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烧伤患者康复护理

第1篇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康复护理;护理体会

烧伤是在生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意外事故,特别是在城市化不断进展、生产不断机械化的今天,烧伤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烧伤发生后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多会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大面积的烧伤患者,在烧伤发生时就面临诸多险境,虽然在医疗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对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的急救和一系列救治措施有了很大的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在后期依旧存在恢复困难、恢复不良的问题,为此落下残疾或其他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本文中笔者就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做总结分析做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收治的诊断为大面积烧伤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3岁至47岁,烧伤面积为50%-98%,均为深Ⅱ度-Ⅲ度烧伤,其中:火焰烧伤26例,热液烫伤3例,化学烧伤1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入院后按照一般烧伤患者的救治原则,及时地清创、保护创面,早期及时补充液体,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血容量休克,并且早期彻底地清楚烧焦坏死的皮肤和组织,行自体、异体皮瓣的移植等治疗。在度过危险期后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给予恢复性治疗。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协助功能锻炼、减少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预防并发症发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家庭教育、出院后随访。2 结 果

本组30例患者中按照个性化的综合康复措施并在良好的护理条件下,有26例坚持康复治疗较好,并且在外观和功能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果满意,占86.67%;另外4例患者由于诸多原因(包括遵医行为较差、烧伤治疗不满意等)未能取得理想的康复效果,在出院后又多次进行整形美容手术治疗。3 护理措施讨论

3.1 一般基础护理 对患者进行简要的健康和疾病知识普及教育,使患者了解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并对康复训练治疗的流程和可能的不适有所了解,以做好心理准备。由于烧伤患者失去了皮肤这一阻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的巨大屏障,很容易因为感染而发生意外,因此有必要对住院的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除了做到每天定时对病房彻底消毒、空气净化外,对出入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房的人员也应该严格要求;在饮食方面,康复期患者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选择多纤维、低脂、多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蛋类、肉类、糖类等,同时忌食辛辣调味品。

3.2 要求护理 对于烧伤的患者,进入康复期后很多伤口已经开始结痂,此时正确的可以极其有效地防止患者烧伤后瘢痕的形成以及粘连、挛缩状况的出现,不同部位的护理需要不同的姿势,总体上来说,不论任何部位的烧伤,尽量使该部位的皮肤在松弛和自然的状态下,是皮肤的纹理复合正常的解剖位置,避免烧伤部位皮肤的扭曲、受压、折叠凳,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局部皮肤的挛缩而影响美容和肢体关节的功能。如头部烧伤,仰卧时头居中,避免耳部受压,躯干的上半部分如胸背部,双上肢等烧伤时,要外展肩关节,以确保双上肢不与其发生粘连。

3.3 心理护理 不论何种烧伤的发生都有着其较为突然的一面,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会使很多患者心理产生巨大的挫折感和不幸感,在加上由于烧伤后劳动能力的暂时丧失和经济收入的减低,又有疾病本身的痛苦和住院治疗周期的漫长、恢复的困难,恢复后面临外貌上的不美观,很多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愤怒、痛苦、焦虑、悲观等情绪,严重地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因此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确保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正确疾病管的关键,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从言语上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建立对疾病和生活的信心,乐观的面对所发生的不幸。

3.4 压力用品使用指导 压力可使瘢痕组织缺血、低氧,抑制纤维细胞增生,使胶原纤维生成减少,使瘢痕变薄变软。在创面愈合后,向其讲解坚持穿戴压力用品的作用,尽早给予和督促使用弹性套,每天穿戴至少20小时以上。

第2篇

【关键词】系统化康复;护理;烧伤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90-02

深度肢体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常因早期处理不当及后期缺乏正确的功能训练等因素,导致肢体瘢痕增生、挛缩、粘连等多种畸形的发生,严重影响四肢的外观及功能,后期需实施外科手术重建功能和改善外形[1]。因此,早期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是深度肢体烧伤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我科自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对肢体深度烧伤患者,早期进行系统化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2012年我科共诊治肢体烧伤患者63例,其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16-65岁;烧伤深度均为深Ⅱ~Ⅲ度,其中火焰烧伤43例、热水烫伤13例、热压伤4例、化学烧伤3例。根据奇数、偶数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32例,对照组31例,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病程15-31d。创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能小范围主动活动,无直接的肌腱或关节损伤。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深度、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功能障碍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方法

2.1 所有病例入院后给予重症监护、补液、手术等常规诊治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给予患者相应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解答患者相应的问题,在患者进行锻炼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指导。

2.2 研究组除常规护理外,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由经过康复技术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包括评估,肢体功能的训练,健康教育,心理及认知功能的康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2.1制订系统化康复护理计划: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评估,根据烧伤部位、深度、面积、烧伤后时间、患者的意识状态、文化程度、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状况等情况早期制定系统化康复护理计划。

2.2.2 心理支持:主要向患者介绍早期进行系统化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成功病例,调动其积极的心理,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让患者了解康复基本程序及预期目标。并说明康复治疗是漫长的艰辛之路,只要横下心渡过“疼痛关”坚持主动和锻炼,最终会得到满意的康复。同时疏导其家属安慰体贴患者,避免不良刺激,对患者演示较好的方法与技巧给予不同程度的赞扬,鼓励其坚持康复的勇气和决心。

2.2.3健康教育:耐心讲解深度烧伤后出现的各种症状、药物的作用、康复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意识,使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定期组织患者或家属集中观看肢体功能锻炼的录像,然后再组织患者或家属讨论,相互交流。推荐烧伤康复有关的书籍、杂志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2.2.4预防创面感染:对早期未结痂的深度烧伤创面要勤换药,一般用浸有磺胺嘧啶锌或纳米银抗菌凝胶的油性单层无菌敷料覆盖于刨面上,外周再加厚敷料。若见敷料有渗湿,则应立即更换敷料。换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到无伤操作,争取创面按期愈合。

2.2.5肢体功能训练:早期疗法(入院到术前):深度烧伤愈后瘢痕的增生和挛缩特性,烧伤早期将肢体各关节保持在功能位和对抗挛缩位。上肢及肩关节烧伤时,上肢外展90度,肘关节伸直,腕关节取中位,掌指关节屈曲60-70度,指间关节伸直或屈曲5-10度,拇指呈外展对掌位,双下肢外展呈45-60度,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曲90度等[2]。视患者伤情,伤后3-7d内安排切削痂手术,切削痂深度:深Ⅱ度创面削痂至正常组织;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浅层,可保留健康的脂肪组织及通畅的皮下静脉[2]。切削痂后关节部位采用大张中厚自体皮移植覆盖创面,非关节部位视烧伤面积采用自体皮片网状植皮或邮票植皮。术后处理:受皮区加压包扎,固定于功能位和伸直位,予以抗炎治疗,术后5-7d换药,10d左右拆线。拆线后皮片完全成活者即帮助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3-5次/天,10-20分/次。方法:先从不疼痛部位开始,活动度由小到大,活动范围逐渐扩展至疼痛部位,双臂上举、外展,屈伸肘、腕,前臂旋前、旋后,伸屈指;双下肢练习静力肌肉收缩、外展、直腿抬高及屈伸髋、膝、踝,练习足背屈[3]。

2.2.6加压疗法: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自制)加压包扎。弹力套有护臂、手套、腿套、足套等不同类型和规格。在使用弹力套的过程中,在瘢痕未隆起之前开始加压,在不影响远端血运的前提下愈紧愈好[2]。若引起肢端水肿、发绀、麻木,则应适当减轻压力。目前推荐的压力是3.2-4.0kPa ,大约需要6-8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压迫的间歇时间不超过30min。

2.2.7药物疗法:舒疤宁祛瘢硅酮凝胶或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应用于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和深度烧伤愈合创面的部位。方法:局部清洁后,将舒疤宁祛瘢硅酮凝胶或疤痕止痒软化乳膏适量均匀涂抹于瘢痕的表面,每天两三次,连续使用三个月。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4 结果

通过对63例患者的护理,两组疗效比较,在早期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与常规护理治疗有一定的差异,两组患者准确演示功能锻炼、配合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及功能恢复的效果、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 讨论

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对功能康复影响最大的就是深度烧伤创面。浅度烧伤经治疗,创面愈合后,不遗留疤痕,对机体外观、功能无大的影响;但深度烧伤由于疤痕的增生或疤痕挛缩产生畸形和功能障碍,特别是肢体深度烧伤后的畸形发生率高,尤其是手畸形发生率高达50%-70%。因此,为促进创面尽快愈合,防止瘢痕及其挛缩产生肢体畸形与功能障碍,对肢体深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方法来改善或避免肢体深度烧伤后的疤痕增生挛缩导致的外观功能的影响。特别是关节功能部位、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的功能外观的改善,对患者治疗后回归社会、参加社会活动、自身功能的恢复、心理影响的消除等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对以往的康复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明显疗效。从结果看,实验组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提高了患者配合功能锻炼的主动性及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4]。

参考文献

[1]易南,王冰水等,系统康复治疗手烧伤的效果及成本评价[J].中华烧伤护理杂志,2009,25(6):422-424.

