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精神学与心理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讲究的是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新课程标准理念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科任教师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我发展而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
一、创造品质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创造品质的人,才能不固于传统,不安于现状,不盲目从众,敢于面向未来,勇于进取,欢迎新事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往往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会更加自觉地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良好的创造品质,促进自主学习,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
1.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为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创造自信心,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洋溢着宽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奇想观点和问题,对好的方面给以表场,对于一些由于知识不足还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才能解决问题给以耐心指导,对个别好奇心特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查找相关资源,并指导他们形成一些认识,这样学生得到了老师重视,又有了从未知到已知求知过程中成功的喜悦,自信心自然越来越强。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存在于整个过程,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通过诸多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如阿伏加德罗、道尔顿、侯德榜等化学家在他们研究过程中经历探究实验的失败了无数次,他们一次次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究才取得成功。
3.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把学生创造探索的兴趣扼杀。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每个学生讨论中提出来的“怪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找出这些学生面谈讨论,并且部分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神奇的奥秘,让学生的心灵火花继续发扬光大,从根本上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培养兴趣。
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培养学生创造品质为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的自主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保证,其结果只能是“纸上淡兵”,我认为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人。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是单纯“教”就能培养起来,教师这一资源能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其他信息源学生自主去学习、掌握,诸多社会问题,要通过学生自己分析、感悟,从而得到解决。故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重要在于“引导”,结果让学生“开窍”。运用好教学手段和方式不言而喻是非常之关键的,能调动学生学习活动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
1.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师充分把握刺激学生心理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如金属钠的性质探究本来是课本演示实验课,我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让每位学生“零距离”地接触金属钠,使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认识,浓烈的探究气氛,能愉快地参与、引发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恰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化学学科中的许多规律的认识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甚至由错误到科学。我在教学中不是简单传授,而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再来一次“创造”,让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才能寻幽探微,追根究底,最终才能有所发现、创造。
3.巧妙地设计实验方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审计心理学作为现代审计、心理科学、行为科学三者相结合的新型边缘学科[1],是审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不同领域学科的融合带领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审计。在审计活动中出现的人员心理活动属于一种精神现象,它存在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因此,审计当事人员心理活动的变化很可能对审计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对审计中当事人心理活动的研究显得尤其重要,关于揭示审计当事人心理活动规律的理论,是审计中可以借鉴和利用的重要部分。
审计心理学主要针对的是“人”,是将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理论构架运用于审计实务中。在掌握和遵循审计当事心理规律及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审计人员及被审计者在审计过程中的心理,适当调整审计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2],并且能够建立一个优良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
同时,人际关系也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模块,它提供给我们建议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恰当处理各种关系,而这种能力也是审计人员所必须的。除此之外,审计心理学在审计中还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为审计工作的取证,以及审计案件的分析提供充足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3]。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心理剖析
审计心理学主要包括了两方面:审计主体心理学和审计客体心理学。
(一)审计主体心理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主体心理主要是审计人员的心理。因为个体的差异,所以不同审计主体的心理特质是不同的。有一些学者对审计主体心理做了研究,将审计主体的心理分为三个方面:审计人员的知觉和个性、审计人员的动机、审计人员的态度。
审计人员的知觉代表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反映程度,这种反映会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监督。审计人员的个性是在生活中由于环境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稳定、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表现,所以不同的人员个性会对审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的动机,是推动审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因素,当需求和目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审计人员的动机。所以,要保持好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将审计人员的需求和目标有机结合,使审计动机得到最好的发挥。而审计人员态度表现为对审计事件的自身内在感受及情感,是长期形成的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决定了审计人员的行为和方式,关系着审计的成败。
(二)审计客体心理
审计客体心理也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以往的研究将审计客体心理主要分为下面几类:积极心理、应付心理、防范心理、厌烦心理、侥幸心理、畏惧心理[4]。不同心理状态也会导致审计客体产生迥异的态度。
积极心理表现为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者在审计中积极配合及热情支持审计人员工作。这种心理表现主要是由于被审计者内心的坦荡,并充分理解审计工作。应付心理表现为被审计者不配合也不阻止审计工作,这种心理表现主要是因为被审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并无大的纰漏,同时对审计工作没有起到重视。防范心理是被审计者对审计工作的不理解,以及对自己工作的不自信,对经济责任审计活动在主观上产生敌意,害怕自己被查出些什么。厌烦心理主要表现在离任审计中,表现出对审计工作没有耐心,催促化繁为简,能无则无。怀有侥幸心理的被审者,普遍以为拒绝提供对自己不利的资料就可以逃避问题,在表面上配合,却在私下企图蒙混过关[5]。畏惧心理主要是单位人员由于对领导的畏惧,在意见的表述,以及资料的提供方面都不愿意无保留。
三、基于审计心理分析的经济责任审计建议
(一)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在审计过程中很可能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对审计的责任感、自身的事业心、基本道德与法制观念、完备的审计业务知识、问题的处理、交流与沟通能力......审计人员作为审计的执行、承担者,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心理活动支配并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也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效支配自己的行为完成任务。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审计人员心理素质的考核十分重要,只有选择了具备良好心理条件的审计人员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优质地完成任务。
(二)不同心理审计客体的应对
对于积极心理的被审计者,是最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的,被审计者的配合可以为审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但是这种氛围容易让审计人员造成心理误区,容易麻痹大意。所以审计人员要时刻保持职业谨慎,不可以掉以轻心。具有应付心理的被审计者,需要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对其进行适当教育和普及,让被审计者理解审计工作并积极配合。具有防范心理的被审计者,审计人员要端正其思想,让被审计者明白经济责任审计并不只是针对某个人进行,排除其对审计的消极偏见,了解审计的意义。对于厌烦心理者,审计人员要加强与他的沟通,并拒绝被审者对审计过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在面对具有侥幸心理的被审计者,很需要审计者坚持廉洁自律,对审计做出公正理性的结论。在遇到审计中出现的畏惧心理,这时需要审计人员能够察言观色,严谨审计程序。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从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到古希腊的雅典卫城……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创造美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中职学校学生的德育现状
的普通中职学生从生源上来看,是在重点高中、重点中职、普通高中、内地中职等层层选拔后剩下的学生,都是中考“淘汰”者,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存在着文化基础差、知识水平低、家庭情况复杂等问题,而且大多数学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因此这些孩子感情脆弱、自卑感重,对未来毫无自信更无动力。面对着最差的生源、面对着一群缺乏自信、问题多多的弱势群体,如何才能让的中职生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后,能够依靠一技之长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中职学生能够用知识和技能彻底改变命运呢?这是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职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
二 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构想
要想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专业知识和轻松就业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离不开职教工作者的观念、心态和工作热情。我们要立足于中职教育实际和学生实际,更新观念、调整心态,认真教学、认真育人,相信我们的学生即使成不了杰出的人才,也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也能通过三年的职校学习收获梦想。
1.关爱是前提
