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校本课程建设规划

第1篇

为提高校本课程的建设质量,学校在反复讨论,并征求了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决定以最富有宜兴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为典型,来推进和提升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们在充分调研并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与宜兴陶瓷研究所合作,制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并印刷了一本3万多字的教材,制定了学生陶艺课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制作经验的陶研所研究员担任主讲老师,并且定期邀请宜兴的紫砂工艺大师和紫砂文化学者来校做讲座或现场制作示范。为了提高该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严肃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就规定该课程为学生必选校本课程,并且排入课表,享受与国家课程相同的待遇。经过多年的实践、思考和改进,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2005年江苏省第二届校本精品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市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大大地推进了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

《陶艺欣赏与制作》课程建设的初步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使我们认识到:本土资源和地域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开发的富矿,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接地气”,才能拥有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陶艺课的质量和影响力,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并且把该课程的建设与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它建设成为一门更具影响力的精品课程。为此,学校精心制定了《植根于紫砂文化的校本课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批准为第六期教研立项课题。

在三年多的研究历程中,课题组在有关课程专家和紫砂艺术大师的指导下,修订完善了陶艺课的教学大纲,更加强调陶艺课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修订后的大纲,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完成了陶艺课校本教材《陶艺欣赏与制作》的扩编、修订,修订后的课本容量由原来的3万多字扩展到10万多字,印刷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为进一步提高陶艺课的质量提供了保障。通过课题研究,建立起“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校本教材―教学策略―学生成绩评定”比较完善的课程形态,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范例,也对兄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

2009年,省教育厅作出了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我校利用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面总结提炼了十多年来紫砂文化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十一五”课题研究成果,申报了江苏省宜兴中学“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并得到省教育厅的批准,并且获得了省教育厅和市政府的经费支持。现已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的思路,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开始了一期工程的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由最初的一门简单的陶艺课到现在的课程基地,我校的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粗陋到精致、从松散到谨严的过程。可以说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是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学校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我校紫砂文化艺术校本课程建设的历程告诉我们:

(1)一所普通中学只要有追求、肯努力,完全有能力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地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过于整齐划一的弊端。

(3)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和社区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课程资源的支撑正是学生发展与学校课程特色形成的重要条件。我们选择《陶艺欣赏与制作》作为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因为宜兴作为有着深厚的陶文化底蕴的陶的古都,具有独特的陶文化资源,同时作为一种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其精神内涵已渗透到宜兴人的血脉当中,由宜兴人研究和发展陶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紫砂文化,这是最合适的选择。在宜兴集聚的陶艺及紫砂方面的人才,也为这一课程的开发和课题研究提供了人才支撑。

第2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102-02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是20世纪三大教学理念之一,该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基于一个假设:个体犹如一粒种子,只要外部环境适当,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个体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而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基于这种观念,人本主义教学观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使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在人本主义教学观看来,真正的学习是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相互贯通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学习材料的被动接受。学习过程不仅是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能真正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该学习理念与只重视环境刺激、外显行为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重视认知发展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加关注人的整体发展,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注重研究健康的、完整的人。这一理论的焦点在于如何转化和应用自己的创造性。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强调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这也正是该理论的应用价值所在。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日渐成熟,像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升学与就业指导方面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21世纪初,我国才实施推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部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提到,各级高等院校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总体来讲,我国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该课程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和本土化等方面做得仍不够到位,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基于此,本文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对于“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该理论认为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的需要,强调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并要求创造和谐融洽的教学人际关系,这无疑对克服传统教学忽视培养学生个性、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弊端非常有利。因此,帮助学生自我实现,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当前,我国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理念仍主要体现为偏重于就业安置,提高就业率,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关注较少。多数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与学仍是传统的理论灌输,而对于如何选择与接受相关的就业信息,以及进行真实的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则重视不够。在保证和提高就业率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普遍做法是“先就业,再择业”,这也是很多学生的选择。而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造成毕业生的短期就业,很难在用人单位扎根存活。

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呼吁高校应切实为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位、选准点,而不应只为提高就业率,就一味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而正确地进行就业定位,则主要依赖高校科学合理且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多重目标,不仅在于培养职业意识,宣传就业政策,而且在于传授择业技巧,指点成才之路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教学观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认为学习并不只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学习者可自主发动学习,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成为学习者自己的学习。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提供现实的,且与所教课程相关的问题与环境,并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动机,促使其进行探究学习。由于要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教学内容必须是学习者感兴趣的,并能够引起其自主发动与选择。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课程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非简单机械化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组织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实现教学的全程化、全员化,面向全体学生,明确大学一至四年级各阶段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年级发展要求和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安排情况来制订完整的教学规划,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而非一个教学内容模板。此外,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太单一,应该全面考虑加强学生的就业导向,如求职心理、自主创业指导等,而非单纯地偏重教育性指导,忽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指导的形式上要加强实践操作性环节,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指导性和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不能单纯地进行理论传授,必须和行为训练、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教师主动教学和学生参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教材传达着教学的价值理念,体现着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教材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殊性,全面、长期、稳定、适用的教材很难实现,并且教材建设的层次性和内容板块的完整性也是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有关的文件学习、网络信息搜索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大纲、讲义等,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第3篇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我认为,学校建设的灵魂是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文化则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学校发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其次,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我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应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属于一个宏观课题,要调动学校多方面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整体规划,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的宏观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以保证校本课程进行有序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和动态管理以及实施评价。

二、目标定位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背后的哲学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应是关注“人”的生活,关注师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和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尊重和满足每个教师的发展需要。这是校本课程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从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置而言,必须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还是培育科学素养;是突出地方特色,还是彰显时代特征;是学科知识扩展,还是思维能力训练。

三、制度保障策略

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理论水平偏低、缺乏合作精神、缺少动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除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外,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实,这也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从具体的操作而言,应建立校本课程三级负责制,即: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规划审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年级组和教研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并组织实施(包括教学设备、师资结构、教学组织等工作的落实);备课组和课程责任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直接负责人,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坚实主体。另外,要设立校本课程建设专项基金,拨专款于课程的基本建设,主要用于重点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学术活动费和评审费。

四、专家引领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新的思想、信念、热情和能力,需要教师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课程开发的能力。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从而拒绝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除加强校本培训外,可采用专家引领的策略,即向高等院校“借脑”,聘请专家学者指导本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甚至请专家学者直接走进中学课堂,讲授校本课程,例如,可聘请大学教授作为校本课程主讲教师,开设现代传媒、播音主持、舞蹈艺术、美术设计等课程,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名师示范策略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变革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已有课程的领会与实施,也取决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但是,教师集体合力的形成,需要“引头雁”,需要学科带头人。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本校名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过程优化策略

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教学事件,是“活”的课程。根据后现代课程观,校本课程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与轨迹。我们不能只盯住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结果,或只看是否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教材,但校本教材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需要编写出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在保证各教学模块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七、行动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既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改变行动的研究,它的核心是“反思”。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借鉴行动研究法,以实现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虽然行动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行动的改进,但教师行为改进过程中的一些轨迹性资料及成果的物化将为校本课程建设奠定基础。所以,这种校本课程,不是编写出来的课程,而是做出来的。

八、分步推广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取“滚雪球”式的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分步推广。我们要基于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利的教育资源,选好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一旦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就应及时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应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这样,注重积累,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多元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是一种多元的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在内的一种动态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就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工作划分等级和评定优劣。就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的评价应以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考试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