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宏观经济趋势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
宏观经济在人们的印象中已经不再是陌生的概念,它和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如此一来才可以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避免造成不利后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就是对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进行适当的分析。
一、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
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也就是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与微观经济相对。意思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亦或是国民经济总体以及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宏观经济有着自身特质,其主要目标是高水平的以及快速增长的产出率、低失业率和稳定的价格水平。
二、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一面又有我国经济成长阶段性的一面。就现在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有下降的趋势,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我国国民总体经济来说的话,在2013年的时候我国国家生产总值达到了56.88万亿元,跟改革开放初期比较起来已经翻了25倍左右,从改革开放到2013年这35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9.8%,我国经济在1998年完成了从低收入贫穷国家转变成为了中下等收入国家,在2010年完成了从中下等收入国家转变成为了中上等收入国家,这很让人感到自信。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把十年当做一个阶段,最近的这十年将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意思就是,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的时间里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下来大概在10.4%,而2010年以后的十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要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平均增长速度在8.4%左右,这是阶段性演变过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正常发展趋势。
我国总体的宏观经济趋势就是这样的,但是就短时间的经济增长趋势而言,尤其是宏观经济的最新趋势而言,其形势并不是很乐观,甚至出现了一些让人担惊受怕的变化,下面主要来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让人担忧的主要原因:
1.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维持在17.3%左右,虽然这一数字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固定资产的平均增长速度20.4%比起来有所下降,下降了3.1%左右,但是这一数字跟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比较起来的话其实并不算低了。只是最需要弄清楚的是是在投资,究其原因,在投资这一方面,主要的问题在于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并没有强烈的投资动力,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了足够的市场力量。企业投资动力不足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没有足够的自主研发以及创新能力,并不是出在融资渠道这一问题上,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投资就很有可能导致重复建设这一严重后果,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的不利现象。从当前来看,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极其严重,业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工业消费品产能过剩进入到了现在的工业投资品产能过剩的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的规划和投资管理体制。就中小型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因为我国投资市场化以及金融要素市场化的水平普遍不高,与此同时国有银行又很难为这些企业提供公平的、人性化的、及时有效的金融融资服务,所以民营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很大程度上不得不借助非正规融资的民间借贷这一手段,这样一来就会让融资的成本提高不少,当融资成本过高的时候,企业的正常生产需求就会被阻断。这就可以看出来,在投资领域,市场力量想要发挥其作用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政府在投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统计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的比例为2/3,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当国家对政府投资过度依赖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不可持续性的问题。第一、在地方政府投资这一方面,现在最主要的平台主要还是依靠融资,把土地专项作为担保,因为审计的地方融资平台关键是要有会计凭证的,但是大部分的地让融资平台并没有,所以,实际的地方融资债务风险跟审计结果比起来还要大一些。第二、在中央政府投资这一方面,虽然中央能够通过融资平台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来进行投资,但是这样一来会把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表面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但实质上是一种税。因为地方政府以及中央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面临较大约束,所以自2010年10月份开始,政府就从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中选择了退出,只是政府退出的前提是要有市场力量以及企业跟进。从这些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并没有足够的市场信心,也没有旺盛的投资增长动力,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政府退出以后,从2011年第一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这一段时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还是呈直线的形式。这就让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遏制经济衰退的这一趋势。从总体方面来说,当前我国投资需求的速度在下降,但是绝对速度和其他国家比较起来并不是很低,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着背后的投资主体,很难得到持续稳定发展。另外,政府投资并没有受到市场的检验以及竞争的洗礼,所以政府认为切实可行的在市场上就不一定行得通,这就非常容易造成过剩产能的现象,也会导致投资的需求难以持续。
2.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社会并没有针对消费需求做出直接的统计指标,但是可以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找到答案。因为国家在2013年出台了八项规定,所以公款消费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只是两者关系并不是很大。当前消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一问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尚且存在一些扭曲,从宏观方面而言,它主要是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很多。宏观上,国民收入主要分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以及个人收入等这三个部分。政府收入主要体现在税收上,企业收入则是体现在资本运作的盈利上,而个人收入主要就是体现在工资上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维持在18%以上,而增速最慢的居民收入跟国家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起来要低30%左右。因为政府以及企业的收入主要是用来做公共投资以及企业再生产,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增长中,有70%是通过投资来带动的,剩下的才是通过消费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出现扭曲现象,主要就是因为宏观分配结构不尽合理,然而调整宏观分配结构又极其困难。就企业而言,要想让我国经济重现活力,我国不应该给企业加税而是应该适当减税。从政府这个角度来说,要是政府的职能不作出转变,相关机制不作出改革,只是把政府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以及比重做出简单调整是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的,反倒可能引发政府危机,所以,政府应该积极承担自己要做的事情。由此可见,当调整宏观分配结构充满很大困难的时候,消费需求就会出现低迷的现象。
3.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甚至是负贡献率。拿2012年来说,那一年我国的国家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7.7%,这其中,投资需求的贡献率是50.4%,而消费需求的贡献率为51.8%,也就是说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中102.2%是因为内部需要而推动的,出口在2012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在2014年第一季度的时候,这一情况更加不利,出口量以及进口量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并且在很短的时间是不容易把这一局面从根本上扭转过来的,这就是宏观经济目前最为明显突出的矛盾。
三、结语
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的分析,我国经济情况就能让人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就能及时调整并对症下药,从而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稳定也更加良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刘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实践的基础上树立中国经济理论的自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3(1):37-45.