听过很多优秀教师传授她们的教学经验,她们言语中总是亲切地称呼学生为“孩子”,她们说“孩子”这个词是那么顺口、那么自然,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那么温柔亲切。都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崇高,她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已经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多么崇高,而是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在她们眼中、心中,学生就是她们的孩子。一个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的教师绝对是百分百关爱学生的好教师,这样的教师会更细心、更有耐心、更善于倾听、更善于理解和尊重,也更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每位教师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就会对学生多一分细心、多一分耐心,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会多一分理解与宽容。爱是接力棒,把爱传递给学生,他们才会传递给他人,才会更加热爱生活、感恩父母、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一个感受到爱、体会到爱并懂得爱的学生,要教育好还会难吗?哪怕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他一定会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教育出这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德育教育所期待的吗?
2.身教胜过言传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那么教师到底有没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意用自己的正确言行去引导学生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给学生留下的是一个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好印象,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反面例子。这样教师不用多说学生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创建一个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的交流平台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教坛收获想谈谈感想,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和交流,因此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开设班级管理及教学方法交流专栏,教师们可就自己日常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收获与想法甚至是一个好点子向其他同事进行传授,同时也可以就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其他教师可就自己的共鸣或解决办法进行留言。通过交流沟通,大家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找到提高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
4.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第一,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要求全体师生共同来维护校园环境,有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意识。德育是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一个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的效果。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校园中多一些优美的以人为本的宣传标语和提示性话语,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在浓郁的关怀中感受爱,传递爱。很多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处处可见其精细精致,充满人性关怀。校园的显示屏上除了有“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警示语之外,更有“天气寒冷,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健康的身体,喜迎春节”这样的温馨话语,校园的草地上不是“不准”“禁止”这样的话,而是“花草也有生命;当你伸手采摘,美丽已不存在”这样动人的语句。校园是鼓励竞争之地,我们的校园有竞争,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温馨与和谐,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与竞争达到了和谐统一,如此一个相对宽松的育人环境,师生的创造性与工作学习潜能又怎能不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呢!
第三,成立学生活动社团。职校都有很多兴趣小组,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兴趣小组的规模还不够大、运作不够规范,可以在原有兴趣小组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参加学生多的、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的兴趣小组成立一些社团,在相关教师的管理下让学生担任社团的负责人,社团负责人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各社团要定期组织活动并将活动成果在校园展示,这样的社团会更规范更有吸引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的东西,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所选篇目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认真分析,就能很好地利用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去感染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如《三峡》、《与朱元思书》等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战士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学生从小要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强烈情感,从而也确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活板》中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是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佳素材。
二、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
当代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他们创造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有利于同学们互相发现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紧扣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思想的真实写照,老师可以通过它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健康心理的教育观,指导学生收集那些能激发学生美好情感,增长知识,有丰富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素材。要留给学生思考命题,筛选信息,酝酿感情的充足时间,让学生真正去思索,去感悟。在学生动笔前创设一定的条件或情景,让学生“情动于中”,而后“辞以情发”,情到浓时,理到深处,文章自然就会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同时,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多开展一些语文趣味活动(如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智力游戏、演课本剧、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如办刊、演出、讨论、调查、采访、参观、宣传等)。这些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的形成过程。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就意味着对他人意见或研究成果的充分尊重,学生对于自己的成果,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尊重和关注他人成果的心理转换过程。从而唤起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心理意识。
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培养学生的读书爱好,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了源远流长的知识的泉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充分利用语文课本的基础上,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中外名著,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每学期指导学生读几部名著,每周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丢开学习的重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在读中品,品中悟。涓涓细流,渗入心田,学生的思想、情感、语言受到了有益的熏陶。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关保尔的那句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能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摘要: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严格化,甚有部分人难以承受社会压力患上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少数人选择轻生。当前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或培养,不仅仅要求在理论上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看好强健体魄人格、抗压能力大、心理健康。而高校学生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和继承者,在确保学生拥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往体育课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体育课上课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或围着操场跑圈,锻炼强健的体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更多的高校忽视,大部分学校未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渗透心理教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2]高校体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国内外文献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减轻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在体育运动中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体育教师能够判断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控。
(二)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在面临困境的状况下可以判定,但困境同时也在成就意志品质。捉摸不透的天气状况、动作难度的高低等外在因素决定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客服自身心理障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在身体体魄方面得到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将身体的的锻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幼儿园开始到高校,体育采用的教学方式除去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室外,只要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运动。要想体育教学成效显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任,一上体育课就先让学生跑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骤增,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这样体育教堂才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局面,即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完成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的性格比较急躁,这时教师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五子棋、围棋、太极拳等活动,多多磨炼他们的耐心以及提高自控能力;若学生反应比较迟钝、遇事踌躇不前,教师应该组织这批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项目,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克服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给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师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
学生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人格魅力决定课堂效果的好与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超群。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然就算教师教学成绩如何优秀,不被学生认可也无济于事。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做法是明智的,被学生及教师所认可的。体育教师应该多多研究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育出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杰.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2(8):66-67.
