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教育的基本特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声乐教学;标准化;专业性;比喻性;肢体性;口语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正影响着广大声乐教学工作者。作为声乐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学语言,如何在声乐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也吸引着广大声乐教师去研究与探索。本文试从声乐教学语言的角度,根据声乐教学语言的理论及独特性,从标准性、专业性、比喻性、肢体性、口语性等五个方面探究声乐教学语言的运用。
一、声乐教学语言的意义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它是集声学、物理学、语言学、心理学、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以心理活动为主、生理活动为辅的综合艺术的一种抽象教学。声乐课程的特殊性决定声乐教学语言的独特性。声乐教学语言是教师运用语言技能、技巧以及专业技术方法的综合教学能力,具有达意、传情和教育的三大功能。它是声乐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集中体现。成功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获得科学发声技巧,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的兴趣。了解声乐教学语言的特点,能引导声乐教师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语言,进一步把握、运用好本专业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语言手段和技巧,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声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歌唱方法,提高歌唱水平。由于人体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运动状态和它们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由声乐老师通过教学语言把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传递给学生。因此,声乐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就决定声乐教学的效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声乐教学语言有什么特点呢?
1.声乐教学语言的标准化
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是声乐教学语言的基础运用。教师语言务必准确,完整清晰,否则会使学生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产生错觉和误解,不得要领,不但影响教学质量,甚至还会因为长时间不正确的歌唱引起嗓音病变,造成终身遗憾。例如:语速太快,太慢,不流畅等都会影响师生之间传递信息。标准的普通话应该有轻有重、抑扬顿挫、松紧有度、变化有致,从而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是教师教学的基础条件,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快认知的基本手段。
2.声乐教学语言的专业性
声乐教学语言应遵循艺术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的一般原则,追求语言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直观性。声乐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只有在学生理解下加强训练,才能很好地体会和实践相关的技巧,掌握专业的歌唱方法。而歌唱方法涵盖了发声位置、共鸣位置、呼吸系统等一些专业概念和技巧,初学声乐的学生往往对这些专业概念认识有限。此时,声乐教师在使用教学专业术语时必须做到客观准确、严谨合理、科学规范,如“喉头要向下拉”“下巴向内下方放下”“横膈膜向下扩张”“咽肌直立”“牙关要张开”“软口盖抬起”“面带微笑”“口唇张圆”等,它们表达起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具体直观,具有确切专业的训练含义,有助于初学者正确地理解、执行、操作、练习,更重要的是它们完全符合声乐学科的基本原理。
3.声乐教学语言的比喻性
比喻性的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学的必然要求。声乐教学要开启学生的思考领域,就必须生动形象地描述场面和情景,带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才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赋予作品的意义。在教学中,老师要抓住作品的风格和演唱特点,根据其创作背景及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的不同,运用夸张、比喻、形象、对比等修辞手法与之结合并运用到声乐教学语言当中,努力使语言做到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包含情感。例如:“嗓音像朵花,它的根埋在呼吸气管中,它的茎就是流动的气流,它的花就是头腔中的共鸣”。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性语言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让学生在美好愉悦中展开想象,从而更加透彻地理解作品,表现处理作品,充满激情地去演唱,逐步提高其艺术表现力。
4.声乐教学语言的肢体性
在声乐教学中不但需要老师标准清晰的范唱,更需要老师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从视觉、感觉的角度尽量使抽象的看不见的声音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从感性上得到启发,从而易于感知、易于掌握。例如,某位学生高音总是声音不稳,音色过于苍白泛虚,这是因为她气息没有稳住,共鸣位置偏移。为了让她掌握稳住气息的技巧,可以举例示范“打呵欠”,迫使喉咙自然打开,力量在腰部周围游走;也可以运用语言肢体做“搬桌子”的动作,表述当下感受的状态。学生继而模仿。通过多次结合高音反复练习,学生在稳定住气息的前提下,高音也变得圆润通透。此外,声乐教师可以利用眼神的暗示来表达肯定、鼓励、稳住或否定等等态度;可以运用手势来模仿器官的运作调节;可以用形象的面部表情或腔调来引导学生进行口腔内部的位置调节;可以用腰、肩、胸、背等形体动作,暗示歌唱者的呼吸生理运动等。通过这些肢体语言,学生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发音器官的生理运动特点,便于操作实践,大大提高交流的效率。
5.声乐教学语言的口语化
语言的口语化是声乐教学语言正确运用的重点。声乐的抽象性决定我们声乐教学要以口语化的语言来传授,对抽象、深奥的声乐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歌唱发声状态具体化,让学生掌握歌唱发声规律。例如:把共鸣腔体比喻成乐器的音箱;把错误的呼吸方式比喻成“狗喘气”等。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通俗化语言,不但能更好地传授声乐专业知识,而且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声乐教学口语化,已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如沈湘老师的教学之所以得到广大音乐学习者的拥护,就是因为他独特的口语化教学语言。声乐教学口语化不仅应落实在教师教学语言运用上,还应落实到声乐教材的编写中,使更多音乐爱好者能通过自学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声乐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效果,并影响学生的发展,意义深远。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声乐课的特点,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在教学实践中优化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和美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娟.新“课标”视野下的声乐教学语言[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2(2).
[2]胡贤波.声乐教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8).
[3]维克托・亚力山大・菲尔兹.训练歌声[M].李维渤,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6.
[4]赵英.“肢体语言”是声乐教学最简便的直观教具[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
[5]陈海容.声乐教学语言的运用体会.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3).
