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法律知识竞赛的意义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基层企业热情高比赛严谨秩序好
本次活动规模大,组织严。来自昌平区17个镇街及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的队员组成18支竞赛队,共计500余人参与到此次知识竞赛中,参赛队员全部是来自基层企事业单位及村、社区的统计人员。同时,昌平区统计局及各镇街观众组成了庞大的“助威团”,为参赛选手加油、呐喊、鼓劲,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竞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全区根据镇街抽签结果分为3个片区,每个片区有6只代表队参加了初赛,初赛前两名进入决赛。决赛分为必答、抢答、风险、附加四轮比赛,共产生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最终兴寿镇代表队荣获一等奖。此次知识竞赛活动经过三场预赛,一场决赛,规模和气势都令人欣喜,虽然这是昌平区统计系统第一次举办这样大型的知识竞赛,但是热情却没有因为是第一次举办而打折扣。
竞赛一环扣一环精彩一浪高一浪
上午9时30分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决赛正式开始。6支参赛队伍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轮角逐,最后决出了胜负。
必答题环节,6支代表队均表现不俗,分数也是紧追不舍,相差无几。选手们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机敏、从容、活跃,展现了昌平区统计人员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一进入抢答环节,紧张气氛迅速升温,成功抢答且回答正确后加十分,犯规或答题错误则倒扣十分,抢答环节既考验选手们的胆略才识,还考验他们的应变能力。兴寿镇代表队的选手们下手快、准、狠,连连告捷,比分一直遥遥领先。随着比赛的深入,其他代表队也逐渐进入状态,十三陵镇代表队紧随其后“连发两炮”。但也有些代表队由于紧张和慌乱,抢答过程中屡屡犯规,不仅与答题机会擦肩而过,还要被倒扣分值。比赛气氛一路升温,扣人心弦。
竞赛进入悬念最大的第三轮――风险题,参赛队可自愿回答10分、20分和30分的题目,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此环节有风险,也有机会。而在风险题面前,各队参赛选手却表现出“不畏风险”的精神,所有的代表队都选择了风险值最高的30分题,且回答成功率极高。
第三轮比赛结束,冠军诞生,兴寿镇代表队以总分200分拔得头筹,十三陵镇代表队紧随其后,南口镇代表队则位居第三。
口号响亮振人心欢声笑语学统计
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调动了大家的热情。“依法统计,求真务实,智慧拼搏,快乐竞争”、“学新法、普新法,树立统计新风尚”、“数海,勇争第一”,各参赛队振奋人心的竞赛口号展现了团结拼搏,逐梦扬威的雄心,喊响了忠诚统计,诚信永远的决心。响亮的口号,宛如战场上催人跃进的号角,让理想与激情在统计人心中蔓延。
整场比赛充满欢声笑语,精彩不断,场上队员积极比赛,场下的观众也充满热情,助威团的积极配合将赛场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雷鸣般的掌声表现了“我参与、我快乐”的热情。团队精神、激昂热情,这一切让知识竞赛变得灵动起来。
当然,学习法律法规也少不了观众的参与,观众互动题就为每一名现场观众搭建起参与答题的桥梁。观众毫不示弱,情绪高涨、踊跃参与,对统计法律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等主持人说完“开始抢答”就纷纷举手示意。看着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禁感慨――举行这次竞赛的目的已经达到!
盘点竞赛得失提升综合素质
本次统计法律知识竞赛,参赛选手们个个发挥潜能、全力以赴,充分展现了昌平区基层统计人员良好的综合素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竞赛场上所呈现出的不仅是统计法律知识的比拼,更是一场综合素质的较量。
掌握知识是“核心”。这次竞赛题内容丰富,涉及统计调查、统计指标、数据分析方面的内容,也有统计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统计执法检查与行政争议的解决等方面的知识,突出统计工作的知识性与实操性。参赛选手要想在比赛中获胜,不仅对统计法和统计基础知识要有全面掌握,并且还要善于将统计法律法规与日常统计工作结合起来。有选手在赛后表示“对竞赛结果‘不太满意’,有点遗憾就是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很多知识点答题的时候感觉有印象,但说到具体内容总是想不起来。”
心态轻松是“法宝”。“心态要调整好”是大多数落败选手的慨叹,也是“冠军”选手们获胜的“法宝”。 总结此次竞赛,选手们谈得最多的经验就是“心态要好”。三场预赛的“主场选手”们都没能拿到晋级决赛的通行令,让人感到惋惜的同时,不禁感叹轻松心态的重要。来自园区北控队的选手表示,赛前的复习中,他能熟练掌握全部统计法律规定,可到了比赛时,越是紧张,就越容易出错和手忙脚乱,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机会。而最终获得冠军的兴寿镇代表队选手则表示,比赛时他们没有紧张,而是将精神高度集中在比赛场上,尤其是主持人的出题和计时提示上,因而得以凭借着较高的“抢答命中率”一路领先。
团队配合是“关键”。知识竞赛只靠过硬的业务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做好分工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面对决赛,选手们无疑是紧张的,需要团队的相互支持与肯定。在团队必答环节镇定作答、共同协作;在抢答环节,不因未能及时抢到抢答权而相互指责。团队之间,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安慰的微笑都能增强队员间的凝聚力,激发出无可匹敌的能量。
赛出水平与风采赛出进步与超越
“这次来真是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个人必答题环节,崔村镇代表队的张平没能顺利回答出题目,但他还是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比赛。张平说,比赛在让他看到自身差距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
来自兴寿代表队的梁瑾对于此次知识竞赛也感触颇多,在她看来,经历这次比赛对所有参赛选手来说已经就是一次业务能力的提升,同时,竞赛也让选手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强化各项业务技能,“总结经验,来年再战!”
