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 “离农”与“为农”分歧
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因其未能适应城市与农村差异,而引发诸多争议。有学者认为,乡村教育的任务应该转而为将来的城市生活做准备,那些与农村当下现实不符的知识会成为将是农村发展的助推力,农村学校应该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的能力,忽视长远的实用性的人才教育无异于短视的自杀。②在《乡土重建》一书中曾指出,在传统中国,出身乡土的儒家士大夫,在外任职多年后,会落叶归根,兴乡办学,回报乡村,这样就维护了传统乡土中国的生态平衡。而当今教育造就了“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便利了农家子弟进入城市,但出去就回不来了,成了“回不了家的乡村子弟”。③夸张一点说,农村教育使“乡村中最优秀的人才、比较优秀的人才和还算是有能力的人才都通过学校教育的渠道流失了,剩下的无论是在‘智力上’还是在‘意志品质上’都相对较弱的人”。④一直以来,农村教育投入与回报比例失调,引发农村引脚反贫、因教致贫情况不断出现,“读书无用论”之风吹过广大农村,造就了因没有升学而没有被赋予跨入城市的正式身份,并且还不了解农村生产生活技能的彷徨“脱轨者,出现文化人没文化的怪异现象。⑤由此得出,农民开始怀疑农村学校教育的功能,寒门还能出贵子吗?于是,讨论中国农村教育目的的现状,寻找出适合农村发展的正确前进模式至关重要。农村教育涵盖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目的的实现,适宜的教育目标要适合农村现实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2 农村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
有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不能以损害农村未来发展利益为代价,单纯满足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需要抛弃会使进入城市中的孩子成为脱轨者的教育模式,保障向上流动的公平机会,让“寒门能出贵子”。教育应该适应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的需要,积极开发承袭传统的乡土教材,既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帮助无法通过升学之路而向上流动学生,找到实现自我幸福的途径,拥有过硬的技能和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传统的“离农”教育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为农”教育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承认城乡教育差异的现实,采用“和而不同”的教育形式,在教育制度设计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同时协调以乡土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到农村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材中去。⑥刘铁芳也认为应该关注农村学子的生存状态,使他们中的部分人享有接受更高级教育的机会,又使不能升学的孩子拥有一段美好的教育记忆,⑦成长的快乐属于每个人。实际上,适合才是做好的,农村教育内容只有关照农村实际生活、切合农民及其子女的需求,才能真正为农民谋幸福,成为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必需品。
3 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取向
基于对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立场和所处阶层利益,对农村教育目的的理解有差异。庄孔韶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跳出“离农”或者“为农”的选择漩涡,代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重新反思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重点讨论农村教育的功能和目的。⑧不可否认,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单一路径选择会造成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和约束性,压抑寒门莘莘学子接触社会而自由发展的机会。
3.1 农村教育的应然目的选择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举措
Abstract: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one of the basic advanc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which covers all aspects of land management, many constructiv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sues,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main livelihood of farmers, is a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other words, under the policy issue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oad in the primary solution, namely land management problems have been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e, promote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s.
Keyword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nagement; issues; initiatives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基,程强然,陈伟.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
1.1农村经济状况
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相比较,无论是人均纯收入还是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都有很大的差距。
1.2农村体育人口
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在1996年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者仅占28.97%。且随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活动者比例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主要是由约占全国
80%农业人口体育活动者比例变化所引起的。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量少、比例低是农民体育的基本状况。
1.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目前农村体育的发展十分落后,场地设施缺乏是制约农民参
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其中仅有8.18%分布在乡(镇)村,而中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在江西省,据统计,75.90%的农村居民认为自己的居住地附近(特别是山区)根本没有锻炼场
所;60.54%的农民家庭没有健身器材。
1.4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由此可见,农民对开展体育活动热情不高,并且体育活动项目单一,有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由于受季节因素的制约又不能经常开展,所以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极为缺乏。
2.新农村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
2.1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体育的认识也在提高。但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不足和利用率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
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总体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2.2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原则
2.2.1因地制宜原则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要依据本地的地
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进行规划。
2.2.2切实可行原则
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要遵循切实可行原则,既要考虑到农村
人口规模,又要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2.2.3长效原则
实施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长效原则,是解决农村体育资源短
缺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矛盾的关键所在。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长效原则,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来
规划体育场地设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当前的需
要,要遵循可持续发展观,着眼于长远发展。
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农民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既是一个传统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新领域。笔者认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资金来源
3.2人力、物力的调动
3.3建设过程的监控
4.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和利用
4.1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
努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法制上给予保障;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让体育管理人员有自主的管理权利;要尽快建立“群众体育健身的监督、评估体系”。
4.2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
发展社区体育场地建设,缓解场地短缺现象;挖掘学校所具有的健身设施,将其转变为群众公共所有,增加其使用率,这也是改变当前健身场所不足的一个有效途径。
5.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
5.1提高农民群众对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5.2农村体育活动要根据地域和时令特征开展
5.3培养体育骨干,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 建设问题分析
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今天, 重新审视农村金融建设问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和现实的问题,也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是农村经济要得到发展,但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农户的长期生产性投资少,同时农业集体组织对于农业比较收益的考虑,其投向农业部门的长期生产性投资也不强,农业长期生产性投资面临困境。因此,资金的投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但缺乏符合农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地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解决农村金融不足就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要由以下几种金融主体来完成:
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
1.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首先是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抗风险能力弱。根据银监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农村种植、养殖业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全社会平均不良贷款率12.5个百分点,因此农村金融市场面临高风险与银行的风险规避形成了矛盾;另外,农村金融资源匮乏,难以取得规模效益,且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其次是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第三是不能实现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分散经营不易取得规模报酬。因此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
2.在市场营销方面,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没有考虑到农户的金融需求,不仅贷款品种及期限不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特点;而且为了降低单位交易成本、管理和人工费用,金融机构也是尽量使小额零售业务转变成适合城市居民或乡镇企业需求的批发式的大额业务。另外,只有极少的农村金融机构从事或者债券及保险类金融产品业务,这样,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在市场营销方面就将广大农村地区农民需要的金融服务排斥在外。
3.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及房屋不能抵押,农村金融机构缺少有效的保证手段,签订信贷契约就需要搜寻更多信息,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成本上升,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沦为低效市场。再由于存在信息悖论,商业金融机构通常只能选择放弃信贷契约,退出低效市场的经营策略,反过来也必然影响到商业金融机构的供给下降。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调整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在支持“三农”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金融与财政的职能。在目前的情况下,金融承担了过多的财政职能,不但无法完成职能,而且造成大量损失,使农村金融萎缩、资金外流,各种道德风险加重。同时为了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减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2.建立健全农地金融制度。农地金融是一种以土地为抵押的旨在为农业提供长期贷款的资金融通形式。它具有债权可靠、贷款期限长、利率较低等特点。在我国的农地制度中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农地承包者享有其它权利。这种农地制度通过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规定农地使用权归属的内涵,为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金融的创设提供制度性基础;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是核心,它通过农地使用权合理、有效地流转来提高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农地金融制度是保证,它通过农地使用权的抵押来融通资金,以满足农地开发利用和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3.完善农村“公共金融产品供给”和“私人金融产品”体系。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政府需要提供公共金融产品。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以补贴资金的形式把政府资金引入到农业领域,提供“公共金融产品”而设立的,但采取了信贷配给制度,不能充分体现信贷的资源配置、监控和风险管理职能;其业绩是以发放的贷款是否满足政府的需要而不是贷款的运作效益和贷款的回收率来衡量的;国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是提供“私人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却承担较多的公共金融产品的职责。一个金融组织同时生产两种不同性质的金融产品时,就会出现公共金融产品与私人金融产品的相互排挤现象(农村扶贫贴息贷款扶富不扶贫)以及将经济风险通过公共产品外部化的现象(商业性经营的呆、坏账转嫁到政策性业务中)。因此,政策性业务应该从商业性中分离出来,而且政策性信贷业务操作也应该逐渐商业化,一是有利于经营政策性业务的金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可以为利用WTO“绿箱”政策创造条件。