[2]王德怀,钟宇,陈大夫.功能部位深度烧伤的综合康复治疗320例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杂志,2011,32(11):1669-1670.

第3篇

烧伤严重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遗留瘢痕,影响患者的容貌、部分功能受损,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障碍。部分患者因容貌和肢体功能的改变,不能很好接受临床上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能够接受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患者的健康护理行为,降低患者的发病率与致残率。因此,烧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研究表明有效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的康复[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现作如下报告。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收集我院2015-2016年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在13-56岁,平均年龄29.54±4.57岁,烧伤原因:热液烫伤6例,火烧伤8例,蒸汽灼伤6例,电弧灼伤7例,瓦斯爆炸3例,烧伤面积在20-75%。观察组(30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在11-59岁,平均年龄28.65±3.24岁,烧伤原因:热液烫伤7例,火烧伤8例,蒸汽灼伤5例,电弧灼伤8例,瓦斯爆炸2例,烧伤面积在25-7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烧伤类型、烧伤面积以及一般临床症状上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临床治疗,抗休克、抗感染以及植皮手术,基面几近愈合,并且烧伤程度在Ⅱ―Ⅲ度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遗留[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在患者康复期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措施有①心理健康教育:烧伤患者治愈后最担心便是烧伤对容貌带来的影响。重度烧伤患者A后遗留不同范围的瘢痕,影响患者的形象。在护理问题上患者容易产生自我形象紊乱,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害怕融入社会生活。长时间的住院治疗,消耗了家庭的经济,也使得患者及患者家属产生疲倦。面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护理计划,针对患者的家庭情况,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出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回避患者的提问,不私下评论患者(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容貌,主动热情与患者交流,在面对患者时不要一直盯着瘢痕看,向看待正常人的心态对待患者。帮助建立患者自信心与自尊心,向患者介绍成功康复的病友,克服自卑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康复中来。②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环境给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形式,使临床健康教育不只是流于形式。可采用图片教育,视频演示或者患者角色之间的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带来的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的内容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可泛泛而谈,要细致化,体现在具体问题上,例如关于瘢痕形成的原因,功能恢复中的具体锻炼方式,用药的知识。告知患者功能的摆放,四肢关节的运动方法以及面部表情肌运动。③家庭健康教育:烧伤患者在治疗上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家庭的精神与经济,健康教育应将患者家属囊括,主动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交流,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家属家庭的鼓励与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通过患者家属的精心照顾与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够有勇气面对康复,坚持功能锻炼,自我努力改善生活现状,提高自护能力。患者得到全方面的康复护理,促进功能恢复,有利于降低患者家庭的压力,同时促进患者健康恢复。

1.3 观察标准。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包括4个方面:自我护理技能、健康认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其中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患者对烧伤康复知识的知晓率,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率越高。

1.4 数据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数据。其中P

2.结果

2.1观察组烧伤患者的康复知识知晓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观察组烧伤患者的ESCA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烧伤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健康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护士对烧伤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欠缺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临床护理工作的繁忙,护士容易忽略坚持康复的重要性[3]。患者则因心理上的自卑,常常表现出自我封闭,不接受康复护理[4]。有效的康复知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健康教育应用于烧伤患者康复期护理中,起到监督与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为134.2±15.1,对照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104.1±17.6,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在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泊.健康教育在烧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2):141-142.

[2] 方璐,刘小芳,李卉梅等.集体宣教法在大面积烧伤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6,31(4):303-304.

第4篇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康复性护理措施; 常规临床烧伤护理;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arge area burn.Method:78 cases with large area burn in burn surgery of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39 cases,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iv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otal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4.87%,whic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1.7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Large area bur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 Routine clinical burn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aise 53300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3

大面积烧伤者在创面愈合后,往往因新生皮肤的颜色变化、瘙痒、创面瘢痕增生以及痉挛等,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甚至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文献[1-2]表明,尽早实施正确、有效的功能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创面瘢痕增生以及挛缩畸形率,从而减少整形手术,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生理和心理进行恢复,使其尽快的融入社会。本研究调查分析2013年

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后期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旨在探讨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从而为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3年7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7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定义为干预组(39例,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其中干预组男

23例,女16例;年龄20~56岁,平均(35.2±4.2)岁;烧伤面积为33%~92%体表总面积,平均(47.3±8.3)%;烧伤深度:Ⅱ度

15例,Ⅲ度24例。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18~58岁,平均(36.1±4.5)岁;烧伤面积为35%~92%体表总面积,平均(46.9±8.5)%;烧伤深度:Ⅱ度17例,Ⅲ度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临床烧伤护理,入院后主管护士负责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和病情,完成入院宣传教育,对用药知识进行讲解。按照医嘱完善相关检查,获取检验样本,配合医生对创面按时进行换药。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基础实施综合康复护理。(1)关节肌力活动护理:由医师对患者进行握力、捏力等测试,针对肌肉情况拟定康复护理方案。患者取平卧位,护士双手抬高患者伤肢,双侧踝关节被动内外翻、屈伸等运动,频率保持在10~20次/min,反复进行15次训练。对臀大肌、腓肠肌、股四头肌等部位按照从近心端向远心端的按摩,时间约3 min,反复进行10次。双侧膝关节做屈伸,频率为10~15次/min,反复进行15~20次,双侧交换进行。鼓励患者多进行腕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锻炼,频率为10~20次/min,放松1 min,反复进行10~15次。(2)心理护理:大面积烧伤疼痛剧烈,心理处于焦虑、恐惧、担忧的状态,对病情影响较大,恢复缓慢。故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关心和疏导,提高安全感层次,帮助患者释放压力。(3)健康教育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程度重,用药时间长。患者对病情认知不够,常会引起药物剂量不够或擅自停药,进而造成治疗失败。故护士需告知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同时告知其需坚持用药,出院后仍需要坚持治疗,消除患者对药物毒副作用的顾虑,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减轻其思想负担。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调查工具采用美国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以及功能性日常生活量表,并根据量表的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3]。采用自制问卷实施不记名调查,对于存在功能障碍而无法书写者或不识字者,则由护理人员对问卷进行口述,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78份,全数收回,回收率为100%。本研究中量表包括两部分共14项内容。第一部分为患者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包括梳洗、穿衣、行走、进食、上厕所以及洗澡六项内容;第二部分为工具性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主要包括服药、备餐、洗衣、做家务、购物、打电话、使用交通工具以及自理经济共八项内容。评分标准(1~4分):评分共分为4个等级,1级为完全自理,2级为存在困难,3级为需要帮助,4级为完全无法做。结果评定标准:按照总分、各分量表得分以及单项得分进行判定,其中,高于20分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在单项评分中,0分表示恢复好,1分表示恢复良好,2~3分表示恢复一般;4分表示恢复差[4-5]。总恢复=恢复好+恢复良好+恢复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录入SPSS 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情况比较

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后共恢复37例,对照组共恢复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组护理后生活质量中各项因子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情况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病情程度均严重,疗程长,患者承受痛楚大,且费用也高,即便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功能、外貌损毁等严重的后果,因其受伤面积大,极易发生创面感染,对患者的康复极不利,故科学、严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为病情的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对病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相关研究表明,在患者住院期间,予以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并由专业医师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在出院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自我康复训练的方法,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7-8]。本研究中,接受专业护理干预指导者的功能康复情况显著优于自我康复者,表明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专业功能康复指导,可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且干预组生活质量四项因子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健康、心理、精神、经济、家庭等方面存在的负面问题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利因素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文静.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5(9):2260-2262.

[2]曾t玮.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93-694.

[3]陈玉.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4):196-197.

[4]张媛.综合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15(4):150-151.

[5]刘敏希,曾洁梅,侯小妹.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52-154.

[6]魏彩兰.护理干预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606-1607.

[7]马桂芹.综合护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44-45.

[8]李莉.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浸浴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7-60.

[9]王慰君.整体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32-33.

