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理学科素养在课堂的运用

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素养;地理思维;探究能力;观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9008801

地理学科素养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地理品质,是学科学习中知识与技能、^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地理探究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下面我就自己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感悟来谈谈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丰富的、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设置恰当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导入阶段,通过恰当的情境,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热力环流”时,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煮沸的水的蒸汽,使“受热上升”“有迹可循”。随着热气不断升腾,学生联想到其他“受热上升”的实例。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热空气上升后是如何形成雨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此外,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教师应因材施教,多采用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对某个地理区域特点的判断――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如何让学生从地图上“读”出这一特征?指导学生先阅读地图,看看非洲大陆有哪些地形,哪种地形面积最大,然后由学生归纳结论。教学过程可以这样设计:提供一个背景―提出一个问题―收集一些材料―组织一些活动―得到一点启示。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

兴趣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磁场,更是学生持续学习、深化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的意识和愿望。例如,在讲“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我首先通过PPT展示一组“沙漠掩埋了古文明”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引发学生探索沙漠中的古文明的愿望。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探究学习,通过学习,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人在面对自然时,往往只注意眼前的、直接的联系,而忽视了间接的、长远的、本质的联系,人类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握自然规律,顺应和利用规律,才能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我们的教学活动不应让学生消极、被动地学,而应创设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尽力通过自主研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激趣引究、目标展示、整体感知、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知识拓展、评价激励等环节。

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

地理观察能力是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地理观察可以获得地理感性知识,所以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我们要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拟定观察的顺序,告诉学生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最后观察什么。例如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先要看图例,分清不同颜色代表的气候类型,然后再看颜色的分布位置,最后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多联想。例如解释昼夜更替现象的形成,我们单单从地球自转的概念来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通过在手电筒照射下演示地球自转,让学生进行观察联想,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在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形成与提高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教师要首先做好自身教学素养和技能的提高工作,要研读教材与大纲,准确领会课程标准,把握课程宗旨和“地理素养”的真正内涵,更要“研读”学生,从学生与教学实际出发,注意原则,讲究策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地理的具体方法,形成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学习素养,进而培养起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 内涵 特征 方法

教育部在2014年C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各学科教学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要积极践行“核心素养”培养计划,体现学科教育的价值。

1 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一个人的素养体现在素质与修养两方面。具体到地理学科的素养,主要指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后形成的良好心理品格,包括夯实地理知识基础、积极的地理态度与地理情感、独特的地理观点与地理学习方法、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等。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自然学科特征也有社会学科特征,表现为思想性、区域性、生活性、实践性与综合性。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来看,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强化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与地理人文素养,具体涵盖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与人地关系4个方面。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已成为推动中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教师要充分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围绕“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综合发展。

2 初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基本特征

2.1 终身性

地理学科的四大关键指标如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与人地关系是经过人类持续发展总结而成。在当前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四项指标已成为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必备素养,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地理知识,具有完善的地理能力,同时形成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地理品质。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们的地理素质,它既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需要。

2.2 渐进性

一个人具备成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考虑初中生的未来发展,他们处于不同阶段,应具备的地理核心素养也有所区别,所以需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深化。在渐进性培养核心素养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计划。

3 构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摆脱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除了传授学生基本地理知识以外,更多关注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增长。以下将对初中地理课堂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有效方法提出几点建议。

3.1 合理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技能

现有地理教材已根据教学改革需要做出一定调整,主要信息呈现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和活动3个部分,其中活动内容是传递地理信息、培养地理技能的重要纽带,进一步补充与拓展文字及图片部分的内容。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实践,更加直观、系统、具体地接触与运用地理知识,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提高了地理技能,包括学会如何识别地图、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另外,教材中设置的活动内容主要考察范围包括学生的识图能力、读图能力、分析材料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拓展学生思维,让他们形成“脑地图”,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地理事物,总结地理规律,运用地理技能。例如在学习“中国政区”部分时,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游戏教学方法,通过拼图竞赛形式考核学生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轮廓等掌握情况。这种有趣的教学模式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他们积极地识图、记图、用图,奠定了学习地理的基础,掌握了技巧和窍门。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也获得了拓展思维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地理逻辑,系统性地把握地理知识。

3.2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地理思维

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提到,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通过教学内容提取有价值的地理信息,给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况、总结等多样化地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初步形成空间意识与整体观念。例如环境问题是大家普遍关注的内容,在学习有关“气候变暖”的内容时,教师除了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掌握地球变暖带来的影响以外,更要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思维,从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全球变暖现象的原因,让学生以地理视角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遏制全球变暖现象的合理建议,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通过这种点滴积累的方法,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凸显地理学科的价值。但是想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吸引学生并具备探究意义,只有开放性、趣味性、实用性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热情,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说,课堂提问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想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即合理提问。

3.3 构建地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巩固知识

地理知识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教师应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树形结构,以直观、立体、清晰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地理信息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非常有益。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水资源”的相关知识,以“水资源”为基础,延伸水资源的分布、水资源的构成、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内容,在水资源分布中再延伸其空间特点与时间特点;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中再延伸具体的保护措施等,通过这种层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学生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体系转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牢固掌握了水资源的分布、构成、利用和保护,并且能运用相关知识处理问题,形成地理思维,巩固地理概念,总结地理特征与规律,这与新课标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相符合。可见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要从点状思维逐渐拓展为线性思维或面状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能客观、准确地判断地理事物,了解地理环境,解决地理问题,最终也就形成了良好的核心素养。

总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经之路,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讲究教学的方式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观念及地理品质,将培养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重要任务。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案,培养不同层面的核心素养,始终把握灵活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每一个细节之处渗透与落实核心素养,只有在充满活力的地理课堂中,才能最终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地理核心素养 培养途径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其中“核心素养”一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地理学习而获得的地理知识、技能、方法与观念,或者说是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是不能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而获得的,是学生借助地理学习过程而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

依据众多专家、学者的探讨,结合多年从事地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由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构成:

1.地图技能。地图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地图的类型相当丰富,既有传统的纸质地图,又有现代的电子地图。引导学生把握地图的“三要素”,且能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初中地理教育的主体任务之一。也就是说,初中地理课程中的识图、绘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是地理素养的关键所在。

2.空间视角。空间视角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展开范围和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地球表面上的一切地理事物、地理效应和地理过程,统统发生在地理空间之中,空间视角就是对这些地理现象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系进行正确透视,涉及“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在那里”等问题。地理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空间关系,如空间位置、形态、组成、层次、排列、格局、联系和制约关系等,而上述认识将进一步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类如何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视角是初中地理教育的又一价值追求。

3.综合思维。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又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无论是对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还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调用区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各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或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探究区域中的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综合思维特征。因此,综合思维的培育理应成为地理教育核心的内容之一。

4.人地关系。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通过地理学习,除了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形成人的生命发展质量及终身发展所需的地理意识和观念。可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让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是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始终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中,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抓住地理核心素养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落实在课堂主渠道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与任务。下面我们结合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用与知识点相关的形式来归纳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具体分析如下:

1.对地图技能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地图三要素,经纬网地图,等高线地形图,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世界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规律,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与逐月降水柱状图来判读该地的气候特点等。

2.对空间视觉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认识地球,各种聚落的区位与形态,城市分布的规律,各大洲、各代表性地区与国家的地理位置,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中国行政区划,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与铁路枢纽等。

3.对综合思维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东南亚为何盛产稻米,西亚(中东)为何冲突不断,西欧居民饮食为何偏好乳肉制品,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何是临海型而俄罗斯却是资源型的,中国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影响中国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等。

4.对人地关系有集中体现的知识点:生活中的地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世界人口问题与对策,非洲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巴西的热带雨林保护,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中国的伏季休渔制度,北京的环保经验分析,黄土高原与云贵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问题等。

三、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

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当然,学生通过完成课外作业、参加复习考试,以及参与各种地理兴趣小组活动等,都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下面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课堂教学阵地采取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1.教师心中应有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意识,做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嵌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这是先决条件。在具体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吃透课标,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有用的知识点。

