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范文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

第1篇

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在于实现管理变为一个主体实施,在整个管理的协同中,包括在成本的降低方面有很大的好处。”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说。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四川省农村饮水和污水处理单打独斗的问题。

该项目率先在全省水务行业提出城市与乡镇、供水与排水、存量与增量“三个一体化”的操作思路,形成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水务PPP项目的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四川省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示范项目,今后将逐步在四川全省推开。

项目背景 :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 绵竹水厂运营困难

绵竹市有城市供水厂5座,由绵竹市供排水公司运营,目前基本能实现自收自支,每年制水量在3.5万~4.0万吨/日,售水量约在2.2万吨/日,漏损率在43%左右,漏损率偏高。绵竹市居民水价为1.2元/吨,为目前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绵竹市共有乡镇供水厂22座,由绵竹市水务局委托各乡镇运营。目前乡镇供水厂制水量在2.3万吨/日,实际售水量在1.1万吨/日,漏损率超过50%,漏损率较高。绵竹市乡镇供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直管的有4处,由村集体管理的有6处,承包或委托经营管理的有11处。各供水厂(站)通过简易听证会,制定区域内供水价格,执行水价从0.8元/吨到2元/吨不等,水价不统一。

据当地水务局统计资料,绵竹市各乡镇供水厂(站)运营较为困难,绝大多数乡镇供水厂(站)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乡镇供水厂(站)运营困难,部分水厂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造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乡镇供水厂管网长度约2100公里,管网长期无专人管理,存在私拉乱接现状,也是漏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015年6月,d竹市正式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三条红线”目标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制度,公布了绵竹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三条红线”。一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至2030年,绵竹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7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同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项目概况 :总投资约5.65亿元 3~4年建成

基于此背景,绵竹市政府提出构建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基本思路是整合现有供排水资源体系,统一规划立项,采用PPP模式运营,提高城乡供排水的系统性、协调性、共享性与经济性。

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的实施机构为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营资本方为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其中:存量资产评估价值3.5亿元,涉及22座乡镇供水厂、5座城区供水厂、5座乡镇已建污水处理厂和1座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拟采用TOT方式(转让―经营―移交)运作;拟新建项目投资约2.15亿元,涉及新建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园区污水处理厂、1座乡镇供水厂,拟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运作;存量项目中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管线连接不合理的资产拟由社会资本进行更新改造,采用ROT方式(改建―运营―移交)运作。项目总投资中资本金比例约50%,其中:政府指定机构出资占比10%,社会资本出资占比90%;总投资中另一个50%拟通过融资渠道解决。

绵竹市财政局组织并聘请来自项目管理、行业、财政、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法律领域8位专家形成专家组评价意见。专家组建议应有计划对项目规模进行整合。在融资方面,项目投资总额5.56亿元,其中10%由政府平台公司出资入股,社会资本股本金占比90%;拟贷款比例50%,约2.8亿元。“本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子项目的可融资性差异,进行均衡,让每个PPP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可融资性,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可融资。”中国水环境集团四川公司总经理王东尔建议。

根据专家测算,政府不仅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3.5亿元存量收益,每年还可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同时,本项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平均每年支付4763万元,支出峰值出现在2020年,金额为7735.8万元,年度财政支出占比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以内,未突破财政部提出的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的要求。随着绵竹市年公共预算支出基数增长,PPP项目占比会进一步降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

示范项目亮点 :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首个PPP项目

第2篇

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重点县。2016年6月14日,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合同”,标志着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正式落地。此次签约的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设计污水和供水日处理能力18.23万吨。

“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在于实现管理变为一个主体实施,在整个管理的协同上,包括成本的降低上具有很大的好处。”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四川省农村饮水和污水处理单打独斗的问题,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这样表述。

该项目率先在全省水务行业提出城市与乡镇、供水与排水、存量与增量“三个一体化”的操作思路,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水务PPP项目的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四川省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示范项目,今后将逐步在四川全省推开。

项目背景

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 绵竹水厂运营困难

绵竹市有城市供水厂5座,由绵竹市供排水公司运营。目前基本能实现自收自支,每年制水量在3.5万吨~4万吨/日,售水量约在2.2万吨/日,漏损率在43%左右,漏损率偏高。绵竹市居民水价1.2元/吨,为目前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绵竹市乡镇供水厂22座,由绵竹市水务局委托各乡镇运营。目前乡镇供水厂每年制水量在2.3万吨/日,实际售水量在1.1万吨/日,漏损率超过50%,漏损率较高。绵竹市乡镇供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直管的有4处,由村集体管理的有6处,承包或委托经营管理的有11处。各供水厂(站)通过简易听证会,制定区域内供水价格,执行水价从0.8元/吨到2元/吨不等,水价不统一。

据当地水务局统计报表显示,绵竹市各乡镇供水厂(站)运营较为困难,绝大多数乡镇供水厂(站)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乡镇运营困难,部分水厂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造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乡镇供水厂管网长度约2100公里,管网长期无专人管理,存在私拉乱接现状,也是漏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015年6月,绵竹市正式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三条红线”目标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制度,公布了绵竹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三条红线”。一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至2030年,绵竹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7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第三条“红线”则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同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项目概况

总投资约5.65亿元 3~4年建成

基于此背景,绵竹市政府提出构建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基本思路是整合现有供排水资源体系,统一规划立项,采用PPP模式运营,提高城乡供排水的系统性、协调性、共享性与经济性。

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的实施机构为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营资本方为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川水务”)。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其中:存量资产评估价值3.5亿元,涉及22座乡镇供水厂、5座城区供水厂、5座乡镇已建污水处理厂和1座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拟采用TOT方式(转让―经营―移交)运作;拟新建项目投资约2.15亿元,涉及新建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园区污水处理厂、1座乡镇供水厂,拟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运作;存量项目中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管线连接不合理的资产拟由社会资本进行更新改造,采用ROT方式(改建―运营―移交)运作。项目总投资中资本金比例约50%,其中:政府指定机构出资占比10%,社会资本出资占比90%;总投资中另一个50%拟通过融资渠道解决。 绵竹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效果图

绵竹市财政局组织并聘请来自项目管理、行业、财政、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法律领域8位专家形成专家组评价意见。专家组建议应有计划对项目规模进行整合。在融资方面,项目投资总额5.56亿元,其中10%由政府平台公司出资入股,社会资本股本金占比90%;拟贷款比例50%,约2.8亿元。“本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子项目的可融资性差异,进行均衡,让每个PPP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可融资性,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可融资。”中国水环境集团四川公司总经理王东尔建议。

根据专家测算,政府不仅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了3.5亿元存量收益,每年还可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同时,本项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平均每年支付4763万元,支出峰值出现在2020年,金额为7735.8万元,年度财政支出占比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以内,未突破财政部提出的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的要求,并随着绵竹市年公共预算支出基数增长,PPP项目占比会进一步降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

