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对医学影像的认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教师;人格魅力;教育效果
1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个教师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就一定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仪表的重视,因为学生还处于模仿阶段,他们非常喜欢学别人的样子,所以,教师在任何场合下,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举止,衣装要得体,时刻保持清洁整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教师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健康向上,朴素大方,尤其是在教育的活动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恰当,不可以出现粗话,或是不恰当的肢体行为,给学生做好优秀的榜样。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可见,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多么重要,只有教师严于律己,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批评。
2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
教师的灵魂是师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不断地端正自己的师德。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都一点点改变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所以,教师是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养成的源头,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自身的道德修养来感化和熏陶学生,更正他们错误的思想观念,戒除不当的言行。教师的爱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要用自身的品格去构筑学生的正直,端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以真心换真心,树立起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3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
学生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性的,但是后天的养成也占很大一部分。后天性格的培养来自于学校和家庭,教师的教育和感染,都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教师如果待人友善、真诚,就会使得学生也友好待人,而且也会与同学相处融洽,这种性格特征就是教师赋予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爱自然、有同情心,不因成绩的好坏或家庭的贫富来区别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爱,学生就会尊重和喜爱教师,与教师相处时也不会有胆怯的心理,这样的教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具有的这些品质也会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
4对学生情感优化与陶冶的影响
当今时代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心理上的健康,而心理教康最关键的就是情感上的满足。学生从温暖的家庭走向学校,也有了很多同学,但是他们最依赖的还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除了传授书本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像家长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占据学生心中一定的地位,使得学生敢于和教师探讨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困惑,这种心灵上的沟通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也可以时刻端正学生不良的想法。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感悟学生内心的世界,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优化,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
5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使得我们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把创新融合到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自身就要不断的追求创新,树立创新精神,敢想敢做,积极进取,让学生也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也形成一定的创新想法,一起树立创新精神,让教育事业不在恪守成规,使得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6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心骨,也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都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也会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不断的完善自己,以身作则,不断的追求创新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走向,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02-02
责任意味着使命和担当。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在生活、家庭、工作、学习上的成功或失败(托尔斯泰)。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1]。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构成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尺,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网络也逐渐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阵地。而网络这个信息宝库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的同时,因其所具有的虚拟性也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当前,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方面,更是产生了正面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1.正面效应
网络的运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拓展了德育的渠道,丰富了德育的方法与手段。首先,网络的超媒体性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校大学生就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灾区的信息,从而主动去关注此事。各高校的大学生纷纷举行了网上祈福和捐款活动,为救助灾区人民奉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又如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在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其中一些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辟谣性说明,更是突显了大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关注公众利益、不人云亦云的可贵品质。其次,网络的虚拟性为实现学习者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可能。如在网络模拟人大代表会议上,学生通过扮演来自各行业代表的角色,体会到了各行各业的艰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加深学生对民生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所在。再次,网络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更易于彰显自己的个性,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而言,当教师在课堂上问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时,他们会三缄其口,但在网络上他们往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就算是说错了什么,也不会给人带来压抑感,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尴尬。另外,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增加了大学生网民关注社会问题的可能性。目前,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天生对社会问题有一种敏锐感。近两年来网络上不少热点话题的流行,如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思考等,都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分不开的。随着微博的广泛流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这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负面效应
网络同样存在负面效应,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方面,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上交汇,这使得网络在成为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集中营。尤其是很多具有隐蔽性的信息的存在,体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稍不留神的话,网络用户就有可能在接受各种正面信息的同时,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力不是很强,网络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思想的影响极易使他们产生动摇,进而对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网络的沉迷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人只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才能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但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使大学生分不清其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混淆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出现角色定位模糊的现象,并最终导致社会责任感淡薄,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3]。例如,大量网络交友版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现实交往能力的形成,降低了大学生的真诚度。三是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个人主义盛行,并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网络上发言的高度自由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学生的个人主义倾向日益得到强化。一些大学生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四是对网络传奇人物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大学生忽视了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拥有高超网络技术的人往往成为IT界的宠儿,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尤其是那些IT界的精英,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成为无数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这种对于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崇拜,会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出现,那就是对黑客的盲目崇拜。黑客们拥有高超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黑掉某一网站,攻击别人的电脑,甚至是不动声色地盗取他人的银行账号,以谋取私利。个别大学生将黑客当成“知识英雄”来崇拜,而全然不顾及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价值观的偏离,进而影响了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个体认识其社会责任、履行责任的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该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责任意识,反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三方的积极配合。因此,应构建由内而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系。
1.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全社会都应重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及时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杜绝不良信息进入校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重对网络环境的净化。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行为的选择应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并建立在服从整个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此外,为了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学校应创造性地开设一些网络文化课程,变堵为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网络信息,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2.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只能起到外部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必须使他们树立自我管理的观念。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使他们实现由被教育者向自主教育者的转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让别人的教育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4]。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从网络上了解各种最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信息,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要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要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在网络上也要坚守社会道德准则,要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责任意识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外,还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为此可建立以社会责任教育为主题的BBS论坛,并按照不同的主题将其分成不同的版块,如“希望工程版块”“敬老活动版块”“国情民情版块”等,以BBS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BBS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网络论坛具有交互式实时响应的功能,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论坛上,我们可以积极宣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形成、巩固、提升和发展。
三、结语
社会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统领的地位。网络虽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创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但却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采取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才能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方乐莺.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28.
[2]段慧兰,陈利华. 大学生道德自我之建构策略探讨[J]. 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0,26(5):114-116.
关键词: 班主任 期望教育 心理影响 注意事项
一、班主任期望产生效应过程
通过对本校2008级4个班的实验对比,我们对班主任与学生期望的基本过程、期望信息的传递要求、期望意图的传递方式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主要划分为四个环节。
(一)收集分析学生个性心理信息。班主任在个性特征、教育观念、教育态度的影响下全面搜集分析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表现、个性特征、家庭情况等信息,具体信息搜集可通过谈话、下发基本情况调查表、问卷调查等形式。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程度、学业成绩、敏感性等情况。
(二)对不同学生产生恰当的期望意图。班主任在收集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产生恰当的期望意图,并对产生的期望意图进行分析、加工、整理。
(三)传递对不同学生的期望信息。班主任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将班主任期望信息传递给期望对象。在所有步骤中这一步是期望效应成功与否的关键。只有班主任将期望意图采取学生易接收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接收了,期望互动效应才能发生,否则班主任的期望将无法实施。
