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绿色矿山安全生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挑战 机遇
0 引言
2012年是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年”,是重点抓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最为重要的一年。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新标准的实施,众多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面临众多严峻的挑战,这是由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的企业现状决定的。当前,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生产技术含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须克服众多困难。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严峻挑战的背后孕育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努力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各项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安全、科学、健康的发展。
1 挑战
2011年7月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颁发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中明确要求在2013年底前,所有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通过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现状可预测,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要出色地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任务,在生产管理、团队协作、技术工艺、人才培养、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将要面临严峻的挑战。
1.1生产管理的挑战
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管理体系不完善。在矿产品价格高时,盲目地提高采掘进度,使得相应的安全配套措施跟不上,甚至出现“三超”现象,这种一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增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如何根据矿山企业自身的状况,在遵循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是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最大挑战。
1.2团队协作的挑战
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安全责任不清晰、相关人员任命不合理,导致企业团队协作不力。具体表现为:矿山企业为了应付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临时组建相关部门,随意地任命相关负责人,甚至存在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负责人素质不达标、业务不熟练等原因导致团队协作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生产与管理不协调,不统一等现象。因此,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制定详实的安全责任制、合理地任命相关人员,组建合理的团队,使得部门、人员各司其职,为安全生产提供组织保障,是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挑战之一。
1.3技术工艺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被人所共识,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矿山企业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尽量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当前,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高能耗型企业,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要在短期内转化为技术密集型、低碳环保型企业,须广泛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为此,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在经济、安全生产调度等方面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与挑战。
1.4人才培养的挑战
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广,关系到矿山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组织实施,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企业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直接关系企业的未来发展。
1.5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挑战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仅考察矿山的硬件建设,还有矿山的软件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标准化软件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员工端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服务。当前,我国的中小型非煤矿山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模糊,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是我国中小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1.6员工安全意识培养的挑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因员工安全意识不够而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以预防安全事故为主旨,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员工安全生意识。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方面要面临以下挑战:
(1)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接受能力有限。
(2)长期形成的唯经验论、唯意识论的惯性思维模式。
(3)长期养成的不良作业习惯,短时间内无法扭转。
因此,要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形成规范的安全氛围,需要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2 机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挑战和机遇是一朵并蒂双生莲。安全生产标准化给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孕育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安全生产标准化强化了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领导队伍,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使得矿山领导层更加重视安全生产,领导层和生产基层的交流和沟通更为频繁,在实践中强化了矿山的领导队伍。同时,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出了许多安全管理的标准,这为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指明了方向。
其次,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员工每年必须接受规定学时的培训;定期召开基层会议,纠正员工的操作失误,交流工作心得等。这提升了员工的职业安全技能,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事故,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同时可改变民众潜意识里“矿山企业多灾多难”的企业印象,为矿山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再次,安全生产标准化提高了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含量,为企业储备了技术人才。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矿山企业须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安全、高效、合理地开采矿山资源。为此,矿山须革新生产工艺,更新相应的生产设备,这就要求必须有相应的技术人才作支撑。所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科技含量,为企业储备了技术人才。
最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了非煤矿山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保护了矿山环境。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矿山企业须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包括以下两点内容:
(1)选择合理的开采模式,杜绝矿产资源的浪费。
(2)选择合理的技术工艺,保护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杜绝矿产资源的浪费,可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提高矿山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的技术工艺选取,减少了环境污染,树立了环保型企业的社会形象。
3 结语
我国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自2009年实施以来,全国范围内非煤矿山的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更为规范,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给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部分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不规范的矿山企业在挑战中倒下了,但是众多的矿山企业顶住了压力,迎接了挑战,并以此为契机,使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安全生产标准化给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带来的机遇远大于挑战。“凡事追求卓越,细节决定成败”,期待我国中小型非煤矿山企业出色地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迎接安全、高效、绿色环保型矿山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孙军栋,论当前国情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在非煤矿山领域中的应用[J],商情,2011,(42):148。
[2]周建新,张兴凯,刘晓宇,等,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金属矿山,2007,(370):1-5。
[3]刘铁民,加强安全生产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5):9-12。
[4]黄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初探[J],安全与健康,2011,(6):40-41。
[5]武奇,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发展的方向[J],公共安全,2007,(201):15-16。
[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2011]10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2011。
[7]徐必根,谢长江,我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发展历程与技术需求[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10):124-127。
2011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北京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京煤集团共同组织开展了以“科技兴安、装备强安、文化创安”为主要内容的“京西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行动”,京煤集团首次实现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开展“京煤保障行动”的作用和效果也得到国家煤矿监察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在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同时,北京市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更高要求,2012年,北京市要全面推进 “安全健康・绿色和谐”(简称“安全和谐”)矿山建设工作,力争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职工零伤害、企业废弃物零排放、矿山与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深入调研 提出新思路
近几年,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强力推动矿山专项整治和整顿关闭工作,累计关闭小煤矿445家,实现小煤矿总体退出;关闭小非煤矿山1 573家,保留33家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的大中型的非煤矿山,使北京市矿山的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2011年,北京市非煤矿山未发生死亡事故,特别是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首次实现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目标。目前,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以京煤集团所属的煤矿企业、金隅集团所属的石灰石矿山、首钢总公司和密云冶金矿山公司所属金属矿山的产业布局,为促进北京市的矿山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北京市的非煤矿山虽经过多年整治,安全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石灰石露天矿山开采工艺不规范,机械装备比较落后,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金属矿山露天转地下开采,安全管理基础薄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新的举措。”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北京市煤矿监察局副局长贾太保分析指出。