示范项目亮点

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首个PPP项目

目前,绵竹市各乡镇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水体恶化,居民用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务部门亦多次接到群众上访反映,整治呼声日渐强烈。经测算,此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中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部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590.54吨,氨氮374.45吨,能有效改善水体缺氧状态,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等问题,起到控制污染扩散,整治黑臭的治理效果。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模式,是未来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率较高的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开展,如博川水务的参股股东――苏伊士中法水务公司,在江苏常熟市实施的全域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就非常成功,获得政府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第3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供排水;传统经营模式;目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应该将城市与乡村建设进行结合,使城市能够带动乡村的发展,乡村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城市与乡村能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个是从经济上进行协调,另一个是从空间上进行协调的。支撑城乡之间经济建设基础是一些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本文从改革传统经营模式实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角度,进行一些分析讨论,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城乡经济发展。

一、城乡供排水管理现状

城乡供排水系统管理是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城乡供水、污水处理、水资源的保护以及节约用水等等方面。

(一)供排水系统区域划分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拥有自己的供水企业,并且管理运营都是独立存在的,供水管理系统都是限制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的。我国排水与污水处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仍旧采用供水系统方式进行管理。供排水系统仍旧由地方政府进行管理,地区进行划分,各个地区互补干预管理办法。

(二)重视城市轻视农村

我国供排水系统建设中存在重视城市轻视农村现象。许多城市都仅仅只注重在城区修建污水管道处理,将资金全部投资在城区。而农村地区却较少进行供排水西系统的修建,也没有相应的资金项目进行农村供排水系统的投资。

(三)城乡供排水系统分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供排水系统在城区与乡村是相分离的。城市有单独的供排水系统,农村的供排水系统设备往往比较落后。城区的污水进入处理系统之后,大部分污水经过各级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之后,排出城区,流进城郊以及广大农村地区,这就造成城区以外其它相邻区域的污染。农村地区往往缺乏污水处理系统,使农村地区的水资源还有土体受到大面积污染,农村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使得水资源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严重。

(四)供排水系统建设与运营过程相分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供排水系统受到传统经营模式影响,城乡供排水系统建设与运营仍旧是相分离状态。供排水系统通常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指导规划,政府部门出资,由相应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进行设计、施工。等到工程项目完成之后再由相应的运营单位进行管理经营。

(五)农村地区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概念

农村地区在建设供排水系统化的时候,缺乏整体观念,使得修建过程中不断出现重复现象。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实行自行、分散供水,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变得十分困难水资源的质量问题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各自的建设还有规划目标不同使得各个区域之间的建设标准要求也不一样。供排水系统的建设难以发挥其应该具有的作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样阻碍了城乡经济的经一部发展。

二、改革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相关思路

(一)地区统筹发展

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一定要从区域整体进行考虑。供排水系统化的建设必须要综合整体进行考察,对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料收集,通过整理理清各个区域的水资源情况,综合协调城乡供排水系统的情况,进行长远的规划,合理的规划水资源的供排水系统建设。

(二)供排水系统持续动态的发展形势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必须要注重循序渐进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的建设也必须要注重这一环节。供排水系统的规划必须要立足现实,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规划。要保证供排水系统能够适应当前环境又能够满足长远发展需要。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可预见性要求。

三、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规划的方法与措施

(一)地区集中供水形式

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逐步改革原有的传统经营模式。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系统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进行集中供水。一般情况下,城区周边乡镇地区,人口密度相对集中地区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模式进行规划。合理选择供水能力相对较强地区进行建设,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系统,将整个供水系统建设成能够覆盖各个区间的网络形式,保证区域内位置能够安全用水。为了能够保证供水系统能够有效使用,可以建设一些应急管道,提高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协调好各个区域的供需关系。使整个供水系统能够处于科学、合理的运营状态。提高供水系统的专业性与可靠性。

(二)局部分散地区供水与地区供水系统进行集中管理

对于相对较为分散的区域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供水系统的建设。这些地区可以采取自建水塔或者引进河流水等等方式,进行建设。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水资源并不是很纯净,但是经过专门的自来水处理之后,都能够达到饮用水标准。随着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一定会有好转。对于一些偏远高山地区可以新建水利工程,储备天然雨水进行供水。有效解决分散农村地区的供水问题。

(三)排水系统不同方式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没有修建排水系统。一些农村地区仅仅只是使用简单的排水管道进行污水排放处理。并没有使用较为先进的分流排水系统,农村排水系统仅仅是由自然沟渠进行排放,污水就近处理,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城区周边农村地区可考虑将其纳入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城乡排水系统统一规划管理。

(四)污水处理办法

现阶段我国在农村污水处理上面还不能投入过多的资金。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处理宁村污水的排放问题,就必须要积极寻找合适的办法进行污水的处理。以简单的科技代替高昂的费用处理办法。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够爱做到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四、城乡供排水系统一体化的意义

(一)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目标。城乡供排水系统一体化能够有效缩短城乡发展的差距,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上面不足、经营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方面来说,供排水系统的统一运行,可以更好的发挥设施的公用,避免分散运营过程出现浪费。

(二)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广泛。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不断消耗,使得我国逐渐成为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年缺水量现今已达到59亿m3。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主要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需求量超过地区能够供应的范围。南方地区由于常年工业生产,导致水资源严重污染,影响水资源的使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严重缺乏限制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设施陈旧落后,效率低下。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政府必须要大力整治水资源的发展,必须要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将城乡供排水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实现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合理使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我国城乡经济能够健康的发展。

五、结束语

改革传统经营模式实行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开展供排水一体化经营模式能够有效的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用,并且实现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经营模式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第4篇

时任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周建中说:“(当时,集团)改革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水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建设也陷入困境。”

转机发生在2003年。当年,重庆市政府作出大胆决定,将中央下拨的三峡库区国债资金30多亿元一并划转重庆水务作为资本金,重庆水务成为国债资金的载体。除了国债资金,资产情况好转的重庆水务还向银行进行了信贷融资。

2001年,重庆水务注册资金为6.88亿元。截至2003年年底,集团总资产达67.96亿元,净资产45.87亿元。

2007年,重庆市授予重庆水务30年水务特许经营权,从原来的“政府特许、政府核拨费用、企业运营”的模式转变为“政府特许、政府采购、企业经营”的经营模式。

2010年3月29日,重庆水务正式登陆A股市场,发行5亿股,发行完毕后总股本增加至48亿股,拟上市融资20亿元。实际新股发行价为每股6.98元,超募资金逾70%。

重庆水务是国内首家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上市水务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专业水务上市公司。

大水务

重庆水务为重庆市最大的供排水一体化经营企业。重庆水务前身为成立于2001年的重庆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系重庆市政府将重庆市自来水公司、重庆市排水公司等合并而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水务供水和污水处理主营业务突出,在重庆市供排水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区域优势明显,并已实现供排水一体化、城乡水务一体化的资产和业务整合,对其未来业务拓展奠定了有力基础,突显其在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供排水领域的优势地位。目前,公司供水企业拥有32套制水系统(水厂),生产能力175.40万立方米/日。

肩负三峡水环境保护重任

三峡水库蓄水后,从重庆至三峡大坝坝前的江水流速减缓,水体对污染物的复氧和扩散稀释能力下降,水体更容易被污染。因此,重庆直辖之初,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之一即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其中,三峡库区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很重要的内容。治理与保护好三峡水环境不仅是建设“健康重庆”的关键环节,而且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牵系中下游上亿人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庆水务的发展受益于三峡,重庆水务的成立也是为了保护好三峡。目前,重庆水务所属污水处理厂均做到了持续安全运行、稳定达标排放,全市污水收集处理率也由成立之初的7.2%提高到了83%。应该说,重庆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基本结束了生活污水直排“两江”的历史,极大地改善和保障了三峡库区水体。长江干流重庆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保持在Ⅱ类水质以内,在全国七大水系河流中处于最好水平。