(2)不要因为某些知识点不是考试重点内容而简略处理,放弃有利的培养时机。

(3)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某些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地图的使用、运用很少,这是不允许的。

2.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形成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力和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地理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问题,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这其中有两个关键点要把握好,即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方法、技巧。

(1)问题的设计应有趣味、带有层次性和开放性。问题的趣味性是指问题设置带有生活体验或有足够的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自然而然不突兀。问题带有层次性是指问题的提问所涉及的对象要兼顾好、中、差各种层次的学生;而开放性是指问题的答案不是规定的唯一性,应允许有不同角度的尝试。这样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才会积极思考,敢于回答;教师也才能由问题导向结论,实施启发与发散思维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2)有效的提问是指不同难度的问题应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遵循“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不要把深奥、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让“差生”回答,这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同样也不要把简单的问题让优生来回答,使他们丧失好奇心,久而久之,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

比如在进行“世界的人口分布”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有这么四个地方――南极冰原、撒哈拉沙漠、人间天堂苏杭、青藏高原,让同学们选一个地方安家,你愿意选哪里呢?请说出选择的理由?请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判断一下你的选择与世界上多数人的选择一致吗?下面请同学从气候特征、地形类型、海陆位置等地理环境条件来解释一下人口分布稠密区有什么有利条件?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由简入繁、由易入难,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同学参与问题的讨论与回答,把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3.设计、选择有趣的活动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在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的活动内容,它们与文字、图像内容共同构成了教材的主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内容是文字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更是图像内容的延伸与发展。学生参与活动就是课堂上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活动内容的开展,能使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讨论等诸多能力得到训练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地理综合思维的全面发展,是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中国的行政区划”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的提示设计了“制作中国行政区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的活动。因为我认为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拼图板,一定要事先把中国行政区图转绘到硬纸板上,再用小刀逐个把每个行政区一一刻下来,然后组装成一套拼图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反复熟悉34个行政区的名称、外形轮廓、相对位置、分布情况,才能最后完成一套拼图板进行拼图比赛。这对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空间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比传统的反复做填图练习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参与。

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与任务,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应熟悉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与构成,结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利用课堂主渠道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1).

第4篇

关键词:地理素养;课堂活动;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0

东北师范大学王向东、袁孝亭博士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他们认为地理科学素养可以分为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能力、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科学品质和地理科学意识五个组成部分。

我们所理解的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具备地理素养的人应具有以下七个特征:明白地理科学知识的本质;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理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明白并接受地理学、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具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呢?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本着课内、课外都要抓,课内、课外都要活的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形成地理素养。

一、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主阵地

现代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而教师是导演。所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人主。要做到这一点,在教学中设计好课堂教学活佑Ω檬切兄有效的办法。地理这门学科有复杂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其知识的时空跨度太大,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在初中和高一,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主观愿望。如果我们的地理课堂再死板、教条,缺少对他们的吸引力,那么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哪怕就是选修地理的高二、三年级的文科学生,他们也不会喜欢缺乏活力的地理课堂的。怎么样才能根据学生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地理学科特色,建立充满活力、学生乐于参与、富有效率的地理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巧妙地设计好课堂活动。学生课堂活动是以围绕实施课堂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的活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妙设计学生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途径。

1. 辩论活动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把辩论这种形式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如:是否可以用南极的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95%的地区常年被冰川覆盖,形成巨大而厚实的冰盖,它的平均厚度达2450米,冰雪总量约27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冰雪总量的90%以上,占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这里的淡水资源可供全球使用7500年。相反,沙特阿拉伯降水稀少,国内没有常年流淌河流,传统的用水观念使得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正面临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考验。

案例呈现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进行思考,从有利于自己辩方,可以攻击对方辩论的角度收集论点和论据。经过各组代表的辩论,学生的“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解释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地理素养就得到了锻炼。

2. 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合理地分成小组,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听、说等方式互相交流,以达到获得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养成地理素养的能力。

如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房地产业有一句名言:“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这充分说明选择住房位置的重要性。如果让你自己或帮你家人买房,从市中心到郊区,你会选择住在哪里?为什么?问题呈现后,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他们从不同角度阐明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创新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培养与提高,尤其对平日爱“捣乱”或“沉默”的学生,是良好的机会。通过自学、交流与辩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助于科学概念、科学方法与良好习惯的素养养成,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坚定其努力学习的信心。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对自己观点的重新认识,并且学会倾听不同的观点和懂得尊重他人,学会辨证地看待问题。

3. 实验操作活动

传统文科教学都具备“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习惯,为避免这种倾向,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实验型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琢磨、想象、验证、推理自然人文地理原理与过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地理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课素养的延伸和补充

地理课外活动,是中学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教师应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外话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地理素养。

1. 组织参观活动:教师根据本地情况,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参观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展览或博物馆,这种活动一般是自愿参加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参观地质博物馆、气象台、天象馆、天文台等。

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运用对策

【分类号】G633.55;G434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相互融合,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无法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础上,结合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试图实现地理学科教学信息化,提升地理学科教学有效性。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007年,美国的两位学者乔纳森・伯尔曼与亚伦・萨姆斯开始研究翻转课堂。他们制作新颖PPT并附上讲解声音,上传至互联网为那些没来得及上课的学生补课,且还尝试进行创新,例如让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学习知识为主,而在课堂上以教师和学生就问题交流,解决学生的迷惑为主。之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风靡美国。

翻转课堂的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和课上。在课前,教师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或者录制课程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自主看视频,参加网络课程,通过自测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进行认知。在课上,利用小组协作、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自主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并把这些新知识运用于新的场景中,完成内化知识。然后,学生可以通过评测、反思、自省等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教师和别的学生的评价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学校“老师课堂授课,课下学生写作业”的模式,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大有裨益。翻转课堂特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程式而言,翻转课堂打破了以往教学的课堂上和课堂下的知识教化过程,其注重n下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学习和吸收,课堂上则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难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掌握知识。

(2)从教学观念而言,翻转课堂从学生的个性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这和传统授课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不同。

(3)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以往的授课模式是教师传播知识,学生被动汲取知识。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绝对的主角转到引导者,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成为主动者。

(4)从教学资源而言,以往的教材、板书等转到先进的网络视频。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储备浏览、复印、重复记忆学习的重点。而这些教学网络视频也使以往授课中学生学习的僵化模式打破,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从学习方式而言,翻转课堂趋向于针对问题的探索合作模式,这可以提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感,也可以扩散学生思维,让学生个性充分显现。

2、地理学科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行性

首先,地理学科文理综合性特征较为明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科部分内容放入到课堂中,提升学生情感因素,将理科部分放入到教学视频中,以完成新知识学习。如此,既大大节省课堂时间,又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其次,地理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紧密。几乎每节地理课程都与学生社会生活相互联系,所学内容往往是学生日常所见现象,这同样为翻转课堂提供大量的情境探索素材,为地理实验课程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第三,地理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视频本质层面相同。地理学科主要是探索区域性特征以及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同样必须体现出地域性、空间性等特征,例如直观教学方法、地理逻辑方法以及专题教学方法等。地理学科所采取的诸多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都能够得到体现。

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与地图相互联系,翻转课堂教学视频能够将地图动态化的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说,地理学科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具体策略

3.1 多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范围,首先应该扩充一线教师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途径。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提升地理学科教师翻转课堂基本素养:首先,学校可以订阅相关权威期刊,例如《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程・教材・教法》等,让教师了解翻转课堂的来龙去脉。其次,扩大宣传力度,引入部分教师、专家来校讲授翻转课堂理论知识,强化一线教师运用热情和成果。

3.2 多元化设计教学视频

地理教学视频是学生自学的重要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自学效果。地理教学视频应该坚持“短小精悍”,教学视频内容则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并利用地理学科中的地图、景观图等进行呈现。根据地理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视频可以以主题形成进行呈现出,例如“水循环过程”、“热力环流原理”等。除此之外,地理翻转课堂过程中,应该设计探究式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弥补自己不足。

3.3.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学科包含的内容范围非常广阔。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要求同样不同。地理教师在采取翻转课堂过程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才针对性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以农业地理为例,新课标的要求是“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能力。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农业区位的基本因素,课堂活动则应该给予学生具体案例,让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分析。

必须承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依靠信息接收终端,且对地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同样要求过高。诸多因素的影响或许制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不能忽视,对学生自身而言,这直接打破传统被动式的接受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张美芹.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颠倒课堂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0.