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一季度GDP同比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但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积极变化,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农业发展保持稳定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8.3%,比1-2月份(增长3.8%)加快4.5个百分点,这一速度也分别快于去年10月、11月、12月的增速。重要先行指标发电量降幅缩小,3月份发电量同比下降1.3%,比1-2月份降幅缩小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3.7%,中部地区增长5.2%:西部地区增长11.8%,增速仍然较快。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产销衔接状况良好。预计全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814万公顷,比上午增加135万公顷,连续6年保持增长。一季度,猪牛羊肉产量16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0%。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出现“双加快”。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3月份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快于第二产业,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5.0%、26.8%和29.1%。分地区看,中西部投资增长明显快于东部,东部地区城镇投资增长19.8%,中部地区增长34.3%,西部地区增长46.1%。其中,增长最快的地区为黑龙江、辽宁、、宁夏、陕西、青海、云南和四川,增速均超过50%。
(三)国内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3月份增长14.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9834亿元,增长14.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9564亿元,快于城市,增长17.0%。全国乘用车销量创历史新高,3月份,全国乘用车销售77.2万辆,同比增长22.4%,环比增长26.7%。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34元,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22元,增长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
(四)银行贷款高速增长,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当季新增贷款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并创历史新高。其中,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62和1.07万亿元:3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89万亿,同比多增1.61万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8%,增幅比上年末高11.05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5.6个百分点。3月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2.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73。特别是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强劲回升,3月末同比增长18.2%,扭转了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的局面,说明企业资金流动性增强,反映出当前企业用于生产投资的资金趋于活跃。一季度,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略有贬值。3月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6.8359元人民币,较2008年12月末贬值13个基点。
(五)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下降,工业品出厂价环比降幅缩小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H)同比下降0.6%(3月份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6%,环比降幅逐月缩小,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下降7.1%(3月份同比下降8.9%)。在货币供给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小幅、短期下行,不会产生通货紧缩,反而有利于居民购买力的提高,降低企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
(六)经济景气指数企稳回升,社会信心逐步提高
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6.5点。与上季度相比,除建筑业基本持平外,其他行业均有所上升。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与上季度相比回落1.4点,降幅明显收窄(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回落21.6点)。其中制造业企业景气指数为98.4,接近景气临界值: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为104.5、比上季度提高9.3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4个月提升,3月达到52.4%,比较上月回升3.4个百分点,半年来第一次重新回到50%以上,超过了收缩和扩张的分界点。同上月相比,在PMI指数体系中,除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1.0个百分点以外,其余各项指数均保持上升,升幅多在3个百分点以上。
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不足
(一)出口和引资下滑压力很大
目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我国外部需求严重萎缩,对外经济发展困难较大。尽管3月份出口降幅缩小,但由于需求萎缩、价格下降和部分国家货币贬值,出口大幅下滑的趋势还没有扭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19.7%和30.9%,增幅分别比上年何期回落41.1和59.5个百分点。而且,对主要地区出口均明显下降。其中,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2.1%,对美国出口下降14.9%,对香港出口下降24.6%,对日本出口下降16.2%,对东盟出口下降22.2%。3月份,国际贸易组织预测全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9%,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全年世界贸易量将下降13%,我国出口下滑的压力很大,全年出口已几无可能保持正增长。同时,一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也下降20.6%,全年形势也非常严峻。
(二)政府投资尚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增长
2008年,民间投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为56.7%,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8.5%。2009年一季度,政府投资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但民间投资增速却明显下滑:同比增长22.7%,增速
比上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为57.4%,比上年同期减低2.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民间投资尚未得到充分带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总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以民营为主体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却大大低于前几年的水平。二是从不同注册类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看,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由国有企业投资快速增长所拉动,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都在快速下降,个体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明显慢于去年全年投资增速。三是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行业分布来看,受财政刺激政策影响较大的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快速增长,而出口相关度较高的化纤和纺织业投资同比增出现负增长。
(三)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冲击与我国原有的劳动力供求矛盾相叠加,使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第一,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大幅下滑。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二是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的情况比较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春节前返乡农民工总数比常年多10%左右,节后返城农民工目前仍有1100万没有找到工作。三是企业岗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大约有四成企业共净减5%左右的就业岗位。以此推算,全国大约减少了300万个工作岗位。四是新增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我国每年城镇新增约2400万劳动力,还有约800-9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另外,今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10万(包括去年尚未找到工作的100万毕业生)。从历史经验来看,下半年开始,就业问题对居民消费等负面影响会陆续显现。
(四)财政收入增长放缓
由于经济增长放缓,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4642.0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29.3亿元,下降8.3%,为近年同期收入增长最慢的季度。其中,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2.4%。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38.5%(剔除成品油税费改革不可比因素后实际增长3.3%),营业税同比下降1.5%,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6.7%,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0.3%,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15.8%,关税同比下降23.9%,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下降86.2%,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7.6%。另外,出口退税1861.32亿元,同比增长29.7%,相应减少财政收入。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增速也会大幅下降,并会对下一步的宏观调控力度产生一定影响。
(五)部分企业经营仍较困难
受外需继续疲弱、内需上升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利润继续大幅下滑。1-2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比去年同期回落53.8个百分点,为1998年以来最大降幅。39个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下降。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行业、化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主要工业行业利润降幅都在40%以上: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纤、供水行业均由去年同期盈利转为全行业亏损。一季度,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8%。随着市场需求明显收缩,工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许多企业面临订单数量锐减、产品销售率下降、利润增幅显著回落的严峻挑战。并会影响企业投资意愿、投资能力和职工收入水平。
三,国际经济环境仍十分严峻
(一)美国经济仍然处于动荡之中
2009年2月失业率达8.1%,创1983年12月以来失业率最高纪录。房地产方面,2009年2月份旧房销售量增加了5.1%,新房销售量增加了4.7%,住房市场数据出现反弹。消费方面,1月份商品零售额增加1.9%,2月份增加0.3%,3月份下降1.1%。由于商品零售额主要反映个人消费开支情况,在美国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3,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故美国经济形势尚不明朗。
(二)欧元区经济继续萎缩
欧元区2月失业率升至8.5%,是自2006年5月以来最高。欧元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33.9,新订单和制造业产出下滑速度有所放缓。企业被迫减产及推延投资,失业员工愈来愈多。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最近表示。欧洲30个成员国2009年经济萎缩4.3%,为50多年来最大收缩。
(三)日本经济持续低迷
日本2月失业率从1月的4.1%升至4.4%,创1974年12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日本经济更多地依赖外部,而2009年1月份出口跌幅45.7%,二月跌幅49%,创下自1980年日本政府开始编纂出口数据以来最大降幅,也是日本连续第4个月创下出口跌幅纪录。日本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四)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几成定局
