.各成员单位成立主题教育领导组。
二、活动内容
1.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
各关工委根据学习和学生实际,切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所要求的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让中小学生自觉接受科技创新教育。
2.做好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工作
为了扩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力,各单位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板报、广播、宣传栏、家长群、头条、抖音等多媒体进行宣传,倡导广大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追求和实践科学精神。
3.组织开展演讲
(1)在全区广泛开展演讲比赛的基础上,以中心学校、城区教育辅导区、直属学校为单位,组织高质量的演讲比赛70余场,近千名学生登台演讲。
(2)全区举办总决赛设定小学组、中学组赛区各1个,参赛选手54名,获特等奖选手5名、一等奖20名,演讲内容切题,演讲水平普遍提高。
(3)评选先进集体奖6个,优秀组织奖2个,先进个人29名。
4.组织征文评选
(1)发动全区中小学生写《科技托起强国梦》读后感。
(2)区收取优秀征文363篇,分别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三、领导重视、承办给力、成绩显著
一、引言
党的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明确将文化强国作为今后国家五位一体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文化建设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高度。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感到十分振奋,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的形势下,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最基础的文化组织,在社会文化的继承和传扬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能立足本职参与到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是摆在我们图书馆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汇集地,是社会的文化宝库,是社会教育的大课堂,是政府为每位公民建设的无偿使用的大书房。图书馆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彻底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的自主宣传应该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首要任务。只有让公共图书馆走进社会的各个层面,被更多人认可接纳需要,才能发挥出她最大的潜在作用,才能为文化强国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二、公共图书馆自主宣传的紧迫性
1.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低下的原因众多,如从古至今的藏书楼模式、教育的填鸭式都没很好的培育出大众的广泛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导致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认知度很低,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认知度不够,造成公众到馆率不高。更多的人不知道图书馆是什么样的模式,有多少资源他们可以利用的。
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市,其城市面积114 平方公里,人口20 万,拥有一个中心图书馆和21个社区图书馆分馆,总计22个公共图书馆,平均2.5平方公里一个图书馆,但这仍未能达到国际图联所规定的城市里每1.5 平方公里一个社区图书馆的标准。
在美国,以纽约州长岛境内的Middle Country 公共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是当地约6 万左右的居民,年流通量却可以达到150万册,每年举办2400项活动,活动参加人数多于6 万人次,年参考咨询量多达4000 条,每天有1000~1500 人访问该馆。
在挪威,每年有52%的居民会去图书馆,除了剧院,图书馆是居民利用率最高的文化机构,在7~79 岁的居民中,只有6%的人表示从没有去过图书馆。
这是发达国家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一个缩影,也说明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并没有因为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消失甚至减弱,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进行公共图书馆的自主宣传推广工作十分紧要迫切。
2.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度
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经济来源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本来就很少,没有多余的资金搞宣传与推广工作。其次宣传与推广工作和图书馆的效益关联不大,不像企业产品广告宣传搞得好,效益就会剧增,就会得到更多的利润回报。换句话说图书馆的效益是无法用数字衡量出它的产出的,图书馆的数字只有到馆人次,阅读册次的体现,而产生的读书效益只能靠主动收集反馈完成。这在在很大程度上使图书馆本看不到直接效益,因此更忽略了长远的间接效益。只在意自身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发挥,而忽略了整个公共图书馆事业在文化强国中整体作用的发挥。正因为公共图书馆效益是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才更有必要加强公共图书馆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扩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公共图书馆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广泛的公共图书馆意识,最大限度的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社会需求度,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开发公共图书馆自主宣传的多样化方式
1.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动静态媒介
1.1宣传栏、告示栏、导读台、咨询台宣传
公共图书馆所面对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仍然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社会公众,许多读者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贫乏,对图书馆知之甚少,因而随时解答咨询、指引查阅的导读咨询台,可以给予他们帮助。同时,作为公众进入图书馆后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宣传平台,导读咨询台和各种宣传栏、告示栏是公共图书馆宣传与推广的窗口,既可以让公众对图书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可以让公众了解图书馆的品牌定位,还可以让公众了解图书馆近期组织的活动。导读咨询台和各种宣传栏、告示栏是基本的宣传与推广工具。
1.2下基层走访宣传
公共图书馆宣传与推广人员应定期深入到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及特殊人群当中去,结合大众传媒对公共图书馆进行宣传与推广介绍,使更多的公众了解图书馆并从图书馆中受益。公共图书馆由于资金限制不可能进行大量的媒体宣传,但图书馆与学校等文化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因而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在学校里进行宣传或在公共场所举行各种公益性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1.3各种活动的媒体宣传
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公益广告,做一个宣传专题片在电视媒体上进行宣传;可以通过报纸等媒介刊登一些图书馆近期所要举办的展览、活动或讲座信息。此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使图书馆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外有了新的馆藏和借阅方式,既可以扩大自身的业务范围,又可以通过网络快捷的传播性进行自身的广告宣传。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将对外服务人员的电子信箱公布在网站上,便于读者与工作人员沟通,拉近图书馆和读者的距离。图书馆虽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媒体宣传,但必要的媒体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2.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自身业务媒介
