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药行业的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
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开展效益审计,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因此,正确认识和搞好经济效益审计就成为目前我们每一个审计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是指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所进行的审计。其目的在于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实现经济效益的程度和途径做出评价,借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效益审计与由统计、财会或其他管理部门所进行的分析与检查,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活动,而后者则是有关部门结合各自业务工作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新的相对独立的审计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外延和内涵,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也不等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归纳起来,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特征有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必须具有法定资格的专业审计机构和人员,这些机构和人员在审计中必须保持独立的地位和身份,保持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客体具有广泛性。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使用资金的部门,甚至使用资金的计划、管理等各个环节。三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制度、计算、预算、方案,业务规范、各种标准、技术经济指标及本单位和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水平。四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主要表现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审计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一般不需作出审计决定。五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除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包括一些现代经济管理技术。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会计、统计分析、管理咨询、经济预测等领域。六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具有建设性。主要是核实公共资金的效益,评价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明确其经济责任,提出审计建议。七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目的具有宏观性。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率、效益性的评价,以促进企业资金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经济效益审计着眼于未来,它强调了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改进和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对确保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活动内容日趋复杂,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日渐突出,股份公司、上市公司、跨国集团等等,使企业的规模急剧扩张,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充分利用内部审计既相对独立,又熟悉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的优势来开展效益审计,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
第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审计体系的需要。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基于财务审计之上的高层次审计,它从财务会计审计领域扩展到企业生产、销售计划和决策等领域,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既重视事后审计,还大力开展事前、事中审计,保证了审计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第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企业的经营行为还处于改革阶段,这就需要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既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和合规,还要通过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达到让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减少损失浪费的目的,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三、开展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
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主要有:
第一,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它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标准。经济效益审计首先必须以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作为标准,并以此来衡量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是否符合国家宏观控制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否保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是否有利于经济效益,只有在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下取得,才是真正的效益。
第二,各种计划、指标、预算、定额。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将企业的各种实际指标值与计划、预算、定额相比较,并进行分析、评价,以此来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这是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指标、预算、定额是经济效益审计中采用最多的一类审计标准。这类标准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指定的,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也较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水平。这类标准的内容繁多,既包括国家下达的指标、计划、主管部门制定的计划、指标、预算、定额,也包括本单位制定的各种详细的计划、指标、定额等等。前期的审计标准。它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所制定和运用的标准。
第三,前期的审计标准。它是指被审计单位以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时所制定和运用的标准,是审计人员制定本期经济效益审计的参考依据。前期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具有延续性,在它的基础上制定本期标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四,本单位或国内外同行业的历史先进水平与平均水平。这类指标也是用来考核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高低的标准之一。它们是对计划、指标、预算、定额等标准的补充,从而使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体系更加完整、全面。如某企业虽然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和定额,但却大大低于国内先进水平,则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尚有潜力可以挖掘。由于这类标准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运用时,应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变化,如物价变动等。
第五,科学测定的经济技术数据。这类标准主要用于评价新产品及新工艺的经济效益。由于新产品新工艺的效益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可以比较,同时、同行业又无同类的指标可以参考,要评审它们的经济效益,就得借助于科学技术来测定。因此,它是经济效益审计中采用的一种特殊标准。
四、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基本程序
与其他审计程序一样,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也包括准备、实施和结束三个阶段。但是,在这三个阶段中,经济效益审计所进行的具体活动,与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在准备阶段要搜集更为全面和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因此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实际操作难度更大。再次,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不采取突击审计的方式,在实施审计工作前,要给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最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采取详实报告,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与其他审计有较大的区别。审计报告中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财经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他方法。专门运用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中的方法包括经济活动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现代管理方法等。经济活动分析方法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它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企业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透过各项指标及其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拟定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改善经营管理的措施。经济预测方法是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预测经济效益的状况。此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所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还有决策管理法、统筹法、价值工程等。
五、内审部门现阶段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第一,经营预算的审计。主要是预算编制是否合理可行,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如何。
第二,资金运用的效益审计。围绕单位或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效益评价,考核资产经营和业绩等的效率和效果。揭示其中存在的立项不科学、决策失误、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等问题。
第三,组织管理的审计。对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机能进行审计,找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通过内部控制审计促使企业不断完善并切实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经营决策的审计。内审部门没有经营决策权,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发挥其监督评价经营决策可行性和合理性的作用。如在决策前对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其结果进行验证;在决策中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筛选和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
第六,投资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是对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建设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审计和评价,以及对项目造价进行审计,控制造价。
六、如何评价企业经济效益
第一,要选择适当的评价标准,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审计项目后,应结合对被审计单位的审前调查,了解主要业务的特征、生产工艺和技术特点、管理方式等,在遵循科学、有效、相关、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确立审计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作和考核。指标内容和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
第二,针对不同的效益审计项目,灵活运用审计指标体系。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活动时,可能采用某一项标准,如当期的经营计划;也可能在同一项目或对其中不同的审计事实采用几个不同的标准,如既采用当期的经营计划,又依据历史最好水平,并考虑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等,来评价企业经济活动体现的效益优劣,并由此找出差距,发掘潜力,提高效益。
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评价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要注意经验的积累,积极收集有关经济活动资料,必要时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努力把经济效益审计的基础资料搞扎实。有条件的内审机构可以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评价标准的测算和建立工作。
第三,做出恰当评价结论。根据审计项目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进行归集、整理、综合分析之后,就需要对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做出各个审计重点或分项目乃至整个项目的评价结论。
七、如何做好内部经济效益审计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是提高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运用财务审计和工程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经济活动分析法、经济预测方法等等,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企业管理、运筹学、投资学、现代管理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经济效益审计除了要有专业审计人员参加外,还要吸收工程技术、投资决策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行专家参加。
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审计,内容比其他审计更多、更复杂,实际操作难度更大,需要编制更具体和细致的审计计划及其实施方案,需要搜集的资料更为全面。在审计报告中着重指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要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多观察多思考多作调查研究,在充分收集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评价,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译员 专业背景知识 缺乏 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译员,其在语言句子,结构,意义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专业领域中,一个普通词汇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译员在语言知识学习之外,没有接受其他专业领域的完整教育,如经贸、法律、机械、医学等,因此这种专业知识的缺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译文的质量。这就需要译员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和完善。
一、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对译文质量的影响
专业背景知识缺乏会导致译员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译员如果仅仅根据语言词汇的基本意义进行翻译,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使译文不仅不符合逻辑,而且意义出现偏差,甚至不准确。
