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乡村旅游管理机制范文

乡村旅游管理机制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乡村旅游管理机制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乡村旅游管理机制

第1篇

一、地方乡村旅游行业管理规制分析

地方行业管理规制是各乡村旅游发展集中地在乡村旅游发展规模扩大之后,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管理为目标制定的政策条例和行业标准。

(一)时间序列分析

从2002年起,北京市农委会同北京市旅游局出台了系列民俗旅游接待户、民俗旅游村的服务规范和建设标准,较早开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行业管理。四川省成都近郊的郫县于2003年8月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农家乐基本条件与星级评定规范》、《郫县旅游乡村酒店星级划分评定标准》。2004 年11月上海市了《 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河北、江西、浙江、安徽以及昆明、黄山、成都市等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和管理办法,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制定出开业条件和等级评定等相关地方标准。2009年10月,四川省颁布实施《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细则》。2009年11月1日,《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正式颁布实施,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旨在加速推进乡村旅游升级,由零散的小规模单体经营向产业集群型布局转变,增强北京乡村旅游发展势头。

(二)内容构成分析

目前乡村旅游过程中涉及到的农家乐餐馆、旅馆的硬件设施和服务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可循。不过根据各个地方乡村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各地政府在行业管理方面出台的政策有多有少,且各有侧重。如苏州市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旅游管理条例,包括苏州市农家乐餐馆管理暂行办法、苏州市农家乐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苏州市乡村旅游区(点)管理办法、苏州市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合肥市出台了合肥市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使用办法(试行)、合肥市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标准(试行);四川省则出台了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标准以及四川省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细则;另外,江西省、陕西省、河北省等出台了乡村旅游(农家乐)管理办法,昆明市也于2006年出台昆明市乡村旅游服务管理办法。

乡村旅游在行业管理的制度化约束下,解决了行业发展不规范的问题,无论是服务质量还是服务设施等方面均得到改善,旅游者也因此获得更好的乡村旅游体验。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行业制度的实施使得乡村旅游标准化得到很好的执行,乡村旅游经营者在规范的指导下经营有章可循,发展目标明确,在实践中有力的推进了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管理力度分析

行业管理重点是人的管理,行业标准的制定也需要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来实施。浙江省为提高其“农家乐”休闲旅游的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重点对农民开展培训。由农民开办“农家乐”休闲旅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于技能与素质的陌生和缺陷。

成都市在乡村旅游服务有管理实践中,形成了旅游局牵头、工商、公安、质监、卫生、环保、物价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旅游管理部门做好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有力保证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政策绩效评价

(一)积极效果

一是整体提升了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硬件设施的齐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乡村旅游行业组织结构的完善上。我国自2006年后各地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行业管理条例和行业标准,使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大大提升,而非停留在初级低下的阶段。

我国目前的行业管理政策中包括乡村旅游市场准入制度、农家乐餐馆和旅馆的硬件设施标准、星级农家乐评定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规范、乡村旅游合作社制度等,旨在实施乡村旅游的分类、分级和标准化管理,避免鱼龙混杂、好坏不分的市场混乱情况。

二是间接促进了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与产业扶持政策不同,乡村旅游行业规制主要是针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重点在于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使其处于规范的市场环境。但是,行业规制政策可以间接的促进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如果一个乡村旅游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良好的经营环境,一定会吸引更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在本地开展乡村旅游活动,从而扩大本地乡村旅游规模。另外,规范的经营秩序也是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地的因素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地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会促使本地乡村旅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三是保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众多的标准、制度中,都首先对乡村旅游做了界定,乡土性是其主要特征,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地乡村旅游景区(点)的评级标准中对乡村环境和景观的要求多放在第一位,如《北京市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北京市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专门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政策组成的重心和结构不合理。现有政策集中于对乡村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餐饮、住宿、服务质量的等级划分评定制度,缺少活动开展前期及后期的市场规范,对乡村旅游信息和引导、乡村娱乐、旅游安全、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追踪等方面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各级政府应增加乡村旅游信息共享以引导旅游者出游,加强对乡村旅游安全问题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乡村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不断调整政策内容,保证旅游者、乡村旅游经营者等各方权益。

二是近远期绩效分布不均。

各项乡村旅游政策绩效在持续时间上有所不同, 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政策中以发挥近中期绩效即作用时间在2至3年的政策绩效的政策为主,相反着眼于乡村旅游长远发展的政策条款则较少。消费政策、专项资金补助、工商财税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绩效均属于近中期政策绩效,而土地政策、农民培训及农村保障等间接保障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则发挥远期绩效。这样看来,在直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方面,我国政策绩效集中在近中期,缺少长期绩效,这种分布不均易造成乡村旅游发展视角的短浅,没有长远的规划,探索一步走一步的形式易造成乡村旅游发展根基不稳固、发展时间不长远等问题。

三是实施难度大。由于时间区间上的过度集中,导致我国地方乡村旅游政策以国家政策为标准,多是对国家乡村旅游政策的简单照搬或细化,多数政策的制定没有经过对本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并非是本地乡村旅游行业环境所需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导致政策内容华而不实,甚至在实施中难以落地的现象,政策实施时无法发挥预期效果,达不到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真正扶持引导作用。

三、总结

行业管理规制应与产业政策同步,或具有前瞻性,跟上产业政策的引导,保证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起到促进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需要行业标准、管理制度等使产业政策能落到实处,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办法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监管,才能防止无序竞争,获得更好的政策效果,达到最大的政策绩效。

第2篇

关键词:旅游;乡村;开发管理;运行机制

乡村旅游作为“绿色生态经济”和“体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对于武隆县这样的山区贫困县,也是实现落后农村脱贫致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的重要渠道。研究掌握乡村旅游的开发管理及运行机制十分重要。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是认识高度统一。由于武隆旅游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可见的现实利益,当县委提出抓“全域旅游”,建“中国武隆公园”,得到全县人民的广泛响应。二是自然禀赋优良。以中国喀斯特自然遗产为代表的山水河湖,可以旅游观光、休闲纳凉、垂钓养生、农家体验、寻幽探险等。三是特色初步形成。有自然景观、农业观光、民俗村寨、节庆活动、山区体育赛事等,特色初具雏形。四是景区带动有力。核心景区旅游产业已经充分展现了强大的带动能力,带来了知名度和游客量,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五是基础条件较好。离重庆主城只有137公里,渝湘高速公路、渝怀铁路、319国道、省道贯通全境,仙女山机场开工建设,“动车进城,轻轨上山”规划已经确定,县内各乡镇主要道路也都得到改善硬化、油化,苗木花卉别具一格,瓜果蔬菜四季不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规划。缺乏深度的、统一的、整体的一盘棋规划。特别是顶层设计没处理好,具体落实到各地规划时,是遍地开花,各行其事。二是缺乏核心主题。全县乡村旅游比较忽视综合主题形象的定位。没有一个综合的乡村旅游主题形象,导致游客认知不足,降低了口碑效应的影响力。三是缺乏统一管理。没有一个专门的、全面的、有力的乡村旅游管理机构,管理力量分散。四是缺乏组织运作。被动依靠景区大旅游的带动,以吸引度假休闲客人,缺乏组织运作。

二、开发管理及运行机制

(一)开发管理

生态保护发展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到农户、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群体。如何在生态保护中发展好乡村旅游,在开发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

1.确定主题。旅游主题形象是基于旅游主体的资源禀赋和产品特色,按照市场性原则,综合运用各种形象定位原则、方法及现代传媒手段,构建的包含旅游理念、语言、标识、视觉、行为、服务等方面的印象体系,而旅游主题形象更偏重于理念和语言,优秀的旅游主题形象更是对旅游发展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武隆处在中国内陆腹地,而且是大山区大农村,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因此,乡村旅游在定位上只能是在生态上做文章,武隆的旅游形象在于四句话“神奇山水,梦想家园,自然遗产,世界武隆”,如何吸引众多游客来体验或亲自经营自己心中的“神奇的梦想家园”,就是武隆乡村旅游的核心主题所在。

2.科学规划。旅游规划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吸引力,综合平衡旅游体系、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的关系,拓展旅游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地获得良好的效益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武隆乡村旅游的规划,应当按照“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县”的目标要求,请高水平设计单位,编制《武隆乡村旅游建设规划》,全县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在这个《规划》下分别编制乡镇、村规划,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

3.健全组织。旅游组织是指为了加强对旅游行业的引导和管理,适应旅游业的健康、稳定、迅速、持续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或协调发展职能的专门机构。一是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负责研究制定政策、原则、规范。二是成立专门的工作执行机构,可以让旅游局来负责这项工作,也可设固定编制的单位,如“乡村旅游开发办公室”。三是成立一个负责业务运营管理的企业组织,如“武隆乡村旅游公司”,负责运营全域乡村旅游开发和运营管理。

4.做好试点。武隆县2015年制定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提出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点)有点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贪大求全,要做就做精品,同时,应当统一标准,有一套评审体系,最好是划分一个层次,比如依次可分为精品村(示范村)、推进村、潜力村等,审定合格一个算一个,一步一步建设,保证试点村的典型带动作用。

(二)运行机制

乡村旅游发展得好不好,做不做得成功,关键看最后的运行效果,运行效果取决于什么样的运行机制。

1.重视加大党政主导力度

党政主导是把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调节、提供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其关键要在政府主导下构建稳定、公正的农民利益分配机制和科学的土地补偿机制,才能实现经济学原理中政府、开发商和农民的利益均衡。实践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阶段或是经济落后的较贫穷地区,政府主导优势明显,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应不断调整和优化,适时抽身转向,以促进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

2.鼓励扶持村民自主开发

村民自主开发型在武隆已经有一定范围的存在,主要是在政府引导后,村民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自主开发或是在当地成功案例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开发、经营,主要有“个体农庄”模式、“农户+农户”合作模式和“示范户带领”模式。如双河木根村、大洞河乡的百胜村、赵家乡山虎关水库周边等,都有一些尝试。这种方式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能最真实地保留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景观,也能一定程度提高村民意识和积极性。

3.引导调动乡村自发组织经营

当农户积极性有所调动,光靠农户单干显然不行。乡政府、办事处或村民可以自发组织协会或部门,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提供旅游接待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把旅游活动安排和效益分配由村干部组成的旅游接待小组负责,村民则负责游客食宿游接待和表演,村委为鼓励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利益分配实行“工分制”,以保证居民的利益,这一模式村民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是关键。

4.激发形成多利益主体参与

乡村旅游发展到最成熟的时候,应当是多利益主体有机参与,依靠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在政府有效引导和调控下的综合运行。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涉及众多的利益分享者,如何协同发展,做到合理的利责分配,则是乡村旅游实现有序有效发展的关键。武隆可以借鉴和尝试的方式很多,比如“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参与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可适宜采取“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农户”的综合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第3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动力机制;生态旅游;农村经济

    1 引 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人们对田园风光的向往,寻求对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乡村生活牵引着城市居民走出城市,走进乡村,去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乡村旅游的这个过程,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缓解城市居民生活、工作压力,使人们回归自然,享受乡村绿色。同时,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开发将会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与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乡村旅游也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乡村社区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共建乡村人居和谐环境。

    2乡村旅游的概念界定

    通过大量对先行研究的文献考察,国内外学者和学术机构从不同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做了不同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是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营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

    笔者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乡村旅游作如下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林水牧业生产作业、农耕或游牧文化、民俗传统、历史古迹、农家民居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到访者提供观光考察、休闲娱乐、健身疗养、交流结友等体验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的新式旅游开发活动。乡村旅游包括农业观光旅游、乡土文化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

    3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不是单纯的旅游资源及接待设施的开发,而是所在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旅游开发既不能游离于国家经济实力和政治制度等宏观环境之外,同时在微观上又要受到开发者的思维和意识的影响。

    3.1 乡村旅游开发的一般动力因素

    1)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基础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收益下滑,迫切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聚合效应,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

    2)政府推动。为了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政府相继制订了“休假法”、“度假区法”等法律法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农”政策和兴起的“建设新农村”活动等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发展。

    3)乡村活性化与平衡年龄结构。通过完善社会福利设施、创造舒适环境与大量就业机会等旅游开发项目,既满足老年人修养生息需求,又吸引大批年轻居民留守,改善当地人口年龄结构,永保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4)旅游需求多样化。旅游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供需求不平衡的矛盾,旅游业需要寻求进一步拓展市场,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环境保护。乡村地区特有的垄断性资源面临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当地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如图1所示。