第5篇

我院自2006年1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263例烧伤病人进行分类处理,其中62例属重度烧伤病人(烧伤面积在27%-45%,深度达Ⅲ度)。对重度烧伤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采取了传统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设立专职护士特殊护理,以下详细论述。

1 特殊护理的重要性

烧伤病人绝大多数属意外事件所致,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和功能障碍。往往不但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痛苦,还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甚至有些患者走上自杀的道路。所以重烧伤病人的康复程度和康复效果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联系到病人以后生活质量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在正常治疗基础上如何缩短病程;如何使瘢痕和功能障碍减轻,就显示出了特殊护理的重要性。

2 特殊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根据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及时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重烧伤病人心理活动是错综复杂的,更具有烧伤病人心理活动的特殊性。在这方面我们选择了具备良好的护士,并具有烧伤专业和心理护理知识的护士做特殊护理工作。从语言、行为、谈心、诱导等方面进行解释、劝说、讲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反复地鼓励病人重新建立起生存的希望,力求用完善的心态去正视今后的生活,以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生活的勇气。

2.2 压力护理 根据我们专职护士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对广泛性大面积烧伤形成的增生性瘢痕。在康复过程中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包扎,压力为3-5kPa,由专职护士负责观察加压后的局部组织变化,以压力不适或静脉回流障碍和肢体末端水肿为度。如压力达到3kPa出现组织或肢体水肿时,由专职护士定期放开(持续加压4小时后放开1小时)。

2.3 热疗护理 对于肢体关节周围的瘢痕挛缩,我们用T、D、P热疗仪进行热辐射治疗护理,热头对准瘢痕部位,距离以没有烧痛感为准,40分钟为一治疗单位,间隔1小时后继续热疗,如此反复,保持一日4次。

3 讨论

第6篇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康复期;心理分析;心理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及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敏感、易怒,自卑,烦躁、焦虑,压抑,恐惧,抑郁,甚至轻生等等。若心理护理得当,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促进作用。现将我院护理心得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面积均在50%以上Ⅱ度和Ⅲ度火焰伤,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1~49岁。已婚已育37例,未婚3例。经过多次换药,整形手术,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后100%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所有患者愿意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85%的患者ADL评分在60分以上,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1.2方法

1.2.1按年龄段分组法

1.2.2对患者心理进行探讨、分析 ①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患者多种方式的交流可从多方面了解患者的现实情况,比如:患者的性格,爱好,擅长,生活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及家庭状况等。②运用各种量表,具体如下:

1.2.2.1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 可以初步了解创伤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程度,从而掌握患者内心状态。评定结果显示:100%的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分别取心理干预后第1个月与第3个月的量表测评结果来进行对比,仔细分析得出结果,见表2。

1.2.2.2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评定的分界值是 46分:正常;46~50分:轻度焦虑;50分:焦虑。症状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主要统计:40例患者的评定结果见表3。

1.2.2.3焦虑自评量表(SAS) 标准分:25~49正常;50~59轻度抑郁;60~69中度抑郁;70及以上严重抑郁。主要统计40例患者的评定结果见表4。

2 护理措施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良好的护换关系是保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尽快康复的基础。在心理护理时亲切地称呼患者的可爱名,另外在护士站准备了一个快乐画板,画板是每天都有一则小贴士,内容一般是幽默笑话、励志名言、看图打成语等,用此活动可以随时与患者进行互动,加强沟通交流,增强感情。

2.2做好基础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其中皮肤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为重点。向患者讲解皮肤在愈合过程出现的不适感的原因,以获得患者的配合,尽量不搔抓。鼓励患者主动活动全身各关节以增强肌力;每天早晨坚持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工作,如:洗涑、叠被、穿衣等。

2.3针对患者不同心理障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3.1易怒的患者 不生气,不顶撞,换位思考,耐心劝导,使其尽快恢复平静。对于烦躁的患者应做到:①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听轻音乐、看电视等);②消除身体不适的原因(如局部皮肤瘙痒、创面疼痛等);③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三次以上;④遵医嘱用口服药(奥氮平、米氮平、盐酸舍曲林等)。

2.3.2自卑的患者 ①评估自卑的主要原因(毁容,肢体残缺,功能障碍等;②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对症下药;③强调患者的人格优点或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④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树立信心。

2.3.3焦虑和抑郁患者 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循序渐进的向患者讲明形成瘢痕畸形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烧伤后期的变化,在临床防治瘢痕增生治疗的同时,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现实,同时将好的结果及能通过整形美容等方法改善瘢痕告诉患者,使其逐步接受现实,不灰心,不绝望。向患者介绍烧伤整形、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教肢体障碍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告诉患者预后效果良好,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术恢复完善烧伤肢体功能,向截肢的患者介绍康复后可用利用假肢来替代,同样可以做到美观,实用的效果。使患者拥有必要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治疗效果。

2.3.4恐惧心理的患者 ①避免其受到外界的刺激(尽可能避免与患者讨论其害怕看到和听到的一些事物,比如,火焰,红色物体,爆炸等词语);②强化训练(由于患者最怕的就是火,119警报声,抽血,我们可以试探性的先让患者从视觉,听觉,然后触觉逐步消除恐惧心理);③习惯可怕情景(有意识频繁用患者害怕的食物刺激患者,通过一段时间后,患者意识到对自己的身体并无妨碍,慢慢的便不再惧怕);④保证足够的睡眠,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作息,对于睡眠障碍的患者,遵医嘱予以药物改善。

2.3.5厌世,轻生的患者 ①用孩子来点燃患者的希望,找到寄托;②用家人的关爱给患者带来安慰;③用友人的关心给患者感情支持;④以小爱释大爱。让患者走出自己内心黑暗的误区,迈入周围人群及社会的一种情感跨越,使其情怀得到升华。从而放下自己的悲伤,释怀于他人与未来。

3 讨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各自的家庭、生活背景、文化层次,伤势及年龄等各有不同,所以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各有差异。我们既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共性化,又要找出个性化,只有我们改变以往的被动护理模式,主动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去,利用更多的时间去与患者沟通,遵循现代整体护理模式的的特点,把护士真正还给患者!现在世人都在感叹:时间都去哪里啦?我们的时间应该去哪里呢?我认为应该去患者那里!台湾的护理宗旨是: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这也就是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所以她们习惯称患者为:我的患者,患者称她们为:我的护士。曾经调查过20例患者,100%的患者都希望医务人员能更多时间与他们沟通交流,因为他们最需要的是自己的康复情况,而最能提供信息的就是我们医护人员。作为临床责任护士,我们应明确自己的任务,即减轻患者的痛苦,恢复、促进并维持患者的健康为己任,巧妙运用有意识心理护理和无意识心理护理,掌握归纳出共性化的心理护理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共性化需要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错综复杂性的特点,所以要求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总结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真正需要。只有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比如:增强的求住愿望,强烈的康复动机,人机合作愿望的加强等等,积极运用心理干预,掌握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使其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你会发现可以积极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才能对患者的心理平衡得以调整。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治疗同等重要,如果达不到社会康复的话,生命一样岌岌可危。所以,康复期的护理工作一定要特别重视,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江红.护理心理学基础[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4-16.

[2]郭莉莉,贺敬春,孙艳秋,等.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C]//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2(10):298-299.

[3]夏占娥,韩传平,南秀荣,等.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3,5(10):16-18.

[4]邹恂.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

第7篇

[关键词] 烧伤;瘢痕;修复;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121-02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意外损伤,该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1]。烧伤可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体伤痛,并给人体正常排汗与活动带来障碍。且一般烧伤创面愈合后会有瘢痕形成,影响人体美观,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打击。目前。对于烧伤瘢痕的修复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整形手术。在烧伤瘢痕修复中的护理方面,应注意预防和控制感染、瘢痕护理、康复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对收治的烧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68例烧伤患者,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17~49岁,平均(29.6±2.3)岁;入院时间为烧伤后3~5 h,其中火焰伤18例,电击伤16例,化学性烧伤10例,烫伤24例。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内清洁、空气流通及适宜的温湿度,并定期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1.2.2 预防感染护理 正确护理创面可有效防止感染及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密切观察创面颜色、气味及渗出情况,经常采取水疗或0.01%的高锰酸钾液浸浴彻底清洁创面,然后用生物敷料覆盖。注意保持创面干燥,避免受压,避免抓挠创面,以免感染,同时按医嘱准确使用抗生素。

1.2.3 心理护理 烧伤瘢痕患者往往不能接受现实,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普遍存在着焦虑、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2],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4 瘢痕护理 为预防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可配合硅凝胶瘢痕贴粘贴,采用离子喷雾对瘢痕进行喷雾护理,按摩瘢痕及其周围皮肤,按摩时应掌握适当的力度。

1.2.5 康复护理 帮助和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指导患者进行伸展肌肉和关节锻炼等康复功能训练。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同时配合弹力套压迫疗法、硅凝胶瘢痕贴等预防瘢痕增生和瘢痕挛缩。

1.3 评价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程度划分为[2]:0度:不痛;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疼痛程度分级法(NRs)标准[3]:用0~10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剧痛。疼痛程度分级: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周的护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为(5.13±0.8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8±1.92)分,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2.12±3.2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76±7.69)d,观察组的创面愈合率为7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7%,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疼痛能够产生血压升高、肌肉僵硬、心律紊乱、呕吐、呼吸急促、恶心、心率加快[4],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跳骤停的症状,如果处理不当,给烧伤的救治和创面的愈合带来不良影响,而烧伤疼痛是烧伤引起全身病理生理变化的必然结果,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因此,对烧伤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及其心理功能。烧伤可致残余创面迁延不愈[5,6],因此,对烧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极为重要。

本研究对34例烧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均优于施行常规护理,其效果较为显著。说明综合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预后,表明对创伤患者采用合适的护理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和症状,并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对进一步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性及患者的康复程度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雁如,周桂东,李少兰,等. Ⅱ度烧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5):2018-2019.

[2] 景福琴,刘凤云,孙聪北,等. 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0):89-90.

[3] 周琴,臧妍,苗丹民.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烧伤后功能与外形恢复中的应用[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53-155.

[4] 方梅,柳晖,陈武鹏,等.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研究[J]. 护理研究,2010,24(10):2660-2661.