4.鼓励和引导民间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机构不够规范,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对于现阶段我国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不能不顾客观需要,承袭旧规把民间金融活动视为乱集资,简单地取缔民间金融。对于在农村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的民间金融,政府应该给以一定承认、鼓励、支持和引导。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减少其限制,逐步引导、规范民间金融机构,使其向正规化方面过渡,以达到其填补国家在农村金融方面的空白,推动农业健康发展,以实现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新农村 乡村 景观发展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风貌,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城市化现象,从而破坏了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一些传统乡村景观已经或即将消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全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景观尤其必要。
1.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
所谓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1】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的平原小镇与江南的水乡民宅有着显著的区别。和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比其空间构型是在原有环境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人类文化特征以后形成的,它是融社会、自然、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和内涵的综合体
2、乡村景观发展的原则
2.1乡村景观的空间功能
保持景观的合理性和通达性,乡村景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景观块、景观路、景观廊和景观基地所形成的综合景观特征。特别是以居民点、村、镇所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各个不同地区来讲,乡村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景观也有较大差距,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景观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则。
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域的发展应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乡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景观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迅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基础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更明显、更突出。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念存在偏差,主观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受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
在缺乏正确思想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学习城市建设模式,修建了不合事宜的宽马路、大广场,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的住宅或别墅,甚至建造了西式建筑,即所谓的“欧陆风格”,造成不土不洋的建筑形式。这些做法都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的割裂,造成了景观设计城市化,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使原有的极富吸引力以及景观价值的本土特色丧失,破坏了农村的特色田园风貌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3】
3.2农村住宅建筑布局不合理。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确,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总体上比较粗放,住宅建设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形式单一、大量旧房空置,布局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
3.3环境绿化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植杨树、柳树和槐树这些适宜农村的树种,是祖辈遗传延续下来的,还有许多是自然生长的。这就使得树种单一,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区农村盲目引进外地或国外树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盲目追求常绿苗木,忽视乡土树种,从而造成农村绿化“千村一面”和“有绿无荫”的现象。
3.4卫生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房前屋后以及路边、田埂、溪岸等。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美感,其散发出来的气味,还影响到农村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严重污染到农村的水源。此外,农村传统的厕所比较原始,不太卫生,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相对也大。
3.5公共空间的限定模糊,功能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的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限定。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仅依靠人们通过日常的自发活动来模糊地实现其功能。
3.6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拆旧建新,盲目照抄城市景观示样。农村传统景观遭到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导致传统农村人居环境丧失了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4.1要具有整体发展观念
农村的发展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乡村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4.1.1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把这两者相结合;
4.1.2保证区域的整体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相互关联;
4.1.3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功能与形式,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
4.1.4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等;
4.1.5在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路口及重点地段等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处,要有很强的景观识别性;
4.1.6在景观建设的同时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都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4】
4.2合理适宜的景观产业地带
依照乡村景观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野生地域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旷野景观、工业景观和养殖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体系。
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所使用人服务的,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出发,营造实用、宜居的人居环境,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景观特色。
4.4美学原则
景观是由众多要素所组成,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下,对乡村的景观环境形成美学价值判断,获得自然或人文的美的感受。所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美学价值。
5结尾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据乡村的功能、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
【2】侯芳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中国北方乡村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镇规划
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今农村环境巨大改变的背景下,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全貌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
如今,新农村建设犹如一夜春风,已经遍地开花结果。在此建设过程中,城镇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的整体设计框架,也就愈发显得重要了。诚然,也有少数优秀的城镇规划项目,但这些大都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而广大内陆地区的农村,特别是西北部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城镇建设在整体规划方面还存在在诸多问题,如农村长期沿用的“一字式”、“非字式”居住方式,致使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面对着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如何集中优势资源,有效利用各资源为内陆不发达地区新农村的建设进行服务,既是我们应抓紧的机遇,又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1. 何谓新农村建设下的城镇规划
1.1何谓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简称为新农村建设,其是指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本次会议中也同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他们全面体现了现代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要求。
1.2 何谓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各经济区的新农村建设也各式各样。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由于经济优势,其生产生活方式相应的生产、居住和地域景观等已然脱离了原有农村之态,甚至令人有城市之感,如: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由于长期缺乏规划或规划不完善,则仍旧保留“一字式”、“十字式”、“满天星”的布局,故存在土地闲置,利用率低、基础设施不完备、污染严重、公共卫生缺乏等问题。
以上各种现象使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何谓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城镇规划,到底是城市建设,还是仍旧为农村建设。根据以上的指导方针,我们同意袁乐、曹晓静、闵亚琴等学者的观点,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镇规划的本质目标是“农村现代化”,也就是要使农村既有城市难得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现代的生活。
2. 我国新农村建设下城镇的现状
由于苏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例子在我国仍属少数,故本文以下主要探讨我国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镇规划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集中居民点的规划,正如上面所述,由于居住分散,现在的城镇规划已然不能满足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而我国城镇现状则为:
2.1 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散、布局散乱
各农村居民点因农民住房偏好临水、沿路而建,致使各建设用地混乱,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交错,非农户居住点与农村居民点混杂。这不仅给农村基础建设带来困难,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工业企业的成规模发展。
2.2 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面貌陈旧
农村居民点住房质量低下、结构简单。同时,因居住规划不合理,市政公用设施不完善,部分村庄甚至水电都无法供应,卫生条件差强人意,更别谈室外公共设施及绿地等,这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3 道路交通狭窄、路况较差
各农村居民点间因未协调规划,相互之间道路衔接不合理,且路况质量各异。又因各地财政、政策不同,镇内交通也混杂各异。
2.4 环境损害严重、占用大量耕地、土地利用率低
