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教学的核心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核心 语感 指导 实践 训练 积累 诵读 分析
语感即语言感受,是读者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悟。它是一种语文素养,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能力,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敏锐的领会和领悟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淑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指语感。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自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必须将语感知识化、技能化,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和语感训练。训练,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训”,一方面是学生的实践――“练”。教师的“训”要靠学生的“练”来实践,学生的“练”要靠教师的“训”来指导。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强化学生的语感实践,又要加强对学生语感实践的指导。
语感是自己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养成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叶圣陶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自身的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要想将学生的语感实践落到实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和语言文字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多看多记则是积累丰富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多看,既要看书又要看生活。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重,接触社会与生活较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博览群书的人实在不多,能大量阅读经典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自然就无从提高。该记而没有记住的东西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等的了解和掌握太少,少得可怜,令人寒心。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本就不多,但在语文教学中还常被忽略。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最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多写,即勤写。要鼓励学生多动手,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教师可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写的时候,坚持以正确的语感为前提,讲究文气,便于听读,还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语言念一念、听一听。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入耳,就得修改。多写多念多改,作文进步就快,语感能力就强。这样,文章上口入耳,语言规章和表达习惯就会变成“熟套”,敏锐的语感自然会形成。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积累的语言材料,感知语言的神妙。多读、熟读,读后深思,一定能有效的激发语感。重复是学习之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便是对诵读功效的评价,实在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层次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朱作仁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生命。”我们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感悟时,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诵读、吟咏是语感培养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有语调语气、有节奏、有感情、全身心投入的去诵读,在诵读中接收、积累有关的语言材料,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才能逐步增强。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悟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良好的语感才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培养学生语感要提倡学生出声朗读,同时还要加强默读指导,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良好途径。
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言善辩之人,进而增强学生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把口语训练纳入教学轨道。课堂上应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格局出现,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一般教师对于学生,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却应该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点到为止,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口头复述、口头回答、口头作文、改编课文、扩展语段等,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进行说话训练,如开展演讲、经验交流、记者访谈、专题报告等多种语文活动,以指导学生多说。同时,要求学生说得上口入耳,言之有物,说得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正如叶圣陶所说:“无论如何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一定要表达一个意思。”
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语感分析。文学作品不同于自然科学,语言文字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不可言,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积淀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领悟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隐含信息,从而形成敏锐而准确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和使用语言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方式有:
其一:依据语境推敲语言内涵。语境是个别语言赖于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它对语感起直接作用,且包孕着语感。语境确定了语义,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作两个事件对比去看待。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武功伟绩”是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极大讽刺,表现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相互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只有在具体语境提示下,通过揣摩品味,才能领悟其用法用意。
其二,巧借经验,类推语言意蕴。语感分析的最大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叶老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生活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能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走进作者的心灵。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就难以领悟“了”字的所蕴含的丰富情韵。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言积累 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52
1 积累语言是口头表达的需要
小学语文的各册的每组教材的《语文园地》中都按排了口语交际活动。而每次开展口语交际活动都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我们乡镇小学的学生,很多同学不知道说什么?怎么说?往往要经过反反复复的准备、启发、鼓动,花正常教学课时两三倍的时间才能勉强的开展下来,但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语言的贫乏,往往都是三两句话就把交际的内容说完了,而这俩三句话中有些还是不得要领,没有切中要害的话,更谈不上说得形象生动具体,有声有色。有的同学是根本不说,开不了口。每每出现这种情况是学生满脸通红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师也是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师认为这是很简单的事,就是用自己的话,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认识告诉给同学们就行了,怎么这样的难。这些都是源于语言的贫乏,如果语言的积累够了,丰富了,生动了,各方面的语言素材都有来了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在语文教学中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如何克服这种情况呢?平时一定要让学生说完整的话,不能说半句话,虽然说半句话有时候大家都听得懂,但它对于学生积累语言是不利的,说半句话会让人养成不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看问题,看事情,越是说半句话,越是思维狭小,越是不能积累语言,不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对说半句话的学生要坚决纠正他们说半句话的坏习惯,鼓励他们把话说完整,把自己积累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长期坚持下去,积累的语言才会越来越多,才能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说生动,说形象。
2 积累语言是倾听的需要
