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财务报表的利润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会计报表;利润操纵
一、财务会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
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是进行财务分析的主要信息来源。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会计报表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改善经营管理,为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也为投资者和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了有用信息。
二、利润操纵重大事件及现状
继银广厦事件后,科龙事件引起了公众较为广泛的关注。从科龙的财务报表可见,2000年亏损8.3亿,2001亏损14.76亿,而2002年净利润1亿。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科龙扭亏为盈是因为其在2002年大幅度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和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
利润操纵,粉饰报表的行为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近年来,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漏洞,利润操纵等会计报表舞弊行为日益呈夸张化趋势,而且操作方式复杂,谋划周密,金额较大,甚至隐蔽化,以致审计风险增大,会计报表传递的信息失真,结果可能误导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三、利润操纵的动机
企业冒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风险,出于各种目的,借助会计上的技术处理,进行利润操纵,人为地对利润进行虚增虚减。可能有以下几种目的:
(一)争取IPO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才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业绩不良的企业,为了争取上市的机会,不得不粉饰报表,使报表传递经营优良的信息,骗取上市资格。
(二)追求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用
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商贸往来中的信用,企业有虚增利润的现象。
(三)避免退市
《证券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如果连续3年亏损,其股票将被停牌。如果退市,企业将失去在二级市场公开筹资的资格,其股票也将不能流通,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此企业会在报表中“改善”经营业绩的体现,最为典型的例子有*ST星美,两年亏损,紧接着调整出下一年微利,逃避退市。
(四)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
经营者的业绩考核往往和企业业绩挂钩,在有些激励机制中,经营者往往持有公司的认股权证,出于追求行权时收益的考虑,经营者会在行权期前拉伸公司利润,使股价上涨。
(五)偷逃税款
利润操纵能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四、利润操纵的方法和途径
(一)操纵收入
1、虚增收入。比如通过应收账款调节,年末时虚增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来年再借销货退回冲回,再如集团内部交易并由子公司向第三方销售,集团再从第三方购回,避免了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未实现损益的抵销。
2、提前或延期确认收入。比如房地产企业通过完工百分比法不恰当应用实现提前确认收入,而有些企业则为隐藏收入,推迟开具发票,将收入归入预收账款科目。
(二)操纵费用
1、虚增利润。会计制度规定,为构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予以资本化,之后的借款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在不结转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的同时,将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减少了当期财务费用,虚增了利润。
2、待摊费用任意摊销。待摊费用是一项已经发生的费用,应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的原则,在规定期限内,计入当期损益。有些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减少摊销,甚至不摊,有些变相计入其他成本费用科目,一次性进入当期损益。
(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
1、改变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基础。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当选择了其中一种方法后不得随意变更。当被投资企业盈利时,企业找寻理由将成本法核算变更为权益法核算,增加当期利润。
2、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年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很多,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不同的方法通过计提数影响利润。比如,加速折旧法前期计提较多折旧额,抵减了较多利润,后期计提较少的折旧额,使后期利润增长较快。
3、存货的计价方法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影响销售成本,进而影响营业利润。企业可能选择不恰当的存货发出核算方法,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利润。
4、资产减值准备的调整。会计制度规定,存货、应收账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损失可以转回。减值损失的提前与推迟给利润操纵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比如,企业可以在盈利年份计提较多的减值准备,以备在预期亏损年度转回减值损失,扭亏为盈。
(四)关联方交易
当下,关联方交易越来越频繁。其类型主要有购买或销售商品和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等。比如,为降低税负,将利润从盈利一方转移到亏损一方,将利润从高税负一方转移到低税负或是免税一方。比如,关联方之间融资租赁和售后租回等业务在工程机械行业的灵活应用。
五、识别和防范利润操纵的建议
对于报表使用者,应该持谨慎的态度看待财务会计报表,尤其是在借以做出经济决策时,更应该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以识别和防范利润风险。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应用趋势分析法研究会计信息
连续观察若干年的财务数据,关注异常变动。财务报表数据的变化通常在合理的范围,并能通过该年度的业务等解释该变化。如果变动异常,且无法合理解释,则可能是由于人为原因进行了操纵。
(二)结构分析
通过结构关系,揭示报表中各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财务报表的总体构成。例如,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就是在现金流量表有关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现金流入、现金流出的构成,及现金净流量的形成方式。
(三)财务比率分析
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有许多是存在着内在勾稽关系的,同时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数量对应与约束要求。比率分析就是依据报表中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率分析应用广泛,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获现能力进行评估。
(四)计算调整后的每股净收益
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不良资产)/年度末普通股总数。不良资产为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调整后的每股净收益剔除了不良资产因素,使计算所得的数据更贴近实际情况。
(五)关联交易分析
关注财务报告关联交易的相关披露,了解关联方交易的业务,剔除与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利润,得到企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对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评估,以进行相关决策。
(六)注意审计报告
关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若出具的不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更应该关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和意见段,因为在其中集中反映了重大重要的错报风险,能给予报表使用者提示。
参考文献:
三、利润变化分析营业利润2012 至2016 年度分别增长12669、18380、17930、42269千万元。分别增长了116.9%、78.2%、42.8%、70.67%。随着特许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经营管理没有跟上扩张的速度,使得营业利润的增速有下降。甲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下降,营业成本增长率上升,应该导致利润增长率下降,可是从报表中看出营业利润增长率不降反增,可见企业经营状况跟报表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存在不符之处。上季度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下降5066、37578千万元。2012-2016年度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从23702降至18636降幅达到21.37%。而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由25007下降至11840千万元,营业利润降幅达到52.65%。在2015年至2016年我们可以发现,甲公司的营业利润下降的比率在扩大,也反映出公司这一段时间经营状况开始下滑。甲公司在第一季度是宣布停运某部,并且一次性记入了3500万至4000万元的费用,此外由于新开的公司经营不善,计划关闭3家也导致700 万至800万元的费用入账。大量的费用入账导致2016年上季度甲公司的净利润为负24438千万元。四、资本结构及企业管理1.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甲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例从2012年到2015年分别为45.5%、72.3%、73.5%、66.6%,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甲公司在融资决策中既有债券融资又有股权融资,但2012年刚上市股权比例比较适中,随后股东权益比例增大说明企业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不断增大,企业的经营效益在不断增强,同时,也说明了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
2.资产负债比率
甲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例从2012年到2015年分别为54.5%、27.7%、26.5%、33.4%,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公司的偿债能力还可以满足债权人的要求,债务资本较少的前提下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融资。另一方面,企业夸大资产导致资产负债率较低,甲公司将特许经营权的收购成本记为无形资产并且不给予摊销,不符合谨慎性要求,夸大了企业资产导致负债份额相对较小。
3.资本回报率2015年1月公司花费4千万元股权收购MM公司,在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商誉应该根据会计准则给予摊销,但是公司没有相应的处理,虚增了利润。并且在收购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公司也视而不见,公司最高执行官收购后离职,公司没有及时查明原因,以及其中的问题所在,并且做出了不可思议的举动,付给执行官500 万元,并且记在无形资产当中,这样的做法明显违背企业规范,却没有机会发现指出,可见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甲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由两年前在收购之前的18%降低到了10%。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 母公司 利润分配
一、正确理解“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涵义
许多上市公司在上市股改等阶段曾承诺公司未来几年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几。这里的“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是合并口径还是母公司口径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在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后,因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重大变革,使得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与母公司利润差距加大,其分配结果会有较大差别。不同的分配基础, 公司利润分配结果会大不一样, 对投资者中大股东及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各利益关系方的利益影响也就不同。笔者认为,“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应该指母公司的可供分配利润。
二、理论基础
《公司法》第三条明确规定: “公司是企业法人”, 即“公司”是一个法律主体。进行利润分配的主体是法律主体,母公司报表的主体是法律主体。与母公司财务报表相比, 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对象通常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 是经济意义上的主体,而不是法律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司法定利润分配基础应该是母公司财务报表上的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
《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 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 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相协调, 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为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并入体现为实质上的权益法, 在母公司的日常核算及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对该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可以使信息反映更加全面、充分;二是可以避免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 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三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相协调。
当公司本身有子公司从而形成企业集团时,母公司法定利润分配基础应该是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但从经济实质角度而言, 因为子公司实质上处于母公司的控制之下, 仅以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为基础并没有充分反映母公司的实际分配能力。为充分反映母公司的实际分配能力, 在不超过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前提下, 母公司向其股东分配股利时还应该考虑合并财务报表当年的税后利润。
企业集团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 但由于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 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因此,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母公司应当编制母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 同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综合上述,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要求母公司同时提供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由于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 而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是实质上的权益法, 以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对集团内部交易的抵销处理等, 合并财务报表和母公司财务报表上的两个税后利润数字一般是不同的。在对母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进行分配时, 在不超过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总额的前提下, 应该考虑合并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三、实务操作
利润分配在实务操作中区别以下两种情况:当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大于合并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则应该适当少分配一点;当母公司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小于合并财务报表上当年的税后利润, 则可以适当多分配一些。这样的做法既遵循了法律的规定, 又充分反映了母公司的实际分配能力, 能够兼顾各方的利益要求。
