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的知识范文

中医的知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医的知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医的知识

第1篇

[关键词] 隐性知识;中医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1(a)-0118-03

[Key words] Tacit knowled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innovation中医知识创新是中医学术发展和创新的源动力。传统中医知识体系中涵盖大量的隐性知识,它的难以意会阻碍了中医知识的有效传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转化效果密切关系到中医知识的传承与创新,隐性知识应该成为探索中医知识创新途径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基于对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研究,结合中医知识的特征,对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1 理论背景

1.1 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研究起始于英籍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年),1985年在其代表作《个人知识》中首次明确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1],认为隐性知识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缄默的知识,它是与认知主体密不可分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波兰尼的基础上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提出隐性知识不仅是一种经验和技能,更存在于个人信念、价值观念中。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P.F.Durcker)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作比较后认为,隐性知识是一种技能,而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反复地观察、领悟和练习[2]。由此可见隐性知识是以人为载体的,以个人或组织的经验、印象、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为存在形式的,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象等形式清楚表达从而形成传播和共享的知识。

1.2 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

在中医知识中,方剂的适应证、组成、用法、功用等,都是可以编码的知识,较容易用语言文字表达,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属于“显性知识”。在显性知识背后隐藏着大量难以编码的“隐性知识”,例如方剂中剂量加减的变化,以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三因制宜”等原则的具体应用以及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藏象、经络、精气神以及中药的性气味理论是以宇宙创生的规律为核心构建起来,并对其加以阐释、模拟和利用的,都属于隐性知识。而对这种知识的认识能否融会贯通、准确把握,是中医药的诊疗过程能否产生切实疗效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内隐性 中医隐性知识的内隐性是指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以专家的经验、感悟、技术、诀窍等形式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这种难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清晰表达,这一特性阻碍了中医知识的转化和共享。

1.2.2 路径依赖性 中医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是中医在学习、摸索和大量的诊疗等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摸索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或习惯,而它的积累必须以先前积累的一定存量的隐性知识为基石,前期学习、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形成“基石”的氛围,高度的个体化差异强化了路径依赖的特征。不易被语言表达的中医知识只能保留在个人的头脑中或者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必须不断地激活才能保持有效,否则容易遗失[3]。

1.2.3 个体性 中医隐性知识与认知者无法分离,是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它的传承以传承人为主要载体,以其相关著作为辅。传统的中医隐性知识主要依靠弟子的领会和感悟传承隐性知识,能够通过文字、书籍以显性知识的方式进行传播的内容相对较少。

1.2.4 可转化性 中医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两者既有明显的区別,又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两者并不是彼此分离的独立部分,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隐性知识产生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自身直接获得,另一种是通过他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后学习获得。

1.3 知识创新

德鲁克首先从商业化的视角解读知识创新,认为知识创新是赋予知识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1931年,美国学者艾米顿提出[4]:“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近几年我国强化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陆续启动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促使国内学者对知识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同知识创新是一个认知提升和经验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实践获得新的认知和经验,再通过反复的观察、领悟和练习,从而系统化为某方面的新知识。

2 中医知识创新

2.1 中医知识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认识不断深化,经验不断积累,知识创新就在不断进行,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门学科, 离开了创新就意味着淘汰,因此, 中医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不断地知识创新。回顾中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中医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等学派纷呈,无一不是中医知识创新的产物。知识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内在需求。被尊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非常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5]。

2.2 基于隐性知识的中医知识创新

早在波兰尼之前我国就有意指隐性知识的古文著作。《周易·系辞上》云: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其中不仅明确指出知识中有部分无法以言语准确表达,更提出通过取象比类、触类旁通的形象思维方式、通过“立像尽意”的途径,来解读“圣人之意”。解读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观察、模仿、实践、体会等直观体验从而将“圣人之意”内化为自身知识技能,这是千百年传承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认知策略,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理论将其上升到方法论的层次,成为研究中医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方法论工具。

由于中医知识中蕴含了大量的隐性知识,是构成中医药知识的重要元素,因此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是中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所以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应该以隐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强对中医隐性知识的理解、学习和实践,才能奠定“大医”的基础,发扬光大中医药,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6]。

3 创新途径探析

知识创新最初出现于企业管理范畴,企业管理中根据获取知识的内部性和外部性,可以把知识创新的途径分为自主研发、引进模仿和合作研发三种现实途径模式[7]。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隐性知识还是显性知识,只有在组织中才能够实现知识的创新。组织知识动态创造的关键是通过个人和组织创造性的互动,从而使得拥有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产生转化,达到循环动态创新的效果。有关知识创造过程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属野中和竹内提出的知识创造的SECI 模型,其中指出知识创造有四种模式: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社会化,socialization),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经验共享、见解讨论的过程中,某人的技能、信念等被他人共享并吸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师徒制;②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在化,externalization),该过程中需要个体能够清晰地将隐性知识表达为显性知识;③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化,combination),在此过程中不连贯的显性知识有机结合形成显性的知识体系;④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internalization),通过这个过程,创新产生的显性知识被吸收,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个人、群体和组织的中医知识,可以通过社会化、外在化、综合化、内在化的知识转换模式,在质量和数量上形成螺旋式提升[8],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动态呈现动态上升的趋势,最终从整体上达到中医知识创新的效果[9]。

野中在进行关于“创造知识的组织”的研究时,也明确指出知识创新是通过不同属性的知识(显性或隐性)和拥有不同知识内容的个人相互作用而产生。因此促进中医隐性知识的外化和显性知识的内化是达成中医知识创新的关键途径。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本文认为中医知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创新的目的。

3.1 推行师传徒授机制

师传徒授是最古老、最典型,也是能最全面、最有效的共享专家隐性知识的方式。在师传徒授过程中,弟子通过学习、观察、模仿和亲身体验等方式,能够直观地体悟和理解中医知识的实际运用,从中获取隐性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专家的知识和技能。

3.2 建立创新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创新离不开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使医学生在特定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提问、交流、协作等形式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可通过学术辩论会、专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辩论会等,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转化,例如学术辩论会中每个参加的个体由于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会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观点与见解,通过辩论从而产生头脑风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由此可见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创造性的资源,这些充满异质性的个体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信息,发生碰撞,擦出火花,启迪思维,产生灵感,获得隐性知识和创新的欲望。

3.3 开展临床实践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脱离实践只能培养出掌握显性知识的中医人才,缺少名师指导和充足的实践时间,中医药方面的学生和工作者很难成长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中医诊疗知识的中医学人才,必须通过自身加强临床实践的体悟、反复揣摩和训练等途径才能够加深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践的过程除了能让个体通过对操作的直接观察学到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还能促进个体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知识的创新可以通过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的转化而实现,隐性知识是中医传承的命脉,促进隐性知识转化能有效提升中医知识创新的成效。分析既往各种传承模式的优点,结合中医隐性知识的特点,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手段,建设和运行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探索中医知识创新的途径,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M]. 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91-92.

[2] 德鲁克.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6.

[3] Benezech D. Completion of knowledge codification:an illustration through the ISO9000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process[J]. Research Policy,2001,30:1395-1407.

[4] 托马斯·M·科洛波洛斯,卡尔·弗雷保洛.知识管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32.

[5] 童思雄.中医需要知识创新[J].医学与哲学,2001,22(1):60-61.

[6] 杨志敏,老膺荣,范宇鹏,等.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161-163.

[7] 李作学.隐性知识计量与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58-61.

[8] 胡延平,刘晓敏.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新过程的再认识[J].企业经济,2009,(3):4-6.

第2篇

空气中飘扬着清爽而苦涩的中草药味道,宽敞的诊室坐着面目慈祥的老中医,耐心地向病人询问着病情。病人诚恳地问:“请问我最近时常咳嗽,已有半月之久,有何良方矣?”把脉后,老中医笑曰:“咳嗽乃肺虚也,你心跳略快,有慌乱的表相,应治根本啊!”“以前我曾服用多种味药,可皆无用,想请您大展身手一番!”“我给你开一副药,用夏枯草、琵琶叶、罗汉果、生石膏等来调解嗓子红肿,从而起到调解肺火与肠胃不服之病症。去楼下抓药,后面还有病人,我们改日再聊。”

好一个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关心病人的好中医!

六年级:李正阳

第3篇

关键词:广西;东盟;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中医药行业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较有优势的少数产业之一,传统医药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频繁。2009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双方举办了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并通过了《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南宁宣言》,倡导中国与东盟各国今后在传统医药开展合作交流。处于对东盟开放“桥头堡”的广西拥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全区拥有中药制药企业172家,生产中成药28个剂型2614个品种,属于国家新药55个,中药保护品种47个。至今,广西中成药涌现了青蒿素、西瓜霜、鸡骨草胶囊等许多著名中成药,行销包括东盟在内的国内外市场。[1]但是广西中医药企业在开拓东盟市场过程中,出现了譬如广西中医药企业在东盟申请药品专利过少、玉林正骨水的“玉林”商标被其印尼的经销商抢注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中医药知识属于传统知识范畴,该传统知识所涵盖的智力成果不能完全依赖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来进行保护,它必须建立并运用传统知识专门的保护制度,它所需要的人才具有鲜明的中医药传统知识特色。因此,加速培养涉东盟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是广西开拓东盟中医药市场的当务之急。

一、 广西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状况

(一)广西高校缺乏培养与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关的专业

在我区,目前真正掌握中医药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人才奇缺,且来源不足,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远不能适应广西开拓东盟中医药市场的需要。据统计,2006年我区仅有8家专利机构,从事工作的人员约30多人,其中40岁以下的人不到10人,能专门从事中医药专利的人才更是数量奇缺。再如广西公平专利事务所是我区较早成立的专利事务所,近年来,该所承担的专利业务量逐年下降,原因之一就是人才缺乏。[2]高校担负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重任,但在广西,目前没有一所高校设置知识产权专业,能够系统学习知识产权课程的只有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的法学院学生。相对于传统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状况在我区更是严峻,目前广西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有涉及中医药的知识产权课程。

(二)知识产权课程还没有完全走进广西中医院校

虽然国家教育部门一再要求“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作为中医药院校,更应该加强对医科生的知识产权素质的培养。但据调查,我区中医院校并没有真正肩负起中医药知识产权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如广西中医药大学没有设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在校学生只能在基础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选修课《经济法学》里学校有关知识产权内容的章节,但所占课时均不超过3个学时,难以在医学院学生思维上形成知识产权意识,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右江民族医学院于200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但是属于医学与信息管理方向,并不侧重与中医药的知识产权管理,学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知识产权课程,介绍东盟有关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课程更是从来没有开设过。

二、广西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在广西高校中开设与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关的专业

目前国内的很多高校已开设了知识产权课程,并开办了与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关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知识产权法为全校选修课,还开设了法学本科(医药卫生)专业和法学硕士(中医药知识产权方向);江西中医学院开办了中药学专业(中药知识产权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生班,华东政法大学设有民商法硕士(传统医学保护方向),成都中医药大学有中药学博士专业(课题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等。相比全国其他高校,我区高校培养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的步伐明显落后,广西可以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做法,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与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关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这些高校还可以与东盟相关国家合作,培养精通中国与东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人才。

(二)在广西医学院校中普及知识产权教育

在美国,许多大学都在理工科和医科院校开设了专门的知识产权课程,向学生讲授知识

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但在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知识产权课程走进中医院校并没有强制性规定,使得知识产权课程走进中医高等院校并成为必修课显得任重而道远。广西医科院校完全有必要将知识产权法作为一门必修课独立出来,而不是混合在法律基础知识的普及中简单讲授,如此才能培养具有驾驭中医药学与知识产权法学两方面知识的能力。同时广西医学院校还应该利用本校来自东盟留学生的资源,加强本校学生与东盟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了解东盟各国有关传统医学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广西开拓东盟中医药市场提供智力支持。

[1]梁启成.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中草药产业强势平台——访广西卫生厅厅长高枫博士[N],中国中医药报:2007—10—22.

