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经济发展的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发展的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气候变化 清洁发展机制 能源 印度

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低温室气体排放为标志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如今,低碳经济成为全球认可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方式。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大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的巨大压力。在碳金融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担任着重大责任,为亚洲和世界做出较大贡献,但是,中印两国低碳发展的道路却有所不同。

二、印度低碳经济业务发展状况

作为亚洲的另一经济大国,印度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上日趋成熟。无论是在碳金融的发展机制,还是碳融资的政策环境,印度较中国更为成熟。

首先,从碳排放量来看,美国的人均排放量是19.1,澳大利亚18.7,加拿大17.4,中国4.6,印度只有1.2。而各国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份额,印度排在第17位。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印度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在过去20年中印度的GDP增长在8%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率达到8%,能源消费却只有4%,单位GDP耗量从0.3降到0.16。其次,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形式――清洁发展机制在新兴工业国中国和印度出现了不同发展趋向。当中国的CDM还局限于大企业圈子,而在印度已经变成一种新的民间管理形式,形成了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再次,场内碳交易和碳融资方面,印度国内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宽松优越的环境,有力支持了印度本地CER的出口。两个交易所推出了碳金融衍生品交易,包括多种商品交易所(MCX)推出的欧盟减排许可(EUA)期货和5种核证减排额(CER)期货,以及印度国家商品及衍生品交易所于2008年4月推出的CER期货。印度所签发的CER与中国签发的相比,具有2-3欧元的溢价,流动性更高。

三、印度碳金融道路对国内碳金融发展的启示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已成为全球认可的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我国在2012 年之前不需承担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CDM下项目的开发。从2006年起,中国超过美国,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潜力的碳减排市场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供应方。截至200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数量达到2200个,签发的减排量约为1.5亿吨,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在碳交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8 年以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代表的交易所纷纷成立,其他省份也在加紧筹备成立碳排放交易所。自2007年推出中国绿色碳基金以来,先后在北京、山西、大连、温州等地相继启动,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也积极跟进,推出了CDM 项目融资和挂钩碳交易的结构性产品以及CDM 融资顾问等业务和产品,并得到快速发展。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障碍

与邻国印度相比,目前国内低碳经济及碳金融市场发展依然遇到不少瓶颈。除了政府规制上的欠缺,低碳经济认识不到位,民间组织与相关金融组织的参与程度均欠火候。

首先,国人对低碳经济、CDM机制和“碳金融”的认识尚不到位,民间与金融机构参与力量不足。印度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不仅能够足够的信贷支持开发单边CER,并且企业自身也愿意承担开发的成本以及风险。两家印度的碳交易所成立后,本地CER在市场上流通,形成了比较充沛的供给。另外,印度的环保NGO组织力量不可小觑,提高了公民环保意识。印度金融机构较中国来说介入更为深入,中国的金融系统目前还没有把环境权益作为金融机构可以投资的产品。低碳经济、清洁发展机制和“碳金融”是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兴起逐渐被中国所认知的,由于在中国经历的时间短,国内许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潜在商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用市场化来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的金融实体也没有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中来。

其次,政府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低碳经济实施环境风险的计算和实施水平应得到提高。印度的金融机构、企业和大量民间组织基于自身判断,能够承担风险,其场内碳交易能够推出并保持一定成交量,这是市场的选择。从更深层次看,还这与一个国家对整体环境风险计算和控制的战略选择有关,与该国的企业对环境风险预测和把握的意愿及能力有关。尽管中国政府比较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配套的碳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由于没有明确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致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地方政府也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排污权等碳金融的交易。国家政府机构首当制定和完善碳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碳金融业务的发展。

四、基于印度低碳经济发展的中国碳金融发展建议

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都是亚洲大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环境的巨大压力。通过总结印度的低碳发展历程以及低碳经济对策,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启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要注意加强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大规模使用,而且要配合社会经济体制机制的改革与调整,及早周密地筹划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

第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多种层面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借鉴欧美大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经验,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家应鼓励地方政府尽快出台相关的地方低碳经济法规,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第二,加强民众及民间组织的参与程度。目前,中国民众对低碳消费意识还略显淡薄,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交通出行方式。政府应当大力将低碳概念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当中,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中国低碳发展的道路离不开技术创新,应要实现促进国家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广高能效、低排放技术,逐步建立起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且要加强国际政府间合作,引进先进的国际合作机制和国际领先技术,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 (24):51-52

[2]蔡博峰,刘兰翠.碳货币-低碳经济时代的全新国际货币[J].中外能源,2010,10-14

[3]郑照宁,潘韬,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融资方式[J].商业研究,2005, (2): 116-119

[4]冯巍.全球碳交易市场架构与展望[J].发展研究,2009, (5):42-44

[5]李岚.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J].金融研究,2010, (8): 124-125

[6]杨佳琛.国际碳交易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分析[J]. 金融财经,2009,(2)133-134.

[7]郭冬梅.印度低碳经济对策及对中国的启示[J].东南亚纵横,2010, (4): 107-111

[8]欧阳国杏.印度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探析与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0, (17): 72-73

第2篇

关键词:甘肃;经济发展;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甘肃省地处我国中北部,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省份,对于甘肃省来说加快发展迫在眉睫。当前,正值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积极实施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而甘肃省金融发展的落后状况却不能满足目前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的要求。以下我们根据甘肃省情,从金融角度提出几条促进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

现在,甘肃省的金融机构体系仍然是以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金融工具较为单一。而甘肃省经济发展需求是要构建既能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改进:

首先,甘肃省金融业要走开放式的发展道路,吸引区域外资金的流入。适当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给予政策上的特殊优惠。鼓励全国性的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在甘肃省设立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尽快为甘肃省建立起一套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机构。

其次,相较全国性的商业银行而言,地区性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支持本地经济发展。提高保持单一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组织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能够有效的避免资金向外流失,保障地方建设资金的需求。

二、优化投资结构同时确定发展重点

(一)优化资金结构。金融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助力效果取决于我们是否高效利用了资金。要做到这一点,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必须考虑与甘肃省产业发展政策相配合,使资金的投放有的放矢,能够起到引导甘肃省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

具体来说,对于甘肃省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应该统一规划,统筹管理,坚决杜绝出现重复建设项目和经济效益低下的建设项目。严格监督资金的使用状况,资金的投放去向,落实责任制,避免投入资金流失和被挪用。另外,资金投入的方式也应该转变,由原本的平均化投入向有重点的投入转化,从原本的单一方式投入资金,转化为多方式、多渠道投入资金。

(二)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之上选择支持重点。有限的资金要用到最关键的地方,选择能够带动甘肃省地区整体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部分作为投入支持的重点。

1.优化升级产业结构。针对甘肃省省情可以从以下方面对产业结构实行优化。首先,扶持有色冶金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并建立有色金属新材料的研发机构,为持续发展埋下伏笔;其次,扶持装备制造业,建立以兰州石化通用设备、电机制造、天水电工电器、机床制造、电子信息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第三,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另一方面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第四,甘肃省历史文化厚重,省内有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为甘肃省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应该加大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

2.深化体制改革。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程,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加强企业间合作;提高对中小企业发展支持的力度,加快推进发展较好的企业上市;要积极的推行投资体制改革措施,一方面降低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另一方面,简化项目的审批程序,为投资创造良好环境。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会对经济形成发展制约瓶颈,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可以针对特定的项目通过在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等方式筹资,来加大基础建设的金融资金投入,为地区经济发展夯实基础。

