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路运输与管理范文

公路运输与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路运输与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路运输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公路运输;技术管理研究

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持续提高,相关单位也愈来愈重视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建设。在交通工程和公路运输中,加强技术管理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优势,有助于减少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行技术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掘施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便于及时弥补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1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随着家庭拥有车辆数量的增多,人们对道路容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的公路密度较低,结构不合理,导致多处路段时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与国家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的相关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开展公路项目建设期间,存在不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的行为,导致道路工程的质量不达标[1]。此外,由于在交通运输道路的设计中存在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着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较多,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较大。1.2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虽然当前我国运输产业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和客运项目的车辆数目仍然较少,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民众对于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在应对较大数目的运载量时,大型货物运输及客运车辆极为紧缺,一方面难以达到客户提出的相关要求,无法达到高标准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超载情况,极大增加了交通运输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2]。1.3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结合当前交通工程和公路运输技术管理现状来看,行政管理负责的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管理,公安部门则是负责安全问题,与经济和技术管理相比,安全问题更为重要[3]。在管理同一对象的相关经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检复和收费重复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阻碍公路运输管理的顺利开展、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此外,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需要动用多个部门,而不同部门如果协调不好、无法进行互相配合,一旦出现责任问题胡乱推诿,便无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技术管理职能。

2提升公路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2.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想全面提升公路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水平,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公路辐射范围,提高密度,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在健全公路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将其功能性和结构性充分考虑在内,避免后续出现不利情况。比如在进行客运站场建设的选址方面,应保障新建汽车站的位置与城市公路和公交系统及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场所相衔接,以确保各路车辆的流向合理化,尽可能地降低乘客出行难度,减少费用和时间消耗,同时还要具备较为宽敞的空间,在满足建设需求的前提之下还应为未来发展提供余地[4]。此外,还应重视相关项目的管理机制建设需求,使其与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相适应。2.2加强运输监管能力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立足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指导,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为国内交通运输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针对当前交通运输中存在的结构分配不合理和能力不足等现象,政府部门要对投资融资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以便为相关体系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在进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鼓励各个地区的多个运输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为完善体系提供更多动力。对于采用运输方式较多的企业,政府部门在为其提供相应补贴的同时也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企业的市场活动更加规范化[5]。政府单位应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生产操作流程,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经过整改之后仍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运输企业,政府应坚决阻止其继续开展经营活动,并且应督促相关单位认真履行车辆进站出站检查工作,把好车辆的进出站关。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制定全方位的生产责任管理体系,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主动开展自查行动,及时清除事故隐患。企业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力度,针对车辆的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持续提高,相关单位也愈来愈重视交通运输体系的综合建设。在交通工程和公路运输中,加强技术管理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优势,有助于减少投资成本、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进行技术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掘施工过程中潜在的质量问题,便于及时弥补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1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随着家庭拥有车辆数量的增多,人们对道路容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目前我国的公路密度较低,结构不合理,导致多处路段时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与国家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现阶段,我国公路工程的相关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在开展公路项目建设期间,存在不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的行为,导致道路工程的质量不达标[1]。此外,由于在交通运输道路的设计中存在规划不合理的现象,因此交通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着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较多,受当地经济条件限制较大。1.2运输能力明显不足虽然当前我国运输产业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和客运项目的车辆数目仍然较少,无法充分满足社会民众对于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在应对较大数目的运载量时,大型货物运输及客运车辆极为紧缺,一方面难以达到客户提出的相关要求,无法达到高标准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超载情况,极大增加了交通运输的风险,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2]。1.3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结合当前交通工程和公路运输技术管理现状来看,行政管理负责的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管理,公安部门则是负责安全问题,与经济和技术管理相比,安全问题更为重要[3]。在管理同一对象的相关经济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检复和收费重复的情况,这种现象会阻碍公路运输管理的顺利开展、加大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量,此外,交通运输管理过程中需要动用多个部门,而不同部门如果协调不好、无法进行互相配合,一旦出现责任问题胡乱推诿,便无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技术管理职能。2提升公路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2.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稳步发展的有力保障,要想全面提升公路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水平,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公路辐射范围,提高密度,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公路建设。另一方面,在健全公路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将其功能性和结构性充分考虑在内,避免后续出现不利情况。比如在进行客运站场建设的选址方面,应保障新建汽车站的位置与城市公路和公交系统及其他各种运输方式的场所相衔接,以确保各路车辆的流向合理化,尽可能地降低乘客出行难度,减少费用和时间消耗,同时还要具备较为宽敞的空间,在满足建设需求的前提之下还应为未来发展提供余地[4]。此外,还应重视相关项目的管理机制建设需求,使其与现代化公路管理体系相适应。2.2加强运输监管能力。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职能,立足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运行状况进行监督指导,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为国内交通运输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针对当前交通运输中存在的结构分配不合理和能力不足等现象,政府部门要对投资融资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以便为相关体系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在进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鼓励各个地区的多个运输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为完善体系提供更多动力。对于采用运输方式较多的企业,政府部门在为其提供相应补贴的同时也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制度,这样一方面能够保障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企业的市场活动更加规范化[5]。政府单位应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生产操作流程,完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经过整改之后仍然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运输企业,政府应坚决阻止其继续开展经营活动,并且应督促相关单位认真履行车辆进站出站检查工作,把好车辆的进出站关。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输企业应积极制定全方位的生产责任管理体系,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主动开展自查行动,及时清除事故隐患。企业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力度,针对车辆的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要组织他们进行专业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引导其树立牢固的安全行车意识,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驾驶人员,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纠正并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多次违章以及做出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驾驶人员,应将其列入行业黑名单,并直接清退,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规范、安全的交通运输环境。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各个车辆的基本情况,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对车辆的监管力度。要完善车辆的管理制度,细化检查程序,从源头上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此外,企业应重视与其他相关企业及部门的管理交流和技术学习,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3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提升,信息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合理地运用于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系统的科学性,有助于减轻交通管理压力、增强运输管理整体水平。在公路收费方面,传统的收费方式程序较为复杂、花费时间较多,导致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塞现象,甚至还有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而选择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自动收费系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缴费所需时间,避免资源浪费[6]。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如图1所示,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在不停车的前提下,可自动完成过往车辆收费。与传统收费方式相比,ETC自动收费系统可提高通行效率,传统人工车道收费所用时间约为14s,而ETC收费系统仅用3s即可实现收费,通道通行能力提高了4倍左右,一条ETC车道通行能力基本等同于5条人工收费通道,可有效缓解公路收费站拥堵现象。在导航应用方面,通过采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车辆在行使过程中自动识别道路状况和周围车辆,能够帮助驾驶员以较为合理的速度保持安全驾驶状态。通过对道路两边安装摄像头,可以较为清晰地发现违规车辆及违规现象,方便及时对其加以惩处,同时,在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摄像头中所拍到的视频还可以作为证据,为公安部门解决问题提供真实参考。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能够极大推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对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拓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应用范围。此外,还应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要为专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能够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充分发挥技术价值,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水平。

3结束语

虽然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技术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交通工程和公路运输技术管理水平,必须深入研究其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服务、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提高交通运输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促使交通运输产业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麦超武.公路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的作用与质量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9(17):23-24.

[2]王兴云,甘晓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工艺与管理探究[J].低碳世界,2019,9(6):209-210.

[3]宗晓秀.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初探[J].科学技术创新,2019(18):140-141.

[4]于洋.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279.

第2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建设

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公路运输的发展,并引领我国公路运输行业进入行业发展的黄金期。而公路运输作为各地之间传输的重要纽带,时刻影响着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公路运输的地位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公路运输企业有必要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展开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一、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问题

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给企业以明晰的发展目标以及强有力的约束。在我国公路运输行业中,仍然存在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局面。最大漏洞在于公路建设方面,其资金量大,材料品种多,利润丰厚,许多工程者有缝可钻有利可图,利用不透明措施,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建设产生不良的影响[1]。除此之外,公路建设涉及工作人员数量庞大,如果制度不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不健全,则会导致在工作管理过程中,出现人员违规操作,支取工程费用,从而进一步导致工程延期以及高额的工程建设成本。

(二)员工文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较低

基层的工作人员是一个企业工作的实际执行者,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对企业的认知,对工作的态度等多方面,都对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公路运输方面,从业人员多是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弱,对于工作内容掌握不扎实,缺少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識,这就会导致企业整体思想水平提升困难。此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也在推动着公路运输企业向前发展。但由于在公共交通领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较少,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表层,因此在区域闭塞的地区,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没有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公路运输企业则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三)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经济问题

公路运输的工程是一个过程长、收益晚的持久性项目,其中建设后期的维修保养,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由国家来承担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的建设也在逐步进行,国家在公共领域的财政资金也日益紧张,无法为公路运输项目的后期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除此之外,工程项目开展前,预算的失误也会导致工程后期资金出现短缺的情况。长投入,晚收益的项目特点也使得公路运输企业在投资后的资金回流时间以及项目效益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不确定性的投入使很多投资者对于公路运输产业望而却步,从而导致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缓慢,进而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制度建设

首先,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企业稳步前进的根本保障,只有健全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质量。通过健全的制度建设,才能对企业员工有一定的约束,进而使企业健康平稳的运行。其次,我国相关的主管部门也应该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改进和完善。要确保公路运输建设方面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此外,也应重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立公路运输的信用管理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信用体系,以此来对企业与个人进行一定的约束。

(二)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引进

企业管理人员在公路运输与经济管理的整体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广纳英才,结合企业自身人员结构与岗位需求,建立企业自身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此外,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基层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并充分利用,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此外,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再教育,不断借鉴外来的先进思想,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吸收。

(三)建立成本规划和资金保障

是否具有充足的资金是决定一个项目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公路建设这种高投入,慢产出的工作性质,资金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公路运输行业必不缺少的一项指标,其来源一部分是财政部门为加快偏远山区的发展,所投入的资金;另一部分则是由社会资本投入公路运输领域,并由政府部门进行监督建造而成。加强成本管理,合理科学地进行管理公路经济。将预算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形成成本控制。

