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肺结核预防治疗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肺结核;诊断方法;X线检查;CT检查
1 概述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卡介苗的广泛应用,儿童结核病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因儿童结核病症状、体征不典型,易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小儿肺结核在临床上可分为三大类型:①小儿原发性肺结核,又称儿童型肺结核。②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③继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肺结核。通过对小儿肺结核胸部CT检查表现分析,能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小儿肺结核的确诊需要根据临床资料及其他结核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2 诊断方法
(1)诊断依据:儿童肺结核病在我国属多发病,目前诊断方法主要根据:①临床症状体征。尤其是结核中毒症状(咳嗽、低热、盗汗、纳差等)和/或有结核体外过敏表现,如眼角结膜疱疹,结节性红斑等。②X线正侧位胸片或CT显示肺内原发灶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证据。③结核菌素PPD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④结核病接触史(尤其是痰菌阳性,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等。⑤痰或其他病理物内证实有结核菌。⑥伴有肺外结核。⑦血液或分泌物中结核抗体与PCR检测阳性。儿童肺结核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多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小部分表现纳差、消瘦、乏力及性情改变等。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或其它疾病,延误诊断,影响治疗效果。具备②③两项为诊断的必要依据,具备⑤为确诊依据。其余各项为重要参考依据。
(2)X线检查:由于95%以上病人感染途径是肺,故X线检查十分重要,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基本手段,尤其对结素试验阳性小儿更是必要。①胸透。检查时应注意肋骨,纵隔及心脏后面有无病变,并确定病变部位。检查时应注意给隔摆动与呼吸的关系,如右侧支气管或有堵塞时,吸气时空气不能通畅进入右肺,因而较多进入左肺,使左肺压力增加,纵隔向右侧摆动。②正位像。观察胸廓、肺心脏及横膈形态,判断病变位置,如区别肺内及纵隔病变,若病变中心位于肺,则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锐角,当纵隔有病变时则病变中心们于纵隔,阴影边缘与纵隔呈钝角。③侧位像。目的为确定病变在纵隔的部位(前、中或后纵隔);确定病变中何肺叶、肺段;显示气管交叉淋巴结;显示水平裂、斜裂之叶间胸膜炎;显示正位片被心脏,机工膈所遮掩的病变;鉴别肺不张,肺炎病变以及积液。④断层摄片。可观察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情况。支气管是否受压、狭窄、阻塞或扩张。心脏、横膈、锁骨及增厚之胸膜后面有无病变。⑤CT检查。根据CT成像无结构重叠及分辨率高的特点,常发现X线平片上的病灶如肺内被纵隔、横膈和肋骨等所掩盖的病灶,如多组淋巴结肿大。经注药后的强化扫描,由于密度增加,病灶显影度亦增加,可更多地发现结核病变,结核病变中心干酪化在强化扫描CT片上呈低密度的环阴影,有助于定性诊断。在鉴别诊断方面CT对结核性空洞、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也较确切。另外CT可以检出小量胸水和被胸水掩盖的结核病灶。
(1)预防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肺结核尽管得到一定的控制,但小儿结核病还是影响小儿健康发育成长的一大顽疾,通过加强预防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控制,其主要预防措施如下:①卡介苗(BCG)接种。宝宝出生后第一针,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可以提高儿童对结核菌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生。②加强初级保健。临床证明,结核的发病与小儿健康状况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应注意合理的营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对麻疹、百日咳的预防等措施。③发现病例及早防治。早期发现是患儿早期治疗的先决条件。早期诊断,合理化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2)治疗措施:所患的肺结核病主要是原发性肺结核。自病后3~6个月大多数病变开始吸收或趋于硬结,于2年内吸收钙化而痊愈。一般95%以上其临床经过属良性。如病情向恶化发展,多出现于初次感染后的6个月之内,以致病情迁延难愈可达2~3年或更长。因此治疗小儿肺结核病时,要早期用药,选用敏感药物联合治疗并坚持完成足够的疗程。抗结核主要治疗措施,其用药原则是:早期、联合、全程、规律。①早期治疗。 早期病变细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代谢活跃,药物最易发挥作用,且早期病变较易修复. ②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的细菌,细胞内及细胞外的菌群选药,以达到强化疗效作用.③全程。 为消灭持存菌,防止复发化疗要支持全程.近十余年出现了短程化疗,无论短到9个月或6个月,仍要坚持全程.④规律用药。 用药不能随意间断,否则易产生耐药菌株,至于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利定要求,用法亦有一定规律,不属随意间断问题。
4 结束语
小儿肺结核的胸部CT表现较多样,可有渗出性、增殖性、纤维化以及钙化及空洞等表现特征,影像学只是肺结核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肺结核的诊断需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结核相关检查才能确诊。只要加强预防及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小儿肺结核是可以控制及完全治愈的。
参考文献
[1]宫晶,薛见珍,徐晓云.婴儿结核病56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9)
【关键词】肺结核 治疗依从性 规律治疗
肺结核患者以不住院化疗为主,住院患者出院后应由医疗机构转至结防机构继续实施治疗管理,因而,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着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治疗和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化学药物的广泛应用,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导致耐药肺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发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亦成为严重的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国内现用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方案(DOTS)治疗效果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密切相关,患者不规则治疗可导致治疗失败、结核复发、病情加重及耐药。笔者对两年中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2005年12月20日至2007年12月20日在武穴市疾控中心结核科就诊的治疗中断病例155人。入选病例均符合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免费条件,其中男性125人,女性30人,初治130人,采用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复治25人,采用2H3R3Z3E3S3/6H3R3E3,方案治疗,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9.5岁。
2 方法
以入户调查的方式,对中断治疗的155例患者进行调查,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调查人员面视下,由患者独立或指导下完成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为中断治疗的原因,包括:①外出打工或居住地不稳定;②交通、工作不便;③缺乏对肺结核规律治疗重要性的认识;④药物副反应;⑤症状好转停药;⑥心理原因;⑦治疗费用高;⑧其它因素;⑨对改善DOTS管理的建议。根据患者反馈的意见进行资料汇总,分析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改善DOTS管理的建议。
3 结果
3.1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表1。
表1 155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例,%)
3.2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例,%),表2。
表2 155例中断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
4 讨论
4.1 中断治疗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县、市级疾控中心结核科承担着肺结核治疗管理的主要职能,患者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疗效,依从性差是中断治疗和继发耐药的主要原因。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较多,从本次调查来看,随着外出农民工的增多,导致肺结核患者居住地不稳定,以往的结核病项目管理政策规定由转出地结防机构管理肺结核病人,转入地不参与该患者的管理,是导致门诊肺结核患者依从性降低、治疗中断的主要原因,占61.94%;症状好转自行停药,缺乏对肺结核病规则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是两个重要原因,分别占27.10%、40.56%;随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行,治疗费用不再是导致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仅占调查人数的3.23%。
4.2 对改进DOTS管理的建议
《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第六章指出:“当患者因某种原因由原登记县(区)结防机构转出时,通过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等方式将患者的治疗管理住处转到转入地结防机构,由转入地结防机构负责患者的后续治疗管理”。从政策上解决了肺结核患者居住地不稳定的影响问题,但在转诊期间的衔接问题,仍应引起广大结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结防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对每一个门诊病人均应采取“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政策、防治知识等的教育指导,最终达到提高治疗依从性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481.
[2] 向琼红,池小霞,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2:84-85.