三、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推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深化来说是必经之路。加快甘肃省资本市场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能力。对于甘肃省那些已经上市的企业而言,要想持续发展、持久的从金融市场中得到资金支持只能依靠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制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要求企业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持续的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来打造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甘肃省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版和创业板股票市场融资,那些发展好、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发行H股、S股和N股到国际性的金融市场融资,走向国际化。

(二)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1.发展甘肃省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是常见的企业外部融资方式,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这种不平衡增加了股市融资的压力,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债券发行应该实行债券发行核准制,消除歧视。考虑企业债券可能出现的兑付风险,一方面在发行企业的选择上应该优先那些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盈利能力强和负债率低的企业发行债券;另一方面,可以从发行制度上控制,比如债券发行更多采取担保、抵押和质押等保证形式,严格限制信用发行;另外成立信用担保公司,或者由企业联合出资构建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也是很好的方式。

2.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按照我国《预算法》规定,只有经过特别立法和国务院的批准,地方政府才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融资是由中央政府代为发债的模式。但是,试点省市外已将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提上了日程,我们可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助力本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媛媛.甘肃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2011,5.

[2]杨德勇,吕素香,汪增群,张鹏.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1:95-230.

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6-0019-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6.05

一、主要国家低碳战略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概念,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2012年以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了“巴里岛路线图”,当前以欧美为主要发达国家已开始采取一系列实际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先后引入了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德国政府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计划。欧盟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形成了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框架。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和瑞典等国,对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已开征国家碳税。欧盟以外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低碳战略。日本相应引入了能源税和碳税制度,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政府的名义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成为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美国政府分别在2005和2007年实施《能源政策法》和《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法律保障。联合国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于1988年与世界气象组织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2008年联合国将世界环境日的口号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显示了对低碳经济的高度关注。

二、低碳经济发展与国际金融市场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在联合国框架下签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条约《京都议定书》,成为控制碳(CO)排放的一个全球性制度。它给出了“工业化”国家企业在一个具体时间范围内降低气体排放的目标。同时,提供了3种灵活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和“清洁发展机制(CDM)”,这些机制及全球对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认同催生了相对应的金融行为。

(一)碳交易市场中介

碳交易可分两大类:一是配额交易。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如《京都议定书》下的分配数量单位,或者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的欧盟配额。二是项目交易。买主向可证实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购买减排额,最典型的此类交易为CDM下核证减排量以及联合履行机制下的减排单位。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交易,有欧盟的EU ETS、澳大利亚的New South Wales、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E)和英国的UK ETS。在排放交易流程中,金融机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登录、交易与结算三个部分。

(二)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基金的传统投资方向主要是IT产业、生物和新材料领域。但是新的动向表明风险投资或国际机构投资者正积极参与碳经济发展新领域。以英国碳信托为例,其投资于离岸风力发电场,虽然目前的技术成本昂贵,但在政府支持下,有望至2020年减少60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提供流动性

如美国银行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和欧洲气候交易所的控股股东气候交易公司(CLE)成立了一家合资机构,出资1000万美元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该公司,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该行将扩展现有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向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欧洲气候交易所和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3家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四)创新环保概念理财产品

以荷兰银行为例,该行通过对各类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的研究发现近年来开展环保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表现远好于股市综合指数,于是选择这些公司为样本股,设计了气候指数和水资源指数,并推出收益与上述指数挂钩的气候和水资源环保理财产品。这两个产品推出后深受欢迎,仅通过欧洲一家大型超市便卖了3000万瑞士法郎。

(五)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

《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碳排放信用之类的环保衍生品逐渐成为西方机构投资者热衷的新兴交易品种。全球最大的实物商品期货期权交易所纽约商业交易所控股有限公司在2008年3月17日正式推出了碳期货及期权的首批产品,分别为:欧盟排放配额(EUA)期货和期权,经核证的减排量(CER)期货,季节性氮氧化物排放额度合约,年度氮氧化物排放额度期货和二氧化硫排放额度期权合约。[1]

三、金融风暴下各主要国家减碳行动

2008年金融危机给各国实现减碳目标带来了挑战,各国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扩大内需方案中不乏再生能源建设等低碳科技投资,韩国、日本、中国在美国之后也相继推出相似计划,以下为美、韩、中在绿色投资上的相关措施。

(一)美国的减碳行动

美国将投资清洁能源经济和创造500万的新工作机会,在未来十年将投资1500亿以提升新一代生质燃料与硬体设备、促进再生能源商业规模的发展,资助低排放燃煤电厂、投资高技术的制造业等,确保美国拥有第一绿色科技所需的技能。①

(二)韩国的减碳行动

韩国将在未来四年投资400亿美金在环境计划上,包含能源保存、再回收、减碳、预防海水淹没、发展国家四大河流和保存森林资源等,透过“新绿色方案”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近百万的工作机会。②

(三)日本的减碳行动

日本政府提出的“新绿色方案”,计划透过各式各样的方法,从目前五年70兆日币增加至100兆日币(约1.06兆美金)用来扩大绿色投资及工作的市场,投资在住户的低碳电力装置和低碳汽车等,而该措施将会在这段期间内增加80万到220万的工作机会。③

(四)中国的减碳行动

中国政府将此轮经济危机看成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机遇,加大了投资刺激。中国4万亿刺激经济投资中,有2100亿属于低碳经济生态环保投资,占全部投入的5%;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每年1000亿元的节能减排信贷投入。④

四、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情况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于1998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2年批准了和《京都议定书》。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承担减排责任,但仍积极行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计划均设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007年6月,中国政府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年,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条具体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制订的《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对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实行节能减排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2007年11月,中国政府成立了国有政策性清洁发展机制(CDM)基金。建立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是中国政府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领域的一项创举,不仅是资金使用方式的新机制,更是落实节能减排的行动新机制。[2-3]

(二)金融介入情况

一是碳交易。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2008年4月23日,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宣布在华注资200万美元,投资新疆和四川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购买其31万吨的二氧化碳补偿额度指标,这一数字约占其全球业务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一半。⑤二是节能减排投融资。国外投资银行和从事碳交易的风险投资基金已进入中国,对具有碳交易潜力的节能减排项目进行投融资。如成立于2007年3月的沛雅霓资本公司,旨在投资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沛雅霓资本公司在中国的启动资金高达4亿欧元,主要业务是向中国的减排项目提供资本和技术支持,以减轻全球环境的压力,它专注于通过投资可持续发展项目实现良好回报以及碳信用的管理。①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一是信贷产品创新。2006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并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能效贷款并非只是提供信贷产品,而是深挖节能减排行业的供应链,除了向节能减排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外,还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并帮助能够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量的企业发现碳交易价值。二是理财产品创新。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美元1年期“挂钩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产品,除了高达15%的预期最高年收益率颇具竞争力以外,该产品系国内首个注入“控制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排放”概念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投资期限1年,投资实际收益将取决于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月度平均表现,预期最高年收益率可达15%。[4]

五、国际经验对我国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启发及建议

全球众多金融机构已经以低碳经济为契机,开始利用金融力量解决以地球温暖化为首的各种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二大CO2排放国,应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应借鉴国际经验,提前做好准备,通过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影响其它行为主体。

