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文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常见的心理学效应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消极情绪;处理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和表现

心理压力也可以称作精神压力,指的是个体面对压力应激源而产生压力反应的一种身心紧张的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压力应激源主要分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恋爱压力、经济压力、独立生活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同学竞争的压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压力等。众所周知,心理压力有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适度的心理压力对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压力不足或者过度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起着消极而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意志涣散或者缺乏行为动力。

心理压力超负荷的表现主要有: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反应相对较迟钝;记忆力衰退,容易遗忘人忘事;自我评价较低,精神紧张;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有轻生的念头或行为出现;变得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害怕去人多的地方;表情呆滞、行动迟缓、对周围的人或事毫不关心;常常沉迷网络、恶意酗酒,睡得很晚,醒得很早。

二、大学生常见的消极情绪

(一)抑郁

是指学生遇到因挫折等外因带来的压力而出现心理上无力承受、无处发泄的一种反应,也是大学生最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之一。比如:大学生会因为学习成绩落后、竞赛失败、被同学孤立等事件引发出抑郁情绪。但是有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患有抑郁症,个体只有在抑郁长期存在且越演越烈的情况下才会发展成抑郁症。

(二)焦虑

是指学生个体对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常常出现焦虑、畏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来说,基于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和威胁产生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比如大一新生刚进大学对新的校园环境和新的同学师生关系不能适应而产生焦虑和迷茫,当积极面对大学新生活,度过大一上学期后这种焦虑就自然消除了;基于因为无原由的挫折和威胁而产生的焦虑被称为病理性焦虑,比如学生担心期末考试的失利而产生焦虑,从而会出现失眠和紧张的状态,而且还会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而越发严重。

(三)自卑

是指学生对自己的智商、能力或者家庭现状的低评价,不认同或者瞧不上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通常会觉得自己不如人、自己没有价值。多数情况下,自卑对个体起着消极的影响,一个人老是拿自己的短处去与他人的长处相比,就很容易身心失衡,否定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轻生厌世的想法。

三、从辅导员的角度帮助学生缓解与消除心理压力

(一)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

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与人交流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如学生在失恋之后,可以用身边的例子、自己的例子来安慰学生,直面失恋带来的短暂的痛苦,要积极的去提升自己,而不是自怜自艾。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参加社团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上,让学生明白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在学生遭遇社团、公司的面试失败时,可以告诉学生这只是漫漫求职路上的一次小小失误,要勇敢的重新振作起来,失败是成功之母,要在失败的事实上,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总会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二)辅导员帮助学生积极评估压力源

辅导员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评估压力产生的主要影响,比如让学生反思“这件事对我到底有哪些消极影响”以及“这些消极影响中哪个让我最在意”等问题。同时,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寻找到哪些途径来摆脱压力困扰,然后尽早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辅导员指导学生尽快排解压力情绪

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轻松与平静的状态。一般来说,在学生遇到来自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了,只有自己及时地排解掉压力情绪,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来面对压力的产生源,才能继续对生活充满动力和希望。比如学生自觉压力过大,可以让其找个僻静且安全的地方大哭一场,把淤积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也可以向同学老师把压力产生的事件描述出来,寻求他人的帮助;还可以通过听音乐、跑步、打球等运动来调节压力。

参考文献:

[1]魏青,曾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第2篇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背景

1952年,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 Rogers)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随着我国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少学者也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进行探讨。

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发展其认知、理解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自定学习步调,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手段及方法

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运用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黑板板书为辅进行教学,将图、文、声、像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如:

①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与学生沟通的互动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进行理论概念的学习。例如,在讲授“产品的三个层次”这一概念时,笔者通过举出学生较为熟悉的实物,如电脑、手机、书本等,引导学生对这些实物的三个产品层次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②案例教学法的采用。笔者在课堂讲解中穿插大量国内外知名公司的营销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企业的成败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度和领悟度。在营销案例教学中,既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通过讨论主动去探索和学习,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演员”,而教师在整个教学中仅仅起着“导演”的作用。

③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打破教室的地域界限,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确定销售商品,基于营销策划在校园内进行现场销售实践,并通过后期的小组营销总结和教师点评等环节提高其营销策划能力和实际销售技能。又如:邀请李宁公司的营销策划人员进行讲座交流,让学生通过李宁公司营销实例全面了解一次营销策划的全过程。

3.“以学生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课程考评方式

与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配套,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笔者摒弃了传统“期末笔试定成败”的考评方式,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试,以准确和全面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其中,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的课堂实训、课堂演讲和销售实践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做到评价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另外,期末笔试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试卷中大量采用案例分析题型,例如:针对当地某一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进行产品定位和再包装;对超市中的某一新饮品进行促销策划……此类问题不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实践的建议

学生在教学中中心地位的确立不可能一蹶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也需要更多的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更需求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准确定位――做好教学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对于如何引入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如何增强教师的引导效度,以进一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等问题上,笔者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打破校园界限,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企业,亲身体验甚至参与到企业的营销策划和决策中。

(2)完善现代化模拟教学的硬件设施,引入软件模拟教学、ERP沙盘模拟对抗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在仿真模拟环境中的学习,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模拟的双丰收。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同时也可以在学院或学校层面组织类似比赛,建立“以赛促学”的机制,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改革。

(4)积极引导学生完成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思想转变,并通过多途径的监控提高学生执行力,以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第3篇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实验室模拟真实环境训练;二是进入工商企业,在完全的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实践锻炼,两者缺一不可。通过实验室模拟真实环境训练,学校一般都可以满足,只需要配备一定硬件设备,购买相关的市场营销软件,提供一定的实验课时,由营销专业的老师指导就可以完成。但第二类,进入工商企业,在完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实践锻炼则是一个需要长远规划,认真落实,学院与企业,老师与学生密切配合才能够完成的复杂工作。本文结合历年来所带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学习过程中碰到种种问题,提出高校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策略。

1学院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市场营销专业所在学院要与有合作意向的工商企业密切联系,以学院名义积极主动与当地所在工商企业沟通和联系,表达出学院对于工商企业与市场营销专业联合合作的重视度,赢得企业的信任。很多企业在接纳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程序不正规或者重视程度不够,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风险。如,实习过程中没有兑现所承诺的基本生活补贴,学生实习过程中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放弃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没有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如果学生在实习单位出现工伤,得不到及时的赔偿;实习期间没有提供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岗位,损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所以,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最初,应由学院出面,与企业签订相应的实习协议,对有关于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基本生活保障、实习时间、工作岗位设置、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的报告内容等相关内容进行约定。

2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

所在学院应完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实习安排充裕的时间,并给予一定的学分支持。依据一般工商企业要求的平均时间来看,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至实习结束,合理的时间应为至少三个月,生产型企业时间则要求更长。只有足够的实习时间,学生才能在对企业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产品的特征和销售环节的具体情况。所以,学院在进行教学安排时,要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如学生为企业开展的市场调查、管理咨询、营销策划、促销活动等合理化方案能够被企业采纳,凭企业出具的证明和合理化建议书,学院应给予一定的实践学分,激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除了学院与工商企业的密切配合之外,教师与学生也需要密切配合,保证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以我校经验,每年与学院联合的工商企业种类都有所不同,既有服务业也有制造业,而且企业的规模,实力都不相同。在分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时候,如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就会有部分学生因为实习单位条件稍差就牢骚满腹,甚至退出实习。所以,教师在分配实习单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以免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在分配时,更要制定严格的实习制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分配的实习计划认真完成实习任务,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否则不予学分,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企业对实习学生工作安排顺利完成。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生活和工作情况,与学生以及所在的实习单位主管领导积极进行沟通,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实践活动中去,引导他们用营销专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强化社会实践实习效果