第3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公路运输企业 干扰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最初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49年提出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内部控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萌芽期: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和岗位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第三阶段发展期: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构成的体系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此阶段引入了控制环境概念,着重于控制环境的研究;第四阶段成熟期:本阶段将内部控制由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结构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AICPA《审计准则公告》(SAS No.78),给予内部控制新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第五阶段最新成果阶段:COSO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此阶段提出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的八要素。使由八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组成了风险管理的预警、判定和防范的系统。由此,第五阶段建立在第四阶段基础上,范围比之前的内部控制更加广泛,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要求企业时刻考虑风险因素,要求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其他员工都要有风险意识,使得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控制活动,而是与企业风险、公司治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管理理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航油巨亏事件、伊利高管被拘、“银广夏”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等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的内部控制最初是由财政部于198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而首次被提出的。该规范对内部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该规范明确提出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本规范”,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系列会计业务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具体措施。自此,我国的内部控制的研究高速发展,进入规范阶段。2006年7月15日,我国正式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8年6月28日,由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日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结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参照执行。这是我国首部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其颁布也必将引起学术界新一轮的讨论与研究。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进一步细化,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的基本建成。《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施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风险管理与内控还刚刚开始,经营目标无法实现、虚增利润、财务报表舞弊、信息失真、经营不守法等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都归结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我国频繁颁布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就可以看出。但我国现存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也仅仅是对常见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规范,对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致使内部控制失控、治理层监管失则、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特殊行业的内部控制等方面并没有涉及。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多是事后控制,对未来风险考虑不足,很少涉及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相比国外来说,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欠缺考虑,就算有所考虑却也没有切实可行且规范化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大作用。

二、公路运输行业概述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 一 )公路运输行业现状概述 交通运输行业属于服务业,为社会流通服务,包括交通、物流、运价、铁路运输、快递、水路运输、航运、海运、仓储、邮政快递业、公路等行业。由于运输行业直接连通城市与农村等不发达地区交通,运输货物或人力,致使连通的两地经济高速发展,其发展情况与经济的增长水平和速度息息相关,因此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背景下,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56亿元,同比增长了41.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分行业看,公路建设完成6654亿元,增长了50.1%,其中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503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3058亿元、1890亿元和2608亿元,增长26.3%、50.1%和58.6%,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速较高。近年来,我国运输行业在不断应付各种紧急事件过程的同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迅速发展。安全是交通的生命线,运输行业事关人身财产安全,任何闪失都将影响重大。安全与快速发展同样重要,因此,应在交通运输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行风险管理并对未来风险建立预防机制,不仅要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预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建立运输行业的内部控制及运输企业抵御风险的应急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 二 )公路运输企业的行业特征 公路运输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流通行业,但和一般的第三产业又明显不同,具体来说,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下列特征:公路运输线路的构建一般比铁路、水路、航空线路容易,由于西部地区多是水路、航空无法到达的区域,所以公路运输的使用率更高,因此,公路运输业呈现经营的营运点多、面广、线路长、路网多的特点;在铁路、水路、航运业中,运输工具价值比车辆价值大数倍,因此,相对于铁路、水运、航运业来说,投资相对较少,回收期也短;公路运输业的运输工具:车辆,相较于铁路、水路、航空的火车、轮船、飞机来说,体积小、便捷、灵活,并能到达一些火车、轮船、飞机无法到达的边远、偏僻地区;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消费能力决定区域内公路建设、路网铺建的不同;公路运输业生产经营“运输的距离”的产品,产品主要是货物吨位或旅客人数的运输距离,不能存储,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所有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都表现于一系列的业务流程中,因此,流程控制对公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另外,公路运输本身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车辆运行中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公路运输能耗高,环境污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等。同时,由于公路运输通过运输工具的移动来实现货物或人员转移,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特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准确识别风险,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三)公路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公路运输在西部地区的交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运输的支持,只有交通运输的便利,才能把西部地区的资源运出去,使东西部人才互通、资源共享。在西部地区发展交通运输建设,可以缩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甚至与国际接轨的距离。在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时,西部地区以其自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进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西部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3.7和5.1个百分点。面对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国家不断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一条条铁路、公路、民航的建成,成功的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区域连通,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公路在交通中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中里程占90%以上,十年来西部公路增长了88万公里。公路运输业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肩负着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其严谨的内部控制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效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属于不发达地区,很少甚至是没有内部控制的研究是立足于西部地区企业的,更没有内部控制研究是有关于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多数学者认为,西部不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也就不具有研究价值。但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却正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公路运输行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范围太大并且过于笼统、并不具体,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细化。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出台的也只是宽泛的规范性标准,没有系统、具体的规范性内容。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是有制度的名称,但具体的内容却与实际相脱节,从而造成执行制度时产生混乱。不仅如此,规范制定主体的不同,面向的具体的对象也不一致,导致有的企业无规范可依,有的企业需要遵从两个甚至多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可能使企业在遵循时变得无所适从。结合特色行业系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及实践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家出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理论成果的具体运用,但有些基本概念不够清晰,类似于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持非常单薄,显得很不严密,具体细节都需要进一步的斟酌。不同行业的业务内容及流程差异非常大特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有特定的理论来支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需要深入理论探讨和细致实践探索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五)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差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很多公路运输企业近几年虽然尝试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不系统、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明确、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缺少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运行效率低下,人才流失、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泄露,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造成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并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因为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如何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如何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如何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

(六)公路运输行业内部控制方法落后 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都是定性分析,从制度层面以控制点为中心的研究。这几年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有显著的进展,如 《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这些制度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受随机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概率分布。这些随机因素的存在,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应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公路运输企业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制定公路运输行业规范性制度 针对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过大的情况,建议相关部委,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内容提出明确的统一规范并要进一步细化。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完善已有的制度,使得具体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避免在执行制度时产生的混乱。不仅如此,不同规范制定的主体与面向的具体对象相一致,使得企业有规可依,避免多头领导,多头规范。明晰基本概念,使得各个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理论具有丰厚的支撑。由于不同行业的业务内容及流程差异非常大,特定行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必须有特定的理论来支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还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细致的实践探索。

(二)促进西部地区公路行业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以及国家不断大力发展的要求,建议内部控制研究多考虑西部地区的企业,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性,研究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通过以上途径来改善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为解决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业内控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良好平台。

(四)改进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改变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定性管理方法。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建议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快速有效的实现,风险能否有效的降低,在企业经营运行中,内部控制已在企业生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结合国外内部控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出台适合我国具体行业的具体规范性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也应给予重视,并在实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财务、计量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手段,对不确定随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促使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更加准确和完善,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

[2]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86年)。

[4]闫姣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公路运输的状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保证当地和外界之间的联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公路运输状况还不是十分理想,而为了提高我国公路运输的运输状况,就一定要对公路运输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同时,还要保证公路的使用年限。

1.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公路运输和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但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还有利于当地交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状况还不是很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1公路“三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在我国很多条公路上,还存在着乱罚款、乱收费、乱设卡现象,这种“三乱”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公路,影响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进而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现阶段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对公路运输的管理也不是十分到位,对公路运输没有进行根本上的妥善管理,进而使得公路运输中“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出现。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公路运输进行严格监督,以避免公路“三乱“现象的出现。

1.2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

公路运输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人情”,进而使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出现。长此以往,相关公路运输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条例对这些工作人员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进而为我国公路运输埋下了隐患,影响了我国法律的权威性。所以,一定要对公路运输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而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违规驾驶及超载车辆的驾驶人员进行惩处。

1.3超载、超限现象严重

因为某种经济利益,部分车辆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常常会超载、超限。在公路运输中存在的这种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我国的公路设施,还有可能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出现,进而使得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胁。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杜绝超载、超限的现象出现。

2.公路运输安全管理机制

2.1安全管理机制的组建原则

公路运输具有分散、流动以及多单车生产的特点,然而这种生产方式既要求随机应变、机动灵活的处理解决问题,还需要统一调度、高度集中指挥。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安全职能机构采用的组建原则应该是分级管理与统一领导相结合的组建原则。企业的一级领导职能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做安全决策、确立规章制度以及制定相关政策,这些工作能够将整个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行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以及统一认识的轨道上来,进而保证整个公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2.2安全机构的设置

一级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以及二级公路运输企业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了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现阶段,我国众多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仍然是单线多头管理制,这种管理形式是一种分散的管理形式,它具有职责不清、多头重叠的特点,而且这种管理形式常常流于形式,所以,公路运输企业一定要对这种安全管理形式进行改革,从而将整个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统一的轨道上来,进而促进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工作开展。

2.3安全保证体系

公路运输的保证体系是一套高效、协调、严密的安全管理系统,在公路运输生产的过程中,它能够保证旅客以及货物的安全。在这个安全管理系统中,对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任务以及权限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制定了安全管理计划,确定了各个安全管理岗位的安全作业标准、信息反馈处理方式以及校核办法,进而保证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解决公路运输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现阶段我国公路运输的状况还不是很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运输市场,造成了我国经济的损失。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公路运输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使得公路运输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加强我国公路运输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管理队伍的素质

提高公路运输管理队伍的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公路运输管理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同时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大公无私。第二,公路运输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关公路运输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条例,对那些超载、超限以及其他违规行为车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惩处。第三,公路运输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公路运输效率。

3.2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现代化管理

在公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一定要使得公路运输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要对电子政务信息进行积极的开发。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实现网络年审或者网络许可,进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这样,不但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还对管理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了规范。

3.3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运输主管部门应该不断的加强和行业协会之间的分工协作,从而充分的发挥和调动行业协会的作用。因为公路运输涉及的方面以及环节比较多,所以,为了实现公路运输的综合统筹,现阶段的几个相关行业协会也一定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合作以及整合,进而使得行业协会在推动行业组织形式的创新、行业自律、行业管理、相关标准和政策的制定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进而使得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公信力比较权威的机构。

3.4加强公路运输监督

在公路运输过程中,为了有效的减少超载及违规驾驶现象的出现,保证旅客的生命安全,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公路运输监督,这是因为公路运输监督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对公路运输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针对超载拉客以及违规驾驶的车辆,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依据相关公路运输管理的法律制度以及管理条例,对其进行惩处,一定要杜绝“人情“事件的出现。第二,在对公路运输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交通运输安全的宣传力度,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保证在客运的过程中,驾驶人员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客运。第三,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公路运输管理的监督力度,从而杜绝在公路运输的过程中出现超载驾驶现象,进而避免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胁。第四,广大的乘客也应该从自身的安全出发,一定要拒绝乘坐超载的车辆,与此同时,还要对这些车辆进行监督、举报,进而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4.总结

公路运输对我国经济水平、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公路运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公路运输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公路运输管理,在公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法管理,一定要彻底的落实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而保证公路运输的畅通。(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交通科学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陈丽.公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促进经济效益的变革措施[J].交通标准化,2013,12(21):137-138.