第6篇

【关键词】地理;数学;物理;学科整合;多师合作授课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4-0013-04

【作者简介】1.江跃燕,浙江省余姚市第四中学(浙江宁波,315400)教师,宁波市地理学科骨干教师,高级教师;2.邵凤莲,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杭州,310053)教师,杭州市中学地理教研大组副组长,高级教师。

一、学科整合及多师授课模式实践的背景

1.当前高中学科授课现状。

与初中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编排模式不同,现今的高中学科知识体系,凸显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学科壁垒森严。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各司其职”,各学科之间自成体系,较少沟通和联系,忽略了科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横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割裂,导致学生认识世界时的目光狭窄、理解事物时的一叶障目、解决问题时的捉襟见肘。显然,传统的高中分科教学模式不利于真正地培育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

2.高中地理课程及教学特点。

地理学科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之为“开放的复杂巨大系统”。地理学科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与数理的关系密切。而当前师资配备并不能很好胜任地理学科综合性教学的特点。高中地理教师不熟悉高中物理知识、不熟练数学知识尤其是立体几何知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师范高校招生中存在弊端:现今的骨干地理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的理科生报读地理专业,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只学了一年;年轻教师中文科生报读地理专业居多,但他们的高中物理只学了“皮毛”,文科数学难度的要求也明显降低。“这是物理(数学)的内容,课后去问物理(数学)老师去!”这样的回答既打击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又损害地理教师的教学威信,亟须改变。

3.新高考改革下选课特点、师资状况和课时安排。

浙江高考采用“3+3”模式,即除语数外大三门以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门课中任选3门作为高考科目。也就是说,“文理兼备”的地理学科与物理学科有了极高的匹配度,成为学生选择的主打“菜单”,“地物合体”成为一种趋势。同样,作为“百搭”学科,地理选考的概率大大增加,地理教师渐成紧缺资源。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文理综时代”,高三文科班一般是2~3个,而“新高考时代”,地理班增至5~6个。2015年地理教师普遍“负课累累”,到2016年,师资更是紧张。而学生眼中“最难学”的物理学科,则进入“惨淡期”,物理教师开始“闲置”。这种背景使地物教师合作能为可能。

为让学生能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学科特色进行科学的选课,大部分高中在高一就开足所有科目。这样的课程编排势必使各科目的课时被迫“压缩”;而许多科目提前选考,更使教学紧张不堪。于是,在高一、高二学期压缩语数外的课时,将语数外教师部分“解放”出来也就势在必行。就是说,将数学教师带进地理课堂,也不是不可能的。

4.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学科知识编排体系。

据调查,学生高一学习的地理知识涉及的物理内容和数学原理分散在整个高中阶段,有的知识还属于教学难点,有的还将在大学教材中出现,给地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影响学习的自信心。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自然地理难度大于人文地理,主要原因也是在这里。

二、基于高中教材的学科横向整合

1.整理学科交叉性强的教学难点。

笔者以目前浙江现行教材高中地理(湘教版)、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高中物理(人教版)为例,整理目前地理课堂中几个教学难点,找出该类知识在物理、数学学科的原理支撑点。通过研究,发现高中地理与高中物理、高中数学的交叉度非常强(如表1、表2所列),高中物理和高中数学的相应学习可以为突破地理难点提供有力的支持。

2.整合学科知识,安排适当学习时间。

调查发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推进课堂进程缓慢且生涩,学生难以轻松地解释地理现象、诠释地理规律的内在根源,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相关学科的学情掌握不足,而学生又因为缺乏相关学科知识做支撑,不能很好地运用数理定律和数理知识来解决一些地理问题。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科相关内容学习进度的不匹配。例如,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前,地理学科就涉及“风速及风向判断”,而关于物理学科中“相互作用(摩擦力、力的合成)”则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后才开始。又如,高一第一学期期初学生学习“利用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结构”,而“机械波(波的形成与传播)”在高二是针对选考的学生授课的。再如,高一第一学期期初学生学习“经纬度、经纬线、晨昏线”,而“立体几何”则是在高二第一学期开课的。这种因教材编排缺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而引发的教学不便,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因此,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可以考虑通过调整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来获得其他学科知识的帮助。例如,有些自然地理难点的教学可以适当延后,在学生学习了数学或物理相关知识以后再施教。这样,由于学生有了相关数理知识作为支撑,地理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科整合模式下的多师授课模式实践

基于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课堂中由两名及以上教师共同执教的多师授课模式应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尝试。这种授课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塑造学生科学严谨的认知态度,使学生多元、整体性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节约授课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1.在备课阶段向数理“助教”学习,上有宽度的地理课。

一个特定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属于单个传统的学科范畴,它很可能覆盖和跨越好几门学科,甚至涉及整个学习领域。针对地理教师自身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情况,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充分利用好其他学科教师资源,理清知识脉络,做到自己备课时深入、吃透、真理解,课堂教学时浅出、易懂、“不贴皮”。例如,在教授高中地理“地球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要与物理教师合作备物理上的速度问题的课。地理教师自身理清线速度和角速度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地球运动的速度问题。学生理解了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再学习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就容易得多了。这时教师再引入开普勒第三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则可以让学生轻松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对于这类难度不大的交叉知识,在课前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备好课,地理教师可以独立完成授课。地理教师在课堂中把相关学科知识渗入地理教学,润“地”细无声,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强了地理学科的科学性,也大大地提升了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的形象。

2.多学科交叉授课,上有深度的地理课。

针对难度较大且相关学科性突出的地理知识点,教师不仅需要组织跨学科备课,将数理原理或现象与地理知识按照“由因及果”或“由果溯因”的顺序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在课堂中由两门学科教师来完成“组团课”,即在地理课上请数理进行“助教”。地理教师引入数理“助教”,可避免耗时多、“讲不清”的尴尬,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跨学科的横向思维。笔者认为,“一个课堂,两位教师”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地理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在选课复习阶段,将有限的地理师资和相对宽裕的数理师资整合起来,共同备课,共同授课,打破“一个课堂局限于一位教师”束缚,使师生的时间资源利用率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在“地球自转导致太阳视运动”中,白昼不同时间的太阳方位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这部分知识涉及了数学中立体几何部分知识,同时学生又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在课堂中,地理教师将“北半球夏半年地方时6∶00的太阳方位”的求证过程交给数学教师。数学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推理,能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北半球夏半年地方时6∶00的太阳方位为东北,而并非正东。有数学教师助阵,有效、高效地突破了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3.将地理现象引入数理课堂,上有地理性的数理课。

大自然的地理现象丰富多彩,通过地理教师和数学、物理教师的合作,将地理现象引入数理课堂,可以为数理课堂提供鲜活的探究情境,使数理课堂更接“地气”。同时通过数理课堂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达到了“借数理课堂复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可以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减少地理课堂的重复劳动。例如,在物理课堂中,首先引入地理中“滑坡”概念,并播放滑坡的动画。在对“滑坡”进行分析时,物理教师可以着重分析两个问题:为什么陡坡易发生滑坡?为什么暴雨会诱发滑坡?在组织学生探究中,巧妙地将“力的分解”这一知识原理融入,让学生学有所依。

总之,在当前教育理念和新高考背景下,学科整合及多师合作授课模式是解决新高考模式下学科教学中诸多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掌握分寸,避免“喧宾夺主”。对同一问题,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面常常是不同的,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有效地掌控课堂节奏,让“数理为地理所用”或“让地理为数理所用”,不可平均分配。同样,一堂课,都应该以一个教师为主,课堂贯穿的主要是他的思路,而助教只是做适当的跟进或扩展。二是重视基础,适度交叉。高中地理教学毕竟是以基础性学习为主,借其他学科做辅助,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其学习广度,不可处处交叉,更不可将高校知识生搬硬套,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高振军.高中地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12):37-38.