(四)回应学生对期望信息的反馈。学生通过老师的表达,接收、分析、理解老师的期望意图,自我意识、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学业成绩逐步受到影响,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若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信息产生抵触或改变,将不产生期望效应。班主任要分析解释学生的反应,尽快改变原有期望意图或改变期望意图的传递方式,直到学生接收期望,产生最佳期望效应。
二、班主任的期望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通过学生心理行为表现的区别分析,我们认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对学生态度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通常表现在言行上,如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学习的认识、理解别人方面的个性品质、对教育公正的理解与实践等。
(二)对学生性格的影响。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地说,学生年龄与受老师的影响程度成反比。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相对于其他任课老师而言对学生性格的发展影响更大。在“诚实”这个学生个性格特征调查中,我们发现喜欢班主任的学生说谎少,不喜欢班主任的学生说谎多。
(三)对智力能力的影响。班主任对那些被告知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学生抱有很高的期望,平时会做出许多无意识的特殊的指导,情感、态度也与对其他学生不一样,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来自班主任的信息较多,学生对此也以不同的方式做出反应,加强了班主任期望。反之,那部分学生则没有提高。
(四)对行为反应的影响。班主任传递给学生的不同期望信息,直接影响学生对自我的不同定位。那些长期被班主任关注,长期在高期望信息指引下的学生,会尽力使自己的行为与老师的期望相符合,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身的期望。而那些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做,成绩不好,经常受批评的学生就容易形成较低的自我定位。
从班主任期望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结果看,期待的关键是班主任怎样更多、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此,一方面班主任要努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断摸索,另一方面需要获得家长更多的支持。
三、合理使用班主任期望策略应注意的事项
(一)要确立期望教育的基本理念。班主任对每个学生都应抱有期望,有责任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满怀期望。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价值的,有发展潜力的,充满希望的。在期望教育中,应鼓励每位教师多一点关心,少一点嫌弃;多一分期望,少一分绝望;多一分热情,少一分冷漠;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挖苦。班主任应鼓励每位学生多一点自信,少一点自卑;多一点努力,少一点懒惰;多一点理想希望,少一点自暴自弃,自觉自尊自律自立。
(二)要确立对学生期望的性质。1.期望应是积极的、向上的。2.期望应建立在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品德和心理品质基础上。要承认差异,容忍多样,鼓励超越,寻求发展。期望应随学生主体不同而不同,在性质上有区别,在水平上有差异,应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有实现的可能。3.期望应具有超前性和挑战性。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足够的压力和动力。4.期望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期望明确具体,才能对学生行为有重要推动。5.期望应体现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6.期望应是动态的、发展的。随着学生的成长,期望水平应不断提高,性质应不断深化
(三)要确立以教学为主要目标的期望。教师期望本是辅助教学行为策略之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学习,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活动,那么再美好的教师期望也会变得空泛无力。班主任一定要把教学活动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并伴以积极的教师期望效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要与学生共享教学乐趣。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任何一名学生都渴望成功,他们会因为目标的完成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班主任要学会欣赏每位学生的成功,与学生共享教学乐趣,并形成师生间的相应信赖与激励的良好期望氛围,促使学生身心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医专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
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际信任度高有利于同他人合作,提高社会组织的工作效率。医学专业学生未来绝大多数从事医疗工作,他们的职业特点不仅要求技术精湛,还要求具有协调的人际关系。本文从家庭因素入手,分析高职医专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从家庭教育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信任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9月入学的大专学生879名,男185名,女694名为研究对象,年龄(19.97±0.97)岁,城乡学生比为1.67:1。父母亲的文化程度中专以下为主,父亲60.98%,母亲65.53%;父母亲职业以工人和农民为主,父亲88.62%,母亲89.88%。
1.2方法 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完成自编问卷,有学生自然情况,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smauppforstran,EMBU)[1]包括66个条目,11个因子,父亲量表有6个因子,母亲量表有5个因子。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ITS)[2]有25个项目,总分在25~125分,人际信任程度以75分为界线,越高于75分者,信任度越高,越低于75分者,信任度越低。统一发放问卷1265份,删除不合格者,合格问卷879份,合格率为69.49%。数据录入,进行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及回归分析。
2 结果
2.1高职医专学生人际信任情况 特殊信任均值27.85分,普遍信任均值46.64分,人际信任均值为74.49分,仅普通信任达标,人际信任水平低(见表1)。人际信任未达标者占48.24%,达标者占51.76%,人际信任的达标率不高(见表2)。
2.2高职医专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一元回归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为自变量,人际信任为因变量,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亲过度保护及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负向影响,其它影响因素为正向影响(见表3)。
2.3 高职医专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多元回归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为自变量,男生人际信任为因变量,结果父亲情感温暖理解进入回归模型,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为正向影响(见表4)。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为自变量,女生人际信任为因变量,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及父亲偏爱被试进入回归模型,是女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负向影响,父亲偏爱被试为正向影响(见表5)。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为自变量,人际信任为因变量,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进入回归模型,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呈负向影响,父亲偏爱被试、拒绝否认为正向影响(见表6)
3 讨论
此高职医专学生人际信任均分在75分以下,特殊信任未达标,普遍信任达标;这可能与现在获得信息的方式增多,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电脑、手机上网等,使社会各种不良现象、事件能够迅速了解,使得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对家人和朋友信任降低,对无利益关系者却敢于信任,可能与没有利益冲突有关。
高职医专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人际信任存在广泛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是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时呈负向影响,多因素分析中男生呈正向影响,女生呈负向影响,而其它影响因子均呈正向影响,结论与邹玉龙以五年高职生为被试对象相一致,而与苏巧荣[3]以中专生为被试对象相反;在明确调查研究过程无误的情况下,分析可能原因,①被试学生中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有关,本次调查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以中专以下为主,父母职业以工人、农民为主,在教育子女方面可能注重了溺爱、顺从的情况,而真正的心理沟通不充分;②可能与学生的选取有关。上述结论进一步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同会影响子女的人际信任,与罗任、周茜[4]的观点相反,他们认为父母对大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对其影响更大,而本研究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持续终身的,它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刺激潜移默化了孩子,所以孩子的问题还是得从父母身上找原因,而其他的因素影响都是在父母影响基础上产生的。
4 建议与对策
父母要学习教育子女的正确方式方法,不要过干涉、过保护,也不要溺爱,更不要过否认。学校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学习信任他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岳冬梅.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97-10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80-182.
【关键词】思品教师;思品课;人格魅力
思品课是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思品课的地位却显得有些“尴尬”。以至于使我想起多年前的春晚上,著名小品演员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小品《鸡肋》,思品课就似王景愚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要扭转和改变思品课的尴尬地位,首先必须改变思品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思品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与彰显,改变思品课在学生心目中的无用与旧有“形象”,使学生喜欢思品老师、喜欢上思品课、渴望思品课的到来。本文试就思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格魅力的培养与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影响略陈己见,以求抛砖引玉,敬请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一、思品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
多年的思品教学实践经验使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自觉培养:第一,思品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对思品教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慈爱,思品老师不应仅仅把教书看成无奈的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执着地投身其中并以此为已任来认真对待,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与幸福,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善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良好的品德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第二,思品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了这样能力的思品老师,不但在课堂教学中能声情并茂、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的关系,创造融洽而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良好影响而受益颇多;第四,思品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在课堂教学中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灌输知识,不是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而是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灵活多样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还学习的主动权于学生,让学生在探求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路人和未来发展的设计师。
二、思品教师以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几点看法: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教师的以身作则有曰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可以说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修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会从师爱、知识、语言等三方面影响学生:
(一)浓浓师爱的人格魅力;
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师爱"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更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师爱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关爱孩子,就远离了责问,点亮了心灯;关爱孩子,就远离了抱怨,多了份慈爱与宽容。 所以说,思品教师必须是有爱心且是多情的,即使很严肃、很严厉时也应使心中有热度。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古今中外,凡是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在其成功经验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当今社会,作为一名思品教师,要用心中的善良和慈爱来教导学生,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种用感情默默浇灌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如花儿一样,含苞恕放,色彩斑斓。也只有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思品教师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渊博知识的人格魅力:
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思品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教师的"道"不 "精"而又不 "深"时,学生势必会产生怀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思品教师应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要想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修养,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渊博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时,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前行的豪情壮志。
(三)幽默语言的人格魅力:
思品教师的语言首先应该生动、诙谐、幽默,生动、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能给学生带来轻松、欢乐、愉悦,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方面起重要作用。用直观性强、幽默清口式的语言讲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其次要富有丰富的感彩,当你带着对教学的热爱,精神饱满地登上讲台;有调查资料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中,富有幽默感成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长期的思品课堂教学中,自己深研教材,妙语连珠,情趣盎然,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时不时的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这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住学生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拥有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思品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展现:教得通、教得活、教得巧,学生也能学得快,学得精,学得好!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生活就是在享受生活。总之,思品教师能将教人升华为感人、化人、服人;由苦学转化为乐学、会学、巧学。教师越教越睿智,学生越学越聪慧。只有思品老师具备了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矗立起一座人格魅力的高山,使学生由衷崇敬而渴望上思品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283-02
