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书法教育的作用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书法训练;特殊儿童
对特殊儿童的书法训练是特殊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自接手我班以来,我对我们班的特殊儿童进行了书法训练,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点书法运作训练的作用。
一、书法训练有利于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爱国主义又是必须放在首位的。它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也是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对特殊儿童来讲,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某些缺陷,使其在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较正常的儿童弱得多。只通过单一形式的空洞说教、读报纸、听新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特殊儿童不乐于接收,也难以接受,很难达到其教育目的。只有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直观形象的手段才能吸引特殊儿童,激起他们的兴趣。书法是我们国家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标志,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难以达到的“国粹”。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书法、欣赏书法,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到祖国的伟大且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从而激发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书法训练与汉字教学相辅相承
学习书法要有牢固的汉字知识,而书法的学习又是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有力手段,二者具有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我们知道,特殊儿童有注意力不集中、知觉速度慢、范围狭窄、记忆力差、容易遗忘等特征。对他们的教育方法必须是生动、形象、直观、多样,做到教中有学、学中有玩。让学生拿起毛笔,通过手的触觉、眼的观察、直接书写,手眼并用,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既容易做到,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写好字,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再教学生写好五种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和笔顺规则,调动他们的写字积极性。当学生开始写合体字时,我要求学生在米字格中间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匀称,布局合理。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字型,该怎样搭配才能使写出来的字规范、整齐、结构紧凑。例如,写“告”字时,教学生记忆“一口咬断牛尾巴”;写“想”字时,把它分成“木”、“目”、“心”三部分来写。这样,把复杂的字简单化、抽象的字趣味化,使学生容易识别和记忆,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每次课教学生写的字不宜过多,否则会顾此失彼。
三、书法训练有利于矫正缺陷,培养学生意志
所谓的书法治疗就是利用书法或与书法相关的活动作为治疗媒介,以增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从大脑发展运动的规律看,动则快,静则慢,用则灵,废则退,脑子越用越灵,脑细胞发展就越快,学书法,五指执笔法对学生五指的运动及分工作了具体要求:用大拇指腹紧贴笔内侧;用食指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外侧;用中指的第一、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外侧;用无名指第一、二节弯曲的背部紧贴笔管,向外推挡;小指衬托在无名指下加一把劲,称为“抵”。五指分开来说,其作用就是按、押、钩、揭、抵。通过手部小肌肉的活动刺激神经末梢,发展特殊儿童手的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促进大脑相应部位的发展。在练习书法时,要求学生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能促使其手眼协调,手脑并用,保持平衡。由于书法练习有一定的枯燥性,所以没有顽强的意志是坚持不了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给他们讲海伦、张海迪等名人的事迹,讲古今许多卓越的书法家孜孜不倦练字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表扬为主增强其学习信心,培养他们克服困难、承受困难的能力。通过书法教学和书法运作训练治疗,提高了智力残疾学生对书法运作的兴趣和技巧并进一步使其心、身状态得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各种心理缺陷,增强各种心理能力。
四、书法训练有利于提高审美意识,培养一技之长
关键词:书法;教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157-01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汉字都积淀着中华文化精髓,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可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书法教育改革已成了时代的呐喊和教育的主旋律。在小学生中开展书法教育,既是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学生书写水平的锻炼,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想象力,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艺术想象力
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曾说:讲中国文化史,不能忘记了中国的茶;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汉字是书面传递信息的媒体,蕴含着审美价值,传承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它与汉语同为中华民族的根。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可以收到育德、固知、启智、养心、修性、健体、审美等功效,这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对小学生进行书法艺术教育,体味书法艺术的深厚魅力,在培养小学生艺术审美兴趣、提高艺术想象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是培养其艺术情操和艺术修养的一大措施。
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熔文学、诗歌、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等各种艺术趣味于一炉,集艺术的共性美和自身的个性美于一身。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一旦了解了书法艺术的本质,理解了书法欣赏的方法,掌握了书法创作的特点,便能从书法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教育中学生通过笔墨的自由挥动,充分领会各种不同笔法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从而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例如书法艺术内的线条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线条力度的刚与柔;横竖的曲与伸;笔画间的异同;笔锋的隐与显;以及运笔的疾与徐;提按和轻与重;体态的动与静等等,皆会产生出各自不同的韵律感与节奏,能使学生从中产生美感和灵活运用手指手腕的快乐感觉。
二、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民族文化素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提高小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则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以不断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书法教育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训练,更深的是传统文化魅力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学生在不间断的书法练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天分与活力将被激发,意志毅力得到锻炼,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力会不断增强,并从中体会写好汉字的荣耀和尊严,从而树立汉字具有国家形象标志的意识。
书法作品的内容一般都是琅琅上口的文学作品,如唐诗宋词、格言警句等,学生通过书写这些内容,可以使其受到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提高其爱国情感和人品修养。书法是象形文字特有的艺术,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佳作如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增添了特色。所以学习书法,发扬国粹,有益于增强民族情节和爱国感情。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和“以形表意”的文字系统,字的点画、部件和组合结构,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从字里领悟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智慧,从字里想象文字被创造形成的美丽情境,从而增强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书法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历代的书论都很强调书法家的人格,练习的人也很重视对法帖的选择。在书法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引导学生向人书俱佳的书家学习,可以陶冶性情、锤炼品格,不断提高人品修养。
三、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智力水平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书法;方法;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79-02
当代社会书法艺术的殿堂并非象牙塔、世外桃源,种种思潮给书法者带来了很大影响,以致削弱了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使书法步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冷静地思考,不要让书法成为怀着乡愁去寻找生存的苦旅,要为书法搭建一个宁静的家园。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张信认为,面对上海市百万名中小学生,现有的书法专职教师只是杯水车薪。当务之急是让书法课尽快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必须学好的必修课。
一、熟练掌握汉字书写的技法
欧阳中石先生说:把字写好,远不止艺术美观的需求;更有意义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字,认知汉字。在弘扬中华文化上,有着更深远、更厚实的意义。对于字体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来说,书法学习会比成年人容易些。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态度,在一定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并不是件难事。
1.注重汉字结构。怎样让大学生练好字呢?我的经验是:首先必须使他们完全忘掉以前的字体,从零开始,注重点划与结构的练习。在学习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刚开始几天进步还快,但过一个时期反到觉得越写越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时要沉住气,继续练下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能走出困境而步入正轨。
2.注重书写过程。在练习、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个步骤,才能熟练掌握书写技能。要提高书写技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例如:书写工具的选择、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书写时还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不能一曝十寒,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学会对书法作品的欣赏
文字的功能一般都是工具性的,但几乎只有包括汉字的汉藏语系还有其艺术性,所以我们可以有书法这一门课,而这门课在印欧语系里是没有的。汉字具有极大艺术性是因为汉字的图画性,图画必须具有美感。书法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每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一场美的盛宴。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获得一些美的知识,产生喜悦和爱好,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能力。在笔还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领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写字、练字。练字不但可以提高你的面子,最重要的是,可以怡情养性。如何提高大学生对汉字的欣赏水平呢?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坚持练字,持之以恒。练字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这是必须承认的,尤其是开始的时候。这一竖怎么也写不直,这一横怎么也写不平,真的很让人抓狂。这个过程很痛苦,但是,坚持下来的人都会认同,如果心平气和地写,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字写好。在这个过程中,历练的不仅仅是字,而是一个人的心境。练字可以练人,而且,随着字写得越来越好,对文字的鉴赏能力也会随着写字这个过程的体会得到提升。
2.多看书法作品,辅以文字的理论。如果仅仅只是写,或许可以达到一定的鉴赏水平,但是,对于真正艺术品的鉴赏还是不够的,毕竟我们大多数人练字,是把字写好看端正。而艺术作品,很多时候不是用“好看端正”去衡量的。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去观赏一些书法作品,同时阅读一些有关文字的书籍。没有必要看很艰涩深奥的,通俗的就可以。毕竟,从最势利的角度来说,这个也是一种谈资。学生在“看字”的过程中慢慢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逐渐激发出愿意学习写字的兴趣,逐步达到提高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与鉴赏能力的目的。因此,学会欣赏美、表现美,有助于书法作品的书写,不但可以使练字这个看似乏味的过程变得有趣,而且可以在研究写字技巧的时候提升自己对文字的鉴赏能力。
三、领悟书法内涵
“字是一个人的外表,从一个字上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用指尖在键盘上舞蹈“写”出来的字,而忘记了如何用笔杆去写字。尤其是如今的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否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写字是很重要的!