第7篇

关键词:高考改革;地理学科;影响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在上海、浙江两省市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为2017年全国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依据”。2014年9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高考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总成绩满分750分。与以前的改革不同,此轮高考改革将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影响,也必将引起中学地理教学的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方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一、高考改革对学科地位的影响

2014年11月14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确认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为选考科目,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一年安排两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

2015年3月2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公布2017年拟在浙江招生的约1 400所高校本次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不限选考科目的占54%,设限选考科目的占46%。各高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选择物理、化学、技术、生物选考的较多,其中物理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而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的相对较少,分别涉及19%、15%、13%专业(类)。据统计,考生选考政治、历史、地理可报考的专业(类)分别达到59.7%、62.8%、60.9%。

客观分析新一轮高考改革对地理学科地位的影响,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定性。

地理从高考文科必考学科下降为高考选考学科,与“语、数、外”等高考必考学科相比,其学科地位会有更明显的下降,成为考生“清门”学科之一。学生一般会选择在高二学习阶段(4月考)结束学习任务,最迟也会在高三第一学期(10月考)结束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学生地理学习时间(与目前文科生相比)由三年缩减为一年半或两年左右。

地理高考分值由100分下降为30分(加考分),且考试成绩根据学生实考成绩按等级赋分。高考分值下降必然会影响教师日常的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深度的挖掘,造成地理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得不到很好的显现。

在现行高考中,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而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0%的专业(类)。新高考方案实施后,考生的专业选择面均比现行的高考文理分科有了大幅提高,选考地理的考生可报考60.9%的专业(类)。这意味着一些优秀的理科生会来选学地理,地理学科的优质生源较目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已成为其高考“副主科”之一,与理化生技政史等具有同等地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现行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小儿科”地位。同时,选考地理的学生是愿意学地理、喜欢学地理、自认为可以学好地理的学生,这意味着中学地理教师面对的是优质教学对象,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可以发挥更多的“用武之地”。

二、高考改革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一轮高考改革将地理学考与高考“两考合一”,学考分值由100分降到70分,高考分值由100分降到30分,考试分值的调整必将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目前,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中已对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作出了较大调整。首先,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由原来的7个模块减少到5个模块,其中学考试题仅涉及地理必修Ⅰ、Ⅱ、Ⅲ3个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高考加试题除涉及必修3个模块内容外,还要涉及选修Ⅴ、Ⅵ(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2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其次,对必修教学内容也进行了分层处理,按学考与高考的要求对相关教学内容给予“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的定位。如将地理必修Ⅰ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定位于“发展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学考试题中将不再直接出现“地球运动”相关的试题。

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2014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2015年2月正式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详细阐明了地理学科的考试性质、考核要求、考试内容和考试题型。如对必修Ⅰ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作出如下考试的明细要求(见表1)。

在这一“标准”中,对相关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分层教学要求。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为:“了解聚落的概念和分类;会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形对某一区域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会应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某一区域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除掌握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掌握其它因素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无论是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均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考试要求涉及的地理教学内容变化情况看,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一致。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学考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素养,侧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对于选考地理的学生来说,加考题追求的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侧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观察和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和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将呈现出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学考要求与高考要求并存的格局(见表2),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三、高考改革对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的影响

地理学科考试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必将促成其教学管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走班学习给日常教学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新一轮高考改革必然会淡化“行政班”,促成“教学班”形成,学生选课走班将成为校园内的常态。当面对来自不同班级学生构成的“教学班”时,教师原先习惯了的作业收交、辅导、讲评都将出现新状态,如何正确应对成为一个新课题。已有教师抱怨,走班教学实施后一节40分钟的地理课“缩水”严重。上课铃声响后,总有几个学生才匆匆赶来,等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已过去2~3分钟;然后是学生上交上堂课的作业,或教师发放上节课的作业及点评,时间又过去3~5分钟。新课教学时间明显比“行政班”上课缩短许多,“精讲精评”应成为教师修炼的“内功”之一。同时,与“行政班”教学相比,走班教学必将给作业反馈的时效性、教师对学困生的关注与帮助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2)分层教学给教师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带来难度。从目前浙江省已实施分层教学实践的现状看,主要呈现两种形态的教学管理。第一种形式是“行政班”实施学考内容教学,选课走班实施加考内容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2节学考教学,2节加考教学;第二种形式是在行政班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学科进行全体学生的走班教学,每位教师均固定班级授课,可能既带学考班,又带加考班,每周3课时。第一种形式,由不同的教师担任学考与加考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由于不同教师对 “基本要求”与“发展要求”教学内容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加上教学风格的迥异,必然会给教师正确把握相关教学内容带来困难。第二种形式,由同一教师担任学考教学班和加考教学班授课任务,虽然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上能克服第一种形式带来的问题,但教师往往会考虑到自身的工作量和教学难度,会有同质化的教学趋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所带学考班学生“超标”学习,而加考班学生“吃不饱”的现象。

(3)地理学考与加考的考核要求对传统教学方式提出挑战。《标准》对地理考试作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包含知识考核、学科能力和地理品质三大方面。

《标准》将地理学科知识考核划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要求。识记(a)是指能对重要地理事实性知识进行回忆、再认、图上指认。如规范书写地名、地理术语;记忆重要的地理数据;在地图上指明地理位置;识别与指认地理事物;说出地理事物的分类与构成;列举归属某一类的地理事物等。理解(b)是指能对主要地理原理性知识进行解释与说明。如解释地理概念,描述地理景观并加以区分,概述地理过程、地理特征,阐述地理规律、地理成因,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点等。简单应用(c)是指能将某一方面地理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如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或推测某一地理事象,根据某一地理事象论证地理原理,分析某一地理事象的成因,归纳某一地理事象的特征,评价某一地理事象的优劣,阐明某一地理事象的地理意义,找出能够支持地理原理的地理证据,依据图表、文字材料进行图文转换等。综合应用(d)是指能在复杂情境中对多元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如分析地理事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某一地理因素变化对其它因素产生的影响,归纳某一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特征并分析区内差异,预测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发现地理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等。《标准》指出地理考试采用闭卷纸笔测试方式,其中必考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加试题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30分。必考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的内容。加试题为必修模块“基本要求”、“发展要求”的内容以及选修模块地理Ⅴ和Ⅵ中的相关内容,其中必修部分约占70%,选修部分约占30%。必考题中识记、理解约占65%,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约占35%;加试题中理解、简单应用约占40%,综合应用约占60%。必考题题型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其中选择题约占75%,非选择题约占25%;加试题题型为非选择题。

《标准》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应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了解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以及重要地理数据;理解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并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在资源开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②掌握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能力: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对地理思维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③注重地理思维的能力: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分析、解释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和评价各类地理资料,分析、评价和反思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活动,发现地理问题、解释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标准》也明确了对考生地理品质的考核要求。虽然考试内容主要是从地理认知的视角来表述“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但其中渗透着地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引导考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积累并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从理论上说,教学与考试应是分离的,否则会踏进应试的“泥潭”,但现实往往是教学被考试所“绑架”,考试的“指挥棒”绝不能轻视。好在新一轮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考试要求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较好地反映出地理学科课程理念和教学本质。如果从已公布的地理学科考核要求来考量课堂教学,传统的“说教性”教学方式已不能跟上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教师组织教学的层面看,课堂教学必须以“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为抓手着力于教学方式转型的探索,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地理之美、地理之趣、地理之味、地理之用,能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去认识、欣赏、探究其生存的这个世界中客观地理事实和种种问题。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角度看,地理教学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四、高考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选课走班、分层教学、必修课程校本化、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教学措施的推进,无疑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素质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课程执行力,依标实施教学,保质保量地完成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能适度开发校本地理选修课程并予以实施,能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与选修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能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现状对国家课程中的必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校本化处理。