为实现北京市非煤矿山的长期安全发展,自2011年1月开始,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会同北京市国土局、环保局等部门深入分析研究全市的非煤矿山现状和问题,并到其他省市调研考察学习,确定了建设“安全健康・绿色和谐”矿山的工作思路。并印发了《关于建设“安全・和谐”露天示范矿山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了金隅集团北京水泥厂凤山矿建设示范露天矿山工作。2011年12月,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还专门召开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暨建设“安全・和谐”示范矿山动员会,正式启动“安全・和谐”露天示范矿山建设工作。
在“安全・和谐”矿山建设过程中,北京市按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技术水平、提高安全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等5个提高的要求,坚持典型引路,通过发挥金隅集团、首钢矿业公司、首云矿业公司的带头示范作用,全力推进 “安全・和谐”矿山建设工作。
示范企业 积极实践
金隅集团 “安全・和谐”矿山建设初有成效
作为“安全・和谐”矿山建设试点企业,金隅集团北京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北京水泥厂”)副总经理王化民介绍说,根据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印发的《关于建设“安全・和谐”露天示范矿山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北京水泥厂迅速制定了《“安全・和谐”露天示范矿山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六化四体系”的建设实施方案,投资4800多万元在凤山矿进行逐项落实。
王化民解释说,“六化”是指实现采矿生产工艺过程规范化、生产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低尘化、生产管理数字化、矿山环境绿色化、生产过程无废化。“四体系”是指建立责任制规章制度体系、健全隐患排查体系、创新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目前,金隅集团凤山矿采场开采工艺规范,采用自上而下的水平分层台阶式开采;机械装备陆续更新,已将老旧电铲更新为液压铲装;矿山物联网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将在采矿区、破碎加工、砂石料车、主要路段、胶带输送机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设备,对重要生产设备、重点生产岗位、采场重点部位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数字统计自动化、通信联络与调度指挥系统化;为减少采场内道路扬尘,设计硬化上山道路4100m(目前已完成3100m),并雇佣专业养护队,定期检查和清扫矿区运输道路。借助技术创新,仓放矿实现了人与尘源隔离的远程监控放料;潜孔钻的集中收尘改造,彻底摆脱粉尘向大气排放的局面。针对石渣厂破碎后的成品按不同规格露天堆放易扬尘的问题,凤山矿计划全面整治,采取棚化或建仓方式,将不同规格的成品全部存放在密闭舱内,进行放料;还准备对竖井放矿系统进行技术改进,实现自动化封闭式操作,从而彻底解决粉尘对职工的危害。同时,扩大石渣生产规模,加大废石处理力度,在实现废石“零排放”的基础上,消除山场上堆积多年的废石。对于矿区的生态恢复,凤山矿计划2012年6月底前完成植被恢复总量的90%。
首钢矿业公司 推进“四个提升工程”
首钢矿业公司隶属于首钢集团,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是首钢主要的原料生产供应基地,共有大石河铁矿、水厂铁矿、杏山铁矿3个铁矿,其中,杏山铁矿为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2011年投入试生产。
首钢矿业公司非常重视对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建设,副总经理徐景海列举了几年来公司对安全技术设备的改进。2011年,首钢矿业公司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组织在水厂铁矿尹庄尾矿库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浸润线、坝移、库内水位、库区降雨量、排渗水量”的在线监测;按照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出的《首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河西排土场稳定性研究及优化设计》,在河西排土场修筑了两座重力式挡土墙,并在220m水平以下,形成了130m平台,正在形成175m平台,符合排土场段高小于50m的标准要求,进一步降低排土场断面高度,降低安全风险。
徐景海介绍说,根据北京市建设“安全・和谐”矿山的总体要求,首钢矿业公司以“四个提升工程”为载体,推进首钢“安全・和谐”矿山建设。具体包括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和责任追究力度,以隐患排查为抓手,推动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加速推进安全管理提升工程。
首钢矿业公司制订了装备更新计划,推广智能型、节能高效环保等先进适用的安全技术装备;探索杏山铁矿地下开采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管理和应用模式,加速推进安全技术装备提升工程。
首钢矿业公司还注重发挥专业救护队的作用,加强应急救援知识宣传培训,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职工防范、救护能力;加强与地方联系协作,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汛期前组织与周边镇、乡、村进行联合演练,增强应急协作联动能力,加速推进应急救援提升工程。
此外,首钢矿业公司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教育和引导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注重发现、培养、总结、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大力营造自我约束、遵章守制、精准操作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培育“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加速推进安全文化提升工程。
重点环节 加强建设
北京市面临着非煤矿山由露天转地下开采逐渐增多的局面,2012年,密云县有两家矿山的地下开采正式投入生产,以后将逐渐增加到七八家地下开采矿山。地下开采与露天开采在安全生产环境上发生了本质变化,因此,贾太保指出,在“安全・和谐”矿山建设过程中,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地下开采的复杂性、安全管理难度大和安全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等问题,着力构建“生产系统完善、机械通风到位、顶板边帮可靠、机电性能达标、现场管理严格”的非煤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贾太保提出了“五个加强”。
要加强通风系统建设。企业在按照相关规程和技术标准建设完善矿井开拓、运输、供电等安全生产系统的同时,应加强通风系统建设,切实加强机械通风,严防有害气体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要加强井下矿压监测监控。应用物联网建立工作面顶板监测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矿压监测监控设备和矿压预测预防新技术,加强对矿压的安全管理,严防各类矿压事故的发生。
要加强领导下井带班工作。认真落实《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现场带班制度,确保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强化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领导责任。
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生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总负责人制度,加强技术人员力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水文地质技术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及时绘制矿山相关实测图纸,图纸要与实际相符。
关键词:多维度;感知矿山;矿山安全;多元数据融合
中图分类号:TD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1)09-0082-04
引言
作为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感知矿山”就是通过各种感知、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来对真实矿山整体及相关现象进行可视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感知和管理。
“感知矿山”的目标是将矿山地理、地质、矿山建设、矿山生产、安全管理、产品加工与运销、矿山生态等综合信息全面数字化。该系统将感知技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智能计算、现代控制技术、现代信息管理等与现代采矿及矿物加工技术紧密结合,从而构成矿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的网络,动态详尽地描述并控制矿山安全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以高效、安全、绿色开采为目标,保证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保证矿山自然环境的生态稳定。
1.多维度感知矿山系统概述
1.1“感知矿山”之事件机制
所谓“多维度”就是将矿山中的各种信息通过信息集成与MES的方式,汇集至矿山安全生产监控支撑平台,建立起事前预防、事中救援、事后分析的机制,实现“预防为主”的管理模式。图1所示是感知矿山系统的事件分析机制示意图。
所谓事前预防,主要是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安全预警。实现时可以采用各种监控形式(例如全局监控模式、局部建立模式、数据监控模式,包括图形、图表、数字等)对矿山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控,图2所示是一个事前预防的示例图。
事中救援就是及时有效地调动一切资源进行事中处理和应急救援,也就是以事件驱动为中心,以事件定义和事件分级来响应预案定义和预案分级,真正做到在监控机房实时控制现场救援,同时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建立以资源调用计划、资源组合调用为基础的事中处理机制,最终建立以事件定义、应急预案、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实施为一体的一整套救援体系,图3所示是一种事中应急救援方案。
事后分析包括查找事故原因,分析救援效果等;对事故的分析主要是通过事故回放来分析原因,以改进监控与预警系统;
而救援分析则是对过程进行回放,以分析过程效果,然后改进,再持续改进,以使之趋于完善,图4所示是其事后分析持续改进循环图。
1.2“感知矿山”系统的体系结构
感知矿山系统是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之上,以工业以太网及无线网络为基础的网络结构。可以采用感知控制、多维数据感知及信息融合、管理决策三层支撑体系。在感知层,可采用MEMS传感及分布式传感技术、无线传输与自组网技术对系统供电、安全、生产等子系统进行感知,并对包括人员、设备、矿层结构、通信等井上井下安全生产要素进行实时监控;然后将感知层数据通过多维感知数据及信息融合技术进行统一数据描述,再将数据融合成为整体,为安全生产监控应用支撑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在上层管理决策层,安全与生产相互制约、相互支撑,可为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设备运行、生产调度、预警、应急救援等提供灾害风险评价,以利制定实时避灾方案。图5所示是感知矿山系统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结构图。
2.“感知矿山”应用模型
我国煤矿数量多,生产规模小,高瓦斯矿井多,水害状况存在重大隐患,开采方式多采用仓储式、巷采、壁式开采等形式。矿井采煤工作面为木支护、大多数煤矿提升系统及其保护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多数矿井通风系统混乱、通风设施设备简陋,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差。由于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面随时移动,地质条件的变化会使移动的采掘工作面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很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困难。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煤矿企业重点关心的问题。
2.1“感知矿山”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
在煤矿综合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上,感知矿山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三个感知:一是感知矿山灾害风险,实现各种灾害事故的预警预报;二是感知矿工周围安全环境,实现主动式安全保障;三是感知矿山设备工作状况,实现预知维修。
三个感知的目标都是减灾保安全。为了实现三个感知,需要研究开发矿山特有的感知与测量技术。许多地质参数与岩层运动规律是影响矿山安全的关键因素,如地下水赋存情况、瓦斯与煤突出、岩层受力与冲击地压、采空区发火等。通过先进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可对煤矿有关环境与地质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根据采集的数据与理论分析来建立模型,研究煤炭资源开采,尤其是深部资源开采中重大灾害的成因、预测预报理论以及防治对策等关键问题。
目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煤矿井下采煤装备的远程定位、煤岩识别、井下安全环境监测、大型设备姿态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移动目标(人员、设备)的精确定位与管理;而基于无线覆盖的移动双向数据信息终端,则综合了人员定位、双向数据传输、报警及信息显示等功能,也可实现对人员的精密跟踪与信息联络,并可建立集调度、监控与管理于一体的煤矿安全生产信息中心。该信息中心可实现对安全生产各种系统的监控、语音通话和视频监控(即煤矿的MES层),从而开发出煤矿井下人员安全管理和救灾应急系统平台。
2.2感知矿山安全生产监控应用支撑平台
基于应用目的的感知矿山模型,可将物联网及其作用尽早落实到矿山建设与生产中去。基于上述原因,矿山的信息化模型势必与数字化、智能化紧密联系。由于数字矿山及矿山综合自动化模型在我国煤矿企业已经有众多的实际应用,因此,感知矿山的建设应该建立在这些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已有的经验和系统。有关感知矿山的系统主要有三层结构:
(1)感知与控制层
感知与控制层可由2层网络组成,即骨干传输网络和感知层网络。感知与控制层主要实现矿山生产与安全过程中各种传感与控制信息的采集与使用。各生产安全子系统在该层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或全分布方式接入物联网。要构成物与物相联,具有自主网功能的无线网络(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这一层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感知矿山在感知层更多的是分布式感知与控制。
(2)信息集成层
信息集成层通过千兆工业以太网骨干将信息集成到控制中心进行各种信息处理(如信息融合、信息挖掘等),以用于安全生产监控的终端,它们可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各个子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功能。
(3)管理决策与应用层