IMF和世行都已下调了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测,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可能面临二战以来首次全年负增长。根据IMF的预测,2009年世界经济可能出现1.3%的负增长,世行则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至2%。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普遍性衰退已成定局。
四、上半年经济仍然会维持低速增长
(一)国外机构调低我国经济增长预期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机构在2008年第四季度显著调低中国经济增长预期。2009年第一季度,仍有许多机构继续调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据国内外8个权威机构的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各机构平均预期水平从8.2%调至7.496,调整幅度为0.8个百分点,
各机构继续调低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特别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美国家经济严重衰退,导致中国出口持续下降,出口对经济增长呈负贡献率:第二,政府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下行趋势,但由于投资和消费信心下降,对中国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的私人投资可能面临“挤出效应”;第三,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居民收入增长仍然缓慢,消费预期不太稳定,股市和楼市的动荡影响了国内投资和消费预期,刺激内需政策实施难度较大。
(二)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可能在7.1%左右
综合多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仍然较低,预计在7.1%左右,较前两个季度有所回升。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来看,第一、二、三产业预测增长速度分别为4.1%、6.5%和7.696。从总需求来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0.1%,出
口预计增长-13.2%,进口预计增长一15.7。消费、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拉动作用,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的。
(三)二季度经济将继续回升
第一,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回升。由于国家从2008年10月开始提出了一揽子计划,在经历了2个季度之后,效果正在显现,二季度经济将进入上升调整期。根据预测结果2009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高于一季度6.1%的经济增长率。未来财政和货币政策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财政投入的持续带动作用,并将推动经济较快回升。
第二,消费力量将持续增长。2009年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预计在17%左右。国家采取的一系列金融和财税等措施,如发放消费券、家电和汽车下乡等扩大内需项目的实施,以及增加农民种粮补贴等政策措施,都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这些措施将引导消费不断增长,并在投资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实现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加大,新开工项目增加。一季度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了87.7%,这意味着二季度和今后再建和续建的项目增加,表明经济增长的后劲。同时,投资在结构方面会有积极变化。根据预测,今年上半年的投资增长速度为30.1%,对经济发展起到最重要的提升作用。
第四,进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对经济的增长率贡献为负。预测结果表明,2009年上半年进口增长率下降15.7%,出口增长率下降13.2%,进口增长率下降高于出口增长率。受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我国的出口将继续低迷,金融危机加深了国际经济的调整,对我国出口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
(四)全牟经济增速有望实现8%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态势没有改变,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但考虑到内需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GDP基数较低,特别是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将进一步发挥,预计全年经济增长能实现8%的预期目标。物价涨幅前低后高,预计全年上涨1.5%左右。通过加强征管,全国财政收入能够完成预算,中央财政会有所短收。
五、股市和房市仍将维持震荡
(一)股市有望继续震荡走高,但涨升空间较为有限
第一,全年宏观调控目标有望实现,为股市稳定运行奠定重要基础。全年保8的经济增长目标有望实现,有利于防止股市再度深幅下滑。除此之外,政府主观上希望股市走好,提升投资者财产性收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为股市走好创造了难得的宽松环境。第二,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股市上升空间受到制约。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经济下滑程度已成为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为明显的一次,短期内难以根本好转,将对我国出口乃至经济增长形成较长期、较沉重的压力,直接制约股市上涨空间。第三,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有利于股市保持活跃。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股市资金面依然十分宽裕。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银行信贷规模会进一步扩张,突破年初计划目标指日可待,不排除在股市持续活跃时期部分资金流入股市;二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仍然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流动性扩张潜力依然很大:三是尽管一季度外汇资金呈净流出态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趋于稳定,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国内外利差不断扩大,会吸引部分国外资金流入,为市场带来新的资金,助推股市走好。
(二)房地产市场可能继续维持调整的局面
从房地产投资来看,自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会在2008年下降很多的基础之上继续下降,至少在上半年,投资量仍会低迷,投资意愿仍难以回升。由房地产投资增量迅速回落引致的需求缺口可能会逐渐引发价格回升的动力,价格回升的冲动因素在不断的积聚。但同时,由于世界经济走向的不可预测性和金融危机蔓延程度和范围扩大的不可确定性,经济复苏的程度和快慢也难以确定,因此,房地产价格将会呈现剧烈的波动态势中。
六、下一步的宏观调控重点将以落实好既有政策为主
(一)加强和改善政府投资,保持投资平稳增长
一是密切关注投资增长的变化趋势,把握好政府投资调控的重点、节奏和力度。在继续抓好前两批已经下达项目建设投资建设的基础上,尽快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投资重点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地震灾后重建等。二是结合推进城镇化,以扩大中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扩充市场容量,带动民间投资。三是推进投资审核制度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准入限制,促进民间投资增长。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信贷投向,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的投入,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方式,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五是促进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处理好保持合理投资规模与消化存量房的关系、住房保障与市场协调的关系以及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的关系。
(二)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并适时微调
由于下半年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急剧下降,其中12月份到期量为0,央行将采取措施平滑流动性的时间分布。在利率政策方面,由于经济已经开始显露出触底反弹的迹象,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已经变得不再迫切,央行可能会暂时停止连续降息的政策,短期内利率政策将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大贷款利率下浮弹性为重点。在存款准备金政策方面,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1998年至2008年8月份,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6%的最低点一路上调至17.5%的高点,此后连续下调至目前的14%左右。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偏高。因此,未来央行可能更倾向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信贷政策方面,监管层可能会进行适当调控。一季度新增贷款已经接近全年的信贷增长目标,而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远远超出了17%的全年目标。无论从新增贷款规模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速来看,监管层都应该会对信贷规模增长过快进行适度调控。
(三)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
一是加大财政对居民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农民的补贴,提高各种社会保障对象的保障标准,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合理控制企业高管人员过高薪酬,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二是进一步完善“家电下乡”政策。继续研究扩大“家电下乡”的品种和补贴范围,完善补贴办法。同时,研究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三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加大财政对流
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四是鼓励培育消费热点,包括扩大汽车消费,支持居民购买自住性、改善性住房,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加大对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和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发展旅游、网络、动漫等热点消费。五是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取消和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继续实行工商用电同价,降低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加大对消费信贷的支持,清理公共事业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收费。六是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
(四)稳定进出口贸易增长
一是密切跟踪分析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实施效果,必要时继续适当提高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退税率,并对其出口适当给予保费补贴。二是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政策配套环境,清理和取消限制出口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外贸易的金融支持力度,采取买方、卖方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等方式,促进扩大出口;继续简化口岸手续,为企业创造良好外贸环境等。三是抓住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下跌的时机,利用相对丰裕的外汇储备,增加对石油、矿产等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稳定人民币汇率,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稳定出口企业收汇预期。五是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外贸发展基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Crisis(金融危机)、FUel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beginningOfthe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endOfthe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
1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
2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
3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
1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