听别人说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常常听见老师在办公室埋怨:怎么老师说什么学生都听不懂?很简单的一个问题讲很久都听不懂,让他们自己查字典、动手、讨论也不得要领,还是不懂,真是很气人。其实这气人的事是自己找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学生平时没有积累到这方面的语言,也就没有积累到这方面的知识,列如:把下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当中就有两个词语:反问句和陈述句。这两个词既是语言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学生连反问句是什么,陈述句是什么都搞不清楚,那他怎么听得懂老师的话呢?又怎么能完成这样的作业呢?这个只是积累语言中的极端的例子。如果连基本的语言都没有积累到,你怎么去听别人讲,别人讲什么都听不懂,或者能听懂一些,或者别人换个说话就又听不懂。学习中是这样,生活中也是这样。这些都是积累语言不够的原因造成的,如何克服呢?笔者想老师平时在讲很基本的东西时,用语言把它表达的时候,就要用准确地精炼地语言表达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地积累语言,同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时该给学生某方面一个正确的概念时,笔者认为:不给学生讲是某某概念,某某名称,该说一定要说,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是相当惊人的,是我们无法估量的。特别是对单个词的理解,因为这是组成词组和句子的材料。如果这个理解都不准确,那听别人说话时肯定听不懂或似懂非懂。平时还要注意对一些优美句子和精彩段的积累。
3 积累语言是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需要
积累语言的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积累语言到一定程度,自己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各学科体系的语言,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自己能够自立式地探究式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他就能运用这些已经积累了的语言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接触更多的语言,积累更多的语言,让积累语言的过程就像一个滚雪球的过程。如能够这样有效地运动起来,那积累语言的效益是无可估量的,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境界。这样老师教育起来也就十分地轻松,也就能够更好地推行:实践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他们自己动手自己积累,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这样积累的效果很好,就像数学中的几何级数的增加一样,积累语言的速度和能量就会出现惊人的效果。
4 积累语言是学生书面表达的需要
积累语言是学生书面表达的需要,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知道如何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他明明感受到是什么?但就是表达不出来,就是源于他没有积累到与这方面相关的语言,比如说难受。内心如何地难受?难受到什么程度?他不能用准确无误的语言把内心地难受具体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因为他没有积累到描写这方面的语言。因此,知道自己难受,但却不能够很形象、很生动、很具体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难受,就如我们读了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大家都知道时间如流水一样一趟而过;如眼前的烟云一般眨眼不在了;时间的宝贵……但是我们很多人写不出像朱自清那样地对时间宝贵易逝得描述。这是因为,对时间这事物没有这方面的语言积累或积累不够,而朱自清确用他自身积累的语言,让人心惊胆颤地深刻地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和易逝,不得不让人叹服他积累和驾御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核心
语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是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在教学中将语文素养渗透到听、说、读、写过程中。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听出味道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倾听教师所传达的信息,如何把握住这些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从而去理解文本的关键词,首先,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的精炼和准确,另一方面则需要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分析和应用能力;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不仅需要认真倾听,还需在倾听中思考、分析,这样才能听出味道,听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说出自我
“我口述我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就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让别人了解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相关的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应用内容,教师要结合这些教学内容,以演讲、辩论等活动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读出体验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阅读,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精彩的导入,还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读中交流讨论,从而全面理解文本的内容。在引导阅读中需要注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生发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增强对文本的体验。
四、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写出水平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教学“以考为准,以教材为准”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以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是核心,在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素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杜贤路.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2011(10).
关键词:中职院校 语文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 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对于中职院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职院校一直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而往往忽视了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教育。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实力,更是促进中职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直接培养社会专业对口的人才,然而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增多,更多的企业反馈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专业能力强,但实际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弱,大多数的企业反应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强。
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其他的知识觉得不必费心。一些学校在设置语文学科课时时,没有经过科学的安排,认为只要修完语文学科的学时就是完成任务。其次,语文教学材料与专业知识脱节,甚至互相背离,使得很多学生感到语文教学没用处,甚至不愿意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去。不仅如此,很多中职教师也认为语文学科不必过于重视,因此对于语文教学只是走走形式,因此导致学生的而不关注,教师的不专业。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各项综合能力较差,企业反映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弱等等问题。
二、中职语文教学怎样与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整合。
1、加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
中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义务教育的中学生,其压力主要来自于专业技能以及社会工作压力。但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其紧张感要远远少于与普通院校学生,因而可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表现得过于散漫、积极性也相对较差。而这就要求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要开展必要的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应多多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从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从而对语文教学产生兴趣。其次,教师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让他们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2、增加职业核心能力模块。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就是学生与人的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改革等能力的综合,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关系中职院校学生将来职业生涯好坏的关键。这些能力无一不需要语文基础知识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链接。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引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块,将语文基础知识与职业核心的各项能力培养联系起来,通过设置一些合作任务,运用多种手段,来收集和运用信息,以一并培养学生的多种综合能力。
3、从专业特点出发,培养实力。
