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学的美学价值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文翻译;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最初源于美术界,但是美学价值不仅仅是美术界的追求,英语翻译也同样如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中,美学价值可以全面地体现出原作品的思想情感和主要内容,是对原作品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广大读者负责任的表现。(高博,2017)然而要在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体现出美学价值,翻译人员就必须要深人地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和各种价值,关注美学的艺术特性,关注原作品作者的情感。对于作品的翻译,美学价值追求是英语文学翻译中突出艺术特性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英语文学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将翻译的重点放在单字单词的翻译上,而是要结合全文,注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生动形象、恰到好处的语言,达到最完美的翻译效果,从而体现出英语文学的美学价值。这样的作品才能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外国作品的精髓之处。日美学价值的概念美学价值是一种美的体验,是一门专门研究美的价值意义的学科,也是一门充满美感经验的价值体现。美学是哲学中的一部分,探讨的是文学作品中的本质内容。具有深刻美学价值的问题,讨论的就是哲学问题。美学价值是客观带有的自然属性,是研究人的审美和对现实生活的评价。(左琳,2015)美学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特征,是一种特有的感官感受,这种感官感受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艺术特性是追求美学价值中的一种特殊形态,美学从个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去评价,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既要注重翻译作品的整体性,又要体现翻译作品的美学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1>传达美学之感,彰显美学价值英语文学作品与其他的艺术作品有相同之处,即将艺术的魅力用文字表达出来。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地域的差异。英语文学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学者有不同的翻译风格,对美的感受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翻译出来的作品就会在美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左琳,2015)英语作品和中文作品一样就有作者自身的创作风格和表达的思想。翻译就需要对原作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将原作品的美学价值用文字体现出来,就需要在遵循英汉的基本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加工,用心去感受原作品中的美学价值。(2)突出形象传达,独显艺术特色翻译者的翻译特色不尽相同,不同的翻译风格对原作品的美学价值会有不同的表达技巧,也会在美学的表达上存在差异,对美的感受不同,挖掘美的形式也不同。有的翻译者习惯将文字平铺直述,也有的翻译者喜欢悠柔婉转。比如在《布哈拉历险》经典小说中有一句话:ThefullmoonstoodhighabovethecityofBukhara.如果按照平铺直述的翻译就是“布哈拉城的上面站着一轮满月。”这种翻译结果很显然没有彰显出艺术特色,让读者感觉很枯燥。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形象的翻译:一轮满月高挂在布哈拉城市的上空。这样的翻译给读者的感觉就大不相同,向读者展现一副多彩的城市夜景,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3)发挥句式优势,表达原文的优美我们之所以要去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外国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其独特的亮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要想真正体会到外国作品的内涵,就必须把好翻译这一关。所以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在把握原文的基础上,发挥出译语的优势,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感情。(刘志伟,2014)比如在英国文学作品《伊坦弗洛美》的翻译过程中有这么一句:Well,mattersain'tgoneanytoowellwithhim,这句话的直译就是:好吧,他有很多该做的事情做不了。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直接这么表达,显得太平淡无味,没有任何表达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对上下文的串读,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情况下,带点感彩的翻译,就更能达到需要的表达效果。比如我们可以译为:哎!他的日子不太好过!这样翻译出来的句子就富有一定的感彩,也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4)优化语言因素,引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又称}h}陛思维。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定势能够使人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此类问题,在英语作品的翻译中,这样的思维模式会妨碍高级翻译的结果。不管是汉语还是其它语言,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含义,而翻译就是需要将这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做到传神。这也是考验翻译者的文学水平和综合能力。比如单词intern,在英式英语中它的意思是“替换”,而在美式英语中,它的意思却是“关押”。这两种翻译具有很大的差别,这就需要翻译者熟悉各国语言和翻译习惯,从而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如果一味地运用思维定势去翻译,就很可能会出现翻译错误,无法准确翻译出原文的意思,也就更谈不上美学价值了。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艺术品质
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体现出翻译的魅力所在,让翻译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为翻译者,翻译作品的过程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品质进行解读的过程。英语文学翻译就是一种体现艺术感的能动性的活动,可以创造美感,从而将作品的艺术品质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任何语言翻译的目的都不是单纯字面上的翻译,翻译者必须注人相应的思想感情,运用自己的翻译能力去完美地彰显原文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内容情节,这需要一定的翻译功底。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可以使用模糊的手法,将英语文学中作品的人物形象淋漓精致地展示出来(王艳艳,2014);同时,需要结合作者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要素,了解与当时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运用相应的表现手法去翻译,才能更好地展现艺术作品中的文学特质和美学价值。
结语
在现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许多优秀的英语作品开始流人我国,这就需要翻译者对原作品进行恰到好处的翻译。本文分析了美学的概念和美学价值,在翻译中需要认真揣摩词句本身的思想情感,将这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恰到好处的中文。对于原作品的合理翻译能够体现美学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原作品表达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高博.探究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所在[[J].教育现代化,2017(2):145-146.
