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低血压健康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健康教育;颈椎病;高血压;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114-03
颈性高血压是颈椎病的继发病症,也被列为继发性高血压范畴[1],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或头痛、血压升高[2],其血压的变化与颈椎病的病情控制有直接关系,在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8.1%~19.1%[3]。现代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不健康的生活工作方式使得颈椎病成为临床多发病,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且急性期治疗效果也很好,症状缓解后往往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够以及重视不够使颈性高血压很容易复发。田伟等[4]研究认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颈椎病的发病率越高,因为文化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对健康的认识及保健的知识认识越少,对自身的疾病虽重视,但往往只看重治疗,却忽视预防保健,易使疾病复发。因此提高颈性高血压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重视程度及预防保健知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5],健康教育也逐渐趋向多元化。我科护士对30例颈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与对照组30例比较,有效降低了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60例患者均为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推拿科门诊就治者,男24例,女36例。年龄23~60岁,中位数47岁。病程7 d~27个月,中位数18个月。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22例,中专和高中(中)18例,初中(低)20例。诊断标准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会议座谈会纪要[6]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联盟建议的18岁以上成人血压水平分类标准[7]制定。所有病人均符合诊断标准。按首次门诊就诊次序排列分组,单号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所用患者在推拿科接受仰卧位拔伸整复手法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5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直到颈椎病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两组患者经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颈椎病症状均消失。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健康教育材料 设立专职主管护士一位,为每个患者建立一份健康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患者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程,第一次就诊时基本情况。②一份问卷,包含20道问题,答案为是或否。题目包含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患者平时的生活工作习惯(与颈椎病发病相关)和日常相关的功能锻炼三个方面。
1.3.2 教育内容 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为患者详细讲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工作生活习惯,指导患者认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我保护措施:①选择正确的睡姿,一般选择仰卧或侧卧位,不宜选择俯卧位,俯卧位时颈部处于向一侧极度扭转的,颈部呈持续紧张状态,易损伤颈部肌肉、韧带关节等。②选择合适的枕头,软硬适宜,大小超过自己的肩宽10~20 cm,高度以压缩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约10 cm,枕头垫于脖子后方,以托住颈曲,不可垫在后枕部,以免抬高头部使颈部肌肉疲劳,颈曲变直或反张。③避免长时间保持低头动作,可每隔30 min进行颈部放松活动,不宜在床上看书、玩电脑等。④避免颈部受凉,尤其夏季时避免使用空调、风扇对着颈部吹或使用冷水直冲头颈部等。⑤适当使用颈托。⑥加强锻炼,摄入钙质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杨辉等[8]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认真教会每个患者做颈部保健操和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颈部保健操可纠正颈部关节错缝、移位,解除颈部肌肉血管痉挛[9],促进颈椎区域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增强颈部肌肉的耐受能力,促进颈椎稳定性,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复发。颈部保健操的方法如下:①摇摆运动:保持颜面向前,颈部缓慢向左右侧屈45°,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保持颈部直立,面部缓慢向左右转动90°,左右各停留片刻,反复做5~10次,头颈部从左缓慢向右作环绕动作,反复5~10次后反方向运动,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以不感到头晕为宜。②托颈运动:将右手伸向颈部左侧,手指托住颈部,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后再换另一侧,双手托住肩颈交界处,稍用力,下颌抬高略向后靠,停留片刻,反复5~10次。③伸缩颈部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注意在缩伸颈的同时要慢慢吸气,停留时要憋气,松肩时要尽量使肩、颈部放松,回到自然式后,再反复做5~10次。④前后曲线运动: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腿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5~10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5~10次。颈部自我按摩方法:取坐位,双目平视,颈部放松,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凹陷处即风池穴处,用双手食指中指进行点、按、揉,亦可用拇指进行揉按,按揉时头部有酸胀感,按揉3~5 min,再用手掌然后按揉位置沿着颈椎两侧逐渐往下移,边移边按揉,有酸痛的位置进行重点按揉,按揉完成后,大拇指与四指相对抓捏颈肩部,抓捏10~20次[10]。通过以上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消除了顾虑,促使其进行锻炼和自我保健。