关键词:法律教育;学校德育;法律素养;学校德育
党的十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而实现这一伟大方略的前提条件是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法律观念的增强,国家有关教育的文件和法规也一直强调法律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职阶段是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青春期,被称为“最珍贵、最个性鲜明的阶段”,青少年在心理上、生理上和人际关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认识体会渐渐成熟。同时,这也是一个“高危期”或“暴风骤雨期”。是青少年人生的关键期。也是青少年思想品德逐渐形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如何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和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理念,培养法律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习惯,使自己能够健康成长。我认为,要在加强中职生的法律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挖掘法律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法律素养
课堂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的主要形式。而现行的中职思品教材中有许多法律教育的内容,如《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这些教材中涵盖体现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来编撰的,它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而是整合了许多鲜活案例、具体情境、生动的图文资料等来帮助学生认知,学生普遍可以接受。这些经过诸多教育专家淘沙取金、实用性的针对性很强的法律案例,给我们的法律教育带来了便利。例如,我在讲人教版中职一年级思品第六课《隐私权初探》时,就使用了教材里案例:未经本人同意,老师拆看自己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自己孩子的信件,领导拆看阅览单位下属的信件。这些拆信者均认为这是在行使自己教育、管理的权利。先由学生分组讨论:以上行为是否合法?并阐述理由。再引导学生使用教材知识来处理解决问题,同时还引用“知识链接”中《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条款。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备在查阅搜寻一课本内容优先的典型案例的同时,我也适时补充,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动案例。如我在讲《这些财产留给谁?》时,就应用了课本中的案例:大华的父亲病逝后,大华的母亲、祖父母、叔伯谁能继承大华父亲的遗产?还没有成年的大华能继承吗?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说明理由。利用教材知识就解决了核心知识。所以,作为从事法律教育的老师应该很好地利用手中掌握的优化配置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塑造孩子们的法律素养。
二、完善法律课堂教学,提升法律学习效果
巩固课堂教学主渠道,我采取升华法律素质和掌握法律知识相融合、法律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相融合的方式,以课堂教学作为法律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开展法律教育。毋庸讳言,新时期的学生对填鸭式教学普遍反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并完善课堂教学这一主体形式,激发学生对对法律理念和思维,使学生立体化掌握法律知识,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在具体实践中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首先,在各个教学周我都会督促学生们收看央视综合频道每天12:38的《今日说法》或央视新闻频道中午12:35的《法治在线》,当然也建议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收看央视法治频道的金牌栏目——《中国法治报道》、《法律讲堂》等法律节目。在收看以上栏目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们在上课伊始的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法治采风”现场交流,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法律知识,熏陶法律教育。其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还采取了广受学生们欢迎的“法治辩论会”、“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治征文你我他”等形式进行法律教育,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在讲《公民的人格权和名誉权》时,我创设了模拟法庭的情境来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教育;在讲《未成年人保护法》时,则公开召集征文比赛,组织撰写法律刊物读后感和法律节目的观后感来调动学生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在激扬文字的同时,逐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而讲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后,在学生们初步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又趁热打铁,设计了“宪法知识竞赛”。我提前做了大量准备以确保知识竞赛的最终质量,通过与学生一起浏览下载资料,购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奖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于本节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在讲《驱散阴霾的阳光》时,为了让学生清晰明辨所谓权利义务的知识,形成权利义务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观念,我筹划组织班里学生进行一场生动活泼的“辩论赛”。各个辩手和后援团经过前期的准备演练,在辩论时唇枪舌剑、激情四溢,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一件件鲜活深刻的案例,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把握住了学生的心弦,使其在自觉主动中掌握了法律知识,培养树立了法律理念,懂得成为一名好公民必须具备的担当和道义。
三、拓宽法律教育途径,夯实学校德育基础
青少年法律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倡导发动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法律教育,积极参与、密切配合,构筑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平台,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情境,促进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我通过邀请公安、法院、司法局工作的有一定法律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业务骨干为法律辅导员,定期给学生作法律报告,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现身说法,帮助学生认清美丽公平与丑恶猥琐、正义光明与阴暗龌龊,增强辨析能力,提高维护法律和保护自己的自觉性。我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或筹划“法律读书会”来让学生有效认知法律,其中包含但不限于《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以及有关禁绝黄赌毒方面的相关法律知识。同时我还在中职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具体情况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例如;中职一年级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中职二年级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知识竞赛。另外,我还在课余课外、日常生活中给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解法律法规知识。这些看似平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起到了良好的成效。除此之外,我还因势利导地在主题活动日、班级班会日等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每次公休日放假前,都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专题培训。这些有的放矢的教育,往往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法律教育光靠教室和课堂不一定能收到圆满效果,我们还应该从纵横立体交叉整合的角度去为学生们提供法律教育的网状空间。所以我通过沟通交流、磋商观摩等形式,组织班里的学生到法治博物馆进行警示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电影、VCD等,参观法律教育图片展。总之,中职阶段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身心的迅速变化,孩子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启蒙苏醒后树立成长起来,各种会陪伴终生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沿袭。所以,在如此关键的阶段,集思广益、扎实有效地开展法律教育活动,对他们的今后成长具有长远意义。当然,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让我们依靠家庭、依托学校、依赖社会的群策群力,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开辟出蓬勃气象,万里晴空。
【参考文献】
[1]吴丹.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法律教育的探索[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36.
[2]王涛.青少年法律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詹云来.中小学法律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10.
关键词:私有财产;民商法;保护
一、引言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使得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私有财产权开始成为公民关注的重点,作为公民个人的重要权利,私有财产权受到民商法的保护,但是民商法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不断提升法律水平使其更加完善是关键。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旨在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二、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的主要特征
首先,补偿性特征。所谓补偿性即当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施害人要对受害者进行补偿,补偿的基础以实际受损利益为依据。补偿性赔偿责任是基于民商法理论确定的平衡侵权者、受害者利益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其次,不主动干预特征。民商法保护私有财产是在受害者私有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并且主动提出司法保护的前提下,如果受害者没有主动提出,那么民商法不对其进行干预。最后,平等性特征。平等性主要针对公民的身份来说,每个公民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经济实力、年龄、权利等等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个人的私有财产都受到民商法的保护,民商法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益时是平等对待的,不因公民的不同而区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私有财产保护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私有财产法律意识较为淡薄
国外发达国家法律发展历史久远,公民法律意识较强,但是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私有财产的概念模糊,缺乏运用民商法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甚至没有私有财产权的意识,当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时,往往不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且对于民商法公民的了解程度较低,没有专业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二)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监督不到位
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管是法律运行的必备条件之一,但是当前我国私有财产权的法律监督体制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监督机构,这就导致私有财产受害者被动成为了监督的主体力量,但是公民缺乏专业的能力和法律知识,没有能力实施监督权利,导致监督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民商法对于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三)私有财产立法体系不健全
我国私有财产立法体系不健全,民商法中缺乏实际的原则性条款,操作性较差,没有针对公民私有财产权受到侵害时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私有财产的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虚拟私有财产产生了,但是民商法却没有与时俱进,缺乏针对虚拟私有财产的保护内容。
四、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策略研究
(一)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私有财产保护意识
缺乏私有财产保护意识是我国大部分公民存在的问题,改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法律宣传的方式,具体做法可以运用电视、网络、短信、广告牌、社区广告、广播等多元化的媒体积极展开普法宣传,让法律深入公民的生活中,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不断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与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员开展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主题讲座,积极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积极解答公民关于法律的困惑和问题等。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积极号召公民参与到竞赛中来,将民商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问题制作成题目,通过有奖竞赛的方式吸引公民参与,在竞赛的过程中公民能够学到很多法律知识,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法律意识和能力,而且还赢得了奖品,可谓一举多得,这种方式非常受公民的欢迎。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监督
强有力的监督体系是法律执行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强力保障,更是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但是当前民商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方面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建立专门的民商法监督机构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公民对于民商法的认识不够全面和专业,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因此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聘请专业人员加强对于民商法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的行为进行监督,能够避免很多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切实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与时俱进,完善民商法立法体系
当前我国民商法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详细条款对相关私有财产侵害行为的规定,细则不够完善,当私有财产受到侵害寻求法律帮助的时候,却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而难以得到保护,造成了公民私有财产的损失。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该不断完善民商法立法体系,尤其是针对没有涉及的私有财产问题,要尽快加入到法律规定中来,例如,针对虚拟财产、知识产权等特殊形式的私有财产,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款。实现有法可依,不得出现缺乏相关法律条款现象。全面覆盖私有财产可能产生的问题,健全民商法法律体系,促进我国民商法的进步和发展,积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四)落实司法实践,切实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司法实践是指按照法律相关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法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法律的意义是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民商法的意义是保护公民私有财产不受侵害,维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只有当法律落实到实际中才能够体现出其价值,才能真正为公民提供切实的服务。落实司法实践要加强执法机构的执行,为公民提供便捷的方式,提升司法机构的办案效率,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等等,从根本上对公民司法权加强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燕.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探讨[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2).