例1:If a firm anticipates the future imposition of quotas, its strategy will be to gain as much market share as possible regardless of profitability. 如果公司预计未来会对配额征税,该公司就会不考虑盈利性而实施尽可能拓宽市场的策略。
这个译文表明译员不太了解配额制度的相关知识。配额作为政府的一种调控手段,与国家征税是并行的行政方式,在经营流程中两者处于不同的阶段,也就是说对配额不大可能征税。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上述这种不符合逻辑的译文。应改译为:如果某个公司预计将来会实施配额制度,其策略就是不考虑盈利而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例2:I meant by that we would have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ing assistance, plus access downstream from the other party.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将能从对方获得技术上及营销方面的帮助,再加上进入下游的机会。
这个译文的后一句让人读起来不知所云。“再加上进入下游”的确是原文plus access downstream 的忠实翻译,查阅词典的时候,各词均有相应释义,所以问题并不在词汇方面。但这样的译文却存在很大问题。其实国内媒体的经贸类版面上类似的表述经常出现,如果译员平时注意学习积累,便不会出现这种误译。改译为“......此外还有后期加工方面的帮助”,这样译文就与全句呼应协调了。
还有一些情况是,译员对原文有一定的了解,但却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所以对原文中专业术语的特定含义并不十分了解。这样就会导致译文表达不够充分,不够专业。
例3:The corporate charter authorizes the corporation to issue and sell shares of stock, or ownership in the corporation, to enable the corporation to raise money. 公司营业执照授权公司发行和销售股票,认购公司的所有权利为公司筹措资金。
译文中把“corporate charter”翻译为“营业执照”,虽然“corporate charter”有这个意思,但在这里,这个专业术语的意义为“ 公司章程”。因为营业执照不可能涉及公司发行股票的业务,而只是规定经营范围。同时,译文中“认购”一词的使用也是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的表现,才会导致译文中这样不够专业的表达,应译为“转让”。
二、译员专业背景知识缺乏解决方案
要解决专业背景知识缺乏问题,首先应该从译员自身开始谈起。译员在日常的翻译训练及翻译实践中,应注重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具体到每一次翻译实践中,译员在充分完成译文后,应对译文中涉及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认真的归类总结,这样就能把庞杂的专业知识一点一滴的积累到自己的知识库中。在以后的翻译中,就不会出现错乱,避免各种误译现象。但每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译员在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学习。当然,在翻译任务的承接中也需对应自己的专业知识积累进行选择。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因此对于庞杂的专业术语的翻译,译员可以借助网络、数字图书馆、专业书籍等进行协助翻译,也可以向其本专业人员寻求帮助。在翻译时,译员可以在网络或数字图书馆搜索相关专业领域的术语表。在术语表的指导下,译员可以更加专业,更加充分的进行翻译。同时,译员可以在专业书籍或者网络中阅读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寻找相应的平行文本,并进行一定的熟悉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译文表达专业化,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译员在翻译前,也可以先向其本专业人员了解相关知识,对原文有一定了解后再进行翻译。或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及时向身边的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从而避免因专业背景知识缺乏造成的一知半解的误译。
三、结语
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导致译员在翻译时出现误译,错译等现象,使译文表达出现偏差,且不够准确,不够专业,从而对译文的翻译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对译员来说非常重要。针对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译员可以在日常的翻译实践中学习积累,并借助网络、专业书籍、数字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相关专业术语协助翻译,进而使译文质量得以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成本控制;绿色会计视角;成本核算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6-016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6.079
1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现状
1.1 现行成本核算办法不能满足精细化要求
当前煤炭企业采用的成本费用项目及成本核算体系是根据1991年能源部颁布的,现在的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和会计核算管理,特别是对于成本管理的核算,基本上还是以原能源部能源经(1991)29号文颁布的煤炭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成本管理办法》为基础。虽然在1993年进行了与新旧会计制度的接轨,实行制造成本法,煤炭产品的成本按核算对象分为原选煤成本和洗精煤成本,销售成本则以累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生的期间费用,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可以直接计入利润表中的当期项目。煤炭企业将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如排污费等成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而企业所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计算的成本并不包括期间费用,使企业成本核算不够全面,违背了谨慎性原则。
1.2 环境成本治理成本控制较差
当前煤炭企业采用的煤炭成本构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材料、职工薪酬、电费、折旧费、修理费、维简费、安全费用、地面塌陷补偿费、采矿权价款摊销以及其他支出。企业没有单独列出环境成本,企业发生的排污费、环境保护支出等在发生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购入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固定资产计入普通固定资产,并未做特殊处理,发生的环境补偿费、搬迁费及罚款等计入营业外支出。煤炭企业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等,这些固体废弃物产生的存储成本、处理费用和检测费用等环境成本并没有被考虑并在会计数据上得以体现,忽视了这些成本,违背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危害。
1.3 环境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总体情况不好,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煤炭企业缺乏环境成本控制的意识,只是在损失和破坏已经发生之后采取补救措施,也就是事后控制的办法。这种方法是将环境成本支出当作煤炭生产成本的一部分进行处理,无法反映出企业生产带来的真实环境成本,也就注意不到环境成本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管理惯性,根本无法意识到需要从企业生产整个过程中去考虑环境成本的问题,这种相对来说消极的环境成本控制意识,长久下去会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地贯彻。
2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可行性
2.1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
环境问题始终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联合国在1972年召开大会,提出了“地球只有一个”的口号。如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三高”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在着力加快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推进《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针对我国未来10~20年的经济发展提出环境战略。并且建立了完整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土地法》《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等,并且我国还先后加入了一批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际公约。因此,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为建立我国环境会计提供保障、奠定法律上的基础。
2.2 已具备一定的环境成本理论知识
国外对于环境成本控制的研究开始20世纪70年代,F.A.Bcams在1971年撰写的《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一书的出版。F.A.Beams(1971)提出了将环境污染纳入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中去,他认为环境污染应该由企业自身来承担。美国环保署(EPA)在1995年公布了环境成本分类表,将环境成本划为四大类:传统成本、潜在的隐藏成本、或有成本以及形象与关系成本等,该分类方法包含了部分由社会成员共同承担的环境成本。日本、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有系统全面的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和环境成本控制方法。
我国对于环境成本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近十几年以来,我国的专家和学者逐渐展开了对环境成本控制的全方位研究,包括环境成本内涵、分类以及控制等多方面。冯巧根在2011年结合我国环境政策、法律法规构建了绿色成本分析框架,这些研究成果都推动了我国绿色成本理论的发展。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较为关注的是环境成本的理论分析,并且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环境成本的核算为核心的;而对于企业环境成本计量方式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虽然也有一些进展,但是可参考性不强,但总的来说还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必要性
必须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才能实施。环境成本是企业运作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采取或被动采取的措施的成本。煤炭产品产出的过程不可避免对环境产生破坏,作为资源使用者,占用并破坏了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污染了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了影响,应做出相应补偿。煤炭企业的环境成本必须纳入企业生产总成本之中,但是现阶段煤炭企业将与环境有关的付出归入生产成本、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中,只有一部分计入了成本。这导致了煤炭企业成本严重失真,不利于成本控制,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只是虚增了利润。所以,本人认为煤炭企业对环境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3.1 煤炭企业的开采影响生态环境
煤矿的开发必然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煤矿的开采其损害方面一般是会造成地表不完整甚至产生空洞,矿井式开发,产出100吨的煤炭将会形成地下空洞地表便会产生1~29m2的塌陷。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三大迫害都是地表塌陷所造成的,还会对耕地、林地或地面构筑物造成破坏;同时会有大体积的固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出现,煤矿的开发会出现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物,每出产10吨煤,产生1吨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物,是我国所有重工业中最大的污染物,其堆存量占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0%左右。绝大部分固体废弃物被运送到地面上堆积行成矸石山,长期堆积使得周围的耕地变得贫瘠。由于固体废弃物中含有硅、铝、钙、镁、铁的氧化物和某些稀有金属,由于在地面堆放的固体废弃物受到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后,将会风化粉碎,另外固体废弃物吸水后会崩解,从而很容易排放出大量的烟尘、S02、CO、H2S等有害气体,影响矿区居民的身体健康,还常常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使树木生长缓慢、病虫害增多,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经过雨水淋蚀后,产生酸性水,污染周围的上地和水体。煤炭企业应该也必须加强环境治理,重视环境成本,为全社会承担一份
责任。
3.2 传统会计核算方式不能满足煤炭企业精细化核算要求
传统会计核算只计算企业的经济成本,主要是企业表象的成本核算,其整合产品生产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再按成本核算分配费用,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对环境问题的消耗和弥补没有计入成本,没有在市场价格体系中得到充分反映和体现,包括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环境容量等各项的投入。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在现环境下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环境成本信息丧失了相关性、准确性两大要素,环境成本核算系统的应用已成必然。煤炭企业如再不进行环境成本的核算,便会对社会资源的无偿占用与污染,长期以往会给企业和国家带来后患并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和国民经济指标的虚增。保护环境资源,正确衡量企业目标利润指标,保证正常企业经济效益、大众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最优化,实施环境成本核算已成为必然。
3.3 煤炭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企业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就是产品成本与环境成本的降低,其发生额一般都是与企业成本相配比,因此与产品在环境方面有关的成本均应计入产品成本。准确的环境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以保证企业达到最佳的经济收益和环境收益,从而体现出环境成本信息流通的相关性与重要性。实行环境成本核算是为煤炭企业领导者有效管理生产风险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精确化。
3.4 提升煤炭企业外部形象的重要性
随着公众对环境保护关注度的提高,社会各界在关注企业利润时已经进一步拓展到综合绩效的评价,如环境保护,所以企业在社会中立足,赢得公众的认可,必须将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纳入会计体系,披露环境信息,追求“三效合一”(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更为突出,因资源环境破坏而付出的代价和保护资源环境而支付的费用更大。实现环境资源的再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既要通过产品成本核算补偿产品生产过程消耗的价值,实现其自身的再生产,又要通过环境成本核算补偿产品生产过程消耗的环境资源的价值,实现环境资源的再生产。如果缺乏环境成本的核算,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失去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而且为治理灾害和环境再造付出代价),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句空话。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巨大,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的破坏又会阻碍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希望走循环经济之路,是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看来,煤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略生态和谐,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改变,应该实行“三低一高”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为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迫切需要披露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责任,为了赢得公众和国际的信任,企业采取环境成本的运用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魏素艳,肖淑芳.绿色会计:相关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葛家澎.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5).
