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我们的调查采用了据实填写“xxx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表”、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座谈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就业收入等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了在家务农村民和外出务工农民的建议。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的**个村共有**人,其中劳动力**人(劳动力系指男16周岁至60周岁、女16周岁至55周岁的农村人员,下同)占总人口的**%。经过各种职业培训和参加过正规职业学校培训几乎没有。
二、劳动力在本乡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其中农业生产达**人,高居**%;从事专业养殖**人,仅占**%;从事农产品经营**人,占**%;从事专业农产品加工**人,仅占**%。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在省外就业共有**人,占总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人,占**%)、广东、福建(**人,占**%)、其他地区(**人,约占**%)等。
四、被调查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以“亲帮亲”、“邻帮邻”和自谋职业为主,有少量劳动力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就业。
五、被调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外出务劳动力就业工程主要是制造、建筑业,采矿、其他服务业,另有少量人员就业工种不固定。
六、对就业收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文化程度高的月均收入可达1000元以上,而文化程度低的的务工人员月均工资一般为400元至800元,有的低至月均工资300元,仅有少量劳动力月均工资可达近1000元。
[nextpage]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许多的企业都陆续倒闭,在发展中的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企业倒闭使更多的人无法找到工作,全国剩余劳动力从而增加,许多的人回家过年后不知明年该去哪里?该做什么?2月4号镇坪县人劳局对全县剩余劳动力和企业所需劳动力进行调研,做到心中有数,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调研采取集中笔录座谈、工作人员深入乡镇、企业、各村实地摸底调查,与村民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以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全县20xx年外出务工人数和回家后不再出去的人数、以及在本地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人数。2.对20xx年全县在家待业人数以及年龄、性别、文法程度进行登记。3.对全县各个企业20xx年用工情况进行摸底登记。
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20xx年初全县外出务工(包括有意向外出)和在家(包括回家后不再出去)的人数分别为10247人和3561人。除自主创业和在家务农外全县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432人,本地企业所需劳动力人数为615人。
2.在这次调研中发现全县大多数企业都同意吸纳本地工人,工资待遇相对上年比较稳定,个别企业有所下降。
3.目前,我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已经制约了农民的就业、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进程。
(1)加大教育投入。全县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断改革、完善教育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坚决杜绝新文盲的产生,全面提高青少年素质,加快培养和造就农村实用人才,必须建立健全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形成多层次、多形式成人教育体系,让每个农民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全县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因此,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政府、企业、党校等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培训机制,大力发展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是20xx年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工作任务。
(2)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对科技投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的投入只占农业总产值的0。5%,低于发达国家2个百分点;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科技人员6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0人的水平。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在农村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推行成本很高,甚至有很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民劳动力素质是指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综合能力。由次可见,农业面临着大范围变革,现代农业经营者需要掌握系统的农业生产基础知识,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储运、销售将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关键,改善农产品品质和加快运销周转率将成为农业经营的核心,保护资源、防止污染、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宏观要求。因此,农业经营者还必须在精通专行的同时,在商品运销、信息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事实上没有较高的专业科技素质,根本无法从事高科技的现代农业。
莱芜市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状况
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679095人。其中文盲44664人,占6.58%;小学文化程度186493人,占27.46%;初中文化程度360646人,占53.11%;高中文化程度80078人,占11.7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214人,占1.06%。
全市农业从业人员402296人,按文化程度分,文盲占10.11 %,小学占36.78 %,初中占47.85%,高中占5.05%,大专及以上占0.21%。
全市共有农业技术人员1313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585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104人、340人和869人。
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65281人。其中,文盲占0.78%;小学文化程度占10.50%;初中文化程度占73.88%;高中文化程度占13.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6%。
以上情况表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农民缺乏工商、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规知识,依法自我保护的能力较差,外出务工往往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合法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所以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培训基本情况
2009年以来,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莱芜市积极开展了全民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组织城乡劳动者免费参加就业创业培训,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及其他劳动年龄内的农民作为重要群体,纳入了培训范围,取得了“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效果,走出了一条“政府买服务、群众得实惠”的就业创业培训新路子。
1、健全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为了全面做好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工作,2009年初,我市制定出台了《莱芜市全民创业培训实施办法》,明确了包括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技能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在内的全民就业创业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免费培训的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财政、监察、农业、教育等部门相继联合制定了“培训券发放、定点培训机构认定管理、培训补贴标准、培训资金审核拨付”等一系列具体实施办法,形成了从发放培训券、报名、开班批复、实施培训、监督检查、鉴定考核、培训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全过程的培训体系。
2、建立凭券免费培训制度。为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我市实行了面向返乡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及其他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发放培训券,凭培训券免费参加培训的制度。培训券实行实名制发放,一人一券,不能转让,当年有效。农村劳动力凭培训券自主选择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报名参加培训。培训券由定点培训机构收存,连同鉴定考核证书等资料一起作为申请培训资金的重要资料。
3、建立社会化培训体系。按照培训机构自愿申报、集中审核审查、实地现场考察、综合分析评估、向社会公示、公布的办法,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监察、财政、教育、审计六部门对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培训设施、培训师资、培训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了市职业技术学院、市高级技工学校、市就业训练中心等22所职业培训机构作为市内定点培训机构,同时,在市外认定了3家高校、职业院校作为市外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社会化的培训体系。同时,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定点培训机构区域布局和劳动者培训需求,建立了定点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开班申请批复制度。定点培训机构招收学员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送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学员花名册,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财政局审核批复后开班培训。二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与审计、财政部门联合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集中抽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开班申请学员信息随时随机进行电话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培训单位纠正。三是建立“考培分离”的考核制度。为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正准确,规定考核工作由市职业能力鉴定中心负责,本人凭身份证入场考试,经与开班申请学员信息核对无误后,入场参加理论和操作考试,防止替考现象的发生。四是健全培训实名制管理制度。在培训报名、发放培训券时,详细记录培训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在开班申请、培训、考核、培训资金申请等各个环节均附有培训学员详细信息,并依托劳动99三版信息系统,实现培训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五是健全培训资金审核、拨付制度。定点培训机构在结业考核结束后,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审计等部门报送培训资金申请审批表、学员培训券、考核合格学员花名册、考核合格学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勤表等资料,作为审核的主要依据。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审核审计组,采取审核培训鉴定资料、核实培训对象等方式,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申报资金的各项数据进行多方面的印证核实,按照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人数拨付培训资金,确保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
5、灵活开展培训提高质量。为保证培训质量,除要求培训机构严格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培训计划外,还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一是开展创业模拟实训。改革传统的创业培训模式,在全省率先引进全球模拟公司的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了山东(莱芜)赢在起点创业实训基地,采取创业知识培训与创业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开展创业实训,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并在基地设立了创业孵化室,免费提供电脑、互联网、电话、办公桌椅等办公条件,面向、经销、广告、信息技术、创意产品等楼宇型项目,2年内免费使用,进行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中心为培训学员提供项目开发推介、小额贷款担保、开业手续代办、员工招聘代办、劳动保障事务、优惠政策协调落实、创业跟踪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初步建立了创业模拟实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三位一体”的创业实训服务模式。二是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为有效解决培训机构城乡分布不均、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不方便这一矛盾,指导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村设立流动培训点,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共开办电气焊、缝纫、烹饪、农业实用技术、创业培训等专业流动培训班270余个,培训学员11915人。三是开展定向培训。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定向式就业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莱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羊里培训基地,根据九羊公司的用工需求,开设电工、电气焊、冶炼、计算机等专业,先后培训劳动力620人,全部被九羊公司招用;钢城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开设的行车工专业,先后培训行车操作工126人,较好地满足了当地钢铁生产加工和钢铁物流企业的用工需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资源较少。各类失业人员绝大多数都已通过打工、灵活就业、临时性就业等发方式实现了就业,真正处于无业状态的失业人员较少,加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执行上刚性不够,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够强。二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难度较大。劳动者只要具备了初级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很难终止工作再去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或者因为人数较少,难以开展。使得培训深度、质量等都不能很好适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要
对策建议
1、继续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按照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要求和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的需求,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要求的农村劳动者全部纳入就业创业培训范围,发放培训券,组织他们免费参加就就业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本着规范调整、优化提高的工作思路,在继续开展初级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对取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培训层次,更好地发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