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生实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与专业训练结合在一起,以突出专业的专业性和特点,势必能起到提高学生综合实力和实用能力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加强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整合,使得语文教学能够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职业核心能力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从专业特点出发,就语文教学的过程逐次递进,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结语
一、语感和语识
李海林认为,语文是语言运用(此处的语言运用,既是指语言运用的过程,又指语言运用的结果),而语言的运用就是言语,因
此,语文就是言语。他以及大多数研究语感问题的专家,都认为语感是一种心理活动,应该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他们给语感下了许多定义,李海林将之归纳为两种类型:感受论和直觉论。他认为,感受论的局限在于,“感受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抓住了语感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或者错把语感的一些表现形态当做语感的本质所在”。直觉论的局限在于,“它与感受论一样,是一种外部描述,而不是一种内部规律的揭示”。他对语感概念的界定为:所谓语感,就是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他对语感的研究,和直觉论一样,仅停留在直觉层面上来探讨,窄化了语感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类:有意识和无意识。关于无意识,刘大为研究认为,根据主体对于无意识的觉察程度可以将无意识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直觉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所谓直觉意识,他认为,是指“我们在进行意识活动时只停留在知道、意会或者自明的状态中,我们进行的就是直觉意识”。直觉意识指的是主体知道直觉的内容是什么,但是不能或者不能清楚地说出来,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下意识,他认为,“对下意识我们不能直接觉察,不知道也不能意会意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外显的行为动作表明了意识仍然在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并对我们的身体发出了指令。”所谓潜意识,他认为,“我们完全察觉不到它的存在,无论是直接的自明意会,还是借助间接地外部动作。对之我们只能根据种种因果关系运用一定方法进行推论,假设在我们丝毫无所知的情况下,意识仍在进行它的活动。”据此,他把语感界定为语言的无意识。这个概念的不足之处在于“语感”之
“语”应该是“言语”而不是“语言”,因此语感可以界定为:言语的无意识。
既然人的心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那么与之相对应的言语意识就是语识。语感与语识,在言语心理内
部是对立和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言语经过大量的训练,达到熟练的程度就会被排除到意识之外,进入无意识的层面,此时,语识就变为了语感。同样,言语如果在无意识层面长时间得不到强化,有可能又会重新进入意识层面,此时,语感就变为语识。
有人认为语识就是人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这是不确切
的。语识是一种心理,而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是一种知识。语识有时候会借助于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但是语识并不是语言知识
或者言语知识。李海林认为,语言知识是一种陈述性知识,言语知识是一种程序性知识,都属于知识的范畴。言语要借助知识,但并不是知识。
二、语文能力包括语感和语识
关于什么是语文能力,李海林在他的著作《言语教学论》中只破不立,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他指出:“语文能力的内涵和结构首先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开展语文能力的
研究。”“所谓语文能力,简洁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或者说,就是言语能力。”上文已经得出结论,言语心理分为语感和语识,而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心理,因此,言语心理就是言语能力,语文能力就是语感和语识。但是在语文能力中,语感和语识的地位是不同的,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三、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中心
关于语感地位问题的探讨,首先必须明确三个概念,分别是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李海林认为,语文、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关系为“语文是语言运用;语文学科是以语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知识体系;语文教学是以语文学为学科基础的一门课程”。在这三个里面,要探讨的是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在经过一番论证之后,李海林认为:“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
语用目的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目的的‘附带的效果’,开发学生智力是实现语用目的的心理前提,提高什么能力已经内
在地包含在语用能力的内涵之中。逻辑的结论是: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教学目的的唯一表
达,除此之外既不需要其他目的的补充,也没有第二种表达。”“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用能力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因此,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
四、语文教学的功能是言语训练
从语文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语感的确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但是,判断一个课程的核心,不能从它的目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它的功能角度来看。目的是主体对满足需要的一种憧憬、预测和设
想,而功能是一种行为模式,通过此行为,某物实现了它的目的。如果语文教学从功能上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那么谈它的目的也
就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首先必须从它的功能角度来分析。
为什么要设置语文课?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在叶圣陶先生看来,设置语文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语文课的功能是训练。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任何一种后天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都需要训练。例如学骑车、开车,掌握一门技能,都需要经过训练。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同样,它的提高也需要经过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语感能力。”虽然两人用了不同的词语,叶先生用“训练”,吕先生用“培养”,但是他们都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功能。
五、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训练
语文学习,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即从语感到语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习得;一类是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学习,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学得。语识转化为语感,首先必须要在一定的语感基础上,还需要借助语言知识或言语知识,通过训练,这种转化才有可能实现。在语文学习中,第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后一种类型居于中心地位,否则,设置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意义。
学术界强调语感在语文教学目的中的地位,但不能因此而否
认语文教学的功能及其所存在的价值。片面强调无意识状态下的习得,忽略或者否定意识状态下的学得,实际上就是否定了语文教学存在的价值。可以承认,语文能力的提高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实现。古人语文能力的养成,大致就是在自然状态下以无意识的形式进行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话中间就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但是,我们现在的时代和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1)学生除了要学习语文之外,还要学习其他学科,因此就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对所有的言语作品进行熟读、精读。(2)在古代,语文学习是文人仕子们走向仕途的必由之路,而现在,语文学习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手段,没有必要再进行那种“苦吟”性的活动。在现代社会,采用那种无意识状态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方法来促进语感生成,时间上不允许,形势上没必要,操作上不可能。这种做法,只会导致语文学习的低效率。现代教育,设置语文教学,其目的就是改变以往低效率的自然状态下的语文学习,通过训练,加快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语识向语感的转化,要在一定语感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知识或者言语知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1)语感是言语的无意识,语识是言语的意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语文能力是语感和语识,语感是语文教学目的的核心。(3)探讨语文教学的核心,不应该从语文教学的目的角度去分析,而应该从语文教学的功能角度
去分析。(4)语文教学的功能的核心就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5)语文教学的中心是将语识在现有语感的帮助下,借助语言知识和言
语知识,变成语感的训练。简单来说,就是语识转变成语感的训练。
长时间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一直没有消失,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问题并不是出在训练本身,而是出在训练的不科学之上。张志公先生很早就提倡语文教学要“科学化”和“现代化”,但如何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地安排训练,是每一位研究语文教学和从事语文教学的人应该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版,2003(1).