各农村居民点因建设时监管不严,且各村民环境意识低下,故各地多有环境损害问题存在,这也严重的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3. 新农村建设下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以上城镇面貌现状,虽然存在各种各样原因,如:村民间各自为政意识严重,历史居住习惯、各地风俗习惯,市政建设不作为等,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镇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城镇规划作为城镇建设的整体设计,是城镇建设面貌的前提。城镇规划做的好,建成后的城镇面貌才美观。然而,正因为我国现今城镇规划存在很大问题,所以,我国的城镇建成才不尽人意。下面将详述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3.1 新农村建设下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3.1.1 政府干预过多,农民缺乏自主积极性。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中国政府本位意识严重,存在大量的政府干预城镇规划现象。同时,由于参与机制的不完善和各农民被管理状态的习惯,各城镇农民并不积极参与城镇的建设。
3.1.2 规划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规划人员素质低下。首先,城镇规划由于规划人员本身能力不足及不作为等原因,造成了规划质量低下等现象。能力问题暂且不论,有些规划人员并非实质研究农村规划。其次,由于规划成本、政策政绩等原因,规划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地区的规划标准就与当地农村环境严重脱节,以致无法进行合理规划,只得欺上瞒下。
3.1.3 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可用土地不足。首先,由于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建设资金不足。而城镇建设资金不足又影响着规划成本和城镇建设的规模等。故即使有些规划人员想有所作为,也不大可能。其次,土地是建设的基本,我国由于基本耕地的保障,所以可用建设用地并不多,这也影响了规划的规模。
3.1.4 缺乏长远投资目光,不重视片区规划。虽然现在各城镇重视其建设,但他们只局限于本城镇的规划建设,缺乏整片地区的规模建设规划,不重视集约效益。
3.2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
3.2.1 明确政府职能,积极鼓励村民自建。针对上述提到的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我们应从立法、政策等多方面明确政府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同时,积极鼓励村民自我规划、自我建设。
3.2.2 全面加强规划人员培训,规范各地各规划。任何事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故对人员的培训是第一要义,规划人员也不例外,现今规划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规划人员的问题,故应全面加强规划人员的培训,如:规划人员的职业操守、执业能力等。同时,根据各地不同环境,建立多层次的规划标准,以适应各规划的发展。
3.2.3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土地利用规范。针对我国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我国应该建设多种融资方式,不应单单局限与银行贷款,如可建立项目公司,吸引建设资金等。对于土地利用问题,可以通过整区土地利用调整和简便土地征用程序的方法来予以解决。
3.2.4 建立相应的规划协调机制,引入多学科人才。针对上述单一规划的问题,我们应建立规划协调机构,在成片建设之前,联络各地规划单位,探讨成片规划,发挥城镇建设的集聚效益。同时,因为城镇规划不单单是一各技术问题,其还涉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故应相应的引入该部分学科的人才,参与到成片规划中。
【参考文献】
[1]马棉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规划[J]. 山西建筑, 2007,(5).
[2]袁乐,曹晓静,闵亚琴. 警惕过度城镇化[J]. 小城镇建设, 2007,(6).
[3]伍锡论. 苏南农村集中居住空间形态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08,(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问题;对策
前言
在当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资金严重短缺等金融问题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原因有农村融资困难、金融产品单一、农村信用环境缺失以及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消除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约因素,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金融的内涵
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信贷市场、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农村金融可以视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农村金融市场、金融中介组织和金融工具,这个系统必须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中介、储蓄、信贷、汇款、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且能长期保持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农村金融包括农村储蓄、借贷、融资和减少风险的机会以及相关的准则和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三个功能:一是生产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生产信贷来提高借款者的生产能力和收入;二是消费信贷功能,即通过提供消费信贷来平稳收入和平滑消费;三是保险功能,即通过提供农户获得信贷的潜在可能性来提高农户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2.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2.1 农村金融中的贷款难
贷款难是一个困扰农村发展的难题,在统筹城乡建设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一方面贷款需要抵押,这对缺乏固定资产的农民来说非常困难;另一方面,贷款有额度和时间限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这对传统农业生产确实足够,而现代农业生产周期一般都需要一年以上,一些附加值高的种植、养殖业及加工业周期更长,有的甚至要三至五年。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农村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一些地区的小额贷款逐步向大额贷款转变,虽然目前政府监管机构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大力推进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农信社的小额贷款很难满足当前需求,致使农村金融资源匮乏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方面的不足
现阶段发展中,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存在资金利用效率低、信贷投入减少并且结构不合理、金融品种单一,硬件基础薄弱、业务创新不足等问题。首先,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撤离农村,为邮政储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与信用社两足鼎立的局面,据统计在新增的存款中信用社约占2/3,邮政储蓄约占1/3,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随着存放资金的增多,这些资金又回流到城市,同时农业银行存多贷少,吸收的资金倒流到城市,使得农村资金供给缺口加大,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失衡;其次,农村金融网点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有少量的收费业务,其他中间和外汇业务缺失,理财工具较少;信用社业务系统尚未全部纵向联网,存款业务普遍缺乏通存通兑功能,与邮政储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相对滞后,许多金融创新产品不适应农村的新需求,新兴的中间业务在农村难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对各类经济主体的信息、技术、市场服务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
3.1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必须重构农村金融体系。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是既包括商业金融也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既包括银行也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在内的完整体系。在农村地区也有很多适合商业金融活动的领域和项目,例如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项目等,商业性金融在这些领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3.2 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除法律环境外,最重要的就是政策环境。近年来,由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扩大内需,减少金融危机对外贸大幅缩水背景下的国内经济发展的冲击力,国务院通过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九项金融政策,加强对农村信贷的政策支持。其中重点提到的对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有:“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3 制度创新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应本着稳定和有利于支持新农村建设融资原则进行。降低农村金融准入的门槛,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市场化,允许各种实体在农村建立金融机构,注册资金的限制可以因地制宜。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退出机制,对于经营不善、制度落后、效益低下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有效、安全的途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
3.4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同时,加强和改进监管,防范风险隐患。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支持。
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支持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罗玉冰.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
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用地整理,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农用地整理有诸多益处,如可以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废弃的坑塘、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有效增加耕地面积;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农用地整理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进农村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主要问题是人均用地面积偏大,内部土地闲置严重、却盲目扩张,以及分布松散、布局零乱等,这既不利于农村土地集约和节约利用,也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是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开展“三集中”模式的土地整理(即通过迁村并点,逐步使农民住宅向中心村或小城镇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通过归并零散地块,使农田逐步走向规模经营)以及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力度,既可以节约土地、调整出耕地,又可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规划、推进城镇化以及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的契机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2005年年底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三个高于”的原则,即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同时还要求“抓紧制定将士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些支农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土地整理带来了难得的政策机遇。
为农村土地整理提供了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示后,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更多地开始关注和支持农村,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财政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交通部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120万公里,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公路;水利部提出将优先解决一亿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加快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配套建设,实施中部地区低洼地排涝工程;农业部启动了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九大行动”,这些都为农村土地整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土地整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措施
规划先行
农村土地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农村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整治过程。为确保农村土地整理取得最佳效益,必须规划先行。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和执行农村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是搞好农村土地整理的基础和前提。
首先,在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成果(土地调查、土壤调查、待开发土地资源调查、矿山土地复垦专项调查等)和规划成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水利、交通、林业、矿产资源等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潜力的调查,收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相关规划标准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土地资源状况,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初步规划目标和任务,确定重点项目,分解相关规划指标,拟定规划供选方案。
其次,通过规划协调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提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政策引导
农村土地整理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以政策作为引导。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土地整理的政策主要有:
土地置换政策:对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聚、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的过程中,退出农村宅基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将其复垦为耕地的,允许以等量面积异地置换到中心村和城镇周围,作为村镇建设用地,其建设用地可以不占年度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土地整理指标折抵政策:为鼓励土地整理,国家允许实现了占补平衡的地区,用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的60%指标,向上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一定量的预留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本地区必须进行的非农业建设。
谁开发整理谁受益政策:凡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行谁开发整理谁受益的政策。新增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在协议规定期限内,开发整理者拥有使用权,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在项目管理方面,国土资源部已经出台了《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等有关管理办法和规定。
各地还可结合当地实际相应制定强制性和鼓励性的具体政策措施。如“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做法是:年初由县(市、区)局按要求向市局进行立项预报,市局派员勘查同意后列为预备项目,并由项目承担单位先行组织实施,项目实施完毕经验收合格后,于年底前由市下拨奖励资金。
村民自愿
农村土地整理涉及千家万户,群众是否接受,是否满意,是开展工作的关键。在整理过程中,应坚持把农民自愿参与放在首位,充分依靠农民集体经济的力量,经营规模和方式要由集体经济组织自己作决定。要以严密的程序和制度,保障农村土地整理工作能够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高效农业,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围绕生态保护和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农村土地整理才能得到农民的欢迎与支持,才能充满活力,具有持续性。另外,可通过举办讲座、提供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村情,提高广大群众对土地整理的认识,使法制观念和资源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和对策
小型农田水利属于基础设施类,是为引水灌溉等服务的设施,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更加能够凸显基础设施的服务型。但从目前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小型水利工程职能的发挥,对资源也是严重的浪费,为了快速有效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得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加合理、坚固,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农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资源,在建设的前期、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都会有水利工程部门负责监管是施工,在建设结束后也会有相关的只来那个监督管理部T对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是否按照预期的规定进行验收。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下这样一种现象普遍的存在和发生,在工程验收之后,水利工程就无人再来考察,对存在的问题也没有人解决,处于一种无人管辖和管理的状态。小型水利工程主要是饮水、输水和配水的过程,大多数农民都是使用配水的过程,而饮水和输水经常是村民集中使用,大多数问题就出在集中使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大家纷纷逃避,导致一旦出现损坏,就无人修葺的状况。建筑商只负责工程的建造,一旦出现问题就不知道去找什么部门进行维修,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农民的使用情况。这问题就出现在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售后维修安排不得当。
2.管理职责不明确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就导致了,管理责任的无法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和检测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实处,单凭一句,这是大家共同的财产,要一起保护和使用,但是一旦出现了问题,各村之间也无法花粉囊责任并且出现了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各村都不愿意出钱维修。责任更加无法落实到个人身上,并且个人也没有相关的技术水平进行水利工程的维修和保养检测工作。这人的不明确导致了水利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搁置不能使用的情况,很好的便民水利设施就形同虚设。
3.农民观念有待提高。农民有一句谚语:农村就是靠天吃饭的。他们认为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不如季节性的雨水来的有用。农民经常对水利工程存在疑虑,具体对与农业生产和灌溉能够产生多大的效果,以及发生水旱灾害的时候能否起到排解水患和环节旱情的作用,并且农民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剪投入与能否带来响应的价值效益存在疑惑等,诸多方面的疑虑是农民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与使用存在观念上的不信任感。因此,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友谊项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观念问题。如果农民认可小型水利工程的修建,一定会大力的支持,从监督使用以及修葺上。如果没有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需要普及农民的思想,可能是难上加难的。想要在农村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1.加强完善管理制度,明晰责任
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和相关的责任明晰是发展小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如果制度不完善,人员责任不落实,人们自身的惰性就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对于水利设备的使用也不会倍加珍惜,出现使用操作不按照规则,出现问题没有人上报修理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明确了修理的责任负责人,避免了出现故障后,找不到管理部门修理的问题。这样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在水里工程引水、配送以及输水的过程都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这样水利工程惠及的百姓和农业将会越来越多,能够促进农业的生产。
2.普及农民水利工程的优势作用,以及引水、节水的理念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民更关注的是那种渠道或者措施能够带来较快的效率,这也就决定了农民认可什么样的方式,选择什么样的手段。为此,小型水利工程的宣传部门应该向农民降水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以及能够为灌溉待来诸多的益处。水利工程是政府出资为农民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的生产用水等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一旦出现含情时,农民的农田灌溉能够得到缓解。只有普及农民的思想,在思想和行为观念上得到当地老百姓的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才能收到农民的保护和支持与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的惠民作用,使得小型水利设施得到更好的发展。
3.加强水利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作为政府监管部门要严格加强水利招标的制度,对于不具备施工的单位和存在不合格隐患的单位要杜绝,一次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设计的周期。开展招投标的项目管理应该公开、公正,在公开公正的前提下,能够使得更多的单位进行投标,要避免出现私下协议、由于不正当关系承包等问题的出现,这样极在脱离监管部门的管理时,容易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严格管理招标和投标的问题,保证工程施工单位具备施工的条件和安全措施,在后续的维护和维修保养方面能够给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
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并且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任务。因此,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应当积极探讨有效途径及策略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稳定良好发展。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渐现代化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要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必要任务。另外,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应将农产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内容,不但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以重视,同时也应当更加重视农产品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必然趋势,而经济管理方式及理念的转变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成为主要方向。
1.2 农业经济管理呈现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各个领域内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发展速度,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在当前形势下,农业经济信息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发展及应用,在农业经济中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均得到渗透。通过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可使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力,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能够起到较好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主要方向。
1.3 农业经济管理逐渐实现生产化
在当前越来越多农业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情况下,社会上很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以更好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开始逐渐实现,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得以进一步增强。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的实现也必然成为新的趋势。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途径
2.1 积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为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合理规划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属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合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当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而积极进行创新及改革,对于传统管理方式应当尽快改变,应当依据新农村发展趋势将管理方针进行改变,从而制定合理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与时展及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在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应当从以下方面作为入手点:其一,将传统农业发展方向改变,将经济结构融入,从而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使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其二,将传统农产品外形转变,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加强农产品合理化生产可使食品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市场影响力得以提高,使?r产品发展渠道得以拓展,促进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
2.2 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对农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加强重视及投入,应当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基础,积极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原材料生产加工,从而使农产品原理基地建设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并且要保证这些新建工程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有关需求。另外,对于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及重点产业,政府应当积极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因素之间能够加强联系。此外,政府应当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对于专业化合作组织,应当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积极带动农业经济提高与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2.3 进一步加强农民利益管理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农民利益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利益成为重要因素。所以,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农民利益管理机制,对农民利益不断加强重视,努力维护农民权益,对于农民需求及所出现问题应当积极解决,从而避免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使农民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使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更好效果。