机遇与挑战

随着水务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进一步放松和准入,我国水务行业正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机会,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带来了难得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为了实现国家2015年污染降低目标和污水处理率目标,国家将继续大规模投资新的城市污水废物处理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已进入实施阶段,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也将开展。重庆水务作为重庆市供排水基础设施的主平台,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正在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主城区正在由一环时代迈向二环时代,并加快新型工业、信息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化进程。按重庆市城市化进程,未来5~10年,重庆市主城区将扩展成为1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1000多万,还要形成6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同25个区县县城一起将再聚集1000多万人口。根据《重庆市“十二五”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和《重庆市城镇排水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拟投资500多亿元,用于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中心建设等。

第5篇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节约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

1 引言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是我省最重要城市群,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1],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实施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广佛同城化为示范,积极推动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建设,加快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水资源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实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一体化既是水资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2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基本情况

2.1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珠江三角洲位于东、西、北三江汇合的出海地带,承接西、北、东江的过境水量平均每年约2941亿m3,而当地水资源总量为284.5亿m3,不足过境水量的10%,丰富的过境客水是该地区水资源最大的特点[2]。据《2007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07年东江(含东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5.8%,西江为1.3%,北江为10.0%。

2.2 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水资源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东江流域单位GDP水资源占有量不足西北江的2%,呈现区域经济、人口重心在东部,而水资源重心在西部的格局[3]。二是主要依靠过境水,水资源供需形势严峻。三是水质污染及供排水混杂使三角洲成为水质性缺水的典型地区。另外,珠江三角洲河网纵横交错,受外海潮汐作用,容易造成污染物回荡,极大地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供水矛盾。四是近年来三角洲河口地区枯水期咸水线呈逐渐上移的趋势,已严重危及珠江三角洲沿海城市的饮用水安全。五是城乡一体化的供水联网体系暂未完全形成,抗风险能力较低。六是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多以地市为单元,市与市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无法没有实现地区间水资源的共享共建共管,水资源及环保设施布局不合理及重复建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3 水资源一体化方案研究

3.1 “三个方面,四个层面”的一体化思路

“三个方面”的一体化建设是指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体化、节约保护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 “四个层面”是按一体化的空间范畴来划分。第一层面是各地级市内部实现一体化;第二层面为片区一体化,以广佛同城化为突破口,实现广佛肇、深莞惠(港)及珠中江(澳)三个片区的水资源一体化;第三层面为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第四个层面是整个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一体化。

3.2 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推进水资源调蓄工程一体化。目前东、西、北三江的水资源调蓄总体能力不强,特别是西江在省内还没有一座流域性的控制枢纽工程,通过东、西、北三江水资源骨干调蓄工程的建设,可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全面提高三角洲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保障供水安全。二是推进水源一体化建设。通过广州西江引水、西水东调、珠海澳门中山取水口上移、花都北江引水工程等重大跨行政区水源工程的建设,并与现已建成的东深供水、深圳东部供水等跨流域、跨行政区重大水源工程一起,构建珠江三角洲水源工程骨干网,形成珠江三角洲完善的水源一体化供水格局。同时,推进三角洲地区江库联调工程建设,构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形成区域江库联通、相互补给、灵活调度的多层次供水网络,以水资源的统筹配置和水源一体化建设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特别是抵御特枯年、咸潮、水污染等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协调统一,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推进供水管网一体化建设,通过供水管网的联通,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内部及城市间供水管网的互连互备,在突发事件面前共同应对,在资源共享中实现一体化发展,提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供水应急保障能力。

3.3 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保

推进珠江三角洲河网一体化建设。由于河道挖沙、占滩等人类活动及上游水沙特性的变化,目前三角洲河道水沙分配发生了明显变化,三角洲目前的水沙分配既不利于三角洲河道的自然演变规律,也不能完全适应三角洲地区的防洪、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的要求。再加上三角洲水污染严重,取排水口混杂及咸潮上溯,严重制约了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以保护饮用水源地为第一目标,结合岸线整治、口门整治、内河涌整治及取排水布局调整等,在三角洲地区建设水资源调控工程,促进珠江三角洲及口门健康良性发展,实现三角洲水资源的优化调配。

科学合理划定三角洲主要供排水通道。按照供排分流原则,在整个三角洲范围内对取排水布局进行统一规划,划定珠江三角洲5条主要供水通道和9条主要排水通道(见表1及表2),实现互通可控的供排水格局,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河网的独特性,将珠江三角洲供排水通道建设成为该地区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特色和亮点。

3.4 推进水资源调度管理一体化,实现资源共管

建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逐步形成珠江三角洲共同保护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管理机制,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基础设施,促进水资源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共管。以东江、西江、北江流域管理局为基础,流域管理区域管理相互协调[5],加强省内各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并配合珠江水利委员会做好珠江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实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统一调度配置,水量水质一体化监控,水文测报自动化和决策管理一体化。推进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4 总结

第6篇

水务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进程中重要的民生工程、先导性基础设施。

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是贵州省实施主基调、主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实现水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当前,贵州省正处于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省内多个县市已基本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水务产业一体化发展方兴未艾,水务市场、资源、资产整合势在必行。

行业现状呼吁一体化

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贵州省各市(州、新区)及大部分县(市、区、特区)已相继组建了水务局,基本实现水务管理一体化,但防洪排涝、水源保护、供水排水、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等仍未形成联动,水价改革相对滞后,水利工程供水水价核定及水费计收管理办法执行还不到位,不利于管理水资源、整合水资金、盘活水资产、创造水价值。

在水务产业方面,行业市场化起步较晚、市场化率较低,供排水单位多为市县级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差、融资能力弱,建设投入不足、管网设备老化、供水能力不足、供水效率低下,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

自1998年以来,汉氏、碧水源、北控、中信、威立雅等水务企业相继进入贵州水务市场,投资建设了一批水务项目,这种与国际、国内大型水务集团合作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贵安新区、新蒲新区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供排水市场也相继组建了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区、园区提供供排水、污水处理服务,发展前景较好。

新机遇提供新保障

2014年11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城镇供水、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相继印发了PPP模式指导意见、操作指南。国家积极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为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制度保障。早在2005年,水利部就制定并印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近年来,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全省各个市(州、新区)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2015年贵州省水利工作会议提出:省水利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协商制定《关于深化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报省政府研究,为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政策依据和指导,加快推进城乡涉水事务管理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水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年底前全面实现市县两级涉水事务统一管理。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贵州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工作,分别设置了农业综合水价、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城乡供水水价等3个改革专题,拟于今年分别出台《贵州省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水利工程水价改革的指导意见》及《贵州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定及水费计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贵州省城乡供水水价改革指导意见》。贵州省水利厅全面推进水价改革,为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市场化运作基础。

贵州省加快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将形成一批以城市新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为主的供排水新兴市场,为改革初期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提供了主战场。