马克思曾告诫我们:“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作为一个自主、自觉的人,必然拥有着不可推卸的人生责任。人生的责任感就是强调个体要自觉做好分内的事情,并自觉承担过失的内心体验,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认知是前提,这涉及到是非标准和价值取向;情感是基础,责任感要求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动、许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并随之产生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行为是体现,责任行为必须是主体做出责任判断后采取的行动。
责任与人类社会历史相始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受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形式与价值体现程度也不同。传统儒学从实际的人伦关系和伦理生活出发,将人划分出不同的角色,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如“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并进一步指出: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是忠;对长辈、对父母有责任,是孝;对家庭、对配偶有责任,是节;对朋友有责任,是义;对自己有责任,是强。
一、传统文化为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坚实的基础
1.自强意识的培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这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取胜,必须树立知难而进的进取意识,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还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终身矢志不移。抱定志向,从容应对挫折和苦难。
近年来,大学新生不适应学校生活而辍学、退学甚至轻生等事例频现于报端,这起源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自立自强教育,大学生虽然生理上趋于成熟,但掩盖不了与之年龄相随心理上的不稳定,主要是体现在对自己性格、智力、态度、信念等的过优评价与客观现实的矛盾。青年大学生一直生活在由家庭、社会营造的壁垒中,较少接触社会。由于他们与社会的人为隔离,青年大学生对自我的思考往往缺乏实践的检验,他们的自我影像更多的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这种想象的自我越完善,离客观的现实“我”也就越远,接触现实时的心理落差就越大,当一切泡沫破碎以后,缺乏有效的自我责任意识,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
因此,在对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上,我们应更多的学习和领悟传统文化的自强意识,做到志存高远,确立自己的目标,积极主动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追求,不断超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2.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无不体现古代贤人们内心勇于承担责任的志向。今天的中国处在和平年代,虽然没有大范围的战争,但当前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更需要青年学子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不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拥有世界观、中国情、爱国心,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也为青年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造与获得的平台,吸引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关注和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实现个人的价值。
3.传统的道德规范的培养。中国是以伦理关系为纽带,以伦理情谊为主要维系手段的“文化共同体”,在表面松散伦理关系的背后有着以文化认同为内在根据的自我调节力和凝聚力。儒家思想主张:用道德原则来校正混乱的社会秩序和颠倒的人伦关系,应建立了以“仁”为最高标准,以“孝悌”为最基本规范的伦理关系。伦理首推家庭,父母总是最先有的,再则有兄弟姐妹,长大以后,夫妻、子女、宗族、戚党遂由此而生,在社会上,于教学则有师徒,于政治则有君臣官民,遇事相互提携扶持则有乡邻朋友。人类孝悌、慈爱、友恭的真切美善的感情发端在家庭,培育在家庭,并由家庭向外自然延伸进而形成社会通则。伦理意识,既是情谊意识,更是一种义务意识。我们现在的许多文化传播媒体多提“尊老”,却少提“孝亲”,现在有不少青年不孝敬父母,甚至有些人不赡养父母,其义务意识的淡薄,着实令人担忧。“孝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难想象,一个在家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却能和别人坦诚相待、和睦共事、有为于社会。孔子曾说做人应“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今天这句话依然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做人原则。这种几千年农业社会积淀下来的传统道德规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一般大众的道德生活,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
二、传统社会形式及文化理念对责任意识的影响
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以宗法制度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形态要求个体的价值取向也倾向于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价值理念。这种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文化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上选择了“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1.由于宗法思想的长期熏陶,中国人的血缘观念显得异常强大。“孝亲”成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本位和出发点,导致人的思想中形成重视家庭或家族伦理而忽视社会道德,重视个人对家庭的义务而忽视个人承担的社会责任。对于传统社会中家庭成员个性的压制以及价值取向中重小“家”轻大“家”的倾向,在今天大学生身上影响还是较为深远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理想上,也未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且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是最实惠的。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命运,更多的考虑自身的发展,强调人首先对自己、对家庭、对现实负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实惠、优越、丰富的家庭生活,但对集体、社会和国家考虑太少。
2.因为“孝亲”意识的渗透,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其遗存长期被保留。在家里,青年学生学会了服从父母,把父母视作人生的权威。由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会处处为孩子着想,所以在青年学生看来,家长的意见总是正确的。在社会中,大学生是作为半社会人的形式出现的,他们的意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使得他们对行使权利日趋冷淡。他们习惯了被动的意识,习惯于被人支配。对家长权威的信奉和社会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权利漠视导致他们权利意识的丧失,他们不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权利,更不愿承担社会赋予个体的责任。
3.中庸之道的文化理念是逃避责任承担的心理诱因。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是指一种中正不偏、经常适用的方法。中庸可能在克制“小人”生活的肆无忌惮上,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把它当做一种方法论,作为处世的一种原则,是有悖于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在责任承担上,一直以来就不存在所谓“中正”的方法,对社会责任“无过无不及”的承担,无异于对责任的逃避。而现代青年学生却偏偏掌握了这种所谓的处世法宝。
三、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之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本任务。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先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理应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体现,当然,传统文化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形成的“小家”观念及“中庸”处世理念,也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结构缺失,导致逃避责任现象的出现。在责任意识的问题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依旧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关键词】益智仁;水提物;镇静作用;改善记忆;中草药
The effect of water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on Sedative and Memory in mice
Lin Geng , Guo Yi, Si Jian-yong,Yang Xin-quan, He Ming-jun
Hainan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e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anning , Hainan 571533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water extracts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on sedative and impove learning in mice. Methods: Tests of independence activity and sodium pentobarbital-induced sleep were employed.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mice was performed in Y-maze. Results: The extract c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ce activities of mice, obviously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ice falling asleep and sleep tim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egative group. After administrated with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mice made less mistakes in Y-maze. Conclusion: The water extract of Alpinia oxyphylla Miq. has obvious sedative and it plays a role in ameliorating scopolamine induced learning and memory impairments.
中药益智仁是姜科多年生植物益智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之功效。近年来随着对益智仁研究的深入,又陆续发现它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本课题主要研究益智仁神经方面活性,实验的设计是针对益智仁水提物在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以及在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上的活性观察。本实验采用对小鼠分组,不同剂量的口腔灌胃的方式分别观察:益智仁水提物对小鼠自主运动的影响;对睡眠引诱剂所致睡眠时间延长的影响;对睡眠引诱剂剂量的影响。同时,通过由东莨菪碱造成大鼠记忆障碍模型,通过行为实验观察益智仁水提取物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以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海马脑蛋白含量为指标,进一步探讨了益智仁水提取物对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益智仁水提物,益智仁经破碎,水煎,过滤,浓缩到适当浓度而成;安定,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批号:20100421-4;戊巴比妥钠,江苏盐城制药厂生产,批号:20091117
1.2 动物:选用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作镇静活性实验,200只,体重18-22克,购于北京实验动物中心;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做改善记忆活性实验研究,60只,体重200~250克,购于北京实验动物中心。
1.3 方法
(1)对自发活动的影响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益智仁水提物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当于原生药的200 mg/kg,100 mg/kg,50 mg/kg益智仁,阳性组口服安定2mg/kg,空白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将小鼠放入XZ-4型自发活动计数器内适应5min,然后记录5min内小鼠的活动次数。(2)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75只,雌雄兼用,随机分成5组。益智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200 mg/kg,100 mg/kg,50 mg/kg益智仁,阳性组口服安定2.5 mg/kg,空白组给予同容积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每组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mg/kg。记录小鼠的睡眠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为入睡时间,从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时间为睡眠持续时)。(3)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影响小鼠分组及给药同2,给药后30 min,各组动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 mg/kg,观察给戊巴比妥钠后30min内各组发生睡眠的动物数(以翻正反射消失1min以上为指标)。(4)对改善记忆力的影响
大鼠适应环境两天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益智仁低剂量组(100mg/Kg)、益智仁水提物中剂量组(200mg/Kg)、益智仁高剂量组(400mg/Kg),每组12只,雌雄各半。
给药方法: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100mg/Kg、200mg/Kg, 400mg/Kg益智仁水提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5天。实验过程中各组均自由饮食饮水,在温度(22±2)℃条件下饲养。
Y迷宫学习记忆行为训练:末次给药1小时后开始Y迷宫学习记忆行为训练。训练前15min模型组及益智仁低、中、高剂量组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行为实验在三等份辐射式迷宫中进行。迷宫每个臂的顶端都装有一15W的指示灯,臂底为平行相间的铜棒。灯亮臂为安全区,其余两黑暗臂底通电。每只大鼠适应环境5分钟后,接通电源,随机变换安全区的位置。安全区灯亮2秒后,如动物仍停留在黑暗臂或跑向另一黑暗臂内,足底即遭到电击,直到跑到安全区即完成一次学习任务。间隔30秒开始下次训练。如动物由起始臂直接跑向安全区,即为正确反应。每只动物每天训练20次,连续训练7天,以正确反应率达到90%作为学会的标准,以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训练次数作为学习成绩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
大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脑蛋白含量测定:行为实验结束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在冰块上快速分离双侧海马,准确称重,按重量体积比加9倍生理盐水制成10%脑组织匀浆,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测定按说明书方法进行,同时用双缩脲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海马脑蛋白含量。计算海马匀浆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脑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单位定义:每毫克组织蛋白在37℃和底物作用20min,分解1umol乙酰胆碱为1U。
主要观察指标:(1)Y迷宫行为实验各组大鼠达标所需的训练次数。(2)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及海马脑蛋白含量。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软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
2.2对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
2.3对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影响
2.4改善记忆力实验
与对照组比较:a P
3讨论
3.1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益智仁水提物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可明显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阈下睡眠剂量引起入睡的小鼠数,即对小鼠睡眠的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提示益智仁水提物有镇静、催眠作用。
3.2益智仁高、中、低剂量组达标所需训练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
随着人的寿命普遍延长,但步入老年之后的许多问题又造成生活质量的降低,其中失眠和老年的退行性记忆丧失尤为显著。近年来由于中药在老年人的益智保健方面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所以在健脑的保健品开发中应用的非常广泛。益智仁为我国四大南药之一,随着近年来的不断研究,益智仁在脑保健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本课题的研究为益智仁脑保健品的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597
[2] 冯淑香,刘耀明,董军兴.中药益智仁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5):58-61.
