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艺术教学范文

艺术教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教学

第1篇

论文摘要: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至19世纪中期,其艺术形式不断翻新。尤其是出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主义、抽象主义、后现代艺术之后,其多元的形式令我们目不暇接。艺术永远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素描不仅可以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用来训练艺术家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来进行艺术构思和创造。

一、素描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作为造型艺术基础训练的素描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面对现代绘画的发展,美术教学的改革逐步深化,要求艺术与科学并列。进入现代社会,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我们的素描教学应该是尊重每一个人的创造潜能。

现代艺术的历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它与更古老的写实艺术一样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同样,形式意向素描和写实素描是当代素描艺术两种基本形态,它们在艺术出发点上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各专业院校根据所开设的专业特点把素描的教学方向分为了油画素描、国画素描、版画素描、结构素描、抽象素描等多个方向。然而,这种徒具针对性的画种划分,因缺少对绘画本质的概括和提炼,已失去提升造型基础的意义。由此看来,素描教学的

内容应更宽泛些,素描不仅是技巧与方法的训练,也应是思想与观念的培养。

二、素描教学是一种造型观念和思维方式

安格尔说,“除了色彩,素描包括了造型艺术的一切”,“素描中包括着艺术的尽善尽美”。素描既然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那就要具有一切造型艺术的一般规律、特征。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由艺术形式决定的,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不同的素描形式,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侧重于“观念造型”。歌德说,“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困惑他们的不是题材和内容而是围绕题材的艺术形式,艺术形式才是他们终生的难题”。而这种表达方式就是素描教学所倡导的一种有感而发的、独具个人特色语言符号的表达方式。

现代素描教学摆脱了传统素描教学中“再现式造型”观念,摆脱了以往以“形准”和“结构比例”作为评判依据,将学生引入“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物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中。它强调个人视觉体验参与的重要性,在物我相融互为映射状态中,不断通过视觉去发现对象的形态和内在结构,将“以技入道”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理入道”的教学思想。

三、当代素描艺术的教学实践

素描是视觉的艺术,它不仅是思想的表达,也是一门技术。技术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应该先有相应的思想观念作指导。选择工具材料是观念的问题,而熟悉工具材料就是技术性问题。在素描训练对“造型”的把握中,技术问题就摆到了眼前。对技术的探求会带来观念的变化,之所以现当代素描艺术分为写实素描和形式意向素描就是艺术观念发展的结果。

写实素描的绘画过程是一个模仿自然的过程,是它所再现的自然形象。而形式的诸元素,如点、线、面都是为描述、塑造和表现自然形象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是手段,内容是目的。而形式意向素描是一种艺术样式训练而非造型基础训练,它旨在使人们了解绘画中的抽象内容和特指,是一个感觉和构想形式结构的过程。因此,形式意向素描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

四、素描教学的具体问题就是技术和观念

由于阶段性不同、专业性质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导致素描训练针对性不同。首先,根据教学阶段、学生生理年龄和专业年龄阶段的不同,进行学生个性素质的开发,以科学的方式正确引导,为将来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其次,制定不同的课题训练,将素描艺术形式因素分解剥离开来,有针对性的分别训练,以强化对视觉形式要素的感受力。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多种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根据这些因素,可以看出形式意向素描其实是写实素描的一种升华,是思想观念的一种产物,是高年级学生对素描由习作转化为作品的必然结果,所以学生在初级阶段只有熟练掌握素描的技术表达方式,才能做到“心存目想,神领意造”,使“丘壑成于胸中,既悟发之于笔墨”,才能使意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技术性”是素描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它包括看的方法,工具材料和理论知识的运用。“看”即是用“心”去看,“整体的看”与“比较的看”。在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这既是观念问题也是技术性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就能将素描教学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的循序渐进,所以当代素描教学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在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许江.基础的突围[J].当代学院艺术.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第2篇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现有的高等职业学院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简化版”的层面上,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很多学生因此而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强调实践能力的高职类学生,我们有必要从本科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实践,更要动脑思考,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埃迪斯·埃里克森1998:3)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的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里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的经典,而忽略了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事实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后来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

再比如建筑在欧洲被称之为“石头的史书”,因为它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艺术的语言性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让人听的声音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人类的文化中,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人类生活的很多时刻都是由艺术作为见证。既然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很多人都把《蒙娜丽莎》当作一件经典的传世之作,认为她如何之美,但从艺术史来看,她在当时显然并不是一个美女,达·芬奇从她的身上发现了一个普通的女性所具有的美,而这种美正是一个渴求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的时代所需要的。这个例子说明: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孕育她的那个时代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后来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等无关紧要的问题的话,这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也会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从某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要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电脑、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1999:19)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因为当代的艺术教育已经不再仅仅是面向艺术精英的专业化教育,它也包括了面向更广大的人群的普及性的教育——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工作,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可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的表现这些感受,那么上述方式就给他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途径。相反,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它的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许多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每个人都有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这一点,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

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章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转引自曾繁仁2003:147)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最直接的感受。

综上所述,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了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而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学会体验生活的乐趣,并由此而获得健全的人格。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生命,并由此而意识到关怀生命和他人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激发他们自主认识的愿望,而教师则要退居幕后。

以美国的教育为例,很多接触过美国的教学实例和教材的人,都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在美国的教育中,学生在一种活动的过程中主动的、轻松的掌握知识。从教育的指导思想,到教材的编写,再到教育的实施过程都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没有必要通过长期的记忆来了解艺术的发展或者“美”是怎么回事,他只要保留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就可以了,并且这种艺术感受力会随着教育过程的进行而逐步提高。像在美国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的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并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的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可以说,每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都是从不同的视觉形象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当然,西方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强调通过比较客观的方式去再现这个世界,而现代主义艺术家则强调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我们的这个世界,偏重主观的认识。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着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

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对所谓的经典的顶礼膜拜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说教的口吻,使学生们在一种轻松的、游戏的形态中逐步的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communication)的主张,将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或者像“环保”,“公共环境”等主题。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是其次,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可以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分小组来进行。

第3篇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弹奏“技巧”的训练非常重要,但那是“硬件”,可以通过“时间苦练”得以实现,而作为“软件”的“音乐能力”培养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笔者这里的“音乐能力”是指客观、准确地驾驭、把握、表达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俄罗斯钢琴家、教育家涅高兹说:“……超凡技艺天分,技术装备程度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为了更真实、更准确地表达作曲家音乐构思。”①可以说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是钢琴教学成败的关键及标志。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大量的音乐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有解构作曲家音乐思想的能力。一般来说,作曲家的思想主要是通过作品的曲式与风格来体现。如果要准确把握作曲家的思想,客观地演绎作品,那么对作品的曲式、风格的分析以及对构建曲式、风格的材料进行剖析显得尤为必要。当然还有音乐作品的体裁问题,以及隐藏在音乐史学内的、与作品有关的信息等等影响作品客观演绎的其他因素。下面笔者就以上一些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行商榷。

内容通过形式来反映。那么作曲家的内心思想这一内容需要通过外在的某种形式来表述,这“某种形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作品形式——曲式。曲式(拉丁语“forma”)意味着作品的结构方法。从外在形态来说,曲式是曲作者艺术思想和内容的外在呈现方式,也是曲作者用音乐这种语言来表达的方法。作曲家的人文、美学、哲理思想只有通过音乐形式(曲式)来表现与反映。因此,音乐作品的曲式观念、曲式构架很大程度上与作曲家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曲式观念将超越曲式自身的内部结构而成为曲式的本质问题。从内在结构来说,曲式是构建音乐作品成为整体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越具有多样性,曲式就越具有丰富性;对这种多样性的统一、调和能力越强,曲式的完美性就越高。通常构建曲式的音乐材料有:旋律、和声、节奏、结构关系、织体、力度、速度等。