1.领悟书法蕴含的哲思情理。书法与文学、美学、哲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书法学习,既可以让大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又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从古至今,多少书法家为我们留下了高山仰止的人格形象。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使大学生的意识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从根本上讲,书法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老辣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书品即人品”表达了书法对人拥有高雅的格调、审美的情趣、纯洁的心灵,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书法可以活跃思维,并能培养人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学生学习书法可以提升自身气质,塑造完美人格。尤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小学老师,更应树立起学习书法的信心与决心,肩负起传承书法艺术的重任。书法教育的作用还体现在它能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观察力、模仿力、关注力、艺术鉴赏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情操,提高自身教师技能,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书法这门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艺术。
2.领悟书法中的文化精髓涵。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纵观书法发展的历史,从殷商的甲骨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发展变化的,体现出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绘画大师毕加索说: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要继承和弘扬这门古老的艺术,就必须重视书法教育。教师的示范可以形成对学生感官的直接刺激,教师的一手好字会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尊重,从而喜欢上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工工整整的书写汉字,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模仿教师写字,可以进一步感受中国汉字的美,从而提升对写字的兴趣。写字不仅要把字写工整,更要符合汉字的结构要求及审美要求,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各个比划的不同特点、各个偏旁部首的书写方法不同,汉字的不同结构要求、同类汉字的书写共同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养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以达到学生的有效自学。写字本身就是相对枯燥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到无聊,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使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写字的乐趣。书法是我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荟萃了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书法艺术中包涵的“以和为贵”的价值理念,是消除现代文明造成的心理失衡,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用和暖之风,徐徐入怀,沁人心脾,用《兰亭》之飘逸脱俗之美体验“无形而具图画之灿烂,无声而具音乐之和谐”。
四、为基础教育输送书法教育师资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在2011年8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及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书法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教育督导部门要把书法课开设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专项内容。
1.小学书法教学师资匮乏导致的尴尬局面。书法家苏士澍说: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国人的根在汉字里,如果青少年不懂得、不热爱汉字,中国的未来令人担忧。但自《意见》出台以来,书法进课堂却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北京市西城区福绥境小学刘老师称,虽然学校每周都有书法课,但学校没有专职书法教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一位老师称,学校对教师硬笔书法水平有要求,学生中也有书法兴趣小组,但没有专职书法教师……有的学校在全校范围挑选写字略好的老师勉强凑齐书法教学师资,但这些老师大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对书法的书写技巧、书法作品的鉴赏、书法的理论和发展史并不太了解,也基本是在本专业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兼任书法教学。因此,这样的书法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可能由于教师缺乏书法的专业知识而对学生产生误导。当然,在这种局面之下,中小学的书法教学也难以建构学科体系。
2.小学教师职后培训良莠不齐,职前教育迫在眉睫。一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开展对中小学教师的书法培训,但由于培训较短,以及教师书法基础的参差不齐等诸多原因,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长远来看,缓解书法教师匮乏状况,突破中小学书法教学的制约瓶颈,师范类高校应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让书法课尽快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须掌握的技能。
“丰满”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汉字艺术走进课堂教学,使《纲要》发挥最大的实际作用,这些问题日益成为致力于中华文化教育与传承的师范院校师生共同热议的话题和研究的方向。高校师范专业开设书法必修课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汉字书写的重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为基础教育提供可利用的书法教育教学师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书法艺术教育;小学生;品格养成;作用
一引言
我们从小就知道“字如其人”这一词,我国自古就有字如其人这一说法,意思是书写行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绪、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书法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正确合理的书法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小学都开始重视书法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书法字形,更是通过书法理论的阐述让学生明白字如其人的真正道理。
二人格与书法
自古以来,我国国人就十分重视书法的练习,我们从小都被教导好好练字、字如其人。书法是文化知识的基础,当书法被赋予了文化底蕴之后,书法的层次就会更高,练习书法修身养性,在一种安静平和的内心世界中,让灵魂得到升华。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有修习书法的习惯,这也可以看出书法的重要性[1]。书法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等等,可以说书法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当书法艺术到了一个深的层次的时候,可以将作者的内在品质用特殊的形式表现出来。好的书法家能够做到心手合一,虽然说书法不能将人的内涵全部体现出来,但是能够体现一个人最根本的人格。书法艺术是书法家精神世界的体现,能够感染他人,有比较强的概括性,书法不仅能表现出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技巧熟练度,还可以承载艺术信息以及品格,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小学生的品格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其品格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潜移默化,让他们自己体会到品格的重要性以及魅力,通过书法教育,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小学生刚开始练习书法的时候,每一笔画的长度、字形结构的疏密等等都是完全仿造字帖,熟练之后,每个人的字都会有所变化,通过字体就能反映出学生的思维。在书法之中,作者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感情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融合进去,用一种抽象艺术来表达独特的意向。书法艺术教育就是让学生们学会品味在书法中蕴含的这些东西,并逐渐的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精神得到丰富,书法特有的文化内涵会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品格,以达到培养品格的目的。