强化社会实践实习效果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所在企业的进行市场调研,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营销内容进行选题,设计调研计划书,组织学生进行市场的实地调研,最后在实习结束后提交所撰写的调查报告。经过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社会具体实践的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调研的理解,达到在课堂教学上无法达到的效果。

第4篇

教学活动1:Pre-listening

重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第一单元Friends and Friendship话题是朋友和友谊。在进行练习册中的听力训练前,播放两个视频短片,关于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投影上显示出下列讨论话题,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

〔视频一〕你在同学家玩,他的弟弟突然从楼梯上摔下来,腿部受伤了,而他的父母又不在家,你同学不知怎么办,你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视频二〕你和同学一起骑车去上学,途中你同学的自行车突然坏了,而此时上课的时间又要到了,你同学不知怎么办,你应该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Pre-listening活动设计的理由】听前练习的目的旨在激活,或者提供给学生相关背景知识,简化较难的听力内容。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听懂,尤其是对较难听力材料,这一步处理得好是下一步顺利进行的关键。一般来说,所谓的难,要么是所提供的听力材料的语言难,要么是内容难。因此,教师应从这两方面为学生的听做好准备。我所设计的讨论话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为学生下一步的听打好基础,充分做好内容、语言和心理上的准备。因而,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一建议。

教学活动2:While—Listening

在这一节听力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教学环节。

1.Listening for the general idea

让学生听懂大意,即Listen for the general idea。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提醒学生只要听懂大意即可,能帮助学生树立听细节的信心,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2.Listening for the detail information

(1)Listen to the passage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complete the foll-

owing tips

(2)Listen to the passage for the third time and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 )①When making friends with American,you should invite them to parties

( )②You should be willing to take the first step so as to make

friends with American

( )③As you start your conversation, you should talk about

something serious

( )④When Americans say “Let’s get together sometime”,they are trying to invite you to have a get-together.

( )⑤It’s easy to tell whether an American would like to be your friend.

在听懂大意的基础上来听细节,即Listen for details。教师根据听力练习布置任务,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听,专心致志地寻求所需信息。在这一阶段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以快速获取信息。

3.Intensive listening

解决了问题之后,应该给学生最后一次听的机会,目的之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练习效率的原因,也就是找出没听懂的原因,积累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音、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因而,这一步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

【While—Listening活动设计的理由】这一阶段是听力过程的核心。在第一阶段中,从内容上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已经被激活,学生应感到所听内容不是那么的生疏,从心理上学生也已经做好准备。然而,第二步应注重方法,否则学生不但可能听不懂,还可能挫伤听的积极性。其实我们只要在处理听力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整体到细节的方法,就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听力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听力策略。

教学活动3:Post-listening

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以下几个练习。

1.Mak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 willing to,take the first step ,open the conversation,show interest in.

2.Work in groups to discuss what advice should be followed in making friends with Chinese.

3. Make a dialogue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ns.

第5篇

【关键词】多维实践平台 市场营销 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JYXM20126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01-02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市场营销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设计及课程设置中应突出实践性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专业学习的热情,增强对专业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安徽大学商学院在2008-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学中,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多维实践平台。“多维实践平台”是有机整合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市场营销专业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基本上都是在课堂的教学环节完成的,主要是根据各校的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及内容来实施。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的讲授、国内外企业经典案例分析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课堂之外针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训练。目的是在于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就目前来看,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及企业进行调研与实践的教学内容还尚未全面展开,教学实践基地未得到充分建设,学生较少有机会亲临企业体验营销实践。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问题

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即使安排了实践教学,也仅是一些类似参观之类的象征性活动,或是让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不懂实务操作,更不懂如何开展具体的营销实践活动,致使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如缺乏实践模拟教学软件的引入,实验室的建设及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的结合不够紧密等等。

2.实习基地建设存在困难。当前很多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基地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对策。但有些高校针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还很不完善,一方面内因在于没有引起教育决策者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外因在于企业的拒绝,在市场经济下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日益加剧,保守核心机密和减员增效是企业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3.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当前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采用较多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但各有缺陷,前者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而后者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和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指导思想

构建多维实践平台要树立“人人都有创造性”的思想,将创新教育面向全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尊重学生,因材施教,处理好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企业管理思想贯穿创新教育,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营销人员的培育基地、企业管理研究成果的孵化基地、现在企业营销理念和管理思想的传播基地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企业营销人才。

(二)构建多维实践平台的目标

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建设,培养、建设一支精于、善于开展产学研的教师队伍,把建立高质量的教师研究性教育群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此外,通过多维实践平台的有效运作机制,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增加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增加学生的就业通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构建多维平台的实施途径

1.实施分段培养模式

全面推行体现“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实践创新、促进个性发展”的“2+1.5+0.5”分段培养模式,即学生入学后前2年先按学科大类完成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以强化理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基本素质为主。后1.5年完成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个性化拓展课程教学,以突出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主。最后半年到公司顶岗实习,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块;专业能力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专业描述

本文所指的市场营销专业特指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为16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超市、连锁店、各类专卖店、便利店等商贸零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业能力: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1超市、连锁专卖店店员;2超市、连锁店管理人员、店长等;3商贸企业业务员、业务经理;4市场调查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5销售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专业培养能力来进行,根据如前所述的十二项营销专业能力相对应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十门等:

店铺业务、营销基础、营销实训室实训、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等。

各专业课程对应教学主要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如表1:

(一)各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可以把这些专业能力分为为直观动手能力类别和系统思考类别。前者包括: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后者包括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也可以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难、很难三个层次。

容易的有: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较难的有: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很难的有;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课程分别有侧重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课程学习先后的安排就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安排顺序可见表1。在第一学期学习《店铺业务》和《营销基础》,第二学期学习《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 第三学期学习《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第四学期学习《营销战略》《员工管理》《网店创业》《沟通与团队管理》。

科任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讲授知识点的重复,这时候老师应该注意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如《销售实务》和《客户管理》这两门课,讲授的时候都必然会触及到顾客沟通,讲授《销售实务》 时应侧重培训学生顾客异议的处理技巧,而讲授《客户管理》时应主要培训学生对于顾客需求的了解、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把握等。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有自己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侧重,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把课程之间分裂开来,要把营销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运用任务引领式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应用到好几个能力和好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营销策划》的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某超市举办6周年店庆促销活动的任务后。学生要完成此任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拟出促销方案、进行促销活动预算、最后总结促销效果。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运用到营销手段的组合、市场调查的能力、团队的分工协作、促销文案的撰写等等。科任老师应能先预见到这些问题,提醒学生并预备好相应的营销案例或者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表现出的技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成绩的认定。

