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数字化生命体范文

数字化生命体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数字化生命体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数字化生命体

第1篇

生物内核

一场数字化革命,把建筑师的灵感拓展到了有机的生命领域。在那些先锋派的建筑师看来,虚拟的数字与生命的DNA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字世界的每一个层面就像一个细胞质,不断地在分裂、重组、选择和融合,而这也预示了人类本身和生命本源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和城市建造中,数字可以在资源的有效控制和有限分配中显现出无穷的潜力,这也是为什么数码建筑师总是很着迷于自然生物形态的原因之一。而数字化工具与媒材的进步也进一步改变了设计的行径,使得建筑师可以运用繁复的曲线与形式来模塑近似生物的建筑物。

KOL/MAC工作室“升起的摩天大楼”(RESI-RISE)借助计算机技术设计的不规则楼房骨架,使其看起来像一个用复合材料建成的金属梁架,上面许多移动住房单元,则像一个永恒的生物躯体。骨架随居住者的流动而被充满或者清空,新个体进驻或是离开,内体都会随之改变。而最近,OMA为阿联酋设计的拉斯阿尔卡麦会展中心则形如星球大战中的DEATH STAR,在有众多功能需求的情况下,挑战着纯圆形建筑可能达到的极限。

表皮革命

当有机体来势汹汹地形成建筑体时,原本着重骨骼架构的焦点也已移转到建筑表皮之上。在最新的数码设计中,表皮扮演着实体和譬喻的双重角色。它是多层次、多功能的生命体,因此也充满着各种趣味。各种复杂的表皮形式被赋予建筑体,由此改变着建筑物的意涵、功能与层次。研究开发出来的新材质能够对光、热与机械压力作出响应。半透明与变易性取代了透明与经久不变,外层的包覆与内部的形体保持若距离。可变动调节的薄膜埋藏着数位与机械化的网络。几层薄的材质面经过折叠、弯曲或者注入空气之后,成为可承载重量的结构。

2007年开幕的新蓬皮杜中心分馆中,那流畅、庞大的圆弧拉力罩式屋顶形状来自农民戴的斗笠,拉力结构系统所支撑的外壳以半透明的玻璃纤维,打造出铁氟龙成分薄膜的六角形模块,展现了建筑与文化间难分难舍的张力。

数码建筑设计的先驱之一,建筑师Greg Lynn尝试着经由弯曲及伸张建筑物外墙来捕捉时间。根据他“激发形态生命”的理念,数字化设计工具的运用使得三度空间的结构进入一个荡漾着力流波纹的空间。林恩对于其设计取代中性抽象空间的手法提出说明是“设计的文本成为一个活性的抽象空间,导引力流中的形态,这些力流被当做讯息储存在形态的轮廓中”。

超体逻辑

除了借助数字技术开发具有特别的生命肌体与表皮的建筑外,数字技术内在的数理逻辑性也为建筑师们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由荷兰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Kas Oosterhuis领导的ONL数码建筑设计事务所就因在设计和建造中融入了高超的交互式数字化设计技术而闻名国际,他们对设计直觉、数字可编程模型与生产过程的逻辑之间的前沿探索,影响了如今新一代的荷兰建筑师。这是一种基于“艺术直觉性,大众化生产,从文件到工厂的程序”。在这种程序中,ONL建立起一种革新性的连接,即连接于合作化设计过程中的直觉性和参数三维模型的生产过程的逻辑性。随着今年的“赫辛座舱”和“隔声屏障”这个长达好几公里的汽车展示厅项目的完工,Kas Oosterhuis的超体逻辑数码建筑设计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迈入了传感建筑的研究,他们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上完成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传感建筑。

第2篇

【关键词】数字舞台 展示

一、发展背景概述

中国的表演艺术是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演出舞台的设计作为舞台效果的一部分,也正在肩负着吸引观众,渲染氛围,烘托环境,提供舞台便利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舞台创意技术的研发现状则是,设计人员良莠不齐,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因为从业人员的体力有限,经济实力、视野经验有限,在行业的投入过程中会遇到资金、设备、信息与服务方面等各类问题;加上目前舞台需求越来越多,旅游演出、颁奖晚会、建筑场景销售舞台的搭建、时装表演等等都需要一个夺人眼球具有高标准高技术含量的舞台组成。同时,舞台展示平台的需求也来自方方面面的行业,娱乐界,文化界,金融界等等都在日常工作中或多或少有过这方面的触及。因此,舞台展示平台的研究确实符合了当今社会舞台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舞台展示平台建设研究内容

(一)数字舞台设计的构成部分

1.模块化的舞台平台构建

模块化的舞台设计应该满足现代舞台效果中可携带便捷容易组装的需要。制造厂商应该注重产品创新设计,力求舞台搭建产品危险性低,质量较轻,能够及时改变调整,搭建过程中需要考虑选材范围广德制作简便的小型替代材料。使舞台搭建工作能够有更广泛的深入人群。

2.模块化的舞台灯光系统

现代化的舞台灯光效果应该具有和固定舞台灯光一致甚至更高级的功能,对于自身的硬件要求也更加严格。不同造型的灯具以不同形式在舞台上组装,形成更鲜明,更活泼,更人性化、更符合观众口味与表演需求的灯光效果。可以先经过计算机进行灯光效果分析试用,在通过cue程序,DMX控制接口接入灯光系统,得意实现最终的灯光效果。

3.易拆卸的多媒体介质

易拆卸的多媒体介质符合了当今舞台演出众多,排练场地预演场地有限,而所需舞台效果配合较多的舞台表演特点。多媒体具体包括LED,彩幕以及投影的方式。由于此类设备较为昂贵,因此一个微缩平台的构件则显得尤为重要。

4.微缩型的舞台音响设备

现代化的舞台展示平台中,音响设备的好坏绝对可以影响到舞台效果的质量。因此,数字化的舞台音响系统应该具备小体积,大功率的特点。需要在占地面积小,安装便捷,且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前提下,实现音响效果的专业演出水准。

5.可以动的舞台控制工作站

舞台控制站应该是数字化的舞台展示平台的技术核心,是对舞台造型,灯管设备,音响设备,以及视频音频、场景布置等的综合性管理过程,应该向舞台的全面实时控制的功能上转化。

(二)数字舞台设计特点

数字化的舞台设计是利用舞台造型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达到舞台的声、光、电多感结合的新课题。可以整合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具体包括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等。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构想模拟一种超越客观时空的三维甚至思维图形界面,使观者得到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具有以下优势特征:

1.直观性

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舞台展示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直观、现实、实际的感受。实现了立体表达的突破。直观的展示可以使视觉、听觉甚至感觉得到一个纵向的拓展,加大了信息量的承载,大大增进了观众的吸引力与观赏兴趣。

2.交互性

数字化的舞台展示可以不受现实情况的拘束,能够较为自主地使舞台根据设计者的需要进行人机互动,在展示信息中加入电影,电视等的表现形式,突破时空的约束,增加了积极的互动效果。

3.超现实性

数字化的舞台展示可以融入设计者甚至观者的想法,将观众的各种感官带入到设计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实现中,使接触到的舞台世界更为自由,更为新鲜与丰富,这些数字化的三维生命体不但可以呈现在我们的各种感官前,更具备其自身的各种感觉、情感甚至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三)数字舞台展示平台的研究意义与前景

数字舞台展示平台的构建对于当今中国舞美设计专业人员的学习环境提供具有极大的帮助,可以逐渐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以及自主创业的需要,尤其在培养舞美设计的引领人才和舞台造就人才上具有相当大的帮助。对于学校中的专业人员开设的设计类课程,这类流动数字舞台可以供他们进行设计实践,提高其专业技能。

专业的舞台带给了文艺、学术甚至金融管理销售等领域以技术便利,有利于展示平台的深化与发展,为现代舞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又一个发展方向。

但在未来的数字化舞台展示平台的发展过程中仍要注意任何的展示内容都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对观众,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对所展出的设计要充分的熟悉与细节细化,学会用这些设计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每个展出的文化交流机会中,要尽可能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东西,要在整体中发展局部,凸显出自己的文化发展魅力,着力营造人与场景的交流空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充分把握观众心理,使观众在展示过程中得到切身感受,与展品进行“对话”。其次,注意数字化与固定形式的结合,利用其他设计在空间形式、结构、上做到创新,同时又要科学合理,根据展示的具体内容,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达到最满意的展示效果。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顾鸿;;基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在楼盘展示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8期

第3篇

《技术与时间》是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斯蒂格勒的代表著作。抽象的哲学论题和具体的文化社会现象交汇其中,是这部多卷本著作的鲜明特点。它以技术为核心和纽带,囊括了哲学史上一系列重大主题,如人的本质、时间、意识的起源和机制等。同时,它也涵盖了一系列当代最醒目的文化现象和日常生命体验,如电视、电影、网络、摄影、生命的痛楚、人的空虚和欲望等。一方面是深邃的哲学论题,另一方面是寻常的文化生活现象,很难有哲学著作将如此众多主题同时汇聚到一个统一的思想框架中来。

自2000年《技术与时间》第一卷出版以来,它已对国内学术界产生了持续影响。面对这部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著作,人们从不同立场出发,各取所需。然而,其中蕴涵的哲学意义很难得到完整而准确的把握。它对时下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的有力批判,对当代日常生活状态的深入反省,也因为抽象的哲学论证和思辨的语言,而难以被公众理解。

在斯蒂格勒看来,技术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的神话提供了一把理解上述命题的钥匙。由于后者创造生命时的疏忽,导致人在起源之初就缺少一种必要的生存手段。为了弥补人类的先天缺陷,普罗米修斯将技术带到人间。“从人类的起源看,人与技术是一个同时发明的过程。”从这里出发,斯蒂格勒将一切与人有关的问题都转化为技术的问题。比如,电影和音乐作为技术,它们蕴涵的运作方式,同样阐明了自我意识的活动机制。借助后结构主义对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的解构,斯蒂格勒将康德关于自我意识的剖析纳入到其整体分析框架之中。一旦记录的技术被理解为记忆的能力,通过留声机或数字播放设备,聆听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成为一种可能。技术环境承载着的记忆就是我们知识的先天条件。电影的记录技术,是“电影借助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对意识流的同质化和共时化,是电影工业通过对意识的掌控,改变了记忆、想象和意识的机制”。电影犹如意识,不仅如此,人类个体和电影都已深陷现代技术系统的进化链条之中。

斯蒂格勒背后隐藏的法国思想传统仍没有受到充分重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家游荡在我们视野之外。透过《技术与时间》,我们隐约感受到这一传统的传承和力量。贝特兰·吉尔、勒鲁瓦古兰,以及西蒙栋,他们或遭受漠视,或停留在学术主流的边缘。展现他们所受的不公正待遇,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而全面地理解斯蒂格勒的工作,同时也可为日益国际化的我国学者提供“已经在此”的经验。

第4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设计方面也应该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并加以改变,其中,向自动化发展就是最为重要的一点。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概述

研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我们首先应该要知道什么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自动化技术,使产品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可以连续进行生产,优化生产过程,改进生产方式。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融入自动化技术已经不仅仅是提高生产效率,加速产业改革的方式和手段,机械自动化也在逐渐成为机械设计制造业主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多种技术融合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学科,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实际探索,逐渐形成了以自动化为主要特点的技术体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工业产业的改革和创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完善发展,不仅拥有自动化技术特点,还会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向着微型化、虚拟化和智能化不断迈进。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虽然是融合了多种技术手段而形成的,但其并不仅仅是多门技术简单的累积和叠加,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科学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中,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机械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目的。下面我们将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进行以下探讨。

2.1优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更加精准的实施生产,控制机械运作,提高机械自动化程度,加速生产速率,减少人力运作,不但降低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当后果对人身所产生的危害,还能节约生产成本,加大产品产出。利用数控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使机械运作更加趋近于智能化,更好地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实施生产活动,在减少劳动力,优化产业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在大部分生产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人力无法切身控制和操作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以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力本身,在极限环境和不利于生命体健康的生产过程中,进行操作完成必要的生产工序。

除此之外,相对于人力本身,机械操作在某些程度上,会更加准确无误地完成预定工序,也可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相关损失。