2.4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信息化过程使得其向农业生产力转变的周期和效率大大提高,在指导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增收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信息化的过程也已经实现了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融合,大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农业管理的水平。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大大加强对基层农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意识的培养,进而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终端保证管理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经济占比非常大,当前,农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稳固增长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共同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当前经济水平和科技进步的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模式正在逐步兴起,这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农业市场的经济发展,切实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农村经济管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农业生产形式,各个地区要根据实际的农业经济形势来展开问题调查,为农业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1传统农业经济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农村经济管理的体制有漏洞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地区都已经选择了更加新颖的管理模式,但还是有部分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从而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走基层、为民众解决问题的原则,不断的找寻最适合本地无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确保管理中的每一项任何和规定都能够应用到实际发展中去。
1.2生产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大部分的农业经济管理都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生产技术较为落后的情况。因为,部分农村人民都是住在大山里,人们的居住环境较为分散,且山区环境并不适合大量农耕作物的生产,从而导致粮食以及其他畜牧产业的生产率降低。虽然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是有部分人们无法购买畜禽的幼崽,无法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
1.3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发展比较困难
要想进一步建设新农村、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就必须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但是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以小户经营为主,且由于家庭经济的问题,很多人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下降。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虽然能够帮助农业经济建立新的产业链,但是大部分的农户不理解新型的创业模式,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小户传统农业生产的模式,大大的拉低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进程。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方式
2.1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提升专业水平
发展新农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知识水平,优化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帮助解决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问题。另外,管理者也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手段,提高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首先,管理部门需要明确表示出农业经济管理者的职务和职责,鼓励农业经济管理者积极参与各个地区的劳动实践活动,为农民提供具体、完善的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管理者的考核强度,尽量分季度的来评价每个管理者的服务工作,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管理效率和效果,让现代农业管理更具有现代创新性。另外相关部门要对各级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责任的划分,确保出现严重问题能够找到责任人,让经济管理责任划分区域更加具体化。从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以达到提高整体生产水平的目的。
2.2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制度
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是在管理进程中一直需要做的工作,社会经济体制在改变,农业经济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就必须要从日常的实践工作中找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问题,从而进行完善,这会有效的为深化农业经济管理做出贡献。另外,管理人员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区域特点,开展农业经济管理专项工作,从保证农业经济结构的完善,尽可能的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解决当前存在的农业生产过于分散的问题。最后,管理人员要引入统一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化措施,采取更深层次的管理措施,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效率。
2.3积极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民生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积极建设农业的民生工程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尽可能的保证民众的高质量生活标准,对于农业的生产来说,任何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与水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政府部门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为地区所存在的蔬菜基地、经济作物等提供充分的灌溉水源。另外,轻便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交通的发达能够为更多的农作物打开销售途径,特别是对于山区的村落来说,交通的便利更能够提升民众的幸福度。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效率,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前提。交通问题的改善将提升民生服务的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有大部分的农户在进行畜禽养殖时候存在着更多问题,这与农村的生活条件有关。在农业生产中,他们可能会遇到诸如自然灾害之类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对于此情况,政府应该降低购买畜禽产品的门槛,尽可能的出台更多的补贴政策,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买到畜禽幼崽。另外,重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继续实施有关的创业支持政策和方案,同时吸引投资,提高农村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建立农村生产网络,扩大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2.4加快土地之间的流转效率
为确保农村地区大规模设施的有效利用和高效的农业生产,政府应该加快土地流转效率,尽可能的保证每一块土地都有人种植,从而实现了农村地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同时,为了使有关机构和人员规范农业生产模式,关于对土地的管理要实行精简规范的管理模式,让农业生产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实行土地流转制度可以对土地进行集中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向科学化方向转变,实行土地流转机制后,国家可以用相当面积的土地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的选择和生产进行科学管理,而且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深受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现状的影响。一方面,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备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实现农业的安稳和快速发展深刻影响到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本文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探讨何为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如何进行农业经济管理。
1 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
农业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即是对农业的发展采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进行科学分工、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快速发展。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界定和论述,但其核心是指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和界定当地农村和农业资源,并对当地已有的各种经济社会条件予以利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的经济意义在于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了农村和农业资源,促使农村和农业从单个的、零散化的发展走向规范化和集体化的发展。
2 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尽管农业经济管理有着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需要承认的时,当前农村和社会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具体落实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中,农业经济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足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农业经济管理所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这一方面是受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的影响,农业经济管理所涉及到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甚至社会管理等学科的知识短时间内无法被农民所理解和认识。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尽管国家为了农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与法规,但在地方政府却没有积极的落实,最终被农民所轻视和忽略。
二是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体制在近十多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固然有一些地区在探索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农业地区在经济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着不足。
三是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存在差异。农业经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其并非是简单的设计一个相关的管理职位就可以,而是需要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上都有着相当好的学识和文化功底。
3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措施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的含义和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严重不足,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改善策略,并论证相关的可行措施:
一是加强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进和发展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一个重要现状是地区间农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农村区域的大小和地形地势严重的影响到当地农业发展的现状。随着农村行政区的合并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从传统的精耕细作转向集体化的生产,促使农业从一个变动的发展转向不再过分依赖自然气候的发展,从而为农业经济管理打下相关的基础。促使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存活下来,并积极发展。
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当前农业的发展趋势应是现代化和规模化齐头并进,现代化包括了生产的现代化,如使用现代化生产器械进行生产和耕种。而规模化则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当前比较成熟的一区一品或一乡一品。
三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的素质。农业经济管理的主体是农民,其所涉及的管理对象也是农民。因此,在管理学的角度,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主体,即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我们还需提高农民的相关知识文化素质,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推行打下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77-03