为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注资成立了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水司于2012年3月组建了贵州水投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并购、控股、参股等多种投资合作方式推进水务产业一体化。

贵州水务股份公司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带领全省各县市区水务一体化改革,盘活资源资产存量、突破资金资本增量。目前,水业产业基金已列为省内金融创新重点支持对象,水务股份公司已列为贵州省未来上市企业重点培育对象。

多方发力协调推进

贵州水务股份公司采用PPP模式设立产业基金、股份公司的做法,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鼓励省水司积极探索完善该模式,成为全省示范。

以PPP模式推进贵州省水务产业一体化,有利于发挥贵州水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国有资本放大功能,有利于培育本土水务企业做大做强并成功上市,有利于增强省水司去平台化后融资建设重大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为守住生态底线、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高标准的污水处理综合利用服务。

推进贵州省水务产业一体化,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地方政府的相关要求,明确相应的行业管理部门、事业单位、行业运营公司或其他相关机构,作为政府授权的项目实施机构,在授权范围内负责PPP项目的前期评估论证、实施方案编制、合作伙伴选择、项目合同签订、项目组织实施以及合作期满移交等工作。

全省水务产业一体化,需要多方发力协调推进。

一是省政府在即将出台的《关于深化全省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以省水司作为政府授权的PPP模式水务产业一体化项目实施机构,全面重组和整合区域水务类国有资产、业务、人员等行业资源,谋求行业的内生效益,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打造区域超级水务品牌。

二是在落实省水司注册资本金及后续注资时,除注入一定比例现金外,可考虑划转部分省属优质资产至公司,以增强其负债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水价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水务行业的战略利益、核心利益。水价改革成功,是扭转行业性亏损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是水价改革的关键内容。

推进水价改革,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原水水价形成机制。严格按照“保本、微利”和“新水新价、一水一价”的原则,合理核定新建骨干水源工程供水价格。原水价格实行定价期内“一次定价,分步调整”,原则上三年一调整、三步调整到位,第一步实施水价应满足项目运行所需成本费用,调价周期尽可能与自来水终端调价周期一致。由于原水水价上涨导致终端水费上涨,对低收入家庭造成影响的,可借鉴重庆部分地区的做法对水费采取补贴政策。

第7篇

关键词:流域统筹 水环境综合管理 区域供排水通道 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联动系统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流域是具有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复合系统,其中流域水环境不仅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与生态环境的控制因素,也是诸多水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共同症结所在,并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珠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受到关注。

1 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

1.1 干流水质总体良好,部分流经城市的河段和内河涌水环境污染严重

干流水质以Ⅱ~Ⅲ类为主,总体良好,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得到保障,2010年流域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6%,但部分流经城市的河段和内河涌的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水污染物排放量巨大,部分河段纳污量已超出环境容量。

1.2 污水处理设施较完善,区域供水和排水系统交错分布、缺乏统筹

污水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截至2010年底,广东珠江流域所有市县均建有污水处理厂,共建成污水处理厂266座,总处理能力1581.7万吨/日,但区域供水和排水系统交错分布、缺乏统筹,存在上游污水系统布局在下游供水系统之上等问题。

1.3 水环境管理体制及机制初步形成,跨界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近年来,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初步形成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环境管理体制,但跨界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据统计,2010年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仅为76.3%,跨市河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约89.1%。

2 流域统筹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概述

2.1 流域统筹的概念与内涵

流域统筹是指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流域为单元,划定水环境功能区,统筹流域用地安排,因地制宜地布设各类综合治理措施,解决流域与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部门间的矛盾冲突,保障流域水环境的持续稳定和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发达国家与地区水环境综合管理经验借鉴

2.2.1 莱茵河流域:国际协调与管理

莱茵河作为跨国性河流,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为恢复莱茵河生态系统和持续保护莱茵河,由荷兰发起,流域各国共同成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国际行动,通过有效的协调,各成员国部长会议通过了“莱茵河行动计划” [1]。

2.2.2 密西西比流域:依法开展流域综合治理

密西西比河流域以法律为依据,开展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利用国家、州层面等多项法律法规,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与管理下,解决和处理利益分配、矛盾冲突等各种问题,实现水环境逐步改善的目标[2]。

2.2.3 墨累-达令流域:联邦政府与州政府间的多次协商

墨累-达令流域水环境问题是通过合作来解决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流域综合管理项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四个州政府所达成的《墨累-达令流域倡议书》是建立在协商机制之上的,其中方案制订阶段的充分参与是落实协议的关键[2]。

2.3 流域统筹下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发展方向

2.3.1 强调流域水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综合协调管理

加强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的统筹管理,促进上下游、多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水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绿色流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2.3.2 注重流域跨学科综合研究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加强流域问题的跨学科综合研究,采用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合理安排流域内用地功能,促进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由对水的“行政管理”转变为对水的“功能管理”。

2.3.3 探索建立流域统筹的水环境综合管理保障体系

探索建立流域统筹的水环境综合管理保障体系,通过设置专门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设立专项资金以及建立协调与预警机制等,促进广东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由“集群决策型”向“调整协作型”转变。

3 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技术手段

3.1 优化流域水环境功能分区

3.1.1 划定区域供排水通道

推进流域河网整治一体化,科学规划供排水布局。对于广东珠江流域,充分依据珠江河网的独特性,西江、北江片逐步建立“靠西取水、靠东退水”的供排水格局,东江片通过各类水闸及枢纽逐步实现供排水分离,避免上、下游城市间取水、排污相互交叉混合。

进一步优化调整供排水格局,合理划定区域供排水通道。对于广东珠江流域,结合区域取排水河系分离、容量利用以及发展需求,划定区域供排水通道。

3.1.2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按照主要供排水格局调整方案,适度集中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以区域联合保护为原则,建议在东江、西江等地联合共建饮用水源保护区,共同涵养饮用水源。

科学保护饮用水源,开展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环境整治。对于广东珠江流域,重点对新丰江水库、枫树坝水库以及白盆珠水库等大型饮用水库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和环境整治。

3.2 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

3.2.1 严格产业污染控制

推行清洁生产,建立严格产业准入制度。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以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为导向,以制度和标准建设为切入点,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鼓励产业废水集中处理,严格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工业产业废水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

3.2.2 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优先解决城镇生活污染,加快推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以水系为单元进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规划建设。

鼓励相邻区域打破行政区限制,促进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以统筹流域与区域为原则,培育大型骨干环保产业集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

3.2.3 强化整治面源污染

加大整治力度,防治城市面源与农业面源污染。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以统筹城乡为原则,加强城市和农村的面源污染整治。

3.2.4 综合整治污染河道

研究并推广经济可行的河道综合整治技术,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对于广东珠江流域,重点开展珠江广州河段、深圳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石岐河、佛山水道、前山河、江门河、南江河等河道的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对受污染河道的综合整治和生态恢复。

3.3 建设流域水环境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联动系统

3.3.1 构建一体化的流域水质监测网络

强化流域水环境区域联合监测,推进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一体化。对于广东珠江流域,着力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环境监测管理中心[3],构建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完善流域水质自动监控网络。

