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文化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文化教育

第1篇

高职职业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区域文化,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相互磨合与融合的产物。高职职业文化具有明确的行业和职业指向,加强高职职业文化建设,能促使高职学生就业后尽快完成”校园人”向”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目前,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推进高职教育和海洋经济的深度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海洋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也有利于提升涉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一、海洋经济特色高职院校职业文化的内涵分析

(一)核心:职业文化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职业文化,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及各职业为基础,又形成普适性的职业文化。职业文化最基本的内容应是职业社会与职业单位的制度、习俗与道德,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毕业生未来将在企业工作。高职院校推行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高职学生的学习场所,也由学校课堂教学扩大到了企业及实训基地,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训等。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自觉融入产业、行业与企业特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

(二)特色:海洋经济浙江是国家促进东海海区科学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不仅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国家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海洋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全面落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规划,积极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把浙江基本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海洋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科技教育先进、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这既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也是促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国家正式批复后,贯彻落实“海洋科教水平明显提升,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目标,构建海洋科技教育人才支撑体系的基本任务,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省高等教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涉海类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都将注入鲜明的海洋经济特色。

(三)基础: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航海类专业为重点,船舶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专业并进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0%的专业涉海,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都与海洋经济息息相关。和海洋产业及企业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海洋经济特色高职职业文化的构建路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突出特色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校园文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修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认知和创业创新精神。涉海类高职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海洋经济特色的高职职业文化建设,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海洋经济宣传活动。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重点,大力宣传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总体规划,帮助学生了解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了解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了解自己的专业与职业,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激发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二是提炼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校训。校训是高职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德行四海”是浙江省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这一校训的提出,不仅是由于学院设有航海专业、船舶专业、港口专业、海洋旅游专业等海洋经济类的专业,而且与学院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密切相关。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要从国际化、全球化的高度和视野出发,积极拓展国内与国际两大办学领域,借鉴和吸收当今世界航海教育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着力打造“海字号”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又一批“知行天下、践行天下、信行天下”、“德能双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开展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鼓励各类校园活动中融入海洋经济内容,突出职业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强化海洋经济特色职业文化建设。学院围绕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经济专题讲座、海洋企业家座谈、校企合作成果展等职业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

(二)专业设置融入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

根据《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省将重点发展涉海现代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海洋渔业,特别要加快发展涉海生产性和生活业,推动涉海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业、商贸服务业、海洋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所引起的职业演变,对高职教育有重大影响。为此,浙江省教育厅在《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对涉海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启动涉海职业教育强省建设计划。打造涉海高等职业教育的浙江经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的涉海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建成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等3-5所具有国家示范(骨干)水平的涉海高等职业院校,争取1-2所涉海高职院校跻身全国高职院校百强行列。”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根据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要深入研究海洋经济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律和趋势,预测分析职业和职业能力变化,及时开发或调整专业,主动应对职业及人才需求的变化。每个传统职业都包含有自身的职业文化,每个新兴职业也需要职业文化的提炼和积淀。海洋经济类的每个专业学科,都对应着相应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专业学科教育中的很多内容,都在传递相应的职业文化。因此,涉海类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所指向的职业或职业岗位群,提炼和总结每个专业和职业中具有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并将职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培养贴近海洋产业的高技能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实习实训环节贯穿职业文化内容

一是将职业文化内容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既是职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涵盖的方面。涉海类高职院校应把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等内容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和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和选修课等方式,将海洋经济特色的职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邀请航海企业负责人、知名海员以及其他海洋产业的代表人物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分享奋斗经历和心得体会,以自己亲身经验与师生交流,使高职学生正确认识即将从事的职业,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可通过学习涉海类企业的管理制度、员工守则、岗位规范等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约束,培养学生的职业纪律意识。二是在学生实习实训中贯穿职业文化。校内实训应采用高仿真模式,参照涉海类企业的管理模式,制定实训管理制度,引入企业广泛实施的5S管理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了解现场工作流程、操作方法,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意识。在涉海类企业及用人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在企业岗位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下了解职业操作与规范、工作流程与方法、工作纪律与制度。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体验海洋经济类企业所具有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通过实习实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四)教师队伍建设渗透特色职业文化元素

第2篇

[关键词]英语跨文化教育;语言经济学;英语经济价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79

1引言

语言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具有互换性等特征。当语言进行了有效表达,并被合理理解后,语言所产生的效果会使得人民做出一些相应的语言的经济付出行为。比如看到一则广告,人们被其中的一句广告词所吸引,可能做出一些购买行为。但前提是这句广告词正好满足人们的预期需要。英语作为世界第一大语言,它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如人们借助英语完成一定的工作,或依靠英语从事或参与某项事务或活动,或者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满足需求的社会,获得的经济效益。

2英语的经济价值与英语文化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英语在各种任务、各种职业和各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而其使用程度又受到对该语言的供求法则的支配。如在高校里有很多学生在学学英语课程之余还选择自费报各种英语培训班,因为在中国当前社会,求职者能否赢得职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如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明确规定英语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很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广告上会加上一句话“懂英文者优先考虑”“须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等。以海南的家教行业为例,同样是做英语家教,根据英语的熟练读和经验丰富程度,如果是在读的本科大学生,由于英语熟练程度不够,从事英语教育的经验不足,可能每小时的报酬只有20元到30元左右,但是一位具有中级职称的英语教师,每小时的报酬将不会低于50元,如果是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教授,每小时报酬甚至可以到500元左右。这些例子均可反映英语为人们带来的高低不同的经济价值。

有时,语言输出者的文化背景以及认知能力与语言接收者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架构不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如果语言输出者未能很好地理解语言接收者的文化,把握语言接收者的心理特征,语言将很有可能无法实现它的经济价值。如某厂生产了一种婴儿产品,取名为“龙龙”牌,因为龙在中国人看来十分神圣,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当时该商标在国内十分被看好,认为会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谁知“龙龙”牌婴儿产品到了欧洲市场,怎样也卖不动,原因是“龙龙”英译名“Dragon”在英语文化里是邪恶的象征。这表明未能理解英语文化,一味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去取名字,很有可能无法带来好的经济效益,甚至会导致产品滞销,同时也说明了英语文化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英语的经济价值。学好英语跨文化课程可以使他们能够根据不同语境灵活调整自己的文化参考框架,以保证国际贸易的有效性和恰当性。

3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跨文化教育是目前普遍被忽视的教育理念,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只在教育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没有对跨文化教育做出具体要求。然而,这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对实现英语全方位的教育十分重要。将跨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育不仅有利于英语学习者理解英语国家文章和书籍,而且能有效地促进英语经济价值的实现,使英语学习变得更加有实际意义,同时还能使英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有经济头脑的新时代人才。

目前中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现状大概包括三大方面。

(1)忽视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学习者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对目的语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很多高校把英语教育的重点放在听、说、读、写、译上,将文化教育排除在外。虽然很多外语教师意识到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却因课程安排,以及文化课得不到行政管理方面的认可和支持等因素,只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关注文化教育,将文化作为零碎知识和信息进行学习。如很多大学英语类教材每章关于跨文化的内容只有一个介绍两条文化知识的小框。一般情况下,老师只是针对这两三条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非常肤浅片面的蜻蜓点水式讲解。学生只能记住几个有限的概念,无法再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系统的,因为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系统全面的讲解,很多情况下也是无效的,基本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很多时候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导致对文化狭隘、僵化的理解。

(2)忽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没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育在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层面的作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其实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3)目前市面上关于跨文化英语教材,大多存在建设滞后现象。如材料陈旧,词语的释义老化等。在这些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是十年之前的,不能满足培养现代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而且很多教材都突出艺术和节日几个方面,其他有关文化的材料匮乏,取材分布不均匀,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全面掌握文化知识。

4对我国高校跨文化英语教育的建议

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语言学习与使用状况不协调的根源正是忽视语言经济价值的客观性。我国要根本改变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羁觯就必须理解语言的经济价值,深入研究语言在经济角度方面的价值意义,调整英语专业设置,适当地增加英语跨文化课程。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和各省省情,在不同的省份制定不同的教育大纲,同时采用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育方法和活动、编写教育材料等,使课程成系统化,使学生能通过语言为经济建设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

同时,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从跨文化的视角去分析考虑问题;同时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育中还要注重教师队伍的跨文化意识培养。更新跨文化英语教材,使教材符合我国具体国情,保持时代性和实用性。

另外,我国学者应该注重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不要生搬硬套国外的理念,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目前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中国跨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5结论

总之,本文建议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结合目前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经济价值的角度出发,进行一系列扎实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的跨文化教育方面,不要全盘照搬欧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教育模式,要根据本国基本国情以及各省具体省情,制定合理的跨文化教育目标,在跨文化教材、教师的跨文化培训上下大功夫,将跨文化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绍忠语用的经济价值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指导意义[J].外语教育,1998(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育要求[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3篇