2、进一步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对各定点培训机构进行绩效考评,在此基础上,健全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机制,适时补充符合条件、专业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培训机构和专业,有计划地淘汰培训数量少、培训质量差、社会反映差的培训机构,优化培训机构数量和专业结构。认定一批能够具备开展中级工和高级工培训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具有初级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参加中高级的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
近年来,我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坚持以“政府引导、培训基地市化运作、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地矛盾,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对我镇这种传统农业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讲,这种离土离乡、向外输出的转移方式,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便捷的途径。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相对于向外输出,依靠发展本地经济,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式,有效降低外出务工的成本,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我镇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在我镇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2004年来,我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4800余人,就地安置1200余人,转移人口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60%。2004年全镇劳务总收入约4000万元,劳务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2%。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实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镇人事劳动保障所负责具体办公,做到层层有人抓,块块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各级有关部门按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我镇制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全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我镇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辐射带动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我镇切实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专业技能。2004年我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期,培训人数1350人,2005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期,培训人数916人,向海南五指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组织劳务输出13人,向深圳家政服务公司组织劳务输出24人。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我镇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坚持城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升级。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农民进城务工、落户的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目前,我镇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居民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对于农民来说,劳动力转移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推动、亲朋好友带动、自己积极出动的共同作用下,外出务工人数迅速增加,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时间明显减少,农村就业状况有所改善。
(一)从内部结构看:2004年我镇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0%,比2003年的71%上升了9个百分点,我镇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由2003年5450余人增加到2004年的6000余人,增加了550余人,2004年我镇有65%的农民家庭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2002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年青外转。即农村年青女劳动力离开家乡,外出谋求发展。这些大多是未婚女青年, 主要从事服务业, 或者到外企、工厂打工。二是举家外出。即夫妻或全家共同外出创业。他们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 一般是沾点亲、带点故,至少也是邻居, 自发地结伴外出。三是就地转移。即离土不离乡, 就地转移, 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 土地出租或者转让给他人经营,吸纳了一部分的农村女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多数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综合能力差,造成了转移过程中择业面窄的问题, 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由于文化程度低, 又没有专业技能, 选择的就业转移机会十分有限,严重缺乏竞争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因此, 只能从事脏、苦、累的简单劳动, 劳务报酬少, 劳动强度大。
2、 多数农村妇女还存在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的问题。一是不愿在本地打工,怕所谓的丢面子。二是好高骛远, 高不成, 低不就, 不愿做一个普通打工者。三是目光短浅, 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大多数的妇女在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 年龄又大的情况下,仍然要求到工厂上班,而不愿意从事简单、工资又不算低的家政服务。
3、 中介服务组织不健全,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没保障, 造成了转移大军的盲目流动。目前, 虽然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但在提供信息、就业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 服务方式及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择业需求, 真正通过中介服务组织找到工作的很少。在就业中,农村妇女的权益受到侵犯、人身财产无保障的现象屡见不鲜。
4、 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吸纳农村女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近年来乡镇企业由于受市场、体制、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优胜劣汰,乡镇企业处于不利地位。同时, 随着乡镇企业的结构升级和调整, 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吸纳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能力逐步减弱, 原来从事乡镇企业的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岗位也将同时减少。
1、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努力为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主要是抓好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把加快建立和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作为农业推广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环节来抓。同时, 要不断加大农业招商的工作力度,通过积极引进项目, 加大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力度,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的培育,以此拉动农业发展项目对土地的需求。
2、 加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和意识培训, 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 积极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培训高素质劳动力中的主导作用, 培养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实用人才, 切实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劳务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要面向外界的劳务市场,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 提高她们外出闯市场的信心、勇气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 要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市场, 鼓励她们走出去,去认识世界、发展自我。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业模式;促进就业
作者简介 李雨(1976-),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陕西杨凌 712100)
根据国务院研究室牵头组成的农民工问题调研和文件起草组撰写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在产业工人中的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且仍有增加的趋势;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对于本身已经有巨大的就业压力的人口大国,解决不好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带来不少就业矛盾,诸如城乡就业的差异、农民就业的歧视、就业保障的落后等等。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既是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农业实现新的飞跃面临的一个极其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困难解析
农村劳动力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希望以此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但是,更多的青年农村劳动力已经不是单纯满足于获得经济报酬,他们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对就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通过外出就业学到一定的就业技能,能够实现个人价值。非农就业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发展的重要方向。遗憾的是,目前的就业环境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充满重重困难。
(一)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得农村劳动力就业遭遇许多现实难题。在可以选择的就业门类中,由于身份限制,农村劳动力不得不选择一些诸如建筑业、加工业等危、重、累的行业就业。更为重要的是,由户籍衍生出的许多公民权利在农村劳动力身上也无法实现。“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这不仅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范围主要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但是产业需求总量是有限的,而且增长空间也比较狭小。面对这种产业结构的矛盾,第三产业;尤其是有关农村服务方面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远远落后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需求,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局限。
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的产业,对于其个人能力需要以及培训的可能性非常低,农村劳动力希望通过就业,得到个人技术和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景不是非常乐观。况且非农就业总是停留在低层次领域,无法通过就业满足劳动力的精神需要,就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大受影响。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影响其就业效果。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偏低、就业技能不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85%以上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将会需要更多农村劳动力参与农村发展建设。农村会增加许多新型农业服务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村经纪人、农业中介服务组织等等就业需求。这些新的就业门类,对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的要求,将会成为其就业的先决条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就业有着内在的联系,劳动力综合素质越高,就业的可能性越大。
(四)农村就业体系落后助长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困境。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主要表现为“外向型”就业,即多数农村劳动力均选择向城市流动寻找就业机会。一方面,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需要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参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农业领域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适合农村劳动力发展的就业岗位。诸多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困境。
二、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经验分析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状况。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美国十九世纪初,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约占四分之三。从事非农业的人口只有四分之一。这种农业人口结构与我国目前的状态非常相似。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不仅大量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而且数量也不断增多,使农村的产业部门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非农业人口在农村中已经占到绝对优势。此外,还有部分城市人口向农村的非农部门倒流。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的比重略有上升,占到全国人口的28%。
法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减少了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但是随着农村的农工商一体化体系的加深,各种设在农村的加工合作社等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得到较好的解决。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针对自身特点,日本政府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做出不同的政策,以此调整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状况。在工业化早期,以工业为中心的非农业部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强,政府选择重工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同时采取职业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措施,鼓励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后,非农产业部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政府将政策重点放在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就业,通过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在大城市发展战略进行的同时,并不孤立地发展大城市,置农村于不顾,而是有计划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得农村的产业发展以及容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顺应农村劳动力状况得到调整。
(二)促使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美、日、法等各国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的就业动因。主要在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伴随农业机械化程度加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工商一体化形成,农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同时,城市工业化进程加快,非农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和容纳量增加,农村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成为可能。此时,各国政府在不同时期,依据劳动力就业状况,适时提出适应不同情况的灵活就业政策,加快制订各种就业保障计划和立法,推进就业结构的合理化,促使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合理发展。