第8篇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到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成为课程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分析能力。其中比较思维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完善地理学科能力,解读区域地理特征差异分析和原理、规律。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熟练运用比较思维方法进行思考,提高地理解题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采用地理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发展综合分析能力形成地理学科素养。而这渗透着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所在――地理思维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应用能力,这是高考改革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所在。然而比较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目前并没有具备这方面的素养,表现在解题中常面临两个大问题:一个是做选择题时,学生对某等值线弯曲的原因判断这类试题的考查无从下手;另一个是做综合题时,学生常常因为套模板答题被扣分,导致综合题得分不高。尤其是高中地理,其学生学科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不易从整体上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笔者尝试利用微课做课后微专题突破解决这一难题。而如何落实微课的教学应用,真正让全体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是本课题所要探讨的关键性问题。

二、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取得“1+1>2”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课堂整体教学与课后利用微课做微专题辅导有机结合的方式,以期为《微课资源应用于辅差教学的研究》课题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方法。

三、研究方法

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本校高三年艺体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对研究对象建立跟踪档案、访谈调查、真题检测的方式验证以微课形式进行课后微专题突破的效度,由此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四、研究过程

1.核心概念界定

比较思维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一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地理学科具备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的明显优势,区域比较是地理比较思维的基础。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难点展开的教学过程。微课一般是10分钟的讲课过程,讲课内容比较少,具有针对性,并且微课的制作过程简单实用。

2.研究对象

选择艺考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高三上学期集中精力进行专业辅导而荒废,比较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方法一无所知,因此,选择这些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采用测试的方法较明显地验证课后微专题的辅导效度。

3.研究步骤

(1)比较思维技能预学环节

教师根据学情进行比较思维在解题中应用的课堂教学,并做当堂教学效果检测。根据测算,学生选择题的正答率约为65%,由此可知本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对需要进行课后再辅导的学生进行确认与登记。

(2)微视频辅助环节

根据本节课内容分解制作尽量详细的讲解微视频,学生体验的思维分析过程越细致越有利于比较思维分析法的掌握。教师利用QQ群等方式将微视频等学习资料分发给学生,同时将纸质版的学习任务单、训练任务单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或课后自习时间结合学习任务单观看微视频,从而完整地了解比较思维的概念、对应的问题及思维的应用过程等,继而查阅相关学习资源,完成任务单中的问题,并记录下学习中的困惑。

(3)反馈环节

要求学生把近几次考试试题重新进行梳理,找出涉及比较分析的试题,用比较思维的“三步骤”重新进行审题与整理,以检测其学习效果。对于已基本具备本思维方法的学生再要求其将区域特征基本要素要再熟悉,其别是中国三大自然分区的基本特征要熟练掌握,其中东部季风区还要能区分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的基本特征。此外,要求其将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最优区位条件再熟悉,以及几种主要农业地域、工业地域的最优区位,最后再回顾各种地理要素的成因和规律,以检测其所学能力的应用能力。

经过完整环节的训练后,再测试学生的解题正答率有明显提升,提升幅度在10%~15%。

(4)结论与反思

经验表明,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核心知识、主要思维”方面的掌握上存在困难与不足,因此课后辅导尤其重要。根据本次案例的实践,课后辅导可遵循以下一般过程:(1)教师制作上传或分发辅导微视频;(2)督促学生利用课后或周末时间自主选择微视频进行再学习;(3)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答疑互动和交流展示、完成当堂训练;(4)根据当堂训练效果,布置个别还没有掌握的学生课后再学习微视频,另外布置已掌握知识或技能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积累,巩固学习效果。

第9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阅读;表达;新高考

从2021年起,江苏省将实施新高考改革方案。高考科目设置将采用“3+1+2”的模式。其中,“3”指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统考科目,“1”是考生从选择性科目历史、物理这两科中选择的一门,“2”是考生从地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这四科中选择的两门。很多学生都选择地理作为其中的一门考试科目,而以往学生只是参加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题目相对简单,综合题多以填空为主,因此学生的地理阅读和表达能力是欠缺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是当前一线地理教师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地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跟随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整。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高中学生的地理阅读和表达能力不足提出了如下优化策略。

一、地理阅读能力的优化策略

江苏新高考的命题方向一般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记忆,而是给出具体的文字材料、图表材料,让学生自己通过图文的阅读进行分析推理,涉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这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试卷上的材料包括地图、表格等,包含的信息量极大。学生如果没有比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无法对题目中的文字及图表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理解、概括,并挖掘其中隐含的条件,洞悉其内在规律。只有真正明白了材料是什么,题目问什么,应该答什么,读懂题目,才能将所学的知识调动起来解决问题。阅读是学生地理学习中获取各类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也是影响学生答题的关键。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阅读技能。1.加强课堂阅读指导。地理阅读训练应贯穿整个地理教学过程,在地理课堂中渐渐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师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时要有明确的细化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学生圈画出重点字词、修饰语、限定词,并且反复推敲,在阅读过程中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还可以用对比、因果推理等方法搞清楚材料涉及的地理内容的逻辑关系,对知识进行消化迁移。2.高质量的习题训练。经典的高考题都是出题人字斟句酌后的成果,都是紧贴课程标准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例如,材料是文言文或者日常用语,学生就要调动语文知识,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还要学会防止思维定式的干扰,根据新的情境思考最合理的答案,更要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是设问中的定语。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逐步巩固、查漏补缺,逐渐提高阅读能力。3.读图能力的重点训练。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都是“无图不成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如读图要先读图名,再读图例,再读横坐标、纵坐标,再读斜率、数值、比例等。教师应当让学生随手携带地图,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理图像上去,让学生学会读图、画图、背图,储备一定的地理图像语言,对于一些典型地理图像如世界气候分布图、世界洋流分布图、世界自然带分布图、板块构造图等,要学会充分挖掘图像信息,进行再次加工,慢慢学会将图像信息进行转化,学会用地理图表或是构建思维导图回答问题。

二、地理表达能力的优化策略

高考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要求就是对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地理表达能力不仅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答题的必要条件。在阅读材料、把握特征、找出规律后,如何熟练运用地理语言,将信息准确表达出来,使其具有鲜明的地理专业特征,显得尤为重要。部分学生不会运用地理语言表达,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随意表述。但在考试中,学生是通过卷面表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因此表达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1.教师规范使用学科语言。要让学生规范学科语言答题,描述问题科学、严谨,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就要起好示范作用,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中不能口语化讲述,要用地理术语,如地理中的方位一般要用东、南、西、北,而非上、下、左、右,在讲地质构造时,向斜槽部受挤压不要说成底部。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会影响学生,所以不能太随意,张口就来,要注意规范性,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整理建构综合题答题模板。在地理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要学会不断积累综合题的答题模板,自己组织建构,不断扩充。如有的是地理描述类题目,如何描述点、线、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规律等;阐释地理原理类的题目如成因分析、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还有问题措施、影响评价类。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日积月累,将模板内化,在做题时才能够输出。也可用一些简单易背的口诀来记忆,如对于人文地理中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分析,速记就是“市通劳技政史地”。3.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想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必须先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对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过程的记忆,如岩石圈和地壳概念的区分,地形类型和地势、地貌的区分,热力环流原理的形成过程、根本原因、基本规律等。没有这些基础,学生难以将知识重新建构,有口说不出。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地理语感。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通过强化语言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如让学生做小老师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解题的思路等,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会准确完整地表述。教师可以适时纠正,使学生对基本原理的叙述符合地理用语的使用习惯和规范。在主观题答题时,学生要尽量多角度分析和组织语言,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但也要重点突出,通过总结答题结构完善答案角度,通过题目材料补充答案角度。在表述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要具有因果层次,围绕主题进行阐述,重点要突出,不能用现象解释现象,不能用原理代替分析,必须弄清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自相矛盾的现象。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堂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学会逻辑清晰地思考和表达。

