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

第1篇

外资企业的优势是资金足、人才多、技术强、管理规范;国有企业的优势是网络宽广、历史悠久、硬件较好;而民营企业的优势是价格低、创新快、理念新、机制灵活。同时,国有企业刚刚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长期分割运营造成组织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呈现出“小、少、弱、散”的局面,多数还不具备规模效益和竞争优势。虽然拥有众多网点,但全系统网络往往是行政管理上的意义较大,而在业务整合联通上的意义较小,其整体优势和网络优势得不到发挥,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距较远,难以应对国际化的竞争和挑战;民营企业则存在着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资源紧张、后劲不足等问题而难以与外资、国企平分天下。为了顺应规模化、集约化、系统化的发展方向,不断趋向管理精确、标准统一的评判指标;达到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取悦客户的目的,各企业都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比拼实质上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比拼,谁能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独占鳌头,谁就能在市场上旗帜高扬。

这个根本问题,各企业的领军人物都注意到了,不少企业都以高度重视,大量投入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那么,如何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质量、保证速度、节约成本呢?加强项目管理,控制项目风险是项目建设的核心。由于对信息化项目风险认识和控制不足造成项目失败的案例却很多,信息化项目管理者往往缺乏对信息化风险的管理能力,从而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领导重视不足、乙方实施经验不足、双方对实施成功定义不同、双方对项目管理认识不足、项目经理行业经验不足、第三方咨询能力不足等。作为一项日益被重视的专业技能,项目管理能力越来越被重视,那么,在项目整体建设过程中,应如何充分体现先项目管理的作用呢?

经过实践检验,应注意以下关键环节:

1规划先行要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项目管理,一条便捷之道便是"尊重常识,尊重历史经验教训"。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有许多的原则和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预先做好统一的中长期规划是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规划的主要内容包含:根据经营思路,分析业务要求,实事求是确定工作目标。计划细分,明确实施步骤,确定分期目标。抓好配套工作,理清业务流程、在资金预算、人力安排上确保规划能够顺利进行。切合实际的规划可以避免系统建设上的失效和反复,并可以对象目的持续建设提供保障。

2前期准备(1)前期工作至关重要,建议请监理公司予以监督。监理公司不但可以项目管理专家身份协助建立项目管理机制、工作方式、进度质量和专业技术,更为有效的是用户方和开发方之间协调沟通的重要渠道,有些不方便直接说的话可请监理方提出。(2)选择开发商。资本雄厚、技术成熟十分重要,最好选择本地开发商。异地开发商可以在招标阶段有很好地承诺,但验收后,到运行维护阶段,便会有很大困难,只能在网上和他们的技术人员交流。(3)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这个过程并不过分困难,价格、主要工作甚至细则都在招标过程中确定了;合同较为关键,建议使用规范文本,并尽量分期付款,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好处。(4)分析需求。用户往往无法明确提出需求,对希望建立的交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只有含糊概念和原则性的要求,需求分析的重任往往落在开发商的肩上;而开发商往往难以真正领会用户的想法,或是向较为简单的程序解决方式引导,必须多方把关,尤其要发挥监理公司的作用。

3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保证项目建设的时间、质量的关键步骤。包括:(1)规则确立。项目开始前,必须明确开发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控制问题,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分工、决策机制和授权、沟通方式、例会及纪要、文档交接、档案管理方式等。(2)阶段划分。阶段性成功对于项目非常重要,使工作团队有张有弛。(3)问题解决机制。问题出现怎么办?如何确认?如何解决?应在此阶段定义。

4开发过程(1)规则建立开发的规则主要是指开发公司在编码和实施中对源程序的撰写规则和标注要求。研究成果不单独归属开发方时都应当对此予以重视,这项根本规则的确立使程序可读,在后续的维护甚至调改、续写过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2)需求细化①业务细化:业务环节必须环环相扣,细节很重要;涉及各部门间衔接部分,设计要尤为明确。②管理模式建立、用户权限:岗位设计、岗位管理、用户设计和权限分配。(3)详细设计。所有的用户需求细节、技术框架的搭建都在此体现,专业性较强,建议用户、监理方都要审核确认。(4)编码。这个阶段主要靠开发公司的内部控制,如果合同中确定成果归用户方所有且用户方有意在后续维护中掌握主动,可派员定期了解编码情况。(5)开发方内部测试调改。开发方需提交测试脚本、规范的开发公司有专门的测试部门,完成内部测试后,主要是准确性、黑箱和压力测试,要出具书面测试报告。(6)用户测试。以功能、业务流程测试为主,需要搭建模拟环境,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测试;也可选择一、两个试点,运行实际业务测试。

5实施过程(1)数据采集。保证系统成功的艰苦的、重要的过程,如果是从一个系统过渡到另一个系统,则需要明确数据格式、类型、项目以及对应的关系;如果是首次建立系统,就需要安排不少于2个月的时间,具体要依照系统规模,专业工作小组做这件事。(2)用户建设和管理模式成型。这是用户方要切实把握的部分,建设的核心是权责分明,权力与义务对等,简洁实用的统计查询会大大提高本项工作效率。(3)培训。首次培训的作用只是和系统见个面,用户方信息化工作部门要有心理准备,在半年左右的时间不断解决问题。(4)试运行。前6个月最辛苦,问题多,权限必须放得较大,以允许各类数据、情况进入系统追踪范围。待运行平稳后,必须将权限重新清理,按照标准重新核定。但在此阶段,用户要注意明确自身要求,控制详细设计书以外的额外要求,防止需求膨胀,阻碍系统接收。这样做表面上维护了用户利益,实际上往往拖垮了开发公司,交通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6组织配套。按照系统建设的原则,按照系统确定的业务流程和用户体系,如果与企业现行组织机构不相符合,应在此时进行调整。同时,系统正式运行后,系统管理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不断清理缺陷数据,保证系统顺畅运行的工作必不可少,所以用户方的信息化工作部门要装备好专门力量。

7验收。试运行结束即为可开始准备验收工作的标志。(1)条件准备。合同确定条件齐备、确认,包括文档准备、源程序交付等。(2)专家组邀请。专家组成员为单数,应包含业务专家、IT专家,内部及外部人员。对专家们提出的不足要有照单全收的气量,毕竟专家们要提出问题再主流肯定的。

8运行维护(1)软件。集中于系统BUG和小的需求调整,应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由软件开发公司着手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源程序文档的完善和注释,以保持系统清洁。(2)硬件网络。主要作用是保持系统通畅可用,随时对硬件性能、网络带宽进行分析检测,提供性能建议,并做好备份及考虑异地灾备。(3)系统运行。企业管理上的难点,亦可。无论多么严密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无一例外要出现数据上的问题,保持系统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就成为运行维护的重点。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用户方系统管海事作,完善制度建设,定义好系统运行、修改的流程、档案留存、定期盘存等事宜,并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查找纰漏,分析趋势。超级秘书网