[2]王启明等.体育与心理潜能开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5.
关键词:体育;激励;健康;身体素质;教学策略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体育科学体系,让青少年学生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流能力,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如何落实新体育课程标准,科学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激励学生运动参与的教学策略
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要使学生成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首先要善于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真正“学会”运动技术,成功体验运动乐趣,切实使他们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本人把教材巧妙设计成各种有趣的体育游
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例如,教学“蹲踞式跳远”一课,本人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了力所能及的目标,让他们人人拥有超越目标、获取胜利的机会。这样,每个同学求胜心切,积极参与竞争,大胆突破自我,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效提高了他们对蹲踞式跳远的兴趣。
2.适度提高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这时,本人趁热打铁,抓住合适时机,提出更高要求,给每个学生重新设定目标,让他们再次挑战自己。为了实现新目标,他们都能认真领会动作要领,改进动作方法,提升运动技术。学生不仅获得新的成功喜悦,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体育知识,增强了运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
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作用。为了达到考核考察的标准,以前往往拼命把体育课上成了身体素质课。在教师的主导下,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在单一的、反复的、机械的练习中获取知识,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主体功能,使学生觉得单调、乏味,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欲望和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差,师生关系僵化。
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呢?本人认为,要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到富有启发和讨论式的快乐教学模式上来,师生互动、互助、互学,尽量释放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主人翁地位,扬长避短,积极投入运动中,从而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
在体育课中,本人注重采用体育游戏与教材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我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兔子跳吗?它是怎么跳的?”学生就争先恐后地模仿起小兔子的形态和动作,看到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调动起来,我紧接着说:“看来大家都会兔子跳,我们来比一比,谁跳得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就最像小兔子。”学生都跃跃欲试,急于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通过创设游戏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中来。
三、促进身体健康的教学策略
单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对于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的所在。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本人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详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大合群,不爱活动,怕吃苦受累,抗挫能力差,而且肥胖的学生增多,学生总体健康水平明显下降。这些问题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和挑战。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本人能勇于面对这些新问题,在教材教法上进行大胆调整创新。一是建立互信关系。改变以往不良的师生关系,努力与学生合作、互动,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出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与爱好。二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本人采用多元化、游戏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锻炼体育技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例如,前滚翻教学,按常规“讲解―示范―练习”来进行,学生很难领悟到“团身紧”的动作重点,不容易掌握。本人采用了分步练习法,并且运用了两个游戏来教学。第一个游戏“看天”,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低头后采用什么姿势才能从胯下看到天空,通过学生自己的摸索和同学间的互动,很快找到了最佳姿势:分开两腿,弯下腰,从两腿之间看天的动作方法。接着做第二个游戏“看谁坐得快”,本人要和一名同学比谁先坐到垫子的另一端,学生跃跃欲试。本人挑选了全班身手最敏捷的同学和自己比,口令一出,这位同学迅速跑到垫子的另一端坐下,而本人做一个前滚翻坐在垫子上,当然是本人快,其他的同学看了觉得很新奇,很想自己也来试一试,学习的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本人让学生把两个游戏连起来做一遍,先“看天”,再做“看谁坐得快”,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前滚翻。
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挖掘了潜能,发挥出特长,并在互学互助中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养成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习
惯,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四、促进心理健康的教学策略
心理健康的问题不亚于身体健康,而往往又容易被人们忽视,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事事都满足孩子,
哪怕是再无理的要求都会满足他,使学生性格变得偏执、孤傲,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遇到困难,不敢面对挫折,总想远避,没有乐观向上的精神等习性。新课标把学生心理健康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体育课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体育课是学生集体活动,同学之间接触最多的时间,加上体育课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课程,是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最多的场所,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力场。所以本人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多采用团体活动项目,让学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能展现自我的个性“闪光点”,又能与同学沟通、配合,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只有依据新的体育课程目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充分注意到学生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既能让学生完成课程目标,又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及几次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其它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下是本人一点教学所获,供大家参考。
一、口授笔录不如实践演练,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树立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当然,我们的其他形式的教学要能帮助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好一些竞赛,充分实现电化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为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机会,提倡以实践为主,做到例题精选,保证广阔的探索“前景”,精讲多练。尽量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导演要得法,启发得当,学生真情投入,争当主角,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尤其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创新思维的点拨、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状态,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应从生活走向课本,使学生较快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设计中尤其注重让学生体验与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领悟创新和实践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硬件组装,参观相应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或者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路,创作完成,当然对待学生作品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其他课程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创新思维培养时,应注意在完成一个题后,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增减条件或改变设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家,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回来后,教师再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思维品质。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就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感官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课外活动在无形中完成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发挥教材典型例子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内容,能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开阔。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只要他们深入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只要有所发现,而且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思维习惯。对学有余力并有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我们就得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上光上色,让他们的“笔”力透纸背。
