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传统技术工艺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毫无疑问,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其世代累积而来的精湛工艺技巧,而不同类别的手工艺的技术特点各不相同,展示时的侧重点也必然有所区别。因此,如何利用各类数字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展示不同工艺种类的技艺特点显得十分关键,苗绣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较为简单,主要有底布、彩线、针、剪刀、剪纸花样和绣花绷架等,熟练的绣女甚至不需要任何资料或绣花绷架,仅凭技艺和经验即可随手刺绣。但是刺绣的针法则十分丰富多变,有平绣、锁绣、插绣、结绣、辫绣、挑绣、网绣、错绣、劈丝绣、梗线绣、打籽绣、点绣、洒绣、贴绣和堆花等几十种之多,十分讲究根据所绣的对象和艺术效果来选择不同的针法。同时,刺绣的过程极为耗时而缺乏体系感,一副精美的披肩往往需要数月时间才能绣成,而一件做嫁妆的绣花服装一个妇女需要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才能完成。从展示设计的角度来看,如此大的信息量很难在有限的空间内全面展示,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观众理解。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在此的应用目的应该是将丰富的信息进行整合、分类展示以供观众有选择性地观看,并提供给观众后续理解的机会。例如在实物、图片展柜的一旁,可以用视频投影的方式播放绣女进行刺绣的演示视频并配以简洁易懂的解说词,使观众在短时间内对苗绣的工艺形成一个基本概念;同时设置数台触屏查询机,将苗族历史文化、苗绣针法及纹样的详细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存储在多媒体中,让观众任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网络虚拟数字展馆在这里也可以派上用场,意犹未尽的观众回家后还可以在线上详细了解在实体展馆中未能覆盖到的内容;更为便捷的是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观众只要下载展馆的APP即可获得全面的展品信息,或者举起手机扫描展品说明上的二维码,就可当场获取展品的信息,而这些下载的信息即使在观众离开展馆后还保存在手机中,留给观众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复查阅,还可以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分享给更多的人群,进行再次传播。织锦的工艺特点与苗绣有所不同,其纹样和花色千变万化,但基本的制作方式都是在传统木质腰式斜织机上,用牛骨或竹制的挑花刀对各色丝、棉、麻线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还要经过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其工艺原始而复杂,尤其是在腰机上织布的过程,织锦人坐在织机一端,将绷带绑在腰上拉紧经线,眼看背面,手织正面,十分考验织布者对花色熟悉和对织机操作的熟练程度。由于织机的操作方式不易于表现,较难让观众理解并形成认知,因此,在展示时需要选择易于观众理解的指导型的信息载体。可以考虑的展示方式是设计出织机的三维虚拟现实展示系统,全方位地展示织造过程,观众既可以任意从各个方向全面观看织造的操作方式,也可拉近镜头近距离观看经线和纬线的相互穿插。另外,在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旁边还可以同步演示正在织造的画布逐步成形的纹样和色彩,使观众将织机操作过程和图案形成过程关联起来理解,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
二、技术的运用应充分展现传统手工艺的人文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往往承载这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包含了当地人们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文化内涵等诸多信息,手工艺并非独立存在的艺术形式,而是与音乐、舞蹈、宗教等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这些都是手工艺品艺术感染力的来源,同样也是展示的重点内容。以湘西苗绣为例,苗族没有民族文字,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主要靠口传文学、诗歌、舞蹈、刺绣、织锦等艺术方式留存下来。苗族服饰刺绣纹样中,就有一些形象固定、代代相传的纹样来表现苗族迁徙史,最典型的就是湘西苗族刺绣中最常见的“弥埋”纹和“浪务”纹,“弥埋”花边中间是抽象的骏马奔驰在一条大河中间的形象,两边则是层层叠叠的代表高山的纹样,代表了苗族祖先迁徙时骑马越过高山,跨过大河的历史。而“浪务”纹则表现苗族先祖居住的地方。可以说苗绣的每一种图案都有其特点的意义,有些象征了氏族符号,有些代表了图腾崇拜,有些记载了美好的民间传说,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因此,苗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同样,土家织锦“西兰卡普”也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与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土家织锦中的阳雀花就讲述着关于土家织锦女神西兰的美丽民间传说;还有一种专用于小孩摇窝盖裙上的纹样“台台花”,这种纹样呈三向围边的装饰样式,中心图案是一个抽象的虎头的二方连续,其来源是湘西土家族特有一种保护小孩,驱除白虎侵害的民间巫术活动——“赶白虎”。这些都说明手工艺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极为深层的民俗内涵。在展现手工艺的人文内涵时,为了不影响苗绣和织锦艺术品本体及其技艺的展示,可以充分利用那些具有流动性、开放性、过渡性的次要空间和虚空间,例如天花、地面、过道、拐角等范围相对不确定的空间。在较大面积的空间,可以采用投影设备播放与苗绣织锦艺术相关的民俗风情视频,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展示在主体展品的附近,投影的视觉冲击力就不能太强,不可过度干扰观众对主体展品的注意力,要恰到好处地完内涵和民俗风情的渲染效果。在一些较小和隐秘的空间,例如两个展区相连接的通道或者是拐角处,可以开辟一块相对安静的空间,设置若干互动虚拟点播系统,将与展品人文内涵相关的影片、画面解说,或者民间故事动画片等内容分类存储在里面,观众可以自由选择所要观看的内容,并可以采用耳机来播放声音,使观众能更完整和不受干扰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然设计几个仅能容纳少数观众的小演播厅,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总之,对手工艺人文内涵的展示要根据不同空间灵活利用数字媒体手段,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又能提供相当的信息量,深化主题,烘托气氛的效果。
三、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应满足观众的体验需求
传统的展示方式认知模式十分单一,信息的传达方式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饱受信息刺激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现代人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追求“娱乐性”和“体验感”。同时,手工艺是一门依赖人的操作经验和技术才能实现的艺术,人在技艺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观众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在传统手工艺展示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展览馆会采用邀请观众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来进行操作体验,这样的做法当然有其积极的意义。然而实际中受到展厅空间、观众人数、观展时间和操作难度的限制,这种方式多数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以苗绣和织锦来说,二者都是极为耗时和对技艺熟练程度要求很高的手工技艺,在观展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让多数观众进行体验。这个时候,利用互动多媒体来设计操作体验模式显然是更为恰当的方式。织锦的工艺特点主要包含两个核心部分,一是通过对纹样的理解来选择经线和纬线的色彩及穿插次序,二是在织机上地实际操作的身体动作。数字媒体技术需要解决的就是让观众对两个核心技术内容进行操作体验。因此可以将体验设计成两个主要模块,一是由观众在多媒体操作界面上根据指导图形选择不同的经线和纬线的颜色,并控制经纬线穿插的顺序,用电脑生成由观众主动选择所计算出的图形效果,这个模块的功能是让观众理解织锦纹样的设计原理;二是建立一个传统织机织造的三维虚拟现实系统,支持观众主动操作旋转及伸缩画面,以满足全方位深入观察织机构造及织造过程的需求,利用动作捕捉设备捕捉观众的织造动作,让观众在屏幕上观察自己的动作实时生成的模拟动画,并随着织造动作的重复在屏幕上快速显示出观众先前选择的色彩经纬线逐步形成的纹样。这个技术需要精度较高的捕捉系统及动作差异化矫正技术以实现较好的观众参入体验。苗绣的工艺技术强调的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要通过数字媒体系统来实现操作体验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考虑用具有娱乐性的体验方式来增加观众观展的愉悦感。由于苗绣多是装饰于苗族人民服装上,而观众对传统苗族服饰往往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可以利用类似虚拟试衣系统的装置让观众快速体验穿上苗族服饰的效果。这个系统需要设置一个摄像头支持实时拍摄观众2D全身照或者捕捉实时动态,观众可以随意选择预存在系统中的不同苗族服饰,选择完毕后系统通过计算将随试衣者身形自动适配虚拟服装的大小。观众将方便快速地体验到换上苗族服饰的新鲜感,并且可以选择打印照片或者直接分享照片至网络公众平台。显示屏在没有观众使用时还可以播放与苗绣织锦相关的影片、动画等内容。这个系统在保护了实体展品不会由于触摸和试穿受到损坏的同时,又可以让较多的观众人群在较短时间内进行体验,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四、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要遵循合理、适度的原则
数字媒体展示技术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实物展示中的许多不足之处,能够将大容量信息以更高效、更有吸引力的方式进行展示。但是,传统手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展示应该始终重视对艺术文化知识的传播,不能一味地追求用短暂“眼球效应”来吸引观众,应该注重展示内容的可持续发展性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只有在确定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拓展展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情况下才应该使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能够完全取代旧的技术模式,正如计算机的出现并没有取代纸笔,飞机的出现并没有替代轮船,技术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适合于不同的对象和场合。同样,用传统展示方式能够达到展示效果,就没有必要非得用高新媒体技术来实现,毕竟传统展示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廉的价格和更便于维护。另外,在使用数字媒体展示技术时尤其要注意适度性。由于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对动态对象的视觉加工尤其耗费人的精力。因此,数字媒体展示的设计应该尽量保持清晰、有序,引导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效的内容上,并限制恰当的时间长度,避免过度展示导致注意力的疲惫和混乱。
五、结语
关键词: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现代印染技术
前言
在我国,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源远流长,在发展的过程中汇聚了各朝各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文化、实用价值。随着工业手段的发展及人们对印染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撼动着传统印染工艺在印染市场的地位。但是现代印染工艺同样也存在比不上传统印染工艺的地方,如何结合二者优势成为当前印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传统印染工艺
1.1传统印染工艺的发展
印染是一种对布料进行加工的方式,包括染色、印花、洗水等工艺流程。印染技术始源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用赤铁矿粉末将麻布染成红色的布料,颜色单一。商周时期设有专门的官职专门管理布料染色,染色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可染出多种颜色的布料。发展到汉代,印染工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仅颜色种类更度,图案、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传统印染工艺在我国具有丰富、悠久的历史,其发源于民间手工艺人,结合了我国广大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传统印染工艺对人工具有较大的依赖性,是一种产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同时也受到印染工具、材料、工艺等多方面的制约,因而在大范围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在依靠人力的古代社会,传统印染工艺占据主导地位直至在近现代印染技术的冲击之下其主导地位才发生了转变。但是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追溯、对自然的渴望,传统印染工艺又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2传统印染工艺的特点
与现代印染技术相比,传统印染工艺存在劳动强度大,颜色、样式单调等不利的因素,在现在市场中相对滞后。但是在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等方面也具有现代印染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传统印染是对传统文化、民族情感的传承。从传统印染产品的图样、工艺中能够感受到具有民族特色及小作坊特色。印染图案通常为荷花、牡丹、竹子及瑞兽等具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同时图案以对称原则为主,凸显了传统印染产品的简洁、整齐。其次,传统印染工艺将植物纤维、植物的汁液、矿物质等作为生产的原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传统印染的原材料取材于自然,具有清新、淳朴、自然特点,同时也是受到当下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最后,印染工艺的传承性。传统的印染工艺注重传承性,通常为小作坊工艺。由经验丰富的老工人传承给新工人,同时各个地域、各个作坊的工艺又有其不同点,由此具有不同时代、地域及个人特色。在研究文化传承、民族特色方面,传统印染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现代印染技术
2.1现代印染技术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发展,机械广泛用于纺织印染,现代印染技术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布料的需求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印染工艺的地位。而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印染企业纷纷参与市场,为抢占市场份额,现代企业纷纷对印染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印染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样式更多、颜色更多、质量更佳的产品价值。同时在印染材料、工具、工艺等方面也发生了转变,材料更多、工具更为精细,工艺更为简单,因而现在印染技术对于人力的依赖性降低,极大解放了劳动力。与传统印染产品相比,现代印染技术生产的产品价格更为低廉,更适合推广。现代印染技术为了提高布料的色泽、手感,通常需要添加较多的化学药剂、添加剂等,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等不安全的因素。如何提高现代印染技术的安全性由此成为现代印染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2现代印染技术的特点