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日常核算及母公司财务报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为了避免在子公司实际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之前, 母公司垫付资金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等情况。但同样需要政策规范予以避免的是, 实践中也有子公司有利润却没有合理理由将其长期留存在子公司而不分配或分配很少, 这样做往往是体现了母公司, 准确地说是母公司大股东的利益要求, 但对母公司的少数股东的权益影响很大, 特别是对控股型母公司而言问题更为严重。母公司的少数股东长期不能分享子公司经营成功的好处, 长此以往, 将严重挫伤母公司少数股东投资的积极性。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良好形象,公司应权衡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统筹兼顾的进行利润分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合并财务报表财务信息财务管理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
合并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它可以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弥补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不足。一般说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母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合并财务报表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对外提供反映由母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2.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企业集团利用内部控股关系,通过内部转移价格等手段人为粉饰财务报表情况的发生。
二、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的区别
1.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母公司和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会计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个别财务报表反映的则是单个企业法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的对象是企业法人。对于由母公司和若干个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来说,母公司和子公司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分别反映母公司本身或子公司本身各自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合并财务报表则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综合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合并财务报表是由企业集团对其他有控制权的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编制。也就是说,并不是企业集团中所有企业都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更不是社会上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与此不同,个别财务报表是由独立的法人企业编制,所有企业都需要编制个别财务报表。
3.合并财务报表以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编制。企业编制个别企业财务报表,从设置账簿、审核凭证、编制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到编制财务报表,都有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而合并财务报表不同,它是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抵销有关会计事项,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它并不需要在现行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之外,单独设置一套账簿体系。
4.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有其独特的方法。个别财务报表的编制有其自身固有的一套编制方法和程序。合并财务报表是在对纳入合并范围的个别财务报表的数据进行加工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将企业集团内部的经济业务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予以抵销,然后合并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数额编制。因此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编制抵销分录、运用合并工作底稿等。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依据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要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所谓合并理论,实际上是指认识合并财务报表的观点或看问题的角度,即如何看待由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所组成的企业集团合并主体及其内部联系4。合并理论主要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与所有权理论。
1.母公司理论。母公司理论是一种站在母公司股东的角度,来看待母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控股合并关系的合并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母公司股东的利益,它不将子公司当作独立的法人看待,而是将其视为母公司的附属机构。依据这一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要反映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本身的利益,以及他们在母公司所属子公司的净资产中的利益。当母公司并不拥有子公司100%的股权时,要将子公司的并数股东视为集团外的利益群体,将这部母公司理论编有的权益(并数股权)视为整个集团的负债。依据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实际上是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基础上扩大其编制范围:合并资产负债表实际上是在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用所有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来代替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上的“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合并主体的所有者权益只反映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而不包括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与此相类似,合并利润表实际上是在母公司个别利润表的基础上,用子公司的各收入、费用项目代替母公司个别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一一对子公司投资收益”项目:合并净利润中不包括子公司并数股东所持有的子公司净利润的份额,而将其视为企业集团的一项费用。
2.实体理论。实体理论是一种站在由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统一实体的角度,来看待母子公司间的控股合并关系的合并理论。它强调单一管理机构对一个经济实体的控制。依据这一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在于,提供由不同法律实体组成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统一合并主体进行经营的信息。因此,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也就是合并主体的资产、负债、收入与费用。依据实体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果母公司未能持有子公司100%的股权,则要将子公司净资产(资产减负债后的净额)区分为控股权益与并数股权。尽管并数股权只与他们持有股份的子公司有关,但在依据实体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并数股权与控股权益一样,也属于合并主体的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合并利润表上的合并净利润中,包括子公司并数股东所持有的子公司净利润的份额。
3.所有权理论。所有权理论也称业理论,它是一种属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权的合并理论。依据这一理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子公司的资产与负债,只按母公司所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资产负债表:对子公司的收入、费用与利润,也只按母公司持有股权的份额计入合并利润表。应当指出,母公司在实际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往往不是单纯运用上述合并理论中的某一种,而是结合运用不同的合并理论。
参考文献:
[1]杨绮: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J].工业会计,2003/1
[2]陈信元董华: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的选择: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2
[3]黄世忠孟平:合并财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2005/5
[4]林斌:《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问题探讨》.2001年第09期总第273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审计策略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的主要企业报告。企业相关方,如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都是以财务报表为主要的分析标的,对企业相关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以做出有利于相关方的决策选择。现实中,企业为达到某种目的,一般会选择财务报表粉饰,掩盖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以使企业相关方作出有利于企业的决策选择。这种行为很有可能损害企业相关方的利益。因此,需要采取基于财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以识别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分析出财务报表粉饰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实际影响,进而作出正确决策。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1.掩盖企业经营实际利润
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动机之一是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利润,即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的利润做小。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对宏观形势分析中,预判行业未来发展空间相较于之前年度逐步缩小,为了维持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同时获得银行等债权人资金,以帮助企业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稳定持续发展,而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利润做小,留至以后年度逐年摊入。二是企业集团的分子公司在年中已达到年度经营考核指标,为保持分子公司管理者的绩效持续性,分子公司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将多出的利润转移至下一年度,以使分子公司的经营者取得较为长远的绩效奖励。
2.掩盖企业经营实际亏损
财务报表粉饰的另一个动机是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亏损,即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的利润做大。其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较为严重的困难,如需要投入较大资金进行生产线更新换代,企业选择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做大企业利润,以顺利获得资金,保证企业顺利转型。二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管理者下达的经营考核指标较高,企业管理者为完成绩效目标,选择通过财务报表粉饰将企业利润做大,以取得相应绩效奖励。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影响
1.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财务报表粉饰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将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一是使企业经营者过度依赖财务报表粉饰,认为会计就是做假账,做假账可以达到其想要的任何结果,而荒废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二是使企业经营者不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被粉饰后的财务报表所蒙蔽,进而可能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如本应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却选择设备重新购置,进而导致企业资金大量投出,影响企业现金流,造成企业持续经营风险。
2.对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不良影响
企业面临着多样的外部相关方,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使外部相关方做出错误决策。一是财务报表粉饰可能使投资者和债权人高估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实际投入资金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甚至出现资金本金的大面积回收困难。二是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造成供应商过分相信企业实力,从而延长收账期,造成供应商资金链断裂,加大了供应商经营风险。三是财务报表粉饰很可能造成企业偷税、漏税,从而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损失,给稽查监管带来困难。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主要审计策略
1.注重企业行业分析与发展预判
对于财务报表粉饰的审计策略之一是对企业所处行业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发展进行预判,从而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其可能存在的财务报表粉饰动机。一是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掌握企业所处行业的国家导向;二是关注行业内主要标杆企业的发展情况,如公开的财务报告、税务信息等,掌握企业可能达到的最佳状况;三是关注上下游企业的情况,掌握企业可能存在的行业风险。审计要通过上述信息,掌握企业的行业和自身情况,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粉饰可能性做出判断。
2.注重企业经营指标连续性比较与特殊因素剔除
对于财务报表粉饰而言,审计策略关键在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连续审计比较,并剔除特殊因素,揭示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一是至少将企业近3年的财务报表进行纵向分析,找到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如收入、成本、利润、总资产、总负债等的变化情况与趋势,分析异常指标变动。二是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关联交易、营业外收入等特殊事项涉及的交易数据进行专门识别记录,并将其剔除,分析企业的实际利润水平。
关键词:企业 财务报表 内在逻辑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三张报表构成企业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三张报表既有各自的重点,又有着内在逻辑。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掌握与分析,将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准确分析企业情况,进而作出正确决策。
一、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必要性
(一)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必然选择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财务报表作为会计的主要产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看,最初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再到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分别反映为利润表的利润总额、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的体现,从目标的演进不难看出,不同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经营目标实现情况。由于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使得财务报表既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数据反映,又是企业衡量管理水平的关键依据。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财务管理是重要抓手,理解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企业管理者综合掌握企业的投资、筹资、资产、销售、采购等经济活动情况,帮助企业管理者准确分析企业短板及主要原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促进企业管理的持续加强,提升经营绩效。
(二)外部相关方准确分析企业的必然选择