(三)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分析。美国农村劳动力遵循了两种模式进行转移就业:一是从地域上,向农业边疆(或称农业边地)转移就业,或者向城
市转移就业。二是从部门上,首先在农业部门内部,向种植业以外其他部门转移;其次向城市的非农部门转移就业,例如城市制造业或服务行业;最后向乡村的非农部门转移就业,例如农产品加工工业等等。
日本城市化与工业化齐头并进、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过程中,选择的是大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大都市圈”,即以某个大城市为人口聚集中心,周围发展卫星城,再向外辐射与扩展。同时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并且通过法案促进工农业、城乡化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发展计划,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市劳动力的影响。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美国城市各种产业部门自动化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失业人口大为增加,加上城市的庞大臃肿,城市接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降低。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向农村的非农部门寻找就业出路。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使农村的非农部门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加之国家政策的适时调整,农村劳动力向农村非农部门的转移加大。这样恰好解决了城市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并且使两个劳动力市场均能够充分满足就业需要。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法国农业人口减少太快,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产生竞争,并且出现了大量失业的农村劳动力。法国政府开始有意放慢排挤农业劳动力的速度,并进一步鼓励合作社等在农村开办企业,使小城镇或农村集市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此缩小城乡差别,减少农村劳动力对于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冲击,有力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失业数量。
(五)小结。综观国外有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实践,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扎根于其对于城乡一体、同步发展思路之下、配以合理的政策指导以及灵活措施的综合实现。首先,明确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构成中的重要位置和积极作用,肯定城乡劳动力在就业中的平等地位和机会,进而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权利的限制。其次,对于农业农村的发展进行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农村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保证农村劳动力有充分的就业机会。最后,在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前提下,国外政府对于国家的整体劳动力市场进行合理引导,在扩充农村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吸引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进行倒流,使得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形成了健康平行发展的势态。
三、借鉴国外经验探寻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新路径
(一)制订合理的促进就业的政策制度
1 户籍制度的消除。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村户籍而丧失许多就业机会、遭遇就业歧视、没有就业保障,户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就业的障碍。甚至于对城市劳动力而言,户籍也成为了就业枷锁,同样会遭遇到本地户口的就业机会限制。
户籍制度的本意在于对城乡居民的人口数量、迁徙情况等进行有效管理,实际上这一目的在取消户籍制度的情况之下仍然可以实现。目前的居民身份证完全可以保证城乡居民的身份识别、住址、居住地等等信息的保存和随时查取。在技术上,还能够通过扩大身份证的存储内容来更为细致的保留个人信息情况。因此。户籍制度已不是现在社会人口管理的必要手段,更何况其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到公民的个人权利之时,这一制度更没有存在的价值。目前的户籍制度难以立刻取消,毕竟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体现着不同地区公民的不同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福利待遇。但是从社会的长远发展角度看,代表城乡差异的户籍制度必将消失。“户籍改革本身并不复杂,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却是错综复杂的。不研究解决好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问题,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将难以稳步推进。”因此,国家对于依附于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社会政策的改革,成为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前提条件。这些,需要在社会保障等相关领域尽快出台相关条例或规章。
2 城乡一体化就业体系的建立。2008年开始实施的《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就业形式,成为国家在今后的社会就业发展政策中大力倡导的一种就业方针。而能够充分实现这样的一体化就业体系,则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推进。
首先,对于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应该着重向农村劳动力进行倾斜,迅速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面对新兴的就业门类,农村劳动力不必担心就业门槛过高望而却步。
其次,平衡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劳动力进入就业领域的重要中介。劳动力市场偏离农村劳动力使得多数农村劳动力在就业中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就业成本的增加。
再次,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一般是凭借个人经验、口口相传的信息等等不确定因素,盲目进入到特定就业领域,造成劳动力价值发挥受阻以及生产力的降低。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信息化程度,及时向农村劳动力传达各个就业领域和地区的用工需求情况,减少就业中的盲目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效率和就业质量。
最后,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失业以及就业保障工作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农村劳动力在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到普通的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后,就会存在失业可能。失业的存在是就业领域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对于失业人员进行的救济以及保障工作。则更为关键。目前的失业和就业保障的范围,主要针对城市劳动力和一些特殊的失地农民。普通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就业中的失业保障、就业与失业的申报工作的建立、刺激就业和减少失业的政策体系的建立,应是现阶段政策关注的重点。
3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我国在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因此,发展资本密集的重工业、知识密集的IT和BT等高新技术产业是必不可少的,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然而,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劳动密集的产业,保证全社会的充分就业,特别是扩大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实现共同富裕也是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尽快建立劳动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尤其是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应该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政策方向。“在中国劳动力就业构成中,主要是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并大大偏离于其他国家的普遍情况。从世界各国情况看,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一般高于其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结构转换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国非农就业结构偏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
(二)建立合理的就业选择模式
1 完善内向型就业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主要表现为国内就业,尤其是向本土就业,一般的农村劳动力对于外出离乡、离土就业仍然有一定
的顾虑。本土就业具有身兼两职的优势:进可从事非农产业,退则可继续务农。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模式造成就业岗位的分布不均,以及就业人员分布过于集中。内向型就业模式中,要考虑到以下问题:首先。就业的地域要从全国的资源和就业岗位情况进行配置。不要趋于一隅,充分发挥不同城市吸纳劳动力的潜力。此外,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能一味强调地域的远近,只要进行合理的就业分配,发展乡镇企业,加大用工数量,即使在本乡本土也可以进行充分就业。
其次,内向型就业模式,应该使就业岗位适合不同区域的基础条件。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尤其是就业技能不足的劳动力的就业确是非常适宜。针对某些就业门类而言,也只能是采用劳动密集型模式进行生产。因此可以设法使得企业选址、用工等情况,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配套推进,合理利用各个层次人力资源的不同价值。
最后,内向型的就业模式更要求农村劳动力突破原来传统的就业方式,从被动的被雇佣进入就业领域到主动进行创业,开发劳动力的就业潜力。农民创业的过程是社会总资源的重新配置过程,是对传统的农民――农村――农业生产方式的否定,是对原有的城乡二元化体制的挑战和创新。农民创业作为农民就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不但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思路。
农民创业问题涉及到农村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创业实力、创业的胆识等等问题,政府的合理指导和扶持,以及相应的政策倾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创业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之时,必须做好前期的分析,如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分析。这些必要因素均能保证的情况下,相信农村劳动力的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应该得到较大的体现。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但农业内部有困难,其他备业也面临着各自的实际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领导者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经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改变作风,不断开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局面。当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环境因素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激励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充分就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促进农民增收、缓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西部大开发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紧张局面。但是,还存在许多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部分家庭成员贸在农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人均收入为免税额和比例税制的基础,征收所得税,并减免抚养负担比较重的人的所得税。对于正在领取保险退休金仍在就业的,要采取征收征罚性所得税的办法,以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更多的正需要就业的劳动人口。
(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载体。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发行国债数千亿元,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改变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的大容量载体。
(3)地方政府的封闭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阻碍主要来自各大、中城市对农民进城采取了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定外地劳动力进城就业数量的政策,而且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业也作出了规定。对本地劳动力采取保护“壁垒”。如长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推出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限制性管理,不断增多就业的办证收费名目,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求职风险。
1.2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环境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100家劳动力市场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就业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强,较好地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所有这一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在编制完成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有条件的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完全形成还需要时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不至于盲目流动,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由单个性向整体性发展,应主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放问题,目前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的政策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竞争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受到破坏,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也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三是定位问题。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干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正常就业。