第2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 网络 交通行业 基础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会计信息化也随之发展。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且会计信息化为实现行业、部门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因此,深化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交通行业发展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信息化对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在网络化的条件下采取的新的举措,补充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在会计的实务、管理、教育等方面都实现信息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会计信息化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第一步,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会计的信息系统;第二步,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三步,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建设,使会计信息系统能够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信息高速传递和共享,实现信息的整合,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降低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失真情况,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不断深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不再拘泥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形成了会计信息化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产物,二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

(1)技术应用的不同。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是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通过网络实现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则是基于传统的思想的基础上,由计算机技术实现的。

(2)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企业的会计部门。会计信息化则是在会计部门的基础上,在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企业的领导层和执行人员的统一。

(3)应用的范围的不同。会计电算化是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到会计账务处理当中,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信息化同时发挥着对会计信息管理、会计核算、会计决策等方面管理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修整。

由以上的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的比较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新观念,使网络技术应用于整个企业,不再拘泥于局部发展,利用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交通行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交通行业具有时效性和移动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监管时难度较大,所以需要加强交通行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以下的几个优点和作用:

采用会计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和传递,企业的管理者能够通过会计信息化系统查看所有的会计信息,为决策的合理化和预算的科学性提供帮助,同时也能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预警的作用;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权限设置,降低会计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会计资料的保管质量;采用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根据已有的会计信息,根据情况的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节省时间;能够有效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实现快速发展战略。

(二)深化交通行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化的存在,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交通行业信息化管理需要做的以下几点:

(1)提高交通行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水平。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决定了会计信息化系统能否在企业当中应用。提高他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能够为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供保障。

(2)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建设。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掌控着企业的全部信息,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是依靠网络完成的,外界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比如黑客、病毒等因素的存在,使企业的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加强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建设,以及提高企业内员工的安全意识,能够为企业的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3)增强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信息化系统不只是对企业的财务部门起到作用,对整个企业的运行都具有控制作用。这要求交通行业的人员不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需要企业增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4)加强交通行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的财务会计当中,也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建设。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和完善的企业政策能够保障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实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深化交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实现各部门的协调统一,将企业的管理、决策、生产、预算等工作整合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束语

会计信息化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实现交通行业现代化管理、科学决策发展的基础。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但是这是发展和完善必须经历的过程,需要一步步的探索,在实践中找到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这样才能提高交通部门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够与时俱进,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环境下立足,实现交通行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周月梅.浅谈交通运输行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J].财经纵横,2013年10月

[2]陈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发展探析[J].经管空间,2014年第01期

第3篇

【关键词】交通行业信息化;交通四化建设

0.引言

信息化技术作为新时代的工具,无处不在的提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效率,充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极大的推动交通行业四化的建设。

在近仅十几年的时间里,计算机和网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交流和生活的效率和节奏。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各个机构,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提升效率俨然已经成为了适应时代的一个要求。我认为,当前交通行业推进四化建设也应当最大程度的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个工具,并注重把信息化融入到四化中的各个方面,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人本化。

进一步加强交通行业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四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有助于推进标准化和规范化

自从山东省交通厅党组作出了在全省交通行业全面推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重要决策以来,在全省交通各子行业迅速推开,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目前,各县市地区的交通主管部门仍然存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问题,比如行政许可不严谨,各类档案内容不全面,执法文书不规范等;交通行业中的经营业户也往往存在着不了解开业条件和办理条件,不知道办理行政许可流程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不知道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的存在的根源通常包含有难以获取到指导性材料和台账、执法文书、档案等相应模板这个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迫切地需要各交通管理部门重视对各自的网站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材料,提供各类文书、台账、档案的标准或模板,提供规范的管理和经营方法,提供行业标准和行业四化文件。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分类,与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相关联以方便阅读和检索,提供下载链接,方便这些内容被转载和传播。可见,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通过解决各级管理部门和行业获取资料难的问题,从而推进交通四化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信息化有助于推进集约化

将信息技术广泛深入的运用到交通行业中,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减少错误率,还有助于集约化的行政监督管理。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效率远远地高于传统方式,能够大幅的提升了交通行政部门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了实现集约化的难度。

对于各级管理部门和行业需要定期报备的资料,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对外服务器,利用互联网实现自动化接收各级部门和行业报备的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自动判断是否有逻辑错误,自动将符合条件的信息存入数据库,实现自动化信息报备。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数据库全省共享等,起到加强行政监督和管理的效果。

3.信息化有助于推进人本化

推进人本化管理就是要使我们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满意,其中,实现人性化和政务透明化则是令群众满意的必备条件。

交通主管部门通过完善的自动化对外服务管理系统,提升政务水平,可以实现和推广网上办理行政许可。这不仅给业户朋友带来便捷,还方便了业户朋友督促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许可期限进行办理,同时也方便我们的相关管理人员汇总业户提交的申请材料;通过大量采用电视会议或者网络会议的方式不仅方便传递政策和思想,还可以节约时间,减少各部门负责人员出差的频率;通过在各主管部门的网站添加论坛,可以提供部门人员之间、部门人员和业户群众之间、业户群众和业户群众之间交流的平台,方便解决问题和矛盾,达到让我们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

由以上三点可见,推进交通信息对推广交通行业的四化管理建设有重大意义。目前,我省交通政务信息化建设也已经有较高水平。在各地区,交通行业部门之间建立了局域网络或者虚拟局域网络,大部分单位拥有各自的网站,基本实现了有关信息网上,还有的对外建立了自动化服务和管理系统。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阻碍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中的推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不足,缺乏信息化人才。在县市级交通管理部门中往往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缺乏重视,使得各部门匮乏信息技术人才。从而出现了虽然计算机普及率和持有率很高,但是信息技术利用水平仍然很低的现象。这导致如档案管理、通知下达、行政处罚文书制作和行业信息汇总等通过简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的工作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耗费人力财力。

(2)交通各行业的开业条件中缺乏对信息技术实力的要求。在交通各行业的开业条件中缺乏对信息技术实力较明确的要求,使得部分企业缺乏技术的信息化设备和人员,阻碍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推广。

(3)信息技术运用中的好的举措和方法并未得到推广。比如网上招商引资,部门之间通过互联网建立虚拟局域网络等。

(4)缺乏全省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和代码,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平台缺乏相互通讯的接口,以及较难实现数据库共享等。

实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但是需要各级部门引起重视和拓宽思路。针对以上制约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推广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制定全省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代码、协议和数据交换的格式,各部门间的计算机信息平台采用统一的通讯接口,方便各平台间的互通。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系统,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以实现全省数据库共享。

(2)在交通主管部门内,进一步宣传推广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提高各部门领带对信息化技术推广的重视程度,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健全各级部门的负责信息技术管理的科室的人员配置,增加信息化人才数量,方便信息化技术能够顺利推广。