2.2保障生产安全,履行生产流程。

相对于当代的自动化机械而言,传统意义上的机械生产更多的依赖于人工控制和操作。当机械在生产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传统机械生产只能根据有经验的工人对问题环节进行主观判断和改良维修等,不但过分依赖于主观经验,也增加了机械使用过程中损耗的概率;而对于自动化机械生产,每个生产步骤都是由电子元件进行控制,机械本身可以在出现问题时进行自动保护、自动诊断、自动报警和自动监视,在第一时间最大程度的保障了生产安全和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行。相较于传统的机械生产,自动化机械生产有效避免了因人为判断失误而产生的不必要生产损失,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生产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机械的损耗率,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年限,节约了生产成本。

2.3简化生产过程,促进产业改革。

在生产过程中加入自动化技术,各生产工序按照程序的设计运行,而不再依赖于工人本身的控制,简化了生产过程,从根本上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和人工操作的难度,也减少甚至避免了人工操作不当的事故。以电子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不但对产品的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同时促进了整个机械生产产业的改革。

3、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虽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相信只要把握好其总体的发展方向,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弥足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为健全完善的工业体系做出贡献。目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模块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虚拟化等七个方向。

3.1模块化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产品种类和制造厂商繁多,产品质量也不一而论,如果缺乏统一的标准便会给机械的使用带来很多的不便。现代机械设备的环境、电气接口等都需要严格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制造,这样才能保证在组装、维修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找到配到的元件,因此自动化产品单元便成为了机械设计制造的关键。例如,在拆弹机器人的就是由很多不同功能的模块所组成,动力模块实现其运动、图像处理模块实现现场画面的传送、距离测量模块是为了辅助精确度运用与拆弹操作。功能不同模块完美的组合到一起,可以随时更换损坏的模块单元。

3.2数字化

数字化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核心,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所用到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共同组成了数字化系统。例如,机器视觉系统就是将机械信息转化成数据的形式,通过网络线路将其传递到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和转化,并将一个个数据重组成图形、影像等,通过显示屏展现出来。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反馈,肯定也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所以说数字化必将成为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3.3绿色化

在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我国特别重视绿化环保工作的进行,各行各业都需要做好污染的防治与环境保护工作,机械制造业也不能例外。首先,在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高效的利用资源;其次,主要废旧机械设备的回收与再利用;最后,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在发动机的制造过程中,要做好废气的处理系统,尽量减少发动机运转时造成的大气污染。

3.4智能化

智能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手段,它运用到了心理学、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使得机械设计与制造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可以使设备具有逻辑性更强的自动化运行能力,同时增强了人机交互功能。例如,智能机器人,它配备有大量的距离、重力、光线等感应器,通过植入智能芯片控制其在遇到不同的情况是做出不同的行动。简单的说便是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距离感应器感知到前方有阻挡物,通过智能芯片的处理后,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转向移动。

3.5微型化

微型化是机械自动化长期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微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机械自动化的微型化得以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例如,在军事方面常用的微型侦察机器人等,其体积小,便于携带,组装方便,同时,由于其体积小,具有很强的隐秘性。

3.6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化已经成为当前的时展潮流,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当然也不例外。例如,预警机器人,所有的机器人通过网络连接到统一的处理终端,通过网络反馈信息并接受相应的指令。

3.7虚拟化

在设计产品时,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事先的模拟,通过输入和改变数据,可以进行效果比较,帮助设计人员选取最佳设计。另外,便捷的数据传输系统还便于工作人员的交流和设计分工。例如,现代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已经能够实现在利用计算机软件构建一个虚拟的立体机械产品,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使机械完成启动、运行、停止等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效的提升了劳动效率。

结语: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呈现出一些统一性的发展方向,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不可避免的是,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设计人员要顺应当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出现的问题,深入探索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机械制造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俊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35.

第5篇

不能不谈及它的艺术审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视觉消费。当今社会文字与图像的博弈已深深渗透于技术化媒体领域,视觉文化符号的生活覆盖正成为图像化转型中大众文化消费的现实表征。“电视机的发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代视频技术和信息技术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变革,而彩印技术的精致化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图像和影像,越来越懒于接受密密麻麻的文字符号。看动画片成为当代儿童必需的生活内容,青年人已变得不那么善于书写,商务文案中取代文字的示意图被广泛采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使用者乐于为点击利用大量图标而付费。”⑧确实,今天的艺术审美文化世界,文字书写的表意符号在减少,图像符号则越来越多,纯文字阅读的感悟诗学正在被电子仿像制品的感觉快适所挤占。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依靠形象表意的文学在“形象”的世纪真正到来之时,在“形象”从语言的囚笼中释放出来的时候,却正在无奈地让位给眼花缭乱的视觉奇观而让自己走向文化的边缘。图像符号的大范围增加与媒介变迁、技术载体更替显然有着深刻的关联。数字化的符号表征是以多媒体结构组合的自由性符号超越文字单媒的约束性符号。传统的文学作品注重的是文字表意的审美张力,而文字符号的表征义是能指与所指的约定性统一,不仅“物、意、文”之间的关联取决于对词义的理解,还常常会有言外之意和韵外之旨需要读者去发现和领悟。人类用文字记录承载的文化遗产比其他任何媒介保留的都要多,但文字符号是以线性书写方式创造静态的广延性文本,塑造的形象因其想象性与沉思性对于读者来说是间接呈现的。数字化符号则不同,其符号构型是一种动态的、多维的、直接呈现的具象符号,它可以容纳文字,但其特性却更适于图、音、文交融互渗的多媒介表达。数字化技术对于视听信息表达的方便快捷,使它长于承载“图像文本”,从而将大众文化从文字形态引入图像方式,世称“读图时代”,并且,又因大量的图像或视频影像呈现于电子介质,故又被称之为“读屏时代”。在这个时代,图像符号如网络空间的视频和音频信息、日常生活中的影视、广告等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已经从文化形态穿透到文化精神,并从生活方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态度及认知习惯。“以强大的世俗力量大踏步地向我们走来的视觉文化,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现代电子图像传媒具有启蒙性拓展与权力蔽的双重属性……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以形象来理解世界和我们自己。”⑨视觉消费是数字化的图像表意的文化结果。这时的视觉消费,既消费视觉化的文艺作品,也消费商品化的其他图像文化产品。在新媒体语境中的文艺作品消费较之过去出现了两种明显的变化。首先,图像化的审美产品远远多于文字符号作品。时下的日常生活铺天盖地地充斥着“图像”:电视行业的“收视率崇拜”正千方百计用好看的影像吸引观众眼球;影院连绵不断的新片首映,目的只在“票房拜物教”以争抢视觉市场份额;商场橱窗摆放的巨幅宣传海报,公交车上循环播出的移动电视节目,无所不在的分钟传媒、框架媒体和街头电子屏显,T台走秀、车模靓女的婀娜多姿等,无不用视觉图像刺激社会大众的消费欲望。还有网络游戏、手机动漫、数码摄影、PPT和Flash制作、微电影、QQ表情、Email皮肤、桌面图案、微相册、随手抓拍秀、博客图片珍藏,以及上网冲浪时满眼的E媒广告与新奇图片、迅速涌现并陆续上市的视频网站……数字技术便捷的粘贴复制和PS(图像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使我们仿佛置身于声与色、图与形、光与影的无边海洋中。

包括文学类图书在内的图像化包装(如花里胡哨的腰封)、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互相转换、曾一度红火的“摄影文学”、电视散文……让我们不难理解,人们试图在文字阅读和图像景观之间找到共鸣点的显著意图,以救助不断萎缩的文字阅读市场。即使是追求精英书写的纯文学作品,在语言上也出现“视像”表达的镜头化叙事,那些表现图像、身体、场面和景观的语言比例大幅提升,而表现意义、价值、思考、心理的语言则惜墨如金。就连美国意识流小说大师福克纳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竟然也有了多色相间的彩字印刷版。可见,为了迎合读图时代的视觉选择,经营者已是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了。图文书的畅销,积极之处在于其以形象性、直观性和通俗性带来了阅读的简便和快捷,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这里,图片遮蔽了文字,悦目取代了阅读,娱乐替代了思考,它体现的是后现代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加剧了“浅阅读”的时尚化,培养了一批回避深度思考的读者,致使“视听霸权”有了更多的拥趸而让“霸权”不断膨胀。除了视觉化的文艺作品充分彰显技术审美的魅力外,商品社会的其他图像化产品也是视觉消费不容小觑的内容。在信息传媒和文化产业双重催生下,供视觉消费的景致越来越多,如人们通过打造实景演出大戏来增加旅游景区人气,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文学经典,通过MTV来诠释音乐的魅力,通过彩信、彩铃来增加信息沟通的感染力,通过网络超市和电视购物频道来选购商品,通过城市雕塑、人造主题公园或仿古建构来了解历史,乃至通过婚恋电视节目来寻找自己的人生配偶或获取配偶的标准……“观看”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选择生活方式的可靠路径,“图像”则积淀为社会的表意系统和宰制性的生活准则,“图像中心化”已经演绎为视觉消费的图像化生存。在技术传媒文化覆盖下,文字与图像的博弈或图像对文字的“僭越”已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明显。现在看来,这场博弈的胜利一方是图像而不是文字,而能够让图像战胜文字的最锐利的武器就是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媒体是孵化图像的理想母体,数字技术审美几乎成为图像审美,视觉审美成了数字时代的主打文化消费。技术图像表意规制的视觉消费带来了当今审美方式和文化结构的多重异变。首先,视觉的“观赏依赖”调整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聚焦。技术图像世界的多媒介性、符号具象性、多维动态性和画面的镜像性,将物象审美的时间转化为视觉的空间来反映或暗示事物的运动发展,这种因“读图”而产生视觉,将积淀为人类把握世界的视觉认知模式,从而以感知惯例形成视觉依赖,让人们对世界的审美聚焦发生位移,改变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符号审美关系,形成人对外物的观察、体悟及表达的视像化图式,这会引起文化生产方式、接受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大改变,并影响到人类的审美习惯和艺术思维方式,这便是数字化技术图像表意对社会文化和人文审美所产生的由表及里的巨大影响。在图像转型语境中,人们的文化表达更多的是去寻求图像叙事(如广告、摄影、网络、影视等),而不是诉诸于文字书写,大大压缩了文字表意的审美空间。在文化消费市场,书报类文字产品往往敌不过影视类视觉产品,致使现在潜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而观看影视、上网冲浪、打电游、发短信、玩微博等则日渐成为文化消费主潮。

一旦“图像”成为视觉消费的焦点,文字、文学就将远离人们的视线,进而渐渐远离审美的心灵,“手捧书香”的阅读方式可能将成为一个历史的背影。其次,视觉消费助推大众文化,激活了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图像文化产品的大范围覆盖,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又创造了更为多样的消费需求,让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视觉消费的完美注脚,大众文化据此有了丰沛的沃土,文化资本亦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市场资源。我们看到,“超女”、“快男”引发了电视娱乐选秀的狂潮,“中国好声音”成为电视产业聚焦的年度标杆,《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源于用镜头生动记录了国人“吃”的盛宴,而《人在囧途之泰囧》创造的票房神话,在于其喜剧笑料与观众的视听期待之间形成了最佳的契合点。文学网站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也多是通过开发视听产品来完善影视、版权、无线的“全媒体”经营,如“与影视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或者独立开发影视作品,拍摄以网络小说为剧本的影视作品,更大范围地占领文化市场”瑏瑡。有人说,美国人用“三片”(好莱坞大片、微软芯片、麦当劳薯片)征服世界,推行其全球战略,岂不知这“三片”蕴含的强大的殖民化力量正是被视觉消费、感望帷幕掩饰的文化入侵,同时也是文化产业“赢家通吃”的商业化成功。美国从1996年起,其文化产品的出口就已开始超过汽车、航天和军火工业而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不仅占据了世界文化市场的最大份额,还以文化软实力构成其推行全球战略的理想载体。视觉消费拓展的文化产业,加速了技术与经济的市场合谋,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让生活与审美、生活用品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逐步淡化,艺术被消解在日常生活的普遍审美化之中。视觉消费带来的艺术与生活的“零距离”,消褪了艺术的神圣感,却提升了生活的审美质量。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 过程设计 有机主义

有机主义一直是一个具有恒久魅力的主题。迈克尔·汉斯迈耶(Michael Hansmeyer)、格雷·林恩(Greg Lynn)那些拥有奇异造型和无数细节的设计,不仅呈现了计算机参数化设计的技术成就,更主要的是启发我们意识到所谓“有机主义”的设计立场开始由关注造型本身转向关注造型过程。对此我们需要关注的,一是因数字技术而得到进化的过程设计方法,如何在理性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牵线搭桥,从而获得新的有机主义句法;二是作为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方式,当代有机主义设计所着意突出的表现力和生命感具备怎样的审美价值与时代意义?

