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目前真实经济形势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新名词或概念掩饰了全局性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最大问题,并非是经济增长过热,不仅是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及物价指数上涨过快等,而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现实经济生活的问题与困难。为什么这样?就在于一些人一直在不断地制造一些新名词与新概念,用这些新名词或概念来解释或掩饰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股市中的结构性泡沫、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流动性的结构性过剩等。也就是说,按照这些新概念及名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仅是个别的、部分的而不是整体的,因此,这样的问题出现也就不事关大局。比如,10月份CPI涨幅达到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7.6%,贡献CPI为5个多百分点,猪肉价格甚至上涨55%,因此,有职能部门出来解释,说这种物价上涨是结构性,而不是全面性。如果能够对这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进行某种程度的控制,国内就不会出现全面的通货膨胀。
但是,实际上,结构是什么?如果某一事件或一个物体出现结构性问题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问题是不明确的。正如笔者一向所指出的那样,结构就是存在着的事件或事物内部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内在的、稳定的相互关系。它不是单个构成要素的机械相加,而是按一定规律这些要素的有机结合。因此,事件或事物之间的结构不同,必然会引起事件或事物的性质及功能的变化。比如,住房及桥梁的建筑结构,其结构不同,它们的功能性及质量是不一样的。如果结构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事件及事物也必然会面对着巨大的困难,甚至于结构性问题会导致事件或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在这意义上说,当前中国的经济生活的问题或存在的风险,并非是事件本身出现什么问题,而是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甚至于用一些新概念及新名词来混淆视听、误导社会。比如,什么股市的结构性泡沫、物价的结构性上涨。而这种所谓的股市结构性泡沫及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概念,不仅弱化人们对这些事件及问题的认识,降低了对事件风险的评估,也让市场主体(企业、政府及个人等)错过市场的最佳调整机会。
比如说,2007年上半年,国内股市价格快速的上涨,从而使得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在股市出现严重的泡沫之时,有人制造出了所谓的股市结构性泡沫,认为股市出现的泡沫只是结构性的,并无碍大势。在这样股市结构性泡沫观念下,国内股市泡沫也就越吹越大,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可以说,目前股市由6100点下跌到5000点以下,下跌了1000多点,就是这种结构性泡沫严重误导的结果。如果早些时候投资者对国内股市泡沫多有警惕,投资者也就不会在股市泡沫很大的情况下仍然奋勇当先,纷纷进入市场。投资者对市场预期降低,股市的泡沫也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吹大,股市投资者面对的风险也就会减少,股市的震荡也就降低。但是股市结构性泡沫则反之。
同样,对于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接连几个月上涨到6%以上。按照这样的一个上涨幅度,国内物价上涨已经是很高。因为,无论是从国内的情况来说,还是从全球市场的情况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以上都是很高的。但是,又有人制造了一个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概念,认为目前国内物价上涨,尽管很高,但是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结构。而且在这些人看来,如果以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国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并不高,它基本上是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增长水平上。因此,中国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也不需要出台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但这种解释不仅差强人意,而且是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相背离的。
因为,不要说中国没有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整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央行2007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的结论)。就是如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食品类消费品所占比重过高,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如果把权重比较高的食品类消费剔除出来,这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根本就无法反映真实的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即使在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创立的美国,其通货膨胀率不仅要考虑核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整体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考虑资产价格的变化。可以说,目前一些人人为地制造居民消费价格的“结构性上涨”这样概念,既没有理论上的依据,也不存在经济上的逻辑。结果只能是误导市场,影响政府、企业、个人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因此,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及未来走势的判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清除这些误导性的概念,以便让整个市场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过热的经济增长积难重重
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整个经济快速增长是不争之事实。去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5%。但这只是中央公布的数据,而从地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远过高于这种增长速度。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33.2%。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中西部地区增长更是达到40%以上。还有,10月份M2增长达18%多,不仅高于全年设定的目标,也高于2006年末的同比增长速度。而M2快速增长也说明了银行信贷增长快速。比如,1-10月份银行信贷增长达到35000亿元,个人住房消费贷款高7000亿元以上。还有10月份的居民消费指数达到6.5%。加上股市与楼市两大泡沫,整个中国经济处于一片快速增长甚至于过热的状况下。
为什么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本文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目前通货膨胀率已经很高,而不是有人所说的中国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对于这点,笔者一直严重质疑目前职能部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解释。因为,就目前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说,早就与快速变化的市场相差很远。它不仅表现在这种指数的权重与类别基数与居民实际生活相差较大,而且表现在与国际通行惯例也差别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体系当然面临的困境很多。比如说,为什么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有在食品上涨之后表现出通货膨胀率上升,如果不是食品的价格上涨,其他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则对这种指数的影响很小。比如居住类的价格,随着这几年房价快速上涨,一直处于持续上涨态势下,但是,由于居住类的权重低及基数低,即使居住类价格在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整体地影响也不大。
假定我们在认可既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体系是在合理的条件下,那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最有决定性的因素当然是食品类。因为,从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来看,价格上涨往往与权力远近有关,越是靠近权力的产品,其上涨时间就越早,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就是从房价开始,就是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当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最后传导到食品类消费品时,这种与权力最远、市场最为弱势的产品的价格上涨就意味着中国的全面通货膨胀开始。因为,最后食品类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不仅在于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成本性推动,有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传导,也有市场最弱势者市场信息反馈、强化及整个市场预期的改变的影响。同时,当食品类价格全面上涨后又会出现新一轮的信息反馈传导到上游产品上,出现中国物价水平轮番上涨。因此,从这些现象来看,尽管目前国内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是由食品推动的,表面上是相对价格的调整,实际上是整个市场价格普遍上涨。中国通货膨胀已经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水平上。
特别是,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国内新一轮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要素价格内在化),公务服务价格行政性上调,农村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方面都造成国内消费品价格快速上涨压力,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更是不可小觑,更是不可以物价的结构性上涨一叶障目。
二是近五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建立在国内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如果说,房地产市场不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特别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改变,那么国内的固定资产增长过快、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居民消费价格攀升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问题,2007年政府认识到问题严重性,特别是房价快速上涨所吹的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政府更是有所认识。因此,2007年下半年以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整的政策。比如说,24号文件、359号文件、39号令、64号文件。这些文件尽管角度不同,针对问题不同,但是根本点就是在改变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模式,就是要让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了一个解决民生问题的市场,解决与改善绝大多数居民居住条件的市场。可以说,如果政府对这个目标进一步强化及具体化,那么政府就会围绕这一目标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未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出现大变化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从最近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房地产市场透露出的信息来看,上述政策的效应正在显现。如果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会顺此大势,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格局也可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如何来落实这些政策。如果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调整,那么中国经济形势出现大逆转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词】经济信息;共享
1.平台概述
经济监测预警是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的基础。对经济形势、经济环境、经济要素、运行态势的准确把握,是经济运行调节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基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就是要提高经济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及时性、科学性,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为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建设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是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决策能力的需要。项目建设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全省宏观经济监测预测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资源、方法、研究成果进行集中管理和展示。这将有助于发改委及有关厅局及时了解全省经济以及各区域层面的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有助于省委省政府准确、全面、及时把握经济运行状态以及发生的新问题、新特点,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1.1 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
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横向联结省直相关部门、纵向联结省市县发展改革系统的业务平台,有效整合已有资源,汇聚各类经济运行数据,形成集经济运行调查、监测预警、预测分析、区域经济分析、重大领域和行业分析、政策模拟等功能为一体的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有效整合各有关部门经济运行数据资源,及时汇集共享经济运行数据,实现数据报送的制度化、网络化和常态化,为经济形势分析、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1.2 平台建设的主要需求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省在应对危机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外形势仍然复杂。总的来讲,我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都在加大。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加强全省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及时、快捷、如实地掌握第一手经济运行信息,对于省委、省政府科学判断全省经济形势,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更好发挥省发改委的牵头作用。二是有利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三是有利于企业表达需求和了解宏观经济形势。
1.3 数据量估算
根据本项目“三库五大系统”的建设内容进行经验估算,系统数据基础总量约200GB,每年更新数据量约25GB,月更新量约2-3GB,上下浮动范围10-15%。
2.项目实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2.1 社会效益
建立一套能够快速、准确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具有分析预测及政策模拟等功能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有助于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宏观经济信息,提高经济监测预警的前瞻性、及时性、科学性,为政府部门和领导宏观决策、宏观调控提供服务和依据,更好地转变和发挥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公共职能,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省委、省政府应对各项挑战,促进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实现,社会效益巨大。
2.2 经济效益
建立江西省宏观经济预测监测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大大加快信息交流速度和信息传递速度,使各地区、各部门能够随时随地地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动态情况及问题建议迅速反映到决策中枢,并通过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和手段对其进行深度加工和分析,通过宏观经济预测监测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使决策者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真实情况,极大地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水平,降低决策成本,减少失误。
3.影响平台信息共享的主要因素
3.1 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我省统计、金融、财政、税务、工商、海关等不同系统机构已形成本系统的经济信息系统。由于没有统一协调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及项目建设仍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造成政府资金投入分散,信息资源及配套设备相互重叠。特别是近年以来,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借助政府信息化浪潮,以拥有经济信息的规模和数量体现实力,争资金争项目更加明显,无法协调,在客观上给信息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2 信息来源问题
由于经济信息资源相关各级各部门目前自身的信息来源、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更新周期方面存在不少差异,市场化运作的经济信息提供商的数据来源则更加复杂,建立经济信息省级监测预警和数据共享平台不可避免会遭遇信息来源不统一甚至互相矛盾冲突的情况。此外,为保障数据提供商利益,所有的商业数据都涉及到版权问题,因而难以实现跨系统跨行业跨领域的经济信息资源共享。
3.3 数据库规范化问题
根据目前现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经济信息资源大多源于各职能部门自行开发建设的系统,这部分数据具有我省特色,价值很高。此外,我国也有专业数据提供商提供有关经济信息数据库。然而由于各类数据库都是不同时期,根据本部门业务需要而建设,并没有完全采用统一的规范性语言和标准,造成了经济信息整合共享平台转化的困难。
4.平台建设措施与对策
4.1 建立管理协调机制和机构
省发展改革委作为宏观经济信息资源主管部门,要联合各成员单位,制定平台建设规划和计划以及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布局设计;协调相关部门加入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组织有关经济信息服务机构具体操作和实施;理顺和健全经济信息管理体制,建立分工明确合作高效的经济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按照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学科管理办法,对各实施单位承担的任务进行监督和管理。
4.2 加快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的建设
由于全省经济信息共享平台的成员单位隶属关系不同,其数据格式均不相同。特别是自建特色数据库,都是根据本系统需要而建,缺乏规范统一的制作标准,为数据库在平台上整合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建议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在对历史已形成的数据库尽可能改进和完善,使其尽可能一致统一的基础上,采用ISO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我国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协议,研究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统一、规范、科学的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实现经济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检索、存储服务。
4.3 建立和完善共享服务机制
科学的共建共享机制是推动平台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各成员单位共建的基础支撑就是建立和完善共享服务利益机制。在管理协调成员单位利益分配中坚持的原则是:谁服务谁受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各成员单位的信息资源利用率,保障成员单位的利益,不论信息资源在何单位,谁向用户提供直接服务,所获得的服务收益和补贴向谁倾斜。其次,统一服务质量控制标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统一服务质量控制标准,要求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只有建立和完善共享服务利益机制,才能调动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愿意把自己的信息资源放在平台上整合共享,推进全省经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5.项目总体建设方案探索