一、自主觉醒为先,语文兴趣为本
语文课标强调了作为学习者本身的价值,可见在教学中激活学习者主体自觉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所谓自主意识,从心理学上讲,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成人的过程,是自我主宰意识、意志与行动。而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习者最终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这种自主意识的觉醒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于自主学习意识的觉醒,叶圣陶有句著名的论述:“‘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么‘讲’。说到如何看待‘讲’,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这其中的“教”就是引导、启发、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不“教”之目的,对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言,不“教”的境界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觉醒。
在语文教学中,学习语文的意识觉醒依赖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当然,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良好语文修养和人格魅力。《语文课程标准》中具体提出了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一段话值得语文教师细细品读。只有充满热爱语文、具有强烈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源动力,唤醒那一颗颗活跃的灵魂,促进学习的自我觉醒,提升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二、文化传承为先,语言发展为本
中国文字折射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渊源,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我们的语文课程具有丰厚的文化性、民族性。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要务,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当仁不让的教学使命。正如课标所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但是,这种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引领是通过语文课程学习中语文发展为基本途径的。文化传承为先,语言发展为本,是当今语文教学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语文教师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自如自主地“调整教材”“补充教材”,甚至重新“开发教材”“创新教材”的人。所谓课程意识,指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它蕴含着教师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强烈的课程意识意味着广博的教学视野;意味着深厚的文化修养;意味着游刃有余的教学实践智慧。但是,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素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种文化的传承必须在语言的体验、习得、积累、运用的过程中自然渗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过程,而不是纯粹的“人文”教育,即在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发展的艰难抉择。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的“后记”中指出:语文教学工作者面临着“四大洋”:语言、文学、心理、教育。语言是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第一大洋”,语文教师应当怀抱着中华文化的视野,在语言的海洋中徜徉,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
三、课内引领为先,语言实践为本
海德格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教学原则——“让学”,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学。“让学”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之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这种内在的动力,不仅能使学习本身变得快乐,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鼓舞学生自己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而“让学”的基本要素就是掌握学习方法。语文的知识浩瀚如大海,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好的,而且对语文的学习要在课堂中得以渗透、落实与形成。笔者认为,基本的方法就是课内引领为先,语文实践为本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学习的方法就是语文实践,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一、教师教学中的“三个核心”:知晓―导学―评价
1.知晓:知晓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与新编教材的编排与内容。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只有能够明确地知晓我省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我们才能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学,方向错了,南辕而北辙,我们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少。《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实施意见》是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后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获得发展。我们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我们就可以实现“图钉效应”(一个手指头不能将一枚钉子钉在墙上,但可以将一枚图钉钉在墙上)。从《意见》中的内容可以看出,Z文教学的改革的重点学习方式方法上的重塑。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突破核心。
新课程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进行了“洗心革面”,作为教师,教材是我们的纲,是我们的领。我们必须对新教材的编排与内容有较为全面的知晓,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样,我们就能够统筹安排,将某一知识点放置于某一单元、某一学段甚至整个知识体系中来审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即这一知识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知识的学习作准备。
2.导学:以组织者的身份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运用多种辅助手段指导学生学生进行学习。
这一个核心关键是教师的角色担当。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己能读书、自己能作文。”新课程就要求让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教师注意把握课堂导向、流程,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发现真理,学会自己找路、走路。当然,“自主”并不等于“无助”,“学堂”不等于教师就不讲,讲是为了不讲。
这一核心的另一个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策略手段手段。新课程的内容容量其实比过去的内容容量更大了,怎么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或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效率,就语文学科来说,借助一些现代辅助教学手段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代多媒体手段,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视听感觉,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合理地利用它可以为语文课堂创设诗情画意的美学氛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全新的手段,为语文教学创设情境。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在带来便利和效率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如容量过大或速率过快,都会使之适得其反。
3.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更要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方式和方法。
《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实施意见》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重点要研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特别重视以评价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作为一线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一评价手段和功能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作为评价的手段,它不再是单纯的给学生一个考试的成绩,除此之外,还要综合而全面地评价记录、认证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二、学生学习中的“三个核心”:认知―探究―运用
1.认知:提前进行新的学习内容的预知和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提出疑问。
学生在课前做好学习的准备,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并能对新的学习内容提出疑问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反之,学生对新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就能够也有勇气和“底气”在课堂上主动而积极地发言,从而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教师在学生对新知识已有基本了解和核心难点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这样才有更强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2.探究:以真实的参与者身份进行知识的巩固性讨论和释疑性争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在阅读中,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在写作中,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在这个核心中强调学生能实实在在地参与其中,在讨论中提升知识,巩固知识;在讨论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预习后,知课文晓课文的基本内容后,对课文的主题、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自己存在疑问进行提问和对话,从而在这个交锋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审读与批评中切磋,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身体健康已经不是现代人健康与否的唯一标准,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作为十三四岁的初中生,除了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之外,同时心理也渐渐地经历着一场青春期裂变。能否从这场青春期裂变中顺利走出来,预示着学生是否能正常地步入人生的轨道。否则,人生之路有可能就此改变。所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得到足够的关注。
作为一名教学十多年的初中语文老师,我深知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而健康的心理正是构建这种生命发展的核心。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尤其是它的人文性和社会性,恰恰符合这一核心思想。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语文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语文教学资源中包含很多心理健康因素。所以,能否巧妙地挖掘出这些因素并进行拓展渗透,是在语文学科中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语文课本中包含大量优美的文章,学生在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文章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心灵深处时不时会被文章中的人物、情节、情感或哲理所震撼,这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有的文章甚至有着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如《生命 生命》教育孩子们学会珍惜生命,《走一步,再走一步》旨在教会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散步》《冬夜的灯光》告诉学生人间处处有真情……在欣赏分析这些文章时,学生的思想不知不觉已经被感染。
因此,我在遵循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把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
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和完善,有条件的学校开始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但短时间内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心理教师的现状仍然无法改变。而语文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则具有较大的优势,应该承担起“兼职”心理老师的责任,适当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学习和生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
为呢?