2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
3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
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
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
4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高低压 成套设备 发展趋势
从我国的电力装备以及电力生产工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其每年新增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的速度都在8%左右,预计到2020年装机容量就会达到8亿千瓦,在工业发展的空间基础上,就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市场需求也较大。在这一市场需求下的国内外厂商竞争也日益激烈,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术含量新型高低压设备产品就成了当下的迫切任务。
1.当前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1.1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机遇分析
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高低压成套设备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这一关键时期要能在高低压成套设备领域产业发展上进行加强,迎接时展带来的机遇。在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的同时,各种现代化设备也逐渐和人们的生活得到紧密联系,其中高低压成套设备在变电及发电和输电等诸多公共设施方面有着应用,这一设备的发展空间随着应用的广,不断地扩展,迎来了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遇[1]。
在“十五”期间我国发展的重点开始向电力工业转移,倘若是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百分之七的速度来测算,在这一期间的新装机容量将会达到80000千瓦,那么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就会有很大的投入,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是一个绝好的机遇,抓住这次机遇就能够使得高低压成套设备产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1.2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与此同时高低压成套设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先就是国外竞争对手的挑战,在国外的高低压成套设备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就会对我国的相关设备产业产生冲击,从而影响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再者就是我国高低压成套设备自身的一些原因,由于高低压成套设备的种类比较繁多,在档次以及性能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问题,其中的低压产品恶性竞争以及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等都使得这一市场的空间逐渐缩小[2]。同时产品的设计理念还处在发达国家的中期水平,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在智能化以及小型化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努力。数字集成化在当前已有了广泛应用,所以在这一方面还要投入更多精力。
2.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1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在电气产业的发展上比较迅速,在引进以及消化和创新的发展模式上,逐渐形成了有着中国特色的产业发展链条,通过不断的努力以及创新,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技术方面,不管是制造的工艺水平还是设计或者生产过程等都有着很大程度的进步。首先从低压电器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以及网络化,同时也有了智能型低压断路器等产品的发展。在高压电器方面一些真空技术以及组合技术等都已应用到产品结构当中,基本实现了无油化。从现阶段的500kv和以下的电压等级国产设备已经能够满足国内的实际需求,而在技术参数方面也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接进[3]。
另外,在高低压成套设备方面都已经采取了IEC的标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绝缘的要求上,还要比这一标准更加严格。诸多的电器企业已经在CAE以及MIS等技术上进行了应用,一些骨干企业已经能够采取CIMS技术。在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下,国内企业积极在自发研制有着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含量的高新产品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新产品间的借鉴以及相互利用成为了发展的时尚。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产业发展上也是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为这一产品的工艺水平和设计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虽然和以往相比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进步较大,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有着非常大的进步空间,例如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外观设计和批量生产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等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2.2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趋势分析
从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发展的形势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会朝着智能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方向迈进,高度集成为核心的CAM等敏捷设计会得到广泛应用,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经营方面将会以CIMS为主,主开关元件的无油化发展将会得以实现。高压开关柜根据柜内的主开关元件可将其分为通用型高压开关柜和环网柜以及F-C柜,在寿命上为三万次,短路开断电流次数在一百次左右,并且在体积上有了减小,尤其是以真空开关柜最为突出[4]。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在新时代的发展特点上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工业以及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故此在高低压成套设备的智能化发展上将会得到加强。
同时也会向着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电器元件做的愈来愈精致,对高低压成套设备做小的条件有了保障,还有就是基于电力负荷的加剧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对成本的节约以及减少损耗等方面的考虑,也使得高低压成套设备会朝着小型化的方向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现代化的设备使用过程中,随着工艺的提高,也对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小型化提供了基础条件。
再者就是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安全以及可靠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可将其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上来,在电子在线检测以及红外线技术方面的技术支持下,会使其在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到加强,从而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有效加强,还有就是会朝着环保的方向发展,由于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对环境问题没有得到重视,从而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恶化,所以在未来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下,对环境保护这一问题得到充分重视。
最后就是在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过程中国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加剧,一些国外的高低压成套设备不断的涌向我国,对我国的相关产品带来了很大冲击。所以我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也是今后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如此才能够应对国外技术带来的冲击,也才能够使得我国的高低压成套设备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5]。高低压开关成套产品的发展,也必然要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在此基础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中,高低压成套设备的发展要能够结合本国的国情,才能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接轨。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要能够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经验,对其进行吸收和创新,从而形成有着自己特色的技术。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下,我国会取得预期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崔成恕,高华.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发展简析[J].高压电器,2012,(2).
[2]赖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J].江苏电器,2011,(4).
[3]杨磊.论高低压电器及我国企业的市场现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
关键词:我国 宏观经济 下行 驱动因素 走势 分析
一、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呈现出增长势头放缓、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突出。2010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为11.7%,2011年为10.4%,2012年上半年为8.2%,2012年1至5月份的外贸出口同比增长为8.7%,离全年增长10%的既定目标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为20.1%,和2011年最后4个月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回落,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总量有了一定的上升幅度,但总体上看在建房屋开工量和土地交易总量还没有走出低迷状态,股票证券市场出现大幅度下挫,上证指数在2200点持续徘徊,市场信心不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有限,显示出居民消费的无力和内需的乏力。
二、当前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下行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当前宏观经济总体呈现增长势头放缓和下行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投资增长速度下降
中国经济的波动主要取决于投资。前几年经济过热的时候也是因为投资过热。现在经济趋于放缓,经济增长速度进入下行趋势,主要原因也是投资处于下行趋势。投资下行带动工业产出的增长速度相对也比较慢,也在放缓。现在一般为15%、16%,过去都是18%、19%这个幅度。
目前名义的投资增长速度26%,扣除10%左右的投资品价格指数,现在全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6%左右。15%左右的投资增长速度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投资增长速度能保持在15%到20%之间,那么在中国目前阶段来讲这是比较正常的增长速度。但是问题是投资增长速度正在持续下降。现在沿海地区投资的增长速度确实比较低,上海的名义投资增长速度1%,如果扣除了价格指数就是负的。
(二)出口乏力对外贸易增长放缓
我国的外贸顺差从2005、2006年以来一直攀升,2010年达到最高,其中经常项目的顺差占GDP的比重是11%,这对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高的比重,美国的逆差通常是5%、6%,我们的顺差是11%。在这么高的水平上现在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如果按照全年平均下降12%来算,去年我们是2,700亿的外贸顺差,那么今年仍有2,300亿左右的外贸顺差。仍然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外贸顺差减少,主要是因为出口增长速度放缓,进口增长速度提高。
(三)当今经济增长放缓是宏观调控作用的预料之中的结果
中国2009-2012年上半年以来的一切政策、一切调整就是为了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一点。近几年GDP的增长速度一度接近12%,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不把这个过热的趋势抑制住,将来可能会出大问题。所以这两年一直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投资、出口,就想把这个增长速度放缓一点。因此现在的增长速度放缓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事情,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目标。因此目前经济增长放缓很正常,否则就意味着过去采取的措施都是无用的。
