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法治教育学习范文

法治教育学习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法治教育学习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法治教育学习

第1篇

 

一、“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殊性

 

(一)性格特殊性

 

“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性格兼具活泼与内敛。由于有着法学专业本身的严肃性,“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的同时相对于单纯外语专业的学生性格稍显内敛,体现于对待事物更加严谨,不轻易展现自身,不锋芒必露,对待外部不轻易亲和,持有自己的立场;同时,因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都是小班进行授课,在课堂上与教师及其他同学交流互动较多,不拘泥于书本形式,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诙谐,因此外语专业的学生通常比较善于与人沟通,性格也更加外向开放,富有朝气和活力。

 

(二)思维特殊性

 

“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兼具严谨与开放。通常,由于法律对于公平公正的规范准则和严谨务实的行为准则的要求很高,这是对法学理论专业学生所固有的思维模式的需要,是学好法律所需必备的思维工具。也正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相对其他专业更加成熟和完整,思考事物具有结构性、整体性以及完整性,善于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全局又不会忽略任何一个细节;而外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交流受到各方外来文化和环境气氛的影响熏陶,从而使得其思维更加开放与扩散,思考具有发散性,头脑思考更加灵活活跃,不拘泥于呆板形式,更加容易吸收新鲜,外来的事物。因此,在双重专业特色影响下,“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思维兼具了严谨与开放性得思维特点。

 

二、“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特殊性

 

(一)课程量特殊性

 

由于语言本身的复杂性,词汇量的丰富性以及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性,外语专业学生的课程量非常巨大,不光需要普通的通读课本,更需要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训练,因此小班授课的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要求很高,课堂上需紧跟授课步伐。提前预习、复习、随堂测验成为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法学专业的学生所学内容相对繁杂,文字量极其巨大,课程种类设置又有种类多、必要性的特点,对于学习的专业性要求极高,所以要求学生对法律条文掌握的准确性和理解性也要求较高,学生的记忆量巨大,需要具有咬文嚼字的能力。“俄语+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语言基础和应用,还要拥有法律专业的知识和理解,因此该专业的学生课程量很大,通常都会达到每周60-70节课,因此在语言课和专业课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的情况下,学生极易忽略了思想政治课的培训,而对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依靠思想政治课单一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

 

(二)教师特殊性

 

以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为例,“俄语+法学”专业的授课任务由中方教师和来自俄方的教师共同承担,除去语言课程,法学的专业课也是中俄两方教师各自承担一半的教学任务量。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同时接受了两方不同的文化,理论的影响,一方传播西方欧美法学思维理论,另一方教授大陆法学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大部分教授法学专业课的教师也都是在中国短暂停留,无论是教师的授课技巧、行为举止还是言语思维都保留着本国一向惯有的教学模式的特色,在这种外国因素固有影响下,学生的思想也会在课堂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当面对外来不同社会模式的文化时,对于仍是学生的价值观极易产生矛盾冲突,“外来文化和外来价值观往往又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甚至相背离,可能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1],影响学生从小树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俄语+法学”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丰富思政课堂授课形式

 

基于“俄语+法学”学生的个性特殊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上“填鸭式”、“灌输式”等一味只顾输出不顾应用的授课模式枯燥无味,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渗透入学生的思想当中,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理解。因此,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授课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授课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其他资源,将书本内容转化为多媒体课件,将课堂提问改为情景剧再现,将外语教学中的视、听、说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堂,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改变以往的思政授课模式。

 

(二)把握学生课余实践活动

 

基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思维特殊性,单纯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的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的,而法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准确的法律知识,还需要具备熟练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极强的实践操作运用能力。通过把握,丰富学生课余实践活动,将实践与理论相互融合,以学生喜爱的输出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当中,就法学实践角度来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法学理论特征,法学基础思维以及未来法学实务的操作,开拓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未来的认知格局。例如,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案例分析改编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情景剧,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举办各类法学相关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通过定期的模拟法庭等一系列活动,真正的用实践活动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培养教师教学渗透意识

 

基于“俄语+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特殊性,外籍教师承担了一半的专业教学量,为了避免学生因受到过多的外来文化影响而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地位,中方教师应在专业课堂上通过课堂教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度。语言课教师在教授学生俄罗斯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醒学生勿忘国耻,将我国历史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相对比,各显优缺点,将爱国主义教育与课堂知识的传播融为一体;在涉及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对于其他国家的价值观需要有选择性的吸收改变借鉴,不能一味的崇洋媚外,培养以及增强“扬弃”意识;专业课教师在分析课堂案件案例的同时,运用不同理论分析对比,利用比较法,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用所学知识维护法律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维护国家尊严形象。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许多领域都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加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法学专业的学生,从长远的就业岗位来看,属于国家机器的一部分,甚至登上权力的最高峰。他们要通过国家机器宣扬“道德导向”和“法治导向”,他们要宣扬以法治国,德行天下,他们是舆论正义和国家机器的引导者。[3]而“俄语+法学”专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保护中俄贸易双方权益、维护中俄贸易市场秩序、保证中俄交易市场公平公正、促进中俄双方贸易往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俄语+专业”特殊的培养模式来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准、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具有重大意义。

第2篇

我们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是中考落榜生,然而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能够通过学习技能来提高生活质量,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公正。但也有部分“问题生”存在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低,经不起诱惑,容易被社会不良习气误导等问题,从而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最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有上升趋势,对社会、个人以及家庭都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二是犯罪年龄呈低龄化;三是犯罪方式团伙化;四是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类型主要集中在抢夺、抢劫、敲诈勒索、绑架、、伤害、交通违法等几类。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强化,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所以,法制教育在校园的开展,有利于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校园内部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素质教育都将法制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国的法制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犯罪行为对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扰乱社会治安的同时,也对家庭及犯罪者本人造成了伤害。所以,在中学时代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能够从源头上降低社会犯罪率。

2当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技能,轻德育。有的职业学校进行“订单式”教育,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培养学生,对中职生的期望值比较低,尤其是在法制教育不能够帮助学校增加生源的情况下,技能教育被作为绝对主体而存在。法制教育进课堂迄今没有得以很好解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2)法制教育主体与法制教育要求相脱离。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科目教育问题,而是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教师队伍,而且还要有专业机构来落实法制教育。现在,很多学校中德育课老师兼职传授法制教育内容,但是,这部分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并不够专业,其只能够通过自学来获得有限的法制常识,而很难解决甚至无法解决一些学生所提出的实际问题。(3)法制教育形式化。首先,中职学校对法制教育的定位并不明确,没有将其作为基础性教育工作来管理,而法制教育又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很多学校顶多只是找个人做报告,或者办个短期宣传栏,搞几次活动,办几次讲座。其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很多学校的法制教育的形式并不够生动和新颖,且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有的学校甚至未开设法律课,更谈不上引进专业的法律教育人才,也没有相应的法制教育机构或制度。(4)法制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有的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中职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状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往往以法律条文为主导内容进行教学,没有将书本与实际有机联系,没有对学生进行法律观念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中职学生法制教育的措施

