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2-02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三大教学理念之一,该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基于一个假设:个体犹如一粒种子,只要外部环境适当,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个体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看来,真正的学习是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相互贯通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学习材料的被动接受。学习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能真正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该学习理念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这一理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转化和应用自己的创造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调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也正是该理论的应用价值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日渐成熟,像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21世纪初,我国才实施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提到,各级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总体来讲,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该课程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本土化等方面做得仍不够到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对于“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这无疑对克服传统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个性、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弊端非常有利。因此,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仍主要体现为偏重于就业安置,提高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关注较少。多数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与学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而对于如何选择与接受相关的就业信息,以及进行真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重视不够。在保证和提高就业率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普遍做法是“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造成毕业生的短期就业,很难在用人单位扎根存活。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呼吁高校应切实为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位、选准点,而不应只为提高就业率,就一味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而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则主要依赖高校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多重目标,不仅在于培养职业意识,宣传就业政策,而且在于传授择业技巧,指点成才之路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认为学习并不只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学习者可自主发动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成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提供现实的,且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并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机,促使其进行探究学习。由于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感兴趣的,并能够引起其自主发动与选择。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非简单机械化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大学一至四年级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发展要求和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安排情况来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而非一个教学内容模板。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太单一,应该全面考虑加强学生的就业导向,如求职心理、自主创业指导等,而非单纯地偏重教育性指导,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指导的形式上要加强实践操作性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教师主动教学和学生参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传达着教学的价值理念,体现着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很难实现,并且教材建设的层次性和内容板块的完整性也是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有关的文件学习、网络信息搜索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讲义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我认为,学校建设的灵魂是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文化则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学校发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其次,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我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应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属于一个宏观课题,要调动学校多方面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整体规划,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的宏观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以保证校本课程进行有序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和动态管理以及实施评价。
二、目标定位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背后的哲学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应是关注“人”的生活,关注师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和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尊重和满足每个教师的发展需要。这是校本课程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从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置而言,必须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还是培育科学素养;是突出地方特色,还是彰显时代特征;是学科知识扩展,还是思维能力训练。
三、制度保障策略
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理论水平偏低、缺乏合作精神、缺少动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除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外,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实,这也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从具体的操作而言,应建立校本课程三级负责制,即: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规划审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年级组和教研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并组织实施(包括教学设备、师资结构、教学组织等工作的落实);备课组和课程责任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直接负责人,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坚实主体。另外,要设立校本课程建设专项基金,拨专款于课程的基本建设,主要用于重点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学术活动费和评审费。
四、专家引领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新的思想、信念、热情和能力,需要教师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课程开发的能力。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从而拒绝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除加强校本培训外,可采用专家引领的策略,即向高等院校“借脑”,聘请专家学者指导本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甚至请专家学者直接走进中学课堂,讲授校本课程,例如,可聘请大学教授作为校本课程主讲教师,开设现代传媒、播音主持、舞蹈艺术、美术设计等课程,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名师示范策略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变革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已有课程的领会与实施,也取决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但是,教师集体合力的形成,需要“引头雁”,需要学科带头人。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本校名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过程优化策略
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教学事件,是“活”的课程。根据后现代课程观,校本课程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与轨迹。我们不能只盯住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结果,或只看是否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教材,但校本教材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需要编写出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在保证各教学模块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七、行动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既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改变行动的研究,它的核心是“反思”。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借鉴行动研究法,以实现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虽然行动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行动的改进,但教师行为改进过程中的一些轨迹性资料及成果的物化将为校本课程建设奠定基础。所以,这种校本课程,不是编写出来的课程,而是做出来的。
八、分步推广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取“滚雪球”式的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分步推广。我们要基于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利的教育资源,选好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一旦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就应及时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应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这样,注重积累,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多元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是一种多元的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在内的一种动态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就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工作划分等级和评定优劣。就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的评价应以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考试考核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加强多元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高,更加规范,更具特色。我校以“崇德尚学、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围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多元化;课程;实践;反思
为实践平和一中“崇德尚学、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我们加强多元化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高、更加规范、更具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竞争力。
一、秉行理念,积极实践
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恒久价值的相对稳定的知识。应尊重多元文化。课程还应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元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突出办学特色,改革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改的发展趋势。作为原中央苏区县的高中——平和一中,我们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面临着资金、生源、师资以及升学率等诸多问题和困惑,特别是优质生源的相对不足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我们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秉行“崇德尚学、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践行个性化教育,实现多元化成才战略思想开发实施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拓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道路,也为学校和教师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海纳百川,多元互补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目标,采取不同方法,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坚持以“三个面向”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特点和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1.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的健康人、知书达礼的文明人、开拓进取的现代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校本课程的开发充分汲取学校已有的宝贵经验,利用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能,充分体现本校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