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宣传方式种类繁多,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书刊推荐宣传
书刊推荐工作是位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工作。阅览室要主动向读者揭示馆藏,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到书刊资料的宣传介绍,积极利用新书推荐、新书目录介绍和新书陈列等方式,将文献资料及时系统地推荐给读者。
2.2图书展览宣传
图书展览的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图书、图片展览或声像电子出版物展览。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为举办各种类型的图书展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3读者咨询解答宣传
读者咨询解答是指对读者提出的有关图书馆的各类问题进行答复,并对读者提供相应的图书,要求图书馆员必须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能够解答广大读者对各科、各类书籍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解答读者咨询时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
2.4读者征文活动宣传
读书征文活动是图书馆向读者公布征文主题,并评选出读书征文奖,予以鼓励。并举办读书征文演讲活动,邀请电台、报社记者参加,利用新闻媒介宣传报道,扩大图书馆的影响。
2.5换书、捐书活动宣传
开展换书、捐书、旧书新用等活动。由于书刊价格暴涨,个人购书能力下降,开展书籍交换、捐书、旧书新用等活动,也能吸引广大读者积极参加活动。
2.6举办知识竞赛、知识讲座宣传
举办知识竞赛、知识讲座活动。通过组织广大读者开展图书情报知识竞赛,并邀请专家学者及图书情报受益者举办知识讲座或读书经验交流会,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达到宣传图书情报知识,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四、各级公共图书馆自主宣传的策略
1.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自主宣传策略
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在宣传上应注重培养品牌效应。公共图书馆品牌是指具有某种独特性和一定规模的馆藏,或某一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等, 在特定信息服务领域及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在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这种得到人们的更多认同,从而建立其独特的形象就是图书馆品牌。优质的图书馆品牌将吸引稳固一大批需求读者,保证图书馆稳定长足的发展。由于公共图书馆受自身资金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所以利用自身特点定点定位宣传是公共图书馆进行自我宣传的主要方式。定点定位是指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的开放馆舍和对外服务的有利模式进行宣传,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受众群体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如公共图书馆针对学生读者群体是以提供安静的学习场所和专业的学习资料为宣传点。针对社会青年读者群体是以提供精神励志提供指引人生定位职业规划为宣传点。针对中年读者群体是以家庭教育养生为宣传点。针对老年读者群体是以享受人生晚年为宣传点。充分考虑自身品牌特点和读者受众群体属性,有的放矢的宣传。并且在公共图书馆的各种服务空间都可以延伸宣传,让读者感受到品牌的魅力和效应。
2.县级和县级以下图书馆的宣传策略
县级和县级以下的乡镇图书馆所在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农民。针对农民读者群体,公共图书馆在宣传过程中应主要以开展知识讲座、举办图书展览活动为主。配合这些活动提供书刊流动服务,内容以农民切身实际利益所在的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手工艺品等致富信息书刊,还有与提高生活质量相关的建房、烹饪、育儿、教育等通俗易懂的书刊,尤其针对农村少年儿童读者群,读书馆员可以举办演讲,讲解图文并茂的书刊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了解世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省市级公共图书馆为中心推进网络建设,使公共图书馆的品牌服务很好的覆盖到县乡镇是更好宣传途径。
3.街道社区图书馆的宣传策略
街道社区图书馆的读者受众群为街道社区的居民,老人、儿童、弱势群体读者占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自主宣传要侧重这些群体的基本阅读需求。在国外社区图书馆的自主宣传工作的方法很多,如美国的社区图书为数众多,一个城市的中心图书馆虽只有一个,但社区图书馆分馆有几十个,偏远地区也设有社区图书馆,路程在居民驱车十分钟内就可以到达的地段。社区图书馆对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极为关注,图书馆内设有充裕的阅读书刊和活动空间,并为儿童读者提供固定时间的讲故事和唱歌的活动。针对成年读者群开展求职讲座、计算机培训、读者俱乐部的活动,在活动中对读者进行了很好的自主宣传工作。利用十分健全的网络对社区读者进行计算机及网络使用培训,社区图书馆已经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纳税人对图书馆的认同程度直接关乎着图书馆的生存。
关键词:强军梦;强国梦;国防教育
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强军梦、强国梦、中国梦”,这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爱国教育。俗话说,“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国民素质的全面体现。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兼任着班主任工作。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让他们增强国防意识,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强军梦强国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把加强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当成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把国防教育当成我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国防教育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借助信息媒体平台,让学生关注国防动态,加强宣传强军强国梦,提高学生国防意识
随着现代信息媒体的发展,学生们通过电视、电脑、报纸杂志等渠道了解到了很多国内外新闻,看到国外连续不断的战争,学生们对国防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了。有许多同学对武器特别感兴趣,我布置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了许多武器的资料图片,如:(1)介绍坦克――陆战的主将;(2)介绍战舰――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海洋;(3)歼击机――翱翔蓝天的战鹰;(4)军事卫星――我国部队主要的观察仪器。通过信息媒体平台,让学生关注国防,向他们宣传强军梦强国梦的意识,让学生了解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越来越关注一些中国的军事动态,了解中国的军事实力,知道中国的先进军事武器,比如从“神舟”五号的飞天,到嫦娥五号的探月,再到蛟龙号载人深潜,无不显示着中国军事科技的实力,这些都是实现强军梦的有力保证。再如前两年的“”的热门话题,我一直让学生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新闻报道,通过开主题班会、辩论会,出黑板报,抄报,写作文等方式,让学生知道是中国的,中国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让学生明白国家的防卫任务、防卫意义、防卫方式以及相应的防卫特点。借助信息媒体平台,我加强宣传强军梦强国梦,教育学生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
二、充分利用主题班会阵地,上好国防教育课,树立强军强国梦
国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国防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上好国防教育课,帮助学生树立起强军梦强国梦。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国防知识,我开展了主题班会“心系国防,有你有我”活动。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了解掌握部分浅显的国防常识和国防科技,懂得“兵强国安”的道理。利用主题班会还开展了诗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等活动。使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学习,心系国防,做一名热爱祖国的好少年!