以外贸为例,目前外贸出口确实在下降,但是这些年的所有外贸出口政策的调整就是想让外贸出口减少一点。从汇率变化情况来看,人民币现在累计升值21%,再加上我们的通货膨胀率比美国高一点,加在一起人民币兑美元实际升值将近30%,我们采取这样的升值措施使很多出口企业都感觉到很大的压力,使得外贸出口放缓。从货币政策的调整来看,采取了一系列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还采取了各种办法减少外贸顺差的做法,降低出口退税、采取一些产业政策,限制“三高一资”,也是为了把外贸生产降下来,特别是降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这些年这么大的外贸顺差,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外汇储备现在是18,000亿美元,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年底将达到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增多,国内央行需要不断发人民币,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还容易引起资产泡沫,容易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又采取各种措施回笼资金,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因为外贸顺差增速过快。所以采取那么多的措施贸易顺差的增速才减少到12%,应该说也是正常的。
三、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及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在面临放缓和下行压力的同时,其总体走向还是向好的因素多,总的经济面应该是向好的。和那些出现问题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确实还不错。比如说越南,越南是连续7年财政赤字,去年财政赤字达到了GDP10%左右。而中国是财政顺差,财政增长速度今年上半年30%以上。中国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17%左右,没有像过去的出现的40、50%的情况。我国的贸易仍然是顺差,顺差仍然是太多,外汇储备仍然是大幅度的增长。给定这些基本面的数据,而且该调整的东西调整,因此笔者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大事儿。
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政策的滞后性注重具体操作细节的技巧性。这个滞后性可能导致最终各种政策的叠加和累计效果过大。因为政策效果具有滞后性,政府出台一个政策没有马上的反应,再出台一个政策。这个部门出台政策了,没什么效果,那个部门又出台一个政策,每个部门又追加了一个政策。所有政策加在一块最后起作用了,可能发现作用是不是过大了。所谓的叠加累计效应,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有可能发生。至少对于某些部门和行业有可能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区域金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一、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导向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区域、行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以金融资源来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从作用领域上看,货币政策的直接对象是货币运动过程,以调控货币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为初步目标,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金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政策的实施发挥作用,其作用传递过程为:信贷政策资金流量结构变化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变化资金存量结构变化影响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
近年来,全市各金融机构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货币信贷政策,有效发挥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201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744.88亿元,其中新增存款是2006年的2.2倍,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927亿元,新增贷款是2006年的2.19倍,从总量上保持了较快增长,我们选取了2001-2011年淄博市贷款增长与GDP加物价增长率的变化指标,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背离率 数值由2003年最大值21.62%到最近几年逐渐趋近于0,背离率逐渐减小,说明我市经济与金融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图 2001-2011年淄博市贷款增长与经济增长情况变动趋势
二、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在金融危机、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企业主动调整的意愿加强,结构调整的成本相对较低;银行在经济结构调整政策背景下,有利于充分调配信贷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信贷进入、退出战略,从而避免信贷强行退出给经济带来的硬伤。因此,以信贷结构优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充分体现区域资源禀赋,正确处理经济结构中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坚持以银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市场选择为基础,同时注重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引导作用,稳步推进信贷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实现,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也要在金融为经济提供的信用总量稳步增长中实现。具体到淄博来讲,结构调整的布局和思路必须符合老工业城市发展的实际,通过持续加大信贷投入不断提高生产标准、工艺装备和技术水平,拉长产业链和加强产业配套,集中打造一批富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我们以金融多措并举支持“唐骏欧铃”带动辖区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金融是如何支持产业链企业发展的。
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骏欧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是山东省和淄博市汽车工业发展规划确定的轻型汽车制造基地,被列入淄博市重点工程。自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来,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引导辖区银行业机构多措并举,重点支持唐骏欧铃汽车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加大对该区汽车产业链企业的辐射带头作用,促进辖区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一是牵线搭桥,信贷支持促发展。为加快促进辖区汽车产业的发展,人民银行加大协调推动力度,为唐骏欧铃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与银行业机构牵线搭桥,加强企业与银行的沟通了解,促成了辖区多家银行与唐骏欧铃及30多家相关汽车企业的业务合作。为了支持汽车企业发放贷款2.36亿元,签发银行承兑汇票3.33亿元,办理信用证融资业务0.38亿元,既为企业解决了资金困难,又为企业减少了融资费用,强化了银企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二是创新思路,一招激活全盘棋。人民银行引导辖区银行业机构创新融资方式,激活汽车产业链企业快速发展。淄博宏途机械有限公司、淄博广通达机械有限公司等六家上游企业与唐骏欧铃保持长期密切合作关系,为加快解决唐骏欧铃上游产品采购资金困难,人民银行积极指导工商银行加大对该企业及其上游企业的协调工作,最终达成以唐骏欧铃产品交付后的销售收入为还款保证,办理向上游六家企业购买汽车配件融资业务。督促和帮助6家企业提供交易合同、发票等有效贸易背景材料,为企业办理了3800万元的国内信用证融资业务,解决了龙头企业和6家上游企业的资金困难问题。三是切合实际,多样化服务解难题。针对企业远离城区、办理银行业务不方便的实际情况,银行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为企业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资金结算方式,提供工资业务,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资金安全保障;根据企业资金回笼较快特点,积极为企业办理短期理财业务,增加了企业收益,降低了财务费用。
通过多方位的金融支持,以“唐骏欧铃”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得到了长足发展:一是企业生产销售驶入快车道。目前淄博市供给唐骏欧铃公司的主要配套企业有62家,主要是蓄电池、继电器、标准间、消声器、货箱等,产业链稳定;唐骏欧铃已形成年产销5万辆整车的综合能力,名列全国机械行业500强,被评为最具竞争力的轻卡品牌。二是辖区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政府以唐骏欧铃为主体企业,积极调整辖区产业结构,引导实施产业转移,积极打造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如淄川南佛炼铁厂关闭后,引进烟台资金3000万元,成立淄博正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600万元的生产能力。南佛机械制造公司与唐骏欧铃合作总投资1.2亿元,配套生产刹车盘、刹车毂等系列产品,年产2万余套,目前工程开工兴建,年内竣工投产。同时,整合原冶炼企业资源,积极招商,加快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实现辖区汽车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培养了新型的的产业结构。
三、积极发挥信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
总结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发挥信贷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人民银行从宏观层面加以引导,强化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有效发挥信贷资金资源在经济要素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保持信用总量平稳较快发展,在总量增长中实现结构优化。多渠道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促进银行信贷资金与优势项目的顺利对接,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金融部门职能,支持经济实体合理资金需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政、银、企三方共赢。
2.各金融机构抓住机遇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要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抓住机遇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同时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抓住有利时机,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努力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利用并购贷款等形式,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推动行业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利用基建贷款、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形式,支持企业适度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业集群效应。大力推行“绿色信贷”,促进企业实现污染治理和清洁生产。各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经营实力和业务特色,突出特色,找准信贷投入的切入点,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加大对国家扩大内需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以信贷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全市投融资环境的改善。健全的市场机制不仅是良好金融生态的本质特征,更是优化经济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创新产业发展机制,促进市场有效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充分尊重各类经济主体的经营自,在经济保增长压力大、未来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摸清企业经营情况、解决企业经营难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加大对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加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发挥预警预测作用。加强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分析与监测,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
参考文献:
[1] S·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吕 铁 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 (1):113-138.
[3]张 军 吴桂英 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35-44.