[2]盛钧俣.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原则析述[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8).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1082名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针对性的提出了增进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行为等对策。
关键词 职业 体育工作者 法律 知识
职业体育工作者是指专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的组织、训练及参加比赛的各类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体育事业管理人员等。法律素质是人们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进而外化为法律能力的综合体现。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素质的高低,将对体育法制的建设产生直接的影响。研究其法律素质现状,对于提升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素养,促进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项研究立足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当前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现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作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项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不同学历、不同地区的1072名职业体育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低学历者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级;高学历者包括大学(含大专)、硕士、博士三级;来源地区分别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2.调查工具与分析工具
在本项调查中,全国高、低学历职业体育工作者的科学素质抽样数据均源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数据库。采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从总调查问卷中选出反映法律素质的三个方面,即法律常识、法律意识及法律行为的相关题目,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中国职业体育工作者基本法律常识现状
法律常识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所积累的与法律相关的知识总和。本项研究以“对法律定义的正确理解”,作为考察职业体育工作者掌握法律常识最基本情况的题目。
不同学历职业体育工作者基本法律常识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法律的定义,全国有接近85%的职业体育工作者选择了正确的选项。虽然高、低学历者在此选项的选择上具有显著的差异,但低学历者的正确选项百分比也超过了82%。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基本法律常识的掌握情况较为乐观。
2.中国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意识现状
所谓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律的道德权威的重视以及对守法义务的认识。是人们将自己置于法律世界,法律生活和法律秩序中的自觉性。法律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采用“以何种方式解决与他人的激烈矛盾?”这一题目,来实现对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意识的考查。
(1)不同学历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意识现状
经调查显示,在遇到激烈矛盾纠纷时,选择“遵循法律法规解决问题”的高学历者远多于低学历者,与此相应,选择“找领导解决”的低学历者则大大多于高学历者。也许可以这样理解,在遇到重大矛盾纠纷的时候,高学历者更多的想到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低学历者则更多的希望寻求上级决策者的帮助。
(2)不同地区职业体育工作者法律意识现状
从地区上来看,在“遵循法律法规解决问题”这一选项上,东部地区的情况基本与全国持平,而西部地区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选项百分比则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地区,且中部和西部在此选项的选择上差异显著。与此相反,在“遇到纠纷时找领导解决”的选择上,中部职业体育工作者的选择比例最高而西部者最少,且中、西部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基本法律常识的掌握水平较好。相比之下,高学历者掌握情况明显优于低学历者,且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则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
(2)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整体法律意识一般。学历高低与法律意识水平成正比,且差异显著;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职业体育工作者意识水平最高,中部地区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仍需加强。
(3)总体来看,我国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行为缺失,整体法律行为现状不容乐观。且高学历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行为现状优于低学历者;西部地区的职业体育工作者护法维权的行为最多,而东部沿海地区法律行为与法律常识及法律意识现状呈反比。
2.建议
(1)首先要开展针对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知识教育,在加强普法教育的基础上,加大与其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法律在体育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通过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其整体的法律知识水平。
(2)提升职业体育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明确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可以发挥新兴传媒的作用,结合体育工作特点,建立体育法制宣传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其法律意识的效果。通过多样化、平民化、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转变职业体育工作者对法律的态度,使之养成守法护法、依法办事的思维模式。充分调动其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在提升法律意识的同时自主地补充法律知识。
参考文献:
[1]于善旭.变革与协调:我国体育法制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06):503.
[关键词] 法制教育;环境营造;宣传活动
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中,学校可以从环境布置入手,以宣传教育常规活动及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抓手,着力打造品牌活动,不断加强法制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及法制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教育环境营造主题化
学校在创建“美丽学校”校园主题的过程中,应该围绕“正”字校训,整体规划校园景观,力求凸显“简约活泼、山水相宜、 廉正窗口”的要素;学校在各阵地的建设中,能为法制教育留下一定空间,尝试将多种元素融合,带来更多的教育契机。
1.校园景观设计,凸显法制教育特色。校园景观的设计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进行修整。例如:廉洁教育示范点的学校在各项建设开展之前,可以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创意征集,寻求整合突破口,进行整体规划。每一次意向征求活动,都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响应,一次参与就是一次历练,一次参与也就是一次法律知识的学习。学校先后建成了“正字廊”“廉洁厅”“爱莲池”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重点突出法制教育元素,营造浓郁法制教育氛围。
2.校园环境布置,彰显法制教育亮点。学校在“正”字廊下,“爱莲池”畔,“廉洁厅”内均提供了学生法制格言、书法作品展览的阵地,使校园环境布置与学生教育活动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每一个阵地都会说话,更具有法制教育意义。每学年初,学校面向家长,征集法制教育主题书画作品并进行展评活动,以丰富这些阵地的作品,做到常展常新。学校橱窗、走廊等显要位置均开辟法制教育专栏,增加法制教育宣传内容,校园内处处可见法制教育宣传标语。
3.阵地文化建设,融合法制教育元素。每班均在板报中开辟法制角,融合法制教育元素;创建校刊“法制专栏”,加大法制教育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展学校道德讲堂建设内容范畴,正式挂牌“七色光法制教育大讲堂”,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渗透法制教育。学校法制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立,从社会专业人士到老师、学生,均能利用好一个又一个的阵地,组织开展好各项法制教育活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环境的营造与各项活动有机结合,促使法制教育活动向纵深推进。
二、宣传活动落实常规化
为了让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抓手,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认真组织落实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德育部门都能按照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要求,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听”、“说”、“读”、“写”、“唱”等灵活多样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喜闻乐见,强化教育效果。
1.听专题报告和主题广播。一听讲座报告会,学校利用新学期开学典礼、联合早会等时机,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听主题广播,开展“美丽校园联播网”、学校“七色光小广播”等阵地活动,认真组织学生收听法制专题节目;三听常规教育,充分利用《安全教育读本》,在每周三的法制专题晨会上,通过老师的指导、讲述,学生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由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说法制小故事。一是组织低年级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讲讲法律小故事;二是通过法制小知识比赛,组织中年级学生进行法制专题演讲比赛,宣传法律小知识;三是讨论法制小观点,结合热点新闻,组织高年级学生进行主题大讨论,说说自己对法制的看法。不同年段的孩子的认知特点不同,不同的活动方式却能达到共同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讲演的方式,讲述自己对法律的了解,内化法律知识,真正做到学法知法。
