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范文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第1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困惑;对策分析

从教二十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体制的转变与改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单一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等等。特别是2003年推出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涵义。

一、精品课程的涵义

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10年来,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国家、省、市、校精品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课程类别涉及众多,有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所谓的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势的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围绕课程建设标准,2010年我校《基础会计与实训》申报市级精品课程成功,近几年《出纳实务》等几门课程陆续申报成功。建设过程中成效体现在:

1.根据市场调研,课程定位科学合理。

专业老师通过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区域市场对各会计岗位需求状况与发展趋势,行业、企业专家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研结合苏州区域性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人才培养方案。

2.重视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

如精品课程《基础会计与实训》的建设,有李建红老师主编,学校部分专业老师和其他兄弟学校教师参编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等自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做了合理的增删。

3.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如精品课程《出纳实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讲座,校外实践教学等,学生思考积极,乐于实践,教学效果有提升。

4.强化教师梯队,做好三项工程

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骨干教师优化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现在这三项工程正在有效持续的发展中,向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双师型”会计“名师”队伍努力。

5.不断完备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

学校建有实训楼,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设备总值419万元。目前已建立的实训基地有苏州德福信会计事务所,苏州市航海绳网厂,苏州毅诚记账公司等30多个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良性发展。

6.规范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管理

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有“教师教学情况记载”;每学期进行二次教学“七认真”检查;每周做好“教与学巡查”等;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保障了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总而言之,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推进课程改革、课程特色上已初显成效。不过在此同时也看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困惑

困惑一:重形式,轻内涵

1.精品不精,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申报材料上,轻视课程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有限,缺少课程内涵。

教材是培养人最直接、最关键的要素。各精品课程在申报时都建有自编教材、

电子教案、习题、实践指导书、课件、录像、软件程序平台等,但往往没有足够

的精品意识,没有考虑具体课程的特征、校本教材内容与书本内容基本雷同,胡乱堆砌,并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更新;教学策略多却难尽人意,缺乏激情等等,结果是精品课程只是“有”而实际意义不大。

2.网页设计制作缺乏规划和特色

精品课程的展示有赖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我校网页设计有计算机专业老师制作设计,但由于缺乏对会计专业认知,故只是侧重于界面设计而忽视了栏目本身所要呈现的具体内容。而课程团队教师虽有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教师组成,但对于网站的后台操作能力有限,导致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从而影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困惑二:重评审,轻评价

1.精品课程的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除建设中期专家检查外,缺少对精品课程持续有效的交流、监控评估;

2.我校专业教学评价采用的是校外专家、校内督导、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是收效甚微。该评价只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缺乏对学习者自身和同伴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性评价。

困惑三:重产权,轻共享

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是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但是无论是我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是其他院校的网站,课程教师往往为保护自己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申报成功后就会立刻删除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学习者点击进入看到的只是一些常见的、没有特色创新的,甚至是过时的资源,再有就是点击进入后显示“找不到网页、该页无法显示、正在建设中或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使得精品课程成为名义上的精品,无法访问到有价值的内容。

困惑四:重理论,轻实践

1.校内实践教学中,通过仿真教学资源和会计软件方式进行实践训练,但由于老师有时难以掌控上课进度和处理电脑技术上的问题,有些“望而生畏”于是乎会被“理论实践”课所替代,软件使用率不是很高。

2.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一般不愿意拿出账本,实训资料难以收集,经典案例较少。拿《成本会计和实训》课程来说吧,每个企业的成本核算环节都有所不同,有些资料还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能公开,虽有企业专家开讲座,做辅导,却往往集中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和企业用工素质的层面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能实训锻炼等方面交流偏少,实践渗透不足。

3.会计岗位实践的局限性,企业实践时不可能大批量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同一家企业,多数单位只需要2-3名的顶岗实践学生,故人人参与对口的顶岗实践有一定的难度。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精“宜”求精

精品课程之所以为精品,在于其内涵,在于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在于精品课程所传递的知识及内容。我们不是为了精品而建“精品”,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完善自编教材、习题和实践案例库、课件等教学资源,若再加以精彩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方便地获取参考资料和素材,加深对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能激发成为教师创新性施教的平台,把精品课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益求精。

(二)审而有“价”

1.申报成功后,对各精品课程的建设状况和质量的监控不能放松,评审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监控评价体系。致使课程建设不得不进行维护、更新、革新。如师生交互平台只在评审期间启用,评审结束后基本无人问津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

2.要根据各个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特点,有所侧重,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如在教学

评价中,既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更要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从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著”享其成

在精品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花费了教师团队成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长期的知识收集、积累和整合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著作”。如何解决“著”“享”问题呢?

1.教育部曾出台了相关文件,但仍需科学合理完善方案。可多方采集意见,有针对性地对精品课程成功推出后维护知识产权同时提供资源免费共享作出规

定或指示;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或奖惩制度。

2.我个人觉得江苏省教育厅与凤凰传媒旗下的创壹软件公司共建的江苏省国示范中职校课程资源库的做法不免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它把学校精品课程教师从一大堆网络技术问题中解脱出来,教师就可以在已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精心做好属于自己学校共享的教育资源,或多校联动,共建共享。从而保证精品课程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教育资源质量。

(四)内外“践”修

教学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1.校内教学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方面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尝试结合ERP沙盘教学,另一方面在校内注册、设立记账公司,进行会计全真模拟训练,弥补现有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会计专业实训功能。

2.校外实训

把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企业。通过实际工作过程的参观,切身感受制造企业的财务核算过程。接受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老师的实地指导,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课程发展没有止境,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后坐享其成,相反建设与发展将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其整个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

[2]《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论文――河北博才网 2013/7/22

第2篇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关联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8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81-02

一、引言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环节,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影响,现已成为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明确它们各自的含义,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道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学科体系,应充分借鉴和吸纳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搭建一个布局严谨、结构科学、宏大开放的学科体系。这一学科基础建设指导思想的明确,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规范和课程设置的优化,避免由于学科发展的局限性而导致的培养人才的局限性。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是新建本科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两方面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特色。硕士点、博士点建设是研究性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通常把研究生培养和科技创新称为学科建设,把本科、专科教育称为专业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在没有研究生教育前提下兼顾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仍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内在联系

(一)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理应包含的专业建设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高校不仅要建设学科,不仅要建设专业,还要建设专业群。专业群的构成与发展规模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基础。因此,学科与专业建设具有同等重要性。学科建设引导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特色专业以地域特色为前提,特色专业建设具有新建本科高校专业群的核心地位,专业与学科不能相互替代,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体现为:教育资源的相争,工作目标不同,组织结构型态的相异,构成要素的分割。新建本科高校如不能科学认识学科建设内涵,便容易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错位:用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这种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科建设,也不利于专业建设,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专业建设在学科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不利于学科建设的完善与发展。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各不相同,但两者间有内在联系。高校中学科与专业的实际划分的依据不同。学科与专业有着相近内涵,却又是不同的概念和领域,专业以学科为基础,学科以专业为载体,学科与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与教育职能,学科建设侧重于科学研究,其核心是知识体系建设;专业建设侧重于教学,其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它们既相互独立,又联系密切,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为一体。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整合的原则为学科建设以生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偏指知识体系,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此,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从学科建设出发,着眼于从发展规模、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毕业设计方面进行专业建设,并给专业建设适当的地位和投入,在此基础上去着手学科发展才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最好结合。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

(二)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社会地位和声誉等方面的主要标志,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所在,应当在思想观念上和实际措施上不断实现突破和发展。

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要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质量评价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检验标准。纵观我国一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发展历程,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规律: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大学和学院的学科和专业都或多或少取得过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建设重点学科和专业。在中央财政、新建本科财政部门及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学科和专业共同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保证了学科和专业建设的落实,最终全部实现建设的预期目标,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他们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抓住社会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适时地提出和进行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以现有的学科和专业为基础,快速整合构建新学科的方向和新专业;吸引行业专家和学科专家参与,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学科和专业;专业建设方面邀请用人单位参与,进行人才订单式培养;重视优质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突破与创新结合,进行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在社会产生巨大反响。大量发展的实例证明:学科是专业的发展基础,同时,学科与专业建设必须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地发展,专业建设必须在学科建设的框架下才能发展的更好、更快。