考虑到项目相关各单位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不一,部分单位运行维护力量薄弱的现状,项目可采取“省级集中、联合协同、统一软件、分级使用”的建设模式,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所有系统软硬件全部部署在省信息中心应用机房,以节约建设投资,提高管理效率。
6.项目风险和风险管理
6.1 风险识别和分析
一是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业务建模和大部分需求分析、少部分设计,可能的风险事件包括:资金保障不到位,组织管理力度较弱,项目目标不清晰,项目范围不明确,项目使用单位相关人员参与不够或者沟通太少,需求沟通不充分,工程项目管理事权的梳理和分析缺乏支持。二是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详细设计以及为了验证设计而进行的少部分实施工作,可能的风险事件包括:需求变化,业务整合风险,对工作量估计比较乐观从而导致进度风险等。三是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大部分实际施工和测试工作,可能的风险事件包括:人员能力的风险,项目范围改变的风险,项目进度改变风险,人员变动的风险,项目组内部沟通协调风险等。四是收尾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部署和调试。可能的风险事件包括:质量不满足要求,部署问题较多。对于一些信息化水平比较弱的单位,项目实施难以推进,实施后期,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在线用户增多,系统反应速度下降,用户满意度低等。
项目中宏观经济指标数据的采集报送是否及时、准确和全面是本项目建成后能否发挥效益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分析、监测结果,对政府宏观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宏观经济数据资源保障机制,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为领导宏观决策和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发挥积极作用。
6.2 风险对策和管理
项目中的风险不能全部消除,只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进行规避,或者缓解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识别各种风险,并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原因,通过消除这些原因来规避一些特定风险的发生。本项目的风险集中在组织管理、需求明确以及资金保障方面,因此相对应的,需要加强组织管理,明确项目组构成并细分职责;由经验丰富的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交流,在业务建模阶段让用户积极参与,从而了解并确定真正的需求;目标系统的模型或DEMO要反复演示和获取反馈,直至用户和设计人员都达成共识为止,要有认可的验收方案和验收标准,做好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此外,还需要加强资金保障,本项目架构大,建设阶段多,必须保证资金到位以推动工程按计划实施。
针对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事件,开发风险管理表,表中列明各种风险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就实施应对措施。过程可以参照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特别是在数据报送方面加大协调力度,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2)落实经费保障,在项目建设、运维等方面给予各相关方经费上的支持;
(3)进行调研,确定流动原因,在项目开始前,把缓解这些流动原因的工作列入风险管理计划。
(4)项目开始时,做好计划一旦人员离开时便可执行,以确保人员离开后项目仍能继续进行。
(5)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文档及时产生,对所有工作进行细微详审,使更多人能够按计划进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执行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企业只有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满足企业管理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加以严格遵循实施,才能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的地位日益突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在管理上作出努力。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正常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我国原有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制度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
1.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1.1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利润的分配管理。企业管理是在国家财经法规制度下,根据财务管理的原则,管理企业的投融资和资金运营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管理共同组成了企业管理,但是,不同的管理由于其工作内容的不同,又有其各自的特点。一是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三是企业财务管理不单是财务部门的事,需要企业各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通力的合作。四是加强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降低经营风险。第五,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资金筹措、资本运作、投资决策、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开发等方方面面,都起着重大的作用。财务管理渗透于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1.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目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的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内部控制是随着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其具体是指为了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和措施的总和。
2.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2.1总体目标。总体上,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通过管理、监督和控制降低经营风险。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2.2管理结构。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都是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段式管理结构,该结构将二者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
具体来看,企业财务管理的三段式管理结构主要包括筹资管理、营运资金的管理和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三段式控制结构主要包括事前的防范、事中的控制、事后的监督。其中内部控制的事前防范阶段已经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三个阶段的工作做好了法律政策和组织规划,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而事中的控制阶段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的安全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可以说内部控制这一阶段的工作与财务控制的工作是一致的,这也是二者联系最为紧密的地方所在;事后监督阶段的内容与企业财务管理后续工作的内容是重合的,在这一阶段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已经综合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
内容上:将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二者重合的程度也增加到了最大,这也是企业将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混淆的主要原因所在。
3.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并在这个新的经济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推行了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所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也逐步实行。但笔者认为,目前企业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在具体执行中仍然存在问题。一是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不健全。二是财务管理观念滞后。三是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
4.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
4.1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财务管理既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财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因此,财会人员应当努力学习,提高素质,才能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需要。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二是强化财会法规观念。三是加强业务培训,鼓励财会人员自学和职称资格考试。四是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和交流。
摘 要 广义货币M2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还包括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2能稳定真实地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的情况。作为此文的研究对象,我们着重分析中国经济的M2指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起落关系来探求其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关联系。
关键词 广义货币M2 上证综合指数 资产价格
我国货币供应量定义中,狭义货币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通性较高,因此M1的增长变动情况与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价格走势关系最为密切。广义货币M2除了包含M1之外,还包括了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和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它比M1的收益率要高,风险程度也更高。M2除了与实体经济关系密切之外,还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利率水平的强烈影响。我们发现M2更能稳定真实地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的情况,故选择M2作为参考的经济指标来讨论它对整个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这里,我们选取目前大众最为关心的上证指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来探寻M2指标与现实经济运行的潜在关系,也想由此观察由M2指标来确定投资方向,时机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首先,把实证检验的时间区间确定为1997年1月到2009年11月,逐一观察各月的M2同比增长率和上证综指各月收盘指数。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假设在M2增速小于15%作为货币政策紧缩的标志,该时点也作为股票指数的低点进行买入操作,另假设在M2增速大于19%作为货币政策较为扩张的信号,并将该时间作为股票指数活跃的较高点进行卖出操作。观察此种简单特殊的投资策略的整体收益状况如何。
从各月的M2增速变化的数据再结合之前确定的买进卖出股票的时间节点的假设,我们可以筛选出符合交易操作条件的时间节点。统计记录如下:
我们可以看出,当仅仅考虑M2变化而忽略其他条件分析上证综指的投资交易时,按我们设置的M2增速的限值来判断经济运行的走势,由上证综指实际变化得证,也可取得比较可观的收益率。这个简单的例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M2的确可以应用于实际的经济运行中。
当然,运用M2判断投资时机的方法存在不足。首先,M2的增速较小比如小于10%时,整个经济社会容易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反之,M2增速较快,比如大于25%时,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使整体物价上涨。而且,在单单用该指标衡量股票买卖交易时并没有考虑到物价变化的因素。
另外,一种在某个阶段有效的投资方式也会因为投资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有不同效果的,当前的经济和股市环境和过去十年来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别,上述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能不能一直使用片面的判断方法固然值得商榷。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的,在危机时期各国政府向市场注入资金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历史平均水平。在经济回暖时期,大量流动性开始活跃起来。以中国为例,M2增速在过去10年间没有明显超越过20%,但从09年年初开始,M2增速已经多月超过25%,11月份逼近了30%。如果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此高的M2增速可能早已导致中国央行出台明显的紧缩措施,但到目前为止,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只能说是温和的。
总的来看,用M2指标作为投资时机选择的方法可能更适合在经济大致平稳阶段应用,而特殊时期的效果是有待验证的,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调控的决心和手段。
参考文献:
[1]胡继之.中国股市的演进与制度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71.
[2]吕继宏,赵振全.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政策干预与市场效应.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5):5-70.
关键词:QFII;资本市场;国际战略
一、QFII机制的概念
概括的讲,QFII机制就是具备规定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及投资结构机制,具体是指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及投资者,按照资格规定拥有限制性的外汇资金汇入额度,然后可兑换成当地法定货币,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严格监管的专用资本账户参与当地金融市场的证券投资业务,同时汇入本金和相关收益遵照特定的外汇管制和管理法规能够兑换成外汇从而汇出当地的一类开放性质的金融市场运作模式。
二、QFII的优点
(一)健全资本市场,提升资源配置率,促进A股市场的完善。我国当前的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我国A股市场的发展极不科学,个人投资者缺少必要的理性,不正常的上涨或下跌等缺乏理性金融思维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下引进和壮大QFII,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理性下的市场异常波动及其他不利因素,促进A股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熟,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从长远影响来看,QFII产生的资金增量对资本市场整体而言比重较低,缺乏对股市足够的推动和刺激作用,但从短期和局部来看,QFII在国际板块的上市、蓝筹股市值的提升、A股H股的平衡发展方面都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加强金融工具创新工作,促进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对我国的资本市场而言,QFII的存在会有效促进国内市场中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开发创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增强资本市场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壮大,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持有规模,促进人民币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周转,增强我国经济运行的活力。只有实现货币的国际化流动,才能真正提高货币的积极作用,提高本国货币自身的“造血功能”,让国家经济形势更有竞争力。所以,从某一方面可以肯定,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以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为契机,通过QFII的功能运作进行货币兑换,最终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国际化货币标准。
(三)激发资本市场活力,促进金融市场开放性的稳定实现。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格局之一是,上海和香港在具有人民币输出输入功能的同时,分别作为人民币主要的输出和回流港。产生这种格局的历史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是分步实现的――上海按照国家规划有条件、有步骤的对国际资本实现开放,而香港则是作为我国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的过渡环节,在继续实行其开放式金融环境的同时设置一个国内资本市场的缓冲带。这样就会为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提供一个相对稳妥的保护功能。在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大目标之前,QFII实质上只是起到了过渡和促进的作用,其规模大小不重要,而是作为国内资本市场国际化转变的一个窗口,是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和国际货币职能的一个渠道,最终增强我国的资本市场活力和经济实力。
三、QFII的风险
(一)加剧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扩大市场潜在风险。启动QFII引进境外投资,会对国内资本市场造成冲击。当前,国内资本市场除了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等内部要素影响和制约之外,更新增了国际资本和投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1、国际资本市场变动会直接影响境外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和工具组合来改变其在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偏好,从而对国内资本市场的证券价格造成影响;2、境外投资者的存在会客观上加强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的经济关联性,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当输出国的资本市场发生变化时,这种波动势必会传输到资本输入国,从而导致输入国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变化;3、国内资本市场的价格变动受境外投资者的整体性投资决策的影响。境外投资者在对自身投资进行管理时,通常会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主观上对投资国家进行分类管理,对同一类型的国家一般采用近似的投资战略。
(二)“噪音交易者”对股市的负面作用。噪音交易者,英文名称noise trader,是无法客观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错误信息的统称,以及根据错误信息进行投资组合的投资者。在启动QFII后,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性提升,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在反映本国经济状况的同时,也要综合反映国际市场上相关金融信息的影响作用。而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化,经济信息的传递过程拉长,信息传递期间扭曲失真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提高。真实经济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存量严重不足,境外投资者对当地经济因素及相应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作用理解不足等等,这些信息不对等情况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境外投资者成为市场上的噪声交易者,从而产生负面作用,影响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加大了资本流动的可能性和规模,潜在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安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尚缺乏完善的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这导致市场风险结构性扩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境外资本的大规模退出。尤其是在国家资本市场上比重较大的境外资金的大规模退出,极易导致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造成上市公司的市值动荡和缩水,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等一系列经济灾难;上市公司受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干扰了正常经营,严重时破产清算加剧当地政府负担;大规模的外资退出冲击当地的汇率体系,造成当地货币贬值,加剧了国际债务及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甚至会导致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和一系列经济恶果。