一、“找规律”问题的基本特点
这种常见的对于数字类的找规律题型基本特点是周期现象中的规律,根据周期变化这些规律来确定未知的部分,对于这些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易于发现蕴含的基本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但教师必须通过一定题量的训练,引导他们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让他们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做出判断,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比如,对于间隔排列的数字,其中这些数字间蕴含的基本规律,教师可以从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感悟新知,灵活掌握。学生在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会逐步主动的通过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使问题得到解决。当然,稍有变化的探究对象还包括几何图形方面,其基本特点是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引导他们探究蕴含的基本规律,凸显图形变化的基本过程,总结归纳出变化的基本方法,从而确定未知部分,这样的思维活动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二、对于一般“找规律”题型的探索方法
从数学学科课程的内容划分看,主要涉及四大领域的研究对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在每一个部分的学习活动中,“规律性”问题占据一定的分量。比如: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空间与平面的基本图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问题,涉及的“找规律”问题也比较常见。
对于这“找规律”基本问题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在于加强对于一般数列规律的熟悉,培养学生几何图形变换的感悟能力,引导他们先观察其中具有什么特点,然后依次采用几种常用的方法,比如差值,相邻的三项有什么运算关系,考虑平方、立方,还要熟悉常用的一些平方值和立方值等;对于几何图形,从几种熟悉的图形变换入手,让学生感知变化特点,从不同角度体会蕴含的基本规律,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就会增强自信和经验。
三、对于“找规律”问题的有效教学实施对策
教材中,为了突出这种题型的价值,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单元,其中关于“找规律”问题也占据一定的地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教师需要从内容、选择、编排和呈现等不同方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问题的解决,策略的有效性。让他们通过这类问题的研究,掌握一定的方法,善于运用基本规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比如探究“圆周率与走马灯数的关系”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索过程:
1.在情境引入中,设计记忆走马灯和圆周率两组数字,让孩子感受周期律。
2.在解决“试一试”过程中,教学灯笼和彩旗的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来提问,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总结出余数对应关系。自己尝试、自己思考、自己从过程中学习,提升数学语言表述能力。
3.在巩固练习中将儿歌与知识运用相结合,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灵活应用规律,进一步熟悉规律,感受所发现的数学规律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体会数学学习的意义。
4.探索完这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后,再来欣赏,就使欣赏有了更加深广的内涵,走马灯数来自古埃及金字塔,但他们不知道它是怎样得出的。通过这样规律性问题的研究,发现了它和圆周率竟然有这样的关系,进一步体验数学规律的价值。
一、日本中小学观光教育的特点
日本政府自明治维新就开始发展观光教育,出于对学生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的考虑,他们规定小学生、初中生以及高中生要分别在本市、本国以及世界范围内进行为期数天的观光教育。1964年日本颁布的自由行政策更是为观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目前中小学生的观光教育已成为日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政府的牵头与管理
日本观光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观光教育的支持与鼓励。一方面,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中小学生观光教育的发展,很多中小学校的观光教育费用基本上都有地方及国家的财政支持[1],这有效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了部分家庭贫困的学生不能参与观光活动的情况,实现了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另一方面,政府制定清晰明确的观光教育政策,规定学生参与观光教育的各项准入条件、准备要求以及相应的评价机制等,例如各学校在安排学生参加观光教育活动前,需做好申请、计划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以确保观光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发展模式的制定与分层
日本政府按照年级的高低制定了不同的观光教育发展模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小学生观光教育活动的地点一般安排在学校附近,内容主要包括参观名胜古迹或其他著名地点,目的在于促使小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知与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国家荣誉感与自豪感;初中生的观光教育活动范围可扩展至全国,在政府及相关旅游部门的支持下,不同城市之间建构起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学生可安排在合作城市的居民家中,这有助于学生体验不同的城市与家庭文化,丰富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高中生的自理能力较强,因此可安排其到国外进行观光教育活动。很多学校与美国、韩国等国家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关系,以保证观光教育的顺利开展。
3.对安全问题的考虑
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学生安全,在日常教育中增加学生对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并制定出完善的危机管理体制,以应对学生在观光教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类突发性事件。保险制度的完善也是观光教育安全保障措施中的重要一环,学校积极宣传安全保险在观光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家长也会给孩子积极投保。此外,日本学生的安全问题离不开新闻媒体的积极配合。AKT秋田电视、KBS等新闻媒体一直致力于全方位跟踪报道观光教育的具体情况,促进日本家庭对观光教育活动的了解与支持。
4.第三方组织的支持与监督
日本观光教育的蓬勃发展还有赖于国内行业协会的帮助与监督,其中以观光教育研究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为代表,它对日本观光教育市场的稳定与和谐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首先,作为日本公众的公益法人,协会致力于发展新型旅游活动,对国内学生参与的观光教育活动进行相关的研究、调查与监督,并整理出与活动相关的报告与总结,实现观光教育活动的公平与透明;其次,协会定期在各地区召开研究大会,针对观光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相应资金与人力资本的支持;最后,协会积极参与各观光教育相关部门的协调与组织工作,为观光教育活动的顺利推进搭建桥梁。
二、日本经验对我国中小学观光教育发展的启示
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作用,为 中小学观光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政府的支持是发展观光教育的保障。政府需要由上而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中小学观光教育政策,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首先,很多中小学生对自身权益的争取与保护意识尚不足,政府应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尽可能规范中小学观光教育的管理与保障制度,以保护中小学生在观光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权益不受侵害;其次,企业的商业化与利益化导致中小学观光教育问题频出,政府需引导各企业之间公平、良性的竞争,提高企业从业人员对观光教育活动的敏感度与关注度,并对旅游产品的规范性、合法性进行严格把控;最后,政府应严格对待观光教育中潜在的各类安全问题,例如积极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中小学生安全保障制度,对学生出行前的身体状况、保险投递、出游地区社会状况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从源头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机率,并在仔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2.积极宣传“寄学于游”的意义,为中小学观光教育发展铺平道路
日本观光教育之所以获得如此成功,其主要原因在于全国上下对观光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无论是政府、协会组织还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均从自身的角度对观光教育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而从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尚未对中小学观光教育作出明确的规范与管理,家长仍沉浸于“重成绩,轻素质”的传统教育中,观光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首先,政府应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将学生从埋头苦读中解放出来,从宏观上给予政策的指导与资金的支持,促进学生在观光教育的过程中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其次,企业应以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增加家长及学生对中小学观光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并积极投入到观光教育的活动之中;最后,家长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关注中小学生书本之外知识的积累及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树立。
3.创新开发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中小学观光教育发展增添光彩
观光教育并不是简单的旅游活动,然而,从目前对观光教育产品的开况来看,其教育的针对性并不强,这导致学生及家长对观光教育的存在及意义产生偏见。此外,目前观光教育以企业的旅游产品为主,以某网站“美国中小学插班亲子游学营”旅游产品为例,其费用高达3 0000元/人,若是家长陪同则总费用将逾十万元,这对大部分家庭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企业应当在政府的鼓励与引导之下,进一步挖掘观光教育的潜在价值与内在本质,结合国内观光教育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国内多样的教育文化与旅游资源。例如可以开发国内观光教育之孔孟之旅、之旅等;此外,政府可加强国内各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搭建稳定、和谐的观光教育平台的同时实现世界范围内人才的交流与沟通。
4.多样构建分层观光教育模式,橹行Ч酃饨逃发展添砖加瓦
目前国内观光教育的许多产品并未依据不同年龄段特点的学生进行深层分类,有些观光教育的产品不具有针对性,而是同一产品应用到了不同的学生身上。
我国应当设置专门的观光教育管理部门,对中小学观光教育活动的开展与服务提供严格的准入标准,在实现观光教育公平与透明的同时,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小学观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政府和学校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与思维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构建相应的观光教育模式。
中国的观光教育尚处于初步开发的阶段,社会各界对观光教育的认识还不充分。再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观光教育的发展不均衡,实现中小学生观光教育的普及化任重而道远。然而,我国中小学观光教育市场广阔,再加上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其开发潜力及价值值得政府、企业及家长的共同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观光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一、引言
对于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而言,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而应试教育存在相当大的弊端,首先,应试教育是一种变相的科举考试,这样就造成一种现象,鉴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成为了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仅仅是为了“考”。其次,应试教育存在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缺失。因此,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由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对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特点进行明晰。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辩证思维的特点