3.1科学统筹,更新法制教育观念

中职学校要改变“重技能轻德育”的做法,就要依靠国家进行全面的、科学的统筹,使法制教育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就我国目前法制教育的情况来看,应该借鉴美国国民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之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处理。“培养美国公民”,一直以来都是美国青少年德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美国针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活动的根本。在美国学校中,其德育部分往往以价值观和公民教育为主要内容,在公民教育方面,法制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主体。美国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一直是美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建立相关的针对法制教育的制度条例,并且在中职教育中融入这部分的内容。

3.2营造法制教育环境

在中职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学习和成长环境比较重要。第一,对于学校的管理机制和方案进行优化,实现科学规范化管理,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对于师资队伍的法律意识也要加强。第二,加强学校与社会治安管理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人脉关系和公检法机关的力量,努力营造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3.3改革法制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对中职学生开展的法制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培养中学生的法律信仰,使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借助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开辟法律专栏,组织学生观看《法治在线》、《法庭内外》等节目,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等活动,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出去,旁听一些典型案例的庭审;将法官请进学校,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以增强青少年学生依法保护自我的能力和知法守法的意识。

3.3.1建立健全学校法制教育各项制度,加强法制教育队伍建设

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确定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要通过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施。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法制教育,改善法制教学条件,并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大力引进具备专业法律知识的教师,提升整体师资力量的法律知识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二是对目前从事法制教育工作的教师要能够进行有效激励,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进修更加专业的法律知识,能够不断学习,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3.2完善法制教育的教材内容,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法制教育

(1)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学内容,在实际宣传过程中,要能够结合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在完成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对每个专业制定针对性的课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等可以作为汽修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则可作为幼教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2)要培养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在不断领会立法精神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能够主动遵纪守法,使其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3)以其它学科为主体,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能够强化法制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3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学校法制教育实效

(1)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律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入生动的案例,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件进行详细分析,以法制教育的角度帮助学生进行原因和过程的分析,让其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明白了法律知识的实用性,进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2)增设社会活动实践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学校开展讲座、校园内部开展法律知识辩论赛、针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等方式来安排社会活动实践环节,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能力。同时,发挥校园各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学生自办活动,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3)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进行法制教育学习。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网络、电视以及报刊已经成为了中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庭审现场》、《案例说法》,省级广播电台《法制生活频道》等栏目,搜集与法律条例相通的法律案例,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同时,还要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工作,针对网络教育的特殊性,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定期进行相关的法律讲座。并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制知识,并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总而言之,强化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其需要获得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才能够顺利实施。作为开展法律教育的管理者,中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工作。

3.4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曾经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于学习的人才能够永远拥有高涨的学习热情,才能够不断进取。学习兴趣首先来自对知识的爱好与向往,是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动力来源。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基础,师生之间只有构建亦师亦友的关系,互相关爱和尊重,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在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能够满足学生通过探究而获得正确结果的成就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拥有求知欲。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的设置也非常重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5“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加强教育的系统性、时刻性、全面性

第3篇

[关键词]法制教育 困局 破解

[作者简介]张阔海(1979-),男,山西大同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学研究工作;宋宝萍(1965-),女,陕西宝鸡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研室,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研究工作。(陕西 西安 710071)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电子科技太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当代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0990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6-0181-02

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高校根据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对太学生开展了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但是,以高校大学生为载体的违法犯罪案件在各地仍时有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不足及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紧迫性。如何破解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困局,发挥法制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应有的功能,值得我们思考。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困局

(一)“课改”后大学生法制教育日益被边缘化

“课改”前,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是通过“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来进行的。虽然“法律基础”课在进行大学生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有诸多问题,但大学生法制教育毕竟还是由独立的课程来完成。2005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该方案明确将“法律基础”课囊括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中,并且通过全面调研和多次讨论,在全国统一了教材,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水平专家和教师编写,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所有在读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由于其涉及面广,又有稳定的教学计划和师资要求,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推行方式。然而从课改后的情况来看,实际效果并不乐观。首先,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被压缩严重。在整本教材中,法律部分内容明显瘦身,仅有屈指可数的五十多页,而且这五十多页还包罗万象,几乎包括了现行所有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内容虽杂,但每部法律又只是泛泛介绍梗概而已。整个法律基础部分给人感觉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种现状就给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认识上的误区,即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没有以前重要了,极易造成教师对于法律基础教学的轻视和懈怠。其次,法律基础部分教学课时显然不足。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3学分,按许多高校l学分等于16学时折算,这门课的学时数为48左右,除去实践环节,其课内学时更少,而可供进行法制教育的课时安排就更少得可怜,仅剩12~18个学时,时间紧而任务重,“既让马跑,又不给马吃草”,教学只能疲于奔命了。

(二)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以深入进行

目前,在我国高校从事法制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受过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的人不多,对法学理论的掌握也相对有限。课程整合前,他们只讲授“思想道德修养”,应付起来可以得心应手。课程整合后,他们不仅担任着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同时还担任着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由于专业研究领域的差异,这些教师在讲授法律基础部分内容时,心理上多少有发怵的感觉,害怕自己讲不了,万一被学生问住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在讲授时往往不敢深入,只是关注于简单的阐述法律概念、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很少去分析条文背后隐含的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教学就变得很肤浅而难以深入。甚至有部分教师为了贪图省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把主要精力和重点放在熟悉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而对“法律基础”部分则是简单地提及或主要以视频教学替代课堂讲授。虽然也有部分教师认识到自己专业上的差距,积极通过自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试图达到专业水准,无奈受制于各种客观现实条件,效果不明显。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欠缺接受过系统专门法律教育,专业知识储备丰富并具有较多法律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队伍的不专业严重制约了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

