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实用主义美学范文

实用主义美学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实用主义美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实用主义美学

第1篇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美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01-01

1.对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思想的评价

1.1 经验与生活。从思想渊源方面来看,杜威的经验论是对传统哲学经验理论尤其是近代英国经验主义经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杜威的经验论对前人的观点是有所借鉴,但杜威的经验理论有自身的特色。正是美国的特殊历程和国民的特殊性孕育了实用主义的产生。在杜威看来,经验不再是纯粹的静态的感官经验,而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过程。杜威强调作为艺术的审美经验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完满形态,是一个完满经验的完成时。正如杜威所一再强调的那样:人们日常生活的经验都带有审美的特质,任何生活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那些修剪草坪、烧水做饭、观看体育运动等看来很平常的生活事情都可以成为艺术。杜威把艺术、经验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看似是一个很平常的概念,却是一个极具革命性质的发展。杜威的这一成就,在哲学美学领域无异于一场哥白尼式的革新,对现代哲学美学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1.2 艺术与人生。杜威实用主义美学中关于艺术的理论――艺术即经验,破除了艺术和审美的神秘性,认为艺术和审美并不是审美很神秘的所在,艺术和审美的根源不在于什么别的地方,而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是人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验之中,是经验的完满,生活的完满状态既是艺术。

杜威用他那睿智的思想锋芒,剥开了艺术的神圣面纱,宣告了康德"审美不涉及利害"的破产。杜威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并不是那些高雅人士和社会经营所独享,普通民众也可以参与审美活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杜威的艺术论显示出了一种面向现实人生日常生活的宏大气魄与胸襟。杜威认为,只有当艺术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发生密切联系之后,人类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美好的社会。

2.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影响

2.1 杜威与美国艺术。杜威的《艺术即经验》1934年出版以来,在美国本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改变了很多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创造风格,促使很多美国艺术家放弃了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传统的、唯美的艺术创造,而努力创造一种"生活的艺术"。与杜威同时代的美国先锋派艺术就深受杜威美学的影响。

杜威反对把艺术作品放进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的做法以及对通俗艺术的褒扬,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观念,极大的刺激了美国人们全民参与艺术的意识,大大地促进了美国通俗艺术的发展。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杜威的倡导,通俗艺术在美国本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波普艺术、拉普艺术、乡村音乐成为二十世纪美国艺术发展的主流。美国在现代艺术领域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杜威实用主义美学思想对美国社会和国民的深刻影响。

2.2 杜威与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相结合的一种学科,也就是从生态学方面来研究现代美学。生态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生态美学就是一种关于如何协调人与环境的人类生存论理论。

杜威的思想体系中环境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因为他的经验就是活的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没有环境的存在,经验也就无法产生。他的《经验与自然》、《艺术即经验》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环境的精彩论述,尽管他的哲学美学思想中没有涉及到环境保护的话题。但是,在杜威的时代,环境问题,没有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绝大多数人关注环境问题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污染已经很严重的时期,而杜威比他们早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因此,杜威强调经验与自然连续性的理论对我们当今的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3.杜威的美学思想与日常生活

杜威哲学思想的核心"经验"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强调对人的日常生活过程的关注。在杜威的哲学思想中,艺术的概念非常宽泛,那些经常发生在身边的不登大雅之堂的生活琐事,也被杜威描写得细致有趣。如赵秀福先生所证明的那样,做饭也可以成为杜威所说的艺术,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经验。

以驾驶为例,它同样可以成为杜威哲学思想中的艺术。首先,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家庭拥有了私家车,开车上下班、自驾游等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次,对于一个初学驾驶的人来说,由于没有掌握足够的有关于汽车的知识和驾驶的技巧,所以刚刚开始时会犯许多错误,这就使得开车的经验停留在粗浅的水平,离艺术的要求较远。要使开车这样一件与人密切相关的事情上升到艺术,要求驾驶者必须掌握足够的有关汽车的知识与驾驶的技巧,之后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在专家(即驾校教练)的指导下,不断使已有的经验得到圆满,得到完善,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达到良性循环,使开车拥有上升到艺术的可能。

将驾驶这么一件非常普遍的活动上升为艺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人们常说"安全第一",交通安全是一件关乎人生死的大事。驾驶员开车技术的水平必定会对交通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使人们在这个经验圆满的过程中培养珍爱生命的态度。如果每个驾驶员努力使开车这件生活中极其普遍的事情达到经验的圆满,成为艺术,那么交通秩序也必将会有很大改观,交通事故的频发现象也会得到抑制,人们的生命安全便有了保障,城市的景观也将是另一番模样。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也必定会产生除了个人利益以外的关乎整个社会、关乎大众的利益。

在杜威看来,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有发展为艺术的可能,艺术来源于人的经验,经验是人与环境的一种互动,所以如果能把这种互动的经验达到圆满,使之成为艺术,那么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到。

参考文献:

[1] 康德. 判断力批判[M] .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杜威. 艺术即经验[M] . 高建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 阿多诺. 美学理论[ M] . 王柯平, 译.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852390.