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由之前的形式思维转向辩证思维,形式思维是对历史的现象进行浅表的认识,而辩证思维指的是对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其对立和统一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形式思维,而是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一种更高级别的思维模式。
2.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对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分析,这个时期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其基本的思维活动是与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对于创造性思维而言,其基本解决的问题全部是人类社会尚未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学生而言,并不是要求他们对历史领域提出新的见解和看法,而是以探索发现的精神去对待历史课程。
三、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
1.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作为重点
心理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思维的开始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依据的思维模式,是没有依据的躯壳。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点应该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具有很强的发现历史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教师在此的其他任务是在教学过程中带着一点的目的性去提出与所讲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去领悟和掌握知识。
2.将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引入中学生历史教学中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应以传授历史学习方法为目标,同时把教材作为依托目标,通过培养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材这个依据,体验所学基本概念和历史原理,并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整体的归纳和推理思维,从而较快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对于我们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其倡导的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将自己融入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获取知识的渠道,并且在学生学习更多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对培养历史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自主认识和整体应用,实现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对过去整体知识上的分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实现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建立。
3.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
情感是形象思维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都会注重对于情感和基本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我们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营造一种与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氛围,对整个中学历史教学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切忌滥用可有可无的点缀,因为这些氛围是整个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需要我们精心地去编排和创作。
因此,将爱国主义引入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而且通过引入爱国主义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到这种感情,有助于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对知识进行探寻、深化。对于不同的地区,可以以本地区的历史背景为依托,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对本地区进行了解。
四、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用固有的模式
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其本身就没有一种固定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说,对于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以一种不变的模式去分析,而是需要教师不断地以创造性的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性的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基于思维而言,是其金字塔的最顶端,因此来说,学生的历史思维尤其是应该以创造性思维为宗旨。
2.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和现实
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了历史。对于中学生来说,必须以历史为基本的依据,没有了依据凭空想象得出的结论是不真实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正如所说的那样,历史思维不单单是对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某种情况下,是当今社会的又一反映。
现实社会不仅仅能用历史的观点对现代生活进行有效地反应,而且从历史的观点能发现现实生活的基本矛盾,并且能从这些历史观点中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从特定历史观点之间的联系中,分析它们发展的趋势。对于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来说,一种强调要鉴古知今,就是这个意思。因此说,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不能脱离了历史,而且必须与现实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论
培养和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出发,逐一分析了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的基本途径,并且从基本途径中发现培养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研究,从而促进中学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加关心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历史应试教育转向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小囡.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4.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标准》强调,中学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
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并根据其形成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并要求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该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以师德为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在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标准要求,中学教师要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要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标准还要求教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标准鼓励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实施建议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中学要将《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中学教师要将《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初中各年级的篮球教材分基本技术动作、简单战术配合和教学比赛(含篮球游戏)三部分。初中学生以学习掌握篮球基本技术为主,并通过教学比赛加以巩固和提高。
初中各年级篮球教材内容分布。
二、初中篮球教材的特点
初中各年级篮球教材的分布有如下特点:
1.教学时数有限,但稍有伸缩性。国家教委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篮球教材初中为24-30学时,占各类教材实践部分的13.3-13.6%;而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篮球教材为34-40学时,约占身体锻炼教材的16.2-19.1%。
2.教材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篮球运动各个主要环节的特点,而且教材内容精炼。如基本技术,包括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两部分中仅选一些最基本的技术加以综合连接进行教学,目的是提高所学过的单个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实用性。
3.体现了循序渐进、打好基础的原则。如基本技术的教学,各年级安排是从原地动作到行进间动作;从单个技术到综合技术;从基本技术到简单技术配合;从游戏到教学比赛等。同时还注意到中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
三、初中各年级篮球教学要求
国家教委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对各年级篮球教学要求如下:
表5-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初中各年级
篮球教育材分布表(共2时)
表5-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篮
球教材内容分布表
一年级(四年制)
学会跑动中单手投篮动作,通过简化规则的比赛,提高综合运用技术能力,发展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素质;培养遵守规则、团结合作和服从裁判的良好作风,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篮球技术打好基础。
二年级(四年制)、一年级(三年制)
全面复习小学已学过的教学内容,逐步提高学生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和进一步熟悉球性,把学习传接技术中的手法作为重点,适当提高手脚配合的协调性和投篮动作质量,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三年级(四年制)、二年级(三年制)
在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增强手控球的能力,逐步提高传接球动作的准确性和运球时变换身体重心的能力,以及手脚配合的协调性。适当安排一些对抗性练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思想作风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四年级(四年制)、三年级(三年制)
继续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在上一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传接球、运球、投篮动作质量和动作之间的衔接能力,初步学会个人防守中的位置选择和二三人之间的简单配合,加强战术意识。女排一定的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进取的集体荣誉感。
四、中学篮球教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一)篮球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教师在选择篮球教学方法时,要了解体育教学方法的特点,并从中选择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场地器材等具体情况的方法。一般依据是:
1.根据大纲和教学进度的安排,确定篮球教材在各次课中的主次地位。
2.考虑不同年级、年龄、性别和身体素质、技术基础的差异性。
3.必须能达到一定的活动量。
4.有利于掌握正确的篮球技术。
5.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械与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中学体育课的特点
1.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是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活动要和机体活动相结合,而以发展机体活动能力为主。
教师是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工作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实践水平等,确立了质量规格,作出了明确规定,有关部门可以依此来衡量与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水准。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基本理念上,注重“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一)强调以学生为本