三、课堂教学,渗透强军强国的国防意识,共筑中国梦
目前,国防教育没有材,更没有列入学生的必考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深化学校的国防教育呢?我着重在“渗透”上用心思,在“结合”上要时间。初中语文很多课文都与军事有关,在授这些课文时,我不忘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强军梦强国梦的影响。
首先,抓备课结合。由于国防教育没有统编教材,加之开始经验不足,对课文中有关国防教育方面的内容联系不紧,往往是一带而过,效果不很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备课,同时采取写论文、开研讨会等形式,与教师互相交流如何在课堂上穿插渗透国防教育内容的经验体会。
其次,抓课堂渗透。国防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无论是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以及其他一些学科的教学中,都力求渗透国防教育的内容。在语文课教学中,联系教科书中思想性强、现实教育意义深刻的课文进行渗透。向学生讲清国防的重要地位,使广大学生懂得“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这些内容很多都与我们初中语文课文内容相关,所以我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在授课时,对学生进行强军梦强国梦的国防教育。
最后,抓巩固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国防教育的印象,巩固教育效果,我在抓好讲课中的渗透外,还辅之以多种形式,使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东西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在教学中,我采取改写、扩写、缩写课文中具有国防教育因素的名篇名著,布置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作文,采用知识竞赛、诗歌朗诵、作文讲评等形式,渗透强军强国的国防意识,不断丰富了学生的国防知识,共筑中国梦。
关键词:生物教学;现代意识;培育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242-01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社会生活、生产及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选择好突破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为培养适应高科技时代和市场经济的跨世纪人才打好基础。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现代意识培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要加强国格意识的培育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必须具有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运用具体事例大力宣传我国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如在"探索生命的奥秘"一课中,教师可介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个人安危,一生大部分时间采掘草药,遍尝百草,为人治病,终于向人类奉献出被誉为"医学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这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对植物分类学的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亦可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及助手们首次在世界上培育出穗大粒多的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同时,袁隆平教授放弃了国外的高薪聘请,继续在国内从事研究,他还拿出自己获得的奖金,奖励我国在杂交水稻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学者。在人体生理卫生教学中,结合相关内容,教师可介绍我国东汉名医华佗,他精通各种医术,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全身--麻沸散,这是外科医学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这些事例,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国格意识。
2.要加强科技意识的培育
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是本世纪的带头学科,而生物技术也会成为带头技术,这是很多科学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达成的共识。因此,我们对学生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和创造发明志向,为迎接世界新技术的挑战而奠定基础。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教材恰当地介绍生物学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生物学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如讲究生物的遗传内容之后,教师可结合细胞、生殖发育等知识,介绍本世纪的又一重大科技突破--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除了让学生简单了解克隆技术外,应重点向学生介绍克隆技术这一高新科技在生产实践上的重要意义和十分巨大的经济价值。首先,克隆技术是园艺和畜牧业中选育遗传性质稳定的优质果树和良种家畜的理想手段。其次,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通过这些介绍,教师无形中就渗透了科学和技术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
3.要加强竞争意识的培育
竞争需要人才,而人才只有适应竞争,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引入竞争机制,有意识地创造一些竞争情境,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开展小型的生物知识竞赛,通过合理划分,把全体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竞争回答。同时,还应建立激励机制,督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求合作。
4.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培育
目前,环境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生物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每位生物教师应尽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教材,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环境现状,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巢湖、淮河等水域污染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生态观察和生物资源调查等科技活动,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另外,教师还应运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使学生了解我国为保护环境作出的努力,并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
5.要加强人口意识的培育
在我国,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影响了经济、科技和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素质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录像片、幻灯片等直观手段向学生展示交通和住房拥挤状况,列举反映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增长趋势的有关数据。运用实例进行分析,阐述人口增长与资源危机、生态平衡的关系,便于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生育观,了解中国在人口方面的国情。
关键词:青年 思想政治 服务 成才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47-01
作为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公司自建厂以来一直实行新厂新制的管理模式,随着公司的日益发展,员工总数不断增加,其中青年员工的比例占到了80%左右,已逐渐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广大青年的思想,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对公司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司团委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构建了有特色的青年工作格局,促进了青年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创新工作思路,实现青年工作有新发展
发挥党建带团建的政治优势,将团的工作纳入党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使团的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和企业中心工作中。以工带团,以团促工,以党工团平台为载体,以青年组织为重点,以党建为核心,以关心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为基础的相对独立但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组织体系,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企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党的十以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公司团委结合青年特点和公司实际,提出了践行“五彩中国梦”青年行动,即:红色中国梦,永远跟党走;蓝色中国梦,我与大唐共成长;青色中国梦,打造“青”字号品牌工程;橙色中国梦,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绿色中国梦,当好党的后备军。旨在鼓舞引领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岗,建功立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青年生力军的作用。
二、把准青年脉搏,做好思想工作有新思路