(三)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单一

虽然经过了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但是作为目前大学生法制教育主渠道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仍然存在内容与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的弊端,严重影响法制教育效果的发挥。目前,法制教育的内容基本上为法律知识的大杂烩,各种部门法被毫无保留地包罗其中,没有重点侧重。整合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基础部分相比较从前内容浓缩不少,叙述更加简洁,但是依然没有摆脱部门法罗列的怪圈。在这样的内容体系下,许多高校的法制教育教学形式便侧重于课程讲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只要把知识点罗列,传授给学生即可。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则受制于课时等因素便不再进行。而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导致的认识局限性加之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往往也认为法律学习没那么重要,只要上课记记笔记,划划教材,考前突击一下。考试差不多都能过,过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在教师和学生的默契配合下,我们的法制教育就以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但是,当你去问大学生通过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建立了法律信仰吗?他肯定会回答,“我连基本的法律概念都搞不清”。现在,高校大学生的主体是“90后”大学生,社会上往往认为“90后”大学生是个性一代大学生,求新求变是他们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如此的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很难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形式不感兴趣,不愿意进行我们的法制教育,那我们就很难将他们塑造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破解大学生法制教育困局的思考与建议

(一)建立相对独立的高校法制教育系统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均属于社会价值教育范畴,它们各有所长,又相辅相成。道德教育强调的是自律,而法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他律;道德要求人应该为善,法律要求人不得为恶。道德教育重在于人的内心世界,而法制教育则重在于规范人的行为。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功能上的优势弥补对方的劣势,使二者共同发挥最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毕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具有重要区别,它们各自成为独立的教育系统才更有利于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现实中。我们却将大学生法制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很明显是欠妥当的,法制教育应当作为独立的教育系统存在。在此大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再完善相应配套机制建设,尊重法律教育

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和实践,才能真正有效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同时,由于地位上的变化,也不至于使法制教育的作用被弱化或者边缘化。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法制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试想,一个是受过系统法律教育,知识和经验很丰富的教师;一个是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法律教育,只是知道些许法律皮毛的非专业教师,很明显,课堂教学效果是有差异的。因此,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在我国现有国情条件下,有条件的高校在开展法制教育时,应该由具备法律专业知识的教师来承担,在现有专业法律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应该考虑积极引进法律专业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进入这个队伍来壮大法制教育教师队伍;尚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可以采用逐步过渡的方式,逐步实现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过渡期内,应该加强对非法律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充实和丰富他们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真正知法、懂法。同时,要求教师积极钻研教学艺术,丰富教学思路,以饱满的激情和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校法律教师更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拥有较强的法治观念,具备依法办事的能力,能够自觉地以身作则,遵纪守法,成为学生学法的楷模。俗话说“言传身教”,如果一个法律教师都违法乱纪,自己都不信仰法律,何谈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三)改革法制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首先,我们需要改革法制教育的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专业需要因材施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杜绝面面俱到,因为那样只会使学生感觉学了很多,其实懂得不多。具体而言,就是在不背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依托教材内容,有重点地讲授和大学生日常生活及将来就业紧密关联的法律知识。比如探究古语“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告诉学生在法治社会杀人不一定偿命,欠债不一定还钱,因为有可能是正当防卫,有可能是债务过了诉讼时效。比如,针对大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多讲授有关《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内容。如此讲授,好像是没有完全贯彻教材体系,其实这种思路是更好地贯彻了教材,正所谓殊途同归。这样讲授更有利于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要求,有助于完成法制教育的目标。而且,如此选取内容有利于满足90后大学生的心理要求,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爱学,至少成功了一半,为我们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开了好头。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法制教育 教育活动

法制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的一个基础点,强化职业学校法制教育,提高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实效性,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状况令人担忧,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难相适应。本人就职业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进行以下探讨。

一、目前职业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职业学校缺乏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重视不够,职业学校法制教育没有明确的定位,没有把法制教育当作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法制教育缺乏领导组织机构,缺乏长远规划和近期具体目标、计划安排,没有深入到课堂中,法制教育仅仅流于形式,一学期集中搞一次法制报告会,就等于完成了法制教育。

第二,把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教学。主要以法律的具体规定为主要教育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知法”这一层次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学生觉得法律知识枯燥乏味,一讲法制教育就讲犯罪和刑法。令学生误以为法就是刑法,到头来培养的仍是“法即刑”的传统法制观念者,学生存在只要不犯罪,法就与我无关的错误心态。另一方面,学生知道了有关的法律知识,却不清楚如何去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仿佛法律与他们的现实生活不相关。

第三,单调的法制教育方法形式。职业学校的法制教育仅限于校园之中,经常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很少有学校能把学生带出去学习,也很少邀请社会其他成员参加,缺乏直观的教育。法制教育纯粹是为学而学,造成学校的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使法制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不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

二、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几点建议

第一,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让法制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学科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当中,而不是仅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内容。使法制教育在学年编制、课时分配、学周安排和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加以明确,使学生能够接受到系统的法制教育。

其次,应该编写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律教材,根据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育的特点、认知和接受能力,使职业学校学生能系统化、持续化接受法制教育。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如《法律与生活》等法制手册,使学生通过鲜活的实例明白法律的规定,随时随地学习法律,逐步形成法律习惯,树立法律意识等等。

第二,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学生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敬畏法律的习惯,自觉树立法律权威。

首先,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实行依法治校,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按章办事,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求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外还需要政法、综治等部门和家长的配合,加强未成年人校外的法制教育,同时应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让法制课仅仅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旁听各类案件的审理,让他们切身感受违法与制裁、犯罪与刑罚的必然联系;开辟校园普法宣传栏,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参观法制图片展览,营造一个浓厚的法制氛围。又如帮助学生建立学生法律协会,使学生就自身的学习、生活等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进行生动形象的法制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法律与我们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相伴。

再有,把学校法制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比如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也可以在法官和检察官的协助指导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第三,优化师资队伍,配备具有法律知识的教师从事青少年法制教育。

第5篇

关键字:书法教学 中学 素质教育 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亲自动手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而在中学的书法教学中因缺少专业的指导教师和适当的教材,导致了中学书法教学的滞后,当然,中学生的书法水平也愈来愈差。为了使中学的书法教学水平得到加强,使中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内容,处理好中学生书法教育和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以下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 以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中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导我们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当我们对某项活动或某件事情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就会非常的投入,并且印象深刻。因此,兴趣的稳定性、广阔性、倾向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就以及他的发展方向。

由此可知,人的兴趣是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能产生巨大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发展书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提高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写、想学的强烈愿望,让他们的求知欲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如果我们在推进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没有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便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他们的书法兴趣。

(二) 抛弃枯燥的教学方式,扩展书法教学新内容。如今,许多学校在书法教育方面内容枯燥,甚至部分老师把教学内容仅限于写字上,不过以写字为目的的教学只会产生尴尬的结果。那样既不能让学生喜欢书法课,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甚至还会对课堂产生厌恶、反感等不良情绪,并将我们洋溢民族文化的课程变得枯燥无味,这是中学生书法教学的悲哀。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扩展书法教育内容时,一方面要将书法教学中"情"的因素挖掘出来,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助于学习的环境,如,用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书法的教学中,要根据所教的不同内容,有目的地去选择音乐中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更有利于学习。