[4]李京文 D·乔根森 郑友敬: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尹优平: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3月1日,任职于国际知名投资公司荷兰国际集团,并专注能源、原材料方面的基金经理VikPitrans证实了这一说法,他称,据他和三大铁矿石巨头交流后获得的信息,今年铁矿石价格最少会上涨40%,并且他们联手希望能够提价60%甚至更多。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日前也在报告中指出,因亚洲需求强劲,基准铁矿石价格2010年可能上涨60%。
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机会
招商全球资源拟任基金经理章宜斌认为,造成三巨头今年的强势,主要原因是因为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高于协议价格100%以上,三家矿业巨头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铁矿石。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前车之鉴是2008年,由于当时铁矿石现货价格在各方炒作下不断攀高,中国钢企无奈接受了近80%的长协价涨幅。数月后,金融危机爆发,铁矿石现货价格暴跌,国内外钢价也接连下跌,导致2008年中国钢铁业全行业亏损。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其他中国公司也多不能幸免。
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铁矿石生产企业是个不错的对冲方向,近期,铁矿石生产企业如广东明珠、金岭矿业、安泰集团等公司股价已经闻风而动。
但是由于国内铁矿石生产企业并未参与到全球定价中去,铁矿石协议价格的上涨对其业绩的提升有不确定性等,国内铁矿石上市公司的股价也有不确定性。此外,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容易成为题材股炒作的牺牲品,而国内并没有专注投资资源品的基金。
3月1日,招商全球资源基金正式对外发售,该基金是以全球资源类公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基金,可以直接投资铁矿石行业龙头企业的股票以及其他资源类股票。同时,该基金可以满足中小投资者难以把握个股机会却希望参与资源品投资的需求。
章宜斌表示,招商全球资源基金在投资策略上会伺机而为,他称,短期内因为希腊事件的影响,新兴市场的紧缩,投资人的信心还没有完全的消退,整个市场的避险情况还是存在的。但他对短期铁矿石价格上涨带来的投资机会相对看好,他称:“首先看好的就是铁矿石和炼焦煤,新一轮的谈判正在进行中,未来的价位可能会超预期。”
全球资源品的牛市
实际上,价格上涨的不只是铁矿石,在资源品投资上,还有更大的“森林”值得挖掘。
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但高点并不一定是顶点。原因在于大宗商品的稀缺。2008年,全世界消耗了314亿桶原油,而原油已探明储量仅有1.26万亿桶。按照该数据,原油储量仅够维持40年使用。同时,全世界消耗了23亿吨铁矿石,而铁矿石的储量仅有1600亿吨。按此消耗数据,铁矿石储量仅够维持70年使用。
还有更“短命”的资源。根据世界银行测算,铜矿储量可维持30年,铝矿储量可维持22年,锡矿储量仅可维持20年,锌的储量只供维持17年。
另一方面,需求却在增长。招商全球资源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章宜斌认为,新兴市场中的金砖四国需求是非常旺盛的,资源是有大周期的,跟大国崛起有关。例如上个世纪美国的崛起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的崛起。但是现在新兴市场对资源的依赖度远远高于之前,主要是因为人口。
金砖四国的人口达到了27亿,占了全球一半的人口,金砖四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相对比较低,根据2000年购买力评价换算,中国人均6000美元/人,印度3000美元/人,在人均收入从5000美元到15000美元的时候,资源的需求通常会呈现直线上升或者是指数上升的趋势。
中国2008年铝的消耗是2.5公斤/人,现在接近10公斤/人,就现在铝的消耗量不如美国的一半,美国大概是17公斤/人左右,印度只有1.1公斤/人,因此需求的前景是明确的。
已经有投资大师超配资源品。截至去年三季度,索罗斯重仓资源,投资的石油、天然气达到了36%,原材料将近17%,加起来是53%。
而邓普顿公司旗下的亚洲成长基金对资源行业的配置更是占到整个仓位的6成左右。
招商全球资源的机会
招商全球资源基金正是以全球资源品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主要包括能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加工、销售及运输等;能源设备及服务;材料,如金属非金属及采矿、化工、建材、林产品及造纸、容器及包装等;新能源及替代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其他环保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公用事业,如电力、燃气、水务等;农产品等行业,建置一篮子资源股票投资组合,布局全球资源类产业。
但该基金不会盲目追高,招商全球资源拟任基金经理章宜斌认为,伺机而为是该基金的一个策略。他表示会致力于寻找那些能为股东带来回报,创造股东价值的资源类上市公司股票。 “我们将把握两条投资主线:核心投资和机会投资。”其中,核心投资将投资于股东价值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的上市公司;机会投资将投资于未来具有股东价值改善潜力的上市公司,且这些公司未来股东价值提升空间较大。
章宜斌表示,将采用积极主动的管理方式进行价值和成长平衡投资,使用“自上而下”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经济趋势分析、资本市场状况分析、主要因素驱动分析等确定资产在国家或地区、行业之间的配置策略;使用“自下而上”分析方法,基于主要增长指标、公司价值、市场表现等因素对不同市场的个股进行研究、排名和严格筛选,以求筛选出那些股东价值或股东价值增长潜力被错误判断,且这种误判反映于股价的股票。
关键词:钢材;采购;集中采购
中图分类号:TG142.2 文献标识码:A
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没有钢铁材料就没有现代社会。钢材是现代社会的骨骼,作为人类用量最大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高的功能材料而言,钢铁材料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改变。我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国内大大小小钢铁企业众多,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汽车、房地产、城市农村建设都使钢材需求量日益增长,也直接造成铁矿石现货、期货价格年年大涨。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节约钢材,降低成本是企业长期重视的方向。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采购是第一环节,采购价格、采购时机都是决定本次物资采购是否合理的决定因素。采购是节约成本的第一步,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钢材价格波动,节约采购成本的最好办法就是预测价格趋势,尽量提前或推迟采购计划,最大限度实行趋势采购。