三、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相应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表1我们可清晰看到各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但是困难之处在于科任老师如何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经过我校多年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学校要运用专项实训建设经费为学生建立一个专业的营销实训平台,形式可以是实训超市、实训专卖店、实训便利店等,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如我校建立的营销实训室,它是在营销专业老师指导安排下,营销专业学生具体实操进行运营的实体超市。既要实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展开,同时也要求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在为学校师生提供日常商品销售服务的同时,学生也通过系列营销工作和营销活动培养出相关的营销专业能力。营销实训室下设销售部、采购部、仓管部、策划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网络部等八个营销职能部门,每个部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标准,进入营销实训室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流水作业,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学习工作考核合格后再轮换其它岗位,专业老师对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工作学习结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给出成绩的评定和学分的换算。最后汇总成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然后对接营销实训室各工作岗位的实习工作经历。比如《店铺业务》课程中的商品陈列内容,科任老师在讲授完商品陈列的专业知识后,布置学生到营销超市的理货工作岗位上做2天的商品陈列工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来完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再根据他的工作成绩和表现进行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的结合。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都要把自己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营销实训工作实现有效的结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与营销实训超市对应的工作岗位和职能见表2:

第二,要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与教学材料库的准备。学校组织营销专业老师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精选教材,最好是组织老师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教材。我校在2007-2009年组织编写了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并已经交付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教材体系。

除了精选教材外,整个营销团队的老师还要负责搜集整理营销专业学习的材料(如案例、学生课业、各种表格、策划书、总结等等)。材料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主要是来源于社会上商贸企业实际上应用的营销资料,这方面资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校企合作和企业公开的资料可搜集到一大部分。其次是历年学生所做的课业,科任老师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案例充实到教学材料库中。

第三,要做好营销各项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学分的考核工作。学校在制定营销各项专业能力的标准时,先要深入到商贸企业尤其是超市连锁专卖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到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个具体的营销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些了解到的信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能力标准。我校先后深入到东莞大新商贸公司、东莞嘉荣百货公司、沃尔玛好又多连锁超市等企业进行考察。

现试行的能力标准见表3: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是讲求应用性与实战性的专业,但目前在国内多数院校开办的市场营销专业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符,更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不符,造成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跟社会上的商贸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中等职业教育出来的营销专业学生实操技能较差,应用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就业的严峻形势,市场营销专业日渐萎缩。然而,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日益扩大。巨大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显现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朝着体现职业岗位性与实践应用能力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锋.团队与个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2]樊福生.店铺经营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3]钟淑云.销售业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邬金涛.客户关系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小芳.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06).

第7篇

关键词:实践活动 心理效应 思想情感

中图分类号::G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234-02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指人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社会活动等在人们心理中所引起的客观反映和效果,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体现的是一种心理学的效应和规律。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来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并在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将会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它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只有把握好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并将其很好地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才能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满智慧,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虎添翼,更好地彰显它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并推动课程向良态发展。

1 在情境创设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情境相似性”心理效应,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所谓的“情境相似性”是利用相似的情境启动与新情境相联系的相关经验。利用“情境相似性”创设情境,激兴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把“情境相似性”应用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针对情境的引导去思考和实践,调动起与情境相联系的已有的相关经验,并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情境的创设要来源于生活和社会,与学生息息相关。

2 在主题研究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主题的研究中,如果能好好把握“半途效应”和“登门槛效应”。会让学生的主题研究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为了便于目标的达成,要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实行“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从易到难,不断深入。所以在主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登门槛效应”,先对学生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当学生达成后,老师采用一些激励措施,给以肯定、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满怀希望,充满自信的去迎接后来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随着要求不断地提高,每个人也都不断地乐于参与、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 在教师指导中,应用心理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帖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标签”,贴到不同类型的学生身上,让他们的能力得到不同的鼓励与提升,继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大,可以给孩子们的标签是很多的。这种标签效应是其他学科课堂所不能给的,要好好利用。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这样,随着每一个活动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也随着过程取向变化而不断地生成,新的主题不断地生成。在兴趣和实践活动的驱动下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地迸发,综合能力也不断地加强。同时,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与科学管理,有效引导对学生的心理和认知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在学生分组合作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组合作中,要注意应用好“角色效应”和“鲶鱼效应”。所谓的“角色效应”,来源于一位心理学家的观察发现: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孩,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但是她俩在性格上却大相径庭。主要是他们充当的“角色”不同。出生后,她们的父母在对待她俩的态度上大不一样。尽管她们是孪生姐妹,但她们的父母就责成先出生的为“姐姐”,后出生的为“妹妹”。姐姐必须照顾妹妹,要对妹妹的行为负责,同时要求妹妹要听姐姐的话,遇事必须同姐姐商量。这样,姐姐不但要培养自己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扮演了妹妹的“保护人”的角色;妹妹则当然充当了被保护的角色。可见,充当何种角色对孪生姐妹的性格异样是关键的因素。

每一个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特点,来确定好小组“角色”。可分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纪律员等。每个”角色“有每个角色的职责。让每位学生人人都积极参与,人人有“角色”,人人有事干。当“角色”对孩子产生积极效应后,可进行下面的“角色”轮流制。定期进行角色轮流,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体会不同的角色,增长不同的体验,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勇于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律能力及责任心等。让教育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向前发展。

所谓的“鲶鱼效应”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鲶鱼以鱼为主要食物,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所谓的“鲶鱼效应”实际指的是一种适度竞争效应。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每一研究小组中都可以放一条善于创新的“鲶鱼”作标杆,引发小组同学的头脑风暴,引起良性竞争,促进主题研究活动高效、圆满、创新地完成。

5 在汇报交流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可以应用“霍桑效应”和“成败效应”。

所谓的“霍桑效应”来源于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它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每况愈下。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2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2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学生在研究活动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这时,在汇报交流的环节,要让学生充分地表达出来。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汇报,包括成功的发现及研究中的困惑和不满。特别是学生的困惑和不满,老师要认真对待,并进行积极地鼓励和引导。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用哪些措施方法让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直到学生们满意为止。问题解决了,学生们满意了,在后面的研究学习中,才会更加有力量和信心,这就是“霍桑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应用。

“成败效应”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难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从而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老师将目标适当放低,让能力低的同学在相对轻松的完成汇报后,教师给以积极鼓励再进行适时的提升,最后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6 在展示评价中,应用心理效应

在展示评价环节中,要合理应用“增减效应”,防止“晕轮效应”。

“增减效应”来源于心理学家们作的一系列的实验之一:受试的80名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成4组,每组均有7次机会听到某一同学谈有关对他们的评价。第4组为贬抑组,即7次评价只说受试者缺点;第2组为褒扬组,即7次评价只说受试者优点;第3组为先贬后褒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受试者缺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受试者优点;第4组为先褒后贬组,即前4次评价专门说受试者优点,后3次评价则专门说受试者缺点。当这4组受试者都听完该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后,心理学家要求受试者们各自说出对该同学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最喜欢该同学的竟是先贬后褒组而不是褒扬组,因为先贬后褒则显得客观与有诚心。实验的结果,使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即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喜欢显得不断减少的人。为此在展示评价的环节,积极运用“增减效应”,会增强评价的效果。例如:当评价学生的活动时,可以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先说说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然后再结合活动中的亮点给以极大的赞扬,这样让亮点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在后面的活动中,学生的亮点会越来越多,学生会满怀心喜地,自信满满地迎接一个个任务。所以积极根据具体对象、内容、时机和环境采取“增减效应”,可以更好地实施评价。