(三) 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不仅仅在于倾听书法小故事,兴趣才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最佳方法,但是,书法兴趣的真正建立必须以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如果连接受知识的量都没有达到,又谈何质的提高呢?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书法教学的所有环节,使课堂教学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也是重点。对书法教学的成绩评价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单凭分数和学习方法的优劣来作为评价成绩好坏的标准。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有些学生对楷书的理解能力强,而有些学生擅长的则是隶书。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去发现学生的不同接受力和爱好,再因势利导,对具有不同爱好的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分别对不同书体的影响效力、历史地位、成熟期和成长期进行介绍,再穿插讲述一些轶闻趣事来吸引学生。

二、 重要意义

(一)书法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宣传的载体。中国的书法艺术经历了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文明发展,它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是中华名族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中国的书法由于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具有无比崇高的国际地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书法作为一门实用的艺术也得到许多地区的推广,并作为高雅艺术进行推崇。随着孔子学校在世界各地兴办起来,更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巨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使他们由衷的热爱中华文明,并以作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而骄傲。

(二) 有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益于身心。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它的造型源于自然和生活,是客观形式和主观概括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具有客观形象之美,还具有直观形式之美。汉字的结构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中国书法之美更是不可言状。或精细,或沉厚,或雄强,或飘逸。观看汉字就如同观看了我国壮丽的山河,让人心旷神怡。不可否认,写字如绘画、作诗、弹琴一样,都能陶冶情操。好字还可供他人欣赏,亦怡然自乐。

(三) 努力做好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在书法教育中,可以举办书法的理论讲座,使学生了解、认识祖国灿烂的艺术价值和书法文化,欣赏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或讲解书法家的相关故事,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爱好;也可以举办书法竞赛、创办书法园地、开展书法讲评等活动,并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练字习惯,营造练字好风气。

三、 结语

勤奋出于兴趣,天才出于勤奋。在学生的书法教学过程中,必须让他们了解正确的学习步骤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抓好基本功的练习,并在循序渐进中发展壮大起来。我们还要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让综合素质型的教学取代技术性、工具性的教学;让创造型、主动型教学取代被动型、机械性教学;让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取代课堂单一教学,让书法教学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当然,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这些德育因素的挖掘,并将其进行恰当的渗透、融合,充分发挥中国书法艺术美育人的功效,就能使学生的德行与心智一同成长。这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则威.加强中学书法教学促进素质教育发展[J]

[2]简贞明.中学阶段书法教学的意义与实践[J]

第6篇

一、 授学生以渔,分类指导

预习是学生寻求知识的主动行为,教会学生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对学生做以下几点指导:

1.预习内容要具体,形式要多样且富有变化。如教学生预习《藤野先生》一课时,要指导学生口诵心思,圈点查问。一读,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二划,划出描写藤野先生的词语;三查,查字典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四想,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了藤野先生的什么特征;五问,在预习中把不能理解的问题写下来,准备课堂提问讨论。

2.预习时要把学习基础知识和理解课文、运用语言结合起来。字、词、句、段、篇等单项知识只是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教学生预习时,应注意加强基础综合练习,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活学活用,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如预习《论美》这一课,我们可以用导学案的形式提出自学提纲:a.说说文章论述了哪几种美?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b.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c.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用笔勾画出重点词句,使学生既能理解词义,又训练了思维,还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

3.根据三类课文的不同学习要求指导学生预习。语文新《课标》中对于讲读、略读和选读课文的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预习指导时,三类课文要有所区别。略读、选读课文的指导我们可以粗线条一些,进行一般性的预习即可,有时可以只引导学生对重点训练项目进行预习;而讲读课的预习指导,特别是重点部分应当细一些,应该要求学生全文预习,力求做到既有一般性的预习,又有难点和重点训练项目的预习,并把后者作为预习的重点。如预习《曹刿论战》这篇讲读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文,了解重点部分是“论战”,然后根据三个思考题所提示的内容,认真圈读相关的重点词语:①文章描写鲁庄公目的何在?②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③文章为什么把战争经过一笔带过?

4.及时评价预习作业。预习作业一定要认真检查,及时反馈。教师可以采取批改评分的方法,只要有点滴可取之处,就给予“优秀”,加以鼓励,并争取在正式教学之前把预习作业发给学生,便于交流。同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进行分类归纳,并在课堂上做不同的处理。如果它与学习重点、难点有关,就结合讲读课文检查评比;如果它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般性问题,就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给予解决;而那些与学习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机会交换意见。

二、教预习之法,细化雕琢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会读书”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这种能力如何获得、阅读习惯怎样培养,根本途径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常用的自读方法有:

1.查读法。把不会读、不能理解的词划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查出这些字词的意思,结合上下到基本理解和掌握。在预习课文时,首先要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勤查字典的习惯,看准每个字词,每个句子,每个标点,一点也不马虎。一边读,一边思考,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疑读法。“学贵有疑”,学生在自学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积极活动的结果。因此,在讲读课文时就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启发学生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和用词造句等方面提出问题。课前指导预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做好记号或记在笔记本上,并在上课前整理和分析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第7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中学英语教学 游戏教学

一、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仍然有着很深的语言学情结。虽然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英语教学环境与过去的单词语法教学方式有了很大进步,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更加注重孩子的生活应用。但作为一门外语,缺少必要的实践环境,学生没有地方也没有机会去实践自己的所学,那么学生提高英语的活学活用能力较低,以及学习英语的缺少兴趣。

相比于传统的枯燥的语法词句灌输,通过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其中,在实践中不仅复习了相关知识点,同时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并运用于合适的场合。可以说,在英语教学中合理的应用游戏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课堂活力,促进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能力。

二、游戏教学的意义

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加入合理合适的游戏环节,对于英语教学有着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1.激l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不够专注,不够集中精力。新颖的好玩的游戏可以让他们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和不断的巩固中逐渐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和爱好。

2.活跃课堂,巩固知识。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绪,能更集中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够加深他们对所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游戏目的和教学目的。

3.及时反馈。大多数的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临场的,指出其错误和不足,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发现,互相批评,互相监督,共同 进步。学生可以及时的发现和更正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这比课后布置作业来检查更具时效性和更为有用。

4.培养学生能力。游戏不单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教师设计的游戏一定是结合课堂所学,需要学生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游戏中成长的。学生参与游戏时,对于其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都是极大的提升。