四、我国QFII的现状及问题
(一)QFII总值以及机构数量随时间变化表现。我国现行的QFII制度启动于2002年底,首次批准12家境外投资机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总额约为17亿美元。相关统计资料表明,QFII开放的10年间,QFII的准入境外投资机构总量增加151家,平均每年增加约10家;获批投资总额度增加至258亿美元,年平均增速140%左右。这些数据与QDII进行对比可以发现,QFII在机构数量和投资额度上的发展速度仍然不足。根据图I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国家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中,更多是对本国金融机构海外投资力度的推动,同时谨慎操作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和程度,有效控制境外资本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数量和步伐。
(二)QFII制度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在对QFII制度的发展情况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进行衡量时,境外准入资金数量和市场比重,是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来看,QFII目前在A股市场中的资金比例不高,这一比重一般没有超过市场总值的2%。如图2所示,及时QFII的全部准入资金都进入A股市场,其所占比重仍然不高,无法对A股市场的整体变动造成决定性影响。
根据以往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A股市场中QFII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和速度呈现放缓的迹象。然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台湾及印度、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QFII在资本市场中的比重却逐步增加。这一对比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QFII制度在实际执行中的谨慎态度,特别是经济形势不明朗下的保守态度。
(三)QFII的数额变动影响国家汇率稳定水平。QFII总额在国家外汇储备中的相对比重,充分考验了一国在资本市场发生突发性、大规模的资本退出时,国家在稳定本国币值稳定和金融环境稳定的能力。2006年之后的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年度QFII的总体比重不高,一般不超过外汇储备总额的1%,其对我国汇率稳定和经济稳定产生的影响很低。虽然QFII的准入总额逐年上升,但在外汇储备中的相对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未曾脱离央行的掌控,也不会对央行对汇率稳定的控制力度造成影响。
我国QFII近年的数据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存在这些问题:
(一) 投资门槛过高。QFII总体要求较高,尤其是资产管理的总体金额、持续经营时间、机构注册资本等环节的要求更是突出。其中,仅仅是对管理的资产总额的限制性条件一条,就排除了大多的境外投资机构。特别是众多投资经验丰富的境外中小型投资机构,尤其对亚洲本土的中小投资机构来说,对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期望更高,应当适当降低QFII的准入条件以吸引此类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
(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我国当前QFII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健全,仅仅局限在日常外汇浸出、收支状况和财务报告的提供上,而且不涉及具体交易信息和披露,也缺乏向交易所和其他投资者的披露机制。这都不利于QFII的发展。
(三)投资环境还不成熟。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影响和制约着QFII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上司公司的质量较低、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暗箱操作等违规行为普遍存在、对外法律风险、政府对证券市场的政策影响过大等。
五、完善我国QFII制度的建议
(一)调整QFII准入标准。在有效控制QFII对我国汇率体系的冲击前提下,可以适当提升资本市场的开放速度,降低门槛,增大QFII准入额度。合理加大本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构建更多更好的投资渠道,提升人民币的国内外存量,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开放信息管理机制。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对外资最大的吸引就是其健康稳定的快速增长现状。存在的影响境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最大因素还是信息披露机制的欠发展。因此,对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是QFII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和完善披露制度,及时、有效的推行国际会计标准,强化资本市场中的信息披露能力,重视披露信息真实、完整、客观、合规等方面的审核,避免信息不对等造成的违法违规现象。
一、泰山钢铁市场的特定机遇
现阶段,国家明确提出了“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后期国家基建投资将主要用于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建设也将逐渐展开。此外,铁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领域将陆续对民间资本开放,预计市场钢材需求形势会有所好转,钢材市场需求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这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将是一个重大商机。如何在风险之中实施合理的信贷支持,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泰山钢材市场运行状况
山东省泰山钢材大市场于2004年投入使用,是钢材物流和大型现货市场。该市场经营的钢材多、型号全,尤以型材、析材、管材、建材更为突出,市场销售辐射范围巨大。已建成的市场总占地面积4000亩,经营业户600余户,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是江北最大的钢材市场、全国最大的现货交易市场。管理较为规范,市场管理委员会、市场委员会、商会、工会联合会四个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管理有序。
(二)泰山钢材市场的新迹象
自2012年9月以来,泰山钢材市场有一系列向好发展的趋势信号,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价格走高。2012年10月份,螺纹钢主流报价比9月上涨70—80元/吨;中板较9月末上涨120元/吨。镀锌管、无缝管、焊管等产品价格均存在向好的趋势。二是产品销量有所增加。市场主流产品的销售中,下游用户需求量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三是议价方式更加灵活审慎。为顺应市场价格波动,一单一议、协议定价等议价模式较为普遍。四是融资成本降低。一些钢贸企业主动归还成本较高的信贷资金,有效降低自身财务成本。根据这些积极变化,可以初步判断市场已经走出了最危险的时期,有可能迎来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阶段。
二、信贷支持泰山钢材市场的基本策略
后金融危机时代和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往往机遇与风险共存。对钢材市场的信贷扶持,应时刻关注国家产行业政策动向,控制行业贷款风险,不应“一刀切”。建议商业银行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开展钢贸企业授信业务。
(一)提高信贷从业人员专业水准,把好客户准入关
钢贸企业的特点决定了依靠后续实地检查也可能无法获得真实信息,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在企业未申请贷款之前就对企业有客观的了解,这一点对把好客户准入关和加强客户管理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通过对地区重点产业的调研给信贷人员提供足够的信息,将信贷人员培训成相关产业的“专家”,熟悉相关产业常见的骗贷方法和产业的真实情况。讯息的获取有以下途径:一是可以从现有长期重点客户处了解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营情况,也可以从贷款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处加以了解;可采取降低利息率、增加授信等鼓励措施,鼓励其他客户为其提供某一客户的真实经营情况,将现有客户变为银行在行业中的信息源;所有客户也可以互相监督,为银行提供信息,利用囚徒博弈的理论,获取真实信息。二是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加强与其他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交流,或借鉴股份制银行的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组建类似“银团贷款”的沟通交流团队及平台,实现钢贸企业信息上传下达、信息共享,从而有助于采取风险预警措施,降低风险。
(二)对现有客户实施名单制管理,区别对待、有保有控
当前经济形势下,既要看到钢材市场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也要关注风险防控。建议在不增加对钢材市场整体授信的情况下,对钢贸企业实施名单制管理。信贷业务以维持存量为主,对部分较好的企业适度增加授信,对一些情况一般的企业适度减少授信,对部分企业采取搁置一段时间视经营情况再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策略。同时灵活掌握信贷投放方式及节奏,应收尽收、可放则放,不断调整优化钢贸行业客户结构。
(三)加快产品、担保、期限结构调整,提高风险缓释能力
一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近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后续影响,钢贸企业下游的建筑建材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资金紧张、所欠应收账款较多。建议适时推广国内保理业务,盘活企业的应收账款,加快钢材市场商户的资金循环。同时,大力发展银票、国内信用证等业务。据调查,目前钢厂与钢材商户之间的交易除现款交易外,还存在多种灵活交易方式。建议对钢材市场中存在不同需求的商户适度增加部分授信,提高银票和信用证的比例。这样既可满足客户需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又可逐步减少贷款规模、弱化贷款风险,从而达到优化信贷结构的目的。
二是加快担保结构优化调整。在目前钢材市场行情不佳、潜在风险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增加抵质押贷款占比显得尤为重要。而票据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为办理票据质押贷款业务创造了条件。建议今后因势利导,积极营销银票质押贷款业务。同时,凡是有可用于抵押的土地、房地产和机器设备的,应优先考虑办理抵押贷款,尽量提高贷款抵质押率。
三是加快期限结构调整。贷款期限由一年缩短为半年,利用结算工具时间短、周转快的优势,及时调整钢贸行业信贷策略,既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又缩短风险期限。
(四)上下联动,加强环节管理,提高客户管理水平
一是贷前严格按照要求追加无限责任,提高贷款保险系数。贷款发放前,严格按照要求追加股东及主要管理人员的无限连带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及其配偶都签署相应的保证合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遇风险还可以向其他主要股东直接追偿,除了通过法院查封货物外,还可以请求法院直接查封企业所有存货、设备、办公场所及办公用品直至个人名下所有财产,以此来提高银行贷款保险系数。
【关键词】会计本质 会计法律责任 完善建议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会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我国新颁布的《会计法》,针对目前经济形势的特点,对于会计的法律责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保证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部分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法律意识不强,违法行为的处罚缺乏有力的保障机制,因此文章提出要强化会计法律责任意识,以确保会计工作高效、有序完成。
一、会计的本质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联系,会计本质就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作者认为,可以在法律制度层面探讨会计本质,会计法律本质是在充分开放、完全透明的会计运行过程中经过充分博弈达成“纳什均衡”状态的会计主体之间的合意契约。
二、会计法律责任的概念
会计法律责任是指违反计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严守的底线,是法制与道德规范内在联系性的统一体。从法律的视角看,会计法律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在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最一般意义上讲,会计法律责任还可以指会计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利用虚假会计资料进行贪污、挪用等侵吞公司财产以及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自然人以及法人犯罪。狭义的会计法律责任仅指《会计法》所规定的法律责任形式。
会计法律责任的形式有三种,一是行政责任,又分为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二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由企业的法人承担;三是刑事责任,这是会计法律责任中最为严重的,如果会计违法行为比较严重,造成的后果或者损失巨大,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到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加之我国目前对于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和执行中还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会计法律责任意识的培养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经济形势的需要。
三、会计法律责任的起因及具体表现
(1)起因。当会计主体管理当局出现经营失败、存在会计差错、舞弊和违法行为,并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时,就会导致会计法律责任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有:A制度原因,即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脱离经济活动的现实,对现实发生的特殊经济行为约束失效而造成的。如对单位人员出差费用、招待费用、特殊奖励等,会计制度给予了更多的运用会计估计的权利及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这些权利的运用会因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的不同而形成不同会计结果。B过失原因,因会计人员没有完全执行会计制度和准则而提供错误的会计信息。C欺诈原因,即会计主体管理当局因不良动机故意不遵守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D自律意识不强。权利与金钱的诱惑,使人们为谋取私利铤而走险,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而不顾后果。
(2)具体表现。从法定责任的角度讲,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义务依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不得违反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①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②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③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或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保护的会计资料的法律责任;④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四、明确各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的会计法律责任
(1)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不熟悉,难以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由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或者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对本本单位会计工作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者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只负领导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一些单位造假账,设账外账,不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通常是单位负责人的授意和指使或者强令,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在此情况下,应该把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责任区分开,加重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因为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最高负责人和领导者,统管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职权,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处于各种不同经济利益关系的焦点,常因为履行职责不能满足某些单位或个人的不合理要求而遭单位负责人的不满和得罪某些职工。因此,工作受阻挠甚至遭打击报复的情况很普遍,有的被调离原岗位,有的被“炒鱿鱼”等等,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甚至对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手段很多,大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会计人员很难自护。
长期的实践证明,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仅仅压在会计人员的肩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假问题,只有在法律中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才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加强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不再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做假账。
五、落实会计法律责任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我国许多公司中,大股东控制或由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经营者与所有者的权力极度不平衡,使得经营者往往为了夸大其经营业绩或是向投资者隐瞒其真实经营情况,不惜授意、强令、指使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违法行为,提供和报送虚假的会计资料。针对这种情况,各单位应当首先健全自身的内部治理结构,如公司中应当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相互之间制衡约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在追究各种主体的法律责任时,应当按各主体职责进行划分,从行为目的上去分析会计违法行为的真正操纵者,按其责任大小分别予以处罚,而不能只追究会计人员的责任。再次,各单位应当建立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职、有违法行为的主体给予惩处。最后,各单位还应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内部监督的职能,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赋予相应职权,从内部防范各种不合法、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2)建立诚信自律的制度。 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行为与道德规范,把“不做假账”作为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建立自律制度,让所有人员都按照这种基本职业道德要求办好各自的事情,提高自己的社会信用度,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一名合格的优秀会计人员。
(3)加强会计人员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会计人员认真执法,首先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坚持依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其次在履行会计职责过程中要大公无私,坚持原则,不为利所动,不为情所动,更不为强权和暴力所摄,做到有法必依,谭ū匮希违法必究。忠于职守,首先要热爱和熟悉本职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其次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对待本质工作,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保证自己所做的工作既无疏漏也无差错,明确自己相关的法律责任。
(4)继续加大《会计法》及相关财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宣传教育的重点是基层的会计人员、各单位负责人、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可以通过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单位负责人的专门培训、讲座等方式普及,使他们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并敦促他们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六、结论