【关键词】 健康教育;门诊;肺结核
加强肺结核防治的宣传及健康教育,提高对结核病的自我防范和认识,建立和掌握良好的护理防治能力,是彻底根治肺结核的必要措施,也是结核病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1]。因此,为探讨门诊肺结核患者治疗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影响,给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特随机选取门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的12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法分为2组。其中男63例,女5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6±10.9)岁,且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疾病。其中实验组60例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60例行常规路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本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路径健康教育:即进行常规门诊接待,发放本科室自制的肺结核防治需知手册,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项目的讲解等;实验组行临床路径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1.2.1 候诊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宣传、画册、图片等方式进行宣教,将结核病防治信息提供给患者,如持续2周以上的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患肺结核;若怀疑患肺结核,应拍摄胸片、查痰以确诊;此外,还可告知患者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儿童可通过卡介苗接种来预防结核病。
1.2.2 初诊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隔离措施及治疗原则。如痰中带菌的肺结核患者具有传染性,而飞沫传播又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请勿随地吐痰,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双层纸巾或手遮住口鼻;与家人分开使用生活日常用品,衣物、被褥需曝晒消毒,同桌共餐时使用公筷;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查痰,教导患者留取晨间痰、夜间痰、即时痰标本的方法;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适量、联合、全程和规律,遵循上述合理原则的化学治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失,最终达到痊愈。
1.2.3 复检指导:嘱患者定期复诊检查,观察疾病的变化。定期每月到医院就诊1次,了解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复查如胸片及肝功血常规等相关检查,并教育家庭成员督促患者做好防治工作。
1.3 评价标准 随访10-15d,对比2 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患者门诊满意度调查表,包括门诊过程,门诊效果,配套服务,健康教育,门诊回访等五项,每项分值为0,1,2分,总分值0-3分为不满意,4-7分为一般,8-10分为满意,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检验水准定为P
2 结果
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体检效果对比
注: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消灭传染源、控制结核病、提高治愈率是肺结核防治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自门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大部分患者医疗保健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有效地提高[3]。几乎所有患者都能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证明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邹丽艳等亦认为[4],结核防治的健康教育是肺结核病治疗中的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p
总而言之,应用临床路径对门诊肺结核患者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淑君;陈清毅;任碧涛. 肺结核化疗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西部医学[J],2009;21(4):683-684
[2] Tam CM , L eung CC. Tuberculo sis in Hong Kong patient character ist 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Hong KongMed J,2008,9(2):83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运动训练;健康教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因为其对于患者的死亡率和患病率比较高,从而给患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经济负担。有相关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人类死亡第四大原因。在我国的患病率大约为8%,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公共的健康问题[1]。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在观察组中患者在常规内科护理方法的基础下,加以患者随访、综合治疗、家庭与病房疾病管理。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63.5±2.1)岁。患者病程4.5~10年,平均病程为(7.4±2.6)年,其中吸烟27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为(62.1±1.9)岁。患者病程4.8~9年,平均病程为(7.2±2.1)年,其中吸烟25例。
1.2 方法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和护理方法,疗程为15d。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加以患者随访、综合治疗、家庭与病房疾病管理。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在院时进行具体患者进行相应的干预设计,并且实施呼吸运动训练,如联系腹式呼吸,2次/d,15min/次,还有压力呼吸、压胸呼吸以及肢体运动等训练方式。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的小册子,告知患者如何有效进行定量气雾吸入剂,以及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与必要性。患者在出院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之后就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患者的饮食和用药进行指导,对于有条件的患者进行家庭氧疗的方法。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出院时取得患者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第一个月1次/w,第2、3个月1次/2w,后3个月每月1次。在每次访视时主要询问患者的具体病情、饮食、预防感染、家庭氧疗情况等[2]。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x±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与入院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观察组中患者在出院1个月后的SGRO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病程会比较长,所以患者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到此病的治疗。因此,对于治疗的护理指导应重视护理的连续性,根据不同患者制定出出院后护理计划,予以患者饮食和用药指导,结合病区管理,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疗效。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护理管理后SGRO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P
综上所述,对于阻塞性肺疾病采用随访治疗以及病区治疗相结合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胸腺五肽;初治菌阳肺结核;免疫功能;临床价值
Efficacy of Thymus Five Peptide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Anti Tuberculosis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of Primary Treatment and Its Effect on Immune Function in Patients
GE Chang-hua,GE Long,ZHANG Li-mao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Xuzhou Infectious Disease Hospital,Xuzhou 221004,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current bacterial Yang tuberculosis treated with Thymopentin combined with routine anti-tuberculosis scheme,and the study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Methods From March in 2014 to March in 2015,72 cases of the initial treatment bacterial Yang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control group)and combining routine treatment with thymopentin treatment group(observation group).The lung breath ability and immun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ere detected,and simultaneously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auxiliary judged with cytokines check.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pulmonary respiratory capacity and the number of T cells for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
Key words:Thymopentin;Initial treatment of positive tuberculosis;Immune function;Clinical value
肺结核作为主要的慢性传染性肺疾,主要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由于结核杆菌的形态多变和免疫抵抗性,到目前为止仍然找不到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为寻找较好的治疗方案,且因为肺结核患者是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感染结核菌,所以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五肽免疫制剂,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1-3],通过对患者的肺呼吸能力及免疫功能进行检测,比较胸腺五肽联合治疗与常规治疗效果及临床推广意义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选取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32~79岁,平均47岁。通过对患者进行痰结核菌检查和临床诊断,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灶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2HRZE/4HRE标准化方法:H:异烟肼,口服1次/d,300 mg;R:利福平,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1次/d,600 mg;Z:吡嗪酰胺,口服1次/d,1500 mg;E:乙胺丁醇,口服1次/d,750 mg。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进行治疗3个疗程。
胸腺五肽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五肽,5%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1次/d,1 mg。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进行治疗3个疗程。
1.3结果测定及评定标准
1.3.1呼吸能力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肺呼吸能力进行测量观察:第1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
1.3.2 T细胞亚群含量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对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采取和流式细胞检测仪监测分析,测定患者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测量指标主要包括CD3+、CD4+、CD8+和CD4+/CD8+等水平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检测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使用t检验,P
2 结果
2.1肺呼吸能力情况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肺呼吸能力,通过胸腺五肽的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2.2免疫功能能力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相关免疫细胞含量,表现在T淋巴细胞群方面: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数量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同时CD8+水平显著降低(P
3 讨论
由于结核杆菌的形态多变和免疫抵抗性,且结核患者因结核菌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目前临床的常规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病灶和减轻症状。所以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胸腺五肽免疫制剂,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研究发现患者的免疫水平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恢复密切相关,因此将免疫制剂作为肺结核治疗的有效手段进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4-6]。胸腺五肽的主要成分为从小牛胸腺素中提取的胸腺α1,①可以有效促进T淋巴细胞成熟,②由于具有与结核杆菌相似抗原,可以有效抑制变态反应对患者的损害[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呼吸能力得到明显提高,FEV1、FVC和FEV1/FVC的功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同时本文比较了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的数量表达,CD4+和CD8+淋巴细胞是患者机体保护性免疫反应的重要记忆和功能细胞,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数量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同时CD8+水平显著降低(P
综上,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灶吸收,在临床推广中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雪元.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中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03:118-119.
[2]谢青,张亚楠,李艳静,等.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志,2014,17(12):61-62.
[3]耿书军,刘建玲,冯玉英.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7):51-53.
[4]李泽贵,杜识博,黄嘉,等.胸腺五肤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33例[J].中国药业,2013,22(19):95-96.
[5].韩,潘兆宝,王法贞,等.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17(1):4267-4268.
[6]陈虹.胸腺五肽治疗66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152-153.
[7]王爱辉,李艳静,常占平,等.胸腺五肽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免疫状态影响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22):3415-3416.
[8]王强,蔡克文.胸腺五肽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34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519-1520.