第4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6年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全面启动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计划到2010年制定出500项中医药标准。这确实是关系到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标准已经与知识产权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正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利用其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以保证其在国际贸易中能获得最大利益。因而,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主动地结合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有意识地学会将知识产权融入到标准的制定中去。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原始积累已初步完成,但单凭现有的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中医药标准,还难以满足我国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应对国内外形势对中医药产业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形式,即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模式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国在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中,如何将中医药知识产权转化为中医药标准,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医药自身特点及发展状况,来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的转化机制、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等,应当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 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是一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的竞争也愈趋激烈。仅依靠知识产权的垄断性或者标准的公用性,已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专利技术的大量涌现和产业化速度的加快,突破了标准只是普通技术规范的范围,使得知识产权不但得以进入标准的内容之中,而且还能够借助标准的平台寻求更大的利益。目前,利用知识产权的排它性和标准的统一性,让知识产权借助标准的特殊地位来强化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上无可争议的事实和趋势,也是中医药行业在制定标准中的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中明确表示,允许专利技术加入到标准技术中。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也同样如此。这使得知识产权与标准的结合有了法律上的依据[1]。中医药行业在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意识纳入知识产权成分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推动的结果。

2 现行技术标准阻碍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据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每年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在中医药方面,由于国际上还没有中医药方面的公认标准,西方发达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单方面用自己的标准(主要是西医西药的标准)来衡量要求中医药,因而,近年来不断出现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有效成分、包装、说明书和有毒中药等标准问题,我国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受到他国设立标准的阻截和排斥。另一方面,一些大型植物药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以及日本、韩国等汉方药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制定并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国际植物药或汉方药质量标准,并引导消费者接受他们的标准,为他们的标准国际化、技术许可化作准备。而我国在道地药材、中医服务、中成药制剂等现有标准中技术成分不高、不含知识产权的成分或其技术含量没有被知识产权制度所确权,难以应对国际上对草药市场标准的变化,难以推动和保障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3 我国已具备制(修)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中医药标准基础条件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卫生资源、优势的科技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是最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回归自然意识的兴起,中医药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国际上对中医药的标准建立也期盼由我国来主导。我国多年的标准实践使得我国在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上占据特殊优势。

我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20多年来,已基本完成了中医药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原始积累,与中医药有关的专利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截至2006年底,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总数已达到31435件;在中国注册的商标中明确标注使用在中药上的有62531条(包括驰名商标84条),其中有一部分为医疗服务类商标;中医药的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和科技投入等逐年增强;我国已完成了中医药标准化战略、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制(修)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基础条件。

4 我国必须将知识产权纳入到中医药标准战略中来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中医药的推广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和标识,并对标准认证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中医药形象和标识的使用处于没有法定监管依据的局面。对现行各级标准文件的记载以及格式,对一些与标准有关的中医特有标记符号等,都没有按知识产权的要求进行规范,更没有将专利技术纳入到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中去。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目的、规划和进程,也基本完成了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其基本原则与基础措施也已确定,其中适时地提出了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中医药界在制(修)订标准中一定要与知识产权界密切结合,积极探索一条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道路,将已经形成的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有效扩散,并有目的地创造可用于标准方面的技术性知识产权,从而使中医药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我国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保持我国在中医药上的优势地位。

5 在知识产权向中医药标准渗透时须充分尊重中医药自身创新规律

中医药领域的技术标准与西方国家的医学(乃至国外传统医药)技术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中医药的标准还是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乃至两者的结合,其目的都是为了中医药完整保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医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定要体现中医药的本色,坚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尊重中医药自身的创新规律,不但需要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中医药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标准化制(修)订过程中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律,其提出的思路和策略必须有利于中医药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中医药企业增强自主竞争力、有利于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上的通行规则。

在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介入知识产权成分,不但要考虑把最先进的专利技术纳入到中医药标准中的前瞻性,而且要运用商标或地理标志制度来形成中医药标准的可执行性,还要防止其他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抢占中医药标准的制定权,实现中医药标准化自身的需要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

虽然在国际上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危及标准的普及和实施,ISO、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注意到,提高国际标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解决标准与其中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之间的关系。2005年5月23日,中国也向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委员会(TBT委员会)递交了“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案。但在国际上还没有相应措施制定之前,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建立与知识产权的工作中应当首先做好以下两件事:①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间的转化机制及其可行性评价指标,为创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间的转化方式、技术筛选确立的标准和条件;评价考核原则与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领域创造技术性知识产权的原则与确定、筛选方法;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的示范模式等。②探索我国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与基本策略,为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作出政策上的把握。包括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思想、战略政策和具体的方法、路径以及如何构建中医药领域技术性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转化机制等。

参考文献

第5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06年印发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全面启动了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计划到2010年制定出500项中医药标准。这确实是关系到中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标准已经与知识产权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正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的全球技术许可战略,利用其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和服务,以保证其在国际贸易中能获得最大利益。因而,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主动地结合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有意识地学会将知识产权融入到标准的制定中去。随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的原始积累已初步完成,但单凭现有的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中医药标准,还难以满足我国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应对国内外形势对中医药产业的影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形式,即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模式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我国在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中,如何将中医药知识产权转化为中医药标准,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和中医药自身特点及发展状况,来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的转化机制、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等,应当是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  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是一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之一

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的竞争也愈趋激烈。仅依靠知识产权的垄断性或者标准的公用性,已不能满足企业竞争与发展的需要。专利技术的大量涌现和产业化速度的加快,突破了标准只是普通技术规范的范围,使得知识产权不但得以进入标准的内容之中,而且还能够借助标准的平台寻求更大的利益。目前,利用知识产权的排它性和标准的统一性,让知识产权借助标准的特殊地位来强化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际上无可争议的事实和趋势,也是中医药行业在制定标准中的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中明确表示,允许专利技术加入到标准技术中。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也同样如此。这使得知识产权与标准的结合有了法律上的依据[1]。中医药行业在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意识纳入知识产权成分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推动的结果。

2  现行技术标准阻碍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据商务部的调查显示,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每年造成损失约170亿美元。在中医药方面,由于国际上还没有中医药方面的公认标准,西方发达国家从本国利益出发,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单方面用自己的标准(主要是西医西药的标准)来衡量要求中医药,因而,近年来不断出现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有效成分、包装、说明书和有毒中药等标准问题,我国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受到他国设立标准的阻截和排斥。另一方面,一些大型植物药生产企业和研究单位,以及日本、韩国等汉方药生产企业,都在积极制定并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国际植物药或汉方药质量标准,并引导消费者接受他们的标准,为他们的标准国际化、技术许可化作准备。而我国在道地药材、中医服务、中成药制剂等现有标准中技术成分不高、不含知识产权的成分或其技术含量没有被知识产权制度所确权,难以应对国际上对草药市场标准的变化,难以推动和保障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3  我国已具备制(修)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中医药标准基础条件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卫生资源、优势的科技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是最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领域之一。随着人类社会回归自然意识的兴起,中医药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同时,国际上对中医药的标准建立也期盼由我国来主导。我国多年的标准实践使得我国在制定中医药国际标准上占据特殊优势。

我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20多年来,已基本完成了中医药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原始积累,与中医药有关的专利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截至2006年底,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总数已达到31435件;在中国注册的商标中明确标注使用在中药上的有62531条(包括驰名商标84条),其中有一部分为医疗服务类商标;中医药的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和科技投入等逐年增强;我国已完成了中医药标准化战略、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目前已基本具备了制(修)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中医药标准体系的基础条件。

4  我国必须将知识产权纳入到中医药标准战略中来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中医药的推广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形象和标识,并对标准认证进行统一的管理;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中医药形象和标识的使用处于没有法定监管依据的局面。对现行各级标准文件的记载以及格式,对一些与标准有关的中医特有标记符号等,都没有按知识产权的要求进行规范,更没有将专利技术纳入到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中去。

目前,我国已经确定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目的、规划和进程,也基本完成了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其基本原则与基础措施也已确定,其中适时地提出了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相结合的战略思想。中医药界在制(修)订标准中一定要与知识产权界密切结合,积极探索一条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道路,将已经形成的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有效扩散,并有目的地创造可用于标准方面的技术性知识产权,从而使中医药的潜在优势转化为我国企业的现实生产力,保持我国在中医药上的优势地位。

5  在知识产权向中医药标准渗透时须充分尊重中医药自身创新规律

中医药领域的技术标准与西方国家的医学(乃至国外传统医药)技术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无论是中医药的标准还是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乃至两者的结合,其目的都是为了中医药完整保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医药标准化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定要体现中医药的本色,坚持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尊重中医药自身的创新规律,不但需要具备专业性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和中医药知识,而且也需要掌握标准化制(修)订过程中的一般性原则和规律,其提出的思路和策略必须有利于中医药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中医药企业增强自主竞争力、有利于制定的标准成为国际上的通行规则。

在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介入知识产权成分,不但要考虑把最先进的专利技术纳入到中医药标准中的前瞻性,而且要运用商标或地理标志制度来形成中医药标准的可执行性,还要防止其他国家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来抢占中医药标准的制定权,实现中医药标准化自身的需要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

虽然在国际上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危及标准的普及和实施,iso、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已经注意到,提高国际标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解决标准与其中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之间的关系。2005年5月23日,中国也向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定”委员会(tbt委员会)递交了“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提案。但在国际上还没有相应措施制定之前,我国在中医药标准建立与知识产权的工作中应当首先做好以下两件事:①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间的转化机制及其可行性评价指标,为创立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标准体系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中医药知识产权与中医药标准间的转化方式、技术筛选确立的标准和条件;评价考核原则与评价方法;促进中医药领域创造技术性知识产权的原则与确定、筛选方法;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的示范模式等。②探索我国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与基本策略,为中医药标准与知识产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作出政策上的把握。包括中医药标准制(修)订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思想、战略政策和具体的方法、路径以及如何构建中医药领域技术性知识产权的形成与转化机制等。

第6篇

【关键词】 中医药; 知识库; 知识工程; 知识共享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YU Tong,YANG Shuo,LI Jing-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8):142-14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knowledge base systems became an innovative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knowledge asse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domain.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system from 3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ng methods,coverage and applications,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researchers in TCM informatic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base; Knowledge engineering; Knowledge sharing

First-author’s address: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18.047

构建中医知识库系统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医药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组建成知识库,达到资源查询和共享[1]。本文从构建方法、覆盖范围、应用情况等3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供中医药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人员参考。

1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构建方法

1.1 基于关系型数据库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王连心等[2]提出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构建中药知识库的方案。据此方案,中药知识库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事实数据层,包含存在于文献资料中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层次是知识本体层,其内容是领域概念和领域规则;第三个层次是策略层,其内容是策略性的结论和规则。在中药知识库的构建中,可将关系型数据库作为事实数据层,在其基础上建立准则层和决策层,使中药数据上升为中药知识。陈国宁等[3]在构建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过程中,采用关系数据库作为知识库的存储组织形式,并实现了知识的增添、删除、修改等操作,以支持推理机制和咨询模块。

1.2 基于本体技术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本体(Ontology)是一个源自哲学领域的术语,探讨世间万物如何存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本体是针对一个概念体系的正式而明确的规范[4]。本体一般针对特定领域和议题而建,它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等达成一致,从而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近年来,本体技术逐渐成为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流手段[5]。