会计核算应当以真实可靠的信息为基础,这样才能形成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决策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实现经济目标。如果会计信息是虚假的,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必然无法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会计主体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可以误导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决策。因此,会计核算应当具有客观性,既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可靠资料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完全做到这些,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来控制这些情况,加大法律责任力度,明确各自的法律责任,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行。总之,企业的管理者、会计人员、政府的相关的行政部门都要加强会计和法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法律责任,会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企业以及政府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会计学会.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
[2]张典秀,孙化成.会计学案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3]刘颖,张海红.浅谈会计法律责任[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
[4]张忠民.论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则原因[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创造税收、促进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相比较大型企业而言,更难获得银行贷款。本文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外部原因入手,分析了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解决之道。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解决对策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市场经济的最基础细胞,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制度政策层面看,2013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将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收政策,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带来实惠,直接关系几千万人的就业和收入。
从金融环境层面看,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信贷政策支持和扶植小微企业发展。中国银监会于2010年2月23日宣布,小企业信贷投放做到两个“不低于”———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截至2013年7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2.5%,较年初增加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3533.3亿元,比各项贷款增速高6.3个百分点;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302.2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4.0%,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拓宽。
然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原材料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下游订单萎缩,市场需求减少,税费负担过高等问题更为凸显。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困难重重,尤其是“融资困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其成长壮大的最大瓶颈。
一、 融资困境的内在因素
(一)经营管理规范性欠缺,财务风险较大。小微企业大都是家族式管理,内部管理粗放,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小微企业经营核算采用现金交易,会计核算依据缺失,会计账表可靠性差、数据不实,无法提供正规财务报表或财务报表提供的内容信息价值不大。一些小微企业忽视现金流动性管理;或者不考虑自身条件进行盲目扩产,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二)自有固定资产少,缺乏有效抵押和担保。大部分小微企业的土地、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为租赁资产,企业无自有产权,机器和设备等市场评估价值和抵押率低,同时第三方担保公司或大型企业为小微企业的担保意愿也不足,缺乏有效增信手段。
(三)创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较弱。目前小微企业多为代工类和服务类企业,接受订单生产,自己无研发能力,创新能力缺乏,产品的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并受制于其上下游的核心大中型企业的价格压制,导致小微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不足。
二、 融资困境的外部原因
(一)银企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风险识别难度大。目前小微企业提供的实际控制人情况、管理信息、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等情况分散在工商、税务和海关等多个部门,银行缺乏有效综合平台去查证和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因此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存在畏惧心理,存在惜贷现象。
(二)征信体系欠完善,存在融资风险。目前央行的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判断小微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但由于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记录存在错误、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与央行中心库数据不同步、信息记录不够全面等情况,因此银行难以对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判断,融资风险难以把控。
(三)经济周期性波动对小微企业的影响更甚。在经济处于持续低迷阶段时,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中存在诸多不足,本身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缺失,且国家扶持政策往往较难落地等问题,因此当经济形势发生下行变化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小微企业。
三、 解决融资困境对策
(一)强化自身经营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作为小微企业来说,从创立之初到走向成熟,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小微企业规模小,根基薄,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小微企业应对自身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优化选择项目、设备和技术,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少管理和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二)健全信用体系建设,保证银企信息对称。信用是约束经济行为的一种人们应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信用记录是个人和机构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状况的记载,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一点就是信息不对称,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获悉小微企业的真实信用情况。因此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建立健全统一的信用体系服务平台至关重要,可将税务、金融、海关、社保和司法等系统的企业信用信息、企业纳税情况、遵纪守法情况以及信贷记录纳入统一平台供使用者查询,增加小微企业数据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证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信用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
1 引言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从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大幅滑坡,虽然我国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但经济目前还未进入强劲反弹的道路。从物价来看,2007年4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断攀升,2007年全年CPI指数上涨4.8%,2008年2月CPI指数高达8.7%,创历史新高。随后几个月CPI和PPI大幅回落,已连续数月为负值,截至2009年7月份CPI同比下降1.8% PPI降8.2%。同时货币供应量高位趋稳,2009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8.42%,增幅比上年末高10.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59万亿元,同比增长26.37%,比上月末高1.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59%。同时我国对外依存度扩大,内外失衡,虚拟经济也在不断膨胀,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增长率上升虽然不是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但有着密切联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迫使总需求的“主动增加”,尤其是促进了资产价格的上涨,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并引起通货膨胀,剧烈的通货膨胀就会对宏观经济形成极大的冲击,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2 西方关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货币对经济不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不影响实际的经济变量,货币就是中性的,不然货币就是非中性的。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中性的理解在程度上也不完全一致。代表性观点有:(1)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主张货币经济只不过是实物相互交换的实物经济,货币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启到媒介作用,对实际经济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2)威克塞尔货币非中性论,对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批判中引入了“自然利率”的概念,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货币在资本形成和资本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影响价格。把利率作为货币与产出的枢纽,通过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主张货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实际经济: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再通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导致总产量和总就业量的变化;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它与其他金融资产存在替代效应。(4)新古典主义的货币中性论认为,宏观经济总量的解释只是建立在单个人的最优化选择的基础上的。卢卡斯、萨金特、华莱士等通过新古典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只有实际变量才至关重要等应用于标准的宏观经济模型,得出了货币中性的结论。声称货币主义的短期和长期不是特别有用的,真正的区别是预期与未预期到的差别,正是由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能预期到系统的货币政策,货币对经济中的实物变量不产生影响,从而回到了货币数量论的货币中性的观点。
3 货币与经济关系计量分析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控制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使其按照一个或几个关键的经济变量的变化而同步连续地变化,货币当局就能提供一个可为经济稳定发展的货币背景。对此,本文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名义国民收入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与货币存量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计量分析。下面,我们选择1978-2008年间的M0供应量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 增长率(年度数据)作为我们实证的数据区间,根据货币数量论的相关理论,对我国的货币供应政策的稳定性进行计量考察。
(1) 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与供应量增长率相关性分析。根据我们所获得的数据,应用统计计量分析软件Eviews,得到了M0供应量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得出,m0和cpi的相关系数为0328686642237996,m0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35392280266161正如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许多实证所验证的那样,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与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货币的长期周期性变动与相应的货币收入(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和稳定的。另外,根据它们之间的点线图,我们可以得出,M0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即它们具有长期的一致性。当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变动是否是即期还不明显,我们将在下文给出分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当经济波动较大时一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较大的波动。
(2) M0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可得如下检验结果。对于通货膨胀不是货币供应量Granger 原因的原假设,拒绝它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0.80471,表明通货膨胀不是M0 增长率Granger 原因的概率较大,不能拒绝原假设。而第二个检验的相伴概率只有 0.01037,表明我们至少可以在95%的置信水平下,认为M0增长率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 成因。对于GDP 增长率与M0 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 因果关系,我们得不出类似的结论。
(3) M2 供应量增长率、GDP 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回归分析。由上面的相关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很有理由地运用货币供应量的两因素模型对三者进行回归分析。由此,我们得到如下回归方程:
CPI =94.87505(8.602099)+
37.59689 M0(-1)(8.692193) +
16.14602 M0(-2)(8.603579)+
7.041960 M0(-3)
R=0.533619 F=9.153363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检验,并且整个方程的F 检验也是显着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于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显着地影响。另外,我们也可以得到如下方程:
GDP =0.097290+0.068918 M0(-1)(0.045173)+
-0.030353 M0(-2)(0.045646) +
-0.053743 M0(-3) (0.045180)
R=0.147209 F=1.380957
它的回归系数的t值不显着,方程也不显着。这说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没有显着的关系。
4 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综合现代货币数量理论和我们上面的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对经济的影响是显着的。同时,货币总量的变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而经济变动受到货币变动影响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很稳定的。因此,当货币存量的增长率存在明显波动时,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1978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基本上遵循着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政策主张。然而,由于经济的大幅度增长,投资的狂热和相对无序,货币当局无法摸清经济运行的规律而又对经济形势过于乐观,导致了货币供应不连续、不平稳、无规律地变动。这种货币供应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经济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和九十年代中期物价持续上涨和经济波动。如在1990-1996年间,我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增长率平均都在25%以上,由此直接导致了在九十年代中期我国的泡沫经济和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危害。同样的原因也造成了1988年和1989年高通货膨胀(分别为18.5%和17.8%)和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恐慌。同时,由于对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缺乏考虑,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的突发性反过来使得货币当局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时的被动性,从而进一步造成了经济的不稳定。如1997年以来,我们虽然制止了高通货膨胀,却又陷入了持续的通货紧缩(1998、1999、2000年的物价上涨率分别为-2.6%、-3%、-15%),在某种程度上这不能说不是在治理通货膨胀时由货币政策的突发性造成的,目前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对以上分析结论,以及我国当前的实际经济背景,我们提出以下政策主张:
(1)根据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来指导货币供应政策。由于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是由实际的劳动力增长率、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因此,为了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至于对长期经济发展冲击,引起经济的不稳定,我们就必须使货币总量的增长率紧跟真实经济的长期预期增长率,进行连续、平稳的供应货币。稳定的货币供应还会使一般公众建立起对货币政策的信任,使货币当局的政策在执行时更为有效和及时。
(2)货币政策应以稳定物价水平为目标。由于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当货币增长引起物价水平上涨后,公众预期价格将会持续上涨,投资者愿意投资,借款者愿意借款,这样就使利率不断上涨,经济趋于狂热,结果泡沫经济和危机就随之而来;反之,物价下跌后,公众相反的行为使利率不断下跌,最后也会使经济趋于崩溃,并且这种影响过程是逐渐的、长期的。因此,为了消除物价的恶性影响,盯住稳定的物价目标是可取的,而这可以通过货币供应量与推动物价涨跌间稳定的关系来达到这个目的,正如我们上文所分析的实证结果那样。
(3)加强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主导地位。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富有弹性,财政政策对利率的缺乏弹性,使得财政政策相对货币政策来说是无效的。
因为财政政策只是对现存的货币总量进行再分配和使用,它排挤了“私人”投资而转为“政府”投资,这种投资的“乘数”效应会大大降低。而根据长期的真实经济增长率所确定的货币政策,当它与财政政策共同实施时,可产生繁荣的经济增长,这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奚君羊,刘卫江.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思考[J].财经研究,2002,(4):38.
汪红驹.用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中国货币需求函数[J].世界经济,2002,(5):5561.
王双正.基于VAR模型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127.
黄凤忖.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依存度分析[J].经济纵横,2004,(10):9596.
闰慧.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现金M0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4):152.
任立民.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物价的协整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192.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8):3343.