三书法教育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
书法作为我国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用书法艺术教育来培养小学生的人格是小学书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格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实施,书法特有的内涵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人格的养成,以下是书法在小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作用[2-3]。
(一)细心
自古以来,我国很多国人都修习书法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书法艺术中的内涵和精神已经十分丰富。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细心的学习,深刻的体会。书法的风格多种多样,有笔意瘦挺,体势劲媚的,有放而不流,拘而不拙的,有八方平正,翰墨洒脱的,但是这些书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论何种气象,在进行书法的时候,必须细心运意,集中精神,如果不能细心的练习书法,那么无论何种风格的字体,都无法体会到其精髓,练习好。在每次下笔之前,练习者必须细心地体会,在心中仔细的描摹一遍,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下笔,这是练习书法最基本的要求,书法对于细节的要求很高,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可能影响到书法整体的风韵,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细心的品质会得到很好的锻炼,会锻炼他们仔细观察,细心思考的能力。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就需要细心地观察书法的特点,仔细的体会书法的内涵,如果不能做到细心,那么学生一定练习不好书法,所以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会越来越细心[4]。
(二)耐心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的书写很久,如果没有耐心,学生就不能沉下心来写字,耐心是进行深度探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的沉下心来,内心逐渐平静,耐性有所提升。流传至今的很多古人名句都强调了心静的作用,如果不能心静,那么就不能更好的进行身心的调动,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从书法的风格样式就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耐心练习,如果书法沉稳有力,那么写字者定能够耐心练习的,如果书法轻浮不沉着,那么写字者肯定是缺乏耐心的。练习书法需要长时间的在桌子前保持比较小的动作幅度,心神安宁的慢慢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耐心会得到锻炼。
(三)恒心
古人云:“书无百日功”,意思就是想要练习好书法,需要长期的坚持,短时间内是不可能速成取得很好的效果的。我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书法,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练就一手精妙绝伦的书法,这需要极大地恒心与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联系好书法的。因此,书法艺术教育能够锻炼小学生的恒心[5]。
(四)拓宽艺术视野,提高鉴赏水平
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格特点也是不同的,书法的风格和内容与其所产生个发展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其所处的朝代背景,能够使学生的历史知识更加丰富。书法发展有一明两暗三条线路,然后也受到了朝代的影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先秦尚象、秦汉尚势、魏晋尚韵、南北朝尚神、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仆、今尚形。在书法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在讲述书法的历史背景的时候,不要将书法的历史讲的与朝代历史简单的重合,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欣赏观,结合书法的背景深入的了解书法,体会书法的深厚底蕴,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到书法的内涵。在书法艺术教育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书法作品进行品鉴和鉴别,对书法作品的真伪、优劣、功过等进行评价,学会鉴别书法的价值,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让学生的审美观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回受到陶冶,书法独有的内涵会使学生深刻得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潜移默化的时学生打好品格基础。
(五)至理明心、人书俱佳
我国书法史上有很多名人大家,其作品风格迥异,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性情品质,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书法艺术教育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体会书法所包含的精神,让学生拥有自己品味书法的能力。书法与一个人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书法是一个人深刻内涵的体现,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其字体也有很大的不同。能够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其书法技巧的高超,更是因为书法作品蕴含的精神以及其作者本身的风骨。书法结合了一个人的内心与外在,体现了人的精神世界,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书法艺术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强调这一点,不仅仅让学生学习书法的行,更要让学生学习书法的神,心正则笔正,立品应为先,学生正确的练习书法,能够有效的学习书法大家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品格基础[6]。
(六)下笔不苟、精益求精
练习书法离不开笔墨纸砚,漫漫历史长河中关于笔墨纸砚的典故知识也有很多,在练习书法之前,学生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小学生自己的鉴别能力还比较弱,教师应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书法工具以及临摹字帖。教师应该让学生静下心来,排除心中的杂念,专心、细心的书法,细致入微的观察书法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书法笔画的提按、顿挫、轻重、徐急、藏露、方圆、曲直,用墨的干湿、浓淡,结构中点画合理搭配、偏旁比例等等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练习中逐渐的熟悉、体会,技巧越来越熟练,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单调的,长期练习书法,学生意志力将会更加坚强,形成,细致认真,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四结语
通过书法教育,不仅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将书法文化发扬光大,更对小学生的新型品格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小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不仅仅停留在书法表面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书法,通过书法学习优秀的品质,实现人格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羽.书法艺术教育在学生品格养成中的价值探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10):96-98.
[2]周沃涛.实施书法艺术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校园旬刊,2016,(2):12-13.
[3]达彦生,和清.浅析高校非专业书法艺术教育的功能[J].知识经济,2014,(12):137-138.
[4]林婥琴.现代书法艺术教育的价值嬗变——以小学书法艺术教育为研究视阈[J].艺术探索,2014,(2):60-61.