[关键词] 抗结核治疗;胰岛素;糖尿病;肺结核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2(b)-0121-02
糖尿病属于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加之日益加剧的生活压力,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1]。糖尿病患病者的免疫功能和身体机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更容易出现感染如肺结核。目前,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主要临床治疗方案为降糖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本次该院为探讨分析经过不同降糖治疗方式联合抗结核治疗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近年来就诊患者病例资料加以探究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计算随机性的选择出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内该院就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病例,其中50例采用的治疗方案为口服降糖药联合抗结核,作为本次探究的对照组患者,其中分别包括了男、女患者27例和23例,年龄分布区间范围25~72岁,平均的患者年龄为(56.9±5.2)岁;而另50例接受胰岛素注射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则为本次探究的观察组患者,其中分别包括了男、女患者26例和24例,患者年龄分布区间26~74岁,平均年龄(61.3±6.1)岁。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降糖药联合抗结核治疗,降糖药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 H12020797), 500 mg/次,1次/d,同时使用阿卡波糖 (国药准字:H1999020) 50 mg/次,2次/d,同时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为同时联合使用异烟肼(国药准字 H21022350),用药量为根据患者的病情300~400 mg/d,利福平(国药准字 H23021092),用药量为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450~600 mg/d,以及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胺丁醇(国药准字H21022349),用药量为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750mg/d、吡嗪酰胺(国药准字 H310208000),500 mg/次,3次/d,该用药方案即为临床常用的 3HREZ /15HRE方案。需要主要的是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用量;观察组:降糖方式为注射胰岛素(国药准字 H32020614 ),用药方式为每日早晚两次注射,用量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同时联合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同于对照组[2-3]。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血糖水平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病灶吸收程度[4]。
1.4 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的工具为SPSS 17.0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然后分别使用2、t检验计数资料及检验比较组间,经计算P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经统计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及进食后血糖水平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降低更为显著,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1 两组患者病灶的吸收情况统计结果
经统计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明显吸收患者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病机是其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出现障碍,或者胰岛素作用受阻,最终导致出现高血糖体征,内分泌系统紊乱[5]。本次调查研究最终结果显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空腹血糖水平及进食后血糖水平检测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降低更为显著,检测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十分关键,一旦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引发出现一系列的器官损伤性并发症,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首要问题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而胰岛素的使用是降糖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胰岛素注射降糖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的根本在于通过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充分利外源性胰岛素,从而在直接且有效的弥补了患者自身胰岛素不足的状况,快速恢复其自身体内B细胞功能,及一些残余的B细胞功能[7-8]。
综上所述,降糖治疗联合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联合肺结核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显著,而胰岛素注射降糖方案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故在治疗方案选择时应优先考虑此方案。
[参考文献]
[1] 何明仙,唐芙蓉,罗鹏,等. 对4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取不同降糖治疗方案的临床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9):39-42.
[2] 杨海英,彭溢,熊小丽,等.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5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8):27-28.
[3] 倪艳,邹永胜,刘泽明,等. 强化降糖治疗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1):38-40.
[4] 罗建奎,周春来,丘霞,等.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不同降糖治疗方案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18):1997-1999.
[5] 徐红娣. 两种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2):1882-1883.
[6] 莫子韶,胡欣,陆新虹,等.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J]. 中外医疗,2010,29(10):62.
[7] 刘永伟.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76例临床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22-1123.
[关键词]经方;白虎加人参汤;赤石脂禹余粮汤;小儿支原体肺炎;重度腹泻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5(c)-0170-03
[Abstract]Mycoplasma pneumonia is also known as 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and condensing pneumonia,is one of atypical pneumonia,caused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characterized by interstitial pneumonia and bronchiolitis changes,which accounts for 10% to 40%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children,the pulmonary lesion showed confluent bronchopneumonia,interstitial pneumonia,accompanied by bronchitis.There is a small amount of inflammatory exudate in the alveoli,which may involve focal atelectasis,consolidation of the lung,and emphysema.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 occurring disease in children,it is also a common cause of the harm to children′s health.At present,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s not ideal,and it is easy to relapse.In this paper,the effect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 Baihu Decoction with Ginseng combined with Halloysite and Limonite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 with severe diarrhea is significant,medication 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case,the author hopes to work accuratel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to deal with difficult and critical illness,and enha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lectical treatment of difficult miscellaneous diseases.