3.读法制专题报道。一是借助绿色上网教育,关注法律专题报道;二是观看法制专题影片,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资料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三是读法制专业书籍,利用学校的“七色光书吧”,积极开展“红读活动”,即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学校分年段开设开放性书吧,准备着适合学生阅读的法制教育书刊(包括学校的校本教材),学生在积极的阅读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法律知识,了解更多的法律常识。
4.法制书画作品。一是开展书画作品展评,延续学校每年的廉洁书画竞赛活动,定期开展法制专题书画作品展评,让学生通过写写、画画来学习法律格言,了解法律知识;二是写法制主题应征文稿,配合影视教育和“红读活动”,开展征文竞赛激发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法律知识的普及。学生的创作,是对学习的反刍,他们的再创造,赢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想上的熏陶。
5.唱校歌和法制教育主题歌。校歌《我们相见,我们相印》从“明德惟清新,君子重言行”到“亲师友,习礼仪”;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歌曲每月一歌活动,利用学校广播、音乐课等,学唱法制教育歌曲,并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中开展主题歌曲合唱比赛。在音乐声中,活动活动艺术熏陶以外的收获:法制教育宣传融入心灵畅想。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学校通过以孩子的方式进行适合孩子的教育,让法制教育活动不再平移。
三、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系列化
一年四季,法制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是棵常青树,在这四季园中彰显“正”的智慧,“制”的魅力。
1.童眼看法,谱写春的舞曲。法制主题公园是法制教育重要宣传阵地,每年春暖花开时,组织学生到主题公园走一走,开展“童眼看法”主题活动。聘请法制宣传领导小组的专业讲解员对学生进行法制知识的讲解,更为细致地了解主题公园的各个景点。而后,开展观后法制知识的竞赛,进一步内化活动收获;组织进行法制专题的小型演出,通过形式多样的表演来学法、普法。
在此基础上,学校招募部分老师和学生成立“普法”宣讲小组,利用双休、节假日,在主题公园内做志愿讲解,让更多的人懂得欣赏主题公园,并在畅游公园中学习法律知识。
2.童心召唤,绘出夏的经典。每年的七月一日,组织一次“七色光普法知识竞赛”,以家庭为单位参赛,由学生带领着家长一起参与。在班级笔试初赛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第一名,组织现场的决赛,聘请学校家委会和社会志愿者中的法律专业人士做评委,在竞赛的过程中做精彩的点评,进一步加强守法意识。通过活动,进一步扩大学校普法教育的受益群体,宣传学校普法教育的新举措。
3.童语亮法,唱出秋的赞歌。每年十二月是法制教育宣传月,结合宣传月活动,学校可以在十一月举行法制主题班会竞赛,可以是总结一学年的学法收获,可以是宣传普法活动中的典型,也可以是展示普法活动中创新的例子,由班主任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唱响普法教育的赞歌。主题活动的开展,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学习的收获,让更多的孩子表达对法律的崇敬。
4.童稚实践,点燃冬的热情。一年一度的学校“十佳最美学生”评比在每年的一月推出,每一个孩子总结一年的得失,各班推选出最为优秀的孩子,展现个人的风采。学生代表是身心健康守规矩、讲规则、懂礼仪的小卫士,是处事公正,待人友善,做人诚信的小红孩……在素质积分评价中,渗透法制意识,体现小公民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法治教育;高校;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践环节
近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付成励案、药家鑫案等,对大学生行为习惯与法治素养的担忧较之于其给社会造成的实际损失更值得反思。目前,大学生不能较好践行法治素质要求的现象与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效果不够理想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既是加速法制化进程不可或缺的精英层、中坚、骨干力量打造的需要,同时也成就了一支通过多种途径、运用不同形式对国民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育的重要力量[1]。关注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应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法治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对大学生进行规范化与系统化法治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法治素质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活动。高校法治教育主要依赖于相关法学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以及延展性法律实践活动,也包括校园系统的多维度功能拓展。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教学模式实践性不足以及教学手段运用简单化等三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置不相匹配,缺乏科学性
高校法治教育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可谓贫乏,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零散的法学类课程,而其他工程类专业基本没有开设法学类课程。高校法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能否发生实质性改观需要依托相关法学类课程的开设,现有的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缺乏科学性论证。现实中一个极为普遍现象是,全国各高校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教材基本与法学专业学生使用的一样。此外,由于从事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师主要是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采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将自身的学习经验具体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法治教育需要科学规划并应当积极探寻适合普通大学生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编写大学生熟悉且与专业相关的教材。
2.教学模式过于依赖理论宣讲,实践性严重不足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模式选择较为简单固定,主要是相关法学类课程的理论讲授,实践性环节重视不够。从教育方法上看,当前大学法治教育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灌输性教学模式。在这个教育模式中,老师主要采取法律规范式教学,教导学生如何遵纪守法,师生并没有处在相同的法律主体的位置,两者的互动较少[2]。青年大学生群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其认知结构和水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时代对他们的影响,社会上司法热点案件经由相关专家和媒体多维度的解读使得他们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学模式对实践环节的忽视自然不易达致教学目标的实现。现实中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在高校的一般性法律知识竞赛中,大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普遍较好,但是,在相关具体案件的实践性趋向把握上则普遍较差。对有关高校从2008―2012年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的成绩统计中发现,每年的平均成绩是87.87,5年的平均成绩为85.76;另外,对相关热点案件司法处理判断选择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76.52%的大学生判断案件法律适用趋向出现错误。造成这种鲜明对比的现象,其主要是高校法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严重不足导致的结果。
3. 教学手段简单化倾向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高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运用较为随意,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讲解,学生较少参与教学活动,其简单化倾向突出。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法治教育开设的课程都以大班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由于接受教育的群体人数过多,广大学生参与难度可想而知,同时,教师需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硬性指标,往往采取“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原始的教学手段组织课堂教学。对有关高校法学类课程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运用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在现实中除去课堂教学外,对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重视不够,基本上只是每年一次的普法教育活动,以及学生社团中法律协会等相关社团的集体活动。虽然特定时间大学生的群体参与度较高,学校投入也是很大,但是实际效果普遍较差。其中缘由主要是以大学生接受教育为主,学生主体参与体验不够,且活动本身的形式化色彩远远大于其应达到的法治素养提高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听过一次法律讲座和参与一次法律实践的情况相当普遍。
二、高校法治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涵拓展
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重视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积极拓展法学类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激活大学校园系统的多维功能,在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上不断进行完善与创新,以期达致法治国家建设的智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完善与法治素质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内容