专业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上存在着一定误区,主要有专业设置趋同性严重、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不能协调发展、专业建设特色不够鲜明、师资队伍不能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等。为此,应对策略应是严格区分不同学科内涵,促进学科与专业的良性互动,加大专业建设的改革力度,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多途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课程建设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准,课程体系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灵魂,课程建设也应是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初期建设的着眼点和目标。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天然的联系,两者的良性互动是有效地解决高校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解决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两张皮”问题,促进课程、专业优质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如何建立起促进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机制,协调好两者的关系,使有限的专业资源及时转化为本科优质教育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办学水平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课程和专业既有差异性,也有同一性,两者之间对立统一的天然联系存在着结点。因而,作为促进课程水平提高的手段――课程建设与促进专业办学水平提高的手段――专业建设也存在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均是为促进学科专业的知识共享与流动,提高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课程和专业存在天然的结点联系,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协同发展能够促进课程、专业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因此,有必要实施促进课程、专业协同共生的“课程―专业”一体化建设。学科建设的水平体现了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课程与专业建设的水平则体现了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学科建设和课程、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三者是交集关系。因此,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发展建设,根据不同的建设目标,制定统一的建设方案,统一调配学校的科研与教学资源,结合年度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入手,探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明确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专业完整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质的结构、类的结构、层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使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获得基本保障。才能使三方齐头并进,又快又好发展。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初期不仅要侧重于构建学科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模式,还要注意三者的相容发展,抓好学科与专业、课程建设,必须注意兼顾,注重抓好布局,加强科学管理与决策,这是搞好三个建设的前提;同时还要坚持以人才为本,建设一支过硬的有一定水准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专业技术队伍,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根本;还要坚持以领先前沿、高水平的教研和科研为先导,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科的道路,这是搞好学科和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真正协调好三者关系,使管理、导向、目标、投入和信息等等均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祖德.以学科建设为核心 推进学校全面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01).

第3篇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引发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的变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向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启动了小学教师学历教育本科化的进程。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及其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凭借教育学科优势,整合其他专业的特点,普遍开办了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这使得建构具有时代性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引发了系列研究,而其中的《小学教育专业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实施》就成为此次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在小学教育本科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深深感到在高数类课程设置与教学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设置多年来一直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以致出现我们的课程设置是综合性大学相应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简化,似乎不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就会降低其学术水平,这种教育观念要转变。

2、高等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教学严重脱节,学生总是觉得学习高等数学既难学又没有什么用处,高等数学教材与小学教育专业的关系不大等等,学生往往是学了高等数学,忘了初等数学;教了初等数学,又忘了高等数学。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高等数学在小学教师培养中作用,就不能够改进我们高数的课程设置,因此我们对此做了研究。

3、课程设置缺乏时代特征,不能及时体现科学发展与社会需求,而这两点恰恰对课程改革、学科建设和学生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课程设置的滞后性,使得培养的小学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影响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4、教学的观念、教学的手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等等,也是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构建合理的高数类课程,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给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稳固的知识平台,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用现代的数学观和教学观去处理小学教材。

二、教学改革的依据

(一)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简单来说,是培养具有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促成小学教师专业化。而小学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而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我们应该把专业化作为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核心问题。而这种专业化,要求在各门学科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应有具体体现,高数类课程设置也应该要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

(二)国际高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启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高师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世界各国对未来数学课程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在第8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1996.7.14~21.西班牙)上,与会者的大部分研究课题都与数学课程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认为未来数学课程的特点是:1、日常生活的应用问题是课程的基本线索;2、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课程中得到反映;3、近现代数学结构在课程中有所体现。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数学课程,其目标是:理解数学的基础理论,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能用高等数学观点分析中小学数学教材;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了解数学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的初步能力。

(三)国内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2001年9月,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小学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教育应该也要适应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应围绕“以人文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理念展开。小教本科高等数学的学习对学生加深理解中小学数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内容的理论背景及数学价值提供数学基础。站的高才能望的远,使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的历史、发展以及今日的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了解是必须的。况且,小教本科阶段的教育对于如何改变学生在中小学形成的应试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及思考

笔者认为,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设置要以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为本既要考虑数学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又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课程教材体系要创新,内容要精简增效,切实减轻师生过重的教学负担,以赢得时间增加近现代数学内容和应用类数学内容,扩大学生知识面。

因此,我们此次课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

小教本科培养的是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学科知识,又要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小教本科的高数类课程就不能像高师数学系那样专业化,所以笔者认为,高数类的课程建设的目标应该是:让师范生通过高数类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知识,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较为扎实数学基础。

2、课程设置要有基础性,也要有后继性。

模式为“2+2”,即前两年不分方向,从第三年开始起分为数学、语文、信息技术和英语四个方向。因此,笔者在进行高数类课程设置时考虑到这种阶段性,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的精选和组织,具体如下:前两年开设高数类课程,按顺序主要是:《高等数学》(主要介绍一元函数微积分、二元函数微积分、初等数论),《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离散数学〉》《高等几何》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以上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数学的体验,有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去感受数学,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学习数学的体验中,认识数学学习心理,在还没有成熟的数学学习心理时,这种体验就尤为重要,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对他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要指出的是高等数学的学习为学生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后继性。

后两年针对数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开设:《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等必修课,以及《数学史〉、《数理统计》,《数学思想方法》,《应用数学〉)等选修课。其中侧重研究数学发展史,研究数学是如何受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了解数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数学思想的演变过程、数学发展的特点以及数学地位的转换等,这也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而且数学史上的许多事例是生动有趣的,如七桥问题,百鸡问题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觉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而是趣味盎然的,让师范生把这种学数学的乐趣带给他们将来的学生。这是此次课程设置后继性的表现。

3、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此次课程设置增添了一些新内容,如把《离散数学》、《高等几何》作为每一位学生必修的内容,并且特别注重对现代数学的介绍。因为,现代数学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运筹学、组合论、图论、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应用数学分支异军突起,这些分支内容不一定很深奥,但是与实际生活、数学游戏紧密相连,此类课程应当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开设这的是介绍近现代用数学处理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他们深刻理解并且现实地感受到数学的发展与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未来的教师只有见到大量的应用数学的典型事例,学习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才有可能把用数学的意识带到初等数学教育中去,这是课程设置前瞻性的表现。

适当增设这些现代应用数学内容,旨在介绍近现代数学发展所产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分支、新方法,尤其是因计算机的出现而带来的一些新的数学思想方法,《离散数学》各个分支的发生、发展和应用等。要使未来的教师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数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社会需要,数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科技发展服务,为社会需要服务。这些对一位小学教师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也为他们今后进行创新教育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四、小教本科高数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合理的课程设置,优质的教材,并不等同于好的教学质量。这从一位中学校长的话中可见一斑。他说:“一个高师毕业的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至少需要8年的时间。”那么,一个高师毕业的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呢?还是8年吗?或更多?那为什么学校毕业了却不能成为合格的中学或小学数学教师呢?这种说法不就是间接地对高等数学教育的一种否定吗?所以,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对完成教学任务很关键。高数类课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能力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教育教学策略的制定,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的发展和展现。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

高数类课程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既要注重教学的结果,更要体现得到结果的过程和其中体现的思想方法。

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各个方面发展都很迅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要强,活到老,学到老,这就要求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仅要有教学的理论,也要有手脑并用的能力,例如,可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辅以指导自学、提问、讨论、学生作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师生共同交流学习体验,提高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想象不会创新的教师如何教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最后要能培养出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而不是培养只会教书的“教书匠”。[3]同时,教师的教学要给师范生起示范作用,使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通过教学来培养人的学科素质和教学能力,从中领悟和学习教师的教学艺术。

第二,要与小学数学多联系。

在高数类课程的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将高度抽象的高等数学问题与小学数学中的具体问题相联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问题的依据是高等数学的知识,例如,一笔画问题与图论,整数的性质与数论等等,都是密切相连的。只有站在较高的角度,才能深刻理解小学数学中思想方法。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用几何画板、Authorwaie、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课件来进行《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教学,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会使数学中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的生动起来,有利于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更是展示数学美的一个良好平台。

第四、强化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参与者把过去的被动实施变为主动实施,应该给教师充分的机遇,集思广益,完善课程的设置。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工程造价;课程建设

中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在新的信息时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高校面临的一项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1“互联网+教育”的起源