(一)建立相关法规制度

目前,低碳经济还是一个崭新的、幼小的经济领域,其最大风险就是政策风险,有了稳定的政策支持才能理性而有序引导资金走向。政府在制定一系列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标准时,应考虑金融方面因素,引导金融机构捕捉低碳经济下的商业机会,推动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金融产品发展。通过制定《节能减排贴息贷款管理办法》方式,明确金融扶持政策,实现信贷资金对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支持制度化、持续性。

(二)培养中介市场

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以支持低碳发展的资金需要。中介市场是开展CDM机制的关键,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资金中介和交易中介的作用,可利用既有交易平台或交割平台的专业知识与技素来规划相关交易制度,提供未来建构碳交易市场的基础,同时参与购买或者项目业主联合开发CDM项目。

(三)加大信贷资金投入

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行为,会直接影响各个行业和项目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金融机构应利用其资金投向引导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一方面加大对技术改造贷款的投放,支持包括节能和清洁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新技术的研发,扭转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简化对小型汽车和小排量汽车贷款程序等手段,引导消费观念改变,推行低碳消费理念。

(四)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研究开发环境和金融互动下的金融工具创新。如偏向于环境相关产业的风险投资基金、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环境金融市场中的对冲基金运作、养老基金长期投资的环境金融产品选择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低碳项目贷款以及环境信贷风险评估等、政策性银行大型项目环境结构性金融支持、主导和参与全球多边参与基金的设立、绿色金融和企业债券的发行等等。应加快形成价格发现的碳交易市场和机制,并开发相应的衍生环境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2]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3]鄢德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的思考[N].金融时报,2010-3-22.

[4]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①数据来源:陈伟.新的美国总统,新的能源计划[J].科学新闻,2008,12(1).

②③数据来源:项平.减碳,世界在行动[J].新湘在线,2010-02-22.

④数据来源:邓丽.中国向世界承诺减碳计划[J].21世纪经济报道2009-12-02.

第4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中国是个具有八亿多农民的人口大国,虽然近些年中国在向工业化国家发展,但是农业与农民是则是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平均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水平。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建议

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同样是一个牵扯面广泛的庞大工程。这方面的发展之所以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政策更多的是依靠农民来实现。1979年农村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这是在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依托农民来实现具有现实可行性。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要实现产业化,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产业化经营都是依托企业运作方式来实现的,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但是广大的农村,缺乏的恰恰是这种精神和能力。因此吸引广大企业家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才干,领导和组织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才有望快速繁荣农村经济,以比较高的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2.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理念一个突出的内容是建设和谐新农村,强调农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改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当然是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生活质量改进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还有文化、教育、居住环境等关切生活质量因素的全面提升。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基础性差异,这个差异是历史的形成的。如果仍然按照现有格局发展下去,缩短这个差距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较短的时期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异?

我的建议是,逐步将农村人员迁移到城市周边,将农村的宅基地退出来,然后将农村土地进行连片经营。这样,农民逐步变成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土地连片经营,方便进行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居住城市的农民不仅享有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农业企业以获得投资收益的权利,同时享有参加农业企业工作的权利。这样一来,可谓一举多得:宅基地的退出使农业土地面积扩大,同时便利农户小块土地的集中;农民向城市周边聚集,可以利用城市自然的辐射能力以较低成本改善农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较好的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立足“品牌”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3.1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找准战略定位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自然就会提到这个品牌的其他属性,如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2]。

3.2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4]。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科]

【参考文献】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200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农村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计委培训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5篇

 

1 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农村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增产不增收

 

市场决定生产,农产品也离不开市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配,才能得以持续健康地发展。

 

1.2 农业标准化建设不容乐观

 

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据了解,我国现行颁布的2万多项国家标准中,农业方面的标准只占10%左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也为与国际接轨带来极大困难,使农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优势。

 

2 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2.1 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

 

2.2 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

 

2.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2.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

第6篇

一、前言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加快投资、财政等管理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平台,我镇应当抓住时机,顺势而为,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加快新镇人口集聚和工业园区建设。

二、背景

凤林镇总面积94.3平方公里,4.2万人口,下辖48个行政村,耕地23569亩,林地87754亩。现有工业基础较差,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大镇,经济弱镇。下一步的出路在哪里?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凤林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基本定位

一方面以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为抓手,搭建工业平台,发展环保型生态工业经济;另一方面要以沿江两带开发为抓手,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建设集农业、工业、旅游、居住于一体的新型生态区域新镇。

四、选址

205国道以东规划建设成江山市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沿江两带以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建设大型观光农业园区和生态旅游、居住区。

五、主导产品

1、食品按原材料分为:蜂产品、绿牡丹茶叶、鹅产品、山茶油等绿色产品精深加工。

2、农业按类另可分为:以花卉苗木、生鲜蔬菜供应为主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3、旅游可以分为:水上乐园、垂钓、农家乐等几类

六、可行性分析

1、展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的整体思路与我市十一五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思路相衔接。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市级食品加工工业园区,我镇可以结合林地开发,包装该项目,争取市级和省级相关配套政策支持,实现工业发展,工业立镇的思路。

2、交通极为便利。北接江山城区仅半小时路程,南临福建浦城,西边可考虑打通205国道至江西的大通道,该工程可作为浙江省扶持欠发达地区交通项目上报,可争取省级资金的支持,打通之后,我镇的交通将大大改善,将非常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业。

3、源丰富。我镇土地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可供开发利用的林地资源较多,可以缓解我市工业用地不足的的矛盾。同时江山江上游白水坑水库和峡口水库水资源丰富可供利用。

4、工业经济相对不发达,环境保护较好,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目前比较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生态经济比较受欢迎,上级扶持政策比较多,可以通过包装项目,争取支持,赢得发展机遇。

5、集镇建设一同规划设计。我镇区域调整之后,新镇的规划设计工作刚刚开始,可以一同做好规划设计,这将决定我镇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出路。

七、意义

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附加值及土地价值;有利于形成以蜂产品、茶叶等绿色产品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集群;

第7篇

关键词:农村 民营经济 发展 思考 建议

1.当前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1.1合作主体关系不顺

现在乡镇大都有一些经济实体,但是到了村一级,往往村委会就是“经济合作社”的代言人,并签定各类的经济合同。作为行政村,主要是进行村务的行政管理,不能以“经济主体”的身份来发生经济往来。但乡村也要发展,怎么办?只好形成了这种政企不分的现象。理应由村民自行组织,形成一个经过审批机关批准的合法经济组织(公司或是经营部或是经济合作社都可以),明确一个法律主体的地位,理顺村委会和“经济合作社”的关系。

1.2集中于传统行业,缺乏技术人才

经营范围局限于商业、零售业、小型加工业、小商店、小饭店、小批发等。高科技领域涉及少,新品种、新技术高附加值的种植、养殖业也很少。传统行业多,新兴行业较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科技密集型企业较少,加工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市场份额少,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企业规模难以做大做强。

1.3思想理念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一是农村由于长期封闭、文化素养等原因,在做企业、搞经济方面,农民意识时有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营销方式落后,生产经营不稳定,常常发生低层次恶性竞争。三是部分投资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经营中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偷漏国家税收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企业制度不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企业仍然是家族式、作坊式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引进和竞争,影响和制约了企业创新、管理升级、规模扩张。