[5]闫生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课程在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1):34-35.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人和教育人,学生的成长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追求。所以教师在硬笔书法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写字技能上,而应立足于更高的层面上来思考:硬笔书法教学,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初步艺术实践。通过硬笔书法教学,应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书写技能的同时,其观察力、思维力、模仿力、意志力、审美能力等全方位的素质也得到锻炼与开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硬笔书法教学处于一种单一的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模式当中,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写字课成了机械
单调的训练课,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以致养成了不爱动脑、依赖教师的习惯。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遏制,尤其对高年级有一定书写基础的学生束缚则更大,严重阻碍了艺术教学的发展。
随着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普及深入,越来越多的书法教师已经认识到,硬笔书法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培养学生素质而不单纯是训练技能,不能只留心点画细节的精确周到而忽视对小学生进行艺术审美的培养。一味强调技法训练,对孩子写字有用,但对学习书法艺术和培养审美能力却无多大的积极意义,甚至有时是背道而驰的。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以观察、思考、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规律、训练技能,其乐无穷,体验深刻,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硬笔书法有了兴趣,学习训练中注意力就能集中和持久,容易保持学习的劲头。科学证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较短暂,只有20分钟左右,但其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兴趣提高了,这个时间段则可以大大延长。孩子先静坐1分钟再开始上课,然后教师用几分钟时间调节学生的思维,讲述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书家趣闻及传奇等,不但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还可以使他们不断受到书法的熏陶。这样,就能非常容易地进入这一课的学习训练,得到预期效果。
俗话说:“爱吃三分补。”学生选择一本其喜爱的风格的字帖可以事半功倍,当然字帖的质量和书写水平肯定是要好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三、读议结合,临摹相间
“读”,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字、读帖,理解其用笔特征、结构规律、整体风格等。“读”这一过程不可忽视,它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问题意识的重要环节。“议”,就是讨论、解决疑难问题。“议”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理性认识、审美能力的提高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的质量。
临摹,可分为临和摹。辅导小学生临帖,可采取“先整后零”的方法,即先全篇临写,把其中经常写不好的字挑出来,细心比照,多次临摹,直到写像为止。实践证明,孩子通篇临习可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使其萌生一种“再临摹一遍”的动力。通过对运笔起、行、收的慢慢体会,结合实际书写,直到熟练掌握。
对基础好的学生,“法”的灵活运用是关键。因为结构规律和用笔方法均有一定的固定性,但在具体的操作运用时却是可变的,如果能在具体书写中注意到这一点,发挥孩童的丰富想象力,很可能取得天真烂漫的艺术美感,将孩童的内在世界心灵性情、精神气质展现于人们的面前。
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还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使单调枯燥的汉字变成一幅幅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的画面,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笔画特征、结构特点及书写规律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多从实践入手,把晦涩的规律形象化、直观化,如“轻重缓急”、“一波三折”等运笔过程,孩子们一般很难把握,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其完整理解运笔的轨迹,这样就容易掌握多了。
四、自我评价,协调发展
“评”,就是讲评,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懂得的规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学生对作业练习的优、缺点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的总评、激励来完成,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努力。这一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再认识的过程,要通过“评”使学生加深记忆,得到升华,获得发展。
展示、讲评小学生的作业,不但可以使作者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满招损,谦受益”,而且对其他学生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美术教育;
一、书法教育的现状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1. 书法教育的现状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中的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较高的文化价值。以往,在固有教育思维的影响下,书法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部分学生的书写水平和书法鉴赏能力不足。这不仅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中小学书法教育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从2013年春季开始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学生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1]。由此可见,书法教育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目前,大部分学校对于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已经明显提高,但是部分学校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书法课程教学往往由学校的其他学科教师负责,而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书法的实际体验。部分教师的书法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过于追求学生书法技能水平的提升,没有较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历史文化学习、掌握书法[2],这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如果教师将书法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体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悟书法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传达的情感态度,则更有益于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2. 书法与美术教育的关联性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这段文字从艺术表现上谈论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其实中国古代的汉字就极具艺术性,如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字形就像图画一样,包含美的元素。由此可见,书法和绘画在很早之前就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书法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美术形式。创作者运用特定的工具材料(毛笔、宣纸、墨等)创造性地书写汉字,可以表达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趣。创作者运用不同的书写技法、墨法和章法,会产生不同的形式美感。书法兼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同时体现创造性、实践性,这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征相似。同时,书法教学主要由临摹和创作两部分组成,这与美术教学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推动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将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发挥二者的优势,更有利于现代美术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二、书法学习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美术教育都需要新鲜的血液,以适应时代的蓬勃发展。中国以往的美术基础教学方式以素描、水粉为主,追求具象而形似的绘画效果,美术教学较为理性,相对缺乏对学生自我意识与情感的培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美术教学体系,发挥二者的优势,能进一步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书法艺术历经不同朝代的变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书法一直是文人墨客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真实思想的艺术形式,是能表达传统文化意境和民族情操的艺术。将书法艺术的元素注入现代美术教育,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教育模式。
2. 有利于学生理解美术基础知识,增强艺术表现力
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如篆书的“横平竖直”、隶书的“蚕头燕尾”、楷书的“外拓内擫”、行草的“笔断意连”等,这些都是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技法。教师在书法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点和线的感悟力,有利于学生对点、线、面等美术造型基本要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美术表现力。
在笔墨技法上,书法与国画有很多相通之处。二者运用的工具相同,在笔墨表现上是一致的。书法注重笔法、章法、结体以及墨法,即运笔时的提按、平动、绞转,墨色的干湿浓淡,字体的间架结构,字与字之间的距离、留白,等等。这些技法都可以被运用于美术创作,丰富艺术表现手段。
3. 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增强文化自信
书法世界丰富多彩,不同字体有不同的特征和韵味,如,楷书字体方正、规矩严谨,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等等。不同书法家的字也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的浑厚,有的古拙,有的庄重,有的柔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选择一种或多种字体临摹和创作,如,个性严谨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宝塔碑》和《九成宫醴泉铭》,个性活泼的学生可学习《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等。这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艺术个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
书法被认为是最抽象、最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之一,书法作品往往蕴含着创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碑帖风格也各不相同,不仅有常见的五大字体,而且有“瘦金书”“台阁体”“飞白书”等丰富的书体。每一个时期都有其正统的“官方字体”,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差异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可以了解到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体悟经典书法作品中书法家的真挚情感和人生态度。如,颜真卿《祭侄文稿》(图1)中的家国情怀、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放浪形骸、苏轼《寒食帖》中的豁达大度等,无不体现出艺术家的性格和精神品质。学生通过临习这些经典作品,结合教师的讲解,可以感受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推动书法艺术融入美术教育的策略
1. 重视书法教学,推动书法艺术进入美术课堂
2011年,《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部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开展受限,书法课程教学质量不佳,以致部分学生接触书法的机会较少,书写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书法教学不仅包括技法上的训练,而且渗透着德育、美育、素质教育。书法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若不重视书法教育,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书法教育,重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要推动书法教学融入美术教学,学校可设置专门的书法基地,引进优秀的专业书法教师,以此提高书法教学质量。教师可结合先进、科学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得感悟,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 创新课程设计,应用多平台教学方式
以往的书法技能训练较为枯燥,学生容易丧失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将书法和美术相结合,创新课程设计,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在教授小学三年级美术课程《中国龙》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小篆的“龙”字,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字,再写出行书和草书的“龙”,告诉学生这是同一个字,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用图片展示龙身体的各个部位,与相应的动物形象展开对比,并用楷书写出课程的主题。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龙”字的演变过程,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书法鉴赏课程中,教师也可以使用慕课教学方式,用动画模拟汉字的演变历程,以视频展示书法家的成长故事,如欧阳询“流连观碑”、颜真卿“拜师学书”等。这样,学生可从故事中感悟书法家的人格魅力,与书法作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提升书法鉴赏能力和书写水平。
3. 开发书法特色校本课程,开展课外书法活动,营造书法学习氛围