1.3.3 具体实施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接受健康宣教,并完成一份问卷调查。以后每个疗程结束时都要完成一份问卷调查直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接受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仍然是20题的问卷调查,由主管护士逐条提问,患者作答。电话随访时注重言谈礼仪,给患者留下好的印象,使随访得以圆满完成。罗忠梅等[11]认为注重电话礼仪可密切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更促进了“护理优质服务”的建设。随访中注意沟通技巧,随访的护士是经过正规的沟通技巧的培训,杨利辉等[12]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发现培训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也使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广泛的沟通已经成为医疗从业人员的共识[13],因此掌握沟通技巧更利于患者配合锻炼,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随访第1年每个月1次,第2年每两个月1次,一共持续两年,这样达到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觉得被重视,觉得自己需要改变,需要注重自己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从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坚持进行颈部自我保健操的锻炼和颈部的自我按摩。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都不接受健康宣教,治疗后接受电话随访,只询问疾病控制情况,所有患者每次随访结束都要记录在健康档案内,两年后进行统计分析。
1.4 评估方法
每次电话随访结束时要求了解病人有无复发,如出现颈椎病症状伴血压高于正常值则视为复发。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复发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两年内不同时期复发率的统计结果见表2。
3 讨论
颈性高血压是指因颈椎错位、失稳、骨质增生、椎间盘变性等颈椎源性因素刺激颈交感神经,导致体动脉压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为此类颈椎病的症状之一,同时或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颈肩痛等颈椎病症状。临床对颈性高血压的误诊较多,一般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结果血压控制不理想,但对颈椎病的对症治疗后发现,随着颈椎病症状的改善,其血压也恢复了正常。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的对因治疗,即是对颈椎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颈椎病的高发生率,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工作压力大、手机和电脑及电视的普及、缺乏锻炼等因素,都导致了颈椎病发作的年轻化、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同时,现代人很多都只了解高血压,而不知道颈性高血压,更不知道颈性高血压的预防就是对颈椎病的预防,对颈椎病的基本知识缺乏认识,多数人只有在颈椎病发作时才想到就医,平时却疏于防范,不知道颈椎病重在预防,也有患者知道颈椎病需要预防,但在平时并不注重,有研究者发现目前我国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参与并不理想[14,15],可见很多人对于亚健康不够关注,不知道需要去改变,更不知道如何去改变,更是坚持不了。本试验过程中通过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就是要向患者普及颈性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对本病的认识,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知识牢记在心。同时,通过每个月1次的阶段式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强化患者形成对颈椎病以预防为主的意识,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一种习惯,也有很多患者知道疾病需要预防,也知道如何预防,但却缺乏监督。本次试验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特点,有效地采用了强化阶段式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重视,分阶段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更利于接受预防锻炼,分阶段式的电话随访更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利于患者坚持锻炼。本试验表明,强化阶段式健康宣教,在治疗后半年左右即有成效,两年内的复发率可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对自身亚健康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减少了就诊次数,从而降低了医疗费用[16]。由此可见,颈性高血压治疗前后强化阶段式健康教育对于降低本病的复发率有积极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 颈椎部位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0(9):1421-1423.
[2] 郑胜明,张海芬,范炳华. 颈性高血压研究概况[J]. 中医正骨,2011, 23(4):33-35.
[3] 杨新文,朱远熔,白跃宏,等. 上海市徐汇区颈椎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康复,2011,6(2):101-102.
[4] 田伟,吕艳伟,刘亚军,等. 北京市18岁以上居民颈椎病现状调查研究[J].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8):707-713.
[5] 郑淑敏,刘惠艳. 健康教育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82-83.
[6] 孙宇,李贵存.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 医学杂志,1994,19(2):156-158.
[7]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25.
[8] 杨辉,郭丽新,武媛媛. 颈椎病病因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152-1154.
[9] 贾松伟,齐书姸. 颈椎保健操治疗早期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52-153.
[10] 杨会红,李永林. 健康教育对颈椎病治疗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115.
[11] 罗忠梅,邢程,朱崇桃,等. 护士电话随访言谈礼仪的培训与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55-56.
[12] 杨利辉,李小兰,朱小冬,等. 沟通技巧在围手术期访视应用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48-750.
[13] 郭莉,张雪媛,赵莹. 针对不同类患者的护患沟通技巧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9):35-36.
[14] 黄红初.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对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效果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219.
[15] 王芸. 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7(24):103-104.