所谓“晕轮效应”指的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如果已获得有关某个人的某些方面的好的信息,就更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都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又称晕轮效应。在展示评价环节,对于学生做的好的一面要积极鼓励与赞扬。但不能以偏概全,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出和纠正。只有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分析,作到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合理评价学生,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再进行综合评价,才能有效地防止“晕轮效应”的发生。

7 在创新拓展中,应用心理效应

“头脑风暴效应”又叫“诸葛亮会、头脑激荡法、开窍反应”,它将不同专业与背景的人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互相设想,互相撞击,以求得到新创造、新构思的方法。在创新拓展环节,要积极应用“头脑风暴效应”,要为学生的“头脑风暴效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头脑风暴要注意:(1)异想天开,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2)越多越好,重数量而非质量;(3)是见解无专利,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基础上进行发现。

总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好的应用心理效应,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大有裨益,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时效,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总之,积极合理地应用心理效应,将有助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5-02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社会工作专业将社会心理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因此,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依据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授课的对象一般都是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学生,对相关领域知识的欠缺不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所采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理论多,实践少,注重对不同理论流派的阐述,容易导致课堂的枯燥乏味,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再次,以往的社会心理学教学主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模式,容易变成填鸭式的教学,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尝试。

二、教学改革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以强化应用为重点

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为此,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所选用的教材(周晓虹的《社会心理学》),还应参考多种社会心理学教材,对这些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进行慎重的选择,舍去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纯理论知识,选取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形成能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社会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

(二)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可采用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或相关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社会角色”这一抽象概念时,可先在课堂上进行自我角色意识的心理小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生动有趣的分析,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引入社会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冲突等相应内容,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态度的测量”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对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进行讲解后,可给学生留下作业:根据一定主题编写制作态度量表,使用量表对相关事件态度进行测量。对此,学生的具体做法是:调查学生群体对华为、联想、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态度,对结果进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通过“课堂交给学生”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课程中实用性较强、更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布置学生课前学习和查阅资料,安排课时让学生上台讲解,教师作指导点评。比如在讲“认知偏见”时,在学习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的基础上,要求學生课后对上述社会心理学效应进行相关案例的补充,同时收集其它常见的社会心理学效应的知识,让学生上台讲解,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实现了教学相长。

(四)尝试“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是“服务”与“学习”的结合,是在“服务”过程中获得“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等重要内容中使用“服务—学习”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真实的社会环境服务体验中反思所学的专业知识,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服务—学习”课程包括服务准备、服务—反思、总结三个主要环节。在理论学习阶段,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组,组织各小组开展相关主题研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汇报;在实践阶段,可鼓励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寻找令自己触动的服务对象,用时间去接触和了解服务对象,体验自己在服务中的感受,再把相关感受或收获带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如学生通过参与对市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儿童的服务活动,担当残障儿童的上课老师,开展一系列互动活动,应用课程中“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社会互动”的知识和方法与残障儿童进行了沟通、交流和交往,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开心和乐趣,体会到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提升自己。

高校教学在学生的整个人生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教学改革应以育人为目的,创造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向荣,董欣梅. 服务—学习手册.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第9篇

寻找痛之根本

痛不欲生……自古以来,人们面对各种“痛”时,解决的方法就是从“感觉”上止痛,如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就有此功效。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逐渐对疼痛有了新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疼痛研究也自此开始。在现代医学里,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现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和大部分研究仍然只停留于解决疼痛的“感觉”问题,而用于治疗疼痛的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吗啡和阿司匹林,其他专用的镇痛药也都是基于这两种药而研发出来的。

然而临床治疗证明,从感觉的角度来止痛,只是治标不治本,其效果并不理想。如,多次注射吗啡止痛后,人体会产生抗吗啡的物质,而使得此类药物止痛效力降低。

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里,医生们惊讶地发现,一些抗抑郁、抗惊厥的药物具有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严重的疼痛,尤其是连吗啡都止不住的疼痛。这一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并开始逐渐关注与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情绪和认知。

2005年底,受“百人计划”邀请,罗非被调往中科院心理所工作。2006年初,他组建了新的研究团队,决定将疼痛的研究延伸到新领域,并立足于神经系统展开两条研究路线,除“感觉”外疼痛的另两个维度――“情绪”和“认知”。

首度进入这两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个团队吃了不少苦头,很多功夫用来寻找适合的实验模型,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最终,2006年在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下,研究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团队在“脑对痛觉信息的动态加工过程”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延伸出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发现导致焦虑、恐惧的痛觉预期活动对痛感有显著影响,证实了安慰剂效应有止痛的作用等,继而在日后作情绪、认知对疼痛的调节研究中,选取了经常与疼痛并发的抑郁情绪及颇具代表性的安慰剂效应作为新的

起点。

这个团队在对疼痛的情绪和认知调节这一研究领域里,埋头苦干5年多时间,先后推进了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国际上,他们首次建立了小鼠安慰剂镇痛模型,首次揭示了丘脑皮层网络对短促伤害性刺激编码活动的动态时空特性……他们正在逐渐向着这一学科领域的纵深探索。

痛并抑郁着

现在人们常喜欢说“痛并快乐着”,但在临床医学里,事实并非如此,疼痛与抑郁这两类常见的疾病时常并发。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时常伴随抑郁症状的存在,而抑郁症患者也会伴有腰背痛、关节痛等多种躯体症状。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疼痛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究竟抑郁与疼痛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存的?

为解开谜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这个团队从2008年起着手开展“焦虑、抑郁状态对丘脑皮层痛觉神经网络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此后的几年里,他们用了多个模型、多种不同的刺激方式,反复考察抑郁状态对自发疼痛与诱发疼痛行为的影响。

这些研究用充分的实验证据证明,抑郁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调节作用,通俗说来,是指患有抑郁的人或动物,面对外来刺激引起的疼痛时反应更迟钝;相反,他们更关注内在的刺激,也就是说,如果面对内心或是体内的痛苦,感受会更强烈。这也正解释了临床上抑郁与疼痛共病和抑郁患者实验性疼痛不重反轻这两个现象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罗非说:“抑郁多半都是持续的痛苦折磨而产生的,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持久性的痛苦状态,无论打针、吃药,也只是缓解病患当时的疼痛,而无法真正止住疼痛,因此慢性疼痛常常伴随抑郁。”

止痛的心灵妙药

2008年,意大利巴里大学玛莉娜•托马索博士所作的一项研究证明美丽的图画竟是缓解疼痛的心理“灵药”。托马索让12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从300张给定的图片中挑选出20幅最美丽的和20幅最难看的,在志愿者观看图画同时对手部进行同等强度的激光脉冲刺激。结果显示,志愿者在观看漂亮的图画时,疼痛感最轻。

这便是罗非反复强调的“疼痛心理学”。他说,止痛时,依靠治疗伴随的抑郁症或是用安慰剂等效应来解决疼痛中包含的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其疼痛感自然就降低了。