[5] 王雪莲. 烧伤患者疼痛的护理进展[J]. 广州医药,2010,4(2):48.

第8篇

【关键词】 面部烧伤;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恢复; 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6-007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6.041

近年来,随着烧伤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烧伤的死亡率显著下降。但烧伤后期的康复过程比较漫长,患者除了要忍受烧伤带来的疼痛、功能受限,还承受着烧伤造成的瘢痕所带来的心理创伤,尤其是女性患者,这种心理创伤更为严重。总体而言,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除了对烧伤的患者加强治疗外,还应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护理干预[1]。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烧伤护理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创伤的治愈,还要求治愈后患者能够以最接近正常的身心面貌面对生活、工作。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对25例女性烧伤患者实施全面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面部烧伤的女性,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意识清楚,受教育程度在5年以上,理解及沟通能力好,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主观感受;(2)均自愿参与研究;(3)年龄18岁以上;(4)未合并有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5)烧伤深度为轻度和中度;(6)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听力、语言障碍,沟通障碍;(2)既往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史;(3)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者;(4)合并恶性肿瘤;(5)既往脑器质性疾病;(6)严重的其他躯体疾病;(7)长期卧床。其中25例采用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年龄19~55岁,平均(35.5±12.6)岁。烧伤程度:轻度14例,中度11例。婚姻情况:已婚19例,未婚6例。受教育年限6~17年,平均(13.4±3.5)年。病程1~6 d,平均(3.2±1.4)d。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年龄21~60岁,平均(36.2±13.2)岁。烧伤程度:轻度12例,中度13例。婚姻情况:已婚17例,未婚8例。受教育年限6~18年,平均(13.2±4.2)年。

病程1~7 d,平均(3.8±1.2)d。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烧伤程度、病程、烧伤部位、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住院期间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如清创、换药、抗感染、支持和对症治疗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治疗、换药护理、环境护理、营养指导、预防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1 针对性处理各种创面 眼部烧伤的患者,使用红霉素眼药水滴眼4~6次/d,睡前涂抹金霉素眼药膏1~2次/d,及时采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合并眼睑外翻者除上述护理外,采用大小适宜的凡士林纱布补覆盖双眼[2]。鼻、口腔烧伤者除及时清除分泌物及痂皮外,避免食物和残渣污染创面,嘱避免过度张口牵动周围痂皮皱裂。患者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及周围。耳廓烧伤者采用棉垫圈垫起,避免压迫耳廓。外耳道烧伤者在其外口处放置无菌干棉球。

1.2.2 心理护理 面部烧伤的女性患者心理压力较大,有研究报道,其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配合度和治疗效果[3]。因此,要特别重视对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由护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好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烧伤早期结合宣传资料讲解烧伤的相关知识、治疗和预后,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介绍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树立患者的康复信心。烧伤中期重要的是进行支持疗法,护士加强病房巡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感受,给予同情和安慰。发动亲属和朋友的力量,多探视患者。还可在病房内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分贝控制在40~60 dB,2次/d。烧伤后期主要是采取激励疗法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表达、宣泄情绪,面对现实,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精神支柱和兴奋点,引导患者逐步自理。

1.2.3 康复护理 随着创面逐渐愈合,会感到奇痒无比,这是烧伤后的正常现象,嘱患者不要着急、不能乱抓,防止愈合创面破溃感染,以轻轻拍打的方式止痒。创伤愈合后指导患者进行相关功能锻炼,恢复口周功能。告知患者外出遮盖头面部,避免日晒及紫外线照射。嘱创面可涂抹润肤膏保护,禁食辛辣食物,服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可采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口服或外用瘢痕增生的食物,以减少瘢痕增生及畸形[4]。

1.3 观察指标

(1)康复情况:包括自理能力和住院时间。其中自理能力分为完全恢复、部分恢复和未恢复,采用生活功能Bathel指数评定,具体评定标准见参考文献[5]。(2)心理状态: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个量表均有20个题目,每个题目四级评分。按照中国常模,SAS>50分为有焦虑,SDS>53分为有抑郁,评分越高,表明越焦虑或抑郁。(3)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的4个等级。(4)生活质量:采用简明烧伤量表(BSHS-A)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关系、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4个方面,总分为4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或F检验,总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恢复及心理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理能力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经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烧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是由于热毒外袭,造成的肌肤灼烂,皮肉焦卷。对于面部烧伤的女性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患者不仅要担心疾病的康复,而且更担心因为容貌的改变,影响自身的工作、生活和婚姻[6]。因此,在对面部烧伤的女性患者烧伤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对治疗的辅助作用外,还要干预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耐受力、勇气和毅力。有研究认为应当将心理护理与抗休克、抗感染等临床治疗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7]。

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面部女性烧伤患者的创面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护理,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自理能力恢复的好,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高,生活质量评分高,均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方面改善显著[8]。本研究针对烧伤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提高了患者重回家庭、社会的信心。其次,康复护理在促进面部器官功能康复、减轻瘢痕以及减少皮肤损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效果。综上所述,强化对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不良心理,促进早日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彤华.100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36.

[2]江敏君,赖文娟,廖新芳.认知行为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24-26.

[3]徐秋菊.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整形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30):447.

[4]江晓声,林玉丹,沈秋风,等.年轻女性胸部烧伤患者心理反应与干预策略[J].海南医学,2013,24(19):2952-2953.

[5]孙艳春.优质服务在烧伤整形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5,5(3):171-173.

[6]谢茜宇.品管圈在烧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4,7(34):191.

第9篇

    1 基本资料分析

    1.1 临床资料本组105例患儿中,男童67例,女童38例,年龄5个月~14岁,其中婴幼儿64例,学龄前儿童26例,学龄儿童15例;烧伤面积2% ~100% ;致伤原因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热液烫伤68例,火焰烧伤22例,电击烧伤9例,鞭炮烧伤6例。

    1.2 临床表现1.2.1 产生分离性焦虑。

    30.4%的烧伤患儿出现分离性焦虑,主要原因是其接受治疗时与家人分离,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拒绝与陌生人接触,用语言及行为攻击陌生人等。

    感丧失。

    36.1% 的烧伤患儿控制感丧失,这是因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而产生的,表现为反抗、拒绝接受任何治疗护理以及退化性行为等。

    1.2.3 产生恐惧。

    96.7% 的烧伤患儿出现恐惧,因为创伤及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经历记忆犹新,对康复锻炼可能产生的疼痛产生恐惧。婴幼儿表现为大声哭泣,尖叫、烦躁;学龄前儿童会出现骂人、打人行为;学龄儿童表现为肌肉僵硬、咬紧牙关或较少有肢体语言的反抗,但可从对疼痛的描述或轻微的行为对抗中进行评估。

    1.3 分析方法采用家长访谈、调查及行为观察法, 对患儿情况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儿一般情况,正常的应对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睡眠、饮食、排泄等;系统功能发育情况,精神状态,性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爱好及对烧伤的了解等主要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患儿,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和相应的健康教育,观察效果。

    2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的措施

    2.1 通过了解,接近患儿医务人员应主动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日常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性格、爱好,日常惯用词法、表达需要及需求的特殊方式,建立相关患儿资料档案。

    2.2 爱护、体贴烧伤患儿医护人员应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方式,与烧伤患儿建立信任关系,保护患儿自尊心,尊重烧伤患儿的人格,重视与患儿的情感交流。切忌训斥、恐吓或强迫患儿。对婴幼儿以非语言交流方式为主,如抚摸患儿身体,轻拍、哄逗,温柔的直视等。

    2.3 减少烧伤患儿与父母分离提倡人性化护理,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尽量允许烧伤患儿的家属陪护,放宽探视时间及次数,但要注意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4 及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针对烧伤患儿控制感丧失的问题,在创面基本愈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及早进行患儿肢体的功能训练,防止关节功能障碍。

    2.5 将治疗融入烧伤患儿的生活医护人员应将治疗融入患儿的生活,鼓励患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多用患肢吃饭、喝水、做游戏、穿衣服、扣纽扣、玩玩具等。为烧伤患儿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式的就医环境,如利用温馨的墙纸、卡通玩具、轻音乐等对患儿增加各种感官刺激。护士穿着非白色的护士服,提供亲切、温柔的服务,减少烧伤患儿控制感的丧失。

    2.6 预防和减少身体伤害及疼痛因为烧伤患儿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耐受力、理解力差,在术后长期的功能锻炼中,不可避免的疼痛会引起患儿的恐惧心理。为了尽可能减轻或避免治疗操作及训练过程中的疼痛,医护人员应采用各种方法,转移患儿对疼痛的注意力。如对小于6个月的婴儿可用带声音或能动的玩具逗乐;大于6个月的婴儿让其看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画;可利用幼儿模仿力强的特点,讲英雄的故事,鼓励其向英雄学习,还可用赞扬、鼓励等暗示语言增强其信心;对学龄儿童,可用看图书、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减轻其恐惧,预防和减轻他们身体的疼痛与不适。

    3 结果

    在心理干预组,86例患儿接受心理治疗后,其中79例无心理行为问题,7例仍有心理行为问题;在非干预组,19例患儿未接受心理干预,其中1例无心理行为问题,18例仍有心理行为问题。非干预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干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8.9,P<0.O1)。这表明健康教育能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4 健康教育