[关键词]壮汉 双语教学 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育,是指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进而过渡到汉语的使用和学习,达到掌握使用多数民族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的一种双语教育形式。壮汉双语教育体制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广西壮族聚集区推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所谓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法,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壮汉双语‘同步’教学的基本步骤:学生在学前班阶段集中学习壮文,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并能具备对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壮汉双语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依据壮族儿童的思维方式使用壮语进行教学,在儿童能熟练使用壮文的情况下逐步过渡转入到使用汉语教学,使儿童更好地接受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国后,随着新壮文的创制,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从5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小学初步完成双语教学的模式,但是到了期间,这种教学模式被中断,直至1980年,广西区党委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几十年来,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虽然历时短暂,但是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壮汉双语教学是贯彻落实党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即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的缓慢都能享有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平等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还更有力地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马克思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在社会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民族关系方面的影响出发,主张和坚持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和限制。由于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这一内容和标志又将关系到每个民族的政治权利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因此,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的问题。”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依赖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天然条件上,过渡到主体民族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主体民族的族际语,融入语言多数民族。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壮族儿童更快地学习掌握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化,融入社会的发展中。

我国各民族操持不同的民族语言,从政策上保障语言发展的平等自由,对较弱的语言是一种保护,保护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壮汉双语教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地制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举措。1900年广西区政府确定壮文进小学的办学方针,即“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简称“十六字”方针)。这个方针的制定和确立给壮汉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壮为主”是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壮汉兼通”。这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壮族地区的科技文化,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友好关系,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进步。

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双语教育问题。以南宁市为例,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内或者城乡地区使用单一的汉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却收效甚微。南宁市的壮汉双语设置学校总共有28所,教学点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顺应壮族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特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广西壮族的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在农村成长的壮族儿童在入学接受教育之前接触到的都是壮语,基本上很少使用汉语,交流、对话方式都是用壮话进行,如果让壮族儿童一入学就使用汉语授课,他们无异于听天书。“广大农村的壮族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还有大批人不通汉语,尽管使用汉文教学,但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工程序,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都存在着壮汉互译的过程,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壮汉壮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上,这种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民族语文在汉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壮汉双语教学是一种过渡型的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将儿童从讲壮语转入到汉语的学习使用环境中,其潜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融入汉族的生活,也有效地解决国家基础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

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开发,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壮族地区实行壮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上林县下设三个壮汉双语教学点,分别为:上林县大丰镇黄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石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龙祥小学,通览该县2008年秋季小学期末各校文化素质检测成绩,发现皇周小学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分别为87.27%、89.14%,它已经超过了小学重点校70%及格率的要求,跟小学重点学校相比,及格率不相上下。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小学重点校及格率要达到70%,乡镇所在地学校要达到60%,农村小学达到30%。而地属农村小学范围的皇周小学的及格率远远超过了30%的要求。这不能不归功于该小学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语言的大力开发。上林县其他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学校的成绩相对进行单语教学的学校的成绩要相对优秀,如唐红乡石门小学多年来学生的初考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这说明了壮语在学生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这两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壮民族在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壮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为壮族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三、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文化参与的语言教学就像是在展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壮汉双语教学使用与壮语相伴的继承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多元文化,这是壮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互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相关文化都需要语言来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也需要语言来口耳相传,世代传递。民族语是维系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载体和纽带,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壮语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和继续自己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被有意识地包括在语言教学和学校物质和精神的整个环境中。这种做法尤其有助于鼓励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继承文化中来。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为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人时期对这种语言的继续使用保驾护航。因此,如果想使少数民族语言成为一种有用的和被使用的语言,对其文化的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校中,培育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不去开发其文化,或许是在为一个将死的器官配置一只生命助动器。而在创收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促进其文化的发展,则可能是为这种语言和文化注入一支维持生命的强心针”保存一种语言也是在保存一种文化,壮汉双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保护壮族文化,而壮文进学校不仅仅是立足于保护的角度而已,更注重于再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文化。

广西区200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壮汉双语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文和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壮汉双语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文化品味”。在步入信息化的今天,少数民族语言濒于灭绝的危险,这不止是在我国,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因此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双语教学也成为一种保存语言的有效途径。壮汉双语教育成了保护和发展壮语的最佳方式,通过教学的方式不断扩大使用壮语人口的数量,间接上推动了壮族文化的发展。壮族聚集区有大量的民间宗教、艺术、文化,都是使用壮文字作为记录的方式,如壮族歌谣的古籍和资料的整理也需要壮文,这无疑是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文化都需要壮文来记载,需要通过壮语这个语言载体来推动壮族文化的发展。

四、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何谓多元文化?科林•贝克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可以使人产生对社会的双重或多重的看法。会讲一种以上语言具有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有着更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他们更有可能去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设置壁垒和划定界线。多元文化主义不会带来同化主义环境中的减少性状态,相反,它赋予了人更多的东西,使过程具有增加的性质。从理想上讲,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会对他人和他人的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尊敬,不像单一文化背景的人那样古板地表现出更多的偏狭和文化上的内省。”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汇聚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双语教育有利于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双语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双语人,这些双语人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民族间出现大量的双语人才会产生双文化或多元文化现象。因此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顺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亦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承内容,甚至包括文化传承方法上的区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发展‘多元文化’。另外,‘多元文化’本身意味着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在语言、文化、经济、政治上寻求民族平等。”壮汉双语教育模式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促进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合作和了解,同时也给予汉族人民了解壮族的机会,相互吸收各自的优秀文化文明,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壮汉壮语教学这种模式不仅仅是让人们学会壮汉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态度。语言上的不通往往很容易造成民族间的隔阂和误解。就如语言也常常成为种族主义的标志和象征,但是种族主义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惧怕和误解中,因此只有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才能构建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4篇

关健词:教育国际化;大学生;文化危机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01-0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文化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会出现不对等互动和单向度的渗透。教育国际化中的跨文化既使大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是非判断。在跨文化的学习和运用中,我们应尊重各国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危机意识便是基于这种不平衡的渗透而引发的忧虑、深思和警醒。文化危机意识要求大学生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与外来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同时使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受外来干涉,保持价值观念、民族风格、生活方式的独立性。各国文化均有长短,我们的任务是扬长避短,重在建设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所以,维护当代中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安全,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保障多维互动的国家文化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1 充分认识国际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作用

在我们这个时代,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极大的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我们需要通过文化传播,对内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外要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共同创造世界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斗争的重要砝码。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就需要我们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中国化最新成果占领学术阵地尤其是高等教育这块阵地,牢牢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主导权,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百家争鸣、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充实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国文化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国家之间的亲和力。

2 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今时代西方文化强国凭借其雄厚的文化资源和强大的文化传媒力,企图对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主阵地的中国)实施隐形文化侵略和精神洗脑,使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具有权威性、普适性和合法性,使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遭到毁灭性同化、征服、掠夺和变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化时代的国家竞争在更深层次上的表现就是“塑造”人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竞争。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西方国家利用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对我国各类高校进行宗教渗透,吸引大学生参与做礼拜等宗教活动,利用某些外籍教师、留学生等在高校师生中进行宗教宣传、灌输、发展宗教信徒。西方国家的这种宗教渗透和扩张,在一定程度下冲击了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扰乱了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对校园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由于判别宗教与、迷信的能力不强被引入、迷信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严重威胁着校园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

西方发达国家以其明显的经济优势和先进的科技力量为依托,把持着文化交流中的主控权,控制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流量、流速、流向乃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的性质,网络文化的发展导致不同文化信息的善与恶、是与非界限变得模糊,对各国新闻传媒舆论导向和主流文化产生极大冲击,侵蚀着弱势文化国家、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从客观上看西方强势文化国家倚仗对信息技术的垄断,借助网络所特有的穿透力,突破传统的国家概念和框架,以微软为系统、以英语为主流语言进行全球性的“软”征服和全面的文化扩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语言交流规则、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长此以往国家的界线会随之模糊,政府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对“网民”的控制力会下降,国家权力被削弱,不可避免国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淡化不可避免。在我国不少大学生由于文化底蕴不深厚、知识结构不完善、社会阅历不丰富、思想认识不成熟等原因,极易受到网络文化中负面信息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还出现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的“认同困难”。这必然会严重弱化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抵消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3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危机意识,传承现代文化

3.1 树立大学生的文化忧患、安全意识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忧患意识和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华的崛起,民族的振兴。在大学生跨文化教育中,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表现形式上,我们要坚持民族精英文化教育与跨文化学习相结合,保持文化多样性和自主性的统一,培养大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理性的思考弘扬中国文化的精神,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认识越是充满民族特色的,就越是属于世界的;教育大学生坚持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充分认识文化对国家安全、民族独立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文化作为国家、民族发展软实力的价值,尽一切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中国语言伴随中国的文化产品成为世界各民族的主要沟通语言之一。这也是我们跨文化学习与运用的目的和要求。

3.2 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

文化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国家的安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全球化,面对中外文化的融合、碰撞与交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跨文化中的良莠是非。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外文化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如中国文化强调协调和秩序,强调家庭重于个人,社会重于个人;欧洲文化则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自由平等和博爱。因此,了解中外文化才有可能促进沟通和理解,,相互信任,促进交流与合作。当代大学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进青年群体,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既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又要培养大学生对多元文化落后腐朽现象和行为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增强大学生抗腐防变的能力。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乃至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作为迄今为止仍然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中国文化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我们既要保持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又要敢于摒弃中国文化中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东西,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外国文化,始终不懈地走综合创新之路。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成为人类现代多元文化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发展中国主流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关系,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人类文化,并加快培育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3.3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强化学生的文化安全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一体二面的关系。中国历史一再证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群体语言文字、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审美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风民俗、心理结构的根性表征,而且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既是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的必由之路,也是民族文化根性特征永不被扭曲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精华,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让大学生真正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抵御西方种种不良文化因素的侵蚀。