一、有机主义设计回溯

回溯历史可以了解到,有机主义设计虽然时断时续,却始终蕴含着一种解放精神的力量。当今天我们反思从新艺术运动到现代,到后现代,再到当代的艺术风格嬗变和文化上的批判性思辨,一方面不得不折服于其超前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清晰地意识到有机主义表象之后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美学观念。其实在笔者看来,重要的并非“有机主义”的标签,而是文化的理性逻辑、数字化的科学理性和当代非理性的美学冲动三者存在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将把未来的设计引向何方。

应该说,以自然拟态对抗机械论的美学和教条,否定被技术理性压抑的状态,追求与环境的动态联系是对有机主义的基本特征描述。在设计上有机主义可以追溯到新艺术运动时期的作品。在圣家族大教堂、居里公园和米拉公寓等设计中,高迪果断地抖落了线面体的传统建筑构造方式,却小心翼翼地拾起了与文化逻辑(哥特式传统)的关联,并且用混合了灵性与怪异的塑性曲面表现出充满动势的生命感和戏剧性,从而绕开了对称与稳定的常规句法。确切地说高迪执著而谨慎地把文化逻辑、建造工艺的理性分析都潜藏在雕塑般的有机造型(非理性的美学冲动)中,建筑元素间施力与受力的冲突融合符合逻辑,这也是其作品可以表现梦幻灵性的同时却始终深刻有力的重要原因。这种设计美学为后来的有机主义句法建立了最初的基础。

与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性压抑人的本能的文化逻辑相呼应,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强调审美与感性的内在联系。出于同一认识基斯勒(Frederick Kiesler)及后来的大卫·雅各布(David Jacob)等人试图援用自然中的机体形态和结构作为形式原型对抗僵化的单向度的几何美学。这个时期的有机主义设计透过寻求造型上的拟态以隐喻自然与生命的意图是显然的,这从基斯勒在无尽的住宅设计中以完整的曲面造型象征子宫可以得到佐证。不难看出这些作品虽然在形式反叛上具有美学意义,但仅就形式论形式的倾向或多或少地偏离了设计本初的审美价值。因此一些设计师开始积极整合理性因素(功能、材料)与非理性因素(有机夸张的审美效果),比如威廉·摩根的沙丘住宅用流畅的曲面将地形、环境与建筑融合成一个流动的整体;矶崎新的Yobo—kan博物馆用桥和船的意象象征圣地仪式,连接着日本传统文化的记忆;卡拉斯拉瓦塞特拉斯火车站以鸟为灵感,科学分析了结构与形式的关系却毫无多余缀饰。由此明显看到,此类设计中的有机主义句法重点不在于新奇的拟象,而在于用拟象的手法处理关系性:协调作品与环境的关系、寻找符合自然法则的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建立形态与文化意义的关系。所体现的美学意图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视觉审美的范畴,使建筑本身或成为某哲学观念的物化转译,或带有象征性寓意。因此在美学上凸显出对既有审美价值体系的批判性的姿态,从而通过对现实的否定和逆反表现出自身的存在意义,以生物形态获得艺术感染力。

二、有机主义风格在数字时代的延续

众所周知,数字化的深入为设计中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在新的技术层次上的结合提供了特殊机缘。当下的先锋设计师不遗余力地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潜能,特别是用形式生成的动态模拟、NURBS曲面建模和CAM构件制造等数字化技术自由地塑造复杂曲面与空间,从而使设计师在寻求表达的自由和理性的逻辑时显得得心应手。因此当代设计在有机主义可能性的开掘上比前人走得更远。

而另一方面,由于曲线形式上的相似性,新艺术运动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当代设计中自然有机形态可以追溯的渊源。从本质上看新艺术曲线对植物或动物原型的临摹,属于古典主义的思维模式——虽然挣脱了历史样式,终究还是服从于对某种对象进行描绘的古典主义原则。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机主义自然拟态表象下内在关系性(人与环境的关系、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形态与文化的关系)的支配性力量,是与新艺术曲线的本质区别。并且由于对关系性的分析和处理可以部分依赖数字化平台,设计师对于自然的看法就有了新转向:从模仿生物造型到寻找一种自然态的演化过程。这种类生物进化的形态演化过程在数字空间中能够被模拟,在平衡内在条件和外在影响的过程中获得合乎逻辑的结果。观察当今基于过程的有机主义设计,笔者关注的是建构这种过程性的两个独特的方面。

一个是从设计的内容来看,设计的是一种自然的成长模式来创造物品而不是设计物品本身。在洛斯·拉古路夫的作品里我们能清楚地观察到这种转向,他设计的Go椅子具有的类似骨骼的结构。这种怪异形态是把自然界成长方式带到设计过程后生成的结果而不是目标。在拉古路夫看来,无限制的自然成长方式突破了形态的限制,产生相互连接的结构关系的同时也移除任何多余的事物,流动的怪异造型正是这种理性逻辑的结果,而不是为怪而怪。出于同一认识,迈克尔·汉斯迈耶以细胞分裂的原则设计运算法则:汉斯迈耶在软件中指定初始三维体量(比如立方体或圆柱体),并为各个表面折叠方式和折叠率指定不同的参数,同样的起点会因不同的参数得到迥异的结果。由于设计的是类似细胞对称或不对称分裂的方法而非造型,所以可以多次使用一套方法得到一个族系的造型。这些设计实践启发我们意识到,所谓过程性实际上是在定义形式生成原则,而这种原则下的根本途径是类比自然寻求生长与繁衍的理性规则。但这些自然生长规则是无穷尽的,换言之设计师可以思考合乎自然逻辑的各种规则探索更多的有机主义风格创意。

另一个是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将非理性的塑形过程纳入科学理性的框架依赖于控制形态生成的参数。格雷·林恩(Greg Lynn)认为,形态的变化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的。内部逻辑使形态依据一定的规律动态地变化;而外部因素则将场地信息作为动态体系中的控制内容,于是环境文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因素。因此,形态变形实际上是由内外因素的复合多向力拉伸物体的结果。换句话说这种造型方式不是随意的构成,而是糅合时间、差异、文脉以及城市环境的综合策略。相应地在形式生成的动态模拟方面,林恩将MAYA嵌入式语言等脚本语言的算法设计引入三维CAD建模软件,集成具体地形与周边环境的数据资料综合设计。在数字虚拟环境中输入或修改一些控制性参数和约束条件,电脑即可计算生成参数化的数字模型,并且设计师可以用拓扑变形的方式对形体进行修改。比如在“世界方舟”博物馆与旅游中心的设计中,林恩以热带动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为初始条件,并发掘限制条件的参数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构思和电脑生成合二为一,直观地获得动态自由的造型。

三、理性与非理性的合理重塑——当代“有机主义”的启示意义

有机主义设计在艺术造型、文化观念和美学思辨上均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虽然后来也有学者对于其造作的形式主义倾向提出批评,但在笔者看来有机主义绝不完全是浅显的生物拟象,我们更需看到的是在突破秩序从而获得活力与魅力的过程中,有机主义所建构的连接文化逻辑、科学理性与非理性表现力的美学观念,并也需要看到,在这些渗入了雕塑感和非稳定性的艺术造型中自然演化模式的潜在活力。于是,不妨比照历史与当代有机主义内在共性,以探知当代“有机主义”美学价值与时代意义之所在:

首先,从有机主义美学逻辑演绎变化对整个设计美学格局所产生的影响角度来衡量,才能把握当代生态思维本质和美学价值。把当代有机主义实践纳入有机主义思维脉络,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有机主义的形式与结构和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反几何美学、反一元规范的文化策略源于同一种美学态度。援用作为科学成果的新技术,作为现性思维外化的现代主义,以独立不倚的自我表现和周围环境割裂。有机主义以自然扭曲的拟象造型作为连接环境与主体的媒介,作为自然物质的象征意象,使这种割裂在形态层面和隐喻层面被弥合。这对于矫正主体、建筑(或工业产品)、环境间彼此孤立的状态颇具参考价值。虽然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和学科相互渗透的信息时代,有机主义式的象征表达已经不是克服割裂的唯一选择,但有机主义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寻求关系性、基于技术进步寻求造型可能性、反思具象性寻求隐喻的文化意义等方面仍具有不同寻常的创新意义。

其次,有机主义对关系性的认知最清晰地体现出,文化逻辑、科学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的美学冲动三者的融合,是如何生成有机主义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虽然句法和观念不尽相同,有机主义设计思维却始终存在着内在的连续性。这种思维首先把某种自然机体作为造型灵感,在这一核心观念下刻意回避几何造型,并以此隐喻自然界物质。然而有机主义句法的意义并不在于为拟象而拟象、为象征而象征的形式模仿,而在于对关系性的理性思考。即使对于渗入了数字技术的当代,这种关系性仍是有机主义对过程进行设计的理性原则:凭借数字技术,设计师开始关注自然演化模式的模拟和控制。而这种方式之所以在设计界被深入探索,其内在根源在于一些设计师(如洛斯·拉古路夫)认为形态与结构间的合理关系是通过自然生长的方式演化而来,而不是由人为设计得出,主体与物品关系以及主体的存在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促进,这是有机设计的力量。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有机主义的生态思维方式从一开始就在设计实践中连接着生物系统化和内在复杂性。这种系统化与整体性仍是有机主义对过程设计核心逻辑:用计算机对设计中相关联的各种问题综合智能处理,并自由生成具有复杂曲面形态的数字模型,最终控制制造和拼装。于是重视生成过程中参变量的相互作用,并以物体自组织的方式生成有机形态,可以说是其与生俱来的特征。应该说当代有机主义非理性的美学形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而是在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非平衡态、不确定性和生态性的过程中,生态思维在艺术表现上的苦心孤诣与科学的理性逻辑获得了恰到好处的结合点。二者对个性的追求、对文化的尊重和对技术的应用对于设计的发展意义重大。

结语

工业产品(包括建筑),从诞生伊始就因其工业化生产基础和自然环境存在着鲜明的割裂,一如现代主义建筑用刚硬的几何线条、尖锐的角度和冰冷的玻璃把自身从大地中充分孤立出来。然而在这种被单纯科学理性压抑的美学思维之外仍有其他的选择:类似自然界的有机生命体的造型。不过被“设计”出来的造型不仅肤浅而且缺少将产品素材与知觉情感连接起来的意识,仍是孤立于主体之外的客体。对于“过程设计”的思考连接了人、产品与环境间的微妙关系性,表现出不同于常规理性思维方式和审美范式的独特性:它将自然生命生长的理性逻辑通过数字技术转译成产品的生成过程,让形态自然浮现,同时由参变量控制有机形态生成过程中的复杂关系。于是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被强化,其自身也成为人和环境展开对话的媒介,而并非在环境中突显自身的冷漠造型体。我们相信,这种思考不会是徒劳的。一方面,作为一种理性的限制,能够有效地将形式或功能上的偏颇追求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又释放了设计师随意性与偶然性的非理性思维,潜在地赋予创作极大的自由度,生成不受任何比例约束的形态与构造。

(注:本文系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编号:slgl0026.)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方睿,数字化维度下建筑空间动态性的新表现——以“数字水展馆”为例[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隈研吾,反造型——与自然连接的建筑[M].朱锷,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徐卫国,非线性体:表现复杂性[J].世界建筑,2006(12).