1.3中小企业环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现状;三是中小企业就业制度灵活,适合农村农忙农闲的特点;四是中小企业分布广,城乡分布合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来看,7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进入到第三产业,因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对劳动力的吸收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估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还能容纳16000万劳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进入的其他领域还包括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敏感的第二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仍然要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大约6000万劳动力。这样,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小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的窘境,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它发展壮大中的缺点。点多面广、四处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风险。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小企业将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职工下岗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现实。与此同时,城镇失业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1—1997年的7年间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52万、360万、420万、476万、520万、552万和570万。近几年来,城市就业形势严峻,1997年来企业下岗职业总数为1151万人,加上行政企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其数量达1200万人,1998年新增下岗职工2350万人,分流5O万机关干部,再考虑精简机构、青年就业、学生毕业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万劳动力,1998年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907万人。这样,城市与农村双方劳动力供给都在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入中小企业的空间就没有多大了,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障碍。
l。4国际劳务输出环境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由于国际社会经济交流的增多、双方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这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按照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一40测算,每年额外增加4—5个百分点的出口,就可以使国有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从而增加近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在今后十年,就业率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提高50,达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长0.15个百分点。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一300万个就业机会。入世也会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增加更多的农村劳动就业机会。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保护主义加强,限制措施增多,劳务价格越来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条件苛刻,标价普遍压得很低,对外工程项目只能达到保本水平,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三是普通劳动需求明显下降,技术劳务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五是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输出到国外。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力在国内各类市场的流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各国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以保护本国利益因此,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劳务市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2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对策
2.1消除政策环境的障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外出还是在本地就业,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自我创业都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流动人口收费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2.2消除空间转移的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一般向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致使其他地区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就比较困难。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国有企业自身状况的不理想,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失业率上升,原本城市人口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愿意干的城里人增多起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拓宽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力输出人口密集地设立劳动力服务联系点,在外地设立劳动办事处,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二是输出基地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要在政策、企业和劳动力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定期输送各类劳动力,形成若干个劳务基地。三是培训层次化。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出国人员培训等。四是组织多元化。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由当地劳务部门有组织输出的比重不到10%,主要以亲帮亲、友帮友形式,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形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力量分散,转移空间有限。这样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形成合力。为此,要建立劳务中介、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由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化组织结构,保障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扩大输出规模,推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连续出现两位数增长的业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出现极大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就,给我国农村劳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6.6亿多,占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87%。但是也必须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着政策封锁、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健全,国际劳务输出环境不理想等诸多不利因素。为此,政府决策者或参谋者应重视和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并采取有力措施,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不但农业内部有困难,其他备业也面临着各自的实际困难,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领导者应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提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的新经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改变作风,不断开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局面。当前不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
1.1政策环境因素
(1)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要保证,也是激励农村劳动力脱贫致富、充分就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近几年来,国家采取了促进农民增收、缓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西部大开发和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缓和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紧张局面。但是,还存在许多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和限制措施。因此,政府应通过税收政策调整、鼓励部分家庭成员贸在农村。例如,政府可以家庭为单位按家庭人均收入为免税额和比例税制的基础,征收所得税,并减免抚养负担比较重的人的所得税。对于正在领取保险退休金仍在就业的,要采取征收征罚性所得税的办法,以腾出更多的就业岗位给更多的正需要就业的劳动人口。
(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的大容量密集载体。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安排就业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家发行国债数千亿元,加大了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电网改造,改变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新的大容量载体。
(3)地方政府的封闭政策,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阻碍主要来自各大、中城市对农民进城采取了各种歧视性政策。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相继出台了限定外地劳动力进城就业数量的政策,而且对进城农村劳动力进入的行业也作出了规定。对本地劳动力采取保护“壁垒”。如长沙等一些中小城市也相继推出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进行限制性管理,不断增多就业的办证收费名目,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成本和求职风险。
1.2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环境
我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国100家劳动力市场基本完成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试点任务,取得了积极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在就业服务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信息收集和工作全面加强,较好地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就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中央到地方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体系,劳动力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所有这一切,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逐步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在编制完成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在有条件的省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推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极大地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正常有序的流动,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机制完全形成还需要时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就业政策的不协调,不配套从而导致市场分割现象仍然严重,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不至于盲目流动,由临时性向稳定性、由单个性向整体性发展,应主要解决的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开放问题,目前一切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的政策都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开放,入世后更是如此。二是平等竞争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较,农村劳动力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受到破坏,劳动力价格的低廉也破坏了等价交换原则。三是定位问题。政府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随便干预劳动力市场,政府应该积极运用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正常就业。
1.3中小企业环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特点而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途径。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企业数量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二是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文化水平要求不高,适合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现状;三是中小企业就业制度灵活,适合农村农忙农闲的特点;四是中小企业分布广,城乡分布合理,适合农村劳动力的生活习惯。就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情况来看,7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将更多地进入到第三产业,因第三产业具有分散、规模小、劳动密集、资本就业弹性大等特点,对劳动力的吸收仍具有相当大的空间,估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中小企业还能容纳16000万劳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进入的其他领域还包括为大中型企业配套的劳动密集的敏感的第二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从长远来看,第二产业仍然要吸纳大量劳动力。根据过去的情况预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大约6000万劳动力。这样,由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含量提高,使得新增加的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就能大量地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小企业自身外部环境的窘境,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瓶颈。中小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其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它发展壮大中的缺点。点多面广、四处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风险。随着中小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中小企业将逐步地被淘汰,一部分职工下岗和失业。在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扩大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至少在目前不太现实。与此同时,城镇失业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1991—1997年的7年间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352万、360万、420万、476万、520万、552万和570万。近几年来,城市就业形势严峻,1997年来企业下岗职业总数为1151万人,加上行政企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其数量达1200万人,1998年新增下岗职工2350万人,分流5O万机关干部,再考虑精简机构、青年就业、学生毕业分配等自然新增的1200多万劳动力,1998年城市劳动力供给总量达2907万人。这样,城市与农村双方劳动力供给都在增加,使得农村劳动力进入中小企业的空间就没有多大了,从而成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大障碍。