[2]刘志伟.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43-144.
[3]王艳艳.法律英语翻译的美学鉴赏价值—法美学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9):56-57.
[4]左琳.自议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9):130-131.
一、突出形象,独显特色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借助文学形象将现实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英语文学翻译经过自己对原文的了解和他们所掌握的英语表达技巧,对原文进行二次的创作,将原文的艺术特征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不同的翻译者会翻译出不一样的作品,不同的翻译内容表现出了原文多角度的美学内涵。有的翻译者会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反映在翻译作品里,有的翻译者只是简单的进行探究,不同的翻译方法表现出原文不一样的特征,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译文,是将译者真实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不去追究表达方式的差异,不去追究是否与原文内容一样,文学翻译是一种美学体验,将美学的不同面展现出来。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依据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展现作品的价值,有的译文简单明了,有的译文荡气回肠,有的译文温馨和煦。翻译者依据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和对原文的了解来翻译文学作品,不管翻译者会翻译出怎样的译文,他们都体现了不一样的翻译特色和对文学的感知水平。
二、传达美感,彰显价值
英语文学翻译是借助文字将作品的艺术特色尽情的表现在作品中。所有的文学作品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翻译的美学意义也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展现。译者翻译风格的不同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美学感受,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属于自己的特征表现在里面,作品的美学价值表现在译文中,通过译文来彰显原文的美学价值,传达原文的内在美感。作品的魅力都需要用心去感受,《读书论》是英国学者佛朗西斯.培根著名的散文代表作,国内有许多的翻译版本,王佐良先生翻译的作品最具有影响力。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one by one;but the general counsels,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come best,from those that are leared.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谋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三、优化变量,引领定势
在相同的环境下,要想使用已有的办法快速的处理问题可以借助思维定势的作用。当情景出现改变以后,定势不会影响新办法的使用,如果思维定势不积极的话,创造性思维就会被发散,实现不了精准的转达。译者精准的翻译,可以真实的反应出作者的心声,译者一定要较好的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它反映出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通过不一样的思维定势反映出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会表现出语言表达上的区别,还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作者的文化风格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语境会给语言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单词都有很多的含义,语境不同翻译的意思也会不同,一定要将思维定势掌握好,词与词之间要保持意义的连贯。
四、创造灵感,体现意境
在文学作品里面,作品美学价值的表现是通过意境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情感需要意境进行烘托,因此,意境是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核心表现形式。译者在翻译文章的时候,如果没有将作品的意境充分的展现出来,他们翻译的作品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翻译作品,因此,原文的语境是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品创造环境的反应是通过语境来实现的。译者不能直观的感受到原文的语境,只有经过不断的推测、揣摩原文的词语才能感受语境,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时候,一定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带着美学观点去感受原文的语境,这样原文的创造性语境才能得到显现,译者翻译出来的文章才能与原文更加相似。比如,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u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 fragrance of theirblossms。从词义上翻译:桂花公园因有许多的桂花而得名,多彩的桂花开放会使公园里充满花香。如果模糊的进行翻译效果就会不同,金桂花芳香扑鼻,紫砂桂花味浓通透,桂花公园里所有的桂花竞相开放,当游人走进公园里就会有进入人间仙境的感觉。译文不但要表现出原文的含义,还要将原文的意境展现出来,译文不能只从表面含义进行翻译,这样翻译的文章会非常的枯燥,缺失美感。
五、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在开展英语文学翻译时,基本上是和其它形式的文学体系翻译是一致的。其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把原著中的情感体现出来,这也正是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追求的美学价值。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步骤,能够体现出英语文学美学价值。
第一,由于不同国家之间会存在有一定的文化坐,这样会对文学思想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这样的一种差异性会导致在进行翻译时所表达 的情感也有区别。所以,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对文学作品的类型进行区分。比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这些不同的文学类型都会具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要能够把握住不同文学类型来进行情感的还原。同时还需要注重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的情感,要对所其作品中感情的形式美进行体现。比如:我们在进行培根先生的《读书论》这个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对其作品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从这部文学作品的一段原文:“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is intric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is in the judgment,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作者在进行创作的风格是一种较为细腻的风格,而且在其情感表达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较为淡然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就需要针对作者的这一个特征来进行翻译。