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范文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中图分类号:TU528.31 文献标识码:A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对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垃圾的规模化处理,这是推动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最大动力,这不仅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现阶段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遍布各地的公路网改造翻新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但再生混凝土技术尚未在工程上广泛利用。对再生混凝土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已表明再生骨料应用于工程结构技术上是可行的,关键是推广应用。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再生混凝土完全满足世界环境组织提出的“绿色”的三大含义,符合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今后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

1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1.1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由于使用再生集料,再生混凝土的吸水率比天然骨料混凝土大,要保证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满足要求,则用水量也会有所增加;要保证再生混凝土必要的强度,则水泥用量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可能高于普通混凝土。为了分析再生混凝土的直接生产成本,本研究对成都市2004年12月建材市场材料指导价格对再生混凝土和普通碎石混凝土进行了直接材料成本比较。由结果可知,生产每立方米C25再生混凝土的直接材料成本比普通混凝土贵32.10元,高出的百分率为17.3%;每立方米C30再生混凝土的直接材料成本比普通混凝土贵29.60元,高出的百分率为15.3%。所以单从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来说,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并没有经济优势,这也是国内再生混凝土没有得到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

1.2应用再生混凝土的综合成本分析

以上就各单项费用作了经济分析,以下将以成都市一环路改造项目中的沙湾路口项目工地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再生混凝土应用的综合成本分析。

该项目是为配合以一环路高架桥的建设,对长约1.5公里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翻新改造,共需处理约10000方C30强度等级的废弃混凝土,处理方式是运至10公里以外的郊区,一部分作填方材料,另一部分作弃置处理,运输采用载重量为10t的自卸汽车,每一车次的运输费用为45元,每车按装载6立方米的混凝土计算,则每一立方米的废弃混凝土运输费用为7.50元,此外还需考虑废弃混凝土堆积弃置产生的占地费用。新混凝土路面以及缘石、水沟等构造物实际采用的是成都市某搅拌站生产的碎石商品混凝土。若采用再生混凝土,则可就地取材,将品质较好的再生粗集料用于路面混凝土,品质较差的再生粗集料和再生细集料用于强度要求较低的缘石、水沟等构造物,这样就可以免除运输和占地这部分费用。

由上结果可知,该项目中如果采用再生集料混凝土取代普通商品混凝土,即使按较低的占地费用1.0元/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综合成本可以降低61元,降低百分率达21%,仅此一项该项目就可以节省成本约60万元。

近年来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多数位于城郊,附近刚好有较大的废弃混凝土堆料场地,如果这些搅拌站集中收购、加工、利用废弃混凝土做骨料就很方便。公路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抛弃大量废弃混凝土,而且这些混凝土所含钢筋和杂质少,很适合就地加工利用作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拌制混凝土重新用到路面上。如果能在拆除重建现场就地处理、破碎、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成本可以降低,或者当建筑垃圾排放费用很高且天然资源较紧缺时,再生骨料利用的相对价值就更高。

2再生混凝土的环境效益

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利用,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困难和由其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垃圾清运费用和处理费用;另一方面再生集料替代天然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防止因过度开采造成的河川生态破坏。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当利用废弃混凝土作再生集料时,石灰石资源可节省62%,而当废弃混凝土用作制造水泥的原料时,除可节省62%的石灰石资源外,还可节约制造水泥的优质石灰石60%、粘土40%和铁粉35%的资源,同时,可减少20%的CO2排放量,所以,再生混凝土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但利用再生集料制造混凝土的能量消耗并不比使用天然集料节省,相反还要耗费一定的机械设备和人力,从纯经济指标的角度来讲,目前再生集料的生产是无利可图,要综合考虑环境的因素,则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

3结论

(1)再生集料的小规模生产本比碎石高,但综合考虑弃置占地费用和运输费等因素,某些情况下采用再生混凝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2)再生混凝土的循环利用可以解决大量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困难和由其引发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问题,同时可以节省大量的垃圾清运和处理费用。

(3)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保护天然骨料资源,节省天然骨料开采消耗的能源和费用,减少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资料

[1]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绿色建材和建材绿色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田洪臣等.建筑垃圾的综合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1).