论文关键词:范式理论 镜像思维 解释学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库恩首次在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领域中提出“范式”这个概念及相关理论,后来“范式”被广泛使用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其使用领域之所以如此广阔,本身就说明范式理论的产生绝不是一种偶然,它适应了近代以来的实践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科学普遍的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又与近代哲学的认识论相关。其基本特征,用罗蒂的话说就是“镜像思维”。“镜子”可以是主体也可以是客体,与之相对的一方是被镜子衡量的东西,镜子是标准和模式,决定着被照物的特性及运动方式和规律。这种思维方式首先促使范式理论的产生、发展,但范式理论的困境也同时源自于此。从前一方面讲,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领域不断扩展,由于科学基于这种镜像思维方式,“镜子数量”必然增多,即衡量标准必然多元化,这在以前科学被认作单一模式和单线发展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范式理论的提出首先应该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后一方面讲,主体和客体、经验与逻辑、观察与理论,一句话,镜子与被照物的割裂,使得人们习惯于一种还原式的思维,即以某一方为衡量另一方标准的镜子,这就导致从近代开始,经验论与唯理论、实证主义与假设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证伪主义等无休止的争论,从更宏观的方面看,所谓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流也是由于一方偏向“经验自然”,而另一方注重“内心体验”,双方都试图从自己一方来吞掉或拒斥另一方。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内部关于范式的主客观之争、范式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它所面临的困境,都可以说是认识论困境的具体表现,也可以说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歧在历史主义科学主义与哲学内部的表现。以前关于科学人文主义合流问题的讨论,一般都着眼于宏观的思想发展,从某个基本概念、问题的发展来探讨这种合流趋势的很少。罗蒂曾经在《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把认识论和解释学结合起来,但他的切入点是不可通约性问题,而多元化的不可通约性在伦理道德领域却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所以,罗蒂从这个问题切入很有创见;但是,不可通约性问题的产生,其根源恰恰在于范式概念的内涵,其实就是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因此,本文准备从最基本的单元人手“以小见大”,从范式理论本身的发展及其困境中,发现镜像思维的局限性,并看到经过哲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终于使人们认识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合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库恩的“范式”概念之复杂性和范式理论的困境
库恩首次提出了“范式”这个概念,当然,有关范式理论的思想早就有人提出,无须前溯,就科学哲学领域之内就有假设主义、证伪主义等先行理论。观察负载理论的思想、整体主义的思想、科学发展的猜想模式等类似库恩范式的理论,已经被很多哲学家提出。但是,库恩作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中最为重要的一员,他对范式本身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揭示了范式现象的诸多复杂矛盾;同时,这种矛盾也暴露了他本人研究方式的局限性,因此,从库恩人手展示范式的复杂性和范式理论之困境就是顺理成章的。佳佳网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其目的是要解决科学史领域的科学思想革命的问题。在《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前言中,他首先十分戏剧性地回忆说,在他提出范式理论的最后关键时期,“甚至更为重要的是,那一年我是在主要由社会科学家所作成的共同体中度过的……尤其令我震惊的是,社会科学家关于正当的科学问题与方法的本质,在看法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我的历史知识和学识使我怀疑,自然科学家们是否比他们的社会科学的同行们的解答更坚实或更持久”。接下来他就纲领性地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力图找出这种差异的来源,使我认识到此后我称之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很明显,库恩是从社会科学范式差异中得到启发,并将之运用于自然科学领域,这本身就已经暗示着范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随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流,库恩以前的提出早期类似范式思想的科学哲学家们,大多只是局限于从自然科学发展来看待范式及相关问题,库思的范式概念一开始就取自更为广泛的领域,这就必然具有复杂性。另外,尽管他在前言中就给“范式”下了一个定义,但有学者统计说,“库恩在仅170页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竟先后对范式作了20余种不同的解释”。大概有以下一些主要说法:一、理论、实践和方法等的“模型”“模式”“框架”;二、事例或例证;三、解题或解题的标准;四、各类从不同角度划分的成规;五、一致意见或判断;六、科学成就、特别是常规时期的稳定成就;七、方法及其来源;八、信念、预想和假设;九、学科专业的基体、科学的基本部分;十、各种层次的理论和观点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甚至库恩本人后来也承认,范式是他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可惜却没能定义清楚。这些复杂的含义势必引发进一步探讨的复杂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范式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范式革命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由此产生了科学革命的模式以及理论之间可否通约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库恩自己虽然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但范式的内涵决定着其成败的关键;他没能摆脱镜像思维模式,在范式的主客观问题上选择了以主观为镜子,以经验为被照物。范式的主观性决定了范式革命的非理性以及理论间的不可通约性,并最后导致相对主义。此外,库恩本来提出范式理论是受社会、人文科学的启发而提出的,但在说明范式革命时,由于先把“科学的”和“人文的”相互割裂之后,再回过头来用“人文的东西”来解释科学范式革命的原因,结果只能是:“客观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却是由“主观的”甚至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东西造成的。这一点对库恩来说有点戏剧性,因为他提出的范式概念,就其内涵的复杂程度来说,超越了以往的科学哲学家们的思想概念,但这种超越并没有给他本人带来解释的便利,反而成为他走进相对主义的方便之门。尽管库恩具有作为一个大思想家所通常具有的彻底性,使得他宁可激化并暴露矛盾,他的理论对于彻底打击极端的实证主义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毕竟矛盾只是被提出,真正的解决还要求范式理论进一步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只有到其复杂性被更加充分展示出来的时候才有可能。
二、范式理论的内涵和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在库恩那里,由于科学与人文的区分,使得来自社会人文领域的东西,仅仅沦为说明自然科学范式革命的工具;他本人的研究“范围”反而“变窄了”。这其实是割裂主客观的一种必然结果。几乎是库恩提出范式理论的同时,另外一些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对此或赞同或批判或发展,但结果却是使范式本身的内涵不断扩展,使这个概念重新被运用于本来就应该非常宽广的领域。这反而使人觉得它本来就是出于科学哲学的狭窄领域的一种扩张,在范式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性发展方面,拉卡托斯和夏皮尔值得注意。库恩的理论由于过分地偏向主观,完全用主观的镜子收摄经验的东西,不但导致相对主义,而且高层理论与低层理论划分得过于僵化,导致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界限过于分明,所描述的科学发展模式不符合历史事实。鉴于此,拉卡托斯修正了库恩的理论,将他类似范式的“研究纲领”分为“硬核”、“保护带”、“启示法”等几个部分。应该看到,尽管拉卡托斯所作的工作,在彻底的历史主义者看来,并没有真正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但在范式结构化、层次化的探索中较库恩却有所突破。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
高血压是一种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舒张压或者收缩压增高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危险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与遗传和饮食有关,长期患高血压容易造成脑、心、肾等危害健康的并发症,治疗途径主要是长期性,规律性的服用降压药,以控制血压,然而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取决于患者有没有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药,就是服药依从性,因此,健康教育的出现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1],经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中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为(40±3.5)岁,教育组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为(42±2.6)岁,所选的200名高血压患者一般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教育方法 在规律服药的前提下,对照组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服药治疗,对教育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健康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①向高血压患者宣传高血压疾病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少喝酒禁止抽烟,常运动,并且积极进行治疗;②加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意识,向患者介绍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以及不规律服药的危害,并且给予患者重获健康的信心;③一旦确诊高血压,患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医生的嘱托服药,并且积极就诊、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更好的了解治疗成效,调整治疗策 略[2]。
1.2.2对比调查过程及结果 对教育组进行健康教育后,与没有进行健康教育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对比的内容主要有:高血压患者的服药规律,饮食规律,运动状况,对高血压病的认知以及治疗成效以及高血压患者有没有按照医生的嘱托积极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治疗和生活行为习惯等;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了健康教育的教育组高血压患者都能够很好的按照要求进行治疗,并且能够很好的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关键,而对照组则是按照原来的服药习惯进行服药,教育组经过3个月的健康教育以及治疗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的控制率明显比对照组的高。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健康教育与非健康教育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采用χ2进行检测,得出结果。
2结果
2.1教育组与对照组教育前后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对比 教育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比对照组高,见表1。
2.2教育组与对照组教育前后的血压控制率情况对比 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血压控制成效观察中,教育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成效对比,教育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见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三低"现象一直存在于我国的高血压治疗中,即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然而控制高血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患者能够很好的意识到要遵从服药依从性的原理,因此,对于文化不高、缺乏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及缺乏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程度的高血压患者,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对控制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更有效的控制血压,因此,积极有效的开办健康教育,增加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在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基础上,正确合理的提高服药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降低致残及致死率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胰岛素;给药方式;妊娠糖尿病;血糖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b)-0122-02
妊娠糖尿病属于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患者在妊娠前出现的潜在糖耐量的减退,在妊娠期出现的糖尿病[1]。孕妇处于妊娠期时,由于自身代谢提高、胎儿消耗增加等因素,容易造成孕妇血糖不稳定,患者常常在晚间出现低血糖症状,但在早晨血糖逐渐升高,早餐后控制血糖更加困难。由于患者在妊娠中晚期孕酮、雌激素、胎盘泌乳素及糖皮质激素等激素不断升高,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异常,加大临床控制难度[2]。该研究探讨采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对妊娠期孕妇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符合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6.2±2.9)岁,孕周24~36周,平均孕周(27.3±2.7)周;对照组35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5.4±3.8)岁,孕周22~35周,平均孕周(26.8±2.1)周。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自愿同意的基础下参与该研究。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均停止服用所有降糖药物。对照组采用普通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在患者手臂或臀部进行注射胰岛素,其中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三种[3]。患者在餐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餐前15 min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若患者血糖仍不稳定,可在入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中效胰岛素,按时监测患者三餐前后的血糖水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泵治疗,患者在每日三餐前持续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每日所需的60%,剩余的40%的剂量作为三餐前大剂量使用,在三餐前后持续监测患者的血糖。