第10篇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有多年实践,与传统教学相比,整合后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决定在地理课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效显著。但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利用的不合理上,没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有机融合”,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程式化使用信息技术:一些教师迫于教育信息化的压力,在地理课堂“被迫”使用信息技术,导致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使用形同虚设,白底黑字的课件成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板书的数字化版本,虽然节省了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但是往往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解,这种使用得不偿失。还有一些课件,虽然图文结合,设计精美,但也只是电子版的教科书,课件呈现的内容课本上都有,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2)随意性使用信息技术:如果我们将教师形式化使用信息技术视为“没有使用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中存在的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中“处处使用信息技术”。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凡是能用信息技术支撑的地方一定会用,没有考虑是否需要用及如何用,这就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沾边就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的使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甚至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偏离教学内容,效果适得其反。另一种情况分析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点,准确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效率,但限于教师信息素养能力不足及地理学科信息资源的匮乏,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整合上。

二、解决方法

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无论是“不用”还是“滥用”,其根本原因多是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需要的角度出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即学生在地理课堂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效果最佳。这就需要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地理教学现状。创新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两方面考虑,信息技术在这两方面的应用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创新地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现阶段初中地理教学中,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授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创新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点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11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优化整合

1、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多媒体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就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地理教学观念,明确学习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把多媒体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寻求实现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等结合起来,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贯彻启发式设计,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的能力,以促进地理学科课程建设。

2、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多媒体教室,甚至普及了班班多媒体,但初中地理教学的多媒体应用还不尽如人意:大多数教师使用Word解决练习问题,或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讲稿,出现了“黑板、课本、练习本”搬家的现象;有的只是在公开课或研究课时使用。只有加强地理教师在多媒体上的设计、制作、运用等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

3、优化整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生动、逼真、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结合画面、音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印度”时,我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导入,运用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展示唐僧西行路线,认识印度的地形分布;孙悟空翻着筋斗云探路,找出印度的邻国和临海;猪八戒发现妇女天天穿着纱丽,判断印度的纬度位置和气候;沙和尚关注河流判断印度,引出印度的圣河――恒河……如此,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了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

3.2、强化图文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但课本和地图册上的平面插图,不便于学生读图分析,加上地理文字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而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强化图文一体,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时,我应用多媒体课件,结合中国地形图,请部分学生上讲台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名称和位置。然后阐述各个地形区的特点,结合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图例,引导学生得出我国的地形特征。进而分析讨论这种地势对我国气候、河流及交通的影响。

3.3、细化课堂信息,拓展学生视野

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的密度加大,结构紧凑,课内外知识互补。

例如,在“巴西”一课的学习时,播放“巴西的足球”,引导学生认识巴西著名的球星,描述发源于英国的足球在巴西的发展情况。“狂欢节”是欧洲天主教的节日,在巴西得以发扬光大;“桑巴舞”是源于葡萄牙的民歌和游戏,在巴西得以盛行。通过原因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大熔炉的缩影”这一内容。

3.4、融合教学难点,理顺知识脉络

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具有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可以理清脉络,化抽象为形象,化难点为易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学习中东石油输出路线时,课本及活动图表复杂,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大。我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了三条三种颜色的中东石油外运航线,采用航海的形式,安排学生描述每一条航线经过的主要海洋和海峡、到达的地区,进而归纳出苏伊士运河航线、好望角航线、马六甲海峡航线,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不同点,加深了学生的中东空间观念以及对石油地位的理解。

3.5、深化情感教育,提升人文素养

地理学科人文精神培养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整合地理多媒体资源,应用生活中的例子和身边的地理素材,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27

一直以来,地理学科都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彰显自己的学科内涵,关于它的教学研究也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高中地理而言,它的知识体系比初中地理更加复杂,加之其本身对学生便有着“逻辑分析”和“理解记忆”的双向要求,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构建知识体系、运用新媒体技术、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应用实践,以及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四个层面出发,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知识体系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对不同知识点的整合和理解。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一些看似彼此独立的知识,其实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对某一地区进行气候分析时,需要综合洋流、地形等因素;而研究某一地区的植被,也离不开海拔、地形、水文等相关要素。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知识构建、将相关知识版块进行整合分析,本身便是出自一定程度上的学科需要。

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要素,引导学生构建出系列的思维导图。有研究显示,相比起单一的数据和文字,人类大脑对图像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明显更高。因此,教师可以罗列出相应的图文表格和图文提纲,将各部分的知识点进行整合。除了“铁路线路”“气候类型”“板块运动”“洋流分布”等必定以图片形式呈现的知识点以外,教师还可以尝试以某一区为要点,对其上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等相关因素进行整合,辅以柱状图或卡通图的呈现形式,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便于学生复习和理解记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应用实践

地理学科本身便与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有着密切联系,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课程讲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比如,以“5号火箭升空”这一时事热点为由头,来引进对大气层相关知识的讲解;针对近年来严重的雾霾现象,让学生思索其中所涉及的气候因素;引导学生运用光照地理和楼房布局知识,检验自己小区的楼房布局和间隔是否合理;结合家乡的河流、地形以及土壤条件,分析家乡的农业发展模式等。

此类具有社会应用意义的知识点讲解以及问题设置,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对其进行思维锻炼的一条途径,能够引导学生在进行思维拓展的同时,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和变现,进而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诉求。

三、擅用新媒体技术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支撑。作为教师传递知识的辅助工具和平台,相关的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得高中地理的知识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具吸引力,同时也能拓展学生学习交流的空间和渠道。

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地理知识的呈现形式。比如在“ppt”课件中插入动图,呈现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下不同的季风吹向、呈现不同海域的洋流流向等等,使得相关知识的传递更加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宽知识的呈现空间。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群,是网络信息时代给予教育行业的福利,高中地理的相关教师可以对其加以充分的利用。如此一来,可以实现师生间不限于课堂的信息交流,实现传统教学中难以达到的教学反馈速度。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社群里上传资料和课件、分享相关的网络教学视频链接、布置课务甚至是与学生群体维系相应的情感链接,进而拓展课堂的外延,提高日常教学的有效性。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保障高中地理课堂效率的基础。而这一要素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素养和教学技巧,又赖于师生间的良性关系。

(一)基于教师自身素养的课堂氛围营造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某一学科的“价值符号”。一位地理教师的综合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价值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这便要求相关教师对自身的综合素养加以提升。

一方面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对课程知识的把握程度、对教学大纲的掌握情况、对教案的设计能力等。另一方面,相关教师还需重视自身的其他“辅”素养。比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富有洞察力的学生心理观察――此类不被教师重视的“次要”因素,其实决定着课程的传播效果,它们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调动,从而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复杂的高中地理学科知识。

当然,想要在高中地理中营造一种积极的课堂氛围,相关教师还可以采用适当的技巧。比如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教师青睐的“提问模式”,通过引导性地提问,可以直接而有效地促使从学生积极思考、推动课堂进程。此外,相关的“小组合作”“绘图竞赛”方式,教师同样可以对其加以试水。

(二)基于良性师生关系的课堂氛围营造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主动与学生构建一种良性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知识的传播效果事半功倍。

第13篇

关键词:教师资格证;课程改革;地理学科知识;教学能力

一、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形成的历史过程

教师资格制度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起步较晚。1986年《义务教育法》首次规定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应由国家建立,强调教师为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教师法》以法定的形式强调实行国家教师资格制度,确立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身份[1] 。1995年,国家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对教师资格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细化。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制定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补充[2]。由此,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基本形成。本阶段的教师资格制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考试对象是非师范类学生和其他人员,师范类毕业生在毕业时修满学分后发给教师资格证书;第二,虽然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审定,但是命题、组织和考试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各地方在试题编制、考试组织、考试时间安排等方面各自为政;第三,教师资格考试的内容以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基础理论为主,很少涉及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第四,虽然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认定门槛较低,除了学历要求外,其它的培养要求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教师资格终身制,没有年限和任期的限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指导性作用不强,缺乏针对性。