第2篇

【关键词】耿村煤矿;自动化工作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采煤工艺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尽量选用先进的采煤工艺,从而达到矿井高产高效的目的。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提高综机设备自身的安全可靠程度和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的减少用人,是实现矿井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矿综合自动化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高效、又好又快发展。

1 地质概况

耿村煤矿综合自动化13160工作面位于东三采区(2-3)煤轨道延伸西翼。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布置,下巷标高+81.914~+101.718m ,上巷标高+115.520~+142.344m ,工作面切眼长206m ,走向长753m ,煤层倾角8°~12°煤层储量利用厚度13.5m。地质构造条件较简单,煤层整体呈一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煤层结构较复杂,局部层理紊乱煤层松软。

从以上两个表格对比可以看出,综合自动化放顶煤工作面与普通工作面相比,虽然前期在资金、设备上投入较大(大约多投入3700万元),但自动化综放工作面每月原煤产量增加7万吨,按照每吨450元的售价,价值3150万元,也就是说自动化工作面多投入的3700万元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全收回了。煤炭作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能源,供求的不平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们的经济发展,自动化采煤工作面相比普通工作面每年可以增加84万吨原煤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环节供需矛盾,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2)资源回收利用率比较:

①电液支架护帮板结构以及立柱自动补压功能,能给工作面顶板和煤壁提供了必要的支护,减轻了顶板和煤壁的破碎程度,基本上杜绝了片帮冒顶的发生,因此在后部放煤时容易将顶煤放净,并能保证煤矸分离提高煤质。根据统计化验,煤质较原来提高50—70大卡/公斤。

②13160工作面电液支架的放煤过程分为两部,先是程序控制自动放煤80%以上,然后由人工结合每架的具体情况进行放煤,见矸关门,达到甚至超过了人工放煤的效果,保证了后部顶煤的完全放落和回收。与普通综放工作面相比,综合自动化放顶煤工作面的回采率可提高2个百分点,每年多生产原煤7万吨,直接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③排头支架选用ZFC9600型液压端头架,支护高度由2.8m增加到3.5m,工作阻力有7000KN增加到9600KN,加上SAC系统的自动补压功能,使上下端头支护能力得到了加强,上下巷17架ZT2×4000型超前支护液压巷道支架的配套使用,使得上下端头的支护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就加大了端头支架的放煤量,相比普通放顶煤工作面每放一排煤可增加70吨产量,一个工作面可多出10多万吨煤,原煤回采率可达95% ,回采率提高3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井的服务年限。

(3)节能方面: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自动化采煤设备和技术的使用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节能降耗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效果显著。

①变频智能型乳化液泵站,自动启动或闭合设备及调配功率输出,达到节能省电,一班可节约用电 680度,一天节约2000度 ,按这样计算,一年可节约用电72万度,价值约45万元。

②泵站的自动配液功能,使乳化液浓度达到科学合理,即满足了电液系统的使用要求,又降低了阀组、大立柱及各种千斤顶的损坏,一个月可降低材料费5万元。

③与1140V供电相比,电缆投入减少50%,节约资金80多万元,同时电耗下降近11%。

4 社会效益分析:

(1)自动化采煤技术为打造本质安全型工作面,保障职工群众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①上下巷安全出口使用了巷道支架进行支护,解决了上下端头支护难题,杜绝了上下端头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SAC型电液系统的成组动作控制功能、支架跟随采煤机自动控制功能以及安全操作功能等,实现了无人操作或远距离操作,极大程度的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支架立柱自动补压功能和护帮板结构保证了支架对顶板和煤墙有效支护,杜绝了工作面片帮冒顶事故的发生。

②自动化设备的实时工况监控、智能故障诊断、工作面矿压监测等实用功能,让井上下都能随时掌握关键部位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杜绝了设备事故的发生,极大的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提高了设备开机率。

(2)耿村矿通过对13160工作面对自动化采煤技术的实践和探索,将促进和带动集团公司以及煤炭行业的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集团公司及我矿综采技术装备水平。

自动化工作面科技含量高主要体现在:

①集中控制:将采煤机电控系统(随采煤机成套)、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工作面三机通信控制系统、泵站控制系统及供电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接入矿井自动化系统的以太网,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集中控制、保护、闭锁、沿线通讯等功能,确保各设备协调、连续、高效、安全运行。