1.3 观察指标
监测两组患者空腹时的血糖、注射胰岛素后血糖达标的时间、餐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变化;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羊水过多、巨大儿、宫内窘迫、妊高症、高胆红素血症等母婴并发率。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3 h血糖水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餐后3 h胰岛素水平也较治疗前趋于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比较
通过对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3 h血糖水较治疗前有所降低,餐后3 h胰岛素水平也较治疗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对比(n=35,x±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2.3 两组患者母婴并发症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注射胰岛素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两组母婴均出现不同状况的并发症,观察组共出现10例并发症,并发率为28.6%;对照组共出现25例并发症,并发率为71.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母婴并发率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 讨论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而妊娠糖尿病又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随着患者孕期的增加,患者体内分泌的孕酮、胎盘生乳素等抵抗胰岛素生成的物质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由于患者在怀孕期间内分泌异常导致血糖的升高,极大的诱发母婴的并发症,如:巨大儿、婴儿出现宫内窘迫、产妇出现妊高症等,这些不仅影响胎儿的生长,且对母体产生一定的伤害[5]。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临床上多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来控制患者的孕期血糖,以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的患者每天需要接受3-4次胰岛素的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若长期注射,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甚至肌肉萎缩,由于每天注射次数较为密集,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6]。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医学不断深入研究胰岛素泵的给药方式。胰岛素泵采用一条软管与患者相连,通过这条软管持续的给患者体内输送胰岛素,它模拟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方式,按照每天患者所需胰岛素的剂量输送到人体中,让患者的血糖保持正常稳定的状态,有效的预防患者在两餐间由于胰岛素骤然上升而造成的低血糖[7]。
该研究通过对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比中发现,使用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的观察组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高于普通给药方式的对照组,餐后3 h观察组胰岛素恢复水平较对照组要稳定,且血糖达标时间观察组要快于对照组;在对两组患者治疗中出现的母婴并发症对比中,观察组出现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与孙洁[8]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对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显著,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给药方式对治疗妊娠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的稳定患者的血糖,且安全可靠,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明.加强饮食运动管理干预妊娠糖尿病156例[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4):73-74.
[2] 张馨心,张红蕊,甄艳凤,等.胰岛素降解酶活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1):52-56.
[3] 黄丹萍,刘金蓉,戴常平,等.血流播散速度评价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管内皮功能[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1):86-87.
[4] 唐翠兰,何进球.妊娠糖尿病合并子(广间)前期对脐动脉血流及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6):114-115.
[5] 楼云霞,吴萍.孕前和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1):112-114.
[6] 喻红岩,宋杨,金鑫,等.妊娠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有效率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5):568-569.
[7] 沈娟娟,蔡珏瑾,闫泓霖.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观察[J].中国医药,2016,11(1):120-122.
【关键词】佛教仪式音乐;文化人类学;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125-02
佛教中的音乐是中国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魏晋时期,佛教梵呗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与中国各地不同的世俗音乐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形成了主要的三大佛教音乐派系:南传佛教音乐、藏传佛教音乐和汉传佛教音乐。地处浙江东部的宁波自古就有“东南佛国”之称,有着浙东“四大丛林”之称的全国闻名的佛教寺院: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禅寺等。自宋代以来,宁波佛教又形成了以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共融的“江东佛教”风格。
佛教历来看重用音乐“宣唱法理,开导众心”,在慧皎的《高僧传》中,他形容佛教中的音乐是:“玄师梵唱,赤雁爱而不移;比丘流响,青鸟悦而忘翥。昙凭动韵,犹令象马蜷局;僧辩折调,尚使鸿鹤停飞。”《醒心琴谱》:“南宋普庵禅师所作。佛教咒语也,有荡涤邪秽,安心怀护之妙。原曲为梵呗之歌,后谱入琴曲。其音节清净平和,自然安稳,为静虑涤心之妙曲。”这些都说明音乐在为佛教教义服务和在渲染佛教仪式的气氛时“宣唱法理,开导众心”的作用。
一、对天童寺瑜伽焰口仪式音乐的详实采录
笔者采录了2014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宁波天童寺僧众举行的瑜伽焰口仪式实况,对仪式中的音乐进行了现场录像和记录,仪式使用文本为《瑜伽焰口》,音乐以声乐为主要吟诵方式,使用的乐器有:小木鱼、铛、铪、引磬、小鼓、大鼓等。瑜伽焰口仪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7:30仪式开始,主位金刚上师站于法堂中间,手持如意,斋主站于两旁,起腔唱《戒定真香》。17:45起唱“观音”念心经“供养咒”,大众师附合,金刚上师上香礼拜,斋主依次上香礼拜,念完唱“南无阿弥陀佛”。
18:00大众师绕行于四生六道坛、孤魂坛、至亡灵坛,金刚上师斋主依次上香、问讯。敲维那的法师起腔唱《莲池》,念“弥陀经”,唱《供养咒》《弥陀》,斋主礼拜。
18:20念完回主坛,由第二位法师颂,诵完偈文后,众僧唱诵《杨枝净水》,金刚上师、斋主依次上香礼拜,金刚上师行十方礼,斋主随礼,众法师互相行礼,礼毕登金刚座,戴毗卢帽,奏鼓段。
18:40《瑜伽焰口施食要集》开始,引磬和鼓声,众人唱诵《吉祥会启甘露门》,众斋主在香灯师引领下礼拜。
18:50第一金刚上师直颂“此一瓣香至收来在一微尘”,众师唱诵《佛面犹如净满月》。
19:00金刚上师诵“五方玉佛大威神,结界降魔偏刹尘”(众和),金刚上师登宝位,边颂“准提咒”边手持五佛冠,至额前正反顶礼,礼毕放回桌上,众僧唱念《稽首皈依苏悉帝》。金刚上师呼“毗卢如来”,众师起立和诵(鼓和引磬齐鸣伴奏),后唱诵《五方佛》。
19:25众师诵《大悲咒》一遍,唱“南无甘露五菩萨三遍。金刚上师摇铃,唱诵“我今振铃语,声遍十方处”,至“十二因缘咒”。
19:40上师三宝真言,众师唱诵《方便自性》,接唱诵《音乐咒》,金刚上师念“施食文”,念毕众师齐念“偈云”,金刚上师拍惊堂木,此时钟、鼓、木鱼、引磬齐鸣。
19:50金刚上师诵“三宝文”,大众师齐唱《志心信礼》,结印,维那师唱《音乐咒》,大众师和,此时,木鱼、钟、鼓齐鸣。
19:55金刚上师拍惊堂木念《皈依三宝》唱诵完毕,众人起立,钟、鼓、铃、木鱼齐鸣,奉请三宝,金刚上师手持檀香唱《香花吟》,众师唱《香花清》,金刚上师请圣,金刚上师唱诵《启告十方》,大众师齐唱《十方一切刹》至“普供养菩萨莫诃萨”,金刚上师念《萨荔多文》,诵毕金刚上师摘冠,念:“南无阿弥陀佛”,下座唱诵《回向》,大众齐唱:“施食功德殊胜行,无边声符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斋主同金刚上师礼拜,仪式结束。
以上仪式的全过程共运用二十八首唱诵:《戒定真香》、《天厨妙供》、《观音》、《弥陀》、《莲池》、《千华眙上卢舍那佛》、《杨枝净水》、《吉祥会启甘露门》、《五方佛》、《香盖》、《稽首皈依苏悉帝》、《礼请诸圣贤》、《嘛呢哞》、《十二因缘》、《志心信礼》、《方便自性》、《安曼怛》、《音乐咒》、《萨哩执稹贰《谛想清净》、《音乐咒》、《十方一切刹》、《以此振铃申召请》、《我今奉献甘露食》、《一心召请》、《六趣偈》、《稽首皈依雄》、《回向》,音乐贯穿到整个瑜伽焰口仪式的过程之中。瑜伽焰口仪式中的音乐即在祭奠亡灵、消灾祈福等仪式中运用的音乐,是信徒自我修练的一种途径。法师和信徒在演奏仪式音乐、唱诵仪式音乐时关注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起伏,控制自己的内心回归淡泊、平静的状态。从天童寺瑜伽焰口仪式音乐的曲调、旋律特点中可以看出为了迎合当地民众的风俗习惯,仪式音乐大量吸收了宁波本地民间音乐素材。这种内容和形式上的民间化、世俗化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佛教教理教义,这种佛教音乐观念是佛教普渡众生思想渗透到世俗社会中的最有效的手段。
二、佛教音乐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的体现
(一)佛教音乐培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们从事音乐活动主要是为了从音乐中体验美、感受美,不断地从生活中感受美好事物所形成的音乐体验。佛教中的音乐同样也是帮助信徒们去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摈弃信徒在生活、工作中所产生的恶念,激发信徒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和积极人生状态的向往,引领信徒摆脱生活困境和内心痛苦,达到内心安详平和的人生状态。
(二)佛教仪式中的音乐对信徒积极心理的支撑作用
在佛教仪式上,音乐是用来渲染整个佛教仪式气氛、营造佛教的神秘感和庄严神圣氛围的。参加佛教仪式的信徒们置身在神秘庄严的佛教音乐的仪式法会上,使他们的心灵从烦躁不安和欲求不满的现实社会中转换到安静祥和、庄严肃穆的精神体验,借助音乐使信徒感受神灵,实现与神灵的交流互动等,使信徒通过佛教音乐营造的氛围了解人生、认识人生和顿悟人生,从而影响信徒对不良行为的有效控制能力,支撑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心理状态。
(三)佛教音乐传播和谐人生观念
佛教音乐中传递着佛教的教理教义,佛教教义主张众生平等,用慈悲、宽容的胸怀对待他人,无论这个人是你的亲人、爱人、仇人或者陌生的人,提倡信徒遵守社会规范和次序,尊重和敬畏生命,主张人们和平共处,培养信徒的仁爱之心,将这种仁爱传递到家庭、单位和社会上的陌生人之中,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唱诵使信徒更容易了解和记住佛教的教理教义,将佛教众生平等、弃恶从善的思想灌输给每一位佛教信徒,并通过信徒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行来实现佛教的思想,进而通过共同的追求和信仰增强了相互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梁慧皎.高僧传・鸠摩罗什传(卷四)[A].大正藏(第50册)[C].石家庄:河北省佛教协会,2005.33.
[2]张悦鸣.天童禅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
[3]杨秋悦.瑜伽焰口仪式与仪式音乐[J].乐府新声,2012(02).
作者简介:
朱惠娟(1979-),女,安徽省淮南市人,硕士,宁波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关键词】 人性化干预;脑血管意外;生活质量;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60例。 其中男39例,女21例;合并有糖尿病的22例,冠心病的16例,肾功能不全的9例,恶性肿瘤伴转移的6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4例,骨折等其他疾病的3例;年龄66~97岁,平均(8221±588)岁。
12 方法
121 人性化干预措施 ①减轻疼痛,临床应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持续时间。②改善呼吸功能。③改善血液循环 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色泽和温度等。患者四肢冰冷不适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给予热水袋。④增进食欲,加强营养,注意食物色、香、味,少量多餐,以减轻恶心,增进食欲。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便于患者吞咽。必要时采用鼻饲法或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保证患者营养供给。加强监测,观察患者电解质指标及营养状况。⑤促进患者舒适。
122 评价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测定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疾病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 (FACTG)。分别在患者接受人性化干预的第1天(干预前)、及第4周末进行测评。采用自评法,由专职医护行个人访谈后代其填写。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资料全部应用 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见表1、2。
表1 人性化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x±s,分)
维度 干预前 干预后4周末 F值 P值
躯体功能 4657±697 5829±797 2342 <005