第7篇

【关键词】现代;洁净手术室;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各大城市的医院陆续新建、改建洁净手术部,但在其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因此,加强对现代洁净手术室的建设及发展的研究,对手术室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现代洁净手术室建设的必要性

手术部是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随着医疗新技术和新的手术工具的不断涌现,带动了手术量的迅猛上升,大部分医院原有的老手术室在空间布局、设施标准、装备功能等方面已无法满足新技术的应用要求,同时人们对手术环境和手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建和改扩建高标准洁净手术室成为医院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设计适合未来发展需求的高标准手术室,是现代医院所应考虑的问题。

三、洁净手术室的设计要求

1、在洁净手术部的平面设计中应严格分离洁、污流线,区域划分应清晰明确,严格执行手术室的三通道线路,单向流程,洁污分流,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避免引起感染与交叉感染。

2、净化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末级过滤器,不允许用木制品,成品不应有刺激性气味,且送风末级净化设施不宜选用静电空气净化装置。

3、洁净手术部必须设有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三种气源和装置。

4、为达到更强的抢救能力,手术室的形状宜在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基础上切去四个墙角把手术室做成八角形,建议一般手术室的内径至少要有7m~6m×6m~5m。

5、为了方便使用和满足功能,手术室的墙面设置有手术时所必需的设备和器具。如: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特殊手术器械、电源插座、医疗气体终端、读片灯、器械柜、手术计时钟、保温库、保冷库等等。

四、洁净手术室环境因素管理

1、洁净手术室的选址

手术室的位置应满足与器械供应室、技术层一体化要求。手术室与供应室实现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简化工作流程。在设计建造手术室时,应尽量将手术室设计在供应室、技术层的上下楼层之间,尽可能形成垂直联系,楼层之间应设有内部电梯或物流系统。同时,手术室应与血库、病理科等相关科室相邻,并设有便捷的信息通道和物流通道。

2、手术室内的平面布局

目前比较常见的平面布局设计有中央清洁型、中央供应型、外周供应型、外周回收型、单向通过型五种类型;各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在国外医院参观时发现中央清洁型及中央供应型两种布局应用较多,通过比较,笔者认为采用中央清洁型与中心供应型相结合更为合理。将手术部的中心设置为无菌物品区,手术室设置在四周,中间由洁净环廊相连;污物走外廊,既符合洁污分流的无菌原则,又满足快捷方便的物品供应,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总之,在平面和通道布局中要遵循功能符合、流程短捷、洁污分明的原则。

3、洁净手术室环境的控制

洁净室内的微小气候不仅关系到室内人员的舒适度,更重要的是影响微生物的生成与繁殖。根据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温度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50%-60%。对于微生物而言,湿度对其影响较大。当湿度控制在50%时,空气中的悬浮菌(或病毒)仅能生存10min左右;而当湿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节点时,细菌(或病毒)易于存活,尤其当湿度大于80%时,对真菌而言,在不考虑温度的情况下,便可快速繁殖。人流物流严格管理,设立工作人员通道、患者出入通道、污物通道要严格分别使用,控制人员进出,进入手术室的人员着装必须符合“洁净手术部工作人员着装要求”洁污线合理。清洁工作采用湿试打扫,在净化空调系统运行中进行,每日术前术后用消毒液擦拭门、墙面,拖把、抹布采用不掉纤维的无尘材料制作。在手术进行时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折叠布类,以减少棉浮。术中应减少开关门频率,保持手术间的正压,保证手术室内的洁净空气只能向室外流动,室外的空气不会进入室内。因为开门后破坏了压差系统,手术间的净化质量也将受到影响。

4、空调净化系统管理

洁净手术间空气净化管理通过采用净化空调系统,有效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和尘埃含量,每天术前30min启动净化空调系统,达到空气净化效果。有资料表明手术室采用层流装置后的感染率比采用前降低了1.19%。手术室清洁工作应在每天手术结束后及净化空调系统运行前进行。回风口初级滤网每周进行清洁一次,必要时更换,终极滤网每年更换一次。

五、洁净手术室日常维护和保养

1、净化系统

(1)术前净化系统提前0.5h开机;长时间不用的洁净手术室除做好风口的清洁工作之外,应提前开机3h。使用灭菌灯的手术室,在手术结束完成卫生工作之后,关闭手术室,打开灭菌灯工作20~30min。

(2)每2周检查与保养机组,检查壁板,清除内表面;每月检查皮带松紧,并根据检查情况作出调整。

(3)定期做好系统中过滤器的清洗更换工作。机组中初效过滤器每1~2周清理或清洗1次,重复使用3次以上的初效过滤器及时更换。中效过滤器每3~4个月清理1次,重复使用3次以上进行更换。末端亚高效过滤器每1~2年更换,末端高效过滤器每2~3年更换1次。在外界空气污染较大、手术室楼层较低的情况下,清洗或更换次数应相应增加。净化系统控制部分设有压差测试装置,当过滤器阻力达到一定值时发生报警应及时检查过滤器,必要时更换。

(4)每月定期消毒净化空调系统。消毒时先关闭系统新风阀,按使用要求将一定剂量消毒药水熏蒸数分钟,然后系统开机循环数分钟,再密闭数小时,然后开机,将管道内消毒药味排出。消毒药水用量,可按管道体积折合成房间体积来计算。

(5)根据要求,定期通过风道检查口进入主风道内部,用消毒水擦净风管内表面,再用干毛巾将风管表面擦干。

2、卫生清洁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清除污液、敷料等杂物,用消毒水拖净地板。每周还应彻底大扫除1次,除完成上述项目,还要求用消毒水擦洗墙面及其他表面。特殊患者应按要求对手术室进行消毒。人生净化通道清洁与消毒工作应与洁净手术室同步,每天清洁,每周用消毒水擦洗人生净化通道和表面。鉴于目前百级以下洁净手术室多采用乱流洁净室设计,所以存在气流循环死角,清洁时应重点清扫。

六、洁净手术室现代化发展趋势

1、医疗设备数字化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术前检查的各类医学影像、生化生理指标、电子病历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均可通过手术室内的终端显示;并可根据医生需要有选择或集中显示在手术视野范围内,使得手术医生方便直观。

2、系统控制数字化

除医疗仪器数字化外,洁净手术室自身就是1台依靠数字化控制的设备系统,仅空调系统就要监测和控制每间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压力、通风量、新风量等参数,并要维持不同洁净区域的压差。洁净手术室要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完善的内部通讯系统,可确保术中医务人员的信息沟通。为了直观地了解有手术的房间使用情况,安装全方位数字电视监控系统也已成为必需。

3、手术示教转播系统

数字化的手术直播示教、学术交流、远程会诊和监控也正被广泛应用。病人家属可以根据需要观看手术过程;另一方面,万一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能做到有据可查。

七、结束语

洁净手术室体现的是现代化医院设施水平、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因此,在手术室的后续发展中,我们要加大对洁净方面的重视,确保净化手术间的空气清新、无害。

参考文献

[1]杨洁.现代化洁净手术室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2(1):34-35.

第8篇

一、 科学嫁接,在研究型学习中吸纳

将大众文化科学地引进经典阅读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如同果木嫁接,使两种文化对接的形成层靠近并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教师应抓住文本经典和时尚话题,生成多种研究主题,引导学生对大众文化的品析,建构开放和谐、丰富生动的语文研究型课程文化生态。

1.专题探究型活动

以研究性学习方式深入主题活动,旨在对某一专题进行发散性探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沿着学生自主体验、合作分享的探究与实践路径,架设经典文本与大众文化的立交桥,实现经典与现代交互,于两种文化的穿插融汇中深入浅出并锤炼语文能力。

2.影视评论型活动

创设丰盛的活动形式,挖掘经典内涵,带领学生由课程文本的感悟自然链接到大众文化中的影视作品。在读经典、赏影视过程中品味人物形象,对经典作品与历史境域进行科学辨识,用新的理念辩证地鉴赏、品析、评论,建构并健全价值体验。

3.其他主题类型活动

基于语文学科特性,兼顾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效应,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由喜闻乐见的一些影视和文化休闲项目提炼主题,将彰显着天然亲和力的大众文化纳入语文实践学习,既贴近学生生活、把握思想脉搏,又体现现代气息与时代精神,于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把大众文化作为语文学习第二课堂,实现语文与生活外延相通的大语文观。

二、 有效移植,在课堂教学中吸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分析、激发、创造等灵活方式,将大众文化巧妙地移植进学生经典阅读过程,实现一个生命体到另一个生命体的有效转移,用贴近学生的文化形式与表达方式,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与把握、感悟与品析,有助于引发对当下时尚文化的思考,激活传统经典现实情境的深层意义。

1.古词今韵比较

现有的一些歌词善于从古诗词中汲取精华,琅琅音韵中透射出经典意蕴,我们应充分引领学生在比较中穿越古今,达到心领神会。如邓丽君的《虞美人》、徐小凤的《别亦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安雯的《月满西楼》、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分别改编于李煜的《虞美人》、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杨慎的《临江仙》。在课堂教学中,以这些具有亲和力的流行音乐为切入点,并植入经典诗词解读,引导学生对比研究、感受古今诗歌神韵,在助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领略古典诗词含蓄蕴藉、柔婉雅致的风格,学生的学习情绪必将持续高涨。

2.文化意义铸造

一些经典名著语言诙谐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奇妙,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应引领学生沟通现实,实现古典文化在新时代里的意义铸造。如在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后,将文中拳打脚踢、抡枪夹棒的补白内容留给学生,充分给予自由创造、智慧合作的机会。学生有的以说书形式再现,有的三三俩俩配合表演,还有的运用金庸武侠招牌动作进行演示,妙趣横生、惟妙惟肖。同时还进一步引申研究“太尉”“教头”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起身让座”的座位安排何方为尊,作揖、万福礼数的动作、仪态等,自然而又科学地移植时代礼仪文化,在全方位感受经典魅力的同时,进行着现实中推陈出新的意义铸造。

三、 合理拼贴,在文本体系中吸纳

语文课程要“关心现实,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3]。“在大众文化勃兴且日趋多元的时代,人们需要健康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把适当的优秀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作品引入教材,进入经典化是很有必要的”[4]。凝练大众文化优秀元素,合理拼贴入文本体系,并扎准课程建设的落脚点。

1.立足语文本体,拼入主题单元

以语文本体特性为基础,彰显现代多元文化,直接顺应教材编排体系特点,拼贴大主题单元板块。如在汉语、修辞、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密切联系生活,及时反映现代社会多元文化成果,汲取其精华来满足学生敏锐的文化需求。还可把优秀的国外大众作品拼入文本体系,如科普、科幻、影视,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动态,从他山之石中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跨文化比较、鉴别,了解背后文化内涵。系统科学导引,利用学生情感储备,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所处文化环境,培养多元文化素养,形成批判性思考能力,逐步建构科学文化观。

2.紧扣流行文化,网络歌词

一些流行歌词也具有审美及教育功能,将其当成诗歌进行鉴赏,学习其中语言、词汇、修辞和构思等技艺。如苏教版的《长江之歌》《让我们荡起双浆》,培养真善美的情操;上海教材收录周杰伦《蜗牛》,关注社会、关注成长。而一些网络新词则更贴近学生生活,是大众化交流语言,也是学生在时代网络发展中的必备工具,亦可拼贴入文本体系。苏教版的《语文与生活》板块就做了比较成功的尝试。学生心智正在成熟,初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听歌时、网络交流中都有自己的解读模式,越是打动他们的歌曲,越是体验深刻,越是引起共鸣的新词,越是精致语言,在流行文化中想像、解说与阐释,培养细腻的感悟力、敏锐的洞察力和理性的思考力。

我们应通过研究型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课程体系着力点的建构,充分挖掘大众文化优秀元素,嫁接、移植、拼贴,在经典阅读中吸纳,使经典作品的审美元素在与学生丰富多样和生动可感的亲密接触中扩充张扬,获得美的熏陶、情的渐染、心灵的通彻、文化的冲击,形成文化向心力。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山东: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2).