    3.2 乡村旅游开发动力系统模式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众多宏观、微观因素,其发展的动力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驱使。众多学者对如何协调各关系主体而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其中,学者邹统钎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地的社区主导开发CBD(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型。它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化。所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有当地居民、外来投资企业以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如图2所示。该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框架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的社区居民在涉及到国土资源整备和地区经济结构布局的旅游开发事业时候,涉及社区居民的主导权以及软实力(管理能力)和硬实力(经济实力)等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一般而言,当旅游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合理,景点和旅行社合作关系密切,景点和旅游产品信息宣介成本较低,投入的回收期较短。如何协调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各方的权益,在现有的机制上建立一个操作性强的动力因素协调系统成为该类课题进一步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4大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动力机制构建

    4.1大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大致可概括为:村落民居旅游模式(包括以古民居、古宅为凭借进行开发,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凭借进行开发)、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旅游模式和综合旅游模式四种模式。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是田园生态旅游。这种开发模式即以农村田园生态环境和各种农事活动为凭借和吸引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做农家事”为特色,把生态与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诸如竹乡游、花乡游、渔乡游、水乡游、樵乡游、果乡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寻找梦想的心理需求。该开发模式在大连乡村又主要表现为娱乐体验型农园和农业公园两种形式。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利用软件绘制了大连市乡村旅游地分布图,如图3所示,大连大部分县市区都有各据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区,、

    总体来看,大连市的娱乐体验型田园生态旅游仍处于自发阶段,没有明确的旅游主题,也没有系统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拓计划,开发主体和经营主体多为个人或自发结成的小团体。休闲农业公园型田园生态旅游,虽然有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也有较具规模的事业主体,但也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总体规划自发形成、自主小规模运营的状态。

    通过进一步考察笔者发现,现阶段大连的乡村旅游存在以下问题: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机车”动力不足;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空泛方法陈旧;没有健全乡村旅游供需销售网络;完全承包制的经营模式严重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分布散、规模小、档次低、旅游服务质量亟待规范;旅游产品单一、缺少创新、季节性强;乡村资源利用不完全与乡村环境的破坏等。

    4.2大连市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动力机制构建

    针对基于上述的理论考察和大连市乡村旅游的实地调查而形成的大连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健全大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

    第一,健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推动机制。乡村旅游具有投资小、风险小、经营灵活、不误农时,明显的本土性,非常适合农民经营,可以看作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之一。农村的资源优势就是以葱郁的绿色和优美的环境为依托的产业资源,而这些资源正是最为重要的旅游业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而新兴的旅游产业以其高度的产业关联度和聚合作用,会不断加强对乡村其他经济成分的带动,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对以发展乡村旅游而振兴农村经济的期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因素。

    第二,乡土情粘合的开发管理团队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牵引机制。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对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协调各关系主体,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推进机构。这个机制包括:促进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的旅游经营者、有能力协调代内各关系体权利的旅****a>行政管理机构和有代际公平利用意识的乡村居民。以法国和日本的开发经验而沦,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都是有一些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并成为发起者、赞助者、投资者,热心地推进旅游发展的人,而且这些人结成组织,通过彼此相互合作,促成了当地旅游的发展。

    第三,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吸引力机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是吸引力要素。乡村的环境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旅游价值越来越大,成为农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应将新导入的旅游产业与既存产业(农林渔牧业)之间建立起互为依存的关系,协同发展。对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突出乡土性,不断提升现有资源开发,其形成步骤和运行机制包括:①居民开发构想;②专门机构的设计案;③社会组织的建议案和政府机构的宏观控制;④旅游资源开发方案;⑤旅游资源开发施工。如图4所示。

    第四,网络营销的开展为乡村旅游深度开发引入了新的销售机制。旅游宣传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可瞄准市场,利用多途径、多媒体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电子时代的旅游业能够实现旅游商品信息的自由流动。过去由于旅游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交易现象,现在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相对于其它大众媒体,网上宣传有着节省成本,传播范围广,信息更新方便,可以时时查阅和方便调取等优点,但由于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来维护,这使得很多乡村旅游经营者望而却步。如果当地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合体,委托某一网页开发业者就有望解决这一实际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机制。以往生产活动的过度开发容易造成资源的退化和枯竭,生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和谐统一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途径,是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旅游,使农村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自然环境得以保全和改善,从而替代了高能耗企业的引入。此外,为了维系或提高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必须将旅游业的一部分收入,返还于环境的保护。

第4篇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形式和特点

(一)乡村旅游的内涵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户群体、以乡村农业生产、乡村自然风光、乡村民俗娱乐和乡村地标农产品销售为旅游依托来满足城市旅游人群休闲、娱乐、观光、体验、购物等一系列需求的特色化、质朴化和地域化的旅游活动。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和形式

乡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旅游类型丰富多彩,旅游地理标志性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乡村旅游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即旅游环境和风格稳定。

乡村旅游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第一,生活体验式乡村旅游;第二,农业园采摘式乡村旅游;第三,生态花卉园观赏式乡村旅游;第四,畜牧观赏与狩猎式乡村旅游。

二、影响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

(一)乡村旅游产业规划缺乏科学性和整体性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定位存在偏颇,且缺少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性规划;其次,在乡村旅游产业的管理上,缺少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不仅加剧了乡村环境的破坏,降低了乡村旅游产业的生命周期,还拉低了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的定位和品质;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乏文化内涵,对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品牌辐射的作用。

(二)乡村旅游产业的经营理念和特色仍需完善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落后,且对农村区位优势和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深入;其次,对乡村旅游目标群体定位不准确,从而难以在有效的目标市场扩大消费人群基数;最后,部分经营者存在重建筑投资,轻特色服务的理念,从而难以实现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建设。

(三)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和体验产品的拓展上缺乏动力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开发力度上显得后劲不足,虽然旅游形式以“体验+休闲”为主,但仍然缺少特色化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其次,过于追求初级农产品所构成的农业园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乡村文化、民风民俗的体验与深度开发;最后,乡村旅游产业缺少体验式文化传播,游客的参与行为仍停留在观赏、拍照和采摘层面。

(四)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规模较小,且营销力不足

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在多媒体宣传上策划力度不够,且缺少强有力的广告宣传和促销策略;其次,乡村旅游产业数量发展较快,行业竞争激烈;最后,部分优质乡村旅游资源由于宣传不到位,面临着资源闲置、运营不利的窘态。

(五)乡村旅游产业人才和资金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首先,由于乡村旅游产业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出于风险收益的考虑,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建设上;其次,由于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旅游景区内的环境较好,但周边外部环境仍存在脏、乱、差的特点,所以难以有效的留住“回头客”;最后,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都是当地村民,由于未经过专业系统培训,服务意识低下,从而致使乡村旅游业的客户流失率大幅增长。

三、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成功经验,制定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首先,要结合乡村旅游的地域特色和民风民俗,制定一系列的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其次,充分汲取、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融合、内化和改进,从而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战略计划;最后,加强古镇名村游、民俗游等乡土特色项目的开发。

(二)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特色化设计

首先,在ο绱迓糜涡枨蠼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游客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从而为打造适宜消费者的旅游产品创造条件;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细分,依据游客的差异性消费特点推荐匹配的旅游项目;最后,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突出民族风情,体现当地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又要巧妙的进行旅游产地的宣传。

(三)运用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加大乡村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

首先,扩大媒体宣传规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报刊等媒体渠道扩大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其次,通过积极地参与各地的旅游交流会来增进对行业发展趋势的了解以及先进宣传经验的学习;最后,分层次、分群体的实施针对性强、效果突出的旅游产业营销和宣传。

(四)重视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积极培养乡村旅游产业专业人才,利用网络、实地交流等多元化渠道吸引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其次,调整高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加速高校旅游专业人才与乡村旅游产业的人才对接创造条件;最后,加大对乡村道路、通讯、水电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从而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提供硬件保障。

(五)加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理念的转变,积极学习先进的旅游管理方法

第5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财政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38-01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它涉及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6个方面的消费活动,涵盖园林、旅游、城建、能源、邮电、商业、建筑、教育和文化等部门。作为关联系数大、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对相关行业有很大促进作用。如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势必拉动建筑、运输、能源等行业的经济收入,而饭店的扩大,也使接待更多国内外旅游者成为可能,从而拉动旅游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二)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纯收入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宾馆、旅行社、交通、邮政、电力、购物等配套设施为其服务,这些设施都将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来支撑其运作,这就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Khan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研究发现,农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31,工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27,服务业产出的就业弹性为0.58。让农民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生产资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为贫困地区的广大劳动力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创收门路。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

首先,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提高城乡间的财富转移速度。乡村旅游的需求者主要是城市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市旅游者每次的旅游消费平均在766元左右,按一半费用计算,接待1000人次的旅游者,就会带来38万元的收入,获取的旅游收入又会反过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发展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对接。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必然会形成二元的城乡文化结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会加快城乡居民文化的协调统一,有利于统一的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但我国各地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且由于旅游业属于持续回报的长效投资产业,周期长、不确定性及风险系数高,乡村旅游开发又主要在分布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导致市场介入的动力和力度不足。财政作为政府理财的工具,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应该是责无旁贷。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过程中,财政应当合理引导和配置各项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一)凡是市场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公共需要,财政应当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负责投入

同时应当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财政对于具有典型的公共需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例如一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交通、供水、环境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中央与地方可以依据其正外溢性的程度确定适当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对于能够为地方政府直接提供财源的乡村旅游项目,地方财政应当给予专项资金保障。

(二)积极引导多渠道融资

政府应强调金融为经济服务的职责,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旅游景区的发展规划、项目可行性、预期收益论证。积极拓宽乡村旅游开发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

(三)巧妙结合旅游扶贫

由于贫困地区往往自然资源丰富,只是由于缺乏必需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资金投入,因而出现马代效应导致贫困加剧,为了帮助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国家可以采用旅游扶贫的方式,让他们有增加收入的机会。为此,政府可以在严格筛选旅游扶贫对象的基础上,由财政部门增设旅游扶贫专项基金,优先扶持那些旅游开发条件最好的贫困地区。

(四)建立绩效管理机制

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在申请专项资金时,提出资金使用应达到的绩效目标,制订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并按照要求编入年度预算;要求主管部门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实施绩效跟踪管理,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效益与绩效目标的偏差,提高预算执行效力,保证项目按预定的绩效目标完成;将财政部门绩效目标评审意见作为当年预算安排、年度预算调整、项目进入财政预算滚动项目库的重要依据: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相关模块嵌入预算编制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完成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在信息系统上的对接,以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第6篇

一、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一种内生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正在被学术界所关注和倡导。[1-3]内生式发展指发展过程由本地控制、发展选择由本地决定,发展利益由本地保留的发展模式[4]。村民自治型乡村旅游地是由农村社区内部自发形成的能够代表并保护当地社区利益的基层组织主导旅游景区发展,政府部门主要起引导作用,没有外来投资商或者外来投资商在旅游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村民从旅游规划、开发、经营、决策实现真正自主控制。这类旅游地的发展模式符合了内生式发展的基本内涵,是内生式发展的具体实践形式。本文选取村民自治型乡村旅游地的典型案例广西融水县田头苗寨作为个案,对其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相似的村民自治型旅游景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村寨旅游发展情况

田头苗寨位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四荣乡境内,距融水县城约40公里。总面积1.67平方公里,整体地势高峻,呈盆地地形。现有人口144户,大部为苗族,属典型少数民族村寨。田头屯自然景观秀丽,风景迷人。作为以苗族为主的山寨,田头寨能歌善舞的芦笙表演队远近闻名,表演节目丰富多彩,有芦笙踩堂、苗族地筒舞和激情扬益的篝火晚会。田头苗寨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村寨聚落景观,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一)村寨旅游开发模式与管理情况

田头寨实行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2006年村民自发成立景区,进行股份合作公司化管理,即入股联合、董事决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作模式。村民按照个人意愿申请,经董事会同意并交纳入股股金500元,即为苗寨股东,截止目前已有32户成为股东。景区按照股份公司体制管理旅游开发的各项事务。村民共同制定股东会章程和管理制度,民主决策,选举总经理、副总经理,任命接待、财务等各工作部部长,负责管理旅游公司日常事务,每月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同时确定日常接待员工总人数,与员工签订聘用合同。同时苗寨与融水县主要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源基础较扎实。