②信息网络化:实现数据上传,在地面调度指挥中心实现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远程监控以及各种数据实时显示等功能,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这是普通综采工作面所不具备的。

③大量新设备的投入使用:SAC电液控制系统、变频控制开关、集中控制系统、乳化液泵站自动配液、软化水装置等,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提高了井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很好的促进了安全生产。达到了“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目的,诠释了“人的生命至关无上”的意义,为集团公司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对自动化工作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高科技的采煤装备不仅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达到了本质安全,而且使企业效益大幅度增加,职工收入明显提高,因此,综合自动化采煤技术应大力推广应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综合自动化程度。

第3篇

Abstract: Coal ash is a large amount of solid wastes produced from power plants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quantities、occuping large area and dusting. How to turn the waste into treasure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has been a matter which was concerned by every power plant all along. By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n installing coal ash system at the Qingshuichuan power pla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h emission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re reduced, greatl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cal ash and bringing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关键词: 粉煤灰;磨细系统;综合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Key words: cocal ash;coal ash grinding system;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economic benefits;soci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055-02

0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如影相随的就是污染。去年全国多地连续出现雾霾、扬尘天气之后,各地都加大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满足环保要求已经成为了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也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对同类企业的充分调研,结合陕西清水川发电有限公司的地域特点以及经济发展情况对加装粉煤灰磨细系统的技术方案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论证了该方案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切实可行性。同时,也为同地区同类型火电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借鉴和案例支持。

1 概述

陕西清水川发电有限公司地处陕蒙晋三省交界的府谷县。一期(2*300MW)机组2008年建成投产,年均粉煤灰排放约为55万吨。建成后所排放的粉煤灰为原灰,其细度值一般在20%~50%之间(325目筛余),达不到国家标准(GB1596-91)规定的I级灰和Ⅱ级灰标准要求。2010年公司实施了60t/h粉煤灰干法分选技改工程,将原灰进行粗细分离以获得成品细灰。技改三年以来减少了粉煤灰外排量,实现综合利用量达16万吨,高峰季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50%,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但分选后的粗灰(一般细度值75%左右),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仍运至储灰场就地排放或者低价出售。二期(2*1000MW)机组建成后年均粉煤灰产量将达到160万吨。排放量将大幅度增加。灰场的库容压力异常大。灰渣的运输费用、灰场的征地建设费用以及环保达标费用等一系列运行成本将摆在企业面前。如何综合利用粉煤灰,达到减排、减负、增收,已成为公司即将面临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榆林地区立足于煤炭能源开发,经济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基础建设及工业开发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程度也在逐年提高。2012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现有的粉煤灰分选设备产能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基于此,通过市场调研,公司拟加装粉煤灰磨细系统,对分选后大量的粗灰进行磨细加工,以提升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

2 工艺技术方案及主要设备

2.1 工艺原理 粉煤灰磨细系统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两种。开式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出力稳定、维护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目前,在国内被广泛采用。粉煤灰专用超细磨机系统就是将分选后的粗灰进行超细研磨,使之具有一定的水硬活性,有效地拓宽粉煤灰开发和利用渠道,达到粉煤灰完全利用的目的。

2.2 工艺流程及技术方案 经过对同类企业的充分调研,并结合一期(2*300MW)日均排灰量,我厂拟选用开式磨细系统,出力定位30t/h。利用现有的粉煤灰库和分选系统,保证原有分选系统运行不变情况下,磨机系统直接在分选后的粗灰库下取灰,经手动闸板阀和变频调速稳流螺旋机,粉煤灰连续不断送入计量称称重后,由空气斜槽输送进入磨粉机进料口,入磨后的粉煤灰经过研磨体的研磨达到Ⅱ级灰的标准要求,经过研磨的成品灰通过微正压管道输送至成品细灰库中储存。乏气则经过库顶收尘器直接排入大气,磨尾设1台布袋式除尘器及排尘离心风机,通过二者的共同作用将磨内含尘的湿热气体及时抽出。同时,实现了磨机的冷却通风功能,提高了研磨效率。乏气净化后直接排入大气,排尘浓度小于50mg/Nm3,符合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