3.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
三、稳步推进,持续发展
1.贯彻办学理念,创设适应多元发展的课程环境
(1)“崇德尚学、持续发展”办学理念的确立。近几年来,学校在教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我们提炼出既符合我校办学历史和现实,又符合素质教育精神,也得到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认同的办学理念——“崇德尚学、持续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的内涵。
(2)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营造多元课程氛围。课改之初,学校及时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并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积极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完成从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多元化课程建设规划创设浓厚的氛围。
(3)加强校本培训,提高多元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水平。新课程实施关键在教师。我校在课程改革前后开展了系列培训学习活动。学校除了成立新课程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外,还特别成立了专家引领项目组,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和各备课组开展对话、交流,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方案,推进多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制定:课程改革,方案先行。为了使课改能在较高的标准下扎实有序地运行,我们及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试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学生选课指导实施方案(试行)》《校本研修规划(试行)》《课堂教学实施建议(试行)》等系列课改方案,为多元校本课程计划的落实提供了最有力的制度保障。
(2)开发多样校本课程,促进多元发展。
我校除了动员全校教师积极开发实施“学科拓展类”、“科学实践类”等校本课程外,还重点开发和实施了以下几类特殊校本课程:
德育类:开发了《制度与养成教育》《牵手校友感悟成长》《心理健康》《每天五分钟安全公共讲义》《安全工作与应急预案》等系列内容的德育校本课程,通过三年的实施,目前已形成校本教材,在区域内产生广泛的 影响。
特长发展类:开发了诸如器乐、声乐、舞蹈、绘画、书法、摄影、剪纸、武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文学创作、演讲与口才等特长发展类校本课程。特长类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行政班与走班结合,常规教学与个别辅导、学术讲座相结合,行政管理与年段音乐、美术、体育教研组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自2006年起就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有《高中语文晨读文选》《英语话剧优秀作品选读》《物理与生活》《化学与饮食》《平和古迹》《蜜柚种植》《平和旅游地理》《趣味哲学》《民族音乐欣赏》《白芽奇兰种植与加工》等。
3.严格课程评价制度,促进师生的主动发展
(1)课程与教学评价。为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制订了《平和一中课堂教学考核量规及课堂教学评价表》《平和一中校本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定期对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从而不断调整实施新课程计划的方略与步骤。
(2)学生评价与发展。制订了《平和一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措施。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任课老师与家长共评等多元主体评价生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帮助学生将其发展优势领域方面的特征向其发展不足的领域迁移,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3)教师评价与发展。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评价。学校通过教师自评、同行评价、职能部门评价和学生与家长评价,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程开发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课程、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四、成效显著,永葆活力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1.德育系列课程初步形成。德育系列课程的成功开发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体育特色课程异彩绽放。体育特长类校本,是我校多元发展的传统课程项目。近年来,学校体育考生在高考中连创佳绩。艺术特色课程成效显著,近四年艺术专业考试达线率都在95%左右,共有200多名学生进入大学深造。
3.学生社团活动风生水起。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促进其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锻炼了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取得很好的效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总结反思,不断提升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永葆多元化课程的活力是我们永远的课题。
1.多元化课程建设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理论上的突破。我们在教学理论的研究上还显滞后,教育科研的选题也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课程构建实践的探索,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论。
2.多元化课程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区的教学资源。更加紧密地把课堂教学与本地生产实践、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应该更加重视本地生产实践、社会发展涌现出来的能工巧匠、成功人士,并让宝贵的资源进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级课程建设;整体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3-0036-04
实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15年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始终坚持“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思路,从首都课程改革实际出发,系统总结课程改革工作经验,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本着务实、创新的态度采取多种举措,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特别是郊区的课程改革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加快推进均衡发展和全面实施核心素养教育两大主题。北京市中小学校建设坚持硬件和软件并重,在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课程教学改革卓有成效,由基于教材的教学走向基于课程的教学,由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健康个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课堂真正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一、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机制走向深入
北京市中小学课程建设确立了“市、区两级分层管理,统一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基本策略。市级课程管理部门坚持三级课程整体建设思路,研究制定北京市课程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及校本课程的设置结构,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修订、完善并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全市课程整体建设的调控和指导,加强对自主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的指导和管理,鼓励改革,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项目组以及各学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得到认真严格的贯彻执行,三级课程得到有效的实施和落实,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划并开发管理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区和学校全力保障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课程设置方案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操作性明显增强。区、学校在实验过程中关注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执行力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在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等诸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市、区、校三级合作的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研讨、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课改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宏观调控、微观指导、典型引路、成果推广等多个重要环节全面推进,带动全市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同时催生了一系列推动课程改革的规章制度、法律文件的建立健全,确保了教育部、北京市的课改文件、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在区、学校的严格贯彻落实,确保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正确、良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下大力气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推进课程整体建设的文件精神,不管是在城镇还是在边远的山区农村,学校都努力做到开足开齐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地方课程;而且依据学校实际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开发出诸多系列化、富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领导干部的课程领导力显著提高,围绕着学校的核心理念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实效性、创新性的课程规划方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用课程特色作为学校核心特色的理念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认同,并初步显现出它的实际效果。从课堂教学的实际看,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等理念效果在不同程度上得以显现。
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观,即便是深山区的农村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校园网建设等都向城区学校看齐,并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学校实实在在着力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教师自觉地落实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效果明显。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加强可行性研究,注重实效,不求热闹,不做表面文章。在推进三级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把落实课程计划提到依法办学的高度,寻找与学校日常工作的结合点和增长点。注重校本课程建设以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加强三级课程之间相互融通结合,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和学校的基本共识。
二、课程建设整体育人效益逐渐显现
全社会日益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重视未成年人的核心素养教育、身心健康、个性差异和全面发展,支持作为学校育人工作核心的课程改革建设向着纵深推进,为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基础教育战线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日益明确,三级课程建设的整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实施的原则得以认真贯彻。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的积极推进,促进了三级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特色的形成和教学效益的全面提高。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科学实施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的表彰制度和活动,有力地引导、促进了区、学校和教师全面、协调、有序地整体推进和实施三级课程,使北京市义务教育的课程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区和学校由“被动卷入”转为“主动参与”,更加理性帐档赝平课程改革实验,更加冷静地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常态建设和机制创新。自觉地将课程改革作为学校育人和发展的核心载体纳入学校中心工作,以课程整体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条件对课程进行拓展、深化和二度开发,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重组,形成体现学校个性化特色的课程。一批具有地域或学校特点的课程资源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教师、学校开拓出新的发展空间,学校育人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
区教委和教科研部门日益关注学校的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和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从不同角度审视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凸显的课程意识。多年以来一贯坚持的专项调研督导工作有重心、有计划,活动越来越深入,主题越来越聚焦课程改革,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持续重视远郊特别是山区学校的课程建设。督导活动也从听取报告到深入课堂,从走近干部到走进教室、近距离接触学生,从观摩学校到观察课堂,从收集信息到与业务部门、学校的研讨到重视内部交流,更加关注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发展。
在持续的督导调研中积累了大量鲜活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和资料,明确下一步应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市区两级协调推进深入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深度思考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课程建设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课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如何做好精品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夯实基础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如何针对民族传统文化类课程进行整体研究,如何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的实效性,教师如何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和灵活运用,如何进一步增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如何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体现课程建设的效益等。