目前中小学有指定的书法教材,但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的每一名学生。为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开设书法特色课程,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除了开发校本课程,学校还可以在每个年级开展“一笔一画写人生”的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每天的书写练习提高书写水平,从写好字、做好人入手提升道德修养。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书法教育特色活动,如书法现场比赛、师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并在校园中展示名家经典楹联书法作品和师生书法作品,创设书法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书法、用书法[3]。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书法专家学者到校为师生授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书写意识和能力。学校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建设以书法特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结语
将书法艺术融入现代美术教育,不仅能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元素,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美术教师在提升美术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多学习书法知识,巧妙推进书法与美术的整合,促进现代美术教育发展,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艺术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为了能够帮助孩子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更加的优秀,很多家长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加的关注学生艺术气息的培养。因此,各类书法、绘画、舞蹈等特长班是生意火爆。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接班人,其综合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我国的综合实力的提升,因此,近些年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高校要进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并且,将艺术教育充分的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过程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艺术教育是学生在整个教育阶段中不可替代的,是其他类型的教育工作无法实现的。通过对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的深入分析,充分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
从小到大,美术课都是不可缺少的,美育是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育则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得以实现的。艺术教育在诸多的教育形式中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使人格得到美好熏陶,使得人们更加的健康与美丽。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感受美感的存在,接触高雅的艺术,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水平,摒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品质。
(二)艺术有利于人的情感培养
艺术作为一种高雅的事物,在我国古代都是那些王公贵族所追捧的东西,主要是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对于当时的老百姓而言,就是一种奢侈品。时代的进步,让艺术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并且,在人的情感培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出人的坚强意志,更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们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并且,对现实中的情感、观点和看法进行独特的判断。
由于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一种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充分的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感,并真实的体会出其中表达的情感。因此,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人的社会适应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变得紧张而忙碌,竞争压力日趋严重,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急于解决的重要问题。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进行的。在艺术活动中折射出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又不乏有其个性张扬,在艺术实践和情感的表露中互相认识、相互合作,成为交流的重要形式。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将人的烦恼、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解脱出来,是亲和、亲情、友情的纽带,创造其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增进人的情感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使之适应社会。
二、艺术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艺术教育的价值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地位日益凸显出来。在实施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价值得以实现,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发挥艺术的认识功能。艺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能动的反映,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有助于人的智能的形成,情感的发展,意志的培养,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所需知识的了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要发挥艺术的教育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单纯的说教,是通过其形象的感染力体现教育的功能。艺术教育发挥了形象性、直观性、情感性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美的形象与内容的统一,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成为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有助于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小结
时代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从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进行衡量。艺术是全世界各国都认可的一种高雅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志。因此,艺术教育在对全民的教育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创新思想,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审美理念。并且,对于我国的未来精神文明建设将会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用.基于“艺术批评”的高校艺术教育策略探微——乔治·吉伊根艺术教育理念的启示[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04
[2] 王立源.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对当今高师艺术教育的启示[J].黄河之声,2010,05
[3] 许蕾.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关键词:书法;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作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57-02
现代的语文教学,由于拥有了更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因而语文课堂比以前更加的丰富多彩了。可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却还是让人担忧,担忧的不是现在的孩子学习知识的兴趣,而是老师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是教孩子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让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中国传统的书法是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平静心境,更能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语文课堂上融汇书法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的传统书法来接触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
一、传统书法的意义
书法被称为我国的国粹,是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之后的作品。书法最重要的是它的内涵,只从表面上来讲并没有什么难度。俗语常说:“字如其人”,这就从侧面反映了书法的真正意义是培养我们的心性,并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地锻炼与巩固。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传统书法之所以可以流传至今,一定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所在。古代大家流传下来的书法字画等到了现在都成了价值连城的珍宝,原因很简单,就是它的文化魅力。一个人的书法结合了体现他思想魅力的诗词作品以及体现他人格魅力的字迹。这种结合对别人往往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不管作者是想通过诗词表达他怀才不遇的悲戚、不重名利的豁达,还是想通过他的字迹向我们表达他的洒脱与豪放不羁,我们都可以仅通过他的一幅书法作品强烈的感知到,并受到感染。
二、关于传统书法
谈到书法,自然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毛笔最早起源于夏商时期,种类有硬毫和软毫;书写过程中,墨是十分重要的,运用起来也挺难。墨法的运用就是书法体现其艺术效果的关键;纸是我们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纸张的好坏评价主要靠其吸墨水平以及纸张的光滑度;砚大约是起源于殷商时期,用来磨墨。砚比较注重质地,研磨的时候水分挥发的慢并且出墨快的砚质量就是比较好的了。
书法有着非常突出的艺术美,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可以调动观赏者的自身积极性,让自己的思想高度不断地向作者靠近,从而推动其自身内涵的上升。
当然,我们不必这么严格的遵守古人的书写规则,毕竟现在笔墨纸砚并不是很容易买到的东西。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学生只需要买一只毛笔和现代的黑墨水就行了。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可以接触到我们国家流传下来的国粹,锻炼学生的心性以及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只要能让他们得到好的文化熏陶,别的不用太苛求。
三、书法兴趣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情感的交流。书法教学非常的灵活,学生在书法练习的时候彼此间可以互相指导与模仿,而老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教,这无形中增加了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而静下心来练习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与古人的思想交流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所写的字体、诗文中,感知到先人的思想。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具体描述,只能通过感知来了解。但就是这些无法表达的感知,反而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大的触动。这些触动可以让学生不自觉的学习作者的思想高度,这些对于我们学生拥有更好的性格与品行。而这些感知,一定会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的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2、记忆更加深刻。不管做什么事情,专注度越高,你对它的记忆就会越深刻。书法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将知识记忆得更加的深刻。
3、宁静致远,得以成才。我们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一些厌学的学生,“待优生”来讲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业对人生丧失信心,我书写的“开神洲千秋伟业,展华夏万古雄风”对联给了他们以鼓励,使他们看到了前进路上的曙光,解决了学生“静”下心来的问题。然后再去励志,再去成才,再去完成学业,不致辍学。提高了巩固率。
4、我书写的大中堂“福、寿、龙、虎”,“福星高照”等作品闻名遐迩,不但学生受到了熏陶,还提高了教师本人的社会知名度。
5、可以使学生在书法活动中,在轻松的享受中,快乐地学习语文,根据现在的中考,高考语文考试试卷分析,书法在中考中一般占5%,在高考中占2%至5%,而且在省市书法参赛中得名次奖者,还可加分,总之书法在现代教育中,确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书法涉及到婚、丧、嫁、娶的内容;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语文课本中根本“学不到”而社会上又普遍“用得着”的实用知识。
7、书法涉及文字学知识和历史、地理、礼貌用语等知识,又使学生受到了文明礼貌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兴趣。
8、今年初三毕业时我给同学们写了一幅字“放飞青想,书写人生华章”既对他们的中考作文“我的梦想”有所帮助、又对他们的人生有所益。
四、结束语
语文教材上有很多的优美诗词,清雅的或激昂的。这些凝结了先人思想精华的诗词本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美不胜收。可是评价机制的制约让学生们不得不通过单调背牢这些古诗词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让这些民族传承几千年的东西就此遗落。虽然我们不能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创作诗词,可是我们可以让学生适当的学习一下书法,如上所述,毕竟书法与现代语文教学的结合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教师可以根据日常的教学任务,合理的将书法渗入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不仅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更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更多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我相信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们的心性一定可以得到锻炼,会让他们的一生都受益匪浅。而灵活的教学方法,也一定可以让学生们语文课堂更加绚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路毓贤.中国传统书法的人文本质[J].唐都学刊.2012.(5).