企业作为法人,在经济社会中,面对着上游供应商、下游消费者、投资者、债权人、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等等外部相关方。企业财务报表是外部相关方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通过财务报表准确分析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是外部相关方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可以帮助企业外部相关方高效分析企业相关方面的实际情况。如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通过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在逻辑,分析企业对债权人利息的保障情况,进而准确评估企业偿债风险。又如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内在逻辑,分析企业营运资金情况,进而掌握企业主营业务在市场的竞争地位,以作出正确决策。因此,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是企业外部相关方准确分析企业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分析主要问题
(一)偏重于分析单一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既反映在单一报表内部不同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反映在不同报表间的相互作用。由于企业财务报表各有侧重,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企业中,往往存在将企业财务报表割裂看待,仅关注于其中某一张报表,而忽略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得对于企业情况的了解,仅停留在局部,而难以见全貌。
(二)偏重于分析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财务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的基本情况。在财务管理中,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四大能力情况,对企业情况有基本了解。企业中,往往存在单纯依靠财务指标判断企业某方面情况,甚至将财务指标的计算分析当作对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掌握,从而忽略了财务报表真实的内在联系。这样可能造成企业难以均衡对待财务指标,仅依据主观偏重于某方面企业能力的判断,从而造成决策失误,造成损失。
三、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建立与循环
(一)建立内在逻辑分析起点
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内在逻辑的分析起点,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成立之初即存在的,应为起点;有的认为利润表的未分配利润是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的数据来源,应为起点。笔者认为,企业的本源目标是以原始的资金投入,换来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这个角度看,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起点应为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也即,投资者创办企业之初,以自有资金为基础,通过市场调研等信息收集分析等,做出决策,进而成立企业,融入债务资金,实施企业经营,以达到获得更多资金的目标。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哪个表更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相信无论是学术界、实务界,还是股东、债权人、利益相关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因为从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角度出发,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但上述主体达成的共识是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为相较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虽然不能呈现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活动组成部分等信息,也不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和成长性,但是现金流量表具有的最直接作用是印证企业的经营业绩是否具有现金流基础,是否是真实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而不是由会计的调整和做账的方法导致的,特别是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粉饰”而言,信息需求者能够从现金流量表中找到端倪,并分析其经营业绩的实质性和可持续性。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学者对此的研究甚多,黄世忠(2006)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近年我国上市公司报表“粉饰”的新动向进行探讨,并从完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关注隐性关联交易、规范资产置换会计处理、改进利润表列报等方面提出抑制报表“粉饰”的政策性建议。李玉周(2003)全面的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原因、常用方法并提出解决方法。而本文是在上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方法进行不完全举例,并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希望运用现金流量表中的指标能够佐证或者检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这和目前的研究结果存在两点不同:第一,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技术性研究中,更多是涉及其方法和手段,比如其涉及的会计科目等,但是其通过现金流量表的佐证涉及较少,当然其涉及的完善方法和减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举措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但是本文不涉及这一事项。第二,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涉及现金流量内容的研究中,其找到了仅仅关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局限,以及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提出要关注现金流量指标,并且也提出了一些现金流分析指标,但是更多是框架性的建设,并未根据不同“粉饰”方法有针对性的分析现金流量指标,找出其“粉饰”财务报表的证据,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贡献。
当然本文的目的不是重复“现金为王”的观点,现金是流动性最强、风险最小收益也最小的资产,所以不能片面地夸大现金流的作用,本文主要也不是为了分析现金流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毕竟现金流指标对于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作用是有限的,甚至在运用其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证据时也有失效的时候,但本文的最主要目的是找到其背后现金流能够起到的最大作用,并结合其他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尽可能地佐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现金流证据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有别,它不是指上市公司利用虚开增值税发票、虚构销售收入或者舞弊增加上市公司利润的行为,而是在会计准则范围内有意识地调节上市公司利润的行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给投资者造成困扰的原因在于利润是企业盈利最直接的指标,投资者关注的市盈率指标以及每股收益均是来自于企业的利润指标,但投资者缺少关注利润组成部分是否具有“水分”、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是否未经人为调节、是否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盈利的关键指标。所以在下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中严格区别造假行为和记账的会计性选择问题,并与现金流指标相结合,非穷举地解释现金流指标如何佐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
第一,利用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无论是股份转让、资产置换或者是对外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一直都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重要手段,以股份转让为例,其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负本身就说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以出售其组成部分提高经营利润,这种模式只可能在公司淘汰与其主营业务不相关的组成部分才是可取的,而无论是成本法或者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都可以从其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中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以及其投资收益中发现其出售股权的价值和出售的目的。而对于资产置换而言其涉及的信息披露是极其重要的,从财务报表附注中本期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从这几个方面综合的经营业绩和对上市公司利润表以及现金流量表的影响就可以发现资产重组“粉饰”财务报表的证据。
第二,利用特殊项目“粉饰”财务报表:无论是利用关联方交易“粉饰”财务报表,还是特别调节营业外收入,利用特殊项目“粉饰”财务报表也能从现金流指标中找到端倪,以关联方购销为例,关联方的购销均计入其销售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从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信息可以得知关联方交易的规模,剔除了这部分的经营利润和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就可以比较出其经营利润是否具有现金流基础,而对于营业外收入,其现金流量表中会有相对应的科目呈现异常变动,比如其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增加,则相对应现金流量表中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则会增加,二者的相互印证也是特殊项目“粉饰”与否的证据。
第三,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存货,特别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均需要计提简直准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应收账款减值准备为例,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由于资产减值准备不会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所以以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不同来调节利润的方法是不具备现金流基础的,所以信息使用者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应对相关的“粉饰”方法:1.分析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分析剔除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而增加的经营利润之外的利润水平,以验证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变化导致利润增加的比例。2.分析经营收入与经营现金流收入的比例、经营成本与经营现金流支出的比例,以其对应的比率关系、结合以往年度计提标准分析应收账款的余额和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隐蔽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部分“粉饰”行为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以及和利润表的结合信息得到佐证,其他部分“粉饰”行为却不能从现金流量表中得到明确的答案,但是其中的一部分行为可以根据其经营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中的分项指标得到侧面的反映:
第一,利用不恰当的会计核算“粉饰”财务报表,无论是从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折旧,还是到存货计价方法,都是利用《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有意识地根据财务目标调整企业利润。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例,上市公司为了推迟计提折旧或者为了令更多的费用资本化,会推迟完工期以更少的费用化,或者计入在建工程以减少折旧,这个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是可以发现审计证据的,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财务报表不能发现明显的证据,只能通过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变动情况以佐证其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特别是结合以前年度财务报表,分析其建设期和建设完工程度,以印证其是否具有推迟计提折旧或者推迟费用化的意图,而现金流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可以侧面反映其支出的现金流,但对于企业推迟入账以及资本化、费用化问题,现金流量表确实不具有直接的佐证作用。
第二,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粉饰”财务报表:改变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年限、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还包括上述已经提到的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这些都是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粉饰”财务报表的方法。以固定资产折旧为例,上市公司为了增加企业经营利润,可以加速折旧法改变为直线折旧法或者提高折旧年限,以增加经营利润,但是企业的当期现金流并未发生改变(剔除所得税因素,下同),这种因为会计政策的变更而引起的利润变化均应当从企业真实的利润水平中剔除。由于这些会计政策的变更不影响其现金流变化,所以这种模式中的现金流指标不具有检验的作用。
第三,其他业务利润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在利润表项目中,主营业务涉及的信息和披露都比其他业务的记录要严格,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也是在列报了能够明确划分的现金流项目后汇总的其他活动数额,所以从其他业务利润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中也可以发现一些“粉饰”的端倪,并找到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偏离主营业务的证据,以其他业务利润为例,部分上市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在其主营业务范围外又经营了其他业务,则需要从“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项目中侧面反映其他业务利润的真实性,财务报表附注中会披露具体收到与支出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信息使用者要学会区分这些明细科目中的较大金额以及其中与利润的匹配关系,特别是一些不可持续的科目(如补贴收入等),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上市公司通过其他业务利润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证据。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等直接与企业现金流有关的财务报表“粉饰”方法,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可以集合现金流指标和财务报表附注找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证据;对于改变会计政策、不正当的会计核算等不直接与企业现金流相关的财务报表“粉饰”方法,现金流指标只能作为侧面反映的证据,更重要的是结合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以及附注分析其利润的增加是否具有合理性,剔除异常变动的利润后再对其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不失为更好的方法;对于像其他业务利润和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指标,以及资产减值准备指标,现金流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时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附注的综合使用便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综合上述信息,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本文的意义不是在于分析现金流在财务报表”粉饰”佐证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而是为了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盈利必须具有现金流基础,现金流也并不像部分学者说的那样能够检验所有的财务报表“粉饰”方法。只有认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中现金流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现金流在检验某些“粉饰”方法中失效,信息需求者才能更好地应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并得出有真实现金流背景、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业绩信息。(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叶丰滢:《上市公司报表“粉饰”新动向:手段、案例与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上)》2006年第1期