百年矿城阜新是我国第一个被确立为经济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十多年里,阜新——一个矿竭城衰、濒临绝境的城市,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试点市向示范市的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阜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氟化工、煤制天然气化工产品已成为阜新化工产业转型的主打品牌,煤炭精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前阜新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成为阜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一、化工产业自身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源动力
化工产业在阜新的资源禀赋条件十分优越,正逐步形成以化工基础原料、精细化学品及“三药”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为重点的产品产业链。
通过多年努力,阜新化工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涌现了一批产业有特色、国内有地位、发展有后劲的企业集群,并逐步向园区集聚。我市共有4个化工集中区,化工产业特色更加鲜明。
(1)氟化工引领区域经济大动脉。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基础氟化工、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氟材料加工、高性能氟化盐盐含氟精细化学品六大类产品聚集区。特别是氟碳醇和高品级氢氟酸项目为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实现深加工提供了产品保障,更标志着阜新氟化工产业发展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阜新经济转型的坚实动力。
(2)煤化工带动新型化工。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是我国第三个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全国煤化工示范项目,是我省近年来单项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标志工程。基地规划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基地24.7平方公里,配套区5.2平方公里。基地以大唐煤制天然气项目为龙头,以发展天然气主副产品精细加工为主线,规划建设两大系列项目,形成四大产品结构,构筑八条产业链。目前,阜新市煤化工产业基地已包装了部分工业地块作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用地,以吸引全国各精细化工企业来此投资发展。
(3)新型合成材料稳步发展化工产业蓬勃兴起。我市医药产业主要品种多达200多个,拳头产品有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金荞麦片、正柴胡饮颗粒、槐耳胶产品、盖天力钙片、白加黑、小白糖浆和第六要素生物医药保健品等,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全、产业有特色、国内有地位、发展有后劲的产业群体。
二、化工产业与政府产业政策融合,推进阜新经济转型
化工产业是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与阜新市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扶持密不可分,化工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本地经济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对接方面。化工产业基地分别多个城市签订经济协议,政府围绕产业配套、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引导基地相关配套产业向周边区域有序转移,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如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及输气管线工程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设计能力为日产1200万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通过长输管线供应给沈阳及周边城市,同时,还副产石脑油、焦油、硫磺、粗酚、硫铵等产品。通过此项目的建设,把政府的宏观支持与地域内的经济优势结合,争创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新型能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三大基地”,与原有的液压、现代皮革、板材家具研发制造、铸造、氟化工“五大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新型化工产业的培育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作用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目前阜新的新材料行业的企业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引进高新无污染企业,成为化工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让其成为龙头,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起产业布局、政策引领等多种功能,同时兼具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并且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而要想发挥出“龙头作用”,既需要自身具备一定“量”上的累积与扩张,还需要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与提升。“产业联动”是三个层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联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的“溢出效应”,产业左右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产业上下延伸扩大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化工产业在壮大自身后,具备了和中心城区、区县开展合作的条件,新区主动对接,与中心城区和各区县明确定位,密切联系。
阜新在以后的化工产业发展中要通过不断地积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并乘着国家实施老工业区崛起和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的有利时机之际,把阜新建设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成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的新城市。
论文关键词:城市夜景 节能 重要性 方法 措施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的建设也在不断的发展,而作为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城市夜景建设也在蓬勃发展。尤其适逢重大节日或重要庆典活动时,城市夜景成为一道必不可少的璀璨风景线。然而,在城市夜景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城市溢散光和干扰光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城市夜景的建设也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本文将以路灯为例,针对城市夜景建设中的问题,着重从能源方面探讨,旨在促进我国城市夜景的健康发展。
城市夜景包括建筑物、特殊景观、商业区、路灯、广告标识等,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多方面的因素。其主要功能就是利用灯光效果使城市更加炫目,丰富人们的夜间生活,营造夜间和重大活动的气氛。
一、城市夜景照明节能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在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大国,其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很小的数字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基于这种背景下,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节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在目前极度紧张的用电环境下,城市夜景照明所需能源消耗的矛盾也在日益浮出水面,如何既能满足城市夜景照明需求又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及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了。如能建立良好的运营机制,将城市夜景照明中节约的资源,应用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其他方面,必将大大促进我国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时展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发展方式的概念越来越清晰了,目前世界各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向自然索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了,人们已经意识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性了,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夜景照明的节能是尤为重要的,是适应潮流的体现,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创举。
城市夜景照明的宗旨是,在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施正常运行和良好照明效果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使每一份能源都能得到合理的利用。构建城市夜景,设备和建设的费用只是一小部分,能源消耗才是其最大的成本。因此,不仅在建设初期要考虑投资最佳化,在运营过程中,更是要重视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照明效果的前提下,还有确保经济实用,建立真正的能源节约型社会。
二、城市夜景照明的节能方法
1、加强管理,控制开关灯时间
城市夜景照明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从改革管理机制方面着手。
对于路灯的管理来说,首先控制的就是开关灯的时间。传统的路灯管理方式,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存在操作不能监视等现象,大部分都数据都是依靠人工处理,这样的一来,路灯是否合理的正常运行就很难得知,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说,建立一个完全自动的系统,智能管理路灯开关灯,这是非常重要的。
2、更新设备,采用现代节能技术
改造一些老式的变压器和路灯设备也是节能的一个重要方法。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对于路灯来讲,一些旧式的变压器和路灯也应该合理的更新,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我国目前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夜景照明仍然是几十年前的旧设备,这些设备的耗电功率相当大,对于资源就是一种浪费,目前科技的发展,一些节能的设备已经出现,对于能源的节约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各地政府应改变传统观念,更新城市夜景照明设备,从真正意义上达到节约。
3、加强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
有些地方的路灯管理过于疏忽,对相关专业知识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不重视照明设备的养护工作,甚至认为设备损坏了是节约电能的体现。其实路灯损害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一些损坏不仅不能够节约能源,反而会浪费资源,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发现路灯中有“哑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因为镇流器或者杆心线烧坏造成的“哑灯”,一方面会使大量电能白白损失,据资料表明,由于这种原因引起的“哑灯”,其耗电量相当于50盏500W钠灯正常亮灯的用电量,另一方面,由于其漏电,会对过往行人造成威胁。因此,路灯设备的养护是非常的重要的,既是节约能源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又是保证人们安全的必经之路。
4、加快改良照明设备线路
城市夜景照明设备的线路一般都是使用地下线路,这就造成了线路损坏不易被发现的情况,而这些线路的故障通常只是因为导线的绝缘胶布老化,线芯并没有烧断,只是其中一条或者两条烧断,而这并不影响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工作人员也就不易发现了。然而,长此以往,就造成了电能的大量损耗,使这些能源都白白浪费了,因此,改造这些老化的线路,加强线路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这亦是一项节约能源的新举措。