[2] 明 辉.浅谈中国传统书法的审美范式[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068―01
特殊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十分独特的一类教育形式,由于特殊教育的受众在生理或者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特殊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与常规教育相比都有较大差异。特殊教育的目的往往不在于教授知识的深度,而关注于特殊教育群体精神和心理上的变化,致力打开特殊教育群体心扉,扫除其心理阴影和障碍,能够走出阴霾,更好地融入到与周围人之间,进行较为正常的社会生活。
在缓解精神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或是改观心理状态等方面,美术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在压力不断增大的现代社会,美术艺术已经成为了社会人群放松身心、愉悦心灵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这恰好和特殊教育的教学要求不谋而合。正是由于此,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逐渐受到了特殊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人们也发现了美术教学对于抚慰心灵、释放心理压力的明显作用。关于特殊教育中的美术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特殊教育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1.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与其他教学形式相比,美术教学在形象性和生动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对于聋哑儿童,由于其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受到较大的限制,于是视觉感知便成为其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而美术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片的形式来讲述相关的知识,一个个的画面有效地弥补了聋哑儿童听觉上的不足。不仅如此,当学生想和周围人或是老师交流、沟通甚至是讨论时,除了传统的哑语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大丰富了聋哑儿童的表达方式,也加强了他们与正常人群沟通的能力。
2.良好的心理教育功能。众所周知,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很容易引起观赏者的共鸣,进而进行发散式联想,对其心灵产生影响甚至是震撼。特殊教育受众是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生理心理上的缺陷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自闭症、妄想症等等。在这样心理因素的影响之下,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要大打折扣,而美术教学可以展示大量表现真、善、美元素的作品,教师可以以这些作品为突破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美好且积极向上的方面。
3.有效地多感官协同训练。美术教育一般包括了赏析和创作两个部分的内容,而当中又涉及到色彩、搭配、比例、构图等一系列的因素,通过赏析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表达能力,而创作更可以将学生的手、脑等多个部位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对于智力有缺陷的学生,这些训练对于开发其智力和激活大脑部分功能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特殊教育中开展美术教学的方法
1.加强理论教学的融合。基本的美术理论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但是考虑到特殊教育的受众在理解和表达能力上的缺陷,美术教学的教学目的应该更多地放在感知和感官的训练及开发上。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将大量的美术基本理论融合到趣味化的教学之中。例如,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描绘一定的场景,待大家绘画完成之后在课堂上集中进行展示,再一起评选出大家觉得“最好看”的作品,在这里要注意,我们不要用深奥的理论去引导学生,标准就是简单的“觉得最好看”就行了。之后我们再组织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家都觉得那几幅画得“最好看”,是不是在色彩搭配、画面比例、布局等方面有一些优势?在这样的引导之下逐步将色调、构图等美术理论引出,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和自然。
在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的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和一种乐于奉献的精神。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其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使他们真正感觉到老师的爱。
其次,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得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并知下一句。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面带微笑的教师在站上讲台的那一瞬间,这种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的父母离婚,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精力不能集中,课堂上老师对她的一个微笑便可以化去她心灵的伤痛,用这颗爱心去鼓舞她。可想而知;情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有多大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 数学教学 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素质教育,数学教学尤为特出,数学教学用其独特的形色体现出教学理念,如何让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拥有正确的观念和如何去有效地实行两个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与素质教育
中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领悟力、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培养(诱发)学生的灵感与归纳总结能力。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学中的地位与数学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是显而易见,几乎在人类一切活动中,都离不开数学工具,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切领域,数学更是重要的工具。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各科知识吗?当然不是,是学习各科知识的能力,诚然,这种能力是需要的。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忘光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所以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理解这“真正成果”,是指知识之外的东西,是人的能力、素质。就是说,学校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教育既要见“物”(知识)更要见“人”(能力、素质)。数学教学,尤宜如此。北京大学张筑生教授曾谈过一种看法:“数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方式的科学。”因此,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自然地应当表现为,通过传授数学知识,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能力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在这个目标逐步实现的过程里,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数学知识,并且由于能力和素质的大大提高,必将使其它课程的学习效果大大改观。在非智力因素等同的条件下,智力的差异是决定性的。因此,把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定在“通过知识的教学培养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聪明日益长进”上,不恰恰是使中学数学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远见卓识吗!而且也正是中学教育的需要。
2.实行中学数学有益于中学教育的新理念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学;意义;方法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美术的教育启迪,幼儿可以初步形成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意识,这对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健全人格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激发美术学习兴趣,使幼儿爱学乐学
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应该靠启迪思想和激感来开启幼儿心灵的大门,不能有任何强制:一是要让幼儿对所画的内容、形象有强烈的兴趣。走进童心世界,观察幼儿的所思所想,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的创作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个鲜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来,内心产生创作的欲望;二是配合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认知活动。如:在春天,让幼儿去郊外春游,数一数桃花、梨花各有几个花瓣,看一看颜色有什么区别,闻一闻花香有什么不同。摸一摸柔软的小草,看看花丛中蝴蝶有几张美丽的翅膀,翅膀上的花纹怎样,是什么颜色。去动物园看看大象的长鼻子、湖里的白天鹅、假山上的猴子、美丽的孔雀。让孩子知道大自然和人们的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泉;三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小班的孩子可安排手指点画、拓印画等内容。中班和大班的孩子,可安排吹画、撕纸、折叠、蜡画、印染、添花、手印画等丰富的绘画形式。还可以让幼儿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使幼儿逐渐从感知表面形式美过渡到理解作品内在美,提高审美能力。