在管理决策与应用层,矿山各个职能部分通过网 络可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如矿山安全生产评价与监管、煤矿灾害预警与防治、煤矿供应链管理、大型设备故障诊断、矿山资源环境控制及评价以及地理信息处理等。感知矿山的开放性模型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矿井,并且基于统一设计、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感知矿山理所当然是三网合一的系统,除可接入各种监测监控系统外,还可将有线IP电话、无线移动电话、人员定位系统、数字视频系统都接入网络。与基于千兆工业以太网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相比,感知矿山系统主要是突出了其物与物相联的特征以及移动视频及管理层应用特点,图6所示是“感知矿山”系统的应用模型架构。
3.感知矿山系统的应用
感知矿山作为物联网在煤矿上的应用,其特点是先感后知。它通过对井下井上感知数据(人员、环境、设备、产量、地形地貌)的汇集,来为安全生产、安全救援等提供数据决策。系统主要实现矿井概貌、煤炭计量、人员定位、环境监控、设备监控、报警联动监控、预警预案、预警救援、综合统计调度等功能。
其中矿井概貌用于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监控;煤炭计量可对煤矿的本日煤产量、本月煤产量、本年煤产量进行实时监测;人员定位用于对煤矿目前下井总人数、特殊人员下井情况以违章事件进行综合和实时监测;环境监测主要是通过煤矿各传感器对束管实时值及分布情况进行总体监测;设备监视用于对煤矿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分布情况进行总体监测,并根据设备运行时间和故障率等信息提出检修提醒;报警信息功能用于对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历史查询;联动监控用于根据井下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状态实现联动控制,其中包括联动规则定义、联动监测和联动控制三个部分;应急预案可在接收到报警信息或发生事故的危急情况下,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指导性和建议性的应急措施;综合统计就是利用先进的OLAP技术对煤产量、耗电量、报警次数等指标参数根据不同的时间粒度进行多维统计和分析;调度记录功能用于对常规调度进行定时提醒。
【关键词】全尾砂充填;充填管道;尾矿库;绿色开采
1、前言
庐江县矾山矿业有限公司杨山铁矿为一矿体埋藏较浅、资源零散,由杨山矿段和阳山洼矿段组成的小型矿山。目前矿山分两个采区,一采区开采Ⅱ号矿带(回收原开采剩余铁矿资源)的矿体,二采区开采Ⅳ号矿带的矿体。由于两矿体相距400~500m,独立开采。整个矿山设计规模为30万t/a,两采区分别15万t/a。由于矿体规模较小,形态不规则,分布零星,总的控制程度不足,矿山已近多年的露天开采,且在Ⅱ号和Ⅳ号矿带上部形成了多个露天采坑,从而给Ⅱ号和Ⅳ号矿带的地下采矿工作带来了困难。
针对上述问题,矿山对采空区进行了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空区是对尾砂进行环保处理,实现矿山绿色开采的新技术,同时具有保护生态、防止大规模地压,节约尾矿库占地、充分回收资源等诸多优点。
2、矿床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杨山铁矿床为小型岩浆后期贯入型(大庙)矿,两采区共12个独立矿体,主要赋存于辉石斜长正长岩中,从构造来说,矿体主要分布于构造破碎发育地段。Ⅱ号矿带总体走向SN,走向长400m,矿体倾角向E,倾角14~45°,个别0~5°,矿体平均厚16~29m,矿带赋存标高+45~-121m;Ⅳ号矿带总体走向NE70°,走向长350m,矿体倾向NW,倾角15~35°,矿体平均厚9~42m,矿带赋存标高+46~-204m。矿体多呈不规则层状或似层状,矿体围岩为辉石正长岩或辉石斜长正长岩岩。
矿床前期为露采矿山,矿于地下水位线以上,但深部开采趋于复杂,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由于裂隙发育,蚀变强烈,边坡围岩稳定性差,矿区已出现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矿床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下水质量中等,矿区及其近区植被茂密,平坦地带田畴相连,矿区及其近区地面环境质量一般。
3、全尾砂胶结充填的意义
(1)提高资源回收率。根据矿山开采现状及矿体的赋存状态,采用空场采矿法后,留下一定厚度的顶柱及矿柱,将会使矿石回收率大为降低,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全尾砂胶结充填法的两步骤回采矿房和矿柱,不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矿石的回收利用率,还可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使矿山可获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在矿体上部存在多个露天采坑的情况下,对接近采坑的矿体开采影响颇大。应用空场采矿法时,虽然要求矿石和围岩稳固,但一味的寻求资源的最大利用而导致地表塌陷,将给矿山生产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灾难,不利于社会和谐及稳定。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可有效防止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发生[1]
(3)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开采。矿区及其近区杨山地带植被茂密,如矿床上覆岩层崩落,则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并影响到地面村庄、河流及农田、池塘等。若将大量尾矿堆存于地表,不但需大量征地,花费较大;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维护费用。同时尾矿库在安全环保上的建设维护工作将伴随尾矿库的存在而终身存在。尾砂充填于井下则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全尾砂胶结充填可有效地保护矿区地表及矿区周边环境,大幅度地减少尾矿堆存占地。
为了提高资源回收率,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绿色开采,矿山对Ⅱ号和Ⅳ号矿带采空区采用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
4、充填工艺
4.1充填流程
水泥、尾砂及水等充填料通过地表充填站进行搅拌,然后用专用管道输送至井下。设计胶结充填能力500m3/d。充填系统流程图1。
4.2物料配比
通过矿山尾砂的粒级组成及类似矿山的生产经验,杨山铁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料配比见表1。
4.3矿房充填
矿房回采后,采空区用全尾砂胶结充填,直到将刚采完的矿房充填完毕。先采用砼墙对采场通道进行密闭,充填管道经上阶段充填巷道在采空区顶部向采空区进行充填。为保证充填质量,临近接顶时采用膏体充填。待矿房充填完成,充填体强度达到的要求后,再进行矿柱回采。
5、充填效果评述
5.1全尾砂胶结充填法优点
(1)矿石回采率得到了很大提高,若不对采空区进行充填,间柱未能进行回收,则矿石回采率仅有70&左右,采用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后,矿石回采率达到了88%以上,最大限度的回收了矿产资源。矿石回采率对比见表2。
(2)目前,矿山年充填尾砂7.79万t,水泥0.91万t,水3.38t万,合计12.08万t。杨山铁矿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使地表位移沉降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确保了露天坑底隔水层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了矿山生产的安全隐患。
(3)嗣后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真正实现了矿山绿色采矿,将固体废料(废石、尾砂)充填采空区的同时,不仅大量减少了尾矿堆存所占用的土地,减少了尾矿库建设的投资,还有效的避免固体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矿区地表及周边环境。
5.2存在问题
(1)矿山未对尾砂进行专项试验,会引起胶结体堵管及影响其强度。当尾砂细粒级配较高时,会直接影响胶结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影响充填效率,甚至会使充填管道堵塞。胶结体至采空区沉降后,降低胶结体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磷化”)是一个有着48年建设发展历史的国有重点化学矿山企业,集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建设、技术研发、磷矿采选、磷化工和多种经营服务于一体。公司下属有4座大型露天磷矿山,20余家分、子公司,总部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近几年,云南磷化先后通过了国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我国首批“国家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云南磷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始建于2006年,于2007年通过了国家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认证。标准化企业的创建和运行,使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近年来公司经营快速发展,安全管理水平与不断提高的员工和社会的安全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安全生产标准化本身是一个不断提高、完善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2008年云南磷化在原有老版标准化体系运行的基础上,按照新版《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运行工作。历经4年的创建和运行,公司于2012年5月17日通过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组织的专家组复核。2012年11月2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示了其4个矿山、6个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名单。
创建专业队伍
为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顺利进行,云南磷化成立了总经理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部门协同配合,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依照标准化管理模式,制定工作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车间、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
为了成立一支精干的创建队伍,云南磷化在创建队伍人员的选择上,首先选择了管理经验丰富的各矿分管安全工作副矿长、安全科长、生产科长、设备科长,其次选择业务能力强、安全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再由以上人员对照标准编制、修订管理文件(制度、表格等),使标准化文件既符合法规标准,又适用于企业管理,可操作性强。
2008年3月,云南磷化组织所属4个矿的矿长、副矿长、安全科长等12人,参加了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贯标培训班”。随后,又委托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先后4次对公司274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220名班组长进行贯标培训,提升其安全生产标准化意识,使其熟悉标准化创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全体员工中加强贯标培训,为全员参与标准化企业创建提供工作保证。在广大员工中广泛宣传,使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保证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的全员参与和有效开展。强化基层、基础和基本功的“三基”工作,以标准化为主导,开展了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岗位标准及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标准化创建,增强了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安全防范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实现了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安全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完善达标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云南磷化制定了公司内部的《安全标准化新规范实施方案》。组织专业人员全面梳理了原有的71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修订并重新印发所属单位,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在公司管理制度基础上,重新制定和修改实施办法,对全体员工重新进行安全培训。
将安全管理与企业基础管理有机结合开展。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结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管理体系,公司在生产作业现场设置了齐全、醒目的安全标识,并为员工配发了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改善班组作业条件,为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管理提供现场基础。
规范了安全管理台账。统一设计和规范了《安全台账》,以简洁明了的格式内容,反映各单位、车间、班组安全活动开展情况,为安全检查和标准化考核评价提供了准确完整的原始依据。
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公司安全管理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2006-2013年,公司连续7年百万工时死亡人数为0。百万工时负伤人数也是逐年下降,2009年百万工时负伤人数为0.47,2010-2013年百万工时负伤人数均控制在0.18以内。
公司主体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有了深层次的转变和提高,“提高人本安全和本质安全、实现零伤害”的方针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深入人心。
现场生产安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安全生产隐患得到及时的治理,各项安全风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整个生产工艺过程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数字化矿山 实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15-01
引言:所谓数字化矿山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过程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矿山企业生产活动的三维尺度范围内,对矿山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生产要素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使矿山企业生产呈现安全、高效、低耗的局面