为加强国家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使之更为科学、规范,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由国家统一制定考试标准,提高入门条件,加强教师道德建设[3] 。2011 年,国家颁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对中小学国家教师资格制度进行改革,教师资格实行全国统考,并颁布各等级考试科目的大纲[4] 。2011年首先在浙江、湖北两省进行试点,2012年试点省份增加了河北、上海、海南、广西四个省区,2013年又增加了山东、安徽、贵州、山西四个省区,按照规划争取在2015全面执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此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笔试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情境模拟方式进行。本次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专业性和理论性更强,更强调概念和理论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应用,特别是面试,侧重实践操作。第二,以往师范生修习完相关课程后,在大学毕业时直接颁发教师资格证。在新的制度下,师范类学生也要参加并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第三,对已经取得的教师资格进行定期审核,每5年一次,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和师德建设。

二、《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内容结构与特征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国家标准、省级考试”制度下应运而生,大纲规定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理论、地理教学基本知识和理论以及基本地理教育教学能力。

1.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结构

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由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三个部分构成。

考试目标规定了中学地理教师资格考试要达成的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维度,知识维度包括地理学科知识和地理教学知识,能力维度包括地理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地理教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地理教学设计的能力。大纲中采用“了解”、“运用”、“掌握”、“会初步运用”等动词进行表述,清晰地说明申请者对地理科学知识与地理教学能力的把握程度。

考试内容模块部分从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学设计三个部分对每个模块的内容与要求进行具体、明确的说明。大纲中规定中学地理教师申请者首先应具备较好的地理专业知识,包括掌握与中学地理课程相关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地图和其它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掌握地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如人地关系等。教学知识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教材的编写,另一方面涉及中学地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技能、教学评价等一般地理教学知识与技能,从地理课程、地理教材、地理教学三个方面对地理教学知识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说明。教学设计从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形成完整的教案五个方面加以具体说明(见表1)。

试卷结构分配,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所占比例为44%,教学知识与运用占21%,教学设计占35%,考试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客观题占33%,主观题占67%,说明此次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见表2)。

2.中学教师《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特点

关注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

考试大纲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对于地理新课程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情况的考查,增强考生适应地理新课程与新型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了解中学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主要内容要求;熟悉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明确中学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能够运用地理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

重视地理教学基本技能考查

考试大纲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提出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大纲中要求考生具备准确、恰当的制定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运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评价、编写教案等教学设计能力;具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正确处理地理教学中各种问题等教学实施能力;能够采用不同方法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等教学评价能力。从多个视角全面考查,给予考生充分展示其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把握与理解的机会,从中也可有效地考查考生地理教学素养的状况与潜能。

凸显地理科学基本思想和方法

地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随着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地理学的思想方法日显重要。本次教学大纲在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方面,加大了对考生地理科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考查力度。大纲要求考生熟悉地理实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6]。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和方法观察、分析、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三、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改革方向

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渠道,针对教师资格制度的变化,为使师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考试,确保师范生优势特色,应密切结合国家教师培养“专业标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方面对师范生培养模式做出相应调整,突出“实、新、用”,积极与“国考”对接,进一步突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势。

1.完善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体系

切实增加地理学科教育类课程

在以往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技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基础上,应增加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材分析研究、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地理典型课例剖析课程,增强地理教育类课程必修的比例,将地理教育类课程分为理论、技能和实践三层面课程(见表3)。

科学配置各学段地理教育类课程

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地理教育类课程多数均从大三开始设置,集中高年级学段开设,这种安排格局不利于学生循序渐进进行学习,应从大一开始,系统规划、统筹布局,逐步提高。大一开设地理教材分析研究与地理教学技能课等基本地理教学素养课程,大二开设地理典型课例剖析、地理课程标准理念解读、地理教学评价;大三开设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地理教学设计与微格教学;大四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教育实习等。这样设置可以使多数学年既能学习地理教育理论,同时配有地理教学技能或地理教学实践课,形成地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的时序序列(见表4)。

2.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倡导“咨询―探索”教学模式

“咨询―探索”教学模式一般由教师先提出总教学课题作为任务,学生在围绕课题活动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开展尝试性乃至探究性学习研究活动,最后由教师总结评议。该模式教学程序为:提出课题―设计活动―收集资料―研究课题―总结评议[7]。该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加深理解,发挥创造性。

探索“问题―任务”教学模式

“问题―任务”教学模式即先将学生置于实际问题中,课程、教材与资料等内容都围绕问题进行组织,学生自己决定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处理问题,其责任是决定学生自己的学习需要并进行探究,教师对学生活动侧重观察组织和积极引导。该模式教学程序为:问题阶段―初期分析―研究阶段―报告成果。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方式解决问题,提高综合思维、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尝试“案例―研讨”教学模式

“案例―研讨”教学模式即选取真实教育问题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讨论,并根据案例进行演练,学习运用地理教育理论全面分析地理教育教学问题。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展示案例―合作讨论―讲解分析―演练展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和教育实际,列举针对性、实践性等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研讨,深化学习。

试行“模拟―演练”教学模式

“模拟―演练”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播放优质地理教学录像,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在师生深入讨论评价基础上,编写教学案例并进行课堂模拟教学演示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程序为:观看录像―分析讨论―模拟演练―反思总结。该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熟悉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并根据各种教学情境进行模拟授课,以提高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

3.强化各学段教育实习

师范院校常规的实习一般为7周,试教课为12节。但由于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此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改革重视学生教学综合素养,加大对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及地理教学设计能力考查,与之相适应应加强考生实践环节,从师范生进校起,就应整体设计四年实践教学计划,加强组织师范生观摩中小学课堂、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开展教育专题调研[8]。根据不同学段可以将实习制度分为初始实习、基础实习和强化实习(见表5)。

综上所述,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地理教育类课程从课程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实习等多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才能有效提高师范生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确保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竞争优势与创新特色。

参考文献:

[1]蔡国英.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J].宁夏教育,2002.

[2]高交运、李淑贞.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3]刘志红,胡兴昌.教育生态化与中小学教师资格认证体制建设[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

[4] 魏永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

[5,6]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S].2013.

第14篇

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兼有理性思考与人文情怀的学科,对于刚开始接触学习的学生而言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采取激趣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浅显易懂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关注生活的兴趣等,是当前常见的教学方法。激趣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用学生理解的方式,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实物激趣法与情境激趣法等,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更要养成学习地理的兴趣。

关键词:

初中地理;激趣教学;实物激趣;情境激趣

前言:

地理学科教学是一门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结的学科,也是学生在接触后既陌生又熟悉的学科。在教学中,从学生兴趣入手,采取激趣教学法在新课改以来已经得到地理教师的充分认可,并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激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充分挖掘与地理相关的内容,如新闻、历史知识、名言民歌、名胜古迹等。都可以用作引导激趣教学法的媒介。本文旨在通过对激趣教学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并简单对激趣教学法进行探索,以期对日后的地理教学工作有所启示。

1激趣教学法

激趣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先用一个引子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再趁热打铁的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仅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更实在不自觉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整体而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激趣教学法具有如下优势:其一,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地理教学的目标也不仅限于地理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地理学习方式的养成以及一定的人文情怀与素养。激趣教学法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恰好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其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采取激趣教学法的前提就是运用各种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能够在课堂中第一时间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将课堂带入轻松越快的氛围中;其次,能够在课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且与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最后,初中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强烈好奇心的阶段,采用激趣教学法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探索与发现的兴趣,便于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的探索。

2激趣教学法的分类及实例

2.1实物激趣法:

实物激趣法主要是指在课堂采取实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通常会采取的实物包括地图与地球仪以及教育模型、标本等。如较为常规的是地图与地球仪,在讲授地球版块儿时,教师带来地球仪,在上课之前先通过地球仪吸引学生兴趣,进而在课堂中通过地球仪的转动直观的将地球展示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些别出心裁的实物,如在某次教学中,讲述的是海拔与气温的关系,教师就在开始上课之前带来了一些樱桃,是教师在郊区带来的,进而在教学中引出因为地区不同气温不同有些地方的樱桃还未变红,有些已经成熟很久。还有某次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城市“热岛效应”教学,教师会以窗外的天空为引导。采用实物激趣法时,教师通常会引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一是因为实物有时会较小,在大教室中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观察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化,或者能烘托氛围,或是能够形成对比。2.2情境激趣法:情境激趣法通常是运用信息技术、语言效果、名言俗语、生活场景等,构建情境,推进教学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情境激趣法的运用在教学中多于事物激趣法,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下是集中情境激趣法的简单举例:

2.2.1诗词激趣法:

诗词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诗句,会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识,运用这些朗朗上口的诗词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并且能够营造画面感。如在讲解地区气候差异时,教师会运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为学生讲解黄梅雨季气候特征;在讲解气温与地势的关系时,教师会运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在讲述地球运动时,教师会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进行激趣教学法。在此举诗词激趣法的例子,也包括名言谚语,如常见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南北方会有所差异,教师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节气歌”进行比较;方言俚语、自编歌诀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趣,通常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就是对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幽默程度等有所要求。

2.2.2歌曲激趣法:

歌曲激趣法教诗词激趣则更进一步,需要引用的歌曲尽量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如在人文地理教学中,讲解我国民族分布的部分,教师引用了《爱我中华》一歌,其中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之花”的句子,教师在歌曲播放结束后引导学生大声说出能够说出的民族名称,看能够凑出多少,再由教师进行讲解。

2.2.3游戏与多媒体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游戏与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游戏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如在讲解我国行政区划时,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空白地图的拼图,看哪组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拼图任务,学生在自行拼图的过程中实际上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多媒体技术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再现相应的情境,还能进行实物的补充。

结语:

地理激趣教学法的运用是当前教学中较为有效地教学方法,在运用中需要教师进行度的把握,避免教学中出现流于形式、过分放松的情况,毕竟初中阶段学生对自己的把握力还不强,需要教师进行把握;另外,对于激趣教学法所用的形式需要不断变化,因为激趣就是需要教师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丰富的形式,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激趣教学法的运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学生。

作者:李雪菁 单位:包头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国清.初中地理激趣教学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9):210-211.

第15篇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就是建立在地理综合素养基础上的,包括人地关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四个方面的学科素养。这些地理素养体现在我们平时教学设计的三维目标之中,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本文将阐述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和实现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教学;核心素养;

 

一、注重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志趣。

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尽力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把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体会到地理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例如,在讲授地球公转地理意义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理解起来相对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冬夏两季学生到校时天色的明暗以及影子长短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自己记录夏天和冬天的日出时间以及测量夏天和冬天影子的长短,通过自己动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克服地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再比如,在讲授设计旅游方案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计划,亲自动手设计一套能够实施的旅游方案。这时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是有旅游经历或者旅游计划的学生,他们不仅积极合作,而且还向老师请教,最后设计出的旅游方案也比较专业。

二、地理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它包含丰富的自然、人文以及时空变化知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例如,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模拟演示,使学生将地球宏观的运动尽收眼底,将漫长的时间浓缩于瞬间,直观又准确地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抽象的知识内容,从而迅速准确地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产生的各种现象。在讲授“经线和纬线”一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很快地就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经、纬线的概念及东、西半球的划分等内容,并准确地判断出某地的经、纬度。另外,在复习课上还可以用多媒体投影把提前准备好的知识重点或练习题迅速呈现给学生,从而大大减少了板书的时间,加快了课堂的节奏。

运用现代化手段还体现在我们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经常在网上搜索、下载教学需要的资料、视频并运用视频制作工具、编辑工具进行设计与整合。有时也会通过电脑、手机的录屏软件制作微课,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通过网络远程学习。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培养学生宏观认识,看待问题,整体认知事物,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绘制地图。大到绘制地区图,国家地图,小到绘制城市地图,学校地图等。经过学生长期训练,引导他们从全局分析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既方便学生,又能让学生从情感方面认识事物,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自制课件,自制教具,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如制作小地球仪,让学生通过制作观察并体验地球经、纬线和自转、公转的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求学习的规律。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好。

第三,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事物,探究原因。如红绿灯时间是根据什么设置的?城市商业区为什么多位于市中心?河流旁边为什么会出现平原、而汇合处多能形成城镇呢?又如,对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考查,从而深入了解当地的气侯类型、气温、降水等地理因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

四、寓教于玩,开启学生求知欲。

贪玩是学生的天性,世间许多发明创造就是人类玩出来的。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地加以培养利用、强化这种兴趣,就可以培养出学生某种特殊的才能,使学生在某些专长方面有所突破,将来可能做出某些特殊的贡献。玩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玩中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锤炼思维能力,培养学习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商量探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想办法引导学生能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寓教于玩。

例如,在介绍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时,我们引导学生先玩“拼图游戏”,将中国的34个行政单位做成34个不同的拼图块,进行拼图游戏,小组之间比赛,看谁拼的又快又准。再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行政单位的形状,发挥想象力,想想它们像什么,谁想的最接近就以谁的为准。这样以来,学生们争先恐后,积极性高涨,活动力爆棚,使得这节课不仅趣味横生,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再比如,在记忆中国周边的14个陆上邻国时,学生一致反映,国家数量又多,名称又长,实在很难记忆。我们便引导学生探索记忆规律,看看谁能想到又简单又好记的办法来。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课堂氛围瞬间就被烘托起来,有人利用编写口诀,有人采用谐音,有趣的方法层出不穷,给一节相对枯燥的内容赋予了生命。

五、联系、整合各个学科,巧妙灵活的学习地理。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体系几乎涉及到中学课程的所有学科。把这些知识巧妙、灵活的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整体功能,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向其他学科的老师请教,学习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

    语文和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和地理学科的教与学联系都非常紧密。比如,有很多地理景观描写的语句就相当优美,在描述“中国疆域”经度跨度大时,教材上说中国“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西部岶米尔高原繁星满天”,学生在体会文字的优美的同时,也能掌握由于东西跨度大带来的不同时间的知识。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来介绍季风影响的范围,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到海拔对气候的影响时,用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两句则再恰当不过了。还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示冷锋过境时先刮风、后降雪的天气;“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反映了对流雨降水强度大、范围小、历时短的特点。

数学知识已经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各个领域了,认识数字、公式、图形间的关系,用地理知识去把握它们间的联系与区别,已经成为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如:比例尺表达与计算、人口密度、森林覆盖率等概念的教学、地理中还用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形式表达距离、经度或纬度、高度等地理空间要素,。如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的纬度分布规律、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的盐度或温度的纬度分布规律,雪线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等。在讲到太阳直射点时会用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讲太阳高度角时会涉及几何中的线面角问题,关于黄赤交角的度数的太阳直射范围的度数的关系这些学习中的难点,若引导学生联系几何知识和图形进行思考,再结合演示地球仪,这些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人常说“史地不分家”,在地理学和历史学中有一个分支学科就叫历史地理学,说明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是就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所以,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想把地理教活,挖掘地理教材中历史知识是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比如介绍日本时会介绍遣唐使、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以及“鉴真东渡”,讲美国时会说到美国领土的变化、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世界“奴隶贸易”,讲欧洲西部时会提到“工业革命”和“”及影响,最后会上升到学生的情感教育:国家富强才能不受欺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振兴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学科教学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态度,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通过疆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区域地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乡土的思想感情,通过资源、环境知识的学习,培养强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懂得控制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意义。还能从时事学习中巩固地理的学习,如可持续发展观中的发展问题与资源、环境的关联,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时事与地理知识的关系等。

    中学的地理教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是联系比较密切的。深刻理解某些地理问题离不开理化生知识,反之,地理问题又能为某些物理、化学、生物规律的理解提供背景材料,同时地理知识与三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已是当今素质教育要求。如地理当中的河流流向与地心引力关系,地势落差与水能关系的动势能知识的联系;地势与气候的关系;地理涉及的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理教学中的岩石风化,石炭岩地形的形成以及各种有用矿的形成等等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动植物的进化规律,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重要性会联系到生物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