二、特色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许多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及课外活动时,没能根据课程自身教学特点而设。有的学校主管部门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特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从不关心,组织机构上也没有专人负责落实,常常出现活动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等。
2、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还没彻底改变,很多学生认为那些课外活动或竞赛之类,对他们考试成绩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加以引导。对好的成绩和作品要加大宣传,造就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制,以便保证研究性课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16-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环境教育已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重要知识领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而地理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环境教育中具有的优势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地理教师要努力发挥学科优势,在地理教学中为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中学地理课教学应是环境教育最好的保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环境教育大纲,涉及地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地理有关,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构建了环境教育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环境保护”在高中地理的课程计划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环境保护”作为选修课程七个模块之一被列入选修课程计划,“环境保护”已成为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核心部分。
二 整合处理地理教材的环境知识,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核心,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全面体现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教材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使学生对如何利用环境、改造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整个课本知识体系是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开端,最后又归结到人类和环境及如何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上去。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材的始终。选修课程七个模块之一的“环境保护”各章节的标题已非常切合主题,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环境教育因素,注意收集相关材料,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好教学与环境教育的最佳结合处。
在讲授《高中必修2》第五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阐述了由于人类的压力和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多维互动、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使师生、生生互动,以导向性信息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
三 精心设计地理教学的课堂互动,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现代教学结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非常的社会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居主体地位,教师居主导地位,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授活动的主体。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应是老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境,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
四 开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教育,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对环境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探究性、交往性的实践。其活动形式主要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近几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地理教师可以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纪念活动,如环保专题讲座、环保志愿者行动、撰写小论文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环保意识被唤醒,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环保活动之中,并在小范围内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真正地提高了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环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把环境教育与地理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良好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
参考文献
一、写作教学本源观:从理念本源趋向生活本源
为了适应统一考试的特殊需要,传统作文教学片面而过度地强调“立意”。这样,“成功”的作文往往多是沦为宣扬理念和翻版,这是写作教学本源上一种可怕的颠倒,叶圣陶先生早就呼唤的“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新课标指出: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是写作之本源,先有生活及其体验,然后才有文字操作。这是近来语文教学界发出回归生活的热切呼声。这种回归生活的写作趋势,是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界的历史转型完全一致的,究其实质是从竭尽粉饰生活之能事的“大我”回归再显示生存之本相的“小我”,从假大空的应试回归到真平实的朴素写作。由此而促进了写作教学的两大转折,其一是引导写作题材的实有化。其二是引导作文情思的真诚化。
当然,注重写作教学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必须首先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和体验。其次,在作文指导中正确处理好“理念”与“生活”两者的关系,作为写作本源的生活,并不完全排斥理念。
二、写作教学价值观:从“人”“文”分隔趋向“人”“文”合一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程对“人”“文”离合问题的正确解答。
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之一:激励学生坦诚地展开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新课标“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之二:激励学生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真挚感情。叶圣陶先生指出的“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积累,不吐不快。”写作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写作主体通过亲历、沉思、感悟等生命体验的形式,才能不断积蓄感情能量并转化为高昂的激情,从而强烈地驱动写作主体用物化的文字去倾吐。
之三:激励学生顺应时展的潮流,追求语文课标准所倡导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将显示写作主体的生命才情和个性特色。
三、写作教学思维观:从闭锁规束趋向多元创新
由于传统应试写作教学片面追求以文载“道”,自然极大限制了写作个体心灵的自由活动,“道”虽道矣,而付出了代价却是沉重的――翻开作文本,字里行间流动的几乎多是人云亦云的复制型思维。为改变写作教学中这种庸化思维,新课标也强调了这层意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种历史性的进步,对21世纪写作教学树立新思维观确乎具有深远的启迪。首先,鼓励作文主体在思想内容上趋向创新。其次,鼓励作文主体的思维形式上趋向发散。倡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同一问题,突破作文传统思维形式的禁锢,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
四、写作教学语言观:从俗语套话趋向个性表达
语文试题的标准化,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标准化,而学生思维的标准化,又进一步导致其思维外化形式即语言表达的标准化。近年来,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痛切地反思着如此“失语”现象,并呼唤作文语言要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赏心悦目。课程标准呼唤: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所谓“充满个性的语言”,实际上就是从作文主体和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其骨髓根部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只有这样的语言才粘连着别具一格的气息、韵味和血性,才是有呼吸、有脉搏的活生生的语言。作文语言的个性化取决于为人的个性化、思想的个性化。
五、写作教学评估观:从保守狭隘趋向民主开放
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写作教学价值观,已经走向民主开放。这具体表现在评价维度、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诸方面。这评价维度而言,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特别是要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里自然包括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这是写作教学评价观方面最具实质性意义的一个进步。这样一种评判标准,虽然具体操作上增加了难度,但确能解放学生的心灵和语言,真能生发“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之积极效应。