在钢琴教学中,对作品曲式特征的准确定位实际上取决于对构建作品曲式材料的分析。例如,乐段的准确划分、调性的准确判断、音乐织体的形态分析、节奏形态分析等等。在弹奏过程中,这些分析结果主要通过“对比”来完成。音乐作品演绎时内部结构的“对比”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清晰地体现出作品的曲式特征,使作品的曲式结构轮廓得以准确显现,以达到对曲作者思想的准确再现。比如音乐织体的对比、力度强弱的对比、乐章之间速度的对比、调性色彩的对比等等。因此,严格地指导学生做出音乐“对比”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作曲家对构建、形成音乐作品曲式的各种音乐材料的不同组合与个性化使用就会形成音乐作品的风格。“艺术风格和形式、结构一直以来是欧洲艺术学中关注的焦点,并在欧洲艺术史中占有统治地位。在许多艺术学理论课程中,研究艺术风格的发展与变化是一条基本主线。”作品风格是作曲家所在的社会时代背景、人文精神的一种痕迹体现,也是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标签。这一内容的研究将有利于音乐表演中对作品特征的把握。对作品风格的熟悉将极大地提高作品演绎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这也是挖掘作曲家艺术思想的有效途径。

第一,作品的风格与创作者的个性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种看法,风格可以定义为——艺术家自身那种由于成熟性或天才性因素而形成、产生的独特或非独特思想的自然反应。创作者这种独特与非独特的思想深受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人文精神的影响。作品风格的存在使作曲家的特殊性(创作思维)成为了与众不同的“个体”。例如,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塔尼耶夫、拉赫玛尼诺夫三位大师,尽管他们是师生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导师),在某些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三人之间的风格区别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柴可夫斯基作品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强烈的、饱满的”甚至“外溢的”情感表达上。作品中那种“迫不及待”的情感宣泄和“热情洋溢式”的“冲动”,常常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并深受感染。笔者猜想,柴可夫斯基的这种急需别人了解的欲望和外溢特征与他个人情感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他的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等。从作品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作曲家“音乐表现手段绝对服从情感表达”的创作思想。

塔尼耶夫作品的风格特征是把一切美好的愿望和激动的感情放在了音乐作品“冷静”的行进速度中,音乐的魅力通过音乐自身的动力行进体现得完美无缺,如Op.27等。在这部作品的第二首《傍晚》中,Andante的速度是四分附点音符等于72拍,这样的速度是不多见的,可以看出作曲家希望通过这样的速度以达到内心深处的诗意化情感表达。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在时间的运动中理性平稳地变化、发展情感”的创作思想。

拉赫玛尼诺夫在情感的饱满上丝毫不亚于柴可夫斯基和塔尼耶夫,但他既不像前者那样的“热情洋溢、迫不及待”,也不像后者那样的“过于冷静、深藏”,而是把自己饱满、汹涌的情感有节制地、大方地装载在了宽厚、丰满的和声织体行进中,以实现思想的完满表达。从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前奏曲等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在音乐织体与时间行进的融合中发展情感”的创作思想。

作品的风格特征作为一种创作思想通常通过卓越的音乐形式(曲式)体现出来。比如,莫扎特在室内乐领域写作的音乐形式(奏鸣曲形式),与非莫扎特时代作曲家的奏鸣曲式相比在才能与个性上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这就是作品风格与社会背景、创作者自身修养、人文精神密切有关的反映。因此,对作品曲式的正视有利于作品风格的进一步正确把握。

第二,作品风格与作曲家的创作语言(作曲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作品风格的形成依赖于作曲家自身的那种特殊(个性化)音乐语言的运用。因此,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会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特征。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

作曲家在作品中也非常喜爱运用浪漫主义时期的“半音化”体系,但与把“半音化体系”推向成熟风格的肖邦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把半音化思维运用到了调性的变化、发展中。例如,在作曲家的第二奏鸣曲(Op.14)的27—57小节中间由d小调转向bD大调,第三奏鸣曲(Op.28)的29—52小节,其中有b小调转向#c小调,并且作曲家把半音线条思维运用到了全曲的和声思维中,在第七八奏鸣曲中还出现了“半音调性同一性”。②此外,在普氏的钢琴作品中,还出现了异常刚毅、锋利的节奏特征,“他(普罗科菲耶夫)的节奏像花岗岩那样坚实,像钢铁一般的坚不可摧”。③这些音乐语言的个性化使用形成了普氏音乐作品色彩新颖、效果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经常会在和声的作用下出现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而肖邦的“半音化”体系更多地运用在旋律的发展中,加上其在功能和声之间插入附属和弦,以至延伸功能和声的变换频率,使音乐更具有柔美、哀怨、长气息的倾诉风格。

如果狭义地理解“风格”问题的话,可以认为风格是作曲家常用的、反映自己思想的创作手法的综合。这种创作手法的综合所形成的风格异样,源自于音乐作品形式(曲式)中的各种材料的个性化使用。除此之外,音乐作品的风格与体裁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体裁不同,风格也不同。如夜曲、幻想曲、进行曲、奏鸣曲、前奏曲等相互之间在风格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因此,在钢琴教学中,不仅要弄清楚作品的体裁,还要弄明白作品的风格。这是实现准确演绎作品的重要保障。

为了准确、客观地挖掘作曲家的思想,除乐谱表面上的各种音乐术语及文字表述以外,还需注意乐谱以外的、隐藏在音乐史学内的其他诸多与作品有关的客观性因素。例如,笔者在留学期间,在一次“巴哈的赋格”钢琴课上,导师伊利娜告诉笔者:在1735年巴哈见到由德国音乐教师斯僚戴尔发明设计的新式钢琴时,他正热衷于羽键琴作品的创作,巴哈对这种新式钢琴并不认可,他认为羽键琴的声音更具深刻性和原始性。另外,巴哈深信各类大小调式都能表达各种性格特征,反对当时音乐理论界对大小调性格特征的狭义定论(大调只能表达宏伟、博大的气概,小调只能描绘细腻与温柔等等)。因此,他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赋格会写得如此的优美和富有歌唱性,而第二首c小调前奏曲,却写得那样的气势磅礴……而且48首平均律是为当时他钟爱的羽键琴所创作,因此,音域范围从来没有超过四个八度(C-c3)……之后,教授要求笔者在带有八个踏板的羽键琴上进行弹奏,以体验这古老乐器的各种性能和触键感觉等。至今对其纤细、柔和音色和富有弹性的触键还有着深刻的印象。笔者最不能忘记的是从羽键琴教室回到钢琴教室的走廊里伊利娜说的话:“……尽管羽键琴的音色柔弱、又有颗粒性,但是你在演奏时,耳朵需要听见教堂圣咏中各声部横向极其优美连贯的歌唱性……。”这更让笔者明白了弹奏巴哈《平均律》的技术要求和人文要求。同时,使笔者明白了翔实、丰富的史料学习、研究给钢琴教学所带来的极大帮助。

钢琴教学中的本质是探寻作品演绎的客观性、准确性、原创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层解读音乐历史是基础,定位作品曲式、风格是手段,探索作曲家创作思想是根本。最后,笔者用俄罗斯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兹说过的话来结束全文:“在作曲家演奏自己的作品时,听众可以听到艺术的真谛并感到这种真谛那不可逆转的吸引力,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生来就喜欢真正的事物,而绝不喜欢任何虚假作风和伪造品。”④

注释:

①(俄)海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40—241页。

②孙维权巢志珏编《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序言,2005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③(俄)海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65页。

④(俄)海涅高兹著《涅高兹谈艺录》,焦董建董茉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艺术教学;艺术审美;追求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艺术展示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通过艺术能探究人类的灵魂。艺术是开启美的全过程,通过艺术人类能通往审美世界。”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将审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是艺术教学必须做到的。本文从艺术教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简单阐述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审美追求。

一、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理想

艺术教学艺术是因艺术和艺术教学而产生的,因此应当从艺术和艺术教学中去寻找艺术的审美理想。艺术教学的本质属性就是艺术中所云航的本质,审美是艺术最根本的价值,即审美就是艺术教学的本质。如果艺术缺少了审美,那么就不能称之为艺术教学,艺术教学也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将各种审美形式更加全面的展示给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全身心的去感悟艺术的美,要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美的感受挖掘出来,让自己在艺术的学习中找到幸福感,并且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目的。因而以审美作为教学艺术的本质可谓名至实归。艺术教学艺术树立起审美的理想,更是为了艺术教育审美育人理想的实现。学生一方面要在课堂上掌握老师所讲述的艺术知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已有实践的反思、通过来自理论研究的启迪、通过对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对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的辨析,更好的去领悟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教学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它还需要课外的辅助,师生要坚守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更加有助于深刻的体会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标准。

二、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尺度

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尺度需要好好的把握准确,古今中外的各种美学流派,比如说中国的儒家美学、到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外国的自律美学、他律美学、解释美学与接收美学等等对现今所存在的艺术教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传统的艺术美学教育教会了人们如何审视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品格,并且遵从了艺术的本质,将艺术的美全面而恰当的展示给了追求艺术的学生们。更为重要的是,艺术教学本身带给人们的就是自由、自然、自享的艺术活动,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完全在一种开阔和放松的环境下去品味艺术,去感受艺术的魅力,也就更好的去把握艺术的审美尺度。把握艺术教学的审美尺度,离不开审美的实践尺度,也就是要抓住艺术教学中所存在的可感触到的艺术与审美特质的关联。首先要搞清楚艺术喻人之间的关系,即艺术与老师、艺术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沟通,并且相互之间友好合作,各司其责,共同为艺术而陶醉,为体味艺术所蕴含的美感而努力。其次,在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好艺术内部各门类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艺术都是用来体现人体的感觉的,我们要选取恰当的材料去表达不同的感受,使学生既掌握艺术的综合感受力,又要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品味和选择。最后是把握好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的关系,艺术和非艺术学科之间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关系,艺术教学需要扩大艺术教学的圈子,围绕艺术审美展开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学习和欣赏,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水平。

三、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艺术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和“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了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老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和教学。艺术的感受与鉴赏的教学艺术,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能力,选择一些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提供给学生去独立的欣赏和感悟。比如艺术作品材料的选取,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中所蕴含的情感都需要让学生有所认识。学生的心要被艺术所感动,艺术要与心相互交融,才能够真正的去领悟一副艺术作品的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艺术教学,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勇敢的将自己对艺术的见解表达出来。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艺术,就是在艺术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强烈的感觉到艺术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掌握艺术的理论知识和创作技法。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在艺术的国度自由驰骋。老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自由的驾驭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习艺术当作一种享受,这样就达到了艺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做到这三个方面,就是做到了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实践。

总而言之,艺术教学有其独特的方法和魅力,艺术教学过程中审美艺术的追求任重而道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才能更好的做到。因此,在艺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到追求艺术的审美。

参考文献

[1] 冯晓莉;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第5篇

一、课堂教学要注重艺术美。

教学艺术是一场文化盛宴,在课堂上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欣赏到课的艺术美。这样学生几乎不会感到学习苦、学习累,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充分地体验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乐趣。怎样提升课堂的艺术美呢?所谓课堂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课的设计与课堂教学上。

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课标》,结合学情与课型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这一主体要素,课前要进行二次备课,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更加完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态,优美教态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另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施教的时候重点注意自己的语言美,语气要生动、音质要优美、语速要适中、音量要适当、节奏要鲜明,而且语调要富有感情,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意境。例如,《乡愁》一课中,“愁”出浓郁而绵长的意境。

诗人借助一连串的意象,淋漓尽致地写出心中难以排遣的愁绪。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少小离家,远离故乡,奔波之中自然平添了一缕乡愁。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都倾注到这枚小小的邮票上。小小的邮票连着母子彼此牵挂之心。

“长大后/乡愁是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成年后,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缠绵和期盼。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历经沧桑巨变、人情冷暖,而今慈母故去,那份怀念,那份感情,还有那份无法倾诉的无奈,生死两茫茫,都化作一g黄土、都化作这一方坟墓。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那湾“浅浅的海峡”却隔开故乡四十载、隔开亲人四十载。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升华,由故乡之思上升到祖国之恋。

教师富有情感的朗读,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乡愁的意境之中,共同去品味文中的情感。

二、通过表演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艺术。

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与模仿能力。为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课堂更具艺术性及欣赏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某些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课堂演课本剧,必要时教师要充当导演或演员。课本剧中惟妙惟肖、恰如其分的表演,带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引导学生由“会学习”转化到“乐学习”,使教学这门艺术得到完美的呈现。另外学生完成各项活动之后,教师要寻找亮点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增强学习动力的同时更有助于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艺术的创造者。

教学艺术不能照搬别人,要自己量身进行创造。创造是艺术的灵魂,缺少了创造教学就丧失了活力。课堂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可以说课堂教学时灵活多变的,应对这些突发性因素,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结合课堂实际,机智地进行创造性教学,使教学顺利进行,并得到艺术的升华。

四、幽默能为教学艺术增添色彩。

第6篇

关键词:教育 教学 艺术 研究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我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学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教育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最大空间,给学生不断尝试的机会,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因为最喜欢的才是最能发展的,也就是找到成功的密码。例如,我在讲“电与热”时,我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以故事或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将物理课堂延伸到生活之中,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走向物理,引发学生兴趣。实例可以是电时时刻刻在为我们服务,提供方便,例如各种电热器、电炉子、电饭煲、电褥子、电热水器、电暖气等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当然,也可以是电会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可以从网上查取近期国际、国内以及本地电器火灾的事例,要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清晰的图片,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优势,实现与传统教学的互补。

要注重课堂的艺术效果,那么就要注重艺术的设计课堂上的问题,艺术的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提问设计艺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应掌握提问设计艺术。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成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需做多少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里,使之“就范”。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一些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能力,产生多样、新奇、独特的回答。教师要重视容多纳异,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发散转化等各种方式,产生多种不同的想法,并希望能有突破常规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物理教材中有关的知识中,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发现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用好教材中的生动的小故事,多媒体展现的动画,电影片断,新奇的演示,学生的小制作、师生讲述的有特色的某种经历等等,都可让学生处于探究的情景中,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育一个大系统,教师和学生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教师教学、学生反馈,教师反思、升华再教学,学生再反馈,周而复始,直至完美。教育艺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积累和完善的。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的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仅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探究物理规律教学时,教师只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进行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规律和结论。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

第7篇

关键词:黄爱华;小学数学;教学艺术;教学策略;“等”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 [1]那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习知识、生成智慧还是开发潜能呢?当前的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认为教给学生知识就等于让学生拥有了智慧,殊不知这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黄爱华提出“智慧课堂”并将其定义为“以学习知识为途径,以培养学生数学化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通过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教学机智使学生在知识、方法、情感各方面成长的课堂。”[2]而黄爱华老师的“智慧课堂”就是通过一个“等”字来实现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等”的教学艺术价值