[Key words]Classical prescription;Baihu Decoction with Ginseng;Halloysite and Limonite Decoction;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Severe diarrhea
方的含义包括:①汉以前临床医方著作及方剂的泛称,《汉书・艺文志》曰,“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②经典医著中的方剂,是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③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在中医界,经方实际上就是指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05首,除去重复的38首,共计280方。《伤寒论》载药90味,《金匮要略》载药192味,除去重复的76味,共计206味。经方被誉为“医方之祖”,历代医家称其为“活人之书”,赞誉张仲景为“医圣”,经方的特点为“普、简、廉、效”。笔者从事中医基层工作1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病案。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一些疑难病上,经方有四两拔千斤之功!中医经常被人诟病为慢郎中,只能调理,急救是短板,通过这则病案可以看到中医不但能调理,更能够处理危急重症,关键在于辨证准确和经方的准确应用。现择取1例医案,供中医临床探讨及交流。
1病例资料
陈某,男,6岁。2016年6月16日因“突发高热(39.6℃)伴轻微咳嗽15 d”就诊。15 d前,患儿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因出汗较多未更换衣服而受凉,当日晚间即发高热(39.6℃),家长送至附近医院中医科医师处就诊,该医师辨证为“竹叶石膏汤证”,并开具中药及退热药美林。患儿服药后,温度波动在38~40℃,咳嗽症状未见明显好转。5 d后又至该中医师处复诊,辨为“清营汤证”,予清营汤原方。患儿服一贴药后即开始腹泻,便质稀溏,高热持续,全身冰冷,尤以四肢为甚。家人不放心换至另一中医师处就诊,仍辨证为“竹叶石膏汤证”,予中药3剂,并将生石膏量增加至96 g。患儿服1剂药后,腹泻加剧,水泄不止,每天多达30余次,昼夜不分,无法自控,口渴异常,饮不解渴,持续高热(40℃左右)不退。家人送至当地儿童医院,经胸片等检查诊断为“支原体肺炎”,予住院治疗。给予抗生素阿奇霉素每日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思密达止泻。经治疗5 d后,患儿仍高热不退(40℃左右),口渴异常,腹泻不止,手脚冰冷,精神萎靡,住院期间复查肺部胸片及CT显示左上肺炎,左侧膈面抬高,左侧胸腔少量胸水。至此,患儿情况仍未稳定,故家长于2016年6月30日17时请余会诊。患儿四诊可见:神情淡漠,精神萎靡,气息微弱,卷缩于床,面色白,眼皮耷拉,然唇色红,舌质红,中间较深裂纹,无苔,脉浮大数,皮肤冷,手脚冰凉,不畏寒,不思饮食,水泻不止,心烦,寐不安,口渴甚,不停呼叫“口渴、要喝水、肚子胀”,每天喝水达3000 ml,但仍饮不解渴。余据“大热,大烦渴,脉浮数大,神疲乏力,气微弱”,当即辨证为“白虎加人参汤证”,但患儿腹泻不止已达数十天,甚时1 d多达30次,呈水样泻,后期几乎不能控制,呈“滑脱不禁”之症状。患儿胃纳极差,不思饮食,只欲饮水,精神萎靡,神情淡漠,气息越来越微弱,家属和院方皆很着急,期间医院还下达“病危通知书”。余观患儿身体已经因泄泻而严重脱水,电解质已严重紊乱,故遵循张仲景《伤寒论》“急当救表”,当先止泻,纠正患儿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紊乱,故立即予赤石脂禹余粮汤,急煎服,处方:赤石脂30 g、禹余粮30 g。当晚22时服药约150 ml,孩子自诉太累,之后便沉沉睡去,整夜无事,直至第2天凌晨5点醒来,再服100 ml,下午13时大便,已是糊状,患儿腹泻已基本控制,此时再“救里”,清肺热,补阳气,予白虎加人参汤急煎服,处方:生石膏15 g、知母10 g、炙甘草6 g、粳米50 g、人参1根。第1次服药约20 ml,半小时后患儿诉“肚子痛”,并咳嗽加剧,突然咳出一大口黄黏浓痰,之后就渐渐未再叫“口渴”。3 h后,患儿自诉身热,摸其后背有微微出汗,至晚20时许测体温38.3℃,又加服白虎加人参汤药30 ml,至晚上21时,摸患儿手足已经回暖。期间患儿一直安静睡觉,再未叫口渴。晚上22时医生查房血氧95 mmHg,7月2日早上8时许测体温37.3度,血氧99 mmHg,咳嗽咳黄痰增加,背上微微汗出,患儿开始要吃东西。下午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等均已正常。
2讨论
该患儿起因于“外感”,发病时节为芒种,主症为“高热、咳嗽”,中医诊断当属外感肺系疾病,据后来患儿的治疗可以反推出当属“白虎汤证”,由于被中医师误诊为“竹叶石膏汤证”“清营汤证”,大伤患儿正气,而致“坏病”―腹泻不止,下焦虚寒,此为表里同病,寒热夹杂之证。据《伤寒杂病论》条文:(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救里,后身疼痛,轻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此时应当“急当救里”,故应当先治疗泄泻。该患儿腹泻不止已达数十天,甚时1日多达30次,呈水样泻,后期几乎不能控制,呈“滑脱不禁”之症状,即《伤寒杂病论》所谓“自下利”,之前一中医师会诊后予“四逆汤”一剂,泄泻并未止住,提示患儿之泻不在中焦,当为清营汤误治之坏病,伤及营阴,损伤肾阳,致肾虚寒不能温化收涩,故大便泄泻1日多达30次,滑脱失禁,而成“自下利”,符合《伤寒杂病论》中赤石脂禹余粮方汤证。《伤寒杂病论》关于赤石脂禹余粮方的条文有:(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方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源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治误下后心下痞硬、下利不止者,后世医家多施用于大肠滑脱失禁之泄泻。《医方考》曰:“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虚里,邪热乘其虚,故利;虚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无中焦之证,故曰病在下焦。涩可固脱,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镇固,故用禹余粮,然惟病在下焦可以用之。”《伤寒来苏集证》曰:“利在下焦,水气为患也。唯土能制水,石者,土之刚也。石脂、禹余粮皆土之精气所结;石脂色赤,入丙,助火以生土,余粮色黄,入戊,实胃而涩肠,总理下焦,实中宫之机也,且二味皆甘,甘先入脾,能坚固堤防而平水气之亢。”辨证准确,疗效立马显现,古代医家用“效如桴鼓”来形容经方的疗效,服药后患儿泄泻立即止住。
《伤寒杂病论》关于白虎加人参汤方的条文众多:(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方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与之则呕利而腹痛;诸亡血虚家,亦不可与,得之则腹痛利者,但可温之,当愈;(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愧,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E。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222)(接上条文)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杂病论》中对白虎加人参汤的条文记载有如此多条,可见,白虎加人参汤证在临床非常常见。该患儿诊时的症状可总结为“大烦热,口大渴,气微,虚烦难眠,神疲气微”,舌脉为“舌质红,舌质中间有一条较深裂纹,无苔,脉浮大数”,舌质红为内有热,舌质有裂纹为胃津液亏虚,无苔为脾胃之气亏损不复,脉浮为外感表证,脉数为实热,脉大为进,即病情正在进展当中,如不及时治疗将产生变证,故应当辨证为“外感热证,气阴两虚证”,据《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即病当仍在阳明经气分,结合患儿曾服“竹叶石膏汤”“清营汤”而致正气受损,现有症状“神疲,气微”为阳气亏虚,故可综合辨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同赤石脂禹余粮汤一样,患儿服药后,病症立即解除,可谓“效如桴鼓”。
经方的特点为“普、简、廉、效”,药味简单,当以一至二三味组成,。通过这则病案,可以看到经方的“普、简、廉、效”。赤石脂禹余粮方仅2味药,价格才1元多;白虎人参汤仅5味药,除人参外,其余药皆不超过10元钱一贴,真正是“价廉”。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使用经方,其既可降低医疗费用,也可以推广中医。从经方入手,读懂经方,正确使用经方,真正突出中医特色,需要中医临床工作者去继承、摸索、总结,将中医精髓发扬广大。纵观中国医学史,笔者发现:不懂经典,不“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
[参考文献]
[1]张机.伤寒杂病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7,26,31,43-44.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
[3]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8,35.
[4]郝万山.郝万山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14.
[5]成无己.注解伤寒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6,61.
[6]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
[7]莫文泉.经方例释[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10.
[8]钱潢.伤寒溯源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3.
[9]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M].北京:人民l生出版社,1993:16.
[10]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0.
[11]柯韵伯.伤寒来苏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32,47-48.
[12]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22.
[13]郑钦安.医理真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6.
[14]朱章志,李赛美.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78,228.
[15]吴昆.医方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4-15,35,37.