第5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管理工作;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道路运输结构明显改善,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由“走得了”向“走得好”加快转变。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道路运输的管理是息息相关,只有道路运输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日益进步,公路运输的发展也在与日俱增。由此,加强公路运输管理,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保障,同时还是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步伐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在公路管理的过程中,能够依法管理,能够将相应的制度彻底的落实,针对运输中的违法行为,应按照相应的规定对其进行惩处。

1 公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公路运输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提升。由此可见,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公路运输管理无法顺利的实施。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涉及到当地的交通发展,同时还涉及到人们的日常出行。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公路运输管理无法顺利的实施。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1 公路“三乱”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在一些公路上,至今还存在着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的“三乱”现象,不仅扰乱了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同时还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公路,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由于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的管理不善,在管理的过程中,没能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妥善管理”,以至于逐渐形成“治标不治本”的现象。

1.2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令人堪忧

在我国公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有的管理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往往因“人情”而,由此造成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长此以往,在管理人员的执法过程中,法律制度及管理条例形同虚设。由此,不仅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同时也为其今后的管理埋下了隐患。

1.3 超载、超限车辆严重损害公路设施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车辆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往往因经济的利益而出现超载、超限。由此,不仅损害了我国的公路设备,同时还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从而威胁到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

2 公路运输安全管理体制

2.1 安全管理机构的组建原则

公路运输具有流动、分散、多单车生产的特点。这种生产形式既需要高度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又要求机动灵活、随机应变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所以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职能机构应采用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根本组建原则。公司一级的领导职能机构负责作出安全决策,制订政策和确立规章制度等工作,使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统一领导、统一政策、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轨道上来,确保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一致性、有效性。

2.2 安全机构的设置

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一般由一级企业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办公室和二级企业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的安全管理小组等组成。目前,我国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仍采用单线多头管理制的组织形式。这种分散管理安全的方式,多头重叠,职责不清,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在安全组织的管理上需要进行改革,目的在于把整个企业的安全质量问题,纳入统一的轨道,提到企业的最高一级,从组织上保证安全质量管理的有效推行。

2.3 安全保证体系

公路运输的安全保证体系是为了确保运输生产过程中旅客及货物的安全,所建立的一套严密、协凋、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对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制订计划,确立岗位安全作业标准、检查,校核办法和信息反馈处理方式,确保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公路运输管理效果的对策

基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公路运输管理无法顺利的实施,不仅给国家造成了相应的损失,同时还扰乱了我国正常的运输市场。因此,就需要加强公路运输管理,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途径:

3.1 要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在提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大公无私,同时还应转变自己的工作作风,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其次,管理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对待违规车辆及超载车辆,按照相应的要求对其进行惩处。最后,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便更好的适应今后的工作。

3.2 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管理现代化

随着网络计算机的普及,公路运输管理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将管理与计算机网络充分的结合起来,积极的开发电子政务的相关信息。同时,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还应实现网上许可或网上年审等,以便最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这样,不仅创新了管理模式,同时还规范了执法行为。

3.3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运输主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由于公路运输涉及环节多,为了达到综合统筹的目的,目前的几个相关行业协会也应当加强协调,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和整合,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推动行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信息交流和信息平台的建设以及相关政策、标准的制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成为代表行业公信力的权威机构。

3.4 加强公路运输监督

加强公路运输监督,不仅能有效的预防违规驾驶及超载的现象,同时还能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因而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其监督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违规驾驶、超载拉客的车辆,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坚决杜绝“人情”事件的发生。其次,在监督的过程中,还应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的宣传,以便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客运的过程中能够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客运。再次,有关部门还应加大公路运输管理的监督力度,以便从根本上杜绝超载驾驶的现象。最后,广大乘客也应从自身的安全出发,拒绝乘坐超载车辆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监督、举报,以便自身的安全得到保障。

3.5 将经济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

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以及施工环节多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建设的成本投入。除此之外,与其他工程管理不同的是,基于公路的社会性、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投资大、回收慢以及经营风险高等特点。由此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并赋予特定企业的垄断经 营权,在符合公路运营发展规律的同时,还能体现出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要求。

第6篇

关键词:公路运输 管理 现状 可持续发展

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运输行业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在不断提升的物流需求下,公路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提高公路运输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国运输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公路运输量非常大,强化公路运输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公路运输是构成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路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需要重视公路运输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公路运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利于环保、环节能源危机,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由此来看,研究公路运输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公路运输是运送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方式,承担的主要是短途的客运和货运运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汽车。公路运输管理指的是对公路运输的技术发展、人力资源和资源分析等进行研究,由此来对公路运输进行优化的一种管理体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的经济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路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使之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强化公路运输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它的必要性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核心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实质上来看,公路运输管理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以往的成功管理经验中吸取有益的方面,根据经济发展的现状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二是社会经济管理改革的迫切需要。经济管理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公路运输,实现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公路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撑,同样,它也是实现公路运输发展的有利条件。经济发展和公路运输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公路运输管理是十分必要可行的。

二、我国公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发展和公路运输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公路运输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还有助于推动交通的发展,但是我国公路运输状况还是十分让人堪忧的,主要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公路运输“三乱”问题凸显。公路运输的“三乱”问题主要指的是乱收费、乱罚款、乱设卡现象,这些现象在我国还没有杜绝,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交通运输的良好运行,破坏了我国的公路运输管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我国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是公路运输管理中存在有法不依的现象。在进行公路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个别工作人员会考虑到人情的因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虽然公路运输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条例,但是个别工作人员熟视无睹,不依法办事,这会严重的影响到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为公路运输管理埋下隐患。

三是公路运输超载现象严重。受到经济利益的刺激和诱惑,部分运输货物的车辆会出现超载和超限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路设施造成损坏,还存在重大交通事故隐患,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公路运输管理部门经常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处理此类事情。

三、公路运输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公路运输管理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以往传统的经济为了强调GDP,不惜破坏生态环境,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以使它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一种损耗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近些年以来,我国的物价水平不断增长,经济发展也保持高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环境的损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兴起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它是在传统产业经济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为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一种经济形势。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经济有利于维持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安全,节约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理念。随着绿色经济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推广,我国公路运输发展面临着转型,国家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积极的支持和鼓励相应的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加以引导和落实,努力构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在新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要积极的进行引导和示范,不断地优化公路运输管理模式,努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公路运输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就目前来看,我国公路运输的整体情况还不尽完善,难免造成经济损失,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公路运输管理要重视对公路运输管理的程度,努力发挥公路运输管理的作用,就提高公路运输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和改善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水平:

1.积极引入新型能源汽车。在当前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和引进新能源,替代原有的石油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现状是十分迫切的,比如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来源,是一种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汽车,它不是以石油等能源作为消耗,有利于实现节约能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科技投入,构建现代化公路运输管理模式。在公路运输管理中,要充分的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努力将计算机网络和公路运输管理二者有机结合,积极的开发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提高公路运输管理工作水平,制定科学的运输管理政策,提高管理质量。此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电子工程技术,整理汇总各类信息,推动我国公路运输管理水平。

3.加强公路运输监督管理力度和效果。在公路运输中,对出现的超载、超限和“三乱”现象,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杜绝,加强公路运输监督,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针对违规驾驶的车辆,相关人员要采取法律手段依法治理,对其进行惩罚和处分。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杜绝人情因素对公路运输管理的干扰,在对公路运输进行管理和监督中,要加大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驾驶人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驾驶,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大公路运输的监督水平和力度。

4.提高公路运输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从事公路运输的工作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端正工作态度,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纪守法,在进行公路运输管理中依照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条例,依法对违规车辆和人员进行惩处。此外,还应该对从事公路运输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建立良好的学习制度,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改善公路运输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第7篇

目前江南石油分公司签约的库到站公路承运企业共15家,其中12家为改制承运企业,3家为社会运输企业。各承运企业所属承运车辆总数达到400余辆,总运力为7400吨,其中改制承运企业占90%。

为了加强承运车辆管理,江南分公司在承运市场引入竞争机制:2008年,开始引入社会车队参与成品油配送,打破原来的改制企业垄断割据的局面;2010年,进一步深化竞争,在较大的地市公司实行交叉承运,打破原来“割地为王”的僵化模式。发展至今,全省13个地市分公司中,共有7个地市分公司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运输企业共同承运。市场化竞争因素对各承运企业培养市场意识,提高服务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针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各承运企业基础弱、问题多、管内部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江南石油分公司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之外,加强管理力度,制定下发了《二次物流公路运输管理细则》《承运商考评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对承运商实行按月考核,内容包括交货周期、数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等,全部量化评比。考核结果用作调整运价、运量时的重要参考。在运输车辆管理中,采用车体罐车举报电话、GPS视频监控手段;对于查处的油罐车司机偷盗油行为,处以司机列入黑名单、赔偿所盗油品、车辆下线、处罚诚信违约金510万元、扣减相应的承运企业扣减10%运量等处罚措施。

在加强考核管理的同时,江南石油分公司总结并提出了“管理要规范、监督要到位、服务要真诚”的工作理念,明确地将自身定位为协作、监管、服务,帮助承运企业规范管理,与之构建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根据运输企业的要求组织与外省物流运输企业进行经验交流;组织承运商自选代表开展司机和押运员工作服的团购工作;定期组织召开物流运行和承运商管理工作会,交流意见,加强沟通;建立安全信息报送制度。

二、对比分析世界先进的物流发展趋势,发现问题

2001年公布的《物流术语标准》,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趋势:美国90年代中后期第三方物流使用比例约为二分之一,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APPLE、通用等企业依托第三方物流实现了零库存管理;欧洲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例为四分之三,其中德国99%的运输业务和50%以上的仓储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在英国,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从货物配送发展到了店内物流,及零售店把开门到关门、从清扫堂到补货上架等原先由商店店员负责的服务工作也完成了。第三方物流以其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已经深刻地融入到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其主流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归纳世界先进的第三方物流管理,其特点有如下五个方面:合同化、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