现在印染技术更多地依赖现代化机械、印染剂等的应用,在人文底蕴上相对较弱。现代印染技术也存在以下几点特点,第一,更加注重功能性。由于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印染企业将印染的关注点放到印染产品的功能性方面。印染不再仅仅用于制衣,还用于其他的用途,因此印染技术不仅要考虑产品的色泽、吸水性、柔软性、牢度性、稳定性等,还要考虑印花、花网排列、磁棒压力等因素[2]。第二,材料种类多。除了传统的亚麻、棉布材料,纤维、粘胶、细纺布、尼龙等都可作为印染的材料,可满足人们不同用途的印染要求。第三,图样的个性化。在现代工艺的支持下,印染图案更加丰富,只要人们喜欢都可以印上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荷花、牡丹等图案。同时,图案打破传统印染工艺的对称性原则,凸显出个人的风格。第四,染色剂的大量使用。为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染色剂大量使用,满足人们对产品色泽、质量、用途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问题及产品的安全性问题[3]。如对人体有害的染色剂、防腐剂及印染带来的废水等都成为当前现代印染技术在应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的结合
3.1二者的不同点
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都是人们的智慧结晶,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两种在不同时代流行的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过多的依赖人力,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受到材料、工具、工艺的影响,产品无法满足大多数的需求,因而无法做到批量生产、推广应用。但是其审美价值、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及安全性是值得肯定的。现代印染技术能够做到批量生产价格低廉,同时受到材料、工具的限制较低,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可做到批量生产,适合推广应用。但是却缺乏审美、人文、艺术价值,且大多数产品的安全性也不如传统印染工艺下生产的印染产品。
3.2二者相结合,优势互补
为实现印染产品的高质、高效,可将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相结合,吸取二者的长处,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首先,将传统印染工艺的设计理念融入现在印染技术中。如具有民族特色、文化意义的图案引入现代印染,丰富现代印染技术的文化底蕴,增强现代印染产品的审美、艺术、人文价值。其次,借鉴现代印染工具提高印染效率。传统印染工艺过多依赖于人力,在生产效率方面相对较低,因此可在一些印染环节使用现代印染工具,解放生产力,提高印染效率。再次,对特殊印染效果的利用。如传统印染工艺中蜡染的“冰纹”及“云香纱”等特殊的面料是现代印染技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在传统印染效果的基础上加上现代印染技术的设计元素进行生产,结合传统印染的古朴文理与现代印染形象、具有个性化的图案,形成具有特色的印染产品[4]。最后,对自然材料的应用。现代印染技术应借鉴传统印染工艺使用的材料、工具改良自身的印染成产模式,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及在使用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现代印染企业可通过上述方式改良当前的印染技术,提高自身的印染水平,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是对传统印染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使传承几千年的传统印染工艺继续发光、发热。
4.结语
当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印染工艺。传统印染工艺与现代印染技术各自有优缺点,因此,也要求当前的印染企业在在继承、发扬传统印染工艺的同时要结合现代印染技术的优势,提高自身的印染工艺,促进我国印染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城市园林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装修业的蓬勃发展,对建筑装饰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发展砖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本研究旨在缓解传统技艺的生存困境,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传统文化技艺,同时加大科学技术的支持,对原料、燃料进行开发,尝试使用新型生产技术,尽量减少污染并提高产量,不断创新制作出绿色环保,深厚的文化内涵、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安装方便的砖雕产品。
关键词:砖雕;制泥;雕刻;烧成;打磨;传统工艺;现代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206-02
一、传统砖雕工艺与现状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建筑装饰材料。但由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现代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传统砖雕的工艺技术面临了尴尬局面。首先掌握优秀传统技艺的砖雕艺人越来越少,较低的社会需求量与低廉的工资,无法吸引年轻人对此行业驻足下来并且投入精力。其次大量的原料开采、燃料使用,对环境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资源越来越少,使生产成本相应提高。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厂家便在燃料成本上进行缩减,但低质量的煤炭使烧造过程延长,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低质燃料也会影响产品质量。
传统砖雕生产工艺流程:设计―造泥―制坯―雕刻―烧制―打磨
(一)制出好泥,是雕出好砖的基础。澄淀制泥工艺是传统砖雕工艺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质地细密含沙量少而且质地均匀的澄浆砖。在泥池中注入2/3的水,然后投入1/3 的土,接着进行耙搭棍搅,待沉淀后捞出泥块,用湿草帘蒙盖严实。整个制泥流程需7天左右。传统澄淀制泥工艺烧成的坯砖硬度与强度较低、韧性差,且内部材质不均匀,多数存在气孔,致使加工时极易出现蹦屑现象。
(二)制坯是用特定砖模压制成型,晾干在常温通风状态下阴干20至30天左右。作雕砖用的砖材一般比普通砖厚,通常要 6 cm 以上,以防止在后续的施工阶段出现开裂破碎的情况,所以通常传统砖雕工艺的砖材比较笨重。
(三)手工雕刻,从构思设计到粗精加工都依靠工匠手工完成,是工匠将图样描画到青砖上,分为打、铲磨、齐口、捅道、净地等工序。一个技术熟练的工匠完成一平方雕刻图案需要2个月左右。
(四)传统砖窑一般使用龙窑、倒焰窑、隧道窑等窑炉,烧成制度比较缓慢,属于间歇式窑,生产效率不高。烧一窑时间一般一共为15天左右。一年一般要烧13至14 窑,平均每20天烧一窑。
(五)打磨是最后的环节,一般般靠手工用石头、砂轮、刻刀进行修整、磨光。
二、改进后砖雕工艺与特点
本研究就传统砖雕工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传统砖雕工艺大多数是通过匠人经验的积累,很难进行产业的扩大规模生产,本研究通过科学标准化可以适应批量化生产以满足装修市场的需求。2、传统砖雕工艺一件完整的作品的生产制作周期为4至5个月左右,而本研究将大部分原传统工艺中须大量人工劳动力的部分使用的电气机械化,一件完整的作品的生产制作周期仅为2至3周左右。3、本研究技术成果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相较传统砖雕的生产价格而言具有成本低价格低廉的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4、随着建筑装潢市场对绿色环保材料的需求,本研究成果相较传统砖雕的生产工艺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向生产过程无污染、环保、产品坚固耐用的集约型转变。5、本研究在传统砖雕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考,是在符合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继承与保护。
本研究砖雕生产工艺流程:客户与市场需要―可塑坯料―压制砖坯―机床雕刻―电窑烧制―电动砂轮机打磨
可以通过以上流程图可以发现本研究在最主要的制泥,雕刻、烧成、打磨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三、现代砖雕工艺技术改进方案
(一)可塑泥料制备流程
取土―重量称量―湿球磨―沉淀池―抽清水―储浆池―压滤―真空练泥―陈腐―可塑坯料
具体流程如下:
1、重量称量配比。将己粉碎的料泥进行重量称量。
2、使用机器为球磨机,球磨机的作用就足研磨与混合配比好的泥料,以获得泥浆。
3、过筛。将磨出的泥浆通过具有定大小孔径的筛面进行过滤,泥浆料必须经过两道筛。过筛之前先将泥浆稀释以易于过筛。第一道筛的目数为40目.主要过滤掉草根等较粗的杂物。第二道筛为100目的振动筛。主要过滤掉较粗的颗粒。
4、沉淀脱水。过筛后的泥浆静置水泥砌成的沉淀池中,待泥浆沉淀于池底后,使用抽水设备抽去上层清水,以使泥浆料变稠。
5、压滤脱水。压滤脱水采用压滤机,这种设备主要是由许多双面凹入的方形或圆形滤扳所组成,每两片滤板之间形成一个过滤室,在凹入的表面上刻有环形的沟纹,泥浆受压从进浆孔进入过滤室,脱出的水通过滤布从沟纹中流向排水孔排出,剩下的泥浆在两滤板之间则形成泥饼。当再无水分排出时即可打开滤板,取出泥饼。
6、练泥与陈腐。使用真空练泥机除泥料中的残留空气,并陈腐以促使泥料中的水分均匀。陈腐要求储泥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储泥库通常需要关闭。
7、用切割机将泥料切割成高约50厘米,底面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泥柱。切割好的坯料要存放在水泥砌成的储泥池中,用薄膜覆盖且不可阳光照射,以免坯料的水分散失,储泥池要建在阴凉的地方。
(二)计算机辅助机械雕刻工艺流程
市场客户的需求―计算机设计素材图案―图案结构分析―雕刻机模拟雕刻路径―执行雕刻―手工修整
1、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在设计阶段,基于CAD/CAM砖雕软件建立丰富的三维浮雕图库,可任意调用和扩充,实现个人浮雕宝贝资料库,有效缩短设计产品周期。还可做到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雕刻的品质,加强后处理工艺及资源的合理运用。
2、砖雕软件可通过输入由其他程序产生的矢量或位图数据设计三维产品,也可直接调用图库里的矢量和位图设计工具绘制的数据设计三维产品。CAD/CAM应用到砖雕技术中,可改变手工雕刻素材仅有手工硬笔简画的现状,通过绘图、扫描、转入文档3种方式此外, CAD/CAM砖雕软件也可直接将扫描或转入的位图图像设计为三维模型,即使由位图直接生成的砖雕存在轮廓不明确的缺陷,但它可完成70% ~90%的雕刻工作量,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手工雕刻中上样工艺是工匠将设计者绘制的手工图描画到青砖上,由于多数工匠对艺术理解的不足,上样往往会丢失图案的部分信息,同样,在刻样和雕刻过程中也会造成信息丢失,因此造成砖雕艺术效果的不足。CAD/CAM砖雕软件包括CAD模块和CAM模块。计算机辅助机械雕刻可使用CAD模块完成二维图案及三维砖雕模型的设计,设计人员利用CAD/CAM砖雕软件完成从图像到三维砖雕、选择刀具、再到生成NC代码、进行刀具路径仿真的全过程,修改完善后的NC代码输入数控雕刻机床,驱动刀具在砖坯上加工出所设计的图案。加工出砖雕,可省掉上样和刻样工艺过程,从而弥补了手工雕刻中图案艺术信息可能丢失的缺陷。
4、在机床雕刻加工阶段可以选择粗加工和精加工来提高工作效率,粗加工在保留一定加工余量的前提下选用端面铣刀来提高工作效率,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时,则选用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球面立铣刀,利用该刀具结构的特殊性可有效减小加工中对材料的冲击力,防止蹦屑的出现。另外在精加工时还可借鉴玻璃机械雕刻采用磨削加工。在生产中可通过合理选用刀具及切削用量以减少蹦屑,而对未能避免的蹦屑及加工后表面露出的砖坯本身的气孔等缺陷。可利用青砖的易修复性,由工匠进行修复完善,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成型砖雕。
3、电窑烧成工艺流程
装窑―通电烧制―智能控制调温―窑变―出窑
(一)安装陶坯时,坯板要保持平衡,坯体要严格处在同一水平面。装好之后,遵循“横缝要对、竖缝要通、外紧中空、上密下稀”原则检验陶坯安放位置是否合量,不合理要马上调整。
(二)通电烧制,通断电都为自动控制,一般通电时间是从第一天的1O时到第二天的8时。
(三)电窑的温度控制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微机单向控制窑温、窑压、排烟温度、窑内气氛、装载量和进出料量等各种参数。因而使窑炉的调节控制更加精确。对节省能源、稳定工艺操作和提高烧成质量十分有利, 同时还为窑微处理器应用在窑炉烧成控制技术方面,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一方面微处理系统采用多频道的程序设计器和控制器,为温度控制器变化记录指示。另一方面, 微处理器能使烧成周期尽可能地缩短, 准确地保持加热速度,每小时的误差小于0.1%。当窑内实际温度停滞后于预先调整的记录指示数据时, 仪器的均热性能仍能保持制品在烧成温度范围内, 有充分的时间, 因而可以保证烧成质量。
(四)产品冷却后准备出窑验收产品,验收合格产品准备抛光打磨。使用现代电窑烧成技术后,烧成率高达90%以上。
4、现代砖雕磨光工艺流程
粗砂轮磨―油石手工磨―细砂轮磨―上蜡―布轮抛光―验收入库
(一)粗金刚砂轮打磨,打磨机主要由马达、转轴及金刚轮或靠轮组成,金刚砂轮分为租砂轮和细砂轮两种,粗砂轮用180号金刚砂制作,用粗金刚砂轮去净表皮及产品上的浅小砂瘦或小孔洞.保持产品轮廓.线条的清晰。
(二)用油石手工磨砂轮机磨不到的部位,特别是一些雕刻部件细小比较容易断裂的部分通过手工用油石沾水仔细打磨。
(三)接着用200号细砂轮再磨一次以增加产品的光滑度。前一次粗金刚砂轮打磨的局部还较粗糙和“哑色"等地方,经细砂轮机可以很好地磨出砖的质感。
(四)对川蜡加热使其溶化,保持砖雕表面略为烫手时用腊扫沾蜡均匀地涂抹于表面。使用川蜡的目的一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砖雕,另一个是传统砖雕的细节不容易显现的地方使用川蜡后会更加的精彩耐看。
(五)最后用布轮抛光,柔软的白帆布制作的布轮可以将砖雕作品表面和凹凸不平等地方的灰尘清除干净,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光泽度。
四、本研究的有益效果
(一)砖雕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代表之一,对它的保护发展研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提升,并使之产业化,既继承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这是种值得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二)本研究成果提供了一种制作雕刻产品的新技术和新工艺。采用本技术制作的雕刻产品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环保、产品坚固耐用等特点,技术成果叫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三)本研究技术开发的砖雕产品竞争力强,具有外型美观、价格低廉的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强。随着建筑装演市场对绿色环保材料的需求和对传统民间工艺品的青睐砖雕产品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关键词:化学工艺;化学物品;绿色化技术;绿色化学