l。4国际劳务输出环境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由于国际社会经济交流的增多、双方贸易的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的升级,给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在2005年将完成入世的各项承诺,这将有利于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加工贸易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有望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按照外贸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20一40测算,每年额外增加4—5个百分点的出口,就可以使国有经济多增长1个百分点。从而增加近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在今后十年,就业率比20世纪90年代平均提高50,达到0.15左右,即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总量增长0.15个百分点。由此推算,入世后比入世前每年平均增加200万一300万个就业机会。入世也会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并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可以增加更多的农村劳动就业机会。
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国际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竞争加剧,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保护主义加强,限制措施增多,劳务价格越来越低;二是工程成交条件苛刻,标价普遍压得很低,对外工程项目只能达到保本水平,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三是普通劳动需求明显下降,技术劳务居于主要地位;四是非法移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五是随着劳务输入国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劳务市场对外籍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大量的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输出到国外。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劳动力在国内各类市场的流动基本上是自由的,但对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各国都有一定的行政干预措施以保护本国利益因此,把我国丰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向国际劳务市场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方式。
2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对策
2.1消除政策环境的障碍,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外出还是在本地就业,无论是进入乡镇企业还是自我创业都需要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由于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制度、流动人口收费制度以及地方政策制定的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因此,迫切需要给农村劳动力以宽松的环境。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的农业改革政策。如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土地股份化,“四荒地”使用权租赁等。另一方面,要制定有利于农村非农化的产业政策。以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通过制定政策,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回归创业。同时,注重培育农村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从多方面为创业人员构建安居乐业的环境。
2.2消除空间转移的障碍,拓宽劳动力就业空间
劳动力转移从空间地域上一般表现为省内、省外和国外。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一般向东南沿海和大中城市转移。由于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素质提升很快,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明显提高,致使其他地区素质不高的农村劳动力向该地区转移就比较困难。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紧缩,大中城市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更深层次,国有企业自身状况的不理想,导致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失业率上升,原本城市人口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愿意干的城里人增多起来,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日趋狭小。因此,拓宽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服务的网络化。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在劳动力输出人口密集地设立劳动力服务联系点,在外地设立劳动办事处,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劳动力信息交流。二是输出基地化。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要在政策、企业和劳动力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每年定期输送各类劳动力,形成若干个劳务基地。三是培训层次化。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各类劳动力进行培训。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就业需要。既要有劳务输出的岗位培训,也要有农业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素质培训,还要有出国人员培训等。四是组织多元化。目前,外出务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由当地劳务部门有组织输出的比重不到10%,主要以亲帮亲、友帮友形式,以地缘与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形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力量分散,转移空间有限。这样就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联合,形成合力。为此,要建立劳务中介、职业介绍机构,形成由政府、学校、个人等多元化组织结构,保障在“有业可就”的前提下,扩大输出规模,推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从数量来看,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53.7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5.06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8%,其中:在乡外县内的5.3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0%,县外省内的7.8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4.5%,省外的1.9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5%。除常年外出劳动力外还有4万多农村劳动力从事县内企业、工厂的钟点工(或计件工),他们农闲进厂务工,农忙在家务农,所以,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36%。从经济收入情况来看,以每个农民工平均月收入1200元计算,那么2011年全县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超过15亿元,占全县农民纯收入总额的四分之一,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成为我县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主要有如下五种:
1.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如县劳动人事部门、乡镇的各种服务站等部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本系统、本部门结成“帮扶对子”,形成“就业服务网络”,广泛搜集就业信息,根据信息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后,再输出到需求地区就业,2011年通过这种途径转移的劳动力有2.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5.3%。
2.通过中介组织介绍转移。2010年通过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等职业服务中介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有0.86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7%。
3.通过亲友介绍转移。2010年通过这种途径转移的劳动力达8.4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6.3%。
4.用人企业招聘。2011年通过这种途径转移的劳动力有1.0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6.8%。
5.自己外出转移,主要是农村的能工巧匠,农村能力外出经商,从事农产品流通等,2011年这类劳动力转移有2.4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的15.9%。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来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转移就业中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又加速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农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农民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分布广,所投入的资金还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不能完全开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出务工人员素质的提高。
2.认识不够充分,宣传力度不大。在认识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够重视,指导和宣传力度不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3.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渠道不正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大部分通过亲友介绍,大部分没有签订用人合同或签订的合同不够规范,同时,工资待遇也不能保障,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的力度,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将这项工作纳入工作议事日程上来抓,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深入到那些经济不太发达、剩余劳动力多的村,进行细致的宣传、发动,使之人人皆知,为农民增收做好服务工作。
2.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在搞好宣传发动的同时把农民工的培训计划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及有关单位,使整个社会都来参与此项工作,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共同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
3.要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入,特别是宣传、培训资料等启动经费要尽快落实。地方财政及有关部门要把农民工转移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便开展好此项工作。
4.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进行就业前的技术培训,职业道德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诚实守信,进城后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增加收入。
(二)进行制度改革,为外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优越的条件
1.制定农民工外出务工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积极性。
2.培育专业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各种问题,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有序流动。
(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条件
1.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走 “科技兴农”道路,推动农村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链条的延伸,扩展农村生产的空间,拓展劳动就业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尽可能在当地转移就业和消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4年度课题(JRS-2014-1099)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6日
一、问题的提出
指出: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所谓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近年来,河北省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经济的支撑作用日渐明显。据统计,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率达到46.8%,比2007年提高6.5个百分点。但总体来看,河北省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不仅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影响河北省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前,河北省正在推行新型城镇化进程,新型城镇化既要重“物”,更要重“人”,“人”是核心。它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促进进城农民工市民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当前深入研究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问题,对于促进河北省城镇化,促进进城农民工市民化,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并最终促进河北省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并提出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探索了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之间的关系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而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成功转移并实现就业。城镇化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非农业收入,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对城镇化也具有反作用。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涌入城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使农民定居城市,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也是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二者之间相互促进,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发展。
三、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2011年河北省从业人员共计3,962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118万人,城镇从业人员比2000年增加380.24万人。2011年农村就业人员为2,700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74.81%,农村就业人员比2000年增加231万人,平均每年提高8.8%。河北省输出的农民工数量多于输入,属于净输出省份。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全省每年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农民工输入输出规模在全国排在前列。2014年,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730.9万人。河北省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万人以上,农民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5%以上,每年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0万人以上。
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劳动者的素质对劳动力的转移或流动竞争就业影响极大。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工自身没有接受过特别多的文化教育。同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仍然不足,造成了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下。据河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河北省农民外出就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最高,占58.5%,小学文化程度占31.6%,高中文化程度和文盲各占5.4%和4.3%。