[2] 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社会学的视野[M].周晓虹,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第9篇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短信文学因独特的文本特征和内在品质,呈现出审美的虚拟性、大众性、交互性、娱乐性等多元审美特征,进而激发了文学新活力,促进了文学新的发展。

【关键词】 短信文学;虚拟性;大众性;交互性;娱乐性

The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Abstract:Be one kind of brand-new literature form,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because of whose unique version characteristic and inherent quality, multivariate appreciation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uppositional, masses, interactive nature, entertainment displaying appreciation, have aroused the new vigour of literature then, have promoted new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Key words:the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virtual, populace,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人类文明的进程,依次经历了口头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和手机传播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自1992年世界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第二代无线网络上发送成功以来,手机已经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迅速崛起的“第五媒体”。纵观历史的发展,传播媒介的演变总会引起文学样式的变革。短信文学即是一种突破了纸介质传播局限,“以手机为传播媒介,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目的,以短小精悍为文本样式,以情意绵绵、幽默诙谐的哲理意蕴为文本风格,体裁多样,具有真正文学品质和文学欣赏的一种新型文学”。①

虽然短信文学只有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学术界对这一新型文学样式的研究却极为重视。不少学人从短信文学的定义、文学合法性、文学特征、文化意义等角度作出了许多富有见识的探讨和阐释。但当短信文学逐渐被接受并进入我们的欣赏视野时,它的审美特征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笔者试就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审美虚拟性

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说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更具参与性的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司信号。短信文学就是电子科技装备的语言艺术新品种,以数字通信网络作支持,以多媒体高速传输系统为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的全新文学样式,所以短信文学作品是一种虚拟性的存在,它注重文本营构的虚拟世界对生活世界的真实表达。艺术家可以利用这种“虚假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幻”进行充分的艺术虚构、艺术想象,充分发挥审美创造的潜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

短信文学首先是艺术,而不只是一种技术产品,它是技术与艺术的审美化统一。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短信文学与传统文学一样,都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和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艺术的世界都是虚拟的,但手机通信的虚拟又不同于传统文学中的“艺术真实”,这是一种对客观的、物理的现实存在形态的真实仿拟,在这个数码技术和个性化色彩相融合的虚拟审美空间里,每一个欣赏者可以感受到有别于纸质媒介线性阅读的多重审美体验。

短信文学打破了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模式。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中,作家与读者是有着鲜明的界限和角色特征的。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我们所谈的创作活动和创作理论,都是针对作家而言的,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文学创作的一方。读者是文学鉴赏的主体,是接受的一方。文学鉴赏是一种群众性的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在传统文学活动中,两者的角色有着鲜明的差别,是不可混淆的,这是由传统文学所包含的“作者一读者”模式所决定的。读者即使有再大的创造性,作者的主体地位也很难动摇。而短信文学则力求打破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主动传播与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它消解了这种线性规律,使作者与读者的界限变得相对模糊起来。在手机上,作者与读者互动往返,读者进入一个可以高度参与、自由发挥和即兴创造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写,哪怕是只言片语,不用担心退稿或拒发;而作者可以在手机上创作的过程中,随时收到读者的反应。这本质上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对话,这种方式除了让人能随时随地的即兴创作,还能让人随时随地的接收,它讲究通过快速瞄上一眼而博得会心一笑或有所领悟。短信文学的审美风味因此更别具一格,如果变成纸质文学其文本或许没有什么变化,但外在的活泼灵动和因时因地的情趣却丧失殆尽了。

总之,与传统文学的沉静与思索相比,由于受手机传输技术的限制,短小精悍的短信文学或许在艺术性灵、审美情怀、诗学深度等价值特性方面都不可能达到与传统文学同样的高度。欣赏者也只有在浅俗的内容、简短的形式和毫不费力地接受中,逐渐钝化了想象力,取消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独立性,滋长了他们一味追求娱乐消遣的欲望。诚如马尔库塞所说的,技术的解放力转而成了自由的枷锁。②

然而,在强调感性舒张的现代社会,由科技所精心营造的文学的虚拟空间无疑更加契合了人们审美体验的需要。

二、审美大众性

据信息产业部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4亿手机用户,是世界上拥有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而且短信数量占世界的50%。2004年7月中国移动与国内著名人文刊物《天涯》杂志、国内著名的人文网站海南在线“天涯社区”联合举办了首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参赛者遍布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人群包括学者、作家、政府官员、大学生、企业老板、打工者等等。在这里没有等级秩序和社会阶层的高下之分,正如评委格非所言,今天的文学创作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任何人,只要你有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权力创作。所以,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学也拥有越来越大的魅力。短信文学的创作者也总是千方百计让作品雅俗共赏,扩大受众面。在内容上,爱情、祝福、问候、感谢、道谦、离别、励志等主题应有尽有;在文本样式上,或叙事或抒情,或对话或独自,或格言或谚语,或顺口溜或古诗词;在修辞手法上,大量运用讽刺、谐音、夸张、比喻、拟人、对偶、借代、排比、双关、顶真等,对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尽情抒写心灵体验;接受者也无须去思索作品的微言大义,阅读只是感受文学带给你的感觉,于是,在手中浏览这种无负担、无压力的轻松阅读便给他们提供了许多愉悦的审美体验。

透过短信文学鲜明的大众化的特点,我们依稀听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声音在当下中国的回响:“热衷于游戏,努力摆脱官方的一切约束和规范,在自由、怪诞、戏谑、轻松中放纵地享受狂欢节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一贯追求,在文学创作上,大众文化主张创作的游戏性、反深度模式,倡导无深度性、扁平化、平而化的创作。”③在手机上大众不单是消费者,也成为文学的创作者,其结果是短信文学打通了俗和雅的两个世界——大众文化特点,使它从一开始就自觉远离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内容,尽量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流行文化元素的借鉴吸收,又使它精细、雅致、时尚兼备。这种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蹂合,正是它能同时赢得不同社会阶层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大众化的创作者,大众化的接受者,共同构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其中无拘无束地交流袒露着大众化的审美追求。同时,审慎又是必要的,短信文学的审美大众性特征使它有时难免流于粗俗、下流,所以,创作者应把握好大众化的审美取向,使短信文学“通俗但不庸俗,风流但不下流”。

转贴于

三、审美交互性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一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欣赏中,才有可能得到比较完美的实现。短信文学的创作和欣赏是双向的、交互性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带给创作者和接受者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使他们在一个虚拟的时空里,经历着一次次意蕴丰厚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是蕴涵着复杂情感的心灵颤动,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短信文学结束了传统文学认同过去的时间美学,而开辟出在线空间上的动感审美。在交互式的审美空间里,读者与作家的身份已经模糊化了。每一个读者都可以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想法,发表独到的见解,甚至根据自己的爱好修改、补充作品,创造出适宜自己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的新文本。例如大学校园里有一男生发出了这么一条短信文学作品:“徜徉校园小路/偶见一女回顾/呕吐,呕吐/从此低头走路。”这条短信一经发出,便发生了一系列链条式的反应,一女生看后便回应了一条:“徜徉校园小道/偶遇一男侧顾/呕吐,呕吐/从此闭目走路”。接着还有“昨夜饮酒过度/醉卧情人之路/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此外还有许多与上面主旨不尽相同的戏仿“如梦令”多条,形成一种众声喧哗的场面。一人创作一条短信而引发多人互动创作,这是短信文学引人入胜的地方。你的短信一经发出,立马便可能得到读者反馈,或褒或贬,一针见血,不留情面。短信利用手机,可完成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短信接龙。有时也可利用众多短信的智慧来完成一部短信文学作品,这些都是短信文学创作与欣赏实时互动的跨文化跨语言传播的特点。

这是阅读传统文学作品的读者无法获得的动感审美享受。创作者可以在手机上把自己对作品的感想、解说、议论等表达出来,提供给审美接受者,而审美接受者也可参与短信的原创作,同创作者一起进一步补充、丰富、完善文本,可以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结构形式、情节安排、人物命运、发展趋势等等,从而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同时让短信文学充满生命活力。

审美交互性虽然使读者获得参与短信文本不断建构的机会,但这种参与已不再是“解码”或理解意义,而是一种娱乐,传统文学作品的纯粹诗意和韵味在这种交互创作中也很难寻觅。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或许恰好弥补了读者把玩鉴赏印刷文学时的缺撼吧!

四、审美娱乐性

尼葛洛庞蒂说:“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信息与娱乐的系统”④。

从审美创造主体来看,短信文学作品大多通过调侃生活、嘲弄经典、营造时尚等方式,其内容大多是平凡的欲望、琐碎的抒情、偏激的言论、浅薄的思考。自娱自乐,自由开放,无拘无束,表达自身体验,宣泄个性情感。各种样式和风格也全凭作者自出心裁,因此,另类的构思和鲜明的生活气息,给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走进文学殿堂的广阔空间。在这种大众化的创作和欣赏中,创作者只是体验“我手写我心”的生存,而读者也只是“我眼读我心”地去体验,阅读就是感受文字带给你的快乐。短信们常常以谐趣幽默、充满个性、明白如话的语言,以明快的节奏和一目了然的结构来建构文本作品。而接受者大多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宣泄情绪,放松身心,获得一种令自己愉悦的审美。例如大众对医院不满的普遍情绪,在短信文学中是这样表达的:“医院四花:排队挂号,头昏眼花;医生诊断,天女散花;药品收费,雾里看花;久治不愈,药费白花。还有许多嘲弄别人的短信文学,让人在被嘲弄时又忍俊不禁,如:“狼来了,猪窝里乱成一团,猪妈妈安排‘大猪快去堵门!二猪去堵窗!’当看到小猪时, 猪妈妈来火了,大叫‘老三,不要看短信啦!你肉多,出去把狼引开’”……

短信文学用率真、感性、碎片式的声音解构了审美领域中既有的话语权威,带给进入这个虚拟审美空间的人们最简单的娱乐式审美体验。

但是,短信文学一味追求文学游戏而避文学深刻的学理意义,以游戏动机代替审美动机,缺乏传统文学应有的庄重、崇高、深遂,少了一份为文学创作审美价值的追求,这也是其致命的弱点之一。

另外,短信文学借助手机的无线通讯与随身携带的方便突破了传统文学在地域、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及时生动准确地反映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具有审美的时效性、便捷性、技术性等多元审美特征。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媒体革命带来的短信文学,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在这样一个强调速度、效率、变化、互动的年代,这种新的文学样式能够“满足人类生命追求的精神需要”,⑤拥有其独特的多元审美体验,也必将激发文学新活力,推动文学新的发展。倘若短信文学仅仅停留在媒介传播时尚文化消费的意义上,一味追求时尚性、娱乐性和庸俗性,而缺乏一种博大和深刻,不能以自身的诗性魅力来抒发人类的审美情怀,将会导致工具理性对艺术人文精神的泯灭。

所以,短信文学要不断地拓展新的审美视域,自觉地调整审美价值取向,追求更高的审美境界。

注 释:

[1]李 存.试论“短信文学”[J].文艺评论.2005(1)26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134

[3]叶从容.论短信文学的基本特征[J].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25

第10篇

【关键词】 物联网 军事 应用

1 物联网的含义

1.1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概念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可以这样描述:通过条码、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人及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时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信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位置、任何事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并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 物联网基本特征

物联网具有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特征。一是广泛应用各种感知技术,即全面化感知。物联网上的物体安装了多种类型传感器,可捕获物体及环境等不同的信息,并形成不同格式的,具有实时性、周期性的数据,便于被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二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即实时化互联。互联网是物联网技术重要基础和核心,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并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三是具有智能化处理能力,实现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即智能化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信息,适应各种用户的不同需求。

1.3 物联网的架构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可分为三层:一是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其作用相当于人的神经末梢,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二是网络层,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三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其与行业需求结合,以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1.4 物联网解决方案

物联网解决方案最典型的有两种:欧美的EPC系统和日本的UID系统。

EPC系统是一个先进的、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其由EPC编码体系、RFID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EPC编码、EPC标签、读写器、EPC中间件、对象名称解析服务器(ONS)、EPC信息服务器(EPCIS)六个部分。

2 物联网涉及的技术

物联网是个交叉领域学科,涉及的技术繁杂。

2.1 感知技术

(1)传感器及传感网络技术:微型无线传感技术以及以此组件的传感网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技术手段。传感器网络主要解决物联网中的信息感知问题,包括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短距离的无线通信两个部分。在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阶段,主要是综合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可编程技术,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对物品进行数据的采集,之后接收上层传递来的控制信号和信息处理,产生响应并完成相应动作。