【关键词】 精神卫生;职业卫生;人格;回归分析;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05-03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和人格问题也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部分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峻,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既有各种工作压力、人际与家庭关系和物质环境,同时也有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因素以及社会角色冲突等[1-3]。本研究通过分层随机取样,在贵州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获取代表性样本,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开展少数民族教师的心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贵州省黔西南、黔南和黔东南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为取样范围,每个州随机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各2所。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由各学校教务处负责召集教师,从每所学校抽取20~50名教师进行测试。共发放测试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542份,有效率为72.3%。其中男252人,女276人,14人未填;小学87人,初中281人,高中159人,15人未填写;农村105人,城镇273人,城市147人,17人未填;汉族260人,布依族144人,苗族62人,其他民族65人,11人未填。平均年龄(32±8)岁,平均教龄(10±8.5)a。
1.2 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4] 共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分别表示没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该量表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8。
1.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5] 采用朱从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该问卷共46个项目6个维度:考试压力、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家庭人际、工作负荷、职业期望。本研究根据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部分教师的访谈,对问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42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1~5级评分制,分别表示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一般、压力较大、压力很大。依据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到学生因素、考试压力、职业发展、工作负荷、家庭人际关系、组织与社会氛围等6个因素。修订后该问卷总体和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6,0.90,0.93,0.86,0.82,0.82,0.87。
1.2.3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6]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该量表共包括88个项目,由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掩饰性(L)4个分量表组成,每一题都有“是”和“否”2个答案,被试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该量表在国内使用比较广泛。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 教师SCL-90总均分为(1.87±0.59)。以3分作为临界值,考察被试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得分为阳性的情况,结果发现,各因子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分别为强迫症状(8.7%)、躯体化(8.1%)、抑郁(7.6%)、人际关系敏感(6.6%)、偏执(5.9%)、敌对(5.9%)、焦虑(5.2%)、精神病性(4.6%)、恐怖(4.4%),心理卫生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
由表1可见,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教学阶段中小学教师SCL-90得分和总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学校所在地教师SCL-90存在一定差异,城市教师得分普遍低于农村和城镇教师,除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SCL-90各因子得分存在差异,汉族教师普遍低于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教师,但只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总均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中小学教师EPQ得分情况 见表2。
2.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人格特征的关系 表3显示,职业压力中的P,N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值均
2.4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分为自变量,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总均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型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因素,家庭人际关系,职业发展,P,N,E等6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F=87.628,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差,心理卫生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6.6%。这一结果与国内同类研究结论[7-10]比较一致。提示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以特别关注。
以往有研究认为,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7,11]。但本研究并未得出类似结论,其原因可能和取样对象有关:本研究在取样时,高三年级和初三年级已经放假,调查对象是一年级和二年级教师。由于中学一、二年级教师没有学生升学压力,无形中降低了教师工作的难度和出现较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中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汉族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少数民族教师,特别是侗族、土家族等当地少数民族自治州分布人数较少的民族教师。可能与少数民族教师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关。民族研究学者在有关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中发现,具有消极民族认同感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12]。当前我国西部地区正处于大开发的社会背景中,少数民族教师面临着民族文化重组和文化认同的多重问题,在此情景下能否构建积极的民族认同感,将会影响到少数民族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提示在开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可以从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着手,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积极的认同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城市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优于城镇和农村教师,与国内已有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贵州省地处山区农村和城镇交通和信息比较闭塞,生活环境比较单调,除工作、学习任务以外,还有农田里的繁重劳动;经济负担相对较重,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评职称、晋级、调资和调岗相对困难,这些因素都在困扰着农村和城镇教师的生活和工作。
研究结果显示,教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中,学生因素、考试压力、职业发展、工作负荷、家庭人际关系和组织与社会氛围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学生因素、职业发展和家庭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可以正向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促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与已有的研究结果[13-14]一致。一般认为,教师职业压力是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职业压力越大,教师出现倦怠的程度就越严重[15];而倦怠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16]。提示在开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可以从教师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着手,改善中小学教师竞争过度、互不信任、缺乏发展的职业环境,创设轻松和谐、乐于进取、相互关爱的工作氛围。
由于本研究存在取样数量和取样区域局限以及样本有效回收率较低的问题,故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4 参考文献
[1] 廖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5,26(4):346-348.
[2] 徐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子的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24-27.
[3] 郭成,阴山燕,张冀.中国近二十年来教师人格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5,28(4):937-940.
[4] 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5] 朱从书,申继亮,刘加霞.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3):50-54.
[6]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6:1-41.
[7] 刘艳.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教育探索,2005(2):99-101.
[8] 任其平.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4(3):37-42.
[9] 杨建华,边玉芳,蒋芸.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21-222.
[10]王加绵.辽宁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测报告.辽宁教育,2000,19(9):23-24.
[11]王金道.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74-175.
[12]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102-107.
[13]徐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子的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24-27.
[14]邓为国,潘孝富,赫红英.学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7(6):78-81.