目前中国石化销售企业对物流业务所实行的专业线条管理,使得物流运行部门(包含油库、承运企业等在内)具有相对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可视作第三方物流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与物流服务的世界化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在这个专业线条的整体构成之中,中国石化物流运行部门是物流服务的提供主体,它在二次物流公路运输部分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选择签约运输公司。

客观的说,中国石化的制度建设是非常完备的,物流运行管理规范,系统化管理水平较高。目前物流运行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二次物流公路运输承运企业这个部分,表现如下:

1.公路运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车辆数从十余辆到数十辆不等,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各运输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中国石化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在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发展程度普遍存在不足。

2.油罐车质量良莠不齐,技术标准不统一。目前多数承运企业从成本角度考虑而选择品质中下的油罐车生产厂家;对油罐车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有统一规定,比如目前正在建设的GPS视频监控系统,是各个省市自行选择GPS供应商,这势必会影响系统标准的统一性和兼容性。

3.承运企业缺乏流动性,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受阻。由于改制企业的发展具有地域性特征,某运输企业在某地长期经营发展,固步自封,分散割据,各地区的承运企业缺乏流动性,这成为服务质量低下甚至导致不稳定事件的诱因,个别省市发生的停运、罢运等事件就是明证。由于流动性的缺乏,承运企业市场化的进程受到阻碍。江南分公司开展的异地承运及其效果使得推行成品油公路运输市场化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显现,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也同样面临诸多内部和外部的难题需要解决。

三、细化承运商准入和考核管理工作,构建成品油公路运输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构建成品油公路运输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硬件基础条件的标准化,这可以通过统一车辆、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指标以及建立设备供应商资源库等途径来解决,二是建立销售系统成品油公路运输承运商资源库,实施统一的考核管理标准,完善考评管理体系。

(一)实施运输车辆和设施设备标准化

1.统一车辆购置及准入标准

目前各承运企业的油罐车辆由各承运企业自由采购,不规范厂商生产的拼装车较多,车辆的品牌、生产厂家、型号、技术标准等无法统一,车辆的质量良莠不齐。为了确保车辆的合格有效,江南石油分公司规定,所有油罐车辆的使用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8年。但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承运企业从成本考虑,不愿购置更高品质的车辆,成品油运输车辆的硬件水平难以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综合考虑,应通过细化承运车辆准入管理来提高承运企业所属油罐车辆的质量。可以考虑由中国石化列出可供选择的车辆生产商名录,规定范围,或者提出详细明确的车辆技术指标要求,所有车辆必须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要求方可获得准入,参与营运。这为制定统一的车辆检查细则,规定统一的车辆最长使用期限,制定统一的车辆装卸标准(上装、下装)等工作都提供了前提条件。

2.统一车辆附属设备设施

车辆附属设备主要指车辆出厂之后加装、改装的设备,包括GPS视频监控、电子锁、折叠式防护栏等。以GPS视频监控系统为例,目前江南石油分公司已经基本建设完成。这套GPS视频监控系统是在吸取海南、安徽等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并无统一标准。由此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各省市公司选择的GPS视频监控系统供应商无法统一,产品和技术标准不统一,以后如果需要实现不同省市之间的联网,或者运输企业到不同区域承运,都将面临比较大的技术难题。

综合考虑,应在车辆附属设备设施项目的推广过程中推荐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或将符合条件的设备供应商(服务商)纳入中国石化资源库中以供选择。

(二)建立承运商资源库,统一管理和考核标准

1.资源库

尽管目前的承运企业以改制企业为主,且大多数是按传统区域进行承运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和固有区域限制是物流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同时,江南石油公司的实践经验证明,承运企业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或开展异地承运是可行的,并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有必要考虑将现有的承运企业纳入统一的承运商资源库中,并根据需要不断扩充资源库中的承运企业数量,为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2.建立统一的承运商标准化管理和考核评价

建立承运商资源库之后,要求对所有承运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采取统一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可能为中国石化各销售企业在选取承运商时提供合理可靠的参考依据。考核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交货周期

①到货率为100%。由于承运商车辆和人员原因导致已下达配送计划落空或变更的,扣减相应分值(排除不可预测及不可抗拒情况)。

②应急订单满足率为100%。加油站遇突况时,承运商执行物流中心制定的紧急配送计划的完成情况应为100%,若无法满足,扣减相应分值。

(2)数质量管理

①打击偷盗(换)油管理。每发现一起司机偷盗(换)油行为,全年该分值为零;每发现一起安装暗箱、暗管或进行其它形式的以偷油为目的的改装行为的,或存在铅封不到位、私藏铅封的行为的,或放置油桶、塑料壶等容器以及除卸油管以外的各类软管行为的,或无押运员等现象的,扣减相应分值。同时鼓励承运企业自行查处司机偷盗油行为,并设定相应奖励分值。

②容积表达标率为100%。月度考核以油罐车容积表100%有效为基数,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减相应分值。无容积表或容积表过期的车辆将被要求暂时下线,直到重新编定容积表后,经物流中心审核通过方能继续营运。

③专车专用管理,混油事故为零。对私自调换车辆混装不同油品、未严格执行清罐流程并进行现场确认、混装油品导致混油事故等行为扣减相应分值。

(3)安全管理

①不发生等级事故。承运商所属车辆凡出现规定等级的交通事故且承担主要过错责任的,扣减相应分值。

②月度安全考评。依据承运车辆运输安全检查考评表等规范标准对车辆进行检查,不符合标准的扣减相应分值,累计得分为月度得分。

(4)服务质量

①投诉率为零。凡出现一次加油站、油库等部门员工对承运商油罐车辆投拆到省公司物流中心或者物流管理部,并经物流中心或分公司物流、安数、零售调查属实的,扣减相应分值。

②现场管理规范。设定检查表,检查条目应当涵盖油库和加油站的所有规范操作行为,如“付油七步法”和“卸油十步法”等,发现违规行为扣减相应分值,由油库和加油站分别负责考评并将结果汇总到物流部门。

③GPS系统监控。要求达标率为100%,未达标则视情况扣减相应分值。

第8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机械施工;运行管理维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工程不断地增加,而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提升,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使得输电线路工程面临着人员短缺的问题,对此需要做好施工管理创新工作,积极的推行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以降低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人工投入与风险,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输电线路工程特点

输电线路的容量不断地增加,对于输电线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要求有所提高,同时也增加了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难度。输电线路能够稳定运行,主要是依靠杆塔与塔架等基础设备,基础设备架设的高度与宽度较大,而且架设风险较大,运维管理的难度较大。除此之外,输电线路施工作业多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对于施工的影响较大,而新技术与设备等的广泛,促使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要不断地创新。

2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2.1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运用全过程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理念,即运用新方法与新思维模式,来知道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机械化施工模式应用的实现。全过程施工机械技术的应用,需要从是技术与装备等各个方面,来适应机械化施工需求。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做好施工组织工作,包括机械配置与进场道路等,需要做好施工前谋划工作,采取流水式施工作业模式。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线路设计是核心,输电线路设计包括路径选择与勘测,以及基础设计、杆塔设计等,指导施工工艺与设备的选择。

2.2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要点

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要点:①施工设计。在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的应用需求,重点考虑地形与地质条件,优化铁塔结构与节点连接等,做好施工保障工作。②创新施工技术。应用全过程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则需要创新施工技术,包括挖掏技术与孔桩基础等。③符合施工技术标准。无论采取何种施工技术与方法,在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全过程机械施工技术应用相关标准,来确保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机的结合。④做好勘查作业的。某500kV线路工程施工中,采取灌注桩基础,来避免大开挖基础施工问题,比如地基变形与沉降问题等,所花费的施工费用与大开挖基础施工相比节约了18%,同时在施工前,施工企业联合设计单位做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获得了详细的地质情况,有效的避免了施工工艺以及机械设备不相适应的问题,有效的避免了人力资源与财力的浪费,确保旋挖钻机的有效应用,减少了泥浆的使用量近80%左右,环境效益较高。

3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常见问题

输电线路运行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发生运行故障,造成输电线路停电或者火灾故障等,具体原因与表现如表1所示[3]。

4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措施

4.1提高输电线路的可靠性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需要不断地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需要做好电网接线方式优化工作,采取经济性较强的接线方式,比如倒送与迂回接线方式。若输电线路建设需要,可以使用闭式子网来取代开式网,来确保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为了能够确保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效率,可以采取分相检修的方式,做好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避免过多的停役线路的存在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4.2做好抗雷措施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做好抗电防雷措施,是主要内容,因为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电雷的影响,这需要基于输电线路的类型与建设实际,选择合理的耦合地线架设方式,并且要安装避雷器,做好全面的防雷措施。在输电线路施工设计阶段,则需要重点考虑如何避开雷电高发区以及覆冰地区等,减少自然环境因素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4]。

4.3借助现代化检修技术

随着输电线路建设的增加,使得500kV、800kV、1000kV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加,这些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新技术与设备等,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要求较高,而且运维管理难度较大,对此需要加强对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创新,积极的运用现代化检修技术,利用数字地球技术与3D全景技术等,构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网络,以解决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量较大的问题,同时能够及时的发现输电线路运行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确保输电线路能够安全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输电线路现场检查工作,因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虽然能够处理部分工作,但是仍旧有大量的维护工作需要人员深入到现场做好检查与维护工作,运维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做好检查工作,按照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要点,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积极的运用现代化检修设备,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确保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得以全面的落实。

4.4做好安全用电宣传工作

随着用电需求的增加,人们对输电线路建设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输电线路的建设,对于用电的安全操作要求也有所提升,为了能够确保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需要用电用户能够安全操作,并且做好输电线路保护工作,在市政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输电线路保护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确保输电线路环境的清洁卫生,安全用电,并且不得违法用电或者窃电,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5]。

4.5做好走廊清理工作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安全巡视工作,必须要杜绝安全隐患,基于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利用巡检设备的作用,做好辖区内输电线路巡视工作。重点加强对穿越林区线路的检查力度,明确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做好树障清理工作,尤其需要做好极易发生火灾的线路走廊树障清理工作。若不能及时清理,则需要做好定期巡检工作,制定风险评估方案,做好应急预案制定工作,以及时应对输电线路火灾问题。除此之外,需要做好输电线路安全保护宣传工作,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积极的号召群众,使其能够参与到输电线火灾监管工作中,借助群众基础力量,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在输电线路山区火灾高发段,要设置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做好防火工作。

4.6做好防覆冰处理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需要做好防覆冰处理工作,做好在线监测装置检查工作,确保覆冰在线装置与微气象装置等,能够始终处在工作状态下,避免在温度较低时,使得杆塔以及绝缘子等,发生覆冰问题,做好电网安全保障工作。运维管理人员,需要针对特殊区域所存在的覆冰问题,做好线路覆冰问题研究与分析,重新规划输电线路,明确重点监控区域。同时借助气象预报资源,及时掌握输电线路区域内的气候变化情况。做好输电线路实时巡视工作,及时搜集相关资料。在政策巡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覆冰区域的监督,及时做好走廊清理工作,避免线树据不足问题。组织相关单位,做好覆冰在线监控系统运维工作,确保设备在覆冰期可靠运行。充分做好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各项准备工作,结合迎峰度冬工作要求,加强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受覆冰影响,平稳度冬。

5结束语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不断地创新发展,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将会是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此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全面的应对工作,做好技术创新,优化施工技术,做好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以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林菲.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01.