三、游戏教学的方法

1.竞赛形式。每个人都有求胜心,求胜心会锻炼学生勇于接受挑战,而胜利的经验同样适用于在游戏之外的学习生活。游戏的胜利是每个人都有可能触摸到的,这对于求胜心强的中学生,会推动他们去展开思考,接受挑战,争取胜利。

2.猜谜类游戏。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由学生进行描述再猜的过程中,用所学的大小、颜色、种类的词语对物体进行描述,可以使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同时由于事物的未知会刺激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开动脑筋,尽量搜罗自己学过的知识,同时对于同类事物有更深厚的兴趣去了解,为进一步的学习兴趣打下基础。

3.故事歌曲类。学生都有一种展示欲望,而用自己熟悉的句法描述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会在大家的不同描述中去对比自己,弥补自己。有些不善表达的学生需要进行鼓励,只要敢于开口,就能对说过的东西记忆深刻。

四、对游戏教学的一些建议

游戏的设计既有章可循,也不能拘泥。合理的设计可以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的实现,可以使教学效果完美呈现,可以让学生收益良多,但不合理的、形式上的游戏不但不能达成目标,反而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对于游戏教学的一些把握,需要掌握一些原则。

1.做好组织工作。在设计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到在游戏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比如学生在接触新鲜游戏时过于激动,场面失控时,应给予适当的管控。

2.因材施教。各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对某个游戏有兴趣,也无法保证大家都怀有同样的热情参与,所以设计游戏时尽量多方位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

3.学以致用。游戏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的东西在实践中发挥出来。所以设计的游戏一定要有目的性,要结合以前的课程,以便让学生有素材和参考点,能在游戏中使用。游戏一定要有启发性,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的同时对学习能力进行提升,就需要在游戏中锻炼思维,发挥想象力,训练观察力,记忆力等综合能力。

4.形式多样,常玩常新。不同种类的游戏会训练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同时,类似的游戏常玩,学生会感到厌烦,不但起不到游戏的作用,反倒降低学生的参与乐趣,这样就需要设计者对游戏进行创新。

五、结语

英语学习在中国的大环境下,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启蒙阶段的中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更好的在以后的时间中保持学习的动机,在实际生活中不断验证,不断进步,才能真正让英语成为自己的一项技能,而不仅仅是反映在升学考试中的一纸分数。而培养乐趣的关键,就是在课堂中设置有趣的有效的游戏,改变英语的学习模式,让英语真正的得以应试和素质共存,成绩与能力齐飞!

参考文献:

[1]郭学浪.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2014(29).

第8篇

关键词: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高职法学教学;应用

一直以来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大家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则是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在实际高职教学中,以教为中心的讲解模式仍是目前教学中的主要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将教学内容详细的介绍给了学生,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并不那么强。且也只是被动型的进行老师所安排的抄、写、听学习任务,而这不仅没有给予学生思考与问题质疑的余地,并也没有给予问题反馈与矫正的机会,长次以往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并也容易培养出没有什么创新思维与积极思维的学生。因此,通过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转变为导学,进而还学生真正的主导地位,促使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并也可有效的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1.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职教育事业,为了求得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相关专家学者经过科学认知规律与教学理论,并参考国外职业教育的成功教学经验,提出了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想。与此同时,通告在高职法学教学中论证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教学方法,确定出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可有效的提高高职法学教学质量。因此,高职学校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努力构建适合高职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2.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学教学中的现实基础

因高职法学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质,若只对高职学生进行单一的法学内容知识讲解,而不懂得怎样的灵活运用,那么在学生毕业后就很难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并也无法使所学的知识内容得到灵活运用。因此,在高职法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解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就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下对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学教学中的现实基础进行探析,以便推进高职法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2.1培养技术性与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职业方向为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所以培养学生的成为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高职学校应重视培养将科学、设计等变成实际生产的的人才,并突出相关专业的职业特征进行教学。其次,随着当今法制社会建设的越来越全面,社会大众对法律的运用也越来多,所以在进行高职法学教学中,应最大程度的让学生掌握与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并保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活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法学理论知识,并也能强化高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2传统法学教学弊端

根据实践调查表明,在传统的高职法学教学模式中,大部分高职法学教师都是以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且很少出现具有创造性的讲解模式,而这一现象不仅使法学教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并也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进而很难使学生融入与参与到法学课堂教学中。其次,在传统的高职法学考核过程中,一般都是采用的书面考核方式,且考试的内容也都大多是一些法学书面理论知识,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案列讲解,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并也会降低高职法学教学效果[2]。

3.加强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3.1鼓励学生参与到法学课堂教学

在高职法学教学过程中,在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法学课堂教学中,使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也能使法学教学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但若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法学教学课堂时,其教师态度恶劣,这样不仅容易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并也会使学生产生害怕的情绪,进而没有勇气参与到法学教学中。因此,在鼓励高职学生参与法学教学时,教师应以真诚、愉悦、轻松、高兴的态度引导学生参与法学教学,并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其可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积极性与创造性思维。

3.2积极创新高职法学教学内容

由于高职法学教学本身性质就是属于较为严谨与枯燥的学科,所以很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起兴趣,但法学课程又是一项具有较强实践灵活应用的学科。因此,教师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时,应积极创新法学教学内容,并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行为,使学生以被动转为主动法学知识的学习观念,这样可有效的提起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锻炼高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3重视情境模式教学的应用

为了强化高职法学教学中学生参与式教学质量,那么注重情境模拟教学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在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通过找一些合适、经典的实际案列,并采用模拟的形式让学生掌握与了解相关知识。比如在进行法学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创造情境模式扮演法官,并结合情境需要选择由学生扮演的辩护律师,开展一系列的模拟案列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够将法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模拟案列中,使其提高学生实践灵活运用能力,并也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法学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法学学习质量与水平[3]。4.结语综上所述,在高职法学教学中应用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可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可强化高职学生实际运用能力,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高职教育学校应重视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以便使参与式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与应用。

作者:刘畅 单位: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保胜,李世萍.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139-142.