[2]赵瑞、黎玉柱:《论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其甄别》《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03期
随着全球化贸易体系的形成、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而企业自身产业结构的健全、资本体系的完善与内部管理的良好,能够保障企业顺利完成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与完整,无疑会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员工管理与资本经营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流程、分析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探讨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营决策;影响
现代企业的产品经营竞争,属于自由贸易产品经营竞争模式。自由贸易的产品经营以产品品质、价格、服务、售后等作为产品竞争的主要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内部要有着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不定时检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产品销售情况与资金流动情况,以此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财务报表能够对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销售状况、资金流动情况、人员与生产管理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而对这些记录结合天时、地利、人和进行精准分析形成企业财务分析第一手资料也就是企业财务分析报表,是能够指导企业在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经营决策环节。
一、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
1.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含义财务报表主要包含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内容,能够提供各种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财务报表不仅包含企业的经营利润、产品销售、资金流动等方面信息,而且包含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本结构、资本变动状况。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整理各种财务信息,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指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之处,来指导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高管在参考财务会计报表后,针对财务会计报表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发展。会计部门主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动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计算,财务报表分析能够保障企业资金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财务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准确分析;还运用单位变量确定法,对企业的单一变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企业的经营决策首先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企业经营方案,根据企业经营方案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标与经济利润。企业的经营决策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企业生产经营方案、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企业生产经营方案能够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督,保障企业生产、企业资金的安全与透明。
2.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经营决策的关系会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各项财务经营状况进行记录和计算,并将其记录形成简洁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需要运用文字、数据、公式、图表的形式进行表示,以达到简洁易懂的效果。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要能够被企业管理者理解,企业管理者在浏览财务报表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改革与调整。财务报表需要能够明确反映企业的资金总量、流动资金数额、生产产品数量、产品销量等一系列信息,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相应指导。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流程
1.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对企业的经营利润、商业经营能力、管理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企业的经营利润指的是企业在短时间内各项经营所获得的总利润,企业经营利润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获得利润。企业财务报表的经营利润分析,能够发现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通过对企业的营利状况、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企业的经营能力指的是在市场环境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内部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来完成企业经济利润的增长。企业的经营能力与管理状况密不可分: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管理的加强,企业生产资源、生产技术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资金、生产产品的快速流转。资金与产品的快速交易转换,能够带来更多的闲置资金,也能够加快企业资本的重新利用与利润的不断产出。企业的财务分析需要对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状况、资金流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单一指标的企业财务分析,不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准确判断,也就不能达到指导企业经营的目的。
2.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确定分析标准与目标。企业会计部门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的不同用途,运用不同的分析标准与分析方法,进行企业各种经营因素的分析。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企业要将企业的生产因素分析结果,与国家制定的生产因素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各种生产因素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问题治理。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存在企业债务沉重、资金短缺、虚假投资、管理不到位等方面问题。(2)策划分析方案。企业财务数据能够表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但财务数据不能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而企业高层需要在浏览各项财务数据后,制定出详细的企业问题解决方案、企业生产指标方案、企业发展规划方案与企业资金流动方案。只有之当初准确合理的企业发展方案,才能推动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渐增长。(3)整理核实信息。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分析后,需要对各种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与确定。只有保障企业经营信息的真实性,才能够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发展工作。(4)得出结论。在完成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数据核实后,需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整体评价,包括: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之处、企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发展项目等。
三、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与局限性
1.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企业在对各种生产因素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后,能够得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也能够发现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其次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统计,得出企业的产品经营范围、资金损失状况。企业管理者在获得相应的资金流动信息后,能够根据资金的流动方向,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适当调整。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提供众多的企业管理信息,在减少企业管理与成本支出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财务报表分析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利润进行分析,企业的经营利润包括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成本节约利润、企业管理利润等。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生产成本、损耗成本进行统计,通过企业生产总成本、经营利润的对比,可以得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问题进行梳理,针对主要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最后财务报表分析还能够对企业的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得出企业的资金流向。企业的不合理的投资活动,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流向产生严重影响。企业失败的投资活动会产生众多的企业经营风险,也会损失大量的发展资金。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企业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督,避免各种风险所带来的资金损失。
2.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财务报表分析在对企业生产成本、损耗成本、经营利润、资金流动状况、资本结构、外债状况、流动资金数额等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受到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与实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产生较大差别。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1)企业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过去生产经营状况的统计与分析,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市场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数据都会发生不确定的变化。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企业财务报表会与真实生产经营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2)其次企业财务分析所运用的比率分析法,是对企业各种生产因素进行财务分析。企业选取不同的财务经营时间段,会具有不同的经营数据。而对不同的经营数据进行比率分析法的分析,会得到不同的企业财务分析结果。(3)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具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与知识素养,但它们通常以企业财务数据作为财务分析的主要角度,而不会从企业经管理角度进行企业财务分析。
四、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与管理的脱节财务报表分析主要为企业提供可靠的生产经营信息,以指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指作为参考数据,而不能决定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由于企业高层故意忽视财务报表分析结果,自主操控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向,导致财务报表成为企业经营中的摆设。很多企业经营者一味追求企业的虚假宣传、面子工程,而将企业的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放置一边,最终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
2.报表分析的片面性财务报表分析还会存在分析片面性的问题,分析片面性与财务报表分析人员思想的片面性有较大关系。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会由于自身思想的片面与技术的生疏,导致财务报表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不同的财务会计具有不同的专业认知与发展方向,在进行各种财务报表分析时候,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疏漏情况。各种财务会计性格、专业方向的差别,会导致财务报表统计分析结果的差异。
3.虚假财务报表问题企业会计部门主要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对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财务分析。而企业中的虚假财务报表问题,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会计部门所进行的虚假财务报表分析,会得出错误的企业财务信息。企业利用错误的财务信息作为指导,会使企业未来的经营管理遭受严重危害。
五、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报表分析的改革思考
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要求,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对象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在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会计部门要掌握一系列的财务报表分析流程,根据相应的流程开展具体的分析工作,各个流程工作人员的职责要分配清楚。其次在财务报表分析前,需要对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需要时他们掌握专业的财务分析知识,以保证其能顺利完成财务分析工作。同时在运用现代科技印象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需要对各种数据进行准确分类,根据不同的类别分层次进行分析处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与全面。然后财务报表的分析要对各种账目进行准确统计,以保证账目的真实可靠;随后要运用定量、定性的财务分析方式,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外来债务的具体分析。特别是要对各种客观不确定因素进行数据分析,例如:市场经济状况、国家宏观调控情况等。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状况,对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不断的改革调整。除此之外综合绩效评价法、价值评估法的引入,能够使企业的各种财务生产因素的分析更加全面化、准确化;最后要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不定时公开,以保障财务信息的透明。
六、结束语
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动与投资情况,进行准确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但财务报表分析由于人为原因、市场外部环境的干扰,也会出现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误差的状况。因此只有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指导与调整,才能保障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
参考文献:
[1]齐慧生.财务报表分析对管理层决策的参考意义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6).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报表作用分析
一、企业决策人运用报表数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电力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进程,由此可以看出电力企业在我国众多企業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只有通有效的管理方法才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满足市场需求。而财务报表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对企业内所有的经济现状做了系统的分析而得出来的,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有效的分析财务报表不仅可以了解到公司的经济现状,而且还能依据财务报表所涉及的相关信息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路线,为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的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由此可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收益情况。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的经济直观、概括记录的载体,对其科学合理有效的分析对企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重要。本文就企业决策人如何运用报表数据分析做了相关的研究。