国际上,很多国家的疼痛治疗中心都很重视综合疗法,特别是在疼痛治疗过程伴随有心理治疗。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一些大专院校和医疗单位也先后开设了疼痛诊疗门诊与病房。但是,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疼痛科的医生在看病过程中都会设法劝慰和开解病人,但却很少有正规的心理治疗师介入疼痛治疗

之中。

原因是,在我国解放后到“”期间,心理学研究一直很被忽视,迄今为止,心理学教育普及程度依然不够。“这些因素引发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罗非说,由于如今我国临床心理学队伍的数量不足,使得心理学工作者不足以应对我国人民的心理健康需求,而投身于辅助疼痛科医生治疗病患的心理学工作者更是寥寥无几。加之鲜有临床医生意识到疼痛心理学治疗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各大医院的疼痛科室亟待将疼痛心理学治疗方式引入到治疗过程中。

虽然多年来,这个团队所做的只是基础研究,却促使他们对疼痛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止痛过程有了新的理解。例如在止痛过程中,安慰剂效应并不是一种骗人的假药,而是用非药物手段启动人体内部自有的止痛机制,帮助大脑自动释放吗啡;如瑜伽中的冥想部分能调节疼痛患者的情绪,若将这种认知行为疗法引入治疗,有望大大降低疼痛的复发率。

第10篇

当今,大数据时代的传媒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媒介变革:云计算、4g、社会化媒体等一批新兴的数字技术及媒介终端,日益成为正处于白热化竞争趋势下媒介生态的又一批生力军。当我们致力于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不同媒介博弈的筹码之时,不妨从另一个维度进行思索:以基本的人性为出发点,在“碎片化”、“分众化”语境中探讨心理学对当下传媒的影响,从而抓住新闻传播的精神内核,解读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密码。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本文由收集整理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著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第11篇

    心理学语境同传播学体系对传媒这一话题从起点来看有不谋而合之处:传播学认为,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可视为三个元素组成的基本链条——传者、传播内容及受众;新闻心理学则巧妙地将传播内容两端的两个传播主体进行巧妙的划分,通过大量实证性素材和经验性资料去提炼内在化的心理本质。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想更深入地掌握传播技巧,必须领会和运用两种学科交叉互渗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一、传者:从心理学语境解读“编码”

    作为传播链条的起点,传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学素养首先就是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于媒体人是个体社会化的典型代表,传者必须要满足所在社会制度、媒体机构及受众对自身的角色期待,做好“时代船头的守望者”。从心理学上讲,这种“去个性化”的过程实质上和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倾向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一方面,任何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在发言、表态及行为方式上,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个人”,代表着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和声音,其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受众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传播效果;而另一方面,传者个人又会带有自身明显的印痕,其动机、气质、性格、情感和意志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所以,优秀的传媒从业人员都应该把握基本的心理学常识,以期加强传播效果和媒介公信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巧妙运用“印象控制法”

    传者作为传播源,必须学会“印象控制法”。常见的“登门槛”、“留面子”、“放大收敛”策略等不失为佳策。但实际上,“偏见心理”的某些元素运用于此也同样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比如着名的三对效应: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定势效应VS刻板印象。其中,第一组:“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其作用不仅强烈且持久,而近因效因则正相反;又如“光晕效应VS扫帚星效应”,前者指 “爱屋及乌”是人之本性,若对某人某方面有了好印象那么其他方面也会相应获得高评价度,后者则反之;另外,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和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也是值得思忖的重要问题。

    对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同媒介的传播者,特别是电视、广播主持人,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个性魅力,机敏地把握好所依托媒介的符号属性(如广播,其优势在于声音符号,可以给听众营造私密性、仿人际传播的沟通情景,提供更细腻的情绪情感体验等。所以打造正向的“主持人效应”不失为广播品牌经营的良方),通过人际吸引对受众进行有的放矢的刺激,努力缩小传受关系的落差和断裂,在加强应变和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拘泥于定势,努力打破受众的刻板印象——以此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和光晕效应,从而提升节目和所依属媒介的影响力,稳固受众群,提高传播效果。

    2、熟练运用“移情法”

    以心理学为背景,以传播学为参考坐标,为人们所熟知的符号学体系中“编码与解码”是传者与受者必须的沟通过程。而心理学中的“移情法”是使编码与解码行为简易化,甚至推进二者高度融合的策略。该策略认为,角色互换是传者进行编码时不可或缺的心理倾向。换言之,传者应具备设身处地感受别人情绪、思想的能力;同时,也要在“互动观”中掌握将自己的情绪、思想移入他人脑海的能力。因此,拥有高超“移情”技巧的传者必须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要求其平时注重记录、积累社会不同群体的所思、所感,不断培养自己不同模式的表达技巧以及诸如神态、举止方面等更多元的符号呈现力。

    譬如以互联网媒介传者为例,总结其所运用的“移情法”特征有如下几点:(1)网络文章短小,段落化、去书面化、超链接资源丰富——即网络文字编辑结合网络自身特性,考虑到受众阅读习惯的“移情”理念的外现;(2)图片、视频及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标题——网络编辑为了获得更多受众的注意,获得“注意力经济”,以多元符号和能引起大家猎奇、同情、愤怒等心理的方式进行页面组合;(3)网络的交互性为传播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就为传者及时体察受众情绪、表达自身观点构建了虚拟公共领域,客观上促进了“移情”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移情”可一定程度消解媒介“中介作用”的阻碍,在心理层面促进传受沟通。

    二、受众:从心理学语境解读“解码”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媒体受众不断细分的碎片化时代,满足受众的需求是媒介生存的立足点和根本法则。由于受众会对不同媒介符号所呈现的信息进行自动整合(即通过不同媒介对某个事件的表达主动形成完整认知),我们不仅要重视媒介间的协同与互补效应,还要认识到媒介刺激下受众认知、态度到行为转变存在着哪些心理效应影响着传播效果。这对传媒人如何从受众“解码”的视角学会更好地编码具有启发意义。

    1、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

    “睡眠者效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内涵是:随着时间推移,比起消息源,消息本身的内容会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易改变受众态度。在“内容为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真正能获得持久生命力的筹码必定是内容。对此,“睡眠者效应”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影响是正负双向的:如果某媒体或传者所的消息内容具有强烈的接近性、显着性,并且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那么无论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受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忆主动沉淀期”后,会自发记住正向的舆论,从而改变原负向态度并化为良性行动力;相反,假如社会谣言得不到有效澄清和控制,经过受众的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后便会相应形成负向传播效果,催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事实上,许多媒体都已自行运用了“睡眠者效应”的技法。比如当今“类型化广播”大行其道便自觉遵从了“内容细分”导向下的目标受众定位;但是,我们万万不可盲目追求内容而忽略了道德价值杠杆的力量。传媒人必须掌握好内容的“度”,以社会责任感做好媒体的把关人,注重传播内容的导向性是否符合道德伦理,是否符合正常的社会运行轨道,决不能单纯求轰动、求刺激而牺牲了社会效益。

    2、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群体心理效应”