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美文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鲁教版的语文课本都有几部名著推荐,我经常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读,并借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如我利用名著《爱的教育》中的文章,引导学生相互关爱,互相理解,相互帮助。通过《昆虫记》培养学生热爱动物,进而延伸到热爱一切生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情感。通过《傅雷家书》让学生了解父母对他们的良苦用心,进而发愤图强,积极拼搏。
心理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作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每次考试前,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紧张情绪,这个时候我会适时加以疏导,通过听配乐诗朗诵或优美的演讲来释放压力。考试结束后,总会有一些考得较好的学生沾沾自喜,我会通过一些文章让学生冷静下来,让他们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在短暂的喧嚣奔腾后迅速归于平静,重新回到脚踏实地的学习中去。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挫败心理,我利用让学生写小作文的机会,使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足,让他们懂得,一次考得不好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贵在坚持,早晚都会成功。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苦恼,我利用语文作业中的日记,让他们在写作中倾诉内心的苦闷,并通过评语开导学生走出烦恼,快乐前行。
心理教育的关键,就是发现学生心中的症结。心结打开了,心门也就会随之打开。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个心理的“黑洞”。这个“黑洞”覆盖了学生应有的光明和温暖的一面,只能让人感受到其冷漠和黑暗的一面。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的家庭情况总体比较复杂,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庭条件困难……这些学生往往孤僻,少言寡Z。有的内心灰暗;有的则表现为另一个极端,上课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小动作多,学习成绩差,多数老师因此厌弃这些学生。我便利用课上和课余时间多关注这些学生。没想到,不少学生从此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变得懂事听话了,甚至还经常送给我他们亲手制作的礼物。我被震撼了,这些经常被忽视甚至挨批的学生得到老师一点点关爱理解竟然会如此感激,其实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孩子的问题大多是家长造成的,而家长往往只会去埋怨孩子。在这些孩子面前,父母真该好好反思一下。任何一个孩子尤其是问题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有着一颗纯洁的心灵,关键是有没有人去发现,去关怀他,让他从“黑洞”中走出来。
学生往往只需要一点阳光就可以灿烂,老师们,不要吝惜我们的笑容,请用我们的表扬和鼓励,用我们的真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去了解他们,让他们面带微笑,让他们在语文的文学世界里遨游,心理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评价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在其相应的学段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其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品格及能力。它对学生有多方面的要求,例如,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等等。它更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其整个培养过程的体会与感悟,并不是只注重结果。同时核心素养还应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稳定性,是一个可持续的伴随学生终身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一个学生在走向社会以后适应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相对稳定的、适应性强的语文修养以及情趣状态。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传统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的养成,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否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地理解吸收,使之在语文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构建中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
按照国家所提出的教育方针,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只在知识水平方面培养学生,更应广泛关注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他们的言行举止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核心素养教学的范围不应局限在传统的基础语文能力上,而是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陶冶情操。通过全面发展素质教学,培养出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拥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适应当代时代快速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增加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要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水平,还能使教学成效事半功倍。
三、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在于以课堂学习为中心,将课堂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润物细无声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从而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师们需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在此,分享我在《山中访友》这节课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给各位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些许参考意见:
1.粗读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过程中认识生字、新词,并能够较为顺畅地朗读全文。
(2)鼓励学生推荐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
(3)提问学生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让同学们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1)学生齐读,声音宏亮。
(2)发挥想象,设想所描绘的景象。
3.重点分析课文重点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1)读“我仿佛变成一棵大树”,体会语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如果你变成了那棵大树,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
以上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以重点词句为例,理解全文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想象力,全班交流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想象,想象自己会变成自然界的哪些景物,然后全班交流,我在旁仔细认真地聆听与体会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同学生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交流。
5.即兴写作
模仿文中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的片段自由发挥想象力,写一个小片段。
课后效果:通过自由讨论与老师的引导,学生们大胆、自由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想法,不仅训练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为学生们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氛围,教学效果显著。
四、核心素B指导下的教学评价准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现在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而且它有比较强的集中性、互动性。信息技术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它是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共同组合在一起,向我们呈现出知识的技术。它也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学生的信息也可以及时地反馈出来,学习进度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习的路径更是多种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主调节的学习课堂。
一、小学语文现代化教学现状
教育现代化,就是利用教育的理论,然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育活动,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过程和内容进行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从而实现对教育的优化。现在很多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对文字、数据等一些信息进行处理,还可以对视频、音频等多样化的信息进行处理。多媒体将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并进行综合处理,形成人们想要的样子。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让计算机成为了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员,让传统老式的教育变得多样化,使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来,逐渐代替了以往的传统教育,展现出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不少小学教师都会利用课件来为学生授课,这些课件的图像、文字、声音可以随意改变,改变成学生喜欢的样子,向学生展示形式多样的功能,这些有趣的图像和好听的音乐以及一些益智类游戏都可以让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轻松愉悦,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对人类的学习和信息的传播造成非常巨大的影响,这也一定会推动教育形式的改革,这些多媒体就是教学发展的表现,也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必要手段。这些发展给教育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条件,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更远的大学,教育的方法和形式都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已经开始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还建立了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利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教育来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学到应该掌握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在现代化教育中,利用多种教学软件进行学习,完美地将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结合。