(二)经营项目内容

田头寨旅游发展实行村旅游公司统一运营,即村旅游公司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餐饮方面,景区建有统一的餐饮接待中心,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住宿方面,景区建有统一的游客接待中心,总床位数达142个。观光娱乐部分,包括苗寨观光、观赏民族风情表演、苗族斗马等。民族歌舞方面,表演队由能歌善舞的苗族男女青年组成,表演节目包括9个项目,如芦笙踩堂舞、竹竿舞、对歌等,富有苗族特色。

(三)旅游开发规模

自2006年景区开业以来,乡村旅游业带动了田头寨村民就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9人,间接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人。在项目开发上,村民自筹资金将近45万元兴建了接待楼,使住宿接待能力由原来的农家住宿150人提高到200多人。旅游接待呈逐年递增趋势,旅游收入不断增加,2006年至2011年历年累计接团人数达五万人次,累计旅游总收入五百多万元,公司固定资产总额达200多万元。随着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田头寨的旅游接待将持续扩大,旅游业前景光明。

三、村寨旅游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探讨

田头苗寨的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村民自治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大部分旅游收益留在了当地,农民收入得到了提高,但田头寨旅游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困境

1. 旅游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旅游发展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田头苗寨的旅游发展。首先是村民自身财力有限,无法满足迅速发展的旅游投资需要。目前只有32户家庭参股了村旅游公司,其余农户仍对旅游发展心存疑虑,村寨内部融资难以扩大。其次,村旅游公司参股股东在追加投资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大部分股东认为前期投资已经足够,不同意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由于资金不足,旅游设施的改善、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市场营销宣传等方面难以开展,导致景区无形中丧失部分客源,造成旅游经济规模难以进一步提高。

2.旅游组织管理问题

田头寨村旅游公司负责景区旅游项目的经营,其组织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公司旅游经营的效益。虽然公司正常有序接待游客,但由于管理层和村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最高学历高中,大多为初中小学文化),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人才,公司管理工作困难重重。32户股份完全平均化,村民意见常常难以统一,出现集体决策效率低下问题。村民传统乡土散漫的思维理念,让他们难以适应公司式严格统一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内部管理纠纷较多,甚至出现游客服务缺失现象。这些问题影响了旅游经营的效率、旅游的投资扩大,也影响了村寨旅游收入的增长。

3.村民的旅游参与意识和能力问题

村民对旅游参与的认识和旅游参与的能力关系到民族村寨旅游的长远发展。田头苗寨的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采取开放、鼓励的态度,村民可随时参股村旅游公司,进行旅游服务项目、娱乐项目的开发。但目前仍只有32户家庭直接从事旅游工作,寨内大部分人采取观望态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旅游初期阶段,旅游规模和收益还不足够吸引村民加入,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村民的旅游参与意识不强,旅游参与能力较弱,认为自身没有合适的方式参与,对市场前景和自身能力抱有忧虑。田头寨居民的整体旅游参与程度较低,限制了村寨内生式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相关对策探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田头寨村民自治型乡村旅游的发展困境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囿于村寨先天资源的狭窄性,这些问题单靠社区自身是无法妥善解决的,亟需外部力量的扶助,内外协力才能实现村寨旅游发展能力的提升。

1.政策支持性保障

西部地区的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常常面临资金不足,人才、技术缺乏等自身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硬性问题,因此需要外部力量的扶助,特别是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性的支持保障。田头苗寨面临先天性经济基础薄弱问题,村民的旅游参与经验匮乏、旅游市场参与能力不够,依靠社区自身的发展水平难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提供基础的培训教育,培育田头苗寨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在村寨旅游的发展导向、宣传、资金支持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景区旅游的迅速开发。为解决“硬伤”问题,今后村寨旅游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政策性倾向支持。

2.合理的投融资机制

投资不足是制约田头苗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资金短缺,住宿设施无法增加建设,无形流失很多客源和收入。在保持村寨经营自主性不变、旅游收益一定的前提下,村旅游公司可以考虑进行多方面融资:①积极争取广西区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贫和旅游投资扶助②降低入股金额,制定优惠政策,吸纳村民投资旅游公司。③推行经营项目特许权,鼓励本地居民投资参与景区开发、经营,保证其相关合作权益。④加大对外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实施以项目换资金、以合作换资金等融资方式。

3.有效的旅游管理机制

田头寨的旅游发展属于公司制的企业运营模式。村民建立了一整套公司管理体制和人事架构,在旅游经营过程中也能按照基本的制度和章程有序运作。但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处于老板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大部分股东没有充分理解公司式的严格管理体系,工作中出现疏忽散慢。在公司投融资的重点问题上,股东意见不一,难以形成有效统一的决定。针对上述情况,景区管理层应当转变村民观念,明确股东权责和员工权责,体现管理层权威性,区分不合理的人情羁绊,实施清晰的公司管理体系,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促进旅游的长远发展。

4.培训教育保障

目前,田头苗寨旅游从业人员的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寨内村民缺乏相应的旅游从业技能,严重影响旅游公司的经济效率和村民的旅游参与性。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是提供教育的主力,村寨做辅助,形成制度性的培训机制。首先针对村旅游公司的现有从业者培训,如旅游服务技能、旅游管理培训等,提高村旅游公司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其次,向全寨村民普及旅游市场基本知识,传授简单的从业技能,如游客沟通技巧、烹饪技术,提高当地村民对旅游市场的认识,增强旅游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本土旅游人。

四、小结

田头苗寨实行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村民自发成立了村旅游公司,各户入股,股份平均,共同开发村寨旅游,保证了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事务的主体权利,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村寨内部融资能力有限,村寨旅游管理人才缺乏,在旅游经营中出现运作效率等,囿于村寨资源的有限性,这些问题难以解决,将会长期困扰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得到外部力量的有效支持(特别是政府层面),予以增加村寨旅游发展的资金力度,培养社区独立开发乡村旅游的知识和技能,将极大提高社区乡村旅游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程增建,王金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乡镇经济,2009(5):109-113.

[2]周永广,姜佳将,王晓平.基于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内生式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科学,2009(4): 36-41.

[3]任开荣.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6): 132-133.

第7篇

一、发展状况

(一)优势分析

第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域的交叉点,拥有“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民用航空港、铁路编组站。第二,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优质的资源条件。沈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农耕生产,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沈阳作为辽宁省的政治经济中心,各项指标都排在辽宁省的前列,数据显示2015年沈阳市GDP达7315.2亿元,同比增长10.1%,名列省会城市第7位。

(二)劣势分析

第一,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规划。沈阳乡村旅游大多是在当地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开发;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善,个别景点交通不便;农村的卫生环境较差;乡村旅游景点宣传推广以及产品营销薄弱,很难长久大量地吸引游客。第二,开发项目雷同,重复消费率低。沈阳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采摘类项目20余家,但是此项目缺乏特色档次不高,游客不会到同类型旅游地多次消费,因此对乡村旅游项目个性化开发是迫切该解决的问题。第三,营销宣传不到位,旅游地知名度低。旅游经营单位没有对全村制定明确的营销计划,缺乏科学包装策划方案;政府机关对沈阳市乡村旅游的营销宣传投入低,媒体宣传力度小。

(三)机遇分析

第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2016年政府为发展乡村旅游提出四种规划方案,对乡村环境的治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聘请专家提供智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内容落实到实处,为沈阳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契机。第二,新休假制度提出,居民闲暇时间增多。政府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将带薪休假制度与2.5天小长假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上,带薪假期正式提出为居民提供了更多闲暇时间,乡村旅游会成为旅游者近郊游的首选。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府利用惠农资金,建设富民工程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和改善乡村基础设施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带动旅游业发展。

(四)挑战分析

第一,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沈阳乡村旅游发展会受到同类别的乡村旅游景区的“形象遮蔽”。近年来,辽宁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号召,同类型产品日益增多,因此如何避免与其他城市恶性竞争,与其他旅游景区互利共赢将成为沈阳发展乡村旅游的重大挑战。第二,游客对乡村旅游需求差异化。传统“农家乐”模式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于个性化追求,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到了生命周期中的衰退阶段,如何提供全新全异的旅游产品是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的挑战。

二、沈阳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利益关系复杂涉及村集体、外来投资者、本地村民、国家所有资源的管理代表――各级政府机关,项目的论证规划,开发的指导,协调管理,需要具有相当权威、资源、能力的人来完成。因此政府要按照“因地制宜”原则,重点指导并建设不同特色类型的乡村旅游村镇,并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根据考核标准,设定星级旅游示范点或示范户。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对人才培养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既需要吸引高水平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加入,也需要提高当地农民及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第一,鼓励沈阳当地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到当地创业发展;第二,以沈阳各大高校为平台,聘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此地走访调研,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可行性方案;第三,提供培训机会,派出一批愿意学习提高自己的个体经营者,通过外出学习、参观访问等方式,提高自身以及整个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旅游知名度。

为打造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必须要挖掘当地区民族的优秀的民俗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出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求知实践型、认养果园菜园家畜专项型等。除此之外,乡村旅游企业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制定整体的营销计划,开发创新产品形式、制定合理的价格、拓宽销售渠道、适时进行促销,将当地的旅游产品推广出去。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电台,微信微博,旅游APP等成本较低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行之有效的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

三、结语

第8篇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是贵州的西大门,地处贵州通往云南的交通要道,素有“黔滇咽喉”之称。盘县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23个镇、2个乡、11个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公里。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有汉、彝、布依、回、苗、白等28个民族。人口103.73万。少数民族人口占12。7%,非农业人口占10。9%。盘县在北纬25°19'36"--26°17'36",东经104°17'46"--104°57'46"之间。全境地势西北高,东部和南部较低,中南部降起。由于地势的间隙抬升和南北盘江支流的切割,形成了境内层峦叠嶂,山高谷深的高原山地地貌。

一、盘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气候条件优越,宜居宜游。区境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3.5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1.2C°,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2C°。最热月7月均温为20.2C°,最冷月1月均温为5.1C°,最热月与最冷月温差15C°,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适宜于动植物的繁衍生长。

(二)具有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已查明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共有52项。盘县自然景观和名胜古迹盘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彝族火把节、回族古尔邦节、布依族查白歌节等民族节日,吸引着八方游客。比较突出的旅游资源和景点有:十里大洞(盘县大洞景区)、百里杜鹃(大山及火铺杜鹃林景区)、千株银杏(石桥妥乐古银杏景点)、万亩竹海(老厂竹海景区);有佛教胜境丹霞山、旅游福地碧云洞、佛光映照的乌蒙山坡上大草原;有深山峡谷格所河、陆家寨田园风光、陆家寨古榕树、保基枫叶林、世界垂直最深的天然竖洞―白雨洞(洞深424m);有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旧石器时代遗址――盘县大洞;有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中国工农二、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有滇黔古驿道。县城南郊的碧云洞。自明代以来为文人青睐,留下许多诗文摩刻,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详加描述。

(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境内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和长沙至昆明的快速铁路(在建)横贯东西。212省道纵贯南北,毕水兴高速公路水城至盘县段已通车。贵昆铁路盘西支线、南昆铁路、水柏铁路在红果交汇,是贵州西部乃至西南地区的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县内通乡(镇)油路和通村公路路网已建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重要陆路交通网络,“100分钟县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是贵州省旅游开发较成熟的西线旅游区,盘县三个省级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将接通云南东线和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干线,弥补了几大景区中间的空白。

(四)具有强大后发优势。盘县旅游业的发展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无重复建设,可建设有规划、高标准、有市场竞争的旅游产品。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盘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盘县风景名胜区内项目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各级政府民间累计投入资金4.23亿元,完成了《盘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盘县大洞遗址保护展示设施建设项目》等14个规划;盘县新民鱼龙化石、大洞古人类遗址等20多个景点被列入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盘县会议会址、新民温泉、妥乐古银杏村、保基陆家寨等列入了全省旅游发展规划。

(五)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盘县与云南接壤,云南旅游业已开发到盘县家门口――滇黔的胜境关,云南旅游业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而盘县仍原始开发阶段,要搭上云南旅游的便车趁势发展。云南和贵州是国家打造的一条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而盘县就处在这条线的交通要道上,我们有很好的区位优。