中学生具有发展性、自主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以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由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以学生为本,主要抓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训练,除了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外,还结合知识系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部分演示实验,并尽量保证学生实验的做出率100%,对于某些用品,发动学生自己想办法,使用代用品,或者缩小实验用品的比例,或者采用微型实验,实验中,随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勤俭的良好习惯。既学习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鼓励学生“收集不同种类的材料,并制成材料实物标本”,使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动手、对比、判断,增强对材料的理解,体验化学对生活的促进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倡导以师德为先
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中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工作,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通过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教育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是中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中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中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因此,我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博采众长,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教师专业标准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作。严格来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职业有自身的严格要求。那么这些要求是什么?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从事教师职业?这就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标准来规范和要求。只有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的行列,才能从事教师职业。
(二)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教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有方法又无定法。尽管教育教学理论早已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策略,但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具备怎样的观念、行为和态度,还需要具体的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的观念、知识、行为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按照这些要求,不仅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能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对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也有了具体的标准。这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的规范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三)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缓慢的过程,需要教师个人、所在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支持。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个人、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都清楚地知道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哪些内容,具体要求是什么,可以对照标准了解哪些方面达到了要求,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目标。
【关键词】 教师;基本素质;社会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0-01
执教者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1],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实施办法》的规定,教师应该具备六种基本素质,即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教师素质是在一般生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过后天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而形成的[2]。由于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呈现出地域空间上的不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不同时期教师基本能力及素质比较
2001年―2004年,笔者就读于某西部地区初级中学,教师学历大多为专科及少数本科,教师专业知识存在结构缺陷,身兼数职的现象大量存在,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淡薄。人文关怀只存在于个别教师及个别学生身上。2010年3月―5月,笔者于西部地区某初级中学教育实习,教师学历普遍提升,大多数为本科生且有部分研究生,教师专业分工明确,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教师群体普遍呈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由于高等院校扩招政策并未大规模展开,城乡人口向上层教育社会流动能力较弱,大多数高中学生并未参加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而普遍接受中专、大专教育或直接进入当地不同门类的公司,企业工作。而那些参加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受到正规教育的又大都不愿屈就于初级中学教师这一职业。各种教学研究所需的各类条件如人力条件、硬件设施、教育理念、中学教育教学研究等均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经过十年发展,初级中学教育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初级中学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普遍为大学本科,甚至出现少数高校研究生从教于初级中学教育课堂的现象。人才流动性强的特点已不再是东部地区的独家优势。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给予了基础教育应有的重视。各种服务于教学研究的条件如人力资源条件、硬件设施条件、教育理念与教育科研立项等均有很大程度的突破。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育手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课程结构趋向合理,教师的地位与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各地区教育人才招聘市场出现人满为患、校方择优录取的现象。经过十年长足的发展,我国中西部教育发展水平已然纳入良性发展轨道,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但是中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始终向前的。
二、十年前后教师队伍基本素质分析
2001年,由于教师队伍普遍未接受正规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体素质呈现出专业知识薄弱、职业道德现责任感不强、人文关怀欠缺等特点。
首先,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精,业务能力不娴熟。
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不精,体现在没能把握中学教学的时效性与教育改革前沿性问题,教案陈旧,教学方法老套,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等等。这些无疑都严重影响了中学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给中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小的障碍。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与责任感的缺乏。
教师作为一项伟大的职业,素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美誉。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也无疑最应该具备的就是职业操守。“为人师表”就是教师优秀职业道德的最好体现。由于这一时期的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水准也是良莠不齐。在教师队伍中存在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做人,未能为人师表这一普遍性问题。
再次,教师对本学科及学生缺少足够的人文关怀。教师与学生在正常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没有任何联系,使得教师不了解学生特点,学生亦不知教师风格,教学信息无法通达,班级凝聚力不强,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这样的教育,学生没能具备自主学习的素养,对于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反观2010年,在专业知识上有种种缺陷的教师已然被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专业人才所替代。教学活动得以有序开展,教学方式方法呈现出时代性与高效性等特点,教学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产生了良好效果。
三、差异成因分析
1.现阶段巨大的就业压力驱使更多的劳动力在对待即得工作的态度上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奖励制度的完善和岗位竞争的加剧,劳动者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以求社会的认同,从而体现其社会价值。这就在客观上为从事教育行业的劳动者给予受教育者更加充分的人文关怀提供了可能性。
2.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呼唤对于教育品质的改善。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已不仅仅停留在解决财富的问题上,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多样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深入的挑战,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与立场发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重大变化。
通过以上对于教师素质转变的过程和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型。一方面是社会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需要更加高效的教育模式,以满足各阶层对于文化产品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更加稳定的社会认同体系的逐渐形成;经过改革的阵痛,经济增长已然步入正轨,高速发展产生问题的同时,社会也趋于稳定化,各阶层开始在即得工作岗位上稳定地做出自己的贡献,力求在自身岗位上取得社会认同;部分阶层产生各种问题的同时,一部分阶层却因为其即得利益而趋于稳定,在这种不稳定与稳定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不稳定阶层变成即得利益阶层,促成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语文;“双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9-006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9.038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任何学科都要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来教授。中学生有不同于其他年龄学生的一些显著特点:首先是其观察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逐步增强;其次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增强,意识识记能力增强,抽象记忆发展较快;此时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由“经验型”上升到了“理论型”。教育一向强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中学生发展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关的教育计划,坚持语文“双基”教学,因为中学生的教学必须要打好基础,而语文教学是一些基础的基础,必须坚持语文“双基”教学才是核心,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认识语文“双基”教学
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以适应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的学生、新时代的需求。在通俗意义上,我们称“双基”教学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授。在新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之下,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语文的“双基”教育到底指的什么,语文的“双基”教学有何意义,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并且坚持语文的“双基”教学。