    社会化进程中的每个个体看似被不同社会职能进行了分割,但媒体信息流会潜在地将人们重新聚合到一起。另外,群体压力也会使人们在“场论”(人的行为是个体内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的影响下产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状态: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类似于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其强大的“遵从”性是常态化的受众社会心理倾向。对此,“场依存性”概念是“群体心理效应”的一条重要佐证。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维特金等学者经过一系列试验后论证得出:独立性极强、场依存性极强及中间区域的受众人数这三个主体基本呈正态化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属于中间区域。所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者应注意所信息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可被接受和不被接受之间”这一态势——这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往单向自上而下的新闻宣传早已跟不上时代步伐,怎样使受众数量向“场依存性”强的一方增长,自觉选择接受所宣传内容呢?从新闻业务角度看,必须以更丰富多元的表现手法、更贴近受众生活和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报道,同时也应理性地给出一些不同观点,给予受众主动选择和思索的空间,从而通过“双方面论证”的方式,引导受众通过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已有价值理念推出符合宣传宗旨的观点,加深印象,以促进现实行为的“遵从”。

    3、影响受众态度改变的“选择性心理”

第12篇

心理学至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讲求实证的学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一定的研究则必不可少,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数据分析的问题。一个研究的成败取决于这个研究所收集数据的质量,质量较好的数据,即较少出现遗失、奇异、极端等情况,就能够反应研究的真实情况从而得到较好的研究结果。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的学科,然而对某些行为的研究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抵触,这种抵触心理就会反映在数据的收集上,导致数据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出现数据遗失,而怎样应对这种问题即是该文关注的焦点。

1 缺失值的概念及产生因素

缺失值指的是某项研究的某个项目或多个项目上的数据出现遗失的情况。在心理学研究中,出现缺失值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有些研究人员并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往往将其忽略并简单处理了事,然而这个不受重视的问题有时会对研究结果产生致命的影响。在某些心理学研究中,由于研究经费或是社会伦理性等原因,可能研究收集的数据较少,这就导致每个数据对研究人员来说都弥足珍贵,并且由于样本量较小,一个数据的变化可能就会影响整个研究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了缺失值,不当的处理方式将会带来严重的结果,千里大堤溃于蚁穴。

缺失值对心理学研究可能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危害,那么缺失值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1 被试因素

一个心理学的研究,被试自身的态度对研究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在某些心理学研究中由于涉及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被试在完成这样的研究时可能基于对自我的保护,并不会认真的完成调查或干脆不予配合,这就导致了缺失值的出现。其次,由于社会赞许等现象的存在,被试也会不按真实的情况如实完成研究,有时在问卷调查中因没有符合自己要求的答案而弃选,从而造成缺失值的出现。最后,也有可能是被试在作答时确实是因为对题目的遗漏而导致没有作答。

1.2 研究本身因素

由于心理学属于社会学科,在其进行的研究中,并不是每个研究的设计都完美无缺,特别是有些不是很严谨的问卷调查研究,问卷本身设计的不恰当,就已经对研究的结果的可信性埋下了隐患。例如:问卷题目设计的不严谨,使被试在进行作答时感觉到疑惑,从而没有作答。其次,问卷内容过多,题目过长,这都会使被试产生疲倦感,促使他们应付了事或者直接跳跃式作答。最后,对于实验研究来说,实验仪器的故障也是导致缺失值的因素之一。

1.3 主试因素

在心理学研究中,主试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虽然不是被研究者,但是其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一个严格的心理学研究必须要包括对主试的培训过程,即让主试熟悉研究目的,研究注意事项等等,然而有些研究因为经费、时间等原因并没有重视这一步骤,从而导致主试缺乏一些基本的问题应对技巧,不能够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或是在被试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纠正。其次,在数据录入时,由于主试的粗心,导致在录入时出现错录、漏录等现象。最后,主试对于数据分析软件的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数据的丢失。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产生缺失值从而对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2 常见的缺失值处理方法

倘若在研究中已经无可避免的出现了数据的缺失,则必须采用一些办法来填补这些缺失值,减小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个案剔除法(Listwise Deletion)

该方法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缺失值处理方法,在很多统计软件(例如:SPSS)中该方法作为默认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思路是,如果在研究的某一变量上存在数据缺失,则将该被试的所有数据从统计分析中删除。当缺失值的数量占数据总数量的比例没有超过20%时,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数据缺失的问题。然而在某些研究中,研究所取得的数据量很小,如果出现缺失值,使用剔除法进行处理,由于该方法的特点,势必会再次减少样本的容量,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同时,当数据是非随机分布时,使用这种方法会导致数据发生偏离,使最终的数据分析产生错误的结论。其次,由于被试某一变量存在缺失值而剔除该被试所有的数据,这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很可能丢失了隐藏在其中的重要信息。

2.2 均值替换法(Mean Imputation)

与个案剔除法不同的是,均值替换法不需要删除被试的数据,这样就保留了与缺失变量无关的其他变量的信息,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在心理学研究中,我们将变量的属性分为数值型与非数值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变量缺失值,使用不同的替换方法。当缺失值为数值型,就根据该变量其他所有对象的取值平均值来填充该缺失值;但缺失值属于非数值型则根据统计学中的众数原理,用该变量在其他所有对象的取值次数最多的值来填补这个缺失值。均值替换法虽然简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有偏估计,并且使用该方法的前提假设是缺失值的产生是完全随机的。

2.3 热卡填充法(Hotdecking)

对于存在缺失值的变量,热卡填充法首先在数据中找到一个与它最相似的对象,然后用这个对象的值进行填充。不同的问题选择的标准也会不同。一般最常用的是相关矩阵,即确定缺失值所在的变量A与变量B最相关,然后将所有个案的B的取值从小到大排序,变量A的值就可以用排在此位置的变量B的值代替。

2.4 回归替换法(Regression Imputation)

回归替换法利用回归方程的特点,所限选择若干个预测缺失值的自变量,然后建立回归方程来估计该缺失值,利用缺失数据的条件期望值对缺失值进行替换。这种方法利用了数据库中尽可能多的信息。这种方法也存在其自身的缺陷,首先,由于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回归方程,那么研究人员在使用该方法前必须要确定缺失值所在的变量与其他变量存在线性关系。其次,基于回归方程的估计虽然是无偏估计,但却容易忽略随机误差的影响,低估标准差和其他未知性质的测量值,这个问题会随着缺失值的增多而变得更加严重。

2.5 多重替代法(Multiple Imputation)

Rubin等人于1987年建立起该方法,该方法的特点在于不是使用单一的数值来替换缺失值,而是试图建立一个随机的样本来估计缺失值。首先,用一系列可能的值来替换每一个缺失值,以反映被替换的缺失值的不确定性。然后,用标准的统计分析过程对多次替换后产生的若干个数据集进行分析。最后,把来自各个数据集的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总体参数的估计值。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不仅可以对缺失值进行填充,还可以在不删除任何数据的情况下,对数据的未知性质进行判断。在缺失较少时(10%~20%),采用多重替代法准确度、精确度高于其他方法,且只需较低的填充次数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填充后的分布接近完整数据集分布,并能很好地反映完整数据集的准确度,其处理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2.6 期望最大化法(Expectation Maxim ization)