当代青年的成长,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因此,充分了解和认识当代青年的思想状态和价值取向,对于发挥好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公司团委通过问卷调查、网络交流等方式,对公司80、90后青年员工的工作压力、职业规划、激励机制、自身需求、对企业的认同度等方面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青年的主流心态积极,敢于表达,考虑问题更加趋向实际,自我意识强,希望独立思考和解决自己的事,不愿别人干涉;政治观念淡薄,觉的学习政治理论没有用;爱好广泛,思想情绪不稳定;思维活跃,认为一线工作比较艰苦;认为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和绩效管理体系,使个人发展受限;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知识和能力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盼望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也希望个人价值在其中得到实现。
针对这些反映出青年员工思想的多元化、个性化和独立化等适应新时期形式变化的新特点,公司团委发挥党群组织的积极作用,合理齐抓,整体出击,在思想教育上改变原来单一说教为逐步渗透到青年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内容创新、形式灵活、感情认同”。
通过开展“青年大课堂”、主题团日活动、举办各种座谈会、发放公司《企业文化手册》、主题大讨论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爱国爱企教育,让青年员工认识到“企业好,员工才能好”的道理,让公司企业文化内化为广大团员青年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立足岗位成长成材的不竭动力;建立“生力军”QQ群和“兄弟姐妹”微信群,走进青年,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青年员工的所思所想;通过举办知识竞赛、专家授课、专题讲座,组建“青年书屋”,营造学习氛围,打造青年学习阵地;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道德讲堂,学习先进典型和身边的先进人物,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
三、打造“青”字号品牌,青年成长成才有新方法
青年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生力军,肩负着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公司团委始终将建设一支“团结协作、坚强有力、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团队、培养一批“能担重任、能顶大梁”的优秀青年人才作为长期的任务来抓,开创了青年工作积极向上、稳定推进的良好局面。
将共青团工作融入到企业整体生产经营体系中,将青年创效工作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这是企业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公司共青团发工作的特色所在。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关注青年员工成才需求,努力培养一支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职工队伍。一方面,有针对性的组织青年员工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视频教材、知识考问、技能竞赛、比武考试、专家授课、导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在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对团员青年进行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团员青年在本专业、本岗位方面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以“育才、聚才、用才”为宗旨,通过开展“号手岗队”等创建活动,“亮身份、作表率”,勇于投身企业急难险重任务,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着力打造公司“青”字号品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爱岗敬业、奋力拼搏、建功成才,为公司实现“创一流”贡献力量。
四、丰富活动载体,服务青年有新突破
新形势下,公司团委紧抓“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方针,结合青年特点开展工作,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方法的灵活性,讲求活动实效,真正做到了以青年活动来促进团的建设。
加强对青年员工的人文关怀。结合公司80、90后青年员工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筹划活动和载体,积极组织开展团员青年所喜闻乐见的青年文体活动,注重发挥文体协会的作用,激发青年员工的兴趣爱好,关注青年文化热点,加强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和文化的导向引领,调查了解青年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状况,使青年文化活动成为凝聚青年的有效载体,在青年婚恋、住房、人际关系、身心健康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开展青年联谊、志愿服务、专家授课、参观拓展等活动,服务青年实际需求,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团员青年的归属感,努力营造企业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丰富青年员工业余文化生活,青年员工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工会的独特优势
工会在推进企业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五大优势”。
组织优势。从企业机关到生产一线单位,按照《工会法》规定都建有工会组织,并且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随时调整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职工文化建设中去。
阵地优势。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相对比较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载体优势。建设职工文化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群众性组织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如文艺会演、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优势。工会联系着一大批先模人物和先进集体。长期以来,工会积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宣传先模和先进集体的优秀事迹,大力弘扬先模精神,达到教育和激励职工的目的。在职工文化建设中,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优势。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拥有自身的文化优势,如“创建学习型工会,争做知识型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职工书屋建设等,这些品牌工作知名度高,影响广泛,职工广泛认可,已经逐步成为工会特色文化。这些工会特色文化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对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地引领和催化作用。
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文化
正面引导,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淄博矿区自1904年开始规模开采,1953年建立淄博矿务局,至今有百年开采历史和近60多年的企业发展史,长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淄博矿区文化。形成了建设“优而特、富而强”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共同愿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宗旨、“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干”的核心理念。我们一是把宣贯企业文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宣贯企业精神与建功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认真实施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在工会的积极倡导下,淄矿企业精神已经全面融入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成为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和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职工对企业认同度明显提高。
继承创新,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紧紧抓住淄矿企业文化系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借鉴吸收企业文化先进成果,充分发挥公司工会在群众安全、职工素质提升、服务职工方面的优势,积极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一是打造形成了“泰”文化群众安全工作品牌;二是打造形成了以“职工技能大赛”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提升品牌。;三是打造形成了职工服务中心“真情服务”品牌。按照全总统一部署,广泛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思想素质;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工作基础;夯实作风基础,强化作风效能”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夯三基、强三能”思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认真抓好工会干部“四联系”制度、工会主席接访日制度、联系职工“活动日”制度落实,畅通了联系职工、服务职工渠道,努力实现了对职工的全方位服务。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国税系统如何抑浊扬清,落实“收好税、带好队”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国税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促进国税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被实践验证了的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政治优势,则是解决这个课题的有效方法。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和激发广大国税干部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神圣职责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把促进国税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促进国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为各项国税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一、用教育引导荣辱观的树立