3.4 加大网络文化安全建设力度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教育部门应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网络文化安全管理办法,教育工作者更要善于运用网络工具,传播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网络文化中,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唱响、唱亮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与此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多样性和吸引性等特点,为文化安全教育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和范围,如加强网络伦理教育、网络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网自律意识,推动学校网络文化健康、有序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再有对于国家文化安全体系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有条件的院校要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从理论和实际深度结合的视角,以网上在线讨论和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观点,分析和思考带有多元价值取向的中外文化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澄清认识盲点,达成思想共识,促进校园稳定和谐。

3.5 健全校园文化安全机制

跨文化交流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主题的今天,教育国际化为我国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也必然受到西方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安全也就自然成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内容。为此,高校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支撑和调控作用,为校园文化安全构建强有力的思想屏障,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统领校园文化阵地,积极营造健康有益、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氛围,以重要节日庆典活动为契机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主题,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展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风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较强的文化艺术修养和是非鉴别能力,为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奠定雄厚的思想基础构筑坚同的心理防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制度的以及文化安全管制等措施和手段,加强对西方文化产品进入校园的管理,形成―个多层面的校园文化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辽宁. 论文化权力与意识形态安全――兼谈加强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J]. 学校党建与

思想教育,2012(12).

2唐踔,陈勇.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文化安全建设论略[J]. 教育文化论坛, 2011(4).

3王多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安全的挑战及对策[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4).

4陈蕾,刘伊. 文化全球化.文化安全.文化自觉[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3) .

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16-02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发展意义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在二十世纪初以英文“Culture Industry”出现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它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强有力的新兴产业。对于这一词的解释,由于各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明程度的不同,因此各国从本国角度出发,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观念。在中国,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主要包括提供文化产品、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文化传播服务的产业群以及相关的生产和服务群体。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地在强调和完善“文化产业”概念,并提出符合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执行方案,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文化产业对全世界各国发展民族伟大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文化产业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也是经济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以物质化的形式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加速了社会文明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朝阳产业。其次,文化产业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文化产业以文化为生产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生产具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创意性文化产品,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调控下,优胜劣汰,剔除传统腐朽的落后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观念和思想,不断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先进文化之内涵,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文化产业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当今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文化产业最能体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它以电影、电视剧、图书、刊物等为载体,在无形之中输送民族文化信息、思想观念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国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了本国文化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仅如此,文化产业以一种经济产业形态,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改变着原有的经济竞争格局,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升。

二、文化产业背景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挑战和要求

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远不及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传统式的艺术教育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国家要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时代的新要求,为文化产业输送大量的精英人才,满足文化市场对创意型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设计教育策略

中国艺术设计起步较晚,发展滞后,一直以美术专业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没有形成特有独立的设计教育理论和发展策略,不利于艺术设计的持久发展。国外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的出现早于中国,并且已经步入高速的发展阶段,一些发展艺术教育的措施和培养人才的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借鉴。例如英国人十分重视艺术对人们创造能力和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将高等艺术人才的培养拓展到普遍大众,提升了大众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刺激了消费市场,也对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设计人才创新性能力的开发。国外艺术教育注重实践,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与企业、市场相合作,了解市场动态,形成自己独有的创作理念。除此,国外教学还重视科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面对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中国也不能一味地照搬模仿,牵强附会地应用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而是要根据中国国情,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借鉴,取之精华,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之路。

(二)吸收传统之精华,引入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理念之中

艺术设计要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将中国源远流长的精髓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之中,使中国设计绽放出独具特色的风采。文化产业的发展核心在于文化产品的创新,而现今中国文化产业缺乏文化创造性和个性,虽然许多剽窃、模仿西方作品或是“Made in China”的代加工模式给产业带来短暂的财富,但是缺乏原创精神的产品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品牌,也不会为文化产业带来深远长久丰厚的利益。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体系,儒家的民本,仁义,和的思想,道家的超脱自然,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思想,一直都成为中国艺术的追求和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设计教育要做好“两手抓”的准备,既要着眼于国际,紧跟世界潮流,教授学生先进前卫的创作理念,又要把民族文化之精髓融入到创作之中,鼓励学生本土化的创作,使之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追求,创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的独特新颖的艺术设计作品。

(三)重视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文化产业是将个人化的艺术在广泛群众的心中形成共鸣,从而进行消费产生经济效益的活动。符合大众心理需求和审美习惯的设计作品会大大地刺激消费,促进整个文化市场的繁荣,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把消费需求视为创作的出发点,及时研究市场形势和消费者心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与市场相对接,将满足市场需求的形式、内容等表现出来。然而,过度地强调市场意识,容易把学生培养成市场的奴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遏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影响了艺术家个性化的创作,使创作通俗普遍化。艺术设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市场意识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校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有方向有目的地培养,引导善于洞察市场和研究消费者心理的学生积极参与市场实践活动,引导善于发散思维,想象和创造的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实施人才优势的重点培养,满足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三、发展文化产业――艺术设计教育的革故鼎新

(一)卸下传统教育模式的外壳,为艺术设计量身定做“新衣”

艺术设计是社会发展的新生产物,与其它美术专业相比,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将其列为美术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并采用以往中国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按照美术专业的教育模式安排课程,以同样的目标和方向培养和定位学生,导致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偏差性发展。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重视和强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过多地安排课时,却没有分配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虽然基础教育作为学习专业的坚固基石固然重要,但是艺术设计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实践来强化。尤其是在文化产业领域,艺术设计创作者不仅要投入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的学习,而且要更加融入市场观念,加强实践创作。文化产业是一个文化消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以及审美习惯对消费者起了导向作用,所以高等艺术学院要加大和企业的联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参与到一些广告设计、品牌设计、服装设计等商业活动中,获得市场信息,深入了解消费者,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市场创作,将艺术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

(二)提高招生质量,重视精英教育,培养创意性思维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并实行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可是扩招与人才素质能力形成反比,急剧增长的生源导致了教师队伍呈现结构性的短缺,学生众多,教师稀少,精英式的培养大大降低,“一锅煮”式的教学难以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滑,培养出大多缺乏创意思维的学生,无法弥补文化市场对高素质创意性人才的空缺。高等艺术院校在扩招的同时要加强对艺术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提高入学门槛,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除此,在教学方面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勇于创新,认真学好各门课程,拓展视野,创新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三)注重艺术生的文化教育,增强对综合课程的学习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社会学、哲学等各学科相互交融结合而成的具有综合性的学科。科学与艺术的联系甚为紧密,现代设计和科学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今天,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实现艺术设计创作的前提基础,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实践操作,而且要加强对设计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和文学等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生作为特长生,强调的是专业技术水平,对文化课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艺术生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能会对将来艺术设计创作产生影响。高等院校在对报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适当地提高对文化课程的要求,招收更多优秀的艺术生。不仅如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减少以往技法训练课的课时,增加对设计专业的学生的文化教育以及对综合课程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地重视技法而忽略文化课程,避免学生的表现能力强,而人文素质低的状况。

(四)加强对教师的审核,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目前一些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的教师是从别的专业直接转行到艺术设计的,没有学习研究过艺术设计,也不具备艺术设计的实践经验;还有一些学校将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高学历毕业生直接聘为教师,尽管他们理论知识颇为深厚,但并不一定对设计有很广泛的研究,难以很好地指引学生学习与创作。因此,作为教师应时刻铭记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了解社会市场行情,及时向学生提供新鲜的信息,并且弥补知识的匮乏,提高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则要严格审核每位教师,考察教师的讲课水平和学生的反应,确保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保证教师适得其位。

参考文献:

[1]项仲平.文化创意产业与当地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第6篇

在国际环境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需要形成改革思维,建立创新的教学理念,树立起跨文化教学原则,正确开展跨文化教学,平衡好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建立起综合、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问题教学进行研究。全书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第二章为外语教学法演变历程综述,包括不同的外语教学法发展历程,分别有翻译法(TranslatioMethod)、直接法(Direct Method)、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以及交际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第三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语言、文化与交际“三位一体”,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第四章为实证研究方法与设计以及教师跨文化教学访谈。第五章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成因,包括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从某种程度来说,交际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学生英Z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与他人交际沟通时,如果交际双方无法同时进入到相同的文化背景中,就容易出现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因此,高校英语教学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拥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对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能够根据不同的英语话题、语境等进行交流。这一要求不仅是当前高校英语教材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国际环境交流的迫切需求。文化包括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而语言是一面真实的镜子,人们在价值理念、语言表达与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将会使其语言行为、语篇组织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差异。因此,高校英语教学进行跨文化教学十分关键。首先,跨文化意识的强化有利于学生在使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的理解。如果缺乏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则必然会导致英语跨文化交流产生障碍。其次,外语教学学者认为,在交际行为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错误,分别为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其中文化错误尤其严重。例如,在与英语语言国家的人进行英语交流时,母语为英语的人对于他人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较为宽容;相反,如果出现了文化错误,则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由此可见,在国际环境下开展英语跨文化教学十分重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教材中寻找与跨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鉴于当前高校英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跨文化背景知识的课程,大学英语课堂就成为了学生获取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与相关信息的重要途径。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心选择的,涉及面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不同文化内容,这为跨文化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大学英语阅读材料来讲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俗,融入西方的文化开展教育,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例如,在关于动物的阅读材料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对于动物的不同解释。例如,为什么西方人不喜欢看到黑色的猫?龙的形象在西方人心中为什么是邪恶的? 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把“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dragons in Asia”了。第二,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不同的语法体系的特征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其内在逻辑形式与结构,并且探索语法形成的内在根源,从而发现其中所隐藏的文化因素。例如,汉语中的表述为“一块面包”,而英语则表述为“a piece of bread”。虽然汉语没有复数的变化,但是面包在概念上依然为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看作主食之一,吃的时候需要将面包切为数片,有时候还会在面包片上涂抹黄油,佐以牛奶或果汁。由此可以看出,在日常语法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不仅能使枯燥无聊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苏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讲师。)