三、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性,主要是因为它是现代的科学,非常先进,里面的功能也非常多,这就要求使用者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经验。信息技术服务的主体是信息,它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高对信息处理的效率,我们利用最多的也就是信息技术的这一点,它主要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和一些通信技术来设计的。比方说现在的人工智能,它就是将信息和人类生活特点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信息处理系统更加的人性化。
四、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
教育永远不能脱离一个中心,那就是要以学科的理论为导向。小学语文学科的多媒体教学设计需要以基础理论为主导,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发挥设计者的创造性,针对对象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教师需要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多媒体中展示需要学习的重点、难点,以及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在最后还需要对此次课进行总结,让多媒体软件在教学中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还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要求,首先,要正确地表达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思想,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反映出教学的层次和策略。同时还要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就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让学生明白他们需要学的,明白学习的核心部分和非核心部分。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灵活特性,体现出因材施教的原则。
五、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如果对一件事没有兴趣,那么是不会真正用心去做的,学习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就不会用心去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强烈的求知欲是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教师单一、乏味、一本正经的讲解是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所以,教师必须运用一套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了迅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将信息技术带入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形成的画面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和思维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因为受空间或时间的限制,不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小学生在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此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一些不可能出现的事物以及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将抽象的事物变得直观,将一些静态的情景转化成动态的情景,显示出事物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给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感知,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也为他们思维的跳跃奠定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感觉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到极限。
(二)丰富小学语文课堂信息技术的作用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那就是增强学习效果,丰富语文课堂。小学生因为阅历少的原因,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一些生动形象的事物和内容更加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小朋友都喜欢看动画片的原因,因为动画片都非常直观,而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可以形成。教材中有很多描写山水的古诗,但是都是以文字的形式来学习,学生感受不到这些文字所刻画的场景,这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图像信息,让学生看见诗中描述的场景,也为学生对课文的领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再结合课堂的朗读,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共同解决。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环境,结合探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特长,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途径。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种学习工具,也特别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问题,自主探究,最终解决问题,提升自我能力。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结合起来,在将课外和课内的知识联系起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问题,还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利用可以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提前想好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在多媒体上学习,及时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完全被教师调动起来,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六、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家长与教师同步
在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技术平台账号,在平台上面交流信息。在我看来,这个方法在小学教育上面也可以运用,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信息技术交流平台,让学生家长加入进来,然后让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吸引家长参与进来,家长可以通过屏幕看见自己的孩子,了解班上组织的活动,体验到小学课堂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将课堂上教给学生的内容展示给家长看,拉近家长与课堂的距离。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了解,对孩子更加关心。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对孩子进行表扬和批评,优点要加大鼓励力度,不好的习惯要将它扼止在萌芽中。在网站上开设家长论坛,给家长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方便家长就教师的一些教育方法进行讨论,家长也可以对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提出建议。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信息如此发达,教育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家长置于课堂之外,而我们就是桥梁,连通学生和家长的心,构建起一个沟通的渠道。在这样的平台上面,学生也可以相互合作交流,课下可以相互交流学习的方法。当然,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是将大量的信息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根据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量来逐渐教授,真正的教育不在于量的多少,我们关注的是质,所以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一节课的量一定要有一定的把握,要做到适度适量。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98-01
课改《纲要》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随着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人类开始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强大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面临着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者,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已成未必然。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构建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教学中,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一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其特征特别适合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创设,为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然成为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教学时空,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发展的新舞台,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审时度势,选择和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母语教学规律的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以及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协作的内在感染力,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匹敌的。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的需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要与时俱进。下面是教学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一点体会。
一、利用计算机进行编写语文课件,进行课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脑力劳动。但是,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兴趣,“苦事”也就变成了“乐事”了。如何让“苦事” 变成 “乐事”呢?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兴影响,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再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有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通过大屏幕向同学展示。多媒体让课堂化无声为由声,化静为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发中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境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境引入,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