1.4创新能力不强

农村民营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量”,即要素的投入和投资的拉动,而不是通过技术管理的创新。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逐步树立起了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大都苦于人才,技术、资金等的缺乏,创新能力非常弱。

1.5产业集群层次不高

目前农村民营企业大多以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的传统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与当前产业政策相矛盾,集群企业开发能力弱。此外,高素质人才缺乏,家族式管理也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1.6“问题”企业不断增加

一是在全民招商的大背景下,一些乡镇为了政绩、为了完成任务而招商,这样招来的企业一般由于项目把握不准,盲目投资等原因而成了“短命”企业。二是农村民营企业由于资金和发展空间的限制,往往会走弯路,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三是不少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的任务,硬是招些客商,结果只图一个数字,引进来的企业产生的税后利润又被企业从乡镇长手里要回(因为企业与乡镇事先有约定,企业到乡镇来投资必须给予奖励)。这些原因导致了某些地方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的大企业并不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低,农民真正能得到的实惠也非常少。

2.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瓶颈

当前农村民营经济的现状是由于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如下难题,阻碍和限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

2.1传统观念的束缚

重农抑商和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使得许多人不屑或不愿从事和投身于经营管理办企业;安贫乐道和求稳怕变的保守心理限制和约束了农民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农民求稳不求变、求同不求异,面对新事物、新观念和外来文化持怀疑和排斥态度;眷恋故土和自我封闭观念,眷恋故土就是乡土性,不愿流动,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保守性,表现为一种狭隘的自我封闭、落后;强调人际和谐和轻视竞争,倡导和为贵、中庸之道,对于大胆竞争、争强好胜、出人头地等行为,往往予以贬抑或排斥。上述传统价值观念除人际和谐外,其余大多与现代市场经济格格不入,成为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桎梏。尽管这是非正视的制度因素,但其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广泛而深远的。

2.2市场准入限制条件过多

由于立法不统一、政出多门,现在一些行业准入政策,要么不允许进入,要么准入成本极高,使农民望而怯步。这样的政策显然使农村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阻断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如申请个体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和相关证件需要在多个机构办理多道手续,经过多次审批,限制太多、门槛太高。六合区横梁镇农民张某手上有一些闲置资金,他想搞一个小型的化工厂,一打听才知道办个化工厂竟然要通过安监局、环保局、消防大队、工商局、质监局、国、地税局等众多部门,而且办个《安全生产许可证》竟然要到省里审批,还要参加半个月左右的安全知识学习,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2.3金融体制问题致使融资难

一方面由于农村民营企业多数是中小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又难以找担保单位,因此很难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而且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额度低,归还期限短,贷款利息高,这些政策都无疑限制了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金融资本与生俱来的“嫌贫爱富”的特质,所以其信贷行为表现为“扶强不扶弱”,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基本上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血器”,而邮政储蓄是只存不贷,更是抽走了大量农村资金。农村信用社也是支工不支农、支富不支穷。乡镇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资金注入,而居民个人的储蓄存款、民间资本又处于沉睡状态或流入城市。从表面上看,这是融资渠道陕窄,深层次原因则是制度的障碍,就是现行金融体制和管理体制在政策制定上还没有落实中央的要求,没有充分考虑到九亿多农民才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

第8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建议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我国在近几年陆续出台了道路交通运输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交通运输业正常发展和提高交通运输经济效益提供政策保障。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管理至关重要。要从交通运输的全面预算、贯彻和落实《合同法》、稽查运输收入、路车综合管理和企业内部管理以及高新技术在经济管理当中的应用等方面着手对交通运输经济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一、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意义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竞争激烈且社会各项需求加大。交通运输不仅涉及到货物运输而且还有旅客运输,运输的物品复杂且涉及到的政策法规较多。如何使交通运输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运输市场,促使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真正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是当前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工作的重点。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促使交通运输业走向规范化、系统化、法律化和低消耗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及能源保护的双重目的。

加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管理有利于规范运输市场,降低运输乱像。使交通运输业在安全有序的运输环境中发展经济,并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管理从内部到外部同时进行,包括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员工、各部门、业务流程等方面,明确各部门职责,对运输经营规模扩大和深入发展提供帮助。为建立规范、统一、开放、有序和充满竞争性的运输市场提供条件。

二、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建议

2.1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主要是将与交通运输业有关的各责任单位进行整合,建立一个集责、权和利为一体的预算体系。并积极发挥该预算体系在监督、激励和分配等方面的作用,达到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目的。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编制全面预算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管理中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定企业预算管理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以现金流控制为核心。加强现金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能够积极发挥企业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的功能,确保资金运用权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资金合力,这样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并保证企业生产和投资等资金需求,提高了资金使用率。对成本和现金流的控制可以降低成本并保证收入项目的资金回流和费用支出。

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要注意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出发,分析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点和关键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低成本、扭亏增效的规划和措施。加强对目标成本的控制,确保利润目标的实现。

2.2加强合同运输管理

运输市场是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和政策法规的领导下不断完善的,交通运输依法依规办事非常重要。其中的《合同法》在运输户和货主中的地位非常高,它是管理交通运输市场的有效法律手段。

积极加强合同运输管理能够提高运输户的责任心,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和及时,提高收获单位的收货率,对车主、货主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和规范措施。对交通运输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意义重大。

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大依法政治力度,积极宣传《合同法》的各项规定,明确运输户和货主等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提高运输质量、完善搬运及装卸等基础工作。

2.3加强运输收入稽查力度

运输收入稽查可以有效管理运输收入不合理的现象,维护运输市场的稳定和秩序。最新颁布的《运输进款及运输收入管理规定》就明确了各级运输收入管理部门有权利对客运售票系统、货运支票系统、行包制票系统等生成的原始信息进行检查和和稽核,同时对这些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也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对运输收入的稽查管理是顺应新形势下运输业市场经营环境变化的趋势,运输企业和管理部门必须采取会计核算、内部审核以及实地稽查等方法。根据此项规定对运输进款资金的流动和资金收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从而发挥运输稽查工作的管理力度。

运输收入稽查工作的重点在于控制和纠正运输收入核算中所发生的误差以及严格查处在运输收入部门发生的违规违纪和贪污贿赂、营私舞弊等行为,进而维护运输收入的合理性和透明性,保障运输户和货主的合法权利。稽查人员要积极帮助基层运输收入管理部门提高进款的工作力度,加强核收工作,降低多收款、少收款、漏收款等收费差错现象。

对稽核人员要严格考核,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强化稽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作风和稽核审查能力。将新形势下出现的违纪行为多样化和隐蔽化等内容培训给稽核人员,提高他们的执行力,帮助国家挽回运输经济损失。

2.4提高路车综合管理能力

道路是交通运输的必要通行场所,也是支持交通运输经济的重要支柱,没有道路就没有交通运输,也就没有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道路交通运输市场的综合管理能够为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提高路车综合管理,主要是建立层级管理系统,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将养路费征缴部门与运输管理机构合并起来,设立一个道路运输市场监管机构,并进行层级管理。所谓层级管理就是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管理,中央一级的监管机构负责对整个道路运输市场的规划和管理,进行详细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设计和服务等;省一级的监管机构则主要负责自己辖区内的市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等;市一级的监管机构负责对其下设的二三级运输市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县与县级以下的监管机构则可以设立上一级的派出机构,负责本地区或乡镇的道路交通运输事务[3]。

这种逐级划分的管理机制,明确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将道路费用稽征部门与管理机构合并后可大大降低和职务犯罪现象,有效的规范了路车运输市场,促进了交通运输经济的有效运行。

2.5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中也逐步引进了高新技术,将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手段应用到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当中来, 促进了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交通运输企业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重视新技术新方法,逐步在管理中和实际工作中使用先进的电子通信设备,提高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和效率。应用相关计算机软件之后可以大大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各生产部门都引入市场机制开展自由公平的竞争,我国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货物运输市场的主体。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积极加强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够维持交通运输市场的稳定性和秩序性,提高交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交通运输企业和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顺应时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提高运输资金的使用率。在运输市场上加强合同运输管理的工作力度,维护市场秩序。提高稽查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素质,减少贪污舞弊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实现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管理,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晓.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内涵与关键[J].经管视线,2011,9.