钢材采购人员要注意观察市场动态。尤其是近年来钢材市场价格波动很大,采购人员更要提高注意,看准市场动态,该出手时再出手,必要时预留提前量,杠杆采购、联合采购、趋势采购、标准化采购等不同采购方法灵活运用,这会给企业降低成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企业是大批量商品生产的主体,为了实现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也就需要大批量商品的采购。生产企业的生产,是以采购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采购,生产就不能进行。企业的采购,不仅采购数量多、采购市场范围宽,而且对采购活动要求也特别严格。它要对全厂的需求品种、需求量、需求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要对国内国外众多的供应厂商进行分析研究,还要对采购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操作,才能完成好采购任务,保证企业生产所需。
1集中型采购
集中型采购组织模式是指将采购工作集中在采购部门办理,总企业各部门、分企业及各工厂均无采购权。
2集中型采购适用条件
建立集中型采购组织的适用条件有以下几点:
①企业产销规模大,采购量值大,迫切需要一个采购单位来办理,即可充分满足各部门对物料的需求。
②企业各部门及工厂集中于一个地理区域,采购工作并无因地制宜的必要。或采购部门与需用部门虽然不是同处一地,但因距离也不是很遥远,通信工具相当便捷,采购工作集中由一单位办理,不至于影响需求时效。
③企业虽有数个生产机构,但是产品种类大同小异,集中采购可以达到"以量制价"的效果。
3集中型采购对企业的益处
集中型采购组织施行的采购是集中采购(控制采购的权力是集中的),它能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
3.1协调采购数量
从历史的观点上说,集中采购的主要优势就是实现由累积数量所带来的有利价格。不幸的是,当企业追求集中采购的时候,不仅仅集中向供应商购买零部件,而且集中实际供货过程。这使人们普遍认为,集中采购会降低对内部客户需求的响应性。很多人认为集中化无非就是在经营决策制定过程中增加了另一个浪声时间的步骤。然而,由于存在着系统技术,从而使企业可以在分企业或业务部门之间集中确定统一购买共同采购的物品。为了促进这个过程,下级部门采购人员仍然可以保持直接向供应商下订单的权力。
总企业在汇总各分企业或车间采购员要求的同时,可以通过合并采购数量来达到物料成本的降低。实际上,随着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运营要求目前经常由用户直接发出,经企业或者高层采购部门少量的日常干预就可送达供应商手中。
企业还可以通过累加服务以取得更好的采购合同。几乎所有企业都依赖于运输服务来支持它们供应链的人库和出库部分。现在,企业经常使用集中控制的运输合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成本降低,而且是为了在所有地点取得统一的绩效标准。
3.2减少重复的采购努力
集中控制采购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减少重复的采购活动。假定某企业的10个分厂位于不同地点,企业采用完全分散的采购结构,即每个地点都要负责制定它们自己的采购政策、程序和系统。这些分散的采购活动可能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重复:①10种物料发放表格;②10种供应商质量标准;③10种改进供应商质量控制的方法;④10种供应商绩效评价系统;⑤10种不同的采购培训手册;)10种制定战略的方法;⑦10种与供应商交换电子数据的标准。
明显地,重复的活动增加了成本,但是在价值增加方面却贡献很少。它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效率,使得各个运营单位之间缺乏一致性。采购人员应该在增值任务上花费时间,而不是花时间在不同运营单位间制定多余的或者独立的政策。标准化原则甚至可以跨行业使用。
3.3开发和协调采购策略的能力
对未设立集权采购组织的企业而言,开发和协调企业采购策略是一项挑战。一个问题是开发一个企业采购战略是否有利。在很多产业中,答案是肯定的。一项好的企业采购战略首先会提出运营指南,然后才提出稀缺资源的采购计划。它也能很好地协调资源利用和调配时间之间的关系,为各级经理提供操作指南,并为企业适应动态环境提供了弹性。
当今正在出现以下两个战略发展趋势:①采购的战术功能正在减少,更多的是战略功能;②企业正在将企业运营和采购战略计划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竞争战略计划。这些趋势需要设一个集中控制的小组来负责在组织的最高层制定采购战略。没有这个小组,一个企业将无法协调它的采购战略。
3.4协调和管理企业采购系统的能力
企业对先进采购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复杂采购系统的设计和协调不应该是个别单位的职责。如果每个分企业或者部门都负责制定自己的采购方案或者建立自己的编码方式,最终结果将是不协调的系统的混合。集中协调方式将支持系统设计并与所有部门都能很好地协调。
3.5采购技术的发展
采购人员不可能在采购的各个环节都成为专家,尤其是当采购部门变得更加综合和复杂时。发展专业采购知识的能力和支持单独采购单位的能力是集中采购小组的另一优势。下面列出了一些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集中采购小组发展专业技术,为分企业或者业务单位的采购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采购谈判、国际采购、采购的法律事务、培训和发展计划、供应商质量标准、预算和测量系统、采购研究(包括宏观经济趋势分析)、价值分析技术、企业商品管理、所有权的总成本、团队建设技巧、全面质量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技术。
3.6其他优势
集中采购可对大量资金支出拥有更大的控制权。存货数字减少是当今大多数企业的一个目标,这对有权监视每个运营单位活动的部门也很方便。从企业高层的观点看,集权采购应把控制总购买量增长作为主要目标。
结语
人均钢铁材料的消费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人均钢材消费量还比较低;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较相差较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还有相当的发展空间。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有些方面还很落后,加工和制造业对新材料还有相当大量和急迫的需求,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对钢材的需求仍然旺盛。因此,我们的钢材采购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董千里. 采购管理[M]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08.