徐彬锋等[6]将本体技术引入到医学知识组织当中,构建出包括中医本体和西医本体两大分支的医学本体框架。该本体定义了医学领域的类、类间关系以及它们须满足的约束。其中,中医本体包括中医疾病类、中医证类、中医舌诊类、中医脉诊类、中医病案类;西医本体包括疾病属性类、化学物质类、疾病类、诊断类和器官类。Protégé工具被用于构建和展示这一本体。这项工作展示了本体知识库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谷建军[5]基于本体技术构建了一个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医古籍所蕴含的知识相当丰富,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错综复杂,每一部中医古籍都作为一个本体存在,将所有中医古籍构成一个综合本体的难度可想而知[6]。谷建军[5]提出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叙词表构建领域本体的方法,该叙词表以一个树状结构表达了中医古籍文献的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来自于中医古籍内容。谷建军[5]使用Protégé 2000工具将该叙词表转换为一个OWL本体,该本体继承了叙词表的概念结构,但对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描述,为建立文献之间的知识关联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开展了构建中医药本体知识库的探索工作。例如,车立娟等[7]以Protégé为工具,构建了用于表达“肺阴虚证”病机规则的本体知识库;李新霞[8]以Jena为工具,构建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孙海舒等[9]从规范控制、构建原则、本体构建工具、系统架构、术语规范化、构建本体模型等诸多方面,探讨如何基于本体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易钢等[10-11]基于本体,构建了一个中医知识库系统,其中包括中医概念、关系、推理及中医诊断等大量知识。这些工作初步验证了将本体技术用于构建中医药知识库的可行性,为中医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但构建全面、完整、实用的中医药学本体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中医药知识库系统 中医诊断学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需要能够充分模拟症状与证候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数据模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是由大量处理单元(神经元,Neurons)互连而成的网络,是对人脑的抽象、简化和模拟[12]。ANN具有非线性映射功能,其通过对输入输出样本的自动学习,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因此很适合模拟中医诊断的推理过程。

吴芸等[13]使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面向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的知识库。该项研究基于“舌象”与中医“八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了“概率神经网络”、“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等3种类型的神经网络,并尝试将其用于中医诊断推理。另外,周金海等[12]也利用ANN算法构建了中医舌诊知识库,它所预测的舌像与八纲辨证的关系与临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个别属性存在误差)。这些工作说明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中医诊断知识库是可行的。

2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覆盖范围

2.1 中医人体知识库 赵静等[14]初步建立了一个“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将经络腧穴学等中医知识融入三维可视人模型中,构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人体三维医学影像图谱。该知识库使用语义网络方法,描述腧穴与经络之间的归属关系,以及腧穴与解剖结构(包括肌肉、骨骼、内脏、血管、神经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还包含腧穴标准定位、功能主治、针刺方法、进针层次、毗邻结构以及针刺意外等针灸临床知识。这项工作为今后开发基于“中国虚拟人”的腧穴和经络三维可视化模型提供了支持。另外,郑雷[15]在三维人体可视化模型上对中医腧穴进行了系统定位,并开发了能够显示中医针灸针刺过程的三维影像浏览器。

2.2 中医疾病和证候知识库 在医学知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是关于疾病的知识[1]。徐彬锋等[6]以冠心病知识为例,建立了中西医知识相结合的本体知识库。该系统定义了“冠心病”及相关疾病的中英文名称、定义、发病率、病因和主要治疗方法等信息,并进一步定义了诊断学公理。这些公理是医学元知识(即关于医学知识的知识),比一般的医学知识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例如,发病率大于0小于1;疾病的并发症是一种疾病;疾病的人群死亡率小于发病率等。该系统再经完善、扩展后可用于中医辅助诊疗。

谷建军[5]建立以“病证”为中心的本体模型,将中医古籍中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加入本体之中。该本体包括证候、病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治则、治法、用药、处方、治疗禁忌等类型,明确了类型的属性和相互关系,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中医对“病症”的理解和认识。

李新霞[8]以老中医关于脾胃病的病案为基础,建立了中医脾胃病领域本体知识库。该项目对中医症状术语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将零散的中医脾胃病知识组织起来,实现了疾病诊断、证候诊断、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推理功能,以支持知识共享和疾病诊疗。

2.3 中医医案知识库 中医医案是中医临床思维活动和辨证论治过程的记录,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具体反映形式[16]。特别是名老中医的医案,对于中医理论和方法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背景下,中医医案知识库的构建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彭笑艳[16]采用本体、Agent等技术,构建了中医医案知识库,其中主要包含中医肝病、胃病等领域的医学知识、材料和医案,为用户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曹宇峰[17]基于本体技术设计了中医病案知识模型,构建了中医病案的知识库,以辅助学生通过大量病案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2.4 中药知识库 中药知识是提高中医临床与学术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文献宝库之一,值得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18]。王连心等[2]提出了一套中药知识库的设计方案,该知识库的内容包括中药的名称、出处、剂量、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药宜忌等信息,以及方剂的处方来源、剂型、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制备方法、用法用量与禁忌等。这些知识通过对古典医籍、学术专著、学术期刊和报纸、各种学术会议论文和报告以及相关指南等进行普查与筛选、分析与整理而获得。该方案还对中药命名、药效和剂量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2.5 中医养生知识库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其养生理论和方法对中医养生学有着深远的影响[3]。臧知明[19]采用Linux、MySQL、PHP等技术,初步构建了面向网络应用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臧知明[19]对《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词句的《黄帝内经》养生知识的表达模式,并提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的框架。

3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主要应用

3.1 面向中医临床诊疗的专家系统 中医专家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著名老中医诊疗患者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该软件具有专家水平的诊治患者的能力[1]。知识库是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也影响系统其他模块设计的难易以及系统运行的效率[3]。马斌荣[1]于1979年研制了“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程序”。该系统开临床诊疗专家系统之先河,并启动了中医信息化的进程。陈国宁等[3]采用产生式规则来表示专家知识,以知识库的形式对这些知识进行组织,并实现了混合推理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一个能对中医咳感症进行诊治的专家系统。在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医专家系统、智能化辅助中医诊疗系统的研发工作成为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热点,中医药知识库系统作为其中的支撑技术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3.2 中医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中医药知识库能有效支撑领域知识的检索、浏览和形象化展示,因此对于中医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徐彬锋等[6]将其开发的知识库系统用于《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习者反映,使用这个系统可以迅速定位到系统所包含的概念,从而加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但该系统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库构建者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而未覆盖所有的相关知识。为提升该系统在教学中的实际价值,尚需扩展其范围并完善其功能。

4 结语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和中医药知识工程等领域中都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中医药领域,关系型数据库目前是实现知识库最为实用的手段;领域本体则在复杂知识建模和推理等方面显示了技术优势,且其实现技术和工具日趋成熟;学者们也在探索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手段来实现知识库,体现出了较大的潜力。知识库系统已被用于中医疾病、证候、医案、中药、养生和古籍等诸多领域,且在辅助临床诊疗、辅助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实际应用。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建设尚不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者们尚需在术语规范化、知识建模方法、本体工程方法、知识获取方法和推理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开展中医药知识库系统在中医药信息化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斌荣.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中医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8-98.

[2]王连心,孟庆刚,王志国,等.中药知识库设计浅析[J].世界中医药,2011,6(6):535-537.

[3]陈国宁,陈秋莲.一个中医咳感症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6(2):101-104.

[4]Liu L,Zsu M T.Encyclopedia of database systems[M].Taiwan: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Incorporated,2009:1-60.

[5]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06.

[6]徐彬锋,温志浩,罗小刚,等.基于本体的医学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2,30(6):618-623.

[7]车立娟,王瑾德,,等.基于“肺阴虚证”本体的中医证候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4):18-20.

[8]李新霞.基于本体的中医学脾胃病知识库的构建[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9]孙海舒,符永驰,张华敏,等.基于本体论构建中医古籍知识库的探索[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3):64-68.

[10]易钢,罗尧岳.基于本体的中医知识库系统的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9):3516-3518.

[11]易钢.应用Protégé构建中医药学本体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2,8(1):223-225.

[12]周金海,杨涛,沈大庆,等.基于ANN的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知识库构建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5):1771-1772.

[13]吴芸,周昌乐,张志枫.中医舌诊八纲辨证神经网络知识库构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6):188-189.

[14]赵静,庄天戈,刘红菊,等.基于语义网络方法的三维可视人中医知识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39(4):517-521.

[15]郑雷.结合中医针灸的三维医学影像学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4.

[16]彭笑艳.基于中医医案的知识库构建[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09.

[17]曹宇峰.病案分析引导下的中医智能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8]胡滨.中医药文献检索[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33-45.

第7篇

【关键词】 孙思邈;中医师;知识结构;《千金要方》;医德医风

在中医界,有许多人士认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了著名的医论“大医精诚”。其实,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的是“大医习业”,其次,才是“大医精诚”。只有首先懂得怎样“习业”,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初步拥有学医的基础,才有可能达到“大医精诚”。

《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序例》首列“大医习业第一”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医道者矣。”并指出“涉猎群书”的必要性,即“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1]

孙思邈在这篇医论中,精要地阐发了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重视中医经典著作和基础理论的学习,为临床实践打下扎实基础

1.1 习医者要刻苦学习,钻研以《内经》为核心的医学经典著作 中医实践,需要强大而精深的中医理论支撑。没有深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作指导,在复杂多变的临证实践中就会如盲人夜行,危机四伏,束手无策[2]。《内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医学发展史上所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学家和不少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和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从《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假如把中医比作一棵大树,《内经》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只有根底深厚,才能够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2 系统学习仲景学说及本草学方面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 《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机(字仲景)在继承了《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典籍的基本理论上,编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巨著。全书共16卷,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创立了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论治方法,从而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密切地结合起来,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日益完善。自古“医药不分家”,习医者必须熟知常用药物的性味功用、有毒无毒、优劣精粗,乃至药物的炮制、贮藏、煎服、禁忌等,为临证论治方药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浏览诸家方书以吸取前人经验 在广泛浏览古今历代著名医家方书的基础上,学习方剂的组方原则,并掌握君臣佐使、七情合和等配伍方法。对于前人的应用经验,做到灵活地、有选择性地吸收运用,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自汉至今,中医方书可谓汗牛充栋,除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之外,还有《普济方》、《圣惠方》、《局方》等。金元至明清时期,许多著名医家的著作也是理法方药俱全,颇多经验之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等中医专业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古医籍的能力,有选择性地向学生介绍必读的古医籍,指导撰写读书笔记、心得、研究论文等。

2 旁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做到“于医道无所滞碍”

要成为一名好医生,除了应该具备丰富医学知识外,还要涉猎群书,熟读诸子百家,乃至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等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的科学理论,中医治病是中国古代承传下来的专业技术手段,中医理念是中国古代贤者的哲思,中医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杰出科学家通过对人与自然规律的探索,而得出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如果学医者文史知识匮乏,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一无所知,在学习中就无法真正了解中医,也无法理解中医理论精深的内涵,更谈不上继承发扬中医了。因此,丰富中国古代的文史知识和哲学思想,是打开中医珍贵宝藏的钥匙。可以说,文、史、哲、医,四位一体,反映了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

3 重视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医德

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要读经史,懂得“仁义之道”,“有慈悲喜舍之德”,培养医者以救治病人为己任、淡泊名利、济世救人的人生观。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苍生大医”的理想境地,才能真正的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有益于中医的继承。

孙思邈关于医学教育的主张,是极其高明的,也是非常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尤其是要求医生在接受医学教育的同时,应当接受医德教育的观点,完全符合医学伦理学的要求,值得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孙真人千金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8.