第9篇

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经常会出现下面的现象:注重情感的熏陶,却忽略了法制方面的引领。“以人为本”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倡并力求做到的,但也有很多人曲解了其含义,甚至有意无意地做了误导,可以设想:如果只注重情感因素,感情用事,不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学生的心态能健康吗?这个社会是健全的吗?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所以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我们所教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里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既学到了知识,又不走错路呢?我想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文教学担负着人文教育的功能,然而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的法制教育几乎呈空白状态。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目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语文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语文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5课《山雀》时,我用心地范读着课文,当大家听到课文中的小山雀正在专心地凿木头找虫子吃,而课文中的“我”却悄悄地走过去用手捂住了洞口,是不是要捉那只小山雀,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当读到最后原来是虚惊一场,是作者给小山雀开了一个玩笑。课文写到那两只小山雀美丽的外表,以及生动有趣的对话,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大家感受到小山雀的有趣、可爱、美丽、富有灵性。有的同学就问: “小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的我真的听懂小山雀的对话了吗?”当知道原来是作者在对小山雀进行观察时,是从小山雀的动作以及它的叫声中猜测出来的。大家更觉得小山雀的可爱来。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的景象与现实中不爱护动物的丑恶现象进行对比,让同学们想一想过去在电视里也曾经看过这样的记录片,说的是有的地方的人凭借卖我们国家的珍稀宝贵动物――熊猫皮,来发家致富。还有靠捕杀其他野生动物来谋求暴利――这些都严重的违反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最后都被绳之以法的事。通过这样的学习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对动物的保护。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如此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变得更加美丽。

此外,在学习《那树》时,我带领学生开展“我为‘老树’写诉状”的活动;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我组织学生召开辩论会“谁动了我的羚羊木雕”;震惊全国的“阜阳假奶粉”事件发生后,我要求学生举行“我为‘大头娃娃’做律师”的综合实践课……这一系列的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能够尽情地在法律的殿堂里呼吸文明的空气,在语文的世界里酣畅淋漓的遨游。

第10篇

7月4日,我们院全体干警来到市院听取全省检察机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宣讲团来齐作报告。三位同志的报告,紧密联系检察机关特点和检察工作实际,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重点围绕公平正义、执法为民和模范遵守检察职业道德等内容,集中宣讲了在践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实践中,如何认识和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部门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重要使命和根本保证等各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办案的统一,本部门队伍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入到各项业务工作中,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的干警只有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才能使宪法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维护人民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本部门要认真组织,联系工作实际,把法治理念教育与当前各部门的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与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活动推动工作更好开展。

第11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一、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教学现状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虽然从理论上讲在中学已经学习了大部分语法,近三千个单词和短语,进行了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能力的基础训练,但真正能够使用,掌握的词汇并不多。表达思想时,多数情况下会出现有关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式等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不仅口语不够流利或说不出,甚至个别学生写不出英语句子或写出的英文句子只是按汉语的词序用英语单词排列而成,没有丝毫英语基础。 

对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一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以英语为工具交流信息。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目标近乎一致,那就是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打好语言基本功,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优秀者继续努力获得四、六级证书。因此,此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要以打好语言基本功为主,在此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众口难调,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意义 

我国外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被教育界所认同并普遍采纳的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情景法、功能认知法、交际法、主题教学法、任务教学法、难题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法并不是相互独立、毫无关系的个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衬托的。主题决定说的内容,情景决定说的时间和地点,句型决定说话者的典型句式,交际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固守某一教学法,而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课程的不同阶段及教学目的,将各种教学法进行综合运用,这就要求我们使用多种教学手法。换句话说,教师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教学目的,将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教学手段。它的好处是教师不必受某一教学思想的局限,能以灵活的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还能更好地满足某一教学环节的实际需要。如语法翻译法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某一语言现象,情景法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形式,交际法能让学生开口讲。折中教学法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看似相互独立,但它依然强调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它企图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知识水平的同时,又培养一定的语言使用能力,以便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 

三、多种教学法的综合实践与应用 

外语教学过程可划分为感知理解、练习巩固、表达活用三个认知阶段。这一综合教学模式是按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教师讲授、学生实践、课堂巩固和总结)而设计的方式。结合平时的教学,及我所授的教材为例,对多种教学方法综和运用做了浅简的探究。 

1.解释本单元课题。可以采用听说法/视听法,介绍文章背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汇报,听众可做评议提问,由演讲者或教师做回答。教师对学生的演示做鼓励性的评论,指出并纠正学生在演示中出现的典型语言错误。 

2.学习生词。播放课本配套光盘生词学习部分,让学生一边听读单词发音,看英语释意、搭配关系和相关例句,同时教师对疑难之处进行补充说明。如果光靠教师用粉笔往黑板上抄写,则课堂容量大受影响。

3.精讲课文。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目的是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与词组在课文中的用法。 

(1)阅读文章。划分段落(有的学生划分段落较为细致,有的则粗略,但每当由争议颇大经过讨论达到基本共识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讲解全文。较为系统地将文中疑点突出讲解,对重点词和短语仔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出问题,进行启发式提问,设计的问题应体现出层次,简单的让基础差的回答,难度大的让好学生完成。把一些难句通过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的方式弄清楚,或直接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对其中故事情节较突出,结构较简单的段落,让学生讲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对课文的段落及整篇文章做出main idea和summary的练习,提高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概括能力。如时间充足,可根据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句型、词汇、短语编写出句子,让学生口头完成整个句子,或给出与课文有关的词语或句型再让学生造句,以求达到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双重培养目的。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交际教学法;英语口语教学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发展,英语口语显得尤为重要。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规定的高职高专教育(即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可见在英语教学方面,既要注意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又要坚持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

一 高职生英语口语的现状

高职生结构复杂,生源中有来自中专、职高和技校还有一部分来自高考分数不高的学生。高职学生经过了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词汇,语法知识也经过几轮的讲解基本能够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些都是对他们学习有益的一面。但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又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许多学生在英语口语上的“先天不足”,造成交际能力很差。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高职学生大部分存在着这种现象:不愿读英语也不愿说,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会读或者发音非常不标准,这些都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没有让学生真正把英语当做交流的工具,失去了实用性。

所以必须要让学生懂得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使用口语进行交际。语言最重要的功能是交际功能,交际法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掌握口语交际,实现他的实用性。

二 交际法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关系

交际英语教学是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它让学生在交际中使用语言、学习语言,也让学生在交际中体验自己的语言,然后在交际中改正,最后在交际中达到真正的准确。

交际教学法对高职教师的要求: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习,即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作为交际活动的参加者,交际法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也想学好,所以老师对学生应该耐心,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交际教学法是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以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相互依赖的方式学习。学生的解释、表达和争辩都被看作是合理的。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期望、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都会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影响与引导,也肯定会给别人产生影响。在交际教学法里,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

针对高职学生在课外很少使用外语,学生说外语的机会主要在课堂上,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针对实际情况。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用交际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老师应该恰当的选择合适、有效、有趣的活动和话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年龄、学习方法、智力、兴趣,选择适合高职生的活动和话题。这些活动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让学生参与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三 交际法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交际法英语教学能很好的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是实用并易操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适合交际口语教学的活动很多,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活动必须使学生在交际活动中获得交际能力。有些交际活动对高职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活动又太难,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达不到要求不能进行,根据高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语言水平,常用的适合课堂使用的交际活动有:

(一)呈现型活动

呈现活动是交际活动中最简单的活动,但是对一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一种能使意思明了的情景中让学生清楚而自然地说出新的语言,语言项目的呈现方式要随时间、场合、情景及授课内容的不同而变化,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悟出新语言材料的意义。

日常口语教学中常用的是看图呈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无意注意占很大的优势,对具体的、直观的、动态的实物易于引起注意。教师利用教学挂图、自制图片、简笔画、借助投影或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围绕图片叙述;看图对话;当解说员等,能呈现交际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创设情境活动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需在课内创造更多真实的生活情景,尤其高职学生口语能力,更要创设真实自然的社会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说英语的氛围。进而锻炼学生说的胆量和勇气,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所以,运用交际法进行英语口语教学,首先要努力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不仅要借助手式、动作、表情、实物、图设贴近教材内容的直观情景,而且要用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描述创设言语情景。其次,语言材料贴近人们实际生活,学生在学得过程中容易联系到自己的亲身经历,容易接受,觉得学得实用,这样他们才愿意学,能积极主动配合。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进行交际训练的一种主要方法,简单方便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是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的英语课堂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某个语言情景中的不同角色,并把在那一情景下可能发生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记忆力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欲,喜欢尝试着把学到的语言材料随时进行对话叙述和表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正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情景可以是书本上的对话内容,如:如何跟初次见面的朋友打招呼;如何介绍自己;如何询问飞机起飞情况;如何订购机票;如何向旅行社咨询;如何购买东西等。也可以是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如何面试求职;如何邀请别人就餐等等。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更好适应实际生活。学生可以扮演医生病人、老师学生、父母和孩子、客人主人等。在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个人表演、结对演出、小组讨论、群策群力等。扮演角色是现实生活的模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因此角色扮演是交际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现在课堂上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简单方便同时效果也不错。

(四)解决问题型活动

第13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04-01

经济、科技、社会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语言交流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正以炽热化的状态发展,并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也波及到幼儿阶段。

一 幼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幼儿园幼儿英语教师是以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两种途径产生,前者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跨行进入幼儿教育的行业,需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后者作为幼儿教师也要学习专业英语,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是一种较佳、有效、便捷的方式,但是在现行高职院校的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尽人意之处。

1.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材大篇幅地介绍幼儿英语教育的概述、幼儿英语学习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手段等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些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太多的兴趣,所以,学生应付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

2.有些程式化的教学方法

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紧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以汉语讲授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其间缺少生动形象的幼儿英语教学情境的展示和分析,以及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础之上的对幼儿实际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体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日后教学所需要的英语教学组织用语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涉及,或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学习处于应付考试,老师的教学流于程式化形式。

3.需要新颖的教学理念

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幼儿园,一直沿用以基于汉语的幼儿英语单词、简单的交际用语的教学模式和全英语式课堂教学,但课余没有英语环境用来巩固的课程教学模式,把英语作为学习的对象,借助母语或英语来教英语,费时多、收效少,并且对于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英语自信心的培养等方面都不占优势。英语浸入式是以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为中国的儿童学习英语另辟新径。幼儿英语浸入式其十一年的研究成果显示:英语浸入式是英语教学的革命性改革,早期浸入式是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的最佳模式。

英语浸入式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幼儿在园的全天或半天浸泡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教师以英语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工具。教师不仅用英语教英语,而且还用英语教授部分学科的课程。

二 幼儿英语教法课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需采取的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需要老师用全英语面对幼儿,并且组织幼儿日常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基础一般化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幼儿英语教法课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多提供口语听力练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进行儿童英语故事的讲述,讲故事的学生以全英语的语言进行讲述和组织,其过程使用图画、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故事结束后,通过问问题、故事重述及故事表演等形式使听故事的“孩子”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其过程中以幼儿教师和幼儿的身份进行实际的互动和体验、感受和体会也更深刻。

2.放手幼儿组织日常各类活动

在幼儿园,有早接幼儿入园、组织幼儿课内外活动、组织幼儿吃饭休息、各类游戏、组织幼儿离园等各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就此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着手点,一方面练习学生组织这些活动的英语口语,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中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用全英语的语言组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实际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和英语语言流畅自如表达的能力。

3.多鼓励英语浸入式教学试讲

在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具有较为丰富的组织教学的经验。首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对语音的标准程度、语调的自然性、语言的流畅性、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进行充分而严格的训练。其次,对于学生的英语教学教案的书写及对于教学环节和过程设计进行指导,使学生有用英语进行备课的习惯。再次,给学生机会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试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相互评价,谈论自己的体会,最后老师进行讲评,使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不容置疑,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培养出社会和幼儿所需要的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

第14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改革

一、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的影响

在我国,法学教育一直在努力的探索当中,渐渐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但无论过去亦或是现在,我国的法学教育都呈现一种专为应试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一群有着专业法律知识,却无法应对实际的新一代法律从业者。而法学教育在各个方面对于法律职业现状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法律职业学历现状来看,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第二,从法律职业的相关教育的现今状况来看,在长时间上来看我国的法学教育都存在着理论上与实践上相“断点”的状况,所以造就学生们一进入法律实践活动,就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很少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第三,从法律职业相关岗位现状来看,我国法学教育中法律学员对待法律职业是有所倾向的,具体倾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考取法学硕士学位在我国越来越受到法律学员的青睐,在2004年开始,我国招生学校由最初的8所渐渐发展到了39所,而这一步,也加速了我国法律硕士的相关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JM教育在专业学位系列教育中占有很大的比例,JM教育与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等构成了我国的专业学位系列的教育主体。我国律师行业从业人员的来源渠道很多,除了个人兴趣与爱好外,执业动机也有所侧重。此外,相比较于专职律师,兼职律师则较为单纯:只为增加收入,充实生活。最后,检察官在法律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干警编制紧缺;年龄结构老龄化;知识结构不合时;激励机制不健全;机构繁杂“长老”多;待遇较低挫热情;双重领导负担重;政治前途较暗淡等,噬需解决。