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系统性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切实加强对广大国税干部的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记宗旨意识,增强为税清廉的自觉性。要积极开展“树立荣辱观,倡导新风尚”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以正面典型教育为引导,以税务系统反面案例为警示,以知识竞赛、歌曲传唱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为载体,使“八荣八耻”教育入心入脑。要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国税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服务纳税人为荣、以损害纳税人利益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用制度规范荣辱观的要求
“八荣八耻”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又是做事的基本规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将“荣、辱”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制度化。要紧密结合国税系统的工作实际,制定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和要求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税的纪律规范,把“八荣八耻”融入其中,使广大国税干部说话、做事都要考虑荣和辱,自觉养成以荣辱为取舍、以荣辱辨是非的习惯。要制定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的处罚规定,确保“八荣八耻”行为规范的落实。要定期组织国税干部进行自审与自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剖析成因,切实加以解决,形成自我纠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
三、用监督矫正荣辱观的偏离
强化监督,发挥监督的效能,是预防和矫正偏离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打招呼、早作防范。要定期召开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国税干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把践行荣辱观的情况纳入对国税干部的考核,人事教育部门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税干部遵守荣辱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反荣辱观的行为。同时,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让有德者光荣、无德者耻辱。要建立预警机制,前移防范关口,分析和总结国税干部践行荣辱观的情况,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矫正措施,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国税系统如何抑浊扬清,落实“收好税、带好队”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国税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促进国税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被实践验证了的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政治优势,则是解决这个课题的有效方法。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和激发广大国税干部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本文来自,民”神圣职责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把促进国税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促进国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为各项国税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一、用教育引导荣辱观的树立
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系统性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切实加强对广大国税干部的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记宗旨意识,增强为税清廉的自觉性。要积极开展“树立荣辱观,倡导新风尚”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以正面典型教育为引导,以税务系统反面案例为警示,以知识竞赛、歌曲传唱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为载体,使“八荣八耻”教育入心入脑。要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国税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服务纳税人为荣、以损害纳税人利益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用制度规范荣辱观的要求
“八荣八耻”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又是做事的基本规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将“荣、辱”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制度化。要紧密结合国税系统的工作实际,制定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和要求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税的纪律规范,把“八荣八耻”融入其中,使广大国税干部说话、做事都要考虑荣和辱,自觉养成以荣辱为取舍、以荣辱辨是非的习惯。要制定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的处罚规定,确保“八荣八耻”行为规范的落实。要定期组织国税干部进行自审与自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剖析成因,切实加以解决,形成自我纠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
三、用监督矫正荣辱观的偏离
强化监督,发挥监督的效能,是预防和矫正偏离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打招呼、早作防范。要定期召开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国税干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把践行荣辱观的情况纳入对国税干部的考核,人事教育部门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税干部遵守荣辱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反荣辱观的行为。同时,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让有德者光荣、无德者耻辱。要建立预警机制,前移防范关口,分析和总结国税干部践行荣辱观的情况,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矫正措施,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国税系统八荣八耻荣辱观浅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各种思潮激荡碰撞,社会生活里也由此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现象,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蚀了一些人的灵魂,损害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国税系统如何抑浊扬清,落实“收好税、带好队”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教育和引导国税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促进国税事业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被实践验证了的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的政治优势,则是解决这个课题的有效方法。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和激发广大国税干部履行“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神圣职责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要把促进国税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前和今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以促进国税干部队伍的健康成长,为各项国税工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一、用教育引导荣辱观的树立
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系统性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切实加强对广大国税干部的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要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牢记宗旨意识,增强为税清廉的自觉性。要积极开展“树立荣辱观,倡导新风尚”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以正面典型教育为引导,以税务系统反面案例为警示,以知识竞赛、歌曲传唱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为载体,使“八荣八耻”教育入心入脑。要进一步加强国税文化建设,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充分发挥国税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服务纳税人为荣、以损害纳税人利益为耻的良好风尚。
二、用制度规范荣辱观的要求
“八荣八耻”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又是做事的基本规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将“荣、辱”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制度化。要紧密结合国税系统的工作实际,制定符合“八荣八耻”标准和要求的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廉洁从税的纪律规范,把“八荣八耻”融入其中,使广大国税干部说话、做事都要考虑荣和辱,自觉养成以荣辱为取舍、以荣辱辨是非的习惯。要制定对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行为的处罚规定,确保“八荣八耻”行为规范的落实。要定期组织国税干部进行自审与自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剖析成因,切实加以解决,形成自我纠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