第8篇

一、现状思考目前中医药院校公管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缺乏适用中医药院校的公管专业英语教材。目前市面上通用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材只有五本,已出版专业英语教材都是针对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公共经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等公共管理领域相关知识。对于中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这些专业英语教材由于没有涉及到卫生事业管理和中医药管理相关内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教学大纲规定不尽合理。在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设课任务、设课目的及要求没有一般性的统一规定及针对特殊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对教授内容、数量、质量、教授方法也没有明确要求,对设课目的是否达到要求也没有衡量标准。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原《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就没有明确规定学生应该掌握中医药词汇和卫生事业管理词汇,也没有明确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在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达到何种水平和能力,更没有相应的衡量标准。

第三,教学要求不明确且教学时间不足。一般本科院校专业英语课要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和听说量,才能保证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得到较好的训练。对于中医药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要掌握1500个左右公共管理专业词汇外,还要掌握2000-2500个卫生事业管理和中医药类的词汇,才能满足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保证足够的教学时间,一般不应少于72学时,才能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目的。然而,不少中医药院校给予专业英语的教学时间极其有限,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规定《公管专业英语》只有12周共36节课的教学时间,这对专业英语的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第四,教学方法和内容不当。现有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翻译与理解。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公管专业英语教学仍停留在词汇、对课文解释及英译汉这样的浅层次上,教学方法仅停留在黑板、课本、PPT的基本条件下,缺乏音频、视频等其他丰富的教学资料。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理解与翻译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英语的作用不应仅停留于此。特别是在目前中医药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公管专业学生除了能阅读、翻译专业文献外,还应能听懂和表达一些基本的专业内容。

二、改进意见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本校教学状况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一,加强专业英语师资培训。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师往往是公管类专业课教师,虽具备深厚的专业课功底和一定的外语水平,但对语言类教学的特点往往把握不够准确;而外语专业教师对中医药知识及公共管理知识又缺乏相应的积淀,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容理解不如专业教师深刻。为此,应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专业教师提供提高业务水平的平台。可以利用集中训练、短期进修等方式对专业英语教师进行英语方面的系统训练,比如近期我校为储备双语师资人才对专业教师开展两期PETS5培训,这大大提高专业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改进专业英语教学手段。专业英语内容大部分和专业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内容用声音、照片、图表、模型等表现出来,有利于学生直观的了解,生动地接受所学内容,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视频和音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些“身临其境”的专业英语天地,激发学习热情。本人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公共管理系讲授公管专业英语时就广泛使用中医药类英语新闻、哈佛健康图书馆以及其他网易公开课内容,并就播放的音频和视频内容设置专题讨论、布置专业写作、模拟场景练习等,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与技巧。

第9篇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一、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传统中医药知识作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是广大人民智力成果的体现,但是随着西药的不断引进,传统中医药的地位受到威胁。由于传统中医药知识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联系密切,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对其进行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从古至今,传统中医药一直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付出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虽然现在西医药技术进步神速,但仍然不能完全替代中医药,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例如许多西药对人体有副作用,可能引起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多用西药还可能产生耐药性,降低其疗效,甚至根本没有效果。而中医药在这些方面就比西药优越的多。因此,对中医药给予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其发展和创新,将使广大民众得到更多更好的物美价廉的中医药的服务,也更有利于维护其生存权和健康权。

(二)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医疗模式的不断变化,中医药由于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价格合理等优势相比西医药在治病养生保健方面更具比较优势,也将拥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空间。其中作为中医药知识精髓的中药复方,由于年代久远且多数已被文献化,被他国无偿使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传统中医药作为一种知识产品已经被其他国家占有和使用,为其带来了巨额商业利益。我国不仅未能得到任何知识产权上的补偿,相反国内市场还受到“洋中药”的巨大威胁。因此,保护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权,实现我国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利益,关系到我国传统中医药科技和中医药产业的生死存亡。

二、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中医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专利保护是药品保护中最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我国传统中医药在专利保护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专利保护审批周期长、保护期限相对于一级中药保护较短、审查严格、缴纳的费用较高、中药专利的科技含量较低、侵权认定困难等;另外,专利权中要求的三性,即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因为大量的传统中医药知识已经处于对公众公开的状态,很难符合新颖性的要求 。

(二)传统中医药商标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商标制度虽然在中医药保护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不注重中药商标的注册量不足、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名牌流失严重、中药表达习惯和商标法的冲突等。

(三)传统中医药商业秘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前面对商业秘密保护现状中就提出,由于当年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所以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就散见于各种不同的法律法规中,而这些不同的法律法规在立法主旨和侧重点都各不相同,所以这些法律条文就难以在内容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另外,目前我国关于中医药的配方散见于各种书籍,在国际商业贸易中企业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而又为表现诚意难免会出现泄密的问题。

(四)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目前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开始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不强。我国目前中医药发明专利申请主要以非职务发明为主,职务发明所占比例过小。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中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充分利用专利这一有效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很多企业宁愿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产品推销、投入巨资利用各种媒体广告,也不愿投资科研和知识保护。之前由于我国对药品不实施专利保护,致使部分中成药企业相互无偿仿制,同一品种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另外,许多有经验的老中医对于自己长期总结出来的疗效卓著的验方秘而不宣,使得一些宝贵的疗法和技术得不到推广,甚至有可能失传,这样也不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加强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对策研究

(一)不断完善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不断加强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专利保护。考虑到中医药专利审批时间过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审批速度,缩短审批周期;同时在专利申请时要指出中医药的来源,这样可以提高专利申请的透明度,尊重持有人的利益;另外,由于传统中医药不同于西药,它集中体现了诊治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对于专利申请中要求的三性,在对中医药进行判断的时候不应该僵化,而应转变思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充分完善商标法对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医药存在着中药商标与通用名混淆的问题,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中医药商品名称的注册采取特殊政策,允许中药商品名称可以采取规范的方式表示其成分、功能或用途,以便于中医药产品创名牌,发展我国中医药产业;同时我国国内有潜力的品牌和驰名商标应进行国外注册,以保护百年老字号的中医药品牌。另外,中草药的药性药力与药材源产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地理特性对消费者而言可以产生一种天然的信赖优势,地理标识显示了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或特性与其原产地或来源地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环境地密切关系,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受到法律地保护。

尽快完善商业秘密对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对商业秘密的规定分散,体系不够健全和系统,因此应尽快完善一部专门的法律对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再者由于中医药的许多临床经验和治疗手段都是中医的传家技艺,因此对其进行商业秘密的保护有利于更好的传承;同时还要加强对散落在民间的各种秘方的保护。

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下转第99页)(上接第97页)权保护。作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补充,行政保护措施应充分加以利用:针对中医药的特性,完善中医药保护政策,制定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有关技术保密审查和管理机构对科研项目加强密级鉴定和确认管理工作等等。

(二)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随着我国目前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也在随之发展,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注意中医药知识产权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的普及宣传,提高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1、改变我国某些医学院注重西医教学的方式,加强对中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使知识产权的教育培训工作纳人学校的教学进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2、对中医药研究、开发、生产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知识培训。不管是普通的从业人员还是主要负责人都要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3、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拓展市场时,要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和竞争武器的重要价值,不管是从研发战略还是经营策略上都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中医药企业最好能够建立自己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注重培养本行业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为保护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提供切实的企业支持。

(三)设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机构,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

如前所述,由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申请和保护方面较其他学科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在企业由政府帮助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企业自身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中医药、法律和管理等相关专家和人员组成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会,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和维权工作做好坚实的后盾。除此之外,培养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前面已经讲到要在医学院开设相关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课程,使学生们初步建立保护意识,同时重点培养一部分专门人才,使其既通晓中医药知识又了解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利于中药开发、产品宣传、专利申请等工作的开展。

(四)提高中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应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的手段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保障中医药知识产权职务技术成果完成的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更好的将我国的中医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妥善处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关系,公平合理地解决各种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对外国投资者、合作者的知识产权提供有效保护。在国际合作和开拓国际市场中,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应该主动向国外机构或其在中国机构获取专利、商标、版权等信息,扩大申请、注册国际专利、商标等,为培育国际名牌产品和商标创造条件,推动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杜瑞芳.传统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第10篇

关键词:知识图谱;中医药;应用前景;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7.033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7-0129-04

Abstract: A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knowledge graph has infiltrated into the financial, industrial and medical fields, and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real world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knowledge graph,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softwar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the TCM field were reviewed, 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on the knowledge graph in the TCM field.

Key words: knowledge graph; TCM; application prospect; review

随着2012年谷歌第一版知识图谱的,特定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成为真实世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从搜索引擎优化,到新药发现,知识图谱在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并渗透到金融、工业和医学等领域。这种以科学学为基础,涉及应用数学、信息学及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的可视化技术,成为科学计量学和信息计量学的新发展方向。本文就知识图谱的概念、特点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前景进行梳理,以期为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知识图谱概念及特点

1.1 知识图谱的概念

在知识图谱的定义上,陈悦等[1-2]从其功能角度进行阐释,认为知识图谱能够可视化地描述人类随时间拥有的知识资源及其载体,绘制、挖掘、分析和显示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组织内创造知识共享的环境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合作和深入。杨国立等[3]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将其定义为把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科学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科学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结合,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揭示科

学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

杨思洛等[4]提出知识图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可包括生物的基因图谱、教育教学中的认知地图、探索太空的天体图、描绘地形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图、各种金属图谱等;狭义的知识图谱主要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文献知识单元分析来可视化科学知识的结构、关系与演化过程,包括“科学图”“文献计量图”“文献图”“知识图谱”等。

简言之,知识图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学算法来简化知识单元结构以达到可视化知识结构关系的一种方法,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

1.2 研究对象

知识图谱所描绘的对象主要包括:①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包括科学家、技术专家、项目组、实践团体或某一知识领域共同体;②显性或编码化的知识,如论文、专利、所学课程、数据库等;③过程或方法,包括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或方法、组织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关的知识投入等。

知识图谱主要源于三大领域:①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数据、信息、知识与知识域可视化研究;②图书情报领域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知识地图和知识网络等研究;③复杂网络系统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上述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正在走向融合[5]。

2 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目前知识图谱的绘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版块[4,6-7]。

数据检索: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其数据源在传统文献数据库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出版商、机构联盟等机构网站的网络日志、用户记录、点击流数据等。

数据清洗:即对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勘误等,进行历时或分时段对比分析时需要对数据M行分段处理;若样本数据过大或分析目的不同,则需要进行有代表性的抽取。

构建关系矩阵:选择要分析的知识单元,如关键词、题名、作者等,构建其相互关系,常用方法有共词分析、共引分析、共作者分析、书目耦合分析、期刊耦合分析等。

数据标准化:根据数据间的相似度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常用方法有集合论方法(Cosine、Pearson、Spearman、Ochiai、Jaccard指数等)和概率论方法(合力指数、概率亲和力指数等)。

数据简化:运用因子分析、多为尺度分析、自组织映射图、寻径网络图谱、聚类分析、潜在语义分析、三角法等方法处理数据以更好地展示各数据单元。

可视化展示:是知识图谱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运用不同的算法,调整相关参数,构建整个图谱。可通过不同模拟实现可视化,如几何图、战略图、冲积图、主题河图、地形图、星团图、簸幅图等。

图谱解读:采用历时分析、突变检测、空间分析、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图谱进行解读,同时需要结合研究者的经验、知识、学术背景、学术功底等。

