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第1篇

不久前,有人预言心理疾病将是21世纪之患,有关调查表明,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比例也相当高。1998年天津师大教育学院对1782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平均为35.31%,有明显问题的比例为16.72%。而笔者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

2、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3、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1)自私狭隘型,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解脱,甚至耿耿于怀;(2)自大自负型,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3)自卑怯懦型,这类人较为孤僻,不合群,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1)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一些学生情感上有了纠葛,情绪变得不安和烦躁,有时感到孤独、忧虑和苦闷,抑称为青春烦恼;(2)从某个时候起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意志,打不起精神听课,称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期幻想与所谓的“早恋”的问题等。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二、对症下药,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伏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一,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为了什么”、“磨砺坚强的意志”等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制定了不良学习习惯治疗卡,制定了系列监督机制,并配合“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二、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点,我又先后开展了“九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让每个学生共同创作班歌,唱班歌,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开始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式较强的凝聚力。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个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

笔者在开学伊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的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

笔者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要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量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

第2篇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环境

我们说人的生命除了一个躯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一个植物人虽然躯壳仍在,但大脑和神经系统停止了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说,心理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按素质说,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它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并能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质则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难以构建,构建了也难发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之一,它与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紧密相联系,不能分割,但又各有各的自身规律。

随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开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情绪、行为、个性以及与异往等方面作了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学校应与家长、社会一道共同努力等方面下功夫。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收获、遐想和迷惘的梦幻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正处于这一美好而关键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致这一时期成为“危险期”,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潜心研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一。

首先,我们要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还要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其次,我们要建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力求做到早预防和早纠正。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下,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思想活跃,经常产生思想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表面看来难以预测,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班主任就要做到腿勤、眼勤、口勤、脑勤,多观察,多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

在学校范围内,除去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育功能外,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以及每周厉行的班会也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交往问题等等问题,都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此外,其他课程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机会和任务进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全校范围内的教育也是不容小视的。专家学者的讲座,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都是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机会。

另外,我们要注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行为咨询方法的先驱者克罗姆布鲁兹指出“咨询的中心目标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当事人解决他之所以来寻求帮助的那些问题。”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第3篇

一、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形势喜人。从2005年起,高职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数、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急剧上升,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也日益增多。这表明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如下不利因素的影响:

1、学科因素。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其大多数理论主要借鉴的是从美国高校引进的心理辅导初期的矫正模式,多停留在行为研究与心理分析的表面。至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工作更显不足,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对学生进行生理健康教育、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简单地看做是“后进学生”和“问题学生”而不是全体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政治理论教育的现象。

2、协调因素。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做好的问题,它需要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良性的社会竞争与投入,良好的家庭引导与配合,正确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三者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稳步前进的砝码。遗憾的是,目前学校、社会、家庭缺乏统一行动,没有很好地协调,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单打一的状况,很难顺利地开展下去。

3、师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师资来源于普通教师队伍,以普通教师兼职为主,由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等方面的力量构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上明显好于经济落后地区,区域间差异较大。就上海和广州而言,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和讲座,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站。而江西省和湖南省的大多数高职院校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但开课率较低,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较差,投入较少,形式单一,方法传统。在同一区域里也存在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院校重视,有的院校忽视;公办高职院校较民办院校要好,示范性高职院校较其他院校要好。

4、教学因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使高职生能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但这种纯理论的讲授往往是枯燥的、单调的、乏味的,大多数学生对这样的纯理论教授根本不感兴趣,很难说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作为高职心理教育的研究应该探寻更多灵活的、生动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过于单一。不少高职院校都将心理健康教育单纯地理解为心理问题教育,这是不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方法,还应该涉及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相关内容。

5、经费因素。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国家要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不能低于人均10元,但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达不到平均水平。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上来说,心理咨询需要相应的时间、空间、材料和人员,即必要的软件和硬件措施,都依赖于教育经费的投入。

二、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1、要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国家要成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各高职院校的工作,并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心理健康理论。要组织和鼓励开展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要克服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主体分散、教材编写各自为政的局面,全面规划和领导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院校评估体系,并不定时地抽查执行情况,以保证国家的政策能落到实处。各高职院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要由院长牵头成立专门的教研室,建立心理咨询室。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要在财务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要在院校内部形成多级预防体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普查、抽查、排查;要多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辅导员或班主任主导、教师辅助、教辅干预、班团干部协调的严密的学校危机管理机制。

2、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首先要改变一个观念: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的单方面行为,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努力就能做到的,这一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其次,要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克服脑海中存在着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第三,要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第四,学生家长与学校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形成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3、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首先,高职院校要强化硬件建设,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要建立符合国家标准、功能齐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其次,要重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资队伍的专业性。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按在校学生的3000-5000:1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教师。

4、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课堂教学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多数是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为主,在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我们要探寻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在形式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座谈会、“心灵鸡汤”校园栏目、社团活动、班级户外活动、校园竞技活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知识抢答赛、心理电影赏析、相关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等,来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强化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在内容上,我们要尽力选择那些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喜闻乐见的事例或者案件、影片等,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