第4篇

【关键词】交通统计 信息化建设 必要性

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更加凸显,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样也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主要分析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统计工作的需求。

1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当前交通行业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交通统计面临很大的挑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展信息化改革已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样统计系统需要遵从时代的需求开展信息化建设。随着行业统计信息的逐渐完善,我国交通行业的信息交流逐渐依照网络技术来完成,若是一直采用传统交流行业统计工作方式,在数据交流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大不便,影响工作效率。另外近些年我国交通行业逐渐完善,基础设置建设不断跟进,交通行业需要统计的信息逐渐增加,统计数据大幅度增加,若是采用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必然会极大地增加工作量,同时也比较困难,建设统计工作信息化能够极大地缓解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满足统计业务量的需求,因此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2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从建设人才方面分析,受到传统统计信息化建设观念影响,不少基层领导并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管理相关知识,对信息化管理概念比较陌生,阻碍了基层统计信息化的开展。统计本身属于一门要求比较高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下,工作条件非常差,人才流失非常严重,另外在统计工作中严重缺乏专业性人才,尤其是计算机复合型人才,严重阻碍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交通基层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很差,还未形成信息决策的支持系统,谈不上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从统计信息化方面分析,在当前的统计工作开展中,由于各行业工作的差异,因此采取的标准也存在很多不同,标准也是千差万别,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资源的共享。另外对于基层单位而言,统计分析质量不高,很容易统计数据的浪费,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在安全方面,当前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很多设计漏洞,容易遭到攻击。

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不少统计信息网站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内容很少,统计分析以及相关的报告都很少,很少进行对外宣传工作,网站的工作主要是信息的存放平台,存在极大的浪费情况。在信息化建设硬件方面分析,由于资金投入有限,设置条件难以满足,导致很多高新技术难以得到使用,阻碍了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3 改进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交通统计信息化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

3.1 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针对目前基层部门管理人员对统计信息化认识不足的情况,需要提高这些人对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保证管理人员能够自发投入到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开展中。

人才是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借此狐条件,尤其是计算机相关技术性人才,在当前的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中,迫切需要同时懂得统计工作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另外随着交通统计信息化初步建设的逐渐完成,对于信息化网站的维护、管理等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为适应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发展,交通行业需要不断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当前统计员工的计算机水平,建议采用统计资格认证考试来提高统计人员网络技术,培养一批懂得计算机技术的统计学人才。交通统计信息化的建设必然会极大的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提高现代化水平,因此在吸引人才中需要注意人才的引进,吸引更加符合需求的综合性人才。

3.2 加强网站和统计数据处理平台建设

在加强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满足基础设置条件间宿舍,为高新技术的使用提供必要的条件。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与其他交通系统嘻嘻行管,是计算机技术与统计工作的结合。在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中有必要建设统计信息网站,实现统计工作自动化、网络化,同时也能提高统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统计工作业务范围。在网站建设中,需要保证网站建设能够及时反映统计工作现状,能够实现网络化工作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等功能。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数据的共享,为保证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建立统一数据处理平台,结合改革需求和统计服务工作的具体需求建立数据库。在统一数据苦的建设中,需要具有统计元数据库、工作库以及人口数数据库等。

3.3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工作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网络安全提出很大的挑战,在交通统计信息化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入侵和攻击,统计信息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中,为保证统计信息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相应的网络灾难恢复备份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在保证信息工作的同时,保证信息网络安全和西悉尼安全,维护公共秩序。基层统计部门也需要加大网络技术方面的建设投资,提高人员防范意识,保证交通统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为保证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在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中有必要加强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级别,重视网络安全性,极大防火墙安全级别,避免非法入侵行为,保证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我国是交通运输大多,统计数据非常多,可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在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统计信息,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文先简单分析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必要性,进而分析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目前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还包括了客观环境的需求,在建设统计信息化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提高统计信息化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艳鹏.论高速公路计划统计网络信息化建设研究及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52.

[2]国志红.实现交通统计信息化的途径探讨[J].经济视野,2013,10:309-309.

[3]孙玲华.浅谈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J].科技传播,2010,19:46,30.

作者简介

魏钰(1972-),女,安徽省六安市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交通运输局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

第5篇

关键词: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关注问题

随着交通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交通行业管理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为国家交通事业长足发展带来了艰巨挑战。但也正因如此,我国交通行业才能跟紧时代建设发展步伐,不断超越自我,在交通组织领域产业经济中逐步屡创佳绩。同样,在信息产业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促进交通产业长足发展及掌握信息资源的交通统计部门,也迎来了自身的重大机遇。一些人工作于生活的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给我国交通行业的管理提升创造了条件与机遇。而统计部门这个专门与信息打交道的部门,管理着丰富信息资源,因此就必须要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信息统计工作迫切的需求,也是客观的要求。

一、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新时代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上很多行业都在大力的进行信息化改革的建设。而我国的统计系统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新时展的步伐,因此就必须要进行统计信息化建设。

2、是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

随着我国各行业统计信息的日益完善,以及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完成的。如果说我国交通行业的统计工作没有使统计信息化,那么在与政府跟上级部门进行数据交流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使统计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

3、是统计工作增长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过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建设,我国交通行业统计业务量与统计信息量也在不断的增长,自然的统计数据也越来越多,对数据统计的质量以及数据的时效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自然这就加重的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很容易造成一定的失误。因此,统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一种需求,一种能够适应统计业务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统计信息化在我国交通行业中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二、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大对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

在我国很多交通统计部门中,很多人对统计信息化的意识还是不太完全,而一些单位中的高层领导,对统计信息化认识还严重不足,对于统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很的模糊的概念。因此,只有加大他们对于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认识,才能够更好的去建设交通统计信息化,才能够适应新社会、新时期的要求。

2、加强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级别

随着电脑网络在世界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的问题也显的越来越突出了,面对着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问题,黑客蓄意攻击,病毒的传播、网络情报窃取等犯罪手段,使很多单位的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了威胁。有很多交通统计部门的网络没有安全可言,防火墙如同虚设。这就使得统计信息的安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威胁,着使得了我我国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所以,作为我国交通信息管理的部门,要重视起自己的网络安全,加大防火墙的安全级别,提高网络系统查杀木马、病毒的能力,防止一些非法入侵的行为,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威胁,更好的保护交通统计信息的安全。

3、加强对交通统计队伍的素质

近年来,我过通过加大对交通统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得他们运用电脑的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是不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很多的交通统计人员在计算机的操作与运用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而很多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明显很低。作为我国的交通统计人员,由于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交通统计人员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加重,如果一个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那么必然就会给我国交通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强化,尤其是计算机运用的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艰巨任务。