[关键词]新形势;优化改革;监督管理;税制建设
0引言
党的十的召开,使我们对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形势有了很好的了解。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缩小幅度缓慢、社会收入分配依然不均等等。而且,在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存有疑惑甚至出现了一些遏制我国经济的手段。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我们需要明确我国的财政税收制度中存有哪些问题,以它们为基础进行财税政策改革,提出适应新形势的制度的实施办法,使我国的发展步伐能够在国际上得到认可。
1我国当前背景下的财政税收体制
因我国进入21世纪之前的中央集权过度的形势较为严峻,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的财政体制。自税制改革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虽然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趋于完善,但是对“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实行有了实质上的突破。
首先,分税制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一部分权力。根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各种劳务服务中应该承担的职责和拥有的权利确定了分别对应的支出范围:中央政府主要承担的职责包括国家的国际安全、外交活动和对外援助支出,使我国经济结构更加完善协调,各地区发展也能统一步调,缩小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则是承担了与本地区相关的各项行政、社会方面的支出。
其次,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也划分成了三类。我国按照税收管理的权限,将总体实施宏观调控、保障国家权益和外交安全的税种划分成为中央税,比如,关税、消费税;将能够与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税种划分成为中央地方共享税,比如,增值税、资源税;将由地方政府进行征收管理的税种划分成为地方税,比如,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进行明确的划分,能够使二者对自己范围内的收入进行更直接、更方便的管理,从而提高总体的工作效率。
再次,调整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因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级之间的横向、纵向存在的不平衡而提出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度的施行过程中,我国不断地调整转移支付的各种形式,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我国财政收入扩大等新的情形的出现。建立起了一种由中央返还税收给地方的制度。
最后,调整了资金和预算。分税制使我国的预算编报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将财政转移支付中的中央返还给地方的税收收入进行抵扣,按照比例抵扣后的净额占当年部分税种收入的比重,制定一个度量比例,并按此对各税种的税收收入进行分配划分给各个地方政府。
2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的财税体制在管理上存在限制
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体进行各种目标、指令,以地方政府为辅接受中央的管理并完全服从,在规定的日期和时间段向中央报告当前时段的各地税收状况。但是这种类似于高度集权的方式会使部分分税制度不能够很好地实施;再加上虽然财政上要优化收入分配,但不允许出现平均的现象,使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做不到合理的分配;还有部分资产的收入并没有纳入财政税收收入的征纳范围,使整个财政体制存在不小的漏洞。
2.2财务方面的预算和核算存在虚假信息
当前财务部门会在制定年度报表和下一年度预算时录入虚假信息,报表的真实性目前仍有待提高。我国普遍存在偷税、漏税、逃税的情况,比如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伪造、虚开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且涉及金额不小,这样势必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税收收入大量流失;现在企业财务部门在年终核算时,会存在很多外部人为的干扰,使核算的结果出现偏差,从中赚取差额;还有部分企业会设有两套账簿,企业内留一份,年终上交另一份,从而掩盖该企业当年的真实经营情况,这样上缴的税收也会缺少真实性,使整个财政税收体系出现了局限。
2.3财务监督和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利益交换
虽然中央政府对地方各级下发了各种税收指标政策,但是地方的财政、税收单位的领导对于执行是处于消极状态的,对于下级的管理和工作的责任心认识还不够:认为国家的税收是为了整个国民经济而存在的一个整体,不会因为本单位经营的好亩发生改变,所以在整体经营上的责任变得薄弱;还有些高级管理部门的领导在上交税收报表时也出现了弄虚作假的情况,利用自己在企业中的职务之便,钻了偷税漏税的空子;还有些企业会选择不把其有关税收方面的收支情况公开,且在记录方面仅使用人工进行记录,或者是记录者与管理者私下达成某些私人协议,明目张胆地进行偷税漏税,并从中收取不菲的利益。这些做法再加上领导的消极管理,使税收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税收工作难以展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缓慢。
2.4传统财政税收管理体系存在缺陷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财政税收体制也在同步进行改革和完善,而曾经的传统的财政税收管理体系现在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明显。比如说在财务方面不能做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也不能对当前税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甚至会出现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使整个国家的财政税收方面出现较为混乱的局面。当然,在改革中势必会遇到许多与当前社会经济相矛盾的情况,使整个经济结构出现难以调整的问题,这说明许多地区在自身的财政税收方面就存在不小的问题。
3当前财政税收体制的优化
3.1将财政税收体制的权力进行划分
如果目前要使我国财政体制有明显的转型,需要中央政府在保证经济稳定向前发展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条件下,适当地放权给地方政府,使各层级地方拥有相应的权力,尤其是在减税免税和融资方面,让地方政府能够直接调整该地区的财政和税收活动。要优化各地区产业的生产结构,使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税收收入进行合理的划分,从而促进各地方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在保证整个地区财政支出合理的情况下,可以由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合理征管,从而确保当地能够在适应自身体制的情况下也与国家的制度相适应。政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基础事业进行优化完善,使各行业产业的经济结构能够完整地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优化经济工作的效率,也使整个财政税收体制得以完善。
3.2形成健全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
如果要使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影响下建立起相适应的财政税收体制,尤其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加强:首先是要对个人所得税进行整改,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征收环境保护税和适当的资源税;其次是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结合不同地域和当前的国情进行适当的改变,特别是在税收优惠的方面,要针对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进行合理的制定;最后要调整好直接税和间接税占总体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改变之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将直接税的比重逐渐加大。
3.3对于财政预算要加强管理
在当前税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将涉及资金活动方面的各种收入和支出纳入到政预算的范围内,以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的体系。对于一些复式预算形式要大力完善和管理,因为在整个预算方面,它不仅可以反映当前资金的走向和流量,还能全面地反映出财政方面的收支结构;还有一些较长期的预算需要结合整体的国情和国家在中长期内的发展目标来进行总体的规划,从而使二者能够齐头并进。对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农业等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要加大财政支出,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支出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财政的监督管理,对于偷税漏税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也要明确规定,一旦发现必定严加惩戒。
3.4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完善
要整改财政税收体制,需要根据各主体的功能不同对各地区进行统筹协调安排和发展,对于基础的公共服务实行发展均等化,缓解不同地区的财政税收收入的不足,同时也促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可以成立专门的转移支付的机构,保障资金的来源,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能够对转移支付进行监督管理;还可以适当地对转移支付的方法进行整改,调整比例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高转移支付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其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还要区分财政税收体制的主体功能区,使不同功能区的特点更加明显,从而从不同的方面不断加强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整体上促进财政税收发展。
3.5建立起优质的财政人才队伍
财政税收的领导者和执行者都是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当前我们一定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要为优秀人才提供优质工作,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工作团队,通过培训相关理论知识,鼓励各部门工作者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具有较强的上进心,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对于领导者要从整体上优化各部门的人才结构,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提高财政税收和综合管理能力,从而加强对纳税人的服务理念,使工作队伍能够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大众,提高整体的税收收入,进一步推动财政税收活动的发展。
2013年过去的三个季度中,重工企业受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增速持续放缓,业绩普遍低迷,为了弥补经济大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固定资产占企业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纷纷将目光转向折旧年限变更这一合理、合法、低成本、高效益的稳妥方法上来。翻阅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估计的变更,往往在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同时不给予充分披露。通过本期折旧费用影响成本额,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该手段在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的重工业企业屡试不爽。根据学界对于重工行业的分类,笔者分别从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的划分选取阳泉煤业(600348)、*ST鞍钢(000898)、中国一重(601106)三家重量级上市公司2013年对于折旧政策变更中折旧年限的修改阐述折旧政策中折旧年限变更的动机及其带来的经济后果。表一中列示了2013年起阳泉煤业、*ST鞍钢、中国一重折旧年限变更的详细内容。
1.1变更动机
(1)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以求维护企业良好形象。纵观近年来国家重工业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不乐观,出现零星的回暖迹象却依旧不稳定。宏观经济放缓、行业低迷压力所迫成为了企业通过调整折旧年限来调整利润总额的直接原因。而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影响到公司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从而影响公司今后的长远发展,一个公司无论是业绩太差或者是业绩发展的速度过快都会给公众带来公司发展不稳定的不良印象。此类动机重工业中的钢铁行业尤为明显,步入寒冬的很多上市钢企纷纷采取调整折旧年限来增加公司的盈利、维护其良好形象。受整个经济低迷的大环境的阳泉煤业(600348)、*ST鞍钢(000898)、中国一重(601106)三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表现平平,阳泉煤业中报显示其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5.93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51.74%,利润率由1.4%下滑至0.9%,增收不增利;*ST鞍钢更是深陷钢铁产能过剩的泥沼,主营钢铁业务表现平淡,二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只有1.6亿和0.6亿,而其中分别还有0.66亿和0.33亿的营业外收入,同比来看调整折旧单季度对利润的贡献也达到2.25亿,此外,前三个季度的持续计提大量存货跌价损失也证实公司钢材业务要实现自主盈利相对困难;中国一重上市3年便陷巨亏,根据10月30日中国一重三季报称,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54亿元,同比减少7.12%,净利润则是亏损4.37亿元,同比下降950.82%。(2)利用会计估计的改变进行盈余管理,提高来年利润的可操纵性。以阳泉煤业为例,该公司公告称其延长了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等,变更后固定资产折旧对公司2013年度成本费用的影响将在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中体现,预计增加利润总额约3500万元,增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2600万元。本次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且不追溯调整,尽管从报表上看企业依旧盈利,但是折旧年限变更对于阳泉煤业日益下滑的业绩的掩饰依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反观中国一重,其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变更无疑对中国一重2013年度业绩的注入一剂强心针。公司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较2012年的水平大幅提高了60%左右,除表1列示的年限变更项目外,该公司还将其固定资产中折旧年限为8年仪器仪表;3年的计算机,8年的工业炉窑分别延长至12年、5年、13年。对比同行业的上限水平,大连重工(002204)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5至25年;中信重工(601608)机器设备折旧年限为10至22年,运输设备为5至10年;太原重工(600169)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折旧年限为10年,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为5年。中国一重不顾来自各方面舆论阻力执意变更折旧年限且变更幅度远高于同行业,显示出其对于一张漂亮报表数据的渴望。(3)由于证券市场有特殊的监管政策,如配股、增发、ST政策等,存在为了增加盈利,从而满足配股或者扭亏目的的公司。我国对于亏损上市公司有特殊风险警示制度,如退市风险警示(*ST),一般风险警示(ST),且多以企业盈余作为衡量指标,当ST公司面临连续年亏损,濒临退市边缘的窘境,熟练运用会计估计变更来调节利润,会计折旧年限变更这类低成本、高效益的稳妥方法成为了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工业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首选。面临退市危机的*ST鞍钢(000898)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国内外钢铁市场的需求降低以及产能下降的行业环境却在退市前的关键一年前三季度出现扭亏为盈的迹象,*ST鞍钢此次的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计划,预计将影响公司2013年所有者权益和净利润分别增加9亿元,2013年将比2012年少提折旧费用12亿元,相比2011年公司折旧费用68.9亿元,2012年预计公司折旧费用55.4亿元,除了通过资产置换、政府补助、确认大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方式完成逆转外,该项折旧费用的减少大幅提高利润的手段对于该公司扭亏为盈改变退市窘境上功不可没。此外,鞍钢股份多次调整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完成管理层目的,从公司公开资料可以发现,该公司分别在2003年、2006年及2008年缩短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1.2变更经济后果
(1)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对于固定资产比重较高的重工业,其机器设备原值一般都在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其折旧年限的少许变更就会引起折旧费用的较大变动,有着较为明显的杠杆作用,固定资产比重越高对利润影响越大。此外,变更折旧额年限的企业往往采用未来适用法来完成,即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的估计提取折旧,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年折旧费用,这无疑使在不追溯以前数据的同时完成当期以后的利润调整,效率高且易操作。以阳泉煤业为例,直接通过未来适用法受益的阳泉煤业3500万的增加相比的杠杆撬动利润相比其同比下降51.74%的净利润,对于财务数据的影响可见一斑。(2)对于股价的影响。从表2中的数据来看,三家上市公司在变更折旧年限公告前后的有了明显波动,且公告后股价的变动幅度大于公告前数据,阳泉煤业虽在业绩上仍旧盈利,但面对业绩不断下滑,公司正试图通过会计手段增加利润扮靓报表,但难掩其在主营业务上的捉襟见肘,市场反应悲观;*ST鞍钢在试图扭亏为盈以求保住“壳资源”的道路上使用折旧年限变更,彰显了其在退市的关键一年扭亏为盈的信心,市场反应积极;中国一重官方称为了尽量避免账面出现亏损为目标,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拖累,市场反应消极。可见,折旧的变更仍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明显的经济后果。
1.3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重工企业的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在总资产逐年增加的同时折旧费的减少无疑将更新改造步伐放缓。以*ST鞍钢所在的钢铁行业为例,2011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全年提取折旧费1263.79亿元比上年增加80亿元,提高7.39%。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在总资产上升5.11%的情况下提取折旧费反而下降5.92%。2013年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资产同比增长4.46%,提取折旧费用却下降1.36%,逐年走低吨钢平均折旧费用也在下降实属反常。因为固定资产基数不断加大折旧费用理应相应增加,但从近两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际情况看,无论是折旧总额还是吨钢平均折旧费,不仅没有提高且都不同程度下降,使固定资产折旧率下降,延长使用寿命,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为什么有的企业更新改造步履艰难、技术进步步伐缓慢、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明显落后?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折旧率太低更新改造资金不足。管理层该行为不仅使设备完好率下降而且存在不少事故隐患,长此以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将大打折扣发展后劲令人担忧。