5、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投入

第4篇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第5篇

近年来,关于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广为关注与探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和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发表真知灼见,但大部分研究都把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很多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笔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很多案例,如有的学生被认为品行良好,但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最终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有的学生虽然心理素质好,但在日常生活中却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左膀右臂,少了一条,人就会失去平衡。鉴于此,本论文在实践中探讨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途径,为高中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思路,提高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理论源泉

中学生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尽管它们同属于大德育(广义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各自有着自己的独立性,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们在内容、方式方法、出发点、直接目标、角色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但二者都属于育人的工作,在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即塑造一个完整的人。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即在“以德育德”“以心育心”的同时,注意“以心育德”和“以德养心”,为新时期我国的道德教育注入新的“源头活水”。

二、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实践探索

1.聚焦内容创新的切入点:主题呈现。要使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实践中有机结合,各学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在最佳结合点上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如责任教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任务,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讲,责任教育是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促进的结合点。可以提出分阶段的研究主题,建立并落实研究制度。

2.回应活动创新的融合点:载体搭建。学校的各项活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实践过程中,具体的活动有5种。①军训。通过队列训练既练“形”,更练“神”。体魄更强健,意志更顽强。军训虽然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却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活动。军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②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实践能力。③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却在无形中贯穿了心理健康教育,使同学们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放松和分享。④社团建设。社团活动对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团活动中逐步锻炼出来的自主管理也为学生的阳光人格奠定了有益的基础。自主管理、自觉参与又反过来推动着社团发展,滋润着学生身心健康成长。⑤走进社区。如走进敬老院,学生每次从敬老院回来,感触都很深刻,他们明白该如何与老人相处,也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和家人之间的这份亲情,这是很好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3.凸显课程创新的活化点:学科渗透。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主要是积极推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将知识的传授融进人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中,更多的是要在欣赏课中去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情感熏陶,让欣赏课贴近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突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在美术中,抽象的审美对象形与色的真、善、美与情感、道德品质的真善美相一致。

4.强化方法创新的突破点:多样互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主要有:倾听、自由讨论、鼓励,会谈、心理测量、角色扮演法、行为矫正法和沟通分析,等等。这些方法注重宣泄和暗示,具有个别性、保密性等特点。道德教育可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使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道德教育的实践锻炼也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实现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互通,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可以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作用,提高教育效果。

三、展望

心理健康理念的倡导在现实、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是必须和可行的。针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笔者认为是两者交集中的融合,而非两者是完全的合一。他们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是无法替代任何一方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必须避免道德教育问题心育化、心育问题道德教育化,否则会得不偿失。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永恒课题,我们将沿着德心结合的方向继续探索,紧跟时代脉搏,将此精神传承与发扬。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批准号为:C-a/2011/02/05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思考 建议

笔者所在的中职学院,学生基本上以初中毕业生(中技班、直升高技班、预备技师班)为主,外加部分高中毕业生(或肄业生)和职高毕业生(双高班、预备技师班)。学生素质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三四年级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被老师视为另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束手无策,尤其是那些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与升学率、就业率无关,看起来也和我们提了许多年的素质教育关系不大,自然就不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家长们所重视。由此导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个个看起来阳光帅气的孩子,其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变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专门在课堂上寻衅滋事,同学之间稍有言语不合就拳脚相向,甚至用武力解决。在学习上,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十分抵触学校教师的教育;面对种种社会不公现象,表现得极为偏激等,这些现象不胜枚举。这就是目前中职院校心理教育所面临的现状,即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在学生身上多有体现。

所以,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具体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因此,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要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虽然笔者所在学院早已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但还是鲜有学生问津。也许学生们都认为自己没什么心理问题,或者没有必要去咨询。这就直接造成了学管教师焦头烂额、学管主任愁眉不展,甚至任课老师无法正常开展教学的现状。

针对这些情况,紧密结合笔者所在学院学生管理和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认识

目前,职业院校迫切需要开设一门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前几个学期,笔者所在学院就已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健康课,但没能取得太大的实际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心理健康课作为一门考查课,基本是讲课时教师介绍几个案例,考查时划几道重点题,最后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就微乎其微了。其次,教学组织形式已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对象,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普遍认为课本上所学知识和自己将来的就业没有多大关系,还不如学点专业课对将来的工作帮助更大些。最后,很难通过开设一门课程在短时间内就取得明显的效果,这也是导致大家不重视心理健康课的主要原因。

因此,如何尽快提高大家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中,而不是把这项工作仅仅视为心理辅导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普及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从而保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教育和指导。

鉴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原因,必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员重视、齐抓共管的局面。心理教育、心理疏导要贯穿于每天的学习生活、甚至每堂课中,这就对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心理素养,有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对已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还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

为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必要对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培训,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可能,而不再是一句口号。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缺口大,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有必要引进专业的心理学从业人员,通过对教师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心理学素质,达到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效果。

专业心理从业人员不仅可以对系统化的教学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这一点正是目前教学最紧缺的。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从源头着手,领导层面真正重视,现行体制加以改变才行。目前,职业院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远比专业课教师更为稀缺,这一点有目共睹。

四、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课程建设及时跟进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发挥的主渠道作用有限,课程建设没能及时、有效地跟进。

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单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各部门齐抓共管,做到时时讲、处处抓,引导学生向阳光、开朗、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除了上课,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言传身教甚至会影响到一个班的班风。因此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育的内容加以强化,改变“到职业学校学习就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将来到社会上能混碗饭吃”的观点,明确职业院校同样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技之长,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即使拥有再广博的专业知识,也不会走得长远。