4、加强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的完善程度,使数据真实可靠

我国建立交通统计信息化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利用现代化的先进技术来改变传统的统计方式。因此,完善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统计的数据,也是时展面临的新考验,我国是一个交通运输大国,每天的交通统计数据量十分的繁多,在数据的整理与上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数据出错的现象。所以,我们只有完善交通统计信息化的程度,在信息最初产生的地方,加以对交通统计信息的完善,使数据更真实、更原始,在源头上消除那些虚假数据发源的条件,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我国交通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及时的掌握我国交通运行的状态。

5、加强对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型的人才,在我国交通信息统计中也是这样。我国的交通统计工作是一项技术与业务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工作条件比较艰苦,造成了很多统计人员的流失,也是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加重了我国交通统计人员培养的难度,造成了我国交通统计人才的缺乏,尤其是缺乏能够运用计算机的专业型人才,而计算机与统计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匮乏,这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国交通统计工作的展开。虽然我国现在大力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还是因为很多原因的存在,致使了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匮乏。因此,对于我国交通统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时展下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能否保障我过交通统计信息的完整性与时效性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交通统计工作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所以,我国应当大力的培养交通统计专业型的人才,不仅是为了完成我国交通统计工作,也是我们的交通统计工作能否跟上时展步伐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总结:

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能更好的推进我国交通统计事业发展。作为我国交通统计部门,必须要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完善我国交通统计信息化建设。(作者单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第6篇

文章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和总结,就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及内容进行了阐述,总结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作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为了实现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目标。

关键词:

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在交通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广泛使用信息化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进行交通行业中的资料及档案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在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查找和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目前来说,我国信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地改善交通行业档案管理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

一、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交通系统中的资料及档案的管理,便于人们对档案的查找,发挥档案的作用。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重要环节,通过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一般情况下,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建设的内容包括收集电子档案、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档案的标准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等。

二、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及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从中促进了交通档案管理的迅速发展。然而,在一些基层的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目前仍处于初步阶段,档案管理工作极不规范,例如,一些地方档案部门仍然采用纸质的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缺乏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提高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1、实施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便于信息的收集

第一,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时,大大方便人们的查找和使用。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中,由于档案存储及收集多是采用手工输入、图像扫描、OCR识别等方式来完成的。因此,档案资料一般都是按照数字化的信息进行存储,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资料时间滞后或者资料丢失等问题。

2、方便交通档案信息的使用

(1)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处理极其便利。过去,人们在交通档案管理过程中,主要以纸质资料为主,这样容易造成在档案信息处理时,以人工编制为工作重点,从而造成一些破损问题的出现。同时,在档案保存时需要有特定的环境。然而,通过信交通档案息化的管理,不仅可以节约档案的储存空间,而且可以为信息的处理和编制提供方便。另外,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为档案储存带来了较大的方便。过去,主要以纸质的、实物的档案资料储存为主,储存时间过长,且如果储存条件发生,这些档案资料就会出现破损现象。而采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大容量光盘更新后,非常方便交通档案在存储,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而且能够减少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

(2)方便交通信息档案的使用。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极大地方便交通档案的使用。以前,我们在使用和检索档案材料时,其工作程序非常复杂,很容易造成在档案材料使用时,出现检索速度慢,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人们可以快速地在从多资料定位到自己想要查找的档案资料,在短时间内,能够轻松地完成档案资料的查找,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因此,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很好地便于人们的使用,满足人们的需求。

(3)方便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的传输。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档案资料的存贮利用以及检查的过程中,已不能局限在单位内部进行储存和检查。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来实施档案资料的传输及检索,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的目标,且人们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在异地提升档案资料以及进行档案的检索等工作。

三、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为了交通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以缓解交通行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我们转变了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加快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要以交通工程为依据

在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主要以交通建设工程特征为依据,对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进行全面的研发,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应用专业化的管理软件,以逐渐形成集成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强与设计单位承包商以及项目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业务疏通,且在在档案管理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目标,发挥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2、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应用要满通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在实施交通管理系统化时,需要满足于交通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要与国家建设工程中的内容相协调。且依据工程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资料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因此,在交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其工作核心正朝着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与创新。但是,由于在交通建设工作中,其项目所有的信息及资料都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且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因此,对系统的安全性和档案管理的内容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网络设计的工作中,要采用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使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确保用户的操作权限得到保护。另外,还要保证网络管理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交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

项目管理单位应定期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更新和维护。结合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如建立与工程建设相适应的文件资料管理机制。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过程中,还要分阶段性地对监理资料进行检查与确认,以及时掌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加强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力度

(1)统一规范信息化建设标准,不断完善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环境。同时,以规范交管业务为基础,大力推进软硬件建设。其次,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对业务需求进行整合,优化组织机构,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的处理的要求,促进信息化数据采集、存储、运输等业务操作更加规范化,以满通行业发展的需要。

(2)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在信息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安全保密体系,采用内网和外网分离策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以确保信息网络的使用安全。同时,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全防护意识,确保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信息网络的正常运行,避免个人信息的泄漏。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在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是交通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交通行业档案管理,以档案信息化管理目标。本文通过阐述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并针对这个现状提出了交通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付秀颖.浅析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23)

第7篇

【关键词】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显。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与运输管理的全过程中来,因此,必须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管理水平。

一、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城市交通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纽带,对城市及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道路城市交通量急剧增长,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公路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城市交通负荷,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城市交通流的要求。降低城市交通负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城市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网络容量,以达到降低城市交通负荷的目的;二是控制城市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限制、禁止某些城市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城市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城市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城市交通组织、城市交通设施控制城市交通流量,使城市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城市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效率。

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城市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是信息化建设,即道路城市交通综合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二、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其次,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第三,公路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公路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海量数据为基础。如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超限运输路线安排等,应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公路病害、城市交通量、公路基本情况等综合因素。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均有大幅提高的余地。因此,应开发与日常业务紧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公路管理信息的现代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必须立足高起点

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高质量建设的基础。城市交通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企业库、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集约、便民等因素,以整合、升级为主,改造、新建为辅,并注重与国家和相关行业的规划相衔接,为各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奠定基础。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持续发展。

2、统一规范标准,不断完善信息应用系统

首先,要以规范运管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以优化组织机构为前提,优化业务设置,使各项工作流程适应计算机处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管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水平。以完善的代码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按照统一组织管理的原则,统一数据采集的口径,规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一致、信息共享、综合利用的目的,提高数据信息共享度和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

在建设信息网络系统时,应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网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等方式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和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公路信息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

4、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

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城市交通管理机构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才能调动积极性,增强紧迫感,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城市交通管理机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建立信息主管制度。

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城市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城市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结语

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城市交通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城市交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城市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 城市交通世界 2004(7);

2、范正金《论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J] 中国城市交通信息产业 2009(2);