3.3.2 建设区域监测预警应急响应联动系统

加强区域环境风险防范,提升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与应急能力。对于广东珠江流域,联合共建污染源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协同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与覆盖全流域的分级响应机制,建成突发性事故应急监测体系。

4 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的保障体系

4.1 成立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机构

对于广东珠江流域,可采取流域管理委员会加流域管理局双层体制[4],成立珠江流域管理委员会,并根据珠江流域的水系分布,在流域管理委员会下设珠江流域管理局或类似机构,如东江、西江、北江等流域管理局。

4.2 签订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协议

对于广东珠江流域,为协调上下游地区水环境管理,珠江流域管理委员会促使流域各地政府共同签订《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协议》。

4.3 设立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专项基金

对于广东珠江流域,设立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管理专项基金,按照“类别差距越大赔偿额度越大,污染越重赔偿额度越大”和“地表水有偿使用功能”原则,污染方向受污染方支付赔偿金,基金由珠江流域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管理,主要用于水环境统筹协调管理。

4.4 建立流域协调与预警监控机制

对于广东珠江流域,建立并完善流域协调与预警监控机制,重点建立利用水环境管理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立流域衔接地带水环境管理的通报和备案机制以及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污染联防联控监督协作机制。

5 结语

当前,流域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流域管理经验,以广东珠江流域为范例,在流域尺度综合运用并推广包括工程、法律、政策、行政、经济等技术手段与保障措施,促进跨部门与跨地区的协调,统筹流域空间范围内的水量和水质,确保江河健康和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莱茵河——治理保护与国际合作[M].黄河水利出版社.

[2] 何俊仕,尉成海,王教河.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8篇

    近几年农发行江西省分行从农业大省、林业大省、水利大省和扶贫大省的省情出发,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水利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对全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有力地支持了江西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了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的资金难题,成为助推江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力银行,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江西农发行形成了四种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有效信贷支持模式。

    (一)通过支持土地收储整理开发,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

    为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需要,全省农发行以城郊农村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废弃工矿复垦地、增减挂指标等土地收储整理开发为重点,发放土地整治贷款122.3亿元,支持33个农村土地收储项目,累计复垦土地面积0.6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0.4万亩,可置换出建设用地1.7万亩,收储土地7.3万亩,整治村庄110个,有效推进了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通过支持农民集中住房建设,加速发展城乡一体化

    解决农民变市民和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保证,全省农发行发放农民集中住房建设贷款43.1亿元,支持农民集中住房项目14个,累计新增农民住房面积291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面积1528万平方米,新建农民集中住房区18个,改善住房涉及农户1.7万户,全省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加速发展了城乡一体化。

    (三)通过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城乡一体化基础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是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因此发展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特别是推动农村路网、农村公共设施、文化教育和农村能源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江西农发行本着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社会责任,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0多亿元,支持各类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30多个,累计新建农村道路957公里,改建农村道路1043公里,新增林地10.9万亩,湿地保护2460多亩,治理水土流失120亩,新建或改扩建供排水设施38个,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站89个,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9万立方米/日,新建便民商业设施281个,新建或改扩建文化设施71个,新建或改扩建学校17个,新建医院1个,支持小水电总装机容量10.7万千瓦。有效的信贷投入,夯实了城乡一体化基础。

    二、支持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主要制约因素

    (一)信用风险客观存在

    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地方政府财税或土地转让收益大幅下滑或支出大增,在客观上导致财政收入不确定,影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到期债务偿还的稳定性,潜在的信贷风险隐患制约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二)风险缓释措施单一

    目前农发行只通过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来发放城镇化建设贷款,究竟谁是城镇化项目最好的贷款主体,谁来贷效果最好,还没有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选择。就目前政府投融资平台来说,风险防范措施仍然成为贷款投放的“瓶颈”,主要是普遍存在综合现金流不足和企业经营收入少的问题,第一第二还款来源过多地依赖土地资源,此外信用担保公司担保力量有限、农业保险未充分发挥作用也使风险保障措施欠缺。

    (三)规模不足矛盾突出

    目前农发行贷款资金规模受人民银行贷款指标约束,每年人民银行给农发行确定的全年贷款新增指标中还包含较大部分粮棉油收购资金需求,实际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新增贷款指标有限,而城镇化发展中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受资金规模制约,农发行难以较大范围内一步到位的支持。如农发行江西省分行2012年底已批未放和已调查评估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就达137亿元,需要总行逐步下达信贷规模解决。

    (四)部门协作有待加强

    城镇化需要政府主导,同时财政、税务、土地、社会保障、城投等多部门要加强协调,但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驱动和管理职能所限,在支持协作的深度上往往配合不是很到位,对部门利益的考虑多于对整体利益的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支持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对策思考

    在新形势下,农发行要抓住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时机。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农发行,更要立足于经济总量小、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人口多、城镇化率较低的省情,在政府的主导下,坚定城乡一体化发展信心,加大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做到符合政策要求、规避好贷款风险。

    (一)择优选择项目

    1.符合政策。农发行支持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项目,要选取符合政策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项目,择优支持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策要求,惠及民生、支农成效显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塑造农发行支农品牌形象,凸显政策性职能定位。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划和支农政策的项目,找准项目贷款主体,明确抵押担保方式,防范好信贷风险。2.因地制宜。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当前信贷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主动策应国务院批复江西省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战略,做到理性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在区域上,重点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赣东赣西经济板块。重点支持省、市级政府融资平台。优先支持经济发展水平高、金融生态环境好、农民城镇化意愿强、土地市场化程度高、当地行经营管理水平强的区域;在客户上,重点支持列入国土资源部名录的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中心。择优支持资产实力雄厚、经营管理规范、银企合作融洽、融资后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市、县级政府投融资客户;同时结合中央和省财政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投入,优先支持财政已安排预算资金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带有扶贫性质项目。3.明确重点。根据欠发达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城镇化支持重点。一是重点支持以农田水利建设、防洪工程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建设为建设内容的水利建设项目;二是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列入政府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收储整理开发项目,以及农民集中住房为建设内容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三是优先支持农村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农村能源和以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是择优支持政府主导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村流通体系等便民经营性项目,以及具有带动辐射作用,能够提高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的商业性基础项目。

第9篇

XX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总结

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创新管理机制,坚持管理和服务相统筹,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高效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方面,全力服务市区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全方位服务的原则,不遗余力支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3月份“攻坚克难突击月”期间,拆除原XX院区域2户遗留房屋,有力支持XX公园扩建工程;全力服务XX大厦建设,积极做好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相继选派3位副科级干部和10余名工作人员,参加XX、供排水、大和庄、上海路、前辛庄等多个项目建设,为全区城建工作作出有益贡献。

另一方面,大力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坚持解放思想、突破束缚、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好“网格化”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扎实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是花鸟鱼虫市场实现有序经营。上半年,随着修缮后的文庙恢复对外开放,花鸟鱼虫市场搬迁至黄河中路花园社区北侧。按照“分类别管理,划区域经营”的总体思路,第一时间完成花鸟鱼虫市场搬迁后的规范整治,解决了假日期间摊贩增加、人流加大、秩序混乱、道路阻塞等问题,实现了有序经营。二是城乡环卫净化率先完成任务。认真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百日会战”,大力治脏治乱,消除死角死面,提升环境质量,花园社区成功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全区率先完成“大四环”托管任务,实现环卫托管全覆盖。三是精细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坚持政策疏导、规范治理和机制建设“三位一体”,在全区率先完成志强路和西寺路2条疏导街巷的规范整治;认真做好数字化案件处置,做到按时接收、快速处理、及时回复,综合指标排名位居全区第二。