第7篇

大学英语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正因如此,为了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大学英语教师掌握必要的国际交际能力。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文化的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礼貌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他们在交往中采取的礼貌策略也不尽相同。大学英语教师在和外籍教师或外籍学生进行的交流中,如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将直接影响交际质量,构成跨文化交际失误,引起误会、不快,甚至是冲突。因此,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要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具有跨文化教学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自己本身要具备跨文化意识,还要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对不同文化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标准、社会风俗、交际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和冲突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与语言的理解和交际有关的文化因素有敏锐的感觉,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对目的语的交际文化有所了解,并鼓励学生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文化交际转为有意识的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把英语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便在未来的交际活动中提高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只有大学英语教师充分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才能把这种观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有目的地研究教学方法如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有可能培养出21世纪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三.学校要加大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跨交际能力培养的培训工作

学校要高度地重视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训工作,为了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及时改革现有的教学大纲,增加跨文化能力的专业课程,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了解对外英语教育的前沿知识,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将其作为考核教师任职资格的主要标准。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安排培训在职教师的特色才艺课以及文化知识方面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才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很优秀,并能适应海外工作环境,具有实战经验的高端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人才。

四、加强高校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力度,有关师资培训部门应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指导措施,鼓励广大外语教师注重跨文化知识在外语教学上的应用研究,改变过去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教学脱节的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导向,使外语教师实现由教学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使跨文化教学的研究走向系统化。

五.让多数高校外语教师直接到目的语国家进修学习是不现实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主动地接触目的语文化,如利用原声影院、卫星电视节目来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感性认识。再者 ,鼓励高校教师阅读大量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是一个社会的全景图,是社会生活的万花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教师们也可以增加有关目的语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

结束语:由此可见,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跨交际能力是我们国家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增强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宽教师跨文化知识,提高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只是对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几点简单的分析,如有不足的地方,请各位同仁给与改正和批评。另外,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人士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蔡植瑜,邹慧民;第二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康莉,李艳,高松晖;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深层障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敖玉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孙玲玲,莫海文;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第8篇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步伐,在华的跨国企业与项目日益上升,对外贸易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必须在多国文化的氛围下工作、生活、学习。对到他国赴任的经理进行跨文化培训,已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必要环节。对于他国文化的切实理解,给国际营销,外贸管理的从业者,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好处,让管理者能制定出可行的市场切入点,产品定位,并满足顾客预期。

跨文化交际因此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跨文化交际,“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者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它既涉及各个层次的文化、语言、行为模式,又涉及交际。从精神层面,它负载了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外在表现,它体现为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行为。

语言交际方面,以英语为例,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英语是其国内国际贸易的标准用语;在非英语国家,二战以后,英语已广泛深入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领域。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日益成为国际化的商务语言,使英语成为现代商务社会的必备,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这种重视,从学习英语的人数,和学习年龄的提早充分体现出来。全球有近三、四亿人将英语作为母语,三亿多人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每天都跟英语打交道。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口很快将超过英语母语者人口。金惠康甚至断言,21世纪,“汉英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将成为全球化的主流趋势”。

面对日臻大同化的世界市场,跨国企业和机构的办公环境,对于管理人员而言,了解公司业务涉及国家的商务文化与范式,在目的国谈判应该具备的技巧,员工对目标文化所拥有的文化偏见与模式化态度,都可能影响公司业绩的完成。从市场来讲,无数成功的案例,从微软到英国最大连锁超市Tesco,都充分说明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为了进行有成本效益的营销,实现蓝海战略,第一步便是对当下的市场需求进行了解,并努力去适应。因此,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要了解市场,跨文化的教育与培训,成为管理者无法回避的话题。在商务交往和营销中,使用客户方语言带来的好处,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而对于跨国企业或机构内部来说,对拥有多文化背景的员工的管理,没有对语言和非语言的交际行为有同样的了解做基础,难免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冲突,不利于营建理想的沟通渠道,企业文化和内部运作交际环境,完成公司或机构目标。这样的大环境中,谁能更好掌握作为商务和官方通用语的英语语言,以及汉英跨文化知识,谁便能在国际商务竞争中多出一成胜算。

过去三十年中,商务英语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可商务跨文化培训和文化教育的意识还不足。综观目前的商务英语教材,更多是各种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术语,询盘、回盘的句型等语言交际的基本句型与范式,较少系统地研究英语国家商务文化整体范式,特别是非语言交际行为模式、文化规范。学校课程设置上,一般涉及普通的英语和基础商务知识。大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概况有肤浅了解,学习动机也不够高,也不够明确,教学效果平平。国际商贸中的跨文化课题,不言而喻地被划进了学生们从业后的自修课程。

二、关于汉英商务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思考

1.商务英语与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的学习,不能替代对文化的研究与传授。在真实的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的错误比文法的错误更严重。“交际加语言”是公认的加深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化成为语言包裹的内核。语言受制于它的使用社会群体所处的时空范畴,宗教、地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语言字面的理解,难以跨越“超语言”障碍,达到文化的深层理解与互通。作为时代的产物,语言极大地推动又限制了人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社会言语习惯又无意识地左右着社会现实。随着跨文化交际,从物质,到社会,再到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上,文化发生着适应与变化。研究跨文化交际,尤其是商务背景下的汉英文化交际,需要抓住处于风云际汇中的商海浪潮和语言特征,透视其负载的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为汉英跨文化交际者提供实践的指南。

在真实的商务交际环境中,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对于汉英双方文化的学习与了解与运用,并非靠一点指南,报刊杂志的报道,以及一点外贸必备技术手册就能办到。在国际机构中,语言的交际,在跨文化的联络、接待、宣传、交流、面谈、合作等交流活动中,在口语、书面以及视听等层面展开。在正规的商贸洽谈和日常运作中,其情景与任务等背景,决定了它所使用的风格和内容,与在其他环境中,如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特征不同。甚至在商务交际环境中,商贸谈判与日常商务活动所涉及的言语内容和风格,也截然不同。要研究商务英语交际环境中的语言特征、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符号与含义,就必须抓住其中一项,比如,跨文化联络中的电话,电子邮件、传真,跨文化接待中的住宿安排,会议,娱乐,互换礼物等等环节中的语言特征、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再从语言和它所承载的符号与意义等层面进行研究,剥离出语言上附加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文化习俗等。

英语作为国际商务语言,其语言与文化的二元性,已得到公认。国际商务交往中应具备的交际能力,并非靠单纯的语法,发音加词汇就能完成。它离不开对文化的了解与掌握。然而,话语者的语用能力,不能因为承认英语的文化纬度,而忽略英语语言的纯正性,否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以英语作为共通的商务交际工具时,就失去了有效的语言平台和交流渠道。

2.商务英语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语言行为,只是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行为的一部分;其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即非语言交际行为,同样忠诚不二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Knapp甚至认为,只有将语言体系与体语体系相结合,才构成完整的交际体系。做跨文化的研究,不能遗漏这一文化递质。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找出英语与汉语文化的异同,增加对文化的了解,提高跨文化意识,达到交际前就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预见并避免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在交际中“创造双方共同接受的交际氛围”,使商务英语交往和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商务交往的有效性。

三、关于汉英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的思考

1.内容和方式的改进

汉英商务交际的语言与非语言特质,现代的经济形式,注定大学商务英语在教学大纲的编制、教材编撰、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各环节中,遵循如下三方面原则。首先,要重视语言教学的规范,尤其是在商务背景下的规范表达。这一点,与普通的专业英语课程要求无异。商务英语,不代表其在语言质量上可以打折扣;相反,真实的语用环境要求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正确得体。

其次,要重视文化信息、社会环境的解释,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意识到,语言的流畅,需要配合以适当的场合和妥当的措辞与信息编码。从表浅的称谓,介绍打招呼,节日礼庆礼物互赠等方面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到深一层商务谈判中的措辞特征、时间观念、空间概念,以及它所蕴涵的文化色彩与意义、价值取向等,都需要首先纳入教师的对比研究范畴,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了解,既然我之美味,可以成彼之毒药;那我之礼貌,便可成为对彼之羞辱的道理。使其能恰当使用语言,传达意图要传达的信息。

再次,展开对非语言手段的信息,即体语系统的学习与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和经过商务英语培训的学生,应该既对商业运作了如指掌,在语言上运用纯熟,又应是体语的专家,擅长从体语中捕捉微妙的交际互动信息,进行有效的商务交际。