2对重工企业屡屡调整折旧年限行为的反思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分析方法;重要意义;建议
一、引言
财务报表分析的原则是指各类报表使用人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遵循的一般规范,一般而言其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则:目的明确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全面分析原则、系统分析原则、动态分析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二、企业常见财务分析的方法
(1)趋势分析法。它是帮助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前后变化及其原因,其数据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百分比数值。(2)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经济指标的比率,来查找差异的一种方法,它计算出来的数据是个相对数。(3)比较分析法。是把企业的实际数和预算数进行对比,说明企业财务信息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它可以是企业本期财务数与上期财务数对比,也可以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但比率分析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来说更加直观,因此也是财务报表分析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首先,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反映该企业在一段时间里面的具体的公司经营的财务状况以及公司的经营成果,这样就有利于该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根据企业里面的具体状况来了解本公司的具体的各项工作指标以及该企业具体的业务完成情况,还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有效的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存在的问题。因此,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迅速的找准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效益。
(二)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了解行业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的审查,有利于国家的相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快速的掌握住相关的企业管理运营状况。通过对各个行业的企业财务报表的汇总处理分析,国家的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迅速的掌握住国家的各个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具体的情况,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给投资者提供真实的企业管理材料
通过对一个企业的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和审查,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的有关各方可以快速的掌握住这个公司的具体的财务经营状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投资者以及债权人就可以迅速的分析出来该企业的具体的盈利能力以及发展的具体前景,给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的投资和贷款提供很高的参考价值。
四、做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好企业财务报表体系
其一要完善财会报表中的账务信息披露,增加有用账务信息,增加财会报表的批注,取消无用账务信息,如金融衍生工具、企业风险等相关账务信息等。其二要明确企业财会统计报表的目标,定位要为债权人、企业、公众提供准确、真实、完整、及时的财会账务信息。其三要建立起适应新经济形势下比较通行的指标模版,完善目前我国财会体系基础上创新深人的分析方法和指标。
(二)做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两个结合”
一方面,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有机结合。可以说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业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动态分析是必须要注意的。不仅要弄清楚过去的情况,同时要对当前情况进行恰当地分析,这对企业未来的预测也有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现在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很难对这些外部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但是这些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报表的情况又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出定性判断,以定性判断为基础,进行定量判断与分析,将量的精密计算和人的经验作用充分结合,达到最优化报表分析的目的。
(三)运用好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附注信息
对财务报表自身难以或根本无法进行充分表达的项目和内容所进行的详细解释和补充说明,就是所谓的财务报表的附注信息。在分析企业的财务过程中,对于财务报表和相应的附注信息应该进行充分利用并联系各种相关信息。只有深入研究和分析各种信息,才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
(四)加强企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财务报表的具体分析方法采用哪一种,对于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来说,相关人员的判断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分析人员对报表指标的判断能力和解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分析人员具备财务、会计、企业经营、战略管理、市场影响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起正确的理念,对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做到能够熟练的掌握,逐步提高和培养分析人员收集和运用综合数据的能力及在分析问题时的判断能力,进一步为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有效地从企业的财务报表里面寻找出来该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可以有效地衡量出来这个企业目前的财务经营的状态,并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精确地评估出该企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地运用好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以便能挖掘出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葛文雷,张丹.财务管理[M].2版.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49
【关键词】会计诚信 缺失 原因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经济秩序。作为社会财富分配的依据、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及业绩评价标准的会计信息,其真实性是会计诚信的直接反映。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会计诚信体系的建设。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和研究当前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的概念
会计诚信是会计的本质属性,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说:“立信,乃会计之本” 。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笔者认为会计诚信的概念应定义为:客观公正反映现实经济活动,提供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会计诚信还是一切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一种意愿、期望和监督。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伦理道德规范的滑坡导致会计诚信缺失。“诚”作为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历史上有着深远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诚信是伦理道德规范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准则即是诚信。儒家、法家、道家学说中都对诚信有一定的理解。市场经济促进了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又对人们的伦理价值观念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传统的道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尔虞我诈、违背诚信的现象时有发生,扰乱了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会计作为经济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在不同程度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丧失诚信原则。
2.委托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会计诚信缺失。委托是委托人为了实现其最佳利益,委托人通过一定的活动来完成这一期望利益。在委托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委托关系使经济信息在纵向与横向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委托双方的桥梁,其功能必须得到强化,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客观,防止会计诚信的缺失。在委托关系不稳定的情况下,委托方可能为了今天的利益而损害明天的委托人。会计诚信必须建立在委托关系稳定的基础上,委托关系的稳定性是会计诚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制度虽然比较实用,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会计规范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并且新的规范化的信用法律体系尚未形成。现行的法律体系,对信用的惩戒大多以行政责任为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为辅,并且民事责任规定的很少,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违规成本低。再加上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客观因素.更导致了会计人员利用客观性的误差并将其肆意放大,粉饰会计报表,使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当前的这种责任体系往往造成造假者的有恃无恐。
4.会计诚信教育缺位导致会计诚信缺失。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行业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高速成长期,但在快速培养会计人员专业技术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在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只讲经济法及税法,一般不开设职业道德包括会计职业道德课,对即将踏入会计人员队伍的潜在人员,更是缺乏相关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事业单位更加注重的是专业技术能力。会计诚信教育缺位往往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5.会计监管弱化导致会计诚信缺失。会计监管,从一般意义上讲,应该是自律与外在约束的协调统一。我国的会计监管机制虽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缺陷。从外部约束看,国家监督机关的政府监管力度不够、角度不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社会中介机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事务所执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从内部自律来看,有些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虽有较完善的内控制度却不实施,只做表面文章,执行起来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外部和内部的会计监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得不到控制,才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
6.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导致会计诚信缺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一方面表现在面对金钱、权力的诱惑时,在道德观念上出现偏差,按单位负责人意见掩盖问题,应付社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放弃会计职业道德而选择金钱、权力;另一方面有的会计人员对单位领导伪造、篡改会计数据无可奈何,屈从压力,不能坚持原则,从而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未能用会计职业道德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未能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从而使会计人员丧失了忠实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的准则。
7.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由于会计造假案被查处的概率较小,即使是已被查处的造假大案,由于相关法律的可操作性较差,造假导致单位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很少,对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提供虚假信息的处罚量刑过轻。另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法院判决得不到有效执行,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小,失信者并未因失信“淘汰出局”或让失信者得不偿失。当失信行为收益超过失信行为成本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特征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企业的管理层,为了突显政绩升官,或为了上市、配股,或为逃避摘牌及中止上市的命运,失去了理性,走上了唯利是图的道路,指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正是由于这种造假违规所得收益远远大于所付出的成本,这就进一步助长了会计失信行为的滋生和蔓延,致使会计造假有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态势。
会计诚信的缺失决不是由单一的问题引起的,而是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行业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会计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最高的会计诚信度作为支撑点,重建会计诚信不仅是我们工作中的当务之急,为了保证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秀芹,构建会计诚信评价体系探讨[J].商业经济,2006,(6).
财政脆弱度评价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项目援助和财政政策分析时采用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本文借鉴其分析框架,对我国的财政状况作一评述。
一、财政脆弱度一般分析
(一)财政脆弱度内涵
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的目标有多种,但各国的财政政策目标都会包括:设法避免直接威胁短期宏观经济稳定和长期财政稳定的过量财政赤字和债务;保留足够的政策弹性以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维持合理而稳定的税率来筹集税收收入。
财政脆弱度是指一个政府在实现其综合财政政策目标时可能招致失败的状况(RichardHemming,Murrary Petrie,2000)。这里的综合财政政策目标除了上述一般目标以外,还包括本国设定的特殊的财政政策目标。虽然这些目标单独分析都存在无力实现的可能,但现实经济中由于这些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单一目标的失败往往导致总体目标不能实现。例如,财政脆弱度可能表现为: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创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者导致债务的不可持续;当需求不足时,由于过大的财政赤字和债务约束,财政政策将一反惯常做法,不得不进行紧缩或者不得不提高税率。可以认为,导致财政脆弱度的因素是紧密联系的,一种财政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传递给其他目标,发出财政脆弱度信号。当然,财政分配活动在实现以上政策目标时,还需要追求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如减少贫穷、实现收入合理分配、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等公平性目标以及提供优质公共物品和解决市场失灵等效率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失败与实现综合财政目标的失败一样会产生脆弱度。本文主要分析综合财政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二)财政脆弱度分析框架
财政脆弱度的评价构架包括对初始财政形势的分析;短期财政结果对财政风险的影响;财政长期稳定面临的威胁;影响财政政策设计和实施的结构或制度缺陷。这个构架有以下逻辑联系:
首先,初始财政形势对脆弱度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宏观财政目标最初未被满足的程度。如果基期的经济形势是高赤率,高债务负担率,小规模的自动稳定器以及高宏观税率,那么通常会产生脆弱度的假定。故评价时需要获取高质量的财政信息,通过谨慎的评价来判断一国是否存在不佳的初始财政形势和赤字倾向,为决策提供指导。如果一国政府目前推行不适宜的财政政策或缺少实施更好政策的能力,将会带来政策的失败。不当的政策选择即使不影响目前的财政结果,也会在将来某个时点妨碍政府实现其财政政策目标,成为中长期财政风险的来源。
其次,由于一个预算年度不能暴露全部短期风险,初始财政形势应该与两年以上的短期预测相结合。这种短期预测应该以政策不发生变化为基础,重点分析预期宏观经济变量、债务结构等因素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
再次,即使财政结果没有暴露重大的短期风险,持续的财政赤字也会导致高债务水平,这会成为中期财政困难和财政风险的来源,故需要进行标准的债务动态分析以及财政可持续能力的分析。
最后,评价财政支出、收入的构成以及制度性因素。一方面,脆弱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非自主决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某些支出大项被利益集团所控制。另一方面,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结构也影响财政脆弱度。税基的宽窄、税率的弹性等税制结构问题以及税法的稳定性情况都影响财政脆弱度。此外,财政管理能力也是评价财政脆弱度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初始财政形势的判断
(一)初始财政形势已发出脆弱度信号
1.高赤字率。统计资料表明,从1979年到2001年的23年间,中国有21个年份出现赤字。内外债全额赤字率1995年为1.7%,2000年上升到2.99%.2002年的预算赤字达3098亿元,预算赤字占GDP比重将超过3%,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比率警戒水平(见参考文献[3])。
2.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高。1991-1995年,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国债依存度平均为10%,赤字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平均为25%,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为9%,都远远低于我国的债务依存度。我国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自1994年起就突破50%,1999年已达到69.7%,近两年的依存度仍然很高,这使得中央财政支出形成对债务的较高依赖(见参考文献[2])。