5、确定合理的照明标准,培养工作人员节约意识
对于管理城市夜景建设的机构来讲,要确定一个明确的照明标准,在什么级别的街道,在哪个时间段,照明的强度和频率是多少,都要有一个明确标准且要严格的执行;另外,重视工作人员节约意识的培养,只有具有这种意识了,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贯彻执行节约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市建设的进步,城市夜景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资源的问题。城市夜景的建设是为了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是为了城市建设的更加亮丽,如果城市的美化和发展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是非常不可取的。虽然目前我国在城市夜景建设方面的机制还不是很完善,但相信通过我党的正确领导,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依靠科技的进步,我国一定会建成既美观又节约能源的城市夜景照明系统,为人民创造一个靓丽且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渝文,李鑫.城市建筑物夜景照明节能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关键词:高校;一线行政人员;专业化;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29-02
高校一线行政管理是对高校日常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是连接高校各职能部门,院领导班子、校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桥梁,是信息的传递桥梁,是高校实施教育、科研的前提条件,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它在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处于组织、保障和服务的基础地位,其目的在于确保高校日常行政管理、学生教育、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得到正常运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所以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高校一线行政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效果。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不断尝试把教育行政管理的先进理念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一、高校一线行政工作的特点及行政人员的角色
高校行政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深厚学术背景、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和正在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传播的优秀学生。总体来说,高校一线行政管理工作程序性强,且日常行政工作充斥着大量烦琐的事情。具体事务往往千头万绪,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人的耐性与细心是一个很大考验。笔者所在的学院办公室是高校按照专业性质设置的一线行政工作基层单位,是院领导班子的决策参谋助理,肩负着确保日常行政、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任务。从笔者具体的工作实践来看,学院办公室一线行政工作繁杂,具有琐碎性、突发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面对的职能部门众多,这不仅需要办公室一线行政人员不仅要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要加强自身的协调沟通和分析处理能力,不断了解和学习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方法,以确保各项事务都能有序地进行,并提高工作效率。高校一线行政工作从性质上讲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兼备、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奉献性的复杂劳动,工作内容涉及日常教育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教师和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高校一线行政人员在各种行政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协调、沟通的重要角色,因而一线行政人员需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不仅要按时、按量、保质地完成工作,同时还要跳出自身烦琐的事务思考问题、寻求和谐的工作方法。有效地上传下达,将教师、学生、领导班子及上级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向需求方传递所需要的信息。实施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校一线行政工作人员专业化的重要性
高校一线行政工作人员肩负着保证高校日常行政、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使命。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对于高校的日常营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高校行政工作很难开展,高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很难得到有效的贯彻。
三、提升高校一线行政人员专业化的途径
既然高校一线行政工作人员角色定位及其专业性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实现一线行政工作人员专业化呢?笔者认为,提高一线行政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明确自身定位。一线行政人员需要在具体行政工作过程中清醒地认识到高校行政管理的特点、职能和作用,摆脱机关化倾向和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思考一线行政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尊重、关心、理解自己的服务和管理对象,对于一些出现问题或者犯错误的教职工与学生,更要加强关心和指导,不能使这部分教职工和学生产生被孤立、被冷落的感觉,以保证他们的健康发展。
2.加强时间管理。高校一线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繁杂性、突发性、临时性等特点,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务,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这些特点造成了工作繁重头绪多、特定时间特别繁忙、计划不如变化快等,时间浪费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如何在繁多的工作事务中抓住重点,理清头绪,有条不紊地开展和完成相关工作,在时间处理上由忙乱转向有序、由被动转向主动、由随机转向掌握某种规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就要加强时间管理。日常事务都可以用重要性和急迫性两个维度来划分,克服受急迫性的驱使来支配时间的习惯思维。以原则为中心,配合人对任务的认知,将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不紧急四类。当事情发生或任务出现时,先判断属于哪一类,再决定要不要花时间或花多少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时间的作用,促进任务的成功。随着高校的发展和行政机构的精简,高校行政工作已从单纯的管理转变为融管理、服务于一身的重要工作。高校行政人员要做到从单纯收发、传递行政指令转变为综合处理,从单凭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每个行政人员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行政管理人员合理安排时间,理顺工作,缓解压力,有条不紊地开展和完成各项任务,最终实现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加强沟通,提升协调效率。在积极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追求结果的圆满,还要追求过程的和谐。行政工作是通过人和人的沟通协作来完成的,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举足轻重。所谓“健康”是基于行政人员对于事物正确的认知和把握,采取恰当的方式来理顺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因而要求我们行政人员自身需具有成熟的心态和独立的人格。高校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来实现,这就要涉及到高校的许多部门。而不同的工作部门由于工作方式方法、特点和分管领导不同,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发挥协调作用,处理好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团结各个部门,集中全校力量,有效推进高校各项人才培养工作。这就要求一线行政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协调效率。一线行政工作人员是领导的好帮手,是学校与院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就要求一线行政工作人员要有主人翁意识,树立勤务员意识,做好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服务工作。基于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离不开各位同事及学校各职能部门配合的情况,行政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加强沟通,调控好自己的情绪,使用客观、友好、善解人意的表达方式,做到及时有效地沟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尽可能少给各职能部门增加工作量,对每一项需要配合的工作,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整理好各项材料,高效率地完成需配合的工作,多替对方着想,善于调动同事及各职能部门配合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工作可以得到有效的配合和支持,学院的形象得到维护。由于行政工作很具体、烦琐,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忙于应付出现的问题,在工作之外多和师生接触,关注师生情感需要,互相理解,增进情感,统一认识,用真情打动人,用真情感化人,竭尽全力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教师和学生遇到困难或利益受到侵害时,要真诚地帮助解决。带着学习的目的做事、采取兼听多思的方法、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运用换位思考才能切实做好高校一线行政工作。
4.构建科学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很多高校在考核一线行政工作人员工作时,往往侧重于德、勤、能、绩等方面进考核,强调政治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出勤率、组织纪律、协调能力,工作量等方面的内容,而忽视评估其业务技能、工作业绩、科研能力。鉴于一线行政人员工作的特殊性,那么该如何评价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绩效呢?笔者认为对于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考评机制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和激励机制,综合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因而科学考评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敬业精神,一线行政工作人员对于行政事务是否积极响应并及时地完成;第二,专业性,一线行政工作人员对于本工作岗位的职责是否熟悉,是否认真完成,出错率究竟有多高,一项事务是否需要反复多次完成;第三,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效率,主要是响应速度,对于紧急且重要的行政事务是否是第一时间响应并且第一时间着手准备,完成事务的时间是否是高效率地完成。
总之,高校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对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起着协调行政、教学、科研管理等重要任务,是沟通协调的桥梁。因而高校要重视一线行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不断地提升行政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以便更好地服务高校,为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易琳.浅谈高校行政工作中实现目标管理的难点和措施[J].高教论坛,2008,(04).