二、论述财务报表组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财务报表,每张财务报表数据都反映了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能量,所以企业管理人员及企业战略决策者要对报表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有效的分析这四种类型的财务报表能对企业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资产负债财务报表的作用以及有效分析资产负债财务报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对资产财物报表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使领导层在进行企业决策时做出正确的指示,资产负债财务报表的作用就是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方面经济情况的信息,它是反应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财务报表涵盖的范围有企业资产状况,企业负债状况以及公司权益状况。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有效的分析资产负债财务报表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准确的了解到企业在投资活动上面的收益情况,保障企业的资金能有效的支持投资活动。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有效的分析了资产负债财务报表,还可以明确企业内部负债的规模,数量,以及结构对应的关系,有效的了解到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做出正确的企业发展决策,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的结构,避免风险的出现以及提高经济收益。
(二)利润财务报表的作用以及有效分析利润财务报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的利润财务报表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各种决策做出判断,利润财务报表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给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企业一年内运营收益情况的信息,是两个资产负债之间的财务业绩,以电力企业为例,电力企业的利润财务报表,就是借助企业在一段时期的经济收益情况,向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展示出企业的价值。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有效的分析利润财务报表,通过财务报表所涉及到的企业的收入和各项费用的支出,具体的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取的收益,成本支出的费用,以及生产经营的成果,从而有效的控制成本,调整经营策略,降低成本扩大收入。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通过不同时间段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有效的了解到企业在时间段的收益状况,进而及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作用以及有效分析现金流量财务报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情况,其将电力企业在某一阶段的资金运转情况呈现出来,它的编制基础就是现金,根据电力企业内的先进具有流动性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现金流量财务报表。从财务管理方面来说,电力企业的运营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资金流动的过程,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资金不断的注入电力企业内部的同时不断的流出电力企业,跟我们人一样,人的活动离不开血液的流通,而现今就是电力企业的“血液”。由此可以看出现今流量财务报表所提供出来的数据直接反应除了企业内部的“健康状况”,它是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指标。而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有效的分析出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财务报表可以分析出用营业现金付短期债务本息对公司发展是否有利。二是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得出,电力企业对某一项目的投资是否对公司的经营策略产生影响。三是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得出,对某一项目进行投资后是否还有多余的资金。四是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通过对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通过哪种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经营风险,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的作用以及有效分析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的作用就是对现金流量财务报表、利润财务报表以及资产负债财务报表所涉及不到的地方进行补充说明。可以使其他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更加快捷的了解财务物报表所包含的信息。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可以使财务报表的数据更加的通俗易懂。由于阅读财务报表的人员不仅仅是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像企业的领导者,股东以及投资方都会阅读,所以就对财务报表的通俗易懂性要求很高。所以相关部门有效的分析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可以指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电力企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及决策者应将工作重心放到提升自身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上,进而对企业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
作者:罗婷
参考文献
[1]吴兰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探讨财经界(学术),2015(12).
一、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审计
审计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审计集团内公司间的股权关系,审查合并主体范围的正确性,审查有无将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摒弃在外,将不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含在内;还应关计年度中因股权变动,被企业不再成为子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重视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审计
在审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之前,审计人员应重视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审计,避免搞单纯的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审计人员应从个别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和所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动情况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等方面进行审查评价。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合并报表相关事项的审查。
三、合并工作底稿和抵销分录编制的审查
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对合并工作底稿和抵销分录编制的审查是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审计的重点。对内部抵销分录编制的审计包括:
(一)内部投资业务抵销处理的审查。一是审查内部股权投资与相对应的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的权益性资本投资应相互抵销。例如: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子公司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科目应与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及合并报表中新设的“少数股权”科目抵销。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所拥有的数额不一致,依具体情况,借或贷记“商誉”。审计人员应审查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拥有股份比例,以审查“少数股东权益”和商誉项目登记的数额是否正确。二是审查内部投资收益的换销处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的收益。在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就是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在非全资子公司的情况下,是净利润中减去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本期收益后的部分。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子公司的期初未分配利润已包括在母公司长期投资和母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的账面余额之中,因此也必须加以抵销。审查内部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应审查是否借记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合并利润表的“少数股东损益”项目,贷记子公司的“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等科目。三是审查子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调整抵销处理。盈余公积由单个企业按本期净利润计提。子公司当期计提盈余公积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应当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同时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额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积累,应当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必须再通过抵销分录将已经抵销的盈余公积再调整回来。
(二)内部债权债务抵销处理的审查。一是审查内部债权项目与债务项目的抵销处理。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的对应关系是否存在,是否完整,在此基础上审查抵销分录编制。二是审查本期内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抵销处理。母公司和子公司对其所有的应收账款都分别计提坏账准备,并在期个别财务报表中列示。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按本期计提的内部应收账款上的坏账准备数借记“坏账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目。三是审查前期内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抵销处理。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最终影响到本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数额。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按前期抵销的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贷记“期初未分配利润”项目。
(三)内部购销业务抵销处理的审查。一是审查本期内部购销业务的抵销处理。在企业集团内部销售的情况下,销售企业将产品或商品销售给购买企业要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购买企业内部购入的商品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时,应审查是否以该笔内销中销售企业的销售收入借记“营业收入”,贷记“营业成本”进行抵销处理。另一种是购买企业内部购入的商品未实现对外销售时,应审查是否以销售企业的销售收入借记“营业收入”,以销售企业的销售成本贷记“营业成本”,同时以该笔销售未实现的内部销售利润贷记“存货”。二是审查前期内部的购销业务的抵销处理。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前期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使本期合并利润分配表中期初未分配利润数额减少。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按前期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错记“期初未分配利润”,贷记“营业成本”。
(四)合并现金流量表应抵销经济内容的审查。审查合并现金流量表应抵销分录,应注意成员企业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项目中现金流入的一方与现金流出的一方同等金额相互抵销的情况。
四、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格式正确性的审查
合并财务报表与单个财务报表相比,增添了新的会计科目的内容。因此应审查合并财务报表上会计科目的分类、排列等编制格式的正确性。合并资产负债表设“商誉”,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母公司拥有数额间的差异。“少数股权”反映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投资者在子公司中的权益,应在“负债”类项和“所有者权益”类项间单列一类反映。合并利润表较单个利润表而言,应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类下增设“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子公司支付少数股东的股利”和“子公司依法减资支付给少数股东的现金”项目。
五、合并财务报表所列指标可信性的审查
对此可参照审查单个财务报表所使用的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能力、资金流转状况等的指标体系来进行。
六、合并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审查
[关键词] 财务报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为了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必须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而这些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因此,上述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只有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才能更好地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正确评价企业过去、全面反映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的依据。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及构成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杜献敏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和附注。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二、阅读企业财务报表的技巧
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报表使用者不了解报表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往往无从下手;只有掌握报表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抓住重点,掌握报表内容的实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财务报表的阅读应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其次,阅读整套财务报表;最后,运用具体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
1.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
如果是年度财务报表,在阅读财务报表时,必须阅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因为,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出的公正、独立、权威性的意见。仔细审阅审计报告,一方面可以了解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是否存在问题。从而使财务报表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少走弯路。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种类型。其中,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四种类型。
一般而言,审计报告的类型不同,财务报表的反映信息的可靠程度也不相同。如果阅读的财务报表是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出具的标准审计报告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的信赖度,财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比较真实、可靠。如果阅读的财务报表是经审计后出具的其他三种意见的审计报告,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应该受到高度质疑。