三、用监督矫正荣辱观的偏离
强化监督,发挥监督的效能,是预防和矫正偏离荣辱观的重要途径。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要早打招呼、早作防范。要定期召开以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国税干部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把践行荣辱观的情况纳入对国税干部的考核,人事教育部门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国税干部遵守荣辱观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反荣辱观的行为。同时,要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让有德者光荣、无德者耻辱。要建立预警机制,前移防范关口,分析和总结国税干部践行荣辱观的情况,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矫正措施,以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大学生 国防意识 对策 措施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国家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尤其南海、等问题由于第三国的介入和干涉,使得局势越来越复杂,矛盾随时都有激化的可能,这对提高国民国防意识、增强国防力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学生是引领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是未来国防建设的生力军和捍卫者。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所以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是当前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
1.忧患意识薄弱。和平的时间长了,人们往往会在思想上对战争的威胁产生麻痹,即使是大学生也不例外。这就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产生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既然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那么战争就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有的认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就没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去搞国防;有的甚至认为国家把经济实力搞上去了自然就没有人敢欺负了。
2.国防意识肤浅。有些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样一些传统的认识上,不知道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其中有些安全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直接息息相关,比如社会安全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治安,还包括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
3.国防思维简单。有些大学生缺乏辩证思维,看问题容易极端化、片面化。比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核武器就不会有人敢欺负我们,谁敢找事我们直接就用核武器灭了他;有的大学生对现代化战争缺乏了解,仍然停留在“人多力量大”的习惯性思维上,总想用人多来解决所有问题;有的大学生则把我们国家在南海、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做法看作是软弱,不懂得去理性地分析国家在这些问题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所采取的正确策略。
4.责任意识不强。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认为保家卫国那是国家军人的事,跟自己无关。即使有些认为国防建设很重要的学生,也只是嘴上说说,真到要他自己为国防建设做点什么的时候,则又退后了。这些大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国防建设是每一个公民的事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二、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现状形成的原因
1.长期和平的原因。从上世纪中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几十年来长期处于总体和平的环境当中,即使和前苏联、印度、越南曾经发生过一些领土争端,但那些过去的往事早已被现代许多人所淡忘,甚至有些大学生连那些事是否发生过都不知道。长期的和平环境淡化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也使大学生对国防意识产生了麻痹,国防观念越来越淡化。
2.中小学教育的原因。从学生接受的教育经历来看,从小学到高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一直都在被高考的指挥棒驱使着,学校和学生分别把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追求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这是造成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国防意识差、兴趣低的一个基础性原因。
3.社会及家庭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的背景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普遍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个人的成功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人民没有紧紧联系起来。因此,这也不难理解当前大学生国防意识差的现状了。
4.高校教育自身的原因。作为高校不可能改变前面提到的三个客观原因,但高校既然作为教育机构,而且教育的是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大学生,因此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完善自身的做法,这便成了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最后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校军事课课程建设发展非常不平衡。多数学校还没有正式开设军事理论课,仅仅把军训当作国防教育的唯一形式;有的学校把军事理论课看成是一种临时的活动,用讲座的方式代替讲课,忽视了课程建设的重要性;那些即使开设了军事理论课的学校往往也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教学资料短缺、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有的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1]P62。这些是造成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的最关键的原因。
三、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领导重视力度,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当前多数高校还没有开设军事理论课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学校各级相关领导自身对于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领导觉得新生军训就是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了,没必要再开理论课程;有的领导觉得这和招生、就业都扯不上关系,下功夫做这些事情不划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此艰巨的一项任务开展不起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了领导的支持,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专门领导小组,层层责任到人;建立考评机制,制定奖优罚劣的奖惩措施;严格落实专项资金使用制度,保证资金来源的稳定,等等。有了制度的保障,大学生国防教育才能得到落实,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提高才有扎实的基础。
2.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提高国防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大多数普通高校专职军事教师人数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军事课是一类较为特殊的课程,大部分地方高校没有类似专业,所以教师来源渠道狭窄;二是由于受到职称评审的影响,其他专业的教师不愿意转为专职军事理论教师;三是高校职员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给管理人员兼任军事理论课教师带来负面影响,“双肩挑型”军事课教师的培养陷入困境[2]P32。因此,面对这一较为特殊且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任务更加艰巨。解决的途径不外乎两个:一是在校内选拔一批有一定教学经验、开拓力强的中青年教师,通过集中研讨、外出学习、参加论文评选等活动,快速成长起来,成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常备力量;二是在校外尤其是从地方军队或军事院校聘请专门的军事理论专业的人才,来学校兼职军事理论教师或不定期做军事知识讲座和国内外热点军事问题报告。这对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加强军事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高校应把军事理论课设置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开设军事理论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提高国防意识,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是突出重点。军事理论体系内容庞大,但军事理论课一般只有36个学时,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安排内容,突出重点,取舍有度。二是灵活安排内容。在讲课过程中,紧跟国际国内形势,适时插入当前新闻热点问题,增强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灵活组织教学形式。一是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信息量也比传统教学大得多。二是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在理论传授以外,多开展观看经典军事题材影视节目、热点军事问题讨论、国防政策法规探究等互动式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三是增加实践性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军事纪念馆、军事博物馆、革命遗址、科技工业园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国防教育。另外,可以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如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将学生课外活动有机纳入学校国防教育体系之中。