(一)重视语文“双基”教学,深入认识新课标中三个维度
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是指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旨在提高语文整个教学的质量和素养。在新课标中提到了三个维度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就是实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方面发展。这两个基本方面虽然与三个维度之间相通,但二者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有着先后之分,尤其是在中学阶段的教学。
(二)坚持“三维一体”
新课标提出三维,显然三维是一个立体的存在。新课标还指出,语言的长期积累、慢慢顿悟和善于运用是语文教学要关注的重点。所以说,语文的基础知识还有基本技能属于每一位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双基”教学,不可分裂“三维一体”或是偏废任何一个方面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语文“双基”教学原则及内涵要与时俱进顺应时展
(一)紧跟时代脚步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时代是不断变更的,技术也是不断创新的,教育教学更是不能停滞不前,新知识、新技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不断涌现,而这些技能与知识也正是当今社会中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双基”。所以,“双基”的内涵不能拘泥于知识的不变,在今天,在每一个变更的明天,我们都要赋予“双基”相应的涵义和教育教学方式,墨守成规,自然是保守落后的体现且不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而改变语文“双基”的涵义,为中学生带来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也必定会为中学生再次增加压力,因此坚持语文“双基”教学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善。
(二)语文“双基”教W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现如今的社会,到处都在喊着“以人为本”口号,可见无论在哪个方面,“以人为本”的重要性都可见一斑。在中学教学中,“以人为本”“人”则是专指中学生,语文教学在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中学生做人做事、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语文“双基”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近几年来,中学语文的教学成果都不太尽如人意,存在着少、慢、差、废等缺点,语文教学虽然一直以来都有其方式方法和一定的规律,但是一直都是混乱、不清晰、不明确、不成体系的。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双基”的教育方式可以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整理完善的方式方法,还能为中学生指出一条学习语文的明路,让他们学习到语文知识并去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和领悟到新知识和新技能,实现“温故而知新”。
(四)坚持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都是学生在课上被动地听讲,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灌输。而随着教育的改革,为了促进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就必须转变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关系。把每一位中学生当作语文课堂上的主体,让他们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结合语文“双基”教学的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为指引,逐渐引导学生学好相关的教学内容,并切实加强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能够使中学生学习更有冲劲和积极性,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
摘 要: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的整体性思想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整体性思想作为方法论指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整体性 建构与衔接
柯新凡,男,河南大学学院,副教授。
党的十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是实现“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教育使命,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建构与衔接,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性设置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既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需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道德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正确的思想基础,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围绕这一总目标展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整体性教育,必须在这一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智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等,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中学、大学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相互联系而又独立的阶段,各自有自身的内在要求和发展规律,基于中学和大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选择应有不同的要求。
国家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时也充分考虑到了阶段性特点。总体来讲: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多的是要进行公民教育,另一方面要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准备基础;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一方面要继续强化基本公民素养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基本理论尤其是中国化的的教育,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对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渐进过程,每个阶段的教育目标有直接的关联性和统一性,也就是说虽然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差异,而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边界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更应该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目标前移和目标后置的问题。在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较多的系统的理论的灌输,再加上考试的现实需要,而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忽视公民素养的实践;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却存着在中学就应该掌握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的讲授,加之以择业或读研为目的的现实考量,大学生存在着更多的是以课程成绩过关或知识单纯记忆的偏好,而缺乏对理论的理性思考和认同。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整体性衔接,一方面,要努力合理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尽可能科学地界定目标的边界,以利于教学实践;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相应阶段性目标的中心:中学阶段应该侧重于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和养成,即道德素质、权利与责任统一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治素质、科学素质等,不过分突出理论体系的完整解读。大学阶段突出和加强信念教育,通过理论体系的完整性教育,用特别是中国化的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指导其行动。无论是合格的公民教育还是高层次的“四信”教育,最终是要经过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
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媒介。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教材。在不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不同学习阶段的教材应有差别。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整体性衔接的要求,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教材)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纵向衔接和横向交叉问题,避免重复性,实现无缝衔接。
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教材)在纵向、横向上都存在一定的重复。从纵向看:中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与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内容上存在较大的重复。从客观上讲,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逻辑的应然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复。但不能因此而不关注问题的存在,必须努力规避无效的内容重复及差异问题。
因此,必须通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媒介的整体性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在编写教材、设置课程时,要以整体性思维来考虑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中学、大学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来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力求避免低层次的内容重复。其次,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理解部分内容重复的客观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清楚教材只是教学的指南而非教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学、大学教师必须相互了解不同阶段的教材内容、教学重点,以教材为基础,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当根据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因材施教,避免教学实践中的无效重复。
总之,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课的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必须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编写,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合理转变,不能过度刻意追求阶段性或独立课程的教材内容和教学体系的完整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整体性衔接。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发展是整体、全面的发展,决不是单向、片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言:“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①因此,对人的整体性认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的一个核心因素。要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中学是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责任意识等公民意识养成的重要时期,也处于迎接中高考的高压阶段。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呈现出独立、主动性的成人感与幼稚、依赖性儿童心理并存的普遍特点。大学是理论系统掌握、“四信”确立的重要时期,也是环境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自我意识增强但情绪波动较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但辨别真伪的能力相对不足、抽象思维迅速发展但主观片面性思维依然明显、意志力明显提高但稳定性不足的特征。