2.阅读整套财务报表
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之后,接着就应该细心研究整套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等其他信息资料。全面阅读整套财务报表是为了了解该企业的全貌和发展前景,为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一般而言,阅读财务报表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步骤:
(1)认真阅读附注
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附注是财务报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附注除了逐项阅读外,还应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①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了解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可以判断该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情景和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
②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某些经济业务有多种会计政策可供选择,而选择不同会计政策,可能极大地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样,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变动,而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进行重大调整。因此,了解企业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有助于评估企业在不同期间或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③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由于财务报表格式是由《企业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为了报表项目的统一和简洁,许多报表项目是由多个会计科目的金额合并、分析、抵减填列,因此,必须将报表中的数字同附注中的相关明细资料结合起来,相互参照,才能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的会计信息。
(2)核对报表内部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各种财务报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报表内部各指标之间和各财务报表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形成一种在数量上可据以相互查考、核对的平衡相等的关系即“勾稽关系”。根据报表内部和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可以了解报表项目之间、报表与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报表总体结构的认识,而且也能帮助阅读者发现报表的数字错误。
(3)了解报表所披露的信息
不同报表披露的信息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如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构成状况;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有关资产分布、资本结构、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而利润表综合反映了企业在某一时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经营成果的形成情况;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等等。只有了解每张报表披露的信息,才能结合阅读报表的目的,进一步深入分析。
(4)分析重要财务报表项目
报表使用者可以结合编表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的目的确定报表的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如确定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时,通常应考虑如下因素:该项目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在企业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够代表企业财务管理或经营管理的水平;该项目在会计核算或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容易产生问题,等等。如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项目,一般情况下是阅读资产负债表的重点项目。在阅读报表重点项目时,要结合附注中有关重点项目的明细资料进行分析。
3.运用具体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简要分析
在对财务报表基本内容阅读的基础上,还需要运用具体的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有针对性的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作出全面的判断,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1)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和趋势分析法,了解报表项目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差异、找出问题的一种方法。在阅读财务报表时将每个项目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进行对比,找出其增减变化的金额、方向和幅度,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采用比较分析法时,应注意进行对比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
趋势分析法是将若干期财务会计报表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揭示和预测企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法按所采用的基期数的不同分为定比和环比两种方法。定比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比率;环比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比率。采用定比能够明确地反映出有关项目和基期相比发生了多大的变化;采用环比能够明确地说明项目的发展变化速度。通过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比较各期的有关项目金额,分析某些指标的增减变动情况,考察有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2)计算一些基本的财务比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作出判断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来确定财务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作为会计信息绝对数的补充说明,比率分析法有其特殊意义。在阅读财务报表时,根据报表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比率分析法,可以计算出许多有用的财务比率。如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计算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所有者权益负债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总资产增长率等财务比率;利用利润表可以计算出营业利润率或营业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增长率等财务比率。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互结合还可以计算出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财务比率。这些财务比率可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以及企业的增长能力。采用比率分析法时,要注意比率指标中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要一致。另外应注意单一的比率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应将计算出来的比率与相关的比率进行对比分析,以作出正确的评价。
(3)通过特定的综合分析方法,对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作出总体评价
第一条为了规范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和编制中期财务报告应当遵循的确认与计量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第二章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
第三条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
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
当年新施行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表格式和内容作了修改的,中期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修改后的报表格式和内容编制,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也应当作相应调整。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应当在中期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第四条上年度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中期期末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上年度财务报告除了包括合并财务报表,还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中期财务报告也应当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
上年度财务报告包括了合并财务报表,但报告中期内处置了所有应当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只需提供母公司财务报表,但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仍应当包括合并财务报表,上年度可比中期没有子公司的除外。
第五条中期财务报告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供比较财务报表:
(一)本中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
(二)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
(三)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第六条财务报表项目在报告中期作了调整或者修订的,上年度比较财务报表项目有关金额应当按照本年度中期财务报表的要求重新分类,并在附注中说明重新分类的原因及其内容,无法重新分类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能重新分类的原因。
第七条中期财务报告中的附注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编制,披露自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的,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情况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对于理解本中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也应当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第八条中期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至少应当包括下列信息:
(一)中期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上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声明。
会计政策发生变更的,应当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内容、原因及其影响数;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应当说明原因。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及其影响数;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应当说明原因。
(三)前期差错的性质及其更正金额;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应当说明原因。
(四)企业经营的季节性或者周期性特征。
(五)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发生变化的情况;关联方之间发生交易的,应当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
(六)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
(七)对性质特别或者金额异常的财务报表项目的说明。
(八)证券发行、回购和偿还情况。
(九)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情况,包括在中期内实施的利润分配和已提出或者已批准但尚未实施的利润分配情况。
(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规定披露分部报告信息的,应当披露主要报告形式的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亏损)。
(十一)中期资产负债表日至中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非调整事项。
(十二)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所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的变化情况。
(十三)企业结构变化情况,包括企业合并,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共同控制或者控制关系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或者处置,终止经营等。
(十四)其他重大交易或者事项,包括重大的长期资产转让及其出售情况、重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取得情况、重大的研究和开发支出、重大的资产减值损失情况等。
企业在提供上述(五)和(十)有关关联方交易、分部收入与分部利润(亏损)信息时,应当同时提供本中期(或者本中期末)和本年度年初至本中期末的数据,以及上年度可比本中期(或者可比期末)和可比年初至本中期末的比较数据。
第九条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各中期财务报表项目时,对项目重要性程度的判断,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中期会计计量与年度财务数据相比,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估计,但是,企业应当确保所提供的中期财务报告包括了相关的重要信息。
第十条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以前中期财务报告中报告的某项估计金额在最后一个中期发生了重大变更、企业又不单独编制该中期财务报告的,应当在年度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该项估计变更的内容、原因及其影响金额。
第三章确认和计量
第十一条企业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应当采用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的会计政策。
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且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将在年度财务报表中采用的,中期财务报表应当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按照本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中期会计计量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财务报告的频率不应当影响年度结果的计量。
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以前中期财务报表项目在以后中期发生了会计估计变更的,以后中期财务报表应当反映该会计估计变更后的金额,但对以前中期财务报表项目金额不作调整。同时,该会计估计变更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八条(二)或者第十条的规定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第十三条企业取得的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计或者递延,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除外。
企业在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在中期财务报表中预提或者待摊,但会计年度末允许预提或者待摊的除外。
关键词:Exce1;合并报表;编制方法
考虑到成本效益的原则,在实务中,大多数中小企业集团仍然需要手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为了减轻编报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多年的实践 , 笔者探索出了一种巧妙运用 Excel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方法。
一、编表前的准备工作
编制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二是集团内部债权债务余额的抵销;三是集团内部销售业务的抵销。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于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下面,笔者结合实例来说明,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如何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
