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护理和医学影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护理学 临床医学 就业 影响因素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以济南市、泰安市共三所医学院高校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本科生各100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2.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与临床本科生的基本资料、就业意向、影响就业的主导因素、就业前景、就业指导等部分,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有效回收率100%。
3.统计分析。所有问卷均建立EXCEL 数据库,采用IBM SPSS V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意向。从表1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和考研或继续深造,分别占84%和80%,其中对于考研或继续深造,护理和临床分别各占10%和30%,临床本科学生较高,仅有极少数愿意去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民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 表1
就业意向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三级医疗机构
59
40
二级医疗机构
15
10
考事业编
8
9
创业
2
3
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民营医院
4
7
考研或继续深造
10
30
其他
2
1
2.影响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的主要因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学生都把工资待遇和稳定性作为自己就业考虑的首选,分别各占79%和82%,其次是个人发展前景,仅少数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就业意向。
表2
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工资及待遇
59
55
个人发展前景
14
13
稳定性
20
27
自己的兴趣爱好
4
2
其他
3
3
3.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信息渠道。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社会招聘会及网站是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的最主要渠道,分别各占79%和78%,其次是父母或亲朋好友推荐。
表3
就业信息的渠道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学校招聘会及网站
52
53
社会招聘信息
27
25
父母或亲朋好友推荐
12
13
导师推荐
7
6
其他
2
3
4.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形势评估。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形势认为比较困难和很难的分别占61%和78%,临床本科认为就业形势比护理本科更加困难。大学扩招使得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医院对临床专业学生学历要求更高,更使得临床本科学生就业更加严峻。
表4
就业形势评估
护理本科(n=100)
临床本科(n=100)
很容易
15
5
还好
24
17
比较困难
41
43
很困难
20
35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提高护理和临床本科就业率,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1.学生自身方面。第一,对自身定位不准。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应积极调整心态,准确定位,张春梅等的研究发现患者和家属的评价会直接影响护士的职业认同。对于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要学会扬长避短,个性化地择业,把握好就业期望与就业现状之间关系的平衡。同时也要降低就业层次,对于“经济欠发达,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基层单位或专业不对口,但相近或相关的工作都可以试着去了解去接受。近年来国家开始采取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很多护理、临床本科毕业生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过高地估计就业期望值,盼望高工资、高福利、环境好、不艰苦的工作岗位,去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三甲医院,忽略了民营医院、私立医院等,而一些大的医院人员已经出现饱和,就业更难。第二,护理和临床本科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当前不少本科毕业生认为就业的成功率与学习的成绩有很大的关系,从而对有效信息的收集以及推销自己的方法和策略重视不足,还有一些人以为不需要努力学习,只靠人际关系就可以解决自己的就业。此外,有的毕业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辅导员身上,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其实就业准备要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活,日常生活中就该锻炼自己的能力,融入社会,敢于展现和表现自我才艺,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校方面。据有关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教育年招生总量30%,招收学生越来越多,加剧了学生就业的难度。有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待改进,就业指导是指学校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给他们介绍职业知识解答询问,提供职业选择意见,辅导他们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学校应当多举办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座谈,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在面试过程中,会经常碰壁,从而出现心烦、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学校应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分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保持健康良好的就业心态。构建与社会需求以及护理学发展相适应的护理道德体系,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护理和临床人才。
3.社会方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喜欢去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这些城市交通便利、医疗设备先进、环境优美,但是这些城市就业异常的激烈。对于广大农村的地区来说,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偏远山区急需大量的医学人才,但是很少会有学生去考虑这些地方。医疗卫生单位也应该深化改革,改变用人观,加强人才储备,目前高校扩招后护理和临床毕业生充足,单位选择的余地大,这样可以积极的储备各层次的毕业生,同时把握卫生机构改革的良好时机,不要忽略人才培养与结构对医院发展的长期效应,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环境,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优化配置。目前有些单位抬高了学生的学历等方面的标准要求,使得护理和临床本科生就业更加困难。社会就业体制也不完善,我国卫生医疗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缺乏人才流动机制,就业中就会出现“关系竞争”而不是“素质竞争”,滋长了毕业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这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的间接原因。
4.政府方面。对于大学生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国家应大力支持,服务期满后毕业生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对到基层就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等服务期满的毕业生,优惠可以体现在公务员的招录、事业单位的招聘、升学、国家补偿学费和代偿助学贷款;对于服务期满自主创业者,享受到的优惠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和贴息等有关政策以及各基层就业项目服务年限计算工龄;对于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者,享受到的优惠就是按照规定转接社会保险关系等。还要充分体现政策的调控功能,当它形成一定的气候后,不仅能解决护理和临床学生在大城市的撞车,更能帮助国家合理配置医疗人才资源,带动卫生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卫生发展。同时还应积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使护理和临床本科毕业生这一资源的合理配置,毕业生自己的观念要发生转变,但是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林桦,1978―,男,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山东省泰山医学院讲师、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晁毓菡,1984―,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泰山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张圆圆,泰山医学院2012级护理学本科学生;柳莹颖,1980―,女,山东泰安人,泰安市实验学校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傅蓉.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思想理论教育,2008(7):78-82
[2]蔺桂瑞.职业自我概念与大学生职业指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增刊):107-109
[3]肖池平.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全程化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73-74
[4]杨运秀.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护理道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5):76-77
[5]宋泳红.护理专业毕业学生在就业应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9):832-833
[6]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85-90
[7]Bet z N E, Hackett G. T he relationship of career- related self- efficacy expect at ions to perceived career opt ions in college w omen and men[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1,28(5):399-410