关键词:健康教育;肺结核;预防;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27-02
1什么是健康教育和肺结核
1.1健康教育的定义: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1.2肺结核的定义: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它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只有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发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肺结核健康教育的方式
2.1口头宣教:口头宣教是最主要和直接的肺结核病教育方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务人员利用对肺结核病人诊治过程中,对病人和家属讲解疾病的防治知识,采取主动或问答的形式,口头宣传具有印象深刻,容易接受和方便等优点。医务人员针对不同的病人,根据肺结核病情的特点和结合病人的自身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接受性。
2.2文字宣传: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可以利用标语、条幅、传单、黑板报、小册子以及宣传画等方法来进行肺结核健康教育,这些方法具有内容通俗易懂,语言精简,保留时间长,反复加深印象等优点,肺结核患者和公民一看就懂,提高对肺结核病的警惕性。病人还可以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疗室观看、咨询肺结核预防知识,增加预防肺结核疾病的知识。
2.3大众传媒:政府应该利用广播、电视、电台等媒体具有覆盖面广,效果好,收获大等优点来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反复的加深患者和公民的预防意识。
2.4其他: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可以组织肺结核病预防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去社区或者农村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去宣传肺结核预防知识,总之,采取综合的形式,对患者和人民群众进行多种多样的肺结核健康教育。
3健康教育在肺结核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率高、传染性强,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普及肺结核预防知识,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肺结核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肺结核预防中患者的心理素质:我们都知道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具有治疗时间长、恢复慢等特征,从而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多不良影响,因此肺结核患者常常自感被别人厌恶,易产生自卑、忧虑、多疑、恐惧等心理。 因此,这时就特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肺结核病知识的了解,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关爱患者,消除患者对肺结核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对年轻患者,使年轻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最终达到真正的治愈。
3.2健康教育有利于肺结核病的治疗:肺结核病人一经确诊得了肺结核病,由于种种原因,会背上沉重的思想负担,同时又加上缺乏正确的肺结核防治知识,致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患者的病情不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和预防,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许多患者对结核病治疗缺乏基本的了解,一看到病情有些好转或者治疗药物出现一些副作用就中断,还有一些治疗患者迷信思想严重,不相信科学,对肺结核治疗缺乏信心,听信传闻、看广告用药、迷信江湖医生,这些思想和做好不仅使肺结核患者得不到很好治疗,反而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更严重的是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肺结核防治过程中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加强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了解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和不规范治疗的危害性,积极主动地配合规范治疗,使患者在最佳的治疗期间得到最好的治疗。从而有利于患者肺结核病的治愈。
3.3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预防肺结核病的意识:肺结核病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并不是少数患者认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绝症。只要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大力宣传肺结核病的社会危害性,普及肺结核防治知识和国家政策,对于提升全民肺结核防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的局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总结
肺结核病史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肺结核病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在防治肺结核病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关键词: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预防措施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肺结核疫情在我国的情况十分严重,我国肺结核患病人数据世界第二位。根据现代的医疗水平,若是肺结核疾病能够及时发病并给予规律合理的理化治疗,有望治疗痊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失败病历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慢性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对慢性传统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下文将对这两方面内容做出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50名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27名男性,23名女性,年龄为8-82岁,平均年龄为(44.2±1.2)岁;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其中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为6-80岁。两组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对比的分析方法,根据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传染源的特点和传染规律,找出预防治疗对策。
1.3判断标准
根据两组康复率的统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判定2014年1月-2014年6月患者的预防治疗对策的有效性。或者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方式为SPSS21.0,P
2、结果
2.1肺结核治愈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显著(P
2.2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均P
3讨论
3.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
(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传播率高。我国约有5.5亿人口已经受到肺结核感染,其感染率为44.5%,其中受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居多, 0 岁~14 岁儿童的受感染率仅为9%,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也在增长。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受感染率高于农村人口。
(2)耐药性强并在这年上升。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为结核菌,此菌体的耐药率达到27.8%,该病菌的初始耐药率为18.6%,而其继发耐药率则达到46.5%。并且此病菌趋向于耐多种药物,针对肺结核的主要治疗药物的耐药率更高。
3.2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预防策略
(1)加强肺结核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和健康知识教育。为了提高大众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应承担起肺结核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知识教育的任务。国家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册等途径宣传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和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治等预防知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并的重视,促使民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
(2)接种免疫预防疫苗。目前,我国已有的卡介菌免疫疫苗针对新生儿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是此免疫疫苗用于成年人其预防作用相对差些,因为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随年龄的增长期传染率也越高,成年人患结核病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需要相关的疾病预防部门不断研发新的结合预防疫苗。
(3)加强医防合作。各非机构机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的诊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结核病的早期治疗和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控制有着直接影响[2]。因为非机构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国家流行病学知识的了解和防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针对此类病症患者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或是误诊而导致其传染源逐渐扩大,进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非机构义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4)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化学药物预防措施是肺结核疾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传播。通过体检对感染由结核杆菌且其试验成阳性的群体根据具体情况,给其服用预防药物。以遏制结核杆菌的进一步传播和结核病的形成。
总之,对于肺结核疾病来讲,首先需要对医院慢性传染源特点分析,针对性制定预防策略,确保肺结核患者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预防及控制
【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43-02
肺结核病为临床常见呼吸道慢性传染病,我国结核病高发,且近些年来结核杆菌耐药情况频出。老年人自身机体免疫力不高,且各组织器官功能退化,易受肺结核病的侵袭。老年肺结核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肺结核病人发病隐匿,病程冗长,合并症状繁多,临床容易误诊耽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195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分析老年肺结核的特点与临床诊治一般方法,总结老年肺结核预防及控制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86例,女64例;年龄58~88岁,平均年龄(69.3±5.2)岁。其中有感染结核杆菌史的患者28例。
1.2方法:对150例老年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影像学的检查结果以及其并发症的情况,总结老年患者肺结核预防以及控制的对策。对所有的老年肺结核病人都实施常规的抗结核治疗。治疗方案:初治患者的治疗方案为2RHZE / 4RH,复治患者的治疗方案为3RHZE/6RH或者 2RHZES/6RH。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充分均衡的营养支持,并督促患者保持适量运动。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分析。
2结果
老年性肺结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老年肺结核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主要以胸闷乏力、咳嗽咯痰等为临床表现;2.以男性居多;3.影像学结果显示,多为双肺发病,与之前相比,慢性纤维空洞型及血行散播型肺结核病人的人数和比例均有增加,且并发症多;4.患者病程冗长,多见复发;5.痰涂片中,结核杆菌的检查阳性率高。
关于老年肺结核预防及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控制传染源:肺结核病人携带大量结核杆菌,是主要传染源,容易给周围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带来潜在的危害。据文献报道,结核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段,且在没有治疗前,每年约可使10个健康人受到感染。所以,任何疑似肺结核的病人必须进行X线胸片影像学检查,一旦确诊,应当立刻隔离,且严格按照结核并的化疗原则进行治疗。2.卡介苗预防:对易感人群提前接种卡介苗,并注意营养和休息,督促其进行适量运动,以提高自体的抵抗和免疫的能力。2.切断传播途径: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因此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环境和个人卫生,督促病人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的流动。4.药物防治:防治药物主要有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以及乙胺丁醇等,并对其制定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全程指导。
在药物防治方面,可根据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体质、体重、肝肾功能等状况,给予化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1.注意老年患者的药敏试验结果和既往用药史来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2.对其给予减量用药,以防止药物剂量过大导致不良毒性反应;3.最好选用毒副反应较小的药物;4.如果老年肺结核患者耐受能力较差,可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案SHE进行治疗;如果老年患者多药耐药,可适当给予具有抗结核功效的抗生素;如果老年患者肝肾功能较差,可应用利福喷丁或力排肺疾。
现如今,生物医学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专家学者已初步了解了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机制,免疫疗法在如今的抗结核化疗中也发挥了很大功效,因此在进行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如微卡胸腺肽可改善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辅助增强化疗的效果,同时可以促进病灶的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综上所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老年肺结核传染的特点,同时重点做好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 黄学锐. 老年人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24(6): 406-409.