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化学基础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专业化的学科,这项技术自身属于系统性的施工方式或者说施工工艺。而目前所广泛推广的绿色化学就是化学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切实有效的科学技术,来将其完全清楚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利用这一方式,能够达到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目的,这也称之为经济性化学。我国当前坚定的认为国民经济的唯一发展途径便是可持续化发展,利用绿色化学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得到极大的优化,最终达到对社会、经济、环境进行统一的目的。下文主要针对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传统化学工艺的特点
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化学工业在整个生产行业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国民经济的提升来说,具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模式,一方面它对于社会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而另外一方面,它也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这是现代社会的挑战,也是现代社会的机遇。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化学工业在整个社会中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了极大的比例,而其自身所具有的发展速度极其迅速。但是在不断对化学工业进行发展加快的过程中,其对于环境所可能带来的隐患也越来越大,既有可能对于生产所需的生态系统带来危害。这主要是由于化学工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会进行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其污染气体不仅仅会对于周边的生产环境带来危害,还会对于化学工业自身的发展、进步进行了阻碍。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其化学工业还是无法完全脱离化学原料,所以,在进行化学原料生产的时候,务必要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减少生产所所带来的污染,从而达到减缓排放,解决环境问题的目的。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化学产品加工的同时,必须要不断探索与创新,采用先进的管理措施来管理化学生产技术与手段。一直以来,我国对环境问题都非常重视,也在不断研究与探索,以此来管理或者改善传统的化学施工工艺,从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生产,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环境问题一直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化学工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我们采用有效的措施来对环境进行治理,根据总结,对环境的治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20 世纪70~80 年代,由于这一阶段的管理水平比较低,所以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第二阶段也就是20 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工作人员已经采取了管段处理方式来对化学工艺进行管理,这一处理方式的目的也就是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第三阶段也就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在该阶段,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对于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因此在化学工业生产与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采用了一种绿色化工艺来提高原材料的利用价值,并且有效的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
2 绿色化学的含义与优点
自从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绿色化学就通过对于交叉学科的工业应用进行发展。这一状态,不仅是社会和人们意识所产生的快速提升,也是自然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哈绿色化学直接认为是现代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坚实基础。也就是说,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只有良好的应用了绿色化学技术,才能够避免环境中大量有害物质的存在。通过相应的技术来减少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从而有效的稳定生态系统。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其在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其应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不断的提高, 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在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其在反应的过程中,反应方式和反应管理技术措施是当前管理的主要手段和最终产物,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是:
2.1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2.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2.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3 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 在当前国际上有着重
大的领域作用,随着当前环境问题的不断严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要求逐步的提高,这就需要在当前化学生产中对环境保护要求不断的提高和增加。国际上对其各种需求也日益的增加,国际上对此很重视,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式对其进行相关的改进,提高其在控制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和规章。1996 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各个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对其在绿色化学中所造出的各种贡献给予确认。
大量的与化学品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面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当前广泛使用的溶剂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其在使用过程中有的会引起地面臭氧的形成,有的会引起水源污染,因此,需要限制这类溶剂的使用。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溶剂已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无毒无害溶剂的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项目是开发超临界流体(SCF),特别是超临界二氧化碳作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指温度和压力均在其临界点(31tC、7477.79kPa)以上的二氧化碳流体,它通常具有液体的密度,因而有常规液态溶剂的溶解度:在相同条件下,它又具有气体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传质速度。绿色化学是设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的科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说化学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化学危机也同样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再加上目前化学理论中所存在的不成熟方面,这对于社会的运转来说,成为了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保证做到绿色化学,是当前极其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来新.化学工业中的新课题———绿色化学[J].贵州化工.2000(S1)
关键词:绿色化技术 传统化学 应用
一、绿色化技术在提高反应选择性问题的应用
在石油化工各项化学工艺中,会有许多强放热反应,例如烃类选择性氧化等。这类反应产生的目的产物性质大多极不稳定,很容易被进一步氧化,转化为为二氧化碳和水,其选择性较之其他催化反应相对较低。较高的选择性可以使具体工艺流程中进行产品分离和纯化操作的难度大大降低,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实际生产成本,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减轻环境负担。所以,为使更多原料最终转化成我们需要的产品,就必须使用选择性较高的试剂来尽可能的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在提高反应的选择性方面已有不少研发成果,绿色化技术在这方面的能力尤为出色。根据绿色化技术并充分考虑到各种烃类各不相同的氧化反应过程,开发出了许多新型催化剂,其选择性和载氧能力都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大进步的;绿色化技术还根据各种催化剂的具体反应过程和自身特点,开发出了相应的反应容器及相关工艺。例如,在苯乙烯的生产问题上,传统的化学工艺生产方法是采用乙苯脱氢的技术。但采用绿色化的技术后,我们可以选择以丁二烯为原料,配合苯乙烯工艺来代替传统的乙苯脱氢工艺。在绿色化技术的工艺过程中,中间产物乙烯基环己烯的转化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可达到90%以上。另外,所用的催化剂将中间体氧化成苯乙烯单体的选择性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超过92%。另外,还出现了绿色化技术下新型甲苯歧化工艺,该技术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大大增加,可达到98%以上,就是因为采用了新型的硅改性催化剂技术。
二、绿色化技术对无毒无害的绿色原料的提倡
生产一种化学产品首先对具体生产过程要用到的原料进行选择,具体过程中,使用原料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具体生产流程和方法的各不相同。绿色化技术下的化学工艺以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为基本目标,即便是采用化学物质作为原料,也要尽量做到无毒无害。因此,一些公司利用绿色化的新技术,成功开发出以无毒无害的二乙醇胺为原料的全新工艺流程。该技术中,二乙醇胺经催化,脱去氢离子,从而合成氨基二乙酸钠,与传统化学工艺中使用氨和盐酸,以及使用毒性较强的甲醛和氢氰酸作为原料的二步合成工艺有极大的不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有毒、剧毒物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极小,流程操作过程也更安全,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伤害较小。而且,为了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绿色化技术还提倡积极选用各种可再生的自然物质作原料,尝试采用将各种农副产品的废弃物或野生纤维植物进行加工,最终得到我们需要的酸和酮以及醇类制品和糠醛等;另外,绿色化技术还可以把木质素氧为苯醌;乙酰丙酸或乳酸等也可以利用糖作物来进行生产。这些新兴的化学工艺,都是“绿色”原料的典型表现,体现了绿色化技术在实践当中的广泛应用。另外,针对目前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可以积极采用绿色化的技术,使用各种生物质来替代石油品。对生物质的炼制可大大减少或有效避免各种氧化过程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并最终生产出具有环保功能的产品。例如,黄连术这种油料林木广泛分布于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其种籽中含有大量的油,含油量达高达42.46%,是制造绿色生物柴油能源的绝佳原料,且资源丰富,极具推广价值。
三、绿色化技术应用于绿色催化剂开发和应用
目前,大约90%以上的化学反应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以此提高其反应速率,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于是,积极开发各种新型高效,且无毒无害的绿色催化剂也成为绿色化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例如,在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生产工艺流程中,传统的化学工艺中是使用氢氟酸或硫酸等液体类的酸来作为催化剂催化整个反应,反应过程会对各种设备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而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加紧对各种新型的烷基化固相催化剂的研制和开发是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统一课题,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实践工作,目前,一些公司已经开发了固体酸催化剂和碳酸盐/si02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另外,分子筛催化剂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开发并开始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来。例如,目前,把zsM一5分子筛催化剂用到乙烯与苯气相烷基化的具体工艺中去,最大程度提高反应效率,已经在实际生产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同样,在使用uSY分子筛催化剂进行反应催化的乙苯液相烷基化工艺中,uSY分子筛催化剂以其较高的选择性,使得乙苯的收率超过99.6%。另外,uSY分子筛催化剂还是一种绿色无害的催化剂,实际应用价值极高。近年来,合成氨工艺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采用新的活化剂AcT-l与二乙醇胺共同进行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反应速度,可将净化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至最低,达到只占总量的28%~85%;并能将碳酸钾溶液的再生能耗降低至5%~15%。另外,利用硫氧化碳水解催化进行脱硫的技术也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以国产1-906型为例,其转化率在50℃以下时即可达到95%,在100℃以上时转化率更是高达可达99%。
四、总结
绿色化技术造传统化学工艺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本文我们提到的在提高反应选择性问题上,以及对无毒无害的绿色原料的提倡和在绿色催化剂开发等的应用外,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领域,以及各种化学工艺的改革和化工设备改进当中也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我们相信,随着各种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绿色化的化学技术将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传统化学各项工艺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瑾绿.色化学工艺的开发与应用[J].贵州化工,2007,32(04).