(2)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无线通讯技术。其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的信号来自动识别对象,同时获得相关数据。包括电子标签、阅读器、应用软件三部分。

(3)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是指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经过微米级加工,得到的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mems主要包括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和相应的处理电路等几部分,它是在融合多种微细加工技术。mems传感器集信息获取、处理和执行于一体,能组成多功能微型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水平。MEMS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技术。

(4)全球定位导航技术:新一代的的全球定位技术具有快速、高效、准确特点,可以提供实时的、全时空的授时、定位、导航、通信等信息能力,是移动物体提供移动信息的重要技术,也是物流智能化、智能交通的重要技术。

2.2 网络技术

(1)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功能是将一系列分散在空间的传感器单元通过自组织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可将各自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汇总,以实现对空间分散范围内的物理或环境状况的协作监控,并依据获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WSN技术是结合了计算、通信、传感器三项技术的一门新兴技术,具有较大范围、低成本、高密度、灵活布设、实时采集、全天候工作的优势,且对物联网其他产业具有显著带动作用。

(2)无线移动网络技术:①无线保真(Wi-Fi)技术:Wi-Fi是一种基于接入点(AP)的无线网络结构,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布设,可以在应用中与传感器相结合。②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技术:GPRS是一种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服务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GPRS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GSM网络,目前在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在物联网领域也有部分应用。③NGB广域网络: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带宽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广域网络应用于物联网将开辟新的天地和模式。

2.3 应用技术

(1)专家系统(Exper System):专家系统是一个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

(2)云计算:云计算是一个网络应用模式,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就像使用使用空气和水一样方便。

(3)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方便人与物或者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其在简化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也随之出现。无论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本身是否安全,但在构建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同时,必须考虑信息安全方面设计。“没有安全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就没有发展,对于物联网的应用更是如此”。

(4)智能化应用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种服务需求可以根据应用领域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各类的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将物联网的优势与各自领域的生产经营过程、信息化管理、组织调度结合起来,形成各类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的各领域应用。比如:智能交通技术、智能电网技术、智慧物流技术、资源打包技术、智能战场技术等等。

3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展望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在信息化战场牵引下,军事领域物联网建设也会随着地方物联网建设而逐步发展。物联网重在围绕战场态势感知、信息智能处理、行动过程控制等要素,提高战场透明度和破除“战争迷雾”,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3.1 实现精确的战场态势感知

(1)战场要素感知准确化:未来军事领域可以建立智能化战场,完成智能化作战,嵌入感知器的各种作战要素(战斗人员、武器装备等)通过军事信息系统,完成接入并交换信息,在智能化数据处理系统的协助下,依据实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完成对作战也要素的配置、指挥、控制等。实现全要素、全过程、实时化、准确化的综合信息链。

(2)武器装备智能化:武器装备嵌入了传感器并接入网络,即武器装备形成了感知控制网络系统,可以动态地感知和实时统计分析武器装备动态信息,并据此进行管理控制。

(3)作战保障精确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建立战场军事物资保障、军用物资筹划、军用物流配送及物资生产感知控制,实现人员装备器材“一卡通”,可以有效地实施作战保障力量对物资器材适时适地适量精确化、智能化、动态化管控。

3.2 建立全时空预警探测系统

(1)建立战略/战术或区域战场传感器网络:采用预先布设或临时投送方式布设各种传感器或智能化武器,形成战场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感知战场信息,准确实时感知敌我双方各种作战信息,进而形成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域的全维侦察监视预警体系。

(2)建立战场打击效果实时监控网络:采用各种侦察技术和手段,包括纳米技术、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建立战场侦察监视系统,监控战场核生化状态、打击目标状态、敌我双方作战要素状态等,做到准确掌握敌人状态,合理调配打击力量。并实现与指挥控制系统连通,确保侦察、打击、监控一体化。

(3)建立生命体征监测网络:建立以单兵生命监测系统为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网络,实现对伤病员定位搜救与身份确认,并据此完成应急救援。

3.3 建立智能化战场

(1)建立无人装备网络管理系统:未来战场可能是无人化的时代,无人装备将主宰未来战场,因此无人装备信息获取、使用、管理必须基于网络进行,因此,无人装备网络管理系统建立维护至关重要。

(2)智能装备打击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未来武器装备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可以独立完成独立作战任务,未来武器可能集信息获取传递、展开作战行动、打击效果评判等一体,实现自主作战,并和邻近智能作战系统协同。

4 物联网技术发展目前存在问题

4.1 相关技术标准问题

物联网处在发展初期,各国标准各异。比如各种传感器网络标准非常的多,造成信息交流障碍。其涉及接口的标准化;数据模型的标准化问题。这也影响物联网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及产业链条,进而影响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

4.2 网络及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以泛在各种网络为基础,其信息采集频繁且来源多样,因此传感器网络及信息安全性非常重要,是实现智能化控制的基础。这也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商业秘密信息等安全问题。在这一点上,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有可能涉及到政治法律和国家安全问题。

4.3 相关协议问题

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物联网是互联网得延伸。互联网是基于TCP/IP协议簇,但接入层面协议非常繁杂,如GPRS/CDMA、传感器、有线、无线、短信等多种通道,而物联网事实上需要一个统一的协议栈,以便于接入和应用。

4.4 IP地址问题

目前互联网地址是基于接近耗尽的。物联网每个物体至少需要一个IP地址,这是IPV4无法满足的,就需要海量地址的IPV6来支撑,而IPV4过渡到IPV6需要漫长的过程,使得IPV6必须兼容IPV4。

4.5 终端接入问题

物联网上的物体必须拥有传感器和网络的接入功能,由于应用领域需求差异,如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未来对于商家将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甘志祥.物联网发展中的初析.中国科技信息,2010.

[2]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23).

[3]侯赟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4]沈苏彬.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6).

[5]神州数码.物联网技术及应用,2010,08.

第11篇

生命的原始事实是“绝对主观性在其先验的情感性中的自我-感动”。“这里的实在性与外部的物质实在性无关,也与内部的观念实在性有别;它关涉的是生命的实在性,即一种与外在性无涉的彻底的内在性,一种物质性的直接情感性”。生命是一种剥离了外部物质实在性—科技对象与内在观念实在性—意识对象的彻底的原始-先验情感性,生命的质地是一种彻底的内在感动,并就是这种感动性本身。生命的自身-给予、自我-感动为生命文化奠基,是生命之活生生的开端,是生活世界大千现象的本源,一切感性事物乃至理性活动则都是这种感动性的衍生物、派生物、反思物。真实感、善恶感、审美感是生命本体的真实涌动,道德与责任、自由与创造由此涌现。通过这种原始感动性,生命在与环境交互中对世界作出最本然的反应与最本己的选择。感动从生命本身涌现,感动就是不断的触发对象、激活生命、创造世界。因而,生命的情感逻辑完全不同于科技的因果逻辑,生命蕴涵着文化的基因与创造的奥秘。机械复制艺术、电子信息科技、数字化、互联网带来当代人视听方式、感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知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城市被网络互联、地球被科技驱动。经由器物创造,科技进一步推动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制度创新、民主政治,进而不可避免地触动切入城市文化的深层内核—人之生命本真存在。科技在繁荣器物文化、推动制度文化的同时,始终以一种悖谬的双面态势遭遇并拷问生命人性的真谛与意义。科技创新源于个体生命创造,而科技成果、科技意识形态又往往遮挡个人生命本真、麻木个人创造意识、吞噬个人创新活力从而造成人性的异化。器物文化的时尚潮流、意识文化的强势体系裹挟着人、规制着人,在科技理性化、客体化、标准化的过程中,情感性、主体性、个体性、触动性等属人的、原生的、最内在鲜活的生命因子被塑型、被同化,即使是当今的智能科技,也只能提供给人一种机械化的智能方式与同质化的操作应用,从而造就千人一面与千城一面。“手机党”与“低头族”成为当代城市的文化风景线。超文化超时空的生活行为与消费模式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再次遮蔽了人的自由创造本性与文化的多样性,消解了生命最真实的使命意义。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技术“座架”无所不在的对人与命运的“促逼”。

文明与文化的失衡引发了20世纪以来科技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思考。胡塞尔认为实证科学抽象掉了作为过着人的生活的人的主体,抽象掉了一切精神的东西和在人的实践中的文化特性,因此造成了科技与文化的危机。海德格尔则把现代技术与存在的命运相关联,但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往往是工具性的,由此造成现代技术以“促逼”的方式去规划自然与人自身,而拯救则意味把技术带回其本质。杜威的原经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伽达默尔的人文阐释学等,都穿越近现代实证科技与形而上学的抽象视域,揭示生命体验、此在实践、个体阐释等属人独特而本真的生命存在对文化的原始生发意义。而在萨特、梅洛-庞蒂、列维、斯特劳斯等后现代主义哲学家那里,穿越现代科技理性框架,回到古希腊意义上物性自然的意愿凸显出来。物性或物质性意味着自然的内在价值、意义和目的,物性的自然乃是一个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活的宇宙。这既涉及自然的物性、也涉及文化的物性。“自然万物彼此作用,互为镜像,也可以说自然有其自身的逻辑,这是一种自在的、内在的逻辑。神、人依旧存在,但世界的图景是天、地、神、人的游戏,无须把一切都纳入到或神性或人性的秩序中。”

以揭蔽本源的整体意境与同情态度对自然物性的注视蕴涵着一种新文明的憧憬,对未来的展望激发当下并召唤传统。在天、地、神、人四元共舞中,人之自由理性、自然之自在物性与天人合一共生创造之神圣性与神秘性等诸文化价值和谐激荡,一种宽广而深邃的生命-生态文明就跃然而出。这就是科技与文化的张力和悖论,科技文化融合的命题就包含着这个深刻的矛盾与悖论。科技对生命的意义悖论需要文化来破解、来制衡、来拯救。这里的文化并非指形式化的文学艺术,而是涌动在人生命本体中先验的情感性与原始的感动性,生生不息的情感能量、生命冲动、创造意志与精神理想。在城市生存的实践活动与转型发展中,物化与人化、个性与共性、怯魅与复魅、出发与回归的矛盾与悖论就是如此无可避免的交织缠绕,展开其相互争斗、相互转化、相互融合而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不断揭蔽存在的真理与生命的逻辑,即科技与文化融合并非功利实用的策略之计,而是人类命运与城市文化的内在特质与根本规律。科技是重要的,没有科技我们就不能形式化存在,没有科技理性我们就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社会;文化更是重要的,而没有文化我们就迷失了生活的方向与创造的理想,人性的温暖与精神的灵动。科技可以带来器物的丰富与感官的享受,而文化才决定着价值的判断与方向的选择。当代覆盖产业、市场、大众、精英的全球化创意文化实践也不断表明,文化产业及其创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是植根于生命的文化。文化的内涵价值与创意软实力并非源自科学技术、资本设施甚至社会制度等因素,而终究是源于人生命自由创造与文化丰沛想象的源头活水。如乔布斯的“苹果”产品达至技术与艺术、功能与体验的完美融合,既是信息科技的创新,更蕴含与融入了东方禅宗文化的生命领悟。文化产品由此才能最终在人的内心与情感精神层面激发感动、产生影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此,科技创新必然穿越已有成果及观念,从生命源头重新出发,以取得对生命—生活—生产—生态的全新理解与原生创造。互联网即是颠覆传统、面向可能、基于生活、跨界思维、开源拓流的原始性创新典范。科技与文化融合而展开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大化流转,育成万物。在对城市整体文化结构及和谐文化价值的遮蔽与解蔽、言说与启示之中,科技发展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机理与逻辑得以呈现。