大学生法治素质培养是一个需要依托具体法学课程进行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内容是切实可行的做法。各高校在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各高校自身教学资源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有无法学专业的区别上。各高校应结合自身教学资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法学类课程,尤其是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知识背景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要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取向,避免过去简单法学知识讲授的做法。法治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大学生熟悉的一般性法律实践,也要关注智识型人才培养的法治思维与行为习惯在法治实践中的作用。因而,教学内容的完善既要区别于普法意义上的一般性法律知识宣讲与传授,又要区别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要求,教学课程的内容可以结合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选择性安排,低年级开设“法律常识与法律思维”、“青年与法”、“科学与法”等必修课程,高年级开设“劳动法与合同法”、“婚姻与家庭法”、“知识产权法”、“诉讼程序法律实务”等拓展性选修课程。
2. 创新大学生易于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教育模式
高校法治教育的课程教学对实践环节的要求非常突出,因为法律知识的习得与法律意识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基本能够得到实现,但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需要在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环境下较易获得。教学模式的创新一直是高校法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难点,尤其关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理解方面往往过于简单,现实中通过讲解案例则是对法治理念形成进行诠释的主要做法。同时,对这些案例的诠释时任课教师一般也是注重学理方面的分析,这样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定的误解,即对法律现象的分析与理解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法律理论修养方能进行,而法律职业者的素养对于广大普通大学生而言只能是望洋兴叹。当然,处理法律问题确实应该将“所有的社会问题,不论它们来自民间还是官方、不论具体还是抽象、不论是春秋大义还是鸡毛蒜皮,一概可以运用法言法语转化为法律问题,运用法律概念进行分析判断[3]”。但是,对于普通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应重视培养其参与和体验的可能性。故而,创新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法治教育实践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互动性讨论,甚至可以是辩论,尤其在大学生熟悉的生活和专业领域精心安排他们易于参与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是明智之举。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排演、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模拟法庭环节的角色安排以及“如果我是法官”主题性辩论大赛等教学模式的尝试与经常化。
3.激活法治教育的校园系统多维功能,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
法治教育的实践过程应关注校园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除课堂教学外,可以开启其他校园系统部件,拓展践行高校法治教育的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大学生参与体验法治实践的机会。
首先,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延展功能。除了本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外,还应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以拓展法治教育在大学生中的积极效应。为此,可邀请司法实践部门的相关人员来校给大学生做有关现实案件处理的专题性讲座,也可从法学院校聘请知名教授来校给学生做专业性学术报告。此外,还应组织大学生到法院旁听司法审判,到行政部门观摩行政执法流程,到监狱实地了解有关案件犯人的改造经历,把观念中的法治与实践中的法治统一起来,以培养实践逻辑中的法治素质。
其次,不断拓展校园系统的多维教育功能。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仅仅依赖理论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熟悉的多元化教学手段,如宣传栏、校园网、校广播电台、校报刊物、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校园文化月等,不断拓展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使法治观念教育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学习与生活中,使其真正体会到“法治与我相随,知行统一于法律”,切身感知自身法治素质的提高和增强,并能够具体化和常态化为大学生的具体行为习惯。
最后,运用典型案件进行学习交流与研讨。典型案件的实践性学术研讨比起一般的课堂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从内容上看,它具有鲜活的现实性;从时间上看,它就发生在我们大学生熟悉的领域,因而,它具有较为科学的实践性基础。案例教学是一种模拟训练,其模拟的内容,对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学会法律推理,提升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用[4]。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对身边发生的热点案件具有较高的识别兴趣,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普通民众相比要强得多,进行学术性研讨完全可以达到明晰事理与感知法治力量的教育目的。因而,教师与学生以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热点案件的研讨是拓展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具体学术研讨过程中,专家学者诠释实践性法治理念的时代特征,大学生提出各自理解的处理法律纠纷的办法,让多方主体研讨区分识别正义的现实形态,在典型性热点案件的研讨与争论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 李淑慧.法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维度[J].学术交流,2007(12):214.
[2] 彭榆琴.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新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60.
[3] 孙笑侠.法律家的技能与伦理[J].法学研究,2001(4):9.
一、 学校在开展普法教育的做法和内容
(一)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1、对教师进行宣传
召开教师例会,宣传普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学习了《青少年保护条例》、《环境保护法》、《交通法规》、《教育法》、《教师法》等法规,使教师较深刻地掌握了与小学生相关的、或者关系较密切的法律,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法制教育,更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除了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会一些劳动技能外,也必须掌握一些小学生应掌握的法律常识,让他们自小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这样提高了教师对学校法制教育的认识,促使教师产生进行法制教育为已任的共鸣,进而更有效地搞好法制教育。
2、对学生进行宣传 1 2 3 4 5 6 7(3)学校特别重视学科教学中结合,渗透法制教育。因为在小学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蕴藏着法制教育的哲理和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机地,顺其自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特别是思品课更是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教材和最佳时机。
(二)活动扎实有效
1、开展远离,珍爱生命主题活动
12月7日,四年级各班响应学校“崇尚法制,追求和谐”的号召,开展了以“珍爱生命,远离”为主题的中队活动。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问询家长,了解了很多有关的知识。主题队会上,大家纷纷上台发言交流,认识了什么是,有哪些种类,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给个人、社会、家庭带来的严重危害。一个个血淋淋的因吸食而造成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小故事,令学生震惊之余,都暗暗下定决心要远离,珍爱生命。队会接近尾声的时候,老师们就深圳市咳嗽水事件,悉心指导了学生许多有关的防范常识,但愿这些常识会确保孩子们永远不受的侵害
2、开展“乘安全之舟 扬生命之帆”主题队会活动
12月7日下午,利用班会课时间,按照少先队大队部的计划,我校各个年级围绕“安全”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其中,三年级同学在活动中,首先观看了有关安全的录像片,随后各中队辅导员以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从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安全、课间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教育,宣传了加强安全防患意识的重要性,教给了同学们面对侵犯时如何正确防范;最后,同学们还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畅谈身边的一些不安全的事例,讨论怎样关爱自己,也关爱别人,让彼此都能在一个“安全之舟”中学习、生活!
1 2 3 4 5 6 73、开展“关爱生命 安全出行”班会活动。
各班利用思品或班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以“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首先观看了《关爱生命、安全出行》的安全教育录像片,了解了道路交通事故情况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学习了行人的交通安全常识,骑自行车的交通安全常识,乘车的交通安全常识,发生交通事故后怎么办等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随后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身边的一些不遵守交通安全的事例,讨论出行时怎样关爱自己,也关爱别人,真正做到交通安全从我做起!