第10篇

一、城市建设科学发展思路的探索、形成和完善

近年来,首府经济社会发展显现出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实现同步、总量扩大与结构优化实现同步、工业壮大与结构升级实现同步、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实现同步、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实现同步、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同步等“六个同步”的鲜明特点。在城市建设方面,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府城市这个总目标,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和“城市管理年”活动,特别是抢抓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的重要历史机遇,全面实施“44331”工程,高起点、高标准、大手笔推进城市改造建设,取得了城市空间、道路框架、绿色空间三个拓展和城市功能层次、城市文化特色、城市宜居水平三个提高的明显成效。

二、当前城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首府的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但离广大群众期望还有一定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问题。

1、思想不够解放,城市建设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指导性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承载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供排水方面:水资源严重匮乏,在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为缺水城市,其中300个缺水城市中有45个严重缺水城市,呼市为45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3、道路交通方面:一是道路、桥梁、管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城市大公交战略没有完全实施。目前全市拥有公交车1300标台,每万人达到10标台(离国家12标台/万人还有一定差距),线路总长1067.8公里,日客运量达到62.16万人次,公交线路还不十分优化,在城市的交通布局中还没有实现公交优先的战略。

4、园林绿化方面:一是全市城区总体绿量较少。二是绿化特点不突出、品位不高、设计单一。三是绿地分布不够平稳,城外绿地偏多,城区绿地偏少。四是公园、广场、干道绿化的标准不够高,花卉林木的配置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管理粗放。六是由于过去没有重视规划,现在有些街巷无处补绿,无缝插绿。

5、供气、垃圾处理方面:根据《呼和浩特市燃气规划》,还有9000多液化气用户需进行燃气改造,美商生活垃圾处理厂搬迁、升级改造工作需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前竣工完成。此外,城市特色不很鲜明,宜居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年活动,弘扬大包干精神,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农村新一轮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四个集中”,加快“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逐步实现全市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化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1000个,建设规模162655户,2671万平方米,总投资212.8亿元。其中:新建305个,建设规模43314户,644万平方米;在建382个,建设规模82987户,1518万平方米;已建成仍需配套的313个,36354户,509万平方米。

三、工作重点

1、突出规划引领。编制集中居住区规划是搞好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强配套原则,依据《滁州市村庄规划技术导则(试行)》,科学确定集中居住区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和基础设施配套,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建设规划。市交通、建设、商务、金融、电力、电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要依据市域镇村体系规划,抓紧编制农村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商业网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文化体育设施布点规划,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各县(市、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编制要加强指导管理,严格审核把关,以规划引导集中居住区建设健康发展。

2、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方式和实施主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一般采取两种方式:(1)委托代建,由农户委托镇(乡)专门机构集中代建,镇(乡)依法选定有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承建;(2)统管自建,由镇(乡)统一规划设计,提供统一的施工图,农户按图自建,镇(乡)负责施工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造价、安全施工、竣工验收等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要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配套完善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电视、通讯、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及居民广场等健身休闲设施。三是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公交等要向农村集中居住区延伸,逐步将公交招手站、学校、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图书室等服务设施配置到位。

3、加强集中居住区管理。集中居住区应参照城市社区的管理办法,创新集中居住区社区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社区物业、环境卫生、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管理,为集中居住区住户提供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措施、不同载体,强化对小区居民的文明教育,提高社区农民文明素质。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实施“千村计划”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千村计划”建设工作。要层层建立组织指挥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全力推进“千村计划”落到实处。同时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千村计划”实施。除了市级13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外,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10个以上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每个镇(乡)抓好1-2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

2、政策保障。要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公共设施投入管理政策、规范入驻政策等,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参与新型集中居住区建设。(1)在投入方面,可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部门支农项目配套一点,区内农贸市场、经营性用房市场化运作收入补贴一点,解决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投入问题。(2)税费征收方面,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免征各项税费。(3)建设用地方面,可允许农民建新拆旧,在不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用地调换。(4)对集中居住区建设要建立严格的入户审查、公示、监督制度。

第12篇

一、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我市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乡村环境明显改观,特别是2010年省政府将我市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后,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试点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

(一)加强了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

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高位推进。成立了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召开了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对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鄂州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等“六个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厅市共建”初见成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争取到了省政府26个组成部门的重点项目和建设资金的支持,有力推动了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出台了《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鄂州市城乡一体化八个单项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二)加快了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进度

《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已完成;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鄂州市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发展目录》。强力推进“两区三城”(鄂州经济开发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区,红莲湖旅游新城、葛华新城、花湖工贸新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选点已完成。确定并完善了以主城区为中心,3座新城为支点,10个特色中心镇为节点,其他乡集镇和102个中心村(新社区)为基础的城镇功能及城乡一体化格局。目前,7个特色镇和9个示范村已完成建设规划修编。

(三)加大了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特色镇和新村建设稳步推进。投资6000万元,改造了10个特色镇的道路和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启动了中心村改造工作;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筹资1.42亿元,使52万农村人口饮用水与城市同质同价;乡村交通发展迅速。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村、自然湾、农业生产基地公路达1300公里,密度居全省之首。

(四)加速了小城镇社会管理的体系建设

深化了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户口迁移政策,取消了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各种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出台了《鄂州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施办法》,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了全市就业计划;城乡医保管理和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筹资5600万元,提高了新农合保障面和补助标准。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5万名城镇居民登记参保,综合医疗覆盖率达到87%。农村低保水平人均提高到每人100元,实现了应保尽保。

二、我市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我市小城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约,小城镇建设中还存在着规划落实难、建设筹资难、执法管理难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一)小城镇建设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作为小城镇建设主体的乡镇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对小城镇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在指导思想上,重城市、轻农村,重主城区建设、轻小城镇建设。加之小城镇建设缺乏政策扶持、规划指导和经费投入,影响了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二是一些乡镇领导存在“三怕”现象。怕举债建设,背上经济包袱;怕征地、拆迁、改道、还建工作中协调不好,影响干群关系;怕建设资金不到位,建个“半拉子”工程,影响政绩。致使少数乡镇在小城镇建设上处于一种应付状态。三是宣传力度不够大,存在“等靠要”思想。一些干部对小城镇建设如何筹资、产业如何发展、农民如何安置等问题办法不多,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理论、相关知识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领会不透,重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轻长远的、大局的利益,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对小城镇建设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支持,靠上级拨款,盼单位赞助,从而影响了小城镇建设速度。

第13篇

一、 我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保障群众用水安全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工程,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__年,为有效解决我区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居民供水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

(一)高度重视规划设计,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重要位置,把城乡一体化供水和城乡饮用水安全列入本区域的重点工作,努力使建设成果更好地体现在增进百姓福祉上。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既是我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又是我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2013年市对区考核项目。我区编制了《黄岩区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制订出台了“村级供水管线经费补助政策”,明确了补助标准与界限,有序推进供水二、三级管线“进村入户”建设。截至20__年底,我区总计投入三级管线补助资金1800万元,累计新建通水78个村,受益人口约10万人。