1.1“互联网+”概念的产生

“互联网+”的概念是由易观的董事长兼CEO于扬在2012年提出的,这个概念很快被国家决策层接受,并成为了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国家层面上指出了其对教育的意义。

1.2“互联网+教育”

2015年10月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

2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选择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课程建设方面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核心课程的选择。

2.1典型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

工程造价专业的目标岗位是助理造价工程师(造价员),通过对大量造价从业人员的走访,抽离出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这些工作任务是助理造价工程师的基本日常工作,这些工作能力的养成是需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形成的,而这些课程也就是我们需要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

2.2核心课程

根据表1梳理出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了以下8门课程为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为了突出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特点,重点建设课程都有与之对应的综合实训内容。

3“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课程建设也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建设,全方位的展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内容建设是课程建设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重点建设的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内容建设应该推陈出新,教学内容要新颖前卫。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影响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性文件。所谓推陈出新,最大排队长度由表可知,在第14个周期排队车辆数最多为15辆,此时模型计算的排队长度最大为60m,仿真检测排队长度为64m,误差仅5.51%。这说明所提出的模型精确度较高,适合用来计算交叉口排队长度,因此该模型较为合理。

4结论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本文进行实验时考虑了相邻交叉口之间车辆的行驶时间,结果更为准确。(2)本文选择两个典型的十字交叉口的排队长度为研究对象,对下游交叉口进口道排队长度的研究,通过交通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排队长度模型。(3)本文建立的模型精确度可以达到80%以上,模型基本可以满通管理者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代磊磊,姜桂艳,裴玉龙.饱和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预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王进,白玉,杨晓光.关联信号交叉口排队长度计算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2012.

[3]王进,虢向阳,邹志云.考虑上游交叉口信号设计的排队长度计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5.

第5篇

关键词:课岗证赛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一、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群主要包括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该专业群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综合素质,以期能培养出符合软件开发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该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与实际工作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课程设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如下。

1.照搬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本科专业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理论和逻辑性,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抽象思维差的特点,照搬这套课程体系将使得高职学生很难适应,从而无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质量始终上不来。

2.各自为政,课程设置太杂

课程设置上没有主线,出现一门新技术就开设一门对应课程,这样使得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小,学生学习的跳跃性太大,且核心课程设置过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无所适从。

3.职业技能培养不足

大部分专业课程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基于项目的任务式教学方法。但是在项目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上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真实项目的工作流程和能力要求去设计课程内容,更大程度是停留在教学形式上的模仿,并没有真正领会任务式教学的精髓。实践环节没有做到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

二、“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内涵

所谓“课岗证赛”融合,是指为了开发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与工作岗位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与技能大赛融合,将工作岗位中所要求的能力进行拆解,并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重新整理、规划,设计具体的知识点并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考试点按照由浅入深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技能大赛作为目前高职教育的风向标,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技能竞赛关键知识点融入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实现课程与技能大赛的融合。

三、“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1.以职业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人才培养一定得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这是课程设计的关键出发点。为了弄清楚企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笔者通过对IT企业的走访,以及对历年毕业生的跟踪调研,首先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前端设计、java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嵌入式开发等就业岗位。针对就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以岗定课,再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软件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提取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从知识、方法、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确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培养目标以后,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软件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的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选取课程内容。

2.以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证明,它广泛被行业认可。因此将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融合,能有效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中级、高级)软件程序开发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以及网页设计师等。这些证书的考试知识点分别对应java程序设计、arm开发体系结构、sqlserver数据库等核心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拆解,按照难易程度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对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3.以职业技能大赛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职业技能大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环境来开发竞赛标准,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软件技术专业群各个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以及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等。在充分分析各项赛事的竞赛标准和竞赛环境后,针对性地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能完全覆盖对应的技能竞赛考试标准。以赛促学,实现企业工作内容和课程教学的无缝衔接。

四、“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选取很关键

“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的建设。如何将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技能竞赛中的内容进行提取、加工,以高职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在进行知识整合时,一定要注意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引入知识点,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技能,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点以及技能竞赛标准分析得很透彻,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相关的情境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

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主导地位。“课岗证赛”融合机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明晰企业岗位需求,同时又要知晓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对应的考试知识点。而目前大部分专任教师都是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让教师走出去,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从企业里面请进一批业务能力精湛、熟悉高职教育的能工巧匠。打造一批师德高尚、技术扎实、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可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3.实训条件建设是基石

实施“课岗证赛”融合机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有对应的实训条件做保障。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核心岗位,其工作环境建设相对容易,主要以配置高性能电脑和服务器主机为主。而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训准备就相对较复杂,需要按照企业标准建设整套的竞赛环境和硬件设备。除了学校的专项资金投入以外,还可以将实训场所搬到企业办公室,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以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4.积极构建“班级-专业-学院”三级竞赛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深入到课堂,全员参与,全员受益,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实际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为此,笔者构建了“班级——专业——学院”三级竞赛体系,完善了相应的竞赛制度。每学期上完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后,组织全部学生进行技能竞赛的测试,以此作为课程成绩的评价依据之一。同时推荐优胜者参加整个专业的技能竞赛选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个学院的选拔。将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五、教学实施方法的改革

要做到“课岗证赛”的深度融合,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必须要有所创新。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了如下教学方法,即“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一步步地完成实训内容,其中针对问题的分解、讨论要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充分理解课程教学内容背景下,使用信息化技术展示关键知识点,如使用动画、屏幕录像及多媒体交互技术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采矿工程核心课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0010-02为了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1〕226号)。根据“通知”要求,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立即启动了专业综合改革。

本次专业综合改革着重从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等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管理是这五个方面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关系到专业综合改革成效的关键,因此,本文拟对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采矿工程专业特点

河南理工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采矿工程专业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为河南省名牌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采矿工程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参与采矿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40人,其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如下图。

二、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与管理

(一)成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

采矿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包括:《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井巷工程》《矿山岩石力学》和《开采损害与保护》等。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根据主干课程的性质和起居室课老师的研究方法,建立“采矿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教学团队”“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岩石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教学团队”等五支课程群教学团队,每个教学团队设有负责人,负责根据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要求,团结带领团队成员,搞好该课程群的教材建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研讨与改革、教学资源上网,加强课程的协同开发,促进开放共享。

(二)突出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地位

结合每门专业主干课程的现有基础和教学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核心课程群进行建设。

1.采矿学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采矿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河南省精品课程《采矿学》《专业导论》《煤矿发展新技术》等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该教学团队由12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各1名。

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矿学》课程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

(1)自主开发“《采矿学》三维数字化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2)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优秀的视频公开课,将全部课程资源和教学录像上网,供本校及外校学生、煤矿技术人员和工人远程学习。

(3)开发毕业设计网上指导系统,提供多个真实的矿井设计范本和最新的规程、规范等,设置师生交流平台,随时解决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4)建设“《采矿学》3D辅助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实验室”、“采矿工程专业三维虚拟仿真实习实验室”和“煤矿综采工作面高仿真实验室”,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稳固的空间概念,理解和表达煤层与岩层、煤层与煤层、煤层与巷道、巷与巷道之间复杂的空间关系。

2.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国家精品课程《开采损害与保护》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该教学团队由5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该课程的建设重点为:

(1)实现双语教学,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2)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形成一套以案例教学、启发式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堂讨论、师生交流、习题课、多媒体演讲、网络教学等为辅助手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3)修订出版《煤矿开采损害与保护》教材,出版双语教材《Mining damages and Protection》,出版译著《Surface Subsidence》。

(4)开发设计上覆岩层“两带”高度模拟等三个教学实验。

3.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矿山岩层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有9名专业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主要承担《井巷工程》和《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教学任务。其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如下:

(1)矿山压力可视化教学改革。采用Itasca系列软件(FLAC3D、UDEC、3DEC、PFC软件),将枯燥的矿山压力理论转化为能够看到的矿山压力显现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现其中蕴含的矿山压力原理,让学生深刻了解矿山压力原理与控制手段与方法。

(2)开发《井巷工程》三维仿真教学课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相应的三维仿真课件,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变枯燥乏味的文字讲解为身临其境。

(3)推行矿山压力和井巷工程案例教学法。

(4)加大《井巷工程》精品课程建设,搞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视频公开课建设,将课程的全部资源和教学录像上网。