3.高宏观税率。从宏观税率看,中国的税率不低,企业缴纳的主要税种的实际税负不轻。比如,增值税的法定税率为17%,但我国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如果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税金,则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实际税率将达23%左右,已高于西方国家(大多在20%以下)的水平。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为33%,而德国为25%,日本为30%,英国为30%,美国实行15%、18%、25%和33%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中国企业的实际税率还略高。由于我国企业经济效益较低,且存在各种收费和政府基金性缴费,企业的总体财政负担不小。
4.减收增支因素多,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从财政收入方面看,财政增收的特殊性因素近期将有所减少,几种主要税种税率实质性下调,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从财政支出方面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税费改革、实施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各项重大方针政策,都需要大量增加支出。特别是本届政府大力度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更加大了财政赤字的负担。而近期的财政赤字支出多用于基础设施领域,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效应较弱,投资回报率非常低,且公共工程中的低效率问题层出不穷,能否增强国债的偿还能力现在还不能肯定。
5.自动稳定器规模小。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指现代财政机制所具有的一种无需改变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收入和价格波动,起自动稳定经济作用的内在功能,多通过社会保障支出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发挥调节作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窄,社会保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小。而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在2001年有所增长,但仅为6.6%,且税收的征收模式是分类、分项征收,有些项目并未实行累进税率。以上这些因素使得我国财政机制中的自动稳定器规模相当小。
6.扩张性财政政策效应递减。在连续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后,2001年我国GDP增长7.3%,比上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且呈现逐季减缓趋势;国有企业在基本实现3年脱困目标之后,又出现效益回落和返困现象;除了政府国债投资之外,各类市场主体的自我积累机制依然乏力;
物价由低速回升转为全面回落,2001年零售物价指数下降0.8%;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度加大,2001年下岗未能再就业的职工近600万人,城镇实际失业率高于登记失业率2-3个百分点;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启动农村市场乏力(见于祖尧:《扩张型财政政策流入长期化倾向》,国研网2002.3.4)。
(二)政府财政活动的覆盖范围不完整
我国的财政收支范围包括预算内、预算外、制度外三块,曾经一度还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近期国家对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进行了规范,但各种非税收入挤占税收、侵蚀税基现象仍很严重,从而导致财政收支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三)不充分的政府负债信息
我国政府负债除了显性负债以外,还包括未被揭示的相当大的或有负债。根据国内外专家的研究成果,我国目前存在的或有债务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一是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损失;二是政策性银行呆坏帐损失;三是地方金融机构的支付缺口;四是社会保障基金的损失和缺口;五是以政府名义借入的外债以及政府担保。有不少学者进行了估计,韩文秀、前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波特利耶估计中国综合债务率在2000年早已超过100%;樊纲、项斯言估计政府综合债务在55%左右,不管以上数据哪一个更贴近现实,但即使其中的最小值反映的债务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或有负债引起的财政脆弱度不可低估。而不幸的是,我国缺乏对或有负债防备措施如建立特种保险方案等,也没有对不可抗因素带来的债务建立足够的防备水平。
(四)政府资产的变化未得到真实的披露
在中国政府的资产负债信息中,由于国有企业战略调整带来的国有资源转移和流失使得政府资产并没有得到全面真实的反映,特别是政府在生产性资产方面的信息不准确。这些因素使得财政信息失真,政府偿债能力不能准确评价。
(五)大量的准财政活动
政府以外进行的准财政活动,如中央银行、各级国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国有企业的活动,也应纳入脆弱度分析。例如政府要求银行对企业提供政策性贷款,或者政府对银行的贷款进行隐性担保等形成的这类贷款,等同于财政的借款,形成不良资产的概率最大。由于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所需流动资金和挖潜改造资金等都会转化为财政的支出,国有企业的运营状况更应引起关注。中国的银行与财政长期的“两个钱袋”关系使得财政问题货币化,金融问题财政化,加大了财政脆弱度。
(六)地方财政向中央财政转移财政风险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虽然从总体上讲是平衡的,但县级财政不平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财政赤字县的比重增势不减。中国有2000多个县,赤字县占全国县级单位比例1985年为22%,1995年增加为50%左右。近几年赤字县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左右(见苏明:《中国财政赤字的现状与政策取向》,《西部论从》,2002年第1期)。地区财政的区域性不平衡,会导致中央的转移支付增多,成为增大中央财政赤字的又一大隐患。
三、短期财政风险的评价
(一)宏观经济变量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预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资本流动、汇率和利率变化等都会引起对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融资风险的预测。首先,中国目前面临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率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加大以及公共工程支出增加等国内形势,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出口放慢,有效需求不足,形势十分严峻。其次,财政长期入不敷出,赤字居高不下,社保基金缺口巨大,银行不良资产比例过高,所以通货膨胀的风险仍然存在。再次,当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已经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势头,但经济自身的增长机制依然乏力,目前的积极财政政策还不能淡出。需指出的是,推行多年赤字财政后我国目前仍存在通货紧缩,是政府出台的改革措施强制地遏制了购买力的需求变现的结果,是由于贫困人口增加,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的结果。国内外的历史教训表明,一旦把扩张性政策长期化,既可能出现财政和金融危机,又可能使经济陷入“滞胀”。因此,一味推行赤字财政保暂时增长而牺牲长远发展,会在短时间加大财政脆弱度,加大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二)债务结构不合理
国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外债币种结构会影响到财政风险。期限结构不合理,会引起偿债高峰;利率结构不合理,会加大债务利息支出;币种结构不合理,会使一国外债过多受到汇率波动影响和债权国的控制,甚至出现由于本币贬值导致债务负担加重的情况。
(三)对特定支出承诺缺乏透明度
对特定支出承诺的规模和使用方向缺乏透明度不可避免会出现道德失范现象。我国财政支出中有不少支出项目透明度低,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如基建设施的投资,缺乏有效的监管,存在不少豆腐渣工程;在政府购买的物品中,不少商品质低价高。政府支出信息的模糊化,不仅使得财政投资收益率低,还使得公务员的败德行为屡禁不止。
(四)对充分就业赤字以及周期性赤字尚不能正确掌握
财政赤字的结构影响到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周期性赤字,是由经济的自动稳定器产生的,政府不应过多关注。而充分就业赤字才是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指示器,一旦对充分就业赤字不能正确判断,财政赤字就可能对财政政策提供错误信号。我国目前没有充分就业赤字的准确数据,计算方法也比较粗略,财政宏观分析手段的落后也成为我国财政脆弱度的来源之一。
四、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预测
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预测通常围绕着初始财政形势和短期预测进行,是对5年以后的财政状况进行的判断。为了评价脆弱度,首先可针对不同初始财政形势和短期财政风险评价进行不同的中期财政展望,反映财政风险的中期结果。具体而言,可预测5年到10年期总债务或净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揭示出不理想的高债务水平和债务动态情况,也可评价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债务等级高低。债务等级越高财政脆弱度越小。其次,可使用压力测试反映在相当极端的情况下(如经济危机、本国贸易恶化、经济异常增长),财政形势将如何变化,以说明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得失。当然,分析时找出主要财政总量相互影响的关键传导机制十分重要。再次,进行长期预测。利用对人口发展趋势的预测,了解退休金和医疗支出受到的影响;对学龄人口的统计,估计长期的教育费用支出情况;对自然资源储备和采掘能力的预测,得出与资源使用相关的公产收入情况,从而全面反映财政的可持续能力。
受资料所限,中国的财政可持续能力还难以获取相关数据。目前,从偏高的债务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偏低的国债负担率(2001年为16.3%)来看,我国债务指标从总量角度分析较低,与我国国债发行时间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降直接相关。只要保证现有债务水平不再继续上升(即累积债务保持稳定或下降),那么我国现有累积债务水平是可持续的。而且,我国的国债信誉度还是较高的。2001年国债在国际上发行的债券逆差已经降到了过去10年当中最低的水平,外汇储备达到约2400亿美元,外贸长期保持顺差,这些都对外债的偿债能力提供了保证。而居民的储蓄率高,国债发行顺利,也说明居民的应债能力强。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的或有债务的产生主要是政府对经济 的不当干预以及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随着政府行为的规范以及经济制度的完善,债务负担问题会逐步得到化解。
五、财政结构和制度缺陷分析
(一)财政支出结构不平衡
脆弱度的一个重要来源是非自主决定支出(利息支付、向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支付的退休金等)占总支出的比重较高。由于非自主决定支出较多,使得政府在运用支出政策时遇到的政策刚性增大,限制了政策弹性,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实现。中国近期的债务利息支出、中央政府的转移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的上升趋势也说明了目前以及中后期财政政策弹性将会受到较大约束。此外,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比重较高也说明了财政支出结构应进一步优化。
(二)税制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水平低下
良好的税收结构是指税基宽广,税种合理搭配的结构。宽税基不仅有利于产生合理的生产率,而且还能确保税收弹性,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但如果税收来源仅依靠一两个主体税种,就容易使得税收收入增长受到一两个客观因素制约,税收增长路径不畅,稳定性也不强。此外,频繁的税法变化通过逐步侵蚀税基和加大收入波动增加脆弱度。
我国在税收结构和税收征管中反映出来的财政脆弱度,首先表现在现行税制结构与当前经济结构、分配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现在非国有经济发展很快,在经济总量中已占到50%左右,但国家来自这方面的税收不到30%,二者的增长格局很不相称。其次,居民个人收入占GDP比重已由改革初期的51%增加到现在的70%左右,但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仍很小。再次,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降低了税收收入对GDP的弹性,而所得税种至今还未成为我国的主体税种,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率远低于经济实际增长率。最后,在税收征收中存在税收拖欠、税收先征后返等情况。纳税人登记制度、税收稽查程序等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三)预算约束软化
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有许多方面与财政脆弱度相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是否明确,财政分配关系是否符合实际,预算信息是否完整等,都影响财政的支出管理和收入筹集能力。政府预算本是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但在我国依法进行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预算约束软化状况相当严重。
(四)财政投资体制存在制度缺陷
在现有的国债资金投资体制下,所有的国债投资项目均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企业和地方政府成为项目制造者,而中央政府部门成为项目的审批者,立项是否可行缺乏监督。在这种投资体制下,滋生了寻租现象和权钱交易,导致资源的盲目配置和低投资效率。
(五)政府间集权、分权关系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财政体制中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存在局限性。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在实行分税制以后虽然有所上升,但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有大量的转移支付,中央财政的实际收入规模小,与中央财政担负大量的支出任务不相适应,以致于目前规模不大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使中央政府已陷入政策困境。
(六)财政伦理缺失
财政伦理是处理公共物品和服务供求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如纳税人诚实纳税,公务员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有资产的使用者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等。由于公共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可能为自己的私利而不遵循道德规范,干扰预算的制定和执行,从而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和恶化社会信用,加大财政脆弱度。
六、结束语
财政脆弱度评价目的是识别一国财政体系的那些损害政府实现其综合财政政策目标能力的特征,通过先发制人的努力去解决潜在问题,以限制政府面临不良后果的可能,增强对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对中国的财政脆弱度评价作了一个粗略估计,大多数的分析结果源于定性分析,反映脆弱度指标强弱的评价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从相关方面来看,中国目前和短期内的财政形势并不好,积极财政政策面临在赤字加大、国内经济景气不佳而边际效率递减的情况,由此带来的赤字风险和财政政策缺乏弹性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笔者认为,政府虽然要关注经济增长,但也要关注财政风险;要防止通货紧缩,也要预防滞涨。政府有关当局可以在权衡引起财政脆弱度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从提高行政效率、提倡廉政建设、建立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整顿预算外资金、实施费改税、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部门预算、加强债务管理等政策着手,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启动农村市场消费、加大非政府部门投资和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上,依靠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来消化债务,增强财政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1]Richard Hemming,Murray Petrie.评价财政脆弱度的构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报告)[EB/OL] [2]郭庆旺,赵志耘。中国财政赤字的规模与作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2)。
[3]刘迎秋。论中国现阶段的赤字率和债务率及其警戒线[J].国民经济管理,2001,(12)。
[4]李卓。欧洲货币一体化中的财政约束[J].世界经济,2002,(2)。
[5]韩文秀。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力和可持续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共。为什么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J].财政与税务,2001,(11)。
关键词: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2-0026-05
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提出的背景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了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货币政策方案:将在2011年第二季度前购进60004a美元的国债以提振经济,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购入国债的平均年限约为5~6年。这表明美联储意图通过降低长期资金的融资成本以增加企业信心,并促进就业市场的复苏。此外,美联储将延续把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进行再投资、购买国债的现行政策。这是继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措施。在公布购买国债计划的同时,美联储宣布继续维持0~0.25%的历史最低利率至更长时间。随着疲弱的经济数据继续公布,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世界普遍反对声中推出,G20峰会更让美国成为众矢之的。美国急迫出台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如下:
政治背景:中期选举失败后,给奥巴马政府敲响了警钟,美国选民对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意见非常大。如果经济再没起色,奥巴马当选时的承诺再不兑现,两年后的连任可能会成泡影。因此,奥巴马要想挽回败局,就必须“拼经济”,从而大幅提高就业率。
经济背景:次贷危机爆发后,自2008年底美国实行第一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美国的经济形势虽然自谷底略有反弹,但复苏势头始终动力不足,当前生产和就业状况改善的步伐依旧缓慢。受制于高失业率和微弱的收入增幅,美国民众的消费意愿受到抑制;企业增加设备和软件投入的增幅比今年初放缓;新房开工量依旧低迷。另外,美国能够拿出的应对政策已经不多,特别是利率已经接近于零,失去了操作空间,逼迫其不得不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过美国过低的通胀率给量化宽松政策持续使用提供了有利环境。根据劳动部数据,2010年9月美国的CPI较上个月仅上升了0.1%,除了波动的食品与能源价格外,物价已连续第二个月几乎“纹丝不动”,与一年前相比,总体物价水平仅上涨1.1%,核心物价仅上涨0.8%,为1961年以来最缓慢的年份。2010年10月18日,在美联储波士顿联储分行举办的“低通胀环境下重新审视货币政策”的会议上,伯南克在题为《低通胀下货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讲话中表示,大部分货币委员会官员都认为物价增速应该保持在“2%或稍低”的水平上。美国大举印钞、大把撒美元没有通胀之忧。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所谓量化宽松,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一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直接增印钞票。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动性。“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这些都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期缓解市场的资金压力。与利率杠杆等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与央行在公开市场中对短期政府债券所进行的日常交易相比较,量化宽松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债券不仅金额庞大,而且持续期也较长。