基于整体性思想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点和接受度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媒介(教材)编写应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教材的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情感需要,整体考虑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形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实施教育和影响,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按照同一套方法去说教,而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既重视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实现能力提升、道德养成、人格发展。
当前,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就使得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更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坚持以整体性思想为指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衔接机制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有效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摘 要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协调性、灵活性等身体素质都比较好,接受能力较强,但是由于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对客观事物认识尚不够,因此对于较艰苦的篮球运动心存害怕,加之平时学习紧张,对体育锻炼重视不够,因而难免要影响篮球技术的学习。篮球运动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是吸引力较大的一种运动,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可以通过篮球运动增强团队精神和个人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和感情。
关键词 初中体育 篮球教学
中学篮球运动的教学工作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掌握技术动作的过程,它融教育与教学,智力发展与技能掌握、身心全面发展与意志品质培养为一体。依照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结合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篮球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应是:通过体育课上的篮球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用之才。
一、中学篮球教学内容的特点
从初中各年级的篮球教学内容分布及各年级相互之间的教学内容安排来看,初中篮球教学内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学时数少,基础内容多
初中阶段处于基础教育这一阶段,所安排基础教育内容多,就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而言,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处于基础教育过程,因而必然造成了教学内容广而分散各项教学内容偏少的现实状况,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所安排的篮球教学内容都是篮球运动中最基础、最简单、最常用的实用型和应用型内容。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系统、全面、精练
作教学内容的安排紧扣篮球运动的各个重要环节、技术动作的选择力求系统、全面、具有连贯性,所选内容也较精炼,它能在教学时数受极大限制的情况下,保持教育的完整性。突出重点内容,强化基础练习,为学生不断提高篮球运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提供了保障用。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具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都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并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以及求知欲望和感兴趣程度,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四)强调教学内容的教育性和锻炼效果
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反映了积极向上,勇于进取,团结协作,集体意识观念等品德行为的修炼过程,也培养锻炼了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敢于面对竞争,勇于战胜困难,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并不断应用篮球这一锻炼手段,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锻炼效果。人的能力是篮球运动的重要一方面,它是在智力的基础上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实践表现。依赖于个体的不同因素,但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靠实践培育的结果。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篮球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能力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篮球运动的教学特点,将传播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奠定学生的职业技能基础,鉴定职业目标,实现“一专多能”的体育示范人才培养方向。
二、中学篮球教学内容的注意事项
(一)强化篮球基本技能与简单配合的学练,并能在游戏中灵活运用。
(二)重视游戏和竞赛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突出竞争、对抗与方法教学。
(三)提高游戏和竞赛中运用基本技能与简单配合的能力;注重基本技能的运用效果与简单配合的应用方式。
(四)强调集体行为和规则意识,重视动作运用过程中实用性和健身价值的自我互价。
(五)重视在游戏中学练小篮球基本技能,突出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教学。
(六)重视运用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注重游戏方法教学。
(七)培养游戏中综合运用运、传、投等基本技能的能力。
(八)提倡学生参与自评互评,进行基本技能的评价和动作优劣的甄别。
初中的篮球教学要将篮球技战术进行游戏化处理,对已有活动性游戏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改编,并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分层配套开发。同时也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创生性,凝聚教师和学生的智慧,进一步创编出适合本地本校特点和学生学情的篮球游戏。选择和创编篮球活动性游戏,要体现其层次性、简易性、趣味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要尽量采用小场地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并简化其规则和要求。既重视篮球运动的自身特性,又要改变活动规则、练习方法,将其简化加工与变形,增强其环境适应性和教学适用性,并与其它活动形式相融合,让篮球成为学生生活化的实用健身活动,斗智斗勇的简单游戏,妙趣横生的趣味竞赛。
三、结论
篮球运动有其浓厚的竞技文化背景和社会生长环境,我们应该使篮球以其趣味的内容、游戏的形式、快乐的活动等特质扎根于学生的心田。把篮球基本技能教学游戏化,简单配合教学趣味化,竞争与合作教育通识化,行为与规则教育宽泛化,让篮球运动更适合、更方便初中学生学练,让学生更喜爱他们心目中钟爱的篮球,从而激发运动兴趣,提高学练水平和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 刘清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全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体育与健康》教材(水平四课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毛振明.《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初中各年级课本)[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体育;三人制;篮球比赛;开展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41-01
随着我国高中教育实践工作的发展,许多新型的运动形式被引进了体育教学工作与学生的日常锻炼中。在现阶段的高中日常体育活动中,三人制篮球赛的进行成为了中学生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高中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中体育环境与学生的体育需求开展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实践研究,对于高中体育创新与项目引进的开展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正因如此,我们结合本校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实践情况,进行运动开展的价值分析,为这一运动的引进与发展提供良好支持。
一、三人制篮球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
在进行三人制篮球比赛研究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一比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在结合了这一运动的发展与实践研究结果后,我们才能对这一项目有充分的了解与认识。
1、项目的基本情况。三人制篮球比赛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由一种街头的自发体育运动方式发展而来,所以又被成为“街头篮球”。这一运动在上世纪末传入我国,便很快的受到了青年人的认同。但是在我国的发展初期,由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处于缺乏规则与管理的自由状态。
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每个队伍由四人组成,三人上场一人替补。比赛场地是由半个篮球场地组成,一般为14X15米。比赛时间由双方约定,一般分为上下两场。比赛方式采用三三对抗,比赛规则与一般篮球基本相同,但是在一些方面进行了修改,使之可以更适应比赛的街头性特点。
2、项目的主要特点。在对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比较与一般的篮球比赛,三人制篮球赛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比赛内容与规则更加灵活。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三人制比赛因其具有的街头运动特点,使其在内容与规则中更加灵活。如在比赛中,比赛时间可以由双方进行商定,而比赛的规则也进行了修改,保证了比赛的灵活性。二是比赛中技术与战术要求的。在三人制篮球比赛中,其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要求与队伍整体的战术要求远远的小于正规篮球比赛。这就使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比赛活动中来。
二、三人制篮球赛在高中普及的价值
在了解了三人制蓝旗比赛的基本情况与主要特点后,我们结合了高中体育实际情况与这一项目的优点,发现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以下的普及价值。
1、提高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在高中体育教育过程中,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其技术要求高、规则严格、运动场地大的限制等问题,在高中学生中难以普及,甚至影响到了高中学生整体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三人制篮球比赛因其灵活性高,技术要求低等特点,很容易在高中学生中进行普及。同时其街头比赛的特点,极大的提高了这一运动的时尚性与活力性,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容易引起高中学生的兴趣。所以在高中体育运动普及过程中,三人制篮球的推广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种对体育运动兴趣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精神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日常锻炼提供了新的选择内容。
2、很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在现阶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仍未达到教育素质要求,这与学生体育运动的缺乏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高中体育运动教育中,新型体育运动特别是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开展就成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原因造成的。一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比较灵活的运动时间与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高身体素质。二是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技术性低于普通的体育项目,适合普通高中生开展。对于这类高中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3、促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在现代的高中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与竞争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社会意识的提高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教育过程中,理论化的教育方式难以很好的实现这种教育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结合体育运动比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与竞争精神就成为了很好的教育方式。而三人制篮球比赛对于这种精神的培养具有特殊优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三人制篮球比赛是合作式的体育项目,在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二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因其街头比赛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对抗性特点,对于学生竞争意识的提高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三人制篮球比赛具有趣味性与时尚性,相比较于理论教育与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其教育过程中的寓教于乐性特点更加明确。