[2]滕祥东,孔军.知识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
【关键词】农村经济;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建立新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从事同类或多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加快发展、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社会地位,为市场经济中保护自身利益,在资金、技术、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开展互助合作的经济技术组织,可以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的新型组织,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经济组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在很多时候还需要充当中介组织。就是这样的一个新型组织,其建立和运营对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1.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正是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对农业是非常重视的。在近些年的国家政策,都重点放在农业。只有农业发展好了,其他产业才能发展地更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努力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但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现在农村都是实行家发展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提高收入有限,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瓶颈。只有建立起新型的农业合作社,才能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规模经济的需要
适应了当时的发展形势,使中国的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这种一家一户的小家庭式生产与当今已不完全适应了,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以一家一户的家庭式生产,产量实在有限,难以满足农户提高收入的需要。如果要想使农业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规模化经营。农民只有把土地交到农村专业合作社手中,让农村专业合作社来统一经营和管理,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确保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
3.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今的农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将很难发展。农业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就要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然而,农民个体的力量是薄弱,只有把农民联合起来,才能抵抗市场的风险。只有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社,才能把农民联合起来。通过农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农业的经营水平。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经营组织,就是统一把农产品销售出去,为农民获取更多的利润。农民只负责生产,剩下的经营就由生产合作社来做。农业合作社具有议价的功能。有了农业合作社,面对商家的就是生产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可以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可以跟商家议价,可以获得农民与商家之间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样使农民不用去寻找商家而节省交易费用,农民的收入也能提高。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中介组织,可以为农产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农业合作社作为一个为农民服务的组织,也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避免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农业合作社就可以按市场行情,安排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农民在市场经济才处于有利地位。
4.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科技兴农的需要
当今农业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技兴农。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才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是农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基本动力。中国把农业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的第一生产力、放在发展农业的首位,走技术农业之路、知识农业之路,是正确的科学决策,也是一个永恒的决策。党提出‘科教兴国’基本国策之后,科技兴农已成为发展农业的重要战略,农业科学进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时期,大发展的时期。农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坚持科技兴农的政策。
5.建立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经营组织,肯定需要一些有管理经验的人来经营。为了经营好农业合作社,合作社必须引进一些营销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共同经营。因此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来经营农村专业合作社。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很多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农村专业合作社可以给大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如果农村普遍推广农村专业合作社,将需要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去,大学生将有广阔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有广阔的市场,就业前景相当良好。所以,大学生应该深入农村,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政府也应该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大学生也转变就业的观念。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能解决部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型农业合作社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农民能提高收入,农民就愿意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
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必须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党和政府应给予农村重大支持,促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普及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药产业;风险投资
就目前中国和世界医药行业的发展来看,总体说来,医药企业在数量上会逐年下降,但从质量来看,每年都在提升。因为现在医药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必须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不断在生活中发现更具有实用性、针对各种疑难病症的新药,才会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才会在市场战争中生存下来。因此,医药行业是否有前景,决定于医药企业会投入多少,这是关键。现阶段我国的医药行业的研发资金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药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绝大多数制药企业用于研发的费用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国外领先制药行业巨头的研发投入让国内制药商难以望其项背。由于各方面原因,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医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很多医药企业陷入了“创新能力低-资金少-创新能力更低”的恶性循环,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要求医药行业要不断的加强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能力,同时要积极的进行融资,为医药行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保障。
一、医药行业中的风险投资现状
1.1 传统资本已不能满足资金需求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在我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其实把它翻译成创业投资更为妥当。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1]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
目前我国医药研发除了自筹外,主要融资渠道是传统资本。传统资本主要包括部门和地方政府资金、银行贷款和股票市场。就目前现状来看,政府部门资金毕竟有限,主要流向是基础研究和重点建设项目,而医药行业的高风险性和行业中众多企业的不良运行状况,使得从十分注重资金安全性的银行取得可观贷款难度日益加大,而作为较理想融资渠道的股票市场门槛较高,虽然二板市场的产生是对中小企业的巨大鼓舞,但是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尤其是生物医药企业在规模等方面的要求远未达到上市要求。
1.2医药行业的风险投资具有广阔的前景
风险投资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其发展和运营时刻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无论是创新一个新的技术和产品,还是让很多有潜力有技术的医药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资金作为保障。风险投资除了给医药企业带来资金外,还能够参与到企业的运行中去。风险投资者不仅仅要对风险投资企业的日常经营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参与到风险企业的日常经营决策、组织结构调整等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同时还要对医药行业的技术研发过程进行监督,提高研发的动力,为企业在管理和资本运营方面提供支持,从而来促进和引导企业的发展;协作企业不断的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持。风险投资在我国医药行业具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增长的速度也在逐年的提升。可以预测:随着风险资本的日益壮大,我国较完善的风险资本市场形成在即,我国的医药企业也将迎来再次高速发展。
1.3风险投资的发展障碍
目前在我国运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来源不太合理,据统计统计局统计企业法人自筹的约占60.9%。国家科技计划贷款占33.3%,风险投资仅占5.8%。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1)我国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没能够给风险投资的运作提供一个有利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制度极为形式化,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无法满足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需求;2)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这一定程度上使风险投资企业更加的谨慎,因此要不断的加强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以此来提高风险投资业对医药行业的信心。
二、医药产业吸引风险投资的优势
2.1医药企业强有力的创新动力
创新动力其实就是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价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行业竞争为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现在在需求一定的基础上,医药行业迅猛发展,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加强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创新,这无疑成为了推动医药行业发展的隐形动力。
2.2相关的技术配套
医药尤其是制药与其它学科的交叉使其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不论是上下游技术的相对成熟还是其它行业技术的支持,都将对其技术及产品能否具备产业化前景产生重要影响。我国的医药行业研发力量本身就不强,产业化环节还没理顺,而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与国际的差距并不十分显著,而下游技术的差距却很大,这种不均衡性严重制约了产业化进程。因此,风险投资项目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就是相关技术的配套问题。相比于分散的医药企业,医药产业集群具有天然的优势。集群包括了医药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彼此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间信息和沟通相对显得便捷,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进行了技术上的变革和创新,其它技术相关的企业会被迅速地影响到并做出反应。一个企业进行某项技术创新研究,也会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关注和技术跟踪,相关技术的配套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因此,医药产业集群在技术配套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三、医药行业如何更多更好地引入风险投资的策略
1)对于国家和透支体系来说,首先应该逐步构建和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和投融资素材的规划化和多层次化,将技术、产品和资本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应该避免过多的政府行为,给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政府是市场的管理者,并不是产品创新过程中资金的投入者,政府的职责就是健全各种法律法规,制定合理优惠的税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市场流动做好后盾。
2)对于医药行业来说,一是加大投入的力度,形成具有创造力的项目,并对研发的项目进行科学性和经济行的研究认证,因为这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关键因素;二是对医药行业加强管理和制度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水平,逐渐的完善人才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使企业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的运作;三是提高企业和经营者的素质,以此来增强企业的稳定性,为增加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提供保障。
3)对医药行业金融管理部门来说,一是完善针对医药行业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专门服务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有效沟通的纽带,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二是建立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加大资金、人力、基础设施扶持,大力倡导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同时建立高效的风险资本运作机制,合理引导资金流向,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总结】
风险投资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药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依靠风险资本的增加,在不断成熟之后增加普通权益性的资本,这样不断发展。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的金融市场处于低谷状态,全球经济不太理想,但是医药的需求刚性较强,受到的影响较低,仍然是朝阳产业。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发现,医药行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还会保持一定的增长。资金会自主的寻找防御的地方,医药行业也理所应当的承担了这个任务。所以在金融危机下,应该抓住时机,充分的发挥医药行业的优势,积极的去吸引风险资本的加入,增强研发实力。
在现阶段,我国政府以及各企业对此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为医药行业创造了良好的融资环境,国家利用减免税收的有关优惠政策,管理风险投资机构加强对医药行业的投资。这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充分的相信,风险投资在医药行业领域将大有作为,会让医药行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主任医师 孙宏涛
东北人老张是某酒厂的退休工人,几十年来一直喝酒,近几年他身体不好,于是儿子将其接来养老。儿子孝顺,三天两头给老爸买酒。结果,老张的病越来越重,最近更是心慌气喘,而且连腿也肿了。
医生结合老张的病情、检查及多年饮酒史,诊断其是酒精性心肌病。老张的病在很多年前还有一个洋名字――慕尼黑啤酒心,原来科学家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长期喝啤酒的人,其心脏比正常人大,寿命比不喝酒的人短。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酒精、特别是其代谢产物乙醛,可以直接危害心肌细胞及其内部结构,长期饮酒可使心肌变性,间质纤维化,导致心脏扩大,甚至出现心功能不全。而且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使交感神经兴奋,刺激冠状动脉上的α-肾腺上素能受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
酒精性心肌病多发于成年男性,其发病与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有密切关系,尽管饮酒量和嗜酒持续时间与本病发生的确切关系尚不够明确,但一般认为每天饮酒所含酒精量超过142克、持续5年以上,或者每天饮酒所含酒精量超过60克、持续10年以上,就容易得酒精性心肌病。
吃错药也会得性病?