第9篇

    1.1林下生态旅游

    重点打造具有仫佬族特色的青明山庄园、水上相思林、米椎林度假村、怀群剑江风光、天门山景区等旅游景点,集自然人文景观、仫佬族风情、健身休闲、生态果园观光、农家生活情趣、吃、住、玩、购、行、娱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年接待量达到2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

    1.2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主要有罗城天霜万亩毛葡萄生态养殖场野猪及毛葡萄鸡养殖、森源生态种养园本地土鸡养殖、罗城联发生态养殖合作社豪猪及六画山鸡养殖、万只怀群土鸡林下养殖场、万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绿壳蛋鸡的养殖、台闯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七彩鸡的养殖、黄金社区老寨英屯竹鼠养殖场、宝坛熊掌豹猪养殖场、双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羊等示范点,以示范点带动起来的各类养殖场共有50多个。全县年产出禽类逾70万只,畜类逾1000头,竹鼠2万只,林下养殖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2.3林下种植林下种植经营模式主要有松树林下种植黄桅子、金佛手、青蒿、林菌、木薯等,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

    2.1科技力量薄弱

    发展林下种养时,特别是养殖方面,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户在养殖时采用传统的方式,模式也欠缺,高附加值的经营模式尤其缺少。由于其是一种新兴的林业发展模式,对于种养的一些科学技术,大多数群众还未掌握,也没有相应的科技作支撑,从而使经济效益不高,而种养成本却比较高,不能使市场的需求得到满足。

    2.2群众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还有不少农户觉得林下种养较之于一般的种养,其区别并不大,有时还比不上一般种养;还有一部分的农户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优惠政策、扶持方式等,没有积极参与的激情,只是一味地在等、靠;还有一部分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还是有顾虑的,思解不够开放,害怕赔本、吃亏等。

    2.3启动资金来源不足

    对于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优势,农户也都看到了,而且了解过林下经济的大部分农户也都想抓住这个政策、机遇,好好大干一场,但除了要有合理的项目外,还要有投资,这样才能有收益,像林地的承包及清理、种子、化肥等一切生产要素在投入时都要有充足的资金,而农民自己的资金是根本不够的。即便有足够的资金,由于项目存在风险,也不会毫无顾忌地去发展林下种植或养殖,而且相当部分的农民也不会有这么长的打算。其所需的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另外,一些林下种植或养殖户当下也需要扩大规模,但因为资金短缺,很难使规模扩大、产业链延长。所有这些所需的资金难以筹措。虽然有些农民对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增加收入很清楚,但由于启动资金的制约因素比较大,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继续推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的来源问题。

    3.发展建议

    3.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如广播、网络、电视等,在进行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与技术模式时可以采用讲座与宣传等的方式,从而使广大农民可以大胆放手去做,发展林下经济,从而营造更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在向群众展示发展林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优势时,可以采用算对比账等的方式,要积极地引导群众,使其观念转变,从而使他们对发展林下经济产生极大的热情。在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时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3]。首先可以使农民的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成熟,从而对发展林下经济有更强的信心;其次将投资者在发展林下经济这项建设中扎根,并充分发挥其导向的作用。

    3.2培育龙头产业,带动其发展

    林下立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就是龙头产业的培育[4],对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极力推进,逐步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对于一些种植户、养殖户,要支持、鼓励他们搞深加工,使产业的链条不断延长,从而使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形成。政策的扶持与金融的支持等优势要有效、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加大种养大户的培养力度,尽快发展有规模、上档次的林下立体经济,在其带动下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林下经济的发展中[5]。此外,工作的具体措施、奖惩制度要尽快制定。

    3.3扩大资金筹集范围

    首先要鼓励群众积极投入自有资金;其次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要加大[6]。对于金融机构的信贷结构要合理地调整,与林下经济产业的特点等相整合,对适应林下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进行开发研究,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贷款的使用管理要尽快建立健全,主要有还贷的期限、利率及担保等,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可以适当地提高。同时,对于个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贷款条件可以适当地放宽,对农民、林业工人的小额信贷要有效地扩大;各政府部门等对于非官方的基金援助要积极争取。

第10篇

关键词:FDI;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即外商直接投资,指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FDI作为一种对全世界各个国家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活动,其对各国或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极其显著。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近年来,FDI在我国的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FDI对我国经济各个方面的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FDI的引进与整合问题,是湖北省现行经济发展时期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一方面FDI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储蓄和投资,从而增加资本积累。同时随外资一起进入的还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这就可以增加本土企业优化创新意识;另一方面FDI在产业集聚方面也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引进外资,可以有效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此同时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当地的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在中部崛起的经济战略中,湖北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位于中部六省之首,起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湖北省 FDI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良好、经济实力较强、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中东部地“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现代化的深水港口、丰富的人才资源、雄厚的科技实力,建立了强大的工业、制造业和高兴技术产业。武汉周边城市也积极吸引外资,利用有利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促进配套产业链的形成,这种产业分工既突出各城市的产业特色,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外资的涌入,无疑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湖北出口产业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湖北省基本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同时,湖北省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大力培养研发能力,使得技术得到巨大进步。

外商投资给湖北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国际市场,但是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FDI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湖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区域资源危机和对湖北省企业的冲击等等。因此在研究湖北省引进外资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资对湖北省经济发展有利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可能导致的问题,这对增强湖北地区竞争力,提高湖北地区经济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FDI对湖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上,其次是第三产业,很小一部分FDI流入到第一产业。库兹涅茨通过产业间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分布结构演变的研究中得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一般规律:“资源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不断转移,即使得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而湖北省的产业结构就遵循这一规律。而湖北省FDI对其经济的刺激正是作用于第二产业上,第一、第三产业则对FDI反应迟缓,并没有很大的变化。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其他行业引进的FDI则非常少。这种FDI在产业和行业上分布不均衡以及过于集中的现状,非常不利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由库兹涅茨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规律,进一步可推出就业结构应与之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由于FDI的引进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会造成就业结构的极大影响。也即是,FDI的大量流入总体上使得湖北省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其中由于湖北省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困难,故而就业结构的变化会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这种情况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FDI的引进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带来巨大福音。