二 、将远程教育引入课堂,体高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的特殊学科,天文地理,无不涉及,而单靠教材中所介绍的内容,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就学要利用远程教育来弥补不足,这也恰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课余,教师可以推荐和课文有关的网站,让学生利用搜索网站进行网上观看,如在学生通过有关网页能对鲁迅的各方面情况作全面的了解,中学课本中名家名作占很大比例,像鲁迅的作品,语文课文中所讲到的内容对于多数学生来说从未有过亲身体验,通过互联网引入既可以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消化理解,如讲《挑山工》生活在平原的孩子们很难理解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远程教育查阅相关图片,使学生全方位了解挑山工的生活及其工作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 远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个体学习探索,它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学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观察课件中的动画,声音,文字,调动多种感观参与学习,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热键”随时可以在计算机上观察他所学要的动画,图像或查询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字词,学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口述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渐次学习课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导者,通过人机交流,自主独立学习,掌握学习重点,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核心价值观渗透对策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初中学生正处于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此时就需要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将会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将其逐渐的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叙写学习目标,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下,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大多数课文,都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此时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要在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确立教学目标的同时,深入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尽可能把编者的意图、对学生人格品德教育等内涵挖掘出来,结合课文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借助简洁的语言来对叙写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例如,在进行《最后一课》教学过程中,其所表达出来的浓浓爱国情怀,对每一个师生产生了比较深刻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阶段,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注重对初中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进行分析,来更好地感受人物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和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应有的力量。当然,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叙写,要尽可能的融会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语文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想更好地突出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需要注重语文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引导和鼓励初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人文内涵及知识内容进行探索和学习,从而使初中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感受到语文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初中学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三、重视语言交际,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有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等。其中的师生对话交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该过程教师可以完成对学生的点拨、检查、引导、鼓励、批评等,而且学生在该过程中也能够实现对思路的矫正、知识的掌握、思想的升华和思维的培养。由于受到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的影响,不论在是非观念,还是知识结构,甚至在人生观、世界观方面,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重视语言交际,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进行《百合花》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对“新媳妇给牺牲小通信员擦拭身体”这一段比较感兴趣,其不仅可以表现出小通讯员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反映学生对小通信员的敬佩之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对初中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从而使他们对课文主体思想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鼓励、表扬或批评,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对于那些思维、思想、知识方面闪现出的火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培植、放大,而对于那些错误的、不合适的思想意识,也要给予及时地教育、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对学生传播正能量,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摘 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年代,信息化已家喻户晓,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也如火如荼地灵活运用,同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完美结合,对我国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阐述了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策略,提出了巧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个性
我国的教育事业走在世界前列,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从小学抓起,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是使我国教育快速走进快车道的重要路径之一。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尝试与创新,使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如何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并与其他课程有机融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融合的内涵
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科目,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课程。它不但是小学生交际的语言工具,也是反映人文性语文素质的标志。因此,淋漓尽致地发挥小学语文课程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动感、形象等特点,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填补传统教学无法形象生动地用视频信息来表述教学内容的空白,满足小学生的视觉要求,用色彩、光线及富于变化的格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热情,通过高保真的立体声信息学习知识,感知语文学科的真实魅力,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认知、识字能力,也可以开拓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创设想象的空间,加入形式多变的动画信息与其他知识课程的相关元素,放飞小学生的想象,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主动探究知识中的奥妙。
二、我国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低,信息化设备不足
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增设重视程度低,宣传力度也不强,使得教师没有形成利用信息化资源的意识,仍旧偏重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对单一的教学模式本能地产生抵触或消极的态度,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低下。
2.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娱教思想欠缺
小学语文教学渗入信息化技术,充分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功效,教学实践与娱乐认知的有效结合形成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但新生概念的具体运用,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极力推崇和大力实施。当下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意识还未与时俱进,没有将小学语文课堂变成轻松愉快的“精教乐学”的课堂。
三、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融合应用探索途径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但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信息技术,使这一“战略设备”成为教师教学道具的拿手武器,而且能够权衡利弊地将信息化技术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真正地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使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完美融合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资源。
1.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冰冷的框架转变成温暖的人文教育
信息化技术与语言课程整合是当下流行的方式,恰当地将信息资源、技术与课程融合,建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促进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过程的。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同情的眼神》,通过形象的动画技术,展示出课文中的骑手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与情绪,反映出依次从老人身边走过的骑手,对寻求帮助的老人行为的情形,最后老人从托马斯・杰斐逊的眼神中看到了帮助的希望,于是向他发出了帮助请求,并且得到了骑手的帮助。由此学生从课文中明白了待人友善是发自内心的举动,是通过眼神来传递爱的表示,感悟到善良是不能因对方身份低微而排斥帮助别人,从而培养小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2.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挖掘学习主体的潜能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正确地引导,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功效达到理想化和最优化。情感教育是拉近师生关系的良好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认知特点,立足于学生的视角,运用信息化手段,直观、生动地展示语文课件,较好地借助网络环境下的资源,捕捉与其兴趣相投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汲取到信息媒体带来的营养,自发地去思考和研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千纸鹤》描绘的动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借教材的始点,引导学生向新的思路发展,引入学生观看《动物世界》的录像,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动物的可亲可爱,表达对动物的真正喜爱和发自内心的赞美,自然地引入新课。课堂上组织学生自愿地结成学习小组或摆设擂台,分组讨论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分析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交流互动讨论问题焦点,铺设自主探究学习与协同合作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对动物生活习性有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同时为今后描写动物的细节特点奠定基础。