[15]刘晓明.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2):56-61.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53-01
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20%~30%[1]。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发生前无明显前兆症状。低血压的发生使透析不能顺利进行,导致透析不充分,并使心脏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危及患者的生命。随着透析患者的老龄化和糖尿病肾病在透析人群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透析低血压更加严重。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干预,可否有效的降低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本研究旨在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饮食营养,控制患者透析期间的体重增长。探讨合理饮食、饮水、用药等对低血压患者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透析龄一年以上在我科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男10例,女10例,年龄25~80岁,透析程12~80月。
1.2 方法
对9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自行设计,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联系方式。问卷内容包括有关患者原发病情况、饮食情况、容量控制情况、平时血压情况、服药的情况及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等。采用面对面填写问卷形式,由专人负责问卷调查。问题分四个评分标准:1=根本不配合,2=偶尔配合,3=基本配合,4=完全能配合。总累计得分越高,表明患者配合治疗的情况越好。对所有研究对象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合理饮食指导、容量控制教育、指导患者家庭监测血压和用药、密切的电话随访,观察护理干预前后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患者的血压的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1.2.1 合理饮食指导 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增加营养,给予优质蛋白饮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因为愉快的心理状态会促进食欲,保证营养的消化和吸收。②教导患者避免在透析2h后进大量食物,以防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1.2.2 容量控制教育 要求患者和他们的照顾者参加由责任护士组织的饮食指导培训,教育的重点是限制液体和钠摄入的原因和方法,包括①指导病人在透析期间严格控制水的摄入,体重增长不超过4-5%,将超滤率控制在1.0kg/h以内,老年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应控制在2kg内。要求患者用带刻度的水杯喝水,明确每日饮水量,当患者感觉口渴时劝道他们小口饮水,不要一饮而尽,也可食用一些酸味食品或嚼口香糖以缓解口渴。②当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时,适当增加透析频率或延长透析时间,以逐渐达到干体重。③病人增减衣服时,嘱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已防脱水过多或过少④透析患者难的摄入量不得超过2.3/g[2],指导每个患者在烹饪时使用1g或2g大小的盐勺加盐,用5ml的量勺加酱油。⑤劝导患者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外出就餐,因为这些食品中的盐是隐形的。⑥教导患者检查和记录小吃或罐头食品上标识的食盐量,患者吃的食物应与家中其他成员吃的食物分开,以确定他们摄入的食盐量[3]。⑦提高烹饪技巧,可以使用花椒、八角、葱、姜、蒜等调节食物的味道。。
1.2.3家庭监测血压 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正确测量血压方法的培训和考核[4],告知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后果,以提高患者家庭监测血压的依从性,根据血压情况调节监测的频率,并如实记录.
1.2.4 服药指导 内容包括①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镇静药,在透析当日,医生根据家庭自测血压的记录调整降压药和透析处方,并和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达成共识。对于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者,透析前应停用降压药物。②针对长期透析低血压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用中药调理血压。患者可自备西洋参片,在透析过程中含服。③嘱病人遵医嘱使用促红素、补充铁剂、叶酸等制剂,以防低血红蛋白、贫血的发生。
1.2.5 电话随访 责任护士在电话随访中了解患者遇到的任何问题,通过与患者讨论,利用协议护理的方式让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电话随访的频率,如果需要,责任护士将咨询医生以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 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 检验。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 结果
2.1 100例患者基本配合以上的达98%,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前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护理干预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干预前3.5%,干预后2.1%)比较,采用 检验, =7.26,P
2.2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资料的相关分析
2.2.1 不同文化层次在行为信念项目上有差异,文化层次越高,接受信息的能力越强,自我管理能力越强,对健康重视程度越高。女性患者依从性好于男性。与文献报道一致[5]。提示,对于男性患者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将其作为重点干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2.2.2 患者的经济情况是影响患者营养、用药的主要因素。有些老年患者没有经济来源,营养不良、严重贫血,在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
3 讨论
透析中低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较透析前下降≥4KPa(30mmHg)和(或)收缩压≤12KPa[6]。
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持有效血容量的关键是患者透析间体重的增长要控制在体重的4%~5%。水盐限制的高低是决定透析患者体重增长适宜的关键,直接影响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如果透析超滤量大于干体重的10%,透析中会出现血压下降、心悸、出汗、呕吐、抽搐等症状。我科在开展护理干预措施后取得了疗效,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后低血压发生率下降,有文献显示,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幅度,可明显降低低血压的发生。与文献报道一致[7].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依从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有文献报道,加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饮食营养,控制水盐的不依从性。与文献报道一致[8]。因此注重透析前的健康宣传教育及心里指导,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加强巡视,对一些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使得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青艺,杨洪杰,王颖.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依从性相关性探讨[J].中国血液净化,2008,6:第7卷第6期,345-346
[2] Alpert JS: what diet should we recommend to patients [J]? The Am J Med ,2006,119:,715-716
[3] 全蕾,李燕筠,许莹,杨彬,苏琦,许戎,董捷.综合护理干预下腹膜透析患者季节性血压变化幅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13,6:第12卷第6期,345
[4] Dong J ,Xu Y,Yang Z,et al. Does association with volume status and inflammation account for the increased death risk from high peritoneal protein clearance in perit dialysis [J]? Blood Purif,2010,30:127-134.
[5] 安利杰,武爱萍,杜艳英,等.指示性与危险意识性健康教育对关心病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51.
[6] 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