心理功能 4423±169 6180±237 960 <005
社会功能 5687±732 6326±897 982 <005
物质功能 5787±393 6168±697 516 <005
表2 患者人性化干预前及干预后 FACTG评分比较(x±s)
量 表 干预前 干预后4周末 t
生理状况 167±25 199±37 3427
社会家庭况 179±25 219±60 3094
情感状况 157±27 194±25 5057
功能状况 154±27 177±52 1577
量表总分 672±47 792±96 5318
3 讨论
中风主要指以脑部缺血以及脑部出血性损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中风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如脑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如脑梗死、脑血栓)两大类。中风的死亡率较高,即使经抢救幸存,也约有一半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2]。中风患者发病后的半年内是患者大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据文献研究,耶拿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奥托?维特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发生中风后不久,患者脑内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成分发生了改变。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约一半神经突触的神经递质为GABA[3]。研究发现,GABA成分改变使大脑的兴奋性增强,因此患者的大脑虽然受损,但脑细胞的认知能力反而有所提高。患者大脑受损区域的某些功能被临近区域接管,患者脑细胞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联系。这些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导致患者长久压抑悲痛的感情,会导致人们的心身疾病;大声哭泣,让悲痛发泄出来,能减少其对健康的影响[4]。因此,临床中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多关心,多体贴,多理解,使他们尽快从患病的悲痛中解脱出来,给予精神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适应过程[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提高;疾病治疗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 考 文 献
[1] 刘玉凤脑血管中风老年患者的康复与治疗.中国实用医药,2009,29(2):107.
[2] 崔丽娟,李彦林养老院脑血管意外中风老年患者的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47248.
[3] 张雪银94例老年病人脑血管意外的临床分析.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0,12(4):245.
关键词:人本主义;家庭教育;教师影响;学生心理;自我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039-02
学生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受多种因素制约。人本主义思想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然而当我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究时,就不得不将家庭的作用也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影响以及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构成了这一工程最主要的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学生发展这一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基石,教师是起支撑作用的骨架,而学生的自我实现则决定了工程的最终完成质量。
一、家庭是孩子真正实现自我的基础
家庭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社会,与父母和家庭成员的交往和互动是最初接触到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基础素质形成和发展最初的温床。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机体生长的环境,还是儿童性格、志趣、心理形成的基础。父母仅仅提供给孩子物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家庭的和睦与否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一个完整和睦的家庭带给孩子的是心理上的轻松,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自然的去接受其他的一切。若是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难免会造成性格内向,在他人面前自卑,逐渐地会造成心理压抑。心理失衡的主体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缺少母爱或父爱,他们会常常感到失望,忧虑,孤独,甚至是性格孤僻,情绪低落。久而久之如果这样的心态不能及时纠正,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从而使孩子的性格扭曲。
其次,家长自身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家长本身不健全的人格或心理,不恰当的教育方式都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如果家长整天游走于不良场所,如赌场、酒场,孩子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家长往往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少关心他们的想法,孩子每次成绩不理想就又打又骂、挖苦孩子;一旦成绩提高就又是“宝贝”,又是物质奖励,这直接造成了孩子在考试中的“心理恐惧”。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适得其反,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压抑与恐惧的心理。他们真正所期望的不是在失落的时候遭到呵斥,在得意的时候受到“嘉奖”,而是平平淡淡的一种鼓励或是接受教导。
最后,家长的“期望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就是希望孩子一定要多学点知识;或是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或是期望孩子将来可以出人头地;等等。对家长本身来说是没有错的,可是却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如果他们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达到目标,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的智力水平或是能力不行,从而会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觉得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回报,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在越来越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以后家长对自己所有的要求都会觉得反感,家长说得统统都不予理会或是反其道而行。
家庭是教育的基础,家长要树立榜样,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使孩子在学校里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自我。
二、教师对学生发展自我的中介作用
(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与理解
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健康、生活、心理、学习、道德等,做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教师。就教育的心理过程而言,我们重点讨论的是对学生精神生命的关怀,即关怀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心理生活等方面及其成长与发展。作为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品质和教育理念根本的体现了与学生深入的心灵沟通以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如德国思想家布贝尔说的“我―你”对话。精神关怀内容是很广泛的,尊重、理解、关心、信任是关怀情感的基本表现,也是学生基本的精神需求。传统的教学重视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成绩方面的培养,而当前我们越来越注重对“素质及情感”的培养。
(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教学的重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不可少的方面。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习活动进行有“度”主导。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倡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并不意味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
(三)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评价与批评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示。教师及时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效果,还能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在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只要努力探索,就要表场;只要积极参与,就要鼓励,以此行为让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得到肯定。特别当孩子们完成任务后,教师要积极展示各种成果,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发现各自的特点。其次,评价要客观而真实。教师不能无原则的评价,否则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效果。而应该客观公正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或学习过程提出意见或表扬,要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什么地方还要改进,什么地方做得好。再次,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差异。这与学生的基础、智商和审美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学生每次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多注意关注个体的差异,以保护学生的自信、自尊为目的进行评价。不能把所有的孩子固定在一个标准上,要因人而宜。最后,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犯错了,教师也应及时提出合理善意的批评。作为教师,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教育方式中批评就要不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要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掉错误;不能长期一味地批评,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要以鼓励为主,兼用批评的教育方法;批评必须公正、合情、合理,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为基础,以人本主义为基本指导原则。
三、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
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强调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即是人本主义哲学存在性认知的发展。只有学生真正的与自我结合在一起,将自己完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有可能激发学习的动机,产生学习的兴趣,才会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如果学生在社会的压力下是功利性的学习,则是与本体脱离的一种状态,没有本体的积极参加,认知就缺乏其本质的意义。
目前我们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对教材的内容缺乏兴趣,只是在外界的压力下机械学习,没有情感的投入。学生个体没有自主性,个性被压制,丧失自我。部分学生或是变得叛逆,出现逆反心理,而这是青少年在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抗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心理状态;或是变得自卑,不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学习的,价值观扭曲,也不会进行自我评价。而以上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我们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价值,创设一个平等、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与生活,从而实现自我需要。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需注意到:虽然我们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自己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年龄、经历的限制,学生的经验还不够,他们的学习活动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够懂得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去思考;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学生在自尊心不被伤害的情况下,知道自己的不足,该从哪方面去努力。
总之,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不仅对于学生求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更体现了教育本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M].马良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邢永富,吕秋芳.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与创新[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摘 要:目的:探讨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成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采用兔视交叉注血法制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分别测量注血前至14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脑灌注压(CP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PP)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失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参数。 结果:注血第2~14天治疗组的平均IC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PP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4~12天的CBF、第2~12天的CBV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第4~12天的TPP均小于对照组(P