二、盘县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级问题

借贵州旅发大会在六盘水召开之机,旅游路线交通建设得到很大改善,部分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有了较大的投入,为盘县的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使盘县旅游形成产业,产生经济效益,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有待完善。旅游交通网虽已基本形成,除坡上草原、石桥妥乐古银杏、城关镇各景点交通条件较好外,其他旅游景区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且路牌标识系统不健全;旅游接待服务设施落后,现有宾馆、旅社容量有限(主要在红果城区),且服务质量较低,住宿价格较云南不具有竞争优势,相应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落后。三个风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还不完善,除碧云洞、九间楼、文庙、北门城楼、张道藩故居、丹霞山有一定的服务设施外,其余景点、景观尚未开发。

(二)旅游产品质量不高,未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盘县旅游“吃、住、行、购、娱”五要素须加大投入和开发,务必使游客吃得开心、住得安心、出行放心、购物满心、玩得爽心。除观光游、文化古迹游外,民族风情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度假、水上游乐(许家屯水库、松官水库、木龙水库)等项目有待进一步开发。盘县旅游未能充分开发巨大的客源市场,除盘县本地有100多万的游客市场外,周边诸如普安、晴隆、兴义、曲靖等也有巨大的潜在游客。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及经济优势。

(三)旅游产品研发及市场促销不足。旅游产品的研发未深入(例如:银杏的果实、叶子、及木材没有深加工),文化底蕴挖掘不够,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衔接不到位,宣传手段单一,宣传经费投入较少。全县饭店宾馆、农家乐等接待设施档次不高,特色不突出,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层次较低,从管理人员到一线人员服务意识差,培训、接待、服务和软环境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县旅游业的发展。除坡上草原、石桥妥乐古银杏、丹霞山及滑石哒啦仙谷农业观光园外,其他诸如深山峡谷格所河、陆家寨田园风光、陆家寨古榕树、保基枫叶林、世界垂直最深的天然竖洞―白雨洞景点建设资金投入较少。旅游产品处于初级开发现状。目前,我县旅游景点初步开发,游览项目多而无精品线路规划,“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尚未健全。

(五)民俗旅游文化内涵须深入挖掘。盘县淤泥、鸡场坪羊场、普古等乡镇民俗旅游文化比较丰富,重点民族村寨民族风情特色及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没有突出民族风格、民族文化特色,人文景观、彝族布依族历史、风俗有机结合不够。民俗旅游缺乏配套设施,旅游商品、娱乐、观光、休闲度假、原生态乡村旅游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初级,品味不高,很难与旅游者融为一体,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

三、加快盘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基础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围绕已有基本路网,进一步加强通向各景点的路网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加强路面维护,健全路牌标识系统。根据各景区的特点,建设各具特色吃、住、娱等配套服务设施(如:坡上草原可建蒙古包、赛马场、草原特色烧烤,妥乐可建摄影休闲设施,白雨洞(洞深424m)可围绕洞穴探险建设探险服务项目等)。加强红果中心城区的酒店及商场的建设和管理,并在以上场所设立特色旅游商品(盘县火腿、油辣椒、彝族布依族服饰等)专卖柜台。

(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继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营造依法行政、诚实守信的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抓好国家和省级旅游管理、服务标准的实施和建设,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客运等旅游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三)完善旅游市场运作机制,拓展旅游融资渠道。地方政府应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的运作机制,进一步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协调对外、运转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规范旅游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搭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旅游招商引资机制,建立滚动的、分层次、分行业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大力推行定点定向招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游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和实效。争取金融机构对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和延长贷款期限。选择条件成熟的部分旅游区,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合资合作、租赁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吸引省外资金参与我县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拓展市场体系。以“坡上草原、石桥妥乐古银杏、白雨洞”等特有自然景观为切入口,着力打造草原风情体验、摄影休闲、喀斯特洞穴探险等一批特色自然景观旅游品牌,重点发展民族风情游、温泉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充分利用我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精心策划盘县旅游宣传促销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通过办节活动和电视、网站、报刊、杂志、电台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推介,不断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策划组织省内外重点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活动,组团参加省州旅游部门组织的国内外旅交会、重大促销活动及交易会。

(五)增加财政资金在旅游业的投入比例。县政府应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和旅游发展需要逐步增加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旅游规划、可研编制、宣传促销和贷款贴息及补助。交通、生态、水利、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方面的资金和项目,要适当向重点旅游景区(点)倾斜。

(六)加快提高旅游队伍素质。一是要切实加强管理者队伍建设。组织有关人员走出去向外地学习取经,吸引外地优秀人才,引进先进管理经验,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各类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各种教育培训,强化激励机制,抓好景区景点讲解员、星级宾馆酒店、旅游定点单位等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七)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与周边邻县的合作,整合资源,统一策划、联合促销,消除区域之间壁垒,共同结成旅游线路联盟和旅行社联盟,推进区域旅游合作,营造优势互补、景区互动和双方共赢的发展格局。采取市场行为和行政促动双管齐下的办法,以水城、兴义、安顺、曲靖为主要客源市场,努力开拓重庆、成都、两广以及港、澳、台等地的客源市场,积极争取东南亚市场。

参考文献:

[1]刘小敏.现代营销新手段――网络营销[J].知识经济,2011。

[2]杨龙,殷红梅.贵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建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

[3]车家骧,苏维词,刘瑞.贵州山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策略[J].乡村旅游,2007.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学视角 旅游管理 政府职能

引言

随着旅游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政府在旅游业管理中的职能问题逐渐被提上议程。而经济学中存在两种对于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观点:一种强调自由主义,即放任市场调配资源,由市场来决定资源的去向,尊重市场的自发力;另一种强调理性决策,如著名的凯恩斯学派所支持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认为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干预调配资源,决定资源的去向。

当前国内旅游业已经处于急速发展的状态,相关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此时探究政府在旅游业中应当扮演的角色——是作为“旁观者”还是“干预者”就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基于部分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在现在的旅游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

政府旅游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一)产业经济学理论

1.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一个产业的数量、结构和水平均衡发展、不断提升而促进的过程,而非简单的数量上的扩张过程。产业数量的发展即为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成长、成熟,产业相关经营者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的过程,伴随着此过程必然会出现国民经济某些衡量指标总量(如GDP)上的数字增长;产业结构的发展是指以产业数量的增长为前提和基础,不同产业通过分配有限的生产要素,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结构份额不断优化从而引起产业逐渐兴起的过程;产业水平的发展则是指存在于某一产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等综合指标的不断提高过程。以上所述的产业结构三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这三方面中任意一个要素的发展处于低水平层次,与其他两个要素的发展处于不配套状态,那么此产业发展所促成的经济增长也会是畸形的增长。

2.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致力于研究出可以促进市场有效竞争、最大化规模经济效益的市场资源配置秩序。产业组织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如何合理分工以节约社会成本。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剑桥学派、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新制度主义学派分别在产业组织理论的雏形中注入了对规模经济效益的进一步研究和从交易费用、产权理论等角度出发对产业组织演变的新解释。产业组织理论的探究和进步有助于政府引导产业合理发展,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在一定意义上,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诸多现实案例也进一步证明了,通过产业政策的相应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的情况,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中需要注意的是,产业政策并非恒久不变,事实上它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各国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在某种情况下,实施政府干预的硬性产业政策在另一种情况下,则需要减少政府干预度,实施干预程度较小的软性产业政策。

(二)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理论是指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存在局限性,由此便引出了另一个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由于实际中缺乏严格符合假设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类型。而政府也并非“理想政府”。因此对于资源的配置而言,无论是单一的市场调节或是单一的政府干预均会存在不足之处。

市场失灵。在西方经济学的论述中,市场失灵有以下几种情况:信息不对称,公地悲剧,负外部性。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也证明了,完全放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的正常运行既需要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又不能完全放任其自发运行。需要政府的适时干预,针对市场调配的缺陷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政策。

政府失灵。政府的干预也不一定能解决一切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自身宏观调控方式不当,力度掌控不足或过度,导致政府干预无效而无法弥补市场失灵情况。其次,政府干预引来企业寻租行为,本来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最后,社会经济活动错综复杂,市场瞬息万变,决策者掌握的信息不足或决策能力的局限性都增加了政府决策干预失误的几率,进而导致政府决策失灵。

因此在现实中,市场不万能,政府政策也不是“灵丹妙药”,只有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最优组合,才会达到更好的经济调节效果:即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凸性组合”。

政府旅游管理的现存问题

本文按照政府旅游管理之前、管理过程中、管理政策制定后的顺序总结了由政府管理现存问题:

(一)旅游管理实践先于理论产生

我国政府在实施旅游管理之前,缺乏指导实施具体管理行为的理论,这就意味着政府对旅游管理的实践是一种缺乏配套管理理论基础的实践,自然所执行的政策无异于“空中建阁”。与旅游产业演进发展的实际情况相比,理论研究的滞后和支撑不足直接导致了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应对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的策略无法出台。旅游法的规范难以快速确立等。

我国旅游法从1982年起数易其稿,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薄弱的理论基础无法支撑复杂现实问题的解决。1982年,国家旅游局召集诸多专家,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起草小组和工作小组,希望完成旅游立法方面的初稿。但其后经历二十余年,修改十多次,此法仍然迟迟难以出台,直到2013年才正式颁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立法机构与法律界高层意见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旅游法制研究方面的专家较少,故而旅游立法工作只好长期停留在筹备阶段,然而现实中的旅游管理行为却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刚性统一忽视差异化诉求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默认的机制为“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具体负责,部门互相协调,各方联动执行”。这样的政策内容在很长一段时间曾经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随着各地旅游资源差异的不断扩大,曾经的“刚性统一”政策已经无法很好地处理地区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各地政府开始发出“由统一化到差异化管理”、“由刚性转向柔性政策”的诉求。

在我国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地方政府进行旅游管理时,希望尝试造就地方特色、符合地方风格的管理模式改革,却常常由于与中央要求有所冲突遭遇改革阻力,在诸多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也出现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地方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管理中缺乏自,受到的上级政策束缚较多,面临着改革的重重困难。

(三)交叉利益难以协调

我国的旅游多头管理模式造成了诸多部门交叉利益的存在,因而在诸多管理政策出台之后、实施当中,部门对旅游管理的相关规定无法达成执行一致性,存在诸多争议。事实上,由于我国国家层面下达的很多政策具有普适性,不具有直接操作性,需要其中涉及到的旅游产业相关部门经过协调后制定出具体详细的条规,更加剧了再协调过程中的部门博弈。例如,2001年国发9号文件初时起草中提出了对入境旅游者实行退税制度的建议,其后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坚决反对,这进一步证明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有可能触及到某些部门的利益,进而造成一些旅游管理有利政策的流产。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牵涉到的利益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这对我国政府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旅游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府旅游管理的实践路径

(一)区域联合推进理论研究

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促成区域联合开发机构的形成,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推进的现状,利用区域高校分布优势,邀请专家学者对不同区域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市场细分及选择、景点定价机制、景点开发策略、推广营销政策等相关专业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由区域联合开发机构积极开展专家讨论会,解决政府在实际旅游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重点关注与我国旅游发展演变过程相似或相近的国家,借鉴其政府在旅游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措施,为我国的旅游管理服务。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化相对较为明显,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因东部沿海、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特征。鉴于旅游产业原本便是一个经济依附性较强的产业,区域之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别。所以在对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当地的特点,研究出针对性较强的理论,以便其可以真正地指导当地政府开展旅游管理的工作,而不是制定出一些具有通用性的“纸上空文”政策,对于现实没有较大的指导意义。除了对区域差异化的研究外,研究重点还要考虑到民族差异、边缘地带的管理方法,使理论具有一定的弹性。

(二)允许区域性差异化的存在

目前,我国各区域之间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虽然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和资源劣势决定的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政府管理和旅游资源营销的主观原因。国家应当鼓励差别化管理,允许区域性差异化的存在,推进区域旅游业差异化演进,进而协调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国家应当适度授予地方政府对旅游管理的自:首先,在旅游产业弱势地区、保持优势地区、强势地区,中央应分别斟酌对地方政府的授权范围,对于弱势地区可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力度。中央需要重视自身的导向性作用,对旅游产业弱势地区政策有所倾斜,帮助这些区域逐步建立政府旅游管理体系。而对于其他两类地区,可在实地考察后决定授权力度。其次,中央应在优惠政策的放开上赋予地方政府更大授权。例如,在货币手段方面,鼓励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旅游开发融资;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政策,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项目安排导向性低息贷款;鼓励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经营户以村民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等。