教学法上,单纯的翻译教学法显然无法适应现代商场交际的需求,交际能力的培训与语用能力的敏感与能力培训,势必组成教学与科研的一部分。同时,授课的方式上,应增强汉英文化的差异对比。形式上,应当多渠道引入多媒体影音资料,照片,幻灯,网络等,都可以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观摩、探讨、表演模拟、 英语角和晚会等,也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多形式的文化与语言环境。邀请汉英文化,举办文化差异的讲座,甚至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讲座,把商战实例与文化差异结合、分析、探讨等,也是有效的文化教育的方式。当然,其他有效的文化培训模式,如智力型,区域模拟型,自我认识型等等,也可参考, 培养从业者在大同化,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与认识。

这些改进,以及商务英语所面临的高度文化敏感的社交场景,对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从业老师不单是语言的忠实传播者与研究者,同时又是文化专家,还兼具商业运作方面的从业知识,能观商海风云,能洞察世事人情。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要获得跨文化意识,学生需要经历心理适应、行为认同等过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上,有四个阶段:首先是获得对一般文化特点的认识;将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比较,“意识到一些重要、细微复杂的文化特点”;再经过理性认识分析;最后立足于对方文化,体会其运用,获得认同,形成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对于汉英商务英语的文化教学,也应遵从这样的步骤和规律,培养学生在跨国商场上的文化敏感性。为造就未来国际化商业职场上合格的管理者,对学生培养跨文化语境下的管理技巧和技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

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还应遵循需求与动机激发和保持的规律。在此过程中,生命周期是不可忽略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的是一个人的年龄及家庭背景。很多文献表明,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对旅游及休闲等方式与产品的需要及选择。当他们从一个生命阶段迈向另一个生命阶段时,人们的需要发生了改变。这些研究结果体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启发与指导意义。

比如,对于青少年与刚步入成年者,其压倒一切的需求与心理压力是寻求独立,追求个人及社会认同。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与行课方式的设计上,我们应该把这些内部动机因素考虑在内,结合其心理成长的路径与轨迹,激发其学习动机,强调独立与认同,以及区别于父辈和旧做法的地方,诱导其在本着克服对父辈恐惧的动机、追求自我完善修为的同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目标,获得“自我成就”的畅快,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对于已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者,为他们设计的课程内容,就不能如上炮制。这些成年学习者,大多具有更明确的、以利害与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外部动机,希望学习与培训带给他们明显的工作绩效、晋升机会、完成学历或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从他们的心理诉求出发,寻找课程设置和课堂活动设计的灵感,才能调动与保持这些人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论

总之,商务英语的教学,需要将商战实例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相结合的教材,和合理科学的教学大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造就适应全球化经济环境的娇子。它要求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透视现代商务管理与营销,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实战,成为专修国际贸易学生的必备课程。让学生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模式与环境,具备对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能否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正常交流,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筛选人才的一个砝码。因此,作为跨国公司对员工的在职培训也好,作为为经贸专业的学生所开设课程也好,跨文化交际研究和教学,愈益成为一门必要的学科,和人们在商战中获胜的法宝。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尽量避免文化误解与冲突,跳出本民族中心论的窠臼,学会尊重对方的文化标准与价值观,达到与异族文化进行平等正常的交流,协调二元化文化。

参考文献:

孔 英:Cross-Cultural Influence on Manage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庚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heir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Aspect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Brassington,Frances, & Pettitt, Stephen, (2nd) Principles of Marketing[M], Harlow:Prentice Hall,2000

[4]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accessed on Nov,2002,25, 07

[5]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6]陈俊森 樊葳葳: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accessed on Nov.20, 2007

[11]Wang, Zhixin(王志欣)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vision of Englishness in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596~616,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3]方春祥:外贸函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陈 陈建平 羡锡彪:商务英语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5]刘醒吾:经贸英语口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6]He, Minzhi(何敏智):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C].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7]Orton, Jane, Naming and Framing[C].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胡文仲编),pp410~43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8]Cooper, C, et al Tourism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n) [M]. Prentice Hall: Harlow,1998

[19]Haywood, L. et al Understanding Leisure (2nd edn) [M]. Stanley Thornes (Publishers) Ltd: Cheltenham,1995

[20]Roberts, K. Youth and Leisure[M]. George Allen & Unwin (Publishers) Ltd:London,2002,1983

第9篇

关键词:文化语境;习语;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社会人在一定语境(Contest)下的交际工具”(Halliday,1976)。在交际过程中,为交际双方提供各种语境信息,能使交际双方更好的使用和理解话语的含义。对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只有了解传统文化下话语中存在的差异,才能够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语境

语境,顾名思义,是指言语的环境。胡壮麟教授(1994)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类。语言语境,指词、短语乃至更长的话语、语篇的前后内容;情景语境,指与交际相关的人物、场合及时间;文化语境是指语篇所涉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等。我们知道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语言也是如此。语境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它的本质是一定的语境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思维的交际行为。

文化语境通常蕴含在文字形式之中,它会间接的影响语义的传达,是一种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一般包括某种语言的文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风俗、人文景观等各种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差异要求我们在进行跨交际时要把词句放在大的、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考虑,并充分注意两种语言的差异及制约语言的社会文化,不能逐字逐句地采取英汉一一对应的形式来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浓缩的精华。“习语包含着特定的历史或文化内涵,且时常含有特定的文化价值观。从横向关系上讲,习语表现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文学作品等”。从以上陈述我们不难看出,事实上运用英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涉及到的是文化语境下的语言。在我们进行这种交际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到习语的时候,首先要进行文化语境的分析与辨别。例如:pound of flesh(合法不合理的要求)出自于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busy as a bee(忙忙碌碌)和last straw(使人无法承受的最后一击)又分别出自于英国诗人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由于英语中极大部分习语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种种文化因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因此,在这里我们将重点讨论语境对涉及到习语的跨文化交际。

二、文化语境与习语的跨文化交际

绝大多数英语习语都传递着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社会体制、、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文学艺术等文化信息。所以,要恰当的理解一个习语的意思,必须领会这个习语所依赖的文化语境,以及由此而获得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内涵表现为英语民族固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背景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等缘故,英语国家的人厌恶猫而喜欢狗因此很多与猫有关的习语都含贬义,而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则含褒义。例如: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都有走运的时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文化语境对涉及到习语的跨文化交际有制约和解释的作用。

文化语境是我们接近文化内质和灵魂的关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涉及到习语时首先必须把它本身的文化环境考虑进去。交际双方只有明了原语习语的基本语义信息和它附带的信仰、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才能有效的使用一定的转换方法,做到习语交际上的“等值和等效”。

语言的认知性注定了两种不同文化中习语寓意上的对等。在这种情况下,交际双方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即明了又不失原文色彩。直译法适用于比喻性词语中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情况。

“直译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语的民族色彩,而且使译语读者能多接触并逐渐去接纳原语的文化特色”(郭建中,2000)。事实上,英语中很多比喻性习语已在汉语中广泛使用。如:crocodile’s tears(鳄鱼的眼泪)都用来指别人假心肠,坏心肠,但表面上装作假惺惺的样子;Pandora’s box(潘多拉宝盒)都用来比喻会带来不幸的礼物,灾难的深渊。由此可见,直译的方法可以使交际双方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相互的文化背景,有益于跨文化交际。

在汉英两种文化背景下,除了寓意对等的习语外还有寓意部分对等习语。这种情况下,交际双方可以采用本族文化中与之寓意对应的习惯用法进行交流,即在保留原有喻义的前提下,套用或借用译语习语来代替原语习语。如:“Monkey makesthe mare go”可以理解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由此可知交际方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形象生动的表现出原语的意思,同时又不失为彼此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三、结语

文化语境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在涉及到习语方面的交际活动。因此在进行习语交际中,交际者必须了解对方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交际方式。交际方法也许因译者而不同,但基本原则应该不变,那就是审慎考虑习语的文化语境,尽可能做到既有信度又有效度的交际。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Iongman,1976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西方文化;文化熏陶;有效措施

作为文化观念的主要表达形式,文化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人类传统文化的总体意识与看法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密切联系着文化与实践的相对关系,促进着社会主义各项活动的进行。因此,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必要理论保障与实践指导。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化经济日益扩展的进程中,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也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文化在不断更新与替换的同时也在逐步适应着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整体步伐。物欲横流的社会正在严重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在冲刷我国五千多年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步侵蚀着国民的灵魂。但无论是怎样的现代文化的导入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不能改变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真谛。浅谈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导入,我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坚持,但也必须做到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兼容并济。我们要做的是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步剔除并替代糟粕的、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文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意识体系。大学英语的学习从本质上看就是对国外先进文化的引进,只要将我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化进行良好的融合,以我国新时期文化意识体系为科学指导进行文化的提取与定向吸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需求,同时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满足文化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熏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必须厘清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孕育语言的土壤,是培育语言特性的源泉。语言在实现沟通的过程中,实质上也是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的交际功能,需要适时地进行文化教育,增强学生文化领悟力。不同文化之间又存在巨大差异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还应突出跨文化传播的理念,加强文化知识的输入,以及与英语基础知识的融合。