第2篇

[关键词]舒斯特曼;新一代实用主义美学;智能空间建筑;银河SOHO

新实用主义美学在壮大发展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各项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很自然的渗透到了建筑领域。如同先前“崇高感”对于哥特式建筑的影响一样这一影响是十分深远并且广泛的。

一、舒斯特曼强调的身体自然主义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智能空间建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最大限度的方便人们的居住和工作,最大限度的挖掘提高人类生活和工作效率和舒适指数的可能性,最大范围的满足人类各个层次各个范畴的需求。这便体现了舒斯特曼不断的强调的身体自然主义思想。舒斯特曼在《表演性身体美学》中他特别强调身体美学是以身体为中心的美学,认为艺术应该全方位地满足人的生命体,包括肉体层面的和精神层面的,显然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是巨大的,这也体现到了现代智能空间建筑的设计理念中来。

简单的拿智能空间建筑中厕所设计来说,一般设计师会先分析建筑的功用性,从而分析出此居住空间的使用人群,在将人群进行分类对比,一般可分为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一般人群中可以划分出男女两个大类,充分考虑出人群比例以及各自功用性的需求之后进行厕所的位置定位、厕所的具体设计和通风管道设计、排布线设计、特殊功能性的设计。如银河SOHO项目中的根据四个不同的功能分区划分出了不同的厕所面积比例。在对待特殊人群中,银河SOHO项目也给一些身体不便人士例如残疾人士开辟出了特殊的厕所分区。身体美学对研究和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也很有帮助。舒斯特曼特别指出一个误解:“人们常常以为身体美学是关于青春美貌的青年人的,实际上身体美学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身体经验、提高身体功能。越是年纪大、身体虚弱、疾病缠身的人,越是需要身体美学”。

二、舒斯特曼倡导生活艺术的观念思想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舒斯特曼在《生活即审美》强调了“生活为艺术的中心”这一古老的命题,舒斯特曼因为在亚洲生活了近20年,受到了东方思想的影响认为生活就是艺术、生活就是审美,艺术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的,离开这些功能的纯粹艺术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存在的。艺术必须是有其功能性的。舒斯特曼强调要重新恢复古老的艺术观念,即以生活为中心的艺术观念。这也于智能空间建筑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原则不谋而合。

舒斯特曼认为“艺术应当是一切贴近人们生活的”。智能空间建筑也遵循着这一轨迹在不断的发展着,智能空间建筑近年越来越注重其交互性和可鉴赏性,智能空间建筑现在大多是智能大厦,现在的智能大厦已经脱离了以前简单的为了功能性而忽略其可鉴赏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符合现代审美的建筑跃然眼前。银河SOHO项目,它抛弃了一般智能大厦的方正结构,以一种流畅的中庸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并且也符合舒斯特曼提出的符合人类生活的就是有美感的这一思想,银河SOHO不是简单的流水造型,而是以此为依托讲建筑划分为了四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四个功能区,既有美感也极其符合其功能分区的需要。

三、舒斯特曼的审美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对智能空间建筑美学的影响

舒斯特曼认为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应该通过艺术品的动态的展现过程来感知艺术品的美。智能空间建筑也正是运用这一观点,在对建筑的设计上强调一种动态的美。智能空间建筑充分的考虑的各种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利用先进的电脑智能系统、人机互动系统、机械力学、动力学、通讯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建筑心理学等等先进科技成果,使建筑这个静态的空间变成了动态的空间。这样,智能空间建筑就向人的大脑一样可以感知建筑内系统间和建筑内外各个系统之间的关联,还能为人们提供最大限度的方便、最为舒适的空间和富有创造性的功能,能够映射出用户所需要的通讯、办公以及建筑自动化的需求。智能空间就是以这样一种动态的方式体现了它独特的魅力和美。

银河SOHO使用了多项绿色建筑的先进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幕墙系统、日光采集、百分之百的地下停车、污水循环利用、高效率的采暖与空调系统、以及优质的建筑自动化体系。这使得这一项目内部能够有机并高效的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重要的是,其非常注重建筑与建筑外部各个系统之间的和谐统一,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使得建筑不单只是一个建筑本身,而成为一个流动的、动态的统一体。