文/胡静美
这几天,张先生的生殖器越来越红肿、发痒,尿道口还有黏性分泌物,并起了两个水疱,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可能得了性病。
但到医院做了尿道分泌物化验后,并没有发现性病的病原体,再加上张先生一直否认自己有不洁史,医生判断他得的并不是什么性病。医生又追问张先生最近服用了什么药物,张先生回想起,他一直在用复方新诺明。这下医生基本弄清楚了,张先生的“性病”就是此药引起的。医生让张先生立刻停止服药,一周后,张先生的“性病”不治自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张晓乐说,复方新诺明属磺胺类,是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副作用很多,其中皮肤黏膜症状较为常见,如表现在生殖器上,患者就会怀疑是不是性病的表现。有些到皮肤科就诊的“性病”患者,往往是因磺胺类药物不良反应所致,而不是得了性病。
这类患者如果刚刚发现症状,且没有出现生殖器溃烂等表现时,一般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停药一周后就可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是患者以后不能再用这类药物,否则仍会出现同样症状,可改换其他疗效相似的药物。
性病一般是因传播的,辽宁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正刚表示,在其20年的工作经历中,只碰到过一位患者,没有不洁性生活而感染性病。因此,只要没有“乱搞”,基本上不会得性病。如果“无缘无故”出现了性病症状,应该先想想是否最近服用了什么药物,在就诊时要把自己的用药情况告诉医生,因为有可能是所服药物引起了“性病”的症状。
中老年女性警惕“前列腺增生”
文/周燕芬
女性膀胱颈抬高或膀胱颈肥厚,在症状上与男性前列腺增生相似,俗称“女性前列腺增生症”。
分析如下:
一、中药材、中成药业从中药制药行业整体发展看来,上游中药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中药行业的成本因素变动不大;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认识的增强,下游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有望继续保持高于行业的平均增长幅度。
二、化学药制造业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化学药制造业中产品品种最多、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子行业。预计抗生素原料药企业在××年的赢利能力将仍然较弱。而对于细分品种如心血管类药物等,多数品种在升级换代、国际产业转移、专利到期促进仿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年虽面临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但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以及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稳定供求关系的依托,仍然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而言,预计××年大致与××年情况持平,处于自然增长状态。
××年中国医药行业前景的总体展望分析认为:
第一,××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引自新疆证券)。专利药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第二;××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自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年季度以来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年持续。
第三;××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年月份以来占据国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升。预计未来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
第四;××年,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相对而言,国内化学制剂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竞争,仍然需要努力。
制药工程专业
学生 李雪 指导老师 张小梅
摘要:医药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被视为永不过期的朝阳产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们生活水平质与量的双重提升,药物化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药物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世界各国医药行业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作为高技术密集的产业,制药行业有着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制药行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应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经济规模;制药技术向产业化推进,应提高技术转化能力和开发效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发展,应全面提高研发水平;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
关键词: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措施建议
由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从简单的准备和处理,以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和生产。从简单的手工作坊到新工艺,新设备,机械化的现代化厂房,医药行业发展迅速。本文将分析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就其发展前景和趋势预测。
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政府扶持,多项政策保驾护航
目前,中国已经发展医药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对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柱。2009年6月5日,国务院的若干政策,以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成立了医药产业,特别是生物产业。医药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医药行业的更具体的发展战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努力,并增加从政策和资金投入。目前,具有相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某些领域正在不断创造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制药工业集群增加行业集中的规模;并通过进一步调整和中国医药行业的产业结构的改善,这些都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药品监管机构的调整,连续出台的行业规范和政策,行业结构和药品流通体系的整体调整,鼓励制药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实现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形式。此外,中国的物流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也为医药行业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在医药流通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已进一步加强监管,也促进了制药行业的发展。
(二)资源丰富,技术设备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它有大约26万种生物物种和2800种药用植物资源。它创造了种质资源在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和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制药行业开发独特的资源优势。与此同时,尽管中国医药行业起步较晚,但起点比较高,关键性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特别是在上游、中试方面和国外的差距相对较小,这已经提高了中国制药企业有利的客观条件。随着推出的“十二五”规划生物产业规划和医药内需的扩大,中国的医药R&d有所加快。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已经发展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解决了不能够产生或在过去的成本问题。生产高价药的技术问题,医药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即将来临。
(三)机遇良好,制药行业前景广阔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需求容量。加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药品市场增加了5000万美元,每一年的市场需求。如此巨大的市场足以支持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只在国内市场上依靠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大力支持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将其列为重点建设产业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医药行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化程度低
医药生产研发制造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了约八成左右的比例,这部分企业往往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现代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大多以粗放式增长为主。以中成药行业为例,201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中成药制药企业的销售额占到整体市场份额的10%以上,前十名的企业相加只占到整个中成药市场的23.7%。企业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这使得企业管理和生产成本偏高,研发投入金额不足,市场竞争处于被动应对的地位。近年来上游原料供应环节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制药企业由于规模普遍较小,缺乏价格谈判的资本和实力,所以每次价格波动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同时,下游医药流通环节以国药集团、上药集团、九州通等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集中度不断提高,区域的垄断优势逐渐显现,流通企业开始凭借其渠道优势不断向制药企业要求更高的利润空间,使得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制药企业更加雪上加霜。
(五)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新药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新药开发能力弱,我国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仅为销售额的1%,而国外制药企业的研发经费一般占到当年销售额的15%左右,这也就导致我国制药行业创新产品少,重复品种多,产品创新度低,因而被限制在了低端市场。
(六)营销推广模式老旧
营销推广模式单一老旧也是现在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发展的特征,大部分企业的终端销售以代金销售和客情关系维护模式为主,缺乏专业和长远的规划同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这种模式虽然在过去确实曾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企业的销售带来了较大增长,但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对医药市场监管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加大,代金销售的模式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法律风险,逐渐被淘汰出局。
同时,药品的广告在公众媒体上投放密度较高,加之很多企业在广告内容和形式设计上只追求广告效果而忽视了观众的主观感受,使得不少广告引起了消费者的反感,进而影响整个行业形象。
(七)合作意识缺乏
我国制药企业快速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就是实现企业间的强强联合。通过彼此分享优质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是提高本地区本国家制药行业水平、满足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的好方法。另外,除了合作,收购、合并、参股等形式也都是合作意识的体现。
二、我国制药行业发展趋势与措施
(一)注重自主创新意识培养
医药行业的高科技性,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过程中,解决企业发展的动力问题。这也需要中国的医药行业持续聚焦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例如,2000年,中国建成的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促进了“十三五”以来的生物制药计划。
(二)加大研发投资,保证产品升级
长期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不注重研究和开发新药,它是漫长的时间和巨大的投资性。因此,基于中国的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我们应加大研发力度,进行产品升级,并在部件,制造工艺,药品标准的条款进行的产品创新。在2016年,中国医药行业,复星医药和恒瑞医药的R&d投资排名中名列前茅,而上海医药,科伦药业,仁孚药业等企业也重视R&d投资非常重要。在未来,中国的医药行业将不再是传统的模仿,而是会朝仿创移动。
(三)与时俱进运用多元化营销推广模式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代金销售和客情导向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需要,新的营销推广模式随着媒体和信息多元化应运而生。以专业广告推广、学术推广为主要的推广营销手段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和认可。专业广告推广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并最终带动产品的销量提升;学术推广通过把临床实践中提取的产品核心价值传送给目标医生,再通过医生影响患者,达到建立学术权威和用药习惯的目的。很多外资企业在学术推广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其中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许许多多的创新媒体工具也为药品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借助网络互动问答、微博、健康社区、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的传递企业产品信息和疾病相关健康知识,达到提升产品认知度和美誉度、教育消费者的目的。
(四)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监管体系
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整合,同时也整合资源,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医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不仅需要强大的基础设施,设备和药品的支持,而且还与教育,培训,技术转让和工业发展的联合行业。目前,中国已逐步推广的医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以控制假药,并出现在当前医药行业的假药现象。
参考文献
[1]梁旭明,蒋渝,杨会全,等.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J].重庆中草药研究。2010:6(1):25.28.