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量化和评估体系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量化体系和评估体系还很不完善,工作渠道需进一步拓宽。

为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量化,把最终要实现的大目标进行足够的细化、量化,增强工作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对已经量化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评估,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提高教师素质,扩大工作渠道

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投入,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大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渠道。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学校乃至其主管部门都有必要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从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素质入手,不放弃、不妥协、不气馁,把每一项工作都按照量化细则落到实处,做到每项工作都有章可依、有法可循,从学校层面尽可能地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渠道。

七、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师扮演适当的角色

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在课堂内外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教师要扮演心理教育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

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不仅是班主任和每一位任课老师的事,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做实这项工作。例如,有的学生从垃圾桶旁边经过非要踹两脚不可,漂亮的不锈钢栏杆无缘无故被人掰断两根,造型可爱的路灯灯泡时常不见了……这时,如果教师能及时制止并正确引导,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7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4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压力使人们感觉喘不过气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健康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青少年是未来发展的栋梁,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为了根据科学的方法与理论,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消除负面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地发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高中德育教育c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在于:德育教育是以理论为基础,注重以社会共同认可的品德和方式为标准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感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学生自身心理状态进行评测,同时对学生进行情绪的诱导与宣泄。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处于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人才的全面性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社会最需要的便是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当企业在选择员工时,不仅仅会看工作技术或者学历高低,还会对员工的三观和心理素质进行鉴定。将高中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相融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此同时健全学生的心理精神发展。作为一个有着正确三观与健全心理的优秀人才,才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

2. 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相应的区别,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侧重于教授,这种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主要以科学的引导方式来进行诱导发泄的,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也是顺应德育教育的现状。

三、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 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主体便是教师,教师承担着对学生培养及塑造的重要任务,学校的教育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对学生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有正确的三观与健全的心理。

班主任是在校园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岗位,目前专业的心理教师资源严重匮乏,很多学校将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者与心理健康教育者。学生绝大多是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班主任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相关,是学生良好品德与健全心理的关键教育者。因此,学校应帮助班主任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提高教育学、心理学的素质。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掌握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正确的诱导方式,并将这种教育方式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主题文化精神的重要反映,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身校园环境,积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3. 建立心理咨询室

因心理教育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许多学校都是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担任德育心理教育师的情况。这种情况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当学生需要情绪疏导时,只能去办公室寻找教师,办公室除教师外还有学生来访,很多学生因为这种情况而不愿意去进行疏导。因此,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能帮助学生心理品德的发展,也是实现德育心理疏导的有效场所。高中生处于青春后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与对未来的迷茫。此阶段要求充分发挥心理教师与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讲座活动,给学生积极的引导。同时,因为有了专门的环境,需要单独沟通的学生也有了隐秘和放松的地方来发泄自己心中的困惑。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孩提时代还未接受教育时,受到的教育是来自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个体性格、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别。家庭教育主要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相处的作用,如:家长的言传身教,这种方式就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感染;而家庭成员的亲情感化会对学生的心理情感进行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家长提升素质,如:教师进行学生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传达培养良好心理品德的观念;教师与家长电话互访,进行问题交流;学校组织年级家长会,将同年级的学生家长组织在一起进行心理品德的讲座;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活动并与家长进行交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园的各种情况,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四、结语

第8篇

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将心理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教师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做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同属于教育,但两者截然不同,前者强调的是服务于当事人,即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让他们独立作出各种判断和选择;后者强调的是塑造当事人,即采用外部宣传教育的引导来实现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批评表扬、实际锻炼。两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

我校心理室和德育处、全体班主任加强沟通,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新模式从理论探讨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我校学生心理特点,形成了一项心理预警与教育干预相结合的制度,即每月制作一期“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材料,预测当月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下发给每一位班主任,指导班主任更好地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许多来我校参观的校长、教师等曾提出想要这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资料,感觉很实用,所以,我特意将这一制度的形成缘由、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具体方案等整理出来,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和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现今许多大中专学校都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援助,这与“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有什么不同?

1.性质不同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校园生活范围内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自然危害、社会恶性犯罪、暴力冲突伤害、自虐自残等)引起的心理危机,所以,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包括预警—应急—维护三个系统,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评估、早治疗,更倾向于心理治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针对的是学生普遍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业压力、亲子矛盾、青春期交往等,包括预警—干预两个系统,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预防,更侧重于心理教育及发展的功效。

2.面对人群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主要针对的是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以及他们的亲属。“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针对的是绝大部分在成长中可能出现发展性问题的学生,受众面较前者更广。

3.实施者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的实施者主要是学校管理者、心理教师、相关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公安、律师、火警等)和社区工作者,他们分辨并发现可能出现的冲突性、危害性的危机事件及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尽可能给予及时的疏导和监控。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德育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是心理室根据学生当月的心理特点,提前发出预警,班主任据此细致观察学生心理动态,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行为作出早期预测和干预,防患于未然。