(三)促进各利益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

在旅游管理的过程中,短时间内要改革现有的多头管理模式要触及各方利益,基本不具有现实操作性。所以对于各利益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各当事方需要互助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协作进步。互助共赢。旅游业的发展是个动态的过程,是整体部门共同合作的过程,不可能由单个部门的努力一蹴而就,它需要政府部门、市场盈利机构参与主体、各个非盈利机构共同协商建设,从而逐步形成多中心管理模式,并不断对政府管理职能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政府创新其管理组织结构。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其他参与方修正、完善管理过程,与政府合作,以共同利益的谋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并通过创建有效官民反馈机制,政府及时汲取民众对旅游管理模式发展的意见,综合各方意见,由政府主动承担大部分责任,协调各利益相关部门的冲突。

第10篇

1 概述

1.1 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概念

体验型乡村旅游是指基于农村特有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以中心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以保持农村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为特色,以亲近自然、感受田园为核心,领略天然山水,感受真切农家,以满足旅游者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回归自然、感受自我为目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活动。其主要内容为“展示新农村、推动新旅游、倡导新体验、树立新风尚”[1]

1.2 吉林市开展体验型旅游的概况

吉林市素有“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四座名山依次环绕,东卧龙潭,西藏小白,南养朱雀,北有北山。更有国家级景区,具有湖光山色美景的松花湖,冬季摄影圣地雾凇岛[2]。这些旅游景区的旅游设施在不断的完善,旅游项目在不断的创新,主要旅游项目还是以爬山,小型的体育器材锻炼、观光游玩为主。丰满区周边近几年逐渐发展起了农家乐,走访发现旅游项目主要是以游松花湖、聚餐烧烤、吃江鱼、篝火晚会为主,达到吃住玩在农家,但是存在活动项目比较单一,活动范围比较少的,这些条件对满足游客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回归自然,感受自我上仍然存在局限性。

2 体验型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体验型乡村旅游具有实践性、破坏性、娱乐性,因此体验型乡村旅游环境和项目的建设要符合其特点,更需要健全的管理和服务体制,才能使游客获得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1 构建体验型乡村旅游的行动纲领

体验型乡村旅游在吉林市目前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体验型乡村旅游的构建包括:体验型乡村旅游的理念、符合的体验环境、相应的体验方式。要构建和发展体验型乡村旅游,离不开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投资者的多方投入和积极支持。

2.2 构建体验型乡村旅游的路径和方法――以吉林市左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在构建体验型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围绕吸引游客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乡村旅游服务设施和当地居民生活特色化等要素,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设立吸引游客的体验项目,乡村特色的消费方式等方面为游客营造一个真实的乡村体验环境。

2.2.1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乡村旅游景观

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重要因素,包括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自然的、人工的要素。[3]左家镇幅员面积达254km2,其中耕地面积5237hm2、林地面积10522hm2,属半山区。左家镇的特色农业资源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农业生态资源,森林覆盖面积广阔,属于温带气候,所处地带工业污染比较少,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植物多样,野生蘑菇、木耳、蕨菜、刺老芽、婆婆丁等野菜。该地区发展长白山特产种植、珍禽经济动物扩繁如火鸡、贵妃鸡、梅花鹿、狍子等。左家风景优美,一直以特产养殖闻名全中国,经人工饲养驯化的现存栏特产动物梅花鹿2000余头,貂、狐近万只,野兔5000多只,山鸡野鸭近10万只,为狩猎场提供了丰富的猎物资源。

农业生产资源,在吉林农业科技学校左家校区内,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园艺作物有果树、蔬菜、花卉等;药用作物有各种药草、香草等;家禽家畜有鸡、鸭、猪、羊、牛、马、驴等。

农民生活资源,左家地区常住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还有满族、朝族、回族、镇中有一个朝鲜族聚居村黄花店子村。农民本身就是一种特色,东北老方言,东北特色的农家炕、雪橇,东北农家柴火饭,农民娱乐的扭秧歌、二人转等都是具有特色的资源。

2.2.2 建设体验型乡村旅游的途径

要吸引旅游者,必须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乡村农业资源。让游客身在其中,感受田园风光的美丽,体验乡村生活的真切和淳朴。根据左家的特色资源,可开展如下的体验项目:

(1)开展森林采摘活动,左家森林资源丰富,森林中有众多野菜,野菜通过人工扩繁后,可根据季节的不同组织不同的体验项目,如春节组织挖野菜活动,秋季采摘蘑菇、木耳、人参。让当地农民担任向导,带领游客开展野外寻找也才和采挖活动。游客在这过程中,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2)开展森林狩猎,左家有动植物养殖基地,可人工养殖和扩繁山鸡、?鸡鹿、狍子、兔子、羊等动物后进行野化训练后,放到森林围场中,供游客狩猎。使游客体验充当猎人,在森林中到狩猎的刺激和愉悦。

(3)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在不同的节令,观赏作物的枝、干、叶、花、芽、果的形态,配合农耕活动,参与选种、育苗、移植、施肥、中耕、灌溉、修剪、除草、收获、加工处理。

(4)开展果蔬采摘活动,左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内有栽培果树有山葡萄、山楂、文冠果、梨、开设苹果等果树,利用这些资源和室内蔬菜大棚,打造左家绿色水果和蔬菜品牌。并提供给客人采摘,以低于市场价格出售,游客在体验的同时也得到真正的实惠。

(5)开展鱼塘垂钓,例如,左家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内有水库,通过挖深水库,建设乡村特色的钓鱼平台、防晒设施,根据要求放养草鱼、鲤鱼、鲶鱼等育苗养殖后,供游客垂钓。

(6)DIY厨房,可以两种方式进行尝试,方式一,景区当地为用可提供厨房设施设备和具有厨艺的厨师师傅。旅游者在体验了收获的快乐之后,可以选择在厨房在厨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烹制当天通过自己努力收获的胜利果实。方式二,游客可以选择景区提供的备用食材原料中进行选择,但是更多的是游客亲自体验,比如,游客要自己亲自打捞鱼池中的鱼,进行称重购买后、再由工作人员进行原料初加工处理最后厨师根据客人口味要求进行烹制。

(7)开展农耕体验活动,大部分农耕活动包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各种农作物耕作活动的重点不同。将土地小片划种植、种类和区域后,出租给游客,游客可在自己的“小农场”种植粮食或蔬菜。配合各季节农耕活动的生物特性进行农耕活动,平时游客可托工作人员管理。并通过微博或QQ空间,进行成长记录,种植成果归认养的游客所有。同时可组织成果比赛,比比谁家的产量高或者品种冠军等活动。游客可根据自身的喜好,自行安排户外体验项目的顺序。

2.2.3体验型乡村旅游设施的建设

要建设符合乡村旅游的设施,需要乡村旅游的规划者、经营者和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根据需要,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和项目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包括:基础包括交通设施、环境卫生设施、能源供给设施[4]。具体建设途径可如下,(1)建设停车场,景区内禁止通行汽车,景区夏天可提供马车、或者骑马、冬天允许可有马力带动的雪橇等具有农家特色的交通工具。(2)环境卫生设施,路边的垃圾桶可设计成带纹路的木桩、逼真的植物、形象的动物。公共卫生间的外形设计符合乡村的特色,可设计成茅屋,利用稻草之类的进行外在的装饰。(3)能源上,可利用动物粪便、秸秆、生活垃圾等建成沼气池。合理利用森林的枯枝败叶,客人可选择柴火煮饭或使用沼气。

2.2.4营造体验型乡村旅游环境

体验型乡村旅游,要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必须营造一个自然、淳朴的,具有农家特色的新农村的田园风情景区。包括东北特色的自然风光、干净整洁的村落、热情好客的东北居民、无商业利益的秧歌、二人转表演。游客在景区内技能感受到新农村的变化,同时又能体验到乡村生活的自由,东北农家的真切。这需要政府部门、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调理,保证旅游景区机制的正常运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开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达到开发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当地居民要借着发展的时机,提高文化意识,共同营造一个舒适,文明和谐和美丽的新农村景区。旅游者到当地旅游,注意旅游者的素质,杜绝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最重要的,政府部门和乡村旅游景区的投资者,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提供专业培训,既能提高服务质量,让参与管理的当地居民有主人翁感觉,间接促进人文和谐。

3 吉林市体验型乡村旅游开发的具体模式

经借鉴其他地区的管理模式,建议吉林市体验型乡村旅游实行的管理机制是,政府+乡村旅游投资者+中间管理机构+当地农民的管理模式。

建立村民有效参与机制

(1)股份合作经营模式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由资本合股和劳动联合的经营的组织形式,是在所有制性质既定的前提下,对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各种生产要素加以组合和经营的形式。股份合作制既保持了股份制筹措资金、股分配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内核,又吸收了股东参加劳动、按劳分配和提取公共积累等合作制基本内容,具有明显的优点。[5] 左家镇体验型乡村旅游采取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即由村政府或旅游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该左家镇体验旅游赖以生存的资产进行评估,这里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森林资源和土地和无形资产即东北特色的民俗风情。土地资源产权可以分为国家产权、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和村民个人产权;当地民俗风情产权则基本属于村民个人,应根据资产评估结果和各产权主体所占份额进行资产等分,形成各个主体的投资份额,据此参与利益分配。

(2)中间机构协调机制。中间机构设立可以利用当地的人才优势,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左校区的餐饮管理专业和社会上的管理机构,组成一个团队,通过制定体验旅游发展规划保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组织各利益相关者协商制定利益分配机制并保证利益公平分配,调节各方关系保证持久合作,调节只注重商业利益的旅游企业行为,安排居民培训等。既可以实现利用了当地的人才优势,同时学校的学生有个更多的管理实践机会,将课本知识活学活用。等等。

(3)村民的培训机制。体验型旅游活动的发展,在游客积极参与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而村民作为参与方之一,应该学会怎么恰到好处的为游客服务。这需要通过相关的理论培训,教村民与游客交流沟通的技巧,旅游服务的基本常识。村民参与到旅游管理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和了解游客旅游的基本心理需要等等。

第11篇

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以“智慧管理、智慧营销、智慧服务、智慧体验”四大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度假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乡村旅游、智慧旅游服务商建设,提升我县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水平,构建符合我县旅游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

二、建设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旅游行业自身发展要求,建立政府主导、旅游部门牵头、社会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方便、高效、易用性上下功夫,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二)坚持统筹协调与上下联动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强化与商贸、交通、市政、气象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一体化检索,形成全面高效的智慧旅游网络体系。

(三)坚持突出重点与循序渐进相结合。充分认识智慧旅游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以重点项目为龙头,通过行业主导示范和企业项目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进。

三、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以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为基础,建成覆盖全县旅游行业的基础网络。围绕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集成大数据量存储、网络化运行、实时数据更新、检索分析工具方便易用的要求,初步建立指挥中心、应用支撑体系和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务和网络平台,形成全面高效的智慧旅游网络体系。按照政府主导型和政府引导型分类实施,启动建设智慧旅游景区、度假区、饭店、旅行社、乡村旅游和旅游服务商项目建设,实现全县旅游服务、管理、营销智慧化,并与全市智慧旅游系统进行驳接,实现互联互通,打造全国一流的智慧旅游系统。

(一)全面推进政府主导型项目建设。

1.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按照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运营维护机制和标准,建设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包括旅游智慧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旅游信息数据库和数据交换系统,按照统一的规则获取采集旅游信息、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集中存储、统一的交换标准进行,最终实现旅游信息智慧化。

2.旅游指挥调度中心。以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和县游客接待中心为基础,进一步加强视频监控体系建设,实现视频、语音和数据的融合与双向传输,为日常管理提供完备的信息来源,并提供预警、调度、视频会议、远程培训、数据统计等功能

3.旅游数字互动营销平台。通过旅游网、微博、微信等形式,构建一个在线的旅游活动营销平台,包括旅游信息查询和服务子系统、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行业监督管理系统等,可以统一开展门票购送、抽奖、投票评选、照片游记分享等在线活动,支持统一用户账号、统一积分体系和统一数据分析。根据用户提供的资料和感兴趣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各种数据汇总和分析,为后续营销活动和市场方案提供指导。