第8篇

    现在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集成、提升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等应用系统,筛选具有全国普遍意义的数据库,并且以地理坐标集中进行整合,加快实现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将电子政务作为今后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信息化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并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要完成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完善重点业务系统、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建立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八项主要任务。因此,无论是从适应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满足公路水路运输行业的发展需要;还是各级交通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高自身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工作能力等方面看,都要求我们要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并以此为龙头推动交通信息化的发展。

加快交通电子政务建设,领导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环境是保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筹部署,统一认识,统筹实施。电子政务的关键词是"政务"而不是"电子",其实质是改变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在这里提高认识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电子政务建设不单纯是技术问题,不是只靠技术人员就能完成的工作,而需要依靠各级领导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关心和积极参与、支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环境,加快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当前交通部正在组织制定交通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和有关标准,提出交通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实施意见,用以指导和规范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分阶段逐步实施。贯彻"依靠专家、群策群力、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先内后外、先宜后难,边建设、边使用、边完善"的原则。通过三到五年的持续建设,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宽带传输、互联互通的交通电子政务网络系统,逐步实现网上多媒体服务;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信息资源及设备共享,减少重复投资,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交通部与各省交通厅(局)之间的政务信息化,使交通电子政务建设达到国家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满通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对交通政府部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迫切要求。

第9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改善措施

信息技术商业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了重大变革和影响,信息化建设状况和水平成为衡量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企业的内部网和外部网,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加速信息流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利用能力,减少企业交易成本,改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方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简而言之是指在企业各项活动中逐步广泛深入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的过程;严格来讲,它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它还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企业管理理论、方法与体制的更新与适应的过程,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是企业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包含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二、交通运输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作用

1.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根本途径。交通运输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从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交通运输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是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中的先导作用,以信息化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信息技术对运行监测、管理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从根本上提高交通运输业整体科技含量和管理服务效能,推动交通运输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由之路。

2.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投资驱动型、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全行业综合性和区域性重大信息化工程为带动,积极推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交通运输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提升政府交通运输部门科学决策和管理服务效能,着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强化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协调发展,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这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

3.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需求将更加旺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4.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是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的监测预警、通信保障和决策支持水平,推进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大公共信息服务力度,努力消除和减少不同出行方式、不同地区、城乡间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差异,这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重要保证。

三、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问题

1.对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及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推动行业信息化,特别是引导运输企业发展信息化的方式和手段不足,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不够。

2. 信息化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各业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不够,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机构尚不健全,难于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3.复合型管理和建设人才、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缺乏,制约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信息知识培训和技能教育普及程度不够。

4.信息资源没有被有效的利用。未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信息管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信息化标准、规范、政策法规建设缓慢。

5.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四、完善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1.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完善机构

建立健全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管理机构,统筹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方针政策。建立和完善运行维护和信息处理机构,保证交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进行。成立管理专家、经济分析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行业信息化发展建设提出建议,为重大和关键信息化项目把关。

2.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环境

科学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5年规划的编制应采用滚动式方法,适时调整,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建立有利于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建立鼓励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建全网络管理、数据保护、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措施,完善有关电子业务往来的法规,鼓励国内企业参与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的建设。

抓紧制定重点工程的系列标准:以应用为导向,完善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交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应用系统所需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对已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建议标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贯,为系统建设和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加大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更新的过程,不能将信息资源开发作为一次性建设项目,要有相对稳定、专业水平较高、业务素质较强的信息采集、管理、分析的专职队伍长期从事这一工作。

3.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密体系

安全体系中采用的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选择技术成熟的产品。安全保密体系的建设要系统化、系列化,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实行信息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做好信息资源和数据在采集提供、使用上的安全保密工作。

4.多渠道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

为了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应采用投资多元化、多渠道的体制,由中央政府制定规划,国家、地方、企业、社会共同投资,进行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5.以交通运输企业信息化为基础,以INTERNET网络为依托,建设面向社会的交通运输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以行政和市场手段,引导、扶持交通运输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发展自身的生产、服务方式和能力;鼓励企业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构建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面向社会提供交通信息服务;鼓励企业之间信息的互通共享。采用由点及面的策略,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服务网。向社会提供全面的交通运输信息和电子商务服务。

6.保证信息化建设各环节所需资金

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次性投资的项目,而是一个动态、不断更新的过程。它应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环境平台、信息资源开发、应用项目开发的建设及其有关的管理和运行维护。这些都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保证。应采取多种方式,确保信息化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7.提高行业素质

加强专业培训和社会培训,不断提高全体企业、事业单位信息从业人员的素质。通过信息知识和计算机、因特网技能考试,并形成制度和考核标准,培养造就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各类复合型人才,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创造吸引优秀人才的政策环境。

8.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

针对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选准关键技术,开展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提高我们自己研究人员水平的同时,发现并引进国外高水平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在重大信息技术和设备引进过程中,加强培训和引进消化吸收。

五、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21 世纪的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企业为了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必须寻求最高的效益、效率和最小的消耗,将企业、经营、管理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以寻求整体最优化的生产经营策略,取代原来的局部计算机应用和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促进企业在风云万变的市场中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服务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现实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企业持续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达铭.信息化是实现城市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J].城市交通世界 2004(7).

第10篇

关键词:RFID;交通;信息化

1RFID技术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其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

2交通运输信息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旨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GSM)、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搜集、处理和,实现道路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前所采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控制、车辆监管、运输指挥、客户服务系统。支撑智能系统的关键信息技术主要包括(1)智能卡口系统;(2)交通诱导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4)无线射频识别系统;(5)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无线视频识别技术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的新技术,也是各国研究者们热衷探讨的课题。

3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3.1国外的应用及数据分析

随着KFID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带来了很多可观的效益。国外对高频以下RFID研究起步较早,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除了物流业的主流应用外,在其他一些物流创新领域中,RFID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

3.2国内的应用实例

我国RFID应用已经从前几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对RFID的技术投入和研究,中国RFID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所应用,其原理是该系统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特定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获取数据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操作快捷方便。在交通运输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1)港口运输。

上海浦东港口已经开始试行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车辆有效管理,当车辆通过时,触发车号识别系统启动,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送到监管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正确,自动闸门便会开启让车辆驶入,此车的车牌、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存储进入系统。应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稻莶杉的速度和准确度。

(2)公路交通运输。

据报道北京示范公交枢纽动物园立体公交枢纽应用了RFID技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在电线杆的横臂上悬挂有专门来读取RFID标签的采集器,目前已经有三百余量车辆安装有RFID标签。这些信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调度室中翻译成含有线路、车号、班次、进站时间、发车时间、参考时间等内容的信息,调度人员将这些信息与行车计划进行比较,随即对车辆进行调控,通过车场内的LED显示屏将发车信息提供给司机,大大提高了统一调度的效率。

(3)铁路交通运输。

铁道部应用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RFID应用,已经在全国528个站点安装有数据读取装置,而安装有标签的货运车厢数量达到60万节,机车数量达到20万节。RFID标签被嵌入在每节车厢中,内部记录有长度为7位的车号信息,当车辆压过铁路上的磁性感应器时,扫描系统开始启动,并将数据传送到铁路调度系统中。实现快速调度和高效管理。