一、矿山数字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矿山数字化技术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组件技术及GIS技术等,建设矿统一的空间数据采集、存储、输出、查询与分析平台,构建服务于生产技术人员的地测、通风、安全、生产技术、高度、机电、运输、设备租赁及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应用系统平台,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搭建面向公司管理决策层的Wed服务决策平台,实现多部门、多层次井上下数据共享,专业图件提高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矿山技术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技术保障,最终实现基于数字化、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数字煤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包括:本质安全型信息共享与管理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基于信息流的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等专业工作流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C/S+B/S的煤矿地质、测量、通风、安全、生间、机电与测度专业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专题图形上报、游览、导航与专题应用研究,基于CcmGIS+WebGIS矿井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与预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矿井井下三维展示,漫游、三维信息查询与分析应用研究;面向煤矿安全事故求援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用研究;基于全文搜索引擎的技术资料数字研究。
二、矿山数字化技术应用主要目的
主要对矿井的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采矿设计、机电设计、生产管理等核心信息的科学集成与充分共享,进而大大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力度;建立对包括地质、测量、通风、生产设计与机电管理等数据库为核心,以分布式的网络应用为基础环境,支持专业设计、资料管理、综合业务调度、信息查询及多级远程网络实时监测监管的安全生产统一信息化平台;实现煤矿地测、采煤、通风、安全、机电、调度等相关专业数据与图形的一体化管理,基于网络平台实现多层(生产技术层、矿井管理层、公司管理层、决策层)用户的管理、查询与分析的功能;系统整体架构上,数据库统一集中采用SQLServ2000或ORACLE管理,远程管理系统基于NET开发且整体集成,C/S模式的专业基础应用系统用VC++等开发;实现地测、一通三防、监测监控、调度、危险源预警等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和快策分析;制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规范和模式,实现安全生产的完全信息信息化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安全生产事故。
三、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与实施
矿山企业井田开拓、开采中休掘条件杂志,不可遇见因素频发,企业平衡生产、安全控制的管理难度大,同时井下作业范围广,移动设备多、控制系统繁杂,因而矿山数字化必须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字化进程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
具体来说,首先应从企业发展目标出发,全面 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制定矿山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矿山数字化建设蓝图、统一企业各阶层对矿山数字化建设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实施中,要以“数字矿山”整体规划为基础,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上到下、逐步推进思想,首先根据矿山数字化总体规则搭建整体系统架构,并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找到切入点,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为矿山数字化奠定基础。
数字化矿山应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我们认为数字矿山应按照一体化的构架设计实现,从业务视角看该技术既覆盖矿山主业的从原煤开采与运输、洗选加工装车外运全过程,同时覆盖生产辅助业务,如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地质测量管理、本质安全管理、煤质管理能及财务、人力资源、办公事务处等辅助后勤业务。
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即包括了自动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全矿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现代化的、覆盖矿井各生产系统的实时调度监控网络,实现煤矿生产“采、掘、运、风、水、电”的综合调度和和产过程自动化;还包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包括经营管理、事务管理、技术管理和能源管理等内容。
从生产运营来看,数字矿山一体化构架将覆盖从计划制定、分解及下达到作业任务执行跟踪、工程项目管理到生产经营绩效评价与反馈的整个过程以实现闭环管理。从时间轴上看,将覆盖企业中长期、年度及每日朱同管理周期的需求。从涉及单位来看,可满足矿级、区队至班组最小生产单元的不同管理的要求。(见图1)
四、神东应用矿山数字化技术后的效益分析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实现科学、合理、精益组织生产的迫切需要。通过数字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对煤矿各专业数据合理分类管理,对涉及的各种技术数据(地质、水文、测量、采掘、通风、机电、运输、生产、调度等)进行记录、处理、存楼、分析与管理、基于数据库与数据仓库,可以建立一个包括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数字化、管理的现代化,监测的自动化、事故的预警化、信息的可视化,为矿井规划、开拓设计、优化开采、调度指挥、安全生产、安全评价以及决策管理提供高可用性综合信息,为煤矿安全生产、强化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保障。具体的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管理,基于工作流达到安全生产的远程管理与网上办公,这将在煤矿生产管理工作的模式上实现巨大转变,必将提高系统动行质量和可靠性,能实时获取系统各种运行参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动态管理,即是以技术保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具本体现,也是实现本质安全煤矿的不效途径,是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本质的变革。
2)基于地测基础信息实现煤矿多部门、多专业的安全生产专业信息化将超到带动作用,间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可估算。
结语:通过数字矿山建设为神东创造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包括安全生产、提高员工满意度、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开采等方面,建设“本质安全型、摄影师效益型、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谐发展开封”五型企业,并带动整个煤矿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这次年度检查,共检查煤矿企业14家,山石开采企业6家,各矿山企业均能够依法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没有发现超层越界、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共进行井下检查32人次,检查图纸台帐等资料40余份,形成检查记录14份,共下达催缴通知书1份,追缴矿补费300多万元。4月22日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年检抽查验收了我市郭庄、级索、富安、赵坡4个煤矿,南沙河合力、官桥鹏程2家采石场,均符合要求。
二、对高铁沿线采石行为进行整治,确保京沪高铁运行安全
均已停止开采活动,截止目前京沪高铁沿线两侧1000米范围内采石场相关证照已注(吊)销。大部分采石场开采加工设备已拆除,人员已撤离。部分未拆除设备的采石场,下一步将组织当地镇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拆除
危害京沪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为沿线采石场采石放炮。京沪高铁从北至南贯穿我市龙阳、东郭、东沙河等6个乡镇。
市高度重视。由市政府牵头,公安局、国土局、环保局、安监局、工商局、供电局、有关镇政府联合成立采石场关闭工作组,对京沪高铁(滕州段)沿线两侧采石场进行关闭取缔。主要路口、山体两侧等部位张贴了关于关闭京沪高铁沿线采石场的通告》滕政通字[2011]3号),对于京沪高铁沿线采石场关闭工作。保障了京沪高速铁路在市的试运行安全。
三、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维护矿山安全生产总体稳定
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第一、第二次集中行动,组织开展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根据市安委会、枣庄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有关部署,联合市安监局、公安局、煤炭局、工商局、供电部六部门联合下发文件(滕国土资字[2011]55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目前已对12家煤炭矿山进行了检查。
四、组织申报级索煤矿充填开采项目
为发展我市绿色矿业,利用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组织申报了级索煤矿充填开采项目,用于扶持矿山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回收率,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五、开展“三率”指标考核。
首云矿业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成立于2009年6月,前身为始建于1959年的北京首云铁矿。2010年,首云矿业的露天采矿顺利结束,转向井下开采铁矿石,年设计开采铁矿石150万t,目前可年产70万t铁精粉。2012年,首云矿业的地下金属矿山数字化建设工程,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评为安全科技“四个一批”(一批安全生产科研攻关课题、一批可转化的安全科技成果、一批推广的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一批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项目中,非煤矿山领域的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
首云矿业的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管理数字化工程,利用矿山安全管理数字化与信息化,结合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尾矿库监测系统进行建设。目前已形成“一个中心、三大系统”,即: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
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2011年,为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提升安全生产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安全健康、绿色和谐”的现代化矿山,首云矿业投资建设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以大屏幕系统和语音通信系统为基础,共设置2台管控服务器、2个工程师站和12个操作员站。各分系统的运行数据、信号可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的人员根据汇总的信息做出决策,实现公司所有生产系统的集中、实时监控与生产调度,不仅提高了调度指挥的准确性、及时性,也对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可以迅速处理井下人员的报警信息,并告知处理方法。
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
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除了提高工作效率外,还有利于管理和监控安全生产工作。首云矿业的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供配电监控系统、井下排水监控系统、井下窄轨铁路信号系统、斜坡道信号系统、井下破碎监控系统、主副井提升运行监控系统、工业电视系统。
供配电监控系统
首云矿业在所有变电所均装设多功能监测装置,这些监测装置的通信端口全部接入以太环网,将安全监控所需要的电气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单相接地报警信号等)通过网络传递到主控室,再由主控室进行监控决策。
井下排水监控系统
井下排水控制室可监控井下所有的排水设备,并显示各水泵及闸阀的工作状况和各种故障。井下排水监控系统能够根据液位传感器连续检测到的水仓水位,以及吸水井的水位等其他因素,合理调度自动开停水泵及其阀门。在正常水位时,各台水泵能自动轮换工作;当出现最大涌水及突出涌水时,井下排水监控系统可自动调节投入必要数量的水泵进行排水。
井下窄轨铁路信号系统
首云矿业井下窄轨铁路信号的控制采用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全程跟踪,指挥列车安全运行,实现自动调度;还可以对列车运行的系统故障进行自动诊断、报警,并自动记录运行过程数据,打印出管理报表。见图1所示。
斜坡道信号系统
该信号系统运用非接触射频识别技术,实现车辆的位置传感,使主控室能监控车辆的全部运输过程和识别车辆的型号。若有车辆违章行驶或停留时间过长,斜坡道信号系统会自动向主控室报警。
井下破碎监控系统
井下破碎监控系统是在破碎变电所内设立1个控制站,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以太网模块接入以太环网,与主控室进行通信联系,由主控室控制破碎系统设备的开停机,并实时显示设备的运行状态。应用井下自动化矿石破碎生产系统后,无需岗位作业人员到现场操作、巡视,从根本上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员机械伤害和噪声等职业危害。
主、副井提升运行监控系统
首云矿业的主副井提升运行监控系统也全部采用PLC以太网模块接入以太环网,与主控室进行通信联系,主控室以动画模拟的形式表现提升系统罐笼的运行位置,并显示提升系统运行状况及电流电压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见图2所示。
工业电视系统
为方便管理人员监督安全生产与调度指挥,首云矿业在调度室内安装了大屏幕拼接墙(上下3排,每排12台显示器),每个单元块均选用了DLP(数字光处理)大屏幕显示器,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实时、全方位地掌握各个系统的信息。各系统信息在大屏幕上还可根据需要,以任意大小、任意位置和任意组合进行显示,提高安全管理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2010年,首云矿业委托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建设了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
井下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中的监测监控系统主要起到“事前”预防的作用。首云矿业通过各种传感器,对井下各生产分段及巷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以及对井下通风风量、风压、风机电压、电流、轴承温度、开停状况等参数进行监测,提早发出预警信息,争取更多时间在事故发生前撤离。