故而,FDI的引进促使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就业结构优化上的效率更高,更加促进了湖北省的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FDI的引进也有其不利影响。比如,湖北省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一致性,FDI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其次是黄石和宜昌这样的大城市,而其他相对小的城市利用外资的情况则较少。武汉、黄石、鄂州的FDI利用率较高,说明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阶段,湖北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消费倾向高,农村需求强盛,而其中的佼佼者武汉,则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武汉在利用外资的经济优势远远超出湖北省其他城市。由于投资环境的巨大差距以及政府引资政策的倾斜,湖北省内其他城市的FDI引入状况差强人意。这种现状则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影响到整体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湖北省的GDP与外商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湖北省整体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湖北省对于FDI的吸收和利用应该制定较为长期的政策,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三、政策建议

1.完善FDI相关政策

首先,湖北省政府应给予减免税之类的优惠政策。近年来,湖北省FDI主要流向第二产业中的传统制造业,而在大力扶持金融等服务业的时期,对这样的外资企业可以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优惠,使得流入服务业的FDI大大增加;其次,政府应简化外资企业审批程序,也即是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从而最大化吸引外资。

2.通过FDI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湖北省政府应该大力倡导FDI,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政府应采取动态的视野来看待FDI。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湖北省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提升湖北省优势产业,大量的资金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就要求筹集大量投资,故而FDI之于湖北省技术密集型等优势产业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大力引进外资,发挥FDI的溢出效应,加强优势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深化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作者单位: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经济研究所.武汉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5):66.

[2]董博雅.湖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大学,2008.

[3]马静,郑晶.FDI、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181.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金融;经济发展;建议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试点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国电谷”、“太阳能之城”等重点项目,提出了“探索一条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符合保定发展实际,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的发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1.1.1 大力推广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

保定市在以清洁能源建设促进低碳经济城市发展方面,成绩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国电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发展。“保定・中国电谷”已拥有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蓄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新型储能设备、高效节能设备及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六大产业体系。2005年―2008年,销售收入由60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骨干企业众多,其中,英利绿色能源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航惠腾公司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1.1.2 尽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旨在发展光伏LED及LED其它产品,将其推广到太阳能照明、热水供应、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个方面,目前,“太阳能之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37条路段的太阳能路灯应用改造,共安装太阳能路灯700基;完成159个小区照明太阳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热利用、小区改造、公共园林等众多方面实现了低碳生活改革。

随后,又推出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和“绿荫行动”,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行动,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缔改造燃煤锅炉472台,大气质量明显改善;新建污水处理厂32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日均104.7万吨;园林绿地面积扩大,目前全市绿化覆盖总面积4377.77公顷,人均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等“三绿”指标分别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助推绿色产业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低碳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农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也是保定建设“低碳城市”的一条重要途径。涞水县金融体系投放资金6000余万元,将“野三坡”景区发展成为5A级旅游重点景区,年收入超过6500万元;易县则着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区,推出“农家乐”特色服务,年收入超过560万元;又在“太阳城计划”中,完成23处景区(其中,自然景区10处、文物景区13处)的太阳能应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1.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壮大和发展

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在低碳城市经济建设上,积极支持“保定・中国电谷”打造,为新能源及能源设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机构对“英利”新能源、“中航惠腾”等新能源建设骨干企业发放贷款共计67.96亿元,其中,仅对“英利”新能源贷款高达54.91亿元,对“中航惠腾”等其他骨干企业投放贷款达13.05亿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机构还给予新能源产业信贷政策优惠,建设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加大了对低碳经济相关行业,比如风电、光伏太阳能行业的投放,并且积极争取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客户政策,对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浦发银行保定分行也给予新能源和环保行业重点授信支持,同时开辟绿色信贷项目融资专项审批通道,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

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拓展节能减排市场,加大对节能减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方面的资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设银行及其办事处选择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在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分别投放0.45亿元和0.12亿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

全市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各金融机构高度重视低碳城市经济建设项目,为相关项目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其中,农村信用联社对“碧水计划”建设项目发放贷款0.46亿元;建设银行对高阳污水处理企业发放贷款0.9亿元,有力的促进了“蓝天行动”、“碧水计划”等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保定市区“两环四廊、五湖十园;青绿交映、水城一体”的城市水系空间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态农业发展,创新“绿色信贷”模式

保定市农村人口占比80%,是一个农业大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对低碳城市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产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业银行推出了生态农业发展贷款产品,发放贷款160万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扩建;中行保定分行对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绿色信贷”5820万元资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农业优质企业发展,2011年对生态农业发放贷款600万元;此外,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0.11亿元,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各金融机构为打造“山水保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开发及低碳技术的研发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财力有限,很难给予低碳经济有力的财税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风险补偿等缺乏相应的激励政策,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企业的融资信贷、上市发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这两部文件偏重宏观指导,政策约束与激励作用不强。

2.2 低碳经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同,与金融机构利润目标矛盾

低碳经济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为三大主线,节能环保、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可持续发展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是低碳经济的主要社会效益。而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研发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转变,短期的经济效益很难实现。金融机构作为低碳经济信贷融资的主要来源,十分注重贷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这与低碳经济的经济效益相矛盾,低碳经济可能面临较严峻的融资形势。

2.3 新能源生产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经济发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它们可以替代煤和石油这些传统能源,通过先进成熟的低碳技术,比如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传统能源更加昂贵,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这种材料的生产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发电的成本也是较高的。风能发电中玻纤风机叶片和风机轴承易损坏,会相应增加成本。核能发电厂热效率较低,热污染较严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将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人身造成极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对低碳经济综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至关重要,若缺乏综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门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的作用效果必然会受到阻碍和制约。于是,保定市出台了“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个理念、两个阶段性目标、三个主要任务、六项重点工程”的建设框架;在项目审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物价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监管制度建立等众多方面对金融促进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综合扶植,有效地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同时,政府对金融部门的风险补偿、担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对金融部门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资金配置调整起到了显著的激励作用。可见,建立综合的低碳经济扶持机制,形成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公众等多方的共赢,是实现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3.2 政府银行审慎选择支持低碳项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系统构成的金融体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该体系通过增加低碳项目融资力度,同时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信贷支持的方法,“双管齐下”,能有效地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支持城市低碳经济建设。首先,政府、银行部门应明确发展目标,加强经营管理,特别注意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从贷款审查、项目评估、借款人分析等“贷前”环节入手,审慎选择优质低碳项目,重点扶持。其次,必须建立严格的金融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下大力度控制商业银行对“三高一低”项目的资金贷放。最后,要加强低碳金融观念的宣传,在银行部门树立低碳新理念,从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体系。

3.3 银行加强低碳金融创新,综合考核经营效益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拓宽贷款范围和金融服务内容,还应进行必要的金融创新。总的来说,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创新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权”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当政府设定了碳排放的总量上限,于是排放权就会具有经济价值,可以通过转让获得收益。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允许申请贷款的企业将其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另外,商业银行可以尝试推出“绿色信贷”和“碳排放权”交易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为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规避工具,为个人,企业和相关投资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的创新,制定一套适合低碳项目的贷款管理办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业贷款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并用由此节省下来的开支分期偿还设备价款。节能项目的提供者多为中小企业,它们一般不具备充分的抵押贷款条件,也较难获得银行满意的信用评级。按照传统的贷款管理方法,这些银行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种新的贷款方式,则可以使企业获得贷款。

3.4 大力引进培养碳金融人才等其他措施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长江上游地区 低碳经济发展能力