六、写作教学的新方法
1.导入生活体验。
课标已经指出,写作的真正源头在生活;或者说,学生的思想和感情源自其朴素而意蕴颇丰的日常生活,因此,课标进一步要求学生“参与生活、发现生活”。语文教师的使命就是创造条件、提供机遇,课标提及的这些导入的途径有: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搜集素材,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等。
2.激发写作兴趣。
建立作文题库的方法,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合作学习原则,异质组合,组内充分合作,在协商的基础上提供若干个备选题目,每个题目附上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阐述出题的理由、根据以及写作思路。其次全班筛选,各小组所提供的备选题目都要经过全班的讨论、质询,获得90%以上的满意率方可入选。再次,正式建立作文题库,给全班学生,学生每学期可以从中自由挑选题目进行习作。
3.注重积累运用。
这里的积累除了上文提及的生活阅历和生活体验和积淀外,指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拓展和相应练笔。这一“读”与“写”相结合的积累,可以奠定学生写作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创新 创业能力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208-02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应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的大学都进行了改革实践,突出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1 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基于SCA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需求模型,最终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除了五大类别的能力,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1-2]。
创新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独创性、多维性和实践性。创新思维的根本意义在于“新”,它打破传统思维的方式,具有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多从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联想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变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利弊,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实践性是指其能否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实践是否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实践性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层面的缺陷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偏重于智力教育,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目前大学生教育也就形成了基本统一的僵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忽视了个人的自立、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发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较差。大多数本科教育发展中,在校内外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但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对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实践教学还没有实现独立体系,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而且缺乏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其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3]。
3 对我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研
我校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校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3.1 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竞赛
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中,设计全校性选修课、开展学科竞赛、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放专业实验室、创建创新中心,评选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自动化学院创新实践基地、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经管创新实践基地等4个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开发节能车一升油能跑800 km,“捷能车队”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Honda汽车节能比赛,连续几年获得最佳技术奖。计算机学院在Intel(中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屡屡获奖。我校机器人“Water”足球队,参加第18届在巴西诺昂佩索阿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经过激烈比拼,勇夺中型组足球机器人世界杯亚军、规定项目冠军、自选项目季军,取得历史新突破。其中中型组技术挑战赛规定项目冠军是我国自参加该项目以来取得的首个冠军,同时也是中国队伍首次在同一组别的世界杯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我校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共有51所高校参赛,其中包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参赛队伍多达537个。得到了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和RoboCup中型组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与帮助。
3.2 创建创业指导中心
创新思维有了,还要把创新成果转化出来投放到市场中去实现。我校加强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奖励激励政策,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引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占地600 m2。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将在这里得到“孵化”。为学生提供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免费提供基本办公设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协助其进行孵化及创办创业公司(企业)。
3.3 特殊人才,制定特殊培养方案
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日前揭晓,我校2011级本科生季逸超同学作为首都大学生科研创业精英顺利当选。作为《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猛犸手机浏览器创始人,季逸超的中国梦是把猛犸浏览器做成一家公司,并取名为巅峰实验室,他分享了“90后的新型学习方式”。学院领导得知季逸超因为创业影响学业后,花了半年时间和多个学院沟通,为这位大学生CEO制定了一份特殊人才培养方案。想学什么学科,可以单独申请,学校会安排相应教授上课。而且他所上的每门学科都由3人组成,领头教师为教授级别,以保证上课质量。他的考试也跟一般学生不一样,公共课是开放式问答题,专业课实行答辩制。除上课外,其他时间他都可在校外度过。季逸超说,他的成功和学校量身定制的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密不可分。卓越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支持密不可分。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在综合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可替代实践环节。学校今年在招生专业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一种模式保留下来。以后遇到合适的学生,学校还会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培养。
3.4 加强校企间合作
与企业合作是大学教育实施专门化知识教育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近日召开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启动会上,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宣布,“实培计划”等3个子项目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新举措。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需要,为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到在京中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拓宽渠道。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分会成立,学会将联合学校举办多项竞赛、定期的项目化活动和培训,组织本校学生会员参加国内各项科技创新大赛,为我校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平台。与黄城根教育集团签订就业实习协议,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践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与云南机器三厂、长春理工大学、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在教学实习实践、就业实习促进、科研课题合作和员工在职学习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提升我校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4]。
4 结语
创新能力是人们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创新教育不能采用常规优胜劣汰的评价方式,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自由成长。这就要求学校发现学生各具特色的特长,引导其创新学习。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生动和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在此环境中的创新乐趣,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梁丽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社科纵横,2012(12):67-68.