(二)积极推进供水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我区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供水能力,为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城乡一体化工程规模为日供水能力25万吨,总投资32035万元。供水一级管网铺设西至潮济、茅畬,南至院桥、沙埠,东至江口上辇,北至火车场站,至20__年底,一、二级供水主干管线全部完成铺设并顺利通水,基本实现长潭水库库区以下平原片全部乡镇街道一体化供水干管到位。各项工程均已取得较快进展,完成供水管线长度为255公里,其中一、二线管网140公里和三级管网115公里。实际完成投资21574万元,其中一、二级管网18484万元、三级管网2097万元和江口水厂工艺改造993万元,2013年,我区计划建设一、二级管线15公里。天元路、82省道复线、黄长复线等供水管线工程正随道路建设扎实推进。

(三)加快改造供水管网,供水安全得到改善。自20__年开始,黄岩区投资1300万元,为25个小区实施了“黄水改造”,管网改造长度31250米,通过三年的努力,改造任务基本完成,让13000余户居民喝到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同时,我区认真吸取一期供水工程原水管破损事故的教训,已启动实施多库联动的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城乡群众提供长时间的安全用水保障。

二、 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建设推进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供水管网建设线长面宽,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推进难度很大。一是资金因素制约严重。三级管线“进村入户”改造经费以政府补助和村集体、居民自筹相结合,一些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受资金因素制约,以及水价等因素,三级管线“进村入户”进度迟缓。二是政策处理难度较大。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部门、乡镇街道、村居协调的政策处理问题,利益交织繁杂,有效协调处置阻力较大。

(二)饮用水安全有待进一步保障。一是部分水管锈蚀漏损,造成自来水二次污染。二是库区水源质量有待进一步得到提高,库区水质保护仍任重道远。三是澄江、头陀、北洋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自的乡镇水厂供水为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

(三)部分群众对供水一体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一些农村群众传统的饮用水观念根深蒂固,乡村存在“有水不接、通而不用”的现象。一是受管线倒接的影响,部分乡镇水费比城区高,部分消费能力弱的农民用水积极性很低,甚至水已通至村口也不愿接入。二是部分群众出于用水成本因素考虑,接入户相对较少,用水量则更少,多数是将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存在拖欠水费现象,累计欠费1464.72万元。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继续抓好工程建设,保障供水质量,完善管理服务,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

(一)抓统筹,加快工程建设。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

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注重支持协调,为推动工程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规划,坚持“点、线、面”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城区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努力实现城乡一体供水。二是严格落实政策处理“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调处各方利益,及时协调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做细做实政策处理事项,有效减少施工障碍,加快三级管网“进村入户”改造 步伐。三是要筹集管理好资金,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分级负责”的投融资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第14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切实推进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进一步加快提高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按照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的统一要求,现就推进**市小城镇发展和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先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完善城镇和村庄规划为龙头,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镇容镇貌、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以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试点引路,统筹发展,努力加快城镇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做好城乡一体化规划与乡镇总体规划的衔接,全面加快小城镇规划工作。其中:20**年底以前完成所有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已提前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乡镇,要逐步做好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0**年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新一轮的规划修编工作。

(二)切实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继续抓好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中转站、公厕、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

1.20**年底前,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其中1个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1个乡镇完成污水管网建设;20**年底以前,有2个以上的乡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以上的乡镇完成前期调研、选址、论证、设计工作。

2.城市区的供水网络要向建成区延伸,到20**年使整个城市规划区全部用上自来水。城市规划区外的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20**年底前建成使用,有条件的乡镇可考虑建设自来水厂,并高起点规划供水网络,向中心村延伸。**镇、**镇、**镇等要着手实施热力、煤气等与城市区的并网工程,力争20**年底前并网使用。

3.按照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设置标准,20**年底以前,全市所有乡镇完成标准化公厕和垃圾中转站建设任务。

4.按照主干道路灯设置率100%和亮灯率98%的标准,科学实施小城镇道路亮化工程。20**年底以前,有8个以上的乡镇镇区实现道路亮化达标,20**年底以前所有乡镇实现道路亮化达标。

5.按照**市园林乡镇标准,大力开展小广场、小游园、道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农家院房前屋后绿化建设活动。20**年底以前,5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20**年底以前,10个以上的乡镇达到**市园林乡镇标准。

6.20**年底以前,全市小城镇主次干道要全部完成硬化,建成区范围内背街小巷的硬化率达到80%以上,每个乡镇要建成一条三级以上标准的出口路。在20**年底以前全面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目标的基础上,将此项工作逐步向自然村延伸,实施联网路建设。

7.20**年底以前,各乡镇要建有2000m2以上的集贸市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便民超市各一处。

8.20**年底以前,在4个建制镇完成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工作。

(三)坚持抓好小城镇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清两建四改四化”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小城镇公益事业和管理手段市场化,解决小城镇管理中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和“脏、乱、差”等问题。按照**市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十个方面的34项标准要求,常抓不懈,坚持搞好小城镇环境卫生、垃圾清运、污水排放、车辆停放、标牌设置、经营秩序、市政养护、管理落实等方面的工作,使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建设、管理工作齐头并进,务求取得实效。

(四)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平台作用

1.加快小城镇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力对启动社会投资的杠杆作用,探索对农民按规定建房给予类似城镇购房贷款的信贷措施;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的产业化水平,积极吸引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建设。

2.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小城镇集聚。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的思路,一是要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新安置办法,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宅基地置换、实物或货币化安置等途径,使农民低成本进入城镇居住生活。镇政府所在地的村要积极进行住宅集中统一开发,逐步取消宅基地。二是按照“土地集约、项目集中、产业积聚”的要求,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做好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产业化园区的规划管理和园区的标准厂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三是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向小城镇延伸,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加快镇区建设,加强镇容镇貌,以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积极做好农村集镇和建制镇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要求在建设项目办理用地手续前必须先办理规划许可手续,通过“一书一证”和“一书两证”的办理,切实有效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实施。

4.加大招商引资,激活镇域经济。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走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的道路;要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特色小城镇。采取优惠措施,引导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经营管理领域,特别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垃圾转运以及宾馆、饭店、集贸市场、便民超市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放建设、经营市场,工商税收每年增长25%以上,第

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到20**年,第

二、第三产业所占小城镇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达到28.7%和35%的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为保证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确定**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为我市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试点镇。各试点镇要按照近期目标要求,在村镇规划、垃圾处理、道路、公厕、垃圾中转站、亮化、绿化、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按照20**年和20**年两个时间界限,率先实现任务达标。要不等不靠,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主动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联络与沟通,主动通报情况、争取政策、反映问题、总结经验,努力开创试点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面推进,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富有**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一)规划编制和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

1.**镇、**镇、**镇、**镇等四个试点镇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于20**年前编制出近期建设规划、重点区域和街道的详细规划。

2.要通过“市场运作、政策引导、财政补贴、部门支持”等措施,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20**年底前完成**镇、**镇、**镇、**镇等四个建制镇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20**年4月1日起,全市13个建制镇镇区停办农户宅基用地审批手续。