[2]郑毅.浅谈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5(17):97+99.

[3]申西宁.浅谈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2):207.

[4]司云,明宇,叶宏伟.浅谈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与维护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173.

第9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费用是铁路生产经营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的货币体现,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指标,是制定运输价格投资决策、营销政策和企业之间清算的重要依据。而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在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项具体活动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如果发现偏差,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推广先进的经验,改进工作中的缺点,使各项具体的费用消耗符合成本支出的有关法规、政策,将成本控制在投资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达到以较少的消耗取得较大的效益的目的。

1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中心,而降低成本增加赢利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成本管理工作做好了,才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根本手段。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控制,是以强化成本核算为手段,促进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和提高,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职能作用,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努力降低耗费,促进效益提高,合理筹集资金,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基层站段对成本控制意识不强

铁路运输企业是一个特殊行业,铁路运输企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各站段作为独立核算单位,它的运输收入是与铁路局依据一定的条件取得的清算收入,而运输成本则是按照铁路局下达的目标成本进行控制,不允许超支,遇有特殊情况支出可以申请加权,铁路企业在这种生产经营体制下,完全不自主的经营方式,使其一谈成本控制,主要是强调预算不足,寄希望于上级调整目标控制成本。在涉及需要上级解决的成本项目,把费用夸大,把预算做大,努力争取加权成本,以得到上级补偿。因而企业就不能真正从自身成本管理上查找原因、找出差距、制订措施、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不是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严控成本,而是不得不被动的执行上级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2.2基层站段成本管理基础较为薄弱

从成本核算上看,应进行单项、单台成本核算的,未进行单独核算。即使有的企业按照成本管理要求进行了单独核算,台帐也是有成本预算而没有实际支出或两者都没有,在接受上级检查时再补登,没有按时登记和分析,成本管理流于了形式,起不到任何管理的作用。

另外,从成本控制措施看,单项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或未制定;应进行重点控制的成本支出办法尚未健全;应建立成本管理互控制度的还未建立,或者建立了制度还不是特别完善,在具体的操作执行过程中达不到预想的管理效果,成本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无序的、不完善状态。

2.3成本考核偏重于形式

从我国铁路的经营方式看,无论是铁道部对铁路局实行的经营业绩考核,还是铁路局对站段实行的经济责任考核,都没有形成真正的“硬约束”;无论是盈亏目标的确定,还是成本预算的下达都尚未真正跳出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经营管理粗放还相当突出。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经营责任尚未全部落实。对于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标,只是行政任务的压力,而没有完全体味到真正的市场竞争的压力。

成本考核是成本控制的必要手段,由于成本管理责任相对模糊,成本管理措施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站段在成本考核时,讲客观、讲条件,不能按规定兑现奖罚,甚至只奖不罚,使目标成本由“硬约束”变为“软约束”,不能把成本控制的压力传递到全员,不能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2.4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肩负着单位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责任,他们对政策的掌握程度,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成本管理的效果。目前,铁路运输企业可控成本空间非常狭小,象一些大项的成本支出,如工资、折旧等,均为不可控成本,所以就要求财务人员对有限的可控成本加强管理。既要保证运输生产的必须,又要保证有权支出目标的完成,这就要求有一支业务精湛,综合能力强的财务队伍。但从现有财务人员管理能力看,相当一部分财务人员,学历、职称虽然提高了,但是实际的业务能力比较低,财务工作仅满足于算帐、报帐等基础性工作,还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要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更是缺乏加强成本管理的经验与方法。

2.5成本管理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在目前的成本管理中,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水平有限,没有实行成本会计电算网络化。当前会计电算化应用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一是简单地停留在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预测、和事中控制。二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采购、生产、人事、财务等子系统相互分割,尚未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三是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一般只是财务会计信息,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

3针对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存在问题采取的对策

3.1提高主要领导者的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关键

企业的主要领导者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决策者,他们对成本管理的认知程度,决定其管理工作的好坏,提高他们的认识,至关重要。领导者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成本管理的全面强化。而目前,我国铁路的成本管理始终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是要走低成本之路,即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次要认识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成本管理的全面强化,当前可控成本空间非常狭小,急需我们通过全方位的、大力度的、严格的成本管理把那些低效的、浪费的支出节省下来,腾出成本空间,用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2加强成本基础工作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点在成本核算上,必须严格按照《运输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核算。在成本支出上,必须严格按照《铁路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规程》的要求,统一标准,规范支出。在费用定额的管理上,针对生产力布局调整,给劳动组织、设备利用、定额体系带来的新变化,通过查、定、用、管四个环节,开展定额查定、现场查标、对标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定额,按照费用定额组织生产,按照定额考核消耗。

3.3加强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的刚性约束在单位的成本管理中,要明确每一个成本支出科目的具体负责人,由其负责掌握和控制该科目的成本支出情况,实行节奖超罚,直接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调动大家进行管理的积极性。只有落实到个人,成本管理与控制才会保证实施。

第10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工作强化

一、提升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水平

(一)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发展

自铁路信息化发展以来,因列车密度及速度均提高很多,为确保行车调度安全及提高行车效率,亟需可靠便捷且机动性较高的通讯系统,而我国铁路管理局现有既设系统业已运转有年,为健全铁路行车基本设施,消除行车安全死角,确保运输安全,提升营运效率,积极推动行车调度无线通信系统,其主要目的为支援我国铁路管理管理部门综合调度业务集中化运输调度中心及旅客信息中心等方面的相关业务,以提升行车安全与营运效率。无线通信调度系统至少包括下列五项用途:沿线铁路设施紧急抢修及维修;行车事故及伤患急救等紧急服务;行车调度;站、场调车、警察等铁路业务专用;调度中心与列车间的行车命令传送。

(二)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功能

就以铁路运输调度系统的主要应包括如下功能:一是进路控制全自动化。通过CTC取得列车信息,并随时掌握各列车的位置,进而根据列车时刻表,在适当时机进行自动进路设定。二是列车运行及设备监视状况的显示。行车控制将根据输入于电脑的各列车的运行条件(各车站的到/发时间、到/发轨道及列车顺序),以控制台的电脑屏幕画面来监视所有运行中的列车状况,并且能够以键盘与滑鼠的手动操作方式来进行进路设定。除此之外,在电脑屏幕中也会显示出号志通讯或电力等各种设备的状况。三是列车时刻表混乱时的行车调度支援。当列车未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时,将发出发车顺序或变更待避等与调度有关的警讯,并且依据控制元所指示的条件来预测行车状况,同时输出信息在屏幕画面或印表机,协助繁杂的行车调度整理作业。四是行车计划的制作和传达自动制作出行车实绩与行车计划对照的运行图。五是即时列车运行资料提供车站旅客信息服务。将列车即时资料(列车班次、列车位置、信息时间等)以及在后续的行车计划的变更和列车准误点信息等,传送到各车站的旅客信息系统(PIS)装置。

(三)铁路运输调度安全管理系统的基本运行模式

调度系统的基本运作模式应有不同地区的调度所共同管辖,并包含语音及数据通讯功能,具体模式如下:一是语音通讯。语音通讯需由调度员通过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与车站人员通话,再由车站人员通过站车无线通信系统与司机员通话。二是数据通讯。调度员下达行车命令通过有线调度电话系统传真至车站,当列车进站停靠时,再由车站人员将行车命令纸本交给司机。

二、创新铁路运输调度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

(一)保障用车稳定性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用车的总量基本保持在6000辆以上,而这也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区域。对于用车而言,必须制订相应的计划体系,确保用车计划能够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实现用车的效率化与稳定性。为了实现用车的稳定性,有必要实施阶段性的管理策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装车的合理规模加以规定,有针对的进行限制与停装。在这一基础上,将盈余下来的车辆加以系统的调度迁回,尽可能的把调度工作落实,尽量缩短行车距离,合理配置车辆,调控空车,增进杂车出行效率。

(二)实施间距控制

实施间距控制策略,运用这一策略能够避免事故列车与前车之间的间距相差过大,使站台上等候的旅客不至于大幅度增加,确保滞留状况不扩散至后续列车。兼具调整可以分为抓先行列车暂停与抓后续列车暂停两种方式。抓前车,是对每部列车判断其与后车的间距,当间距超过某个特定值时,则该列车在本站暂停一段时间。而抓后车,则是对每部列车判断其与前车的间距,当间距小于某个特定值时,则该列车在本站暂停一段时间。通过间距控制可以避免事故列车与前后车之间的间距相差过大或过小,降低列车间承载率差异。当列车班次较为密集,时间比较紧迫,或者列车严重延迟时,为避免造成后续列车发车时的堵塞,以及防范产生列车及驾驶员的调度问题,可以删除部分列车,使后续列车尽快恢复班表运行。

(三)提升调度人员工作技能

调度人员的业务素质、安全素质、是否具有责任心等与管理安全具有重要联系,调度人员的基础工作是调度指挥的根本保障。铁路部门要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心理培训,加强他们对于铁路安全的认识,减少在操作中不必要的错误,并要求其掌握应急情况下的紧急措施,避免或减轻交通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调度人员的入岗选拔要择优准入,制定铁路调度员相应的从业基本条件,如从业者的年龄、学历、经验等,选择年龄合适,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有一定经验的人员。入岗后,对调度人员要落实业务水平考核,对日常工作表现等方面记录,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意识。从事铁路调度指挥工作的各个相关人员应加强创新意识改善安全问题,提高调度工作的安全性。创新不只是埋头工作,闭门造车就可以实现的,还应善于学习前人、他人的做法、经验、成果,勤于借鉴兄弟单位和同事好的做法、经验和成果,经常交流经验、共同积极探索,取他人之长为我所用,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而确保调度指挥安全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志刚,张王保.制定《铁路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明确行业事故责任及保证安全生产的主要途径[J].铁道技术监督,2003(07).