个体的生命文化演进生成城市的生态文化。相对于机械化-科技化的现代城市文化,前现代文化可谓手工艺的乡村-家园文化。与“艺”相通的手工技艺带着人的体温,渗透着人的情感与想象,前现代的故乡-家园意象充满记忆与召唤,牵动着人的思念与向往,从而由技入道,天人合一。因而“使人对美的兴致永远不会止息的东西是前世界的意象,即那个波德莱尔称为被思乡的泪水遮住了的前世界。”而前现代手工业-乡村-家园的灵韵经验毕竟须接受现代大工业-科技-城市的通约与洗礼。不再如手工技术与人相融的具身关系,当代高新科技自成一体,异化于人而成为与人对峙的技术壁垒与技术屏障。如何破解科技之谜?如何穿越技术之障?本雅明提出“意象”启蒙的精神救赎路径。“意象”启蒙由“技”到“意”,由科技文化溯源审美文化、生命文化的境界。以“意象-审美”体验的多重蕴涵而不是机械抽象观念,激活与重启人即时即地自我自主性的观看、回忆与想象,情感、理解与思想,从而激发唤醒人生命内在的自由创造力量,以此解构与对抗现代化系统的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强大座架。由此意象启蒙,“本雅明的思想穿越了现代与后现代,他的意义也由此显出了多面性。他的时代诊断揭开了现代性的真实面容,展示了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他的思想批判和精神救赎又采取了回归人意的方案,赢得了后现代的话语。”本雅明穿越社会经济、政治的宏观结构,将其现代性批判聚焦在现代人的感知内化和行为方式上,聚焦在由审美感知到精神生命文化的救赎上,这是深入到文化生命肌体深层更内在与更深刻的批判与救赎。以审美精神与生命逻辑破解与回答现代技术座架及未来生存意义,意象启蒙提出一个有启示有价值的人与城市生存的审美-生命文化路径。生命哲学的探索、生活世界的崛起、消费社会的展开、创意经济的转型、生态文明的愿景,当代城市文化正由工业文明主客间性的二元符合因果逻辑转换为生态文明异质间性的对话协同共生逻辑,由科技理性价值转向生态诗性价值。如果说机械产业造成生产与生活-生命世界的分离与对立,那么当代创意产业及创意文化则驱动生产与生命-生活世界由区分对立转向渗透融合,向着更符合人类生命-生活-生产-生态存在价值的方向跨越发展。

从机械生产范式到生命生态范式,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由机械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智能化)创意生产力生态生产力(智慧化)表达了后工业时代生产力的创新逻辑,也蕴含了当代城市文化的创新逻辑。当生产与消费的动力与对象转向文化体验而非仅是物质功能的时候,必然由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演化为生态文明的价值理性,由工业文明的物质逻辑转变为生态文明的生命逻辑。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生命-审美文化在城市文化结构中由隐性变为显性、由无形变为有形;由边缘走向中心、由“意象”变身为生产力。科技与文化融合正是源于天人共生境域而非纯粹客观规律来策划,基于多元文化生态而非单一理性逻辑去思考;向着未来、可能、理想去行动、去生活、去创造,就呈现了诗意的存在,展开了审美的世界。技艺相通、情理相融;无论功能还是形式、技术还是艺术,制作还是创意、生产还是生活,审美的诗性渗透于当代城市文化创造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城市文化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审美诗性是科技文化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这“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道德经》)的朦胧审美诗性,是城市文化开拓其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境界的前行意欲、前摄意象与前瞻意义。当代智能科技、文化产业、体验经济、美好人生、智慧生存等正展开信息时代科技文化意识文化生命文化融会贯通的城市文化创造审美范式与诗性逻辑。在当代生态文明转型中,城市及其文化建设的审美意象正在凸显,“美丽城市”、“中国梦”正是这种审美生存创意,与本雅命的意象救赎异曲同工、遥相呼应。在未来城市意象中,从信息比特之城、科技智能城市出发,人们始终向往回归到生态环保、自然田园之城。在日益明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识背后,或许是深深隐藏着的人类生命的集体无意识,城市文化的生存无意识。自然田园之城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家园”的向往,因为“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

这个本源是文化的本源、生命的本源,是源于斯长于斯也必将归于斯的自然之源。生命的寻根使命与归属情感引领着对自然田园诗意栖居的追寻。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20世纪初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著名的“田园城市”理念,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一种现代乌托邦。霍华德的理想城市理念在今天正得到新型城市化的实践与发展。文化科技融合、文化科技与相关产业、相关领域跨界融合是当代中国城市创新创意创造的战略举措。城市创意生存多重意象穿越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地域与世界等种种界限与对峙,在体验与共鸣、同情与移情中达到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天人合一,以生命-生态范式塑造田园城市形态。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城市正成为当代人类努力建设的诗意栖居家园。如“人的城市化”—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城乡融合—不离开乡土而就地转型升级的农村城镇化改造;农业进城—高科技与高生态融合的城市摩天大楼中的垂直农场建设;产业下乡—产业化、信息化与农业化融合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城镇建设全面融合等,都是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田园城市理想的实践探索。智慧城市、创意城市、美丽城市理想包含了功能与审美、技术与艺术、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多维度的生命-生存文化价值。创意共生的生命-生态文化更将科技生态、艺术生态、社会生态、消费生态、自然生态等全方位生态价值纳入其中、融会贯通,创造“人-建筑-环境-生态”的多维立体景观,“技术-艺术-自然-文化”的多重意象表达,实现科学合理、环境优化、地方文脉、景观美学、宜人宜居等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价值。

第12篇

关键词:智能化;住宅室内装饰;设计

0引言

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表现在住宅室内装饰方面上。基于此,人们在进行住宅室内装饰设计时,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室内环境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而本文就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住宅室内装饰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1智能家居的含义

智能化高科技含量增加,使得人类的生存更加智能化,建立在强大的科技支撑之上的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简单地说,智能化家居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是以居民住宅为平台,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主要包括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音视频技术等,将室内环境的硬件设施进行集成设置,从而提高家居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艺术性,实现舒适节能的环境。因此,智能化生存就意味着智能化拥有高科技含量,其必然伴随着新科技、新智能化的发明和创造,这是智能化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室内装修设计的智能化正在慢慢朝着成熟的方向发展。

总所周知,室内装饰设计属于艺术,智能化属于科技,更易于批量化的生产,其实施设计方案时,除执行有关的设计规范、规定、标准外,还遵循了一般的装饰艺术设计原则。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不再单单是靠电脑这种数字化的模式机械出图,而是要考虑在智能化的条件下,室内装饰设计更加的个性化和人性化。应使住宅具有超前功能如适用性和智能化等,以满足社会发的发展。

2智能化设计和室内装饰创新设计的关系

在智能化条件下,既要遵循科技的程序化又要有设计方案的创新。这是一种新的挑战。

(1)智能化生存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的发展和科技的力量来实现生活方式的智能化和便捷化,因此,这种生活和方式需求就需要设计师的方案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实现和推动室内装饰设计的智能化。

(2)室内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既然智能化的家居设计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的实际需求,设计师就要体现在推动智能化生存的智能化生产实践中。因此,智能化的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既是室内装饰设计的动力,也是室内装饰设计的目的。

3智能化的室内装饰设计

在智能化条件下,如何进行室内空间的装饰设计?如何处理“硬装”和“软装”的关系?智能化的室内装饰设计的特点:“硬装”部分,比如空间设计,界面设计,物理环境的设计是基础。“软装”即后期配饰是变数。智能化的室内装饰设计中最大要点的是装饰的个性化。在智能化前提下,风格各异的室内装饰设计住宅室内系统中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打破传统僵化的设计思维模式,为业主提供出各种新异奇特的设计创意组合的可能性来。

3.1室内空间设计

室内装饰的立面设计要遵循形式美学的一般规律,着重自身性格的刻划,显示本身的自然美。要充分体现室内空间的性格特点,它应该是质朴而不粗俗,亮丽而不娇媚,宁静淡雅、装修得体,有文化内涵,经得起时间考验。

(1)空间组织是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整个内部环境设计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空间组织的失败是很难用其他办法弥补的,即便是有办法弥补,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过来说,空间组织合理,内部环境设计的其他工作就有了可靠的依托,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容易改正和解决。因此,在

室内设计中,使用者的定位是决定我们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也就是“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使用者的需求。

(2)在室内空间里,家具所占的比重较大,体量十分突出,因此家具就成为室内空间表现的重要角色。人们对家具除了注意其使用功能外,还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通过对家具的形象设计来表达某种思想和涵义。

家具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基本需要,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愉悦的心理需求,所以家具设计尽量具有趣味性、娱乐性。一种家具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者是一只大手的形状,或者是设计成一个小动物,都能表现出的轻松气氛和对人感情的重视,这样才能温馨。

3.2设计手法

众多国外设计,由于每家户型的具体情况不一,不同的户型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布局,所以在室内空间的装饰风格表现形式各不一样,如何利用每寸空间,在户空间的设计手法上,既要本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设计,但同时也以“按需分配空间”为原则。

(1)充分利用空间

组织和划分平面与空间,这是室内设计的一个主要手法。利用设计手法,巧妙地布置平面和利用空间,有时可以突破原有的建筑平面、空间的限制,满足室内需要。在另一种情况下,设计又能使室内空间流通、平面灵活多变。智能化的空间装饰就更需要设计人员在设计上学会变化。只有灵活运用装饰设计的效果才会更出色。因此在装修设计时,一定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基本生活功能分出来,使空间显得井井有条。在划分功能区域对于智能空间来说,可以利用安装简易的家具,能大大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2)精致的细节表现

室内装饰不仅是品味、时尚、个性的直接表现形式各种表现形式的细节,如装饰画,陶器,花卉,布艺,甚至抱枕等,既能够代表主人的个性和品位,又可以作为一种有意义的收藏,增添情趣。智能化装饰的空间似乎把室内空间的所有内容都包干殆尽,只等住户的“拎包入住”,但这仅仅只是完成了室内的躯体改造,缺少细节的点缀,室内就犹如一个盛装的女子失去了一双的眼睛。

4情感的表达

室内的装饰设计的最终对象是人,人是使用智能化的主体,室内的装饰设计应该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智能化设计的模式下,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的劳动本能,使人的身体更健康,但人是具有情感和思想的高级生命体,这是区别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动物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智能化的创新智能化要能充分考虑人在情感方面的需要、在沟通与交流方面的需要以及被尊重和被理解的需要。室内设计的形式语言带有设计师的情感和创造力,很容易被人感知并产生共鸣,带来生理、心理、感官的愉悦。因此,智能化室内的装饰设计应游刃有余,既要充分满足人朴实的情感需求,又不至于走向智能化的极端。

5多元化设计是时尚

什么是设计?就是创造出以前没有的,设计的魅力就在于此。不因时尚影响个性化设计。从智能化设计的创新策略角度来讲,室内的装饰设计理应有多元的要求,如美观性原则,即智能化的空间要美观、富有艺术韵味;通用性原则,即智能化要易于使用,可以适用各类人群;安全性原则,即智能化设计要考虑安全性、对人无伤害;功能性原则,即室内的装饰设计和设计要考虑功能和形式的统一;性价比原则,即要努力降低智能化成本,提高使用效益等。

6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理念的出现,对住宅室内的装饰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使得人们在住宅室内装饰设计时,更偏向于室内环境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因此,为了做好住宅室内的装饰设计工作,我们就必须要结合智能化理念将住宅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第13篇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

(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第14篇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

(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

第15篇

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相当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尤其是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在国际化的大潮中,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工艺造物文化和美学思想,是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众所周知,中国造物文化的悠久、发达、辉煌、丰厚,无与伦比、举世公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未能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学科。但是没有系统整理不能误解为没有系统的工艺美学思想存在。为此我在1989年发表的《传统工艺美学思想体系述评》一文(见《中国工艺美术》总第32期)中明确指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工艺美学已经初步形成了思想体系和理论形态,并从7个方面对其重要内容作了简要述评。继续这一研究,本文将进一步对传统工艺造物文化的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及其思想特色加以述评和探讨。