其次,导入中西文化能够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英语教学中经常涉及一些单词、词组、短句,以及句型等,不少教师仍然采取机械的教学法,学生也一直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法,使得大学英语教学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境地。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能适时地导入中西文化,将生动有趣的历史、地理、社会风俗等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既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另外,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西文化熏陶,既为大学生学习英语奠定了基础,也为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提供了文化食粮。学生在接受中西文化熏陶过程中,将进一步开阔视野,增进对事物的认知水平。大学生学习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还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石。例如有的学生将来会参与接待外宾,或者参与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的志愿者工作,了解欧美文化,无疑提升学生的工作质量,也有利于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面貌,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二、立足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大学英语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一)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和参与感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部分教师将情景教学课变成一堂“电影放映课”,学生欣然接受,教师轻松授课,看似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实则于教学无益,白白浪费时间。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聚焦于学习上,而不是通过“纯娱乐”的方式对学生不负责。教师应科学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作用,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际交流和合作,全方位提高师资质量

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学习,全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性,从中提取适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元素。大学教师应以加强自身文化教育为基础,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准确无误地将文化理念和英语教学相结合。另外,大学英语应培养和挖掘自身的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还需积极建构有利的外部环境,搭建科学高效的平台。其一,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外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取经”,定期吸收外校教师来校合作教学;其二,安排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例如定期外派教师赴欧美学习培训,吸收国外优秀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

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人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更加密切,急需建立一个畅通无阻、科学高效的沟通渠道。然而,如果交流双方不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语言习俗,就会使沟通产生障碍,甚至发生误解,以及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当今世界,英语具有全球影响力,成为各国之间最重要的交流语言。因此,大学生需加强英语学习,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影响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关键因素便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只有减小差异差异才能更好地增进交流。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育职业教育;有机融合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做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运动员个人未来发展,更关乎国家利益和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针对运动员这一特殊人群的文化教育保障工作也已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为解决此问题,我国政府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0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是夯实竞技体育的基础。要把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纳入到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局中通盘考虑。”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不解决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问题,会阻碍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通过对我国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存在问题较多,加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任务艰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为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提供理论指导和工作模型借鉴,笔者对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融合背景、存在问题及工作模型、方法干预等体育职业教育融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体育、管理、教育方面学术报刊、书籍和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方面的资料,文献来源主要有体育学术核心期刊、学术专著、相关网站等,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1.2.2 实地调研、统计法

2009~2013年,在我校学生处和教研室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北京队在役运动员信息资源和体育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提供参考数据和实践依据。

1.2.3 专家访谈法

在调研的同时,还对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教学行政部门管理专家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为研究拓展了思路,并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考证。

2 影响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因素分析

2.1 融合缺陷―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模式与价值取向模糊

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新的用人机制下,运动员退役安置已经由指标分配代之以人才市场竞争,运动员在结束运动生涯后,只有少数竞技体育成绩一流的选手才能获得较大的择业空间,大多数运动员选择范围较小,只能等待安置。而在世界先进国家,体育早已被列入从小接受的教育系列,运动员不但文化素质高,而且对运动项目理解深、成才率高,退役后能成为社会各行业的出色人才。

归根溯源,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主要依附于体育系统。在传统的训练体系中,运动员的成长之路是:少体校、省(市)体校、青年队、省(市)体工队的集中训练制。系统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的矛盾,造成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由于体育和教育系统未适时建立相互支持、协调的融合机制,运动员文化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保障,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监督和保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导致文化教育组织管理松散,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状况越来越严重,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理解。此外,运动员文化教育单位目标的“唯一性”,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质量缺乏标准,教学体系方面目标不明确,课程和专业面较窄,教学内容滞后以及运动员常年经历紧张、枯燥、高强度的训练,重视竞技成绩,使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目的性大打折扣,目标唯一性环境下的运动员“自我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

2.2 融合依据―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匹配问题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主体,担负着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和为祖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他们做出了超常的付出和贡献,但其所处的文化教育环境却不尽如人意。从表面上看,运动员的不同文化处境是由个人能力的具体差异造成的,实际上却是与我们选拔、培养教育模式及保障机制密切相关。

从2011年北京市优秀运动员学生项目分布数据分析可知,重竞技项目学生所占比例大大多于其他项目,如图1所示。

为了更真实、客观地进行研究,根据“重竞技运动员退役转型健身教练的对接研究”课题研究,我们设计了《重竞技运动员对健身教练从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木樨园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先农坛运动技术学校、北京市什刹海运动技术学校的北京市在役重竞技运动员进行了体育职业教育意向调查。

问卷共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11个封闭性题目,1个开放性题目,从多个角度了解重竞技运动员对体育职业教育的认识。其中,对运动员未来理想职业的调查如图2所示。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到,约有24%的受调查对象希望从事健身教练这个行业,并把其作为理想职业。

另外,在一项对运动员是否愿意接受健身教练行业培训的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如图3所示。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有43%的受调查者愿意接受培训,35%会考虑,不管将来是否从事健身教练。以何种形式(兼职或者全职),健身教练的相关培训是比较被认可的。

与体育职业教育的需求相比,现有竞技体育专业教学课程仍沿袭体育院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保证了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存在着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叠,课程知识点缺少衔接,缺乏以能力培养为主的综合应用知识以及单个知识点的立体性、应用性不足,专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融合策略与途径

3.1 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

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人的职业生涯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的教育水平、程度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新型文化教育的创新模式,“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富有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1.1 以坚持“体教结合”为原则,增强师生交融互动为基点,建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

构建“多维育才体系”职业教育工作模型,是以“体教结合”培养模式为重要原则,既涉及运动员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涉及其综合职业素质培养。首先,我们可通过借鉴清华大学办跳水队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大、中、小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从定点、定项目、合理选材等方面着手,力争在大、中、小学之间形成输送与吸纳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机制,形成职教、成教,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条龙”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教学体系结构,为真正实现“多维育才体系”培养模式鸣锣开道。其次,关注以生为本的文化教育取向,基本要求是:坚持以生为本,内容系统,层次清楚,循序渐进,兼顾运动员学习知识化与技能化、标准化与竞技化的统一。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平台”和“师生论坛”等活动项目搭建师生交融互动平台,促进教师时刻联系运动员学生,深度融入其学习与训练。

与此同时,建立在役运动员文化教育预警机制,是对文化教育的现实状况―包括文化教育的方法、内容是否适应运动员,文化教育是否取得预期的成效,文化教育状况是否恶化等方面发出预报信号,提醒教育者要不断研究、不断完善、及时改进、及时应对、及早作准备,防止运动员思想状况变化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方法。通过文化教育预警机制,一旦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出现警报,教育者可及时发现和掌握其教育状况可能的发展方向,较为及时和准确地判断运动员学习、训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在不稳定因素快速积聚以前采取措施,缓解或消解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文化教育和竞技训练提供有力的保障措施。建议教育单位成立文化教育预警机制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科学的文化教育预警指标体系,制定调查研究方案,及时收集和定期反映运动员文化教育状况的各项指标,及时估量其思想发展趋势,制定防止引发在役运动员影响学习、训练的思想问题的相关政策。

3.1.2 提倡以“竞技能力”为核心,变灌输教学法为模块教学法,建立文化教育多维度运行机制

在役运动员经常承受着极大的生理、心理负荷,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不同运动项目、技术水平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学习状况、文化教育程度、个体差异十分显著。“多维育才体系”的模型教学工作,要本着实用、易学的原则,合理设置适合运动员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和特点,根据体育专业能力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运动训练能力是主线、竞技能力是核心、人体运动科学为训练服务的理念,将专业课划分为四个模块。具体包括: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四个模块将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和竞技能力的训练过程,从浅到深,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知识的整合,凸显专业课课程体系改革的三大要点,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强调“厚基础”,竞技能力训练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突出“专业特色”,职业能力拓展模块强调“宽口径”,最后达到“综合素质全面,专业基础宽厚,专项技能突出,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职业能力培养融合目标(如图4所示)。

其中,在竞技能力训练模块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将竞技能力的内容作为核心,紧紧围绕运动训练,最大限度地贴近运动员的兴趣点,并进行以竞技能力为中心的知识包整合,体现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特点,为运动员理解运动训练原理、方法并进行科学训练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科学训练的意识和自行进行科学训练的能力。

在职业能力拓展模块的设置上,结合运动员在多年训练中积累的运动训练经验和知识,诱导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健身技能,并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若干单元知识包,通过学习有效提高运动员职业能力并为运动员分流和二次择业奠定一定基础。建构结构如图5所示。

中专阶段:对现役运动员、教练员及退役运动员做调研,依据应知、必会、够用的原则筛选教学内容,进行以专业基础知识模块、竞技能力训练模块和竞技能力保障模块为主的教学。综合学生的特点,培养目标是通过中专阶段的学习,使学生能在运动训练中领会教练的意图,完成教练的训练计划,了解运动对人体的主要影响;如果不能继续运动生涯,也能为其二次择业奠定一定的文化基础。二级运动员在保证与一线运动员看齐的基础上增加拓展模块教学,以应对分流。

高职阶段:在高职阶段,主要开展竞技能力训练模块、竞技能力保障模块、职业拓展模块的教学。通过单元知识包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技能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及在运动训练中出现伤病的紧急处理和伤后的自我恢复训练的能力。教学内容在调研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宽度、深度加以延伸,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社会上认可度较高的从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内容进行对接,在教学过程中予以渗透。