    促进烧伤患儿康复的体会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情绪与精神状态对伤残者的康复过程及转归的重要影响,在于它能决定约50%伤残者康复的成败。 烧伤患儿属于健康弱势群体, 一般病情较重,在康复期及早开始康复训练对恢复肢体及各项功能有显着益处。

    儿童大多不能很好地表达自身感受,所以要求护士及时评估患儿的心理反应,采用心理支持和护理干预,对患儿有耐心和爱心,同时应具备沉稳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能力,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能。

    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康复治疗的理解和配合;②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对陪护的依赖;③减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④提高护士的教学、授课、沟通和管理能力;⑤提高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⑥为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在康复病房的开展提供全新的工作模式;⑦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

第10篇

【关键词】烧烫伤;护理;营养支持;心理辅导;康复治疗

1 烧伤的早期以及术后护理

1.1 烧伤的早期处理

危重烧伤伤员入院后,由于其伤情重,病情变化快,常使缺乏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手忙脚乱,直接影响到预后。医护人员只有保持清醒头脑.紧张而有秩序地救治,才能保证早期处理无误。

(1)迅速使伤员脱离事发现场,如强酸、强碱或化学物品烧伤时,应立即脱去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创面。如是大面积的烧伤,首先要立即脱掉衣裤,保护创面,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包扎覆盖以减小创面污染。

(2)维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给予吸氧,以缓解组织缺氧状态及提高静脉血氧浓度,当有吸入性损伤者,应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3)了解伤情.初步诊断:

1)观察精神状况、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2)了解烧伤原因.致伤环境,伤后处理经过.转送途中处理.去除衣被,检查伤情,做出初步诊断。

3)检查有无吸入性损伤。检查有无复合伤、多发伤。通过对于伤情的了解.判断是否伴有休克或合并伤,以便针对不同伤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4)询问既往史,有无其他疾病或药物过敏灾。了解体重,以便根据体重及烧伤面积计算输液量。

(5)记好护理记录,将伤员入院时临床表现及检查所见记录在案,并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和各种处理。

(6)建立输液通道。若表浅静脉充盈不良,可行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静脉导管快速输液。若穿刺不成功,不应耽误过多时间,要果断行静脉切开插管补液,最常选用的静脉是内踩前的大隐静脉,此静脉位置较恒定,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如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液体的大量渗出,随时都会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接诊后必须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液准备,积极的补充循环血量,必须建立2条静脉通路,一路经颈静脉切开,快速输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另一路经浅表静脉滴入各种需要控制速度的药物,最好能在建立静脉通道后立即静脉推注液体1000-2000m1,以尽快补充血容量[1-2]。液体推注的顺序是电解质溶液500m1,5%葡萄糖溶液500ml,胶体500ml,循环交替输入。入院之初血液制品尚未到位时,先输有旋糖酐或血定安等代血浆作为胶体。但是因是在院外急救用药,医生只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必须执行三清一核对的用药原则,即:听清、问清、看清,药物的名称、剂量、浓度与医生核对,切忌出现用药差错,用过的空安瓿应暂时保留,以便核对,并需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对于合并四肢大出血者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应密切注意观察肢端的血液循环情况。

除此之外,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1次。随时观察神智、面色、瞳孔、及药效和相应的副作用。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应及时赧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烧伤患者由于病情急、重且致残率高,给患者带来工作、生活的影响,故它的院前急救护理更为重要[3-4]。快速的院前急救可以大大提高我们抢救成功率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遵守先救后治的原则,给病人以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积极抗休克治疗、妥善的创面处理和伤肢固定,安全运送,并辅以心理护理,做到配合默契、分工协作。

1.2 烧伤住院期间护理

住院期间的护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l)休克期护理

大面积烧伤早期液体复苏不仅关系到休克期能否平稳渡过。而且也会影响患者的整个病程及预后。运用床边监护仪,主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心律分析、脉搏图型、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参数,分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液体复苏的反映,为治疗提供第一线指标。大面积烧伤患者留置导尿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可监测在单位时间内尿析出量与液体输人量的动态平衡。观察尿的颜色主要是反映伤情的严重程度,如出现血红蛋白尿,表明有大量红细胞破坏;尿pH值变化反映在复苏过程中体液酸碱动态平衡状态,发现回吸收开始后,尿pH值立即升至7以上;氧饱和度的监测可预测患者复苏过程中有否缺氧和缺氧的严重程度,并可用此判断呼吸机应用的效果。

2)消化道并发症护理

烧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5.7 %,因此如何防治和护理是烧伤护理中的一个大课题.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大面积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仅低于烧伤感染,并常引起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后果。为此,我们对大面积烧伤患者胃液pH 值变化与应激性溃痔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通过一种简易可靠的检测方法,以有效地预测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即当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胃液pH 低于3.5时,有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可能.胃液pH 值控制在6以上则比较安全。并提出了在引起出血的原因中,手术应激为第一位,其次为休克、感染。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台征是严重烧伤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之一。我们曾就该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摸索出一套常规方法,从此杜绝了这一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还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营养是否能跟上,关系到烧伤治疗是否成功,对此提出的烧伤后尽早进食。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能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

3)呼吸道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者,或伴有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一般需行气管切开术。这类患者护理不当极易引起肺部感染,甚至死亡。大面积烧伤室内温度要求30~34 C,湿度要求40~50 ,这样干燥高热的环境易使气道纤毛运动停止,分泌物积聚而引起继发感染。这就强调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和内套管的定期清洗消毒。

4)消毒隔离

烧伤后由于皮肤粘膜这一天然屏障的破坏和机体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患者的易感性增加,极易导致病原菌入侵,定植于烧伤创面,发生感染和烧伤创面脓毒症 烧伤感染仍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烧伤感染的病原菌既可来自患者自身(如肠道等),又可来自外源性感染。如何控制环境及工作人员作为病原菌传播媒体的交叉感染在救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创面处理

烧伤创面护理是烧伤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整个烧伤病程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感染的侵袭等,不仅来自创面,同时又延迟创面愈台。正确地处理创面,利于创面愈合,改善全身情况[5-6]。烧伤后残余创面难愈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上也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烧伤后期创面感染多为耐药细菌,抗感染能力低,所以经严格控制病室环境,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以减少患者受感染的机会。烧伤后期患者营养差。又因为严重烧伤后全身性代谢反应剧烈,机体处于高代谢.营养储备大量消耗,加之摄入、吸收及利用 能满足机体需要,患者即可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创面愈合迟缓,甚至危及生命 尽早地进行营养支持.纠正负氮平衡。可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

烧伤晚期患者创面和皮肤的搔庠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医学及经络学知识,结合现代医学神经通路的概念,开发使用腕踝仪。临床应用表明,能较好地缓解或消除患者的搔痒和疼痛。还总结烧伤创面愈合后并发湿疹的6例病例,分析了其发生发展规律,改进了护理措施,降低了发病率。

1.3 术后康复治疗

随着医疗水平提高,大面积烧伤临床治愈率提高。但治愈不仅是局限于保住生命,还必须使其生活能够自理,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提高生活质量。加强康复护理现代健康理念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还要有完善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大面积烧伤患者,不仅追求创面的痊愈,更应该重视后期的康复,方能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康复包含功能康复、容貌康复、心理康复、体能康复、职业康复。在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康复护理的认识水平。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循序渐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

1.3.1 康复期护理

康复期的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残余创面护理

烧伤后的残余创面由于多次换药和高档抗生素的使用,使之较难愈合,因此在护理师应注意未愈合的伤口的防感染和受压等。加之营养失衡,创面的愈合会比较缓慢,因此应注意营养的摄入,纠正当前情况。

在护理期间,应注意伤口的变化,勤换药,勤翻身,对于创口应及时消毒,保证创口的干燥,预防感染。

2)身体机能恢复的早期锻炼

烧伤处理之后,一段时间,创面开始愈合,病人的生命指征已经趋于正常。此时,治疗与护理的重点应放在身体机能的恢复,主要包括运动系统的恢复,这样既可以保证生命的救治和伤口的愈合,也为病人恢复正常身体和容貌打下基础,是预防功能障碍的主要手段。

早期康复锻炼应以病人为主,由于创口刚刚愈合,病人会因痛苦而抵触锻炼,对于病人的抵触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康复治疗教育,提高认识,鼓励并要求病人主动锻炼。随着病情的不断好转,锻炼的范围不断加大,循序渐进,使关节的功能早日恢复。但应注意早期锻炼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关注心跳、血压等身体指标,合理增减锻炼内容,并保护愈合创面,以防再次破裂。

伤口愈合之后,可以利用整容手术恢复患者容貌以及身体功能。而整形手术的成功,完美的术式与医生高超的技能固然是关键,但术前、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恢复功能的保障。此外使患者了解康复阶段可持续数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是康复治疗的关键,使患者了解整形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要恢复原来的外形,更重要的是恢复功能,因此术后功能锻炼也显得尤为重要。