4.拓展军事训练的内容和范围。新入学大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是在校大学生专门、系统地接受军事训练、学习军事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历来重视新生军训工作,对学生参训和教官施训的要求都很高,也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作为在校大学生唯一接受正规军事训练的机会和渠道,更加深入地拓展军训的内容和范围,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军训期间,除了条令条例、队列训练、内务卫生等学生全体参与的项目外,学校还可以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军体拳、擒拿格斗、交通指挥等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广泛征集学生意见,结合学生意愿和学校施训条件,积极拓展学生参加军事技能训练的内容和领域,组织部分学生参加军事地形学、野战救护、防空袭、防核化生武器等内容的军事训练,强化提高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积极协调承训部队开展武器装备展示、单兵武器操作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增长学生的军事知识。[3]P18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开展轻武器的操作使用、军营一日参观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军事技能水平。
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校国防教育职责的重点工作,也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性工作。作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研究新时期国防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和新途径,努力提高国防教育水平,才能够有力推动高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大学生,为国防安全后备力量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坤生.加强军事理论课教学推进大学生国防教育[J].文理导航,2011,(17).
关键词:高校;大学精神;践行途径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根系所在,也是一所大学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标志。在当今时代,践行和发扬大学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北京邮电大学 (下文简称北邮)在2005年为迎接建校50周年之际,总结50年来学校的发展文脉,深入挖掘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提出了“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这八个字生动地体现出北邮人以强国富民为己任的精神面貌,成为北邮人成长和发展中的精神支柱。学校将大学精神融入到校风、师风、学风建设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价值观引领,让大学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世代传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诠释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历史沉淀和凝练,是这所大学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一种延伸和“落地”形式。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强基固本、强调厚德载物、突出文化引领,进一步凝练、丰富、诠释北邮精神。
1.在个人层面坚持强基固本。 “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是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概括,目的在于塑造北邮人的健康人格与道德品质,并以此为核心价值理念号召全体北邮人为学校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可以说,北邮精神中提出的培养人才的人格和道德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遥相呼应,反映了一个大学在培养人才中的定位,除了以优秀的学习成绩完成学业外,在道德和品格方面要成为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人。
2.在社会层面强调厚德载物。北邮精神在于将创新文化尤其是知识和科技智力优势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是学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自建校以来,学校致力于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创新,为国家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一项项科研技术,在推动我国通信事业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年来,无论是教育部等权威部门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去向、就业率以及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均显示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这说明学校有效践行了一个大学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也完成了大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
3.在国家层面坚持奉献共赢。“崇尚奉献”正是北邮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先人后己,甘为人梯”的精神体现,鼓舞着一代代北邮人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追求卓越”激励北邮人志存高远,敢为人先,勇于探索,不断攀登,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时时处处高标准、严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得最好,努力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北邮精神阐述了大学精神与国家发展的内在联系,倡导学校将其创造的一切文明实现成果共享。
以校风、师风、学风建设为根本,培育践行大学精神
学校始终在培育践行大学精神上下功夫,将北邮精神教育同学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实践相结合,以校风、师风、学风建设为根本,培育践行北邮精神,让北邮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内化于心。
1.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学校办学理念中。大学精神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学校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按照“综改拉动、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始终秉承“在素质教育中培养通信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突出信息特色,在行业引领中服务现代社会,在信念执着中传承大学文化”的办学理念,把“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使北邮精神成为全体北邮人的价值准绳。
2.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学校师风建设中。学校注重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十大教育人物”“十大教育新闻”“烛光教学奖”等评比工作。“烛光”奖获得者俎云霄教师无私地将十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资助所在学院的贫困学生,裴晓军教师秉持“学生事比天大”的原则将个人全部时间奉献给学生工作。北邮精神将广大教师凝聚在大学精神的旗帜下潜心学问、用心育人,激励着广大教师形成高尚的师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的言行作风,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每一名学生。
3.将大学精神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大学精神教育融入到教学中、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形成一个独特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从而深化学生对大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充分发挥了大学精神教化和引导功能,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精神高地,使大学精神成为北邮人不懈奋斗的内在动力。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承载体现大学精神
学校将北邮精神体现在校园特色建筑、校歌、校史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和网络宣传等方方面面,使北邮精神成为全校师生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1.以校园特色建筑景观为载体,承载大学精神。学校将北邮精神反映在校园特色景观建设上,注重从物质文化这个有形载体的角度,营造学校的独特气质。学校建设了一系列与邮电有关的建筑和设施,“烽火台”“大龙邮票”“摩尔斯码”校训以及分校区的二维码校门、甲子钟等建筑将北邮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李白雕塑,叶培大、蔡长年、周炯等三位大师的铜像,数字校史馆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校的光荣传统。