自工业革命伊始,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开发使用,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被排入大气。目前,大气中过高的温室气体含量已经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大幅度消融以及各种气候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30年,传统的粗放式经济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化方向演进,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我国西部的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同时长江上游地区也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面对着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对长江上游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内涵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官方文献是2003英国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此后,IPCC及联合国多项评估报告都对低碳经济进行过进一步的讨论,但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地域、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界定,在低碳经济的评估方法上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中国低碳产业联合会将其定义为一种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对于低碳经济内涵的理解,本人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主要涉及三层涵义: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三是国际低碳政治博弈。技术创新本质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其本质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为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治理创新等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区域发展由经济增长为主,转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的转型。于此同时,在世界多极化发展格局的新形势下,低碳经济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契机,争夺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新博弈。

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长江上游地区是指长江干流从源头格拉丹东雪山至湖北省宜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重庆及湖北宜昌以西的部分地区。这一流域被誉为“黄金水道”,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也是沟通我国南北经济、加强东西经济交流、促进海陆经济融合的重要桥梁。中央政府的“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把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纳入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并将其作为西部大开发三大典型区域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资源富集区,蕴含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和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也极为丰富,并且极具开发潜力,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上游地区居高临下,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对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在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江上游地区的现状是环境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衰退,生态屏障功能十分低下,严重制约着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成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据水利部水利司统计,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约150×108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在直接入江的394个排污口中,70%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因而,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三、长江上游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体系。企业应担负起自身发展低碳经济主体的责任,努力构建新的低碳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政府应出台更多扶持、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同时,政府还应对现有的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以减少碳源为目的,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改变由高消费化石能源导致的高碳排放,建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结构。

(二)构建低碳技术体系。加快研发低碳排放技术,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现代化、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对现有能源技术方案进行改造以更强地支持低碳转型及经济增长。

(三)构建低碳生态文化教育体系。将低碳教育纳入文化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融入低碳教育,切实把低碳教育落实为一种政府行为,并依照不同需求,编制不同的低碳教育内容,强化低碳节能概念。

(四)构建低碳经济的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环保采购立法,积极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托,出台相关的适应各个领域的子法,强化节能减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DTI).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Z]. London: DTI,2003.

[2] 周婷.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共建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06(2):54-56.

第13篇

摘 要:如何加快农村的经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一直是困扰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对贵州农村经济现状分析,从人口、农业经营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当前贵州农村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几点思考。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多种经营;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89-01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3942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323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由于贵州山多地少、交通不畅;长期以来,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农业生产发展极为缓慢;农村人多地少,土地作物单一,交通、教育、医疗及思想观念仍较为滞后,仅农村的贫困人群就高达300万,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10%。因此,如何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面前的沉重课题。本文通过对贵州农村现状的分析阐述,在人口、农业经营模式及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上提出粗浅看法。

1 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为西南地区交通要道,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有着相对优越的区域发展优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一直是全国的贫困省。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收入仅2796.93元,大大低于4761元的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各省第30位,仅高于甘肃。总体来说,制约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区域内人口增长过速,素质偏低;农业经济基础脆弱;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与全面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等。

首先,贵州省作为一个农业贫困省,农村人口与全国比较,存在人口数量多、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轻、人口素质偏低和人员流动性大等严重问题。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全国城镇化水平为36.2%,贵州为14.5%,即贵州农村人口比重为8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1.7个百分点,说明贵州农村人口比重高数量多。从人群受教育情况看,“五普”时贵州文盲率为13.89%,比全国文盲率6.72%高出7.17个百分点,而贵州与全国比较,农村人口受教育比城镇人口受教育情况差距更大。

其次,贵州耕地面积约5724万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1.6%,其中一等耕地仅占耕地面积22%,可见耕地面积小、品质低为地区耕地一大特点。另外特殊的高原气候导致热量不足,农作物复种指数低,早、涝、雹灾频繁等原因,都使得农作物产量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再次,农村财政补贴匮乏致使技术无法提高,农用设备及各种物资的短缺,也是农业生产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重要原因,这也造成需要资金和技术投入的乡镇企业迟迟发展不起来,从而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同时,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也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由此可见,振兴农村经济是谋求贵州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农村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贵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贵州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问题。贵州农村人口一直存在基数大、比重大、结构轻、素质低和流动性大的特点。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避免在大基数上形成梯状递增。在人口素质问题上,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村农业技术人才。贵州地处偏远山区,严酷的自然环境要求开发者必须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能够超越传统小农经济局限性的眼光和经营魄力。但是现实状况却是现在的农村发展力量薄弱,缺乏大批有足够上进创新的能人。2002年底统计数字表明,贵州农村人口文盲、半文盲数占15岁以上人口比例为18.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7.11个百分点,在各省区中居第五位。因此,要改变劳动力需求和供应素质上的矛盾现状,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

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富余劳动力,改变以粮为纲的种植思维,将重心逐步转移到畜牧业和农村副业上;同时发展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鼓励和引导剩余劳动力向周边省区转移,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外输出剩余劳动力。

3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多种经营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多,可耕田土少,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贵州农业不能依赖于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应着眼于在稳定现有粮食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农村经营模式。

首先,可以通过:(1)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2)推广农业技术,培养农科人才;(3)选育良种,增强粮食抗病抗灾能力;(4)重点建设省内三大(黔北、黔中、黔东)粮食基地等步骤逐步稳定粮食生产。

其次,大力推广畜牧业产业发展。自1980年贵州省引进新西兰先进牧草配制技术以来,贵州省已建立人工草场300多万亩。已初步形成了以省为主体的草地畜牧业的科研基地、牧草种植生产基地、人才培训基地和技术辐射基地。丰沃的草场环境,强大的技术后备支持,都为贵州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畜牧业作为天时、地利、人和的贵州地区型产业,必将成为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投入重点转向经济作物的种植。黔东地区主要开发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黔南地区以烤烟、畜牧业为主;黔西地区配合六盘水煤矿基地开发,着力于生漆、桐油、水果等经济作物;黔北地区以油菜、烤烟种植为主,向外开拓茶叶、桐油和五倍子市场,利用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势与周边省市发展商贸往来。

4 稳固区域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环境

1986年中国大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成立,意在联合起来共谋振兴、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协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至今已举行了25次。近年来会议的重心都突显出贵州作为经济交通枢纽,对西南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贵州经济发展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也呈增长趋势。因此,贵州农业经济的开发与联合既要侧重于西南地区,又要加强与周边省市的经济往来,尤其是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更为迫切。

从地势分布上看,黔东地区是贵州与中部、东部地区联系的交通要道,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改变云贵信息闭塞落后的面貌;黔南地区与广西接壤,便于开展与沿海地区经济开发合作。在开发茶叶、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贸易的同时,应注意吸引沿海先进加工技术,为精加工打下基础;黔西地区的六盘水煤矿是我国重点煤炭基地,多年来一直为两广地区提供资源供应。介于资源优势,应以六盘水市开发为中心,以煤炭供应带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黔北地区临近四川,可利用长江水系,一方面促进与四川的贸易和合作;一方面引进中、东部技术和产品生产向国内市场进军。

当然,任何事物存在发展与其所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到农村经济问题。我们在合理利用区域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区域环境。贵州地处高原地形复杂,交通条件落后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交通条件是优化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贵州农村交通存在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大力改善现有的交通路线质量,加速技术改造,提高运营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改善运输装备,逐步更换一些落后破旧的运输工具。

贵州的农村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如何摆脱贫困的帽子,使贵州农村经济健康良性发展,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课题。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我们必须秉持以综合运动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事随时移,时移。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的今天,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广泛发展的横向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来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依赖于内部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外部区域经济的合作,才能走上农业兴邦的通途。

参考文献

[1]段进朋,高维岳.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创新的必要性[J].长安大学学报.