二、具体过程

1.心理委员观察收集心理动态

心理委员又名心理联络员,主要职责是帮助心理教师与班级学生进行联络,将班级学生的状况或变化及时反映给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每个月末,心理委员将本月大部分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结合同学们的想法及自己的建议,分别记录到《心理委员观察记录表》“我看到的事例”“我调查到的”和“我的建议”上。然后,心理教师对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与汇总,整理出当月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制作当月“学生心理动态图”,并从学生的视角进一步解读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帮助班主任、科任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态。

以初一年级为例,寒假开学后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开学初的不适应,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上课说话、抄作业、补作业、带违禁物品、看课外书、随手扔垃圾等。针对此现象,心理委员的解读是:刚进入新学期,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浮躁期”,留恋寒假,未进入学习状态,贪玩、思想懒惰、不耐烦等,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学第三个星期。

2.心理室结合学情发出心理预警

在每月学生心理动态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教学规律,心理室在每月初的班主任例会上发放当月的心理预警,以十二月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十二月前两周是学习情绪的虚脱期,学生从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又回到了平静的知识接收情境中,此时的学生身心疲惫,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勤教学,也容易感到疲惫。但这个时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实施目标导向的黄金阶段,如果能在此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正确导向,教育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后两周是学习情绪分化期,在新的章节教学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单元测验,面对考试成绩,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始表现出学习兴趣的转移或学习成绩的分化……

经过一年探索,我们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按月的以学习心理为核心的“心理预警·教育干育”制度(见下表)。

3.指导班主任开展教育干预

针对每月心理预警反映的情况,心理室、德育处从学法教育、班风班纪教育、心理班会等方面分别提出教育干预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班主任可结合本班特点,开展心理班会及其他活动。仍以十二月“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面对第13~14周学生学习情绪虚脱期,班主任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有:(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学习引导,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学法教育。可以请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交流学习方法,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查漏补缺。(2)抓好班级常规建设,发动班干部力量,注重点面结合,设立帮扶对象,用班级行为来规范和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及学习竞争意识。(3)组织以激发学习动力为主题的心理班会,引导学生告别陋习,抓住时机,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4)多组织体育活动或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针对第15~16周的学习情绪分化期,干预措施有:(1)不断监督学生个人计划的执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量、试题的难度等方面提出不同要求。(2)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变换复习方式和复习内容,避免因重复性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3)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4)组织心理班会“我为什么要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目的,帮他们认识学习、文化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恢复正常的学习心态。(5)多与家长联系交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以减少学生消极心态的出现。

在开展教育干预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室,心理室据此组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有的年轻教师说:“每月收到一份预警材料,感觉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教育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心里更有谱了!”老教师也反映,“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一步理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将平时的教育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学生心理;沟通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等等,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心理反映,往往是不易觉察的,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常常就出现:厌学贪玩,好斗生非;不讲诚信,说谎作假;好逸恶劳,浪费无度;不爱公物,是非不分;心胸狭窄,不够谦让等现象。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心理教育功能的确实。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疏导学生心理必须有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校环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令学生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首先要有一个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一角放几盆花草,让学生赶到舒心怡神;教室的环境布置要注意色彩与内容的相互搭配;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老师要精心组织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在课外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学习情况,采取差异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互助小组,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兴趣、心理、情感等,让大家共同讨论,提出自己的解释。另外,建立优生和后进生“一帮一”的学习组织活动,老师鼓励督促,推动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

(二)拥有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品质兴趣的重要的场所。人是大自然中唯一懂得暗示的动物,孩子又最善于仿效,所以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暗示的意义具有强大的干扰力。不良和错误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些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概不知,对孩子的优良表现从来不闻不问,但对待孩子的错误,却非常在意,殴打起孩子毫不含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暴躁,对学习兴趣不高,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所以,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会、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让家长明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方面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全面、长效的过程,效力有时候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大多数家长都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普遍思想开拓,接受信息快捷,他们更善于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只要学校引导,教师引导,家长一般都会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

要让家长树立一个教育信念:呵护孩子的心灵,培育孩子心灵的成长比读书考试更重要。老师要主动积极的联系家长,相互密切配合,做好训诫与勉励双管齐下的教育,不能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在家里又受到家长变本加厉的批评,伤害孩子的心灵,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批评后,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化解心理的忧虑,分析老师批评的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缺点,乐观面对老师的批评,让他们觉得家庭是温暖的,父母的怀抱是温馨的。老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批评与鼓励宽容的尺度,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过分宽容。健康阳光乐观的性格不可能在训斥与溺爱中形成,适度的批评和表扬比严厉的处罚或物质的奖励更能有效促成孩子优良品性的形成,表扬孩子与约束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批评与鼓励并行是奠定孩子愉悦人生的基础。

2.家长必须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

家长要以平等和关爱的姿态和孩子对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要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疏导。特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和孩子多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家长不能以任何理由忽略孩子的存在,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和孩子感情、思想的交流,尤其父亲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和孩子一起游乐,一起学习,一起散步锻炼,关心他们的关注的问题,及时引导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正确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人都是社会的个体,在引导孩子接近自然陶冶淳朴性情,关爱自然生态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与合作协作的意识,比如夏令营,比如社区公益活动,比如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等,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培养孩子的健康完善的人格。

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楷模形象?