课程是学校变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实际是以课程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甚至包括学制改革的探索尝试。不涉及课程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把课程作为局部变化的突破也说不上是学校内含式发展的成功。在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和推进课程的整体建设,并逐渐形成学校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应从课程专业建设的视角对一些创新探索举措进行鉴别和判断,形成对于一线课程发展实际的看法,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业务突破和研究的新的增长点,更好地指导一线课程建设。
课程专业研究、管理人员深入学校和课堂应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坚持出特色、出质量,形成规律与方法,从对课堂、教师行为的观察转向对课程、教材变革、学生主体的关注。带着问题和计划有目的地走进学校和课堂,通过坚持和积累形成基于课程建设视角的学校调研标准或规范,推动学校课程建设向着纵深、健康的道路持续前进,体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三、课改推进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国当代社会是相对的新生事物,在不断更新观念、总结反思中修正方向、摸索前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探索前进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理解不到位,新理念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实施层面创新性不够,操作实践方面出现细微偏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心理和现象,盲目追求课改政绩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表面文章,等等。如此种种,恰恰说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科学、规范、务实、良性发展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学校在课程整体规划、门类设置的总量控制、自编教材的处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举措以及过程监控与评价上还存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学校对课程改革的认识有待于深入,未能厘清三级课程的特性,对课程特性把握不准,把学科拓展训练材料当作校本课程,打着“校本化实施”的旗号随意更改课程计划、变相挤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时,因而在多种课程形态面前显得束手无策,甚至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某些方面的混乱失序现象。校本课程内容重复开发、简单追求门类数量,导致课程过多过杂、质量不高、实效性不强,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部分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缺少联系;有的学校虽在课程规划中有明确的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但在具体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对核心思想体现不够,理念和实践脱节。有些学校在观念和实践中仍未跳出升学与课程冲突的误区,在学校推进课程策略和措施以及老师的课堂教学中,考试仍然是最高指挥棒,仍把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教学中以应试为导向、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针对应试得分的倾向突出,偏重应试抓分数的片面化技能训练;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层次偏低、实效不高。
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郊区小学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建设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实际状况:
郊区学校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师资队伍建设。有些规模较小的学校、山区校缺少专职教师,比如地理等科目没有专职老师,多靠兼职授课,教学质量上难以保证。补充的师资中有部分人员是从社会招聘而来,大学研修专业并非师范教育背景,专业不对口,课改意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相对缺乏,更没有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习实践工作。进入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完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学科素养、专业技能的常态化培训,提高师资的专业水平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
优秀教师数量相对偏少,特e是农村学校,部分较有教学实力、崭露头角的教师往往设法调入城区甚至市区,这种带头人的移动和流失对区教师队伍建设影响较大。对城区、市区优秀教师到郊区、农村支教工作还有相当的现实需求。生源方面,郊区的家长也是尽力设法把孩子送入城区或者市区名校。不少郊区学校在校生中本地学生远少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且班级生员数量较城区学校班额明显偏少,客观上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的关注度差别大。地方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还没有引起部分区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足够重视。事实上,对于地方课程的研究是三级课程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有些地方课程虽然进了课程表,但实施层面上的落实还很不够,存在课时被挤占、被挪用的现象。地方教材建设滞后,表现在修订不够及时,课程内容相对没有依据社会发展及时对教材修订更新;教材本身的行文规范方面待提升的空间较大,别字、病句的出现频率偏高,离精品化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
校本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有的学校特别是农村校、山区校,受困于课程资源缺乏,校本课程数量总体偏少,数百名学生面对仅有的几门校本课程,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小,还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成长需要。不少学校还未达到针对校本课程结构乃至学校三级课程结构的整体设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重分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这两种倾向造成校本课程结构稳定性和平衡性的缺失,很多校本课程的开发依然重严密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点。对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关注还不够。
四、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全市课改质量和水平
能否全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质量和水平,郊区农村校、山区校的课程改革步伐和实施效果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因素。从北京市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整体建设推进的角度考虑,目前应针对学校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着力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重视规模小、班额小的学校建设
部分学校规模较小,一个年级一个教学班,有的班生员数量甚至到了个位数。课程实施上缺少专职教师的现象较为突出,兼课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教师的编制额度又难以突破,如何补齐应有员额是个紧迫问题。任课教少,同头备课、教研等活动也多有限制,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可能也存在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区级教育行政和教科研部门多关注调研,予以政策诸方面的倾斜性支持,确保课程建设不掉队、教育教学质量不打折扣。这类学校应立足当前学校实际情况,尝试精细化、个性化、差异化培养,借力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名师教学资源供给,主动开展“一对一”教育教学的方式、途径和实施效果等诸方面的业务研究,突出精耕细作、整合课程资源,统一规划设置学校的课程建设方案,整体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2. 完善进入学校课程内容的严格管控机制
纳入课时的课程门类越来越多,比如廉政、人口、法制等,今后必然还会有诸多内容都要试图挤进中小学校的课堂。而北京市课程计划是有法律约束效力的,学校课时是有限的,应及时进行相关法规制度建设,建议规定:除国家课程外,各部门不得以行政命令或其他形式途径增加进入中小学校课堂内容;如果确有必要,应编制地方教材由区和学校进行选择。所有进入中小学校课堂的课程门类和内容都必须通过北京市教委行政审批;对已经进入课时安排的课程加强督导,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负责,实施效果不佳的课程门类应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凸显课程育人效益。
3. 规范地方课程实施要求,强化地方教材质量建设
市、区相关管理部门应勤加督导、狠抓落实,要研究形成针对地方课程的统一考核标准体系,不单纯以地方课程门类的数量作为评价参考依据。保证地方课程课时的专时专用,注重地方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加强地方课程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建设。课时有限的现实条件下,很有必要加强区域地方课程规划建设,对已开发的区域地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努力提高人力、物力的经济性,切实提升课程教材质量,向着精品化方向迈进。避免或减少相关相近地方课程的重复性研发投入。
4. 校本课程建设走重实效、出精品的思路方向
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升,学校自编校本课程讲义或者称为教材的质量整体不高,部分学校经费投入大,校本教材印刷装帧精美、求全面成系列,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东拼西凑、不成体系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简单重复性的照搬内容多,体现课程自主创新探索精神的内容少,利用校本课程课时进行国家课程延伸拓展训练的现象仍然未能杜绝。区级课程管理部门应加强审核和督导,切实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考核要有详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还原校本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
5. 持续强化三级课程整体建设
从市、区教科研部门层面到学校层面,都要加强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建设的意识和研究力度。从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建构、诸学科的全面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理解并实践,真正落实,体现学校课程特色,这一点将成为下一步课程建设重点努力突破的长远方向。细化市区级教科研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立足于长短期规划结合,追求项目推进的实际育人效益。
6. 深入贯彻落实学科教学改革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转变、更新理念,以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解决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课程标准作为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进度、开展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严格坚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强调学业基础、扩大知识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构建开放性的教与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学习活动,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要求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学业评价。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学习,重视教育新技术、信息化对教学方式变革的影响。
7. 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建设
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1.明确学校办学理念,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是在教育哲学指导下学校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如围场县木兰实验小学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人生底色”、围场第一小学的“走好人生每一步”、围场第四小学的“德馨人雅”、“让阳光照耀每一个人”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2.进行需求分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属教育的内部需求,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是外部需求,是教育的外部功能。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涉及学生的知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求。知识需求是指学生对知识本身及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等的需求和看法。心理发展需求是指学生健全心智、培养人格、走向成熟的内在愿望和渴求。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也应当考虑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考察地区乃至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对人才和信息的需求状况及特点,以期开发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有利于地区和社会发展的校本课程。只有这样的校本课程,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3.进行资源评估,量力而行
校本课程设计要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证。没有这种保证,再好的课程也只是一种理想。校本课程开发要依赖于学校的师资、设施、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要立足于学校自身课程资源的合理而充分的利用,如:图书馆、微机室、阅览室的建设与利用;科技馆、艺术馆、体育馆的建设和利用;教师专业特长的建设和利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人尽其才。校本课程设计还要考虑社区的现有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社区公共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支持。地处城镇的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较丰富;地处农村的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较薄弱。总之,要在明确学校教育哲学,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在合理分析和认真评估学校与社区现有课程资源的情况下,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校本课程实施应体现三大策略。