[2]徐汉生.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革新[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07).
[3]唐嘉.刘俊红.试论传统化学工艺的绿色化技术革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10).
【关键词】壮锦;传承;知识产权;保护
壮族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壮锦是壮族人民骄傲的杰出艺术品,传统壮锦工艺技术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卓越的传统手工技艺的体现。
一、壮锦工艺技术传承
传承保护壮锦工艺要做好“点”和“线”的工作。
(一)首先要站在历史和民族的高度,抢救为主,做好“点”的工作
市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壮锦独特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它不可能按照机器化大工业生产的标准来进行制作,它极高的制作成本也决定了它不可能作为耐用消费品来推向市场。政府应当担负起壮锦传承的抢救责任,市场化并不能包治百病。当下,第一个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壮锦产业活下来,重新挑选技术水平高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壮锦厂,进行国有化改造,把壮锦产业以国营办厂的形式重新又管起来办起来。在一些中等专业学校开设壮锦织造课程,进行定向培养,在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或纺织工程专业加设壮锦织造培养方向,进行定向培养。在学位点建设上加大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争取国家理解,尽快培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专精教育定向培养灵活办学科学传承,为壮锦的传承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保障,先扶植好几个“厂(点)”,确保壮锦织造工艺不在我们这一代人这里失传。广西的优质文化品牌不多,壮锦算一个,搞好壮锦产业,对于塑造广西的文化品牌和提升软文化价值恰恰是最省力的一个办法。
(二)其次要注意协调发展,按发展规律办事,搞好“线”的工作
要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的契机,把精美绝伦的壮锦推向世界,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运用移动车载媒体、网络微信等新媒体来宣传广西壮锦,让更多的人了解壮锦的美。同时,我们要更了解外部世界,了解外部世界的发展需求,以需求作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线,以市场作为产业升级的首要导向。对传统壮锦工艺,例如织机,依托纺织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行适当的现代工艺再改造,既注重保留原汁原味的壮锦工艺技术,又要注重效率的提高,织造更多与时俱进的优秀作品。相关部门要切实扶植壮锦产业的发展,在税收、场地、技术上给予企业切实的扶助,为壮锦产业的发展扫除障碍大开绿灯。可以将旅游产业与壮锦结合起来,大做文章,培育壮锦文化,让八方来客更了解壮锦,广开销路。做好壮锦产业的一条线,学研产销互动,重造壮锦产业的“造血”机能。
二、壮锦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知识产权概念根据1967年在斯德尔摩签订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之规定,即公约对“知识产权”所下的定义,其中的第1条:文学艺术与科学作品。第3条:在人类一切领域内的发明,主要指就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及费专利发明享有的权利。第5条:与工业产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第6条:与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第7条:禁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 科学 或艺术领域内其他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公约中以上选取的条款均为壮锦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就是根据该公约成立的。1980年,我国加入了该公约。在经济全球化浪潮背景下下,知识产权的保护越发重要。传统壮锦工艺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国际公约组织为传统壮锦工艺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法规基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的指导建议,应做到以下要求:
(一)申请商标权保护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商标做出的表述是:商标是用以区分不同生产厂家或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相同或类似商品和服务的显著性标志。商标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工业产权。相关企业团体职能部门可以产地为划分方式,为来自不同产地的壮锦,注册相关商标,也可以以著名壮锦艺人的名字来注册商标,亦可以工商业团体,协会或者其他名义注册集体商标,供该组织成员在工商业活动中使用,如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协会申请注册的“盛泽织造”“稠都染整”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依法受到法律保护。在《商标法》法律框架下,对相关企业、团体进行法务指导,鼓励企业对壮锦进行商标注册,可以有效保护传统壮锦工艺技术不受仿冒与侵害,同时,对于保护提升壮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申请专利,建立壮锦专利保护机制
依据世界惯例,专利制度是世界保护技术成果的主要方式。专利保护是壮锦保护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对专利做出的表述是:专利是对发明授予的一种专利权利;发明是指提供新的做事方式或对某一问题提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的产品或方法。在这里,尤适用于壮锦的图案保护,可以对各式各样的壮锦图案特别是经典的图案申请专利,设立壮锦图案数据库,对入库壮锦图案均纳入专利保护之中,未经授权禁止任何第三方织造使用,图案是壮锦的灵魂,任何的新图案和经典图案的应用对于壮锦意义重大,对壮锦图案进行保护是万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萧延高,范晓波.知识产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郑成思.知识产权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 传统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070-02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机械加工只有追求高效率、高精度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有对传统加工工艺的再革新和再继承才能找到现代化制造业的出路,这样才能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大大提高厂加工效率和质量,满足了机械行、止品种多、批量大、投资少的要求。本文从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的概念、历史背景、工艺特点、工艺结合等方面做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1 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
1.1 传统加工工艺
传统加工工艺是人类经过长期生活、生产的实践累积下的经验和技术,是代代相传的加工工艺。目前,我国的机械制造技术大多数采用传统制造技术,其典型特征是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经提炼处理后成为各种工程材料。传统加工工艺通常的程序是从加工起步进入测量环节最后到再加工的一个模式,其加工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随意性,且和人员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
另外,传统加工工艺在现代化的工厂很难适应批量的作业方式,很难形成规模以及自动化程度也不是很高。最主要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废气,废物、噪声等污染问题仍然是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还有让制造商头疼的是传统加工设备及其部件一旦损坏就成为了废弃物,无法回收,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可能造成废弃物的污染,给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和危害。
1.2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是一门应用技术,它是伴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而产生。它的工艺来源于传统的加工工艺,而高于传统的加工工艺。这里所说的源于传统加工工艺是指将传统的加工工艺、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里所说的“高于”主要是指这门技术研究的对象与数控设备息息相关的数控装置、控制系统、数控程序及编制方法。
数控加工工艺在走向生产线要经过一个复杂、严谨、科学、合理的过程,要将数控加工工艺有条理且科学的设计在数控编程中才能有一个高效率、高水准的数控程序,也才能算得上一项完美的工艺流程。(1)在生产零部件或者产品时,要给编程员提供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以供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对加工方法做出正确的规划设计。(2)选择数控机床的类型和规格,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有着不同的用途,在选用数控机床之前应对其类型、规格、性能、特点、用途和应用范围有所了解,才能选择最适合加工零件的数控机床。(3)确定加工坐标系、选择夹具及其辅助工具、选择刀具和刀具装夹系统,规划数控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划分加工区域、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内容,编写数控程序,进行数控程序调试和实际加工验证。(4)做好对参加数控加工工艺流程上的所有文件做好备份,做到文件的完善、固化以及安全的存档。
由此可见,我们对于数控编程可以这样理解:从零部件的设计图为起点到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的过程,整个过程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合理的设计以及严谨的态度。
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主要有这几方面:(1)确定数控加工工艺的工序,认真选择参加数控加工当中所需的各种规格型号的零部件;(2)很明确数控加工的方案并制定出加工工序衔接、工序的划分、切削走刀等路线;(3)对刀点、换刀点等工序的调整;(4)分配数控加工工艺的容差;(5)对数控加工工艺的工艺性的一系列指令做好调整和安排。
2 数控加工工艺特点
(1)数控加工工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将普通加工工艺完全融入数控加工工艺中,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的基础,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源于周密、细致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总体工艺规划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要考虑加工零件的工艺性,加工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也要选择刀具,制定工艺路线、切削方法及工艺参数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数控加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工艺的多样化。比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加工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和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相比较这是绝对不能忽略的。数控加工工艺对于各种机械的零部件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做到连续且高效的加工,对于复杂的几何形面有很强的技艺制造,它的制造工艺精度高,控制方便。