小学生最善于模仿,善于崇拜,在他们心灵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大的,在他们看来老师是慈爱、知识、公信、道德的代言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社会的最高标准,是他们仿效学习的楷模。小学生会在某些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被“洗脑”。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要亲切、自然,可以批评,但不能辱骂;行为要热情大方,经常关爱帮助学生,不体罚学生,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一)对待学生要真诚平等

一切伤害莫过于心灵伤害,尤其老师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一旦学生的心理上经常受到老师或同学的伤害,他们就容易走向极端,会变得冷漠孤僻偏执,处理关系容易冲动,偏离理性轨道,容易产生攻击性、报复性、破坏性等,以此发泄心理受到伤害的不满。为了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要以平等真诚的姿态对待学生的失误,尽量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深思,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仔细观察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在沟通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基石。

(二)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对学生来说,嫉妒心理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同班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嫉妒引起的。例如:别人的分数高了,就说提前知道答案,或者老师提前辅导过等,这就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大家都想躲开他,不愿与他交往,逐渐被孤立。又如因嫉妒他人成绩而“打小报告”,散布谣言,从而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人际关系氛围不好,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班上打架斗殴,沦落为问题生等。因此,教师要及时适时地帮助他们。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教育学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转移学生的嫉妒心理。小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出现学习差距引起的,如果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差距产生原因,发掘弥补差距的动力,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努力的精神,每个阶段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不断奋进,随着学习进步,嫉妒心理也会慢慢弱化,逐渐消失。

(三)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者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能够从多方面去把握学生,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对“管不了的学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惩罚批评容易使人产生人格、自尊受到损害的自觉心理,为了获取人格的尊重,人们常常会采取对抗的方式反对处罚批评。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成捣乱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老师过度处罚批评,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造成的。所以,老师对待“管不了的学生”应该首先要从尊重他们人格的角度入手,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创造适宜其展示自我优点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对他寄予的厚望,体会成功的幸福,促进其进步。

2.采取多元的教育方式。

对于上课学习不投入,爱做小动作甚至打架爆粗的学生,教师一味采取批评的方式有时候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如果面对学生不同的问题教育的方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老师不妨根据他的情况,找出深层原因,分析原因,从尊重关心的角度,从帮助寻找学习策略的角度入手,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不断的给予正面的激励,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使他提高学习热情,树立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慢慢树立自己是个成功者的意识,这样慢慢会步入学习的正轨。

3.要学会保护学生隐私。

第10篇

【关键词】医学 教育 心理健康

一、医学教育的概述

1.医学教育的总体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医学教育面临着人才竞争和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问题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双重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要更加注重人才素质的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和发展及其在医学领域中的不断渗透,目前我国的医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随着基础医学在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深入发展,生物学已经从以前的分子水平发展到了量子水平,同时用分子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说明了人体结构及其功能,并仔细阐明了有关疾病的机制和疗效。(2)预防医学在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引导下,研发出了一种新且高效安全的预防药物和疫苗。(3)很多的临床医学开始应用一些高科技成果,更新和发展各种诊断、检测、治疗手段和设备,使医学逐渐走向了综合化、多元化和整体化。

2.医学教育的发展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应紧跟医学的发展,树立相应的发展观,特别要注意的是创造性思维的教育,这对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相关内容,从科学技术方法的角度来认识医学创新中的想象和灵感,同时教师还应做好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探究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医学教育的平衡观。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为目标,重视的是医学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导致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成为重专业知识、身体建设、专业建设,轻社会知识、心理素质、个性发展,长期下来造成医学教育模式都处于一种比较单一的状态。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医学教育应该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其医学课程应该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培养新时代的新型医学人才,推动医学教育的平衡发展。

二、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1.心理健康教育和医学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大、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以及工作节奏的加速等因素造成了人们的心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也致使医学心理健康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医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医学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其能够克服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推动医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医学心理教育的主要方法。(1)系统的学习医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提高心理素质与心理理论知识相结合的,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变化规律,学习相关的心理保健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医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教师必须要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一些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心理理论知识、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相关途径等,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从而提高其适应力和心理素质。(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并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实施情感教育,深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比如在进行护理科目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其自身的的演示,在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中,尽量做到准确、规范和语言清晰,同时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医学教育中去,加强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技能和沟通知识,并且能在实际临床中自觉地运用。(3)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仅是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通过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采取电话咨询、网络咨询或者个别咨询等形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4)医学生面对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较大等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定点联系,通过语言的交流或者谈心的方式,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情况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防范于未然,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确保其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各种压力,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蕾,赵旭东,姚玉红等.构建医学生全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01).

第11篇

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理论水平较低,理论指导实践不力,师资不足,专业人才发展较慢等。为

了加快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各种类型

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提出,"每一个地区乃至每一所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渗透发展,开发适合具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就显得日益重要,心理健

康教育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环境

我们说人的生命除了一个躯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理。一个植物人虽然躯壳仍在,但大脑和神经系统

停止了活动,生命的本质就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意义,由此说,心理和身体是生命的基础。按素质说

,身心素质是基本素质,所有其它的素质,如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都要构建在身心素质之上。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得以构建,并能充分发挥,不良的心理素

质则使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难以构建,构建了也难发发挥。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

德育目标内容之一,它与政治、思想、道德内容紧密相联系,不能分割,但又各有各的自身规律。

随着中学生越来越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如何开展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便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