(二)制度因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制度改革,逐渐改变城乡二元机制,但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仍然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制约。尤其是推动劳动力转移的法制建设滞后,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在客观上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三)城镇化水平低,吸纳农村劳动力有限。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低,多数乡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承载力差,集聚能力有限,满足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县城区、镇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极大地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效率。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的其他因素。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还面临着自身就业层次不高、经济条件差、法律维权意识差、整体心理素质差、工作的临时性、地理文化差异等问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定居还面临着城镇生活成本高,孩子的教育成本高,城镇居民对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歧视等问题。
四、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河北省外出务工农民素质低下,劳动力之间素质差距大,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类,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就业方向的劳动力进行分类培训,全方位提高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要加强职业培训,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保障。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力度,提升其自身素质是解决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内在因素。只有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提高,在就业过程中才能处于优势地位,才能真正地融入城镇,从农民转化为市民,才能真正促进河北省城镇化建设,从而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加强小城镇建设是城镇化的推动力量,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措施。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的向小城镇流动。要合理规划小城镇发展,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镇支持力度,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小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小城镇实力。根据各个城镇的实际情况,把发展实体经济和促进产业集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对小城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同时与农村劳动力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落户安家。河北省小城镇基本分布在中心城市周围和交通动脉周边,小城镇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集中发展优势产业,提高小城镇吸收接纳农民工的能力,加快小城镇的发展。
(三)完善相关劳动政策法规,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完善保护农村劳动力权利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雇佣关系,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制度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对农村劳动力市场进行引导和监管,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劳动力相关劳动政策法规,从法律层面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权利。要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和完善劳动争议机制,完善工资发放制度,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进行监管,对于拖欠行为进行法律制裁。要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整合劳动市场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实行整体推进,统一规划,健全以城市为核心、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实现就业服务经办信息化和就业扶持政策补助资金管理信息化,并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政府需要转变服务职能,加强保障,强化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多元化、信息化专业和专业化,为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驾护航。
(四)变革社会保障体制,增强社会保障能力。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开管理,该制度阻碍着农村劳动力进程就业,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在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劳动力社保覆盖面,将各类企业就职的农村劳动力纳入社保缴纳范围,缩小城镇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社保差异;其次是逐步建立城乡一元化的社保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个人账户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要积极探索多种筹措资金途径,改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使农民工从社保制度上与城镇居民接轨,在条件成熟时,按照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要求,全面整合城乡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资金和社会保障机构等,构建一个有统有分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五)加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文关怀。城乡二元制度造成了进城农民和城市市民的对立,城镇居民产生了对农民的歧视心理,造成城镇社会的不和谐,形成了不利于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中要改善农民工城镇就业,促进城镇化发展,必须在推进制度假设的同时加大对农民工人文关怀。
政府在提高进城农民工物质生活的同时,多关注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工的社会政治地位,改善农民工社会形象。企业要对农民工进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农民相关福利待遇。城镇居民要重新认识农民工群体,改变对农民工以往落后愚昧的认识,认识到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和付出,接受农民工成为城镇的一员。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学荣.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关键词:农村高速公路;通达性;劳动力非农就业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0330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RC102)。
作者简介:罗仁福(1972-),男,江西乐安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教育、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发展研究;张林秀(1962-),女,江苏溧阳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教育卫生、农村公共服务和农村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4-0044-05收稿日期:2012-06-21
引言
道路投资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减贫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相关理论指出,道路建设可降低城乡间运输和交易成本,促进城乡贸易,加快城乡间人员流动和信息交流(Rostow, 1971;Gannon et al, 1997;Olsson, 2009)。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对经济增长以及农民非农就业具有正效应(Gannon et al, 1997)。
我国学者对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作用问题也进行了研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路网里程对GDP有显著促进作用,路网密度与非农就业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Fan et al,2004;Fan et al,2008)。Zhao(1999a,1999b)的研究使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村里和村外道路的连通性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农户截面数据,邓蒙芝等(2011)的研究认为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存在正相关关系。由于缺少相应的数据,鲜有研究对外部道路交通条件、特别是高速公路等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和识别我国高速公路的巨大变迁与农村地区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农村地区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情况的影响。为此,本文有如下三个具体的研究目标:首先,基于微观层面面板数据,把握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其分布;第二,描述我国农村地区高速公路通达性的变迁,并分析高速公路通达性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相关关系;最后,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识别并估计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一、数据描述
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农村实地调研。调研组调查了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地区和农户在2004年及2007年的情况。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5个省25个县50个乡镇100个样本村作为样本地区。样本村的抽样步骤如下:首先,将我国分为5个主要农业生态区域,每个农业生态区随机选取一个样本省,共选取5个样本省;其次,在每个样本省中,按人均工业总产值排序分层随机选取5个样本县(Rozelle,1996);第三,在每个样本县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出两个样本乡镇;最后,用类似的方法从每个乡镇中选取两个村作为样本村。
根据样本村提供的户籍登记表,调查队员使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出样本农户。在2005年的调查中,调查员从每个样本村中随机选取8户样本农户,共调查了800个农户的3360个家庭成员。在2008年的跟踪调查中,调查员对2005年接受调查的农户进行了回访,总计回访了682个农户的2867个家庭成员,回访比例在85%以上。使用2005年的调查数据,发现回访和缺失两类农户在家庭主要特征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显著性。
在调查中,调研员收集了样本村基本情况、农户及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在村级层面,收集了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现状等信息;在农户层面,调查员到农户家中进行一对一访谈,收集了农户生产和生活基本信息,还收集了农户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方面的信息。
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快速增加,对农民增收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样本数据也显示,调研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著增加的趋势。2004年~2007年间,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上升了5个百分点,从2004年的50%增长至2007年的55%。
我们将农村劳动力依据年龄分为5组。从样本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见表1)。两轮调研都表明,26岁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随着年龄增加,其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逐渐降低。除了55岁以上年龄段的劳动力外,2007年其他年龄段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比例均高于2004年水平,其中以36岁~45岁年龄段的增幅最为显著。这说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增加,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参与非农就业。我国16岁~25岁低龄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快速上升,非农就业参与率增长了近10%。部分低龄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快速增长值得重视,需要尽早考虑如何让这些仅仅具有初中或以下学历的农村劳动力更好地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同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见表2)。两轮调研数据都表明,农村男劳动力非
农就业比率显著高于女性劳动力,平均高了20多个百分点。此外,在调研期间,尽管两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率都明显提高,但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率的涨幅小于男性劳动力;前者增幅为4%,后者为7%。
本文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非常重要的观点(见表3)。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非农就业参与率越高。在2004年,没有上学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只有27.9%,但高中及中专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为75.3%,而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
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为89.2%。在2007年,这一趋势仍然没有太大变化。通过比较2004年和2007年不同教育程度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具有小学及以上教育程度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未接受任何教育(文盲)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未接受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将越来越难以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的需要。
调查数据显示参与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见表4)。2004年,未参加技术培训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为42.6%,远远低于参加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77.1%)。2007年,这一趋势基本保持不变,参加过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80.7%)也显著高于未参加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48.7%)。
三、农村高速公路变迁与非农就业
改革开放后,基础设施投入开始逐步纳入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各级政府开始大量投资于道路建设以改善道路质量,高速公路建设也步入快车道。在这一背景下,高速公路也越来越接近村落。样本数据显示,2004年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为67.6公里,但到了2007年,该指标显著下降至43.2公里。
虽然2004年~2007年间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大大缩短,但该指标在样本村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见表5)。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离高速公路最近的25%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仅为6.8公里,而离高速公路最远的25%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却达到194.6公里。此外,虽然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距离在研究期间都有所缩短,但总体来说,2004年离最近高速公路距离越远的样本村,其改善的程度相对也越大。