有学者曾尝试对“课堂教学等待艺术”下定义,例如,李如密、王冬黎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且灵活恰当地运用技能技巧,直接发出或指令学生发出等待行为,以显现期望中的教学效果,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3]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期望中的教学目标向学生发出带有积极意义的等待指令。一方面,这里的教学目标所指的应是“过程性”的目标,是指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方法的内化与增长的过程,并不是浅层次的知识性目标。另一方面,这里的教学等待是有积极意义的等待,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且宝贵的,所以“何时”与“何处”应有等待是教师应精心考虑的问题。

“等”之所以值得花费课堂时间去等是因为它是学生智慧生成的需要,小学数学重在思想与方法的运用,更是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应该是靠学生自主的理解与内化完成的,而不是教师的讲授能够替代的。数学课堂教W的过程可以归结为讲、听、想、说几个连贯和互相渗透的过程,而教师的讲知识起到引导与辅助的作用,重点是学生的“想”与“说”。所以,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时间的等待,给足学生时间去完成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对自己观点的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中适时的等待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延续,更是为了创造“理解、宽容、平等”的气氛。学生回答错误问题并不会被批评或忽视,而是给予时间去思考与评判,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消除紧张的心理气氛,增强学生课堂交流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潜能具有极其广阔的发掘空间,再加上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所以在给学生时间去思考的同时会产生“举一反三”的积极现象,是一种积极意义的课堂生成,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化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黄爱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等”的教学艺术

在黄爱华老师的数学“智慧课堂”中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不着急”“不满足”与“不指责”的教学策略与技巧来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潜能的开发,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等”的价值。

1.“不着急”:留有足够思考空间

黄爱华老师在他的数学课堂中善于运用“不着急”的教学策略来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等待学生思维的生成,不仅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新,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例如,黄爱华在执教“两位数与11相乘的速算法”时,学生们在黄老师的问题情境下已经自主地探索出“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的规律。接着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要求学生口算,当学生算到48×11=?时发现中间相加是4+8=12,如果按照规律计算那么结果就是48×11=4128,这个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学生们遇到了规律之外的新情况,情绪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这时黄爱华并没有立即直接地给出改进的办法,而是耐心地引导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竖式计算的过程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自主地探索本题的算法。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很快反应过来,并且自己得出结论:“像这种满十的情况,只要在原来所得规律的基础上再加上‘满十进一’四个字就完整了”。

黄爱华在学生学习遇到了新情况、新困难时并没有迫不及待地将答案立刻讲出,而是引导,并给足学生联想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根据旧知联想新知,自己探索出问题的关键。这里学生自己经历了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并没有被教师的讲授所代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最高的教学技巧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4]黄老师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学生提供一条线索;二是给足学生讨论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等待学生思路的生成。这简单的两件事却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学生自己探索出从未经历过的难题时是具有成就感的,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遇到问题首先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不满足”:开发学生智力潜能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成败在于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潜能发挥得如何,而不是知识灌输的多少。”数学学科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并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去发展。如黄爱华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的练习课上,学生已经说出了两种计算敞口长方体纸盒表面积的方法,一般的练习课到这里就会转入另一种类型题的练习,而黄爱华顺势让学生继续动脑筋思考:“除了这两种算法,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很快接二连三地又有几名学生提出了几种新解法。

以上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的“推一推”,学生们的思维做起了“数学的体操”。假如教师只是为完成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常规练习这一认识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得到两种解法后就满足了,那么学生的思维永远停留在教师所设定的圈子内,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恰恰需要的是“不满足”。当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黄老师采用“不满足”的策略来激发学生动脑思考从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恰好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发学生潜能最有效的方式。这种课堂上日积月累的“不满足”换来的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和思维习惯的形成。

3.“不指责”:增强学生的信心

数学学科的抽象、逻辑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从事较为紧张的脑力活动,那么支撑着紧张的脑力活动的必然应该是学生宽松的心理环境。在黄爱华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没有压力的,因为黄老师是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偏轨”的,甚至是鼓励“偏轨”行为,且耐心地等待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判。如黄爱华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出示一道比较简单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一般的解法是:288-36×5=108(台),可是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把算式错误地列成了288÷36。这时下面的学生们纷纷举起手来要求发言,几个调皮的学生还在下面窃窃私语,台上的学生手足无措地看着老师。这时黄老师先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对板演的学生说:“这道题你没有做错,只是没有做完。你再好好地看一看。”这位学生又看了看题目,经过思考后豁然开朗立刻改正了错误,并得出了这道题的另一种解法:36×(288÷36-5)=108。

黄老师凭借着自己的教学机智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正,保护了那位学生的自尊心,不仅让学生“体面地”走下讲台,而且还共同探究出了新的解法。黄爱华老师正是通过课堂上的“不批评”和“给机会”,创造出了宽容、融洽的学习气氛,调动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表想法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耐心的指引下能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建立了能够学好数学的信心。面对课堂中学生的“偏轨”现象,有些教师可能会“心浮气躁”地立刻批评改正,或是让这位学生回座位找其他的学生来解答。但是却没曾想过这种行为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耐心地与学生交往,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等”的教学艺术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黄爱华老师课堂教学中“等”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用一点点的时间去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评判,教师适当指引,然后静等,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等”是一种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主导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由教向学的转变。[5]而这种“等”的策略的灵活应用对教师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1)教师应该明确数学学科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是帮助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所以当教师本着积极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自然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会考虑到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与内化程度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因为对于数学学科的教学,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自主思考、探究与表达,或是小组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学生才会将数学知识完全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教师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数学学习水平。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在课堂上判断学生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在“等”的过程中如何去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甚至能够在备课时就能够预测出学生可能会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并加以准备。另外,教师在备课时应做到完全灵活熟练地掌握教学环节,准确把握重难点,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确定哪里是需要“等”的,或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根据情况灵活改变教学过程。

(3)“等”的时机很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在哪些问题类型处是容易出现错误或难于理解的,如对于理解性的问题、学生易错的共性问题或是综合性的问题,学生是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此时应注意给学生充分的引导与等待。另外,对于课堂教学的不同活动,“等”的时机也很重要。如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何时进行启发引导,何时给学生时间讨论都是大有学问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数学课堂中“等”的教学艺术的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思维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黄爱华老师“等”的教学艺术在其数学课堂中运用得自然、随意,当然这离不开黄爱华老师精湛的教学技巧和其对课堂教学准确的调控能力。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2]黄爱华.智慧数学课――黄爱华教学思维的实践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3][5]李如密,王冬黎.课堂教学等待艺术探微[J].教育科学研究,2011(8):46-49.