[2]张敬楠.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的新境界[J].政工研究动态,2007(05).

第11篇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实施细则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xx年5月15日以粤交基〔20xx〕634号 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加强公路建设市场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根据《公路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新建、改(扩)建的高速、一级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和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可以参照执行。

第三条 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第四条 鼓励公路工程依法进行专业化施工分包。禁止承包人以劳务合作的名义进行施工分包。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全省公路工程施工分包管理的规章制度、施工分包专项类别以及相应的资格条件、统一分包合同格式和劳务合作合同格式等,指导和监督检查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监督与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程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 发包人应当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和合同约定加强对施工分包活动的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分包管理制度,负责对分包的合同签订与履行、进度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计量支付等活动监督检查,并建立台账,及时制止承包人的违法分包行为。

第八条 监理人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和合同约定,负责对所监理合同段的施工分包活动的监理管理,发现承包人违法分包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通知发包人。

第九条 除承包人设定的项目管理机构外,分包人应当分别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对所分包工程的施工活动实施有效管理。

分包人设立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具有与分包工程的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其中分包项目的负责人和技术、财务、计量、质量、安全等主要管理人员必须是本单位人员。

工地试验室应当由合同段承包人设立并独立开展试验检测工作,分包人不再设立工地临时试验室。

第三章 分包的条件

第十条 承包人可以将适合专业化队伍施工的专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格和类似工程经验的单位。对不得分包的关键工程和专项工程,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且每一合同段不允许分包的关键工程至少一项以上。

分包人不得将承接的分包工程再进行分包。单独招标的专项工程,承包人不得再进行分包。

第十一条 分包人应当具备如下资格条件:

(一)具有经工商登记的法人资格;

(二)具有与分包工程相适应的资质等级、注册资金和安全生产许可条件;

(三)具有从事类似工程经验的施工业绩、管理与技术人员;

(四)具有(自有或租赁)分包工程所需的施工设备;

(五)具有其他资格条件(见附件1)。

第十二条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规范分包行为管理,合法专业分包分为一类分包和二类分包两个类别,分类原则和有关要求如下:

(一)一类分包:对于综合、复杂公路的施工合同工程,合同约定或者经发包人批准,承包人将单座中桥、大桥、中隧道、长隧道和其他质量、安全风险较高或者技术要求较高的分项工程进行专业分包,以及分包费用总额超过承包人施工合同额30%以上的分包均属于一类分包。一类分包的分包人资质和类似工程业绩应当满足施工合同招标文件对分包专业工程对应的专业资质和专业施工业绩的强制性要求。分包工程中涉及爆破作业、钢结构制作安装、斜拉索制作安装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要求的专项工程时,还应当同时符合相应资质等规定要求。特大桥梁、特长隧道、特大断面隧道不得分包。

(二)二类分包:除一类分包以外的其他合法分包为二类分包(见附件1《公路工程施工分包专项类别和分包人资格条件表》)。

第十三条 承包人拟分包的专项工程的范围和规模,应当在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明确。

未列入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未明确的专项工程,承包人不得分包。但因工程变更增加了有特殊性技术要求、特殊工艺或者涉及专利保护等的专项工程,且按照规定无须再进行招标的;以及工程实施中承包人和发包人一致认为对特定专项工程实行专项分包,有利于项目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由承包人提出书面申请,报监理人审查,经发包人书面同意,可以分包。

第四章 分包合同管理

第十四条 承包人有权依据承包合同自主选择符合相应条件的分包人,提倡承包人以招标投标方式公开、公平、公正择优选择分包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指定分包。

第十五条 承包人和分包人应当参照本实施细则配套的《公路工程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见附件2)依法签订分包合同,并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分包合同应当遵循承包合同的各项原则,满足承包合同中质量、安全、进度、环保以及其他技术、经济等要求。

第十六条 承包人应当在签订分包合同前,对分包人的资质、业绩、拟派驻的主要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等情况进行核查。在报请监理人审查时,同时将分包人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证明、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主要技术、经济管理人员的身份证、资格证、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关系证明等提供给监理人审查。

第十七条 承包人应当在分包工程实施前,将监理人审查同意后的分包合同报发包人备案,未经备案同意的分包合同不得实施。审查、备案按照以下程序和要求进行:

(一)承包人提出分包备案申请。承包人将拟分包专项工程的内容和范围,拟选定分包人的资格、注册资金、管理与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等,拟签订的分包合同,并填写《公路工程施工分包合同备案表》(见附件3),报监理人审查。

(二)监理人审查。监理人按照相应要求,对拟分包专项工程的内容和范围,拟分包人的资格、注册资金、管理与技术人员和施工设备等情况以及拟签订的分包合同进行审查。

(三)发包人备案。发包人将经监理人审查符合要求并同意的分包合同进行审核、备案。

(四)建立分包管理台账。发包人应成立分包管理工作小组或者明确管理部门,建立《公路工程分包人管理台账》(见附件4),指定具体责任人和联系人,掌握分包人履约情况,并每季度报上级管理单位。

第十八条 承包人应当建立健全相关分包管理制度和台账,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分包人的行为等实施全过程管理,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和合同约定对分包工程的实施向发包人负责,分包合同不免除承包合同中规定的承包人的责任或者义务。

第十九条 分包人应当依据分包合同的约定,组织分包工程的施工,对分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等实施有效控制。分包人对其分包的工程向承包人负责,并就所分包的工程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分包单位应当服从承包人的质量、安全生产、工期进度管理。分包单位不服从承包人管理,导致质量、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分包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第二十条 公路工程分包项目应当实行合同考核确认,以此认定进场专业施工分包队伍与所签订合同承包人主体的符合性,据此拨付动员预付款。在进场初期,承包人项目部应当按照要求及时提交《公路工程施工合同考核确认表》(见附件5),经监理人核查,报发包人确认。

第五章 劳务合作管理

第二十一条 承包人、分包人可以依法自主选择劳务合作人完成承包工程的劳务作业任务,应当参照《公路工程施工劳务合作合同(示范文本)》(见附件6)与劳务合作人签订劳务合作合同,并建立劳务合作合同台账,监理人、发包人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合同中应当附加劳务合作单位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二十二条 承包人、分包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对劳务合作人的劳务作业人员进行管理:

(一)承包人应当加强对劳务合作单位的管理,编制台账。监理人、发包人每季度对劳务合作情况开展一次检查。

(二)承包人、分包人对其所管理的劳务作业人员行为向发包人承担全部责任。做好劳务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坚持培训后上岗;特殊工种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资格,持证上岗。

(三)承包人、分包人直接招用劳务作业人员的,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劳务作业人员管理。

(四)承包人、分包人和劳务合作人应当按照合同支付劳务作业人员工资,落实各项劳动保护措施,确保劳务作业人员施工生产安全。

第六章 行为管理

第二十三条 禁止将承包的公路工程进行转包。

承包人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等主要管理人员)对分包工程的施工活动实行有效管理,并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转包:

(一)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的;

(二)承包人将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转包行为。

第二十四条 禁止违法分包公路工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分包:

(一)承包人未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管理机构和派驻相应人员对分包工程的施工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

(二)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的;

(三)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个人的;

(四)分包人以他人名义承揽分包工程的;

(五)承包人将合同文件中明确不得分包的专项工程进行分包的;

(六)承包人未与分包人依法签订分包合同或者分包合同未遵循承包合同的各项原则,不满足承包合同中相应要求的;

(七)分包合同未经监理审查或者未报发包人备案的;

(八)分包人将分包工程再进行分包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分包行为。

第二十五条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均属违法劳务合作的行为:

(一)承包人未对其劳务合作人的劳务作业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等指导和有效管理,任由劳务合作人违规作业的;

(二)劳务合作人自带施工机械设备的(指承包人合同承诺到位的机械设备),独立完成分项、分部工程的;

(三)劳务合作人除计取劳务作业费用外,还计取主要建筑材料款、周转材料款和大中型施工机械设备费用的;

(四)劳务合作人将其承包的劳务再分包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非法劳务合作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统一采购的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等采购主体及方式。承包人授权分包人进行相关采购时,必须报监理人审查,经发包人书面同意。

第二十七条 为确保分包合同的履行,承包人可以要求分包人提供履约担保。分包人提供担保后,如要求承包人同时提供分包工程付款担保的,承包人也应当予以提供。

第二十八条 承包人与分包人应当依法纳税。承包人、分包人因为税收抵扣向发包人、承包人申请出具相关手续的,发包人、承包人应当予以办理。

第二十九条 分包人有权与承包人共同享有分包工程业绩。

分包人以分包业绩证明承接工程的,发包人应当予以认可。分包人以分包业绩证明申报资质的,相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认可。

发包人与承包人应在交工验收证书中明确分包人及其承担的工程内容、工程量、质量、安全等情况。经发包人备案的分包人向承包人与发包人提出业绩证明申请时,承包人和发包人应当依照分包合同据实共同出具。

劳务合作不属于施工分包。劳务合作企业以分包人名义申请业绩证明的,承包人与发包人不得出具。

第三十条 承包人、分包人应当严格遵循基建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承包工程和分包专项工程的会计核算。分包工程款项的结算支付应当符合如下要求:

(一)承包人、分包人按照基建财务管理规定,对所承包、分包的工程应单独记账,并按照规定进行核算;

(二)分包结算支付内容应当与分包合同内容相符,收款单位应当与分包人名称一致,收(付)票据必须合法有效;