调查数据显示,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的改善和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存在正相关性(见表5)。2004年离高速公路最近的25%样本村,其高速公路通达性仅有小幅度改善,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也仅从2004年的60.5%小幅增加为61.1%,而高速公路通达性有较大改善的样本村(2004年离高速公路最远和较远的样本村),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都显著增长了7%~10%左右。
不同省份间样本村离最近高速公路的平均距离也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其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变化也不尽相同(见表6)。江苏、河北和四川省样本村2004年高速公路的通达条件较好,而陕西和吉林两省样本村高速公路的通达条件较差。在2004年~2007年间,不同地区农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的改善程度也呈现区域性特征。四川和河北等省高速公路通达条件改善不大,陕西、吉林和江苏等省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有了较大改善。高速公路通达条件改善程度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关系。四川和河北等省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改善不大,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提高幅度也较小;高速公路通达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的江苏和陕西省的样本村,其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则提高幅度较大。
四、多元回归分析及其结果
虽然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性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之间显著正相关,但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样本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的改善是否能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则需要计量经济模型的验证。为此,本研究将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模型逐步控制可能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识别和估计样本农村高速公路通达条件的改善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在模型的设定中,因变量Off-farm是2004年和2007年样本农户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状况,取值为1表示参与了非农就业,0表示未参与非农就业。模型的自变量包括劳动力的年龄(Age)、性别(Gender,它是一个虚拟变量,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教育程度(Education)和是否参与技术培训(Training表示该劳动力是否接受专业技术培训,1表示接受过,0表示未接受过)等个体特征。
在模型(1)中,通过增加农户层面的虚变量(Dhousehold),可以控制农户层面随时间不变因素(如农户居住地的一些自然、区位特征等)的影响。而通过在模型中添加时间虚变量(Dyear),可以控制调查期间其他随时间变化的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不同样本地区随时间变化的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而这一差异可能会导致估计结果存在偏误(Wooldridge, 2002),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了时间虚变量(Dyear)和县、乡或村级虚变量的交叉项来控制这种差异,以减少估计结果的偏误并检验稳健性。由于因变量是一个二元变量,同时考虑到面板数据的特征,实证分析时采用Xtlogit模型进行估计。
在控制更多的劳动力个体特征和随时间不变固定效应后,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的促进作用在统计学上显著(见表7)。即使在县、乡镇和村级层面控制了随时间变化的固定效应后,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率的显著影响依然存在。在控制了村级层面随时间变化的固定效应后,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作用更为明显。原因在于高速公路通达性的改善不仅可以降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交通成本,还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信息的交流,这有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外出找寻非农工作的搜寻成本,从而促进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的增加。同时,样本地区高速公路通达性的改善还可以促进城乡贸易,从而让农村劳动力有更多的机会到外地从事自营工商业等经营活动。高速公路通达性的改善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为当地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并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当地的非农就业。对于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的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和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结果及描述性分析一致。
五、结论
基于100个村682户农户2004年和2007两年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和高速公路通达性改善的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通达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高速公路通达性的改善能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水平。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在近一段时间里显著提高,但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仍然显著存在,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比例显著低于男性劳动力;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参与水平仍有显著作用。
上述研究结果对新时期促进农村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有较显著的政策含义。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这必然在数量和质量上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提出更高要求。在提高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方面,需要充分挖掘潜力,采取多种方式(如改善农村道路、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等), 提高非农就业参与水平较低人群(如年龄较大、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参与率。在提高劳动力质量方面,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如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业技术培训等,以确保农村劳动力能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条件下更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邓蒙芝,罗仁福,张林秀.2011.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基于5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 4-11.
FAN Shenggen, CHANKANG C. 2008. Regional road development, rural and urban poverty: evidence from China [J]. Transport Policy,15(5):305-314.
FAN Shenggen, ZHANG Xiaobo. 2004. Infrastructur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15(2): 203- 214.
GANNON C A, LIU Zhi. 1997. Poverty and transport [OL]. http:///INTURBANTRANSPORT/Resources/twu-30.pdf.
OLSSON J. 2009. Improved road accessibility and indirect development effects: evidence from rural Philippines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7(6): 476-483.
ROSTOW W. 1971.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a non communist manifesto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ZELLE S. 1996. Stagnation without equity: changing patterns of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China’s post-reform rural economy [J]. China Journal, 35(1):63-96.
WOOLDRIDGE J M. 2002.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 [M]. Cambridge: MIT Press.
ZHAO Yaohui. 1999a. Labor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s: the case of rural China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7(4): 767-782.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北京,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拥有全面知识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不足4000元。一个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一个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再去掉保险和每个月租房吃饭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有些单位还不给农村劳动力上保险,因为他们没有档案。更别提公积金等其他福利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现阶段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问题之一。个别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后克扣农村劳动力工资,造成其拿不到血汗钱。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权益维护意识低,造成他们只能靠上访、自杀等方式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社会不安定和不和谐的隐患。因此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对策措施
1.推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就以现阶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创业园等几个大型工业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各乡镇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跟几大工业区沟通,形成专门的就业纽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门的职位,便于他们求职。同时以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等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到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中从事农业创新、农业开发等工作,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2.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必须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进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
(2)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17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整体就业服务圈。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门清”。着力抓好各大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聘会,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3)培育和壮大各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
3.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除了要指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就业以外,我们还要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等产业。比如农家乐、农业采摘园和农业种植园等。现阶段大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喜欢到农村中需找乐趣。这些人群的需求让农家乐等农业创业形式有了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自主创业。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作用很明显。各单位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转城”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3~6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其稳定就业
现阶段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让农村劳动力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时为其增加对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充分就业的同时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使其在面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时能勇于、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时仍然是埋头工作、领取工资等,他们忽略了合同签订、福利待遇、退休保障等环节。多数农民工觉得有个体面工作已经万幸,在面对用人企业克扣工资等行为时往往选择隐忍和默许等态度。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时要重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权益保障等进行培训,使其在面对用人单位恶意压榨时,除了选择自杀、默许、上访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等方式外,更多的是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河南;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052-02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障碍性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多样化就业,是解决“三农”的“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作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省,共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名,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名,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我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潜力。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所在务工企业的情况,探讨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的内在规律,从而有序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 实证调查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具体包括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等。2009年1月 10日至2月10日,通过对豫中郑州市登封县宣化乡才沟村第6村民组、许昌市鄢陵县南坞刘圪村和平顶山汝州市小屯乡范湾村第4村民小组、豫南信阳市潢川县白术村第9村民小组、南阳市红泥湾乡竹园村第5村民小组和驻马店市遂平县和兴乡后楼村第5村民小组、豫北安阳市安阳县辛村乡南伏恩村、新乡市原阳县陡门乡安庄村、焦作市郇封镇雪庄村第6村民小组、濮阳市南乐县张果屯乡西韩森固村第6村民小组和济源市北海庙后村、豫东周口市淮阳县齐老乡杨楼大队西三刘村、商丘市虞城县城郊乡罗庄村和开封市兰考县坝头乡孟房村第2村民小组,以及豫西的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七里坪村第9村民小组和三门峡市灵宝县马家寨村等河南省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五大区域的16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6名农村劳动力在务工企业情况抽样普查和数据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河南务工企业的规律。