4、六年级举行法制宣传主题队会
“请听题: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多少周岁的未成年人?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这是从五(4)中队的中队长在向第一小队的同学出法制知识竞赛的必答题。
12 月14日,按照学校大队部的统一要求,五年级各中队举行法制宣传主题队会。各中队的中队干部们查阅资料,精心准备,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队会活动,有的是法制知识竞赛,有的是小品、案例分析,有的是法制故事会,五(3)中队还运用了多媒体,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活动氛围。此次队会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向同学们普及法律常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班会、红领巾广播台、板报、宣传栏,开展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故事会、趣味普法、法制展览、法制专题宣传等活动,以进一步普及法律常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让同学们从活动中学会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1 2 3 4 5 6 7二、学校在开展普法教育的创新做法和特色内容
(一)建立制度健全组织
学校领导法制意识强,学校法制教育氛围浓厚。为切实加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有效推动学校的法制教育,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法制教育工作,策划法制教育活动,使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依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了教师基本工作条例、教师岗位职责、教师师德规范、教职工考核条例、学生行为规范评比条例、建立帮教网络、学生心理咨询室、心理疏导个案、行为偏差学生谈心等规章制度,使全校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依法从教。
“ 三不做,八不准”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师德规范,它明确提出了教师“三不做、八不准”的要求,学校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老师们生动地称之为育才二小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不做”,即不做违背教育规律的事;不做违反教育法规的事;不做有损育才形象的事。 “八不准”,即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不准接受学生家长请吃请玩;不准带手机进课堂;不准在职教职工从事有偿家教;不准开低级趣味的玩笑;不准利用学校的办公设备进行非工作性的活动;不准在工作日内打牌。“三不做、八不准”成为育才二小向全体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公开承诺,接受公众监督。学校要求教师时时处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每个教师按照示范性学校的标准去要自己。
1 2 3 4 5 6 7(二)家庭社区密切配合
家庭教育有其独立性,因为家庭氛围不同于学校环境,孩子监护人的使命不同于孩子教师的职责,亲子关系不同于师生关系;因此,家庭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形态,各具个性,各有特色。
学校教育融入家庭、社区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联盟,是我校形成全方位法制教育体系的措施。本学期以来,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法制教育观念,使家长和学校有良好的沟通,同心协力的帮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学校不仅让家长成为法制教育的有力同盟,还与社区形成法制教育统一战线,充分利用社区法制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参观访问,参观街道举办的《为了明天法制教育图片展览》,从交管局借来交通安全专题教育片,并利用午会时间播放,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学校努力挖掘法制教育资源,将法制教育专家请进学校,进行法制宣传讲座活动。不定期邀请公安、交警、消防、街道办等有关人员来校给学生传授自我保护、交通法规、防火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法制宣传月期间,根据活动方案的安排,学校还给家长一封温馨提示,教育孩子慎用止咳水。
(三)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思品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把问题学生作为品德教育中重点帮扶的对象。对问题学生的帮教工作,我们提出了以下的管理措施:
1、建立起问题学生的档案。我们对学校汇总起来的每一位问题学生建立了一份个案,在此个案中,分析了该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明确了帮教对象(一般为班主任老师),设计了具体的帮扶措施。
1 2 3 4 5 6 72、进行跟踪调查。我们要求帮教的老师,每月对帮扶的对象开展细致的调查,并根据具体的表现反复抓,抓反复。
3、召开帮教工作研讨会。为了让大家能互相切磋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由学校德育处组织,定期开展帮教研讨会,会上大家就自己的实际问题探究教育的新举措。
4、定期召开家长会。家校合力是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学校定期召开问题学生的家长会与他们共同商讨教育大计。
(四)开展别具特色的“礼仪教育”
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如今,“礼”依然为当今社会所需要,而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提倡。为此,我校在抓好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的同时,还进行一系列的文明礼仪教育,通过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等宣传工具,引导学生都能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早上好”等话语已成为我校学生的普遍口头语,并使同学们都意识到“礼”在人际交往、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都能以诚待人,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素质,养成优良品行。
(五)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和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开展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征文评比、“革命烈士故事会”等活动。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走访、探问老人,为老人做实事。向贫困学生献爱心、向雷锋学习、祭扫烈士墓、参观禁毒图片展等各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1 2 3 4 5 6 7三、学校普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虽然学校经常在学生中间开展“绿色上网”的教育活动,学生也能在思想上认识到其危害性,但形形的网络游戏依然吸引着部分学生。学校只能起到教育作用,而无法监控。
2、由于部分家长法制观念薄弱,因此产生了学校教育与家庭实际生活中学生行为出现矛盾。
(一)对普法宣传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逐步淡化
经过从“____”到“____”的二十多年的普法,有部分基层干部对普法开始出现懈怠情绪,对普法宣传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逐步淡化,认为经过近二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已经掌握了不少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都已学过,已经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对那些费时、费力而又难在短期内看见经济效益的普法和依法治理等追求长期社会效益的根本性工作则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对社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对提高农民群众法律素质的重要作用。这种认识导致现阶段一些街镇、村居农村普法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只满足于做台账、应付检查的基本要求,甚至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
(二)传统单一的普法形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结构的快速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农村的结构也在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以及农民单一的务农结构模式早已被打破。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或在本地务工、经商,留守家中的老人和儿童日趋增加,致使农村人员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动。由此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传统的主要普法形式:集中普法对象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就遇到了“三难”现象。“三难”即首先人员难集中,我区农村地区的农民大量外出或在本地务工、经商,这就使普法对象比较难以集中;其次时间难安排,很多农村劳动力忙着外出打工挣钱做生意,很少有空闲时间和剩余精力坐下来学习,因而在普法的时间上就难以安排;最后是内容难理解,由于留守的人员中老人、儿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一些抽象的法律条文难理解,听不懂、记不住,这就影响了他们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因此现有的单一、传统的普法形式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普法宣传很难推进和深入。
(三)普法的内容和普法对象的需求出现脱节
现阶段随着农村人员的不断流动,他们所接触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社会上所处的文化层次、社会角色和从业岗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这些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新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法律关系。他们就需要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和法律知识来处理这些新产生的社会矛盾和法律关系。但我区的一些街镇和村居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大部分还是停留在讲解一些基本法律条文的基础上。如何防止普法走过场、格式化,如何针对不同人群调整普法教育的内容,如何贴近群众、贴近需求进行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的教育,是当务之急需要进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普法工作基本保障有待进一步落实
我区的一些街镇、村居普法工作力量和经费保障还较为薄弱,农村普法工作基本保障需要进一步落实。目前,我区街镇、村居的各项工作较为繁杂,街镇司法所和村居负责法制宣传工作的人员流动性又较大,一些街镇司法所和村居法制宣传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很难实行长效管理。而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推进,普法经费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但我区的部分街镇、村居在平时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因经费问题导致一些普法工作无法有效开展的现象也不鲜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农村普法工作放在的重要的位置进行长期谋划
基层政府和村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充分意识到农村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同志曾强调指出:“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有利于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村政治经济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对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更好的密切干群关系。基层政府和村居要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农村普法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农村普法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克服厌战情绪、畏难情绪。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农村普法工作,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适应农村新变化,不断调整普法形式
针对现有农村结构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在普法过程中对普法对象要采取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宣传形式。如对村(居)干部、村民小组长,应多采取法律培训、法制讲座的形式;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可选用国庆节、春节等重大休节假日的回家时间集中进行法制教育的形式;对农村中小学生则可以采用法制漫画、法制小故事、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对年老体弱、没有文化的农民可采用上门走访与之谈心式教育形式;对农民工可采取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广大的农民群众可采取法制文艺演出的形式。农村普法是一项全社会、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在普法过程中政府各部门
、单位都要启动起来,要积极采取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要结合农村工作积极开展常态化普法模式。“农村普法也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前提下,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利用中心工作和职能工作开展常态化普法,把普法与农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廉政教育、“创平安社区、平安村组”、新农村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普法教育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这些平时的工作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工作模式的开展,使干部群众受到多方面的教育,达到有效普法的目的。通过在普法形式上的调整,不但避免了“三难”现象,还可使农民群众亲身感受到普法教育真真实实的就在周围,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学法热情,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三)农村普法内容要注重实用性、实效性
农村普法不仅仅要给农民群众讲解法律条款,更要和农民群众的生产、工作、生活的需要密切结合。要关注和了解农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变我讲什么你学什么为你需要什么我教什么。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营造普法氛围。普法教育是一项全社会参与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没有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是很难开展的。因此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农村普法。一方面要针对农村文化生活的一些特点,组织开展编演法制文艺节目,放映法制题材影片,展出富有农村生产、生活气息的法制宣传图片和漫画等活动,赋予普法一个有效的载体,通过在各种媒体开辟法制宣传专题或专栏节目,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普法活动。另一方面,要以部门为依托,以活动为载体,适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不断掀起一个个普法,烘托出一个浓厚、强烈的普法气氛。
【关键词】中职生 德育课 教学方法 改革