为简化起见,假设甲集团公司只有乙公司、丙公司两家子公司,甲集团母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对乙、丙公司的出资比例分别为 100%、60%。甲公司 2009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 -109 万元,本年度未进行股利分配。甲集团公司提取盈余公积金的比例为 10%。为了满足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需求,笔者在 Excel 中建立模板 1 和模板2,分别用于计算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净利润的份额。
1.建立 Excel 模板 1,计算 2009 年初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编者注:限于篇幅,有关数据表均已删去)。根据乙公司和丙公司报表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权益合计的金额在Excel 上分别乘以母公司的出资比例,得到 2009 年初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实收资本 220 万元、资本公积 48 万元、盈余公积 121.34 万元、未分配利润 168.06 万元、权益合计 557.4 万元)。
同时,甲公司应按权益法的规定,并依据子公司报表提供的数据,编制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89.4
——(其他权益变动) 48.4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89.4 (=121.34+168.06)
资本公积 48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情况下,有关数据已经作为编制 2008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底稿而存在,因此,在编制 2009 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该笔调整分录时,只需要引用上年度相关数据即可。
2. 继续运用 Excel 模板 1,可同样计算 2009 年末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通过比较期初、期末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权益份额各项数据,可以得出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权益份额本年变动额。以本例来看,2009 年度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权益份额中,资本公积增加了 9 万元,留存收益增加了 46.6 万元。编制调整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6.6
——(其他权益变动) 9.6
贷:投资收益 46.6
资本公积 9.6
3. 建立 Excel 模板 2,计算 2009 年度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净利润的份额。
(二)其他基础数据的搜集
1. 建立内部往来核对表。在实务中,还应按往来科目性质设置“应收应付票据核对表”、“应收应付股利核对表”及“应收应付息核对表”等多张内部往来核对表。
2. 搜集内部销售业务资料。在实务中,笔者一般采用购销双方均独立向集团提供相关数据的办法,并在核对一致的基础上,采用其作为编制合并抵销分录的基础数据。
二、编制合并抵销分录
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设计出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表格,从而使得同一类型的抵销分录只需编制一笔,不但极大地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抵销分录的准确性,而且更加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抵销处理
1.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根据子公司报表的相关数据,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实收资本 300
资本公积 65
盈余公积 165
未分配利润——年末 295
贷:长期股权投资 613
(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权益份额项目的金额)
少数股东权益 212(即丙公司所有者权益金额的 40%)
2. 内部债权与债务的抵销处理。根据本例的相关数据,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37
贷:应收账款 37
(二)利润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的抵销处理
1. 集团内销售商品的抵销处理。财务人员应根据搜集到的本期集团内部销售的基础数据,编制相关抵销分录。为了简化起见,假设本期甲集团没有发生内部销售业务。
2. 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根据相关数据,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投资收益 76.6
(即母公司应享有净利润的金额)
少数股东损益 32.4
未分配利润——年初 246.9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9
对所有者的分配 5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95
三、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在 Excel 中建立合并财务报表模板,只需将简单汇总数据、调整分录以及抵销分录分别过到合并财务报表模板,即可自动编制出合并财务报表。
1. 资产负债表。分别将简单汇总数据、调整会计分录及合并抵销分录过入表中,Excel 就会根据事先定义好的公式,自动计算出合并资产负债表各项目金额。
2.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同上,分别将简单汇总数据、调整会计分录及合并抵销分录过入表中,Excel 就会自动计算出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各项目金额。
四、小结
经过多年实践和运用,笔者认为,使用上述方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有如下优点:
1. 思路清晰。第一步搜集基础数据,包括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母公司应享有子公司本期净利润的份额、内部债权债务余额、本期内部销售业务金额等;第二步按权益法编制调整会计分录;第三步编制合并抵销分录;第四步将简单汇总数据、调整会计分录和合并抵销分录分别过入合并财务报表模板中,而后 Excel 就会自动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
2. 经济实用。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集团而言,与其选择昂贵的专业合并报表信息系统,不如立足现有条件,运用 Excel 所提供的强大运算功能,也同样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
运用上述方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还需注意:
1.因地制宜,灵活地进行公式定义。在前文的举例中,笔者仅是按正常业务进行公式定义,但实际经济业务千差万别,在具体运用上述方法时,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灵活地定义各种公式。
2. 交叉稽核,多方验证合并报表数据的正确性。一是表内稽核,如资产负债表应左右平衡,流动资产各明细金额应等于其合计金额等等;二是表间稽核,如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应等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三是明细稽核,即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数据应与相应的明细数据吻合一致,尤其是一些关键报表项目,如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损益等项目,对于合并后的余额应分别找出其构成项目及金额,确保从多种途径验证合并财务报表数据的正确性;四是变动额稽核,如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应结合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仔细分析“少数股东权益”项目本年增加、减少金额及其构成明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合并财务报表
一、前言
从目前企业经营来看,基于企业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合并,为了保证合并效果,应根据国家现行的规定执行。但是考虑到企业发展速度较快,在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跨行业、跨地区、跨业务的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较复杂,依靠现有的财务报表合并规定难以取得积极效果。因此,出于提高合并财务报表质量,解决合并财务报表问题的目的,应对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合并财务报表取得积极效果。
二、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成本法核算的难点
假如母公司A对子公司C拥有80%以上(不含80%)的股权,另一子公司B对该子公司C拥有20%(不含20%)以下的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时如何进行处理,目前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并层面母公司A按直接的股权比例对子公司C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B对子公司C采用成本法核算,同时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以抵销分录的形式补记子公司B对子公司C的权益调整,从而将母公司A与子公司B对子公司C的投资与子公司C的所有者权益抵销。但抵销完后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净资产、净利润与母公司的不一致。
(2)母公司A按直接的股权比例加上子公司B对子公司C的股权比例,对子公司C采用权益法核算,子公司B对子公司C采用成本法核算,同时,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必补记子公司B对子公司C的权益调整,就可以将母公司A与子公司B对子公司C的投资与子公司C的所有者权益抵销。按这种方法抵销完后的合并会计报表的净资产、净利润与母公司的一致。
三、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在合并中存在的困难
考虑到目前企业集团的发展现状,许多企业集团都存在跨行业的业务,要想在财务管理中将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有效合并在一起,依靠现有的规则指导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具体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的抵消存在困难
考虑到不同行业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所执行的标准不同,在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数值叠加,而是要经过仔细的核定来抵消的。
从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的实际合并过程来看,由于行业不同,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的标准成为了财务报表中合并的主要困难之一,如果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财务报表合并就无法取得预期效果,所合并的财务报表也无法保证真实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财务报表合并中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的标准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对不同行业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的标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在财务报表合并中,找出不同行业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的共同点,把握财务报表合并原则,提高财务报表合并的整体效果,消除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抵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财务报表的合并需要,使财务报表在合并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高财务报表的合并质量。
2、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不同行业的经营收入和支出的合并存在困难286
由于行业不同,在财务报表中的经营收入和支出的合并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于行业统计标准不同,以及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与核算标准不同。为此,我们应正确认识财务报表合并中存在的困难。
在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由于行业不同,经常会遇到经营收入和支出合并困难的问题。为了保证不同行业的经营收入和支出的合并能够科学准确,应对不同行业的财务核算标准有所了解,在财务报表合并之前,需要根据所属行业的经营状况和核算标准,对经营收入和成本支出进行准确的计算,保证合并之前的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应按照财务报表合并的规则,对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合并,在具体经营收入和成本支出的数据处理上,适用新会计准则,提高
3、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不同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导致合并存在困难
不同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执行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由此导致了在财务报表合并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数字合并,而是要按照成本类别进行分项核算与合并,整体合并的难度很大。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合并质量和准确性,应在合并过程中,对不同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把握成本核算原则。从不同行业的财务报表的合成情况来看,由于成本核算方法不一造成的困难,占财务报表合成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财务报表的合成过程中,应根据所属行业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并在合成之前根据新会计准则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统一,保证财务报表合并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应对不同行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同造成的财务报表合并困难有正确认识。
四、关于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难点
从目前企业发展来看,许多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都采取了设立母公司和若干下属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采取了子公司独立核算,定期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与母公司财务报表合并的办法,以此来核算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但是考虑到子公司和母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差别,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还存在一定困难,具体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母公司与子公司在财务经营管理上存在差别,简单合并难以达到准确核算的目的
在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由于在财务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了合并过程中在执行标准上存在分歧,如果进行简单合并,无法满足合并要求,起不到财务报表合并的积极效果。
目前来看,母公司与子公司经营管理上的差别对财务报表合并产生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管理上的差别,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核算方法上存在差异
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经营管理上侧重点不同,由此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采用了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整体效益核算和成本核算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给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带来了具体的影响,影响了财务报表合并的准确性。
(2)经营管理上的差别,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管理模式上存在差异
考虑到母公司与子公司存在不同的经营管理目标,二者在具体经营管理上存在着必然的差别,这种差别对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管理模式存在必然的差异,给财务报表合并带来了不利影响。
(3)经营管理上的差别,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存在差异
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行为来看,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核算方法和管理模式的差别,由此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出现较大差异,不利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所以,我们必须对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差异有正确理解。
2、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核算标准上不一致,给财务报表合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现实经营状况来看,二者在核算标准上存在明显不同,由此也给财务报表合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核算难以取得积极效果,无法实现母公司与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合并。