4RFID面临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尚处于起点阶段,而RFID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RFID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标准问题

如同电子产品,标准一直是阻碍RFID广泛应用的原因,世界各国的RFID的标准还未统一,从RFID标准中的编码体系来看,美国有EPC标准,日本有UID标准,中国有NPC标准。再从频率占用的波段来看,每个国家无线电频率被占用的范围也都不一样,很难统一。对于800M及以上的超高频率领域的KFID具体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RFID标准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应用领域的推广。

4.2价格问题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就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物流系统而言,运输、保管、管理部分等整个流程都相对简单,信息化程度也不高,投资RFID并不一定给它们带来真正的效益,反而可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国情的企业如何利用RFID技术,降低成本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是研究者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3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RFID标签具有强大追踪能力,这势必会对公众的隐私造成很大的威胁。标签ID不仅仅能在远程被任意扫描,并且标签还可以自动响应阅读器可以不加区分地传输信息,这样就造成了任何持有阅读器的人都可以追踪并且了解他人携带的物品。虽然目前已经有若干解决方案,比如IBM公司发明了“夹子标签”(clipped tag)技术,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一些密码学方法诸如高强度公钥加密机制等则难以实现。因此安全问题将始终影响着KFID技术的广泛应用。

虽然标准、价格、安全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RF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和改善。

5 RFID在交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展望

(1)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始终要本着“服务至上”,以对百姓的便捷服务为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RFID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在陆海空等交通领域均能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高效运作和管理。

(2)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构建RFID技术资源平台,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和完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3)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不断加快RFID技术开发利用,加强RFID关键技术的研发,培养精通RFID技术的骨干人才,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行业统计信息系统。

第11篇

【关键词】RFID 交通 信息化

1 交通运输信息化

交通运输信息化,旨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移动通讯(GSM)、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基于Internet环境的交通运输信息网络,可以实现信息实时搜集、处理和,实现道路运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使交通运输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进而产生协同效应,发挥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前所采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控制、车辆监管、运输指挥、客户服务系统。支撑智能系统的关键信息技术主要包括(1)智能卡口系统;(2)交通诱导系统;(3)地理信息系统;(4)无线射频识别系统;(5)数据处理中心。其中无线视频识别技术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的新技术,也是各国研究者们热衷探讨的课题。

2 RFID技术的内涵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其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

3 RFID技术的应用现状

3.1 国外的应用及数据分析

随着RFID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带来了很多可观的效益。国外对高频以下RFID研究起步较早,RFID技术已广泛用于工业、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RFID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除了物流业的主流应用外,在其他一些物流创新领域中,RFID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

3.2 国内的应用实例

我国RFID应用已经从前几年较为少见发展到在很多领域均可见到,但总体来说仍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加大对RFID的技术投入和研究,中国RFID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此之外,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所应用,其原理是该系统基于对每辆合法注册的机动车辆加装RFID电子标签,通过特定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道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并获取数据信息,实现对机动车辆、交通流量和可疑车辆等方面实时监控管理,操作快捷方便。在交通运输方面,RFID技术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1)港口运输。

上海浦东港口已经开始试行利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车辆有效管理,当车辆通过时,触发车号识别系统启动,读取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送到监管数据中心进行比对。如果数据正确,自动闸门便会开启让车辆驶入,此车的车牌、进场时间等信息自动存储进入系统。应用RFID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速度和准确度。

(2)公路交通运输。

据报道北京示范公交枢纽动物园立体公交枢纽应用了RFID技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站进口和出口的位置上,在电线杆的横臂上悬挂有专门来读取RFID标签的采集器,目前已经有三百余量车辆安装有RFID标签。这些信息在动物园公交枢纽的调度室中翻译成含有线路、车号、班次、进站时间、发车时间、参考时间等内容的信息,调度人员将这些信息与行车计划进行比较,随即对车辆进行调控,通过车场内的LED显示屏将发车信息提供给司机,大大提高了统一调度的效率。

(3)铁路交通运输。

铁道部应用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目前亚洲最大规模的RFID应用,已经在全国528个站点安装有数据读取装置,而安装有标签的货运车厢数量达到60万节,机车数量达到20万节。RFID标签被嵌入在每节车厢中,内部记录有长度为7位的车号信息,当车辆压过铁路上的磁性感应器时,扫描系统开始启动,并将数据传送到铁路调度系统中。实现快速调度和高效管理。

4 RFID面临的问题

虽然RFID技术在国内有着一定的应用,但尚处于起点阶段,而RFID的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RFID技术在我国推广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标准问题

如同电子产品,标准一直是阻碍RFID广泛应用的原因,世界各国的RFID的标准还未统一,从RFID标准中的编码体系来看,美国有EPC标准,日本有UID标准,中国有NPC标准。再从频率占用的波段来看,每个国家无线电频率被占用的范围也都不一样,很难统一。对于800M及以上的超高频率领域的RFID具体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RFID标准的解决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在应用领域的推广。

4.2 价格问题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高追求,就中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物流系统而言,运输、保管、管理部分等整个流程都相对简单,信息化程度也不高,投资RFID并不一定给它们带来真正的效益,反而可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益,降低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中国国情的企业如何利用RFID技术,降低成本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是研究者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4.3 安全问题

众所周知,RFID标签具有强大追踪能力,这势必会对公众的隐私造成很大的威胁。标签ID不仅仅能在远程被任意扫描,并且标签还可以自动响应阅读器可以不加区分地传输信息,这样就造成了任何持有阅读器的人都可以追踪并且了解他人携带的物品。虽然目前已经有若干解决方案,比如IBM公司发明了"夹子标签"(clipped tag)技术,但是由于资源有限,一些密码学方法诸如高强度公钥加密机制等则难以实现。因此安全问题将始终影响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

虽然标准、价格、安全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RFID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完善,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和改善。

5 RFID在交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展望

(1)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始终要本着"服务至上",以对百姓的便捷服务为本,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RFID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在陆海空等交通领域均能提供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实现高效运作和管理。

(2)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积极构建RFID技术资源平台,在现有的基础上积极创造和完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交通行业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3)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不断加快RFID技术开发利用,加强RFID关键技术的研发,培养精通RFID技术的骨干人才,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交通行业统计信息系统。

第12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断地提高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管理的应用能力。为此,急需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中来,因此,必须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以全面提升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管理水平。

1.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着手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涉及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交通行业,但主要在公路运输领域开展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久后,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渐地投入应用。同时,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部分省份逐步开发完成了高速公路交通监控系统,并实现了互联网收费等项目。随着逐渐进入高速公路等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时期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成为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交通运输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了基础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的问题。这样,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交通运输信息。同时,这些信息能够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工作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