一、当前工业运行中的新矛盾和新问题
(一)高耗能工业投资和产能增长较猛。
去年以来,硅铁、电石、铝等行业的投资和产能剧增。2003年,全区硅铁、电石、铝行业产量分别比2002年增长26倍、384%和617%。目前,这些行业都有一大批已上和拟上的投资项目。从拟建和在建项目看,到2005年这三个行业的产能将比2003年又大幅增长。客观分析,这些行业的生产和投资快速增长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主要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扩大,企业盈利增多;投资项目规模和工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这是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的积极成果。但在投资和产能猛增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二)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有一部分是靠新建企业拉动的。
2003年,在我区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因素中,新建企业特别是新建骨干企业的拉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新建工业企业增加产值约60亿元,拉动全区工业生产增长约6个百分点。如扣除新建企业的影响,200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达25%。新建企业实现利润4亿元,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约13个百分点。新建企业的强劲拉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区的一些老企业发展和创新不够快。
(三)亏损企业减亏力度不够。
2003年,在全区165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338户企业发生亏损,亏损面为205%,亏损企业亏损额1114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减亏03%。从统计的39个大工业行业的亏损情况看,依然有7个亏损行业,有11个行业比2002年增亏。
(四)仍有一部分老国有企业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尽管我区对一大批老国有工业企业进行了转制,但老国有企业现在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就其自身而言,主要是产权关系不够明晰,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偏低,技术进步程度不高,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强,企业负债多、人员多,企业办社会的包袱重。2003年全区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为181%,比全区平均水平低134个百分点;国有亏损企业9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7户,亏损总额达3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4%。就其外部而言,主要是由于新旧观念、新旧体制和新旧控管方式发生碰撞所形成的阻力。
二、2004年工业经济趋势分析
从近几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工业运行的轨迹看,2004年是关键的一年。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增长的运行状况、支撑条件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也出现了新的动向。积极把握这些新的变化和新的动向,是今年调节好工业运行、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看,支撑工业发展有五大有利条件:
――宏观调控措施更为有效。从总的情况看,尽管经济生活出现了值得高度关注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尽管目前对经济是否过热有议论,扩大内需的方针不会变,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点仍是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不“踩急刹车”,也不“加大油门”,保持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避免大起大落,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取向。
――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更为增强。今年我区工业增长有着较好的需求基础。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增幅,尤其是工业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2004年预计我区固定资产投资达1600亿元,这必将从扩大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给两方面强力拉动工业增长。二是相对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增长还不够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够大。但消费需求波动性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由投资波动引起的经济震荡。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电子通讯、住房、旅游、教育等新兴消费热点逐渐形成,消费升级趋向较明,已经并将继续加快相关产业增长,进而带动工业结构升级。三是新增和新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显著增加。2004年初又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户(不包括年内新建企业),说明我区工业企业向规模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预计今年建成投产的工业企业同比也将大幅增加。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各地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推进工业化这个第一方略,加快工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十分之强。
――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加快工业发展的环境更为有利。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更大机遇。我区主动接轨发达地区、积极参与发达地区合作和交流,掀起了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热潮。各地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和大规模招商引资,形成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和国内竞争的制度条件,实现利润外资规模和水平的新突破,促进外力推动型的产业扩张和产业升级。今年,出口需求仍将是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是今年工业运行的国际环境有望好于去年。二是人民币相对贬值,明显有利于扩大外贸出口。三是我区企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不断增强。
――发展后劲增强,一批新建企业支撑作用凸现。2004年初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户,年内还将有一批新建工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加上去年的一批建成投产企业的支撑,增强了我区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优势地区,如呼市、包头市和鄂尔多斯市;优势产业,如冶金(钢铁、硅铁、电解铝)、能源(电力、煤炭)、机械化工(汽车、PVC、电石)。与过去相比现在我区引进的项目都是以引进“高、新、大”项目为目标,以跨国公司、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招商重点。这些都为今年我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约因素也为工业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近期,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充分利用丰富的能源资料,坚持科研、生产、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科技攻关项目转化,促进了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已开展了煤炭液化、气化、热电联产、煤矿石综合利用和天然气转化等能源项目的建设,加快了全区资源的高效利用步伐。2003年,全国不少地区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供应紧缺,势必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电力供应紧缺为我区加快电力生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尽管我区电力需求尚有缺口,但也是为全国少数几个电力供应大省(区)之一。凸显的能源优势,必将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支持。由于能源开发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区能源现实优势,正好抢得了发展先机,这必将增大我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对我区的大发展,无疑增添了竞争力。特别是对引进人才、解决资金技术短缺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另一方面看,工业发展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电力等生产要素的约束力加重。电力紧缺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预计2004年至20006年,我区蒙西电网每年的电力缺口在150万千瓦左右,严重缺电局面预计到2006年后有所缓解。今、明两年供电形势严峻。按年均25%的工业增速,初步测算,2004年统调最高负荷将比去年增加100万千瓦左右,各月电力电量均存在较大缺口,更大范围限电趋势明显存在,这会对工业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都将带来较大影响。
――工业运行的潜在不稳定性加大。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许多问题若明若暗,尚难看准。全国和我区经济走势会有什么新特点,现在如此高的生产和投资增长速度能否持久,会不会出现过热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在保持总体不变的前提下,针对经济运行的新情况,会有什么新动向;地方和企业如何积极应对,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深入调查研究。去年虽受“非典”和伊拉克战争等外部冲击影响,工业运行未出现较大波动。今年影响工业运行稳定的,可能更多来自于内在的因素。随着去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不少新矛盾和新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如信贷投放偏快、加大了潜在金融风险,一些领域投入过热、加大了潜在投资风险,部分行业产能增加过多,加大了经营风险,并与资金、资源、能源和区域市场、环境承载力等配套条件存在较大的不协调性等。这些风险随信贷、投资和产能增长过快逐步积聚,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者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现实化,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并由局部问题演变为全局问题。对此,必须高度警觉。
――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护措施加剧。面对持续的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少国家频频利用反倾销、保障措施和技术壁垒等手段对竞争对手加以限制。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的我国成为主要的针对方。目前我国70%的出口企业遭遇到国外技术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40%左右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总的看,去年我区新遇到的国际贸易磨擦增加不多,但是扩大出口的潜在限制加大。如美国于5月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特别保障实施程序正式生效。欧盟通过对中国纺织品进口特别保障措施进行立法;公布了在电子电气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两项指令;还公布了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办法咨询文件,并推出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等。这些措施付诸实施还有段过程,然而一旦实施,将对我区羊绒纺织、化工、机电等产业出口构成较大威胁。最近美国对我国三类出口纺织品采取了特别保障措施,今后新的动向值得警觉。
三、确保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建议
(一)把落实加快发展工业政策措施,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区投资、工业会议精神,全面组织实施发展工业经济的政策措施,推进我区新一轮工业的发展。把建设发展工业与自治区委、自治区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结合起来,统筹抓好。围绕发挥我区“五大优势”和推进新型工业化创新思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从充分利用金三角优势、构建三大产业带、推动民营经济、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工业投入和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方面切入,做大做强制造业。在完善投入机制、规范市场秩序、控制商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进一步为先进制造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二)按照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谋划工业发展
建设生态自治区,要认真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重视协调处理好工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着力构建以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格局,既让当代人能从大自然获取所需,又能为后代人留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发展高耗能工业,在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地方和企业在投资决策前,充分考虑投资项目在能源和资源支持上有无后续能力、是否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采取措施加以保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在谋划企业发展上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
去年全国工业60%的新增利润是通过产品涨价和投资扩张获取的。这说明工业增长仍未完全摆脱高涨价、高投入、高产出的粗放发展模式。我区工业投资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煤炭、钢铁和高耗能产品等价格涨幅较大,可以说投资效应和价格因素对我区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因此,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增长,仍然是今后发展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把国有工业企业转制工作,作为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
国有企业改制的实质是实现产权和职工身份的两个置换,即通过产权转让把一元化的国有性质置换为多元化的股份制,用经济补偿金将职工由国有企业职工置换为社会合同制员工。进行两个置换根本目的是明晰产权,转换经营机制,增强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我区国有企业改革在继续推进,但部分老企业实质性进展并不大,加快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步伐,还应作为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践证明,企业如果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甚至是没有生路。
(五)树立新的发展观,把各方面加快工业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引导好
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工业发展,谋求更全面更协调更快的发展。发展不等于增长,发展既要追求增长目标的完成,更要追求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存环境的改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牧区的协调发展、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新的发展观在工业领域的全面体现,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决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倾向,真正把着力点放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优化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