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实际经营核算来看,母公司与子公司核算标准上的差别给财务报表合并带来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核算标准上的差别,使财务报表在合并过程中无法保证准确性
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实际核算来看,二者在核算标准上差别,导致了财务报表在合并过程中无法保证准确性,难以达到财务报表合并的积极效果,影响了财务报表的整体效果。因此,在财务报表合并中,我们应对核算标准的差别有足够认识。
(2)核算标准上的差别,影响了财务报表合并的整体效果
对于母公司和子公司来讲,核算标准的差别,使整个财务报表的合并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但制约了财务报表合并的开展,还影响了财务报表的整体进程。因此,在财务报表合并中,应对核算标准的差别引起足够的重视。
(3)核算标准上的差别,给财务报表合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正是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核算标准上的差异,导致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在财务报表合并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制约了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使财务报表合并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为此,在财务报表合并中,必须有效解决母公司与子公司在核算标准上的差别。
五、关于股权收购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难点
投资单位收购被投资单位的股权达50%以上或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后,应
当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但存在着如何合并的问题。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在收购日由投资单位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不存在任何问题;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利润分配及现金流量情况的报表,从实质上来说,在收购日应该由转让单位合并被投资单位的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但由于转让单位转让后,不再合并被投资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因此,在报表勾稽关系上存在无法平衡的问题,在实务中也很难操作。而上述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反映的经营成果、利润分配及现金流量情况也不属于投资单位,投资单位在收购日合并也不合理,故应该由谁来合并被投资单位的利润表、利润分配表及现金流量表?现行会计制度没有规定。
六、关于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困难
合并现金流量表主表及附表抵销分录的编制,在实务操作上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在子公司较多、内部现金流量频繁的情况下,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更是困难。现行财务制度没有提供具体的抵销实例,会计师事务所对合并现金流量表是否充分抵销也缺少足够的判断依据。
七、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合并财务报表时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但是考虑到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现状以及现实特点,目前合并财务报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提高合并财务报表质量的目的,对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难点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只有对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困难有正确认识,才能起到提升财务报表合并效果,促进财务报表合并的发展,满足财务报表合并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季向东.我国合并财务报表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魏会利.中、美“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3]余熙.新会计准则下合并会计的若干问题研究.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4]李坤.合并财务报表相关问题研究.东北大学;2012年.
关键词: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142-02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各个财务报表对于能够正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都非常的重要,它们只是反映的侧重点不同。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流出的状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所有者权益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动情况。各财务报表之间相互补充,紧密联系,共同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我们所说的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是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要综合全面的分析各个财务报表,只有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一、各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各个财务报表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反映了企业的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都是对企业交易事项的反映,因此,各报表之间存在一点的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它反映的是一定时点的财务关系: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利润表是个动态报表,它反映的是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收入-费用。下面我们推导一下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期初: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
期末: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
期间:本期净利润=本期收入-本期费用
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示增量)
所有者权益=资本+留存收益=投入资本+留存收益转增资本部分+留存收益
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留存收益+留存收益转增资本部分
由此可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留存收益转增资本部分+留存收益=投入资本+净利润-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
简化得:所有者权益=投入资本+未分配利润
若当期投入资本为零并且未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所有者权益=净利润
在满足上述条件下,使用者权益的当期增量等于当期所获得的净利润,因此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表同利润表一样,也是动态报表,反映了企业一定期间的现金流量状况。当企业发生一件交易事项时,只要是涉及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般同时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当不涉及现金的交易时,一般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因此,现金流量表只是对企业的现金的流入及流出进行反映。下面我们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获得收入为例,来说明这两个报表之间的关系。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收入和增值税销项税”+应收账款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本期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款项本期增加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是资产负债表中的账户,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即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账户,也会影响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项目。
另外,企业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一般会使用调整法编制,就是根据本期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全部项目进行调整编制,因此现金流量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也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
(三)利润表项目和现金流量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报表很难用一个具体的公式来反映其报表项目的具体关系,但是可以理解的是,这两个报表都是对企业一定期间经济业务的反映,唯一的区别是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而利润表的编制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其各个项目的确认都是采用的应计制,而不是实收制。
另外,在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一般采用的是调整法,其中就有对利润表的项目进行调整求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实际上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计量,若采用权责发生制计量就是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若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量就是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再者,编制利润表中的过程中分为营业收支和营业外收支,其中影响营业收支的事项一般是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的事项,而影响营业外收支的事项一般会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因此,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看似没有关系,实质上二者关系密切。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目与其他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的是一定会计期间所有者权益各个组成项目的变动情况。资产负债表内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之差就是今年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总变动情况,只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把引起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变动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反映得更加清晰而已。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利润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未分配利润的来源,利润表中最终的净利润会转入利润分配中,最终会反映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都为零。
现金流量表和使用者权益变动表没有比较显然的联系,难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二者的关系。但是它们都是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反映,都是从两个比较狭窄的方面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因此二者有一定的交集。比如,所有者投入现金资产,会导致现金流量表中的筹资产生现金流项目的变动,也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实收资本项目的变动,因此,一般引起所有者权益项目变动的事项若会引起现金变动时,该事项就会引起现金流量表内项目的变动。所以,这两个报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各个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各个财务报表在向信息决策者提供信息时,都存在自己的不足之处,各个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有限的,一种财务报表一定不可以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一)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存量情况,它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信息使用者不能够通过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的收入状况。
(二)利润表的局限性
利润表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信息使用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般首先会看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利润指标也有其局限性。利润只是企业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只是一个综合的数字,却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比如,当企业本期销售收入很多,但是赊销收入占有很大的比重,坏账比例也很大,则实际流进本企业的利润就不会那么多,因此会相对地夸大本企业的盈利能力,使其外表看起来一个利润非常大的企业,实际上却不能按时发工人工资,没有充足的现金供企业支配,因此,若信息使用者只看到利润指标,而忽视了利润的质量,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再者,当利润的质量不好、企业持有的现金较少时,不能维持持续经营的需要,因为企业再生产必然需要一定数量的现金来购买原材料等。
(三)现金流量表的局限性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量状况,它仅仅反映的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量状况,却不反映现金以外的资产,能够提供的信息范围比较狭窄。因此,现金流量表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和其他报表结合起来分析,比如和利润表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够了解企业的利润质量及企业的现金是否充足。
(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局限性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所有者权益各个项目的变动情况,它既不能反映财务的整体状况,也不能反映企业当期的盈利状况,因此它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报表,不能作为主表。该报表为其他报表服务,提供与所有者权益变动有关的信息。
(五)各个财务报表是一个统一整体
各种财务报表在提供财务信息时,都有本身的局限性,单独一种报表完全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信息使用者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供货方、职工等,他们需要多样化的信息用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等。由于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各种财务报表应该形成互相补充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完整有效的财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只会断章取义,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三、总结
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分析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并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何一个运行正常的企业,都应该具有优质的资产,赊销比例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净利润中的现金应该保持一定比例之上,企业内的现金流量应该充足,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信息使用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综合利用各个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和市价比率综合的考虑。把四种财务报表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综合利用,整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获取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成为投资者了解公司状况、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S].2006.
[2] 玛丽・E・巴斯,李红霞.将对未来的估计包含在今天的财务报表中[J].会计研究,2007,(9).
[3] 黎云凤.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及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