(三)分包工程款项应当根据实际工程计量进度按期进行结算,不得以预支工程款、借款等名义回避结算;分包工程款应当通过承包人开设的银行账户转账支付,不得提取现金支付。

(四)承包人应当加强对分包人财务账户的监管,并签订资金账户监管协议。

(五)发包人应当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对分包工程款直付、人员工资发放实施监督检查,建立动态用工和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的管理台账,每季度末报发包人备案,确保工资及时足额发放。承包人与分包人应当建立用工实名制、人员进退场等级考勤制度,推行银行卡直付工资。当出现分包人内部人员投诉、聚众讨薪等涉及资金使用问题时,承包人在支付工程款时扣除部分款项,用于支付相关资金。当情况严重且拒绝配合承包人处理的,信用评价等级直接降低一级。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分包行为的管理纳入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范围,按照职责履行监督检查,有权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相关的承包人、分包人或者劳务合作人的资质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安全许可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证明、营业执照和主要人员的身份证明、劳动合同及职业资格证书等,质量、安全管理和分包管理制度、管理台账文件、资料等;

(二)进入工地现场以及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

(三)向被检查单位和有关人员询问相关情况,提供说明;

(四)查阅工程档案、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五)责令被检查单位立即停止和纠正违反施工分包规定的行为;

(六)发现分包工程因管理混乱、财务账目不清,工程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且不能整改到位的,由发包人责令承包人将分包人清退出场,并将其从业行为记入信用记录;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措施。

交通建设工程从业企业及其相关人员应当配合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拒绝、阻扰或者隐匿、谎报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三十二条 公路工程建设实行实名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公路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有权向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实名举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和查处,并以适当的方式将查处结果告知举报人。

第七章 信用管理

第三十三条 承包人应当对分包人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并向发包人提交信用评价结果;分包人有义务向发包人和监理人报告承包人的严重失信行为。

承包人对分包人的信用评价每年一次,由承包人对分包人上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办法和标准见《分包人信用评价内容和标准》(附件7)。

分包人对承包人存在的严重失信行为可以直接上报给发包人,发包人应当进行核实,并作为发包人对承包人进行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三十四条 分包人信用评价等级分类及对应分值等参照广东省公路施工分包企业信用评价的规定执行。

发包人应当对承包人提交的信用评价结果进行核定,并于3月底以前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报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纳入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信用管理。发包人上报评价结果的格式见《分包人信用评价汇总表》(附件8)。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时在信用管理平台向社会公布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转包、违法分包和违法劳务合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承包人、分包人的违法、违规记录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对发包人上报的分包人信用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并在信用管理平台上公布。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发包人、监理人、承包人或者分包人违反本实施细则相关条款规定,《公路法》、《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相关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等措施。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施工分包,是指承包人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项工程,发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格条件的专业施工企业完成活动。

第三十八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劳务合作,是指承包人、专业分包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其他劳务分包企业合作完成的以劳务作业为主的施工活动。

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所称发包人、监理人、承包人、分包人、劳务合作人、本单位人员、专项工程等术语含义如下:发包人,是指公路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或者受其委托的建设管理单位。

监理人,是指受发包人委托对发包工程实施监理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承包人,是指由发包人授标,并与发包人签署正式合同的施工企业。

分包人,是指从承包人处分包专项工程的专业施工企业。

劳务合作人,是指具有劳务作业资质的劳务施工企业。

本单位人员,是指与本单位签订了合法的劳动合同,并为其办理了人事、工资及社会保险关系等相关手续的人员。

专项工程,是指本实施细则附件1《公路工程施工分包专项类别和分包人资格条件表》中规定的相应工程内容。

转包,是指承包人承包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施工的行为。

违法分包,是指承包人承包工程后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或者施工合同关于工程分包的约定,把单位工程或者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施工的行为。

第12篇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电力系统;稳定供电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2-013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165

近几年来,我国科技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尤其是对于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输配电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力的运行质量。通常情况下,输配电线路常常在空气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损害。因此,本文探究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输配电线路的特点

1.1 覆盖范围广

当前,我国的输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已基本覆盖全国。其中,输配电线路的覆盖主要以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密集,除此之外,还分布于地形极其复杂的高山盆地处、昼夜温差极大的气候恶劣处等。基于这种多样化的地理情况,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2 科技含量高

由于输配电线路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且需要运用大量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因此,输配电线路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然而,大部分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并不是仅仅依靠工作人员简单的培训就能做好的,它还需要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综合素养。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掌握高科技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满足输配电线路所需要的高科技水平。因此,这对于输配电安全维护工作而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任务。

2 输配电线路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气候因素极易引起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问题

由于我国的输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且地形比较复杂,使得各地之间的气候条件差异比较大,像盆地、高原、河流、沼泽地等地理条件都给输配电线路的架设带来很大困难。一旦遇到洪水、雪灾等气候条件,将会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导致电力系统的瘫痪。因此,气候因素是影响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问题。

2.2 使用材料不当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中正逐步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等,且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促进输配电线路的正常工作,还能够推动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材料往往出现使用不当的现象,很容易对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造成重要影响。比如,如果输配电线路的宽度以及线路高度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下,极易使绕击和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加,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另外,如果是处于失陷地区的输配电线路,一旦地面出现下陷的情况,将很容易造成塔架基础的损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电力系统的瘫痪。

2.3 单相接地引起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

通常情况下,引起输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主要以单相接地为主,比如输配电线路和树木相接、绝缘子受到污染等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将很容易引起输配电线路的损坏,甚至造成电力系统直接瘫痪。

3 如何避免输配电线路运行问题

3.1 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

由于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很容易出现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基于此,做好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实际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通过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体系,从而时刻掌握输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内的相关情况,并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实施动态化管理。另外,要不断收集并整理当地的气候信息,从而确保在出现线路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作出预警,从而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2 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巡查工作

对于输配电线路的巡查工作来说,输配电线路管理维护工作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不断加强输配电线路的巡查工作,通过加强日常对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力度,尤其是杆塔等设备,定期进行巡检,一旦发现输配电线路中的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另外,在这个过程中,应将事故的相关情况进行备案,从而为以后的巡查工作带来重要的参考依据。

3.3 重点加强对绝缘子及其他材料的保护

通常情况下,绝缘子很容易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发生被灰尘覆盖或有害气体腐蚀的情况,给绝缘子的性能带来严重影响。基于这种情况,将会给输配电线路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要重点加强对绝缘子及其他材料的保护。首先,要详细掌握和了解绝缘子的相关情况,如分布情况或腐蚀程度等,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要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清扫,清除绝缘子表面的杂物,并在上面涂抹保护层,尽最大限度减少电流的泄露,确保用电的安全性能。另外,如果绝缘子出现老化的情况,应加强对绝缘子的检查,及时更换掉老化的部件。如果输配电线路分布不合理,使得杆塔出现倾斜的情况,应及时调整路线,对杆塔进行加固。最后,为了避免线路和树木相接,应在维护管理工作中,定期对线路和树木的距离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线路靠近树木太近,应及时进行修剪,避免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

3.4 不断加强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管理

由于电力系统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应不断加强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管理,从而使输配电线路的维护及管理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通过对电力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的细化和分工,同时责任至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级管理人员以认真的态度强化输配电线路的维修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能。另外,在检修完成后,还要做好事故情况的记录和备案,并将其整理储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输配电线路的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从而避免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醒的一点是,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从而使线路耐雷击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总之,只有做好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能,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若愚,彭学洪,张雷.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23).

[2] 王军旗.对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管理的几点看法[J].通讯世界,2013,(20).

第13篇

关键词:继电保护 改造工程 安全措施 输变电线路 维护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314-02

一、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种复杂而特殊的系统,近几年来,我局的电网进行了比较大的自动化技术改造,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化、综合自动化大部分工程都是与二次继保系统的施工相关联的。尤其是在一些旧的变电站施工改造时,为了用户的利益,只能分区域或分时间段停电,因此二次继保设备改造大部分都在二次系统带电或者部分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保证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可靠,在二次系统改造时必须采取严密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对此,作者提出几点建议:

1.必须做足改造工程开工前的安全技术措施

继电保护改造工程项目的开工,必须按照电力施工要求经过一整套完全的手续。包括提前审批施工方案,提前向上级生产技术负责部门及调度运行部门审报停电计划和改造申请,并且与上级主管继电保护部门进行技术交底和沟通,确保施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在各方面对整个改造项目的制定与计划完全落实情况下,由施工管理人员为继电保护人员创造条件,协调各部门、厂家和本部门的施工需要后才可以开工。另外,班组人员使用的工作票和继电保护安全措施票的落实也至关重要。对于继电保护安全票措施的执行,不能马虎应付,要求有执行有监督,真正做到继电保护措施票的项目详尽,真正起到确保安全的作用。

在开工前,我们采取江门局推行的准军事化管理要求,要求班员列队由工作负责人讲解工作票内容和安全措施,并且做好了如下准备工作:

1)布置工作任务“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注意事项,要全面细致。

2)接受工作任务“三明白”,明白工作任务,明白注意事项,明白安全措施执行。

3)措施执行过程中不准工作人员凭经验工作,不履行职责,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变更工作内容。

4)工作前,安全措施执行完后要由工作负责人检查安全措施是否漏项,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材料工器具的准备是否齐全合适。

5)要求工作负责人对班组成员的着装、精神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班员状态良好、工作效率高。

2.在二次继保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二次继电保护改造工程中,《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中规定:现场工作应按图纸进行,严禁凭记忆作为工作依据。二次继电保护施工图纸也可能经过很多人的手改变更,现场实际接线难免与图纸资料内容不一致,在拆设备前一定认真核对,并做好记录,对拆除旧设备,决不能采用破坏性拆除,应保持其完整性,否则当设备改造后发现新设备不能投入运行时,需要对其进行恢复时,难以恢复原状,势必对电网的运行存在影响。所以,现场拆除二次线时,首先做好标记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核实,防止无标记拆除后,给改造项目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拆除过程中,先拆有电侧,后拆无电侧,并将无用的电缆抽出,用绝缘胶布把露出的电线头包起来,切忌由于拆除不彻底引起新设备有寄生回路,给新投设备的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3.保护装置调试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切忌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防止不小心走错间隔而误短接出口,引起其他运行设备跳闸。继电器和插件的插拔,应在断电的条件下进行,并做好记录,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拔错位置,防止出现出口错乱的误整定事件的发生。

2)保护装置上电试验时,特别注意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接线是否正确,应当取下的压板是否取下。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引起反充电或其它保护装置误动,而引起其他运行设备跳闸。