三、高中三人制篮球比赛实践研究
在我们高中的三人制篮球比赛实践研究中,我们从高一新生班中提取了一个班级的男生开展了这一项目的实践实验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学生自由组队、每周开展的三人制篮球训练,以及每月开展的一次对抗性比赛活动。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过程后,我们对实验班级的整体体育意识与素质水平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发生了以下的变化。首先是学生整体的体育锻炼意识高于其他班级,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高于其他班级35%,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其次是班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平均水平高于普通班级28%。最后是学生内部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与实验开始前有所提高,班级内部的合作气氛良好,对于学习竞争意识高于其他班级。
在高中体育运动实施研究中,三人制篮球比赛的推广因其特有的优点,发展速度极快。在实际的体育教育研究中,我们结合这一比赛项目的优势与特点,结合高中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其开展价值的实践研究工作,为这一运动的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本 中小学 美术教育 课程改革
日本在战后初期的教育政策中,根据美国联军司令部的教育方针与基本精神,实施了排除军国主义和极端国家主义思想的种种措施。日本政府为了把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书加以具体化,设置了教育委员会,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根据学校教育法的实施细则,提出设立小学图画学科,并指出战后图画课的教育方向,到1947年公布图画课学习指导要领为止,禁止使用1946年前的从普通学校到师范学校的一切美术教材。从1947到2008年间,共计有8次教育课程改革,到2008年的最新的各科学习指导要领的颁布,其中的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多次发展和变迁。
一、1947年的美术教育课改革
1947―1951年间日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生活主义、实用主义的美术教育时代。1947年颁布的美术学习指导要领,受到美国教育政策的影响,以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学校美术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三年级开设了图画工作学科(美术科)。
指导内容包括:1.创作能力的培养、个性的拓展;2.学会共同学习与制作,培养合作精神;3.熟悉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并认识其正确应用的法则,学会检修及保养方法,养成爱护工具和材料等的习惯;4.紧密联系理科教材内容,指导根据自然界的真实情况和法则正确表现自然美;5.学会把身边的生活素材教材化;6.指导制作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生活必需品;7.适当地进行参观和鉴赏活动。[1]
图画工作科的设置,从学科名称来看,“图画工作”本身就包含有技术的内容,同时,由于重视生活经验,因此,和实际生活有关联的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与创作备受重视。虽然也有设计的内容,但主要是考虑生活环境的不方便等因素,没有充分地进行设计教育。具体的美术活动有以下内容:通过绘画、黏土等形式进行表现,学习色彩、形体、图案、制图、纸手工、竹手工、金属工艺、手工艺、水泥工艺、美术基本常识、美术鉴赏等内容。
这一时期作为美术教育目标,重点突出了想象力的培养、动手技能的培养、启蒙艺术的心灵、生活实用品和艺术品的制作,并学会能够理解和鉴赏等内容。
二、1951年的美术教育课程
1951年教育课程的修订可以说是对1947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的补充。教育方针没有变,仍然是生活经验主义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把课程分为四个领域有:基础科目(国语、算数);社会、自然学科(社会、理科);创造性的活动(音乐、图画工作、家庭手工);保健科(体育)。
作为美术课程的一般目标提出了以下几点:能够判断造型作品的优缺点,提高选择能力;提高造型作品的布置安排能力;培养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理解与鉴赏造型作品的能力。
在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中有绘画、色彩、图案、工作、鉴赏等内容。中学有绘画、图案、安排布局、工作、制图、练习技能的教材、鉴赏、属于表现等理解性的教材、其他的理解性教材等内容。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基于生活经验主义的教材,由于包含有技术性的内容,也列出了一些关于制图与练习技能的教材。
三、195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这一时期,是刚刚看到日本经济成长的征兆,进入日本经济高度发展的前期阶段。由于之前的教育课程所提倡的生活经验主义,引发了学生学习能力不均衡等事态的发生。因此,提出以充实基础学习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目标,要求编写系统性强的教育课程。这次的教育课程可以说是从以儿童为中心的经验主义的教育思想向以学科为中心的科学主义的教育思想的一次大的转变。[2]
美术教育方面,之前作为图画工作的学科,在小学阶段仍然是原来的“图画工作”,中学就改为“美术”学科,同时,在中学的工作、技术学习的内容中开始设置新的“技术、家庭”学科。小学的美术学习内容主要有:绘画、版画、黏土(雕塑)、纹样(设计)、制作各种物品、鉴赏等。中学有:写生绘画、雕塑、想象绘画、设计、物品的安排与布局、配色练习、构成练习、材料体验、表示练习、鉴赏等内容。新的设计学习内容中第一次使用了纹样、构成等语言。这一时期,作为民间教育运动之一的“造型教育中心”设立,其延续包豪斯教学体系的构成教育是日本设计教育的开始。日本社会开始普遍重视科学技术、产业教育,美术教育方面也认识到了设计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有目的的设计和无目的的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也包含在设计教育的内容中,由此开始了有系统的关于色彩与造型的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设计等内容作为综合设计教育开始了。
四、196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发展,系统的教育课程得到强化,小学美术教育以培养美的情操、提高有创新性的表现能力、尊重技术、培养把造型能力灵活运用于生活的态度作为目标。
中学同样也把培养创造活动的基础能力作为目标。
而且,教育内容明确如下:绘画、雕刻、设计、工作、工艺、鉴赏,以及形象表现的绘画与雕刻、有目的的设计、工艺等。因此,设计是传达设计内容较多,而没有工作、工艺这些作为生产设计的内容。同时,设计的概念是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和构成、基础造型的内容。
五、1977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经过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增长开始走向稳定。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教育内容也继续增加,出现了跟不上课堂教学而逃课的,或者逃避考试竞争的厌恶学习等社会问题。为了对应和解决以上社会问题文部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精选课程内容,削减或由学校裁定时间的宽松教育政策。教育课程从系统的学习内容开始转向解决现实课题与问题的方向转变。
美术教育课程方面,精选内容后学习内容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领域。进而小学的图画工作科中开始设置“造型游戏”。这一学习内容主要是鼓励根据体验材料来构思、想象而进行的“造型游戏”。表现领域没有特定内容,鼓励进行基础的造型活动和创造活动。
中学美术学科各领域被统一后也分为“表现”和“鉴赏”两个领域。重视基础内容,精选教材内容。整体来看,从表现技术的学习到培养创造性的美术课程转变,重视基础内容,从系统学习向问题解决学习开始转换。
六、1989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这一时期,由于泡沫经济引发经济萧条、不景气,竞争的激烈导致社会问题增多。学校出现了如虐待、逃学、校园内暴力事件等问题。因此,原来的宽松教育政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之间产生矛盾,由此引发对教育政策的调整。
1989年的修订中,保持以往方针没有做太大幅度的调整,仍然重视基础内容,增加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强调尊重文化和传统,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美术学习方面,为了推进创造性活动的学习,把“造型游戏”的学习内容延续到小学四年级;中学重视鉴赏学习、提倡理解日本和世界的美术文化,通过美术推进国际理解。
战后近50年,教育内容不仅受欧美国家文化的影响,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也要有一定的体现。在国际理解方面,鼓励在教科书中增加关于亚洲各国文化的内容。教育方法仍然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七、1998年的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1998年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是在遵循宽松教育政策的指导思想下修订的,以培养生存能力为目标。这次的修订基本沿袭1989年的内容,最突出的变化是设立了“综合学习时间”这一新内容,但实际上削减了其他学科的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发现和找到课题,学会自己主动调查学习,讨论、发表、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3]为了这项学习内容而削减美术学科的时间,实际上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在基础的表现力和理解力的学习时间方面则显得完全不够。同时,课时数的减少引起数学和国语学科学力的低下,导致基础学力下滑严重。
小学图画课已经把“造型游戏”的学习内容延续到六年级。图画工作的学习内容虽然被重视,但是整体上看教材中内容有一定的删减。中学表现领域的内容被统一,绘画和雕刻、设计与工艺规整后增加了表达的自由度,整体来看作为表现领域的基础的学习时间同样被削减了。鉴赏内容要求增加亚洲美术,但在教材的准备方面显得还不够充分。
八、2008年美术教育课程的特点
1998年综合学习时间的导入,使各学科课程内容和课时数大幅减少,加之近几年出现的学力低下、校园暴力、逃课、体罚等诸多教育及社会问题,引起日本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产业及就业构造发生较大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教育界学者提出需要重新调整教育思想和学校教育课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2008年1月在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咨询中,再次提出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培养“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修改后的新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中,也尤其强调培养“生存能力”“坚实的学习能力”“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等和学习能力相关的重要因素的协调。为贯彻落实以上理念,日本文部省2008年开始修订新的教育课程。
美术教育方面,初中美术新《学习指导要领》的目标中增加了以下内容:1.“加深对美术文化的理解”;2.强调培养“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共通的必要的资质和能力”,“共通事项”的“共通”包括“表现”和“鉴赏”领域的所有的广泛的美术学习活动,可以理解为在所有的美术学习活动和项目中需要培养的共通的资质和能力;3.重视培养“形成自我观点和价值的学习”,要求鉴赏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美术基本知识和作品中包含的价值意识,还包括一边活用知识,一边围绕各种观点展开思考和创造自我新价值。[4]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自1947年颁布指导要领开始,之后几乎是每间隔10年修订一次。可以看出,各个时期的特点中,1947年和1952年的学习指导要领重视生活经验;1958年和1968年的修订受到学科中心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系统的知识和技能;1977年开始的宽松学习政策和开始重视培养丰富的人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的人;1989年的修订中,着眼于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和尊重文化和传统以及国际理解;1998年以设立“综合学习时间”为契机,精选教育内容,使得美术学科的课时数被相应削减;2008年最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提出重视培养生存能力和国际理解。今后的国际化社会中,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同时向外传播本国文化的机会也增加,对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不理解,也会影响理解其他国家文化,对本国文化没有关心和自豪感也很难萌生尊重其他国家文化的心情。而美术用其特有的表现手段,能加深不同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我国的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和日本重视美术文化的学习相一致。
总之,战后的日本进行的8次教育课程改革,很明显是从“经验主义课程”到“科学主义课程”,再到“人文主义课程”的转换。课程改革既是教育改革的中心,也是教育思想转换的反映。