同时,首云矿业在副井的各个马头门、主井提升装卸处、-16 m主溜井、-16m变电所、-136m中央水泵房、-136m中央变电所等重点部位,全部安装了视频监控摄像机,可以更全面地监控各部位的安全生产情况。显示终端设置在地表的主控室,并配备硬盘录像设备,能够实现录像存储及日后查询回放功能。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实时显示当前井下各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也可显示某些特定人员的当前位置及分布,并可随时查看当前或指定时刻井下某区域的人员数量及名单、人员出入记录及指定时段的活动轨迹。
作业人员在井下工作超过预定时间后,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可自动报警;对于没有按时升井的作业人员,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也能提供具体的人员信息。此外,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具有对每名矿工下井作业进行自动考勤的功能,可生成当月的作业统计与管理方面的报表资料。见图3所示。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目前,首云矿业的矿井生产阶段还未到达设置固定避险硐室的深度。因此,首云矿业井下的安全避险通道主要出口有副井、主回风井和主斜坡道。遇到紧急情况,井下人员可通过副井、主回风井及主斜坡道逃生至地表,首云矿业为每位入井人员配备了额定防护时间不少于30min的自救器。
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首云矿业在地表设置4台压气机,3台常用1台备用,以满足压风自救系统对供风量的要求。见图4所示。压气主管道从压气站接管,经副井井筒至井下各分层水平进行敷设,再安装可提供新鲜空气的压风自救防护口罩。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由设在副井的供水管引至井下,供水管在井下各水平的马头门处设减压阀,将水流减压后沿平巷接至各用水点,然后在供水管上安装供水施救的具体装置。见图4所示。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首云矿业的井下通信系统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井下各水平的马头门、电站、风机房、水泵房等重要部位,均采用有线通讯,安装固定电话直通中央监控指挥中心。各生产水平的运输巷道、井下车场、破碎硐室等生产作业场所,设置了移动通信基站和无线对讲平台,可使用手机或对讲机等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联络。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市和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为目标,按照不断巩固、深化、提升矿山整治成果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优化矿山布局,压缩开采总量,强化环境治理,加强安全生产,完善管理机制,努力达到“环保化开采、清洁化加工、无尘化运输、规范化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是优化矿山布局,抓好减点减量。以2006年考核指标为基数,建筑石料矿山开采规模(采矿许可证总规模)压缩7%,炸药使用量减少7%;关闭建筑石料矿山10%,关闭建筑石料矿山(宕面)15家以上。
二是推进废弃矿山治理,抓好生态修复。全市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开工22个以上,完成14个以上,累计完成105个以上。
三是深化环境治理,改善矿区环境。矿山生产废水处理设施完善,规范运行,循环使用,沿河加工机组达到零排放;固废去向明确,有专用的贮存、处置场所。矿石加工扬尘治理设施完善,全面落实分级治理要求。主要矿车运输道路全程硬化,并落实有效的保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到位。
四是强化安全监管,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全面实施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有条件推行中深孔爆破的矿山企业实施率达到80%以上,矿山安全质量标准考核评级市级达标率达到60%以上。矿山事故死亡人数在2006年考核指标基础上,下降20%以上。
五是抓好试点企业,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2006年试点的基础上,2007年再选定8至10家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坚持不审批新矿。各级各部门不得受理和审批新矿,严禁以移点方式变相设置新矿。
(二)抓好矿山布局调整。认真实施《**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全面关闭禁采区矿山的基础上,加大关闭限采区矿山的力度,减少矿点数量,进一步优化矿区布局。
(三)加强开采量实测。加强对矿山企业开采量的实测,做到重点矿山企业每半年实测一次,其他矿山企业每年实测一次,严肃查处越界、超量等违法违规开采行为。
(四)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督促矿山企业完善废水治理设施,确保正常使用和达标排放,沿河加工机组必须达到零排放;明确固废去向,落实固废贮存、处置专用场所。督促矿山企业按照分级治理的要求,完善粉尘治理措施,全面落实矿区道路硬化和保洁措施,有效解决矿区扬尘污染问题。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五)加快废弃矿山治理。重点抓好主要交通干道和城镇周边可视范围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制定计划,排定名单,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式实施治理,确保废弃矿山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注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村庄整治、景观建设有机结合,使废弃矿山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六)强化火工品供应管理。坚持按批准规模定量供应炸药,根据年度开采规模、区别不同石质和爆破方式,逐矿核定炸药用量,并按照按月定量分配、年度总量内适度调剂的办法供给。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强化火工品规范供应。
(七)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督促矿山企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实施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积极推行中深孔爆破,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强化企业主体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八)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认真贯彻市政府《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定一批规模较大、开采期限较长的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九)建立健全机组管理机制。矿山企业加工机组(含矿石运输码头)设置和更新改造,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河流沿岸不得设置新的加工机组。关闭矿山的加工机组,原则上应随矿山关停,并拆除设备。
(十)完善采矿权出让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采矿权与矿区原有不动产整体评估、一并挂牌出让的有效途径,引入多个主体参与竞争,实现矿产资源采矿权出让的完全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按照矿产资源种类、品质和开采、运输条件等综合定价的价格机制。
(十一)进一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联合执法,严肃查处无证开采、越界开采、非法占用林地、偷排生产废水、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矿山整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深入推进矿山整治上统一思想,在创新工作举措上统一思想,在加强组织领导上统一思想,把矿山整治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重大举措,列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切实落实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各级矿整办要继续履行好综合协调、指导督查、联合执法的职能,确保矿山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落实责任,合力整治。各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资源出让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废弃矿山自然生态治理规划》,抓好减点减量、调整布局和废弃矿山治理工作;环保部门要认真做好对矿石开采、加工、运输环境污染治理的指导、监督和查处工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抓好矿山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把好安全条件准入关,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公安部门要加强民爆用品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定量供应炸药、控制开采总量的工作;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交通道路保洁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矿车道路硬化工作;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矿运码头的规范管理,做好防止水土流失的有关工作;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矿山企业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的管理;工商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矿山企业经营行为的管理;税收征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税收管理;其他有关部门都要从本部门职责出发,认真抓好矿山整治有关工作。
关键词:数字矿山
中图分类号:TD67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矿山信息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加速,为实现矿山生产过程的可视、可控、可调和高效率、高安全,数字矿山应运而生。
1 数字矿山概述
1.1 数字矿山定义
数字矿山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是一个“硅质矿山”,是数字矿区和数字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矿山的核心是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和空间框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矿山信息,将海量异质的矿山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高效和有序的管理和整合。数字矿山的任务是在矿业信息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空间分析、数据采矿、知识挖掘、虚拟现实、可视化、网络、多媒体和科学计算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估、矿山规划、开拓设计、生产安全和决策管理进行模拟、仿真和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强大工具。
1.2 数字矿山建设意义
数字矿山的建成将解决矿山建设施工中组织管理难度大的问题。随着建设工程的进行,矿山采矿、选矿、机电、采暖、通讯、地面土建、管道输送等工程将全面展开。从井下到地面,从地面到高空,将出现多水平立体交叉作业和多工种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加上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难以预测的不利因素随时可能出现等,组织管理的难度非常巨大。数字矿山可将矿山建设、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与生产要素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使矿山企业建设和生产呈现安全、高效、低耗的局面。
2 数字矿山建设的主要内容
数字矿山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开放的巨大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矿山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网络平台。基础网络平台通过覆盖矿山井上井下的高速网络将以及矿山传感网将矿山环境、设备及人员实时联接起来,并传输到计算机、互联网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决策、控制、和查询,不仅保证信息的互联互通,更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及时性。
(2)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实现“数字矿山”的根基。主要用于实时采集和更新矿井建设期和生产期的地理信息、进尺、水文、人员位置、设备状态等基础数据信息,并通过数字建模实现整个建设过程的可视化。
(3)四维地理信息系统与可视化集成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基础,基于统一的空间和时间四维坐标将矿山中所有信息可视化并配置完整的属性信息,建成完整的四维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地上地下所有对象的透明管理和虚拟现实系统仿真。实现矿井开拓设计对比,实现矿山机械、总图运输、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的模拟运转,实现建设过程的控制与调度等,还可以对矿工进行虚拟的井下条件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工作效率。
(4)矿山安全生产监控与预警、救援系统。按照国家对矿山企业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要求,必须建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建成后可以实现矿山的井上和井下的语音通讯、人员、设备跟踪定位、井下关键设备的远程监控、井下关键位置的图像视频监测监控、以及各种环境参数的监测监控等。在此基础上实现统一生产指挥调度。
(5)矿山ERP系统。要实现真正的“数字矿山”,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采矿行业的矿山资源优化(ERP)系统是很有必要的。矿山资源优化(ERP)系统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包括项目前期、进度管理、投资成本、招标管理、文档管理、系统管理等)和办公OA系统等。
3 基建期数字矿山建设优势
数字矿山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基建矿山,存在很多建设优势:
(1)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尽管各个矿山的地质环境、采选设计不同,但是服务于数字矿山建设的技术、软件、平台是统一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无线通讯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生产管理与控制系统等都已比较成熟,基建矿山可以借鉴成型矿山的建设经验,少走弯路,实现建设优化。