(2)数控加工工艺在走向生产线之前,必须经过反复的论证以及实践测试,而且加工过程的每一细节都必须预先确定,因为数控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比一般的加工工艺较高,出于对加工的产品的技术保障、安全要求和质量把控的考虑,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指导生产活动。数控加工工艺是利用数字化的控制手段可以加工复杂的曲面,有一定的难度,而加工过程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零部件的互换性强,更主要的是加工的速度相应加快了,提高了生产效率。
(3)数控加工工艺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一步到位且有次序性,前面也提到数控加工工艺是一项复杂性很高的工艺,走入生产线一旦发生编程数据错误就会影响整个生产工艺,而且它适应能力较差。所以就要求数控加工工艺从数控编程开始到进入生产线的每一步都要谨慎而严密,都要体现出条理性和高精确度。
(4)数控加工工艺在经过反复的理论论证、实验调试验证以及在生产线上可以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被验证后就可以作为模板,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标准化、系列化。
(5)降低劳动强度。这是人本主义角度来考虑的。数控加工工艺对工件的加工是按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工件加工过程中不需要人的干预,这就解放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这对特种作业的操作者来说更有优势,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与紧张程度大为减轻。
(6)集合性很强。这一点体现在数控加工工艺把传统加工工艺的许多工序给聚集和结合起来了,减少了生产零部件的专用夹具,进而使得零部件的装夹次数和周转时间在很大程度上缩减。减少加工生产时间也就意味着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就节省了生产成本。
3 数控加工工艺与传统加工工艺的结合
数控加工工艺比传统的加工工艺自动化程度高,而且实施的步骤也很具体且严谨。但是目前很多客户主要受到传统的机床加工工艺的影响,在加工程序的编制中受到使用循环程序的影响或是约束,在加工同一零件的部位时,往往采用单一的固定的主轴转速和进给量进行编程加工,从而会造成一些生产效率的降低以及零部件不达标的状况发生。这里并不是说要摒弃传统加工工艺,而是要结合起来应用。
那些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结构简单而且还不是批量生产的零部件采用传统加工工艺较好,因为采用数控加工工艺优势体现的不明显,所以说在机械制造业繁荣发展的新机遇下,要努力将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的加工工艺很好的结合起来,更好的为多元化的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制造服务。
4 总结
数控加工工艺的技术应用和发展可谓是一个“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时代的必然趋势,而传统加工工艺为数控加工工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优秀的技术经验,可以说,数控加工工艺的工序把传统加工工艺的工序给集合起来了。可以与数控加工工艺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总之,在实际机械加工中数控加工并不是万能的,只有在实践当中把二者的优势和缺点认真分析研究,充分发挥它们的加工效率,寻求工艺上的合理、科学衔接,把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两种工艺的优越性,做到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田春霞.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陈明,袁人炜.高速切削过程切削条件优化研究最新动态[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3):61-67.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传统机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是在传统机加工工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工艺加工技术,在品种多变复杂、要求精度的零件上有极大的优势,数控加工技术的研发,使得工艺加工更加高效,对工艺的制作要求更精确,人力物力的消耗明显下降,自动化程度极高,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1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机加工工艺的概念
传统加工工艺是指人们根据在加工方面上长期积累的经验技术,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使技术代代相传,而最终形成的一种加工工艺。传统加工工艺主要材料大多来源于可获取的自然资源,经过工程技术加工、机械测量和最终固定模式的套用形成的加工技术。我国的机械制造大多采用传统加工技术。由于传统加工工艺对经验的要求较高,加工人员的经验和方式有所不同,因此传统加工技术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数控加工技术是建立于传统加工技术之上的一门工艺,是应用数控加工机床进行加工一种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比传统加工工艺要复杂的多,它既包括传统加工工艺的技术,又包括先进的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等,并结合编程和控制系统等程序的应用,其对操作零件的质量和精度都有较为严格要求,因此其生产的产品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可生产出结构复杂、精确度较高的高质量产品。对于传统加工工艺而言,数控加工工艺的要求较为复杂,只有经验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产品技术的要求,在使用数控加工时需要细致的对各个工艺环节进行考虑,如零件的选择上对刀具,夹具的选择,对于切削方法的要求等因素。通过细节化的特征,从而对整体有严格的要求和调控进行精准化生产,适应时代的变化和需求。
2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机加工工艺的比较
2.1加工工具的比较。数控加工工艺和传统加工工艺的一个直观方面的比较,就是加工工具的不同,对于细致化的数控加工,其在工具的要求上更加精细。在生产刀具方面,传统加工工艺对刀具的要求不高,应用速度切削原理,而在数控加工工艺上对传统加工的技术有了提高,对于速度的要求更高,应用高速切削原理,这样使得切削的刀具要求更加严格,以适应高速下的温度和磨损等因素,高速切削使得数控加工在质量和效率上都有极大的提高,质量上切削变形的情况明显下降,使切削的产品更加精细,在效率上,切削的周期明显缩减,节省时间成本。因此在刀具的选择上要选择质量水平较高、耐热性高的刀具,这使得传统加工工艺所应用的刀具进行了更快更新和质量的提高,同时这种工艺的要求也将主要导向变为刀具产品上的导向作用。数控加工还有另一种切削方式,这种切削方式对于切削液的依靠不高,只需少量或者不需加切削液,刀具的耐热性要求较高,因此被称为干切削。在夹具的选择方面,由于数控加工工艺的各方面精度要求高,并由计算机编程控制,因此对于夹具的要求上并不像传统加工工艺一样,需要多次进行固定的更换,只需要固定一次即可,这样可有减少误差的作用。其具体要求首先要保证机床坐标和夹具坐标的方向要固定不可变更,保证在计算机控制下其准确度,其次夹具本身要以工作台的基准孔或者基准槽进行定位,以确保零件和机床坐标系尺寸关系的协调性。这种工具应用的不同可以看出数控加工相较于传统加工的严格性和精确性。
2.2加工方式的比较。传统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在加工方式上已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加工工艺上曾经应用的很多方法都被现代的高新方式数控加工所取代,例如修整法、空刀法和填充法如今已经变为数控修整法、背镗法、圆弧修整法等技术方法。这些新的加工技术具有节约能量、减少消耗的特点,可以有效的节约和利用资源,相对与传统技术更有发展前景。如今已经时代提倡绿色能源,节约和低耗能成为人们选择的标准。干切削相比于传统的切削更加绿色环保,但其干切削的技术还不成熟,具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对温度的要求等,目前干切削正在进行技术上的突破,未来也将广泛应用于生产中。由于数控加工方式的精准合高效的特点,从长远的积累来看具有极大的优点,传统的加工方式包含粗磨、半粗磨、精磨等工序,由于如今数控加工的高速特点,更快的切削使得其对于磨削的工序可以省略,减少了步骤,是制作工序更加自动化,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节约能量,效率极高。
2.3其他因素的比较。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在细节上也有诸多的因素要进行考虑,做到在各个环节上的把控,确保整体生产的万无一失。在数控加工上切削用量问题、热变形问题和柔性度问题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研究。在切削用量上尽量要做到精准,由于切削刀具具有机械性重复的特点,其运动轨迹、切削力度、切削方式上都较为固定并可根据计算机编程进行灵活控制的特点,因此其切削用量要做到精准并适合刀具的特性,做到高效和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在热变形方面,传统加工工艺的特点是,由于速度切削会产生较热的温度,具体措施是停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加工,但是对于数控加工工艺来说,由于高切削的方式在热量上会比传统的加工方式产热要高,因此若用传统的措施方法,其停留时间会比传统加工工艺的耗时更长,这样会大大消减其效率,在生产时间上大打折扣,因此数控加工在热变形上要加入对热量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找到一个热量变化的最适点,进行热量的规律探索以减少时间的损耗,由于技术还在开发中,这也成为目的数控加工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在柔性度方面,传统加工技术具有或柔性高、效率低或效率高、柔性低的问题,在数控加工技术出现后,效率和技术都有了全面的提高,只需要通过程序对数字进行改动就可在大型加工上做到程序化的控制。因此数控加工的工艺对柔性度问题进行了解决,可见科技的创新对于技术生产直观重要的作用。
3数控加工和传统加工工艺在未来前景上的分析
3.1数控加工相比传统加工的优点和不足。数控加工较传统加工具有加工效率高、工艺产品复杂且精准的特点,数控加工的技术是传统加工工艺在技术、时间消耗、和发杂度上都无法相比的,数控加工可对复杂的几何结构和曲面要求都有极高的制造精度,其对于劳动力的要求也较传统加工工艺较低。可结合多个工序,减少生产成本和时间。但由于其在各方面的零件和工具的要求都较高,数控加工的成本较高,因此目前不适用于批量生产,其技术还有上升的空间。
3.2数控加工在航天应用上的发展前景。由于数控加工的精准性强、自动化高、工序集中等特点,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航空航天工业具有重要的应用,数控加工的起源最初就是航空工的需要,如今航空工业也是数控加工最大的用户,根据未来的发展形势,航空事业在精度要求等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数控加工的未来前景较为广阔。
结束语
数控加工技术是高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如今在生产中精准度和效率都成为发展的重点,数控加工作为一种高效的绿色能源技术,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必然会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上更高更快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淑芹.探析数控加工与传统机加工工艺[J].工程技术与产业经济,2013(2):70-71.