4.岩石力学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岩石力学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岩石力学》《土力学》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该团队共有7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教授级高工)3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根据《岩石力学》课程特点,教学团队坚持“着眼工程,立足试验,讲授理论,补充文献”的教学思路,从以下方面对课程进行建设:

(1)形成实验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视频及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2)进一步完善电子教材上网、网络课件上网、教材配套CAI课件上网。

(3)进一步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试题库和交互式测试系统,改进网络交流和答疑平台;对网络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和提高,将课程教学团队成员的教学录像上网。

(4)对全部网站内容进行升级,形成共享资源丰富、示范性强、应用效果好、推广价值大的精品课程。

(5)出版具有实践特色的《矿山岩石力学》教材。

5.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建设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群教学团队主要承担《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瓦斯地质和瓦斯治理》的建设任务。目前,该团队共有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矿山通风与安全》课程的建设重点是:

(1)适当增加矿山安全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并补充实际案例,形成配套的案例课件。

(2)结合目前煤矿生产自动化、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注重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完善课程课件。

(3)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等教学方法与CAI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达到形象、直观、生动,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学质量较高。

(三)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管理

1.运行与激励机制

针对成立的“采矿学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等五个教学团队,制订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明确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的责任与任务,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量化考核机制和奖惩办法,鼓励优秀教师主动多为本科生上课,作为本科生的四年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2.经费保障

第7篇

关键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129―02

1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普及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教育信息化核心的教学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研究项目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为例,通过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其在辅助教师教学和辅助学生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效率。通过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克服以往课程体系中核心能力不突出的缺陷,改变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教师教学设计所需资源,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具体地说,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

1.1推动“教”与“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掘教学过程本身,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讲述转变为增加了较多的案例引入与分析讨论、职业工作过程演示、典型例题巩固练习、着重培养学生职业判断力的教学组织,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能动作用。

1.2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效果

现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学习的习惯和规律。我们主动顺应这种规律,通过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使用,实现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学的信息化,改变以往的基于讲义和板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应用的教学模式,增加教师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地“听”来学习,转变为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来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人类对信息的认识和记忆遵循一定的规律:耳――听,接受信息的20%;眼――看,接受信息的30%;耳+眼――听+看,接受信息的50%;耳+眼+嘴――听+看+说,接受信息的70%;耳+眼+动手――听+看+操作,接受信息的90%。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从业者从事某一行业必须具有这一行业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这一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者,职业生涯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通过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针对房地产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对从业者具体要求,加强职业素养训练,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克服以往课程体系中核心能力不突出的缺陷,提高学生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

高校的产品是学生,教师的产品是课程(优质资源)。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与学的资源是促进学习和提高学习绩效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对教师本人和接受教育者都有重要的意义,还有助于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1对教师本人的意义

教师既是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又是使用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房地产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进行采集、加工、集成,形成稳定的可以辅助教学的资源,减少教师大量重复性劳动。改变以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的状况,丰富教师教学设计所需资源,使课堂教学增加了较多的案例引入与分析讨论、职业工作过程演示、典型例题巩固练习,增强教学过程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8篇

关键词:项目;基地;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面向岗位

本文系浙江省供销社项目“烹饪专业‘项目、基地、课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研究”(编号:11SS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9月10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当前高职高专烹饪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烹饪专业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偏低;专业定位不准确,职业方向不明确;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对行业和就业市场了解不够;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高等职业学校的性质决定了其培养目标主要属于一种在理论研究层次方面低于本科、应用技能高于本科的教育层次,它是面向社会产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性质的教育。促进学生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导向,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针对一定岗位、行业所需求的人才质量规格进行课程设置、组合以及构建起符合一定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课程体系的必然性。

当今中国的高职烹饪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学校模式,经过这几年的改革,虽然增加了不少的企业元素,但理论上还只是学校——企业模式(学校为主,企业为辅)。我们的教师主要以理论见长,我们的学生还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我们的教材还主要是为教师的教而编写,我们的教学设备还很难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分析相关研究现状及其优劣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面向岗位工作过程的、以“项目、基地课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

二、烹饪专业实施“项目、基地、课程”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意义

1、高职烹饪专业课程体系和设置全面改革的需要。烹饪专业原有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文化课、烹饪理论课和烹饪操作课三大块。文化课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专科模式,内容深奥繁冗,远远脱离了专业的需要和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烹饪理论和烹饪操作究竟包含哪些课程不甚明确,有不确定性,课程开设随机性较大。同时选修课的数量和质量与学生的现实需要又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原有单一的、基础文化课与专业技能课脱节的课程设置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和学分制的实施与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目标的烹饪专业新型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必须在学科领域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综合,打破原有学科界限,重新组合,克服教学中知识技能不必要的重复、割裂、分散的现象,使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烹饪专业课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使烹饪专业的学生不旦形成与社会餐饮业相对应的文化资本和能力结构,而且还要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素养和心理结构,促使学生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项目、基地课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模式,为构建新体系提供了一条极为优良的纽带和桥梁。

2、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和企业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有学校和企业双赢才能使合作长期有效地进行。学校获得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前提是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获利,即从学校获得高质量的人才,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得到学校的帮助。从这个角度说,学校能否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是校企能否长期有效合作的基础,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是培养目标准确。对于培养目标,许多学校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仅仅作为是一种意识层面的认识,而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仍然以关门办学为主。而企业是一个生产、服务单位,其根本目的是追求利润,是人才的使用而不是培养,除大型企业或个别特有远见的企业出于人才储备外,招聘的先决条件往往是要有相关经验,是不用再培训就能顶岗使用的人。所以,高等职业学校提出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一种以学历教育为基础,强调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具体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能立即上岗。“项目、基地课程”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就是根据餐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新机制,以烹饪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轴,将原来的“模块”整合为“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餐饮企业所必需的技能和知识,满足学生全方位的需要。

三、“项目、基地、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建设模式

第9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核心课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围绕课程进行专业建设能使专业建设具体化,是一种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作为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的重点,将师资队伍尤其是教学团队建设作为平台建设的关键,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开发、整合、汇聚优质教学资源,系统建设优质专业教学平台。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地质类方向的一个重要专业分支,我国有63所高校设立该专业。该专业是我校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石油类主干专业,积累了丰富的办学资源,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在招生规模扩大、培养目标调整的新形势下,专业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优质教学资源不足,二是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为根本解决以上问题,以核心课程建设为支撑,将搭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作为近年来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以完善实践教学为重点,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

专业是课程的组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完善程度。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我们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进行了统筹设计。

1.根据新的专业培养目标确立核心课程,构建特色化理论课程体系

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素养精深、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教育思想为指导,依据知识结构及课程之间的联系对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进行了重组,对本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梳理,构建了符合研究型教学理念和突出石油特色的课程体系。

将课程划分为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大部分,确立了支撑专业的理论核心课程体系,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6门基础类课程,矿物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综合地质实习等5门专业基础类课程,油气地质与勘探、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3门专业类课程,并通过专业方向的多样化设计为学生提供发展方向的多元选择(“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属于学校公共教学课程平台,本文讨论的核心课程是指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通过方案调整,进一步明确了核心课程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优质教学平台建设中起支柱作用。

2.按照实践能力培养层次要求,构建了“多维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是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经过近60年建设积累形成的特色之一。根据新时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将实践课程系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来考虑。按照实验基本能力培养、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三个层次,构建了由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野外实习、油田实训、自主创新和毕业论文构成的“多维渐进式”实践课程体系,按专业知识逻辑,循序渐进地安排实验内容。

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由课程实验、实践课程和综合实践三大部分构成。课程实验基本隶属于理论课教学,包括教学实验和自主实验。实践课程包括野外实习和课程设计。由认识实习、专题实习、综合实习和油田专业实习构成了“四年不断线分层次”的野外实习系统;课程设计主要在核心专业类课程中开设,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包括创新实验计划和毕业设计。创新实验计划依托教师科研和校外基地开展,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择指导教师,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科研激情和兴趣;毕业设计充分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实施“实战化和早期干预”,进入专业课教学阶段之后,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引导,使课外科技活动专业化,并和学生本人的毕业设计紧密结合,既做到了毕业设计“真枪实弹”训练,又为学生开展专业研究赢得了时间,为成果培育奠定了基础。

二、以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汇聚优质教学资源

在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设定之后,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是汇聚优质教学资源。课程作为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和汇聚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载体,对其进行系统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的具体任务。