情绪、行为、个性以及与异往等方面作了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只

针对"心理有病"的人,也不仅仅等于是心理咨询、开设心理课或者德育教育中的一个方面,而是这些方

面的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中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培养中学

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学校应与家长、

社会一道共同努力等方面下功夫。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收获、遐想和迷惘的梦幻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正处于这

一美好而关键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致这一时期成为"危险期",使中学生的青春期心

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潜心研究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探索有效的心理

健康教育途径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之一。

首先,我们要努力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

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

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

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

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还要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

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

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

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

其次,我们要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力求做到早预防和早纠正。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社会生活环境、家庭影响下,生理、心理趋于成熟,思想活跃,经常产生思想矛

盾,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表面看来难以预测,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班主任就要做到腿勤

、眼勤、口勤、脑勤,多观察,多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患于未然。

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

,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

有特殊的重要位置。高中阶段学生正处在青年初期,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充满生机具有向上发展趋势

的时期。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

比较小学生来说,中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主观性显露得较为明显,他们的独立性意向十分

强烈,常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他们有更强的求知欲,更广的活动面,他们开始憧憬未来,着意为自己

的理想意愿刻苦奋斗,但各学生的性格,气质的不同,加之成熟期的不一致,便产生较多的焦虑,困惑

,情绪的不稳定,而导致学生心理走向不平衡状态,甚至出现不健康状况。为此,我们必要根据不同的

学年阶段,有目标地进行序列心理品质教育活动。

在学校范围内,除去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育功能外,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以及每周厉行的班会也是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道德观念、交往问题等等问题,都

是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和途径。此外,其他课程的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机会

和任务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全校范围内的教育也是不容小视的。专家学者的讲座,青春期

第12篇

一、影响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体育竞技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竞争日趋激烈、残酷。加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发展的宝贵而最富有特色时期;也是提高青少年适应社会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是即将离开父母、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体的“心理断乳”关键时刻。此刻他们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精神和情绪处于不稳定、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如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这些对学生必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一定的心理变化,况且体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训练和生活。因此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教练员、学生本人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

体校学生被挑选中了,他们一时受到亲朋的赞扬和同学的羡慕,于是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入学后环境发生了变化,又处于一个新的集体中,不少都是成绩突出的运动尖子,在日后的交往中发现自身除文化水平的不足外,运动成绩也不十分突出。面对这种现实,一时难以接受,造成了自豪感与自卑感的交织。

2、新鲜感与恋旧感的交织

入学前,把体校看成是自己理想的天堂;入学后,新的环境、新的教练、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学习内容、新的训练设施、新的训练方法等,都带着陌生的色彩,开始有一种新鲜感。但现实并没有使这种感觉维持多久,加之由于缺乏在新环境中独立生活的思想准备和自理能力,很快发现有许多不适应,不像原来想的那样美好,觉得生活单调、古板,久而久之,形成厌倦情绪,开始留恋原来学校的老师、教练和同学等等。

3、孤独感

由于体校学生担负着学、训双重任务,处在两种集体中;在文化集体中,他们原来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可能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也难以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沟通、交流;在训练集体中,进行专项训练时,可能因训练成绩突出而遭到队友嫉妒,或因训练成绩差而受到队友藐视。总之,在集体成员之间关系紧张,或交往不满意,或找不到新知己等等,有意无意地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

二、体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存在的问题

体校学生入校年龄一般在13――15岁左右,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善于正确鉴别事物的良莠优劣 。行为上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喜欢从众与模仿,鲁莽冒险,顽皮,顶撞,破坏纪律认为是勇敢。在日常生活方面,互相追逐打闹、高声喊叫、楼内做剧烈活动较为突出,因一言一语而引发结伙违纪的现象还有发生;在语言方面,不注意语言文明、不解其意,随意乱用。而对老师教育有较大逆反心理,渴望尊重但缺乏自制力。另外,学生由于缺乏从学校、家庭的教育中获得针对性强、人性化的引导和熏陶,加上受到社会大环境中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一些学生的思想变得日益空虚。如果对这一现象缺乏关注并拿不出有效对策,必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学生从学校教育中所得到的道德价值观与某些现实社会行为不同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令很多人把自己在现实社会竞争中成功与失败的体会影响给孩子,无形中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三者之间存在着脱钩甚至矛盾现象,学校是理想教育,社会是商品教育,家庭是实惠教育;这种冲突和矛盾导致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教练员应该正确对待队员出现的各种心理状态,及时帮助教育、引导他们的身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失落心理

单纯热情,但意志脆弱,情绪易便。进队前把学校的一切理想化,但进队后的现实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觉得队里的生活枯燥无味,训练辛苦,不如在家好。

2、不成熟心理

尊重友谊,但缺乏原则和理智,好计较小事;容易出现下列情况:(1)是待人处事不讲究原则,而是凭兴趣,只要关系好,做错了事也相互包庇。(2)是心胸比较狭窄,常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3)是分不清友谊和爱情,容易滑入早恋的泥潭。

3、焦虑、自卑心理

由于体校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入校后文化就跟不上,成就事业的需求就得不到满足;训练、比赛成绩不理想或成绩提高较慢,参加比赛的机会少,甚至比赛时只能当候补队员,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低人一等,担心教练、老师及队友看不起,在这种精神长期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紧张、不安、焦虑、自卑甚至恐惧的心理。