关键词:数控加工;传统机加工;工艺比较
引言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使数控加工成为了可能,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模式,为加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分析,数控加工与传统机加工相比较,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时一些存留在传统机加工当中的一些优良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1]。因此,对于传统机加工的优良性应充分应用在数控加工当中,以此使数控加工发挥出更大的功能,进一步为企业的高效生产提供良机。
1.数控加工与传统机加工工艺比较分析
1.1夹具选择方面
在通常情况下,基于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夹具需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机床与夹具各自的坐标方向间应相对固定;其二,机床坐标系与零件各自尺寸之间应互相协调。这便是数控加工与传统及加工之间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装夹中,通常涵盖了定位和加紧两道工序,应遭遇加工能力的限制,传统机需通过许多次装夹,最后才能将加工完成,但数控只需进行一次装夹,这样便使装夹生产的误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尽管在定位与夹紧中可利用专用夹具将工作效率提高,但因设计与制造专用夹具成本比较大,若生产属于小批量的,那么不具经济性,因此此方法不给予提倡。此情况下,数控加工便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定位方面可使用仪表调试,并在夹紧上使用普通压紧原件,进一步使成本费用降低。
1.2刀具选择及刀具路径方面
一方面,在刀具的选择上,因数控加工与传统机加工工艺方法存在差异,所以采用的刀具也存在差异。数控加工就有毒液的高速切削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加工效率及质量,并且还具有降低切削变形的优势。因此,和传统机加工比较,对切削刀具便有着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机加工,在刀具路径的把握上,主要依靠的是工人,这样有些误差便是不可避免的;数控加工则在程序编程当中便将刀具的路径确定下来了,并且精准度极高。数控加工与传统机加工优势是:在对进退刀进行设置时,使用的是螺旋和斜坡的方式,并且以切线方向为依据,进而有规律性地切入切出。
1.3加工方式方面
在传统机加工当中,一些较少使用的加工方式被数控加工广泛应用,例如传统机加工中的悬臂镗被数控加工当中的调头镗所代替;孔位加工过程中的休整法及孔刀法则被数控加工当中的休整法及背镗法所代替[2]。硬切削是一种新型的加工工艺,它所具备的优势是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支出等。它的出现让传统机加工当中的磨削工艺遭遇了极大的挑战。毫无疑问,磨削将会被切削所取代。另外,数控加工当中的高速切削摆脱了传统机加工当中的粗加工、精加工以及磨削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工序。与传统机加工方式相比,在减少工序的前提下,使加工切割的速度大大提升,同时降低了加工时间,使加工生产效率得到全面提高。
1.4切削用量方面
传统机加工过程中,较为复杂的曲面及曲线操作极易出现差错,因此需慎重选择切削用量。但数控机床则是以对系统的控制,进而进行操作的,所有形面加工过程均可在对程序进行利用的基础上加以控制。刀具运动轨迹较灵活,可以实际需求为依据,进而设置比较科学的切削用量,这样便能使加工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现状下,基于高速加工过程的粗加工具备高进给率以及高切削速度等优势,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使刀具的损害程度减小,进一步使刀具的使用年限延长,对于传统机加工而言,这些均是不可能实现的。
1.5柔性度方面
传统通用机床的柔性比较好,而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传统专用机床效率却极高,但柔性并不好,没有办法与产品频繁改性的需求相适应。数控加工需要对新型零件进行加工,只需将程序改变便能够进行自动化操作,不但效率高,而且柔性良好,在市场中拥有显著优势。传统机加工为数控加工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为数控加工的应用提供了保证。
1.6热变形方面
基于切削过程中,有些热变形是无法规避的。尤其在精加工阶段,若有热变形发生,那么便会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传统机加工过程当中,因各加工阶段较明确,且各道工序间具备比较长的缓冲时间,所以在对各道工序间的间隔时间进行控制的基础上,能够使热变形得到有效降低。但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应需对多个面进行连续加工,因此在切削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实现有效转移,这样便让热变形成为了数控加工过程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为了使热变形减少,通常在传统机加工过程中,通常利用切削液将刀具与工件的温度冷却,但利用此方法进行冷却极难喷至热影响区,最终致使冷却效果不具良好性。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利用高压削断技术科让切削液渗入刀片表层及切削小表层间特别需要冷却的部位,进一步提高降温效果。
2.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数控加工与传统加工比较起来,在技术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无论是数控加工,还是传统加工,双方所具备的优、缺点均需要正确看待,进而选择有效的加工方式,使生产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吉林省 传统工艺美术 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75-02
吉林艺术学院组成了一个以工艺美术骨干教师和在校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小组,对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在一年的时间里,采访了一百多家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企业和行业内的从业人员,其中省内著名工艺美术专家35位,得到了一份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吉林省工艺美术行业的普查报告。
一、吉林省传统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情况概述
(一)从品种方面
在全国工艺美术普查11大类产品中,吉林省占9大类:雕塑工艺、金属工艺、花画工艺、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抽纱刺绣、地毯和挂毯工艺、珠宝首饰工艺、民间工艺、美术陶瓷。其中发展比较好的产品有松花湖浪木、根雕艺术、舒兰皮影、满族剪纸、玩偶、易拉罐立体工艺画、松花石砚、微雕艺术、圣诞礼品、羽毛鸟等,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品,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珠宝首饰加工行业比较薄弱,其原因是本地区贵金属产量比较少。由于漆器工艺产品的原材料离吉林地区比较远,并且油漆工艺本身比较复杂,漆艺产品在本地区没有发展起来,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可喜的是,一些学校和单位在漆工艺方面在进行探索,如吉林艺术学院建立了一个漆工作室。烟花爆竹类产品在本地区不生产,主要由外地进口。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本地区烟花爆竹行业工作条件差,连续几次出现烟花爆竹爆炸事件,政府开始强制性管理,检查不合格的不允许生产,随后国家又出台了烟花爆竹的禁令,单纯做经营,主要由南方进口,吉林省地区经营烟花爆竹的大概有四十多家。
吉林省地区文化历史远远不及中原地区悠远,传统工艺美术在本地没有形成典型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多工艺产品都是近代才兴起的。如:易拉罐立体工艺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非有色金属制品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2000年到2004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鞋塑这种工艺形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没有形成产业,但是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吉林省工艺美术产品大部分集中在吉林市,在这里有一批老的工艺美术设计人员,组建了吉林市工艺美术协会,定期组织活动,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
(二)从技艺方面
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传统工艺的技艺相传多是以家族和社会的方式为主,没有正规的工艺美术教育。
2.现代经济社会对传统艺术有很大的冲击。
3.有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工艺美术大师去世后带走了优秀的技艺,造成了人亡艺绝的可悲境地。
4.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自身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导致很多艺术品市场需求很小。
(三)从稀有材料方面
某些工艺品需要稀有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短缺,严重影响其发展。如松花湖浪木,松花湖浪木属于本地区特色稀有原材料。随着近年来浪木根雕艺术的发展,市场需求大,从事根雕艺术的艺术工作者越来越多,导致原材料的数量锐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这门艺术的发展。
(四)从人才等方面
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高级工艺美术大师1名,高级工艺美术师20名,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员大专以上文化占总数的10%,高中以上占50%,高中以下占40%。虽然有些人员技艺超群,但是他们不能够形成理论或者书面的文字,因此导致技艺在传承的时候也非常困难。没有特色产业,也没有艺术流派。很多工艺美术大师都没有职称,只能称之为民间艺人,得不到国家的政策保护。
二、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状态分析
传统工艺行业萎缩,有些手工艺品种面临消亡或已经消亡,一部分手艺已经失传,许多技艺高超的工艺美术大师后继无人。在普查中,根据本地区特点,具体分析:
1.部分传统手工艺品虽然制作技艺精湛,但是其艺术价值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些手工艺产品只适合特定场合的装饰作用。这种情况就要求此类传统工艺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有创新,在设计中注入现代因素。
2.手工技艺相传一般是师徒相承,再加上“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保守思想,导致“人在艺在” “人去艺绝”的可忧境地。因此应该让传统手工艺普及,从小孩子做起。
3.生产方式的改变也是产生危机现象的原因之一。一是生产工艺手段变了,生产效率变了;二是现代材料多样化。传统工艺的本身“危机”主要体现在能否批量制作,这也是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关于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在中国历史上,工艺美术作品往往多是收藏品,还不能称之为商品。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不容乐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呢?除了政府的扶持与抢救以及民众意识的提高,更多的是还需要依靠行业自身的努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工艺美术发展观
工艺美术,既使是传统工艺美术,也必须创新,要面向市场和现代生活,才能向前发展,完全依靠被动的保护,而不去创新,是谈不上发展的。但是工艺美术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不能摒弃传统,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与时代风貌相结合,兼收并蓄创造出面对今天生活和市场的产品,发现人们的个性需求,满足个性需求,这才是今天工艺美术正确的发展观。
(二)传承的同时注重艺术形式和题材的创新
一些产品较多采用清朝繁缛纤细的装饰形式,依美学观评判,此类作品艺术成就并不高。所以创新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二要提高从艺人员的文化艺术素养,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
传统工艺美术受历史传统及地方习俗的影响,自身艺术语言运用上的局限,都有各自长年沿习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题材,因而形成了各地工艺美术品的特色。但是题材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平凡人物、植物、动物、风景、建筑以及传统的吉祥题材等都是今天工艺美术作品主题内容创新的源泉,还可以借鉴其他门类艺术之长,在不改变由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民族和地方风格特征为前提进行创新。
(三)材料与技术要吸收现代元素
工艺美术品的艺术形象和审美趣味是对各种材料进行专门的技术加工而实现的,因此新材料工艺的改进,也是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主要方面,尤其是一些现代风格、批量生产的工艺品,更要不断地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新品种新花色的开发。我们提倡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意味着工艺美术就一概排斥现代生产手段,因为工艺美术的所有品种,并不是非采用手工技艺制作不可,使用何种生产手段,一定要从具体产品出发。
(四)开辟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市场
工艺美术行业是一个产业,它面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去创新。工艺美术产业链中的每一个企业、每一项产品,都应该有前瞻性的、正确的市场定位: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中老年消费群、年青人消费群;低价位门类、高价位品种;室内装饰品、旅游纪念品、礼品、收藏品……市场不同,消费对象不同,对工艺美术的品种类别、风格品位、材料质地、质量档次等也是各不相同,都必须得到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关键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继承;创新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以勤劳和智慧为人类工艺文化历史创造了境界独到、风范高雅、魅力永恒的工艺造物样式。主要表现为:
1、和谐性。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艺与意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3、灵动性。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传统的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质则人身,文象阴阳”,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
4、天趣性。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材”、“因材施艺”,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这种卓越的意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丰富的造物实践使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指向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去刻意雕琢之迹的浑然天成之工巧性,和尽情微穷奇绝之雕镂画缋的工巧性。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世界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
中国人口之众,中国文化早已向世界各地传播,影响深广,其市场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之大,以及其在世界文化中所占比重之最也就决定了将中华文化融入现代产品设计的价值前景是无限的,潜力是无穷的。
(二)继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精髓
信仰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根基信仰也将荡然无存。现代工业设计要把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抛弃,整天跟着西方的屁股跑,也是没有出路的。而且,随着国外设计兴国战略而来的不仅仅是市场上出售的设计产品还有他们民族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正通过我们对他们产品的使用而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正在冲淡我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明传承,这足以让我们面对五千年的文明、面对我们的列祖列宗感到羞愧。
三、工艺美术的创新
工艺美术的创新需要在几个方面来推行,如工艺美术发展环境的改善、设计理念的改变、技术及材料的创新等等。
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步伐,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为让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年轻的活力,首先我们应该从宏观的高度,以更为全面和深远的目光看待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一)优化传统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的政策环境
就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来看,因为目前的法律环境不健全,有不少人知识产权意识淡漠,在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工艺美术模仿成风,更严重的是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这种情形严重伤害了工艺美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即使是有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作品也没有把它及时投放市场,只能搁置起来,在参加展览时也只有选定作品的部分。长此以往,传统工艺美术谈何传承与发展?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增强是工艺美术行业发展的基石。