该方案拟建在一期灰库西侧的空余场地,通过管道对其连接磨机系统可直接进行磨细及储存装车,具有系统流程简单,设备少,投资省,操作简便的优点,同时减少磨细系统储灰库及装车装置系统的再投资,与现有的分选系统的储灰库、装车装置形成一体,便于管理,可减少运行及管理费用。

2.3 主要工艺设备 粉煤灰磨细系统由螺旋给料机、电子计量称、粉煤灰专用研磨机、选粉机、气箱脉冲布袋除尘器、引风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给料机、电气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本厂选用的设备主要工艺参数如下:①主要设备名称:粉煤灰管磨机;②主设备型式:卧式、筒形、双仓;③系统设计出力:30t/h;④成品灰细度:Ⅱ级商品粉煤灰。

3 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3.1 投资估算 经市场调研,该选型的粉煤灰磨细系统估算投资约为8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约为170万元,设备购置费约为610万元,其他费用约为20万元。该项资金完全由企业自筹解决。

3.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年销量和销售收入。本系统投运后,高峰季节(4-10月份)按7个月计算,日运行按照16小时计算,年合计运行小时数约为3400小时。年产Ⅱ级商品粉煤灰约为10万吨。按照当前Ⅱ级商品灰的售价50元/t计算,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左右。同时,减少粉煤灰弃运量10万吨,节约灰渣运输费用约150万元。

3.3.2 年总成本费用。本系统固定资产投资为800万元,固定资产按照平均年限法20年进行折旧。投资净残值按照4%计算。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当期贷款年利率按5%;工人工资5万元/人·年;机组年运行3400小时,年耗电量约为255万千瓦时,厂用电为0.4元/度;磨细钢球消耗为0.8g/t,年消耗钢球为18t;设备维修费用按照设备原值的2.5%考虑;所得税按照25%征收;则年各项成本费用为:

①年平均折旧额=800×(1-4%)/20×100%=38.4万元;

②每年的财务费用=800×5%=40万元;

③人工工资=5万×6人=30万元/年;

④燃料动力费用=2550000×0.4=102万元;

⑤其他费用(备品备件)=1.8×10=18万元;

⑥年修理费用=610×2.5%=15万元;

⑦年所得税额=(500-38.4-40-30-102-18-15)×25%=64.15万元。

3.3.3 年净利润额。净利润=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500-38.4-40-30-102-18-15-64.15=192.45万元。

3.3.4 资本金净利润率。

ROE=(NP/EC)×100%=(192.45/800)×100%=24.06%

3.3.5 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总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100%

=[(38.4+40+30+15)/(500-102-18-64.15)]×100%

=39.07%

3.3.6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TI/A=800/192.45=4.16年;

(其中:TI-项目总投资,A-每年的净收益)

经测算,本系统实施后,年均收益为192.45万元,资本金净利润率为24.06%,生产能力达到总生产能力的39.07%即可实现盈亏平衡,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16年。依据测算数据,本项目有很好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 社会效益分析

4.1 减少环境污染

粉煤灰同其他粉状物料一样,极易产生二次扬尘。另外,就粉煤灰本身而言其主要成分为酸性氧化物。与此同时,大多数电厂为了提高电除尘的效率,往往在电除尘前端加装烟气调质系统,粉尘在通过烟道时被喷射的酸性气体包裹,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体,这些粉尘经过电除尘后直接被弃置灰场,遇降水后随着时间及周围环境的变化,灰场的渗井滤水呈不稳定的酸碱变化状态.经过综合利用后可以减少扬尘及滤水对电厂厂区及周边环境带来污染。

4.2 减小库容压力、节约占地面积

随着电厂二期(2*100MW)的建成,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剧增,本系统实施后,每年将减少灰渣排放量10万吨,减少了灰场的库容压力,节约了灰场的占地面积。

5 结论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加装粉煤灰磨细系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实施后,年减少灰渣外排量10万吨,降低了灰场的库容压力,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企业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地社会效益。从设备选型的角度考虑,本厂选用的开式磨细系统具有技术成熟、系统可靠、布置灵活、设备简单、控制方便、投资省等优点。可以与本厂现有的分选系统储灰仓以及装车系统形成一体,便于管理。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的情况下,年净利润预计为192.45万元,资本金收益率达24.06%,收益较为可观。加装磨细系统不仅实现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还将成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该项目切实

可行。

参考文献:

[1]方景光.粉磨工艺及设备[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王福元,吴正严.粉煤灰利用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10月.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 社会经济 效益

一、农村公路特性

在我国的农村区域需要建设大量的公路,其建设初衷是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进步及运输业的需求,所以,农村公路的本质是为群众服务的集体性产业。因为农村公路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促进运输业的发展,所以它和其它的运输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它还具有自身的一些鲜明特征,一般体现在下述几点:

(一)公共物品特性

农村公路的最鲜明特征之一便是服务性强,通常情况下,群众都是免费使用农村公路的,不会以盈利为目的,它隶属政府的公共性基础设施。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一般是各乡、各县的群众,它可以为他们的生产、出行提供便利,所以是该地区的公共物品。综上所述,农村公路是有着全国性的公共物品。

(二)较强的外溢性

各个乡镇、农村之间都是靠农村公路进行连接的,它是城市和乡村沟通的桥梁,不仅能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扩大农村对外招商引资的程度。此外,农村公路的收入、服务、拉动就业等对于农村居民提高生活水平也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三)农村公路的主要构成

农村公路一方面是农产品向外流通的起点,另一方面又要为农村的产品输入服务,所以它不仅要发挥基本的运输作用,还要体现其桥梁作用。农村公路的结构分布通常都是从一根主干开始的,然后将周边的各个村镇连接起来便产生枝叶,然后慢慢完善各联络线,“树叶”日益茂盛,由最初的树状转变成为网状。

二、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进行农村公路的建设时往往会遭遇很多难题,较普遍的一个便是资金不足。农村周边的基础设施并不十分健全,因此无法仅从经济方面来展开探究,也无法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开展建设工作。鉴于农村公路的建设有着显著的公共性特征,因此一定要由政府机构来注资,但是农村公路建设需注入大额资金,并且建设期间也会存在浪费。并且现今的社会状况中,政府对于财政拨款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一直处于短缺状态,这就需要由各方部门进行融资建设,所以我们把农村设施是看作为公共物品。它在社会效益当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虽然收益较少,但是会带动巨大的社会效益,有着一定的发展前景,因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社会影响,从而促使城乡建设的大力发展。

三、农村公路对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农村公路在地区经济进步过程中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下列几点:

(一)保证农村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建设农村公路能够促进运输业的发展进步,缩减车辆运输需要的费用,将资源的成本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将之前一些无法运输出去的农副产品运输出去,还能促进其它资源的开发,比如:土地资源的增值、林业资源、渔业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的开发。使农村地区的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使农村的运输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建设农村公路可以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乡镇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建设农村公路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并从根源上改变其原先的农业结构。农村地区的运输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建设好农村公路,只有公路得到了发展才能够真正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公路网的不断健全,将会使农村的客货运输能力得到提高,特别是城乡客运,所以要将农村公路渗透入每一个小乡村内部。

(二)农村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建设农村公路网,可以促进各种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市、镇、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还能以先富带动后富,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整体结构布局,使各个农村小城镇都能得到发展。

(三)建设农村公路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为该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村公路能够使当地的交通运输不断完善,为投资者的注资提供便利,并充分挖掘该地的发展潜力,还可以增大对外贸易程度。运输状况的日益完善,也能够使原本交通较闭塞的农村山区获得更多对外交流的可能,不仅可以吸引本地区的投资商,甚至还可以吸引国外的投资企业。建设农村公路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使当地居民获得更多的就业可能,这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农村交通业的发展影响着当地的人口流动状况、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人口的分布结构,除此之外,农村公路的发展可以更好的沟通各乡镇间的物质、文化信息,这有利于地区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为当地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途径,能够去邻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这对于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设农村公路能够使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沟通更加便捷,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挖掘当地的发展潜力。建设农村公路还能方便劳动力的输出,很好的体现农村地区的各种优势。建设农村公路有利于发挥基础性设施的积极作用,转变其落后的发展结构,并为周边区域的发展进步注入活力,并在该地区产生一个蓬勃的增长极,以此为中心呈圆周状向外放射,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农村公路可以有效的联系城市和乡村,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避免产生地方保护现象。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能够使城乡的经济发展方向不断协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四、结束语

