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摊经济前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碳生产力;低碳经济;途径;含义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逐步认识到,要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世界已经进入了低碳经济时代。各国虽然都认识到了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但还没有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带来的影响。因此,各国应结合国情,科学的、合理的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
一、碳生产力分析
碳生产力是指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量的倒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这是从绝对量上考虑的。也可以从相对指标角度分析,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速度小于经济产出的增加速度,则可称其为低碳排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挪威,为5656美元/吨(二氧化碳),美国为2104美元/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1998美元/吨,中国为956美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贫穷的小国,如乍得(Chad)的碳生产力达到107527美元/吨,为全球最高。阿富汗和马里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见,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之一,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核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
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资源分布的不同,碳排放特征也不同。应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比值)和碳生产力来综合反映,才能有效判断一国家碳排放的合理性。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因此碳排放弹性指标中的GDP增长率应为正,而且GDP增长率要大于碳排放的增长率。这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应为之努力的方向,最终进入GDP增长或相对不变,碳排放增长率为负(也就碳排放逐年下降)的阶段。
二、低碳经济含义
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文发展潜力达到一定水平为目标的经济活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蒋金荷、姚愉芳在《人文发展潜力与碳排放需求空间的定量分析》中将人文发展潜力定义为“满足人们的基本性需求,保障像样的生活质量水平。基本性需求即维系基本生存所需的生物性需求,包括营养、住房、环境卫生、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内容;生活质量包括收入、期望寿命、受教育水平等”。即“每一个社会个体或群体均享有发展权益,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权益,可分为维持基本生存必需的基本性需求和提供非物质内容的享受性需求”
三、对低碳经济的认识
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从多方面认识低碳经济。
1.低碳排放不一定就是低碳经济、碳排放增加不一定不是低碳经济
世界上有很多不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单位GDP的碳排放很低,但这些国家和地区生产水平很落后,化石燃料和商业化能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很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也非常低,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比相差甚远,所以,这种低生活水平带来低碳排放不是我们要追求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使我们走向贫困,应该是要在保护环境气候的前提下不断的富裕。
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水平非常高,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的平均水平。能不能说他们不是在发展低碳经济,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欧洲一些国家,城市的生活水平很高,同时碳生产率也很高,但碳排放水平已经呈现出回落趋势。所以说,这应该是发达国家的低碳经济。
2.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现在做起
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的目标,全世界必须尽快实现大气环境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升高。发达国家具有巨大的历史责任,其当前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水平,也为其低碳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世界必然是低碳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同时相对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从未来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延迟行动,必将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损失。
3.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高成本
使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比如,农业生产活动会留下大量农业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废弃物会释放二氧化碳,加剧全球变暖。而现在有人通过在无氧状态下不完全燃烧农业废弃物,不仅使木炭存在形式稳定,肥沃了土壤,还具有碳储存功能。
4.发展低碳经济不应区分产业,也不追求绝对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没有行业限制,没有主次之分,只要是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就应考虑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每个国家、每个行业、每个产生碳排放的地方在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要追求绝对低碳,要在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和相对的低碳上下功夫,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应如此。
5.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同样要重视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各国应当根据各自国情和能力开展“共同但有区别”的行动。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或者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化,本质上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核心内容。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同样担负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责任。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全球能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目前,世界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2.5吨标准煤,而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在6吨标准煤以上,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达12吨标准煤。如果世界各国都达到这个标准的话,按目前的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测算,全球年消费能源将达400亿吨标准煤,按目前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看,最多可使用上百年的时间。即使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也不能持续,开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势在必行。
2.提高能源效率,做好能源运行管理
能源效率是指单位能源消费产生的经济价值或物品产量,与生产、加工、转化、使用等各环节的技术和管理密切相关。目前,从每个行业来看,都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挖掘这些潜力的出路是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和综合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是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先进实用的技术,也要有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这要求从思想上重视能源效率的提高,并切实落实到行动上。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不仅与能源生产环节有关,也与能源运行管理方式有关。所以只有做好能源运行管理了,才能更好的提高能源利用率,才能做到节能减排。
3.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全面实现电气化
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资源(尤其能源)的特点,加大清洁能源的投入,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能源利用方式。一是要优化电源结构,合理配置各类电源机组,更加重视具有调节能力机组的建设,特别是燃气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二是要研究经济适用的储热技术,在供热体系中配置必要的储热装置,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行效率;三是要适当推广电供热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调峰填谷,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更好地利用起来,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全面实现电气化是解决我国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更是解决广大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对于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能源的选择上能用电的就尽量用电。
4.追求低碳生活
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人人有责。所以我们要追求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是在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这股风潮也逐渐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兴起,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5.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是由于物流本身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碳排放的大户;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物流又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如整合资源、优化流程,信息化、标准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先进的物流方式可以支持低碳经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需要现代物流的支撑。所以应加大加大现代物流的发展力度。
参考文献:
[1]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4-25.
[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R].研究报告,2008,12.