二、优化引导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遵循幼儿教育原则的基础上,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美术认识规律,运用以下方法:
1.观察法。是指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比^持久地通过感官感知事物的一种方法。观察看似简单,其实,它包含了很大的学问。瓦特通过观察壶盖的跳动,发明了蒸汽机;人们从蜻蜓身上受到启迪,制造出直升飞机等,无不始于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手段。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为美术活动提供大量而丰富的内容和感性知识。教幼儿观察,首先要明确目的;其次要有秩序。或由整体到局部,或由上及下、由外及内的观察方法。例如,目的:通过观察金鱼画一幅金鱼的画;方法:可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即先看鱼身体与尾巴在水中游动时的形态,再看眼、口、鳞、鱼鳍各在的位置及形态。在他们之间反复比较,经过这样的观察过程,找出鱼与鱼之间的异同。在动笔之前,最好用语言叙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观察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讲解法。讲解即是口授法。在美术活动中可以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启发、讲解、描述等,让幼儿明确要求和表现方法,使幼儿有目的进行造型活动。随着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运用语言艺术讲故事,念儿歌、诗歌,或者播放乐曲等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引起幼儿美好的情感。也可以结合实物、范例等进行讲解。例如,可以启发幼儿用连环画的方式,创造性的画出幼儿熟悉的"兔龟赛跑"、"一把红雨伞"等故事中的几个主要情节。
3.示范法。示范是美术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什么是示范?是指教师用正确的动作、直观可视的造型活动,把美术活动的操作过程一步一步地做给幼儿看,教给幼儿美术活动的方法和顺序,使他们通过模仿更好地掌握各种美术活动的技能。在示范的过程中必须伴随语言的讲解。例如:《画小鸡》教师可以边示范边讲解。第一步:鸡妈妈生了个大鸡蛋(画小鸡的身体)。第二步:小鸡用尖嘴啄破蛋壳,伸出小脑袋,用圆眼睛看周围(画头、嘴和眼睛)。第三步:小鸡学着站起来(画腿与爪子)。第四步:拍拍翅膀向前跑(画翅膀)。这样生动而形象地讲解加上缓慢、清晰、准确的演示,幼儿能够快速掌握画小鸡的基本要领,很容易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小鸡。示范法在手工活动中应用更为有效。例如,手工《小拖把》,在讲解的同时操作制作步骤。在长条纸一边剪直条,在长条纸的另一边涂上浆糊,绕在小木棍上粘牢,将剪开处四处散开,这样,一个小拖把就完成了。
三、运用故事吸引,启迪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根据中班幼儿想象力、创造力非常丰富的年龄阶段,我们注重为幼儿创造故事情节的画。例如:在上“动物的故事”活动时,我们先给幼儿讲述大森林小动物的故事,激发幼儿创作兴趣。然后,示范不同形象、不同姿态、不同画法的动物,概括动物的特征,倾听他们的想法,谈谈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还见过什么动物,最后请幼儿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同时,我们准备了各种不同画笔、颜料和纸张,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这样,给他们创设了一个自由创作的天地。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一位小朋友画一只狐狸,头上戴着金灿灿的皇冠。我看了很久,直到最后画完他才告诉我:“这只小狐狸改正了缺点,再也不偷小鸡吃了。因为他最聪明,所以小动物们都选他当大王,连老虎都听他的话呢。”孩子的想象是多么天真啊!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作用
道路交通通常是指以道路作为基础设施、以汽车作为主要载运工具的运输方式,涉及市内、城乡、城间道路旅客、货物运输等方面。道路运输以其快捷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成为区域内或区域之间实现全方位联系的纽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从微观方面来看
1.1 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输状况的改善,可以缩短运输相对距离,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尤其是交通运输作为主要成本发生点的企业,交通运输降低其运营成本的状况更为明显。当某地区具备良好的交通状况时,资本和人才就会流入,本地生产要素的成本就会降低。交通设施服务同样降低了交易费用,便利的交通状况可以使企业间的物资、信息、人才、商品等的交流更为快捷、方便。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从而使生产者在商品贸易中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1.2 优化企业的物流规划和生产布局
区域交通的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载体。交通对企业发展战略与物流体系的影响主要是区位的相对改变,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企业与原料市场或者与需求市场的相对距离改变,由此影响到企业战略布局。国内外许多成功的经验表明,一条高速道路就是一条隆起的经济带。一条高速道路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就将以明显的优势,迅速成为该区域内的一条主要经济增长极,不仅能够加速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体内循环,而且还会通过支线将区域内各个经济单元连接成一体,可以带动跨区域的体外循环,所以企业最初的选址、布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当企业开始运作,交通的改善也可以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1.3 提高企业组织效率
道路交通运输提高了其他要素(劳动力和其他资本)的利用率,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获利能力。本地生产要素的组织效率提高,生产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将会降低。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生产要素有效率的流动到需要的企业,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流通环节的改善,不仅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范围,而且对企业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出了新的需求,市场竞争的需要促使企业重新调整组织效率,以适应市场需要。所以当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效率的提高都会引起连动反应,推动其它环节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进步。
1.4 激活沿线资源,拉动沿线土地升值
道路的修建,交通设施的改善对沿线资源有一个明显的激活作用,尤其是对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根据区位理论,交通运输会改变一个区域的区位,而区域相对位置的改变将影响土地价值。在交通改善以前,这些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由于不能与其它资源要素达成良好的匹配,而一旦与这些资源结合,这些潜在的价值就迅速转化为市场价值。而且这对于落后地区的作用更为积极,当落后地区的交通设施和运输条件改善后,旅游和土地资源可以更好被利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2 从宏观方面来看
2.1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消除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不可能在各地区同时出现或按同一速度平衡发展,而是在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发展的。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区域经济发展必备因素向落后地区进行扩散,整合区域内原有资源,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能推动与之有关的各项生产的发展,道路建设项目资金的投放,必然会在社会生产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带动一系列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道路项目建成后,还可以带动流通和分配领域中经济事业的发展,道路项目建设增加了所需初级产品的需求,促使其生产达到一种规模经济,在各个领域引起连动,推动其它行业的进步。
2.2 优化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
道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道路投资建设活动本身对增加本地区GDP会产生积极影响,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另一部分是道路建成通车后,因通行能力增加和行车条件改善带来客货在途时间节约,交通事故减少,运输费用降低等由道路使用者直接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因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大大改善了投资环境,并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波及作用。如交通不便利的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连徐高速公路出口至温泉镇省道建成后,自身丰富的资源就直接吸引投资商的眼光,外资大幅度涌进,进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2.3 改变产业布局,促进结构升级