第8篇

关键词:教学;内涵;优化;功能;要求;理答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51-01

一、教学理解答艺术的内涵以及功能

(一)内涵

理答是指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以后的反应以及处理。理答不仅具有常规教学行为的特点,同时其自身还具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境性。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通常是根据教师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而产生的,不管是学生的回答,还是教师的提问均处于一种具体情境中,而在不同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回答也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可见,学生的回答会随着教学情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且教师的理答也会有所不同。第二,即时性。一般情况下,当教师将问题提出以后,会有短暂待答时间来让学生思考以及组织答案,当学生在回答了问题以后,为确保教学流畅性以及连续性,使学生及时获得相应的反馈信息,在此时,教师应于短时间做出即时处理以及回应。第三,引导性。理答作为一种教学评价行为,并不是简单地判定学生所作的回答,而是对学生在理解知识、言语表达以及思维发散等方面予以相应的启发以及引导。第四,理答方式多样。在教学中,教师所作理答可为简单地判定学生的的回答,也可为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或者拓展以及深化学生回答。第五,示范性。在教学理答中,教师所产生的各种行为,其展示的对象并非为某一位学生,而是全部学生,而教师在此时评价、倾听学生的方式以及态度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通过自身言传身教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习以及和人相处等。通过上文内容的阐述可知,教学理答艺术的内涵,简单地讲就是在教学中,基于实际教学情境,经过多样化方式的应用,有效反应以及处理学生的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进一步推动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二)功能

第一,便于学生思考的激发以及引导,有利于徐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进行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启发学思维,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由于学生间个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同一问题上,其思考也会有所不同,对此回答也会有所不同,在此时,教师可利用理答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地反应以及处理,把握好学生的思考方向,尤其当学生思考出现偏差时,教师可借助于探问、转问或者追问等相关理答方式的利用,把学生的思考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以此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确保全班学生均可理解以及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便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调动学生动力和激发其学习兴趣。通常情况下有经验的老师会把学生回答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借助于该资源来引出下一步教学行为和决策,比如对于学生回答予以否定或者肯定,或者补充相应的信息或者提供解释,这些随着教师理答所产生的行为以及决策对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确保教学有效性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理答反应和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践证明,教师及时且有效地理答和学生回答之间为一种正比关系,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理答越积极主动,就越能使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学生获得的成果以及进步,通过教师的积极反馈,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激发,继而使其乐于学习和享受学习。

第三,便于学生语言表达与回答质量的提高。对于教学所提问题,尽管学生可独立思考,但是在表述自己观点时,所获效果却不尽人意,在此时,教师如果可结合学生回答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理答艺术,如让其他学生来补充回答或者由教师来进行总结性表述,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回答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便于学生良好语言表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理答艺术的要求以及优化方式

(一)要求

第一,客观公正,既具体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学活动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客观公正的理答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体验到一种公平感,同时还便于教师权威形象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为使理答所具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免出现负效应,教师必须要确保其理答的客观公正。由于学生自身水平以及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问题的回答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采取统一的理答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继而阻碍学生思维的启发。鉴于此,在教学理答过程中,教师应综合考虑所提问题的指向性,结合学生实际回答情况和自身个性等,明确合理且科学的理答方式,具有针对性且具体的做出反应以及处理。

第二,学生情感的尊重与满足,注重学生的激励,推动其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表现与行为进行认真地观察,主动倾听学生心声,且尊重学生所提意见,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困难,应予以微笑或者眼神等方式来鼓励并引导学生。

(二)优化

首先应该强化理答意识,树立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把教学看作是是一个整体来看待,基于教学所具教育性来实施教学理答。其次,做好教学理答的预设工作,在备课时,不仅要准备好教案,同时还应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准备好相应的答案,对于每个环节和每处提问,教师均应尽量多作出一些理答预设。最后,教师还应对理答技巧进行不断地总结和锤炼,主动观察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呈现出来的表现,正确分辨对错,同时还应对每一种回答作出相应的反应以及处理,灵活且科学地应用不同理答方式,加强教学中生成性因素的把握,掌握好理答时机。

参考文献:

[1] 王爱伦.先学・低入・理答――在小语教学中落实“让学”理念[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8):76-78.

第9篇

设置“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述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新课程特别强调了美术教学的不可重复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关键词:新课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述评综合探索

美术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专家认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

较。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各

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力与想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设置“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淡化过于强调学科特色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不仅关注学生

美术作业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造型•表现”活动中的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

中,应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避免学科知识专业化倾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欣赏•述评”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

生的积极参与,克服以往以教师进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

科学习活动。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创作、想象、表现、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己设计

教学活动。为了帮助教师领会此次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课程标准对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案例,“教无定法”现代教学中提倡课堂教学结构的多元化,根据课程的类型、教材内容

、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地区等变化,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教学的连贯性,在新课

程标准的学习中:“音乐走进课堂”、“情境教学法”、“软化学科边缘”、“信息化”等多种教学方式为我们的美术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如我制作的<<卡通画>>、<<千变万化的线>>等课件,另外,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也提出具体案例。

第10篇

1.根据学生基础,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首先得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制定一个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艺术生,从其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上讲,较同层次的学生差。从因“才”施教的角度看,这个“才”是指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立足于所教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树立其学习数学的信心,然后才谈得上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能力。如此,我采用了“低起点、小步子、高效率”的一套教学方法,形成了“学生看——教师讲——学生记”、“学生练——教师评”、“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生应用——教师反思”这么一系列的教学步骤。

2.夯实基础教学,打好底子

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表现形式是教师将“这是什么,这该如何做”,直接告诉学生。若是大量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就会极大地限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针对这种弊端,每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专门安排了5到10分钟的学生自学过程,本来这个过程应该是在课外完成的预习工作,可是这些学生大部分比较懒惰,所以我就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形成了“学生看——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充分利用教材,合理设计课堂环节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教学目的、目标、重点、难点等教学内容把握得十分准确,同时对时间的把握也应十分严格,切忌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在教学过程中,从数量上说,教师要少讲;从质量上说,教师要精讲;从内容上说,学生易懂的坚决不讲。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而应使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实际上,教科书通过正文和例题,并结合使用图表,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特点、要求的分析。

三、改进自我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学生能否获得知识,关键在教师。教师讲课时,除了全神贯注投入感情之外,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听得懂,中等学生掌握得了。

1.准确定位,分层教学——对艺术生的总体定位要低一点,而在这一个总体定位中,我们还得在教学的落实中将学生分层,将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分层,层层落实,层层推进。

2.一定要放慢进度,力求稳扎稳打——教学中常常碰到一些抽象的概念,要让学生在45分钟内运用自如是很困难的。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学生便于掌握,有时把一课时的内容分成二课时来上,对于作业中错误比较多的内容,再增加一个课时,除讲评作业之外,还要增加一些练习,不要让疑难问题在学生中积累太多,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

3.精选例题,精讲多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启发,多提问,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有意识地多安排一些练习时间,精选一些中下学生“跳一跳,摘得到”的例题或习题,培养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课堂练习通过提问或板演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问或板演的形式要多样化,被提问或板演的学生有时由教师指定,有时让小组推选,有时候进行抢答,组与组之间还可以进行竞赛。通过课堂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实践证明,选择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习题,让学生多次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他们就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成绩也将逐步提高。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针对他们的情况,我实施了“一帮一”活动,利用每晚自习的时间,请一位学生选择他收集的两道好题来讲给其他学生听,然后我再点评,这样轮流值日。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而且也锻炼了学生想、说、练的能力。

四、通过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心理学家曾对一组年龄相仿的学生进行智力测试,发现被测者的智力几乎处于同一水平,低智、超智所占比例微乎甚微。美国心理学家曾对八百名男生作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发现导致成就差距拉大的原因不是智力的本身,而是取决于包括学习欲望、毅力、自信心等内在的非智力因素;智商是学生具有思想行为的必要物质基础,不是决定其良好发展的唯一因素。在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往往是非智力因素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大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只关心分数、不关心素质的教育,是不明智的;只关心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教师,同样是不称职的。

1.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增强人的观察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可以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敏捷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趣味性故事或数学史话设计问题,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前,我讲了这样的一则故事:印度太子西拉汉打算奖励国际象棋发明者,让他自己任意选择奖品。发明家请求,要按象棋盘上的格数赏给他米粒,要求是:第一格给一粒米,第二格给二粒米,第三格给四粒米,以下每格米的粒数是前一格的二倍,太子允许请求,但在计算奖励的米粒数时发现按64格计算数额过于巨大,无法如数给发明家,问应给发明家多少米?学生听后,很想知道这些米粒之和究竟有多大.从而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情感手段、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为此,我经常深入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讲解,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对他们做错的作业或练习,予以纠正,尽量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情的关怀和挚爱,让学生有一种受到教师的信赖、鼓舞与激励的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