(2)基础数据循序渐进录入。作为数字矿山根基的基础数据录入工作量是相当繁重的,而基建矿山数据从零开始,基建数据实时录入,大大减少了录入工作量,保证了数据准确性。
(3)基建期数字矿山的建成为日后安全高效开采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矿山实体与基建期数字矿山将同步建成,决策者可以根据已有数字矿山迅速准确地掌握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结语
数字矿山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科学概念到具体实施的关键在于人,我们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提高矿山各项管理水平。矿产资源正面临资源短缺、供应乏力的严峻形势,数字矿山的建成将实现矿区资源的高效、安全、绿色开发开采,以确保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力强.浅谈煤矿企业信息化及数字矿山建设[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吴立新,汪云甲.三论数字矿山-借力物联网保障,矿山安全与智能采矿[J] .煤炭学报.
[3]张馨方,黄敏儿. 数字矿山建设及其现状简介[J].科技向导.
关键词:智慧矿山;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建议
1智慧化矿山开采技术现状
我国大型能源集团,其信息化发展历程与全行业一样,也是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而进步的。(1)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业电视系统、瓦斯监测系统、束管系统、矿压监测系统、井下人员管理及定位系统、井下工业环网、组态软件等先进技术逐步在煤矿得到推广,为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2)随着煤矿对信息化的进一步需求,煤矿信息化从单纯的制图逐步转向为煤矿矿图、数据的管理、更新等提供信息的共享和服务,同时也对煤矿通风安全专业应用和防治水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3)《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提出:到2050年,“全面建成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矿山技术体系,实现煤炭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生产。”综上所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矿的信息化建设,通过30多年的发展,煤炭工业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离智能矿山以及实现煤矿的完全信息化管理决策还有较远的距离。
2智慧矿山建设目标
以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小纪汗煤矿智能矿山建设为例。按照公司矿山智能化建设重点工作目标计划,结合矿井自身的发展现状,通过与国外内领先厂商合作,采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从设备、网络、平台以及上层应用多角度进行智能化的提升和改造,建立统一的网络传输系统,搭建智能化的数字平台,改造现有业务系统,并逐步建设更多的智能化新系统,在此基础上实现矿山智能感知、信息融合、系统联动、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全面提升矿山安全生产与管理水平,改善工人井下作业环境,实现监控、生产、维护、安全等多环节少人化或无人化,最终达成矿山智能化的建设目标。智能矿山的总体建设内容如下。感知层:感知层的建设主要包括传感器和相对应的应用系统两部分,用于获取井下设备及环境的运行参数,数据,状态等信息,同时也负责对相关设备仪器进行反向的开停,运行状态调整等控制。本次小纪汗矿感知层的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采掘、支护、通风、安全、提升、运输、辅助生产、供配电等系统的传感器及其信息化系统及附属设备如PLC、自动化设备、摄像头等。网络层:针对于小纪汗矿井下不同场景,将eLTE、5G以及WiFi6等无线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井下移动通讯网络的全面覆盖,用于高清语音通话,视频通话,井下高清视频监控,传感器数据回传,工业远程控制等任务。eLTE和5G网络在井下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井下防爆基站,工业环网和相关供电设备,井上部分主要包括核心网和MEC,WiFi6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井下防爆无线AP。计算资源层:计算资源层的主要建设任务是建设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包含云平台服务器、存储、网络设施等相关核心硬件,以及IT机柜及相关配套如电气设施、空调、防雷接地、环境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附属设施。主要用于实现感知层各系统数据的采集、接入、整合、存储、交换、计算、输出,向上直接服务于数字平台层,向下通过传输层设备共同完成数据的上传下达工作。平台层:基于混合云方案,建设包括集成平台、AI平台、大数据平台、视频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智能办公平台、二三维GIS平台、以及IoT物联网平台等,做好智能矿山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小纪汗矿系统交互、数据融合,给上层应用提供AI、大数据、GIS、IoT等核心功能组件,使能矿山的智能化转型与升级。应用层:依据小纪汗矿目前需求与规划,前期计划建设小纪汗煤流智能监控等智能化系统,解决矿井综合信息集中展示、皮带智能化控制、人员作业规范化监控、IOC大屏BI展示等实际生产经营管理问题,提高小纪汗矿安全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井下少人、无人化。
3现有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甘肃省内开设采矿工程或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学校有:陇东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三所学校。各校该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毕业生的要求基本是: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采矿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能够用于分析、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工程问题;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方法进行矿业工艺系统与过程设计;能够通过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对采矿工程中的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得到相关结论。从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可以看出,该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有:煤矿开采学、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矿山机械等。可以看出,各校该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制定,适用2021、2022届毕业生)中对毕业生的要求、核心课程的设置基本是站在传统采矿技术基础上的,对智慧矿山建设很少涉及。
4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建议
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也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四大基本问题。消除灾害,控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矿山是高危生产场所,人类自懂得向大地索取财富以来,多少人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无数专业技术人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防范事故发生、拯救生命而默默辛勤工作着。跨入新世纪,在现代科学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能将这一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这一高危场所,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将是新一代矿山技术人员的最美好心愿。
二、数字地球概况
“数字地球”计划是继信息高速公路之后又一全球性科技发展战略目标,是国家主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高度综合。
“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两点,一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地处理地球问题,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地球”主要由空间数据、文本数据、操作平台和应用模型组成,关于地球的数据无疑是其核心。
“数字地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1)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以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为依托;2)具有无边无缝的包括广泛数据的分布式结构:3)具有一种可以迅速充实、连网的地学数据库和可以融合并显示多源数据的机制;4)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提供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方面的服务;5)提供一个地球空间的超媒体虚拟现实环境;6)不同的用户对数据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三、目前矿业企业信息化现状
采矿业是以自然资源为生产对象的古老产业,绝大多数矿山企业还处在劳动密集性阶段,信息化程度很低。
我国矿山企业在硬件投入较大,但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却寥寥无几,部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所占比例也只有4.7%左右。这反映出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明显存在重投入、轻管理,重局部、轻整体,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有:(1)信息化整体水平不高。整体上,我国矿山企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产业集中度过低,企业的“小、散、乱”格局显然不利于行业信息化的推进。(2)信息化发展很不均衡。一方面,企业内部对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生产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矿区通信专网等工程建设实施推进较快,但企业管理信息化进展却相对迟缓;另一方面,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多数企业信息化应用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比较先进的企业在生产组织、安全监控、经营管理中全面实施了信息化,并已从中受益。(3)“信息孤岛”问题严重制约信息化整体效益的实现。比如,通过煤矿机电一体化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化,但却因为缺乏必要的通讯功能而处于“自动化孤岛”状态;另外,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系统各自处于封闭状态,系统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增加了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 (4)行业专用软件研发相对滞后,研发力量薄弱。
四、数字矿山构想
1、总体框架
构建数字矿山,以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采矿业的改造与发展,开创安全、高效、高产、绿色和可持续的矿业发展新模式,是中国采矿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数字矿山建设,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结合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实际需要,宏观把握、统筹规划,制定出基本框架和总体建设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
数字矿山基本框架可由核心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决策支系统、调度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应用系统等多部分组成,应从基础理论与模型、矿山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及矿山数据仓库建设、矿山网络传输平台、各种相关业务流程、专业综合软件等几方面进行总体建设。数字矿山的建立必须以实现矿区资源高效、安全、绿色开发开采为目标,数字矿山研究必须关注、考虑矿区资源绿色开发开采,数字矿山应该建立在信息集成技术基础上,矿区空间信息采集必须及时可靠,建立数字矿山标准化体系,即共享规则、标准、规范和政策等是数字矿山的重要基础,应从现代企业运营实际出发建设数字化矿山。其中进行观念更新、组织人才培训、加大经费投入、组织科技攻关、形成优势合力、稳步健康推进等是数字矿山战略实施具体对策。
2、基础信息库
从不同的数据库中收集不同的历史数据,然后整合成一个数据库,最终的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时的、随时更新并且可立即呈现给中控的数据库系统。
围绕矿山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矿山3D拓扑建模与分析技术、矿山虚拟现实模拟与可视化仿真技术、矿井综合监控与多媒体通讯技术、地下快速定位与自动导航技术、智能采矿与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矿山系统工程与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技术、矿山3S、OA、CDS五位一体技术等数字矿山关键技术,对国外研究现状及国内存在的差距和原因,解决关键问题。
3、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根据矿山信息和数据的特点开展数字矿山基础理论研究、探讨数字矿山建设原型框架、建立数字矿山的标准体系,建立一个数字矿山示范工程,通过数字矿山示范工程的建设可以检验和完善数字矿山基础理论,实现数字矿山各系统的实际应用,为数字矿山进一步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
4、再管理信息系统
参照相关矿山、其他学科、领域的信息技术。如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探测地下水含水层位置、边坡稳定性已被国内专家所采用;煤矿由于主要是层控矿床而在三维地质建模方面与金属矿有所不同;金属矿在智能采矿、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经验可为煤矿提供参考。