4.移动终端旅游应用平台。帮助游客了解涵盖景区、度假区、旅游饭店、特色餐饮等旅游要素信息,以及道路交通、气象预报、公共安全和灾害防控等密切关联信息的指南型移动应用客户端(APP)。通过外地移动手机用户推送温馨问候短信的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展现我县旅游特色;实现部分旅游产品的手机预订和支付功能,通过自动定位查询周边旅游资源和消费场所,并设有回复评论功能,支持用户评价和交流,调动用户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使游客在出游前通过咨询了解,产生出游冲动,作出行程安排;游中实现实时预定和导航导览;游后实现美图和游记共享互动等功能。

5﹒无线网络(WiFi)接入系统。在各大景区、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县城城区的各个重要节点和游客主要聚集地建设无线网络系统,为游客提供免费高效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服务,提升旅游品质,发挥游客自媒体的宣传作用。

6.智慧旅游体验中心。集成物联网、3D影像、4G移动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让游客感受智慧旅游的方便快捷。

(二)大力实施引导型项目建设。

1.智慧景区和度假区。按照智慧体系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借助GIS数据库、旅游资源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游客资源数据库等后端支撑体系,建立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通过免费提供无线网络吸引游客参与。

(1)电子票务子系统。县喀斯特(集团)公司等旅游经营企业通过RFID电子票或二维码电子票等形式将纸质门票电子化,实现出票、验票、计票等票务流程全程电子化。推行绑定用户身份证,利用电子门票识别设备,感知游客所处位置区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进行客流引导。

(2)客流趋势与预警子系统。基于智能视频系统对景区(度假区)路口、广场、看台、交通干道、室内景点等关键节点的人流密度进行监控和估算,汇总景区电子门票数据,整合分析计算客流量大小及变化趋势。依照情况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疏导客流,保证游客数量在安全范围内。

(3)基于位置与身份识别的服务子系统。旅游经营企业利用定位和身份识别技术,让游客方便获取当地旅游服务项目和内容,满足游客随机性旅游需求。

(4)深度旅游引导子系统。逐步建设新型手机导游系统,通过在智能手机终端安装APP,下载相应景区的数据,让游客手机变成导游机,便于收听相应景区讲解词。

(5)停车场管理子系统。实现管理人员在停车场内任意固定地点对车辆进行监控和指挥,使统计、预警、报警等各种功能智能化。

2.智慧旅行社。按照智慧旅行社管理系统建设要求,建立旅行社信息门户、合同管理系统、导游管理系统和车载监控系统,将旅行社业务信息和资源整合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为旅行社提供快速安全的数据交换标准和统一的管理界面,形成高效、共享的管理体系。

3.智慧饭店。按照智慧酒店标准建设完成数码客房服务和饭店运营管理两大系统,逐步实现酒店运营管理智慧化。

4.智慧乡村旅游。通过二维码和智能手机APP,利用重庆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的资源优势和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技术整合传统地图和旅游基础数据,利用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和管理。

5﹒智慧旅游服务商。以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通过智慧旅游系统获取精确的旅游资源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线预订和购买服务,实现旅游产品在线分销和结算。

四、实施步骤

(一)清理摸底阶段。根据行业标准对全县现有智慧旅游系统进行清理、摸底和分析,制定全县智慧旅游推进实施方案,优化完善公司数据库软件和数据服务器,构建数据库环境。

(二)全面实施阶段。对政府部门建设项目进行可研设计和分解招标,对企业建设项目明确示范业主;全面实施项目,完成各类数据清理入库;全县智慧旅游体系基本建成试运行,并与市智慧旅游平台进行驳接联网,实现与全市智慧旅游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三)全面完成阶段。对全县智慧旅游项目试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正式全面运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利于发挥信息化作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旅游信息化综合管理机制。成立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县度假区管委会、县遗管委、县发改委、县经信委、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旅游局、县市政园林局、县扶贫办、智慧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12篇

近年来,信阳市利用乡村美好的生态环境、古朴的乡村风情、深厚的家乡情怀、健康的食材等因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美丽乡村成为山水信阳的一张名片,为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更添助力。据统计,目前全市2800多个行政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经营活动的人口约5万余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信阳市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发展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但是信阳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反生态”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应加快由“农家乐”等自主经济形式向“旅游度假村”等统一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化。

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处于中国东中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河流众多,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地势南高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等多种地形。信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信阳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信阳毛尖、皮影、南湾鱼、华英鸭等特产知名度较高,为信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基础。

(二)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信阳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信阳市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点有56个,农家乐片区达10个。其中,新县和商城县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平桥区郝堂村、负忧睡仙桥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誉,并成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有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22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6年,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委、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信阳市共有125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信阳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因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加之政府大力支持和民众积极参与,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购物游、以采摘为主的亲子体验游、以农家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以温泉为主的疗养游、以青山绿水为主的洗肺游、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民间艺术游、以品尝信阳土特产的养生美食旅游等旅游形式。但在管理制度、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等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旅游生态化转型指的是为适应当今环保要求,旅游业在发展上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要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满足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需求,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长远的眼光发展农村经济。

(一)生态化是信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空间环境为依托,利用乡村各类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人文与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性是其根本特性。生态化发展信阳乡村旅游,不仅突显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感受原生态的人文和自然,还强调了乡村旅游的环保功能和教育性,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生态化转型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合理利用资源,f调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但现阶段信阳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力,忽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害,这些“反生态”问题恰恰是在破坏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束缚了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化转型是信阳乡村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实需要

乡村生态旅游是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助力。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使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向低碳型优化和升级,促进乡村聚集经济的形成,加速实现由乡到城转变。信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托乡村自然、人文等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形成不同类型的旅游特色小镇,为新型城镇化打开新的路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信阳市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在生态化转型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态管理方面不够完善。一方面,执法和监管部门缺少处罚和惩戒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的依据,导致其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生态评价体系不足,使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缺少评价依据,易造成乡村旅游经营者瞒报谎报当地生态水平,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二)环保和生态服务意识不足

旅游经营者与参与者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服务意识是实现乡村旅游生态转型的重要保障。但因为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环保意识薄弱,他们肆意开发利用乡村资源,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信阳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依然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心态搞旅游,任意砍伐树木、随便搭建棚屋、排放污水、捕捉野生动物;大量游客借助各类机动交通工具涌入农村,造成废气排放量增加,污染空气,产生噪音;有的游客只顾自己休闲娱乐,在农村乱摘乱踩乱扔,破坏乡村优美环境。其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品低,缺乏专业服务技能培训。他们大多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生活自由散漫,意识不到生态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不制止游客的乱摘乱踩行为甚至还会鼓励参与,对乡村旅游环境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服务设施缺少文化认同

l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最根本特征。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所以保留的旅游资源的乡村性多寡,决定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也决定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大小。信阳的乡村要发展旅游,吸引接纳更多的城市游客,必然要修建建筑,摆设摊点,开辟索道等等,但在开发中一味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也使乡村性渐渐缺失。例如,有的农家改造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在修房时偏向西方风格,模仿城市建筑形象,使乡村气息被弱化甚至同化。有的乡村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乡村习俗被 “商品化”、“舞台化”,使乡村文化被扭曲,失去了乡村旅游特有内涵及价值。

(四)产品形式单一,缺少生态型旅游产品

当前信阳多处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形式单一,缺少创意,游客参与体验性不强,有明显特色的生态性旅游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农户在经营思路上主要强调实用性、经济性,经营模式雷同,娱乐项目相似。旅游活动主要围绕“爬爬山、摘摘果、钓钓鱼、吃吃饭、打打牌”等项目展开,旅游体验仅局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其对游客生态意识的培养作用。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完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

为促进信阳市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市政府可结合信阳乡村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对开发和经营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旅游景点和项目立即叫停。可建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环境保护押金返还制度,对造成环境污染而不能消除影响的旅游企业,视损害程度给予经营者扣除押金、罚款甚至停业处理。

(二)以生态文明理论为依据,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培训

信阳市政府为了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工作,进一步提高乡土旅游人才素质、能力,已经多次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培训内容上还是缺乏相关生态意识、生态化服务的内容。此类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首先,在教育和培训中注入生态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发展趋势,乡村旅游能否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只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生态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其次,将旅游服务与生态服务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生态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与服务相结合,让游客不仅能体验到质朴原生的乡村景观,还能接受生态教育和文化熏陶,提升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层次,真正发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文化性内涵。

(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型服务设施

坚持和谐观念,遵守低碳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是完成乡村旅游生态化建设的最新要求。信阳乡村旅游要实现生态化转型应该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采用生态科技,供应低碳环保商品,不断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例如,旅游区建筑材料和设施尽可能实现多次利用,发电可采用沼气、太阳能等再生环保资源、挖建蓄水池盛接雨水循环利用;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节约水电;开通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率;多设立环保标语提示牌等。

(四)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打造生态化乡村旅游产品

通过深度发掘乡村风土人情和文化资源,设计和开发一批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生态化旅游产品,帮助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形象。在产品形式上,加强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文资源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慧产业的结合,寻找多种表现形式;在保持乡村本土环境和生活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内涵的建设;延长旅游产业链,利用乡村土特产增加增加购物项目比重;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经历,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提高餐饮、住宿等旅游收益。

五、结语

第13篇

关键词: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满意度;广西昭平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974-04

生态旅游倡导的是一种健康、高尚的旅游形式。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内容主要关注的都是社会整体广泛而浅面的经济利益,仅仅停留在把它看做是生态旅游管理的一种手段,而忽视了作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社区农村居民的利益,对社区农村居民满意度研究的较少。为此选择旅游目的地农村居民参与满意度为调查研究内容,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以及农村居民对旅游开发普遍的看法、反应等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尚存在的问题与大众社区居民的期盼,以便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初期就能够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了解,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避免在目前以及未来开展的旅游开发工作中与社区居民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完善昭平县旅游业的管理机制、提高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从而促进生态旅游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1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是在广西昭平县黄姚和文竹镇临江村,对当地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6.7%。问卷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地居民的人口统计特征以及社会属性,如性别、年龄、学历、婚姻、收入情况等;第二部分是相关部门对旅游地规划与整治时有无征求居民意见情况;第三部分也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即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情况,包括居民对目前旅游区整治工作的满意度、对旅游开发的满意度、对居民参与旅游方式的满意度、对旅游区管理方式的满意度、对旅游区旅游收入分配的满意度和对自己在旅游中所获收入的满意度,以及居民希望增加哪些旅游开发的参与项目,旅游业应从哪些方面改进等7个方面;最后一部分是居民在旅游淡旺季作息时间的安排等。本次调查问卷采用了赋值定量分析法,在满意度的选项中,“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农村居民特征

根据调查分析可得知,昭平县生态旅游区的农村居民的特征主要是:

1)男女比例分别为59%和41%,有近20%的差距,并且很多妇女可能由于性格腼腆或者不善表达等原因,往往推脱甚至根本不愿接受调查,这说明由于历史和多种原因,妇女在社区仍属于社会地位不高、归属感不强的弱势群体,她们在社区活动中主动参与少,不太愿表态和发言。

2)当地农村居民的年龄结构比较集中的是18~35岁、35~60岁这两个阶段,60岁以上的居次,青少年比例较小,整体人口结构有偏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群所占比例达26%。

3)当地农村居民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通偏低,主要集中在小学与初中学历,两者总和高达68%,这与农村教育普及情况基本吻合。大专以上高学历者仅占5%。

4)当地农村居民,大部分为低收入人群,被调查村个人年收入在5 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64%。按照中国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以年收入1 196元为划分贫困线依据,昭平县生态旅游区属于国家贫困县之一,应该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扶持。该区个人全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人群有55%,5 000~10 000元收入的占20%,10 000~20 000元的为7%,20 000~30 000元的为5%,30 000元以上的仅有4%。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低收入的占了绝大部分,高收入的很少。从收入来源的构成调查中,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构成呈现多元化,但仍以农业收入为首,比例高达38%,而其中又以茶叶种植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其次是其他项,占21%,其中又以外出务工收入所占比例最大;第三个收入来源渠道是林业,主要靠割松树油;而与旅游相关的收入比例仅为11%,由此可见,目前旅游区的开发力度仍无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只是增加了少数居民的收入。

