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英语教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大学英语;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外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各行各业进行交流的主要语言。随着外国人直接到中国来办公司、开银行、进行各种投资等,不仅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说、译能力的需要也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所花时间和代价与教学效果不相适应的问题。毕业后的学生无法正确用英语进行交流。所以,进一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一)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大学生入学英语基础相差较大。不同高校以及同一高校(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期望差异也极大。特别近几年来的扩大招生,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涌入高校。例如,我教的餐旅4班,6班,很多学生的语言知识还不系统,甚至连语法和语音还没有过关。所以学校和教师在外语教学上的投资虽然较大,而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学生的语言技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上依然较多地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培养。不少学校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但许多学生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不大,与社会需求有差距。造成这些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学校搞应试教学,把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与毕业证挂钩,学生关心的是最后的分数而不是学到的真实的英语知识。形成教师上课时讲知识,讲语法较多,学生下课后主要在背单词,做习题,而忽略英语技能的提高。造成“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产生。
(三)大学英语教学师资不足、投入不够。老师的待遇差、缺少进修和提高的机会,学校对教师进修的政策不宽松、资金帮助少,众多原因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兼职工作方面,部分教师还寻机跳槽。再者,大学英语教师出于经济或任务所迫,兼课较多,妨碍了大学英语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从而对教师提高科研,教学水平不利。这使得许多教师成为“教书匠”,对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不利。因而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适应学生入学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
(四)教学模式相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由于过分突出强调正确的语音、扎实的语法、一定的词汇量,造成老师是讲课主体,学生是听众,学生没有真正的语言体验、训练和实践的机会,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达到提高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很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录音、录像、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等课件的推广措施和力度不大,不重视改善教学条件,设备简陋陈旧,影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高等院校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手段,积极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
(一)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如何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我们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切实联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相互关系,强调综合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英语是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分类指导,分级教学,使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都能有所提高。
(二)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教育和引导学生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育目的的改变,即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转变,就必须:1.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测评体系,改变传统的以(下转第150页)(上接第153页)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突出以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2.改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重在启发、引导以及互动式语言交流,为学生创造足够的语言实践和交流的空间和时间;3.精心设计课外互动,积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造的语言环境;4.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创新教学方法;5.突出能力测评,要以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适应发展的需要。(三)改革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为了适应和满足英语大纲的要求,要逐渐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推出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课程,供学生修习,同时要求学生必须修满大学英语一定的学分,但在课程的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度。
(四)建立健全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体系。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制约大学英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很多应该在中学时掌握的知识,反而要在大学重复讲授,占用了大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时间。只有解决好衔接问题,在大学阶段,英语教学才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毕业生真正能听得懂、看得懂外文资料,成为高层次的人才。(五)加强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伴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老师的教学任务将越来越重,师资力量短缺也就十分突出,同时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师的学历与教学任务的要求严重失调,创新能力低、科研成果少,很多是本科毕业教本科学生,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产生很大的制约,所以各高校要对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加大财力物力投入,放宽教师进修学习的政策,全面提高学历层次,可以采取在岗轮训制度,培养教师成为自觉学习型教师,与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同步发展,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教师待遇,优化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动力。如今在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英语已日益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它不仅是人们交际和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国际竞争的“武器”。所以培养大批英语人才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认清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探索新办法,新思路,使大学英语教学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2]阎志坚,武世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J].
英语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对于英语教学更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学校采取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在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将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是一项新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高校英语的教学中,多媒体等一些新手段的应用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英语课堂中,如果以为的通过传统枯燥的学习方法来背单词、背句型,那么就会使学生们在一种枯燥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影视作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就大大缓解了英语教学中的枯燥氛围,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还能够通过影视作品领悟出一些道理,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会对大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来浅谈一下英语影视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英语影视作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好处
1.英语影视作品能够提供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们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英语影视作品资源非常丰富,题材也特别的多样化,特别是其中的语言,与传统的语言教学材料相比,发音特别纯正和地道,能够给学生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影视作品中所包含的声音、语言、人物、社会背景以及道具,都能够给学生们直观的展示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激发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有了热情和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使英语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1]
2.英语影视作品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
英语影视作品还能够提高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这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以后希望出去留学或者去外企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锻炼大学生们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减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交流中的障碍。在英语影视作品中,能够为学生们全方位、直观的展示当地的地理风光和民俗习惯,使学生们能够收获很多关于国外的知识。不得不说,英语影视作品为学生们直观形象的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影视作品中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一些因素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深深的印在学生们的大脑里,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而且学生们还可以根据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来进行语言训练,尽可能的模仿外国人的发音、表情和肢体动作。[2]
3.英语影视作品能够使学生们充分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英语影视作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产生背景,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不仅能够有利于学生们对影视作品内涵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们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想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有一流的听说水平,还要对当地的文化有着充分的理解,才能够使交流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英语影视作品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能够了解当地知识和文化的凭平台,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来体会国外文化习俗的不同。通过英语影视作品当中的场景和语言使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当地与国内氛围的不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形象的环境和氛围。
二、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素材的选择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一些影视作品素材的选择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的,作品的立意不仅要积极乐观,有助于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还要是影视作品素材也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关联性,应该选择一些发音地道、语速适中而且贴近生活、轻松幽默的素材,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选择,比如针对医学专业就可以选择ER或者House等于医学相关的作品。
2.课堂上的操作
课堂上的操作对于影视作品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对于播放时间的长短应该取决于教学目的,一般的需要影视作品作为辅助的话,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片段,比如当教材中学习的某些单词学生们对其没有直观的印象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片段使学生们了解一些物品的具体形象,加深学生们的记忆。
3.课后评估
虽然英语影视作品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材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但是往往很多时候教师对于课后的评估都没有重视,教师可以根据口语测试、听力测试以及理解测试来评估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这种评估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三、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前景
英语影视作品其自身有着特殊的优势和特点,它能够成为大学英语的教学资源既能够传播当地的民俗文化,同时还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帮助,虽然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也将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总结: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便利,更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使学生们在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提高自己跨文化的社交能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英语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与帮助,但是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选材问题是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对于选材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操作,将课堂内容与影视作品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够使课堂操作顺畅,最重要的一点,往往也是英语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就是在课后对学习的效率和成果进行评估,只有准确的评估,才能够根据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进行改进。
2005年2月2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会,宣布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历史性改革,并公布了我国《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这是自该考试举行17年以来的首次改革。《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为此,作为对我国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主要鉴定手段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必须相应改革。使考试更好地为贯彻(教学要求)服务。在教育部高教司的主持和领导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组和考试委员会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并广泛听取了大学英语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制定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