[2]陈萦.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05(11).
分析如下:
一、中药材、中成药业 从中药制药行业整体发展看来,上游中药材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中药行业的成本因素变动不大;而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认识的增强,下游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此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先进剂型的中药产品大有逐步替代原有传统剂型品种的趋势。技术和市场将是左右未来中成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具备较完善的产品结构,营销能力较强的中药制药公司有望继续保持高于行业15%的平均增长幅度。
二、化学药制造业 化学原料药行业是化学药制造业中产品品种最多、生产销售规模最大的子行业。预计抗生素原料药企业在2008年的赢利能力将仍然较弱。而对于细分品种如心血管类药物等,多数品种在升级换代、国际产业转移、专利到期促进仿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在2008年虽面临价格持续下跌的可能,但通过规模效应、成本控制、以及产品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的稳定供求关系的依托,仍然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化学原料药行业整体而言,预计2008年大致与2008年情况持平,处于自然增长状态。
2008年中国医药行业前景的总体展望分析认为:
第一,2008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3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20%(引自新疆证券)。专利药将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第二;2008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自1999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2008年3季度以来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2008年持续。
第三;2008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2008年8月份以来占据国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2008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升。预计未来3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13%~17%。
第四;2008年,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相对而言,国内化学制剂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竞争,仍然需要努力。
上证指数上周末收于2893.74点,本周末收于2835.16点,下跌2.02%;股市动态30指数上周末报收932.2点,本周末收于点913.84点,下跌1.97%;其中股票组合下跌2.59%。
股市动态30指数自2008年1月1日设立以来,下跌8.62%,同期上证指数下跌46.12%。本周股市动态30指数跑赢大盘、股票组合跑输大盘。
二、股市动态30指数
本周暂不调整30成分股。
三、最新评论
行情惨淡,热点难以持续,临近圣诞节和新年,市场参与者均无心恋战,建议各位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安心过节,别在市场中纠结了。
既然没有短期好的推荐,我们就把眼光放的长远些,这样反而能够穿越周期的迷雾。医药行业未来十年是黄金的十年,前程远大,医药行业的基本面甚至比一般的消费品更优。目前中国药品终端销售额6000亿元左右。下面讲讲具体的看好医药行业的逻辑。
其一,人口老龄化比例扩大。根据人口统计数据可以清楚推算出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老年人目前用药占全部用药的一半,老龄化的加速推进意味着,用药量大的群体基数在快速扩大。
其二,人均用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美国人均年用药1000美元,中国人均年用药60美元,中国大约为美国的百分之六,人均用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趋势,同时老龄化加速过程中,老年人的人均用药水平也明显的高于年轻人,整体上人均用药水平呈确定的提高趋势。
其三,疾病谱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扩大了药品的消费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问题,国民健康情况不断恶化,目前中国有1.6亿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脂患者和3000万糖尿病患者。从我们生活经历,我们也可以明显感受到,10多年前,一般很少听说癌症和肿瘤的患者,随着环境变差,现在癌症和肿瘤屡见不鲜。国际市场上也是如此,目前全球用药第一位的是抗肿瘤药物,治疗血脂药物紧随其后,中国目前抗感染用药居第一位,其次才是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居第一,说明国内抗生素用的太多,严重泛滥,这也让很多病菌具备了抗药性,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大病频发,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用药不断上升。
“当前医药行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医保政策刺激市场需求、政府投入逐年增长,以及各地开放社会资本投入医疗行业。”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文健表示,“医疗行业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稳定增长,2011年的增长率预计也会比较稳定,跟去年差不多。这几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增长率按季度统计,最低16%、最高28%,2008年最差的时候它都有20%的增长。这些数字只是销售增长,利润增长会更高一点,股价也会有溢价。”
北大医药生物硕士毕业的李文健,已拥有10多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可以称为是中国第一代医药行业研究员,他对行业的研究卓有成效。
“2011年医药各子行业都孕育着重大的投资主题,整个行业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李文健对记者表示。
投资主题精彩纷呈
具体来说,七大方面主题值得看好。一是随着基本药物政策的推进,一些基本药物品种,特别是独家品种,有望实现爆发性增长;二是2009年版的医保目录陆续在各省市实行,处方药将结束2010年观望、徘徊的局面,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三是制剂出口业务,经过多年的培育,技术和管理水平逐步和国际接轨,2011年有望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四是品牌中药品种,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五是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继续在全国收购兼并,做大做强;六是在政府加大县级医疗机构投资的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新一轮需求旺盛期;七是政府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服务行业,参与公立医院改制,为医疗服务类公司的发展扫除了政策障碍。
估值仍然合理
增长前景虽好,但医药股的估值是否已经偏高呢?李文健认为,医药股相对估值目前仍然处于较合理水平。按照Wind市盈率的方法计算,截至2010年12月3日,沪深300平均PE为15.36倍,医药股的平均PE为47.74倍,医药板块PE和沪深300 PE均为3.11倍。在通胀的背景下,医药股的估值不会太低,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只有十几倍的情况。有相对溢价是可以接受的,在熊市最厉害的时候,医药股出现20倍估值已经是铁底了。从历史溢价率水平看,医药行业目前处于合理区间,未来行业将通过快速增长化解估值压力。
如果按照2011年的盈利预测对医药公司进行估值,大部分公司估值水平是在30倍附近。这个水平虽然比银行、地产等周期性行业高,但与同是新兴行业的TMT、新能源、新材料等相比并不高。另外,医药行业增长确定并平稳,预计2011年行业利润增长在30%左右,大部分公司的PEG在1附近,也是合理的。
中金公司最新发表的行业研究报告也认为,医药产业从绝对增速和盈利来看,仍处于高速成长期,行业基本面非常健康。近期医药板块整体出现调整,当前整体板块PE(TIM)达到42倍左右,相对于市场整体的估值溢价略有回落。目前医药板块2011年PE为35倍左右,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李文健补充说,套用彼得・林奇的一句话:涨得多不是卖出的理由,跌得多也不是买进的理由。股票投资的本质是看未来,如果未来增长的空间大,股价还会继续涨。PE是一个考虑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投资主要是看未来预期,如果未来预期非常乐观的话,稍微高一点的估值可以接受,因为未来的增长可以化解这个风险。
黄金10年
“未来的10年将是黄金10年。有过去十几年的铺垫,‘十二五’期间,中国医药行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展速度,我敢说我们一切的规划都是会滞后的。”国家发改委生物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李文健认为,医疗保健行业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概括来讲当前有三大因素持续驱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一是受益于“新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政策驱动。“新医改”启动后,国家预计在2009年到2011年累计投入8500亿元,包括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设施建设等投入,将对医疗保健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积极影响。“十二五”规划高度重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逐步推出,将使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等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是医药消费升级的驱动。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民众对健康的态度更加积极,观念也在转变,人们要“小康”、更要“健康”,2000年以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
卫生部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2002至2009年,这项指标的复合年增长率都在11%以上。医药消费正逐步升级,这将成为支撑中国医疗保健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第三个驱动因素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将是未来半个世纪甚至更长时间内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棘手难题。据国家计生委预测,到本世纪20年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2000年的6.96%增长到近12%。老龄化将带来对医疗保健产业的持续需求。
未来几年这三大因素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可能出现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从10年以后更长期的远景来看,医药行业也是一个弱周期的、长期稳定增长的行业。
个股机会在哪
中投证券认为,医药行业整体调整已经基本到位,估值具有吸引力。从中期来看,大部分医药股已经具备买入价值,但短期出现整体性行情的概率较小,机会仍然存在于个股。
申银万国行业分析师表示,2011年在政府控制通胀、收缩流动性的背景下,市场或许很难重演2010年流动性推动下的医药板块的全面上涨,但医药行业在快速增长,板块、个股机会永远存在。
从2010年板块表现来看,最差的公司主要是定价过高的新股,表现最好的可以分为三类:成长型公司,如鱼跃医疗、东阿阿胶、康美药业、爱尔眼科、人福医药、科伦药业;拐点型公司,如海翔药业、紫光古汉、华东医药、仁和药业;题材型公司,如华神集团、紫鑫药业、通策医疗、海南海药、广州药业。