1.发挥传统优势,优化课程内容,建设系列核心课程

本专业具有重视课程建设的优良传统,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等课程及教材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沉积岩石学”课程建设成果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课程建设中,我们采取“继承传统、依托优势、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核心优势课程建设,带动相关课程建设。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发挥优势和特色,以系列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提供优质专业教学资源。首先建设“沉积学”、“油气地质与勘探”等石油学科特色优势明显的课程,充分传承和改进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管理办法,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带动系列专业课程的整体建设,提高课程体系的综合质量,并进而带动专业教学平台水平的全面提升。

课程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一流的课程建立在一流的专业及优势学科基础上[1]。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挖掘和利用学科资源,实施了“首席教授负责制”,按国家精品课程标准进行全面建设。课程“首席教授”不仅是所负责课程的首席主讲教师,同时也是该课程核心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学科科研优势转化成课程教学优势提供了条件。重点针对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规划等五个方面,采取分工合作,系统全面优化课程教学资源,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网络载体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使课程在建设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机制上形成鲜明的特色,为相关课程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以“沉积学”、“油气地质与勘探”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这两门课程在国内同类专业中率先于2004年、2005年入选省级及国家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在确立的8门专业类核心课程中,先后建成1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网络精品课程、5门(含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其余为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核心课程的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系列,使支撑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基本都成为省级及国家级的精品课程,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2.依托学科优势,以科研为基础,编写高质量教材

本专业依托“矿产普查与勘探”国家重点学科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两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具有学科优势,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高质量的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提供了保障。为满足新培养目标和精品化课程体系的要求,对不同性质的课程教材采取分类规划、首席教授领衔、课程组集体编著的原则进行了系统建设。对于一部分专业基础理论类课程,重在传承学科的经典,充分借鉴国内外教材的精华;对于专业类和一部分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基础类理论课程,强调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追求最新科技成果向教学的转化,编写居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材。

先后主编出版了“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而且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全部为自编公开出版教材,同时编写出版了与课程配套的系列辅助教材,核心课程基本建成了立体化教材体系。如《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教材就是为满足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之后,由原先“石油地质学”和“油气田勘探”两门专业课合并而成的,是国内第一本将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理论与勘探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教材。教材编写小组由近年来在油气地质与勘探领域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七位教师组成,并依据科研方向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参编教师的科研特长。教材吸收了近年来油气地质理论研究和勘探技术的新进展,力求使本教材内容能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本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石油高校优秀教材奖,并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整合实验实习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最显性的专业教学目标要求,而加强实践教学是提升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和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平台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传统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往往导致教学资源的重复和利用率低。在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我们统筹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需求,注重三个层次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平台划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满足理论课程课内实验需求的校内专业实验室,满足实践类课程需求的野外和油田现场实习基地以及满足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需求的科研实训基地。在平台的软硬件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和建设,2009年本专业的“油气勘探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了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为了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需要优化配置和开发实验仪器设备,与相关专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近几年来我们自行设计和开发了“多功能圈闭及油气藏教学模型”和“录井实习及仿真实训操作教学平台”等一批实验设备,并设计了相应的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实验项目。

加强科研和教学实验室的融合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对本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和“985工程”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以教学科研一体化为主导思想,保证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教学服务,向学生开放,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向教育资源的及时转化,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扩展了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的平台,提高了实验室的水平。

与兄弟院校和企业共建野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完善了原有的“安徽巢湖”、“山东新汶”和“河北秦皇岛”三个野外实习基地,不断增加实习基地的基础设施,并增加了新的教学路线,扩充了专题实习内容。同时在胜利油田建设了“油田地质实习基地”,将“油田钻采实习”扩充改造为“油田地质实习”,更符合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要求[2]。2011 年通过与胜利油田的深度合作,共建了一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使之成为本科实践教学与企业职工培训一体化实训基地。

发挥区域优势,开发实践教育资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所在的青岛地区及其周边具有丰富的地质现象,为地质类实践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

三、以课程组为纽带,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

1.以课程组为基本单元,组建教学团队,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将所有专业教师纳入课程建设整体规划,以课程组为单元,系统组织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组建起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教学团队。实行分级负责制,选定知名教授担任“专业责任教授”和“课程首席教授”,负责组织专业和课程建设,申报和开展高水平教学研究项目及教材编写等;设立课程骨干教师岗位,细化课程建设任务,由骨干教师负责具体教研任务。

2.以青年教师培养为重点,实施阶梯式培养计划,强化教学能力提升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导师制”,科研搭扶手,提升学术素养;教学筑阶梯,提升教学能力。对青年教师进行从实验室锻炼、指导实验课、助课到讲授课程一部分直至独立主讲完整课程的“阶梯式”培养。骨干教师通过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研究锻炼,可成长为责任教授,责任教授则成为学校、省和国家教学名师的重点培育对象。目前团队中已有1名获国家级、2名获省级和1名获校级教学名师奖。

3.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构建教研一体化的教学团队

高校教师同时具有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任务,利用科研成果和科研素材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多年来,我们结合产学研基地建设,聘请知名勘探专家担任兼职教授,为高年级学生讲授学科前沿专题课和指导实践教学,丰富了教师队伍构成,提升了实践教学水平,也是丰富教学团队构成的有益途径。

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建设卓有成效。2008年,“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009年,主要由本专业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组成的“油气地质与勘探团队”入选山东省首批优秀科研创新团队。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成效明显。2007年即入选国家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近年来又建设完善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教材、网络教学资源、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校内外共享。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依然要坚持课程建设的基础地位,引领实践教学平台、教材、师资队伍的进一步优化,探索学生特色专业素质的培养[3]。同时通过跟踪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建设的内容和方向,参照国际标准完善本专业的建设,为通过国内该专业将要开展的国际专业标准论证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 蒋有录,查明. 学科优势:精品课程建设的依托——基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5-99.

第10篇

关键词:仪器系统设计;核心课程建设;实验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04-02

一、《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背景

作为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仪器系统设计》课程无疑是专业的最主要课程之一。在本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前几年,《仪器系统设计》内容分为了《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现代仪器概念》在大三秋学期,主要偏重仪器基础原理;《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在大三冬学期,主要偏重仪器设计与应用,并附有实验环节。两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都是热衷于教学,也都结合了自己的科研实践跟学生进行了讲解与交流,课程评价均分别多次评为优秀。但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发现两门课有些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同时也存在着仪器相关知识的缺漏部分。某些知识点在《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中认为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但事实上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欠缺。此外,由于《现代仪器概念》课程没有实验,而《现代仪器系统设计》实验只有一个冬学期,实验时间不够充足,而课堂知识点又是比较丰富,事实上存在实验课程无法完全让学生全方面深入掌握课堂知识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打造专业精品课程,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在《现代仪器概论》与《现代仪器系统设计》两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部重新梳理与建设,将两门课程合二为一,打造出一门《仪器系统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组织了课程建设小组,以原有两位教师为主要负责教师,并组织其他相关教师一起参与,重新审视与打造这门课程的大纲与内容。作为一门长学期课程,《仪器系统设计》就在大三秋、冬两个学期连上,在内容上进行了统一的编排与整理,并突出实验环节的实践性与扩展性,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去完成仪器专业科研工作的基本设计流程,并能将课程知识直接应用到类似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中去,成为仪器专业综合应用的基础课程。

二、《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建设相关措施

为了建设好《仪器系统设计》专业这门核心课程,课程建设小组首先重新对国内外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国外,也有多个学校设置了仪器相关课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渡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但在这些学校里,仪器课程一般都设置在机械学院,以“精密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等课程为主,与我国的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接近,而类似本专业这样以电子技术与系统设计为核心的仪器专业课程往往没有单独设置,都以电气学科为多。因此,在设置与讨论本课程大纲内容的时候,一方面要积极参考国外的同类专业课程大纲,另一方面也需要参考电气学院相关课程大纲,重新拟定出适合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的理念还贯穿了“原理与应用并重”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学生仪器设计原理知识点的讲授,让学生充分领略专业的知识内涵;另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通过应用示例的讲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仪器设计原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前期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可以真正理解传感器技术、微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等课程知识在仪器设计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从而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会对仪器设计有了完整的概念,并能够应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自主进行仪器设计,对于后期的科研工作将产生直接的引导作用。教学思想是“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为第一要务”。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会多用自身的科研实例进行分析讲授,这样可以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在讲授过程中会特意留下一些发散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与研究。