3 知识图谱绘制软件

目前可用于知识图谱绘制的软件非常丰富,根据主要功能可分为2类[4]:一类为通用软件,如SPSS、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词频分析软件Wordsmith Tools和GIS相关软件;另一类为绘制知识图谱的专用软件,如CiteSpace、Bibexcel、Gephi、VOSviewer、VantagePoint、Network Workbench Tool、NWB、Sci2 Tool、In-SPRIE、SciMAT、Histcite、GeoTime、ColPalRed、Guess、Leydesdorff、Jigsaw、Carrot等。分析各软件的特点[6,8-9]可以看出,随着知识图谱的绘制软件越来越多,一方面其支持的数据格式愈发多样,相互之间的兼容性也逐步增强;另一方面,在可视化效果方面也日趋完善,知识展示的真实度、准确度逐渐提高。详见表1。

4 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

目前知识图谱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主要集中在2个研究方向[10]:部分偏于技术研究,包括可视化工具和算法的开发;部分以应用为主,利用科学计量学理论及相关方法、知识图谱软件等进行分析研究。国内研究也可分为2个方向:部分以科学计量学为理论基础,利用可视化方法研究科学学与管理学、科学技术合作等领域;部分以电子资源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可视化方式展示某一学科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向。

4.1 应用现状

医学领域各学科中采用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进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领域已有部分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在学科层面,赵蓉英等[11]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对中医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探索。徐浩等[12]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文核心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对我国中医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但研究仅限于中医学与医药卫生领域之间的合作。杨秦等[13]采用共词分析及社会网络方法对中医外科疮疡领域的研究主题及分布进行了探索。

具体在疾病方面,谭火媛等[14]基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收录的近10年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相关文献,对前沿与热点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王淑斌等[15]对中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证候方面,刘俊丽等[16]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数据清洗、实体抽取、构建共词矩阵并采用Ucinet软件绘制乙型肝炎热点研究知识图谱,分析了子模块中的中医证候描述及疾病名称。秦义等[17-18]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气虚证、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在中药材方面,郭栋等[19]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和聚类图对中药枸杞的育种、种植、采收、加工、储存等5个领域的研究进行了热点分析。在治疗措施方面,李祖偷[20]对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腧穴的演变过程及施穴治疗的变迁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胡松洁等[21]运用Ucinet软件对“五行音乐”疗法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

此外,张静[22]基于CNKI核心期刊文献关键词,探讨了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热点主题。陈姗姗等[23]对中医药传播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荣光等[24]基于中医电子病历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构建了该领域的研究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的共现网络。

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多以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多采用CiteSpace软件构建研究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的共现图和聚类图,从不同侧面宏观解释了中医学信息的整体结构特点。但针对特定研究目标,尚未形成一套明确的建模策略及技术,导致已有研究结果中也有差异甚至矛盾之处[5]。因此,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理论尚处在针对各学科结构宏观概述阶段,急需解决对多层信息深度整合的知识图谱建模策略及其技术。

近年来,已有学者在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与标准化流程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于彤等[25]提出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为框架,以中医药领域现有的术语和数据库资源为内容,构建大型知识图谱的构想,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尚未实现中医药知识资源的有效整合及提供全面、及时、可靠的知识服务。阮彤等[26]基于文本抽取、关系数据转换及数据融合等技术提出了中医药知识问答和辅助开药领域的知识图谱半自动化构建流程。此外,该课题组对知识图谱进行了形式化定义,详细描述了数据驱动的增量式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同时阐述了以此方法所构建的中医药知识图谱在辅助开方领域的应用,但未涉及其它领域[27]。贾李蓉等[28]以中药知识图谱为例,从数据来源、研究内容、图形化展示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中医知识图谱,但其应用尚局限于浏览检索方面,对多种数据资源间的映射及数据元等标准未进行详细论述。张德政等[29]提出了基于本体的中医核心知识图谱表示及其构建方法,对中医本体与知识图谱的映射方法进行了探索,为中医知识图谱的构建提供了较系统的方法流程,但对多源数据的获取技术及中医师临床实际诊疗数据的研究未进行深入研究。王华珍等[30]以中医慢性胃炎数据可视化处理为例,引入随机森林(RF)技术进行可视化前的数据预处理,根据高维中医数据的特征进行变换和降维,使数据在低纬空间呈现良好的分离性,从而增强了数据的可视化效果。

4.2 应用前景

知识图谱研究已经渗透到金融、医学和工业等领域,对知识图谱定量与定性特征的科学理解已成为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挑战性课题。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特点,中医药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应以从事相关领域活动和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如临床医学领域的医师)、显性或编码化的知识(如症状、药物等)、过程或方法(如辨证论治等)为研究对象,运用图论、统计学、应用数学、数据挖掘等方法,研究知识之间多维网络关系及演化规律等一系列问题。

在我国,中医临床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仍较滞后,研究大多处在术语本体领域的研究层面。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如在中医药知识体系构架方面,可建立中医药知识地图系统、维基百科系统[25]等;在中医药知识的推广普及方面,可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信息检索系统、基于自然语言的问答引擎[26]等;在临床诊疗方面,可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四诊信息采集、诊断、处方用药系统;在医师诊疗规律挖掘方面,可\用知识图谱挖掘中医师“病-证-治-效”临床诊疗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因此,知识图谱为开展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临床诊疗规律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工具,探索解决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多尺度非完整信息整合的核心技术,建立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的流程和规范将成为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3(2):149-154.

[2] 陈悦,刘则渊,陈劲,等.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科学学研究, 2008,26(3):449-460.

[3] 杨国立,李品,刘竟.科学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的新领域[J].科普研究,2010,5(4):28-34.

[4] 杨思洛,韩瑞珍.国外知识图谱绘制的方法与工具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2,20(6):101-109.

[5] 杨思洛,韩瑞珍.国外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6):15-20.

[6] 肖明,邱小花,黄界,等.知识图谱工具比较研究[J].图书馆杂志, 2013,32(3):61-69.

[7] 陈超美.科学前沿图谱――知识可视化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8] 邓君,马晓君,毕强.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和Gephi的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37(8):133-138.

[9] 侯月明,乔晓东,孙卫,等.开源分析工具在中文文献分析中的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3):71-76.

[10] 曹树金,吴育冰,韦景竹,等.知识图谱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基于SSCI与CSSCI期刊论文的计量与可视化[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 41(5):16-34.

[11] 赵蓉英,王敏.国际视野下中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32(7):36-41.

[12] 徐浩,濮文渊,钱爱兵,等.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中草药,2015,46(19):2966-2973.

[13] 杨秦,曾莉,李文林.中医外科关于疮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535-537.

[14] 谭火媛,魏静,谭定英,等.基于CiteSpaceⅢ的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前沿与热点可视化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6(11):50-54.

[15] 王淑斌.中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的知识图谱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6] 刘俊丽,张秀梅,蒋勇青.基于文本挖掘的乙型肝炎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1):48-53.

[17] 秦义,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气虚证证候诊断标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18):1588-1592.

[18] 秦义,田元祥.基于CiteSpace的血瘀证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656-2665.

[19] 郭栋,童元元,S生权,等.基于数据挖掘的枸杞研究热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9):48-51.

[20] 李祖停田元祥,赵建新.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用腧穴的可视化分析[J].河北中医,2016,38(9):1372-1377.

[21] 胡松洁,马彦平.基于知识图谱的“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可视化构建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3):534-537.

[22] 张静.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知识图谱与主题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40(1):51-55.

[23] 陈姗姗,邵英俊.基于中国知网的中医药传播研究的计量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3):6-9.

[24] 荣光,谢晴宇,孟庆刚.中医电子病历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99-104.

[25] 于彤,刘静,贾李蓉,等.大型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3):80-82.

[26] 阮彤,孙程琳,王昊奋,等.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6,37(4):8-13.

[27] 阮彤,王梦婕,王昊奋,等.垂直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知识管理论坛,2016(3):226-234.

[28] 贾李蓉,刘静,于彤,等.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5,36(8):51-53.

[29] 张德政,谢永红,李曼,等.基于本体的中医知识图谱构建[J].情报工程,2017,3(1):35-42.

[30] 王华珍,彭淑娟,缑锦,等.基于随机森林的中医数据可视化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14,26(11):2751-2756.

第11篇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1 主要问题

1.1 现存教育模式严重制约传统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传承一般三种方式: 学校教育、祖传自学、师徒传承,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是有机结合的整体。而就我国现在的高等中医药学府的教学现状来看:1/3或2/3的课时为西医,中医的教学时间大大不足;国学基础是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而相关的课程设置却无法满足要求,往往出现外语好过古汉语的现象,学生没有能力接受对中医药经典文献的学习;尤其,缺乏对中医药技术特征的临床体验。如此功利的教学只能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匮乏的“假中医”。另外,与中医药事业相关联的法律课程至今未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何谈培养既懂医又懂法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何谈有效保护传统中医药知识产权,何谈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

1.2 维权意识淡漠和立法滞后并存。1925年以来的三次中医存废之论,动摇了国人对中医药本来就脆弱的信心和支持。正如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波克特指出的: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的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这样做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学从业人员,他们不承认在中国的宝藏,为了追求时髦,用西方的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是中国的医生自己消灭了中医。我国自颁布专利法以来,70%的大中型企业,95%的小型企业未申请过药品专利,大部份中药科研人员对其研究成果的保护和商品化考虑不足。国内的中成药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如牛黄安宫丸有100余家成产,复方丹参片有140余家成产。《中药保护条例》的保护主体仅局限于中药品种,而对处方组成、制法工艺等未列入保护对象,对技术产权归属和中药饮片、汤剂等缺乏具体保护的操作规则。目前,如何强化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适应的立法,在WTO的规则下使企业权利最大化,是制约中医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突出问题。

1.3 我国传统中医药领域面临“生物海盗”的强烈冲击。“生物海盗”通常是指未经许可,提炼或利用传统医药或生物遗传资源,取得来源于这种医药或生物遗传资源的合成于发明的知识产权,没有给提供传统医药或生物遗传资源的个体或社区以利益分享的行为[1]。如:日本在我国“六神丸”的基础开发了“救心丸”年销售量上亿美元。韩国的“牛黄清心丸”源自我国的“牛黄清心液”,年产值也近1亿美元[2]。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目前有900多种中药项目被外国公司在海外申请专利,我国中药专利在国外申请有近千项。造成了传统中医药 “中国原产,韩国开花,日本结果,欧美收获”的窘境。

2 原因浅析

2.1 专利保护措施的不足。首先,由于中医药很难通过化学成分所表示,并且往往“公知公用”,丧失了新颖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其次,我国中药专利保护主要集中在方法和复方产品上,缺乏以单方制剂为主的专利保护。而日本生产的中药多以单方为主,能明确的指出药物作用及临床功效数据。 第三,缺乏既懂中医药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我国于1992年9月人大通过关于《专利法》的修改,第一次将中药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中医药专门立法起步较晚。

2.2 商标保护措施的不足。首先, 传统中医药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淡薄,国内许多知名商标被国外抢注。如“同仁堂”被日本抢注,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其次,企业往往把药品通用名称与商标混淆。企业在研发新药品之后,给药品命名并用该名称注册商标,之后此药品被收入药典,被认定为药品的通用名称,该名称也就失去了特有商标的意义,其他企业也可以用此商标,商标的无形资产也就无法体现。

2.3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的不足。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象是中药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中药的配方复杂多变,炮制过程的技术性强,从产品很难应用反向工程倒推出中药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因此从这一特征来看,商业秘密保护是中药知识产权有效的保护方式,但是商业秘密保护自身的缺陷会对中草药保护带来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商业秘密的权利人在他人独立形成相同或类似的商业秘密后会丧失其对商业秘密的专有权,他人侵害自己商业秘密的行为却不容易确认[3]。

2.4 综合行政保护措施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新药行政保护和中药品种保护两种方式,依据1993年颁布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只要是没有申请专利的中成药、天然药物的提取及其制剂和中药人工制成品等都可申请中药品种保护,保护的范围和条件比较笼统和宽泛。新药的行政保护措施具有申请手续简便,保护期限长等特点,给企业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有其局限性:首先,当发生侵权行为时,权利人只能提起有关部门的调处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缺少必要的司法救济手段。其次,只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有效,没有域外效力,无法与国际通用规则接轨。