2.以校训、校歌、校史教育为依托,体现大学精神。学校校歌《传邮万里》,铿锵有力地道出了北邮的庄严使命,激励着北邮人不辱使命,奋勇前行。在日常教育中,将民族复兴的峥嵘历程、北邮校史、大师故事等通过生动形象的话剧、舞蹈、歌曲等方式表达,展现出北邮人铭记历史使命、开创光辉未来的决心,使大学精神的培育践行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阵地,传承大学精神。学校平素善于打造和谐大气、凝重高雅、青春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北邮讲坛”邀请各行各业名师大家分享经历,为北邮人指引人生方向;校园文化艺术沙龙、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丰富着北邮人的文化生活;人文知识竞赛、“华彩北邮”辩论赛等活动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创青春”“挑战杯”“大创展”等创新创业类赛事彰显着北邮人自主创新、精诚合作的拼搏精神。多彩多样而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培育和锤炼学生精神品格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成为大学精神的传承者。
4.以志愿服务为渠道,发扬大学精神。志愿服务工作是发扬大学精神的重要渠道。北邮通过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形成了多个优秀品牌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基地,发挥了良好的品牌带动作用。由在读博士生张佳鑫创立的“夕阳再晨”项目,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的理念,开展专业的科技助老服务;赴新疆支教的董俊男同学,在结束了一年的支教服务后,毅然决定扎根祖国西部,支援边疆建设……“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每一名北邮学子的心中,引领莘莘学子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5.以网络文化建设为平台,延伸大学精神。北邮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大学精神教育,坚持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及各新媒体平台将北邮校史、校园风物、大师风采娓娓道来。同时,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使北邮精神“润物细无声”,在北邮人心中得以铭记和延伸。
学校在 “崇尚奉献、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正朝着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世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文卫,张锡.在大学精神传承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2]冯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造大学精神[J].湖北教育科学领导论坛,2010(6).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众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
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春节以来,央视科教频道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档节目的火爆绝非偶然,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体现了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
恰似一场春夜喜雨,央视每晚8时开播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刮起了一股收视风。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原创的一档大型演播室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节目内容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国内无数家庭祖孙三代围坐电视机前,围炉话诗,滋润亿万网友的心灵。他们为参赛选手的才情所折服,感叹她们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他们封评委老师们为“大神”,敬仰老师们对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们盛赞节目“像一股清流,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高冷’的文化类节目也能有市场、有人气。”
节目中,从《诗经》到诗词,覆盖的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诗歌史。入选节目的诗词难度适中,以学生时代学过的居多,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人们的记忆与情怀,带领人们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90分钟赛诗会,鉴赏哲思皆得。这90分钟,是“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学习。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回忆了农耕田园生活的旧时温情;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领悟了学生时代读过即忘的诗歌妙在写尽无限希望和理想;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方知口中常念的诗中原指大雁这种鸟类。
这90分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鉴赏。选手吟雨,观众听雨,那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哲思,“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惆怅。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宝库,今人需要怎样的慰藉,它就能给我们张开怎样的怀抱。
这90分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叹。选手们在诗词对答时表现出来的雍容大度、谦冲温和等人格力量,让人们再度重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看到了祖国下一代的希望。
古诗词的雅与俗,穿越时空引共鸣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热衷关注诗词大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喜欢,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穿越时空引起共鸣。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说:“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常读常背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此外中国古诗词还具有‘内涵美’,体现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9期节目中,年轻才女王冬妍和武亦姝在台上说的两句话为人们持续热议:
“我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耳边飘过的却是‘桃花都开了,好漂亮呀’,满满的违和感。”王冬妍则回忆校园桃花盛开的所见所闻,想到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能够让年轻人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让雅与俗此消彼长。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呀,现代人给不了你。”武亦姝的这句话获得很多人纷纷点赞,古诗词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现代人给不了你”的那种东西,并且是无比丰富的那种东西――其可滋养性情,可借古喻今,可切中时弊,可成风化人。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榻ㄉ枭缁嶂饕逦幕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传统文化热”或将在今年呼啸而至。由一档节目激起的文化涟漪,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同样,《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也给了我们启示:文化节目具有非常大的可塑造性,通过文化节目的传播,诗词等中国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这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切合时代,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课题,也是一个教育课题,它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最美传统文化,传承引发思考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繁华落幕,速去读书!”“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古诗词,对于主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积淀古典文化、提高鉴赏古诗能力很有意义。那么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呢?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古诗、了解诗人、体悟意境、把握鉴赏要领。
一、朗x古诗
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诗眼或词眼,以及特定的意象。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读”能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等多种类型。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容。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了解当时李白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就在诗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时,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当时诗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难了。
三、体悟意境
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比如“举头望明月”,月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带有思乡之情的意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还要理解意象构成意境的一般类型: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中“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四、把握鉴赏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