一、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范畴是理论构建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体系“网结”的支点和要素。范畴系统,是概念范畴间的内在联系和层次结构。因此,发掘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寻求和建构传统工艺美学基本范畴的理论框架,是建立科学、系统理论的首要前提。但是,要想从传世的有限几本工艺著述中找到这样的理论范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技术思想是和古代的哲学思想融汇一体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于道与器、物与欲、文与质、技与艺、用与美等工艺美学基本范畴展开了热烈的争论。或取譬引类,或直言阐述,连篇累牍,史不绝书。《周易·系辞》更是一部阐释天道易理“人文化成”的宏篇巨构和百科全书,其中就包括了工艺文化“开物成务”的丰富内容。例如制器尚象、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道寓于器、载礼释道的教化功能;以意立象、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天人合一、共生共荣的美学追求等等。如果有人说引用这些范畴概念是妄测臆改,牵强附会,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些范畴概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下面有必要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作为概念范畴形态的精神文化,是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概括升华。汉字“范”即工艺造物的模具。《荀子·强国》:“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得齐。”而“畴”指已耕作的田地或田地的分界。可见“范畴”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道与器”,道即理,《说文》:“理,治玉也,从玉里声”。玉有脉理,依其脉理而治,就是理。“质与文”,质就是器物的质地,文即图案纹样之“纹”。可见这些概念,原本就是工艺造物原初意义的引申。我们只不过是把“借走”的概念“物归原主”,从本质上或本体上没有什么不妥。

第二,工艺造物的双重建构,工艺及工业历史的对象性存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之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马克思语)。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上工艺美学比传统美学更接近哲学。建立在实用理性、经验直觉、意象思维方式和讲究“经世致用”的传统哲学如《易·系辞》,更接近于广义的“营造学”。“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己者也。”工艺与传统哲学的双向靠近,使《易·系辞》的工艺文化人类学和工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内涵便凸显出来。对于人类文化的起源、社会文明的发展、衣冠文物与发明创造一一对应:渔猪时代(庖牺氏),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农耕时代(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垂衣裳而天下治。“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把这些工艺造物、文明建树推崇为圣人的事业。“以制器者尚其象”视为推行“圣人之道”。“尚’就是注重、效法,这里明确指出了《易经》对于工艺造物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第三,工具(广义)性的造物实践,“开始对观察世界造成极为多样而广泛的客观因果联系”(李泽厚语)这是《易》之所谓体察天道、人文、万物化醇的最深刻的基础。从钻木取火到烧陶、冶铜“五材”的掌握,再到“五行生克”和“五德始终”的“改正朔、易服色”,穷理尽性,品物流行,弥纶天地人“三才”之道;从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的构物系统要素,到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的文化生态观念,尽精微、致广大,囊括造物玄机。如果说《周礼·考工记》为传统工艺美学提供了基本的技术论,那么《周易·系辞》为传统工艺学提供了基本范畴和方法论。两者构成了传统工艺文化的理论基石。

二、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

传统工艺文化造物观念的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见图示一)

附图

图示一: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

(一)图示说明:

(1)概念设立:循用旧名,但要汇通古今之义。

(2)逻辑层次:由上至下,从普遍到特殊、从总体到个别,再到综合、整体。

(3)逻辑顺序:以人为本位,统搅道、器、形;造物即造形,“形”位居中心;由构思到构形,再由构形到统形(型器、形象、形制)。

(4)此表为传统工艺文化造物——造形基本范畴和理论框架。工艺美学的意匠美、造型美、色彩美、材料美、技艺美、形式美等基本范畴虽未列出,应为其中包含之义。

(5)传统概念的包涵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义理解释紧扣造物宗旨,不务诠析详尽。着重理解概念范畴的理论框架。

(二)基本范畴

1、本体论对偶范畴:天人、道器、理气、文质

(1)天人天即自然、造化;人是人文、社会;物是物质、物体。天——人——物主要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之关系。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生存方式休戚相关。尽人性以尽物性,尽物性以“参天地之化育”,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管子·五行》)。师造化自然天成,尽人功巧夺天工。从而也规范了工艺美的两大基本类型。

(2)道器从《易》开始,中国古代传统中道、器并举。“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总体看这里并非空说易道。“道者,器之道”,无弓箭即无射道,无车马也无御道。“道寓于器”到制器的“载礼释道”,是作《易》者的本意,也是传统造物的一条规律和基本社会功能。综观中华五千年的衣冠文物、宫室器用、典章制度,宗宗件件为既定的社会秩序形态提供着合法性的支持;为“大一统”社会体制的形成,发挥过何等重要的作用!“器之道”真可谓神矣!

(3)理气理,通常指条理、准则。《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诗》:“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凡造物皆须“审理定则”,就是要符合物理、物性和规矩、法度。气是宇宙和生命化生之元。“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外篇》)。故气又代表一种生命力。传统工艺造物传神,讲究“气韵”,是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4)文质《说文》曰:“文,错画也,象交文”。段玉裁注:“像两纹交互也。纹者文之俗字。”可知本义为纹饰。它指的就是色彩、线条的交叉组合结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美。《髹饰录》指出工艺造物要“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就是要求以人自身作为内在的尺度;外在形式要有阳刚和阴柔之美。中国古代文“”的宇源取象,肇自人体的文身。孔子引申为仪表修养,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对造物而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功能与装饰的统一。

2、形象发生论范畴:意、象、形、法、技、意象、意匠、型器、形制、形象。

(1)意有意图、意想的含义。作动词指意会、料想、测度。造物指创意。

(2)象有二义:一是指形状象貌,“象也者像也。”(易辞)。二是想象之象,作动词指象征。

(3)形《说文》:“形,象形也。从彡开声。”古人造“形”字是从毛饰画文而来。指形质、形状。

(4)法《易·系辞》“制而用之谓之法”,指方法、作法,也指标准、模式。《管子·七法》:“尺寸也、绳量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也指效法、遵守。

(5)技《说文》:“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字互为转注。指技术、技巧。古代观念“技艺相通”,因此,还包括艺术加工技巧。技艺美是构成工艺特殊本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6)意象是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的形成是客观物象经主体意识的加工,糅入人的意志,情感,思想观念,带有理想化、创意化的形象。它也是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思维形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的获取乃是造型观念、审美心理最基本的部分。(7)意匠意匠是人心构想之象,心意如匠师之筹度。与现代词构思、设计同义。意匠是工艺形象发生论的中枢“大脑。”

(8)型器工艺造物文化中“器物层”之统称。包括器皿、器械、工具、农具、仪器、兵器等。

(9)形制工艺造物文化中“制度层”之名词。形制就是按规定的制作式样。例如:宫殿、陵墓、服饰、舆仗等象征礼仪、等级的器用和式样。

(10)形象工艺造物文化中“观念层”之“工艺形象”,通常指从艺术和审美表观的角度,涉及功能、材料、技术以及装饰趣味与生活情感等方面,对于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3、造型要素系统范畴:形、色、材,位、向、数、时、比、应。

(1)形此处指造形及造形要素点、线、面、体。“形乃谓之器”,“成形曰器”(易辞)。人类对形的深刻认识,主要是在制造工具的实践中,体察到各种形状变化与功能的关系,并在造物中形戍了物态化意识。

(2)色即色彩。传统创立了独特的“五原色说”(青、赤、黄、白、黑)。非常重视色彩的作用。色彩成为地位、等级甚至国运的象征。

(3)材材料、材质,造物的物质条件。《考工记》:“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工。”取材应时,因材施艺,讲究材美工巧。

(4)位一指空间位置,也叫构图布局。二指定位,当位,如图案的“四方八位”。成位立象,各得其位。

(5)向指方向和变化的向度与趋势。如发射、向心,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等。

(6)数指与形象呈现有关的所有可数字化的要素。如大小、长短、比例等。也指数理。《易·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逐成天下之文;及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7)时指天时季节,也指时代、时尚。造物应时,识时知变。传统造物观念中,十分重视“时”的要素,因为万物因时而变,形成一个动态时空系统。

(8)比有比较、比和、比喻之义。《易·序卦》:“众必有所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物连类、比类取象、取类供喻。无论形象、寓意皆因“比”而得,故视其为造型系统必不可少之要素。

(9)应指物与物、物与人的交感对应。物与物同类相感、同声相应,或异质互补、相反相成;人与物的感应就是生理、心理作用以及精神对物质的“穿透性”。“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易·系辞》)。

三、传统工艺造物文化基本范畴的理论特色

传统工艺文化有自己独特造型理念、创造心态、视觉模式和构形规律。从形象发生学范畴讲求意、象、形三分,而不像西方“就形论形”或追求所谓科学的视象(如透视、光影等)。反映了中国造型哲学和艺术思维的独特性。首先形、象对举而有别:“视之则形也,察之则象也”(王夫之《尚书正义·毕命》)。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一面;象是“心眼”观察思考得来的形象,与形的实体性相比,具有空灵性、意想性、象征性的明显特征,是对有形之物的超越。王弼《周易略例·明象章》说:“触类可为其象,合义可为其征”。不仅对“象征”一词作了精辟的解释,同时指出象的意义生发结构是开放性的。这也决定了“制器尚象”类的工艺、建筑属于“象征性艺术”。

第二,以象形取意、立象尽意的致思方式,突出“意”的主导地位,树立了“意象”和“意匠”的核心概念,奠定了传统艺术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基本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美学偏向伦理或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制器的社会象征意义或祈福、纳吉等观念意蕴的表达,成为传统工艺美学显著的构形意识。

第三,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立象尽意的思维逻辑,规范了取象构形的造型意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易教下》中说:“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比类取象就是通过提取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理想“范型”,共理相贯,据形系联,通过比喻、象征、联想、推类等方法,建立起形象符号与意蕴传达的普遍联系,即所谓“立象以尽意”。更通过类型化、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取象构形塑造形象。这种方法的形象思维,使人的视觉经验和审美表现上升到理性而不趋于概念,(程式化不是概念化)“意象造型”成为传统造物最典型的本质特征。

第四,传统工艺造物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哲学。造形是如何发生的?根据《易》的解释:“精气为物”,“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是自然界蕴藏的精灵之气,相荡相摩,辟阖相循,赋形以生命的呼吸。“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山川草木可见其形而不称其为器,何故?物质的自然形式就其不适合人的需要这点来说,还是一种“无形式的物质”,工艺造物赋予其使用价值、文化涵义和功能形式,方成其为器。“成形曰器”——成形就是造型。传统观念视物为“有机生命体”,各种造型相互连锁相互照应,这是贯穿了古代中国探颐索隐之“造型哲学”的大原理。(见〔曰〕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钱钟书也说:“盖吾人观物,有二结系:一以无生者作有生看,二,以非人作人看。鉴画衡文,道一以贯”(《管锥篇》卷四1357页)。传统哲学和艺术中的直觉方法讲“体物”,“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朱子语类》)。因此从不脱离人谈造物,也从不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孤立地分开而“就物论物”。而是兼顾物理、数理、心理,使之具有人格化的人文特色和感彩。从而避免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而能做到和谐统一,这是非常高明的造物观。

第五,传统的造型机制即造型要素的组合和形式结构的生成,可以说是见解独到,自成体系。从造型要素而言,形、色、材是造型的外显层面,主要在造型的整体把握和特征的强调;位、向、数是造型的内构层面,着重空间、结构、数理、秩序和程式格律;时、比、应是造型的演化层面,强调造型的意义和形式随着不同的文化场景、时态环境而变化。尤其是“比——应”作为造物构形“系统”的两个“软件”,盘活了形色材等所有硬件要素。突出了传统造型“以意举、以类求、以比显、以应和”的构形特色。外部形式结构化的过程,也就是形象实体化的过程。三种基本心理图式决定了相应的形式结构的生成和基本形态:(1)摹仿造型图式——由自然形到工艺形;(2)抽象造型图式——由基本形到具体形;(3)综合造型图式——由功能形到装饰形。来自工具性经验和物喷实用性目的,与精神观念象征性和审美欣赏性目的,是具体形态发生和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六,传统的造物机制,是一种动态的、有机的、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念,对于传统造物观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造物讲究物态系统和物态环境的和谐,特别强调适应机制和调节机制。既包括对自然的适应,也包括对其他文化的适应。同时注重稳定性原则,达就是传承沿袭的各种典章制度和形制式样。形成观念系统的调和持中与保守性。扬弃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传统工艺造物的多维、动态、有机的文化生态观念,是值得我们很好继承和发扬的。学习这些将对中国的设计思想得到本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