4、挫折心理

进入专业队成为高水平体育人才是学生既定的目标。但这条道路并不平坦,当他们遇到挫折时,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为悲观失望、精神萎靡、情绪失控,文化课趴在桌上睡觉,训练课无精打采,成绩提不高,比赛失利。

5、逆向心理

部分学生对班级或运动队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偏激。文化课不听老师讲课,不完成作业;训练课不按教练的要求去做,不执行训练计划,表现为不配合,不响应,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6、厌学、厌训心理

由于动机的变化或受挫而厌倦学习和训练,造成文化考核不及格,训练成绩下降,甚至与教师、教练发生冲突,使学习、训练无趣。动机消失,信念意志下降。

7、嫉妒心理

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看到其他同学训练或成绩提高,文化成绩进步快而嫉妒,影响自己的进步与发展。

三、加强对体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第13篇

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涵义及内容

心理健康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验结果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每一位学生在心理方面建立起来的档案材料。其涵义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心理档案,就类型讲属于专门档案,它是在一定的基本单位即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专门负责下建立。由具有专业知识的心理辅导员保管整理,保存应严格、规范,并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若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能会失去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心理档案是由各种材料有条件地转化而来的。只有日后对学生心理辅导与治疗及科研活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资料,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第三,心理档案市学生心理特点变化历程的真实记录,从适应准备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到趋于成熟阶段。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心里矛盾及冲突,任何人不能依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增加或删改它,应保持它的原始性,以免使心理档案失真。

学校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生的个人简要情况(出生年月、民族、身体健康状况、疾病史等)

2.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结构、父母职业、学历、经济情况、疾病史等)

3.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交际能力、自信心、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

4.心理测验的日期、类型、结果及分析(如智力测验、创造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职业测验、考试测验等);

5.心理咨询记录(次数、主诉及症状、病因分析、疏导措施及效果);

6.心理健康的阶段性记录及评价(入学、毕业、及每一次的记录);

7.其他材料(转介服务、会诊意见、家长、任课教师及同学的意见等)。

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功能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既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原始记录,它将为我们进行心理科学的研究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具有以下不可替代的功能:

1.预防功能。一般心理咨询员与学生没有经常接触的机会,班主任老师对有攻击性、焦虑、自卑心理学生的问题也不易及时觉察,而心理档案的建立则可通过定期的专业化的心理测验,及时发现患有神经症、人格障碍、适应障碍的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训练、角色转换、合理宣泄、体育及文艺活动,尽快使学生恢复常态,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心理档案的预防功能突出表现在对学生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上。

2.参照功能。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生中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心理辅导人员在进行个别辅导的同时,若能先研究其心理档案,就能对症下药,使辅导更有针对性、连贯性,提高咨询工作的效率。另外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疑难和障碍等。辅导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往往会请教同行,如果有必要则请专家会诊。若能参照学生的心理档案,使未接触过学生的专家了解基本情况,就可制定出帮助学生的最佳方案。所以心理档案的参照功能表现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准确诊断上。

3.自我教育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时期心理健康成长的历史记载,学生通过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不仅可以分析自己的过去,客观地评价和悦纳自己,而且可根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纷繁的环境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学生心理档案的自我教育功能就是在于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做到扬长避短,为今后取得事业的成功做好准备。

4.推荐功能。学生的心理档案是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它记载着学生的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生活习惯、人生态度、反映的是学生内在的心理素质。这些经过专家鉴定的材料,在学生升学或选择职业时,就可以成为学生自我推荐的有力证据。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提供的心理档案(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其人尽其才,避免学生才能被埋没、被压抑和被浪费,使其个人潜力得以很好的发挥。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咨询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就应大力宣传和普及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优化心理咨询大环境,使全体学生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力争校领导及教职工都了解、配合、支持、参与心理咨询及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系统性工作,应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心理咨询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资料。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有责任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予以保密。在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广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服务。除心理辅导员外,其他人须经本人同意方可查阅。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员,应加强自己的职业修养和品德修养,坚守档案秘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要求,维系师生双方的信赖关系,并将此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

2.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收集学生档案资料过程中,辅导人员要有整体观念,既要重视心理活动诸要素的内在联系,又要考虑心理因素、生活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相互制约与影响。在具体操作中,既要考虑学生这一年龄段的总体特点,又要兼顾性别、专业等局部特点。通过全面的分析综合了解学生的心里特点及健康问题,为从事心理辅导和治疗专家,提供干预和研究的科学依据。

3.发展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档案资料分析整理过程中,辅导人员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问题的解决和结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一原则对心理辅导人员提出了更特殊的要求,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发展条件做准确的估计,记录其已有的发展结果;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有恰如其分的把握,并揭示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4.公正客观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学生心理档案的材料首先要真实客观,咨询记录要详细认真,咨询员不能将自己的主观臆测加入记录。同时,慎用各种心理测量表,对测验结果的评价一定要游专业技术人员来解释,不要轻易施测和下各种结论,以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公正性。

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必须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实行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切实发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学校首先应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承担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任务。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机构应由校长直接领导,使之与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并列,发挥其独特的心理服务功能。辅导人员应具备通情达理、真诚坦率、态度积极、善于理解等品质和条件并受过专业训练。