1.整体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
校本课程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二课活动、选修课或活动课”。作为课程,它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科学性;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自主地开发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因此,学校要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提升办学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事来抓。要成立以校长为核心、以专家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主体、有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代表参与的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要依据学校办学理念,评估学生需要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对学校的现有课程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拟订出学校中长期课程建设规划,在中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分步施行。
2.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个性成长相结合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极为关键的地位。斯腾豪斯宣称:“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可以说,学校教师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开发是手段,学生的个性成长才是目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幸福。校本课程开发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的成长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和使用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课程实践意义和生命价值,开发出指向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3.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一致
解剖这一“细胞”可见,教师是运用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成果对学生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学生是接受运用文化成果对自身进行“再生产”(教育)的人。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育的“营盘”是学校,由教育设施设备和教师以及学生构成;“流水”的是学生。在这个“营盘”中,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发展学生,教师也在发展学生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如果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学校教育乃至于整个社会的教育就有可能是成功的教育。
笔者参与了我们江苏省外国语学校近20年的建校历程。本文以此为“实证”,归结制订学校建设、发展规划与实施规划的一般过程,反思学校建设、发展的三项核心工作――以营建“三风”为核心的物质、精神校园建设,以师德、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建设和以“新课改”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特色建设。
一、按规律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建校之首要是制定规划。
规划的第一步是学校发展定位。建成怎样的学校,培养怎样的人,这既是学校今后一切工作的目标指向,也是其出发点。我校在建校之初对此进行了专题研讨。目的很明确,并不只是为了研讨出一个对学校发展质量定位的文字表述,而是通过研讨,使全体老师尤其是行政班子成员对学校发展质量内涵的定位表述产生深刻的认识,使之成为今后指导一切建校行为的学校共识。通过几上几下的研讨,我们把办学目标定位为:建设一所具有“文理兼优,‘语言’见长”的鲜明育人特色,让全体师生拥有充分自主的发展机会,在课程及教学特色、专业化团队、德育心育化和艺体美育建设方面,引领江苏省基础教育发展的知名特色学校。育人目标:培养“文理兼优,‘语言’见长”,既全面发展,又个性健全,且具有“求真求新”之文化精神,“崇文崇雅”之修养气质的学生。
第二步是确定规划的各项具体内容。包括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等等,特别是校训、“三风”的建设。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以文化育人,文化精神是对人产生根本影响的精神动力。作为办学者,在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关注育人的质量,更要关注育人的伴生成果――呈现于校园中、师生身上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校风、教风和学风。对应于教师队伍建设――师风;对应于课程中的学生培养――学风;对应于校园建设并与教风、学风相融合――校风。“三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新建学校,需有一个“树”――“建”的过程。建校初期主要在“树”――尽快树立;以后的发展则重在不断地“建”――培育、发展。新建学校在制订校园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课程计划的同时,须展开对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既为制订三个专题规划树以相应的文化标高,也为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旨归于师生,树立精神的追求目标。我校在建校初期专门召开了几次与制订三个专题规划相配套的“三风”研讨会,最后确定校风为“崇文、崇雅”;教风为“严谨、严格”;学风为“求真、求新”;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研讨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研讨结果的本身,而在于提高大家对三个专题规划中具体内容的落实与“三风”建设之关系的认识,在理论上为以后的实践成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规划第三步:谋划实施的具体策略。如果说办学与育人目标的确定、物质条件的准备和师资、教育质量的定位,还可以在思考中“纸上谈兵”,实施的过程也可以经思考、分解,在文本中描绘“蓝图”,确定阶段性目标,那么,对实施策略、方法的谋划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它更是一个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建设学校既需接受社会的支持、支撑,也会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建设新校的实际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为实现规划目标而设想的实施步骤,在每一步骤中谋划的策略和方法,只能是一种原则的设定,有时事先已谋定了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只能随之而做适当的调整。真正具体的策略、方法只能在实践中应时产生。
所以,如果规划由纲要和方案组成,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还是先定纲要,后订方案。先在研讨中考虑好最基本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考虑好在纵向时间上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与步骤,考虑好在横向意义上分项工作实施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关于校园建设的规划方案、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关于学生培养的课程计划);然后分别在以后的三个5年中制订阶段性具体实施方案,在实践中根据实施方案,针对具体情况,斟酌选择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调整或修正某些局部的目标方向。
二、用“心”构建一个“文”“雅”的校园
规划基本完成,接着,分步实施规划。
第一阶段:建设校园。
校园建设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要重视其文化的含量。我校的校训为“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意在激励鞭策教师、学生脚踏实地把握好每一个今天,唯此才可以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空间,在建设物质校园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如何为下一步工作――建设精神校园乃至凝聚校园精神设留“伏笔”。我校的校风建设追求的目标是“崇文、崇雅”,这里有两层含义:物质校园建设需追求“文”“雅”,师生在精神层面上也应该追求“文”“雅”,要创设与“严格、严谨”之教风、“求真、求新”之学风相吻合的校园物质环境,凝聚“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的校园“拓荒牛”精神。这就是我们在物质校园建设中考虑的文化含量。
本着这样的想法,我校在校园建设中设计并实现了三个系列的主题文化景观:“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严格、严谨”教风系列、“求真、求新”学风系列。
1.“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校园精神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厚德载物”水石景观广场,广场中央建一水池,意喻水之泱泱,载物至大;中置圆润坚实之大石,形比“君子”敦厚博大之胸襟、品德。整个景观取中国古典美学“梅”喻“贞”、“竹”喻“节”之“比德”法,以为“厚德载物”的象征。二是“自强不息”铜牛景观广场,学校南大门与主教学大楼间8000草坪广场中央,置铜塑“拓荒牛”,犍牛扬蹄奋力拓荒之形,象征校训“把握今天,创造明天”,自强不息,永远开拓创新的校园精神。
2.“严格、严谨”教风系列设有景观文化广场2片。一是“师风长存”铜塑广场,广场中央置大型雕塑“师风长存”铜狮一座。“狮”谐“师”音,意寓“严格,严谨”之教风,“铜狮”北侧有一钟楼,与之呼应,楼中悬一铜钟,名曰“劝学钟”,意寓“求真,求新”之学风。二是“万世师表”铜塑广场,中塑“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与形取西方文化先哲的“启蒙”铜塑隔路相对,寓中西方文化对话交流之意。另有小品景观5个,雕塑5座,主要包括陶行知塑像、范成大雕像和“传道・授业・解惑”胸像等等。
3.“求真、求新”学风系列设有雕塑10余座。教学大楼(A)内有两个庭院,庭院草坪中各置一座雕塑,一为“立雪・春风”,一为“不舍昼夜”。大楼西为“力之源”;大楼前两侧草坪中为“润物无声”、“含弘光大”。教学大楼(A)(B)间一片2500大草坪,10余棵古银杏散植,3座雕塑错落其间:东为“心弦”,中为“三春晖”,西为“携手同行”,运动场侧为“奥林匹克”,植物园畔为“莺(英)语廊”。
校园文化需用心去建设。这“用心”不仅指在建设物质校园的过程中用“心”去建“物”,更指当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时,如何用“心”去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耳濡目染,得到熏陶与发展。文化的作用之一是“化”人,校园文化的主要作用是熏陶(发展)学生。如何“化”人,更需用“心”。这“心”就是办学者包括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所在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理解,对凝聚校园文化精神的“三风”之实施途径的理解,更指由此而生成的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的爱心。
三、建设一支德馨艺精的教师队伍
第二阶段:建设队伍。
1.组建队伍。我校当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按人事管理制度,组建教师队伍由人事局或教育局主要负责;从现实情况看,人事局或教育局一时难以或者说也不宜从其他学校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来充实新建学校的教师队伍。如果以吸纳应届毕业生为主,也不尽科学、合理。怎么办?当时,本地区正在试行人事聘用制度,即在教育系统内,将所有现职改为现岗,按岗聘用,学校实行全员聘用制,并按此制度招聘教师。于是,我校在人事局、教育局的指导与授权下,按此制度向社会招聘教师。招聘时,特别注重两个方面:
队伍梯队。一是年龄梯队。如果光考虑现在,以招聘成熟的中年教师为主,这对今后的长远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后继也许会出现“断层”。二是职称梯队。教育教学主要是一种实践,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应关注他在实践中所体现的能力,而不是他的职称。三是“管、育、教”梯队。既包括招聘学科教师,也包括物色班主任和选拔学校中层管理人员。
人员的“德、艺”素质结构。德指的是师德,艺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我校招聘教师,把握的标准是:“艺”为基,“德”在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的高低、强弱决不是判定好教师的首要条件,如果作为个体的教师在师德修养上存在差异,在教育教学水平能力达到某一基准的前提下,取舍的首要标准应该是他的师德修养状况。
2.稳定队伍。稳定之首是稳“心”。要让新聘教师的“心”稳下来,首先需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住房问题。我校从建立机制的源头上考虑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先期在学校内试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各类教师核算并兑现住房公积金款额。同时,鼓励教师按公积金制度贷款买房,并由学校出面联系房源,有的甚至由学校代为购房。由于政策宣传与制度落实到位,教师大多在较早的时候用这样的方法购置了住房。稳“心”的第二件事是齐“心”,即促进教师对学校发展的价值认同,我校在近20年建校的历程中,显现了较强的凝聚力,这与长期以来的稳“心”工程有着直接的关联,只有使教师对学校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始终保有高度的认同,学校发展的内动力才会持久。
3.磨合队伍。除了需加强教师间的工作磨合外,还应关注对应聘教师在文化品性上的融合,以形成新建学校的教师文化。我校采取的主要办法是:根据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学校的资源条件,设计一系列教师文化活动,既有坚持,也有创新,形成传统,努力让教师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与“崇文、崇雅”校风相匹配的文化精神。
苏州新年有寒山守岁听钟祈福之俗,学校就组织教师在校内举行文化活动,守岁静听校园新年钟声,祝福学校发展如钟声悠悠。早春,苏州有香雪海探梅之雅,学校就组织教师去西山“梅海驾浮”赏梅,举行摄影比赛等活动。夏中,苏州有野郊赏荷之举,中秋,有石湖赏月之风,学校就组织教师或去“荷塘月色”沐荷风、赏荷花,或去“石湖串月”步石桥、观月影,或去太湖乘船观赏湖光月色,直接感受苏州文化之风雅。古有苏州虎丘曲会、山塘灯会,学校就举行校园歌会,穿插普及昆剧知识、灯谜竞猜等活动,每年教师节举行文化庆祝活动,农历岁末举行新春酒会等等,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熔铸校园教师文化,导引教师融入苏州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这样的融合,过程是漫长的,作用是隐性的,讲求的是潜移默化,难以立竿见影,但长期坚持,必有效果。
4.发展队伍。要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必须着眼于教师团队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是提升“短板”高度,培养专业合格型教师群体。“木桶理论”表明,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因此,我们着力打造“青蓝”工程,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师徒结对、手牵手帮教”的形式,发挥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我们还注重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很快成长为骨干教师。
二是增强“桶板”密合度,发展合作研究型教师群体。木桶的板与板之间要严丝合缝,紧密配合,才能不漏水。我们在发展教师时,定期就某一教育教学问题组织教师交流研讨。交流研讨的范围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际的,形式有时是指定交流发言,有时是自由讨论。我们还注重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在课题研究中倡导合作交流,以教科研促进实践行为的改进,教师们边教、边学、边研究,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