农学专业是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门类,是实践性、技巧性和技术性含量较高的一门专业[1],是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生态和环境建设等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学科。实践教学在高等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智能型农业人才的重要环节[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36年,为本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本专业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一直以来,学院都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的锻炼,在建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同时,先后与校外的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建了12个校外实践基地,为实现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然而,多年来,由于学生人数的增加,实习基地建设并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学生的需求,实践教学条件与本专业本科教育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部分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由于经费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工作也刚起步,相应的工作机制及合作方式都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因此,如何通过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让本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田间,从书本走向生产,使学生树立劳动、生产的实效思想至关重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历史任务[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资金、政策方面的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智力和人才的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会技术、懂经营、能领导的新型技术应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交际、管理、经营等各个方面的技能。农学专业是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门类,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能力[4]。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实践教学环节更多的是从课程或学科的角度来安排,结果造成学生用在书本知识学习的时间偏多,而进入实验室,进入农村社会参与农产品开发经营、参与实际生产的机会太少。用人单位也反映现在农科院校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写不好工作总结等问题。因此,本专业人才培养急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并结合福建农林大学地方院校的特色,我校农学专业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种子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相应实践教学改革,改革的基本思路如下:
突出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掌握农业生产核心技术为重点,提出本专业的技术能力结构,以此为依据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以实用为目的,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打破课程分割并相对独立的传统培养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践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
坚持内涵发展,以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农科教、产学研”联动为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企业生产之间的差距。
三、实践教学改革内容及其实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建了以“基本技能实践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为主要内容,具有层次化、模块化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形成了“学生进校就实践,4年训练不间断”全程阶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并确立了校内与校外并重、侧重于校外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格局。
(一)基本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目标,安排在一、二年级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一是加强专业基础课程实验课训练;二是新生进科研实验室参与实验操作训练。专业基础课程实验方面,除了传统的生物科学类和作物生产基础类实验外,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的要求,主要增加了生物技术类实验(见图1),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其次,学院对农学专业实践进行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教师及研究生资源,吸收本科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大学一年级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实验室,跟着学哥学姐们参与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形成了“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科研团队。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本专业90%的学生在一年级,都有不同程度地进入不同平台、不同课题组开始科研训练,为他们今后在二、三年级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奠定了基础。
(二)专业技能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在一年级主要增设《专业基本技能实践A》和《专业基本技能实践B》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结合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完成作物栽培管理全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对田间生产实践内容,有一个初步认知。其次,是在二、三年级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及实习训练。过去农学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及课程实习均跟随着每门课程走,由于每门专业课程都强调学科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内容交叉和重复,因此,我们对专业课程的实验及实习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实验方面,主要是促进课程之间的融合,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强调实验的综合性、创新性。例如,将作物栽培学的水稻不同育秧方式的实验与作物生理生态课程的水分对作物胁迫的实验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方式下环境水分变化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再比如将栽培学的水稻生育时期观察与育种学的水稻杂交实验相结合,避免了两门不同课程同时都要对水稻幼穗发育过程的介绍。实验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授课方式的探索,授课方式打破了传统仅局限于实验室的方式,而改由老师可以直接带学生到地头进行现场教学。专业课程实习方面,打破了以往单一模式,将全部的专业课程实习整合为几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内容由几个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及校外专家共同参与指导。具体做法是:在3年级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育种学、种子学等专业核心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种子公司的生产繁育基地、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生产单位,并要求每个学生参与某些生产环节过程,二是组织学生走村入户实地调查和咨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田间实践等方式了解当地农村的耕作制度,作物布局、新品种推广、土地流转等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种子生产及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现状。课程实习改革,加强了校企合作,促进专业课程与农业生产实际接轨,缩短学校教学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本科四年级主要安排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实施,通过论文的撰写全面提升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实践模块
该模块以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为主要目标。主要内容有:“一组一分地”创新创业实践,即农学三年级学生每5个同学组成一组,每组同学有一分的土地,每组分配2个指导老师,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种植制度、田间种植模式,安排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对比试验,完成田间管理、作物生育记载,并在作物收获后,独立提交生育动态报告、田间专项调查报告、产量估测报告及生产过程问题分析报告等多项报告。其次是,依托创新和创业项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申报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总结,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四、主要成效
(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通过几年来实践教学的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从课堂走向农村,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实习,使得学生对基层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当他们目睹了农村生产水平低,广大农民渴望得到科学技术的时候,深深感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坚定了学农、爱农的信念。最明显的一点是过去将实习生分配到农业企业,很多用人企业直接表态说不要,他们反映说送来的学生还要手把手教他,而且教了还不肯学。这两年情况有了极大改变,学生毕业前就会有很多用人单位来学院联系要人了,2014届农学专业就业率就高达97.33%,名列全校前茅。2013-2014学年,我专业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16人,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作品4项。12人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5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果申请了3项专利,形成了学生参与科研和科技创新活动良好的环境。
(二)促进教学改革及精品课程的建设
专业实践改革促进了课程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一是促进了教学改革,2014-2015年农学专业获得立项的教学改革项目有:农学专业课程实习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科教深度融合视野下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作物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与运作机制探索、应用PDCA模型持续提高农学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反思视野下提高《作物栽培学》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探索等5项。二是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起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课程网站”。三是加强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学科,建立起了以作物栽培学为主干的“作物生产类”核心课程群。其中,农业生态学为国家级双语课程,农业生态学、遗传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校级精品课程。
(三)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增加,学院也新增了不少新教师。目前,福建农林大学农学专业专任教师共19位,其中有8位都是近2年从高校分配来的。年轻教师有干劲有活力,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走向学校,普遍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实践改革实行模块化模式后,要求每个模块都要有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指导队伍,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及农业专业户的合作,地方企业技术专家也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既推进农科教合作、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使得广大师生尤其是年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四)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逐步完善了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计划一体化,为实现创新实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取得显著成效。对校内21亩的教学实践基地进行改造,完善四个本科实践教学功能区,即:①本科实践教学工作区;②课程实验教学区;③设施栽培示范区;④作物标本展示区。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已有的校外12个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基地原单位合作共建,定期下拨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个别条件较差的校外实习基地住宿条件,完善其功能,拓展其容量,成为学院永久性的教学实习基地。其中,福建农林大学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为教育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漳州甘蔗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农业部和教育部共建的大学生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唐鑫华,邹得堂,王敬国,等.地方高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06-109.