当前,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开展起来并且获得了一些效果,一部分教师为求改善德育课教学现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大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存在较大的问题,表现为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手段的落后等。本文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出发,分析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点,在德育课中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尝试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根据中职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部分中职生,往往不了解不热爱自己的专业,是无可奈何而来,是父母逼迫而来,可以说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往往心灰意冷。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存在着成功的潜在因素,教师就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挖掘潜在因素。针对中职生思想存在这些问题,说明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用感人的故事和事迹来感染学生
讲一些光荣传统、勤俭节约的事例,让他们从中懂得道理,如:开班会的时候,举办比赛,同学们认真准备,搜集资料,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思想感情,养成文明礼貌,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不定期的搞一些活动,用丰厚实际的素材来吸引学生,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时代在变化,关心社会和关注祖国的发展。比如中国申奥成功、问题、、四川地震;通过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的舆论工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帮助学生恢复自信,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们不要无谓地感叹“这样的孩子如何教”,而要积极地思考,因材施教,我们要坚信每个学生都会成材,用积极期盼的情感和态度感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都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探讨多种教学途径,调动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
1、探索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之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上德育课,很多教师也感觉德育课不好上,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情况的造成当然也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但其中教师讲,学生听,课堂缺乏生气,比较枯燥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而德育课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是非常有利于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可以让辩论、知识竞赛、故事、情景剧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走进中职德育课堂,让课程在寓教于乐、学趣并重的氛围中进行,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学习“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尤其对一些很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讨论或辩论。比如路边遇到一位老人,摔倒了,是直接去搀扶起来,还是先打120或报警等警察、医生来处理,如何协调助人为乐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又如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孙东林、孙水林兄弟的“诚信大于天”的事迹也可以拿来教育学生讲诚信这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也可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班级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的评选、看一些有意义的影片等等活动,以此来活跃中职学校德育课堂的气氛,让学生愿意学、学的进,并且可以有收获。
2、课程要贴近生活,让内容更具感召力
2009版中职德育课教材的编写明确突出了“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特点,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所采用的案例、情景都应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与接受能力来授课。比如在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中“财政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时,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国家大事,跟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所以没什么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周围的事情,比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事例,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一些。包括:你在本校学习期间每年的学费是多少?国家每年给你的补贴是多少?现在物价在涨,燃油、工资都在涨,而公交车车票涨了没有,变化是什么样的?学生获取答案以后,教师进一步解释:这些事情都来自于国家对民生的大力关心,这就是对政府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最好解释;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能力”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就舍弃了教材当中的已不为学生所熟知的张秉贵的案例,而改采用了唐骏、马云这些具有时代特点,容易为学生接受并积极参与的案例。学生反馈非常好。学生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原来周围的点点滴滴都与中财政收入与支出紧密相连。教学实践也证明,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案例非常有助于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能有效地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
据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效果,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我在十几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课堂沉闷现象,活跃课堂气氛。
1、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尽管教改后的新教材一改老教材理论性强、空洞乏味的缺点,增添了“心海导航”、“人生启迪”、“问题聚焦”、“温馨提示”等栏目,可谓图文并茂、内容丰富,但学生仍然觉得枯燥无味。
以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核心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的途径。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
2、 增加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根据教学内容,我经常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定的社会调查、参观活动。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教学内容时带领学生到市场去搞社会调查、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经济理论,使学生感到道理不仅仅写在书本上,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此外,我还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幽默教学法
幽默教学法又称示错式教学法,它是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的相当可取的方法。幽默是一种心灵的机智,一种表达的艺术,一种使人在愉悦气氛中接受影响的方法。德育课堂上的幽默能够活跃教学气氛,更生动、灵活、巧妙地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法人”概念时,先提出“法人是法国人”“法人是说法语的人”“法人是守法的人”等一连串荒谬的定义,让学生一一加以否定,再弄懂科学的定义,寓教于乐,真正使德育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
任何科学理论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前进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德育科学理论也不例外,只有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进入21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逐步深化,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中职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道德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才能肩负起学生道德品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育的重任,去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增强现代的经济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创新路径
一、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意义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体系构建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于构成社会的成员的生产生活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为指导思想、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体现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的战略任务。
2.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之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群众的利益与愿望。和谐社会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整合与传播效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地位举足重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国人民的一致愿望。”群众文化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是一个思想、观念、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并存。因此努力增强群众文化创新建设,是巩固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命令,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相声、京剧为很多人耳熟能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三、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大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艺术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群众文化要始终以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群文事业发展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文学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的既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四、结语
群众文化发展对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和相关公益性质的部门对于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引导,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更显示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国家制度。
参考文献:
[1]胡守勇.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10(06).
1.影响现有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游职业教育,尤其是旅游类专业来说,人才培养方向有了适度的更新,对旅游专业的师资、课程、教材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旅游法》影响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当前旅游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对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非常重视,但复杂的旅游业大环境给学生的心理和价值观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使得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要用相当长一段时间来进行心理调整过程和价值观重塑。《旅游法》对于整个旅游业的是一个大的冲击,这部法律的观测落实将会净化不健康的空气,对学生价值观的重塑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旅游法》在诸多方面重新规范了旅游市场,规避了不合理、不健康的旅游行为,有利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形成一个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有利于与职业岗位的顺利对接。
2.影响现在学生的就业择业观
导游是一项复杂的、高智能、高强度的服务工作,受旅行企业委托,为游客安排旅游行程的全部内容,包括食、住、游、娱、购等。为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拥有美好的心理体验和身体体验,要求导游员们必须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强的服务理念。看似简单的带着游客吃喝玩乐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对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但现在导游却是一个颇受非议的职业,被社会认为是坑蒙拐骗的代名词;导游也是一个被边缘化的职业,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导游还处于旅行社利益、司机利益、客人利益和导游自我利益诸多利益方的夹缝中,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夹缝中求发展。《旅游法》下的导游站在了十字路口,感到十分困惑,很多人不敢随意触碰法律的红线,诱导游客消费,但又不甘心接受收入落差,要么选择观望,要么选择转行,也使很多立志从事导游工作的学生望而却步。
3.影响现有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
我国旅游业发展较晚,和其相配套的旅游法律法规不太完善,这就给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困扰。《旅游法》的实施会让我国高职院校的旅游类专业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旅游法》中许多新条款从各个方面对旅游行业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对旅游不健康的行为进行了重新的规范,这对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对旅游法律的学习,重新建构比较完整的专业知识;从学生的就业渠道看,很多同学都到旅游行业工作,在校学习夯实的法律知识,对他们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旅游法》对旅游者来说也是一个规范行为、促进文明旅游的重要保障。
4.影响现有的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方向
《旅游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质量的高低与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培训有紧密的联系,这条法规明确了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旅游类专业教学和继续教育培训提出了新要求。人才是旅游业发展最核心的资源,教育培训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法律明确了“国家鼓励和支持”的积极态度,下一步还需要通过社会政府各个层面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来具体落实。所以,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面对《旅游法》的实施,必须积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必须加强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必须开拓市场,做好旅游类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基于《旅游法》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对策