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应用,对矿井开采的生产系统(如连续采煤机、蓄电池机车等)进行动态三维实时模拟,促进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并彻底改变传统采矿业危险、艰苦和低效的面貌,促进采矿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矿山设计、生产管理、危险性评价及矿工培训。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吸引国外投资者开发中国矿产资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而有效引进国外同行业的先进技术。
5、可视化管理设计
探矿:根据矿区断层分布、钻孔资料或煤层底板等高线、开采矿层等厚线,推测任意一点底板高程、倾角和厚度,精确计算地质储量。按任意间距绘制底板等高线图、开采矿层倾角等值线,形成开采矿层赋存的三维立体模型。自动形成工作面任意点高程,实现数据准备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可视化,为合理有效、安全开采提供资源保障。
开拓:将矿山所有开采设计方案的作业区采用、并且整合运用采矿规划和工程设计、统计、采矿地质和勘探领域,将所有的信息集中在统一的环境中,从勘探数据、显示、管理到地下采矿设计和生产,利用预测与决策理论进行优化选择,完成开采设计方案选择,从而进行开拓方案布置。
开采:在完成了最初的数据转换后,作业组开始研究系统的采矿范围,查明所有的钻孔和矿体等级的情况,重新整理信息,重新解释存在的信息,把他们转换成有用的采矿和建模的格式,然后确认所有的数据输入的设置。确认阶段涉及可完整的数据库的细节工作,检查日志和坐标,以系统的方法避免在这种劳动密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完成了数据的确认过程后,作业组集中精力完成矿山的建模工作,采矿现场的数据的三维显示使得矿体和矿山的了解一目了然,然后重新评估开采规划,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原始数据。
运输:矿井提升机采用红外激光位置跟踪系统,实时测量矿井提升机与地面的距离及其运行速度,准确地显示提升机的实际位置,实现对提升机速度的数字化控制。将矿车的位置实时地显示在生产系统图上,矿车及其他移动设备实时定位,自动记录各个工区的生产情况,实时观测各采、掘进工区的生产情况、各矿车的运行路线,自动对各种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效提高矿井运输安全。
供电:将井下各变(配)电所、用电设备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以及机电设备开停、机电设备馈电状态、风门开关状态等数据,通过传感器输送至地面供配电中控室,实时反映井下供电系统的状态,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切断电源,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地面集中控制系统。
灾防:
(1)采用射频定位识别技术,结合GIS系统强大的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功能,有善的应用程序作保障,在地面的监控中心主计算机在软件数据库的支持下,把井下作业人员发射的数据信号录入大型数据库、经软件处理,使人员等移动目标动态分布和环境安全状态在主计算机中得以实时反映,从而实现人员和移动目标的自动跟踪、自动监控、运行轨迹回放和环境安全状态的数字管理。当发生煤尘爆炸、瓦斯爆炸、大面积塌方、突水淹井等灾害时,可以实时显示灾区人员的数量、身份、位置等数据,为抢险救灾迅速提供确切的决策依据。
(2)通过与其他监控系统连接、动态反映矿山的生产运行情况,及时方便地调阅地测、通风、防尘、供电、排水、安全信息、避灾路线、机电运输及通讯等图件和实时资料。
(3)利用先进的地表变形预计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因地下开采活动引起的地表塌陷、移动、变形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破坏范围进行预测预报。
(4)利用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通过设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迎头、机房峒室、进回风巷道、封闭采空区观察口的各种传感器,对井下生产环境中的瓦斯、风速、温度、一氧化碳、烟雾、运行设备等环境数据、工作状态进行实监测,时随时将现场的瓦斯浓度及时反馈至地面,一旦发现井下有瓦斯超限等异常情况,可根据事先设定的参数和程序,发出警报并自动断掉该作业区域的电源,使工作地点的作业人员自动停止作业。并随时将现场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主排水泵、主、副井提升机的运行情况以及巷道风门设施的开关情况反映到设在地面中控室,可有效地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5)利用现代网络化技术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应对准确和责任落实。
(6)灾害与事故预警。开展重大灾害事故预警技术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开发,建立各类重大事故预警与调控机制。研究埋地压力管线(输油、燃气等)不开挖检测、评价和预警技术;研究设备失效、构筑物(地基、大坝、尾矿库等)失稳监测预警技术。
(7) 矿山重大灾害事故致因机理及动力学演化过程。针对岩土体多相、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复杂环境特点和大规模采掘工程的诱变灾害,研究气-固耦合作用下,稳定与非稳定变形、破坏与状态变化及转化机理、条件与规律;气-固耦合作用及突变动力学模型,为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和岩爆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深部开采灾变动力学与防治理论。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矿山企业证照齐全,具有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涉及林业的,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二)具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三年内没有受到与矿业生产相关的行政处罚。
(四)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缴纳排污费。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吨耗资源消耗达标。
3、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露天矿山90%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地下矿山85%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露天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2、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合理的生产加工工艺、先进的加工设备。
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科学,并严格实施,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对局部闭坑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复垦、复绿,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主要加工设备采用吸风除尘或湿法加工,加工产生的粉尘能采取有效措施并实现达标排放。
3、矿区运输主要道路防尘措施到位,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有效的防尘保洁措施。
4、已采用水冲工艺的矿山企业,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能循环使用,基本实现零排放,矿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地面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5、矿山剥离物能合理堆放,废渣、尾矿等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放或存储场地,并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整个创建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并责任落实,各类报表齐全,上报及时、准确,各类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生产秩序井然。
5、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实施矿山生态环境边开采边治理,有完备的局部闭坑矿区和矿山闭矿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并认真实施。
2、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3、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工作程序
(一)申报。1、申请。拟申报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须填写申报表,并附相关资料,正式行文上报国土资源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绿色矿山的申报时间从每年的3月1日至3月31日。2、编制、评审创建方案。申请批准后,矿山企业委托具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评审。矿山企业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创建工作。
绿色矿山按采矿许可证的发证权限逐级申报。省级发证的,直接申报省级绿色矿山;金华市级发证的,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本市级发证的,申报本市级绿色矿山。申报上级绿色矿山的,需经下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初审。在获得本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获得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省级绿色矿山。
(二)验收、命名。1、申请。矿山企业通过创建,经自查达到创建目标和考核指标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绿色矿山验收申请,申请资料包括验收申请报告、创建方案、创建工作总结、相关附图及照片等。2、验收。接到申请报告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组织专家组到矿山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由专家组评分,得分80分以上的由专家组形成核查意见报以上两部门批准。3、命名。经批准的绿色矿山,在大众媒体公示一周,无异议的,由以上两部门命名,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三)复查。绿色矿山有效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前6个月,矿山企业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申请资料包括复查申报报告、有效期内绿色矿山保持工作情况汇报。三年期满后,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再延三年;不合格的,给予半年的整改期,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矿山称号。
五、实施步骤
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要在全市稳步推进。对现拟建、在建及今后新设的矿山一律按绿色矿山标准设计、建设。对开采矿山分批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2家以上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对列入创建绿色矿山且达不到创建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砖瓦矿山企业暂不列入绿色矿山创建,但应按要求抓好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六、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绿色矿山,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是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生态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二)加强配合,落实责任。要协同各方力量搞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共同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管理。国土资源局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水利、林业、公安、安监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三)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专家组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方案评审和验收核查评分;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每年要对绿色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复查,督促矿山企业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四)政策扶持,加强引导。建立绿色矿山创建激励机制。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的三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且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矿山企业证照齐全,具有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涉及林业的,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二)具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三年内没有受到与矿业生产相关的行政处罚。
(四)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缴纳排污费。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吨耗资源消耗达标。
3、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露天矿山90%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地下矿山85%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露天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2、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合理的生产加工工艺、先进的加工设备。
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科学,并严格实施,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对局部闭坑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复垦、复绿,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主要加工设备采用吸风除尘或湿法加工,加工产生的粉尘能采取有效措施并实现达标排放。
3、矿区运输主要道路防尘措施到位,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有效的防尘保洁措施。