[2]桂萍,王秀琴,郭理,等.实践教学在农科类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65-66.
关键词:乐业母里;亚母系;氏族文化;保护
一、母里文化现象
母里屯是广西乐业县一个自然屯。现有15户人家,常驻人口73人,全是“高山汉”①。长期以来,这里保留着奇特的民俗:世代沿袭女人当家。家里家外大小事情,女人说了算:犁田耙地,赶马驮货,由女人承担;收钱记账,理财持家,由女人负责;男人将自己所有收入悉数交由女人保管,不留分毫。接待来客,宴请宾友,由女人出面;要是谁家来了客人,女人们闻风而动,相约上门去捧场,陪客人聊天、吃饭、喝酒、抽烟、唱山歌。邻里因小事发生摩擦,闹纠纷,也是女人出面评判对错。据当地文化干部介绍,母里屯女主人对自己的女孩从小就有意识地教持家理财本领。婚姻方面,这里不同于台湾阿美族的“男不娶女不嫁”,也不同于云南摩梭人走婚制,而是男娶女嫁,不排斥男子在家庭中的话语权,这就是独特的母里亚母系文化。学界把这一现象称为亚母系氏族文化(以下简称母里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引起社会关注。2003年,先后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广西民族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进入考察,证实在中国汉族地区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科考和旅游开发价值。中央、广西、港澳台等多家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和播出。
二、遇到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母里文化面临着濒危、变异等诸多问题:一是母里文化生长土壤越来越贫瘠。许多母里青年外出打工谋生,离开了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环境。大部分青年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族歌舞、乐器、服饰的兴趣愈来愈淡漠。二是特色民居古建筑逐渐消失。新农村建设在加速推进。母里屯个别群众为节约成本,照搬外地民居建筑模式,导致特色没了,传统丢了,传统竹木结构干栏式吊脚楼建筑濒临绝迹。三是政府保护工作滞后。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经费未能列入财政预算。民委系统虽有“三项经费”(民族工作经费、发展资金、教育补助资金),但没有单列的民俗文化经费。
三、母里文化保护的思考
母里文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毁灭,其价值无法估量。笔者认为,必须树立与时间赛跑的意识,加快这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1.建立母里文化档案
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我国各地“非遗”建档工作取得了一定经验。这些有效方法给母里文化建立档案提供给了借鉴。母里文化已被乐业列为县级“非遗”保护名录。要按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建档主体、流程和技术手段,参照《DA/T13-1994档号编制规则》《DA/T18-1999档案著录规则》《DA/T19-1999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档案标准开展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工作。在非遗建档过程中较多运用了数字化技术和录音录像技术,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和视音频文件,要按照《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DA/T47-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等标准,对非遗电子档案进行妥善管理。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保护与管理主体作出如下界定: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包括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在内的多元化主体。[1]结合乐业县实际,乐业县文体局是建档的实施主体。考虑到档案部门人员技术优势,应将档案部门纳入,形成文化主管部门主导,档案部门参与模式,保证建档规范。
2.母里文化保护与当地发展相结合
孤立地对母里文化建档保护,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运用统筹思维,创新保护模式,坚持保护工作与母里文化产业开发有机结合,实现和谐发展。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已把乐业大石围天坑群作为继桂林山水、北海银滩之后的广西旅游业发展新一极来规划和开发。[2]结合乐业国家4A级景区———大石围天坑的开发,将母里氏族文化作为配套景点进行精心打造,合理、适度、有序开发利用母里文化资源,实现发展旅游产业与挖掘母里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丰富乐业县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良性效应。一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对母里文化传承人(女主人)的帮扶力度,激励传承人自觉传承传统文化。二是建立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大保护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开发生态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夯实传承保护的物质基础。三是整合母里服饰、乐器、高山汉山歌、传统习俗等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打造母里文化品牌。四是加大母里传统民风民俗的宣传和保护,营造宜居宜游浓厚的氛围。五是努力打造文化旅游利用平台,如举办山歌对抗赛、民俗文化表演、民俗摄影比赛等文化活动,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六是整理出版一批介绍母里文化的图书,合作拍摄宣传片,向国内外读者介绍和宣传母里民俗风情。七是加大与重点媒体、旅游联盟、旅行社、网站论坛、节会推介等宣传营销合作力度,尤其要加强与海外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网站合作,进一步提升母里文化的知名度。
3.母里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母里虽然距乐业县城只有35公里,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如2011、2013、2014年全县人均收入分别为3750元、4220元、4875元,而母里屯为2950元、3194元、4122元。[3]贫困容易导致大家庭解体,破坏母里文化结构。改变这一现状,最主要还是靠加大扶贫工作。时下,国家对百色老区的发展给予更多关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对百色老区扶贫工作做出重要指示,[4]这将成为百色人加速扶贫攻坚的强大动力。2月,国务院批复《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预示着百色将获得更多国家层面的支持。乐业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在新一轮精准扶贫攻坚中将获得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这给母里文化保护带来重要契机。笔者以为,文化主管部门须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到更多项目资金和优惠政策落到母里屯。一是通过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引导群众发展适合当地的猕猴桃、核桃等主导产业,加快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二是组织母里妇女技术培训、参加社区管理,不断提高她们生产能力、理财持家能力和社会地位。三是结合农村危房改造,修缮破旧干栏式吊脚楼,引导群众建设传统民居。四是以创建“美丽乐业•生态乡村”为切入点,把母里屯列入“清洁乡村”示范村屯建设。五是借力母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实现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六是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使男女老少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红利。通过综合措施,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尊严,增强生活信心,自觉维护大家庭团结和夫妻和谐。使年轻人重拾对民风民俗的信心,增强年轻人对母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总之,把母里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使保护工作有了源头活水,促进了母里文化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维学 单位:百色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
[2]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2011-03-02
关键词:新农村;古民居;旅游开发;文化继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引言
新农村建设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有了相关的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项工作逐渐成为了当前的重点工作项目。其中,新农村建设最重要实现将农村建设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古民居旅游在近年的发展中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取得了广大游客的青睐,这对新农村的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然而,古民居旅游的火热,带来了农村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当地文化继承与保护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文化继承与保护做出浅谈,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有些助益。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文化继承与保护现状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民居旅游作为其经济发展中一项重要内容正被大力的发展,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对于其中的文化继承和保护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这种现象开始受到重视。