三是发挥“高板”的引领作用。着眼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并不意味着讲求个体教学风格的整齐划一,相反,必须更加注重教师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鼓励教师在充分认识个人特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打造鲜明的教学个性,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风格化方向。
木桶理论又称短板理论,借鉴于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不能仅着眼于它的短板制约论,而应引申到“板”间的砥砺与“长板”的引领。这样,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就容易形成正向推进的良性态势。
四、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
第三阶段:课程建设。
建设新校,孕生于规划,起步于物质校园建设和教师队伍组建,发展于校园“三风”文化建设和教师团队的打造,但无论是哪个环节,都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与实施上。办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发展学生,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的过程,当一所学校已初具规模时,应将建设的重点移至课程。
我校在重点考虑课程建设时,正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之时。国家课程标准按课程门类制订,对其中如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门类的课程只制定了一个“指南”性质的文件,没有编制统一的标准,学校既要根据“指南”设计课程内容,又要制订与内容、标准相对应的实施计划。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既包括对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也包括对其中“校本”部分的设计与开发。
我校在制订学校课程计划时,遵循了几项基本原则:一是不折不扣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二是细化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三是创造性地设计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校本课程计划。与之相对应,我们将学校课程设为三个基本模块:一是以实施国家课程(主要指教材之必修部分)为主的“科目课程”;二是以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之选修部分)为主的“融合课程”;三是以校本课程(主要指学校设计、开发部分)为主的“活动课程”。前两个课程模块均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校本课程模块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相应“指南”而设定的学校“校本课程”标准为实现目标,三个课程模块均订有具体的教学计划,且将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计划整合成一份“学期―学年―三年”的教学计划,化为三张“学期―学年―三年”的学校总课表。同时,教学计划重在考虑学生的“学”,因此,这份教学计划的呈现,除了有“教”的进程安排外,还有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程安排。
杨九俊、吴永军先生主编的《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通识卷)》中指出: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时,课程的意义才能实现。我们把前述的第一个课程模块称为“科目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按科目内容分类而设,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二个课程模块为“融合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是对相近科目的统合,也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按学生兴趣而设的拓展教学,不一定为课堂教学形态;称第三个课程模块为“活动课程”,就是指该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主要是“课堂”外的活动,内容是校本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是学校建设中最为艰巨、长期的一项工程。我们在新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落实了国家课程计划,细化了实施地方课程(主要指教材)的过程计划,设计开发了校本课程,三个课程模块的教学情境常态化了,学校“学期―学年―三年”的课程计划包括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总课表制度化了,以“德育心育化”、“艺体美育化”为方向的校本课程特色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这些成绩并不是我们所期盼的终端成果。课程的意义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情境里共同活动、产生实际的教和学的行为,纵观当下学校课堂内外的“教学情境”,师生是在真正意义上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的主体?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形成创意教育的理念文化
2011年初,区教育局领导在调研并考察了学校科技特色建设的情况后,提出了创意的文化理念,为学校特色文化转型打开了思路。学校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以“让老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为目的,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生活成长的乐土。学校以教师教育教学创意为重点,以科技和德育创意教育为突破口,以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文化艺术节和科技读书节等活动为平台,来建设校园的创意文化,逐步完善特色项目,彰显学校创意特色。创意就是思想行为中的创新意识,创意教育就是日常教育教学和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创造性构想,及其与众不同的独具匠心的行为表现。
营造创意校园的环境文化
创意教育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是空间问题,学校首先要为创意教育腾挪空间、净化空间,提倡“无墙文化”,即思维不设墙、概念不设墙、人才不设墙以及知识的发掘、转移和应用不设墙。创意教育特别需要空间,尤其是观念与制度的空间。要加大教育管理改革,让“创意教育,创意学生”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
以科技手段创设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学校领导层组织科技和劳技教师建立研究小组,对创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条件进行研究,对学生如何参加科技学习、科技调查、科技研究的条件和效果进行设计,以开放的心态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科技与劳技创意课程的活动,以目标驱动型、任务驱动型的主动参与与学校创意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吻合。本校还建立了校园航海模活动水池、科技操作活动车间和劳技教学基地,并于2012年完成了校园文化墙建设,在教学楼底层建成了学生科技制作与发明作品展示走廊和创意文化特色橱窗,完善了科技陈列室建设。2013年改建了学生读书文化活动室,并进一步完善了书香校园建设。
形成专业创意的教师文化
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意能力并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首先教师必须具备与创意教育相适应的创意思维、创意知识和创意能力。为此,学校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师的组织能力,着力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意思维、创意智慧、创意知识和创意能力的教师团队。学校以“三有三讲”为指针,以“雅”为突破口,以言行雅、心灵雅、情感雅为德育重点,建立“初一始于行为习惯,初二通于和谐心灵,初三致于理想追求”的分层系列化教育目标。通过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增强善良情感、责任情感,使学生有文明礼貌的素养、执著梦想的信念,逐渐具备健康的心理人格和良好的公民意识。通过金秋开课和区AAA课评比等活动,积极打造教学有创意的快乐课堂,并通过职称、校本、专业等培训开展师德师能建设,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以W论教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发展个性创意的学生文化
学校通过搭建创意平台展示学生风采,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读书和研究实践等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创意火花。每学年开展一次校园创意科技节、校园创意文化展示和科技创想园等经典活动,每学期开展校园创意文化艺术节、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传承传统文化,诵读经典创新阅读写作”等活动,构建创意平台,从而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指导学生的创意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校教育的快乐。近两年,学校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有近百人次在各级各类科技模型、创新大赛中获奖。
建设创意特色的课程文化
学校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开展校本创意特色建设,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和探索科学的兴趣。学校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将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和文艺社团活动结合起来,使校本课程研究走向常态化,体现学校创意教育特色。根据实际情况和本镇地方乡土文化内容,学校挖掘开发富有创意特色的校本创意系列课程,如“走近七都”“航海模―科技创造未来”《“鲈乡风―走进家乡”等。
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特色得到转型升级,培养了一批尊重教育规律又富有创意的教育管理人才,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快乐地学和幸福地成长。同时,通过开展校际、校企和校商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了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的转化。
一、打好“底色”,破解“等闲识得东风面”的难题
底色,字面来看就是指打底的颜色。具体来说是用以描述材料本身所固有的色彩。底色衬托、支撑于表色之间,表色孕育、存在于底色之中。底色愈重,表色愈明;底色愈浓,表色愈亮。底色如何打好?即如何选定自己的艺术特色?这是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特色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决定着特色学校建设的稳定性、持久性和卓越性。一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校的历史、资源、环境等选定特色。著名学者泰勒提出过“文化痕迹”的理论,他认为前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痕迹(包括物质的与信仰、习俗、传说、故事等非物质的)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变换功用,或者产生新的意义;即使完全丧失意义,也能够“证明文化阶段的存在”、“明白文化变迁的历程”、“推想文化进化的方向”。二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来源、年龄、兴趣等选定特色。学生以自身个性和特长为坐标才能实现强势、优质的发展。有些学校要求全校所有学生训练同一艺术项目,发展同一艺术特长。诚然,学校特色是发展了,但是学生个性发展被遏制了。在倡导“一校一特色”发展理念中,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因材施教,努力打破千校一面、千生一面的统一格局,不断追求学校特色化和学生个性化,这样的特色才是学生需要的特色,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特色。
二、做好“表色”,描绘“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象
表色即物体表面的颜色,使人们得以区分在大小、形状或结构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体的视觉或知觉现象,如杜甫《花底》诗:“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好的表色应该是均匀的、持久的,表现在学校特色建设上应是全面参与的、全面支撑的。一是全面参与。学校特色建设不应是单数,而应是复数,所有学生都应参与到特色建设当中来,如果我们将学校的特色仅仅定位为某一项艺术项目上,一枝独秀,不面向全体,其结果可能会出现“孤掌难鸣”,甚至会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只有开放包容、多元丰富才能成就“满园春色”。二是全面支撑。要营造环境,根据特色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的部署,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气氛;要构建机制,发挥导向、活动、考核、激励功能,激发师生建设特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优化师资,注重发挥原有艺术特长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全体教师实施特色教育的能力;要强化科研,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组织科研活动,提升特色学校建设的水平;要加强学科渗透,将学校的特色活动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规划,促进教育教学同步协调;要建设艺术校本课程,把校本课程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校内外的所有教育资源等。
三、塑好“成色”,登临“—枝红杏出墙来”的佳境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程资源;师生潜能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36-02
【作者简介】陶西安,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江苏连云港,222006)副处长,高级教师。
2011年以来,连云港市创新思路,超前谋划,强力推进,共建设市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175个,其中66个项目已成功立项为省级课程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学校紧紧抓住课程、队伍、课堂等关键环节,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努力在课程整合上下功夫,在课堂效益上做文章,在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上见成效,用真情与细心,智慧与严谨,倾情投入,扎实建设,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育人平台与校园文化。
精心组织,精准指导
连云港市把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上升到彰显一个地区、一所小学的教育品行、教育品质、教育品位的高度来认识,明确提出“理论研究与申报建设同步,专家引领与学校探索并行,由点及面,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将推进课程基地建设作为提高课程实施效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境界的一个突破口,强力推进课程基地项目申报与建设。
(一)建立工作机制
成立了以市教育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县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基教牵头,教研、师资、电教、装备等部门参与,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领衔的课程基地项目开发与建设专家指导组。每年组织县区、学校开展人员培训、项目指导和成效评估,确保学校按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和基地使用。
(二)健全实施程序
每年组织县区通过学校申报、县区初评、市级评审答辩等环节选拔立项后,由专家团队深入项目学校开展调研、过程指导、年度视导等,确保基地建设项目目标定位准确科学、建设内容规范具体、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保证课程基地建设与使用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三)确保经费投入
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政府和财政部门按省要求及时足额拨付配套建设资金,切实保障项目建设所需建设经费,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扎实建设,成效初显