关键词:肺结核病 防治
引言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仍不可忽视,防治肺结核病主要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经,保护易感人群的办法,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一、建立组织 加强领导
1、对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应群集群力,层层负责、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建立组织机构,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疾控中心、社会医院、居委会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或定期组织,检查、监督、研究布置等工作。
2、疾控中心防治机构,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督促防治工作。
3、由疾控中心领导、与社会医院、社区居委会派专人成立防治小组,主要协调、落实、反馈防治工作,负责对结核病人的防治和管理。
二、宣传教育
1、为了使病人对肺结核病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有所了解、懂得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广播、墙报、电视、讲座等形式进行防治知识的宣传,动员人人积极参加防治工作,协助好疾控中心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对患肺结核病人思想上做好细致的工作,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介绍预防与治疗的意义与方法,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上进行妥善安排,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身体早日康复。
三、防预诊断措施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因此控制结核杆菌在空气中传播,是预防肺结核病的关键,必须做到防有措施,治有办法,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
1、为巩固并提高防治成效,需进一步提高病人发现力度,鼓励他们“三报”自报、互报、代报。同时开展“三查”有临床症状者查,有线索者调查,有和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普查,通过X线胸片,CT、痰涂片、PPD皮肤试验,细菌学等检查得出分析,就能早发现病人。
2、把好对普查人员身体检查关,如发现有肺结核病人进行登记,建卡、并及时隔离治疗,待痰检转阴后再工作和社交。
3、控制肺结核病人的传染和蔓延,除隔离治疗外,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的不随地吐痰,病人痰液规定吐在配有2%媒酚皂液容器中,集中处理
4、为提高人体对结核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感染人群患肺结核的机会,新生儿、婴幼儿,青少年及结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法进行皮肤试验,筛选肺结核病人,对密切接触肺结核人员视情况可药物预防。
5、配合好改善病人的生活卫生,是肺结核病防治的重要条件,合理营养饮食,坚持“四高”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同时居室要保持通风,采光要好,并定时空气消毒。科学地安排适当运动、增强病人体质、降低感染率,促进疾病早愈。
6、为了加强防治工作力量,知识的普及,举办结核病学习班,培训各单位防治人员,积极地配合疾控中心,社区医院对肺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工作。
7、隔离是彻底切断肺结核病传播的重要环节,除少数重症病人住院外,大多数病人都分散在家中隔离和治疗,对于耐药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人,经长期治疗,肺部仍有活动性结核病人,痰检阳性或阴性者,应集中隔离治疗和管理。
四、治疗
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案依据病理情况,药物特点合理制定,促使病灶愈合,和防复发,抗结核药物治疗原则,强调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五项原则。
1、一旦发现病人,必须早期规律性用药,是消除传染阻止疾病发展,避免肺组织破坏的重要环节。
2、全程化疗方案,为强化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实行对肺结核病人初治疗法和复治疗法,初治疗法,主要是初发和痰检阳性的病人。复治疗法是经初治疗法失效后,产生耐药性和慢性纤维空间性肺结核病人,痰检阴性或阳性X线胸片有活动的病人。
3、联合适量用抗痨药,彻底治疗,避免复发,对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化疗方案,初治以2S(E)HRZ/4HR等六个月的短疗法。复治疗法以2SHRZE/6HRE八个月疗法等。对少数经化疗不佳的肺结核病人,可实行长期集中管理和治疗。
4、用药注意事项,抗结核化疗药物遵循原则,注意观察药物付作用和不良反应,并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5、并发症的处理,患肺结核的病人少数由于病情长,耐药、不规律的用药等导致疗效差,体质弱、并发症多,对治疗和预后都有很大的影响,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如慢性纤维性空间性肺结核导致心肺功能衰竭等,自发性气胸、脓胸、大咯血等。在有效的化疗条件下,要及时妥善积极地治疗并发症。
6、对查有肺结核病和接受治疗的病人要认真登记和建立资料、档案,对每个病人治疗情况均有病历详细记录等进行分析、评价、定时组织随访、复查、指导防治措施。
五、总结语
综合上述,肺结核病这一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是个重要性公共卫生问题,它造成相互传播引起疾病,严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肺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预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3例肺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53例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10.5~72岁,平均年龄34岁。53例中,浸润型肺结核18例;慢纤洞型肺结核15例;单纯结核性脓胸19例;毁损肺1例。53例中,患者有咯血症状的12例;痰菌阳性10例;霉菌球16例;糖尿病11例;其他4例。
1.2方法 53例肺结核患者中,全肺切除9例;肺叶切除26例(其中左肺叶切除9例,右肺叶切除17例);胸膜剥脱术11例;楔形切除4例;复合肺叶切除术2例,其他1例。53例患者在术前的治疗均达到9个月以上,平均治疗时间为12个月,术后进一步进行治疗。
1.3结果 53例中发生手术并发症的9例。9例中术后急性呼吸衰竭1例,经呼吸机治疗后治愈;肺不张3例,经气道雾化吸人及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治愈,血胸2例,经剖胸止血1例治愈,1例死亡;脓胸2例,均治愈;支气管胸膜瘘1例,治愈。
2分析讨论
2.1手术治疗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手术治疗是肺结核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对于严重的、不可逆的病变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肺结核手术治疗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的治疗主要是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速度快,大大降低了严重肺结核患者的死亡率,也是肺结核患者的治愈后并发症、复况得到了好转。在肺结核治疗中,一般建议采用药物治疗,逐渐的控制病情,以达到治愈目的。对于部分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治疗肺结核疾病中,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一方面,要确保断面病灶的完全切除,避免疾病的复发,使肺断面再无病灶活动。另一方面,尽可能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缩小切除面积,尽可能保留病灶外的肺部组织,以发挥肺部的功能。手术治疗对于难治性肺结核、复发性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病灶、肺叶的切除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结核并发症及复发率。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该病的发现快,诊治早,也降低了肺结核疾病的诊治难度,近年来,手术治疗肺结核的重症患者逐渐减少,全肺切除患者呈递减趋势,手术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却不容忽视,对肺结核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2.2肺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血胸、脓胸、肺不张是肺结核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支气管胸膜瘘也可称为支气管残端瘘,主要是因为支气管残端内膜结核缝合不严或伤口难以愈合造成的。此外,支气管的炎性病变,患者本身的身体条件(如患者手术身体较弱,有贫血、发热等情况)也容易造成该并发症。该病症在肺结核全肺切除患者中的发病几率较高,术后发病几率为5%~10%,当发现患者术后10d后胸腔引流管持续漏气,或有呼吸突然困难、呛咳、痰量增多、咯血等症状,应引起警觉,进一步利用相关手段进行支气管胸膜瘘的确诊。例如,于胸腔内注入亚甲蓝液 咳出痰液带有蓝色则可确诊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结核播散也是肺结核手术治疗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痰菌仍呈现阳性,病灶发生转移。脓胸的发生机率在2%之间,其主要诱发原因为胸腔污染、术后冲洗不彻底、胸腔内有残留积液等原因造成,多发生在术后5~7d,临床表现患者体温逐渐升高,可达39℃以上。肺不张主要表现为疼痛、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少见血压降低,严重可引起休克。肺结核术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手术效果,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伤害,还有可能引发一些医疗纠纷。
2.3肺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 通过临床研究,有效的防治手段对降低肺结核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对于肺结核需手术患者,在术前必须进行有效的抗痨治疗,用药需持续半年以上,以确保疗效。对于难治肺结核,术前保留两种以上敏感药物,术后的治疗更要重视,一般用药要在一年以上,以巩固手术效果。
针对不同的肺结核术后并发症,要采用不同的防治手段。如血胸的防治,主要靠术中的精细操作,合理使用血制品、抗纤溶剂及促凝剂;如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发生突然间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及时的置患者于侧卧位(术侧在下),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结合患者病情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长期不愈患者行开放式引流术。对于结核播散的防治主要从术前、术后的治疗入手。一方面,要确保术前治疗的科学性、有效性,较好的控制患者痰菌,避免术中、术后结核病菌的播散。另一方面,术后应坚持6个月以上的化疗,结合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术后治疗时间,以确保疗效。对于脓胸的治疗主要从手术的仔细度入手,确保术后胸腔冲洗的彻底性。密切关注患者术后体温,对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穿刺抽液治疗,同时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支持治疗。如治疗效果不佳,选择合适的时机行开放式引流术,确保患者疾病的治愈。肺不张是肺结核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防治主要从术前、术后两方面进行。术前: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呼吸训练,引导患者有效的进行咳嗽;对吸烟患者进行戒烟治疗;对有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3结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肺结核疾病的治愈率已达到很高,人类已逐渐的摆脱该疾病对人类生命的威胁。对于一些难治的、病变不可逆的、耐药性强的肺结核疾病,当前还只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这部分人约占肺结核患者的4%左右。如何防治肺结核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确保肺结核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当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术前、术后的科学治疗,及肺结核患者手术实施的时机选择和对手术细节的重视。通过有效的防治,手术治疗肺结核疾病的效果会更加突出,会给更多的肺结核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ituation
YANG Hui-jun
(Tianjin City Hang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Tianjin 30048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has added an additional difficult to TB control in China.Moreover,many factors such as drug resistent TB,floating population,spread of AIDS,poverty and poor quality of TB control make the situation more serious.This study aims to anaylse the objective and policies about TB control through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ics of floating population.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in the control to floating population: difficulties in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deficiencies of effecitive mechanisms to clinic-prevetion cooperation and trans-regions coopration management,worse delay of early diagnoses,lack of knowledge awareness about TB control and high risk of co-infected by TB and HIV.This objective is to provide estimates about how to control the spreading of TB in floating population
