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范文

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第1篇

出席本次座谈会的专家有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部分企业代表50余人。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齐飞所长介绍,目前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经突破334.3万公顷(含小拱棚),全国人均占有设施面积25m2,总面积居世界前列,已成为设施园艺大国。其他与会专家也根据自身研究领域,结合研究、推广、经营经验,就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开诚布公地、积极踊跃地提出了自己的所感所想、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为设施农业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专家指出,制定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分必要。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明确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区域重点和主推技术、工作重点、保障措施等。制定好规划是推动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设施农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规划要与相关的农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特点、区域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顺应现代农业新的发展形态,科学谋划设施农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专家提出,人才培养是提高设施农业发展成效的重要突破口。加大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是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对一般农民来说,从大田生产到设施生产是一个大的跨越,必须通过技术培训,使农民适应新的种植方式和生产手段。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副所长,提出了编写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材料的大纲。专家们指出,要明确培训教材的使用对象是农民,培训教材应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图文并茂,结合实际技术问题,解决农民日常生产中的问题和需求。专家建议注重培养设施安装、环境调控、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设施农业技术人员。建立专业的设施农业培训网站和设施农业培训机构,组织并鼓励企业进行设施农业的理念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第2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市场经济 体系构建原则 创新运作机制 合理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181-02

前言

农业是我国农村赖以生存之本,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全面提高要依靠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来实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传统农业技术体制已无法满足先进农业的发展需求,尤其是现代机械一体化的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对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通过阐述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从而理论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生态平衡。

一、阐述农业技术推广概念及特征

所谓的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使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它以利于农业发展为基本前提,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意愿,因地制宜,通过试验、科研和劳动者有机结合,从而对农业的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加工及贮运、农田机械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指导和经济后盾,而且它的推广体系受到国家经济组织的扶持,它在我国现有新农村改造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它的实施和推广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农民收入,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分析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的构建原则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在满足了自给自足的条件下,逐渐向经济合作性发展,特别是新农村改造后,广大土地和房屋构建由传统的分散型变成了集约、高容积型,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家禽类的饲养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机械化,这就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要求,改变过去科研项目与技术指导的脱节问题,将先进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出现问题及时咨询,进一步将技术推广服务落实到实处。其次先进农业技术的使用和信息传播推广深入人心,使得农业经济逐渐与市场接轨,适应了新型生产组织的发展需要,出现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硕果累累的繁荣景象。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初期阶段,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还不成熟,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环境不同,使得农业技术的研发、示范具有局域性和针对性,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先进的科学生产力为发展依托,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加强对农户的科技培训,有效的实现技术的科学化和管理的自动化,农业技术得到及时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科技推广制度,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技术革新和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导航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农业技术推广要以人为本,以先进的市场经济为导航,实现农业技术的全面提高和农业经济的大幅度提升。现阶段,我国实行的农业技术服务是由政府直接推广模式构成,它具有以偏概全和实施不彻底性,使得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两极分化;其次,纵观市场发展规律,传统的农业技术体系正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这就奠定了农业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价值;再次,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中农业推广的无偿服务逐渐向有偿服务转变,实现了人人平等,勤劳致富的局面。综上所述,在这三者的推动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导航,遵循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们的安居乐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三、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在分析了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原则,了解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和服务对象后,我们逐渐找到了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运行关系(如图1),从而明确了农业市场方向和创新供给内容。所以,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首先要以人为本,以生产经营者的需要为基础,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农业生产组织的体系模式;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把技术推广落实到实处,杜绝咨询服务和先进技术的脱节;再次将政府的直接推广向国家宏观调控倾斜,以市场经济为导航,努力促进农业经济的市场化、专业化;最后加强农民知识化,从而促进生产高效化,带动经济的社会化,使得农机技术推广更积极、主动的适应时展需要,进一步带动农村企业经济的增长。

四、结束语

分析传统农业发展方向,是为了更好的组织农业生产模式;阐述现行农业技术及构建原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团体;研究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是为了创新体系模式,从而找到一条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全面构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同时,我们要注重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与生态化建设相结合的创新运作机制,它将更好的引导我们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全面经济的增长,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

参考文献

[1]于水,安开根.试析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1).

第3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运行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19-01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逐渐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很多地方已经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服务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面我们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现有的基础实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投资力度,但是总体的投资规模不能满足现实中农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对于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小,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少,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据相关资料调查研究,农户现有技术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和种田高手,而农业技术推广站却处于闲置状态。按照常规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其他推广来源更加具备科学可靠性,但是目前却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内容、方式以及频率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实际需要;

第三,在推广内容方面,与农户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偏差。经过调查资料显示,良种、防病防疫和高效化肥是农户所需技术中的首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技术的推广运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民生问题;

第四,农业技术推广站点在数量上和服务频率方面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需要。在我国人口稀少的地区,由于农户住的比较分散,受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站点的数量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现有农户的种田需要。另外,除了推广站点之外,服务频率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农民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的困难,而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不能解决这些难题的,因此,配备齐全的人员、连续性的频繁指导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第五,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一般来说,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方式主要由现场示范、专业咨询、技术资料和技术承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户对于农业技术推广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户更加青睐于现场示范和技术承包这两种推广方式,提高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效率和应用水平。另外,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技术人员本身的科技素质和服务态度要更加注意改善。

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对于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其经费保障政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公益性和服务性事业,因此政府应该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上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遵循我国相关的农业发展政策,建议各地方应尽早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的建设范围,提高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为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奠定基础。国家和各地方还应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预算制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只有政府建立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服务体系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政府通过对一些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一些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和合并,组成专业团队,到乡村中去帮助农户切实解决遇到的难题。同时,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针对一些跨区域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生产结构的特点,对于农业种植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和农业技术推广。政府还可以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点设立专家咨询室,每天安排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接受农户咨询,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建立村级服务站,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工作。在现有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村级服务站的依托是区域中心,开展直接面对农民的农资连锁经营,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良种和有机化肥,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政策咨询,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促进粮食产量的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站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一些农业技术推广最先进的推广员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实现农业技术真正的为民所用,彻底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技术应用难的问题;

第四,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实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系的多元化。随着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不断运行,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纠纷,这要求国家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可以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把公益机构作为国家行使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机构,从根本上减少人为因素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干扰。政府通过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通过构建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及体系,进一步增强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实现通过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宫同瑶;王蔚;;关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