三、《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实验环节建设思想

本课程总学分为5.0学分,每周的课时为2.0~4.0,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会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组会花费比较大的时间来重新组织构建课程实践体系,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模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以致用”。《仪器系统设计》课程内容涵盖面是比较广的,有硬件设计相关知识、固件设计相关知识、驱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应用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在过去由于时间不充足,实验环节中更多地强调了软件设计环节而将硬件设计过程变成了“学习”过程,就给学生已经设计完成的硬件电路而让他们在该电路基础上进行软件编程,这样的方式可能使一部分同学产生了知识误区,不少同学在刻意回避仪器设计中的硬件设计与调试过程,觉得那方面特别难。在此次《仪器系统设计》核心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建设小组将实验环节作为突破重点,一方面将实验时间从冬学期延伸到秋、冬整个长学期;另一方面也将实验内容进行了重新整理,将硬件电路设计、固件设计、驱动设计与应用软件设计都整合到实验内容,一环接一环,前一环的输出恰好是后一环的输入,最终实验结果要在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界面显示,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破了过去虚拟仪器依赖于计算机的现象。学生对于最终能在智能手机的APP编程与界面显示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十分投入的,整体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实验的主要目标是研发一个温度采集仪,实现温度信号的实时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和固件设计,通过蓝牙通讯模块在智能手机上显示当前温度值。

实验的主要任务包括:掌握仪器设计的一般流程与核心技术;掌握仪器电路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掌握仪器固件设计流程,完成温度信号采集与处理固件设计;掌握智能手机APP软件开发一般步骤,完成温度信号的显示。

实验主要步骤包括如下。

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电路设计:(1)测温电桥设计:本仪器采用热阻效应测量温度,设计一个基于热敏电阻的测温电桥,根据热敏电阻PT1000的阻值变化求得温度值。热敏电阻的主要特点是:①灵敏度较高,其电阻温度系数要比金属大10~100倍以上,能检测出10℃~6℃的温度变化;②工作温度范围宽,常温器件适用于-55℃~315℃,高温器件适用温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达到2000℃),低温器件适用于-273℃~55℃;③体积小,能够测量其他温度计无法测量的空隙、腔体及生物体内血管的温度;④使用方便,电阻值可在0.1~100kΩ间任意选择;⑤易加工成复杂的形状,可大批量生产;⑥稳定性好、过载能力强。(2)前置放大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指位于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路,将测温电桥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因此需要后续的滤波电路滤除噪声信号。(3)低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的规则为低频信号能正常通过,而超过设定临界值的高频信号则被阻隔、减弱。但是阻隔、减弱的幅度则会依据不同的频率以及不同的滤波需求而改变。(4)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三极管提供正常的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

2.IAR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基于STM32处理器的固件开发环境。

3.编写STM32程序:本实验采用STM32自带的ADC采样功能对所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AD采样,并将所采集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温度值,通过蓝牙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手机。程序主要模块包括:(1)主函数:main函数调用初始化函数对硬件进行初始化,并将所采集的ADC值通过蓝牙传输给手机。(2)串口初始化函数,用于对串口进行初始化,实现参数配置。串口初始化函数对串口参数进行配置,实现串口通讯功能。同时,蓝牙本身也是通过串口的方式进行通讯,因此对蓝牙模块的配置与对串口的配置是一致的。(3)ADC初始化函数,用于对ADC采样进行参数配置。

4.编写智能手机APP程序。(1)建立工程:启动eclipse程序。依次选择【File】->【New】->Project命令,打开一个新工程向导。(2)程序编写:智能手机APP编写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对蓝牙数据的收发和处理上,其中蓝牙数据接收函数如下所示,根据通讯协议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5.实验结果考核:(1)STM32程序能够通过蓝牙将所采集的温度数据传输给手机,传输过程应严格遵守通讯协议,同时STM32应当通过串口将温度数据打印到PC机。(2)手机APP能通过蓝牙向STM32发送读取温度数据的请求,并将STM32返回的温度数据以文本或者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3)温度测量量程可调,当测量量程为0~100摄氏度时,所测得数据与实际温度的误差应当小于2摄氏度,当外界温度环境变化时温度数据及时变化,延迟应小于2秒。(4)经实物检查,根据综合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实验成绩。

四、结语

通过本核心课程的建设,引导学生在浓厚的专业兴趣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设计,同时通过本课程教学改革,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仪器设计教学实践教程,完成自主开发的开放式仪器设计实验平台设备的开发,并完成一本仪器设计教材编写工作。本核心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与教训,也可作为同类学科相关课程建设的参考。

第11篇

关键词:安全防范工程;核心课程建设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是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趋势,由公安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率先由公安大学设置的行业特点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公安技术类专业。自1979年技防工作作为一项公安业务归口管理以来,30余年间,从公安部主管部门、各省厅、市局三级技防管理机构的建立,到包括分(县)局、派出所的专兼职业务岗位设置,形成了一支技防管理的有生力量。

鉴于公安技防管理深化改革、安防领域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以及我校近两年专业建设大幅度开展,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建设已远远不能满足公安相关部门对人才的需求和适应安全防范行业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前公安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精神,针对新的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科学、全面、合理的调整了课程的设置,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明确和建设。面对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改革下,需要对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验体系和实训体系,切实贯彻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使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成为实战需要的安全防范人才培养基地,为全国公安技防管理部门业务训练提供有力支撑。

一、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核心课程

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培养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按照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实战化要求,系统掌握安全防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的知识、方法,具有从事安全防范实际工作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够在公安机关从事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和其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立足工科,兼顾法学、管理学和公安业务,以公安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为专业理论支撑,以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为专业技术支撑,着力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安防规划、设计、运维、评估、管理、保障的基本专业技能,兼顾学生从事其他安防工作及相关工作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奠定学生雄厚的工科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之具有强劲的职业发展潜力。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最终确定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安全防范管理作为安防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核心课程内容设计与建设

(一)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

入侵探测与报警技术设置为34学时,其中讲授22学时,实践12学时。主要讲授以入侵行为特征为探测对象的各种防入侵探测技术及设备,重点介绍各种探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安装、调试、使用、维护;讲授报警的条件以及报警控制、管理的自我完备性、闭环性,构成报警系统的技术要求等相关理论。

(二)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

视频监控系统与应用设置为54学时,其中讲授3时,实践15学时。课程主要讲授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结构、系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设备等内容,在介绍视频监控基本概念及组成的基础上,重点讲述视频采集设备、控制设备、存储设备、显示设备等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讲授公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过程及重点难点问题。

(三)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

安全防范系统与工程设置学时为34学时,其中讲授25学时,实践时。主要讲授如何建立起安全防范系统的整体模型;阐明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的基本结构;论述各组成部分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以及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和验收。

(四)安全防范管理

安全防范管理设置学时为34学时,其中讲授34学时,实践0学时。主要讲授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组织机构、管理的任务和原则、管理的依据、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管理的程序与要求等。使学生掌握安全技术防范管理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依法监督管理安防行业和用户单位,适时开展安全技术防范风险评估、合理规划安全技术防范活动、严格控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质量、有效应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科学评价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效能的能力,以满足公安安全技术防范管理业务对人才的需求。

三、安全防范工程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根据教学团队和核心课程建设思路,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首席主讲教师与课程负责人,建立主干课程组,对每门课程的内容体系和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使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更趋合理。将专业特色落实并体现在核心课程上,为了加强安全防范工程专业服务于警务实践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是核心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学科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为了适应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完成多类课程讲义、教材、实验实训教材等的编写任务,对现有建材体系进行改革。

加强试题库建设。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施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核心课程的试题库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钟新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大学教育,2013(7):34-35.

[2]李元元.加特色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9):25-27.