3 破解思路

对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综合保护策略,在法律领域:应由《中医药法》和若干子法组成专门法律制度体系,其作用和相互关系是,《中医药法》作为主法确立中医药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原则和途径;专利制度保护中医药的核心技术;商标制度树立中医药的知名品牌;商业秘密捍卫中医药的工艺诀窍;著作权保护中医药的文化与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机密保护与专利保护有互补作用。在行政领域:细化中医行政管理制度与丰富相应的救济制度。

3.1 强化自保意识和教育是基础伴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政府和多数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无形资产和市场竞争的商业价值。现在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的行为中,尤其是作为中医药研发核心力量的科研人员和学者在成果发表之后,很少考虑对其司法保护及开发商业价值。因此,我国应从科研规划、经营策略、国际化的视角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把相关法律知识纳入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有条件的院校应完善医事法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培养跨学科的医法复合型人才。

3.2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是途径

3.2.1 完善现有专利制度 首先,在专利申请中指出中医药的来源。 欧盟在生物技术发明的立法方面,认为一项以动植物材料为基础或使用这些材料的发明,在申请专利时候应该适当揭示他们所知道的包括原产地在内的信息,《生物多样性公约》中也有相应的规定,这一做法可提高专利申请透明度,能体现对持有人的利益和文化上的尊重。其次 ,建立传统中医药专利数据库,对其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其文档化或数据化。第三 , 改进中药发明专利“三性”的界定,充分体现中药的自身特点。如在现有方剂基础,通过药味的随证加减、用量比例调整、多个方剂组合的三种复方制剂,都会改变原方剂的功效,并具有创造性。此外,生产工艺和剂型的改进,也应获得专利保护。

3.2.2 合理利用商业秘密制度 中医药的许多临床经验和治疗手段都是一些医家的传家技艺,如针灸手法、骨伤疗法、按摩等,都是现代意义上的技术秘密。中药方剂的配方因其秘密性具有技术秘密的基本特征,如果技术容易被人破解,申请专利保护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如果该技术发明很难破解,用商业或技术秘密的方式保护会更好。目前我国 “商业秘密”的保护手段尚不完善,尤其是散落于民间的技艺和秘方,保护效果不尽人意。

3.2.3 有效利用商标法律制度 第一,国内有潜力的品牌和驰名商标应进行国外注册。 TRIPS协议有保护商标和服务商标,我国有不少百年老字号的中药品牌,符合协议保护的标准。地域性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之一,商标专有权依其所申请国的法律产生。第二,突出药品商标,淡化药品通用名称。第三,引入地理标识保护机制。《本草衍义》中“凡用药必须择土之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中草药的药性药力于药材源产地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 如山西的党参、云南的三七、山东的阿胶等等自古有被视为同类中的上品,这种地理特性对消费者来说有一种天然的信赖优势。地理标识显示了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或特性于其原产地或来源地自然环境、地域、人文环境地密切关系,也是一种知识产权,应受到法律地保护[3]。

3.3 加强特别立法是保障 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郑成思指出:如果我们只是在发达国家的推动下,对他们的长项专利 驰名商标等等加强保护,对自己的长项则根本不保护,那么在国策上就是一个重大失误,应该制定专门的法律,从《中医药条例》到《中医药法》的转变,这不仅仅是法律位阶的升格,还可以实现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医药行政程序机制等纳入专门的立法,同时要增加相应程序与救济机制,法律的实施和目的实现总是离不开一定的程序和手段。通过程序立法,可以为法律执行机制和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法定程序,摈弃主观任意性[4]。也就是在立法过程中,保证最低限度的“程序正义”与法制的统一,避免法制冲突。其内容应包括行政程序,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等。特别是行政复议解决机制及其相应的程序设置。但是制定专门法律不是一劳永逸的,实际上,法律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修改完善,出台法律之后还要对其执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做到“立法-实施-修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唐晓帆,郭建军.《传统医药的著作权和数据库保护》,载《知识产权》,2005,3:26.

[2] 章琦.《为中医药正名》,载《南方周末》,2006,1182(7).

第1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护理环节质量检查结果当中的西医结合科护士中医专科知识水平比较低的情况,成立品管圈组织制定活动计划,针对科室护士中医专科知识水平低的情况进行整体的调查,并且制定完善的解决对策,并且对于该活动的前后护士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分析。

1.2研究方法

(1)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品管圈小组,圈内共纳入6名成员(包括1名医生和5名护理人员),设立1名为圈长,并由科室护士长担任品管圈辅导员,对圈内成员进行培训及宣教。召开圈会,集思广益设计圈名和圈徽,并最终由全体圈员投票,选出最终的圈名和圈徽。(2)确定主题:运用头脑风暴,全体圈员将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和现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确定此次活动的主题:“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医护理专科知识水平中应用”。(3)拟定活动计划: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计划表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拟定计划、分析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分析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效果、标准化、检讨与改进。活动过程中分别用到头脑风暴法、关联图、鱼骨图、柏拉图、流程图、查检表等品管圈工具。(4)分析原因:圈员通过头脑风暴,确定了护士专业知识不合格等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提出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3.0中,计量指标以平均数±标准差(xˉ±s)形式表达,检验方法为t,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选择我院中医护理专科的24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参加了品管圈活动,对照组护士未参加,对比两组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和专业技术得分。开设品管圈活动之后,科室护士中医专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等远远优于活动之前,其数据差异性有显著的价值。详见表1。

第13篇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越来越成为市场经济的命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谁要想生存、要想占有市场,就必须首先占有相当的知识,知识是第一生产要素,是最有价值的生产力。然而,知识通常是通过信息表现出来的。事实上,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信息资源的竞争。许多资料表明,发达国家早已将情报信息产业化,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5%左右。美国在1950年只有17%的人从事信息业,而目前超过60%的美国人在创造、处理、分配信息[1]。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几年前,国家实行机构改革,精简了一些机构,但却新增了信息产业部,这一切都说明信息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在知识经济中、在市场经济下,从事信息工作的专业人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医学领域的情报信息专业工作者来说更是如此。

1 知识经济中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的地位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知识的创新、交流和利用,必然带来信息量的爆炸。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是一门与人类生老病死息息相关的重要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体系。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医学科研管理人员要想开展工作都离不开医学信息。作为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构成了本地区医疗卫生发展研究、医学科技信息研究、医学科技信息咨询服务系统。广大医务工作者、医学科研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要想保证决策正确、避免失误、少走弯路、减少重复,就要占有大量的情报信息,作为以医学信息为产品的医学信息机构,正是具有这种不可取代的地位和无可限量的价值,而其价值核心正是这些从事医学信息工作的专业工作者。可以说,一个地区的医学情报信息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 经知识济中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的作用

2.1 知识信息的管理作用: 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医学及相关知识更替的时间缩短,频率加快。各种信息数量大且增长迅速。对于决策机构、科研部门、临床工作者来说,要想从信息的大海里发现、提取出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是十分重要而艰巨的事情。“一方面信息和知识太多,增长太快,大量的信息和知识还来不及吸收,已经被新的知识信息所取代;另一方面,知识信息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最有价值的财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借助一门行业来帮助人们开发利用这些信息”[1]。于是,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医学知识、信息的管理者和开发者。“把适当的信息用适当的方式传递给适当的人”[1]。

2.2 知识信息的再加工再创造作用:在信息资源全球共享的环境下,仅仅提供粗浅的原始信息服务往往造成信息的无效运动,高效率、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应当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对所占有的信息、知识不仅是简单的复制、传递,而要进行长期跟踪和深入分析,扩大再次文献产品的加工,特别是随着国际性计算机网络逐步走向千家万户,信息数字化、信息的共享,更给医学信息专业人员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促使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找市场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在这一点上,与医学专业研究人员相比,医学信息研究人员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完全可以把散在的信息收集整理出来,加工制作成诸如“综述”、“分析”、“评论”、“专题研究”等性质的高附加值信息产品,为决策层、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提供信息服务。

2.3 知识信息的传递与流通作用:信息的价值在于使用,信息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传递到用户手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作为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不但要注重信息的研究、开发,而且有责任使信息进入流通领域,改变被动等待用户的服务方式,强化信息传递与流通的意识,掌握信息的各种流通手段和技能,扩大信息传递与流通领域,把不同的信息传递给不同的需要它的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

3 知识经济对医学信息专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手段、提供信息服务的技能都对医学信息专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时代要求专业信息工作者向多元化、高素质发展,因为现代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①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极强的情报意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别、分析出真实、新颖、有价值的信息,淘汰虚假、无用、陈旧的信息。②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备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了解其发展前沿,才能有效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③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获取情报信息的技能,包括检索、采访、计算机及其网络知识。 ④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有信息处理及流通技能,包括编辑出版、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语言及外语的应用能力。⑤知识经济要求医学信息专业人员具备知识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知识经济中,医学信息专业人员非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的行业专业人员。对于专业的医学信息工作者来说,知识经济向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他们不断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以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第14篇

关键词:中医药 知识工程 知识库 知识获取 知识发现

分类号:TP182

引用格式:于彤.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关键技术分析[J/OL]. 知识管理论坛, 2016, 1(5): 336-343[引用日期]. http:///p/1/56/.

1 引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论作为文化遗产还是作为医学资源,都理应得到保护和传承。对中医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诠释与研究,是中医药传承的一项核心任务。知识工程(knowledge engineering)为中医药知识的组织、存储、处理和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

知识工程是随着信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手段。知识工程源于人工智能领域,其最初的目标是构建基于知识的系统(或称专家系统)[1,3]。为了构建基于知识的系统,需要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表示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以支持自动推理和问题求解[3]。因此,知识获取、知识表示以及知识运用成为知识工程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随着知识工程在知识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知识工程的研究范畴从知识库和专家系统,扩展到自由文本、半结构性数据和多媒体内容的处理。时至今日,知识工程已发展为涉及知识表示与推理[4]、语义网[5-6]和数据挖掘[7]等多个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在电子科学、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知识工程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关幼波与计算机专家合作,于1979年研制了首个实用的中医专家系统DD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系统,它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8]。此后,全国兴起了一股中医专家系统研发与应用的热潮[9],知识工程作为专家系统的支撑技术也得到了中医界的重视。近30年来,中医药工作者采用知识工程方法对中医药领域的知识遗产进行广泛采集和永久保存,建成了大量的知识资源和智能系统,为中医药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10]。为此,本文对中医药知识工程进行系统总结和综合论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学者和知识工程师提供参考。

2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概念

中医药知识工程是指将中医药知识整合存入计算机系统,以使计算机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中医药领域复杂问题的工程学科[1-2]。旨在实现中医药知识的“计算机化”,并将计算机技术融入中医药知识的收集、挖掘、整理、更新、传播及转化等环节,从而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体系,提升中医信息系统的智能水平。之所以称之为一项“工程”,是因为这项工作涉及系统性的方法、大规模的协作、严密的流程以及复杂的产品(本体、知识库、专家系统等),这些都是系统工程的显著特征。

中医药知识来自中医专家的头脑,以及书籍、论文、病案等各种专业资料。为使中医药知识“计算机化”,需要从各种知识源中广泛获取知识,将知识进行编码并录入计算机系统;还要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方案对知识进行组织和存储;最终实现专家系统、知识发现等各种计算机应用。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关键环节,包括中医药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中医药领域知识的获取、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的构建、中医药知识发现研究以及中医药智能系统(如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等。