[4]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J].绿叶,2009,1.
[5]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气象出版社,2007.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现状;建议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型,包括两层含义:意识低碳经济应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
(2)技术性,即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3)目标性,发展体坛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是气候变化不至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模式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形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二种形态是零排放;第三种形态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3种低碳形态的条件是经济的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其一,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自从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以来, 欧盟各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响应, 制定出本地区、本国低碳化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抢占低碳经济发展的先机。目前低碳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开发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 改变能源结构;2、提高能源效率, 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 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3、降低碳产业的比例, 优化产业结构;4、建立绿色消费模式, 改变生活方式。
各国的低碳经济政策有以下几个着重点:(1)低碳能源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政策、节约能源政策、能源技术政策等;(2)低碳技术政策,包括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政策, 碳封存技术政策, 低碳技术标准等;(3)低碳产业政策, 包括鼓励低碳产业发展、低碳产品生产、限制高碳产品生产与进口等政策;(4)低碳消费政策, 包括绿色包装、绿色采购、绿色物流、 绿色社区等政策。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中以鼓励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为重点, 尤其是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转让更是重中之重。低碳技术包括四大领域: 对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海洋温差、潮汐、海浪、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及其电力转换技术; 能源效率技术; 碳捕获技术等。尽管国际低碳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低碳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 没有系统的低碳经济政策, 也没有专门以低碳为目标的政策工具, 这对低碳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低碳经济作为各国争先发展的要点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国家,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一般为2/3。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传统粗放式增长方式使得碳排放总量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过去二三十年,我国能源消费产生的 CO2占我国 CO2排放问题的 75 %,中国 CO2排放量的增长速度一直居世界前列,在 1990至2001年, 我国CO2排放量占世界同期增加量的 27 %, 目前, 我国与能源相关的 CO2排放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 2030年, 我国 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 居世界第一位。这种现状是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增长的一个体现, 过去 30年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是以牺牲巨大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其次,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形成许多新兴行业和新的增长点,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开发太阳能、光能、风能等二次能源,可以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面。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但是“低碳经济”是与开发利用新型多样的能源形式,提高现有“碳”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技术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还需谨慎调查研究。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两个重要的关系。首先是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关系。我国许多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最佳模式。其实,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向是可持续发展。其次是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发展绿色经济要求人们经济活动从高耗资源能源、高污染环境与高损生态的非持续发展经济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环境污染最轻化与生态损害最小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因此,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可以说,低碳经济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
第二、“低碳经济”不可一蹴而就。“低碳经济”的内在含义就是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最终是为了节约经济发展的总成本。 “高碳”为主“低碳”为辅是在我国当前形势下所有走的道路。“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是长期的,有规划的,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应该是坚持不懈,有条不紊的进行,既要避免影响发展,又要最终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在我国,各地区发展还不平衡,有相当广大的地区生产方式落后,能源利用效率底,从而造成巨大的浪费和高碳排放。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地方政府监管不力,监督不严,如果国家还大量存在煤炭浪费消耗,那么无论怎么推行“低碳”都将是徒劳的。“低碳经济”在我国应该加上一层禁止浪费煤炭的含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 持续发展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耗能、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能减排又促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与国家宏观吻合。但是,从中国的现实国情、能源结构及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如下诸多挑战。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高能耗的现实选择
从我国目前整体发展来看,正处在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化中期,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能源的高消耗,而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和致富的愿望与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了以煤为主要能源的产业结构,许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低碳技术的严峻与技术储备不足,阻碍了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因此,只有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模式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与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改变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造成了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也让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因此,中国能否在未来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
3.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
依照国际惯例,人均“碳足迹”取决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等几个变量。我国将在国际上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发达国家普遍关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减排问题,发达国家将不断以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和日渐增加为借口,对未达到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国家,将实行贸易制裁,对国家产品征收关税,面对这样的“绿色压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低碳经济为我国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采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施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首先,制定我国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应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工作需求,尽快制定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制定清晰、稳定的鼓励政策,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投入。最后,鼓励与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渐形成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
2.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完善法律体系
制定能源法来统率能源立法。首先,从能源的重要性上来讲,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使用方式,不仅会帮助我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有利于我国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国家安全。其次,从能源立法结构上看,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以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3. 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自主创新
利用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要理顺企业风险投资体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在新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上,国家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风能、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利用率。
4. 养成低碳环保习惯,共建绿色生活
人们习惯了现代化带来的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豪宅、轿车和飞机都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能源基础上的,人们低碳消费意识淡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国人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改变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引导,全民行动,充分发掘服务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一要少开车,多走路,少骑摩托,多骑自行车和电瓶车,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二要少吃肉,多吃素,减少牲畜饲养中的碳排放量。三要少砍树,开荒、多植树绿化。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多吸收大气中的气态碳,减少空气中的CD2含量,扼制因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暖引发的多重灾难。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总之,我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积极应对低碳经济,需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会计发展局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
[2]邹骥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