[2] 冼颖妍.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7-18.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一、创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主席在“十六大”的讲话中已提出“以人为本”的治国策略。同理,学校教育也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2、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起来,他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小妹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设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例如,教学《我的战友》这一课时,讲到烈火在他身上燃烧,生命危在旦夕。这时,我问到:“为什么一动也不动?”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有的说:“为了不暴露目标”有的说:“遵守战地纪律……”有的说:“是真正的英雄。”只要他们说出了充足的理由,我对他们大胆积极的设想都给予了肯定。
另外,教师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合教师意愿的看法,也不要马上给予否定或批评,而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就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在上《假如我会克隆》作文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想克隆点什么?”很多学生都说诸如“我会克隆人、动物”之类的话。可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假如我会克隆,我会克隆您。”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是马上否定他的看法,继续我的教学呢?还是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探讨呢?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针对“为什么要克隆我?”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您爱护我们。”有的说:“您关心我们。”有的说:“您比我们的父母还好……”,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也存在许多类似的做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是学生没有创造力,是我们正在扼杀他们创新的欲望!说到底是我们教师观念不更新或更新的不彻底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给学生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以老师为辅,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实际中有些做法却和这种想法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一种现象体现的是虚假的主体性或肤浅的主体性。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主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我想用八个字来概括:自主、合作、主动、互动。
比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教师首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观察、概括梯形的定义,学生由于思维不严密,这样概括: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图形叫梯形。显然,这个定义不准确,教师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其他同学,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观察后修改: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个定义仍然不严密,教师这时巧妙引导,发挥了主导作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为什么?”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最终得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这样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一方面弄清了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本质区别,同时又明确了梯形定义中的两个重要知识点(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四边形)为判定梯形做好了铺垫。
显然这一环节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种主体性的发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在这种前提下,要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具体策略
1、“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
可见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需要的却是创造的想象力。因此,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质疑氛围,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即使有些问题的提出与教师、教材,甚至与常规思维相悖,教师也要尊重学生,不轻易否定,更要包容学生,保护他们探究的积极性。
其次,要使学生学会提问,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甚至还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起始阶段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
(1)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质疑。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遇到的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或记录下来。一开始由于学生水平不高,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甚至与课文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注意引导,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2)针对题目质疑。设置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目的性强,学生的兴趣会更高。
(3)引导学生课后质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浅层次的目标,真正的课堂还应该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因此,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总结全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4)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质疑的质量。
如“看谁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由敢提问题,渐渐的就会提问题了。
2、学会讨论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识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智能,使思维迅速的发散和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目前在讨论中用的最多的是“小组讨论”。这与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密切关系,虽然在课堂中广泛应用,但效果不尽人意。据专家抽样调查,透过热闹场面背后,发现只有38%的小组讨论有积极作用,54%成效甚微,8%是浪费时间的无效劳动。
3、学会创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可见,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
(1)求异。即坚持结论的多维性。学科教学中要求标准答案,正确结论,似乎是一种定势,要想让学生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就应该少限制,少规定,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经常这样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2)求变。即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的都是这个道理。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就是鼓励学生另辟蹊径。
(3)求活。即注意信息交流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信息交流。创新教育课堂信息交流需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发展,学生可以眼、耳、口、鼻、舌多种感官接受信息,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反馈信息。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为制定教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行为评定量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对特殊学校60名轻、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和60名与其相匹配的正常学生进行个性、行为及适应能力的心理测试分析。 结果 研究组儿童行为量表评定男、女儿童均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行为;艾森克个性问卷中P、E、N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儿童适应行为量表评定适应能力商数、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01)。 结论 特殊学校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对其心理行为的干预。
【关键词】 精神发育迟滞;学生;个性;儿童行为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pil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object basis for formulating educational measures. Methods The personality , behavior and adaptability were tested in 60 pupils with mild to moderate mental retardation and 60 matched normal ones using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List(CBCL) and Social Adaptive Behavior 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SABRSC). Results Both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of research group had social withdrawal, hyperactivity, aggression and disobeying discipline according to the CBCL; the P, E,N scores of the EPQ of the research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 P< 0.001); scores of adaptive deviation quotient, the selfcare factor, cognition factor and social/selfdirection factor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research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ABRSC(P
【Keywords】 Mental retardation;pupil;personality;child behavior
精神发育迟滞是导致人类残疾的主要原因,也是社会的沉重负担问题。其临床表现不仅有明显的智力低下,还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仅次于精神分裂症,据全部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第二位[1,2],亦说明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行为问题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而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过程中,影响其教育效果的不仅有智力因素,而且与心理行为因素也密切相关。为此,作者对某特殊学校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进行了测试,为制定教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州市某特殊学校1~5年级65名精神发育迟滞在读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组)。随机抽取同区小学、初中按年龄、性别与研究组1:1配对的学生为对照组,排除学习困难者。研究组剔除资料不全者和学生智商(IQ)≥70、<35者。实际获得配对资料60对。其中男35对,女25对;年龄7~18a,平均11.46±3.12a;研究组IQ值35~69,平均46.18±7.65。
1.2 方法
1.2.1 个性测试 采用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1986年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儿童)(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由主治医师向患儿询问、填表,共88项问题,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掩饰性(L)4个分量表,按手册标准统计EPQ各量表得分。