该方法常用于对实验缺失值的处理。1930年Allan和威沙特Wishart首先提出插补单一不完整数据的观念,并提出了对单一缺失值的估计方法;Yates于1933年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良,利用解联立方程组的技巧,将之推广到几个缺失值的插补; Laird和Rubin(1977)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发展出“EM”迭代算法计算缺失值的方法。EM迭代法估计缺失值的基本思想是,当数据出现缺失值,首先以其它观测值计算估计总平均值、处理效应及区组效应,再采用迭代方式,将上述估计的总平均值、处理效应及区组效应代入到原来的缺失值位置,重新计算总平均值、处理效应和区组效应,再将重新计算的这些值代入重新估计,以此类推,直到前后两次的估计值差异较小时停止。

第13篇

一、“我不知道美术教师叫什么名字”

“美术老师叫什么名字?”对于这一提问,能回答出美术老师全名的学生寥寥无几,多数学生只知道美术老师的姓氏。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美术教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确实较少,因而疏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容易造成师生相互了解不够,学生对美术教师认同程度不高的现象。中学学生已经步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已经觉醒,他们希望得到他人认同的需求特别强烈。认同感会影响个人认知的选择性和积极性,而学生对学科的喜爱程度和投入程度,很大一部分则取决于他们对任课教师的喜欢程度和认同程度,所以及早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十分必要。

因此,对于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第一次课,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培养认同感的最佳时机是师生首次见面时。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第一次课时,学生总会从心理上对新接触的老师充满美好的期待和想象。此时便是利用“首因效应”培养学生认同感的最佳时机。而且,美术课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课堂学习氛围相对自由和宽松,学生也易于对美术教师产生好感。如果美术教师在首次见面时适当敞开自己,让师生之间多点了解,就可以促进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生认同感的培养。

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第一次课时,教师可穿着体现美术教师个性特点的服饰。这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结合美术特长,介绍个人信息,让学生明白美术是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也可以是一种交流的方式,美术与生活密切相关。其次,第一次课时,针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多给予正面的“标签”。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相应的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贴上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便是心理学中的“标签效应”。通过“贴”正面“标签”,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期待和暗示,为师生今后的情感沟通以及美术教学创设一个极佳的局面。

二、“老师,我不会”

一到美术作业时间,总会有些学生左顾右盼,或坐着发呆,但就是不动笔画画。当问及这些学生不动笔画画的原因时,“我不会”便是常见的理由。即使有的学生愿意画,却用手挡住,不愿让人看到……对进入到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创作过程的愉悦,而开始关注作品最后呈现的面貌,以“像”和“不像”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不满意程度开始加大,由此产生了“写实危机”,但又常常“眼高手低”,因而惧怕失败,不敢动手,不敢将自己的作品示人。

因此,对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由易及难,让学生“得寸进尺”。心理学中有一个“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就是当一个任务特别难以完成时,让人们先接受和完成较容易的任务,让其逐渐接受和完成其他较难的任务。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在学习难度和评价标准上进行适当改变,由浅入深,由易及难,阶梯性地推进教学。

以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水粉、水彩画课程教学为例。该课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用具象写实的水粉、水彩画法来表现山水风景、静物、人物等。而具象写实画法表现难度大、不易掌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课程改为意象水粉、水彩画,将意象绘画方式引入课堂教学,避开学生对具象作品表现困难的教学难点。教师把教学内容具体分成感受意象、表达意象和评价意象三个部分。通过感受意象来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通过表达意象来学习水粉、水彩技法和技巧,再通过评价意象来建立新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将技法复杂、追求写实的具象表现方式,改成操作容易、追求意味而相对自由的意象表现方式,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和表现难度,学生的作业也就会变得生动多样起来。

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利用“登门槛效应”,从简单到复杂,从绘画到设计,从再现到创意,从被动到主动,让学生逐渐克服“写实危机”的恐惧和表达障碍,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

三、默默无语的学生

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怪象,年级越高,主动发言的学生越少。还有一些学生,无论被问任何问题,都默默无语,不作回答。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心理起伏大、情绪不稳定的时期。一方面他们渴望被人理解,一方面他们又开始学会适当地封闭自己,掩饰自己,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因此,对此种现象的最好的改善方式之一便是“我手画我心”。心理学认为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它能够反映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和语言相比,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较弱,无论是随意涂鸦还是命题创作,人们会更自然、更真实地在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中流露自己的性格倾向、习惯爱好和心理需要。美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我手画我心”的过程。“我手画我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线条、图像和色彩比语言和行动能更直接、更丰富、更个性地表达自我。学生的自由绘画尤其如此。举例来说,构图大胆、线条粗犷、色调偏暖的学生,性格一般偏向外向、自信,因而绘画不拘小节;而构图整齐、用线拘谨、注重细节、色调偏冷的学生一般性格偏于内向、温和,做事有始有终。心理状况良好的学生,其作品一般构图饱满,色彩明快;而心理状况不佳的学生,其作品往往构图简单,色彩混乱。

美术教师要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过程中敞开心扉,尽情享受创作的乐趣,甚至可以借助美术,让学生增强自信、发现自我、学会表达。

对于一线的美术教师来说,结合心理学的某些知识,用美术的方式培养师生情感,疏导情绪,其操作难度并不大。而借助心理学知识解读美术作品所蕴含的信息,了解学生复杂的心理和个性,以完善其人格,其操作难度相对较大。但一线美术教师仍有必要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技巧,积极探索将其运用于美术教学实践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这是美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

总之,将心理学知识巧妙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可以让美术教学更加生动,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也更能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对提高学生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谢弗,等.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第14篇

关键词:财政理论 心理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现在研究心理学在交叉学科的应用的学者提出“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观点。如果只从凯恩斯的财政理论分析,会发现这个说法确实有道理。除凯恩斯的理论外,我们也可以从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论证其财政理论与心理学的联系。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对财政政策的定义为: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的基本手段是税收,财政支出的基本手段是政府预算拨款。

虽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是运用财政手段(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等)调节供求平衡,但其主要通过收入分配发挥作用,所以,接下来要从收入分配方面来分析。

政治经济学在考虑收入分配方面主要关注效率与公平的抉择问题。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这一矛盾的阐述是: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联系我国国情即为: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和用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谋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惩处。要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要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调节过高收入。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同时,要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由以上在收入分配方面的理论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心理学上的解释。1.激励效应,允许或鼓励一些人先富起来会通过激励效应让并不富裕的人产生强烈的愿望及动力,有利于带动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从而使宏观经济有所增长。这种激励效应在很多企业都有应用,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效应在生活中也很常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每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经历过体育跑步考试,在考试的时候,教师往往会找个跑的相对较快的同学在前面领跑,以激励后面的学生。2.公平效应,控制在心理学上可以认为是对激励应用的控制或规范。我想从跑步的例子入手理解。跑步的时候教师会找个跑得相对较快的同学带跑,但是好的教师还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控制差距,使我们和我们前面一个同学的差距在一定范围内。这样,我们会产生可以追上的认知,才会达到激励的目的;反之,如果差距过大,我们会更加没有力气甚至放弃。这体现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中的“合理”二字,结合中国国情所指定的具体措施上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