总之,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具有两面性,在借助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弥补它所带来的短板,使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得力助手、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条件,提升我国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水平与层次。
参考文献:
一、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师就要解读学科优势,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制定科学的小目标,将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从理想转变为现实。如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养成。通过观察不难发现,人们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往往存在一定的错误。在人们看来,语文知识最好学,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可事实上,语文知识博大精深,既可以作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也可以传递人类的精神文明。再如,语文知识需要学生锤炼语言技能。因此,学生要能够通过查字典、朗读、默读、说话、听话、作文、写字等活动积累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以便处理语言信息,并积极地反馈。当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将习惯养成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通过展现语文知识的魅力、教师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欣赏到文字之美,让学生生成积极的民族情感、爱国情感,有助于传播文化智慧,帮助学生拥有综合素养[2]。由此可见,在解读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的内容时,“应试”内容只是选择之一。文化元素、情感元素、思想元素、生活元素都应该融入其中。
二、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时,笔者建议,要将听、说、读、写四项最基本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充满了活力,他们的潜能正等待教师的挖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通过与教师的能力整合,促使中职语文教学自然化、本色化。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将语文素材资源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导,将更多的学习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与作者对话,与课文中的角色对话,将自己的视角与专家的视角整合,使人物演绎更为丰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会为学生提供展示空间,让学生能够通过积极地反馈,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获。如中职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好,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词句积累、读读背背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就将二者整合,让学生借助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完成资源的收集,再将他们认定的好词、好句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然后,通过记忆竞赛的方式,将死记硬背转变为一种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竞赛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没有迫于压力完成记忆背诵,而是成为了最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他们不满足于他人展示的内容,不满足于教材展示的内容,会动用自己的学习能力,积极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被我国的文化所感染,被时尚文化所触动,进而形成文化素养、学习能力[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对策;
作者:胡晓荣
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是教师教育中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教师教书育人,一方面,需内在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的思想进行指导;另一方面,需有外在的良好个人形象和个人的社会交流能力。“育人者,必先受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核心素养培养一时成为焦点。在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育人的能力素质、个人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等素质中,有必要突出培养与课程育人密切联系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教学在素质教育整体实施工程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基础性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是有效发展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条件。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高,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和思想性工作的开展,能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师高弟子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指导作用强,具有较深的语文教育作用的认识,对语文教学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等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能让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好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二、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界说
“核心素养”指人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人的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反思性。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小学语文教学组织与评价中体现出来的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学会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学会新课标、新技术、新评价的三新教学设计,学会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学会课程改革的成果表达和学会文学活动的审美”六个方面学会中形成与完善的个人教育教学修养,其中的文学修养,也就是对文学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素养是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几点对策
(一)积极开展学习与研究
学习是人生基本的需要。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天性中有一种发展的欲望或需要,其生理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食物;其心理的发展离不开学习。人的学习是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了解和掌握社会经验,形成自己独立的行为活动方式的过程。有人称21世纪是学习化的世纪,21世纪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所以,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应当把研究性学习或组织性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来认识,确定好学习目标并提出创新与继承的方法加以实践。
(二)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活动
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课程、课堂、课题)活动是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新的研、修、培一体化活动。在网络“三课”研究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与运用,能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课题研究的“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创新方法实践新课程的新教学标准、新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组织指导。当前网络化的环境为教师参与新“三课”研究活动创造了新的平台和提供了新的活动内容与交流的形式,使教师“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为目标的群体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成为教师基本功训练和推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活动不断形成与改善了“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发展意识”五种自我发展的意识。
(三)开展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是有自我的创新教学。所谓创新教学,是教师有创见的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思考教学。研究表明:有创见的教学应是“生动的教学、期待的教学、问题的教学、反思的教学、思维策略”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创新教学,一是要把握创新教学设计策略,如目标导向策略、创新思维策略、学生想象激励策略、教学管理开放性策略、学习资源优化策略等;二是要重视创新教学设计策略展现的方式,如教师的“三课”教研活动方式,教师的课题研究方式,教师的学术交流方式等;三是要有对创新教学设计与创造思维习惯的密切联系的认识,如“不先入为主的区分学生的学习,对教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多余学习刺激的自我意识,对学生问题思考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固着采取变式”等。
(四)认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审美教育任务需要完成。语文审美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教师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能发现文章中的美,就不能从更高的广度,深度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而只停留在关注课本中的文章上。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将其作为胜任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核心素养进行提高,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的核心素养内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一是教师需要学习了解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如诗歌的思维方式、散文的形散而神在的知识等;二是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如不同的文体表现技巧、不同的文学作品欣赏的入口等;三是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如主题文学创作的能力等;四是要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和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五)强化语文教师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