作者简介:

第12篇

Abstract: Under the popular background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very important. Baiyun University has been on the forefron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basic form of statistical professiona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were analysis in detail,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课程体系改革

Key word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24-0203-03

0 引言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院校逐渐分为三个层次: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1]。其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为“中间型”人才。这类人才既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既有较强的岗位竞争力,又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力。

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其就业与企业需求的变化密切关联。然而,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专业依旧以理论课程体系的讲授为主,理论过多,实践实训教学过少,这将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轨,毕业生适时的实践实训体验不足,应用与创新能力掣肘。破除该窘境,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为职业化过程中必然的有效的选择。那么,进行适需适时的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统计学学专业,剖析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基本结构,从企业利益、师资配备、课程设置等角度分析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施过程遇到的难点与不足,从而提出统计学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措施,为统计学专业,甚至是经管类其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资源、教学师资及教学场所的不同,统计数学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子部分[2]: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及企业课程,表1为统计学专业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课程体系基本构成。

1.1 学校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其教学活动及教学场所则在校内进行,教学内容主要是使得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在教学设计及具体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承担着对学生理论体系,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建构。这类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统计学专业学生增强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从岗位到岗位群的角度来看,这些课程在岗位竞争力上与统计学专业有着较强的关联度。因此,在市场导向中,这类课程在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及课程实施过程也需要进行重新整合与设置。

1.2 校企共建课程建设 这类课程体现了统计学专业的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从表1的课程列表来看主要由两个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专业课程,即统计学专业在不进行专业方向及模块分类情形下,能够进行校企合作,具有实践部分体现的课程,比如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等课程;另一部分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比如有经济统计学方向,则开设国民经济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等课程,金融统计方向则开设金融时间序列、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对于校企共建课程而言,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很难独立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只有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该类课程的建设,保证校企合作的效果,实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

1.3 企业课程 本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率先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四进行两个学期的企业实习。第一学期为专业实习,第二学期为毕业实习。对于统计学专业而言,学生通过相关校企合作共建课程的学习对市场统计业务及数据分析项目有了初步认识,在初次就业中具备了企业、政府等所需要的常见统计方法,熟悉了基本的统计工作流程与操作技能,但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学校在第六学期开设了仿真模拟实训教学,为期6个星期,让学生进行连续时长的集中实训,了解岗位的基本职责与岗位技能。大四到企业之后,则完全由企业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考评,学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工学体验。学校教师则担任专业导师,进行衔接工作--及时解答学生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同时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序化整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与不足

广东白云学院统计学专业按照技术及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开展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部分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方,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在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企业为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数据、企业项目、统计实操等服务,相应地,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对等的回报。值得注意的是,校企合作的组织与实施已经下放到各二级学院。广东白云学院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基本情形表现为: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希望校方能够为非数据类型的公司提供一些数据或统计业务上的处理方法与结果,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数据分析公司,它们更多地希望校方能够将本校的一些数据项目给他们进行处理,或者希望能够购买他们的服务产品,比如数据平台、数字服务、数据培训等。这样一些企业在合作上缺乏互惠互利的合作基础,导致对合作积极性不高。此外,存在的普遍现象:不太愿意接纳实习生及管理实习生难度过大。《Team》杂志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也表明,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纳实习生[3]。因此,由于企业与学校间直接利益兼容的缺乏,可能使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部分课程在完成校企合作共建过程中,还是以校方为主导,无法真正将企业需求落到实处。换而言之,此时,统计方向部分课程在统计模型或统计方法上只能按照传统的使用设计好的实验数据作为实践项目,导致校企合作课程成效偏低,学生无法体验真实复杂的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应用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及时的训练。

2.2 合适的企业师资缺乏 企业拥有具备丰富职业及岗位技能的员工,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及操作,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企业员工很大部分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当被聘为合作的企业导师时,往往不善于或没有更多精力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引导与训练。统计学专业课程,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到最后的应用各个环节,既包含了数据、统计专业知识及计算机软件操作等多重知识系统,又蕴藏着对数据处理的经验与技巧。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导师可能只会讲授计算机实现及结果解读;有的虽然讲解了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也进行了实际操作,但是往往讲解词不达意,或解释模糊,致使学生不明所以。企业导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没被发挥,则大大降低了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学习的成效。

2.3 课程建设的范围有限 由于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将其分为三部分。对于校企合作课程,教师们自然会主动寻求校企合作,而学科及专业基础课(校内课程)在课程设计上本身就存在难度,因而被忽略的是该类课程也应当进行适当的改革。另一方面,由于适合统计学专业的合作企业数量及投入共建课程的经费限制,加上统计学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也很难进行所有课程的校企共建。

2.4 课程建设定位不明确 校企合作中,部分共建课程过于简单化,演变为了企业为主导的培训课,教师的工作仅负责学生学习的跟踪及考核;部分课程则在企业导师参与课程大纲与计划的编写环节,由于企业导师的企业性质,课程则部分或全部由在校教师完成。这些均是课程分工不明确,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安排不合理带来的弊端。

2.5 课程建设的理念理解不到位 众多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就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企业的情景、案例或是项目。而实际上,校企合作的理念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实现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目标[4]。在课程建设中,若过于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企业需求,急于完成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表面工作,忽视人的素质发展,最终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2.6 共建课程实施存在冲突 一方面,由于本校要求在三年集中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及专业平台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并在大三期末完成为期一个半月的校内集中实践。课程实践安排紧凑,同时还要兼顾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及均衡教学的特点,这必然导致共建课程相冲突。统计学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了第六个学期,包括非参数统计、随机过程、市场经济预测与决策、计量经济学等扎堆呈现。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而课时总体有限,其课程在实践环节中必然相互冲突。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安排分配无法充分考虑或兼顾到企业的产生经验规律及企业导师的活动实际情况。企业导师在承担某课程教学内容过程中可能与其他企业导师或者教师在时间上产生一定的冲突。

3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策略

3.1 细优化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管理方案 目前,本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由各个院系负责安排与实施,教务处仅进行审核与批准。由于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导师进行独立单元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与学校通识课、公共课存在冲突。应该由教务处部门依据“实践优先”原则,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协调。此外,由教务处、校企合作办等部门对校企合作制定课程实施管理细则,进行教学管理及共建课程考核,促进校企双方导师规范教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收获,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3.2 固化师资双向培养策略 目前,校方在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推行青年教师暑期进行企业实践教学与驻点,鼓励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轮岗,学习并承担一定的企业任务,深入企业前线,了解企业与市场发展,直面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结构,检验教学效果,提高理论教学的实用性。因此,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应加大对青年教师下企业的鼓励,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此外,进一步强化企业导师岗前培训机制。对承担实践教学过程的企业导师岗前培训,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与方法,提高教育技术,以期形成良好的企业实践教学环节。

3.3 充分考虑企业利益 对于院校方,积极寻求企业合作的利益点,充分考虑并尊重企业在校企合作课程实践体系改革与建设中的付出,支付相应的合理的报酬,这也是建立校企双方长效发展的基础。此外,在进行校企课程共建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利用到企业资源或是涉及到商业机密等,应针对课程建设权益、商业机密保护等进行更加有效的合同保护及制度保证,增强校企合作互信,使实践教学集中体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适时变化,提高课程体系建设的质量。

3.4 充分考虑企业主导地位 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要求课程以企业为主导,充分考虑到企业及市场的需求,由企业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及思路,学校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在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中进行实现。由此以来,达到了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及操作应用能力,同时,还提高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5 多元化设计,更加合理安排共建课程 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其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根据学校整体课程设置及各企业导师的企业时间安排,设计不同形式的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企业导师共同组织教学形式、分别承担教学任务形式、校内教师企业教学形式等。设计多元化课程形式不仅避免了时间上的冲突,又能根据课程特征、企业导师特征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此外,通过提前设计不同形式的共建课程,使得教师及企业导师在分工过程中变得明确,合作效率得到提高,充分将各个课程实践应用训练落到实处。

4 结语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职业化不可避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的人才培养理念,有效的管理方法及制度保障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岗位竞争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叶文宪.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与任务[J].江苏高教,2010(4):45-47.

[2]周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4):85-88.

[3]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84-85.

[5]黄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153-156.