1.2.2 行为测试 采用徐韬园1992年修订的Achenbach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3]。本研究采用CBCL行为问题部分,共113个项目。按此量表所提供的中国常模,检出先心病患儿行为问题。男孩测9个因子(分裂样、抑郁、交往不良、强迫性、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女孩测9个因子(抑郁、社交退缩、体诉、分裂强迫、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残忍)。得分越高说明行为、习惯方面存在问题越多。
1.2.3 适应行为测试 采用湖南医科大学姚树桥、龚耀先1994年修订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操作手册(Social adaptive behavior 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 SABRSC)[4]。向患儿父母逐项询问填表,共有8个分量表,得出各量表粗分,然后归纳为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的粗分,再换算T分,最后转换成适应能力商数(ADQ)。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EPQ测试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EPQ粗分比较(略)
表1显示,EPQ测试研究组P、E、N分量表计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2.2 两组男孩CBCL测试结果比较,见表2;女孩CBCL测试结果比较,见表3。
表2 两组CBCL行为因子粗分比较(略)
表3 两组CBCL行为因子粗分比较
表2、表3显示,CBCL量表113项行为问题转换成因子分,研究组男孩在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5个行为因子,女孩在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及残忍6个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
2.3 两组SAB评定测试归纳为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和社会自制因子的粗分及ADQ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SAB因子粗分及ADQ比较
注:ADQ为适应能力商数
表4显示,两组SAB评定测试研究组ADQ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因子两组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EPQ测试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P、N、E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L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精神发育迟滞是大脑广泛受损性疾病,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可伴有精神症状,所以P量表分高;有的表现兴奋、冲动、易激惹,有的抑郁、被动、不爱说话,所以出现情绪不稳,导致N量表分高;有的在与同伴交往上发生困难,经常遭到同伴的取笑难以加入同伴的活动,感觉自卑,存在个性孤独、孤僻等,所以E量表分高。
本研究还显示,CBCL量表测试结果表明精神发育迟滞存在着明显的行为问题,男孩表现交往不良、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及违纪,女孩多为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违纪、攻击性及残忍。男女均存在突出的攻击及违纪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行为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他们由于一般能力的普遍低下,制约了个性心理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形成,其良知、义务感、责任心和控制力等方面都不能均衡发展,生物的本能行为不能及时地社会化,因而行为表现幼稚、简单和冲动攻击等。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在社会生活中缺少足够的应付资源,常以攻击行为作为应付方式,因而他们的攻击行为较突出[5,6]。这些行为问题既是智力低下的后果,也是智力低下的前因。因此,对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矫治其不良行为是开展培智教育,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面。
适应行为是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适应行为和智力是两个独立又相关的结构,反映了智能的不同侧面。本研究显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ADQ低于对照组,其中独立功能、认知功能、社会/自制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由于智力受损,所以其认知功能明显下降。而独立功能因子包括生活自理、劳动技能、经济活动分量表,主要反映吃饭、穿脱衣服、入厕等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发展,个人理财、钱的管理、差遣、购物方面的能力。社会/自制因子包括个人取向和社会责任分量表,主要指注意力、持久性、生活习惯、与人交往、责任感等。以上说明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社会功能是明显下降的,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总之,特殊学校精神发育迟滞学生存在明显心理、行为问题及社会适应能力明显缺陷,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从小培养他们的个性,纠正各种不良行为,加强社会及心理干预,使其身心获得良好发育,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健,韩臣柏,翟书涛,等.66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案例随访[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90
[2] 秦志华,孙富根,石玉中,等.120例精神发育迟滞司法鉴定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2):101
[3] 徐韬园.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207
[4] 姚树桥,龚耀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操作手册[M].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8
关键词: 历史课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已经成为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激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是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职业学校里历史课的创新教育是历史课摆脱目前困境,进而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其新时代人文教育目标的关键。在职业学校里历史课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即通过创造性地挖掘和使用历史材料、资源,受教育者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素质能够得以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早在1982年,日本就提出“创造力是同向21世纪的保证”[1]。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2]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而目前我校的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关注精神世界、改进历史创新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是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强调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人文观、民族责任感的教育。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既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又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以创新的态度参与并适应社会,推动时代的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不仅仅在于要不要创新和如何创新,更在于应该清醒认识人类历史发展需要怎样的创新,从而实现个体创新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同步。历史课作为一种历史教育的直接表现形式,应以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及人格养成为其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样,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中国古籍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记载,这既是一种自古至今的永恒和向上的人文精神,又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人文胸怀。这种精神的传承和人格养成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发展和谐同步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有着积极意义。
(二)历史课创新教育应把握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主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进步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诸多领域。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创新史。创新是对落后因素的否定和对先进因素的追求,是一个不断批判与创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作用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类进步的进程。判断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就在于其对社会发展创新进步的作用,就在于对继承历史传统、把握时代脉搏的大前提下有多大程度的突破与创新。
(三)历史课创新教育是人的现代性的教育。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发展与创新的现实主题,它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和以现代进步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的目的论及文化价值观为内容,突出表现为以法和法治为主体的个体独立性,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这种现代性在历史教育中的反映就是着眼于那些有用于个人的社会自觉、有助于价值判断、能够激发人文情怀涵养人性的知识,帮助受教育者学会质疑、尝试、实证、反思、判断和创造,实现人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和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培养人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因而历史教育担当着培养现代人的重任。历史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但学习历史却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即叙述的对象是历史的,读史的感悟却是现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课则以展现人类历史现代化的进程,揭示人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而为人提供走向现代化的现实可能及路径的选择。
二、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实施
既然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提升人格健康发展方面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那么历史课的创新教育就更应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组织教学,深化教材内容。
有创造的人具有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终极生命及价值的关怀。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脚步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那么在选取并组织这些材料时,就应该以极大的责任感去认知、挖掘和充分地阐释,从中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
如对待世界史则应充分体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批判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的进军,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与科学技术相适应,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爱,日益朝着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法的规则及相呼应的制度及文化。
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的,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在这种文化核心中既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孕育了独特的与现世寻求天人合一的世界文化共同趋向的东方文化,而这一文化是人类文化日益走向独特融合的今天,共同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追求、奋斗的结果。这是人类创新、人文精神的关键。