1.开展学习宣讲活动,让教师们知法懂法
师资力量是一所学校办学最核心的保障,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改革。高职院校要加快开展对教师的《旅游法》宣讲活动,掀起学习、研究、宣传、贯彻《旅游法》的热潮,要让教师深刻理解旅游法律法规,对传统教学中一些与旅游法不相适应的内容、手段进行修改完善。要采取送出去学习、请进来讲座、开展专题讨论、设立课题研究等方式,深入研究《旅游法》实施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影响,尽快培训一大批全面理解《旅游法》的教师团队,让教师深刻领会立法本意和内容实质,准确把握主要制度和基本要求。
2.将《旅游法》教育贯穿于旅游教学的全过程
将《旅游法》教育贯穿于学院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旅游法》进教室、进课堂、进课本,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编写有关教材、举办博识论坛、开展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用《旅游法》科学指导旅游人才培养。在校教师以身示范,在授课之余尽可能多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投入到旅游业务第一线,到地方相关旅游部门挂职锻炼;到旅游景点景区实地考察;到旅行社兼职工作,逐渐形成合理的、名副其实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梯队。来自于旅游类企业的兼职讲师,不同于学校校内专任教师,可以把旅游行业中的最新发展态势、出现的最新问题展现给同学们,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课堂教学实效高,所以要吸纳、聘请一批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一线人才,以灵活的方式参与教育教学工作。
3.整合现有的课程体系,融入《旅游法》的相关条款
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大都是分散的,教学内容有较多的重复,按照高职教学理念,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改革课程体系,把《旅游法》的最新理念精神融入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上,整合到教学内容中。现有的“导游业务”“景区管理”“旅行社经营”等工学结合核心课程要融入《旅游法》的相关条款。在实训教学中要开设实训专题,专门帮助学生掌握《旅游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结合起来。编写任务导向型的教材,通过模块化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旅游大类不同专业的情况,设置教学板块,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力度,使《旅游法》深入到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头脑中,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与职业岗位对接。
4.创新“旺进淡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基本都输送到旅游业,从事的是一线服务类工作。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可以采取“旺进淡出”的教学模式。与本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建设一大批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旅游旺季的时候派学生到旅行社、酒店等旅游行业去实践锻炼,等到旅游淡季的时候,学生们再回到课堂上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这种课本与社会相结合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主动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专业发展能力。
5.举办大学生旅游文化节,培养学生协调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举办旅游文化节的形式,提供旅游管理专业的活动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在一起共同策划、组织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事件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才华得以施展,能力得以锻炼,提升人文与科学素质。学生可以根据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和兴趣,对旅游文化节的主题、定位、项目内容与形式等进行大胆的策划,获得从宏观到微观,从校内到校外的综合组织协调能力的锻炼。为了使举办的旅游文化节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学校要请相关的专业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6.参加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强化学生专业能力
为了紧跟旅游产业人才市场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应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旅游管理专业技能大赛与学校学生素质大赛,建立系级大学生旅游管理专业技能系列大赛,强化对旅游管理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此作为参加全国或学校相关大赛的选拔赛。
7.与旅行社合作开发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行业和专业发展需要,首先,应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公务旅游团队接待等项目上加强合作,提高合作实效。其次,拓宽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渠道。一是建立多家实践基地,根据专业特点进行不定期的分散实习;二是开发景点景区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景区服务管理的实质性工作。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办学所带来的较强的教学师资及资源优势,把企业的实践经验、资源与学校的师资力量结合起来,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学生学习、实习、工作一体化。
8.大力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拓展社会服务能力
1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形式多样的现代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这句话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政治教师要以它为理论指导,首先解放自己的思想,勇于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不迷信书本和权威,树立开放意识和大思想品德课观念;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教材,还要鼓励学生多读思想品德方面的课外书籍,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访问、开展社会调查、到企业实习等,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培养出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识,这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具有探究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心理学家帕金说过:“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知识,知识才能活,只有活的知识才能形成力量”。如果老师们能正确引导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就能充分开发自己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发挥创造潜能,将“死知识”变成“活知识”,使知识产生改变社会的力量。
2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使学生在老师创新教法的启迪下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学校教育是关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要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1引人辩论赛的做法,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学会分析论证、归纳演绎,做到自圆其说。这是学生最为喜欢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具体做法:教师把教材中一些有争议的命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按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由各小组推出代表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并评出优胜方。
2.2引入案例教学法,师生一起搜集、编写、分析案例,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此教学法适合思想政治课的每一门课程,尤其是《法律基础知识》课,它最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议老师们多采用。
2.3上好时事汇报课。根据思想政治课时政性较强的特点,笔者每节课都要挤出5到10分钟时间,由学生将课余搜集的一周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在课堂上以新闻会的形式向其他同学汇报,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开设“学生自由论坛”。出发点是:在教师指导下,启发学生立足书本知识,洞察现实问题,分析原因、探究性地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开设了一次“学生自由论坛”,题目是:“集思广益,为家乡经济建设献计献策”。学生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同学结合顺德家电工业发展的现状结合自己所学的价值规律知识,提出了要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家电生产成本,以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增强我区家电工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的同学们在发言中则指出,我们顺德的家电工业要想比得赢人家,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采用先进技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品牌来。发言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个个都是为顺德发展出谋划策的“小参谋”。
2.5组织表演课。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体现了他们需要多方面的滋润,他们要动、要唱、要跳,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机会给他们表现,做法是要求学生将思想政治课有关内容
用戏剧、小品等形式表现出来,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我国的银行”这一框题时,我要几名学生精心准备,分别扮演兑换商、借款人、贷款人等角色,将银行产生的三个阶段表现得绘声绘色,使有的同学观看中捧腹大笑。这样,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所学知识;老师在笑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激励质疑,允许保留不同意见,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里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心理学认为:“创新,特别是重大原始创新,常常来自于开放性思维导致的观念突破”。2000年世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日本有机化学家白川英树,在东京工业大学研究有机半导体时使用了聚乙炔黑粉;一次,研究生错把比正常浓度高出上千倍的催化剂加了进去,结果聚乙炔结成了银色的薄膜。白川想,这薄膜是什么,其有金属之光泽,是否可导电呢?测定结果这薄膜不是导体。但正是这个偶然发现给了白川极大的启发,使他对此提出质疑,萌发了能否把塑料作成导体的研究,最后因此获得了巨大成功。白川英树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激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看法,学生才能各抒己见,形成开放性思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为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来锻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①有意识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去质疑、讨论和探索。问题情境材料既可以从教材中摘录,也可以从社会生活实际
中选取。比如:学习“货币的职能”一框内容时,我设疑:“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这里的货币是指金属货币,现在人们使用的纸币有没有这些职能呢?”学生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找到了问题答案。②变灌输式教法为启发式、讨论式、尝试式教法,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充分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③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及时鼓励他们不惟书、不惟师,敢于发难质疑的良好品质。
4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里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教育为学生创造“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借助于形象生动的事例、典型新奇的故事,幽默风趣的语言、起伏多变的悬念、有声有色的说理,满足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出一种轻松活泼、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情绪高昂、精神振奋、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为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环境和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教师要具备演说家的口才、喜剧演员的幽默以及公关先生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气氛来。
5开商,培养创新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情商(EQ)是近年来心理学家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IQ)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情商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超过智商。情商可以通过教育来开发和提高。开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只有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做人,才能更好地创新。因
此,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要改变过去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做法和忽视做人教育的状况,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政治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哲学知识等,也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自觉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同时还要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这些都能成为学生创新的动力源。通过举办讨论课、辩论课、小组知识竞赛课等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进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课堂上讲伟人的成长故事,课外举办讲座、图片展、影视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宽广的胸怀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解放思想、创新教法,为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的环境条件和教学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品质。这样,思想政治课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哲学基础知识读本.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