第11篇

1课堂中必须要有的就是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是非常必要的,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气氛活跃,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提问带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其次,教师要准确定位,解放自己,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即使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惰性”,教师通过提问,可以避免学生“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重点,破解难点。因此,教师的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教师提问所讲究的原则性

2.1针对性。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这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为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是能过根据全体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切忌超出学生水平的提问,因为问题高于学生水平,会使学生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得提问变成形式而无真正意义,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高估计学生能力,将课堂提问变为教师与好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问、好学生回答,中下水平的学生成了看客,既不思考也不参与。认为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好学生的事,与自己无关。当然,在考虑提问普遍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示范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感,为部分优秀的学生设计思维水平较高的题目,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精彩的答题能产生很好的示范与带动作用。能促进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给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些较简单的、通过阅读课文就可以做答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他们感到自己也可以学好,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2.2层次性与量力性。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先简后繁的循序渐认知规律,层层推进。按照这个规律,教师能较短的时间内轻松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下面就从对提问顺序的设计的角度,来谈一下教师提应遵循的层次性与量力性。首先,有的课文本身的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如《愚公移山》,教师可以从标手: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同题的铺垫,环环紧扣,不至于因为思维跳跃太大而使学生一下接受不了;其次,有的课文并不是由浅入深的构思,而是开头难以理解,后面峰回路转,所以教师设计提问就要打破现有的序列,重新组成容易理解的题序列,一般这种课文可以从结尾人手;再次,有的文章难以看出由浅入深的序列,段落之间大致是一种并关系,有不少的共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立一个核心,以此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层层推进的提问和教学序列。

2.3计划性。教师的提问要有计划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堂课应当围绕教学的目标,扣紧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出一个个准确、鲜明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与层递性,每堂课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完整的结构。

2.4最佳性。不同的时刻进行课堂提问,所取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提问的最佳时机。所谓提问的最佳时原则,就是使学生的新旧知识发生充分撞击,在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最为难解时提出问题,问题一旦解决,学生就有顿悟之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察言观色,善于捕捉学生的神态和心理。

3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主要提问方法

3.1分析式提问。主要是让学生透彻地分析理解,推断事物或现象的动机与原因,授引有说服力的例子支持自己的观点。分析性提问常用的关键词:为什么、什么因素、证明、分析等。如为什么说麻花钻的切削部分用五刃六面组成;分析说明刀具五个主要角度的变化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等。对于此类问题。要求学生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分析资料和现象以确定原因,进行推论或得出绪论。

3.2深挖兴趣式提问。学生如果觉得教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提不起来兴趣,但教师若深挖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就如投一块石头于平静的湖水之中,激起层层波浪。有的课文看起来很平实很简单,其实却独具匠心,那么这种提问就能显示它的独到之处。

3.3理解式提问。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至今已学过的知识,领会技能要领。可用来帮助学生组织所学知识,弄清它们的含义和之间的关系。对理解性提问,常用的关键词是:用你自己的话叙述、比较、说明、对照、解释等。如:3.3.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退火与正火的主要区别,各应用在什么场合。3.3.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中心思想,讲述钢能进行热处理的根本原因和热处理二个阶段的意义。3.3.3对比。“试比较共品转变和共析转变异同点”3.3.4说明。“请说明简化后铁合金相图主要的特性点和特性线的含义。”理解性的提问,除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所学的知识,能比较或对照事项的异同外,还要求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另种形式,学生要正确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

第12篇

[关键词]艺术批评 理解艺术 视觉文化时代 融合

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从艺术理论建设和艺术教育的需要来看,现在需要切实的课堂艺术批评教学研究――一种改善艺术教学实践问题的学问。“课程是教育的现实形态”,释解艺术作品的知识技能要求赋予艺术教育和艺术批评重要的使命。

一、确认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问的关系

在以往较长的历史中,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各自沿袭自己的轨道发展而不交融。但在艺术批评领域,并未有人认同艺术批评是独立的学科。相反,艺术教育因其与它的相互联系而变得至关重要。

艺术往往被界定为一种意在创造出具有愉悦性形式的东西。“这些形式可以满足我们的美感。而美感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则要求我们具有相应的鉴赏力,即一种对存在于诸形式关系中的整一性或和谐的感知能力”。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悦的、思想上无拘无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

艺术教育的内涵是指,建立在以多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框架内进行的活动。其目标包括五个方面: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这五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体现了艺术学科的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教育的结合,其核心内容是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艺术批评应为实现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长远目标发挥作用。艺术批评有助于实现重要的艺术教育目标。学会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努力使学生在审美经验中感到更自如,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此外,通过广泛接触艺术批评,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这不仅在评估他人艺术作品时特别有帮助,同时也可以衡量自己在艺术方面的进步标准”。

在我们生活的文化里,对视觉艺术的欣赏并非社会化的一个有机部分,教育教学环境的力量可能甚至对它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美学家哈洛德奥斯本(Harold Osborne)曾说过,虽然艺术欣赏并不要求特殊的天赋,但与欣赏相关的态度和技巧却有悖于有组织的社会中实际生活的主流。它们(指艺术欣赏的态度和技能)的发展可能由于早年的教育影响、家庭状况或某种高度重视功利的生活方式而受阻减缓。奥斯本认为,如果这些态度和技巧没有在年轻时学到,那么要在成年之后获得的可能就困难了。学生处在培养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最佳年龄。如果教育者放弃这种教育责任,那么视觉艺术要在学生们以后的成年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就不大可能。因此,艺术批评融于艺术教学的实践,应是一个充满活力、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明晰艺术教育中艺术批评所起的作用

以多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的核心理解应该是,艺术批评、艺术史、美学和艺术创作实践等学科在教学中的融合。那么,从艺术批评这一学科获得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将会在课堂得到应用,以求增加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艺术教育需要结合理解、鉴赏等艺术批评的目的去考虑教学方式方法。同时,要教给学生理解和欣赏多种艺术形式(绘画、设计等)而并不是局限于某些单个艺术。要实现这些目标,不仅要学习传统艺术,而且应学习当代艺术,还要学习审美和实用美术、民间美术等。教育者须把艺术批评的方法转变为教学实践,才能归纳总结,理顺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鉴赏艺术的教学活动。

艺术批评作为一种学科也给教育者提供了可用于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欣赏艺术的一套内容。学科“内容”一般被确认为知识种类,例如概念知识和基本原理。艺术教育中所包含的理论探讨也会用来对不同批评形式作出描述、阐释、评价等等。批评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评论形式,而是一种探索方式。探索意味着艺术作品给观众提出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思考。因此,设计“批评教学”就成为了教师的一项任务。也只有规划设计好这种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更具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能力。这种设计必须包含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概念、技巧、态度和习惯,必须给予他们获得知识背景知识的机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学研究室主任藤守尧先生认为,一切“理论必须解答实践中的问题,脱离考察艺术本体和直面问题的态度,就会成为逻辑推理中的文字游戏,视觉艺术必须诉诸视觉效应,不能把握整体构成和视觉心理反应的关系,所谓设计、审美、评价、鉴赏就没有起码的依据”。由此,艺术批评的终极目标显而易见。法国画家马塞尔杜尚说:“艺术是连续的。视觉是间歇的”。意思是说,艺术想象的机会随时都有,不过我们很少利用这种机会而已。在艺术教学中,每件艺术品都是一种潜在的刺激物。艺术是一种想象,与生俱来,还可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就创造和欣赏而言,艺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这种意识,使我们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多种文化的世界,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艺术批评也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单凭学生的社会化难以充分有效的使其获得明确的认知。所以,只有通过艺术教育,通过对个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才能使年轻一代学会欣赏那些创造艺术,感受并认识艺术的特殊方法,从而丰富生活,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三、立足于把艺术批评融于教学实践