改革内容简介以及四六级改革后的特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标准化考试。因此。考试改革的方向是在保持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使考试最大限度地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即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体现社会改革开放对我国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
四、六级考试将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改革计分体制和成绩报道方式。自2005年6月考试起。四、六级考试成绩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不设及格线;成绩报道方式由考试合格证书改为成绩报告单,即考后向每位考生发放成绩报告单,报道内容包括:总分、单项分等。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四、六级考试将加大听力理解部分的题量和比例,增加快速阅读理解测试。增加非选择性试题的比例。听力题材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阅读理解部分比例调整为35%,仔细阅读部分除测试篇章阅读理解外,还包括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的测试;快速阅读部分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综合测试比例为15%,由完型填空或改错,短句问答或翻译两部分构成。写作能力测试部分比例为15%,体裁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四、六级考试各部分测试内容、题型和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根据目前的改革进程,近期内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仍将与笔试分开实施,继续采用已经实施了五年的面试型的四、六级口语考试(CET-SET)。同时,考委会将积极研究开发计算机化口语测试,以进一步扩大口语考试规模,推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在考务管理方面,2005年6月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启用新的四、六级考试(试点)报名和考务管理系统,严格认定考生报名资格,加强对考场组织和考风考纪的管理,切实做好考试保密工作。
改革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提出的要求
改革后的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针对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也应该适当的加以改革。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
为使大学英语课堂从以教师为主体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成主动应用知识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在中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里还比较难。因为大学英语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所以只能大班上课,这样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实践应用英语的机会就非常有限。笔者认为,解决该问题可从课程设上想办法。可把一周的大学英语课分为:精读课(四学时),听说课(两学时),自主学习课(一学时)。精读课可采用课件在多媒体课室大班上课(60人左右),听说课可在普通课室小班上课(30人左右),自主学习课可由学生在计算机房利用教学光盘或网络自主地实践练习英语的听说读写技能。在听说课上,教师应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平均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说英语的时间累计在5分钟以上。听力训练活动也可多样化,如短文听写、速记等等。听力训练材料也可选用对话、讲座、广播电视节目等更具真实性的材料。另外,在自主学习课上,学生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运用。譬如说有的学习者习惯于看,有的习惯于听,也有的动手能力强。每一种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Cohen,1998)。这样设置的大学英语课堂才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且有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课堂。
2.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把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成为计算机加课堂教学的模式,以人机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工程”确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基于网络的多媒体立体化教学体系建设与试点工作。将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大学英语教学,并不意味着大学课堂教学就不重要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缓解英语师资紧缺、营造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上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中学英语;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20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子们接受了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的组成中,大学英语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学英语课程也是大学生们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进入大学后,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内容,许多学生一时之间很难适应,部分学生在这过程中也由于不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而对英语失去了原有的兴趣,久而久之,甚至对英语产生了厌恶感。面对这种情况,广大的大学英语教师以及相关教学研究人员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作者对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下面主要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比较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以及做好大学英语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叙述,希望能为当前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一点理论上的指导。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比较分析
首先在教学的最终目的上。中学英语教学在中考以及高考的双重压力下,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基本语音、语法以及词汇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提高,也就是说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双基培养。然而大学英语的教育没有标准的要求压力,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对英语听说能力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大学英语的教学还比较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以及自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将英语作为一种日常的交际用语来进行综合性的运用,通过英语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最终达到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
其次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中学的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中英语的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于英语教学的好坏基本都是依据中考以及高考的成绩来衡量的,因而英语老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自己唱独角戏,一贯地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并不能自主地去学习。而在大学的英语教育中,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树立自主学习英语的理念,因而从这里就区别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双基培养了。
最后,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多半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一般都是通过老师来辅导,而学生很少去自主学习的,基本都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样的顺序是颠倒的,大学英语教育的课堂上,要求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把课堂上的时间给予学生去阅读、探索或是小组间进行讨论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课文和句子翻译、词法、激发等,而在大学英语教育课堂上则是强调语篇教学,摒弃了中学阶段以单位为主体的句子教学的模式,要求以语篇为教学主体,在此基础上,对个别内容进行解释以及分析稳重的任务或时间,最后在总结出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整篇文章的大体思想。在语篇为主的教学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发展。
二、造成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脱节的具体原因
1.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
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分别存在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都是不尽相同的,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因而在其教学的目标上是存在根本差异性的。在应试教育压力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在实行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为日后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则不同,它注重的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侧重于学生在听和说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与外界的交往中能够有效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而奠定基础,与此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加注重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差异
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的目标上存在差异,自然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也就不同了。总的来说,英语教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然而提高这种能力只能靠对英语的大量接触以及身处在英语的环境之中,对于英语的学习,要先学会听,之后才会说,会说之后才会读,会读之后才能会写,所以听和说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占先导地位。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主要的环境就是英语课堂,因而对英语的学习就靠老师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的授予,如果英语老师在有限的课堂上不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语言输入,那么学生在听和说两方面的能力就不可能得到提高。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压力影响,因而不论是对老师教学来说,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都是以高考为最终的目标,老师课堂上主要侧重对词汇、语法以及句子结构等英语知识的讲解,主要研究的是学生在考试中解题的技巧,虽然对课文的阅读能力也有一定的重视,但仅仅是为了考试中能够取得相应的高分,因而最终忽视了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的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的英语教育是不同的,课堂上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还给学生,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注重文章语篇的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而由于许多刚入学的新生在听和说方面的能力比较差,导致课上听不懂老师讲的文章,进而就跟不上老师课堂讲解的节奏,久而久之,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3.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在中学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一般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也基本上是靠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督促,并不能够自主地去学习,久而久之,这样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已逐渐被学生们形成习惯。而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对学生的词汇量以及理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相对来说都比较高,因而对于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会让刚刚入学的新生们造成困扰,在英语学习中学习方法的运用会较感不适。
4.教学内容的编排存在问题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英语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更加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而且还要遵守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来看,虽然版本比较多,但是大学教材与高中英语教材都没有能够做到良好的衔接。首先从词汇量上来看,中学六年的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两千左右的,而在大学的第一学年中就要求掌握一千多个单词。其次从对知识的复习频率上来看,基本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大学中的一些英语老师不熟悉中学英语教学内容
对于大学的英语来说,单单熟悉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对中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加以掌握了解,这样既能帮助老师了解不同阶段英语教学的不同目的,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然而对于大都的大学英语老师来说,都不是太熟悉中学英语教学的大纲以及教材,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三、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良好衔接的具体措施
1.老师要帮助学生奠定好基础
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说,难免在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尤其在对英语的学习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大学的老师应该给予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同学,对此可以成立一个英语学习互助小组,从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补助,培养学生利用潜在的记忆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日后英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其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
2.结合“天时地利人和”进行教学,不能“从一而终”
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和因材施学,不能像中学英语教学那样为了应试教育而去学和教,不同级别、不同地点的院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制定具备自己特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要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外部变化,不能从一而终,没有改变。
3.大学与中学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合作办学
通过大学与中学的合作办学,使得中学和大学英语的教学能够更好地进行衔接,大学的英语老师可以时常去中学听课,了解中学的英语教材以及课程标准,掌握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的重点及难点,与中学的英语老师多加交流,以便准确地掌握大学与中学教学中的衔接点。