(一)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在9月25日快速推出“量化宽松”计划,向市场注入7000亿美元的资金,以方便金融机构能够购买次贷产品。在随后的3个月中,美联储创造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储备,主要是通过将储备贷给它们的附属机构,然后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是第一次量化宽松(QEl),政策的关键作用是稳定银行系统,这些超额储备使得银行不必通过贷款来恢复其流动性。
伯南克采取这项行动是因为他已经从央行在20世纪30年代犯下的错误中汲取了教训。美联储没有在危机期间向银行提供超额准备金,这是美国银行体系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崩溃的主要原因。
(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特点
自2010年4月份美国的经济数据开始令人失望,进入复苏以来,美联储一直受压于需要推出另一次的量化宽松。2010年8月伯南克在联储官员聚会中为第二次量化宽松打开了大门,同时谨慎地指出,量化宽松政策不是一个成熟的补救办法。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支持量化宽松政策,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查尔斯普洛瑟以及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托马斯洪尼格今年就一直与伯南克存在异议,他们表现出了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强烈质疑。
OE2的特点包括:(1)与就业情况挂钩。目前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6%,如果恢复到伯南克认为的经济正常水平时的失业率5.5%,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这意味着QE2可能需要多久便做多久,避免自缚手脚。(2)以管理通货膨胀及通胀预期为政策目标之一。目前美国的核心通胀几乎为零,并且有通货紧缩压力。美联储鼓励通胀,一则可以减轻债务负担,二则可以扩张消费。伯南克虽然不赞成设立明确的通胀目标,伯南克但是美联储鼓励通胀意味着美国货币当局并不介意弱化美元以及由此导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3)渐进式,小量稳步推进,根据最新数据适当调整数量。(4)不预设数量上限及时间限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5)全球互动。如此规模、霸道的货币政策,发达国家或将被拖下水重回量化宽松,新兴国家势必通过行政、税收等手段限制热钱的涌入。
(三)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评价
美联储发表声明表示,美国经济目前的表现逊于此前预期。同时,由于企业并不愿意增加人手,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面临通缩的风险。因此,希望通过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当前的困难。但对于此次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国内外学者持有不同的意见。
澳新银行经济分析师刘利认为,美联储的这一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此前已经向市场投放大规模流动性,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开始逐步降低。为了避免再次陷入衰退,美联储只能再度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降低长期资金的融资成本以增加企业信心、促进就业。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已经耗尽了其所有手段,这次采购债券只是政治行动。在美国目前经济低迷、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严重不足的背景下,美联储采取新一轮定量宽松政策在
未来一年之中只会小幅推动美国GDP增长,对于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的效果并不一定理想。美国明尼亚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柯薛拉柯塔(2010)表示,QE2所产生影响可能不及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他认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至少有部分因素是美联储无法控制的,因为市场运转情况比去年年初时好很多,进一步使用量化宽松政策对公债的影响可能更小。
部分学者对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持反对态度。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10)认为,当前美国更需要的是新财政刺激方案,而非让流动性进一步泛滥,否则新增的流动性也不会迅速进入实体经济变为资产,而是流入金融机构和海外,催生新的资产泡沫。美国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托马斯・赫尼希(2010)认为,QE2会危及美国脆弱的经济复苏,并称其为“危险的赌局”和“同魔鬼做生意”。赫尼希2010年11月3日在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上对QE2也投了反对票,担心此举造成的通胀预期有害于美国经济的未来稳定。
我国学者也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并非是灵丹妙药。李稻葵(2010)认为,在当前美国通货紧缩,银行不敢投资、不敢贷款,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推出定量宽松政策是符合美国的战略考虑的,但是由于美国金融系统自身存在的问题,这种政策愿望虽好,但这些资金在美国没有发挥作用,打了一个转就到了境外去了,最终发挥作用可能相对有限。向松祚(2010)认为,QE2就是要以弱势美元来支持奥巴马的“出口倍增计划”;伯南克“黔驴技穷”,只好重施故技,宣布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利率“零水平”,增加购买长期国债,并对到期国债实施展期。QE2无法刺激美国真实经济复苏,却会对全球货币金融体系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短期内真实经济看似是通缩,长期内全球性通胀已成定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用,部分在全球金融货币市场自我循环,另一部分跑到大宗商品市场,一部分以热钱形式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特别是楼市和股市。
总之,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选择仍然难以改变美国经济或通缩风险的趋势。尽管资金利率达到了很低的水平,但是消费和投资意愿仍徘徊在低位。在此背景下,QE2有效性值得反思,货币政策能否应对经济复苏和结构性挑战值得深思,过度依靠货币政策能否刺激和推动经济复苏也成了疑问,印钞救市成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风险赌注。而且从长期来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仅贻祸全球,投资者可能会更加担心美联储对未来失去控制,在国内同样也会遭遇激烈挑战。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始,本应该是美国改变经济结构的十年,但却把时间浪费在维持资产泡沫上;泡沫崩溃后本应是“刮骨疗毒”,却被美联储浪费在填充泡沫上阁。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一)对美国的作用
1.实行此政策的正面作用:(1)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大量资金后,金融机构积极将其用于贷款、债券或股票投资,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生产。(2)告示效应。资金投放增加可能使人们走出悲观心理,促进消费和投资。(3)时间轴效应(Time-lag Effect)。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长期利率等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风险溢价,央行承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证实施低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能够降低当前的长期利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价格、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目的。
2.实行此政策的负面作用:(1)有可能给经济带来扭曲。美联储一旦介入国债,在未来卖出国债时可能面临难题,其买卖差价将可能给央行带来损失。特别是,如果买入国债而无人跟随的话,经济风险将都集中在中央银行身上。(2)逆向操作和通货膨胀的威胁。央行需要保持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复苏将会长时间地保持低利率和量化宽松,因而会增大通胀风险。货币政策的逆向操作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未来回收流动性的时机和方式都将是一个大问题。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的影响
2010年第三季度,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减速趋势。三大经济体除欧盟外,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速较第一季度相比明显回落,韩国、印度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减速现象。全球工业生产增长持续放缓,对外贸易增速回落,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随着第二轮量化宽松规模的“尘埃落定”,非美货币则纷纷应声上扬。2010年12月10日与11月3日相比,欧元兑美元上涨56点,澳元兑美元在0.988水平交易,英镑兑美元已升至1,5723,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也随之大幅走高至6.6653。美元贬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国出口和美国整体经济复苏。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很可能令美元成为套息交易的货币,将流动性输送到世界各地特别是新兴市场地区。海量货币供应量,必定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尤其是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可能造成比目前还严重的泡沫。亚洲经济在这方面曾有过惨痛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资本流向亚洲国家,到90年代中期之后,美联储开始加息,资本回流美国。那些亚洲国家便经历了泡沫从形成到破灭的过程,最后演变成东南亚金融危机。
另外,美元通过投资、贸易、基金等途径大量流入他国,美元输入国可能会出现美元供过于求的市场现象,导致该国本币的升值,进而又会影响到该国的出口贸易,出口减少,造成进出口贸易的失衡。因此美元输入国的央行不得不用大量本币兑换美元。而美国因为大量向外输出货币,换取大量的物资回流美国,加之美国政府又在国内控制纸币的流量,就可能出现他国通胀,美国通缩的怪象。另外,由于受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加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更加脆弱。美联储已经将利率降低到0~0.25%的低水平。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央行为抑制通胀,仍在继续升息。利差的扩大以及对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预期的提高,使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风险。
可见,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大结果是全球虚拟经济再次出现泡沫,大宗商品离开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大涨,风险投资基金纵横于全球市场,泡沫破灭将导致二次危机,经济探底。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
1.使我国的通货膨胀前景恶化。2010年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中国名义通胀率已经高于年初制定的3%的目标,同时国内的通胀预期也不断增强。弱势美元一旦使得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我国将被迫面临大规模输入型通胀的压力,面临的实际利率为负的问题也将更为显著,并且带来资产泡沫的隐忧。
2.抵消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作用。2010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34个月首次加息,并在此后一月内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流动性管理力度,按照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投放贷
款。这些都旨在回收市场多余流动性对物价的冲击及其所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但因为美国大肆印钞、美元持续贬值将使得热钱大举进入我国,从而抵消了加息回收市场流动性的目的。
3.我国的海外资产风险将增大。2008年美国纽约储备银行估计,人民币升值10%会使我国承受500亿美元的资本损失。假如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资产组合为三到五年期,那么美国利率上升2%,会使我国再损失300亿到500亿美元。依据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据估计,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70%左右,随着美元信用的进一步放大,美元将会贬值,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未来则面临价格下降的风险,我国外汇储备将面临较大缩水。
4.使我国的出口形势更加恶化。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我国来说,美国又是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之一。美国经济的放缓以及美国货币流通量放大导致的美元贬值,将会抬高我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还会进一步迫使人民币升值,因此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出口的影响不但直接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减少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投资需求最终作用于整个宏观经济。
四、我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建议
1.外汇储备多样化,分散美元贬值风险。总理表示担心中国在美国资产的安全,奥巴马政府迅速回应,并承诺中国资产的安全。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这种安全承诺只是到期偿债的安全,而不包括外汇储备缩水的安全。李稻葵(2010)认为,历史上我国所买的国债享有的利息最多是4%~5%,如果美国出现了3%~4%以上的通胀,对我国的美国资产影响将很大,很可能变成负回报的投资。中国目前很难对美元和美国国债进行合理处置,大量抛售会导致价格下降的直接损失,而少量处理又很难解决问题,继续持有则是任其贬值。应该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元债务的出口对我们的经济体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中国应该坚持外汇储备的多样化,寻求安全和盈利的平衡,并在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之间进行。目前可以适当降低美国长期国债的持有量,增加短期国债的头寸提高流动性,保持外债处理的灵活性,并且在长短期国债的收益上得到兼顾。另外,中国可以要求美国对中国购买的债券进行担保,使新增国债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挂钩。
2.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及时回归中性。目前我国通胀压力非常大,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向“紧货币、宽财政”的组合倾斜。紧货币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升值。我国终止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条件已成熟,否则我们就可能走日本和美国资产泡沫到经济危机的老路。加息是最近非常重要的决策,但是加息一开始,热钱的规模就会增加。首先,李稻葵(2010)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经济体,最重要的就是管好自己的金融市场,管好自己的金融机构。只有规避系统风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热钱带来的冲击。其次,应对热钱,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当然资本管制只是一个临时性的措施,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比较平稳的市场与经济环境,控制美联储定量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泡沫风险。一是要严格查处通过经常项目渠道流入国内的资本,二是要适当限制短期资本的流入。
3.推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战略需加紧实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体现在:实现中国经济存量的保值;促进中国经济增量的平衡;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话语权。2009年7月6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经正式启动。2010年6月在全球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11月24日,总理和俄罗斯总理普京在圣彼得堡宣布,双方决定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这样更好地规避了汇率波动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资金的成本。但是从我国实体经济状况来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还存在众多障碍。首先,我国的经济实力与货币国际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我国在管理和制度方面的缺陷也阻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第三,我国现有经济体制需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项目仍没有开放,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资本账户开放的那一天到来,人民币国际化才真的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经济学家,2009(9)
[2]王树同,刘明学,栾雪剑,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11)
[3]陶冬,关于美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的猜想[N].经济参考报,2010-11-02
[4]王海,量化宽松并非灵丹妙药[EB/OL].新浪财经,2010-12-01
[5]叶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损人难利已[EB/OL].东方财富网,2010-11-05
[6]姚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上海金融,2009(7)
[7]何东,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分析[N].学习时报,2010-07-13
[8]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_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10)
[9]景学成,美二次量化宽松政策是把“双刃剑”[N].金融时报,20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