其次,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下对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行业的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措施。

最后,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许多决策都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以往都是根据经验和上报情况为主进行决策,加强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后,工作效率和决策科学化水平都有提高的余地。

2.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交通运输是人类所有活动的一条纽带,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全国范围内的大中城市及沿海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交通阻塞现象。

通常来讲,解决交通拥挤的办法是降低道路交通的负荷量,使道路通行能力适应交通流的要求。降低交通的负荷量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一是交通建设,提高容量,以达到降低交通负荷的目的。通过道路建设解决交通问题往往是人们首选的措施,但是,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巨大,建设周期也很长;二是控制交通需求的管理,通过控制某些交通方式的出行,减少出行量,以达到降低道路交通负荷的目的。三是交通系统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交通组织、交通设施控制交通流量,使交通流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趋于均匀,这可有效地避开交通阻塞时刻及阻塞地段,提高网络运输的效率。与建设道路相比,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充分发挥道路网络的潜在功能,全面提高运输效率,缓解道路交通紧张局面,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化管理的技术核心力量是信息化建设,即投入信息化建设的交通运输管理。

3.进行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立足点要高。高起点的规划,是实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好统筹规划。通过各个分系统联网,加强数据的采集和更新,建立基础的信息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机制。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统筹和便民利民等因素。规划既要体现综合性、权威性和计划性,明确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和建设重点,实施统一的建设标准与规范,又要明确各阶段的建设目标,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

3.2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应用系统。首先,要以规范信息化业务为基础推进软硬件的建设。在机构调整的基础上整合业务需求,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等各方面的业务操作,并不断提高软硬件建设的针对性,加快软硬件更新升级,以不断适应运输管理行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提高整个系统的标准化的建设水平。以完善的标准为基础,以严格的项目管理体制为保证,提高数据信息的有效使用率,实现数据及软件平台的标准化。

3.3信息化建设要注意保障信息、数据的安全。在信息化建设系统时,应当同步建立安全保密体系,坚持内外网分离,利用数据备份与恢复、身份认证、实时检测与监控、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手段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并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去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杜绝安全隐患,保证信息网络运行的安全和信息的安全。

3.4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管理。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各级交通管理部门的积极参与,只有将部门的信息化纳入目标的建设体系,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各级交通管理部门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管理、信息系统维护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有必要去建立信息的主要管理制度。

3.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地重视这个行业信息化人员队伍的素质建设,要广纳贤才,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交流、奖励等制度,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建良好的人才环境。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运输管理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使用和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4.结语

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以“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为宗旨。因此,必须进一步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规范、引导和推进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综合竞争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l]吴志军.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第1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信息集成;Web服务;商业智能

一、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的逐步形成,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亦在全省同步开展。全省高速公路通信、监控、联网收费及结算清分工程项目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全省高速公路联网升级改造项目也在进行中。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减少了高速公路收费环节,提高了车辆通行能力,降低了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了路网服务水平。全省运政管理微机区域性网络系统已基本建立,为道路运输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实现全省联网运行奠定了基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还在部分市开展了IC卡车辆管理系统的研究以及道路运输运营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应用试点。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从总体上提高了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水陆交通的管理水平,为交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高速公路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目标是,整合交通部门及各业务管理局先后开发并应用的多项业务相关应用系统:交通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交通综合统计系统、交通法规数据库查询系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和公路桥梁管理系统以及规费征收管理、运输安全监督管理、汽车站务管理等应用软件,集成公路规划、勘察、设计、养护、监控、售票、货运物流、联网收费等领域的数据和业务功能,利用CAD技术、GPS定位技术、GIS信息技术等信息资源,联通“信息孤岛”,建立高速公路一体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为交通行业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一个宏观管理、数据统计和决策监管、沟通协作的平台,提升原有资源价值,提高车辆通行能力,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强度,完善公众信息服务,提升路网服务水平,为全行业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高速信息系统架构及系统设计

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从数据中心建设的层面,全面考虑信息数据共享及交换需求,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手段,整合公路、港航等多源异构信息资源,配套完善的标准、规范、安全与管理机制,建立方便实用、安全扩展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接口,为厅级部门的综合应用与决策支持系统、各单位的业务系统、公众服务提供数据与功能服务,并为交通部、高速其它政府部门提供共享服务。在应用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取部门业务数据,扩展完善基础数据库。依据EAI解决方案的四个典型层,我们设计了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总体架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在娱乐、教育及艺术领域的应用占据主流,其次是军事与航空、医学领域,机器人和商业领域都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在可视化计算、制造业等领域也有相当的比重。整个资源整合平台被部署在全省交通资源数据中心,由交通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整合平台业务应用的接入端包括高速业务平台和地区级业务平台以及相关业务单位的业务系统;目前主要的接入系统包括公路管理业务应用、运输管理业务应用。在各职能部门还未形成统一的业务中心以前,整合平台可以先与地区级业务平台直接建立采集交换链路。

公路信息资源整合平台的对象是各业务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和业务系统本身,是信息资源的存储和中转中心;它的最大特点是在不改变原有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条件下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原有业务系统仍然可以按固有方式运行。面向各业务系统产生的分散异构数据源,通过分布式异构数据整合系统统一采集整合到一个整合资源库;各个业务子系统可以通过分布式异构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便于实现应用系统间的复杂集成和加入流程控制的高级数据采集过程;数据整合和数据交换系统基于目前成熟先进的企业应用集成技术(EAI)实现;整合平台还可以提供另外的数据导入接口,接入其他来源的数据源;整合资源库包含一个由十大类基础信息组成的基础数据库,以及基于这些当前细节数据生成的决策支持资源库和统计分析库;基于整合资源库,通过数据分析与报表服务系统,为决策分析和综合报表等高层应用提供支持;基于整合资源库,通过统一的信息共享接口,可以为各类外部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可以为交通部级的数据资源整合提供报送接口,实现高速信息资源向部级的汇总和整合;数据整合、数据交换、信息共享需要基于统一的公用数据组织规范;数据分析与报表服务系统、信息共享服务基于统一的资源访问控制规范实现信息的访问。

四、总结

高速公路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是针对由交通部组织实施的三大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之一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设计实现的。本系统采用了企业应用集成的整合技术和商业智能的决策分析技术,以基于Web service的访问对象/组件的标准通过SOAP协议调用服务,数据以Web service的方式来封装,以XML数据规范进行传送,运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交通部门原有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公路信息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公路资源数据仓库,实现了交通部门各分散系统的应用整合和数据的商业智能分析功能,使开发、实施和维护人员能方便快捷的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交通建设规划和交通管理的决策支持,提高了交通政府管理部门道路安全管理的能力,为公众提供了道路交通分析预测和出行服务信息。对今后交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岗,彭霈.GIS与SCADA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2011(01)