4.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新生们刚进入大学时,英语老师们应该首先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改变,要对他们灌输英语课也是实践课的思想,大学英语的教学不仅仅是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加侧重的是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告知他们,单单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是不够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加入对英语的学习,让英语与生活两者互不分离。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其次老师们应该转换教学观念,对于英语教学是作为一门外语教学在进行的事实,因而老师们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地照搬国外的理论,要建立健全有我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最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越性,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一项系统而意义重大的工程,因而需要大学老师与中学老师的共同关注以及全力配合,另外也需要得到外界的各项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探索。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语音;大学英语教学;方言
一、大学生英语语音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英语这一门通用语言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仅要求毕业生能掌握基本的英语读写,还要能熟练的用英语与不同国家不同口音的人交流,这考验的不仅是我们薄弱的听力,还有我们那憋足的口语。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学习了至少十年英语(中学六年加上大学四年),但在CET-4和CET-6的听力考试中无法轻松拿分,甚至是根本听不懂,而英语听力的比重又在逐年上升,由原来的20%提高到了35%,这对很多大学生和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发音不准确、辨音能力不强、对英美发音的差异不了解、不熟悉重音和语调等,这些都是导致了我们英语听力分不高的关键。因此,加强对语音语调的学有裨益。
二、语音问题导致的弊端
“没有语音就没有词汇;没有语调就没有句法。”
我们从简单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理解,我们对汉语言的学习是从语音开始的,我们模仿着大人的发音,模仿着他们的语调,逐渐的到识字再到句子。这也说明了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语音是单词的基础,读准单词的发音是牢牢记住一个单词的关键,大部分单词都是可以直接从它的发音来判断拼写的,而语音没学好的另一个弊端就是口语。
据调查表明,很多的大学生并不是不想开口说英语,而是一开口,因为自己语音的问题遭到大家的嘲笑导致不敢开口,而越是不敢开口,自己的语音方面的弱点累积就越多,就更加不敢开口,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三、语音问题分析与解决
1.英语语音学习的最佳时间
语音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语言研究领域之一,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多种语言中语音的发展对后继的拼写与阅读有重要的影响。许多西方教育心理学家已通过教学实验证明:语音训练,对于语音本身、阅读技能和拼写技能的发展,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儿童早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来说,语音培养更是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的“LAD理论”认为少儿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先天语言获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简称LAD)。它是少儿获取语言的直接渠道,在0―6岁非常活跃,随年龄增长逐渐弱化,12岁后其作用将日渐消失。
2.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
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由“迁徙”理论在第二外语的学习中,学习者使用目的外语交际是,由于不熟悉目的语的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母语的语音、词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处理目语的信息,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语的影响,还会受到方言的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慢慢的失去信心和恒心,产生焦虑情绪。贺州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广西的各个地区,方言也各不相同,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英语发音的难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大多数方言受到粤语的影响较大,所以我们通过对粤方言区英语语音的调查来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粤方言对汉语普通话和英语在语音上产生负迁移有相同的原因,这说明将汉语普通话作为粤方言区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桥梁的假设是合理的。粤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问题主要是来自母方言的干扰,一方面其语言差异越大,造成的学习困难就越大;另一方面,母语的一些语音特点,特别是那些与目的语相似又有微妙差别的语音特点,对学习外语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延长语言学习的高原期。而英语与普通话之间的相似之处多与粤语,因此,学好普通话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3.英音和美音的差异
在大学四六级听力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男女对话形式的考题,一般都是一个人用英式英语,一个人用美式英语,很多学生从小学的都是标准的英音,对美音接触较少,一些发音习惯和用法不是很了解,导致做听力的时候一头雾水,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要留意英音和美音的差异,这是学会地道英语的必要条件。
4.其他口音的介入
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国家的人可以熟练的运用英语交流,英语变得更加有用,但是很多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也氤氲而生。其中印度英语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看过《少年派》的人应该大多都对里面的印度英语逗得哈哈大笑,但是现实中印度英语就是这样的,我们将来要面对的印度客户就是会用这种口音与你交流,因此,适应各种口音是非常重要的。
四、语音教改大致说明
建立轻松的语音学习环境,大胆尝试不同的学习模式,将被动变为主动。
对学生在习得过程不肯开口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另一方面,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语音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剖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对该问题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得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视听说教程,让学生跟着学习。
改变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上口语教学实践太少的现状,把每学期口语安排不到两小时扩展开来,保证学生在有意愿接受语音训练的情况下,能够不受课时限制,满足学生的要求。
利用各种反馈渠道,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输出性训练,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结论
通过对英语语音的分析来看,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整个英语语言的学习,对英语教学的开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矫正英语发音最根本就是要从最基本的国际音标开始学起,把英标发准了,单词自然会度,也自然会记忆深刻。语音语调对了,说出来一口漂亮动听的英语,对英语的兴趣自然变大,与其他人的交流也变多,听力自然会好。提高四六级英语听力从语音训练开始。
参考文献:
[1]少儿英语学习最佳时间
[2]李彤. 粤方言区英语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调查与分析[J]. 学术交流,2008,(168): 145-147
作者简介:
胡雯(1983~),女,广西桂林人,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 英美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探讨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英美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议英美文化融入与大学英语教学 浅析英美文化融入与大学英语教学 论英文影视赏析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美影视作品与大学英语视听课教学 浅论影视赏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五年制高职英语教学中增设英语影视赏析课的积极作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与文学的拓展与运用 从补缺假设看英文影视作品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整合 浅谈大学英语电影赏析课教学 英美文学选修课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整合思考 浅析英美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探究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9.
[10]王晓辉.浅谈英文电影欣赏与英语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11]彭雅婷.英文电影欣赏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魅力中国,2009,(5).
[12]高校英语专业开设《英语影视欣赏》课的思考[J].百度文库.(),2012-11.
[13]亮.影视欣赏选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功能[J].考试周刊,2010,(1).
[14]魏重宪.英文影视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培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需要强大的动力源支持,而教学改革本身作为一个复杂有机系统也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内外部各项动力源在系统中要有效发挥作用,应把握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自适应性等原则,通过增加导向性、内容性、反馈性、需求性和助推性动力源,产生合力,化解阻力,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持续而有效推进。
关键词:
复杂理论;动力;大学英语教学;复杂性
作为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覆盖面广、学时多、指标硬、关注度高等特点,教育部历来将之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课程。大学英语改革发展到今天,成效显著,各高校致力于推进实施新的教学模式,让这门课程始终保持着活力。然而,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各种阻力的产生让改革难以深入推进。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如何持续深入地推进是关键。本文从复杂理论视角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建构,试图强化各动力源来消解阻力,使改革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复杂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复杂理论(complexitytheory)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是在20世纪的非线性科学和自组织理论等复杂性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学科。[1]复杂理论将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逻辑性与矛盾性联系起来,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都具有其组成要素和不同的性质,涉及对象的各个层次、部分在各个方向上的诸多联系,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有序、分割和绝对理性的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应用语言学家Di-aneLarsen-Freeman最早将复杂理论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她将复杂理论与语言进化、语言习得、课堂话语等问题进一步结合起来,并得出一系列方法论原则。[2]在国内,复杂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运用也不断拓展。如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的语言发展观[3];复杂理论: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4];混沌/复杂系统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路径探析[5];基于复杂理论的大学英语测试体系研究[6];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对二语习得研究的反思[7]等。这些基于复杂理论的研究,对于语言及其演变、语言发展、话语以及语言课堂提出了新的解释框架。复杂性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异质性,并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对于不断的变化,系统具有适应性学英语教学改革整体上是也一个复杂系统,具有非线性、开放的、动态的、自适应等特征。首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由师生、语言课堂、教学环境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复杂交互作用,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连通性。其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是非线性的,不是线性的。系统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并不存在稳定结构。一个新的教学资源方式如“慕课”、“微课”将给课程设置、教材编写、课件制作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再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层次、类型和区域的高校其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都不同,其教学改革内容和重点也有所区别。而经济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也使得学生英语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显性的因素包括教学理念、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课程教材等,隐性的因素包括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的氛围等,都产生相应变化。最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是开放的、自适应的。英语学习的早龄化、教育国际化、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都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复杂系统作为自组织状态因人的参与具有可调控的性能,能向人们所期待的目标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两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听说能力是重点),教学活动由“教”不断向“学”进行转变,目前呈多元化趋势。尽管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弊端也日益凸显。因此,为此,各高校纷纷展开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改思路和方案,不断发展而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动力机制与大学英语教学