2 河南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分析
2.1 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其次为未婚,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等较低教育层次,其次为高中和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占比较低。
2.2 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33.36%。务工企业包括6成多私营企业、1成多国营或合资企业以及极少一小部分外资企业。说明私营企业仍是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国营和合资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相当有限。
2.3 河南五大地域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私营企业占据较高的比例,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占比较低,说明河南五大区域中,私营企业在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方面均起了主导作用。另外,豫中地区国营企业务工人员占比较高,可能与豫中较多国营企业有关;豫东和豫中均有少量外资企业务工人员,而其他三个地区则没有,这与豫东和豫中有相对较多的外资企业有关。
2.4 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相关性分析
(1)性别与劳动力务工企业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私有企业务工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均居首位,外资企业务工的男女劳动力比例均居末位,说明私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贡献,也凸显出外资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的有限性。另外,除了合资企业的女性劳动力比例略高于男性以外,其他性质的务工企业中,男性劳动力比例均高于女性劳动力比例,这说明总体上来讲,企业更愿意雇用男性员工的现实。
(2)婚姻状况与劳动力务工企业相关性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私有企业务工的不同婚姻状况劳动力比例均居首位,外资企业务工的不同婚姻状况劳动力比例均居末位的情况,说明私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贡献,也凸显出外资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的有限性。另外,国有企业、外资和合资企业已婚劳动力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婚和离异劳动力比例,而私营企业则正好相反,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年龄与劳动力务工企业相关性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私有企业务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力比例均居首位,外资企业务工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力比例均居末位的情况,说明私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贡献,也凸显出外资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的有限性。另外,在国营和合资企业的36~45岁劳动力比例较高,而在私有企业的比例较低的现象,其原因值得探讨。
(4)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务工企业相关性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私有企业务工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比例均居首位,外资企业务工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比例均居末位的情况,说明私营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贡献,也凸显出外资企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贡献的有限性。另外,相对高中或中专以下学历劳动力,大专以上劳动力在私营企业务工的比例较高,而在国营企业则较低,同时在外资企业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呈现出学历越高务工比例越低的现象,其原因耐人寻味。
3 研究结论
河南农村劳动力务工企业包括六成多私营企业、一成多国营或合资企业和极少一小部分外资企业。另外,豫中地区国营企业占比较高,豫东和豫中均有少量外资企业。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就__市而言,全市60多万农业人口,有农村劳动力近30万,而真正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劳动力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是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学到新知识、新技术,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从__市的农村现状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占收入的比例不断增大,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对农村家庭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转移一人,致富一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四、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__市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市,近几年来农业效率下降,农业收入下降,农民收入之所以还有所增加,主要是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根据农村百户住户资料推算,20__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到2.1个亿。在农产品下跌阶段,也正是依靠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走出山里,走进小城镇,走进大城市在脱贫致富,增加收入方面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因此,加快劳动力转移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
2.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城市,同时也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些农民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他们回乡后,去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也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由于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在不断增多,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行业应运而生,给我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劳动力转移对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二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再次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脏、累、苦、险等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就满足了城市用工的需要,支援了城镇建设,也没有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构成实质性的竞争。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也应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化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具体办法之一,同时,广大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实现者,农村劳动力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通过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新思想观念,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六、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及对策
在农业增长潜力有限的条件下,要改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只有及时转变思路,跳出“农”外进行思维,以产业领域并向非农行业和城市的转移,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大力提高农民的劳务收入并最终实现农民收入的新一轮快速增长。
1.增加教育投资。从农民自身来讲,其素质不高是阻碍其外出寻求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所以要针对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在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农村初高中学历教育的比重,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和就业机会。还要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力兴办各类成人教育,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增强农村劳动力的适应能力,拓展其就业空间。
2.增强组织程度。经过多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农村劳动力跨地区转移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市场,许多人已适应了当地的市场情况,在当前我市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和农民就业信息不足的情况下,要有步骤地建立为农民外出提供服务的民间中介咨询组织或政府劳务信息服务机构,减少劳动力外出的盲目性,因其信息闭塞而政府缺少组织是造成农民盲目外出的重要根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验和做法
我国是一个 “农业人口大国”,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农业用地的相对减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拥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非常庞大的队伍。因此,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合理的职业指导服务并促使其转移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关乎国计民生,意义深远。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看法,以作探讨。
一、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包括:1、开拓多渠道农业贸易,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2、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增加就业岗位;3、延长农业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内部充分就业;4、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呈现出如下特征。
1、就地就近就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主要分布在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等领域。3、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平均就业时间少于异地转移平均就业时间。4、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可主要划分为本村非农就业、本乡外村和本县外乡非农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1、就业模式单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大部分返乡农民选择就近就地就业。而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中,过多地依赖乡镇企业,就业模式非常单一。
2、就业层次偏低。当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多为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偏大,收入水平偏低,就业层次偏低。
3、就业方向盲目。大多数农民对就业方向缺乏科学认知和判断,导致就近就地就业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方面:
1、相关产业发展不足以及观念滞后,无法构建多元化就近就地就业模式。首先,随着改革持续深化和经济不断发展,全省劳动力逐步由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次,就地就近相关产业尤其是多样化服务业的发展严重落后,产生的就业岗位以及种类极其有限,很大程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充分就业和多元化选择就业。最后,农村劳动力观念陈旧,自身无法走出多元化、复合型就业道路。
2、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后期职业培训缺失,致使就业层次偏低。由于农村教育投入先天不足加上后期职业培训的缺失,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就业层次偏低。
三、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经验和做法
做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的问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方案,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新观念,鼓励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地就近就业
1、以政府实施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政策为契机,抓住本地各类企业的吸纳能力不断提升,就业岗位逐渐增多的大好机遇,鼓励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业。2、积极鼓励和指导个人自主创业,积极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3、成立灵活就业基地,方便就地就近就业。与企业进行洽谈协商,为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供方便之门。
(二)建立培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1、加强技能培训中心机构建设。包括着力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现有职业培训的基地建设;建立健全技能实训基地;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培训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2、分类开展技能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使其进一步提高技能等级;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积极组织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三)加强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1、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并进行合理的人员配备,以弥补目前该类人员的严重不足。
2、严格要求专业指导人员工作态度。作为专业指导人员,应深入农村基层,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获得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3、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指导人员的就业工作能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学习机制,不断提升专业指导人员的就业知识面,提高就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整合网络、报纸等媒体资源,建立产业发展与劳动力需求相协调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统计分析就业信息,提供必要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实行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的及时有效,从而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完善的社会就业服务管理保障。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政策向“三农”的倾斜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素质,创新观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针对性职业指导,开拓农村广阔的就业门路,从根本上实现多渠道、多措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书青.农民工就业现状与对策―以佛山铁塔制造业为例
[2] 潘青.困境与出路―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和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