关键词:人参皂苷;药囊电极;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631-04
Effects of Epidural Electrodes with Ginsenoside Capsules on Bloodstream
Dynamics Phenomenon in Rabbit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It’s Significience
XU Zhen,HUANG Li-fa,ZHANG X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ollege,Hangzhou 310006,Zhejiang,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pidural electrode with ginsenoside capsule on bloodstream dynamics phenomenon in rabbit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it’s significience. Methods: 32 healthy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lectrod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uprachiasmatic blood injection technique was used for produc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odel.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cerebral blood flow (CBF)、 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 、 peak time (TPP) and diameters of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superior sinus, straight sinus and great cerebral vein were measured with 64-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CT perfusion, CTP)technique before blood injection to 14th day after injection and compare th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mean IC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CP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t 2th to 14th day after injection.The CBF and CBV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erspectively at 4th and 2th day until 12th day after injection while the TPP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electrodes with ginsenoside capsule;subarachnoid hemorrhage;bloodstream dynamics phenomenon
收稿日期:2010-09-30
作者简介:徐震(1978-),男,浙江温州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脑血管的临床与基础。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space hemorrhage ,SAH)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elayed cerebral vasospasm ,DCVS) ,常严重影响脑正常血流动力学并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神经元缺血缺氧是导致脑水肿的主要原因之一。SAH 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临床治疗不能对其起持续的效果,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药物干预仅部分取得成功[1]。目前常用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以扩张脑动脉及微血管为主,对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动脉及微血管扩张带来的高灌注亦不利于脑水肿的控制,最终影响脑血流量。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广泛应用于研究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和药物干预。我们以人类脑血管痉挛的病理进程为依据,应用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 研究了硬膜外埋置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14天内新西兰大白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意义,为中医药在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迟发性血管痉挛模型的制作 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2只(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雌雄不限,体重2.4~3.0kg,平均2.8kg。将动物随机分为两大组,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动物采用开颅视交叉池按1.5mL/kg体重注入自体非肝素化血的方法建立SAH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
1.2 硬膜外人参皂苷药囊电极的埋置及颅压监测探针的置入 第一次注血后即在神庭、百汇、头维、太阳、脑户五穴位处切开头皮,微颅钻钻直径7mm骨孔至硬脑膜,置入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照组钻孔后置入骨蜡,缝合头皮。药囊电极连接于电针治疗仪的电极上,频率2 Hz,电压一般3~5 V,电流1~2 mA,疏密波, 1次/天, 30 min /次。对照组予尼莫地平0.3~0.8mg/h维持,以不明显降低股动脉血压为准调节剂量,治疗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维持。
1.3 平均动脉压与颅内压监测 用Cardiocap监护仪监测股动脉血压;将探针插入第四脑室与压力监测仪(华瑞传感器同时将探针插器研究所制作)连接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等于平均动脉压(meanartery pressure,MAP)减去颅内压。
1.4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在注血完毕和注血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第14天选择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MCA 及基底动脉作为输入参考动脉,上矢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作为输出静脉。选取一边测定额叶、颞叶、枕叶、顶叶、丘脑、基底节的感兴趣区,并测定对侧镜像区的灌注参数。本研究所采用的参数包括:①ACA、MCA和基底动脉的直径;②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的血流量[mL/(min・mL)];③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存在于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构内的血容量(mL/g);④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⑤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等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减去颅内压;⑥上矢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的直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 0 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采用Logistic单、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对临床各因素与CTP参数改变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MAP、ICP、CPP、CBF、 CBV、TPP 比较,见表1、表2。尼莫地平对照组与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蛛网膜下腔出血第2~14天人参皂苷药囊电极治疗组的平均ICP明显低于尼莫地平治疗组,而脑灌注压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第4~12天的CBF、第2~12天的CBV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第4~12天的TPP均小于对照组(P
表1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MAP ICP CPP比较(±s)
注:MAP、ICP、CPP单位:mmHg;*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CBF CBV TPP 比较(±s)
注:CBF单位:mL・min-1・100mg-1;CBV单位:mL・100mg-1;TPP单位:s;*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基底动脉、上失状窦、直窦和大脑大静脉平均直径比较,见表3、表4。
人参皂苷药囊电极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两组间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管径无明显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第4~14天:治疗组上失状窦平均直径均大于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第2~14天:治疗组直窦和大脑大静脉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
表3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基底动脉平均直径比较(mm,±s)
表4 尼莫地平对照组与药囊电极治疗组不同时间点的上矢状窦 直窦和大脑大静脉平均直径比较(mm,±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 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在SAH中应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主要机制在于其神经保护效应和血管扩张效应[2]。它主要作用于脑动脉及微循环,抑制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达到解除血管痉挛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为尼莫地平,其易通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
此外中药及单体、复方在SAH中的应用亦不断取得新的进展[3],褚晓凡[4]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人参茎叶总甙具有抗缺氧、抗自由基损伤、及钙拮抗功能,对SAH 动物脑组织和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且能缩短SAH急性期脑电波的抑制时间和恢复时间,降低动物死亡率。其机制可能由于人参皂苷增强了内皮细胞的耐缺氧能力,保护了BBB的完整性而发挥作用。电针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亦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证明,电针可使大脑对机体有调节的功能,可能通过代偿性互补作用达到功能平衡[5]。早期应用针刺治疗,可以及时地改善脑缺血缺氧状态,促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电针对脑血管的收缩作用,增强血管阻力,减少血流量,降低血管通透性,打断缺血-脑水肿-代谢障碍的恶性循环,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本研究采用在头维、太阳、脑户、神庭、百汇5个穴位处直接在硬膜外埋置人参皂苷药囊电极,使人参皂苷直接渗透硬膜层作用于脑组织,并联合应用电针刺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大白兔,显示人参皂苷药囊电极对脑动脉的影响与尼莫地平相似,但治疗组引流静脉的直径、CBF、CBV明显大于对照组,TPP和CPP明显小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可能是通过静脉系统调节CPP,从而影响CBF CBV和TPP,其可能机制为静脉血管直径的增加,加快静脉引流,加快CBF和TPP,减轻微循环血液瘀滞而降低CPP。静脉血管是可塌陷管道,体外实验已经证实当跨壁压力为轻度正性时,静脉保持圆形的输送管道,但当跨静脉壁的压力接近零或轻度负性时,静脉血管就会出现管道横截面积的显著减少、塌陷甚至完全闭塞[6]。但处于颅腔内的脑静脉却能够一直保持管道的通畅而不至于被外在的颅内压压瘪,即使在颅内压升高状态下仍然能够维持通畅。这说明随着颅内压力升高,静脉跨壁压一定也随之升高[7]。
虽然静脉内压力随颅内压升高的反馈机制并未明了,但是脑内的静脉循环系统作为颅内最大的液体体积,参与颅内压调节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8]。实验已经证实静脉压力一直等于或者高于其所处颅内环境的压力水平,也正是这一压力差维持了静脉管道不至于被增高的颅内压压瘪。研究还证实通过腰穿释放脑脊液后颅内压力随之降低,静脉压力也会相应降低[9], Niesen等人利用彩色多普勒研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静脉血液流出颅外的速度减慢[10],目前有关静脉调节颅内压的研究报道较少,脑静脉系统的血容量改变机制、静脉血液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等许多方面尚未阐释清楚。尽管如此,脑静脉系统参与颅内压调节仍有明显的优势。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脑静脉血管床的颅内血容量约占整个颅腔容量的6% ,占全脑血容量的70%~80%,由于静脉血体积占相当高的比例,可用于容量调节的体积更大,所能发挥的调节作用显然会更明显。针对脑静脉系统降低颅内压的策略还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不会影响动脉系统的供血,不会降低脑灌注压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和能量代谢[11]。另外,根据跨毛细血管的液体流动原理,静脉流出量的增加可以减少血管内的静水压,进而增加液体经毛细血管的重吸收,因此由脑静脉系统始动的颅内血容量减少可更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力水平。
因此,人参皂苷药囊电极与尼莫地平地比较,明显的降低了SAH大白兔颅内压和达峰时间并增加了引流静脉直径、脑灌注压、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参考途径。但是在我们的实验中对于静脉循环和颅内压的确切作用机制尚不能明确,对于是否有微循环系统及其他调节机制参与使颅内压降低,进而增加脑静脉跨壁压引起脑静脉扩张可能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Dietrich HH,Dacey RG Jr. Molecular keys to the problems of cerebral vasospasm[J].J Neurosurgery ,2000 ,46:517-530.