此外,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不是教育单位单方面的事情。要想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和增强效率,我们必须建立整个社会参与的有效运作的多维度文化教育机制,这种多维度的文化教育机制的主体结构可由运动队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学校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家庭支持的文化教育机制这三个子系统组成。

3.2 “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

3.2.1 以循环过程为核心,理念方法向反思、实践专业技能操作转换融合

行动学习法不仅是一种通过项目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一种自我发展的实用工具。行动学习涉及行动学习小组,经过与其他人一起工作,大大提高决策的质量。它是一个体验(观察反思)、理解(领悟认识)、计划(方案设计)、行动(实践验证),进而制订下一步行动计划的学习过程(如图6所示)。

行动学习法的精髓是“反思”,强调学习者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在反思提升中成长的学习过程。它的学习模式非常适合应用于专业技能培训,其方法为职业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一条新的思路。行动学习过程是从学生自己在专业技能训练中遇到实际问题开始的,经过学生的反复思考、研讨,逐步按行动学习法在专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解决问题并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付诸行动。所谓付诸行动,就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去参与实际的操作实践,完成已经确立的行动学习项目,这一步是行动学习循环的核心。在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完成行动学习项目的同时,他们必然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去体验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由此,他们的专业操作技能就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3.2.2 以竞技能力为核心,专业知识向就业技能行动学习法转换融合

通过“行动学习法”改革干预,突出竞技体育专业特色,围绕运动训练主线,突出竞技能力为核心,以人体运动科学知识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理念开展教学,并以单元知识能力为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相关训练知识包,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同时创建单元知识包,突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围绕单个知识点,进行立体式包装,其中分别囊括了运动生理学、人体运动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运动营养等学科知识。通过整合转化,减少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整合过程,注重能力培养。通过此项研究,初步将运动员多年积累的运动训练知识转化为运动员的一部分就业技能,突出体育职业能力特色。

4 结束语

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作为教育主体,其对模式的选择、利用、创造过程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模式对教育主体施加影响也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多维育才体系”体育职业能力工作模型和“行动学习法”干预与职业专业技能融合研究,作为一种新型倾向体育职业能力文化教育模式,体现了教育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它将在培育体育职业能力特色,加强“体教结合”与后备力量储备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运动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关系到整支运动员队伍的建设及其功能发挥,更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既能攀登竞技体育高峰,又能适应现代社会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合格体育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2] 胡小明.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体育科学,2011,31(6):5-9.

[3] 康伟.关于高职体育院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探析[J].理论界,2011(7):209-211.

[4] 孟庆波.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125-126.

[5] 石坤.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19-120.

[6] 王迎远.程教育政策评估模型(CPIR)构建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5):3-57.

[7] HALL C J,LANE A M.Effects of rapid weight loss on moodand performance amongboxers[J].Br J Sports Med,2001,35(6):390-395.

[8] 顾春先,邬红丽,肖波,何文涛.中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标体系研究[J].体育科学,2010(8):41-48.

第12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交际 跨文化交际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人类文化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文化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工具。而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使各民族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上产生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制约各民族之间语言的顺利交流。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进行跨文化的语言交际已经成为对人们的一种要求,如果我们掌握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就能很顺利的进行语言交际。一般来说,了解和掌握一种民族文化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正确识别和理解不同文化特有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功能;熟悉常用词汇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语言特征,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人际关系,了解那些语体特征。

1.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语言交际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其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们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这里就汉语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为例,阐释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语言交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词汇方面

词汇是一种语言的基石,是信息的载体,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当人们看到一个词的时候就会首先想到它的意思,然后联想到一系列的情景,在脑海中形成意象。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脑海中形成的意象就会不同。比如红色,可能中国人就会立马想到“喜庆”、“幸福”,而外国人就会想到“极端”、“恐怖”等字眼。英文单词的引申意义,对于中国人的理解能力也是一个考验,英文的很多单词都不是表面上看到的意思,这更多的需要去接触,去理解。如“black sheep"这个词,中国人会认为是“黑色的绵羊”,但是西方人会理解为“害群之马”,这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又如:外国有一句夸人的话:“You are a good dog”,意思是“你是个好人”,如果中国人不知道这层引申意义,就会闹笑话,中国人一听,以为是在骂自己,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说一个人是“狗”是骂人的话。所以在进行语言交际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中西方词汇之间的差异,要多进行积累,以免在进行交际时闹出笑话,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1.2生活用语方面

东西方国家在见面寒暄、称呼及谈话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果没有了解这些差异,不但可能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还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中国人在日常见面寒暄时,经常会说:“你好啊!”遇见很熟的人时经常会说:“吃了吗?”“去哪啊?”这是长期以来的中华民族习惯造就的;而美国人则会说:“How are you doing,my friend?”,英国人则喜好说:“How do you do?”。而中国人在称呼上是很讲究的,由于封建传统的观念,要讲究长幼尊卑、等级差异,晚辈对长辈的称呼要十分尊敬,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而英语中的称呼就简单地多,一般比较笼统和模糊,可以不分辈分差别,都按名称呼。中西方在谈话内容上也不尽相同,中国人见面总是喜欢把家里其余人的情况都问个遍,还可以问工作、工资等西方人都认为很隐私的问题;西方人在一起时,经常以谈论天气、经济等为主。

1.3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方面

人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体现其社会的价值观,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只有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民族才是强大的民族。人们价值观的不同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中国人在交流时是比较含蓄的,委婉的,注重“话外之音”达到的效果,如果说话太过直接明显是很没有礼貌的;而西方国家往往是直接大胆的,他们崇尚“直言快语”,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中国人的集体主义非常强烈,强调集体团结、相互合作,重视“关系”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是会被认为“自私”的;而在西方国家,他们的个人主义是非常强烈的,他们注重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凡事依赖别人的人是无能的。

不同的文化教育也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往往比较相信直觉,相信“眼见为实”,往往承认已经既定的事实;而外国人往往重视探索,注重通过亲身体验得到结果。这不同的思维方式就造就了不同的社会现象,中国人喜欢安静,眷恋亲情和家园,重视血缘关系,重视一个家庭的团结;而西方人则注重探索、冒险和独立,这也是外国孩子独立早的原因,他们往往到成人年龄后就会和父母分开生活。

1.4禁忌和崇信方面

不同的文化产生背景使各民族的禁忌也不相同。比如对数字的崇信和禁忌,众所周知,“六”在中国人眼中是再好不过的数字,“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证明。“八”这个数字也是中国人喜爱的,“八”代表着“发”,象征着发财。“九”在汉语的发音中和“久”谐音,因此中国人常用“久”作为祝福语,代表“长长久久”。而“四”这个数字在中国是很受避讳的,因为它和“死”谐音,所以人们在选择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日期等时,都忌讳用“四”这个字;而在西方国家中,对“四”这个数字倒是没有很多的说法,受基督宗教的影响,他们喜爱的是“三”和“七”,“十三”和“五”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他们甚至对“十三”的忌讳达到了恐怖的地步。

而中西方国家对动物的禁忌也是非常不相同的。中国受古代传说的影响,“龙”这种动物是种信仰,代表着吉祥和传奇,“龙”代表“真命天子”,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所以很多的褒义词成语里都出现了“龙”这个字,比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而在西方国家中,“龙”是非常凶残的邪恶的动物,他们都忌讳提到“龙”这种动物。再如,在中国文化中,“猫”这种动物常常用来表示亲昵、宠爱的意思,比如“小馋猫”、“小懒猫”等;但是在西方国家中,“猫”常常特指“心怀鬼胎的女人”,是个贬义词。

2.结束语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这一工具表达思想,达到交际的目的。在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注意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一味的按照自己的认知行事,就会闹笑话,甚至如果我们出现违反交际原则的文化错误,就会被视为缺乏教养,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积累知识的同时,高度关注各国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很重要的,要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学会如何在不同的场合与人进行语言交际的时候,正确地应对文化之间的差异,建造和谐的跨文化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孙红蕾 中西方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时代文学.2009,15

[2]洪颖 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

[3]荣磊 浅析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22

第13篇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中外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提升本国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挑战,纷纷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潮流,分析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大脑及感受器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人的基本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大学素质教育就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教学和环境的积极作用,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结构,成为有较高综合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与教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了人性与教养,具有了人文素质,否则与动物并无区别。[2]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它是一种后天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之间的对比。

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一些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大都已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例如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总体性教育目标,各高校据此制定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4]这样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国家意志,而我国的培养目标,国家只是从宏观上表示将其作为一个战略意图,还未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约束或指导能力比较强,而我国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大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大都仅仅是一种原则性很强而操作性很弱的指导性规定;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在高等院校取得共识,并在这个层次上得到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而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教育主要内容的对比。

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我国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历史类教育等课程,占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相比较,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热情很高,但课程仓促上马多,精品课程少;临时起意多,长远打算少;随意性强,目的性弱。所以,总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相比,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教育基本方法的对比。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比较起来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方式仍显得过于单调,除了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并没有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状况与大学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相映衬,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学年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苦乐不均”的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和“单边主义”行为,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5]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鉴于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下面方面进行改变,对于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6]

(二)提高认识,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创新、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文学科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教育的功利主义变得日益突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间接主导了这个社会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领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坚持发展观,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高校教学体制。

当前,在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评估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改善高校教学体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实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很大的益处。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讲座,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历代名人的雕塑、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亭阁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教师的道德素质、政治思想、举止言行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专业课程教学的文化含量,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感染的力量。其次,学校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形势,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积累起比我们较为丰富的经验,要想在这个浪潮中不被淘汰,我们要有所选择地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但要注意“本土化”与“西化”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姜维军.论大学生素质教育[J].理论界,2003,2.