动力机制即“源动力建设”,即发展动力的根源。动力机制的基本模式研究主要有五类:(1)Forrester(1968)的系统动力学(SystemDynamics)倡导综合结构、功能和历史的方法,注重系统各变量之间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和互动机制。[9](2)Pi-aget(1968)的建构主义动力机制(ConstructivismDynamicsModel)构建了认识论意义的双反馈环动力模型,聚焦同化与顺应之间自动调节的平衡机制。[10](3)龚祖文等(1989)的高等教育运行动力机制界定了动力机制与高等教育动力机制的内涵,阐释了高等教育的动力及其构成。[11](4)卢素芬(2011)等学者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动力的提升途径,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等。[12](5)潘超(2016)提出教学动力机制包括产生助推力的“先学后教”、产生牵引力的“先教后学”、产生碰撞力的“学教生成”三种,其产生的教学合力构成了教学的三向动力机制,促进高效教学。[13]任何改革活动都存在着动力与阻力,改革要持续高效地推进,就必须充分重视并准确地运用动力。在大学英语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果动力足够强大,就能持续推进并保持和完善改革成果。相反,如果动力不足,阻力强大,改革就难以启动和持续推进,推进了也难以保持其改革成果。因此,一切有助于推进改革、消解阻力的有利因素都视为动力源。从横向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等多元动力源头。内部动力包括学科定位、教学定位、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教师素质、个体需求、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外部动力涵盖国际环境、国家战略、社会评价、学校特色、现代科技等方面。[14]大学英语明确学科定位有利于确立学科知识体系,发挥大学英语的身份动力和职业动力。明确教学定位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避免出现帮助学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学,发挥导向性动力。课程设置是大学英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方案,涉及培养目标、实施方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良好的课程设置能够发挥强大的指导性动力和内容性动力,直接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评价与测试是检验教学质量、推动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判断大学英语课程和大学生英语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并为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提供有效的反馈动力,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不断改革和发展。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实现教师素养的提升,使教师主动适应英语教学发展的需要,能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个体需求包括获取专业知识、开拓国际视野、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动机和目的是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内在动机如学习者对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具有浓厚兴趣,将保持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需求动力。教学资源是为开展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拓展学习空间、支持课程管理等提供的直接教学条件,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动力。有效的教学管理能协调教师、学生、行政三方的责、权、利,理顺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有序进行提供保障动力。外部动力涵盖国际环境、国家战略、社会评价、学校特色、现代科技等五个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强大的信息动力、政策动力、需求动力、特色动力和技术动力。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分别涵盖不同关键要素或变量,同时又密切关联、相辅相成。内部动力是根本,发挥关键作用;外部动力是条件,影响内部动力。从纵向看,变化的动力因素决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同时期,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难点与关键问题的不同。因此,以复杂性的探究方式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系统及其动力机制,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它不像传统的模式只关注如何找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确定性解决方法,梳理动力要素,促使各种动力要素有效地发挥作用,产生强大的合力,化解阻力,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持续而有效地进行,提供了新的分析法和思维方式。
三、基于复杂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动力机制构建
大学英语动力要素的多元化、复杂化构成了其动力机制的复杂性,因此要充分调动各种动力形成合力,需要从复杂性科学的角度建构合理的动力机制,把握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自适应等原则。
1.把握整体原则增强导向性动力源。复杂理论强调系统的整体性,认为系统由很多不同的子系统所构成。[15]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系统,涉及多层次、多目标,作为导向性动力源,大学英语的学科定位及其教学目标和大纲的制定,是各种需求经过协调整合之后形成的共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能仅限于局部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教学方面的改革,而应注重整体性发展,根据学校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从教学理念到思维方式的革命。从整体性把握各个环节,实现从重技能到与内容与技能并重转变,不再单纯地进行外语教学,而将听说读写技能教学与内容教学相结合,从以输入为主导的语言技能教学向以输出和内容结合的高级语言技能转变,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把握开放性原则增强内容性动力源。复杂理论认为复杂系统作为开放系统,与变化的环境进行密切交换。[16]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内容动力源,课程设置的改革尤为重要。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即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的同时,注重语言作为思维和文化的载体和符号系统。因此,学校可根据不同定位、层次和目标,探索并形成适合自己的课程设置体系,合理结合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开放性的课程整合设置能够充分展现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而不是单一的片面课程描述。在设置上尤其注重加强英语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改变以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相剥离的情况;采取EGP和ESP相结合,必修与选修结合,对学生选课加以引导,并同时设置任意选修启发学生自主创造性。
3.把握动态性原则增强反馈性动力源。复杂理论认为复杂系统是动态的、多变的,作为大学英语的反馈性动力源,评价体系为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提供反馈信息,推动改革不断深入。而大学英语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如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评价与测试等的互动发展需要通过时间尺度的指标才能反应出来,因此,应充分考虑其动态性,探索多元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例如评价指标应关注社会对高校人才外语应用能力要求的动态变化;重视评价的发展性,突出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体现学生的参与和主体意识;评价方式多元化,合理运用定性和定量评价;加强对动态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倡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探索建立评价驱动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校内自我评价为主、其它多样化外部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
4.把握多样性原则增强需求性动力源。复杂理论关注复杂系统的多样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英语能力要求的改变,使用英语环境的变化,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学习者本身的多样性,使学习需求和教学需求都不断发生相应变化。因此,从多样性原则来把握需求性动力源,能有效满足需求提升动力。如对于生源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的学校,可按照不同要求实施分类、分级教学,制定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教学大纲。根据学生情况选取相应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进度,划分基础级、提高级和拓展级等层次,让学生从一刀切到个性化发展。在教学内容和手段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教学中的话题、学科知识、语言材料以及组织的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的语言程度、认知和情感需要以及职业需求和个人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关键词:CBI理念;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教学模式创新
引言
在中国当代大学英语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绩,但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显性问题,而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不能做到对英语知识学以致用。而这样的问题使得很多人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产生质疑,这一质疑源于大学生普遍出现的高分低能状态,造成很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书本知识以及应付考试需要,致使很多大学生虽然手中持有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证书,但实际却达不到相应的英语水平等级。为了能够很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要将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改革和创新。因此,CBI理念与当代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相结合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CBI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了解,从而提出了几点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和方法,以期更为有效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和能力。
一、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出现的问题
1关于师资队伍
纵观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其中出现的首要问题便是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男女教师比例失衡,很多高校严重缺乏男性英语教师。且英语教师职称过低,将近七成的教师仅仅处于讲师级别,而且年轻教师偏多,他们也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大学英语教师缺少编制,且教师普遍工作任务超出负荷,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年轻英语教师工资待遇低,使得很多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辅导机构代课,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对本职工作的精力投入[1];教师缺乏国外培训机会,很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者其他原因,每年能够得到出国深造机会的教师屈指可数;大学英语科研项目的申请比其他学科的难度要大,使得大学英语教师在参与职称评聘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而大学教师的职称问题又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工资补贴的高低、津贴等级、生活水平等等。由此可见,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必须要得到国家、学校以及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只有组建专业性和责任心极强的教师团队,才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当代大学生英语水平的稳步提升。
2关于教学工作
在大学英语学习期间,学校并没有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连贯性,更没有做到大学四年都将英语教学贯穿始终,而大部分学校在为学生提供了1—2年的基础性英语知识教学之后,便任由学生发展,这不仅割裂了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连续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持续上升。而关于英语教学工作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很多高校缺少多媒体教室。由于英语知识的教学必须要经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全方位训练,使得学生英语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上升。而很多高校没有给学生配置充足的英语多媒体教室,使得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且乏味,也不能通过多媒体英语教学影片来促进学生英语语感的提高;大学英语班级人数过多,有些课堂多至上百人[2]。班级人数过多使得学生缺乏口语锻炼机会,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面面俱到;学校过于重视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很多学校开设了关于四、六级考试相关的培训课程,使得学生沦为专注于考试的奴隶;现阶段大学所采用的英语教学模式和英语课程设置过于混乱,例如大班授课、小班授课、分级教学、等级教学、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双开、单开英语必修课等等,很多教师自己也不知该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使得英语课程设置无序且混乱。
3关于科研工作
由于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工作做得还不尽人意,使得很多教师发表的论文以及专著都不能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另外,大学英语的科研经费也十分有限,而且近八成的高校没有对英语专业设置科研经费,而教师所申请到的科研项目一般都是自费,很多大学对于英语教师或者出版英语书籍等都不予资助。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热情,也不利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
二、CBI理念的含义
CBI,全称Content?basedInstructions,译成中文是以教学内容为主要依托的语言教学,又被称作依托式教学。其中心主旨指的是以学生所学的目标语言为工具,从而进行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其核心思想是将语言教学建立在某个学科内容教学的基础之上,从而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之间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提高其学科知识整体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与发展。这一依托式教学有四项特征:以学科内容为主要核心;运用真实的语言教学材料;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和信息;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CBI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将真实的教学语料贯穿到教学的整体过程中,从而使得学生对学科内容的认识能够更为深刻,为其外语学习提供更为充分有力的先决条件。根据相关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来分析可得,CBI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学生在进行外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要将其当作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学习和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更加显著的提升。其次,CBI教学模式更为注重学生对所学外语语言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达成某一教学目的;再次,要将学生对外语语言的认知、学习以及应用需求作为核心教学目标。最后,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辅助,从而使得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能够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和提高[3]。
三、基于CBI理念,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1选择适当教材,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首先,教师必须要充分地了解CBI这一教学模式,并且要求教师必须要在实际考察和检验过后再将其与大学英语课堂相结合,倘若教师在使用CBI教学模式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就会导致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抓住这一理念的精髓,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模式的改进只是浮于表面,而不能得到实质上的创新。其次,学生在这种新型英语教学模式下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而教师若是没有做足准备,就会在问题发生时手足无措,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教师树立应有的威严形象,使得学生对其教学水准产生怀疑,学生也会降低对教师的信任度。因此,教师要想将CBI充分地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就必须要选择适当的英语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和教育新课改的双重需求,为学生选择适合其未来发展的优质教材,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自主发现英语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得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4]。与此同时,教师在讲授教材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要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教师本身则是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因素,起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与CBI理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之下,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以及明确自身教学地位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并且对于自身英语实践的培养有着更为深刻的见解。
2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