(注:本文为2012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日本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研究》,立项号:SGH12263)
参考文献:
[1]金子一夫.美科教育の方法と史(新)[M].中央公美出版,平成15年4月.
[2]福田隆真.美教育程と山口小中学校のデザインの践について.台北学院美教育国シンポジウム概要,2005:4.
[3]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学校学指要解(美) [M].大阪:日本文教出版社,平成20年9月:93―95.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载体,在现代化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走进教室的今天,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应该关注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应用,更多的是应该关注信息化条件下学生的成长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技能的培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教育软件应运而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ppt课件、word文档、影视软件等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多媒体辅助学习,使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更自主化,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学有了很大创新,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是教师根据课本一直在讲,学生作为接受者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并没有通过形象、直接的方式加深印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物理课堂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通过课本和多媒体的结合,在讲授中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练习使学生对所学课程能够很好地理解。有时候视觉的冲击更会使人印象深刻,比如在讲解杠杆定理时,教师在讲完基本定义后,可以借助多媒体影视软件给学生播放画面,从而更轻松简单地让学生理解。
二、中学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及失衡原因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含义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在1974年提出的。当时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时利用信息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 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教学中必备的信息知识与信息技术相关技能。教师既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接受者,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教育者,中学物理教师必须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技能,特别要学会选择信息技术并在教学中有效整合技术,最基本的是一些办公软件还有影视软件的使用。
(二)中学物理教师应具备有的信息素养
中学处在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转折点上,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的意识。中学物理教师首先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属于知识层面,即教师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学物理教师不仅要有传统的读算写的能力,还要掌握信息检索及计算机常用软件、网络的基本知识等,这些都是形成和发展信息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另外随着英语的国际化,教师还应掌握英文信息检索能力;第二,技能素养。技能素养是操作运用层面的素养,是指教师恰当地选择信息工具、信息资源并综合利用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研究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中学物理教师应该能根据学科教学和新课程的需求,准确、高效地解读、获取和评价信息,并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分析、归纳和提炼,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综合活动进行及时评价。第三,道德素养。道德素养是指在信息获取、运用和传递过程中应该遵循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高尚的伦理道德观。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播者,一言一行都备受学生关注。中学物理教师不仅要懂得与信息相关的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甄别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余时间能为学生示范、传授同信息使用有关的法律和道德习惯,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资源,尊重知识,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坚守网络道德等。
(三)中学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失衡原因
中学物理教师信息素养的失衡原因有以下几条:第一,硬件设施不到位。教育的步伐不断前进,然而学校里的硬件设施情况还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学校里仅有桌子和凳子,这样的教学环境导致教学中的各种不便,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很难得到提升;第二,教师本身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教师认为教给学生知识就足够了,但是教师作为传播教育的示范者,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关注。所以教师应严于律己,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做好表率。
三、我国中学物理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幼师 职业能力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幼儿教师的重要标准。幼儿师范学校作为我国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人才,一方面要重视在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还必须要根据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基础。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却可以发现,目前,多数幼儿师范学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与一般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教学的着眼点仍然只局限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而这显然是不符合幼儿师范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的。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借此为幼师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由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育还没有实施分科教学,所以,为了确保幼儿园体育活动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就成为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有了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才能够确保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科学有效开展,才能够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而对于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来说,其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所开设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等课程来获得,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获得,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规律与基本原则,促使学生将所学习的关于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与基本的运动理论和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的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奠定基础。由此可知,通过幼师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中,职业道德的培养,就是要在幼师体育教学中渗透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幼师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幼师学生树立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信念;其次是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职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幼师体育教学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职业教学能力,具体包括口令指挥调队能力、领操编操能力、游戏实践能力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学生体育职业能力的支撑;再次,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的着眼点在于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竞争精神的培养等心理素质的层面,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尽快适应工作和社会要求的关键;最后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有效学习、个性化成才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组织开展幼师体育教学活动时,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教学、自主合作教学等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幼师体育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注意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活动的方向标,要通过幼师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来促进幼师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要注意根据幼师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具体来说,在制定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幼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幼师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与一般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二是,拓展目标。幼师体育教学的拓展目标则是由幼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指的就是与幼儿师范教育领域的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目标,具体到体育教学而言,就是培养和发展幼儿师范学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职业能力的目标。只有包括了这两个层面的目标,才能够确保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幼师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
其次,要注意根据幼师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多是18-21岁之间的女生群体,这部分学生不但在身体形态和生理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在心理上也具有明显特点。例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等。所以,在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幼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就要注意根据幼师学生的上述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根据幼师学生的身体形态结构特点,多安排动力性的练习,少安排静力性的练习;根据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等,只有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这些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之中,才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完成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