动静脉痿是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如不及时给予治疗,易引发心脏类疾病,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影响[1]。为探究应用优质护理对其的临床效果,特选取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此类治疗的患者50例做临床平行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动静脉内痿血透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25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其中,对照组25患者中,男患者12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33岁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8±6.72)岁;试验组25例患者中,男患者14例,女患者11例,年龄在31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55.67±5.89)岁。确保所有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以及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 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护护理,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血透护理,做到连续严密监测无疏漏[2]。
试验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①病房内干预护理:由于病房内病菌种类较多,应确保病血透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微生物培养监测室内物品含菌量,每天定时进行紫外线杀菌,对携带易感菌患者进行隔离。遵守病房内准则,最大限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3]。②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给予患者的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避免抓鲜直郏透析前对手臂进行消毒,如有破损,需避开破损处。指导患者对痿口处自行检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护理人员。③监护干预护理:透析过程中,应对患者血管密切监测,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情况,如患者出现胸闷等临床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均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护理质量评分内容为病房内环境、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医嘱执行情况、操作技能、护理质量安全,每项20分,总分100分。
两组产妇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对在生产期间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产妇对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大于等于80分;满意为65至79分;不满意为小于65分[4]。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100.00%)以及生活质量(96.13±8.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8.00%)以及生活质量(75.66±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血液透析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清除体内代谢的废物,是一个重要部门。其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有严格的分区。为防止透析过程中发生感染,需保证无菌区内所有物品、空气环境、医护人员自身穿着以及患者身体都经消毒处理。为提高透析成功率,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详细掌握,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并对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机体情况进行密切监控。我院现对透析室护理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应进行科学分工,每位护理人员有自己负责的工作区域,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与医师进行沟通,了解透析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透析中存在的风险,做好充足的准备[5]。透析后对患者悉心照料,预防感染,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100.00%)以及生活质量(96.13±8.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68.00%)以及生活质量(75.66±9.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动静脉内痿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史晓艳,王飞凤,张莉,等. 优质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2):1634-1636.
[2] 倪卫君,康萍,刘沐琴,等.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160例临床护理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33-134..
[3] 李红,何梅,谭君,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方法:选取10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和焦虑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变化显著,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血管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脑血管抑郁焦虑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37-01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的常见和多发疾病,是目前人类3大死亡疾病之一,且在中、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和我国人口老年化严重的趋势,其所导致的神经心理方面的问题已经受到临床医生的普遍关注,如何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况是临床工作的重点[1,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选取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均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脑血管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观察组5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占50%,女25例,占50%,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70.1±2.0)岁,其中10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例为脑出血患者,2例为脑梗死患者,4例为脑栓塞患者,20例为脑梗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占60%,女20例,占40%,年龄56-83岁,平均年龄(70.1±2.5)岁,其中8例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例为脑出血患者,2例为脑梗死患者,2例为脑栓塞患者;22例为脑梗患者。所有患者均无痴呆或精神异常等表现,且近期没有接受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无抑郁症史。对两组患者的基本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不配备专门的护理人员,由护士轮班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如下的护理方法。
1.2.1观察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由专门的护理人员完成此项工作,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确保心理护理的及时性。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建立详细档案,通过心理障碍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此外,定期的对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
1.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既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又要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并通过目光、身体的接触和微笑的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懒感,积极配合治疗。
1.2.3利用家庭及社会的支持干预: 患者原本有一个健全的身体,有正常的工作、生活能力,突然来的疾病让患者偏瘫、卧床、悲观,不耐、担心成为家人的累赘,社会的负担,家人的鼓励和关怀,让患者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家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生强烈的生存欲望。
1.2.4开展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开展积极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让患者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解自我康复的意义,积极配合治疗,并自觉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和语言功能训练。
1.2.5制定完善的护理康复计划:早期开展康复训练,且训练应贯于穿患者住院全程,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护理人员细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宣教康复应尽早进行,要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强调家属的参与,强调康复的全面性与持续性。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8d进行SDS和SAS功能评分。
1.4判定指标。SDS评分标准:若SDS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比较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和SAS评分变化显著,护理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
3讨论
脑血管病后抑郁的发病率很高,约为43.33%,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给予特殊的护理方法如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是治疗的一部分,且对脑血管疾病的存活率有重要的影响[3]。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血管病人的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沙玲,李渊妹,陈瑶等.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病人抑郁和焦虑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13):1163-1165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