基于CBI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促进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原创教学材料,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选择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的讨论话题,从而为学生们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合作学习法、交际法、启发讨论式学习、任务教学法等等,并且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例如英语演讲大赛、辩论赛、角色扮演等等,使得学生避免长期处于同一种教学模式中而产生厌倦心理。其中,交际教学法主要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由于当前社会所需要的英语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拥有流利的英语表述能力。因此,当代大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英语能力,更要弥补传统英语教学只侧重于笔试和应试教育的缺陷,从而为国家培养更为出色的英语交际人才。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可知,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人依然依赖于教师教学的硬性学习要求,在课堂学习中机械地记忆教学内容,在课后也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的作业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而学生长期处于这样的学习状态中不仅不能提高自身英语水平,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便会使得学生越发地疲于学习,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懒惰,对于教师所教授的英语内容也只是浮于表面,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不仅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也会阻碍学生未来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不断的监督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得学生在课内外都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知识的传授,也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身高效的学习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为充分地学习英语知识,也能够促进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他科目,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且积极的思想品质,使得学生终身受益。
4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在当代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像初高中一样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是要更为重视其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键步骤。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侧重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养成。因为学生只有领会了英语知识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才能够进行更为高效的自主性学习,从而促进自身英语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通过督促学生在定时定量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并且在这一基础上严格要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得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更为主动地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而学生也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也要及时地与教师切磋,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要保持联系的畅通性,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建立实时联系,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让学生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也能够更为充分地了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帮助其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5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听读
由于大学英语课堂班级人数过于庞大,不利于学生英语听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为合适的听读环境,例如语音教室、英语电影视频播放等等。教师也要为学生们布置相应的课后听读作业,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语音跟读以及听力训练,这样可以使得英语听力教学不再受制于班级人数和教学课堂,也可以使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更为充实。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师要更为注重学生进行主动英语文章对话的听读训练,使得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够更为专业,而流利的英语听读能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未来选择更称心的岗位,同时也能为国家输出更多专业型英语人才。
关键词: 语料库 大学英语教学 应用 建议
教育部于2008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提出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持,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的系统性方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新教学模式)是一个创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课程要求》对这个新教学模式的定义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为了帮助我国大学生达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所涉及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本模式强调个性化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结合教师课堂教授和辅导,使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计算机技术建立的语料库,规模大、功能多、检索方便,使语言教学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语言的探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料库已经成为语言学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语言工程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语料库提供真实语料,并且借助计算机软件,可以迅速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人们可以在这些数据基础上验证现行的理论和构建新的理论。利用语料库对语言的特征及学习者的语言使用特征等方面作出分析,其分析结果可应用于指导语言教学的实践,改进课堂教学。比如,语言现象的分布和频率等信息可以用来指导教师确定哪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等;学习者语言应用和使用失误等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语料库还可以应用于教材编写和教学大纲设计等。语料库为确定教材或教学大纲中的词汇表、语法结构及它们的编排顺序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运用语料库开展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也开始引起广泛的兴趣。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克服单词障碍似乎除了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语料库的出现将彻底改变我们在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学习一个生词不仅仅是记住它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还要熟悉它所出现的语境和句子,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单词的用法,牢固地记住单词。语料库正是这样一种工具,它能提供大量的实例,使我们聚焦某个单词的各种用法,注意到单词所出现的语言环境和句子。能否掌握常用短语、熟练运用词语搭配关系到所学的英语是否地道,是否接近本族人的语言。然而,任何一部词典所能涉及到的搭配现象都相当有限,难以满足英语学习者进一步认识词语搭配关系的需求。词语搭配不仅包括短语动词、复合名词、介词短语、固定词组、成语等常见的词语连用结构,还包括无数的习惯搭配。学生在理解和熟悉原文时,在翻译和造句过程中,随时随地会遇到各种固定和习惯搭配,在这些情况下,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填补在认识词组和语句结构过程中的空白,用更多的实例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语料库所提供词语搭配在帮助我们辨析同义词方面也能发挥出辨析词典不能替代的作用。
语料库是现有外语教学资源的扩展。它一旦进入课堂,学生可直接接触语料库,直接接触现代真实的语言信息,学生会感到视野宽阔,有如在外语海洋里畅游。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所需要的不再仅仅是由他人归纳出的一些现成的基本概念,他们需要亲自发现语言规律,亲自寻找归纳所需要的语言信息。因此,教师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资源上做文章,调动学生主动地发现并认识语言规律。
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大学英语学习实现了语言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了学习者的个人学习需求。首先,它利用检索软件,可以对某些词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和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对语篇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而判断出语篇的难易程度,同时还可以确定文章中重点讲授的核心词和语言点。其次,在精读教学中它提供丰富的例句。语料库给每个生词都提供了成千上万的例句,学生只需浏览某个单词的一部分例句,就可以深刻记忆这个词了。再次,在写作教学中,分析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错误。我们可以收集学生英语四、六级作文语料,并标注学生在作文中常见的几类错误类型,如拼写错误、词语搭配错误、词语用法错误及语法结构错误等。分析学生的语言发展过程及语言能力,分步建立一个动态的学习者语料库。
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信息科技的产物,已在外语教学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为语言研究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还为外语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虽然基于语料库的大学外语教学和学习还受到种种的限制。但是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很多大学都在研制开发这种学习软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在全国各大学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措施
新世纪之初,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提升英语听说能力,走向英语实际运用,这是一个立足社会现实、尊重语言社会功能的学习视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各国之间交流也更加广泛,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个高校以及外语学术界对英语教育都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改革也成为众多教育家和学子的共识,大学英语教育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1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语言教育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世界发展趋势而同步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不断加深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内外外语语言及教学的研究,既要总结过去国内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又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及如何同国际外语教学接轨的新路子,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外语交流环境中能够顺利、出色地实现目的。在我国高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少交流与文化环境,主要注重语音标准化、语法标准化、单词记忆、文章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花许多时间用来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出现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大多数学生没有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人由于怕出错误而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学生学英语费时长、收效小,学了许多年,英语表达及交流能力仍然较差。英语语言教育要回应正在兴起的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改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重新设计英语语音学习环境,努力实现更加真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理解,这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2 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英语教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过去,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分配由国家统一安排。因而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是围绕国家计划而定的。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市场。各高校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教育产品,学生毕业后也实行了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在全国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规格与模式。这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分类指导,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2.2 从宏观来看,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观念仍无法有实质上的突破,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的认识中根深蒂固,致使课堂教学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教师由于课堂任务过多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纯地讲授。那种“满堂灌”、“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英语的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氛围变得低沉而压抑。英语课堂应该不仅仅限于具体知识的讲授,也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记,语言的学习重在参与和互动。
3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
3.1 大学英语教学中外语教育观念的更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增强语用性语言应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又可综合为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听读为输入能力,说写为输出能力,不难看出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为哑巴英语,在阅读过程中情况能好一些。让学生开口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可见语言输出能力方面欠缺很多,有待提高。尽管大学英语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做出了许多努力,学生的表现仍与教师努力的初衷有所背离,从认可度上来看,输入能力(读的能力)仍然在前,这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常教学中输入大于输出,即注重读的能力,这一点就要追溯到中小学,因此,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应从源头上抓起,功夫要下在中小学的英语教育上。尽可能得多提供写英语的语言环境,也可鼓励一部分学生先说,然后带动其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口语练习和测试来激励学生开口说。
3.2 创造更加真实的、多维的语言教学环境