对于这段原文,从当前许多的翻译版本中,我们可以发现王佐良先生所采用的古文翻译,让整段文字得到了升华,并且从其翻译的译文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的细腻情感,让其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内容显的更加典雅,有效地提高了这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我们通过对许多的优秀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作品中之所有被大家都关注与认可,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文学作品中能够向读者展示出一定的文学韵味以及优雅的意境。所以,我们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应该把握住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学意境。通过把作品中所包含的意境进行表现,才能够更好地体现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中文翻译过程中,要认真地对其意境进行揣摩,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来进行意境的表达。让其作品的文学意境能够以我们较为熟悉的方式进行表现,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其作品中所具备的文学意境,让读者体会到其作品中的蕴藏的美。同时,我们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要把英语原著中的韵律进行表现。要能够让读者像在阅读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时的那种感受,感受到英语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韵律之美。所以,在进行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把原著作品中的句式、气势、形式等能够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内容,尽可能地按照我国的审美来进行翻译,这样才能让我国的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感受到作者进行创作时的情感以及审美,充分地体现出了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文学作品 意象 美学价值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意象的概述
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法的采用更是频繁,如:孟浩然的《春晓》中的“啼鸟、风雨、落花”;贺知章的《咏柳》中的“柳”;杜甫的《登高》里面的“秋风、苍天、猿、清渚、白沙、飞鸟”等等诗词中都应用了意象这一手法,利用自然环境中具体存在的事物现象来表达作者想要抒发的感情。所谓意象,即是表意之象,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主要是指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形象的描写,引发出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让读者体会到熔铸在客观事物上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深刻形象。
二、意象的美学价值的概述
1、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一般认为,意象一词是起源于我国的,它是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一个基本特征。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侧重点在于“意”,所描写的物象虽然是客观存在、可以感知的,但只是为了作者“意”的抒发而借助的一种手段;后者的侧重点是整个情境,意境的概念是需要读者自行联想、领悟的,它没有可实体借助的物象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境界和情调。意象是形成意境的基础,如果借助数学中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形容:意象+意象+……=意境。
2、意象美的概念
意象理论在我国的起源很早,最早时候的应用是在周易卦象上,属于哲学的统筹范围,后来被借用并引申到诗学中,利用对自然事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从美学角度来讲,这句话说的意思便是:最理想、最极致的美丽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与表达的。文学作品中,意象的“言不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说的便同此理。
三、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具体分析意象及美学价值
史铁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文学家,他所创作的散文《我的地坛》感动与鼓励的无数的读者。本文主要以《我的地坛》为实例,从意象的角度对史铁生熔铸在文中的感情与灵魂作主要分析,并围绕其意象与作者的心路历程的关系对意象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
1、残疾和终极关怀
史铁生在21岁时突然间双腿瘫痪遭遇了残疾,病残之躯下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更为殊死的搏斗。他没有听天由命,残疾带来的缺憾、不幸、苦闷、压抑使他产生强烈的补偿欲求,化为扬起生命风帆的动力。命运的偶然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因残疾而走上了创作之路。残疾写作的审美经验是独特的,作为一个双腿残疾比一般人更痛切体验人类困境的作家,史铁生的全部文字都有其生命存根。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于人生苦难的冷静思索,对于命运的探询理解,对于生命存在、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关心垂问,厚重的哲学意味显然与他的残疾有关。
当史铁生的目光由对残疾人遭遇的伤痛转向对整个人类境遇的思索时,他作品中的主角由残疾人特别是腿有残疾的人扩大到整个人类。差异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层显示的背景在更为深层的终极关怀的纬度上,残疾人和健康人的差异得以消解。史铁生选择“存在”作为心灵记录的主体,对生命作不同层次的探索和叩问。在生命意义的追寻之中求索灵魂对信仰的慰藉。他为自己的信仰、为存在、为更多人的精神觉醒,为生命留下点痕迹。
2、意象的美学价值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以及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地坛,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民间是带有神物的意象。在钟鼓弦歌的热烈氛围中,寄寓着对神力、祖先的崇拜和突破现世时空的要求。祭坛象征着坟墓,又象征着复活之地-----死亡转化为永恒生命之地。
地坛从历史中走来,历尽沧桑四百多年,淡褪了神秘的光芒,以其荒芜和沉静等待着史铁生的到来。十五年来,日升月落,史铁生与地坛默默地交流,溶为一体,完成生命的对话。地坛给了他无限冥想的时空和心灵的自由。对他来说,有三个问题至关重要: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想清楚了死是必然到来的节日,于是决定活下来试试,而写作是为了活着。虽然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然而,“宇宙以其不熄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我与地坛》)
地坛不仅此凝聚着史铁生的生命之思,更有母亲那意志坚忍,毫不张扬的爱。母亲凝视的目光总在身后。灵魂的理解为他撑起精神的家园。史铁生为宿命寻找精神上的支撑和说明。“地坛”包容了史铁生博大的生命之思,启示他要接受苦难。
史铁生通过创造意象表达生命的感觉,把对生命的感悟赋予意象,努力寻找跟自然,人生的相通之处,使意象成为生命的象征,共同承担人类的命运。意象是史铁生把握其世界的一种审美方式,是他建造精神家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是他精神上的栖息地乃至生存理由。他在意象中寻找精神家园,体验生命,领悟存在。意象中笼罩着宿命的色彩和影子,贯穿着他对宿命的独特思考和生命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