3.严格执行小城镇建设“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村庄建设“一书一证”(选址意见书、建筑许可证)制度,强化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工作。同时,抓好**镇、**镇、**镇、**镇等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规划执法试点工作。

(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按镇总体规划设置标准,完成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建设任务。

2.20**年底前,**镇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项目,**镇完成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建设项目。**镇、**镇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前期调研、选址、方案论证、设计工作;20**年前,**镇要完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建设,**镇、**镇、**镇要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

3.各乡镇要加快实施集中供水建设,争取20**年底前建成使用。

4.20**年底前,四个试点镇和**镇、**镇、**镇要完成小城镇规划区域内的所有背街小巷的道路硬化工作。

5.按照“近期目标任务”中有关道路、排水、公厕、路灯、绿化等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要求,各乡镇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把好村镇建设规划选址关、施工许可关和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建筑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向村镇延伸覆盖,建立村镇建设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镇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第15篇

关键词:区域协调 城乡统筹 公共安全网 生命线工程 复合通道 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研究背景

1.1 基础设施体系的内涵

对城市而言,基础设施是指直接为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和机构。城市工程系统一般分为城市能源动力系统、城市水资源及供水排水系统、城市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防灾系统等多个系统。

对区域而言,基础设施是保障区域安全和实现区域协同互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城乡一体的纽带。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区域化,延伸到区域来看,主要由上述五大系统的线网状工程和枢纽型设施构成。

1.2 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视角

(1)设施网络向区域延伸。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城市供给需求膨胀和污染治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靠单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已难以“独善其身”,区域性设施必须向区域延伸,以获得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互补。

(2)设施网络向乡村延伸。就城乡一体化而言,保障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的全面供给是新形势下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向乡村地区延伸,覆盖城乡。应本着城乡平等,设施共享的原则,等同看待农村与城市设施布局,着力消除农村与城市的设施环境差异,为城乡居民提供平等全面的公共服务。

1.3 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问题

过去,由于区域内各行政主体间缺乏协调及城乡结构二元等原因,区域层面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往往被忽视,产生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一方面,区域性通道衔接不畅,分散建设影响新建线网落地;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存在重复建设、建设滞后,城乡设施差异大等问题。

图1 区域公共安全网与生命线工程构建思路

2 构建以复合通道为主体的区域公共安全网

由于区域性基础设施通道无序建设,加之区域内土地资源紧张,区域性线网工程通道走廊落地难困局越发凸显。因此,应充分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从区域角度对水、能源等战略性通道实施预留控制,同时加强通道整合,完善和预留区域性供水、输配电、输油气廊道,以形成保障“生命线”畅通的公共安全网。

2.1 控制战略性供应设施廊道,保障设施可持续建设

战略性通道多指由区域统一配置,维系区域整体运行安全的通道工程,包括区域供排水通道,特高压、高压输电走廊以及天然气长输管线等。应通过区域性市政走廊的分类管制,实现省、市政府对战略性通道资源的管控。主要包括:(1)建设联网调度的区域供水安全网。通过建设江库联网工程、区域调水工程,解决供水保证率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2)建设一体化的区域能源供应网络。确保区域战略性能源通道得以控制,同时融入大电网,适应电源、负荷逆向分布的,实现大规模跨地区消纳。

2.2 构建区域性基础设施复合通道系统,促进通道集约高效利用

为进一步集约利用有限的通道和土地资源,应大力加强区域基础设施通道复合。以往,复合通道多指将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在同一路线上所形成的高效率运输通道[5]。为了更高效的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通道资源,应将上述复合通道概念拓展至其它市政线网状通道,将区域交通和基础设施通道统一纳入考虑。区域性复合通道是指区域间多种运输线路以及交通运输线路与供水、电力、油气以及防灾等市政线路集中在同一路线上的高效率通道,包括交通复合通道、市政复合通道、交通市政复合通道以及区域性避难通道等。

(1)构建集约高效的区域复合通道。以集约共享为原则,在有效利用现有交通及市政通道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各专项工程规划要求,调整通道,构建输送能力大、占地空间少的复合通道体系。复合通道可分为完善型通道、整治型通道和预留型通道。其中完善型通道指已建通道,以完善与提升为主;整治型通道指规划建议调整的通道,以培育与发展为主;预留型通道指规划建议预留的通道,此类通道应作为城市长期的开敞空间予以保护,加强通道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的配合与协调,以控制与保护为主。

(2)划定覆盖城乡区域的避难通道。以区域骨干交通通道为基底的避难通道,应串联区域内的具备避难条件的公共开敞空间。同时结合区域绿道、城市广场、公园及体育场等绿色开敞空间营造,构建区域性避难场所。

3 建设以覆盖城乡、共建共享为特征的生命线工程体系

3.1 强化战略性设施统一布局

对区域而言,水、能源资源都是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需要通过枢纽型设施布局建设,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和能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包括重点加强重大水厂以及重大再生水厂建设,优化区域水资源的配置和实现再生利用;在区域内合理评估能源资源禀赋,积极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多元拓展天然气气源,推动能源一体化输配和能源可持续利用。

(1)协调区域水资源配置。区域性供水系统是通过城乡供水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符合城乡统筹要求。它将区域内若干净水厂及其配水管网联合成一体,统一开发和分配水资源的网络化供水系统,其特征是根据水源水系地理及环境等要素来划分供水区域,系统向区域内城市供水的同时,还向周围乡镇和农村供水。

(2)加快区域清洁能源联合开发。为保障区域能源的可持续供应,应在区域内选择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开展绿色能源基地的联合开发。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核电和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形成多元的清洁能源保障体系。

(3)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为减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识别区域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流域水环境污染、大气复合型污染和“垃圾围城”等。应从区域环境问题的源头出发,重点构建流域共治的区域水环境保护系统、联防联治的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系统以及共建共享的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系统,推进区域环境联防联治,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2 协调城际、城乡设施共建共享

除上述区域性战略性设施布局之外,区域生命线工程建设还应从协调城际、城乡设施的角度,打破城乡界限、行政界限,促进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共建。

(1)协调城际设施建设。以区域协调为原则,以解决城际设施衔接和城际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开展城际基础设施协调工作。对城际地区的设施衔接与环境治理方面,应尊重自然因素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重点协调城际供水、排水、流域治理以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2)协调城乡设施建设。通过城市与乡村联系,或由乡镇、村庄联合,划分不同区域范围,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并进行综合协调,服从城乡区域整体的统一管理,形成一体化体系。

4 建立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建设运营机制

在完善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方面,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1)设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专责机构。以便对区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可以通过成立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专责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区域设施规划建设。(2)合理选择设施建设模式。区域内各市政府可共同出资设立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专项基金,用于统筹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建设以及区域资源的联合开发等。(3)创新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应强化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各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基础资料数据库与动态规划信息库应实现共享,并方便查询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状况。

5 结论

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规划中应在区域协调的视角下,明确区域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要求,初步提出了区域公共安全网和生命线工程体系的整体构建思路。应重点关注区域战略性通道建设与控制,区域战略性、枢纽型设施建设以及城际、城乡之间的通道与设施建设协调,从而实现区域发展与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为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 闫萍 戴慎志等. 集约用地背景下的市政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1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