第14篇

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的含义

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指得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管理交通系统中的资料以及档案,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档案或者查找档案,并且能够把档案的作用及其目地充分的发挥出来。普遍利用交通档案,实现管理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现代管理交通档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常,在信息化建设交通档案的主要内容中,有电子档案的收集、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纸质资源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软件建设(信息平台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的标准建设以及规范建设等。

二、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交通档案管理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机读文件随之出现。但在很多基层的交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档案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不足,有些地方档案部门依旧重视纸质的档案,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意识缺乏。管理档案信息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收集信息时较为方便。首先,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在进行收集信息的时候,极其的方便。因为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存储档案以及收集档案的时候是根据手工输入、OCR 识别以及图像扫描等手段来实现的。所以,档案中的资料都是根据数字化的信息加以存储,这样进一步减少了资料时间相对滞后以及资料丢失等现象的出现。

(二)处理及使用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一是处理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的管理及其处理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以实物及纸质资料为主,这就造成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由人工编制为核心,并且容易破损等问题出现。保存的时候也要有特定的环境。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交通档案,这样不但有效地节约了储存空间,而且还方便了信息的处理和编制。其次,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其储存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纸质的、实物的档案资料通常储存很久之后,一旦储存条件变化或不佳的情况下,这些档案资料非常容易有破损的现象出现。而由信息化建设的交通档案管理,在大容量光盘以及硬盘更新之后,使交通档案在存储的时候非常方便,既有效地节约了空间,又消除了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二是使用交通信息档案较为方便。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其使用的时候显得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材料在进行使用和检索的时候很复杂,这就造成在应用档案材料的时候,检索速度不高,工作效率也随之较低。建设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之后,使用者能够快速地在很多资料中立刻定位到自身想要查找的档案资料,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便可以轻松地完成查找档案资料的工作。所以,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优势最为突出的便是可以很好地便于用户使用。三是建设管理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在传输时极为方便。如今,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档案资料的存贮利用以及检查的时候,已不再单单局限在单位内部使用。档案资料能够由网络来满足档案资料的传输以及检索,达到全球资源共享,并且用户可以在得到授权的前提之下,实现异地档案资料的提取以及检索工作。

三、交通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

为提升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其质量,关键利用科学且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网络技术来对已有的文件信息加以管理,从而解决项目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尽量避免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端。从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应以交通特征为依据。信息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以交通建设工程的特点为依据,对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开发,把专业化的管理软件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形成集成的项目管理机制,对承包商、设计单位以及项目法人之间的业务进行疏通,并且利用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达到档案信息的高效共享,这也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所在。

(二)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通部门的相关要求。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足于交通部门的相关特点和要求,同时要与国家建设工程中的有关内容相互协调。并且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水平,满足建设资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交通施工建设当中,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交通建设工作中的信息及资料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于档案管理的内容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设计的工作当中,要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软件,使用户的操作权限得到保障,同时,保证网络管理的真实性及高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创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项目管理单位应设专人进行系统的管理、更新和维护。根据档案管理中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适应的工程建设文件资料管理机制,分阶段性地在系统中对监理资料以及施工进行检查并确认,及时掌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加快推进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第15篇

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的含义

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指得是根据计算机网络的使用,管理交通系统中的资料以及档案,达到方便使用者使用档案或者查找档案,并且能够把档案的作用及其目地充分的发挥出来。普遍利用交通档案,实现管理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以及规范化,这也是现代管理交通档案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常,在信息化建设交通档案的主要内容中,有电子档案的收集、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纸质资源电子化(信息资源的建设)、软件建设(信息平台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档案的标准建设以及规范建设等。

二、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交通档案管理有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机读文件随之出现。但在很多基层的交通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过程当中,相对来说较为落后,档案的标准化以及规范化不足,有些地方档案部门依旧重视纸质的档案,交通档案的信息化、电子化意识缺乏。管理档案信息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一)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建设中,收集信息时较为方便。首先,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在进行收集信息的时候,极其的方便。因为在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存储档案以及收集档案的时候是根据手工输入、OCR识别以及图像扫描等手段来实现的。所以,档案中的资料都是根据数字化的信息加以存储,这样进一步减少了资料时间相对滞后以及资料丢失等现象的出现。(二)处理及使用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一是处理交通档案信息较为便利。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的管理及其处理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以实物及纸质资料为主,这就造成在处理信息的时候,由人工编制为核心,并且容易破损等问题出现。保存的时候也要有特定的环境。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交通档案,这样不但有效地节约了储存空间,而且还方便了信息的处理和编制。其次,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其储存的时候极其方便。以往的纸质的、实物的档案资料通常储存很久之后,一旦储存条件变化或不佳的情况下,这些档案资料非常容易有破损的现象出现。而由信息化建设的交通档案管理,在大容量光盘以及硬盘更新之后,使交通档案在存储的时候非常方便,既有效地节约了空间,又消除了储存环境对资料保存的影响。二是使用交通信息档案较为方便。信息化建设在交通档案管理中,其使用的时候显得极其方便。以往的档案材料在进行使用和检索的时候很复杂,这就造成在应用档案材料的时候,检索速度不高,工作效率也随之较低。建设交通档案管理信息化之后,使用者能够快速地在很多资料中立刻定位到自身想要查找的档案资料,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便可以轻松地完成查找档案资料的工作。所以,信息化在交通档案管理的建设中,优势最为突出的便是可以很好地便于用户使用。三是建设管理交通档案的信息化,在传输时极为方便。如今,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进行档案资料的存贮利用以及检查的时候,已不再单单局限在单位内部使用。档案资料能够由网络来满足档案资料的传输以及检索,达到全球资源共享,并且用户可以在得到授权的前提之下,实现异地档案资料的提取以及检索工作。

三、交通档案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

为提升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其质量,关键利用科学且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现代化网络技术来对已有的文件信息加以管理,从而解决项目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而转变以往的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尽量避免档案管理工作的弊端。从而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应以交通特征为依据。信息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以交通建设工程的特点为依据,对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开发,把专业化的管理软件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当中,形成集成的项目管理机制,对承包商、设计单位以及项目法人之间的业务进行疏通,并且利用信息化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达到档案信息的高效共享,这也是档案信息化的核心所在。(二)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通部门的相关要求。交通管理系统化的实施要满足于交通部门的相关特点和要求,同时要与国家建设工程中的有关内容相互协调。并且按照工程建设的标准水平,满足建设资料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交通施工建设当中,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朝着管理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交通建设工作中的信息及资料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于档案管理的内容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网络设计的工作当中,要采取较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软件,使用户的操作权限得到保障,同时,保证网络管理的真实性及高效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创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三)项目管理单位应设专人进行系统的管理、更新和维护。根据档案管理中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互适应的工程建设文件资料管理机制,分阶段性地在系统中对监理资料以及施工进行检查并确认,及时掌握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加快推进交通行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