财政政策在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对税收和公共支出进行规划,以帮助抑制商业周期的波动,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就业率,避免过高的或剧烈的通货膨胀。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认为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他们主张政府的公共投资必须根据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较长时期的规划,并推行赤字运算;他们同意庇古关于税收的观点,将税收原则归纳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他们认为,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动稳定器功能,二是有意识的调节税率,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中跟我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税收问题,也涉及到与心理学的联系。利益原则,即人们认为应当根据他们从政府活动中期望得到的收益的大小来纳税。牺牲原则,即腹水的安排应是社会收入的再分配是公平合理的。这两条原则都注意到税收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减少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并有助于尽量减轻这种影响。牺牲原则注重我们可支配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利益原则注重我们对所付出的代价 (税收)得到回报的程度。只有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且我们的所得在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在我们愿意接受范围内的相对不公平下的公平),我们才更愿意将我们所得的一部分交给政府,并更希望取得更多的收入,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凯恩斯古典学派以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关于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有所异同,尤其表现在微观经济主体――对个人收入分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和宏观经济――对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影响。具体的异同可以从财政政策大体划分的税收、支出和预算三个方面分析,除此之外,这三种理论在财政方面区别联系细究起来甚至可从这三种学派最初对市场及参与者的假设开始分析。

总的来说,由于经济和我们生活的密切相关性,经济影响着我们生活的进行,我们从中得到的效用对生活至关重要,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任何经济政策,只要影响我们的得到效用,就会引起心理的反应,从而得到心理学上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段海英,邓菊秋.《财政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2]萨缪尔森.《西方经济学》第十八版

[3]李杨.《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4]朱方明.《政治经济学》第三版,四川大学出版社

[5]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应用

作为一个劳动力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劳动市场相对复杂。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是一项不可小视的问题。不断发展中的心理学理论给人力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分析探讨这两者间的联系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时代不断变迁,“以人为本”成为各行各业非常普及的概念,国与国、企业与企业间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强才能给企业强劲发展带来重要意义,企业强是国家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竞争资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人力资源。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则是人事管理,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转变了过去的管理模式,开始使人力资源沿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解释。无论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更新概念,其发展之本依然是“以人为本”,在企业中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最终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收益。

2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人、事等方面的各类技术和概念,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的竞争不仅表现在企业间,更表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稀缺人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国际竞争还是国内竞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是当前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更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都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针对的是人,心理学理论探究的对象也是人,这两者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都在有意识地认识如何了解人、使用人。从这一点出发,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方面,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是这两者研究的重要资源,也是第一资源。人是无法取代的,也是无法模仿的。如何管理好人,充分发挥好人的潜力,将他们的价值显示出来,也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学理论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此时在应用人力资源时,心理学理论显得无可替代。有效应用心理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管理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理论,不仅能够给使工作开展地更加人性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提升企业生产发展的效率。与此同时,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的反馈信息,也为心理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非常密切。

3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1在员工招聘、培训方面的应用

过去的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缺乏科学依据,很多情况下公司的管理层依靠主观臆断便招聘员工。但应聘者在应聘的过程中无法将所有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表现出来,这就导致公司管理层无法全面、客观地掌握招聘者的能力。这样做难免会使这样的招聘方式,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最终导致失败。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如果加入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公司招聘人才的精确度,帮助公司尽早寻找到需要的人才。很多心理学理论中,可以更客观地反映出应聘者的真实情况。例如,暗示效应在招聘中的使用,正是最常见且最有效的心理学测试手段。例如,在企业招聘中有A、B两名招聘者,对应聘人员询问同样的问题,两人的回答可以体现两种不同的暗示内容,比如问题围绕工作强度、福利待遇、薪酬水平、奖励制度等内容进行提问,A可以针对应聘者进行积极的暗示,而B对应聘者进行消极的暗示。此时观察应聘者对相同问题给出的不同答案,不仅能够了解两位应聘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能了解他的自信心、意志力、抗压能力、工作动机等各方面的内容。除了招聘工作以外,面对现有员工的培训方面也应当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过去单一的企业员工培训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并且这种传统的培训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如果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其中,可以得到更多员工的认可。这主要应用的是心理学理论中的“首因效应”理论,也就是培训者给员工的第一印象。培训人员应当以和蔼可亲的姿态和形象面对员工,并且用宽容大度的态度和轻松幽默的授课内容吸引员工,给他们带来良好的印象,让更多的员工乐于参加培训,并主动接受培训课程的内容。

3.2在员工考核方面的应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家企业要想得到高效的发展,势必要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绩效考核对员工及企业发展来说都有两面性,对绩效考核的运用应当把握尺度,它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对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在心理学理论中,“顺序效应”理论可以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来,可以根据员工的职能和具体的考核内容,设置考核内容是按照“先宽后严”还是“先严后宽”。例如,企业运行一项新的制度,此时应当按照“先宽后严”的顺序,让员工在按照新制度工作一段时间后,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适应新工作任务,之后再按照工作目标严格考核内容。而对企业的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或对某些领导干部进行提拔过程中,应当按照“先严后宽”的顺序,在考核开始之初要制定较高的门槛,选择管理能力强的候选人进入考核,这样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也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3.3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要想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在企业中找到自我价值,在人力管理方面还可以通过激励制度的应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在工作中充满动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因此,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的方式便是激励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部门及企业的管理层应当从员工的需求出发,了解什么是员工最需要的,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用以满足员工的真实需求,这样才能真正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管理层,不仅要多听员工的心里话,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仔细观察,通过员工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从而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在管理员工时,制定更加详尽而科学的管理制度。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能力情况,安排适度的工作,让员工力所能及地完成相应的工作,激发他们在企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获取事业上的成就感。对于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员工,还要多给予鼓励和培训,让他们重塑信心。此外,在激励制度中,职务晋升也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但是,选用激励制度还应当适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如果给员工的激励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可能会引起负面效果,反而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讲,层次理论及公平理论适用于对员工激励方面。首先可以根据员工的努力情况,改变员工原本不满意的岗位,还应当根据公平的原则平衡岗位之间具体工作内容,不让员工产生心理落差。例如,在企业中,有空缺的职位可以首先在内部公布,让员工公平竞争上岗,让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诉求获得相应的职位和报酬。对于企业中级别相同但工作不同的岗位,管理层可以采取定期轮换岗位的方式,让员工始终保持工作激情和热情,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时刻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

3.4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身上都具备独一无二的特点。即便是处于相同的社会环境或工作环境中,不同的员工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其中心理特征是最为显著的个体化差异表现。这些心理特征受到自身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活动和能力,并且这些心理特征也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层要充分挖掘员工的优点,将这些内容充分发挥出来,依据员工的不同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员工都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价值,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例如,在员工中有的性格外向,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安排宣传或公关工作。对于善于表达的员工来说,可以从事组织协调或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性格成熟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文员等方面的工作。在今后员工的晋升过程中,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员工特点,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3.5在人力资源管理其他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应当关注的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出现员工工作状态欠佳,或与公司中的其他同事关系不和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管理层应当采用心理学理论中的“近因效应”理论,让员工暂时离开原有的岗位,调换至其他岗位上,暂时离开周围关系紧张的员工,以此来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段时间后,待员工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状态恢复后,再调回原有岗位,让员工以全新的状态改变过去周围人的印象,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员工间的和谐。综上所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价值,很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它可以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帮助管理层解决问题。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还应当灵活运用心理学理论,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待于企业的管理层及从业人员不懈的努力,去完善挖掘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范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罗银实.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8).

[2]王玉珅,田莹.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8).

[3]邹火英.浅议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

[4]商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看心理学的应用[J].沧桑,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