按照省教育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和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文件要求,连云港按照省、市两级课程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切实落实建设规划,着力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积极创设鲜明的教学环境;着力强化课程文化建设,努力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搭建互动学习平台;着力打造学校精神文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五年来,省级立项的66个项目99%以上通过省专家阶段性视导评估,13个项目被评为优秀,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
(一)凝练了学校办学理念与精神追求
充分挖掘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并将这些精神元素进行总结与提炼,进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理念。如海州实验中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转变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主线,建设的校园植物园、水生生物馆、生物创新与探究实验室、生物图谱画廊等特色生物实验课程基地,彰显了学校“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连云区云山小学的“中草药特色文化”项目,将中草药的“探究、正身、和谐”特质进行提炼,形成了“尊重生命价值,尊重成长过程”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东港小学“港文化”特色项目,利用丰厚的地域资源营造了山、海、港同生共融的学校文化场,提炼出“担当、合作、探航、通达”的教育追求。
(二)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与育人环境
充分挖掘课程基地建设项目所蕴藏的文化元素,通过物型文化、精神文化、空间文化、课程文化等形态,打造并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氛围与育人环境。如苍梧小学“西游文化”特色项目,将学科教学与课程、实施策略路径与“西游文化”无痕整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创新与实践能力,锻造了能拼搏、敢担当、有责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助推了“西游文化”弘扬。连云港外国语学校的“高中外语课程基地”,建成具有不同国家文化特色的多语种特色教室,让每个教室都有不同的异域风情,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学生提供的外语角、外语文化节、与国外合作学校交流互访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实践、实习、体验等多样学习方式,创设了高效达成外语教育目标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三)丰富了基础教育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是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项目学校充分认识课程基地建设对于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将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项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许多项目涉及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如灌南高级中学的“灌河文化综合实践”课程基地、东海县青湖小学的“水晶文化建设”项目、赣榆沙河二小的“农家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基地、白塔高级中学的“励志德育”课程基地、连云区云山小学的“中草药文化与生命教育”课程基地、徐圩新区东辛农场小学的“农垦文化实践”课程基地、灌南新集幼儿园的“乡土艺术”课程基地等等,都创新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方式,丰富了课程与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增强了基础教育课程的开放性,体现了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理念。
(四)深化了学校课程资源整合
如何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进行整合,让校本课程融入国家课程,实现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与拓展,进而形成学校的特色课程,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对此,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学校也进行深入的探究,如苍梧小学以“西游文化”为引领,从儿童多元智能的视角进行具有“西游文化”特质的尚美课程建构,提出了“问题导学,尚美求真”的课堂教学主张,并将“西游文化”与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开发了“赏西游”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整合,开发了个性鲜明的“绘西游”“塑西游”课程;与音乐课程进行整合,开发了“唱西游”“演西游”课程;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通过打造“翻越火焰山”“勇攀盘丝洞”“巧渡流沙河”“勇闯七十二洞”等体验场,开发了“玩西游”课程等。
【关键词】课程规划 课程领导 基础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
校长课程领导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所具有的核心意义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共识。但在学校教育的现实境遇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课程领导的并不多见,校长课程领导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之间的矛盾冲突。越城区教研室科学把握教育改革大势,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评优活动为抓手,开展了“学校整体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和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评比活动,得到了全区中小学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分别收到30篇和24篇方案,不仅是对落实校长课程领导权的一种探索,也是赋予教师课程开发权的一种实践,更是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的一种期盼。
一、课程规划巩固了校长的课程领导地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是学校管理关系的承担者和创造者,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物。校长指挥棒灵不灵,校长管理绩效高不高,学校发展速度快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权威――权威问题是校长管理的核心问题。那么,校长的权威从哪里来呢?笔者认为,校长的权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权力因素,二是素质因素。权力与威望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权力的大小不能决定威望的高低,威望的高低也不仅仅来自权力的大小。高水平的校长应该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科学、睿智地发挥“权力作用”,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以专业的综合素质获得下属的佩服和敬仰。这其中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活动中,许多校长以《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为指导,全面贯彻“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五大理念,认真履行“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六项职责,潜心研究人的成长规律,准确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扬学校优势特色,积极构建现代学校课程体系。比如柯灵小学的“A+X灵育课程”、稽山小学的“乐水课程”、鲁迅小学的“立人课程”等,把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校训等核心要素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不仅明确其课程领导角色,由“行政领导”转向“课程领导”,还巩固了其课程领导地位,践行着教育家办学的理念。
二、课程规划增强了校长的课程开发意识
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是“深课改”背景下的两个新名词。它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开足、开齐、开好各门课程,也不简单地等同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是“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课程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是以生为本作为教育回归本真的生动实践。
在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活动中,许多校长自觉学习《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积极探索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课改的“四道”急令:《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建设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8号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整合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79号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80号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的指导意见》(浙教办基〔2015〕81号 ),把“选择性”“每一个”“统筹式”“文化型”“精准化”等一系列深化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到学校教育改革中。比如北海小学的“博雅课程”、少儿艺校的“艺术+课程”、文理附小的“七色课程”等,对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进行了统筹和整合,不仅厘清了“三对”关系(国家课程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少量是拓展性课程;地方课程中的内容,一部分是基础性课程,一部分是拓展性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内容,小部分是基础性课程,大部分是拓展性课程),还积极开发了富有学校特色、教师特长的拓展性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规划提高了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课程实施是将书面课程付诸教学行动的实践历程,是课程规划的重要环节。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提出教育的哲学思维,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提升课程的愿景目标,提供课堂的制度保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次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比赛规定了具体的六个方面的写作格式要求:校情分析(历史回顾、办学现状、面临挑战);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育人模式、办学方略);学校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安排、特色课程);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形态、课程实施建议、课程评价建议);课程制度与管理;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六个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
在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活动中,许多校长以“课程超市”为基础,积极探索“主题与专题”相结合、“长课与短课”相交替、“教室与学室” 相吻合、“自助与外聘”相联系等方式,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转变。比如蕺山中心小学的“慎独课程”,以“慎独之‘知’”“慎独之‘美’”“慎独之‘行’”三大板块为纲,积极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树人小学的“生活课程”,研制课表、安排教师、聘请人员、添置设备、开辟场地等,为选课走班、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不仅把学校精神、办学理念、校训等学校主题文化的核心要素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形成了颇有特色的课程规划蓝图。
四、课程规划拓宽了校长的课程评价思路
课程评价总是基于一定的智力观。在传统智力观中,课程评价就是通过学业或者学科考试分数这一认知性指标作为学生学业优劣评价标准,导致产生“应试化”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在学校教育领域,长期以来测验学生的分数成了评价的代名词,分数成了学生在学习中追求的唯一目标,致使许多学生视考试为畏途,他们不但体验不到学习的真正快乐,反而在不断吞咽失败的苦果,厌学、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的现象屡见不鲜。其实,在多元智力的视界中,智力是人的一种功能外显形式,多元的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都是可育之才。人的智力的多元性、复杂性、发展性,必然要求课程评价也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发展性。
在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活动中,许多校长以《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依据,把课程评价探索与考试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在规范校内考试评价、控制区域性“统测”次数的基础上,广泛应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比如塔山中心小学的“博雅课程”,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灵芝镇中心小学“镜湖蓝课程”的五大评价系统,用学校语言、讲学习故事、写学生成长。此外,还有许多学校,有的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有的为了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有的为了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运用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填框答题和网络阅卷的形式,为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应用提供支撑,改变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工具的现象,实现了课程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良好态势。
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概述
为改变“千校一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及各省市层面都一直在积极努力,通过制定评估标准,以评促建,引导普通高中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办出学校特色。
1.国家示范性普通高色评估标准。早在1995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示范性高级中学评估验收标准》,其中涉及“办学有特色”的指标规定是“有反应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改革与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有教育实验项目,并取得有一定影响的成果。”此条标准为普通示范高中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也为普通示范高中通过教育实验项目、通过科研课题研究打造特色提供了可能。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极大地促进了高中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加强和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但也客观上造成甚至是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