2.2 农村居民对旅游参与的满意度分析

2.2.1 对旅游区进行的村庄规划与整治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从图1可知,居民对旅游区的规划与整治工作的评价,非常满意的为8%,满意的为44%,一般的为34%,不满意的为11%,非常不满意的为3%,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43。对给予了“非常满意”评价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对道路的整改、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部分公共设施的修建等;评价“非常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在公共环境卫生与水电供应不足等方面。临江村在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开发中,对道路进行了整改与硬化,对房屋的立面进行了改造和装修,以及对文化活动室、篮球场、望江亭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建设,水电供应方面未能得到完善。

2.2.2 对旅游区的旅游开发满意度评价(图2) 众所周知,旅游开发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因此有接近半数的居民是“满意”旅游开发的,仅有少数(1%)的居民“非常不满意”,认为“大量游客的到来打破了平静的日常生活”、“部分商铺的装饰风格过于现代化或色彩过于浓重,与该地区淳朴民风和庄重的风格及生态理念格格不入”等。还有部分居民不满意的原因是田地被征用后没有得到补偿或只得到低价补偿,失去了土地和农业收入,生活更加困难,甚至没有基本保障故心生怨恨。

此外,旅游开发区的社区居民没有完全行使生态旅游发展的决策权。在调查社区居民对上级部门搞旅游规划与开发时是否有征求居民意见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回答“没有”和“不清楚”的居民之和超过了半数。

2.2.3 对旅游区的旅游参与方式满意度评价 由图3可知,居民对旅游参与方式评价“非常满意”的为6%,“满意”的为28%,“一般”的为48%,“不满意”的为18%,没有非常不满意的;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22。分析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在所有受调查的居民当中,仅有18%的人有旅游收入。居民参与旅游的方式主要有住宿、餐饮约占10%;第二种是通过销售土特产与农林副产品来实现参与的约占8%;第三种是在社区内部通过特许经营许可的方式从事娱乐休闲等活动的仅占1%。此外还有不到1%的居民是通过在旅游景区内部就业实现旅游参与。参与形式比较单一;除了有固定门面商店与旅馆的社区居民是全年参与,部分社区居民还仅仅是属于周末、黄金周等节假日期间参与的人群类型。临江村的农家乐示范户大多仅为节假日参与旅游的餐饮、住宿服务,到目前为止,在被调查的5户农家乐示范户中只有2户有过旅游接待,比例是40%。通过与其他两个典型景区的比较分析,建议临江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在景区建设中,尽量优先聘用当地居民;同时丰富旅游产品以增加居民的参与范围。

2.2.4 对旅游区的旅游管理方式满意度评价 居民对旅游区的旅游管理方式满意度评价见图4。临江村发展旅游主要是由昭平县政府牵头、县旅游局主管,下属单位旅游公司领衔和文竹镇协管,具体由临江村委党小组和临江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及所有村民配合的管理模式。目前属于比较理想化的管理模式。

而黄姚镇发展旅游是由旅游公司主管,政府仅作为中间的协调沟通者。近年来当地居民对旅游公司的分红分配不满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居民对旅游公司的管理也不满。从最新的调查得知,由于一直以来居民普遍对旅游公司的管理感到不满,昭平县政府准备接管,并且成立了黄姚旅游经济开发区,然而,因为政府对居民进行大面积低价甚至强制性征地,没有给予妥善安置与合理的补贴,又引起居民强烈不满,从而形成目前的第二大矛盾。第三,在37%的不满意当前管理方式的居民中,有28%的居民反映治安管理欠佳、景区内保安与导游的素质不够文明、水平不够专业。

2.2.5 对旅游地的旅游收入分配方式满意度评价 由图5可知,居民对旅游收入分配方式除了极少数的受益者,总体上的评价都是“不满意”,尤以黄姚古镇的居民突出。在调查中得知,临江村生态旅游发展因刚起步,游客接待量有限,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收入分配机制,大体是农家乐示范户每一间客房接待游客住宿,村委理事会可从中提成5元;在黄姚古镇,大部分(47%)的居民反映“3年才分红一次,每次按每户人口,平均每人分到10~30元不等,数额相当少”,因此意见很大,甚至有少数居民因此对游客的到来产生抵触与仇视心理,严重影响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与社会稳定。

2.2.6 对自己的旅游收入的满意度评价(图6) 目前昭平县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居民中,有旅游收入的居民仅占18%,其中有可观收入的仅为6%,而且并不完全来自旅游收益。由图6可知,有46%的居民普遍反映“对目前的旅游分配方式很不满”,旅游业的开发并未有效带动起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没有显著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和促进就业,解决部分劳动力闲置问题。另一方面,昭平县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由于管理与资金问题,旅游设施不完善,管理模式不够成熟与理想。

3 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生态旅游满意度的对策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昭平县单指标农村居民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的值都不高,总体满意度的值仅为3.0(表2)。说明目前农村居民对当地现阶段的旅游开发与规划参与程度不高。可见,提高社区农村居民的参与度,是昭平县生态旅游甚至整体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昭平旅游业的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改善和发展对策。

3.1 完善昭平县政府作为旅游主导者的职责

1)完善公共设施,利国利民利游客。昭平县现需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有城镇乡村道路、公用水电设施、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厕所的数量与质量以及生态旅游区公共卫生等。在其他旅游设施方面,需要对旅游区的宣传标牌、旅游售票点、旅游全景导览图等相关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对公共设施进行建设、完善后政府还应对其定期维护与更新,以确保公共设施使用的安全性、便利性和长久性。

2)严格监督旅游活动涉及的各个层面。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工作所涉及的食、住、游、购、娱、行等旅游六大要素都牵涉到经济利益,并且会形成一定区域的旅游市场。必须依照严格统一的标准收取统一的费用,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好旅游市场。对防止部分不法分子制造垄断、造成收益不公有重要作用。目前临江村示范户的住宿与餐饮收费比较统一,就较好地避免了恶性竞争。

3)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调查得知昭平县当前中下收入水平的居民仍占绝大多数,很多乡村的生活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差,尤以临江村生态旅游示范点与七冲瑶族、七冲原始森林的可进入性与通达性为甚,因此在调查中很多居民反映亟需“开辟沿山公路和在桂江河面架桥”。纵使昭平县旅游资源再丰富,若由于交通的限制而封闭闲置,未免太可惜,也会影响着昭平县的整体旅游形象,降低其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因此改善生态旅游区的可进入性与通达性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还需要政府部门对昭平县境内的乡村进行改善,包括乡村道路、破旧房屋的改建与古老传统风格房屋的修缮与保护、乡镇的卫生条件以及整个乡村的村容整洁、村容村貌的改善等。

4)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决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参与制度。在满意度调查分析“相关部门对当地规划整治有无征求居民意见”中,已知“认为没有和不清楚”的社区居民总和达到了55%,说明临江村的居民在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决策中,并没有完全得到参与的机会,因此,政府还应不断完善参与制度,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的制定,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的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旅游规划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关系密切。

5)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问题永远是旅游区开发涉及到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时刻关注的焦点,在前面的阐述中已知,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强调的是把大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让主要的受益者——社区居民得到最切实、最多的利益,这样才能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对旅游区的良性发展做出全力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确保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提议,把旅游收入的80%留给当地社区政府与居民共享,用于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6)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针对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旅游专业知识比较缺乏、旅游技能较低的现状,应该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旅游专业技能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邀请桂林理工大学旅游规划设计院教授、桂林市旅游局专家、旅游界做得成功的生态景区的策划师走进社区授课,对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奖励为旅游区发展作出贡献的社区居民走出社区到国内其他同类别的著名旅游目的地考察学习。

7)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实现村务民主化、公开化,推行社区居民参与制。不断完善现有的农家乐示范户政策,同时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

3.2 提高农村居民作为生态旅游参与者的素质

1)要树立全新的旅游观念。在对农村居民的访谈中,发现有少数人群对“希望增加哪些参与性的开发项目”和“应该从哪些方面改善旅游业发展”这两个问题没有看法,凸显出农村居民参与规划的意识淡薄、参与的能力弱、参与机会少等问题。没有旅游意识就没有参与旅游活动的欲望,更没有旅游收入的来源。因此,广大农村居民要转变思想,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融入到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中去。

2)居民应该充分把握机会,提高自身服务技能。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培训项目,包括旅游专业知识如旅馆服务、旅游交通、导游、旅游市场开拓的培训等,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3)居民应自发地、主动地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项目。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规划,与农村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农村居民应当在旅游规划的初期就积极投入到参与工作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反映、沟通,并争取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4)居民应当积极利用、挖掘本地特色,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临江村的第一特色就是生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化。应当积极打造茶园作为生态旅游的景观吸引物。此外利用各种传统节庆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展现临江村的民俗民风,动静结合提高旅游者的参与度,激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

3.3 吸引和扶持投资开发商加大投入

从目前昭平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现状来看,“瓶颈”在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能和大量并长期的资金投入,引入生态旅游战略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有效途径。

生态旅游战略投资者可针对以上调查情况和旅游区本身具有的资源与特色,在当地政府深入昭平县生态旅游管理的前提下,对昭平县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因地制宜而又科学合理的投资规划。

3.4 鼓励其他组织机构广泛参与

其他组织机构包括相关协会,如昭平县摄影家协会、昭平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醉美昭平”文艺创作笔会及广大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昭平在线新闻媒体网站等,这些组织机构对昭平县旅游发挥的作用是宣传、监督与协作。因此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各个组织机构应该相互配合,促进旅游活动的运作顺畅、便捷。

参考文献:

[1] 唐晓云,吴忠军.农村社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以广西桂林龙脊平安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5):879-883.

[2] 张 禹. 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08.

[3] 韩 莹.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以甲居藏寨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4] 陈香姬.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视角[D].湖南湘潭:湘潭大学,2009.

[5] 侯国林.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 佟 敏. 基于社区参与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

[7] 卢小丽.生态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感知与参与行为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6.

[8] 廖珍杰,张丽娟.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与完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5-114.

[9] 李嘉菲,李雪铭.城市宜居性居民满意度评价——以大连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4):78-83.

[10] 汪 侠,甄 峰. 旅游开发的居民满意度驱动因素——以广西阳朔县为例[J].地理研究,2010,29(5):842-851.

[11] 李伯华,刘传明,曾菊新.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J].人文地理,2009(1):28-32.

第14篇

[关键词]异地搬迁;苦聪文化;旅游开发;生态文化旅游村;镇沅

异地搬迁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政府及相关部门基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把居民由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的行为。目前异地搬迁已在云南省的多个县、乡开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异地搬迁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对异地搬迁政策实施的规划不够严密,对困难估计不足,解决问题的措施针对性不强,因而造成了许多的问题。如在处理少数民族搬迁问题上就存在着经济、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中的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镇沅县“苦聪”异地搬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笔者从“苦聪”异地搬迁的问题入手,针对问题的实质,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一、镇沅县苦聪族异地搬迁的背景与存在的问题

(一)镇沅县苦聪人异地搬迁的背景

镇沅县苦聪人居住在哀乐山中部的深山老林里,由于坡陡、沟壑纵横,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加之土地贫瘠,资源贫乏,人口素质低,并经常遭受泥石流、冰雹、野兽等自然灾害侵袭,生活极度贫困。

2005年11月2日总理在《国内动态清样》“云南镇沅县苦聪人生活依然贫困”一文中,做出了“要贯彻对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苦聪人早日摆脱贫困”的重要批示后,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并以此为契机,编制了苦聪人扶贫开发规划,并采取了实际行动。

(二)苦聪人异地搬迁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08年1月20日前往镇沅县的几个苦聪人异地安置点以及其原住地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考察,发现苦聪人异地搬迁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苦聪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启人深思。

苦聪群众在异地搬迁后,由于受迁入地文化的影响,加之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管理政策落后,文化素质低等原因,致使苦聪人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逐渐减弱,渐渐地民族文化被同化、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1.周边文化影响

苦聪人是一个文化发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当他们从“哀牢山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镇沅县城附近后,必然要有一次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新的居住地要求他们必须抛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适应开始的新生活;另一方面,当他们看到周边居民相对富足的生活和较高的消费水平后,必然会产生改变他们贫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在追求“时尚”中,不自觉的改变了自己,包括原有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民族情感等,最终导致其文化的消亡。