1.3.2 心理辅导

烧伤是在患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突发性事件,由于受伤后烧伤疼痛的剧烈刺激、害怕死 、毁容、残疾、巨额的住院费用以及疾病的痛苦等使患者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应激反应,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因此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指导十分重要。

首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辅导的良好开端,由于烧伤病人对于突如其来的伤害的恐惧,以及伤口的疼痛等,会产生紧张、恐惧甚至濒死感,护理的首要任务是给予病人信心、同情、理解,安抚病人,使之配合治疗,安心养病,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住院期间,应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例如:烧伤病人应烧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残障和容貌的损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更为敏感和自卑。因此,护理期间,对于畸形愈合的外观的病人,应该正常对待,不能嘲笑和鄙视,并做好周边病人的工作,对其理解和同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除此之外,随着病情的不断好转,对于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担心,对于身体出现的残障的无助,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性情急躁或者抵触治疗等。对于病人的此类情绪,应主动与病人解释病人消除忧虑,缓解心理。让病人能安心治疗修养。对于心理过于悲观的患者,要多交流主动关心其心理状况,同时加强安全措施。

病人康复出院之后,由于自身的残障会出现人际交流的困难,无法重新融入社会。此时,应配合其亲属,家人,同事,给予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帮助,给予其正常生活的精神支柱,使其能再次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通过对烧伤患者康复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尽可能使患者恢复自理,重返社会。烧伤早期护理是给患者生的希望,而康复期护理却是患者预后健康快乐生活的保障。

2 烧伤护理经验总结以及前景展望

2.1 总结

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业的发展,以及电力行业和化工行业的发展,高温,高热以及电,工业原材料造成的烧烫伤,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的外伤,但由于其造成的伤口不易愈合以及愈后的疤痕等问题,烧伤会给患者带来严重身体损害以及心理伤害。作为烧伤治疗的重要部分,烧伤护理是烧伤康复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根据烧伤的临床发展规律,可将烧伤病程分为三期,即液体渗出期、感染期、修复期与康复期。根据不同的时期,烧伤护理有着不同的护理内容和目标,以达到各个阶段治疗的目的。前期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为主要目标,保证患者正常的生命指征,降低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和疤痕。后期以功能恢复为主,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状态。

第11篇

[关键词] 烧伤疤痕;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66-02

为探讨总结在下肢烧伤引起的疤痕增生期间给予康复治疗的护理经验,该院于2010年5月―2012年7月共收治90例深Ⅱ~Ⅲ度下肢烧伤病人,其创面愈合初期即开始给予康复护理,使患者提高其下肢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融入社会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科共收治90例下肢烧伤病人,年龄1~10岁21例,11~20岁30例。30~40岁25例,40~50岁11例,50岁以上3例。其中男46例,女44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34例,热液灼伤23例,化学烧伤16例,电烧(击)伤11例,其他原因6例。

1.2 治疗方法

烧伤关节周围支持结构随着疤痕挛缩而僵硬、畸形,甚至脱位而至功能障碍。早期进行各关节的运动和活动至关重要。

1.2.1 早期 ①伤后48 h若病情稳定即可开始运动疗法,先从不痛部位开始,活动度由小到大,卧床期间双下肢练习静力肌肉收缩:即病人主动有节奏的收缩下肢肌群(关节不动),使肌肉缓慢收缩后得到充分放松,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保持肌张力,防止肌萎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有利于创面愈合。②温水浸浴疗法:水温38~39 ℃1~2次/d,20~30 min/次,或隔日1次/d。因为水的浮力使患肢更容易活动,可软化疤痕组织,减轻疤痕挛缩,促进疤痕成熟,增加皮肤弹性,减轻病人痛苦。要消除患者惧痛和恐惧心理。③下肢烧伤病人早期活动时,疤痕部位产生静脉回流障碍,行走后疤痕呈紫黑色,严重者可引起张力性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小创面;下肢低垂位时,静脉回流障碍可导致疤痕增生,故应使用弹力绷带,以减少静脉瘀血。④伤后48 h内,患者创面还未形成坚硬的焦痂,帮助患者做双足背曲,跖曲及左右旋转活动,并在患者足底置硬板,使踝关节处于功能位,以被动活动为主。

1.2.2 后期 ①创面愈合到疤痕成熟的过程中,运动疗法可减轻疤痕挛缩,恢复关节功能,足部锻炼:指导病人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背曲,跖曲,外展,内收活动。避免关节僵直,锻炼时会出现关节酸痛,皮肤破损及残存的小创面出血等现象,要及时对症处理。膝关节锻炼:使膝伸直,窝伸展,并作屈膝活动,此主动锻炼的目标是增强下肢肌力,指导病人进行大腿前,后和腿肌群的等长收缩,20 min/次。3次/d,并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和延长活动时间。②加压疗法:利用压力衣进行持续而受控制的压迫可以防止疤痕增生和收缩,使疤痕平滑柔软。①尽早使用压力衣,一般在烧伤创面愈合,皮肤水肿消退后2周使用。②必须24 h穿压力衣,每天脱下时间不得超过30 min。③压力衣坚持局部加压6个月~1年至疤痕平滑柔软,呈粉红或白色,关节功能可明显改善。同时在不影响血运的情况下,压迫愈紧疗效愈好。④压力衣为弹性材料制成。患者应备2~3件压力衣,便于每天换洗,当压力衣弹性丧失或患者身材变化时,应重新测量尺寸制作。③按摩:烧伤瘢痕硬,缺乏弹性,严重制约着关节活动。通过按摩可改善疤痕的柔软度,增加血液循环,松解粘连。主要手法有推摩法,按摩法,揉捏法,叩击法及颤摩法。④热塑夹板:应用热塑夹板可达到维持关节正常的姿势和功能位置,以对抗疤痕挛缩,防止畸形。可白天功能锻炼,夜间固定。

1.2.3 日常生活和职业训练 ①翻身起床:创面愈合后训练患者在床上翻身,仰卧或侧卧。②行走:久卧下床前要先训练坐在床边下垂下肢。3~5次/d,30 min/次左右,深度烧伤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青紫,麻木,胀痛不适,还可能出现张力性水泡,破裂后可形成溃疡,所以下床前须用弹力套或弹力绷带,待下肢适应后再下床开始站立,逐渐过渡到走路,弯腰,转体,下蹲,上下台阶等。

1.2.4 心理护理 烧伤后期,病人面临频繁的换药,手术和治疗,疼痛的刺激;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日益突出的疤痕及疤痕增生挛缩所致的功能障碍,畸形和外貌的改变,担心失去工作,失去朋友,生活不能自理,周围人群歧视等,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态度,性格变异。此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病人,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向其介绍有关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术,整形美容的最新信息,并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如给予适当的药物镇静、止痛、止痒,促进其休息和睡眠,同时与其家庭,朋友及单位领导沟通接触,对病人给予治疗上的支持,关心体贴病人,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增加其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鼓励病人正视现实,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自强不息,适应新的环境,鼓励病人坚持不懈的进行功能锻炼,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改善功能的希望,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功能恢复[1]。

1.2.5 观察指标

2 结果

该组病例,经3个月~2年随访,52例病人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1 例恢复正常工作及活动,14例恢复生活自理,3例扶拐协助自理。

3 讨论

下肢烧伤容易造成肢体功能活动障,如不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则会因为疤痕增生导致下肢关节的屈曲运动受到限制,无法站立行走,而长期卧床可致骨骼疏松脱钙,下肢的血管,神经,肌腱均短缩,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等到创面愈合后再锻炼纠正非常困难,通过加强患者住院治疗期的功能锻炼,早期全程介入心理护理,康复护理能明显防治烧伤疤痕形成,降低致残率。

①使用温水浸浴疗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弹性,去除表面组织的污垢,还有止痛的作用,另外神经系统经温热疗法的刺激,使肢体远端部位血管扩张,皮肤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营养得到改善,代谢增强,皮肤的分泌和代谢功能提高,修复与生长能力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同时随着皮肤,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建立和完善,抗摩擦和张力的作用增强,还有就是温水浴可以软化疤痕组织,肢体在水中借助水的浮力,活动较轻便,可明显增大活动度,增加血管,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有利于减轻下肢的瘀血和肿胀症状,使患者站立,行走时的刺痛明显减轻[2]。

②该研究在患者住院期间,有计划的对下肢烧伤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加强患者皮肤护理,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及肌肉营养,增加肌力,同时促进了关节滑液循环,改善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有利于迅速清除抗原抗体复合物,缓解其引起的损伤,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愈合,避免了挛缩,有效的降低肌腱粘连和因制动所导致的肌肉萎缩,疼痛和废用性骨质疏松以及关节僵硬的发生。明显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及关节活动度。有效的控制了由于烧伤后长期卧床而造成的关节僵硬变形和肌力减退,防止了疤痕挛缩,减轻了后期训练的疼痛。由此看来,烧伤后的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康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桂凤.康复护理干预对深度烧伤病人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28(31): 8-9.