在创新和整合推动下,未来3年有望诞生千亿市值药企。创新药有突破的恒瑞医药和正在打造“滋补第一品牌”的东阿阿胶可能最早突破千亿市值;云南白药显然是一家市值最有能力上千亿的公司,但是由于没有对管理团队实施有效激励,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因素;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巨大,会诞生市值千亿的企业,正在这一行业整合的康美药业市值能否上千亿,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能力以及未来对终端的掌控能力;科伦药业所处大输液行业仍有很大整合空间,公司市值能否上千亿,须看其能否在医药行业其他领域长袖善舞。目前这5家公司市值分别是446亿元、334亿元、419亿元、334亿元和378亿元。
申万在2011年仍看好医药板块中的成长股,高成长才能享受高估值。分析师建议根据催化剂节奏把握个股机会,1月份主推东阿阿胶和海正药业。理由是东阿阿胶的阿胶块将进一步实施价值回归,提高价格;复方阿胶浆销量已经开始快速提升,公司开始布局自身终端网络。而海正药业的定向增发将启动,虚拟一体化国际产业趋势下,公司作为跨国公司首选合作伙伴,产业转移将深化。其他值得关注的公司有恒瑞医药、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人福医药、仁和药业、江中药业、国药股份、华兰生物和马应龙等。
中金公司认为,可从两条路径选择超成长公司。自上而下选择,“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品牌专科药”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的子行业;自下而上选择,“创新、整合”将是未来几年寻找超成长公司的重要因素。
中金推荐的稳健型组合包括恒瑞医药、云南白药、上海医药、华东医药、康缘药业,成长型公司组合包括康美药业、双鹭药业、沃森生物、康芝药业、科伦药业。
关键词:电子商务;医药流通;应用前景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edicine industry, medicine field also introduced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e-commerce has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represent the future business trends, but in China the pharmaceutical circul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a lot of change, medical e-commerce holds enorm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based on China's e-commerce and pharmaceutical circul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alk about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pharmaceutical circul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Key words: electronic commerce; Pharmaceutical circul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电子商务及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指两方或多方通过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它主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商务活动。医药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医药相关信息的传播,以促进和达成医药类商品的交易,它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医药流通中,药品品种繁多,程序复杂,工作量大,为了高效、高标准地完成医药的招标采购任务和满足临床用药的需求,同时为了保证操作程序的合理公平和有效提高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电子商务应用于医药流通的集中性和广泛性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也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医药体制改革,并提出在医药流通领域进行改革,这为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电子商务的重大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电子商务在现代流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现代流通的重要手段,它与现代流通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从根本上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电子商务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用户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一,医药行业引进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医药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医药流通方式,可以对医药流通中的物流链、价值链进行整合,对产品、服务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降低医药流通的成本,提高医药流通的效率,这也对规范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中的行为有重要的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正不断向前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呈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
(一)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动力与阻力并存。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过严,导致医药流通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但这个压力一定程度上是促使医药流通企业变革经营模式和发展电子商务的外在动力。
(二)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医药电子商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和影响小,业务类型单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
(三)医药流通网络分散。医药流通网络相互独立,信息流、资金流等不能有效集成,导致资源浪费,也限制了医药电子商务充分发挥提高医药流通速度的作用。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从发展现状况看,在法律规范上的状况趋于完善,国家药品监管局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力度有所松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同时可以自主地开展药品电子商务;在医药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上,很多医药企业只是部分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内部却难以实现计算机的统一管理,尽管有些实现了资源的管理,但计算机水平还很低,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同时也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产业化发展水平整体来说偏低,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仍处于初级阶段。
四、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
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施医药电子商务是医药流通体制的一项改革,在未来的日子里,医药电子商务将成为医药行业营销模式变革、经营模式转变和医药流通行业产业格局发生重组的最大的推动剂,会促使整个医药行业发生深刻的变革,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非处方药、处方药和原料药三个方面医药流通上的应用前景。
(一)非处方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进行判断,并决定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相对于处方药,更能显示出其一般消费品的特征,对消费者的需求反应和愿望比较敏捷。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处方药的市场得到不断扩大,国家对非处方药流通的相关政策监管也不是很严格,药监部门对非处方药的监管和对一般消费品的监管有接近性。由于非处方药所具有的消费者自主选择性使得其在网上交易更能突出优势性,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网上药店都是非处方药运用电子商务流通的主要流通模式,只要网上药店得到大力发展,那么非处方药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药品流通就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电子商务在非处方药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处方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开立处方后才能进行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在我国,处方药主要是从医院的药房中进行出售,国家药品监管局对这类药的管理也较严格,明确规定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药品监管局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并且凭处方来销售处方药。由于处方药的特殊性,用网上药店向消费者销售处方药的模式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再加上医改政策的推动,为网上销售处方药提供了可能。网上药店销售处方药与电子处方密切相关,电子处方指的是执业医师开立的以电子形式为主的处方,其具有格式规范、字迹清晰、低差错率和高效率的特点,同时,电子处方还实现了网上存档,这样就能够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患者用药情况方面的工作,虽然目前电子处方仅仅限于在医院内使用,但在未来,电子处方完全有可能实现在网上药店使用。从这些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在处方药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三)原料药的电子商务应用前景
原料药是用于生产各种制剂的原料药物,属于生产资料商品,它的销售特点是直接面向生产厂家且客户数量较少,交易和采购成本高,为降低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就必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这里可以看出原料药的电子商务应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电子商务和医药电子商务在发展迅速并且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电子商务行业和医药电子商务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问题的同时也有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在医药流通上具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要不断开拓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并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达到更好地为国家、企业或个人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彦丽,翁苏湘,周姗姗.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