(二)创设适宜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素质,甚至是一种文化,因而需要一种环境来促成它的生成与发展。就历史课来讲,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1.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的解放。
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分享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以批判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历史经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形成创新潜质及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能力;在阅读史料和对各种历史信息做出甄别的基础上,参与调查、讨论,提出和解决历史问题;与他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品质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为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1)开拓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历史学习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新的精神。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历史独创性。即在思维中有不同寻常的独特见解。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敏感地发现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非凡的、新颖的观点,具有超常、超群、超前等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②历史变通性。即思维发散的范围大、维度多、思路灵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历史流畅性。即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连贯性强,在单位时间里能表达出较多的思想。
从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看,历史学科存在着“主体介入”的空间,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历史认知的角度看,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整理后的产物,其中包含记录史实的史家的历史观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主体介入,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不仅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养成他们批判思维的习惯,而批判思维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历史教学界有学者提出以“谈古论今”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即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历史的感受和见解。这种主张很适合我校综合高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需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拨有方,历史教学就能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科优势。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个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性特质。也就是说,个性是发展的,作为教师,应该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推销自我、敢想敢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这种定位确立了老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确立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连健康的人格也难以得到正常发展。学生心灵受到压抑,难以迸发出思维火花。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其次,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异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与交流。在历史教学中,我经常鼓励我校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大胆评价,哪些讲得精彩?哪些尚有欠缺?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形成共识,对言之有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常闪烁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对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创新学习的良好动力。
总之,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和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是创新思维品质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绝对不可轻忽。
2.思维的解放――敢于挑战权威。
历史是验证思想推论的“实验室”。它既向学生展示人类的伟大经历,又向学生揭示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所面临问题而进行的各种调查并揭示历史上各种选择的后果。因而对历史结果的思考应是多方位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惟一的。与欧美国家的学校相比,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刻板化的。强调教师教学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之,学生养成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总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思维去想问题,按照通常的方式去办事情。对于称作科学的定理、公理、定义、规则、结论等,更是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几乎成了“圣旨”,教师成了宣读圣旨的“钦差”,学生甘为俯首听命的“臣民”。结果造成,人们相信任何问题都有唯一的答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人们习得和模仿被经验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是,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任何规则都是人们根据认识的结果指定出来的,因而也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改变。“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进化论”代替“物种不变论”,都是如此。牛顿的力学定律曾经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告诉人们,离开了地球的特定引力条件,牛顿力学定律就不再是真理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向牛顿经典物理学挑战的产物。1+1=2似乎是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了,可是它只适用于十进制,而0,1,0,1的二进制却更有力地改变着世界,引领人们走进“数学地球”。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向规则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思维的最集中的表现。
鼓励学生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敢于和能够独立思考,运用历史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心理和思维品质在一种创新教学的环境下得到熏陶、培养;同时在历史丰富的形象、情感体验中孕育创新的意识。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不是唯一答案。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尽信书等于无书”;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评价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作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设问“假如没有,的进程会怎样?”“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一定就是只有破坏性吗?”“圈地运动除了血腥味还有什么?”等等。学生多一些这样的思考、质疑,少一些惟书、惟师,历史教学就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
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缓慢的变化被急剧的浪潮取代。经典与权威,教师与学生,长者和年轻人,通常面对着同样的新问题,同样是没有“最好的方法”和“唯一的答案”的情境。着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是时代教育的方向,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历史课创新教育的核心
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性思维是构成创新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从一点向四面八方、从一个角度向不同侧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进而寻求获得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历史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及结果。换句话说,历史课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可能性,问题解决的条件、途径和可能导致的新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因而去分析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方案与人类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较并进行新的选择。这种新的选择就是促使学生批判性意识的苏醒,培养学生创新的训练和实践。通过这种训练和实践,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长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要相信孩子”,学生是聪明的,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在寻找食物一样去追求知识,他们不只是满足于课堂上去质疑、解疑,还会根据自己的疑问,把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美国亚历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经过15年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答案”为结果,称为“问题体系”。梅克教授创立的问题体系,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形成问题的作用。许多科学大师对此有深刻的论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历代教育家也曾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5]。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美国霸权政策”一节内容时,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将其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教学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声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6)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教师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老师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并诱导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我们面临许多成才和发展的机遇,理应抓住机遇,推销自己,施展才能,千万不能坐失良机,误了前程!”这样一段发问与对话,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无怪依・尼查叶夫说:“世界上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的新物质。”
总之,历史课创新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在聆听历史智慧、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作出对当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问题的理解和抉择,从而促使他们在问题的理解中创新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孟繁祥,周笑梅.思考者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7,第一版:13.
[3]北京教育,1999,(2):3.
[4]孔子.论语・述而.
[5]王安石.临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