3)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对试验前所做的安全措施进行逐一核对,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装置正常,满足保护逻辑功能后,将打开的二次线进行逐一恢复,对CT、PT和跳闸回路恢复后,要进行核实,保证恢复的正确性,防止在恢复过程中误碰而引起其他运行设备跳闸。

4.加强监视,确保改造设备顺利投运

1)保护装置投运后,必须进行电流、电压向量检查,通过画相量图分析接线的正确性后,方可投入运行。

2)保护装置在一次设备操作过程中,发现装置异常,停止投运设备,立即对装置发生的异常进行分析研究,并与厂家人员探讨,研究对策,采取补救措施,防止设备因抗干扰问题引起保护装置误动。

3)在投运过程中,要求不断对保护、测控、电度计量各个屏的电流、电压进行监控,若出现电流缺相可判断为CT断线,必须停止投运设备,排除故障后才可继续进行。

二、输变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输变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载体,还能将几个电网连接起来,形成电力系统。输变线路故障是电网故障的诱因,一旦电力线路的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则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所以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是电网安全运行的保障,输变电线路的运行和保护是电力设施保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第14篇

文章主要研究了信息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中的应用。首先,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作用出发,对信息化管理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益进行研究;其次,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深入挖掘了新时期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措施,希望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构建

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复杂多样,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管理难度较大。信息化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智能化装置和设备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新时期公路运输体系构建的关键。但当前我国并未对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进行重视,结合该内容形成相应的管理结构,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结合上述状况进行调整和改善,从而达到管理效益的全面提升。

1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作用

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公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益,降低公路运输经济风险,对我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该管理体系还能够借助智能化装置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服务效益,借助互联网实现实时交互,已经成为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1)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实施把握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运营状况,对企业运输效益进行评估。这种基于信息数据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不仅能够对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把握,还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结合数据反映企业发展是否规范、环保、高效,在当前公路运输企业工作中不刻不容缓。与此同时,上述数据还能够为公路运输企业提供良好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可以结合上述大数据形成科学的战略规划,对企业战略发展内容进行完善,从而保证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今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于数据信息的公路运输管理经济体系不仅能够确保企业准确地对自身现状进行总结,把握发展中的各项问题,还能够为企业战略提供一定的参考,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消除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运营风险,保证公路运输经济效益。常规公路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运输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时甚至造成运输事故,对运输企业人员安全及货物安全具有非常严重的威胁。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实时数据,如天气数据、道路数据、行车数据等,最大限度降低由天气、道路、行车等对公路运输的影响,从而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与此同时,基于信息化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还能够借助上述数据形成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对公路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注意事项进行细化,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降低上述因素可能造成的公路运输事故,保证了公路运输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营。(3)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效益,通过信息数据完善各项服务内容,形成针对化服务体系,真正达到了服务至上、服务至优的要求。传统公路运输过程中,公路运输企业之间的运输服务内容竞争非常激烈,但由于形成面向客户的实时服务体系,很容易出现服务与客户的“断层”,造成服务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在服务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及时了解客户的各项需求,在上述数据基础上提供与客户服务相协调的服务内容,从而获取客户的信任,使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此外,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还能够在客户出现紧急安全问题后及时提供帮助,最短时间内找出导致该问题的诱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大大提升了客户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工作的智能化及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2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

基于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人员要结合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依照系统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严格控制该体系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各个内容,从而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任务。

2.1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求把握好系统性内容,做好整体设计,严格依照各项工作内容进行排序和整理,从而形成完善的系统。常规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客户需求分析、基本信息管理、客户订单信息、客户服务信息等设置,在明确了上述信息且确定交易无误后方可开始运输货物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依照运输货物要求对货物进行信息分析、路线选择、装车运输等,从而形成系统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与此同时,上述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好实时信息化跟踪,将货物状况及时报告给客户,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度。(2)经济性原则。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是需要将经济性原则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经济性管理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各项管理内容,利用信息数据完善各项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做好资源的配置,达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上述原则还要求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管理过程中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管理工作,借助其先进经验对自身内容进行完善,紧跟时代步伐,从而实现管理体系的全面完善,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3)可持续发展原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围绕绿色环保原则合理开展各项社会工作内容。为了与国家发展相协调,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细节进行全面把握,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合理调配各项资源,做好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要尽量选取绿色环保型技术对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如选取太阳能智能化监督装置完成车辆的实时监控,借助生态环保型汽车进行货物运输等。

2.2构建措施

2.2.1构建信息化管理网络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信息化管理网络,将各项管理环节纳入到管理网络中,形成较为全面的管理结构,这样才能够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运用大数据平台做好战略设计,通过大数据内容对公路运输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确定企业运输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调整。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经营状况对上述内容进行调整和融入,从而形成合理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规划。第二,通过信息技术落实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各项管理内容,形成扁平化管理机制,对各环节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做好信息交互,从而保证各机构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任务,全面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此外,还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资源进行调配,做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的智能化调整,如借助自动化报警调整装置、物联网智能调整设备等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紧急事故进行处理,最大限度降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风险。第三,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追踪环节、控制环节进行把握,通过物联网实时把握运输环节中车辆状况、货物状况等。与此同时,运输追踪的过程中还要做好信息交流,通过互联网、智能交流平台等对运输过程中的各个信息及时反馈和交流,从而保证公路运输企业能够全面把握运输状况,掌握运输过程中的各项信息,依照上述内容及时调整,从而保证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经济性。

2.2.2形成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的过程中要先把握好信息化服务内容,如客户需求信息采集、客户信息记录、客户信息分析、客户信息反馈、客户问题服务等,在该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服务体系,达到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要在服务平台上建立上述服务板块,通过专业服务人员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求。除此之外,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还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板块,由客户提出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借助反馈数据不断完善自身工作。

2.2.3完善信息化评估机制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进行完善,依照市场需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相应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对信息化管理环节、管理效益等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断调整和优化,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的经济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该过程中企业可以建立人员评价体系和效益评价体系,通过人员评价和实际管理效果来分析实际公路运输经济指标,在该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全面提升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还要做好人员技能的提升,依照我国最新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内容对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素质培训,确保人员能够高质量完成各项信息化管理任务,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顺利落实。

3结论

信息化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人员要把握好各项构建原则,在该基础上形成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信息化管理网络进行完善,细化各项管理内容。要在上述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服务管理体系,面向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保证公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丁桂花.浅议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若干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15(7):159-160.

[2]张玉红.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作用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1):301.

[3]苗惠渤.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中国外资,2012(11):110.

第15篇

公路运输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交通运输事业,是公路所在地区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公路运输状况并不理想。本文在总结和分析目前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加强现代公路运输管理的方法和对策,希望对解决我国公路运输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等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公路运输;存在问题;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但是公路运输的管理工作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的公路运输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收费乱象、超载现象严重等,极大地影响了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深入分析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种种问题,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公路运输管理对策,是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良好的公路运输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公路运输事业对交通秩序、交通安全性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纵观现阶段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三乱问题”突出。根据实际调查,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公路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乱罚款以及乱设卡等现象,这一系列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运输的正常秩序,扰乱了公路运输正常运行,严重损害了国家、社会和个人经济利益。(2)超载、超限情况严重。由于追求经济利益,有部分车辆在运输货物时出现了超载和超限情况,一方面造成了公路交通设施破坏,另一方面严重威胁了驾驶员本人和其他驾驶员的生命安全。(3)管理力度不够。公路运输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处事不公情况出现,主要表现为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与公路运输有关的法律制度、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较差,为国家公路运输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也对国家法律权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公路交通运输效率的下降,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公路运输管理的对策

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针对公路运输出现的种种乱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公路运输具有多单车生产、流动性和分散性强的特点,要求管理单位既要统一指挥、高度集中地解决问题,又要具备应变能力,灵活应对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公路运输管理单位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职能,按照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根据本地区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决策,制定科学的管理政策,保证对整个公路交通运输事业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统一管理人员的认识。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领导管理小组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形式,逐渐改变传统的单线多头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将安全管理纳入到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中来,使组织上下具备统一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此外,严密、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是公路运输的重要保障,它直接影响到旅客和货物的安全。在安全管理系统中,要明确划分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划分权利职责和界限,并结合安全事故的调查结果和实际运输情况,制定更加详细、周密的安全管理计划,对各个岗位的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校核以及安全作业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增加科技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为现代公路运输管理带来更大的便利,在公路运输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积极开发电子政务信息。合理布设监控室,在公路重要路段或红绿灯上装设超限运输、超载运输的监控室,并利用自动化动态称重系统等,对超载和超限的车辆进行严格检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用网络学科或网络年审,推进信心化管理。上述方式不仅创新了公路运输的管理模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效率。

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公路运输的多变性和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也对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单位要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政治理论、公路运输法律制度、管理条例,考察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纠正不良工作作风,教育其遵纪守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和道德修养;对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大力培训,着重进行管理技能、管理方法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公路运输的相关法律制度和条例,严肃惩处超载、超限、违停以及其他违规车辆,尽快排除公路运输中的不安全因素,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行效率。

4.加强公路运输监督为了减少超载、超限以及违规驾驶等现象出现,确保公路运输安全性,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监督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加大公路运输安全教育,最好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工作,使驾驶人员充分树立起安全驾驶意识,并按照公路运输的法律法规规定来运输货物和人员。二是对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杜绝和“人情事件”,督促管理人员依据法律规定以及管理条例对违规车辆、人员作出公正处理,并依法追究其责任。三是合理利用多种检测设备对运输超载、超限等违规驾驶行为进行检查,在常规固定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流动检测站,引进便携式车辆称重设备,不断地扩宽运输车辆检测范围,防止违规车辆逃检。通过上述监督措施,不断提高违规、违法运输的检出率,并妥善处理现代公路运输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运输问题,从而保证公路运输不损害国家经济利益。

三、结束语

现代公路运输是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业,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保证人们顺利出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的公路运输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一些违规、违章驾驶行为屡禁不止,要通过不断完善公路运输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监督管理等多种方式,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提高公路运输的管理水平,保证公路运输能够正常、顺利、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马志强.关于现代公路运输管理中超载问题的思考[J].交通标准化,2013(,15):35-37.

[2]刘哲.关于现代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思考[J].经营管理,2014(,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