中医药知识工程是中医药与信息科学(包括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也是中医药知识管理的一项关键支撑技术,有助于实现中医药知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

3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意义

中医药知识工程有利于开拓临床思路,支持临床决策,研究中医理论,丰富教学内容,指导实验研究,促进中医药知识传承与创新[1-2]。具体而言,中医药知识工程可在以下三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1 梳理知识体系,保护知识遗产

中医药知识遗产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但其知识体系尚存在模糊笼统之处。只有对中医药知识遗产进行系统梳理,去芜存菁,才能凸显中医药知识的精华之处。使用语义网络、描述逻辑等知识表示方法,能够精确描述中医思维逻辑,建立数字化的中医药知识体系,这对中医药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促进知识传承,加速人才培养

中医传承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转化成普遍的知识,从而培养更多经验丰富的名医,提升中医界的整体水平。中医药知识工程旨在系统总结前人经验,将历代医家的智慧结晶转化为全面、系统的领域知识库,研发中医辅助学习系统,以提升初学者的学习效率,促M专业医师之间的交流,从而突破中医传承的瓶颈。

3.3 发现新知识,促进学科发展

通过实施中医药知识工程,可对中医药信息化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建立跨越年代、流派、学说和病证的整体性知识模型,从而加深我们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使中医药领域两千多年来积累的知识遗产得到有效整理和挖掘。

4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构建

中医药知识工程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准确表达。可以说,中医药知识工程所研究和处理的核心对象就是中医药知识体系。两千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经过两千年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架构,以临床实践经验为主体的知识体系[2]。

中医药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特点和复杂性,对知识工程技术产生了独特的需求。中医特色的思想方法、含义模糊的中医概念以及中医专家的隐性知识都对知识表达、知识获取和知识利用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因此,面向西医等其他领域的知识工程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医药领域。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迫切需要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有效处理中医药知识的模糊性和复杂性,支持标准化知识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对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从而指导中医药知识的建模、获取、组织、存储、共享与服务等一系列工程实践活动。建立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体系是一项繁重、长期的工作。本文主要围绕思维模拟、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发现等4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工程的理论思想、研究热点以及核心概念意涵进行简要论述,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4.1 中医思维模拟研究

中医思维模拟是指在对中医思维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用计算机系统对中医的思维过程进行模拟,从而完成计算机辅助诊疗等复杂任务。中医深受中华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影响,产生了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包括“天人合一”“取象比类”以及“辨证论治”等等。中医药知识体系是中医思S的直接产物。开展中医药知识工程研究,首先需要深入理解中医的核心思维模式。

中医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具有形象性、模糊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需要针对这些特点提出创新性的思维模拟方法。例如,“取象比类”是贯穿中医知识体系的思维模式,与中医其他的思想方法共同构成了中医“象思维”。在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需要追溯中医“象思维”的思想源流,并采用认知语言学等学科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据此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模拟方法[11]。又如,中医辨证思维是一个涉及分析、综合、推理、归类、鉴别的复杂思维过程,需要将中医辨证理论与实际的病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辨证思维的规律,从而建立合理、准确的中医辨证计算模型[12]。思维模拟研究在中医临床诊疗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首先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对计算机建立的中医思维模型加以检验,以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4.2 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

知识表示(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是指通过某种方案、数据格式或语言,将领域知识表达为计算机可直接处理的数据。知识表示处于知识工程的中心地位,它既是知识获取的基础,又是知识存储和运用的前提。为实现基于知识的系统,必须将领域知识表示为某种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并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去,存储于知识库之中。知识表示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知识处理的效率,对知识获取和应用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广义上,知识表示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类知识的显性化、机读化和结构化,从而支持自动推理,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等应用。知识表示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状态空间、谓词逻辑、框架、产生式、语义网络、与或图、Petri网等。这些方法适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知识,从而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如何选取或提出合理的知识表示方法,用最恰当的形式来表示中医证候、中药、针灸、温病、养生等各方面的知识,是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的重点问题。

目前,知识工程领域的一种主流观点是将建立一个知识系统的过程视为一种“建模”活动。知识建模(knowledge modeling)是指采用某种计算机方法构建一个“知识模型”,它在特定领域中能像专家那样解决问题。其本质是通过模型来表示知识,因此属于一种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方法。近年来,采用本体等技术建立知识模型,已成为中医药知识分析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中医药知识表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13-14]。

4.3 中医药知识获取研究

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是指从专门的知识源中全面、系统地获取知识,并将其转换为某种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如程序、规则、本体等)[15-16]。这里的知识源可以是人类专家,也可以是案例、教科书、论文、数据库、网站等知识载体。一般情况下,知识获取需要由“知识工程师(knowledge engineer)”与领域专家配合,共同来完成工作。知识工程师的任务是帮助领域专家激活隐性知识,完成知识的转换,建立基于知识的系统。

知识工程的一个典型场景是:一组知识工程师找到并访问特定领域的专家,听取专家的介绍,记录专家的经验性知识并将其表达为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存入知识库中。将知识库与推理引擎结合起来,也就构成了一个新的专家系统。知识获取也必然涉及知识验证的问题:知识工程师需要对知识进行评审和验证,以确保知识的准确性。

知识获取是任何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医药领域,知名老中医的经验和古籍文献占有重要地位,是知识获取的重点对象。一方面,知名老中医知识和经验的获取,是中医药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它属于专家认知获取的范畴,也就是将专家头脑中隐含的知识转换为某种形式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医药领域产生了海量的古籍文献。古籍数字化对于中医药信息的快捷传播和永久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从数字化的古籍文本中有效提取中医药知识,则是知识工程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通过专家访谈等方法获取领域专家的经验和实践方法,还是查阅大量文献搜集领域知识,都是复杂的、繁琐的工作,且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方法完成。因此,知识获取是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中面临的关键瓶颈[16]。如何突破“知识获取”瓶颈,也就成为知识工程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4.4 中医药知识运用研究

知识运用是指将领域知识库以及机器推理、知识发现等技术运用于科研、临床、教学等领域,辅助中医药工作者解决复杂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知识工程在中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包括:四诊客观化研究、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方剂量效关系分析、中药新药发现、中医临床诊疗、中医教学等等。为使知识工程的成果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中医药知识创新和学科发展,必须研究如何运用知识的问题。知识工程学不能逐一研究具体应用的过程或方法,而是研究在各种应用中都可能用到的共性方法,包括知识推理、知识搜索、知识发现、知识服务等。

传统上知识运用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如何构建专家系y。中医专家系统是指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著名老中医诊疗病人的临床经验,从而使该软件具有专家诊治病人的水平[8]。如前文所述,随着“中医关幼波诊疗肝病的计算机系统”的出现,全国兴起了一股研发中医专家系统的热潮。据陆志平等[9] 估计,中医专家系统已不下300个,并遍及中医的内、外、妇、儿、五官以及针灸等各科。专家系统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并产生临床推荐意见和临床警示,可用于辅助职业医师进行临床决策。该系统的构建涉及知识获取、机器学习、知识推理、知识搜索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普及以及数据库内容的不断积累,使业务人员产生了从数据库中挖掘知识的愿望。为此,学者们将数据库技术与人工智能、统计学、机器学习等传统技术相互融合,产生了知识发现这一交叉学科[17]。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可被理解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近年来,中医团体探索将各种KDD方法应用于中医药领域。KDD被用于研究方剂配伍规律[18],辅助中医开具中药处方[19],解释中医证候的本质[20-21],以及辅助基于中医药的新药研发[22],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KDD作为中医药知识分析和科研创新的一种新方法,也成为中医药知识运用研究的一个热点。

5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分析

中医药知识工程将本体(ontology)、文本挖掘(text mining)、语义网(semantic Web)等多种信息技术与中医药领域知识相结合,以促进中医药知识的创造、管理和运用。在下文中,围绕知识建模、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发现等4个主要方面,对中医药知识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具体分析。

5.1 中医药知识建模技术

知识建模是将领域知识表达为计算机可处理模型(即知识模型)的过程,它是知识工程的基础。中医药知识体系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特色,这决定了中医药知识建模的独特性。历代中医普遍采用“取向比类”等形象思维方法,中医药概念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中医文献中包含大量古汉语成分,这些因素导致中医药知识难于精确描述和定量刻画。需要对知识建模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创新,并研究出一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知识建模框架,以支持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实施以及知识服务平台的建设。

知识建模技术有很多种,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和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都属于知识模型。本体是1990年代出现的知识建模方法,其核心任务是对领域概念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和准确表 达[13]。本体在复杂知识建模和自动推理等方面体现出技术优势,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工程的一个热点是通过构建中医药领域本体,对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体系进行辨认、梳理、澄清和永久保真处理。中医团体已经开展了基于本体的中医药知识建模方法研究,并实际构建了一系列领域本体[14] 。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TCMLS)”这一大型中医药领域本体[23] 。TCMLS对中医药领域的概念和术语系统进行了完整的表达,在中医药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本体建模的对象还包括阴阳、五行、脏腑、证候、中药、方剂等诸多领域。这些本体最终可被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中医药领域本体,支持知识获取、知识发现、知识服务等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后续工作。实践表明,本体可有效捕捉中医药领域的概念体系,并以概念为核心将中医药知识体系准确地表达出来,能够胜任中医药领域知识建模的任务。

5.2 中医药知识获取技术

如上文所述,中医药知识获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被公认为知识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瓶颈,严重限制了知识工程和知识系统的发展。近年来,学者们主要试图通过“集体智能”和“机器智能”这两条路径来突破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获取瓶颈。

“集体智能”是指组织大量领域专家一起编辑知识库,从而实现专家知识的共享与融合。实现集体智慧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交流、协作和激励机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推广,中医界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种面向中医药领域的知识工程平台,进行跨学科、跨组织、跨地域的协作式知识加工,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知识工程项目,建成了一系列术语系统、领域本体、文献库、数据库和知识库。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了基于互联网的“中医药虚拟研究院”,部署了一个协同知识工程平台,支持全国40余家机构,近300人进行协同工作[24-25]。在该系统的直接支持下,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23]等一系列大型知识系统。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环境能将不同机构、不同地区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有效解决资金分散、缺乏协调、研发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知识工程的规模化[25]。

“机器智能”是指研发文本挖掘技术,使机器能够直接从文献等知识载体中提取结构性知识。文本挖掘在中医药领域已得到成功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知识库加工的效率[26]。但与生物医学领域的大量研究工作[27]相比,文本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需要针对中医药文献的特点,进一步研发实用的挖掘方法,提升挖掘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深度挖掘中医药文献中蕴含的知识。

5.3 中医药知识存储技术

知识存储(knowledge storage)特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安全、可靠、有序地存储知识资源,以支持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应用。知识库是实现知识存储的重要支撑工具,也是知识工程的重中之重。知识库一般是针对特定领域以及问题求解而建立的,对领域知识进行全面收集和系统整理,进而对知识进行组织、分类和保存,以支持知识检索和查询。

构建中医知识库系统,是指用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医药理论和专家的经验按规范化、标准化的格式组建成知识库[8]。知识库一般具有形式化、结构化、易查询、易操作等特点,能支持机器推理。传统上知识库主要是指采用谓词逻辑、框架等知识表示方法,在计算机系统中表示和存储的知识集合。但在中医药信息化实践中,人们也把文献库、数据库、本体等多种形式的知识载体统称为“知识库”。它们都能起到知识存储的作用,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方法相结合后仍可支持智能应用,因此称之为广义的知识库也不为过。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库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在中医人体、中医疾病、中医证候、中医医案、中药、中医养生等方面都出现了知识库系统[28]。中医药知识库在中医药信息化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在文献整理、知识可视化、知识共享、临床诊疗、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取得实际应用,为中医药知识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深度挖掘提供了创新性的手段。