二、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法学教育的发展速度,还是法律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发展都十分稳定,但是,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很多方面上依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各大院校对于兴办法学教育的目标不是十分的明确。这种教育现象也造成了我国法律教育发展十分混乱的根本原因。我国各大院校对于通过设立法学院系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没有弄清楚。2.我国的法学在培育人才方面长期与法律职业所需求的人才不相称,这样就使得法律从业者水平并不够专业,这也是导致法学教育十分混乱的直接原因。3.我国政府没有在法律上设定一个统一的兴办法学教育机构的所需要基本资格的要求,从而造成我国法学教育在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参差不齐的局面。更多的是被作为了一种赚取利益的工具,从而造成了目前我国的法学院校水平极不统一、法律从业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的现状。除法学教育系统外,我国的法律职业在近些年亦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法律从业者在很长时间都被各界人士看成是政治干部,与政治上挂钩,使得我国的司法部门多年来与政治部门相混淆。2.法院作为司法部门,其司法活动在整体上比较倾向于行政活动。3.法院的法官与作为法律执行者的律师等整体素质较低,很多法官与律师都是后来转职的,这使得非专业化比较严重。4.法律“职业割据”明显。近几年,我国在法学教育中虽然推行了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也建立了较为专业的职业准入制度,但是,各个法律职业群体之间并没有形成相对良好的交流沟通的稳固机制。

三、我国法学教育及法律职业现状的反思

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日新月异发展的前提下,我国应更加注重法治的发展,只有社会和谐稳健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整体的发展,而注重法治的发展,则要处理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首先,应重视我国的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同时,我国也应注重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践知识的培养。设立一个专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课程,不仅仅是考学生出去实习来积攒经验。应在平常的时候就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案件审理、上诉、等一系列与法律职业有关的课程,并重视这样的课程。也可联系在职的法律从业人员,如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与之建立一种合作关系,比如学生去当助手,从而由其教导其相关知识等。

其次,我国应该加强有关于法律专业化的发展的力度与决心。目前各个职业之间还是缺少良性的交流机制,近几年的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下一代的法律从业员的素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上一代法律从业人员与下一代法律从业人员之间还是有一点断层。这要求我国积极改善我国各个法律职业之间的“职业割据”,促进我国各个法律职业之间的良流,化解大矛盾,解决小矛盾,在发展之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之中面对问题,在探讨之中解决问题。而法律上一代法律从业者与下一代法律从业者之间的断层则需要老一辈的法律从业人员督促、带领、教导下一代法律从业者,让下一代法律从业者快速的学会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与掌握更深层次的法律技能。

参考文献:

[1]孙晓楼著.《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15篇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化;改革对于不同普通法法系和民法法系国家、法律集团而言,法律职业具有不同的意义。从广义上来讲,法律职业由法官、律师、法学教授和检察官共同组成,而律师则是作为整个体系的核心因素存在。而从狭义上来将,法律职业仅仅指律师这一职业。而对于法律职业狭义的理解,使得其他法律工作者始终徘徊在法律职业的边缘,因此推进法律职业化就是将从事法律事务和法律工作的人群,根据其共同的特点和要求,来对法律职业进行规定。

法律职业是司法权技术性、独立性和专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以通晓法律技能和法律知识的职业,进行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而法律教育作为法律职业化的基础工程,能够让法律职业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并对法律做到全面并准确的把握,以此来保证法律的公正性和实用性。但法律教育在实践之中却与法律职业化的趋势产生了背离,这种现象使得我国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应当将法律职业化和法学教育进行整体研究,从而加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双层教育结构,并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加强法律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具备系统法律知识、稳固职业操守、扎实法律基础的法律人才。

一、法律职业化是法治实现的基础

法律职业者包括法律事务、法律审判和法律监督的工作者,其主体需要经过专业的法律专业知识培训,并具有扎实的法律技能以及稳固的职业操守。而根据法律职业化的主题所需要的共同特点及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法律职业结构的独立性

法律职业化将使得社会分工更为明确,从而造成职业专门化,这种职业垄断和法律的权威性具有联系。并且法律职业机构的独立性将表现在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审判机构的独立性之上,法律工作者在进行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行使时,不会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法律职业结构的独立性可以让律师凭借着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从而提高法律的公正性和适用性。

1.2法律职业的一体化和同体性

法律职业的一体化要求法律职业形成同质的价值集团,并且具备一支的培养路径,接受统一的国家法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从而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思维模式和共同法律语言的职业共同体或职业法律集团。而法律职业的同体性则是根据法律主体对法律公正价值的共同追求,从而使得法律职业主体的法律知识具有一致性。法律职业的一体化和同体性,将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对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加强对法律全面和准确的把握。

1.3法律职业伦理的优越性

法律职业是将追求正义和公平这一伦理价值作为最高目标,因此法律职业化将推进法律工作者对法律公平性和争议性的实现,从而加强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分,法律职业的伦理性是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向比较的重要标志,也是法律职业对法律的公正进行不断寻求的动力源泉。

二、法学教育能有效的培养法律人才

根据发达国家的法律职业化进程,可以看出,成熟的法学教育能够有效的加强法律职业化的开展,而目前的法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2.1大陆法系教育模式

大陆法系教育模式具有鲜明的理论学术教育特点,其法学院系的课程虽然以法律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但会加入大量人文学科的课程。并且法律专业课程也大都是进行抽象的理论臭手,而大陆法系教育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提供理论基础和法律科学研究,并不包括对法律职业的训练,学生在法律职业方面的训练应当在社会之中去进行。因此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教育大都较为注重抽象的原理和概念。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够节省时间,让法律原理和概念进行单独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准确的洞察力,并且通过广泛的相互联系,还能够让学生对法律状态进行了解,从而使用逻辑对法律进行测定。

2.2普通法系教育模式

普通法系教育模式主要是受到实用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主要强调学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就进行相应的法律职业训练,并对法律职业相关的伦理和技能进行培养。普通法系教育模式也主要将教学阶段分为两种分别是理论学习阶段和职业学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通过问答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理论和知识,从而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积极思维进行促进,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技巧。而职业学习阶段则是让具有相应学位资格的学生进入专门的法律学院进行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而培训课程将和学生的律师职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将具有实习律师资格,这时实习律师将进入到律师事务所,由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进行指导,在指导期结束之后实习生可称为事务律师,进行律师工作。

随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同质化趋势加强,这两种法学教育模式也将出现相应的交叉和融合,法律职业的培养都是由学科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这三个阶段共同组成的,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二元教育模式能够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以及大学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培训教育的统一。

三、法学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应当立足于法律职业化现状,充分的明确教育目标,使得法学教育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更加倾向于法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并加强边缘化法律职业者的培养,加强法律知识,并对传统法学教育模式进行相应变革,通过以法律职业化作为导向,完善法律教育,从而对二元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构建,优化我国的法律职业培训教育。让法学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并重视法学知识的系统性,使其成为法律职业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法律职业化的背景之下,高校应当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法律个案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同质性的法律思维,并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而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法学教育需要具备足够的自足性,充分的在其他学科之中汲取知识并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对法律职业者人文素养的丰富,强化法律职业者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磊.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13(01):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