[2]李国华.谈人文素质教育[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张勇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1.

[4][7]刘献君等.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7,(4).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46-02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传承和积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战略基础。在信息网络时代,面对东西方文化碰撞,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遇到了新的困扰和挑战,高等学校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变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干扰和挑战

1.外来文化的输入和渗透使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之后衍生出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质和价值认同,是我们构筑现代精神文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弱化和遗忘。然而,在当今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这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传统文化正承受着大众文化和西方文化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变化,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便捷的网络信息和多元的异国文化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同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二文化空间”,外来思想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到的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为:无政府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崇洋等思想和行为。富有民族特色的信仰、节日、服饰、礼节、道德、习俗正在被“挤兑”。

2.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传播弱化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大众文化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和市场商品化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由消费意识形态筹划和引导大众,以大众传媒和信息网络为载体,以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普及化、时尚化为运作模式的一种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其具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并依赖大众媒体传播。中国的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滋养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迅速壮大为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的不足是其单调、平淡、庸俗的特点容易在富裕生活中产生诱惑和孤独感,这些消极因素在庸俗大众文化发展过程中会被放大,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大众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无政府主义、金钱至上、奢侈享乐等价值观对我国社会的渗透,它的广泛传播干扰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赞美,降低了大学生自身道德要求的标准。

二、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内容,当代大学生有责任对其进行继承和发扬。面对新挑战,我们应该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以适应大学生成长的环境特点,提升传统文化教育水平。

1.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增加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当前形势下,对于教材建设,应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传统文化素材及教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挖掘能够体现现代意义的传统经典,特别是注意搜集蕴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作品,用新语境,从现代视角对传统典故进行阐释,激发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之能够古为今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授课形式,尤其是文科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从语言文字、人文精神、文化品格、民俗风尚、审美意趣等不同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讲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其中,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多媒体课件,组织故事会、诗歌朗诵、英模报告和专题讨论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化传媒、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并不是人们单纯用来娱乐的手段,而是承载着一定的政治价值取向,塑造和引导社会时代价值观念的精神工具。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在面对丰富多彩、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流行文化时,稍有不慎,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年流行文化,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多样性和便利性的特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大学生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比如一本好书、一部包含传统文化并符合当代青年欣赏需求的电影或电视剧、一部历史纪录片等都可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可以在重要的纪念日前后开展学习英雄模范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刘胡兰、、雷锋等历史英模的事迹和姚明、洪战辉、钟南山等现代“双百”人物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其思想感情,充实其精神生活,提升其道德境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推动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利用信息网络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零点调查公司于2015年3月23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更是高达97.9%,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移动互联网和PC互联网的时长为3.4小时和2.7小时。

互联网上丰富的知识资源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消除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各种各样的论坛、专业网站提供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学生可以方便地提问并获得及时解答。信息网络的公开性和便捷性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使用图书馆纸质资料进行学习的习惯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现有的电子版资源。针对这一趋势,利用现代信息网络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更可以高效地将传统文化内容传递给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建立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把英模故事、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等内容制作成网络共享资源,以贴近大学生浏览网络信息习惯的媒介进行传递,如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等,以便于学生浏览,引起学生兴趣,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爱国主义、励志、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一方面,在校园建筑、教学设施和各类人文景观当中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营造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环境。可以利用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让每面墙壁、每条路牌、每块石头、每个雕像说话,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历经千百年风雨冲刷的名言名句背后的故事,引导大学生体会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树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络、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广泛地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音乐、书法、诗歌鉴赏类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陶冶其高雅情操。也可以在校园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如校园植树、校园义卖、帮困扶贫、敬老助残等公益活动,实现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行动中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王征国.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刘洁.网络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挑战和改革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曹宏.和谐视域中高师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2,(02).

第15篇

>>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党史教育初探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法制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素质教育何去何从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 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时效性 试论新形势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 新形势下青少年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 浅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新形势下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廉洁文化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 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廉政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实践“四个层次”做好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 探析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特征及工作的开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新形势下青少年开展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杜淑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形势下,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四个方面,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孝道文化 青少年 意义 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45-02

近年来,全国好多地方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通过寻找、发掘、宣传新时期孝心少年的典型代表,展现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了青少年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为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一 中华孝道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持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单从字形看,“孝”字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即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父慈子孝之意。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孝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所在。《论语・学而》这样说,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华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就连教育的“教”字,也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二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意义

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在历史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皇家的敕命、官方的条律、书院的诠释和坊间的劝谕一起,将孝道成功地塑造成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信条,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

但当下,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德价值体系尤其是孝道遭受激烈的冲突与损毁,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和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些家庭的代际关系失衡和重心下移,家庭的培养教育功能弱化;信息化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父母的地位和权威受到挑战;纷繁复杂信息的左右,代沟的形成与加深,使少数青少年对父母缺乏孝敬感,对他人缺乏道德感;多样经济成分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使得部分青少年的家庭观念淡化,功利思想严重,从而使传统孝道文化中尊长敬老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我们应汲取“孝”传统的合理成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弘扬孝道文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具体而言,其意义有:

1.牢记“孝”的本意:养亲尊亲,体味亲情

养亲是孝行的基本要求,养亲主要指物质上的供养。就孝而言,不仅要养父母之体,还要养父母之志,即尊亲。孝的最高层次是尊亲,尊亲表现在态度和蔼上,表现在日常相处的“和颜悦色”上,表现在意见相左时的“柔声以谏”上,表现在分担家务的“劳而不怨”上。对父母之尊源于对父母之爱,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悦色,有悦色者必有婉容。这正是动物之养与人类之养的区别。话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孩子是否长大,父母双亲总会将爱无私地给予儿女。

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就是说:为子女者要想想自己生病时,父母那种忧愁、担心的心情。在中国,父母对子女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从生育到婚姻甚至隔代抚养,中国的父母都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对这如山的父爱,如河的母爱,要用心体会,养亲尊亲,及时行孝是最好的情感回报。正所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把握“孝”的引申意:立身有为,回报感恩

《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所谓孝就应该立身,即珍爱自己的身体,远离祸害,不放纵自己,把持本心。孔子有句名言“父母唯其忧”,这句话还教育我们:为人子女者尽量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要注意安全、遵纪守法等,做到了这些也是孝。所谓孝还应该成就功业,自立自强,自食其力,奉养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就要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父母给予了生命,便要好好珍惜生命,让生命健康成长,孝敬父母,体恤父母之艰难,主动承担家庭责任。还要倡导青少年放眼世界,心怀众生,练就本领,建功立业,奉献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生命的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独立则中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中国雄于地球。”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应昂然前行。自强不息、发奋有为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时代要求的回应,是对家庭责任的担当,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振兴。要感恩大自然的护佑,感恩国家和社会的培养,感恩师长的教诲,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心更要感恩于行,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

3.理解“孝”的拓展意:推孝及仁,“大孝”博爱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是仁的根本。孝即尊亲,仁即爱人。尊亲和爱人是可以沟通的,从中国宗法社会家国同构的体制来看,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居家尊亲,于国则应忠君;在家友悌,出外则应爱众。所以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之说。通过孝道教育,最终让学生形成爱人的品质,引导学生由回报父母到感激所有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懂得感恩,因为感恩的心态比感恩的行动更重要。发扬传统孝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由家庭亲情开始,扩展升华为爱家、爱国、爱天下,这才是孝道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新形势下开展青少年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

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家庭是肥沃土壤,学校是主要阵地,社会是重要保障,要有效整合三方教育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教育实践活动。

1.感知孝道文化,汲取传统美德之精华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要教育青少年感知孝道文化,首先,要查资料,走进孝道文化。可以由学校牵头,成立“孝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徜徉书海、漫游e网,广泛收集有关孝道文化的知识:收集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收集有关“孝”的故事。其次,聆听故事,体味孝之魅力。学校分班举行“慈孝”故事会,选择优胜者举办“慈孝”故事擂台赛,以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去了解、搜集、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传统。通过故事会,许多耐人寻味的“慈孝”故事被整理出来,而且学生可以进行理想化的演绎和再创造,以此来调动学生探寻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再次,访孝事观遗迹,置身生活接受教育。学校要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观遗迹、访孝事、读祭文、写感想等措施来感受人们对孝德的推崇。

2.开展感恩孝亲系列活动

着眼于“小”字,让学生从小事做起。开展各种活动,诸如给父母端一杯茶;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洗一次碗(或做其他家务);为父母唱一首歌曲;给父母(或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信;给长辈买(或制作)一份礼物;给老师一份满分作业(或试卷)等。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敬老爱老志愿者服务小组,到孤寡老人家庭或福利院、敬老院照顾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搀扶老人散步,或设计制作敬老宣传单和黑板报,深入社区进行敬老爱老宣传等。

4.开展竞赛评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