新世纪之初,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提升英语听说能力,走向英语实际运用,这是一个立足社会现实、尊重语言社会功能的学习视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各国之间交流也更加广泛,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各个高校以及外语学术界对英语教育都高度重视,外语教育改革也成为众多教育家和学子的共识,大学英语教育的彻底改革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语言教育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世界发展趋势而同步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要不断加深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对国内外外语语言及教学的研究,既要总结过去国内英语教学的成功经验,又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及如何同国际外语教学接轨的新路子,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国际外语交流环境中能够顺利、出色地实现目的。在我国高校,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由于缺少交流与文化环境,主要注重语音标准化、语法标准化、单词记忆、文章阅读教学等几个方面,课堂上教师花许多时间用来纠正学生在讲英语时出现的语音不标准、语法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大多数学生没有更多实践英语的机会,甚至造成一些人由于怕出错误而不敢讲英语的现象。学生学英语费时长、收效小,学了许多年,英语表达及交流能力仍然较差。英语语言教育要回应正在兴起的全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历史改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重新设计英语语音学习环境,努力实现更加真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理解,这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育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产物。过去,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分配由国家统一安排。因而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是围绕国家计划而定的。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也走向了市场。各高校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的教育产品,学生毕业后也实行了学校推荐就业、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到目前为止一直是在全国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指导下,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规格与模式。这对推动和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极大。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分类指导,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
(二)从宏观来看,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观念仍无法有实质上的突破
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的认识中根深蒂固,致使课堂教学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教师由于课堂任务过多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纯地讲授。那种“满堂灌”、“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英语的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氛围变得低沉而压抑。英语课堂应该不仅仅限于具体知识的讲授,也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记,语言的学习重在参与和互动。
三、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外语教育观念的更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增强语用性语言应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又可综合为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听读为输入能力,说写为输出能力,不难看出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为哑巴英语,在阅读过程中情况能好一些。让学生开口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可见语言输出能力方面欠缺很多,有待提高。尽管大学英语教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做出了许多努力,学生的表现仍与教师努力的初衷有所背离,从认可度上来看,输入能力(读的能力)仍然在前,这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导致的:一是非英语的语言环境;二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常教学中输入大于输出,即注重读的能力,这一点就要追溯到中小学,因此,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应从源头上抓起,功夫要下在中小学的英语教育上。尽可能得多提供写英语的语言环境,也可鼓励一部分学生先说,然后带动其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口语练习和测试来激励学生开口说。
(二)创造更加真实的、多维的语言教学环境
1、提供多种渠道,扩大学生英语输入途径。鉴于大学英语课时少、任务重,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入不足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拓宽渠道,积极优化多种途径的语言输入。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和推动校园“英语角”的活动和学校英语广播电台的广播,组织学校的英语演讲、英语竞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优化校园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以弥补英语课堂听说的不足。
2、引进现代技术手段,改革英语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应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广这些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尤其是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特别要强调的是网络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为英语教学的课后学习提供便利,可以设立师生互动平台,提供英语课文背景知识及英美文化介绍等等。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主体地位 习得规律
1. 引言
英语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国在小学就开始开设了英语课程。经过近十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升入大学后,其教学重点已由对单词、句子等基础语言点的讲解转变为提升听、说、读、写、译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那么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就是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不同的教授对象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应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
2.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
2.1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教学目标在规定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制定应从这一教学目标着手,一改传统的“填鸭式”英语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师真正重视起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彻底摒弃在高中时代培养起的英语学习习惯——重语法、轻听说,从而真正达到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体现学习语言的本质,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2.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中国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与西方国家的学习者不同:中国大学生普遍缺少语言环境,因为我国是单一语种的国度,平日学生除了汉语外,很少接触外语;学生们的学习材料来源有限,主要局限于教师和教材,而且受母语思维的影响很大,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学习。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学生们高中的英语课堂结构,即单词和语法的解释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讲授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们只是在被动地记下老师讲解的笔记。这样一节英语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很累,而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英语能力却效果甚微。高中的英语授课有高考作为指挥棒,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十足;而在大学这样一个以自主学习为主,又没有像高考这样一个能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进行鞭策的环境中,如果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下降,学习效果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主线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在课上安排更多的听说练习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小组讨论、辩论赛、单词接龙,等等。学生在这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感觉自己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2.3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
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母语的习得先从听说开始。当一个孩子开始学习说话的时候,大人们成百上千次地给他重复发音,让他反复听反复模仿说,使他慢慢建立起语言和实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学会说“妈妈、爸爸”这些基础词语。但是外语学习不是从零开始的,因为当学习者在习得一门外语的时候,母语已经装入他们的大脑中,所以外语学习是在原有母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的普遍现象。相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减少母语对学生的影响最理想的方法应是在英语自然语境中学英语。中国的大学英语学习者并不具备这种理想的自然语境[1],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时尽量给学生创造这种语境,比如可以采用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用英语交流,让他们大量接触英语,培养正确的语感,降低用英语交流的错误率。
3.结语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一直在积极探索的问题,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不论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英语应用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成为各个领域最重要的信息传播的媒介,而我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发展,与各国之间交流也更加广泛。国家与社会各界迫切需要有相当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对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英语教育者还停留在以前的陈旧不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下,就只能造成英语教学发展滞后,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下面,笔者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革设想,想法可能不够成熟,仅供大学英语教学的参与者共同讨论。
“英语热”在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而随着实际生活对英语的需求愈加迫切,在校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更加高涨.本来,这应是一个好趋势,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仍无法在走向社会以后灵活自如地运用他们曾经为之努力的语言.首要原因就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得大多数学生忽视了语言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们在听,说,甚至在写作能力方面相对较弱,无法真正运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要求。因此,首要任务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
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对大学生毕业后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更为注重.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也曾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转变思想,把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重点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性实用能力上来”。 而“综合实用能力”绝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发展,还应该包括许多相关的辅助能力。在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首先要求说话者有扎实的语法,词汇的基础知所。这样可以保证说话用词的准确性,尽可能自然,灵活地使用它来传递信息;其次就是对对方的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等有所了解,用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要注意语言使用得体。这些能力只有在教与学双方有意识地培养下才能实现,只有把教与学的目标都统一到综合性实用能力的培养上来,才能不至于努力与收获不成比例。
各高等院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英语基础的实际情况,减少过多基础课的重复设置,而相应地开设更多提高能力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听、说课还是极其必要的,还可以增设一些英语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实用有效并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进行学习。体现了教与学的实用性和社会性,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大学生由于地区性教学水平,重视程度等问题表现出在英语基础方面还是参差不齐,一部分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加强,巩固基础知识,多开基础课程也是必要的,不能泛泛而论.还有就是英语也应是终身学习的对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只有在前两年或三年的时间开设英语课,这也会使不能坚持自学的学生在两年或一年后无法再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在不能加开英语课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开始对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法,即能帮助学生连续英语学习,又能在将来进行本专业工作时灵活使用专业英语。
从整体上来看,大学英语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仍无法有实际上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意义上是教与学的中心,.很多教师由于课堂任务过多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纯地讲授,而教学的最终目标应是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内容,准确,牢固地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知识,尤其是语言的学习更应如此。而灌输式教学根本无法完全达到此目标,还有社会上用工单位又常常以是否通过大学四六级来断定一个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从而决定其去留。很多高校也把学生的英语过级率作为一个评价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学生是否通过四级也可能决定他是否能正常毕业。这种现状使得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无法摆脱“应试型”教与学的“指导思想”,往往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大学英语教学的手段与模式仍然相对单调,很多高校也在使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但不一定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在课上一味地操作机器,播放课件,学生被动地观看,这并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极易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应充分发挥新教学手段的效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任务往往很多,所以重点大多放在提高学生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上,多媒体课件正好能弥补此不足。但又不能把教学完全依赖于课件,这只能是使学生从最初的感觉新鲜有趣慢慢地转变成厌倦,教师也应主动接受新生事物,况且这个新生事物是非常有用的。
以上是笔者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存在一些问题和改革趋势的一些粗糙的看法,社会在进步和发展,教育就不能停滞不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也应是时时谈论的话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才能顺应时展,符合社会要求。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
参考文献:
[1]Liu Xiaohong The Teacher's Roles in ELT classes中国英语教学.2002(3).