4、已采用水冲工艺的矿山企业,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能循环使用,基本实现零排放,矿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地面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5、矿山剥离物能合理堆放,废渣、尾矿等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放或存储场地,并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整个创建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并责任落实,各类报表齐全,上报及时、准确,各类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生产秩序井然。
5、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实施矿山生态环境边开采边治理,有完备的局部闭坑矿区和矿山闭矿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并认真实施。
2、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3、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工作程序
(一)申报。1、申请。拟申报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须填写申报表,并附相关资料,正式行文上报国土资源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绿色矿山的申报时间从每年的3月1日至3月31日。2、编制、评审创建方案。申请批准后,矿山企业委托具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评审。矿山企业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创建工作。
绿色矿山按采矿许可证的发证权限逐级申报。省级发证的,直接申报省级绿色矿山;金华市级发证的,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本市级发证的,申报本市级绿色矿山。申报上级绿色矿山的,需经下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初审。在获得本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金华市级绿色矿山;获得金华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省级绿色矿山。
(二)验收、命名。1、申请。矿山企业通过创建,经自查达到创建目标和考核指标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绿色矿山验收申请,申请资料包括验收申请报告、创建方案、创建工作总结、相关附图及照片等。2、验收。接到申请报告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组织专家组到矿山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由专家组评分,得分80分以上的由专家组形成核查意见报以上两部门批准。3、命名。经批准的绿色矿山,在大众媒体公示一周,无异议的,由以上两部门命名,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三)复查。绿色矿山有效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前6个月,矿山企业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申请资料包括复查申报报告、有效期内绿色矿山保持工作情况汇报。三年期满后,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再延三年;不合格的,给予半年的整改期,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矿山称号。
五、实施步骤
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要在全市稳步推进。对现拟建、在建及今后新设的矿山一律按绿色矿山标准设计、建设。对开采矿山分批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2家以上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对列入创建绿色矿山且达不到创建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砖瓦矿山企业暂不列入绿色矿山创建,但应按要求抓好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六、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绿色矿山,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是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生态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二)加强配合,落实责任。要协同各方力量搞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共同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管理。国土资源局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水利、林业、公安、安监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三)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专家组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方案评审和验收核查评分;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每年要对绿色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复查,督促矿山企业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四)政策扶持,加强引导。建立绿色矿山创建激励机制。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的三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且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山企业为主体,以建设生态市为目标,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二、绿色矿山的基本条件
(一)矿山企业证照齐全,具有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涉及林业的,具有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征(占)用林地手续。
(二)具有经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
(三)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三年内没有受到与矿业生产相关的行政处罚。
(四)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缴纳排污费。
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
(一)资源利用集约化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矿山开采加工布局合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科学规范。
2、产品结构优化,吨耗资源消耗达标。
3、废弃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露天矿山90%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地下矿山85%以上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
(二)开采方式科学化
1、严格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设计方案,露天矿山实行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式开采,爆破方案符合爆破安全规程。
2、使用先进的开采作业方式、合理的生产加工工艺、先进的加工设备。
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科学,并严格实施,实现边开采边治理,对局部闭坑区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复垦、复绿,采矿权登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
(三)生产工艺环保化
1、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矿石加工机组设置在矿区,主要加工设备采用吸风除尘或湿法加工,加工产生的粉尘能采取有效措施并实现达标排放。
3、矿区运输主要道路防尘措施到位,矿石运输车辆驶离矿区时采取有效的防尘保洁措施。
4、已采用水冲工艺的矿山企业,建有规范完备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经处理后能循环使用,基本实现零排放,矿区建有雨水截(排)水沟,地面径流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排放。
5、矿山剥离物能合理堆放,废渣、尾矿等各类固体废弃物有专用堆放或存储场地,并得到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
1、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整个创建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
2、制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方案,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措施有力。
3、矿产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完善并责任落实,各类报表齐全,上报及时、准确,各类台帐、档案资料完整。
4、矿容矿貌整洁,生产秩序井然。
5、依法纳税、缴费,足额交纳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
(五)闭坑矿区生态化
1、实施矿山生态环境边开采边治理,有完备的局部闭坑矿区和矿山闭矿生态环境治理方案,并认真实施。
2、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无地质灾害隐患。
3、负责闭坑矿区的复垦复绿工作,承担复垦复绿经费和义务,闭坑矿区达到复垦复绿验收标准。
四、工作程序
(一)申报。1、申请。拟申报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须填写申报表,并附相关资料,正式行文上报国土资源及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绿色矿山的申报时间从每年的3月1日至3月31日。2、编制、评审创建方案。申请批准后,矿山企业委托具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编制绿色矿山创建方案,并报国土资源部门组织评审。矿山企业按评审通过的方案实施创建工作。
绿色矿山按采矿许可证的发证权限逐级申报。省级发证的,直接申报省级绿色矿山;*市级发证的,申报*市级绿色矿山;本市级发证的,申报本市级绿色矿山。申报上级绿色矿山的,需经下级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初审。在获得本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市级绿色矿山;获得*市级绿色矿山满一年后,可申报省级绿色矿山。
(二)验收、命名。1、申请。矿山企业通过创建,经自查达到创建目标和考核指标后,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绿色矿山验收申请,申请资料包括验收申请报告、创建方案、创建工作总结、相关附图及照片等。2、验收。接到申请报告后,由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组织专家组到矿山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由专家组评分,得分80分以上的由专家组形成核查意见报以上两部门批准。3、命名。经批准的绿色矿山,在大众媒体公示一周,无异议的,由以上两部门命名,并颁发证书和标志牌。
(三)复查。绿色矿山有效期限为三年,三年期满前6个月,矿山企业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复查申请,申请资料包括复查申报报告、有效期内绿色矿山保持工作情况汇报。三年期满后,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环境保护部门对矿山企业进行复查,复查通过的,再延三年;不合格的,给予半年的整改期,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取消绿色矿山称号。
五、实施步骤
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要在全市稳步推进。对现拟建、在建及今后新设的矿山一律按绿色矿山标准设计、建设。对开采矿山分批实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2009年底前完成2家以上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并通过验收。对列入创建绿色矿山且达不到创建标准的矿山企业实行限期整改,经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依法责令停产整顿。砖瓦矿山企业暂不列入绿色矿山创建,但应按要求抓好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六、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创建绿色矿山,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是全面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生态市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推进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按照生态市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切实抓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
(二)加强配合,落实责任。要协同各方力量搞好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共同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管理。国土资源局负责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环保局负责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水利、林业、公安、安监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责做好工作。
(三)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本实施意见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创建工作;专家组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方案评审和验收核查评分;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标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程序;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每年要对绿色矿山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复查,督促矿山企业及时抓好整改,确保创建工作质量。
(四)政策扶持,加强引导。建立绿色矿山创建激励机制。市级绿色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的三年内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允许且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的情况下,开采规模可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