第12篇

关键词:手烧伤;功能锻炼;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84例中男52例,女32例,年龄5~61岁。单纯手背烧伤68例,伴手掌烧伤16例,伴肌腱烧伤6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常规护理组早期按外科一般常规护理,功能锻炼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手部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6个月。

1. 2 康复训练方法

(1)加压疗法:目前常用的有戴弹力手套,弹力绷带,一般需要24小时佩戴,持续6~12个月,压力应在2.7~4.0kpa(20~30mmHg),对于凹陷部位适当施以衬垫,使瘢痕均匀受压,以达到良好的效果[1]。露出指端以观察血液循环。康复早期24小时持续使用, 1个月后锻炼时可以不配戴,但夜晚要坚持,时间0. 5~1年。

(2)温水浸浴疗法:功能锻炼第1周,用38℃~39°C的温水浸泡,以清洁创面,软化瘢痕。鼓励患者在水中进行握拿、对指、对掌等手部主动活动,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水的温热作用能减轻疼痛,并使瘢痕表面张力降低,缓解局部挛缩、牵拉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同时水的浮力也可使运动易于进行[3]。

(3)局部按摩疗法:帮助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以柔韧而有弹性的手法,作用到皮下组织和关节间隙,植皮区和植皮边缘。早期以“按”为主,力度要轻,勤换部位。随着皮片老化不断加强,以轻柔按摩使皮肤松解。避免用力按摩瘢痕发生水泡甚至形成溃疡。

(4)贝复济直接喷射瘢痕部位及愈合后的创面皮肤,每天2~4次,早期使用,该药使瘢痕充血减轻,颜色变淡,质地变软,止痛止痒。备复新凝胶涂抹患处每天3~4次,并轻柔皮肤,使药物渗透到瘢痕组织中,让药物充分发挥作用。

1. 3 康复护理原则

(1)被动运动:

术后2周开始进行,每天3次,每次20~30分钟,循序渐进地活动每一个患指关节。频率不宜过快,幅度尽量最大,以患者能耐受程度为限。肌腱受伤者关节活动幅度要小,以免肌腱滑脱或断裂。训练顺序为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进行屈曲、握拳、对指训练。

(2)主动活动:

术后2周开始进行,每天4~5次,持续时间6~9个月,可借助体疗器械如手指肌力练习器,握力练习器等。主动活动要从小范围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幅度,并鼓励病人战胜疼痛[1]。

(3)作业治疗:

早期由于皮片鲜嫩,用柔软的棉球、纱布、软橡皮圈等物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的拆、抓、握训练。日常活动训练在术后2周进行,如早期训练患者自己刷牙,吃饭等。作业治疗是烧伤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重返工作岗位和回归社会必不可少的途径[2]。

(4)职业训练:

当瘢痕成熟并经得起压迫,碰撞,牵拉等外力作用时,即开始,如握笔、持物行走、拿锤子、手工等训练。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手烧伤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应用美国运动系统功能锻炼及神经功能分类(ASIA)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患者的躯体化症状。评分越高功能越好。

2 结 果

手烧伤治疗前后6个月功能锻炼康复情况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ASI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6个月常规护理组和功能锻炼的手部功能均有康复。但功能锻炼组运动、触觉、痛觉比常规护理组恢复更明显(P

3 讨 论

对手烧伤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是促进手部功能恢复,防止手部因长时间缺乏合理活动而出现关节强直、肌肉萎缩、挛缩畸形或骨质疏松等各种畸形的有力措施。本组病例中治疗后常规护理组只进行外科常规护理,而功能锻炼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功能锻炼。6个月后2组患者ASIA手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沈余明 沈祖扰 中华全科医学2001年4月第4卷第4期

第13篇

关键词 糖尿病 创面 治疗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254

糖尿病患者烧伤创面感染极难控制,加上糖尿病患者烧伤后很难愈合,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死亡率较高[1]。为探讨对糖尿病烧伤创面护理经验,本文收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采用临床治疗方案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4月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在28~79岁,平均563岁。烧伤原因以化学烧伤、热水、火焰烧伤、热油烫伤等因素所致。入院时烧伤总面积(229±101)%TBSA深ⅡO伤(4%~49%TBSA)[3],实验室检查,尿糖(+~++++),有20例尿酮体阳性(+~+++);空腹血糖96~206mmol/L,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糖尿病病史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饮食控制,给予烧伤专科的常规护理,积极治疗并发症等[4]。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综合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忧郁或恐惧心理,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疼痛因人变化很大,加强对疼痛的观察及护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及创面护理、依据患者本人对疼痛本身的感觉程度和性质。

加强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采取电话回访等方式进行沟通,让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坚持长期饮食控制,改善饮食结构,把糖尿病应注意的事项列表告诉患者,告诉患者就诊情况、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预约复查时间等。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本组40例患者疾病认识度、血糖控制率、心理承受能力均明显提高,均顺利康复出院。见表1。

讨 论

糖尿病属中医学“脱疽”范畴,是消渴病变证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消渴病日久,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热毒、瘀血阻滞,气阴两虚,肢端失去气血的濡养所致。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水、电解质、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5,6],导致创面血供不良是常见的病理现象[7~9],同时具有较高的病残率,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因此对于糖尿病烧伤患者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消除易发因素,再加上精心护理,就能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延长患者生命。由于糖尿病致病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膜增厚,脂质黏着,斑块形成,致使粗糙不光滑,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血管壁损伤,张力下降,通透性增强,出血与渗出,血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强,血流瘀滞等循环障碍,导致血液对组织器官灌注量减少,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可使微循环、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导致大量血液流经动静脉短路回流,而毛细血管有效血流减少,进一步加重组织缺氧、缺血及营养障碍[10]。而糖尿病患者全身代谢紊乱、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局部皮肤损伤后,创面愈合缓慢。及时清除感染源、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因此在创面护理时,一定要彻底,尤其是深部坏死组织。溃疡面的微循环一旦得到改善,溃疡面受压的毛细淋巴管、血管、小动静脉得到松驰,溃疡面血流增加,静脉与淋巴回流进一步改善,使一些失去营养的细胞,重新焕发生机,迅速分裂增殖修复溃疡面。本组1例已出现蜂窝组织炎的创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江敏君,陶艳玲.糖尿病伴烧伤30例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6):91-92.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8-779.

3 吴在德,吴肇汗.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9-189.

4 杨朝霞,吕卫华,张江平.烧伤22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155-4156.

5 刘建平,冯国珍.糖尿病患者烧伤治疗.吉林医学,2006,27(7):807.

6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8-820.

7 Brem H,Tomic-Canic M.Cellular and molecular basis of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J].J Clin Invest,2007,117(5):1249-1259.

8 郭义,张英.对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武汉医学,2003,14(2):122.

第14篇

关键词:呼吸道烧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50-01

呼吸道烧伤护理是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收治这类病人较少,护理人员缺少这方面的护理经验。我院近年来对7例呼吸道烧伤实施全程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我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烧伤患者18例,其中合并或单纯呼吸道烧伤7例,占烧伤患者的38.9%;其中轻度呼吸道烧伤4例,中度呼吸道烧伤2例,重度呼吸道烧伤1例;死亡1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2例;年龄30~59岁。

1.2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外科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的烧伤病人18例,其中合并或单纯呼吸道烧伤7例;轻度呼吸道烧伤患者一般不需要做气管切开术,只需10~15天蒸汽吸入及口腔护理都可治愈;中度、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必须做气管切开术,然后进行了术前及术后相结合的护理措施。

2结果

6例轻、中度呼吸道烧伤患者治愈出院,1例重度呼吸道烧伤患者出现并发症死亡。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对呼吸道烧伤患者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恢复健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忧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通过有声或无声的姿态温暖患者,使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3.2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气体交换的有效方法,进行氧疗及呼吸道湿化,全身使用抗生素和静脉营养,指导和帮助患者有效排痰、进行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1]。

3.2.1患者有呼吸道烧伤时,出现声音沙哑、咽痛、喉头喘鸣紫绀等气管阻塞症状,立即配合医生做气管切开术[2]。

3.2.2掌握输液方法,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预防水肿。选用良好的静脉通路,输液量较大者宜保持周围静脉和中心静脉各一条通路,按晶体液、胶体液、葡萄糖水的顺序输入;定时测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血压过低时,快速输入,应计算尿量,每小时少于30 ml时,应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增减情况,测尿比重进而了解脱水程度与肾衰情况。

3.2.3烧伤早期出现水肿高峰是在伤后6~10h,48h后水肿收回,在这期间,呼吸道分泌增多,要勤抽吸,抽吸时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及出血。

3.2.4管内坏死黏膜在3天~2周内脱落会阻塞气管,应该常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湿润,定期做蒸汽吸入或气溶合剂持续点滴入气管内(持续点滴配方是;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梅素12万氟美松5~10mg异丙肾上腺素10mg)每分钟不超过10滴,并经常吸痰,以达到湿化,易于使坏死组织脱落和排出。滴管每日由当护士更换,必要时做气管冲洗,每次冲洗用液5ml左右。