2.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搬迁安置过程中,政府部门只考虑到安排好苦聪群众的住房设施、生产用地等硬件方面的问题,而没有顾及到苦聪人离开原居住地后迷茫、不安的心理;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苦聪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而苦聪民众因其文化水平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不可能自觉的传承和保护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样一来,离开文化承载地后,在外界的影响下,又没有良性的诱导机制,他们的文化就面临着缓慢消亡的危险。

3.苦聪民众的文化素质

苦聪民众的受教育水平均比较低,这必然影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其无法意识到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从而缺乏传承和保护自己民族文化的意识和措施。因此,当他们遭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时,其民族文化逐渐衰落。

二、对镇沅苦聪族异地扶贫的思考

针对存在的问题,要使苦聪民众真正的住得下来、富得起来,笔者认为要着力抓好一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形成合理的管理机制

首先要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实行“专款专用”无息贷款的方式,支持苦聪人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经商;其次,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引进或投入配套资金来培植至少一种适宜搬迁地的产业,让搬迁的苦聪人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再次,要大力发展苦聪教育举办知识培训班,提高苦聪民众整体素质。

(二)加强宣传教育,摒弃落后的生产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要培育苦聪人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在过去,苦聪人很少出门经商,在家也很少种植经济作物,经济来源靠卖粮食、禽畜,靠这种跟不上市场的生产方式,要脱贫是非常困难的。

(三)注重苦聪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与其他民族文化研究保护相比,“苦聪”文化研究仅停留在风俗习惯等表面的东西,理论深度不够,保护力度也不够。因此应通过苦聪文化研究机构等方式,依靠专家学者,借助科学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站在时代进步的高度,对苦聪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再认识,深入探究其内涵,从而推动苦聪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三、苦聪文化旅游开发设想

(一)开发理念、品牌形象与主题标志

开发理念:苦聪文化“活化石”

品牌形象:畲葩节和苦聪杀戏

主题标志:葫芦

(二)具体开发设想

大平掌是镇沅县的八个苦聪人异地安置点之一,课题组到当地考察发现,苦聪文化正处于蜕变之中,但苦聪文化基础较好,只要有意识地挖掘、整理和保护,使之活生生的展现在游客面前并不难做到。具体来说可以从村寨建筑、节日庆典、民俗活动、歌舞娱乐、饮食文化、手工艺制作等方面展现苦聪人原生态文化的内涵。

1.村寨建筑

道路:在恩景大公路的大平掌路段设立明显标志,进村后的路段必须保证路面清洁,雨天不泥泞,客人可以徒步进村,也可以选择骑马,让游客领略原生态的苦聪生活方式。

寨门:利用已建好的苦聪新村寨门,顶部悬苦聪文“大平掌苦聪生态文化旅游村”横匾一方,寨门上方悬挂苦聪葫芦图腾,门梁以独特的苦聪三弦、丰富多彩的苦聪畲葩节、绚丽多姿的苦聪杀戏以及奇特的苦聪茶装饰,门柱以苦聪人独特的苦聪定情彩带环绕。寨门两边的地上铺上青松毛,让游客感受原生态的苦聪风情。

停车场:可以在公路旁建立一个能容纳一百辆车左右的停车场,停车场里种上各种稀有的绿化植物,植物间留适当的距离作为车位。

主要建筑物:可以在寨门的左上方建立三十间左右的“杈杈房”,其高度不超过3米,一般长10米,宽四五米。房屋以圆木做柱子,细树枝和竹叶做四壁,有条件的则把树干砍成厚板作四壁,屋顶用竹叶和芭蕉叶覆盖。在“杈杈房”内设置原生态的苦聪火塘、祖先灵位、仓库、织麻和绣麻机,另外可以在“杈杈房”区设置土主庙、苦聪茶屋、陈列馆等。

居民建筑:村民现在已住进砖瓦房,要让村民们搬回“杈杈房”住是不现实的。但游客在“杈杈房”片区体验后,若是要在村里过夜,可选择10家左右的定点接待户,进行住宿设施、卫生条件改造后,用苦聪礼仪来接待游客。

2.节日庆典、民俗风情展示

苦聪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节日是畲葩节,结合体验经济理念对其进行策划如下:首先由“o头”念经祈求全寨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然后选举下一年的o头,用一口大铁锅装满水,把三根鸡毛分别插在老鼠的鼻子和两个耳朵上,形如梅花,再把一个葫芦钻通一个洞口,把老鼠放进葫芦里,鼠头向外,将葫芦置于大铁锅中,用一双竹筷搅动锅里的水,参加选举的人围着铁锅观看,待葫芦在锅里稳定后,鼠头对准谁,谁就是下一年的o头;最后举行新老o头移交仪式。围绕独特的苦聪畲葩节,可考虑现有的苦聪人娱乐中心门前的空旷的土地上向游客展示,其时间长短可以根据游客的需要而定。

3.歌舞娱乐表演

饭魂舞:从苦聪村民中选出年轻、健壮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十二人穿上苦聪服装跳饭魂舞。其中一人领舞,一人吹芦笙,一人吹直萧,其余的各持升、斗、甑、瓢、碗、酒、肉块、谷子、玉米等物围着一张桌子起舞,在活动中,要主动邀请游客参与,小伙子邀请女宾,姑娘邀请男宾,手拉手一起歌舞,但游客上场后节奏和动作要舒缓和简单易学一些。主持人要视宾客主动性及动作规范性送出纪念品,如麻布小褂或小钱包之类,以示奖励。邀请客人跳舞的时间要视客人的兴趣而定。

4.饮食文化体验

主食:米饭、包谷饭、荞饭、洋芋饭、荞粑粑、包谷饼等。

菜肴:萝卜全席,包括萝卜条、萝卜丝、泡萝卜、排骨炖萝卜、羊肉炖萝卜、凉拌萝卜丝、炒萝卜苗、萝卜肉馅饺;干焙洋芋丝、红烧猪肉洋芋、草包羊肉;“落由”野菜、“落由”野生菌、红菌鸡等。

酒水:用玉米、野生马蹄、槿棕褐拉希米作酿酒原料酿造的酒。

这些独特的苦聪饮食文化对于都市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客人用餐时要选用语言表达较好的苦聪年轻人向客人介绍,席间由苦聪小姑娘、小伙子唱祝酒歌,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双手把盏敬献客人,给客人助兴。

5.手工艺制作参与购物

藤篾织品:主要包括背箩、篾垫、篾桌等,可以选三户左右人家来定点制造织品。在客人到来时让旅客体验性地参与,并可以把它作为旅游纪念品送给游客。

三弦制作:苦聪人祖传制作三弦的专业户可作为定点,开辟出作坊,布置出让游客观看的地方。旅游者也可以动手参与拉拉锯子,使使斧子,刷刷油漆等活动。主人可招呼游客在自己家里用餐。

纺麻线、织麻布:选3~5户纺线织麻专业户。每户主妇除掌握熟练纺织技术外,还要能满足客人的要求进行现场制作,比如,现场缝制出客人要求大小的麻包等。

酿酒:指定一家传统酿酒专业户,开辟出作坊,设置酿酒设备,酿制苦聪酒,并备有表示苦聪图腾的葫芦做为装酒的器材。当游客需要时,可当场把酒灌入葫芦中并封好口,然后,系上绘有苦聪文字符案的彩带后卖给客人。

(三)实施对策

“社区参与”可以完整的保护和展示民族文化遗产,并可以使遗产在固有的关系中自然、和谐的发展。“社区参与”除了要注意环境保护以外,还要注意旅游管理机制、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员培训、分配机制等问题。

1.构建科学的旅游管理机制

根据以目标人群为本、以民族社区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发展项目定位,坚持公平、公开、民主决策的原则,由村民选举出代表负责村里有关的旅游事务。代表们分工负责每一项具体工作;资金管理、收费、分配、施工、制定发展计划等重大事项,均需集体讨论,交由村民大会通过。

2.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

通过大平掌村项目实践,建立民族文化传承机制,提高社区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从而将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认同感,变成村民的自觉行为。具体做法是由村老龄协会负责传承工作,对年轻人进行培训,村旅游管理委员会通过考试选拔出优异者予以表彰并让他们承担导游接待工作。

3.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部分,由村老龄协会负责,内容包括:有关苦聪人的历史、掌故、传说、节日、庆典等内容。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对管理人员、导游、主持人等进行实用性的苦聪文培训,以适应文化包装的需要。此外,还应选拔3~5人进修英语口语,2~3人学习计算机,中青年人学习普通话,选拔及计划安排由村旅游管理委员会执行。

4.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政府立项投资支持硬件建设,村民投工投劳。收益回报集体拿小头,村民拿大头,分配方案由村旅游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交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原则是在公平性原则的指导下兼顾群众利益与集体利益,为进一步开发建设打下基础。

(注:本文为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基金项目成果,本文的写作得到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学院李庆雷老师的指导,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刘彦才.异地搬迁扶贫的实践与思考[J].计划与市场,2002(1):42-43

[2]王学忠.对加快镇沅拉祜族脱贫的思考[J].今日民族,2006(5):46-50

[3]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236-39

[4]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71-88

[5]杨寿川.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74-190

第15篇

一、永川旅游简介

永川地处成渝经济带主轴,渝西、川东南、黔西北交汇点,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周边还有著名的成都休闲文化旅游地及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江津四面山等,旅游连带优势明显。

二、永川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形式单一,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而永川的多数旅游产品仍处于原始状态型或自然资源型,如乡村旅游,一般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的形式存在,游客从中体验到的“民俗”非常有限。缺乏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体验性产品不多,让游客欣赏、回味、留恋的东西更少。

(二)体制机制不适应

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相互的配合和协调。从永川来看,仍处在旅游部门一家抓旅游,文化、旅游二个部门各自为政。许多的景区、景点都是事业单位经营模式或私人单打独干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动力,宣传促销主动性不强,坐门等客现象严重。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健全的服务网络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永川不论是旅游交通建设,还是文体娱乐设施,饭店住宿以及环境质量都极不适应旅游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公路弯道较多、等级较低,难以形成旅游循环线路。在景区内旅游步道还未形成网络,不能将珍珠般的景点一个个串起来。

与文化旅游业发展相配套的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对于大多数经营户来讲,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仅限于较为简单的麻将、扑克、电视及卡拉OK等,可供游人参与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娱乐活动很少,参与形式简单,没有真正挖掘出当地的文化特色。

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目前,全区现有旅行社11家、星级饭店9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接待能力都处于劣势。

(四)消费水平偏低

虽然2010年黄瓜山百里果乡赏花节期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收入5000万元,均创历史新高。但这巨额的旅游收入来自于大量的游客数量,而单个游客在目的地的花费相对较少,如从重庆主城出发至永川做“乡村赏花一日游”人均花费不过百元,而这百元消费大都用于“吃、住、行”几项生活必需品,而在“游、购、娱”方面的消费几乎为零,给相关行业所带来的利润相当微薄。

(五)旅游行业人才严重短缺

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员、导服人员严重不足,流动性大,是永川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质量差、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区导游人员大都是学历较低的中专学生,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临时到相关职业院校找学生应急带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旅游质量。此外,由于永川区的旅游整体实力不强,大环境吸引能力弱,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没有强烈的吸引力,不利于永川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二、永川旅游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创新体制,提升景区旅游服务形象

要做强永川旅游,首先需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除了在特色上下功夫,不断开发旅游产品,丰富和提升产品内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树立良好的旅游服务形象。

首先提升景区农家乐旅游接待服务形象,对民俗接待点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景区内的民居进行统一规划,使其与景区主题协调。

其次,加强对景区内民俗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可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不定期进行抽检,对服务质量获得好评的从业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注重宣传,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产品的影响力

一是积极参加各类旅游促销活动,宣传推荐永川。二是争取承办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如茶文化交流会、摄影展等吸引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增加永川的知名度。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当地群众旅游产业意识,转变观念,形成积极参与宣传、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

在保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的情况下,应在优化产品结构上加大调整力度,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消费需求和出游动机,加强旅游者高度自我参与及体验。如松溉古镇,让游客住进陈家祠堂,亲身体验时光倒流,品味历史的积淀,而不是单纯的观光。

(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

根据区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人才需求及培养计划。可聘请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对区内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也可选送从业人员到旅游强省学习取经;还要充分利用“永川职教城”的资源,与相关院校紧密合作,互动共赢,为旅游业订单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