[2] Linfante I, Delgado-Mederos R, Andreone V,et al.Angiographic and hemodynamic effect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intra-arterial nicardipine in cerebral vasospasm[J].J Neurosurgery, 2008, 63:1086-1087.
[3] 熊录,张学文,范吉平. 近二十年来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医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9):70.
[4] 褚晓凡,林世和,刘多三. 人参茎叶总甙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及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J].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91,24 (5) :314.
[5] 李霁,左传涛,董竞成,等. 表里经穴电针时脑葡萄糖代谢PET对照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27 (8) : 40.
[6] Moreno AH, KatzA I, Gold LD, et al. Mechanics of distension of dog veins and other very thin-walled tubular structures[J]. Circ Res,1970,27(6):1069-80.
[7] Nemoto EM. Dynamics of cerebral venous and intracranial pressures[J]. Acta Neurochir Suppl,2006,96: 435-437.
[8] 庞琦. 脑静脉系统参与颅内压调节的现状及展望[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4):289.
[9] Bateman GA. Arterial inflow and venous outflow in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venous outflow stenoses[J]. J Clin Neurosci,2008,15(4):402-408.
关键词:社交网络;人人网;大学生;人际关系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其中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2.30亿,占47.4%。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例最高,达到29.9%,高中以上学历群占56.1%。截至2011年1月,中国SNS用户2.35亿,而人人网注册用户已达1.7亿。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中,人人网占到25.1%,稳居第一位。从这些基本使用情况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无论是网民还是大学生用户,SNS还是人人网,它们的数量和比重都不容小觑。
校园里,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对大学社工日常生活的渗透。无论是宿舍和食堂,还是教室、图书馆,一切可以连通网络设备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学生们“刷人人”的身影。 “人人网,网人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黏在这张“网”上,这张“网”也逐渐从虚拟空间“撒”到了现实生活,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人人网影响程度的扩大,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相关课题。本文从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讨论人人网对大学生现实中新的人际关系的确立的作用方式。
从行为主体来看,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新生从原本的血缘、地缘关系网中脱离出来,来到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相对松散的新环境。由于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迫切需要与现实中的时空限制存在矛盾,他们中一部分人通过人人网等虚拟的社交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捷径。人人网登陆界面上就有相符合的“大一新生专用注册入口”,许多新生可以通过搜索校友结识师兄师姐,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班级等功能应用提前认识新同学。虚拟空间的超时空性给行动者带来了便利性、时效性和丰富的信息含量,虚拟空间中的互动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社交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和扩展性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举例来说,人人网用户使用发表日志、上传照片、状态等功能就是给自己的价值观找到了非物质载体从而得以表达,满足用户“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当个人主页“最近来访”中出现陌生人,用户回访就开启了新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人人网的“留言板”担负着即时通讯的功能,双方可以使用“悄悄”话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进一步推进关系的亲密;另外,从虚拟到现实――约网友见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与现实虽然可以联系,但是它们毕竟是相互区别的两个空间,其转化存在一定困难性和危险性,转换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埋藏着对结果产生破坏性的因素。根据社会角色理论,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形形的社会角色,大学生也同时扮演者现实角色也和虚拟角色。无论是在社交网络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可能出现角色扮演的失调现象,致使主人公达不到角色期待而给他人留下消极印象,从而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从研究客体来看,人人网已成为国内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率最高的社交网络平台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实名制。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于2005年建立,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校内”一词的定位让许多大学生用户产生信赖感,填写姓名、学校、家乡等真实信息并利用它们来搜索可能认识的或期望认识的人。2009年,已经拥有一定数量学生用户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并于2010年底跃居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第一位。从校内到人人,人人都有机会,人人都可参与,这一转变给大学生扩展人际关系网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大学生用户不仅可以结识同学、同乡,还可以结识更多社会上的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
然而,这种变换带来的负面影响却被大量的耀眼数据所隐蔽。虚假账户、僵尸账户的出现,以做广告等为目的的功利性互动的增多,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人人网的信赖度。因此,大学生向人人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以人人网作为社交网络一个代表,不难看出,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可谓喜忧参半。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米尔格兰姆提出了“六度分隔理论”,即在现代社会,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进入信息化时代后,这一理论在现实中一次次被验证。网络极大地扩展了熟人的范围,进而使得人际交往由过去的熟人社交向弱熟人社交转变。正如威尔曼所言,社交网络提供的是弱纽带的人际联系,现实生活中则提供了强纽带的联系。有专家也认为,社交网络使人际交往成本降低、效率提高、联系速度加快,而且使人际交往从原先的“点对点”、“点对面”的熟悉的强联系人群拓展到了遥远而陌生的弱联系人群,呈现出“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新形态。可见,在弱熟人社交下,虽然交际圈有所拓展,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则趋于淡化,信任度也在降低。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多处于公共空间,如教室、图书馆、餐厅、派对、集体宿舍等之中,个人的交往行为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客观制约。而社交网络的出现,对原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新分割,使得现实的公共空间被分割为私人空间的碎片。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联通了网络,个人霎时即可“脱离”公共空间而进入私人领地。这一现象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的广泛普及而愈加明显。令人赞叹的是,网络更在不同的私人空间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种私人空间的共享形成了无限的网络空间。借助于网络,个人可以最终摆脱公共空间的限制,极大地扩展私人空间,并自由地选择沟通对象,构建理想的共享空间、交际圈子。这种公共空间私人化、私人空间共享化的趋势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了现实人际交流方式“严重退化”的现象。如正在上课的教室中,经常会出现大学生面对笔记本电脑、深陷私人空当中,教室内大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同一宿舍的室友,有事不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社交工具来交流。长期如此,这必定会对这些同学的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面的。一方而,社交网络维持并强化了传统人际交往所难以维系的人际关系,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不同角色、理想自我的场所;网络对公共空间的分隔,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个人空间,增强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另一方面,网络人际交往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现实人际交往的退化,人与人之间情感与可信度的下降,集体认同感、归属感淡化等。
浅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利于弊,一方面经常使用社交网络发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不应该忘记现实中的直接交友途径;另一方面,不常使用社交网络的大学生应该适当利用网络这一新平台来拓展自己的交友圈。总而言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要用清醒的头脑看待它的多方面影响,趋利避害,给虚拟到现实一个华丽的转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1年7月.
[2]易观网 2011年Q1中国SNS市场活跃账户份额[R]2011年5月.
[3]黄少华 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 2002年7月.
[4]郭东 网络空间的二元交叠及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