第14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心理能力能满足自己学习、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个性心理能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论,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体、理智、情感、意志、个性、行为等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内在的联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六条基本特征,既给我们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也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供了六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大学生是社会公民群体里的重要分子,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一代新人。他们接受了系统、规范的高等教育,理应成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的拥护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但是,“马加爵现象”却使我们警觉:要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种子在当代大学生心中萌发,必须与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否则,心理的严重失衡可能导致行动上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原则的践踏。

(二)诚信友爱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如果说诚信是社会发展的灵魂,那么友爱是人际交往的准则。从心理健康的外部特征看,心理健康的个体其行为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当代大学生总体上是诚信友爱的,但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拖欠归还助学贷款、宿舍内盗、同学间人身伤害等不诚信、不友爱的现象,也在各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里大部分应该归结到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修养问题,也不排除心理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内心需求无法实现,或者虽然实现却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和他人的认同,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形成人际不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与他的个人价值选择受尊重的程度成正比。因此,积极发掘心理健康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意义,倡导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互相帮助的社会交往准则,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节社会情感和社会认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利互惠、和谐共赢。

(三)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富有青春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追求不断成长与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心理健康的个体对自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精神都有助于创造潜能的开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谐社会强调充满活力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和竞争力,但无序竞争将极大地破坏社会和谐。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适应良好,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人格,掌握或遵循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可见,心理健康能够促进社会的活力迸发和安定有序。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涉及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保护自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持续的、更好的外在生存环境,也是内心本能的需求。心理健康的个体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同时,能够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发展,从而走向真正的和谐社会。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还相当薄弱,发生在大学生中的“硫酸泼熊”事件,作为一个反例证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任重道远。

三、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观内涵

(一)全面教育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荣共生,这些勾画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随着社会的转型,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和对社会进步的意义得以凸显。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提高的基础。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宝贵的人才资源。

(二)发展教育观。和而不同,张扬个性,尊重差异,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为旨归,许多心理学家对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论述,布洛克尔认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是以大学生发展需要为基础,是顺应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

(三)大众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特殊化教育,而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因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每个个体的身心和谐,尽管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但应该成为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带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某些学生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患有心理疾病而产生恐惧和害羞心理,其实都是出自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预防心理疾病,而不是以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或实行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心理健康大众教育观,正确引导广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心态,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热忱关心每一位同学的成长,为所有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确保全体学生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员教育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性互动,形成合力。从学校层面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不只是开设几门心理学选修课,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搞几次团体辅导那么简单,它也不单是心理辅导老师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要努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学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教育网络,营造人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人人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人人为心理健康教育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和格局。

(五)终身教育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历时久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局限在大学阶段。教育者应树立心理健康终身教育观,不断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传播给学生,促进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完善,为学生逐步构建自我终身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心理保障。

第15篇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

1.两者之间的区别

1.1目标上各有侧重

和谐校园的构建目的主要是维持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能更好的维护和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康发展,保持学校的活力青春和朝气。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指导,解决其心理上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1.2内容上有所不同

从内容来说,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是从大环境的稳定来保证中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课程来说,对其心理进行指导,保证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和学习氛围。

2.两者之间的联系

2.1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相辅相成

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关系两者直接的联系来看,首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没有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很难开展,在此基础上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是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因此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必要的条件,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中学生心理健康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真正进行对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成败是最关键的,所以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2.2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本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主要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作为学生中一个庞大又普遍的群体,本身处于发育和发展阶段,对于新事物认知能力高,对于知识接受速度快,拥有敏捷的思维和旺盛的体力,是我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传播者。中学生此时已经能够对于事物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能够对于这个世界和社会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快,整体的大环境对于中学生起了一定的影响,中学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可能会由于在心理和个人能力方面的欠缺做出一定危害学校或者社会的行为。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必要的课程,对于构建和谐校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和谐校园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2.3心理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存在共性

对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和谐社会构建来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两者的发展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主要是从环境去影响一个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人去影响环境,但最终都是为了和谐的发展。

2.4 心里健康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方向一致

从两者最终的方向来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两者是一致的。比如说,两者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与校园的和谐共进,对象都主要是中学生等。两者的整合体现了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方向, 两者的“结合”将促进中学生人格发展, 这种共通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之基础。

二、如何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构建和谐校园

1.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校园根本保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需要得到保证的。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教育也要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节奏。所以老师面对的压力提升,挑战也逐步艰巨。教师最终的教育理念依旧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只有教师具有高素质的教学能力,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否则对于学生的教育会产生偏差。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教导出心理健康发展的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快乐的成长,营造一种温馨自在的学习氛围,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本身处于一种忧郁烦躁的情绪之中的话,这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从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造成学生无法正确学习的后果,这些都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一切表明:对教师本体的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当前大力倡导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实际问题。

2.保证学生的健康心理是构建和谐校园主要方式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可以涉及到对中学生的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等。这重要的两方面处理好了,对于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是非常有利的。要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正确的教育。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教育学生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已经成功了一半。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通过教育进行培养和提升,而心态主要是靠自己进行调节。对于学生要进行引导,如何正确的去看待一件事情,该用何种心态去看待。这样学生无论遭遇到什么挫折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