3.2.5预防肺部继发性感染,加强无菌操作,应备多条吸管,每次抽吸需用吸管1条,保持无菌。气管内套管每8h清洁煮沸消毒1次,吸管每班消毒。气管切开护理箱内放置消毒吸管、圆盆、钳、消毒瓶、生理盐水等,夜班护士负责每日消毒更换1次。注意套管系带松紧。气管切开之后伤口敷料每日由夜班负责更换。

3.3排痰的护理

3.3.1体外排痰法:有条件的医院可以使用翻身床,基层医院可以采用病人身体条件接受的方式通过翻身改变病人的,同时由上至下叩击背部,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叩击时五指并拢,掌心空虚,每4h1次,每次10~15min。

3.3.2湿化雾化排痰法:烧伤病房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8~32c,湿度20%~40%,由于保持体温及体表伤口的需要,患者多需使用热风机或烤灯,而长时间吸入干燥的空气又会加重气管内分泌物的黏稠度,造成气道堵塞,导致肺部感染,湿化呼吸道局部环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3.4吸痰的护理

3.4.1吸痰前准备: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成人14~16号,气管插管者选择内径为气管内套管1/2或1/3比例的吸痰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吸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合作,吸痰前向气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无菌生理盐水。

3.4.2吸痰;在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下吸痰,每次吸痰不能超过15s,插入长度要深,达气管外套关的1/2左右,吸痰前后增加氧吸入浓度。

3.5出院指导:出院后坚持功能锻炼,病情许可时可适当增加活动度,避免急速行走或赛跑。发现有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门诊复诊,及时修订康复护理计划,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康复锻炼的最佳效果。

4体会

呼吸道烧伤护理是基层医院外科护理中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收治这类病人较少,护理人员缺少这方面的护理经验,因此,不易引起医护人员对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视。近几年来,通过呼吸道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我们认识到,对呼吸道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要重视,要消除麻痹思想,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动手、勤动口,加强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及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徐蓉.烧伤并发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3):1645

第15篇

[关键词] Orem自理理论; 重症烧伤; SF-36健康量表; 生活质量; APACHEⅡ评分系统

[中图分类号] R64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b)-055-03

The effect of Orem self-nursing theor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burns

ZHOU Jitao,HUANG Xiaojin,HAN Xiaoyan,FAN Kunwu,XIE Lihua

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Shenzhe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0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Orem self-nursing theory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burns. Methods: Twenty-five patients with major burns from our department as the study group,who guided by Orem self-nursing theo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25 patients with major burns,who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PACHEⅡ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and SF-36 health scale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t the end ofthe study.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ge, gender, area of burns, knowledge degree and APACHE II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P sca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while the PF, GH, VT, SF, RE, MH scal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Orem self-nursing theory;Major burn;SF-36 health scale;Quality of lif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由于近年来烧伤救治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大大提高了烧伤患者的存活率,但重症烧伤患者远期生存质量仍不理想,如何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已成为烧伤学界关注的重点。运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对重症烧伤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相关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笔者对重症烧伤患者应用Orem自理理论来指导患者的功能锻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4月~2009年8月我科收治的50例重症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28例, 女22例;平均年龄(31.2±11.4)岁;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者31例,初中以下者19例。患者烧伤面积在60%~70% 26例,70%~80% 16例,80%~90% 6例,90%以上者2例。医保患者18例,自费患者3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n=25)和应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组(研究组,n=2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程度、医保支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 所有患者均给予烧伤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Orem自理理论给予指导,即按Orem自理理论的要求,分期实施“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并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患者对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的掌握情况。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半年。

1.2.2 两组患者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价患者烧伤之初病情的严重程度。

1.2.3 护理干预结束时以“SF-36健康量表”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1.2.4 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烧伤原因、烧伤面积及住院时间。

1.2.5 自护学说的具体应用:①完全补偿系统:大面积烧伤的发生,病情均属危重状态,极易在早期即合并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发生多脏器衰竭,此时的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以配合各项抢救措施的实施,因此患者本人无法自护,缺失自理能力。这个阶段的患者护理组根据“完全补偿系统”的要求,进行的护理干预包括: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放置患侧肢体于功能位;对创面进行护理,防止创面肌肉因为长时间受到压迫而发生坏死,并防止褥疮的发生。②部分补偿系统:大面积重症烧伤患者在度过休克期之后,生命体征较为稳定,这个阶段一般要分步进行切痂植皮等手术操作。在植皮术结束后,为了防止新植皮瓣移位、脱落,要求患者相对卧床休息;此外,手术后创面引起的疼痛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自护能力。根据“部分补偿系统理论”,对患者进行适宜的护理及指导,主要包括指导患者适当运动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每6小时使患者翻身1次,以提高植入皮片的成活率;护士对患者主动活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同时对患者关节功能锻炼情况进行指导。总而言之,患者处于这个阶段时,研究组应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订不同“部分补偿护理”个体计划。③ 支持教育系统: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烧伤产生的严重瘢痕增生及术后康复锻炼问题,严重的瘢痕增生可以对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患者也会因为瘢痕的存在自卑心理,面对这一特殊阶段的患者,研究组根据“支持教育系统”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帮助消除患者的自卑等不良情绪,树立起回归社会的信心;患者后期功能锻炼相当重要,护士应当指导患者掌握后期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比如用弹力绷带包扎新愈合的部位后进行运动;有头颈部烧伤的患者,指导其休息时采用颈部轻度过伸位,以防止颈部瘢痕组织的过度增生;为促进肘部功能康复可以进行肘部的伸展、旋转等适度运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宣教,向患者讲解介绍可以减少瘢痕增生的理论、技术和相关药物。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在“SF-36健康量表”的八个维度中,除生理职能(RP)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而躯体疼痛(BP)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生活质量定义为个体在不同价值体系和文化背景下,与个体标准、目标、期望及个体所关心的事物等有关的生存状况体验;生活质量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的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健康指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1]。众所周知,烧伤对患者个体来说不仅意味着皮肉的损伤,而且都会带来心理和精神的严重创伤,后者主要指因为烧伤而使患者产生的心理异常及精神障碍[2]。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3]。临床医生用此评估方法来了解危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判断患者的预后,评价医疗质量,是目前临床ICU中应用最广泛、最权威的评分系统,近5年来,也较多地应用在国内、国外的护理领域[4]。本文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患者入组之初的病情,未见明显差异。

“SF-36生命质量量表”是由美国研究者所开发的具有普适应用价值的测定量表[5],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亦说明其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实用性。本量表由36项条目构成,健康变化(HT)条目用于对健康状况总体变化的主观感觉作出评价,仅含1个条目,因此单独计算。而其余的条目均由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活力(VT)、总体健康(G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分别对生命质量的8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有研究表明[6-7],SF-36量表对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研究发现[1],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和部位、年龄、烧伤后时间的长短、心理因素等影响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合理的创面处理和组织重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有效的训练和其他康复疗法、家庭支持、美沙酮等药物的合理运用等措施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Orem自理理论最早于1971年由美国护理专家奥伦提出[8],理论的基本概念为“为了维持自我的生命、健康和舒适而进行的自我照顾活动”。根据患者病后导致的自理能力缺失的程度,把康复护理分为“完全补偿、部分补偿、辅助教育支持”三个部分。运用该理论指导烧伤患者的护理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大面积烧伤患者通常身体及心理均遭受到严重伤害,病程及康复锻炼中,总会不由自主地强化自己作为患者的角色,从而隐藏起了自己的潜能。自理学说所强调必要的护理介入并非对患者进行过于主动的干预,只是为了提高其自我照顾的能力。本研究中,笔者将自理学说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中,促使患者由被动接受治疗护理的状态转变为进行自我护理,帮助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护理过程中,患者通过主动学习从而掌握了许多疾病相关知识和康复技能,在不同的程度上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自信心[9],减轻了依赖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情和护理“缺失”的程度等个体化差异制定个体化措施[10-11],并根据Orem自理理论“完全补偿性、部分补偿性护理及支持教育”等内容的要求。在“SF-36健康量表”的八个维度中,除生理职能(RP)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GH)、活力(VT)、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评分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躯体疼痛(BP)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报道有类似的结果。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将Orem自理理论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岳丽青.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52-655.

[2]高映辉.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综合健康情况[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44-46.

[3]KnausWA, DraperEA, WagnerDP, et al. APACHE II: a severity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system.[J]. Crit Care Med,1985,13(10):818-829.

[4]赵玉敏,张连荣,冯吉焕.APACHE II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6-7.

[5]Li L, Wang HM, Shen Y. Chinese SF-36 health survey:translation,cultural adaptation,validation,and normalization[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03,57(4):259-263.

[6]曲延生,崔哲铭,曲瑶.不同程度烧伤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及其比较[J]. 山东医药,2009,49(36):79-80.

[7]杨朝爱,陈松兰.重度烧伤患者核心温度与健伤侧皮肤温度差异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8,(20):15-16.

[8]袁浩斌.护理理论[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675-676.

[9]余晚霞,朱迪梅,罗红.社会支持与重度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J].中国现代医生, 2009,47(5):11-12

[10]罗孟媛.成批烧伤患者入院的急救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8(10):114-115

[11]赵树仙.48例Ⅱ~Ⅲ度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57.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