[2]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第14篇

1.1是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尤其是贫困地方经济,其经济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不多,支柱产业不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化程度低,经济规模小,经济发展现代化程度不高,经济分散,调整经济结构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之一。要抓好这项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步伐取决于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如果科技信息化发展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就会加快,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又会反过来加速科技信息化发展的步伐,这种速度作用于当地企业发展和经济活动中,就会大大提高当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整合发展,从而加快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西部经济跨越发展。

1.2是地方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转变的“参谋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是地方经济的最大特点,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经济极其粗放,高优农业、现代农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相当小。工业经济大部分是资源型工业,科技含量低、成本高、污染大、市场抗风险能力低。因此,发展高优农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科技型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是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地快速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这就从客观上要求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要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可靠的科技信息服务,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等信息的开发与推广工作,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为此,基层科技信息工作要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参与,提供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信息,做好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等工作的参谋,从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1.3是培育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器目前,各地都想在“十二五”规划开局阶段,在经济转变方面起好步、开好局。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强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毕节也不例外,政府把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来抓,加大项目引进和开发力度,尤其是积极探索培育和发展新技术产业。这客观上要求信息化工作必须有所作为,这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一定要进一步拓展视野,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使地方经济更好更快地实现跨越发展。

1.4是地方科技普及和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知识经济快速兴起,可持续发展战略普遍实施。要适应这个特点,加大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提高全民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全面、深入地普及科学技术。而要真正实现科技普及和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加速信息化发展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为此,地方科技情报信息部门应充分发挥具有充足科技信息来源的优势,发挥科技人员对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能力,有效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抓好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其中,重点是农村,要紧密配合宣传、农业等部门,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加大科技信息下乡宣传力度,提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层次。真正实现信息化助推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毕节市科技情报所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手机平台收集和传播各种市场或实用技术等信息,组织全所人员多人次利用“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及平时工作下乡期间到区内各乡镇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宣传,聘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培训和辅导,足迹遍布区内几十个乡镇,努力提高乡镇老百姓的科技信息意识。充分发挥了科技信息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催化作用。

2信息化推动地方经济跨越发展的举措

2.1加强科技情报信息队伍的建设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更多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但目前在基层科技部门从业人员中,情报信息专业的人才少之又少。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注重对现有人员的信息素质培养,突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从发展的角度看,要尽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情报信息人员,培训他们在不断加深对科技工作认识的同时,结合在工作实际中遇到的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所需人群,让科技情报信息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基层科技情报信息部门普遍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及其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充分发挥。面对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以及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所承担的职能和任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情报信息队伍。要做到这一点,对基层科技情报信息部门来说,必须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针,建立激励机制,在良好的人才使用机制下,引进一些高层次的人才。同时要重在培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在岗的科技情报信息工作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周期性地进行脱产或半脱产培训。

2.2加强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服务成效,除了人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有大量的、多渠道的、内容丰富的信息来源,同时要有畅通有效的传播渠道。这就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方式再现出来的信息资源。简而言之,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Internet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总和。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新型信息资源形式,具有形式多样、时效性、共享性强等显著优点,能满足用户各种需求。人们足不出户即可瞬时查阅各种最新信息,且成本低廉。我国信息化工作起步晚,尤其是落后地区的信息化基础更加薄弱,人才更加缺乏,这就要求必须加快网络化的进程,加强网络的使用,立足科技情报信息部门,开展社会协作,为社会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基层科技信息部门通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网络,近年来随着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西部地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也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基层特别是山区,经济欠发达,投入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资金很有限,现有的科技信息网络设备落后、网络面窄、信息传输渠道不畅通,不能适应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对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科技网络的综合功能,促进科技信息的网络化,建立先进的完善的科技信息网络,从而满足经济发展对科技信息需求。毕节市科技情报所从2006年以来,抓住国家对毕节试验区大力扶持的有利时机,通过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省、市级科研项目,先后建起了集网络、视频、短信、语音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毕节科技信息网”、“毕节试验区农村科技信息网”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依托,建起了金沙双兴、黔西韦寨等多个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示范站,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并聘请专家对农技人员和农民开展农技培训、进行远程视频和现场技术指导等,推动了区域产业发展。

2.3加强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推广应用。而目前基层科技信息的应用比较薄弱,对科技信息的利用一般仅仅局限于信息的传递,有什么信息就传递什么信息,要什么信息就找什么信息,很少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其价值。因此,基层科技信息部门必须加强这项工作,要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对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建立科技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科技项目数据库,对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项目开发利用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建立必要的试验基地,对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直接参与试验,得到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毕节市科技情报所近年来在开发科技信息资源方面的做法是通过组织市内农、林、牧、中药材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远程培训、网站培训、田间实地培训、到乡村示范点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培训,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区内专家编写实用技术或信息技术培训教材发放给农技人员和农户。先后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手册》、《抗旱救灾实用技术手册》、《信息服务宣传手册》、《经果林栽培技术》等资料。另外,与市委组织部远教办合作,通过市科技情报所的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手机短信平台向种养大户发送技术、市场类信息,使各种技术信息资源能高效快速地传送到农民手中,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整合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能力

当前,由于信息化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信息机构应运而生。然而,由于很多信息机构先天基础设施落后,科技信息人才储备不足,且在现行体制下,受利益分配关系的驱使,在开展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各自为阵,各部门(行业)之间没有建立健全的共享机制,各部门(行业)各自开发自己的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产品严重重复,不足与闲置并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能形成规模优势和效益,在实施信息化服务时难以取得理想和预期的效果。因此,科技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机构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各种信息机构应面向市场,打破各自为阵的传统体制,在机构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资源共享。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政府扶持下,面向全社会积极开展公益性情报信息服务。其次,要适时引入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从整体上加强人员的聘用和监管,提高现有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挖掘现有人员的潜力,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后,大力整合各信息部门的数据库资源。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整合信息资源,将采集的信息整理、序化,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信息分散的特点,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对分散的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调控,以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形成全面、系统、多方位、深层次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4结束语

第15篇

我国土壤污染来源比较广泛,但以工业、农药污染为主。数据显示,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吨,2008年上升至173万吨。过多地使用农药不仅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增加,影响食品安全,更加剧了土壤污染,使土地的质量下降。

2绿色农业的含义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其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态的修复,更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黑色农业”这种经营方式往往高度依赖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不但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而发展绿色农业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绿色农业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

3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绿色农业”需要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设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农产品生产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因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难关

绿色农业是在先进技术指导下进行生产的农业,在保障农产品高质高产的同时,还必须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可持续的生产,因而对农业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例如农业新品种的培育、新型肥料、新型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研发以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技术的研究。

3.2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

绿色农业,作为一个引领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完善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可供实践操作的技术体系与标准体系,否则就难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因此,需要借鉴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模式以及世界农业标准化的经验,吸收一切先进成果,将有利于绿色农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规范化,建立并完善绿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包括产地环境标准、原产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后加工与包装标准等,从而提高科技成果对绿色农业的贡献率,提高绿色农业的科技含量,并确保绿色农业体系的产品质量安全。

3.3做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总结并推广绿色农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