2.各省市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2002年,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各省市相继开始了省级示范高中的创建。与国家《评估验收标准》相比,省市级层面普通高中的评估标准更加注重学校软件建设、质量提高和特色发展。一些省市的评估标准中将“办学特色”作为独立的评估指标并赋予较高的分值,以引导普通高中向着高质量、特色化方向发展。
如《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评估管理办法》(2006)中提出了“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评估原则,强调按照“改革、示范、帮扶、高质量、有特色”的要求办学。2007年强调每一所示范性高中都要形成具有先进性、独特性和代表性的重点示范内容,即经过三年的示范期形成学校特色。
从特色建设的实效性看,有一定影响力的普通高中普遍重视学校文化及课程建设的特色。如:一些省市示范高中注重挖掘学校传统优势,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办学特点、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有些示范性高中注重校本课程建设,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予以制度保障;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使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案例枚举
构建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应包括标准内容(含指标的维度及分值)和构成方式等。现有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从标准内容上看,既有全方位的特色评估标准,也有特色教育专项评估标准;从标准构成方式上看,既有终结性评估标准,也有发展性评估标准。
1.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内容。全方位的特色评估标准。此类评估标准围绕着特色建设,从理念目标,到方略内容,再到成效都列入评估内容。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年针对全国性的特色高中项目制定的评估标准,其对特色高中的评估指标从“规划、实践、成效”三个维度设计,包括特色办学规划、特色办学内容和特色办学成效3项一级指标和12项二级指标。
特色教育专项评估标准。各省市现行的一些评价指标有很多是针对特色教育专项建立的评估标准,即围绕特色教育专项内容的特点,设置评估指标。如江苏省常州市2009年在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估标准就是特色教育专项指标。常州市重点进行德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和艺术特色学校共四类突出学科与领域的特色学校评估。其中,德育特色学校评估标准共包括10项指标,如学校在2-3个项目上有特色,并有2-3年的实验基础就可以参选德育特色学校。
5.社会实践有特色 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显著。
6.家庭教育有特色 创造性地开展家庭教育,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家长学校建设卓有成效。
7.后进生转化有特色 对学业和品行有困难的学生,学校有积极的预防和教育措施,并在转化工作上取得显著成效。
8.心理健康教育有特色 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面向全体学生提供全面心理辅导,开展面向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活动,取得显著效果。
9.学生评价制度改革有特色 改革创新学生评价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与素质教育相吻合的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10.专题教育活动有特色 在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国防教育等方面有科学、系统、规范的活动和课程,效果显著。
2.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方式。终结性评估标准。终结性评价标准是通过一系列描述普通高色发展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学校是否已经达到了特色发展的标准条件,达到标准则可命名为特色高中。如山东省潍坊市将特色作为普通高中评估中的一项一级指标提出来,并有相应的二级指标和评估标准。
1.办学章程
1.经教代会表决通过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章程,并按章程办学。(10分)
2.制定了符合学校实际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得到教职工的认同。(10分)
2.文化特色
(20分) 1.学校具有独特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了师生认同的核心价值观。(10分)
2.师生对校园文化理解充分,学校的环境、建筑、宣传等体现校园文化特色。(10分)
3.创新成果
(60分) 1.学校在深化素质教育、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改革、德育、特长生培养等方面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鲜明特色,在市级以上产生重要影响。(30分)
2.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市教育局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成果奖、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奖、燎原奖、教育创新项目、金点子成功案例等项目获奖数量多。学校工作成绩突出,受到市级以上党委、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奖励。(30分)
发展性评估标准。发展性评估标准往往将某一指标分成由低到高等不同的标准等级,重在推进特色高中的水平和独特性逐步生成、逐渐提高。如浙江省2011年制定的《浙江省特色普通高中学校标准(试行)》,就是以等级的形式呈现的发展性评估指标。该评估标准共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办学理念和方向、学校课程体系、育人模式、组织与管理、办学绩效;在五方面内容之下设16个条目,分别是: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必修课程、校内选修课程、校外选修课程、质量保障、选课体系、教育教学改革、学分制、评价制度、规范办学、师资建设、条件保障、学生成长、辐射引领、学校发展。
一级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办学整体水平比较高,在全省有较大示范影响。
二级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因材施教思想。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办学整体水平比较高,在设市区地域范围有较大示范影响。
一级 有符合本校实际的选修课程建设规划。
选修课程丰富且形成鲜明特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每30名学生1门。
二级 有符合本校实际的选修课程建设规划。
选修课程具有一定特色。
已开发各类选修课程不少于每40名学生1门。
一级 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模式、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获省级以上奖励或在全省推广。
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34人。
二级 积极开展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与实践。
推广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获市级奖励或在设区市范围推广。
严格按照标准控制班级人数,每班学生不超过50人。
一级 有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按规定提足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和有效保障教师选择培训要求,全体教师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任务。
教师积极发挥个性特长,实现“一专多能”发展,有60%以上专任教师能够开发选修课程,80%以上专任教师开设选修课程。
二级 有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按规定提足教师培训经费,全体教师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任务。
教师积极发挥个性特长,有50%以上专任教师能够开发选修课程,60%以上专任教师开设选修课程。
关于研制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的思考
尽管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的具体指标及权重可以根据各省市不同阶段高中发展的侧重点而有不同,但在研制标准过程中仍要遵循如下带有普适性的目的、原则和内容框架。
1.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研制的主要目的
我国各地区已有或正在制定的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的实践探索表明,评价特色高中的目的与追求高质量、标准化的高中示范校建设不同,它重在激发起所有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活力,更大面积的更广泛的提高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并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选择与支持。因此,评价标准应该更加强调学校个性化资源的挖掘、培植和形成过程,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形成特色,在不断的个性化发展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总之,通过评估标准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创新。
2.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研制的基本原则
具备共识性的原则有五条,即科学性与公正性、高质量与先进性、独特性与校本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与公正性强调按照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规律、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建构评估标准,要科学遴选指标、优选评估方法、规范操作程序、严肃评估纪律、力求评估结果客观公正。高质量与先进性强调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引导学校,使评估成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独特性与校本性强调学校的特色应从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出发,充分体现学校的传统底蕴、资源优势以及发展的可能性。稳定性与发展性强调评估标准应正确引导普通高中向着高质量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可操作性强调评估指标和方法具有可观测性和可操作性,程序简便易行,真正对普通高色发展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推动作用。
3.普通高色发展评估标准研制的内容框架
内容框架应涵盖:学校特色资源、学校发展规划、学校特色办学内容、学校特色发展支持系统、学校特色办学成效等。
其中,特色资源是高色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可进一步分解为“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自然环境资源”等指标;特色发展规划是高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可进一步分解为“办学思想与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路径”等指标;学校特色办学内容是高色发展的核心与支柱,可进一步分解为“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系列活动以及特色学校管理模式”等指标;学校特色办学支持系统是高色发展的保障性条件,可进一步分解为“人员团队、经费投入、环境建设与设备设施、管理与评价制度保障”等指标;学校特色办学成效是衡量学校特色办学的最终效果,可进一步分解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社会反响”等指标。
关键词:选修课程;课程开发;选课制度;评价体系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已在全省普通高中全面实施。课改要求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学校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加强选修课程开发,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基本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体系,而学校在选修课程建设中遇到了许多困境。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高中选修课程在学校的实施中困难重重,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引发了笔者深思。
一、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发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将学科知识、生活和社会有机整合起来。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区和所在的地区。如浙江省奉化市普通高中就把部分选修课程的学习课堂办到了校外的滕头学生实践基地,他们开设了“汽车模拟驾驶与日常维护”“烹饪技术实践与美食体验”“服装制作实践课”等八门职业技能类的选修课。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外实践基地学习实用技能,加强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兴趣特长自主开发选修课程,也可以与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合作开发选修课程,可以引进国内国际精品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也可以直接选用国家审查通过的选修课程。浙江省教育厅已经建立了浙江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网站,以电子版课程和网络课程的形式,向全省推荐114门选修课。
在课程的开发上,必修拓展课程有现成的教材,不需要教师自己开发。教师主要开发大学初级课程、最新成果介绍与应用型课程。如高中数学的选修课程就可以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等。职业技能类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是最难的,可聘请当地大、中专院校的教师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能手、技术人员担任选修课程的教师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另外教师也要加强这部分选修课程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使得能尽快地胜任职业技能类的课程开发。兴趣特长类课程的开发,主要由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组开发。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主要根据各部门工作特点和老师特长,在原有学校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开发。如浙江三门中学开设的“有关核电发展的安全与环境问题专题活动”;浙江温州马站高级中学开设的“四季柚的种植”。合理借用当地的资源,可以更好地开发学校的特色课程。
二、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应提前公布本学年拟开设选修课程目录、课程信息。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加强人生规划教育,指导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人生规划,制订个人选修课程修习计划。学生要根据个人修习计划,实行自主选课。
1.选课指导
学校制订《学生选课手册》,帮助学生了解选修课程及学校对选课的要求、选课的程序和方法、各学科的特点和课程安排情况,了解各学科的学习要求、学分要求。帮助学生懂得选课基本策略和方法步骤。教师主要要向学生介绍选修课的作用以及选课的原则。