第13篇

一、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定位

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主载体是专业课。专业精品课程是指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能体现职业性和应用性的专业核心示范课程,对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起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应根据专业特点分析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创设学习环境与实训环境、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开发课程资源,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主导思想是:面向就业岗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指导,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明确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二、 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1.确定课程目标

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精品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即专业能力的发展能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形式等方面要求的分析,明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进而确定课程目标。

2.优化课程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学结合模式下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应以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通过校企合作,获取具有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企业人文素养有机整合,构建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的集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一体的课程内容。同时,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专业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意识,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3.开发课程资源

开发理实一体、表现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先决条件。对接行业企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校企合作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微课、企业案例、任务清单、考核评价等多维度形式的课程资源。突出情境化教学,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校本教材应贴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与适应性;教学设计应体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环境设计;教学课件是课程内容的加工与提炼,应以教学过程为主线并融入各种素材;微课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应营造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企业案例是将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入课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化整合加工;任务清单是直接引导学生并开展教学的可操作方案,应以学生为主体;考核评价应理实兼顾,体现工学结合的专业特色。

4.更新教学手段

更新教学手段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的关键。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专业课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提升了专业课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离不开校园网、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课程网站上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习题库等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独立的教学资源库,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网络平台的互动空间,提供了课外更大范围及更高层次的互动教学,实现了师生在线交流和教师间的教学研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

5.创设学习环境

创设学习环境与实训环境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保障。根据专业特点,通过宣传板、展示栏、电子屏幕、宣传口号(条幅、标语)、教学设施等,营造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符的学习环境,使其成为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生产、研发和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场所,成为培养具有拓展及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支撑。学习环境与实训环境的企业化,确保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体验”到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工作方式与方法,实现学生毕业即能“上岗”。

6.创新教学评价

创新教学评价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基础。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创新教学考核评价方案,建立“立体考核、综合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以评促学、以评促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考核应制定详细、科学的评价内容、标准和评价方式。其中,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态度;评价方式以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为重点,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以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为主的总结性评价,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以评价学生技能熟练度和职业素养为主的形成性评价。

7.打造精品团队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具有较高业务素质、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团队,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决定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企业高级技术人才融入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参与专业相关课题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实习等多种方式,使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形成较为合理的梯队结构。

8.强化实践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环节。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是在企业化的实训环境中,以学生为本,通过自主协作和交互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技能训练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并将专业等级考试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形成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模块,增强学生的就业本领,体现实践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9.深化校企合作

深化校企合作是中职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学校在实训中心的建设,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知识能力的定位、实训教学设备的配置、实训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实现校企联袂,使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标准统一,培养、提高、强化和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奠定基础,实现无缝对接。

三、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作用

第14篇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237-02

2010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出通知,确定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高函[2010]27 号),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名列其中,被确定为2011年启动建设的单位。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对于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明确要求: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教高[2010]8号)。

高职骨干院校建设提出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可理解为将“核心课程”建设达到“优质”的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所以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能力来确定核心课程,要使课程达到“优质”的水平,就必须坚持高职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改革和创新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

一、船舶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的船舶电气技术专业创立于1959年,1999年被确定为辽宁省教改试点专业。2003年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担任交通教职委 “船舶电气技术”主任委员单位。2006年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专业,同年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基地。200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品牌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人数680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1.8%。作为学院的主干专业之一,近十年来,已累计为船舶行业培养3 000余名船舶电气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对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为依据,校企共同构建、实施和评价基于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施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念,从课程内容调整、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教材编写、网络课程资源、教学仿真软件等6个方面进行4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同时带动专业支撑及船舶电气专项技能训练等课程建设,最终建成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4门,其他课程11门;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4部,完成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二、船舶电气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规划

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组成的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为导向,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校企合作,进行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通过船舶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论证,以船舶电气技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参照船舶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和知识序列,设计教学情境。

基于教学情境的任务分析和完整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实施设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再现工作过程,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合作进行核心课程教学仿真软件的开发,实现教学形态创新。借助真实设备及其仿真系统,将船舶电气安装与调试典型任务的实际操作与仿真操作相结合,达到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电子教材、项目化课程资源(包括:项目教学视频、动画、企业技术案例、虚拟仿真、行业企业标准、新技术新工艺)、习题、在线测试等。

在核心课程教学组织安排中,根据校内外实训条件,将不同学习任务分别安排在校内专业一体化实训室与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进行,由校内外专兼职

教师分别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课程建设整体方案。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规划见表1。

三、船舶电气专业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过程

以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为例说明建设过程如下:《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是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船舶电站及配电系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现有技术,具有从事船舶电站及相关配电设备的初步设计与安装调试方面的专业技能,具备在专业领域继续发展的能力。课程教学设计以船舶电站为核心,以船舶电站建设任务为驱动,完成船舶电站建设项目需要的设备选型、设备安装、继电保护调试与试验;按照船舶电站的设备构成及内容,设置电源选型与设计、配电装置与调试和系统试验与管理维护3个学习情境;按照船舶电站安装调试与运行使用要求的具体工作内容——电站系统初步设计、发电机起压、继电保护与整定、发电机并车与调频调载、电站自动化、系泊试验及电站管护,设置了7个“调试”的项目任务,并对每个项目任务进行分解。

学习过程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实施基于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的六步式教学法。通过在真实工作情景中的实践训练,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工作过程的认识和经验,获得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职业技能全面发展的需要。

《船舶电站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同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船电气设备系统为载体,在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中心营造的一体化教学环境中,探索和实践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一体化、课堂与车间一体化、学校学习与岗位操作一体化。

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按照任务完成的六个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进行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学中做”。

(二)工学结合教材建设

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按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教学模式改革要求,以船舶电气建造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引入船舶行业技术标准、企业技术规范、生产实际新工艺、新方法,建成船舶电气技术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教材4部,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三)课程考核与评价

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提高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能力目标,实行过程考核、阶段考核相结合,采用理论考核、现场操作考核、实践报告、项目操作、口头答辩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最后,通过三年建设,将4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达到省级精品课程验收标准,完成工学结合的船舶电气技术专业特色教材4部,同时带动专业支撑及船舶电气专项技能训练等课程建设11门,编写工学结合校本讲义11部。

参考文献:

[1]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eb/ol].http://topic.vecity.cn/bhcbzyxy/.

[2]张西振,陈金玉.高职示范校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与方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第15篇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建设 实践性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36-01

1 建设目的与意义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轨道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完成简单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线路板焊接,电子产品参数检测,电路板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任务。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岗位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和简单设计能力。

2 建设基础与条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轨道控制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实践性强、涉及的基础理论(如物理概念、数学)较广,有着广阔的工程背景。学院设有电子技术仿真和实操实验室,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课程团队教师中有老,中,青三代及企业有经验兼职教师,师资结构合理。

3 建设目标与思路

3.1 建设目标

(1)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完善教师梯队建设,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青年教师,积极引进企业有经验的专业教师,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更趋合理;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更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将本课程教师团队建设成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教学内容建设,力争做到本课程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内容中及时体现教研教改成果和学科最新发展;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严密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将授课、讨论、作业、实践、考核、教材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形成项目教学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具体项目内容如图1所示。

(3)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建设,我们根据项目任务的不同工作过程采用了引导文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成果展示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

①传统的讲授法与引导文教学法在项目任务准备的咨询阶段,综合运用讲解、实验、仿真等方法,实验用来对抽象的原理进行验证、演示,如电子元器件的特性、放大电路分析、通过实验演示不合理的设计导致的后果等,给学生以感性认识,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②讨论法,在计划和决策阶段,通过学生间、小组间的讨论、争论、辩论,这种方法能使学生集思广益、开动脑筋,达到对知识的统一理解。③成果展示法和激励法,在项目的检查和评估阶段,采取成果展示法,通过阐述自己或小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技术,并可以简单直观地检查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④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引入不同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建设思路

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契机,充分调动本课程组教师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努力建立一流师资队伍;创建一流的教学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

(1)跟踪电子技术发展动态,修订课程标准和优化教学内容。

(2)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满足学生将项目制作、项目测试完成的更好。

(3)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学梯队,时时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纳入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因才施教,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建立网上教学资源。

4 建设内容与规划

4.1 建设内容

(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制定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进一步提高教学队伍整体水平。建成一支由骨干教师、兼职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组成,有合理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建立网上教学资源,建立网上开放式教学资源,并对其不断进行完善、细化和补充,以实现网上师生交流与互动。

(3)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系列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4.2 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1)第一阶段。

①进一步深入大中型企业开展课程调研,掌握吉林省大中型电气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取岗位能力要求,完成职业能力分析。

②通过调研,规划、建立本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整合完善现有的教学资源,使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2)第二阶段。

积极组织参与有关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不断丰富与完善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内容,定期开展教学方法研讨活动,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

5 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