现行艺术教育中,立足于现实生活和艺术实践,立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从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融合的角度出发,重点放在艺术课堂中的艺术批评教学研究上。从理论到实践,探求内在含义,伸延教学效应,将十分有益。

吉伊根(美George Geahlgan)认为。“批评探索可以被认为是判定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尝试或努力,这也是艺术批评的一个主要目的。因此,批评探索可以界定为对艺术作品含义和价值的探索”。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采取多种探索方式,如学生对艺术作品的不同反响活动、概念和技巧教学以及学生进行研究的活动。探索不可避免会对艺术作品的美学和道德价值、对艺术家的观念、对作品创作和欣赏的背景等提出问题,这符合教育的特性。

(一)学生对作品的反应活动

艺术作品具有潜在的疑问,因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是立体的、多方面的。在课堂上有三种方法能够促进批评探索:第一,可以让学生交换对某件艺术作品不同的观察和意见。这样,教师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检查他们对作品反应正确性的机会,并从他 人的经验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二,可以让学生比较、对比相关的艺术作品,避免对艺术作品看法的局限。第三,可以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体验那些挑战他们自己观点和价值观念的作品。以上三种方法都能帮助促进批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引领者又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并与学生一起确认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

(二)教学概念和技能教学

艺术欣赏与评价在艺术教育中还需要其他的活动。首先教师需要有计划地获得相关的美学概念和必要的艺术技能。美学概念的知识扩大可以改善人们的反应。提供观赏艺术作品的方法,增加感受。概念和技能的教学活动要求老师扮演一位权威的角色,这是一种要求。

(三)学生的研究活动

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等,以提高探索艺术作品含义的能力。教师除了通过讲授或布置课后读物提供这类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去获得这种知识。在学生的研究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充当导师和指导,帮助学生计划研究课题,帮助他们进行图书资料查询。

四、设计艺术批评课程

设计,是指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批评探索,了解和掌握全部相关的教学活动,并协调地组织好这些活动,对艺术教育工作者至关重要。艺术批评教学也是为了产生学习结果。这牵涉到课程设计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得到持续发展的能力。欣赏能力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告诉学生作品的好坏,还需要学生去直接体验这种作品价值。这就要求在设计艺术批评课程中,考虑到学生应该有机会表达、共享、思考他们对艺术作品的个体反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二)理解艺术是一种发展现象,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个人的观点创造了可能性。规划教学需要容纳学生的差异性,能够容纳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批评思维的习惯,鼓励学生思考其他评价,并引导其在事实证据和逻辑一致性的基础上的评判。

(三)成功的探索还应具备其他的综合能力,如批评思维技能、人际之间交往的技能、研究技能。同时。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理解一般来讲是观赏者全部认知能力的作用。我们在课程中需要设计教给学生美学概念和分类知识,没有这些知识,艺术作品特征的差异就会被忽略,无法推断作品意图。其次,提供相关艺术家的资料和艺术创作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推断出作品的意图,发挥更好的想象。最后,应教给学生相关的步骤,课堂活动的规则或原则。包括设计课堂常规教学活动,教室环境里与其他学生交往的不同方式,获取资料的过程以及陈述调研结果。

第13篇

1. 数学教学艺术的描述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以及数学本身都有艺术的特点。所谓数学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富有审美价值的独特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教与学双边活动协调进行,使学生能积极、高效地学习,并感受数学美的精湛的教学技巧。

2. 数学教学艺术具有四大特点 (1)形象性。数学教学艺术的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形象化的语言、方法、手段的运用上。一个高明的数学教师,不仅应善于运用严密的逻辑,而且也善于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通过直观性语言和感性化材料的辅助来展开数学问题的思维活动,能借助于语言、动作、表情等对所讲授内容给予形象表达;能借助比喻、类比、数形结合等艺术手法对学生感官材料作形象处理;能借助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化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形象学习。

(2)情感性。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以理服人;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具体表现在各种情感手法的运用上。教学艺术水平高的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创设出情感性的情境,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置学生于一般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情感不仅有动力作用,而且能消除疲劳、激发创造,学生可乐此不疲,思维敏捷灵活,富有创造性。

(3)审美性。教学过程必须融进美的创造和追求中,才能达到艺术的境地数学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正如庞加莱所说,这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对称以及恰到好处的平衡等等。井然有序、和谐协调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演化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这种追求应包括仪表、体态、语言、风度和内在的品格。端庄大方的体态、亲切和蔼的表情、豪放潇洒的风度以及自然得体的服饰,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4)独创性。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不可能用刻板的公式去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教案、内容处理、教法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过程的组织、数学解题的指导,都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独创性。

3. 数学的艺术 数学是什么?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但许多数学家认为数学是一种艺术,与音乐类似,看成是人类思维的自由创造。

毕达哥拉斯说:数学和音乐能净化人的灵魂。

19世纪数学家西尔维斯特认为:“音乐可否看作是感觉的数学,数学可否看作是推理的音乐?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

美学可看作是具有四个中心的构架的学科,它就是“史诗、音乐、造型和数学”。

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这决定了数学科学的艺术性。数学中的定理、公式等都是“艺术的造型”,这种数学艺术造型是由概念塑造的(概念是雕塑材料),是由数学家创造性地运用雕塑技法(主要是逻辑)加工而成的。抽象数学,是一种理念的艺术,抽象的概念还要再抽象,表现出层层而上的秩序美。“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字和数学符号,是一种典型的表象,在人们认识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一种乐趣,欣赏数和形的精美的和谐、欣赏题解中的新的发现,都会给我们展示出意外的前景,使我们得到艺术的享受。

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它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它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

4. 数学学习的艺术 数学学习根据教学计划、目的要求进行的由获得数学知识经验而引起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过程。学习者在原有的数学认识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认识结构,这种同化与顺应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愉悦。在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过程中,需要创造,要体现创造的艺术、定理的发现,需要发现的艺术,由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组成演绎体系,要体现一种构建的艺术。不同的学习方式,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都会具有一些艺术的效应。数学定理的和谐美、数学推理的严谨美、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学构思的创新美,都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真实感受。

5. 数学教学的艺术 数学教师更多的责任恰恰就在于他应当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生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应该像演员仔细揣摩编导者的意图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心理那样,必须对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和演化,对知识内容的传授形成进行设计和选择;在讲解中注入自己的理解、观点和感受,这样才能在课堂的教学舞台上自然而然地“进入”角色,做出准确、细腻、深刻地表演。教师发挥教学活动的感染力量,使学生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并不断地感染学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训练。

追求数学教学艺术,还要正确地处理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学生、知识诸多关系,要看作是可控的动态的平衡系统;三者要协调一致,教学的艺术也就产生在“教师、学生、知识”三位一体的配合和协调之中。数学教学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数学教师的创造;其次取决于学生的创造;再次取决于师生配合与协调,在师生的交流中,师生处于一种配合与协调状态中,教学过程就会产生一种同构互补,神来神往的默契。这正是数学教学美的核心所在。

第14篇

1.作品与幼儿之间紧密结合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学会启发引导幼儿主动与作品产生交流“、会话”,领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用言语去强调他们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幼儿铭记在心。同时,教师在进行信息交流时,要灵活地设计作品信息输出的方式,学会调控,快速抓住孩子的心,调动孩子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例如幼儿园活动《小鸟的家》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可以首先采用多媒体手段声像兼备的功能,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快速融入教学内容中,体会小鸟的喜怒哀乐。