5.4 中医药知识发现技术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中获取有效、新颖、有潜在应用价值和最终可理解模式的非平凡过程[17]。知识发现是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学、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相互交叉产物。知识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产生了高频集、关联分析、分类、预测、聚类、孤立点分析、时序/序列分析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还出现了Weka、Rapidminer等较为成熟的开源软件。这为知识发现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中医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文献和知识。如何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就成了发展中医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KDD所擅长的正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模式和知识,是分析中医药海量数据所需的理想技术手段。近年来,中医团体已开展了将频繁模式发现、关联规则发现、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多种KDD方法引入中医药领域的若干探索。例如,使用关联规则发现等方法对方剂数据进行分析,来揭示方剂配伍规律[18];通过知识发现方法辅助中医开具中药处方[19]以及中药新药研发[22];通过基于隐结构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来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21];使用文本挖掘方法从海量文献中挖掘新颖知识,构建并分析中医药复杂网络[20]。这些工作表明,面对中医药领域的海量数据,采用KDD技术进行有效的知识发现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29]。

过2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知识发现的方法和技术已进入相对成熟期,针对中医药领域的各种问题都产生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成熟并不意味着完善,面对中医药数据描述多样化、数据仍不完备的特点,仍然需要对现有的KDD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以满足中医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需要。

6 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中医药知识工程实践取得长足发展,成功建立了大量的知识资源。但中医药知识资源往往服务于特定的医疗和研究机构,彼此之间异质、异构,难以实现集成与共享,形成严重的“知识孤岛”现象,成为长期困扰中医药知识工程领域的技术难题。中医药与西医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资源也难以实现有效的关联,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开展。

为此,学者们[6,30]提出使用语义网作为中医药数据表示标准,实现中医药内部的知识整合以及中西医领域的知识互联,从根本上解决“知识孤岛”问题。2001年,万维网发明人(T.B. Lee)在《科学美国人》上正式提出了语义网的构想,认为它将是一个机器可以理解的开放性信息空间[5]。语义网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将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各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并重新,从而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与集成。语义网为实现跨领域知识关联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平台,有助于构建面向特定领域的大规模知识图谱,进而实现各领域知识图谱的关联与融合。语义网最终将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知识图谱,提供全面、智能的知识检索服务,促进知识共享和人机协作。

可基于语义网技术建立中医药知识图谱,从而实现中医疾病、中药、方剂、针灸、医案等中医药各门类知识资源的集成[30-31]。TCMLS作为一个包含10余万个中医概念以及100余万个语义关系的大型语义网络,为构建中医药知识图谱提供了相对完整的框架。鉴于此,于彤等[31]提出以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为骨架,将中医药领域现有的术语资源和数据库资源融合起来,构成大规模知识图谱,并实现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检索、知识展示和知识服务等功能。在未来,可进一步扩充中医药知识图谱,通过语义关系表达中医和西医之间的结合点,从而实现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图谱的关联和融合。这套方法将使中医药知识资源接入全球互联的知识图谱之中,支持各种面向结合医学的知识共享、决策支持和知识发现应用,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6 小结

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化,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华民族非常宝贵的知识遗产。中医药知识工程成为中医药知识遗产保护和知识创造的一种新模式,能有效推动群体性的知识创新活动,加速知识转化过程,促进知识的传播。

中医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座伟大的知识宝库,这决定了中医药知识工程的巨大价值和艰巨性。中医药领域知识体系相当复杂,对知识工程技术提出了独特的需求。在中医药领域实施知识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其中还有很多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展望未来,中医药知识工程必将成为中医药信息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在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任廷革, 刘晓峰, 李庆业, 等. 从复方分析模型的研究看中医知识工程的意义[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9, 6(3): 12-13.

[2] 杨斌. 中医知识工程的建立及其意义[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0, 2(4): 28-30.

[3] Schreiber G, AKKERMANS H, Anjewierden A, et al. Knowledge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the CommonKADS methodology [M]. 1st e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000.

[4] Brachman R, Levesque H.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M].San Francisco: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2004.

[5] Berners-Lee T, HENDLER J, Lassila O. The semantic Web [J]. Scientific American, 2001, 284(5): 28-37.

[6] 于彤, 崔蒙, 李敬华. 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J]. 世界中医药, 2013, 8(1): 107-109.

[7] Fayyad U, PIATETSKY-Shapiro G, Smyth P. From data mining to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J]. AI magazine, 1996, 17(3): 37-54.

[8] 马斌荣. 中医专家系统与中医知识库[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7.

[9] 陆志平, 李媛媛, 魏方方, 等.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 医学信息, 2004, 17(8): 458-459.

[10] 孙燕. 中医知识工程研究进展分析[M].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12): 5-6.

[11] 于彤, 陈华钧, 顾拢 等. 中医象思维的OWL语义建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4): 29-33.

[12] 于彤, 崔蒙, 吴朝晖, 等. 基于语义Web的中医临床知识建模[J]. 中国数字医学, 2013, 8(11):81-85.

[13] Gruber T R. A translation approach to portable ontology specifications[J]. Knowledge acquisition, 1993, 5(2): 199-220.

[14] 李兵, 裘俭, 张华敏, 等. 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3):100-101,106.

[15] 路耀华. 思维模拟与知识工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16] 陈瑜. 试论中医药领域的知识获取[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3, 34(3): 89-92.

[17] FAN J, LI D. An overview of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J].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13(4): 348-368.

[18] 李文林, 段金廒, 赵国平,等. 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10):92-94.

[19] QIAO S, TANG C, JIN H, et al. KISTCM: knowledge discovery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10, 32(3):346-363.

[20] ZHOU X, LIU B, WU Z, et al. Integrative m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and MEDLINE for functional gene networks [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2007, 41(2):87-104.

[21] ZHANG N, YUAN S, CHEN T, et al. Latent tree models and diagnosi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2008, 42(3):229-245.

[22] 雷蕾, 慧敏, 崔蒙, 等. 中医药化学辅助研发系统的建设[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8): 100-101.

[23] 于彤, 贾李蓉, 刘静, 等.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研究综述[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 39(6): 56-60.

[24] 崔蒙, 谢琪, 尹爱宁, 等. 中医药信息数字化虚拟研究院建设模式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3(3):5-8.

[25] 尹爱宁, 崔蒙, 范为宇, 等. 中医药虚拟研究院[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6, 28(3): 141-143.

[26] ZHOU X, PENG Y, LIU B. Text mining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knowledge discovery: a survey[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2010, 43(4): 650-660.

[27] Rebholzschuhmann D, OELLRICH A, Hoehndorf R. Text-mining solutions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enabling integrative biology[J].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2012, 13(12): 829-39.

[28] 于彤, 钏叮 李敬华. 中医药知识库系统研究进展综述[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8): 142-144.

[29] 吴朝晖, 封毅. 数据库中知识发现在中医药领域的若干探索(Ⅰ)[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10): 93-95.

[30] CHEUNG K, CHEN H. Semantic Web for data harmoniz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J]. Chinese Medicine, 2010, 5(1):1-5.

[31] 于彤, 刘静, 贾李蓉, 等. 大型中医药知识图谱构建研究[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 10(3): 80-82.

Knowledge Engineering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System and Key Technologies

Yu Tong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第15篇

关键词: 心理契约;中医院;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1-01

0 引言

中医学历来以经验医学著称,缺少广泛的临床实践和名师指点很难体会到中医理论的深奥微妙,这种“可以意会,难于言传”的特性正是隐性知识思想的体现,而中医院内中医隐性知识之所以难以转化和共享,除了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性和知识拥有者不愿共享之外,更与心理契约紧密相关。

1 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

阿吉里斯(Argylis)早在1960年提出了心理契约的概念,他将心理契约界定为员工与组织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系。长期研究表明,心理契约认为组织和个人之间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期望和彼此信任,这一期望如果被满足,则双方的契约关系将持续,组织和个人会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否则双方利益格局将发生变化。过去心理契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组织的雇佣关系中,事实上心理契约可以延伸到多种领域,如教育领域及医疗领域[1]。

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说认为其结构包括3个维度,即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2],在中医院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管理中,交易维度是指国家、医院等组织为中医专家提供相应报酬、绩效奖励、晋升或发展机会等利益,同时员工承担相应的基本工作任务。关系维度是指隐性知识主体和受体双方关注长期稳定的发展,双方为彼此事业的发展与成功承担责任。团队成员维度是指强调社会生活情感方面的责任,建立密切的人际交往关系和社会联系,营造良好的组织信任和人际环境。

2 心理契约在中医院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管理中的重要性

迈克尔·波兰尼(Mickael Polanyi)1958年首次提出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3],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指不能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有形载体清晰表达的知识。隐性知识虽然根植于人的头脑中且难于表述,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定量的显性知识。传统中医除去小部分是清晰的显性知识,更多的是依靠感知、判断和经验领悟出来的隐性知识。在中医院中医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自然的形成了以中医专家和医院、师傅和徒弟为双方的心理契约,因而理解和管理心理契约对于实现中医隐性知识的高效转化和共享具有重大意义。

2.1 心理契约可以保持隐性知识主体的期望张力 中医隐性知识具有垄断性和私有性的特点,因而其共享的程度和数量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知识主体从交流中得到的回报,回报与他期望目标的差异越小,显性化以供转移的知识越多。在正式的书面契约中,很少涉及到较高层次如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心理契约来互相约定,因而如果以隐性知识转移主体与受体的需求为切入点进行激励,满足其高层次的需要,必有效提高中医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2.2 心理契约可以提高隐性知识受体的意愿和激情 中医隐性知识主要在“干中学”过程中获取,如果忽视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的提高,简单模仿甚至机械套用,只会导致临证施治过程中难以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心理契约的存在使得隐性知识受体注重培养自身吸纳知识的能力,如洞察力、学习能力、知识保持能力等,从而增强知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知识关联度,提高中医隐性知识主体与受体转移与共享的兴趣和激情。

3 中医院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中良好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3.1 通过激励提升交易维度 中医院是以心理契约为准则的集体,应加强心理契约的维护,实现双方的期望和承诺,从而激发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的动力。一方面,通过技能工资制与绩效工资制相结合来满足中医专家合理物质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医专家师授过程的定期考核,对于乐于参加名医师带徒的中医专家给予其在申报课题、岗位竞聘、评优争先方面一定的优先权,建立多种培训机制,如职业培训和学习教育等,提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和维持中医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心理契约的重要保证。

3.2 通过信任建立关系维度 基于医院和医护人员,中医专家和徒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是提高中医隐性知识转化效率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医专家把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转化到医院共享平台,是期望组织或对方给予自己等量的回报,缺乏信任机制,师傅和徒弟无法建立长久的“关系型”心理契约[4]。医院应大胆的对员工进行适度授权,鼓励中医专家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想法和建议,营造相互分享和学习知识的氛围,培养医护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支持感,建立中医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的长期信任机制。

3.3 通过沟通和学习提升团队成员维度 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共享需要沟通路径,主要有面对面的交流、部门间的交流等。医院应整合各学派各学科中医资源,通过名医工作室、交流论坛等形式打破学科和流派界限,鼓励不同学科的传承人交流学习,通过中医知识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新实现知识衍生。其次,隐性知识是个人和组织学习的基础,医院应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营造上级医师带教、查房、会诊及年轻医生的轮转制度,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以加强老、中、青医生之间的纵向联系,从而为达成与维持良好的心理契约创设氛围和空间,为增强中医专家转化和共享隐性知识的热情与信念,激发共同信守契约所对应的承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牛荣华,国世忠.心理契约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2010,14(2):66-68.

[2]汤欢,赵勋.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