道路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就比较明显,不仅表现在支持经济的增长上,而且还体现在改善提升产业结构上。道路交通的改善,适应了高新技术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产品体积小,附加值高、时间性强、批量小而运输频繁、随市场要求机动灵活、运输条件要求严格,所以交通运输尤其是高速道路沿线对高新企业有很大吸引力。同时,知识经济、新经济的一些特点使高新技术企业对高速道路的依赖程度大大增高。知识经济依赖于智力资源,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完全建立在人才竞争的基础上,而只有高速道路才能使新技术企业与核心城市的人才高地之间形成便捷与频繁的交流,客观上也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
2.4 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
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等的不同,想象力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谈到创新,心理上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畏难情绪,甚至缺乏自信,认为创新是科学家、专业人员的专利,不敢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地进行创新,尤其是不敢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针对这种情况,在上通用技术课的第一节课时,可抛出技术的核心在创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份创造宣言中说道:“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可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教师可通过上述的名人名言来激励学生。随后再举例:如钢筋混凝土是现代楼房建筑不可缺少的原材料,可是它却不是建筑师发明的,而是法国园艺工人约瑟夫・莫尼埃,他经常与水泥做的花坛接触,发现花坛很容易损坏,他又观察到植物的根系在松软的土壤里交叉成网,抱成团,结成很结实的一团土,就受到启示,在水泥沙石中加入一些铁丝网,这样就建成了坚固的花坛,发明了钢筋混凝土。又如蜂窝煤的发明,是炊事员观察到燃烧的柴用棍子拔一下就烧得很旺,从中受到启示,在煤饼中做些孔,发明了蜂窝煤。通过举普通人的发明实例,让学生消除在创新方面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优化教材结构内容,让学生感悟创新方法
现行的教材蕴藏的知识量很大,编排体系、编选内容包含着学科知识的精髓,总体趋势是理念新、起点高、视角广、难度大,体现了新课标的思想。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我们要用教材教,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增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把潜在的创新方法外化出来,渐进式渗透,让学生感悟创新方法。如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有关“发现问题”这节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预先上网搜索资料、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分组讨论贝尔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发明了电话机。让学生通过讨论、争辩,集思广益,得出这是从电磁原理上进行了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在技术发展史上利用技术原理进行创新的还有哪些产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讨论、分析得出:有人利用奥斯特的电转磁理论,发明了电动机,而有人则逆向思维,利用法拉第的磁转电原理发明了发电机。又如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有关“方案的构思方法”这节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思考运用联想法进行构思的实例:东边下雨西边晴会有什么奇观,是怎样形成的?通过这一现象的联想,可以发明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观察彩虹进行联想,可得出三棱镜发明的方法和原理。让学生发现创新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联想,从原理上进行创新。
三、创设动手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应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进而深入思考、发现规律和掌握精髓。如在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有关以台灯为例的“设计分析”的教学中,可提出放在书桌的台灯有什么办法可以在房的门口和床头两个不同的位置控制台灯的亮灭。由实验室提供拉线开关、熔断器、插头、灯头、灯泡等器材,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和实验,在未知知识和已知知识中形成认知冲突。学生在探索中得到如下的工作线路图:
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经验证明,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的幼儿,总是格外聪慧,如爱因斯坦不仅是多才的科学家,而且擅长小提琴、钢琴、文学等艺术活动。据说,即使在他紧张思索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他仍然演奏小提琴乐曲,他把艺术和美看成是“启迪心灵的钥匙”。正是由于他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他才能够才思敏捷,精力充沛,登上科学的巅峰。
总结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得知:幼儿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从视觉获得的。艺术教育中的美术活动,无论是绘画、手工和制作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幼儿的视觉,在感知事物的形状比例、色彩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表现活动,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可以使幼儿走到宽阔的美的境界,这时幼儿不再是单纯模仿教师怎样画,而是用眼、耳、手、脑多种器官去感知一切,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幼儿自己的审美的能力。例如:在平时生活中,让幼儿多观察房屋、街道、山川、河流及人们的变化等等,让幼儿这样获得素材,用手去创造,用脑去思考。使形象的东西转化为抽象的东西,从而锻炼和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记忆力是人脑重现过去知识和经验的能力。幼儿时期是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时期,通过艺术活动记忆力能得到训练和增强。如幼儿学习演奏,除了学习音乐与节奏的技巧外,必须记住乐谱才能演奏出一首乐曲;学习跳舞必须牢记每个动作,才能完整的把舞蹈跳下来,从而使记忆力得到锻炼。
注意力是一种心理品质。幼儿的注意力一般比较差,主义的范围小,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
艺术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和增强幼儿的注意力。首先,艺术内溶本身能够吸引幼儿主意,使幼儿的注意从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一张纸能画出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各种图案,还可以折出各种小动物;
一首歌能表达出快乐的感情,这些本身就使幼儿感兴趣。另外,幼儿艺术活动的成果,受到成人的赞许, 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在下一次实践中更加注意的去做,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就会在艺术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增强 。
想象是指人的大脑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的源泉和前提。
幼儿时期是想象力开始萌发又十分活跃的时期。艺术活动比较自由,不受认知规律的限制,能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现实与幻想不受 限制,从而想象创造出奇迹,创造一种自由驰聘的广阔的天地。它能够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一种现实化、形象化、具体可见、可闻的形式,是幼儿的想象借助艺术媒介表现出来,实现出来。想象活动应遵循幼儿的个性发展,体现创造能力的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在美术活动中表现最为突出。例如:让幼儿画树和房子。幼儿想怎样画就怎样画。有的幼儿把房子盖在月亮上,也有的幼儿画小松鼠在月亮上荡秋千等等。这是幼儿在艺术上思维的一个飞跃。当然,更多的应依赖于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对各种素材的积累。因此,应启发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捕捉,并把顺间的形象记忆为永久的线条和色彩的抽象记忆。但是绝不能规范化,彻底的让幼儿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得以发展。
总之,艺术活动可以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它就如同托着想象的一双手,通过这载体,幼儿的想象力才会开展自由的翅膀,在广阔的领域里翱翔。
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开展的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因为创造力的发展有益于幼儿的思考,只有思维灵活,才能善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客观情况的变化去主动地适应和探索。所以在幼儿教育领域,要越来越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对于幼儿来说,创造的意义不是成人观念中的要创造出来前所未有的东西,而对幼儿自身是前所未有的。当幼儿自由地画着想象画的时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会有许多创造性的起步。尤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许多造型活动都具有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功能,如自由画、剪贴画、折纸等,相反,一味追求模仿的美术教学则不能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