Key words:Floating population;Tuberculosis;Prevention and control流动人口目前主要用于中国,它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数逐年增加,使我国结核病控制又增加了一个难点,特别是耐药结核病、人口流动、艾滋病蔓延和贫穷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结核病控制效果不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全球结核病疫情仍很严峻[2]。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可能导致结核病疫情进一步恶化[3]。近年来,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控工作成为结核病防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进行分析,为以后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在此类人群中蔓延提供依据。
1流动人口结核病的流行特点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他们主要从事的职业包括生产、运输、农林木渔、商业及服务业。同时该人群因经济收入低、生活居住条件差、就业不稳定、防病意识弱、流动性大等特点[4],造成流动人口结核病疫情远高于城市人口,成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流动人口中肺结核患者多为青壮年打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疫情较高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发病后多因症就诊发现,患者不及时就诊和未及时确诊发现的比例较高,从而导致结核病发患者数的大量增加[5,6]。
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公共卫生问题逐渐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2005年将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列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实施计划》中[7]。但是由于流动人口的高流动性,使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存在相当的困难。
2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问题
2.1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难度大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多为劳动强度大的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状况差、患病前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加大了患者治疗管理中难度[8]。对于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在确诊过程中已经花掉了大部分积蓄,很难再有足够的钱支付后续治疗以及昂贵的生活费用,这可能导致一定数量的患者丢失[9]。因此仅制定减免政策远远不够,还应该充分考虑到流动人口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支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甚至交通补助,同时加强对用工企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以杜绝患病工人被辞退现象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经济困难。
2.2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缺乏医防合作和跨区域协作管理在归口管理中医防合作是结防机构患者来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渠道,对缩短确诊延迟有明显影响。由于流动人口患者大量迁出,在输入地与输出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和协作机制,使得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系统管理更加困难[1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效果欠佳,转出患者的总成功治疗率仅为32.5%,而代管患者的成功治疗率为90.0%,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重新登记率太高,且又无法评价其治疗效果。另外部分"代管"患者随访检查信息反馈也不及时,需要转出地结防机构多次追踪,才能得到治疗转归信息[11]。流动人口中的肺结核患者回原籍,会明显降低我区结核患者的管理率,而回原籍后是否到当地的正规结防机构接受治疗和管理,会影响患者的治愈率和结核病的疫情控制[12]。目前国家缺乏对转入病例管治效果的评价机制,致使转出患者的管理产生脱节,严重影响了转出病例的管治效果。
2.3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时间延误严重 中国肺结核诊断延误时间为25~71d[13],在我国流动人口多数由于文化程度低使患者健康意识及卫生保健观念差,对可疑症状无觉察意识,使其不能及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当连续咳嗽超过2w,会怀疑自己得了结核病只有24.5%,说明人群对结核病的觉察意识差。无咯血症状者首诊延误时间长,证实了咯血是促使患者及时就诊的重要因素。基层卫生机构没有及时怀疑和不能及早诊断结核病,对患者进行多次的重复性治疗,不仅增加了就诊次数,而且耽搁了确诊时间。所以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怀疑和诊断结核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4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不够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患病前接受过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的人数仅为38.8%,提示针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存在较大问题。在接受过有关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患者中,仅有45.2%的患者接受过政府政策宣传,提示结核病防治政府政策宣传远不到位。所有的被调查者对肺结核预防、治疗和政府政策知识的需求率均超过70%,反映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迫切需求[14]。
2.5流动人口是结核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高危人群 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流动人口中多数是正处在性活跃期的青壮年人,是性病和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艾滋病发病率的迅猛增加,也使结核病发病急剧上升。感染了结核菌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每年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5%,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甚至达到50%;而HIV阴性的结核菌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为5%~10%[1]。因此在艾滋病高流行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中结核病患者的大量增加,给结核病控制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3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和对策
3.1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主要目的 是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完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程序,降低流动人口中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3.2 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的对策
3.2.1加强政府经费投入和适当增加防痨人员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将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纳入区域结核病控制规划,各级政府要保障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经费持续地投入。随着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日益增多,应适当增加基层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满足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3.2.2 加强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 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机制,加强各地区间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建立对转入地结防机构的监控考核机制,要求转入地结防机构大力配合,负责转入和到位病例后续的治疗、管理和效果评估加强结核病控制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区域整体卫生资源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利益,而不是追求控制本地居民的结核病疫情,只有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最有效地对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发挥推动作用。
3.2.3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在政策上扩大医疗费用的减免范围,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减轻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助于督促患者完成疗程。
3.2.4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传力度 加大对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门诊医生对初诊患者的宣教工作,以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各地应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深人工地、厂矿、餐饮服务等流动人口集聚行业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使这一群体中有可疑肺结核病症状或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外来人员到所在辖区结防机构就诊[15]。
3.2.5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研究 在我国对流动人口结核病状况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有大量未知领域有待探索。流动人口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及患者管理还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而关于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转出后的治疗管理情况以及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在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控制现状依然严峻,并且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重重问题,经过近几年积极努力的探索,已经初步形成我国目前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并取得一定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关注及相关利好政策会进一步加强,更加完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策略和实施体系,加强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督导管理,要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获得结核病医疗服务公平性,保证流动人口能够接受抗结核免费治疗,让他们享受到国家和结核病防治项目地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最终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屠德华,万利亚,王黎霞.现代结核病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9.5:180-196.
[2]李雪,姜世闻.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状况与对策略[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0):561-563.
[3]陈涛,唐,唐晓君.对中国流动人口结核防治工作干预策略的循证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4):371-375.
[4]黄梨煜,吕书红,任学锋,等.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3):187-190.
[5]陈其琛,雷宇,吴桂锋,等.广州市2003-2007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特征[J].广东医学,2010.31 (24): 3260-3262.
[6]穆卫明.苏州市2008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3):32-3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006-2010年实施计划[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
[8]甄延城,李荔,徐凌忠,等.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8:561-563
[9] 陈静,魏晓林,李洪娣,等.上海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接受治疗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37-340.