(一)文化消亡现象正在发生
古民居旅游开发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广大的游客乐于接受这种包含有当地民俗风情文化的旅游项目。但随着大量游客的涌现,现代化的文明渗透进入当地的文化环境中。当地较为封闭和陈旧的古老文化受到来自现代文化的强大冲击,当地为了迎合游客的喜好而做出的改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习俗和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消亡的现象正在发生。
(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国民素质较低,是我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大量游客中存在乱扔乱甩、乱刻乱画的不文明现象,这对于各古民居聚集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重要的破坏,并且还难以复原。同时,人流量的暴增也超出了各地原本的生态承受能力,使得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减弱,加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三)保护的难度加大
随着古民居旅游的兴盛,所带来的游客数量进一步增多,当地政府需要对古民居进行维修、同时还需要改善交通、完善公共设施甚至对古民居所在社区进行规划布局,这变相的增加的对当地文化和生态的保护难度。各地难以加大财力、物力和人力对古民居的文化继承和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古民居旅游开发发展的速度令人咋舌,而与之相反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却无法跟上。如违法乱建、违规拆迁、拆旧盖新等现象在许多地方屡见不鲜。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直接影响了对古民居的文化继承和保护工作,在相关工作中都无法得到法制体系保驾护航。
二、古民居的文化继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一)古民居的消亡也是历史文化的消亡
古民居是地方悠久历史文化的精髓,蕴含了古老先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地方社会建筑、绘画、信仰、宗法观念等多种文化集中体现。古民居自古流传,象征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传承了当地人民的精神,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也是我国珍贵的财富。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古民居的消亡就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消亡。古民居一旦在现代的文明中消亡,意味一段璀璨的历史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对整个世界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符合当今时代背景的先进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古民居的文化传承和保护,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是一个过程,必须要重视其可持续发展。从对古民居的文化继承和保护方面着手,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是旅游业发展必定会出现的问题,当前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越发严重,要求各国各地都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对古民居进行的旅游开发,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通过村规民约和一定的奖惩机制,强化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使当地在保留当地文明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有利于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
(四)有利于提高国民意识和素质
上文已经提到,国民意识和素质较低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也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旅游方式,国民意识的问题也在出国旅游中得到体现,这又直接对我国的形象造成损害。加大对古民居的文化继承和保护工作,要求当地人民和广大的旅客积极的配合,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国民意识和素质,对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文化继承与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民众的意识
要进行古民居的文化继承与保护工作,首先要考虑的是造成这类问题发生的直接施力者,也就是民众。民众是旅游中的主体,在旅游中造成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和影响古民居文化继承与保护工作的主要行为施与者是民众。提高民众的意识,使他们正确的理解古民居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能够从主观上减少对古民居文化继承和保护造成破坏的行为和现象。
提高民众意识,可以在各地设立大量的宣传标示,时刻提醒游客注意自身的行为,可以通过宣传讲座来增强民众对于古民居文化继承和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的理解,从根本上减少破坏行为。
(二)改变当地发展旅游的观念
经济建设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即过度索取,特别是针对于生态和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中,古民居旅游开发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极大的改变了当地原本落后的局面。在这个背景下,许多当地政府只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一面,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的不利面。因此当地政府只是一味的加大对古民居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的开发。
这种做法从主观上忽视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是一味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索取。要改变当地发展旅游的观念,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观念当作当地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中。要加强对古民居文化继承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政府的引导,才能够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三)促进古民居旅游与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协调发展
古民居文化继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困难的工作,要在实际中落实相关政策和方针就必须落实到当地古民居旅游开发的模式当中,促进古民居旅游与文化继承和保护的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限制游客数量或时段
无论是当地的生态环境或者历史文化,都存在一个潜在的承受能力,尤其是针对生态环境,大量的游客直接影响其自我修复能力和环境承受能力。采用限制游客数量或时段的做法,能够有效的促进古民居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减少游客数量,变相的减少了相关的破坏行为,限制旅游时段,能够给当地的维修和保护工作赢取时间。
2.增加和改进旅游发展模式
古民居旅游,主要的旅游资源是当地的民居建筑、文化和民俗风情,吸引游客的是这样一种较为原始和古老的另类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各地应该增加和改进旅游发展模式,改变以往的卖点,可以通过建立主题公园、提供民俗文化表演等多种方式。在以往的基础上增加旅游资源,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减少民俗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还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政府是古民居文化继承和保护工作的引导者,也是最主要的施力者。政府必须重视该项工作,并且加大投入力度,从财力、人力和物力等多个方面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在这其中古民居旅游开发是一个重点,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同时,旅游开发对古民居文化继承与保护带来相当严重的破坏。古民居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对当地人民也有着极大的意义,这就要求在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对其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力度,这就需要社会民众和政府一同努力,让古民居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屹立不倒并且再次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罗奇,许飞进,罗吉祥.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下的江西古村落保护与发展[J].农业考古,2008(3).
[2]雷建林,唐青雕,李燕.浅析新农村建设中古民居保护与利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4).
[3]韩卢敏,李俊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误区剖析——以黄山市黄山区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