2.师幼的自主参与性

对教师而言,互动不仅局限于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还要引导、支持、帮助幼儿去发现自我兴趣、主动探索。《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强调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幼儿艺术教学。此种教学模式的运用是由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条件的需要决定的。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实现教育主体的价值,更好地发展主体的参与性和创新性。例如:美术活动《蔬菜(记忆画)》是一节以具体物形进行构图学习的记忆课。教学目的主要是学习如何构图。教师以一首童谣的方式导入教学活动,这样既接近了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并尊重幼儿的意见,师幼共同讨论,鼓励幼儿到教室前面动手操作。这些环节,既增加幼儿锻炼的机会,又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3.艺术影响的交互性和反思性

教学活动是师幼共同参与的认识活动,互动教学在这种交互影响中向前发展。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特别重视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影响存在互动,而互动是以对方行为的反映为基础。艺术活动在幼儿教育阶段特别重视互动,因为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决定了互动的存在。例如音乐活动《丰富的表情》,教师应从欣赏音乐入手,让幼儿思考音乐带来的情绪,然后提出问题:音乐给了你什么感觉?能不能用表情和动作表达出来?幼儿感觉很新奇,纷纷努力思考,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幼儿园艺术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1.游戏互动法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采用恰当而合理的游戏形式是各个国家艺术教育工作者所提倡和一直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如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例如:音乐教学在幼儿园实践中表明,幼儿音乐活动内容必须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不能是裸的音乐理论知识,否则音乐教学活动无法在幼儿园中开展。

2.互动合作法

互动合作是指互动与合作彼此相渗透相互交叉包含。互动合作幼儿根据自己性格、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探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实现信息的交流、情感的建立,从而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性。同时,这种方式有利于幼儿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消除胆小孩子的恐惧心理。

3.多媒体参与法

第15篇

在我国,陶瓷艺术是一门依托于陶瓷全行业发展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广阔性,这也将是陶瓷艺术专业得以长久存在和发展进步的源泉动力。因此,需要我们对陶瓷艺术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想方设法将陶瓷艺术教学办好。

一、陶瓷艺术教学的重要性

陶瓷艺术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一个象征,它是中国人民的集体智慧的结晶,陶瓷艺术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对人类历史文明有着杰出的贡献,记载了中国人民艺术发展的历史,彰显了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我们民族的最重要的骄傲之一。现如今,虽已进入了工业高速发展的社会阶段,但陶瓷艺术仍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的时代价值。这不仅在于陶瓷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陶瓷艺术是古代人们开启人类智慧的重要之举,是帮助认识国家文明历史发展历程的重要助手。把陶瓷艺术文化世世代代相传下去是中华民族的责任,陶瓷艺术教育是传播陶瓷艺术文化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在当今,陶瓷艺术教学有众多积极的意义。陶瓷艺术教学不仅能开发人的思维,陶冶情操,培养素养,而且还可以传授艺术知识,使学生更加了解认同民族的文化。陶瓷艺术教育既是一项职业技术的教育,更加是综合、多维、立体的教育。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工作重心点是把陶瓷艺术发扬光大,要做好此重心工作需对陶瓷艺术教育积极的意义进行深刻的认识,重视陶瓷艺术教育的地位。

二、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国陶瓷艺术教育虽然已经历了大半世纪的时间,但仍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部分的教育仍采用技巧的教学为主的教育观念,追求“经技入道”。只有技巧但无思想无创造力的人即是所谓的匠人,只能跟着别人的后面跑,永远也走不出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需要有独立的思想,有主动创造的意识,同时也需要具有对学术进行不折不挠的专研精神。否则,即是具有再好的技艺,也难以在创造山有所造诣。所以,如何对陶瓷艺术教育品位进行提升,如何使得陶瓷艺术精神在教育中发扬及如何摒弃掉传统落后的师承教育的模式等等是当前陶瓷艺术教育的难题。

三、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的策略

(一)清晰界定陶瓷艺术教学目标及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美术学校一般把陶瓷专业归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这是一个较为含混含糊的提法。首先,自由的陶瓷艺术和日常使用的陶瓷产品设计两者间是具有很大的差别的,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其在专业的范畴上,日用陶瓷的设计与艺术创作展上供展的陶瓷艺术作品在创作思路及实现都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目前还不是一个把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划分为“陶瓷设计”和“自由陶瓷艺术”齐发展的好时机,但是要把此提上陶瓷艺术教育的议事日程上,作为一个陶瓷专业的发展目标,促进陶瓷专业的发展更加专业、更加深层、更加完善。

(二)加大美术院校陶瓷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

陶瓷艺术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学校和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责任和目标有深刻重要的认识,教育经费的增加投入是协助支持陶瓷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学校需根据经费合理的安排配置陶瓷艺术教育所需的教育设施,合理科学地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的费用,避免实践与理论脱节。院校还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陶瓷艺术教育的软件设施加强建设,提高师资,除了聘请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之外,还可广纳民间传统陶瓷艺人对学生实践进行指导,同时也可聘请专业技术造诣高的教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建立实践基地

陶瓷艺术实践的教学对整个教学的效果影响极大,实践教学是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当前其也是陶瓷艺术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陶瓷艺术的实践教学,院校很有必要建立陶瓷艺术实践基地,设置专门的陶瓷艺术教室,并且配置完善的实践基础设施,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所需。在建立实践基地之后,学校还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的课程,注重对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对陶瓷艺术有兴趣的人都能有机会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为广大的学生提供能让其充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空间舞台。

(四)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

要想促进陶瓷艺术教学发展,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也是必要。其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出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使得专业技能的教育满足适应市场的发展,其将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陶瓷制作工艺,激发学生对陶瓷学习的兴趣,并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审美的能力,形成鲜明独特的欣赏审美个性,激活学生创新的意识,从而使其创造出优秀的陶瓷作品。

课程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好兴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对学习的效果影响甚大,陶瓷艺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动机,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在形式上,陶瓷艺术教学应以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对艺术设计构思进行多种可能性、多层次的尝试,带着目的性去需求变通的方法,寻求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联的学习方式。在此教学中,教室带领了学生一同实践,与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主体下,进行共同的创造、学习和体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够准地把握课程主题,同时对在这过程中所建立的假设进行超越课程本身的对话,可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创造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学生最大可能地认知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意向及情感流露抒发,避免刻板,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发挥创造能力和造型的表达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的热情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通过充分开放的方式把在课程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和个人情绪情感特征等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课程的设置安排注重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院校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提供与教学课程相关联的信息,在思维和视野上开拓学习者对材料、造型认识的有限性。譬如,可以让学生常走出学校,走进企业工厂中,亲身去感受制作材料和陶瓷制作现场的气氛,捕捉自己对材料和手工艺的最原始的感动,从而培养他们那双敏锐的眼睛,培训他们进行实验时的能力胆量及探究摸索的兴趣。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陶瓷的材料或造型工艺特别感兴趣时,这就说明了学生思维已经和事物的原创状态紧紧地联系着,到此时,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创作灵性情绪进行细化并引导,在对材料的认识和技术认知上给予适当的以点带面的指导。通过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教与学互动起来,自然地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感得以很好的发挥,原始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得以消解。

校企合作,开拓第二堂课。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实施师带徒的教育模式,全面的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兴趣和目的,为学习者提供适合不同阶段、不同场所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淘汰过于旧的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学时尽可能使得学习者精通一门工艺技术,引导学习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学生的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