(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贴近市场和生活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同样,当人们在传承和发展工艺美术时,也要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出服务人们生活的作品。特别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还需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贴近市场和生活,把握住工艺美术发展的脉搏。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十分广阔,并且具有消费层次多样、产品用途广泛的特点。对工艺美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必须以前瞻性战略准确找好市场定位,究竟是主攻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产品消费对象是中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价格定位是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等等不一而足。
(三)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创新之路
无锡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色彩观念更是独具江南水乡特色,如惠山泥人绘彩工艺运用其传统彩绘七法“拓、涂、勾、点、掸、晕、刷”,构成一个完整的色彩观念,色彩对比富有激情而注重法度,彩绘笔法轻灵而不放纵,造型生动传神而不呆板乏味;体现出“简易而意全,巧密而精细”的特点,彩绘纹饰以江南水乡所特有的花草为表现对象,绘质方法独到,形成了一批技艺绝招。无锡惠山泥人绘彩工艺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行话,如:“落笔如飞,厚薄均匀”、“直线要直曲线要活”、“亮而不艳,雅而不俗”等。在教学中将这些传统本土语言与观念进行渗透与融入,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民族素养、创新精神的提升,有助于装饰艺术设计本土化进程和文化内涵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传统工艺美术融入当代生活,促进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承。
二、装饰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工艺美术吸收与借鉴的路径
高校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现代审美意识和掌握扎实的艺术造型能力和设计能力的同时要对祖国传统工艺美术艺术知识有深入了解。对此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当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研究,寻找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审美趋向的融合点,提炼其内涵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装饰艺术在形态语言方面保留了较多的相似点,可结合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设计初步》、《设计色彩》、《图形创意》、《装饰工艺》、《软装饰品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项目模拟训练》、《项目综合训练》等进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学。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逐步在形态语言方面寻找新的结合点。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具体课堂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讲解这些案例是如何借鉴传统工艺美术形成独特风格,通过对案例设计过程的剖析,使学生知道如何吸收传统工艺美术元素中的精髓,借鉴其中的造型元素,使学生能够了解整个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流程,学习并掌握其中的方法。在《设计素描》、《图形创意》、《装饰工艺》等课程中,安排课堂练习绘制设计草图,特别是针对典型人物、器皿进行造型元素提炼,研究其人物的神情表达和器皿的构成特点,吸取传统工艺美术适度夸张的表现手法,利用嫁接、移植、拼合等设计元素与手段,表现具有象征意义和夸张的造型效果。在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具体课堂教学的第二阶段可采取项目模拟训练法,引入工艺美术企业真实的实践项目,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按照项目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完成一个项目。明确组员的分工,要求学生首先通过实地调研中国泥人博物馆、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无锡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借鉴其造型设计手法,提出创作方案和构想,最终确定创作方案。在《软装饰品设计》、《装饰材料与工艺》、《项目模拟训练》、《项目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中,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多种不同的表现风格,指导学生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趣味,有市场需求、有地方特色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改变当下本土装饰艺术设计作品模仿外国、缺乏本土特色的局面。
三、装饰艺术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
关键字:中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美学;创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是世界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每个民族的地域性美术既是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共同撰写着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中国民族传统工艺品中包含着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每件工艺作品中都赋予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观,把使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的融于作品中。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元素也被大量的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促进现代工艺设计推陈出新,演变出更具特色的“中国设计”。
一、传统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型式”影响
1、造型元素的应用
在造型元素方面,传统民族工艺美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大量朴素的动物图腾及抽象几何符号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其作品中展现出大量传统工艺美术的“古典原始美”。如追求剪纸的平面装饰性,古代传统纹样的线条及镂空风格等。原始图腾造型的元素大量渗透在现代设计中。在夏商周时期的铜器上大量印制的动物图纹,中国原始陶瓷漆器上的抽象几何图案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有大量的体现。其中龙、凤等的饕餮图腾为典型的代表。此外古代楔形文字为原型的线条造型经过重新设计后也被大量采纳到现代设计文案中。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徽标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纹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时代神秘感,更显古朴大气。在构图方面,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讲究对称统一、和谐稳定的形式美。这样的美学要求体现中国追求天人合一哲学观。现代图标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对称和谐的“黄金比例”,作品中都印上华夏文明烙印。在一些电视台的图标设计和产品包装上有精彩的表现。
2、色彩元素的应用
中国民族传统艺术色彩体现在多样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它常常给人以激烈、浓重的视觉感官。中国辛勤的劳动人民以热情的开拓精神,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大量造型别致的精美工艺品,这些作品中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在色彩的应用搭配上更是相得益彰。讲究互补色搭配,如红配绿,紫搭黄等,更多的注重色彩的纯度对比。艳丽色彩的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工艺品的乡土气息,保持了民族色彩的地域原生态,如深受民众喜爱的陕北地区泥塑、江苏地区的桃花坞年画,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及藏族地区特有的佛寺唐卡等,这些民族传统艺术品讲究纯色的搭配,强调色彩补色的应用,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色彩印象。现代设计师吸取中国民族色彩中的精华,巧妙的将民间色彩应用在现代设计作品中,产生特有的艺术色彩效果。丰富并提升了现代设计作品的流行色彩。在商品设计、室内装修、建筑及服饰设计作品中都有对传统色彩的应用。比如红色、黄色等的颜色,代表喜庆、欢乐的气氛。其中较为经典的广告有现代流行的洋河酒“中国蓝”系列、北京奥运五福娃的标志设计等都是现代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新设计再利用的较好案例。既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手法,也增加现代设计的流行色彩。
二、传统工艺对现代设计的美学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每件工艺品形成兼具使用性与欣赏性与一体的特征。通过历代工艺大师的实践设计与再造过程形成了带有中国元素的符号,这些符号给了现代艺术设计师无穷的灵感来源及设计启示。
1、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哲学符号
“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内,艺术与哲学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①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中国文学家及艺术家深受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教育,其文学及艺术作品中都体现了儒道思想的审美评判准则。历代中国文人墨客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艺术创作要从自然界中选取素材,以“天人合一”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观,作品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天工开物书籍中记载着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遵循“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来制造日常器皿或是修葺建筑时的景象。苏州园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科书,以此为范本,当代的设计师将其设计灵魂应用到现代的室内装修中,作品里到处流露出的和谐美的人文气息。众所周知的苏州博物馆是由著名设计师贝聿铭建造的,整个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符号代表。建造者的设计理念传承并提炼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苏州博物馆通体以常有的“江南色”———黑墙白瓦为主色调,馆内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假山、碧绿的池水。博物馆的设计体现了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内敛沉稳的中国传统人文情怀之美。
2、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意蕴”
民间文化为中国传统民族美术提供丰富的创造素材,它有着鲜活多样的艺术语言,它取至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富有感染力。传统工艺中的“意”则源于民间文化中的内涵及民族的大胆想象力。现代设计师从民族地域美术中借鉴创作灵感,寻求地域生态美,强调就地取材,利用天然的材质,塑造出的产品不加人工修饰的自然美,拓宽了设计面。例如牡丹、凤、鸳鸯等的动植物形象,常被国人加以联想比喻,将其造型抽象概括成富贵、吉祥、恩爱之意。以海尔公司的“中国风”系列家电产品为例,产品中加入中国传统牡丹等的图纹元素,寓意花开富贵。该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大众的喜爱,销售额异军突起。
三、现代设计在应用传统工艺美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设计的自身特性导致设计者一味追求强烈视觉冲击力,设计作品中带有浓烈鲜艳的色彩及夸张鬼魅的造型,设计趋向高冷不带感情的机械化形态,使得产品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内心。而传统工艺美术从民间生活中取材,艺术形象生动,更能贴近普通大众的审美。现代设计从传统工艺美术中寻找设计元素,才能让其作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师在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过程中不应一味的照抄、模仿,将设计作品强行贴上传统民族的标签。在设计产品时要先定位设计品牌的性质、内容及受众群体,之后在设计形式上加入传统美术的符号,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准确地体现出传统民族感,从而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品味及经济效益。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梦娃公益广告宣传片,设计师将应用传统民族的福娃形象来塑造主人公的外形,此外短片中还加入中国剪纸、泥人、荷花等形态可爱,造型别致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影片深受观众的喜爱。传统工艺美术富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每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带有古朴的韵味及寓意,看似简约粗略的线条包含工艺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它们身后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政治的意识积淀。现代设计讲究精细整齐,在应用传统美术时应该适当的灵活采纳,把握历史性。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是将中国古代圆形的钱币与“中”字相结合。两者造型的结合形成既现代又富有东方气息的特色,方圆图形的搭配表达出中国人朴实的人格魅力----做事大方,行动规矩。整体符号也显示出中国政治经济的庄重性。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相结合,一定要整体把握历史与时代的一致性,让现代设计的时代性与民族的历史性和谐融合才能使设计产品彰显民族化的个性特征。
四、结论展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范围广,它在现代设计的造型、色彩及设计理念上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承载着地域文明,是承接现代设计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枢纽。现代设计师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深入了解,才能全面掌握中国的历史文明,才能了解国人的及哲学思想观,从而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贴近中国化,更具中国地域性的产品。中国现代设计应建立在秉承西方正统设计理论体系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发扬并完善自身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现代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地域元素,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同时我们应该将现代设计的科技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工艺中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创新,寻求新的艺术突破点。例如我们将现代工业设计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传统工艺中,使传统工艺产生更多繁杂、精细的艺术造型,完成人工无法操作的形态,将引领中国传统工艺步入新的艺术层面,对中国现代设计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将传统民族文化同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同西方现代设计相竞争的设计实力,让“中国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崭露头角并拥有一席之地,展现中国风的独特艺术设计魅力。
注释:
①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参考文献:
[1]殷会利.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文集:第1集[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
关键字:中国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造型;美学;创新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是世界工艺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每个民族的地域性美术既是相互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共同撰写着中国的工艺美术史。中国民族传统工艺品中包含着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每件工艺作品中都赋予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观,把使用性与审美性和谐的融于作品中。随着社会工业的发展,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元素也被大量的应用到现代设计中,促进现代工艺设计推陈出新,演变出更具特色的“中国设计”。
一、传统工艺对现代设计的“型式”影响
1、造型元素的应用