四、舒斯特曼倡导连续性、联系性的思想对智能空间建筑的影响

同样我们以银河SOHO项目为例来分析舒斯特曼的新一代实用主义对智能空间建筑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策略上,银河SOHO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建筑在从下至上的不同层面各个方向展开,所以它是一个360度的建筑世界,没有角落也没有不平滑的过度,源自自然的启迪,建筑的外观展示了的也是连续流动的深空间。银河SOHO它是一个多级系统,是一个有序的动态的开放的结构,各个系统内部之间系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均可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流,构成有生命的建筑。

银河SOHO的设计理念是旨在建造一个“中国庭院式”的建筑,中国的庭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合院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银河SOHO以此为起点建造出的是一个充满流动性、深空感而又不缺乏联系的建筑,以此项目的中间水景庭院为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中间的水景和周围建筑的颜色和流动的外形相得益彰,也借此水景将四个功能分区分离开来,但是这种分离不是割裂,而是达到了即统一又区别开来的分离方法。

参考文献:

[1]理查撼.舒斯特里:《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张公忠等编著.现代智能建筑技术. 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接受。确实,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占用学生思考时间等不利因素,从而降低教学效果。下面就笔者对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把握好课堂节奏,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很多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疑惑:使用多媒体教学感觉空出了很多时间。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环节并没有多大改变,“多”出来的时间从哪儿来的呢?而且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如传统模式。因此一些教师就开始弃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认为华而不实。

笔者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经过几节课课堂实录分析(对每个教学环节均记录下所用时间)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才发现这实际是一个很简单但确实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板书时学生在看题并同时在思考,教师板书结束后还会留小会时间给学生思考。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原有的板书被PPT代替,教师只需轻轻一点,原来需要一定时间的板书内容一下就出现了,教师还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思维,PPT上出现了教学内容后,与传统教学模式一样留相同时间给学生思考。造成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被剥夺,缺少了应有的思维训练。结果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佳。课堂的空余时间也多了出来。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多做几次教学实录分析,把握好课堂节奏,把原来板书所用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过多的课件展示、教师解说留给学生自己表演。

二、要注意数学教学的本质,不要上成表演课,华而不实

一堂数学课首先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辅助教学的课堂形式,它的使用必须围绕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有的数学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钻研不深,没有体会数学的美感,总认为数学课死板,学生不容易产生兴趣,从而产生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认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后,一些教师不在整合教学资源为教学目标服务上下工夫,喜欢将课件制作得很花哨,在一些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小动漫上下工夫,喜欢将教学内容完全用动漫演示。课堂热闹了、学生兴趣高了。可是学生关注的往往是与教学任务无关的小动漫,分散了学生注意力,从而忽视了学习目标。同时,教学内容的动漫化也使学生的阅读问题能力降低。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明确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要围绕数学教学的本质展开,明确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一种手段,而形式和手段必须服从教学内容。

当然,我们反对多媒体过于繁复花哨,不等于说越简单越好。过于简单、文字化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没有区别了,不能起到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了。我们反对多媒体的繁复花哨,并不反对围绕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延伸。

三、明确多媒体只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做主

多媒体教学应用数学教学中,必须把握以下“有利于”原则: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概念和拥有数学经验;有利于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提升学习质量;有利于构建有效的数学资源环境和空间,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数学现实之中,给学生一个自己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

多媒体技术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手段,原有的教学优势手段在现行教学中的某些地方还存在很大的教学价值,多媒体教学在现阶段还是一种辅助功能。现在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程序化,好象没有多媒体的全面介入,就不是一节好课。 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诚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能使课堂内容由单一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但教师连把分析、推理的过程都程序化了,这实际是不利于学生推理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程序化的内容缺乏人性、灵性和突发性等特征,也是不符合数学课堂教学动态发展的规律。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提高学生的兴奋度,但长时间连续兴奋会导致脑神经疲乏。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整堂课都在用,从头到尾没有什么时间性限制,信息量过大,节奏也过快,这样就会让大部分学生很难以接受。另外,部分的信息也没有主次性,不少课件往往在色彩上用得过于鲜艳夺目,用了不该用得动态效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场面,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凡是皆有度,适度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过度则会适得而反。多媒体不是数学教学的唯一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就不必制成复杂的演示,那只会将课堂本末倒置、主次不分。所以,“多媒体”介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度”,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多方面的实践来看,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运行的时间应控制在12-15分钟之内,不然会造成学生的脑神经疲乏。这就是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的度。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再加上它还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我们对它的性能了解还不很清楚,驾驭起来难免会不顺手。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多媒体教学中出现过偏漏失误,就一概予以否定,进而因噎废食弃之不用,而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