[2]张文霞,罗立胜.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外语界.2004(3).
[3]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法 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化,社会不断进步,探求、设计一个符合中国学生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很多专家学者都曾经提出过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但针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只是在某些方面单一地实现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授课,其中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首要因素。目前,除了个别高校在进行局部试点外,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都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教师和专家在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总结新经验并加以改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近十年是教育不断创新的时期,因此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与学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具有交互性、统一的整体。在这种模式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导,但是把课堂时间完全交由学生分配较为不妥,教师应该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他们想学到什么,也就是在了解学生个体的情况后,有条理地组织教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衔接。学生的成绩是在内因和外因共同的作用下实现的,一个学生优秀与否,外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因包括外在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老师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更新转变,因为越是外在的因素越容易促进个体的发展,为此,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在一个具有多元化的模式环境下学习,这样既有利于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又有利于网络的学习、解答。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深化。虽然教学水平科研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教材多样性
这里所说的教材不仅仅是单一的书本,而是与书本相关的辅材料,在教材的选材方面,首先应该本着一个思想:材料的大部分内容可以被学生接受,由于个体的差异,情况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以学生产生兴趣爱好为宗旨。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难度一定要适中,而且内容要多样化。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对多家教材进行有效比较并加以分析,注重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以学生能认可为中心,这样将会极大地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课本中可以配有录像、电影片段、名家欣赏等具有外国文化色彩的内容,同时又配有时代气息浓的材料,从而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总之,在教材选择方面,应该让学生接受,并且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内容的选择上,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度,要体现内容多样性。
三、更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只是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没有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氛围。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主体,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的同时,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主动收集查找英语信息,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探究,学会如何自己学习,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学会理解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限制学生的思维。
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们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例如,在原有大学英语四六级重视阅读写作的基础上转变成以听、说、译为主,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同时,学生将会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真正有所得。
四、渗透民族文化
民族的文化影响并决定着语言的特色,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一定程度地理解和掌握西方民族文化,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特定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人们的行为方式及语言表达方式都将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掌握,学生会更好地学习外语。在高等教育教学的素材中,如英文原版电影、英文读物、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语言的内涵,进而形成英语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儒家思想几千年来占据主导位置,尊师重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成为权威的代表,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肩负起关心他人的重任,所有出发点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正是与两种文化形势存在明显差距之所在。在强调个体差异的两种文化环境下,学生有其独特的表现力,他们敢于挑战权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重视文化的渗透,走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语言学习的道路,而不是按部就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互动的,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快乐,从而不断探索和研究语言。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消除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良好、主动思维的方法,树立创新精神。大学英语教师改变观念,真正完成角色的转变,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开始试点到目前,很多问题依然需要花费时间解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仅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思考,而且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思想上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章兼中.外语教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关键词】对CET的评价 反拨效应 CET改革措施
一、引 言
语言测试直接影响受试者和测试使用者,间接影响与受试者有关的多种人群,并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或教育体系。(Bachman & Palmer,1996:31) 测试一直是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对教育质量的检测。测试的本质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评价,对教育起监督检查作用。根据Alderson & Wall(1993)的研究,测试既影响教学也影响学习,它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速度、顺序、程度、深度和态度,也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内容、方法、速度、顺序、程度、深度和态度等。考试有助于教学质量提高即为正反拨效应,反之即为负反拨效应。对于影响很大的大规模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影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对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大多文章既肯定了它的正反拨效应,又指出了它的负反拨效应。CET从1987年开始实行至今,极大地促进了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衡量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统一尺度。(朱红梅,2004) 然而负反拨效应同样普遍存在,由于对考试的不正确使用,导致考试在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马王超,2002) 四级考试成绩直接影响考生的期末成绩,成为评奖或入党条件,甚至与学位和就业挂钩。CET的目的性和性质就发生了异化,从为英语服务变成了英语教学的指挥棒,从英语教学的推动力变成了阻力。(朱红梅,2004)本文试图通过几届的英语教学实践来说明大学英语四级对教和学的影响及探讨四级考试如何改革。
二、四级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1.正反拨效应
英语四级证书仍然和学位、评奖学金挂钩,这和学生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获得四级证书是学生的压力也是动力,获四级证书是学生学英语主要动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四级考试是起到正反拨作用。以我教的四个自然教学班为例。新生一入学就被教导第四学期必须过四级,于是过四级就成为大学生学英语的奋斗目标。在第一、二学期,学生学英语积极性非常高,据第三学期四级通过率统计,两个文科班分别达到86.2%和80%,两个理科班分别为60%和49%。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四级考试结果,它对期末考试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在通过率较高的两个班级,只有四至六个未过,在大部分同学已过的情况下,少部分同学面临无形的压力,由此引发惊人的动力,他们发愤地学习。在第四学期期末考试中,未过四级的同学普遍好于过了四级但考分不高的同学,几乎每个班都有一名连考两次未过的同学挺进前两名,不得不让我惊叹是奇迹。在前三个学期期末考试中,市营061总比市营062好,数媒062总比数媒061好。可到第四学期,情况有所不同。如下表:
以上数据表明,原来四级通过率越低的班级进步越大,原因是到了第四学期,再不全力以赴,今后无英语课,过级更困难,因此四级考试引发了他们的爆发力。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四级对他们的影响不是很大,他们认为只要稍作努力,就可轻易通过。而对于基础差,中上等或中下等的同学来说,他们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而这样的学生在普通高校占绝大多数。四级引发的爆发力往往第四学期最明显,我带的上一届也如此。2006年,我班有一同学连考两个学期未过,到第四学期他向我发誓,他不但要过,而且要高分通过。结果他真的如愿以偿,以526分通过,班里500分以上的还有4个,过六级的有4个,他们还是三本理科生。以上例子说明四级考试对提高我院英语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是显著的。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一项调查:在实施四、六级考试前的80年代初,我国的大学生每分钟能达到读17个英语单词这样的阅读速度的人只有1/3,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70个单词以上。而今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大学考生已超过一半,何况还有听、写等要求,其进步的程度与十几年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几年的统计表明,全国重点大学本科生毕业时,四级通过率平均为62.4%以上,其中的一些学校接近100%。这些事实表明,四、六级考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确实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位资深的新东方培训学校老师认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大学生在约束力、考试力和学习力三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张一楠),本人认同他的观点。其理由是:①约束力:人类自身有惰性,四级考试对某些“放羊式”的大学教学有普遍约束力;②考试力:因为考试本身带来的压力可以迅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对于自制力较薄弱的同学来说是有益处的;③考试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力、思考力、沟通力、毅力以及抗压能力。
2.负反拨效应
虽然我们承认四、六级考试带来了正反拨效应,同时也带来负反拨效应。自从1987年实行四级考试以后,四级就被社会过度关注。很多大学把它与学位、评奖、入党等挂钩,社会上则把它与就业挂钩。我班有一大二学生,他在一家单位实习。用人单位承诺录用他,条件是他必须过四级。但这位同学英语底子非常薄,过四级是十分困难的。像这样的例子有多少,用这一规定错杀了多少专业出色但外语薄弱的英才,多么可惜。由于四级如此重要,那些拿不到证书的同学面临不能毕业和就业的危险,因此把自己的母校告上法庭的案子屡见不鲜。华南师大、武汉理工大学、济南某高校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发生类似的事件。也出现了试题泄露,“出售四级答案”、“考试笔”、“反屏蔽耳机”小广告充斥校园,作弊专业化,甚至出现以为业的学生和公司。这是与四级考试宗旨相违背的,是四级考试委员会所不愿看到的。为了过四级,很多学生不是好好学,而是钻技巧。我班有一位同学,平时成绩一般,临考前一周,天天强化,最终幸运险过。这种应试过关的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能力有多强,我们不得不提出质疑。这种应试教育已严重扭曲了外语考试应有的本质,也误读了技能培训之意愿。而负反拨效应的本质是种种屈从的结果:①测试效度对信度和操作简易性的屈从;②教学理念对考试压力的屈从;③语言运用能力对试题模式的屈从;④学习技能对应试技巧的屈从;⑤发散性思维对正确答案的屈从;⑥学习乐趣对考试紧迫感的屈从。(李幂,2005)
三、四级考试对教师的影响
四、六级考试对教学和社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从国家教委实施四、六级考试以来,四、六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犹如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影响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马广惠,2000) 它对教师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1.教学策略。如果没有四级考试,教师可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讲故事,看电影片段,角色扮演,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这样上课,师生同乐,但四级成绩会很糟。因为这些内容,四级都不考;要提高四级成绩,还得需要题海战术,才能应付考试。因此,教师常处于两难境地,课上得生动,四级成绩不一定好;四级成绩好,课不一定上得有活力。为了达到平衡,教师往往在前三个学期利用各种手段把课讲得生动,第四学期讲应试策略。往年我们会在第四学期集中强化一段时间,但效果不好。今年我们改为与课文穿插讲,发现后者效果更佳。
2.心理压力。学校明确宣布四级成绩和学位脱钩,但暗里对四级成绩仍抓不懈,因为学校面临着教学评估,没有四级成绩是没有说服力的。教师带学生过四级还是有指标任务的,因此心里有压力。
3.在教学态度上不敢怠慢,时时把四级放在心里。在方法上,把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的应试策略贯穿于每一堂课中。
4.在教材选择上,使用对比,择优录用。我们使用过董亚芬主编的《大学英语》教材,也用过新视野和全新版的《大学英语》。经对比,董亚芬的那套教材内容已陈旧,不再使用。新视野虽然四级词汇覆盖率100%,网络支持的辅助教材也很丰富,但有些文章冗长,结构松散,趣味性不强,可能由于单纯追求四级词汇覆盖率100%,有些文章用词非常牵强。有些文章可能是节选,感觉不了了之。相比之下,全新版教材文章更有条理,更紧凑,有始有终。网络自主学习材料据学生使用反映,新交互英语教材最受欢迎,教师后台管理也做得不错,新视野尚可,全新版的趣味性不足。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既考虑到它对考四级的作用,同时考虑同类教材性价比高的教材。
5.在期末测试方面,试题的题型及各题的比值都与四级接轨。
总而言之,由于学生考四级,教师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学态度会更认真,但讲解可能会过多使用应试策略而降低课堂趣味性和知识面的拓宽,期末考试的题型和比值绝对与四级接轨,导致大面积的不及格和低分。四级考试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四、四、六级改革展望
四级考试从最初的考生十多万人发展到最近的每年上千万,可谓其信度,效度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在证书横行的年代,它已成为最热的考证。据报道,前不久,浙江工业大学校园网做了一项关于《学生最热的考证是什么》的调查,学生投票结果显示,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仍高居榜首。对于四、六级考试的利与弊,一直争论不休。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曾经炮轰四、六级制度,说它是“摧毁中国素质教育的一把利剑”。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语言研究所所长刘润清教授则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取消现行的四、六级考试制度”,要“建立新的测试手段取代现行考试制度”。而掌握四、六级生死权的教育部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取消四、六级考试,而是要加强四、六级考试,把四、六级考试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达到国际教育测量学专业标准的、能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测试体系”(陆静斐,2004)。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一棍打死它,而应完善它。四、六级改革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完善试题本身,二是学校和社会合理使用考试结果。
1.严格把好命题关。虽然四级题型和比值作了一些调整,但主基调未变。目前的试题能测出学生一定的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无法体现交际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建议四、六级委员会把翻译题和完形填空题改成对话题,提供一定的情景,空出几个空格,让学生填。笔者认为,这种开放式的题目能有效测试学生交际能力。为什么改革这两种题型,原因是翻译题过于简单,分值低,扣分严,学生不予重视;完形填空因时间紧,大多学生仅靠猜测完成,测不出学生实际水平。写作部分少写提纲八股式的文章,多出一些实用性和真实性并举的文章。可预见性题目少出,避免学生运用应试策略来通过考试,而忽视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实质。另外还要做到每一次效度基本上一致。现在很多人感觉12月份试卷总比6月份试卷容易,说明效度有问题。
2.把CET看作水平考试,让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参加考试,让证书与学位脱钩。据调查,很多学生,尤其是那些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为过四级,花在基础英语上的时间占一年总学习时间的30~40%,而他们一学年要学十几门课程!其他课程特别是一些本来很重要的专业课反倒得过且过。既然大多数毕业生工作与英语无缘,那么还不如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把英语强调到与学位挂钩,是不是有点儿不正常?
3.还英语四、六级本位。破除国人对英语的仰视十分必要,而进行此项工作,首先要从高校四、六级英语改革开始;其次是用人单位对人才评价的意识转变和机制完善;最后,政府职能部门还要摒弃计划经济做法,在用人上带头走出“唯英语论”的误区,让英语回归工具本性,使社会也更公平和理性。用英语来衡量一切才能是否可笑?
五、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主持的检测高校完成英语教学大纲情况的一种考试。毋庸置疑,它对提高我国大学英语起了推动和提高作用,但负反拨效应依然存在。为了减少其消极作用,需要各方努力。四、六级委员会应完善命题,学校不把四级证书与学位和毕业挂钩,社会用工单位改变用英语量才的做法。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学校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考试,学生之间和学校之间不搞排名,社会正确使用考试结果。针对学术界有不同声音,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开一个听证会,使决策更民主一些,让四、六级真正成为“科学检测英语水平的尺子,关键问题要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陆静斐,200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