在造型元素方面,传统民族工艺美术为现代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大量朴素的动物图腾及抽象几何符号被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其作品中展现出大量传统工艺美术的“古典原始美”。如追求剪纸的平面装饰性,古代传统纹样的线条及镂空风格等。原始图腾造型的元素大量渗透在现代设计中。在夏商周时期的铜器上大量印制的动物图纹,中国原始陶瓷漆器上的抽象几何图案在现代设计作品中有大量的体现。其中龙、凤等的饕餮图腾为典型的代表。此外古代楔形文字为原型的线条造型经过重新设计后也被大量采纳到现代设计文案中。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徽标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图纹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时代神秘感,更显古朴大气。在构图方面,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讲究对称统一、和谐稳定的形式美。这样的美学要求体现中国追求天人合一哲学观。现代图标设计中大量应用了对称和谐的“黄金比例”,作品中都印上华夏文明烙印。在一些电视台的图标设计和产品包装上有精彩的表现。
2、色彩元素的应用
中国民族传统艺术色彩体现在多样的民间美术作品中,它常常给人以激烈、浓重的视觉感官。中国辛勤的劳动人民以热情的开拓精神,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大量造型别致的精美工艺品,这些作品中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尤其在色彩的应用搭配上更是相得益彰。讲究互补色搭配,如红配绿,紫搭黄等,更多的注重色彩的纯度对比。艳丽色彩的搭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工艺品的乡土气息,保持了民族色彩的地域原生态,如深受民众喜爱的陕北地区泥塑、江苏地区的桃花坞年画,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及藏族地区特有的佛寺唐卡等,这些民族传统艺术品讲究纯色的搭配,强调色彩补色的应用,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色彩印象。现代设计师吸取中国民族色彩中的精华,巧妙的将民间色彩应用在现代设计作品中,产生特有的艺术色彩效果。丰富并提升了现代设计作品的流行色彩。在商品设计、室内装修、建筑及服饰设计作品中都有对传统色彩的应用。比如红色、黄色等的颜色,代表喜庆、欢乐的气氛。其中较为经典的广告有现代流行的洋河酒“中国蓝”系列、北京奥运五福娃的标志设计等都是现代设计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新设计再利用的较好案例。既拓展现代艺术设计的色彩应用手法,也增加现代设计的流行色彩。
二、传统工艺对现代设计的美学观的影响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每件工艺品形成兼具使用性与欣赏性与一体的特征。通过历代工艺大师的实践设计与再造过程形成了带有中国元素的符号,这些符号给了现代艺术设计师无穷的灵感来源及设计启示。
1、传统工艺美术中的哲学符号
“在人类精神文化领域内,艺术与哲学有着及其密切的关系。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中国文学家及艺术家深受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教育,其文学及艺术作品中都体现了儒道思想的审美评判准则。历代中国文人墨客讲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艺术创作要从自然界中选取素材,以“天人合一”作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观,作品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在天工开物书籍中记载着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遵循“天人合一的”审美观来制造日常器皿或是修葺建筑时的景象。苏州园林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科书,以此为范本,当代的设计师将其设计灵魂应用到现代的室内装修中,作品里到处流露出的和谐美的人文气息。众所周知的苏州博物馆是由著名设计师贝聿铭建造的,整个建筑物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符号代表。建造者的设计理念传承并提炼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苏州博物馆通体以常有的“江南色”———黑墙白瓦为主色调,馆内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假山、碧绿的池水。博物馆的设计体现了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内敛沉稳的中国传统人文情怀之美。
2、传统工艺美术中的“意蕴”
民间文化为中国传统民族美术提供丰富的创造素材,它有着鲜活多样的艺术语言,它取至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富有感染力。传统工艺中的“意”则源于民间文化中的内涵及民族的大胆想象力。现代设计师从民族地域美术中借鉴创作灵感,寻求地域生态美,强调就地取材,利用天然的材质,塑造出的产品不加人工修饰的自然美,拓宽了设计面。例如牡丹、凤、鸳鸯等的动植物形象,常被国人加以联想比喻,将其造型抽象概括成富贵、吉祥、恩爱之意。以海尔公司的“中国风”系列家电产品为例,产品中加入中国传统牡丹等的图纹元素,寓意花开富贵。该系列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大众的喜爱,销售额异军突起。
三、现代设计在应用传统工艺美术时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设计的自身特性导致设计者一味追求强烈视觉冲击力,设计作品中带有浓烈鲜艳的色彩及夸张鬼魅的造型,设计趋向高冷不带感情的机械化形态,使得产品无法打动消费者的内心。而传统工艺美术从民间生活中取材,艺术形象生动,更能贴近普通大众的审美。现代设计从传统工艺美术中寻找设计元素,才能让其作品与消费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设计师在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元素的过程中不应一味的照抄、模仿,将设计作品强行贴上传统民族的标签。在设计产品时要先定位设计品牌的性质、内容及受众群体,之后在设计形式上加入传统美术的符号,才能使设计出的产品更准确地体现出传统民族感,从而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品味及经济效益。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梦娃公益广告宣传片,设计师将应用传统民族的福娃形象来塑造主人公的外形,此外短片中还加入中国剪纸、泥人、荷花等形态可爱,造型别致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元素,影片深受观众的喜爱。传统工艺美术富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每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带有古朴的韵味及寓意,看似简约粗略的线条包含工艺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它们身后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政治的意识积淀。现代设计讲究精细整齐,在应用传统美术时应该适当的灵活采纳,把握历史性。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设计就是将中国古代圆形的钱币与“中”字相结合。两者造型的结合形成既现代又富有东方气息的特色,方圆图形的搭配表达出中国人朴实的人格魅力----做事大方,行动规矩。整体符号也显示出中国政治经济的庄重性。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工艺美术相结合,一定要整体把握历史与时代的一致性,让现代设计的时代性与民族的历史性和谐融合才能使设计产品彰显民族化的个性特征。
四、结论展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范围广,它在现代设计的造型、色彩及设计理念上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承载着地域文明,是承接现代设计与中国历史文化的枢纽。现代设计师通过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深入了解,才能全面掌握中国的历史文明,才能了解国人的及哲学思想观,从而帮助设计师设计出更贴近中国化,更具中国地域性的产品。中国现代设计应建立在秉承西方正统设计理论体系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突破口,发扬并完善自身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在现代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地域元素,也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大趋势。同时我们应该将现代设计的科技技术应用在传统的工艺中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创新,寻求新的艺术突破点。例如我们将现代工业设计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传统工艺中,使传统工艺产生更多繁杂、精细的艺术造型,完成人工无法操作的形态,将引领中国传统工艺步入新的艺术层面,对中国现代设计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将传统民族文化同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具有同西方现代设计相竞争的设计实力,让“中国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崭露头角并拥有一席之地,展现中国风的独特艺术设计魅力。
参考文献:
[1]殷会利.中国民族美术发展论坛文集:第1集[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
关键字: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当代设计;发展
当今是一个不断取进,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社会,国家建设迅速的发展着,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继而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由此,人们在精神上也期待着提高,相继人们在审美的要求上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对于现代化的设计已经不是简单的功能上的满足大众,对其装饰性的功能要求也有所提高,说到装饰性,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就越来越显现出它重要的地位。
工艺美术,这里说的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各个方面的美术加工,也就是对人们的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化。从工艺美术的用途分,有生活日用品和装饰欣赏品;从工艺美术的制作分,有手工制品、机器产品和电脑产品等;从工艺美术的性质分,有传统工艺,民间工艺和现代工艺。通常是以材料来分类的,如染织工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漆器工艺,木工艺,玻璃工艺,塑料工艺等。就工艺的创造过程来说,它包括设计和制作两个阶段。所以,工艺美术不只是手工制作或传统制品。,也不只是设计的范畴。
工艺美术是生活和美学的结合,它通过一定的工艺美术形象(包括造型,色彩,装饰)对各种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做美术加工;工艺美术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工艺美术不只是美的设计,最终是制成物质成品。因此,工艺美术作为一个艺术实体,他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它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精神产品。
我国的工艺美术发展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是一个多姿多彩,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自然,它留给当代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也是数不胜数的。如宜兴紫砂茶具,浙田石刻,福州寿山石刻,明式紫檀家具,内画壶和鼻烟壶,玉器(如新疆和田玉和河南独山玉),瓷器(如青花,粉彩)鎏金铸铜佛像,唐卡,刻砚,木雕,染织(如蓝印花布),面塑,剪纸(如河北蔚县,浙江乐清),文房四宝(如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木版年画(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刺绣(如甘肃庆阳香包),制扇,制伞等,这些都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历史,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历史的延伸工艺美术大体分为欣赏性和实用性两类。前者已朝边缘性质转化,而后者却随着现实中使用的限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按照人们的情感的逻辑而潜移默化地发挥它应有的审美作用。为此,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征必然成为工艺美术最本质的审美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的破坏的反思,使得如今的设计趋于绿色设计的方向。我们大家深知工业设计是在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方式,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已经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正因此,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使产品的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利用或重新利用,成了绿色设计的主要原则。所以,现代设计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高能耗材料的用量,多用可循环的再生资源或是一些速生植物作为原料,如竹木等植物类。
工艺美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应需要而存在,应存在而被改变。设计不是无源之水,其本质是选择一种适当的方式,用以满足源自生活中产生的人类各种需求的计划、行动和结果。任何人为的事物,它们的起源和演进最终都会因主观的或客观的限制去调整、突破,进而归结到一种适当的形式而存在。正如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也受着文化,经济等因素的限制。现今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让我们可以将其很好的发展下去,所以,如今的我们除了要很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很好的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将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以另一种方式传承下去。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产品加以开发,增加新的品种,新的创意,提高产品的质量,是现代设计的发展的关键。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无论是宫廷画师还是民间艺人,经过他们多年的创作专研,积累了大量种类繁多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到殷商时期的青铜,从战国时期的器皿、帛画到汉代的雕塑画像石,从唐宋的绘画到明清的瓷器 ,以及民间广为流传的剪纸、木版年画、建筑、纹饰、戏装、面具等等,有的体现了恢弘灵巧,有的简约,有的精致,有的工整,有的奔放,有的质朴,有的奢华。无论是讲究意境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为当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传统工艺美术资源。
以此为前提,传统的工艺美术可以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工艺美术在广泛的现实生活中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这一本质的审美价值,使得它最大限度地展示其自身的形式美。犹如音乐之美“以音与音之间的协调和对比,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的自由形式直观地产生出美的价值来”。当代设计可以将传统的工艺美术的特征,巧妙地将其运用与产品设计中,而一些工艺资源也可以直接经过设计,成为一件功能与审美共存的工艺品。
当代设计可以将传统视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当代设计可以吸收传统的线造型,使一件工艺品有一种灵动的美。如交椅,以纤巧的线条为主要结构,造型简练,线条流畅,稳重不失轻巧。又如明式家具中的圈椅,以线为主,直中有曲,曲中有直,背板呈”S” 形,与人的脊背弯曲度相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可以吸收传统工艺的意蕴感,将一件工艺不仅赋予现代感,又有意匠美。如宋瓷,由于宋代崇尚理学,所以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其反映在工艺美术的风格就是具有内蕴,恬淡,雅洁的特点,富于理性的美;可以吸收传统工艺那种重视材料自然美感的意识。《考工记》中“审曲面势”是指造物要顺应材料的特点,要认识材料的特征品性,从而适当选材用材。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漆器专著《髹饰录》一书以生活本身为出发点,提出了“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的工艺美学法则。可以说强调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浓厚的生命象征意味,讲究因材施艺,因势利导,适可而止的工艺美学法则。
如今,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除了绿色设计是其发展的趋势之一,设计的多元化也是其另一种发展的趋势。较早也较为系统的发展的国外工业设计,以其科技等一定的优势主导着设计行业,许多富有外国先进元素的产品冲击着中国的民族性的设计,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要将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有机的融合到所设计的产品中,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不能在文化的碰撞中丢失自我,丢失传统的精华,所以,传统工艺美术也要进行多元化发展,要与时俱进,希望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文明,现代工业设计相结合后,传统的工艺美术以新的多样的形式存在着,带着特有的时代特色,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向世界展示一个悠久历史的中国,别具一格的中国设计风格。
对于历史,我们要辩证的对待,取其精华,除其糟粕;对于传统的工艺美术资源,我们也应当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将其中落后腐朽的舍弃,将其精华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与生活结合,以生活本身为出发点,回归生活,以另一种形式,一种富有时代特色的形式,将优秀的工艺美术资源传承发扬下去。
参考文献
[1]孙衡.材料+构成+色彩的综合表现——论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理念〔J〕艺术教育2010(04)
[2]陈叶蕾.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的突破——简论高校设计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