[10]庞学文,李尚伦,项目管理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作用[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7):404-406
[11]管红云,杨应周,谭卫国等,深圳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管理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192-1194
[12]高铁杰,刘丽娜,韩跃飞.北京市昌平区流动人口肺结核病例回原籍原因及追踪结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5):241-243
[13]段琼红,钟荣,汪鹏等,涂阳肺结核患者诊断延误及影响因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2):231-235
关键词:结核病;居民;防治知识
为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了解我市大众人群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探索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2013年2月~4月,奎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有关人员在全市5个街道办事处38个社区居委会,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并对不同目标人群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活动,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奎屯市5个街道办事处38个居委会18~65岁的常住居民。
1.2方法 设计单项选择题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现场问卷调查。调查者均为奎屯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前统一培训、统一标准。问卷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特殊情况下,由调查者代填写。调查点设在各社区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30人,共发放1150张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30张。内容:①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等。②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行为:?K是否知晓结核病或肺痨病;?L是否知晓肺结核病有传染性;?M患肺结核是否有咳嗽等症状;?N肺结核的确诊方式;?O肺结核病是否可治愈。③治愈肺结核病主要措施认知:?K是否知道治疗肺结核病的最短疗程;?L是否有必要按时服药;?M周围有人得了肺结核病会怎样做。④对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认识:?K患肺结核病会到哪里看病;?L患肺结核病是否有免费治疗。?M肺结核病的主要信息来源。调查内容共11道问答题,答题形式为选择题。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1130人,其中男性610 人,占54%;女性520人,占54%,年龄在18~65岁。汉族905人,占80.0%;哈族200人,占17.7%;维吾尔族21人,占1.9%;其他4人,占0.4%。文化程度:文盲56人,占5%;小学192人,占17%;初中542人,占48%;高中以上340人,占30%。结核病患者102人,占9%;密切接触者(家人、同事,室友)158人,占14%;居民870人,占77%。
2.2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 有927人回答正确(认为有规定的减免政策),占总调查人数的82%;认为不存在免费或不知道的有203人,占18%。怀疑得了肺结核病认为最好去疾控中心结防科看病的有678人,占60%;去定点医院的有249人,占22%;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113人,占10%;去私人诊所的有90人,占8%。
2.3对治愈肺结核主要措施的认知 认为治愈肺结核需6~8个月疗程(回答正确)的只有63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9%。认为服药以后症状消失,仍然继续坚持服药(回答正确)的67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0.0%。周围有人得了肺结核,不会和他(她)来往的占20%,会给予必要的关心和照顾的占60%,不好说的占20%。
2.4肺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 听说过肺结核病的为102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0.4%;知道肺结核病有传染性的998人,占88.3%。
2.5对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可疑症状、发现方式的认知 对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可疑症状、确认肺结核的主要方式,回答正确的分别占79.0%、92.6%、60.2%,见表1。
2.6获得肺结核病知识的途径 居民获得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32.0%),其次为宣传单、标语、墙报等(31.0%),学校(10.2%)、聊天听人说(9.8%)也是获取的来源之一,网络和报刊方式获取低(分别为5.0%、2.5%),见表2。
3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拥有正确的观念和足够的知识,从而能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结核病健康教育是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已列入《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1]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年版)》[2]中。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8%的人不知道患肺结核病可享受相关免费治疗政策,极易造成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迟和不规则治疗。怀疑得了结核病要去定点医院看病的仅占22%,这是因为我市"三位一体"政策于2013年初开始推行,大部分市民仍未改变去疾控中心结防科就诊的意识,提示我们应加大这两方面的宣传,使患者能够正确就医,不跑冤枉路。
绝大多数被调查人群听说过肺结核且知道结核病有传染性,说明近几年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治疗肺结核病所需最短疗程的知晓率仅为55.9%,认为应该对结核患者给予必要关心和照顾的也只占60%,说明大众人群对治愈肺结核主要措施的认知不高,信心不足。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有效预防的前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人群对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发现方式回答正确率不高,分别为79.0%和60.2%,提示我们仍然需要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知识,克服随地吐痰等不良行为。
目前奎屯市居民获得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32%)、宣传单、标语、墙报(31%)等,这与目前的宣传方式基本一致。从网络(5%)、报刊(2.5%)获取的很少,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不相符。一方面应该继续加强广播电视等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同时利用手机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体多加宣传,挖掘网络在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注重不同信息渠道的特点,这涉及到其他系统,建议由政府、行政机构加强与网络企业协调沟通,建立一个长效机制。
调查结果提示: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大众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结核病的社会危害性,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的要求,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的途径、方法、内容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使结核病患者能够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享受到政府免费检查、治疗的政策,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肺;患病率;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46-02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Positive Cases of PPD Test Among Students/ZHANG Shu-ji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Maanshan,Maanshan (243011), Anhu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pulmonary TB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Maanshan city,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epidemics of TB in schools. Methods The active pulmonary TB cases, which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of students for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2007, and PPD test result and the later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in the same populations 3 years earlier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PPD test was 11.07% and the strong-positive cases of PPD test received the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of their own accords. In the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the strong-positive PPD cases after 3 years, the positive rate was 5.08% in the students who had not received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and none was found among those who had received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outbreak of tuberculosis in schools, the precautionary treatment should be enhanced among storng-positive of PPD students.
【Key words】 Tuberculin test; Tuberculosis, pulmonary; Prevalence; Students
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好发于冬春季节,人群普遍易感。学校是人群聚集、高危易感人群集中的地方。为防治肺结核病在学校中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马鞍山市于2004年10月在全市的中学和大学开展结核病的筛查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4年10月马鞍山市辖区32所中学初一、高一学生和1所大学入学新生共20 022名为检测对象,其中初一学生6 795名,高一学生9 003名,大学新生4 224名。2007年,当时的初一和高一学生已进入毕业体检阶段,大学新生已经是大学三年级学生,故对中考生、高考生和大三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
1.2 方法
1.2.1 PPD检测 由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PPD检测,检测前进行培训。统一使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长的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剂,于被检测者左前臂掌侧下1/3处皮内注射PPD试剂0.1 mL,72 h后观察反应。以局部硬结直径>10 mm为阳性,硬结直径≥15 mm或局部出现水疱或溃烂为强阳性。
1.2.2 结核病筛查 先进行X线胸透,发现肺部有异常阴影,再行胸部X线摄片和痰涂片检查。肺部有活动病灶或痰涂片检查阳性即可诊断为肺结核。
1.2.3 预防性治疗 对PPD强阳性者,在排除肺部活动性病灶后,在其自愿情况下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方法为:(1)利福平0.45 g+异烟肼0.3 g,口服,每日1次,共4个月为1个疗程。(2)母牛分支杆菌菌苗(微卡)22.5 μg,肌肉注射,每2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PPD检查及结核病检出情况 学生阳性率为11.07%(2 217/20 022),强阳性率为5.12%。见表1。无论是强阳性率还是总阳性率,均为大学新生>高一学生>初一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1 ,P<0.05)。
2004年10月对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了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共诊断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3例,总检出率为64.93/10万。PPD阳性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5.86‰。
2.2 预防性服药情况 对没有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的强阳性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给予预防性治疗,共预防性治疗学生149名,占强阳性者的14.54%。
2.3 3 a后体检情况 2007年,当时的初一和高一新生已进入毕业阶段,分别进入中考和高考准备阶段。在高三学生高考前的体检中发现5名学生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3 a前的PPD检查均为阳性,都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初三学生中考体检中发现5名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有4名学生当时检查为阳性,也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期发现大学三年级学生中只有3名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学生。未经预防性治疗的PPD试验阳性学生未检出肺结核。
3 讨论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结核感染率为44.5%[1]。 笔者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结核菌感染率为11.07%,其中强阳性感染率为5.12%。这可能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纯,接触传染性病人的机会相对较少,且学生的卡介苗接种率高,对结核菌的继发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有关。
有关资料已证实,结核菌感染后,发病高峰年龄为0~4岁和16~24岁[2]。而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马鞍山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生过1起学校肺结核局部爆发流行的事件:在学生宿室同一走廊里住的学生中,1~2个月内出现了20余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因此,应特别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监测和保护。传染源控制良好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3],可以降低发病率。2004年检查后动员PPD检查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但仅有200名中学师生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占总强阳性人数的11.4%,其中学生147名,占14.3%。体检中发现的活动性肺结核的学生基本都是PPD强阳性的学生,仅有1名学生是阴性,发病的学生没有进行预防性治疗,而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学生中强阳性学生除少数因药物反应外,都进行了预防性治疗。只有3名学生发现了活动性肺结核病。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预防性治疗的效果是肯定的;对照实验结果也显示,预防性治疗的保护率可达70%[4]。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结核病易感者的聚集场所,一旦出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可形成局部爆发流行趋势。学生属高危人群,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确实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4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2:1.
[2]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454-455.
[3] 屠德华.结核病专业论坛结.核感染的预防性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