四类选修课的导向性非常明确。知识拓展类课程主要是以拓展知识为目的,一般要选择自己高考时想报的专业;职业技能类课程主要以介绍职业技能为主,因此,要选择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相关的选修课;兴趣特长类课程主要以培养兴趣、特长为主,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来选择;社会实践类课程主要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与活动能力。
2.学分认定
学生完成选修课程模块修习,通过考试(考核),即可提出学分申请。学分认定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学业、证书、过程记录。
也可采取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充分体现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公正心理。如浙江东阳中学就制定了评价的表格,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师生关系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再由教师认定学分。
三、健全选修课程管理体制
1.课程设置审核制度
学校成立课程指导小组,对本校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进行审核评价,适合学校实际和课程要求者,选入《选修课程目录》,供学生选择学习。
2.班级管理制度
选修课程采用走班制,可根据学生自愿选择,10~50人组成一个选修班,任课教师负责教学及安全卫生管理,做好考勤记录、作业评改、学业水平测试等。
3.教学过程监控机制
根据实际建设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全过程、各主要教学环节进行动态监控,保证教学行为的规范化,保障选修课教学的科学、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高中选修课程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学校要以校园为基地,以社会为依托,充分利用各种各类的社会资源。选修课程的建设对教师有了更高的技能要求,教师要通过进修、自学等方式拓展课程开发、开设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校情分析及办学理念和文化
慈溪市宗汉街道新界学校创建于2006年9月,是一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校办学规模为18个教学班的省标准化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教职员工43人,学生482人。
学校以“文化润教,怀揣感恩”的精神文化引领师生发展,以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以“乐学从善,尚中贵和”为校训,以“和美、勤思、自信、智慧”为教风,以“和悦、勤奋、自信、聪慧”为学风,以“和谐、尚德、博学、践行”为校风,注重培养师生的综合素养,以人为本,发展教育,让每一个师生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塑造成“美丽温馨的花园,教学相长的学园,平等和睦的家园”。
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办校,民主管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几年来,先后被评上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宁波市五星级消防学校”“宁波市示范食堂”“波市5A级平安校园”“宁波市数字化校园建设达标学校”“慈溪市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慈溪市师德师风示范学校”“慈溪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慈溪市卫生先进单位”“慈溪市文明单位”等。让流动人口子女平等享受当地优质教育资源,让流动人口子女和当地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正在逐步实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新界学校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本着勤恳踏实的精神,正以矫健的步伐,豪迈的气度踏上新时代的教育之路,深入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升级。
二、课程目标与设置
(一)课程构想
1.课程目标基础化
课程目标的制定,应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学校地域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期达到“人人参与、体验快乐、提升素养”的基础化为目标,再依循个人的实际,争取更高目标的发展,最后实现学校每一位成员“乐学从善、尚中贵和”的育人目标。
2.课程内容特色化
“和乐”课程规划的设置,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学校特色化的拓展课程,学校拓展性课程包括四大课程群,分别为:“童乐课程群”、“学乐课程群”、“禾乐课程群”,“特色课程群”开设了24门课程。
所有课程的设置,都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展开,是推动学校发展,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它是学校发展的窗台,是师生生活的平台。它寄予了学校“美丽温馨的花园,教学相长的学园,平等和睦的家园”的办学愿景,实现它,需要仰望星空的理想,需要专业探索的精神,也需要脚踏实地亲吻泥土的躬耕品质。
3.课堂模式生本化
根据学校生源的实际,依据学为中心、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生本教育理念,确定学校的课堂教学范式为学为中心“五学”课堂范式,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循环往复。课堂上力求达到打造合作为主的学习小组活动,推进课堂作业单使用,保障学生10分钟以上的主动参与学习训练等主要特征,努力实现课堂范式的生本化,提高课堂40分钟的最大效益。
4.课程评价体系化
从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发展两个维度,把学校所有涉及到学生层面的评价都统整到“新界之星”评价系统,让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知晓,每一个人都参与,每一次活动都融入“新界之星”评价系统,最终成为学校的特色评价。
5.课程管理规范化
通过课程的规划和设置,提升学校课程团队的领导力和教师课程的执行力,以制度和规范为保障,让学校课程的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提高管理的效益。
(二)课程目标
1.中长期目标
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依据学校现有的资源,逐步完善新界学校特色的“和乐”课程体系建设。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保质保量完成基础性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做好拓展性课程建设,落实15%的走班制选学课程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全面实施学为中心的“五学”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改进教育评价范式,完善“新界之星”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评价,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提升学习兴趣。
通过课程的实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素养、树立自信,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让新界学校成为一所校园文化特色鲜明,课程结构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全市同类学校前列水平,在此基础上逐年提升,硬件条件一流,社会口碑良好,具有丰富办学内涵的现代化学校。
2.近三年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课程改革实践,基本完成学校“和乐”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成为一所硬件条件一流,文化氛围浓厚,质量处于全市同类学校领先,社会口碑良好,具有明显办学特色的现代化学校。
(1)编制学校课程体系。秉承“乐学从善、尚中贵和”的办学理念,依据新界学校“和”文化主题, 2016年5月完成构建课程体系结构,2016年9月启动学校课程改革。
(2)组建学校课改机构。2016学年开始改革学校内设机构,成立课程发展处,主抓学校课程改革。建立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实施学校课程改革。
(3)编写学校校本教材。组建学校校本教材编写小组,明确分工,在借助他人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分头着手编写校本课程“童乐课程群”、“学乐课程群”、“禾乐课程群”,完善学校的拓展课程教材体系。
(4)打造学校教学模式。在前期骨干教师研究的基础上,以学校教研项目实施为载体,2016学年起,点面结合,在学校语数英科青年教师中全面铺开“五学”课堂,落实实验研究,做成学校课堂教学品牌,在市内有一定影响力。
(5)落实拓展课程开设。在完善学校社团建设的基础上,以“童乐”作为特色,2016学年起,利用每周五下午时间(和乐星期五),学校开设“走读式”拓展课程。提供课程菜单,实施教师选课,自行摸索教材,实施学生走读选课的方式,研制编写学校拓展性课程规范,完成学校拓展课程的开设。
(6)完善学校评价体系。以激励性评价为原则,采用多维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单一的评价项目,研制学校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评价方法,编制学校评价手册,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服务。
在目前“新界之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校“新界之星”评价的操作规范,依托少先队做好“星级中队”的评价,依托“五学”课堂完善“良好班级”的评价,依托学生处,做好“新界之星”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逐步设计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要求,建立学生学习档案。依托学校工会组织,开展“最美”教师评价,最终完善学校评价体系
三、课程设置
(一)拓展课程群的内容范围
学校的拓展性课程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之下,以学校“乐学从善、尚中贵和”育人目标指引下,立足学校的学情设置的四大课程群。
“童乐课程群”的设置基于儿童自身成长的需求,在“学中玩,玩中学”的理念指导下,设置针对教师个人特长类的体艺竞技、航模、实验等课程,连接课堂与生活,释放童趣与灵动,让学生在玩乐中爱上学校生活,爱上学习。
“学乐课程群”从学校学生以民工子弟的现实,从我们学生阅读薄弱的实际,开发经典阅读、经典国学等课程,开阔学生视野,积淀丰厚的人生文化底蕴,做一个有知识有涵养的时代阳光少年。
“禾乐课程群”结合当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实际,开展健康教育,时政教育,活动体验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助力新界禾苗健康快乐成长。
“特色课程”是学校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针对自身特色条件开设的学校特色课程。我校特色课程是依托体育课程开设的武术课程,旨在让学生强生健体,少年强则国强。
(二)拓展课程教材建设
学校的拓展课程,采用自主编制教材和选用他人优秀教材两种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借鉴他人的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筛选使用,逐步形成汇编,作为学校的拓展课程教材。
四、课程实施与建设
(一)基础性课程的实施
学校课程的实施是基于学校地域实际,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实际,生源为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实际,既有在编教师又有招聘教师;学校教师实际,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学科配比不均衡,这些情况下的特殊安排。
1.学校作息时间安排表
2.课堂教学范式
针对学校目前班额40人以内的实际,依据“以人为本,发展教育”的教育理念,今后将开展“五学”教学范式的研究。
(1)小组建设
依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确定小组长,组内进行任务分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关注课内、外小M学习活动,指导合作学习技能,养成合作学习习惯,培育合作、互助、富有活力的学习小组。
(2)小组促学
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为主要学习活动,通过“先学―合学―展学―拓学―测学”五环节组织教学,促进小组成员互学共进。
(3)分层落实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动态分层。课堂教学中关注学习差异,强化个别辅导,实现人人达标。
(4)评价激学
因班制宜建立组内、组际评价机制,全程实施多元化评价,做到“堂堂有评价、组组有激励、人人有动力”。
(5)学习单研制使用
课堂学习单,整合学生作业的设计,还应包含学习的方法、组织的形式等辅助自主学习的引导,是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材料,也是当下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我们要求老师在公开课上全部使用,平时个人常态课上鼓励使用,也可以结合作业本,简单使用。经过实践,让学生即使课堂上没有老师,也可以自主学习。
(6)教学流程
先学:
即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提出明确具体的“先学”要求(或提供“先学卡” ),学生根据“先学”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并完成有关练习。教师在“合学”环节前必须准确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合学
即组内互学促学:小组长带领组内同学根据“合学”要求进行组内学习、交流,解难释疑,做好“展学”准备。教师巡回参与、知道小组合学,进一步了解学情。
展学:
即组际交流展示:学习小组或小组代表将组内学习所得、所思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破解学习难点,突破学习重点,实现各层次学生人人达成学习目标。
拓学:
即拓展性学习: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生成紧张拓展导学,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有余力学生更好地发展。
测学:
即检测学习成效:学生独立完成分层检测性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并面批、评价、辅导。教师对检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查漏补缺。
(二)拓展性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要求
(1)早上8点前实施诵读课,采用自由式(时间不作强制要求),学生随到随读。诵读内容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目录》内容,并结合《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的相关内容,教师做好课件,由小老师点击组织背诵。并对学生的坐姿、声调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2)充分利用周一到周五中午休息的时间段,利用好学校的场地设施,设计学生的写字练习及自由阅读时间,前面10分钟练字,后面30分钟读书,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学校文化特色。
(3)周五下午设计为“和乐星期五”时间,第二、三节开设童乐课程及乐学课程,实施走班选读,由学校特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开设体艺特长、科学实践、基础数学、经典阅读、经典国学等课程,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菜单进行选课学习。
(4)此外一至六年级基础性课程中其中一节体育课为特色课程武术课;一节美术课为特色课程书法课。
(5)周三下午第三节作为和乐课程时间,交叉安排少先队活动课程和综合主题教育活动课程。
(6)每天设置两个课间活动时间,上午为广播操、跑操加武术运动,下午为班级单位的器械运动,具体见大课间活动安排表。
五、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评价
学校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不同实施方式,通过巡课听课、教学计划学案检查、主题调研问卷、查阅资料、教学效果检测、成功展示等方式对教师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依据课程实施逐步制定学校的考核方法,结合学校绩效工资考核方法的修订完善,制定课程建设配套的管理、监督、激励、评价、奖励等一系列制度,对教进行分层奖励,促进课程的有效落实,确保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
(二)学生课程学习评价
1.学生评价体系图
2.课程评价操作办法
(1)基础课程学习评价
依据不同的学科,采用学业考察、素质检测、作业情况和课堂观察等评价方式,整合学籍评价系统中各学科评价用表,研制学校学生素质评价记录表,每学期一份学生学业评价单。
改革低年级学业评价方法,使用非纸笔化的模块化学业评价方法,研制考试内容,以“学乐会”的活动式的考试方式,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评价,现场确定评价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