农村地区的经济要想取得稳步发展,就必须有发达的公路网来提供支持,这是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笔者使用定性分析的方式,探究了农村公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路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所以中央部门和当地政府一定要重视农村公路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一、前言

根据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的是“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其建设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世界各国对于高速公路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但是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二、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措施

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直达运输的灵活性,大大地提高了运输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成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目前,我国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种以收费还贷为特征的服务性行业,其主要目标是:通过为使用者提供快捷、安全、舒适、畅通的服务,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要求,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于高速公路的管理,增强其运营效率。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增强其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一方面要设置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不同特征性,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范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作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如果可以在制度上创新,那么则可以使得运营组织的管理充满活力,并且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规范顺利进行,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的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随着高速公路营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相关的高速公路部门已经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收费管理条例》《高速公路管理条例》等。这些有关高速公路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可以帮助对高速公路的管理更加的有效。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再制定具体的适合自己区域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条例。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可以有章可循,使工作可以更加科学而有条不紊的开展。如果各地根据高速公路运营准则作出了相应的细则规范,可以使各部门的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使其管理有理有据,使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按规章制度办事。这种方式的管理,既可以避免漏收的现象,也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四方车辆的贪污行为发生。

2、深化服务质量,展示“窗口”风采

高速公路属于一个新型的服务性行业,它是直接面向社会的,主要是为居民的出行提供服务,对高速公路营运的管理,主要是满足广大群众的安全、舒适的乘车要求,从而实现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树立起高速公路的优质服务形象,就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定期开展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的课程,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培训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主人公意识;第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开展有关“文明工程”的活动;第三,按照高速公路服务总则要求,制定符合各部门的细节化要求以及标准化措施。作为基层而言,其收费站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因而要积极的简历文明窗口,使群众满意其服务,作为“文明窗口”的管理人员则要严格要求,从基本的仪貌到语态都要进行认真的培训,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使他们即使面对乘车人员的咨询也能做到微笑服务,使得接受服务的大众可以感觉到温暖。只有将这些细节要求渗透到每一步的工作中,才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观念到实践都完全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 转贴于

3、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以现代管理原则为要求和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文化,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树立下,才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实现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像企业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业务的综合考评,使得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具有效率和活力。

4、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样的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在建立过程中的融资,可以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会导致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须发一定的统一性,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在某些时候,还会造成人才浪费。作为相关地段的高速公路管理者,首先就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合理布局各个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一些临时性增添的岗位,部门领导也可以使用兼职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管理的众多项目中,以下的几种如设备养护、道路养护以及绿化等等这些比较复杂的,而且人力要求较多的,专业性的工作,可以不再本部门内部设置一些专业人员,而是采用工程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避免人员上的浪费,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有效的使企业实现增值。

5、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从目前来看,日本包括欧洲以及美国等,他们都逐渐地实现了智能化交通。在我国,很多的城市也正在积极地向智能化交通的方向靠近。

智能化交通指的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化交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当客户从收费站经过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完成收费、检测以及放行等一切的步骤。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失误。

作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积极的开发系统软件,这样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因为智能化的运用,首先可以在过收费站的时候,实现不停车收费,这样就可以缩短每辆车过收费站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放行更多的车辆。这是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率的首要条件。

6、积极地拓展高速公路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作为高速公路而言,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经营模式,作为管理层可以积极的对高速公路的价值进行开发,使其的产业价值得到体现。这需要做到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高速公路管理者应该积极地完善高速公路的服务设施,应该加强高速公路的绿化;其次,开发高速公路的“经济走廊”优势,在高速公路沿线可以设置相关的广告牌位进行竞价拍卖,第三,开展沿线区域的互动发展。高速公路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临近的县市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可以大大的扩大市场,带动沿线的经济以及旅游业或者其他行业的而快速发展。 转贴于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提高高速公路通行率,建立微笑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完美结合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因而这有待于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发现和改进。

参考文献

第6篇

医院总支出也代表医院规模,但更直接的指标是职工数和床位数。在职职工数与人均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045,说明总体上医院职工多的人均产出没有降低,增加人员与增加服务量是相适应的。医院实有床位数与人均产出的相关系数为0.367,P<0.01,说明总体上医院床位多的人均产出稍有增加。医院实有床位与病床使用率的相关系数为0.124,P>0.05,说明医院床位多的病床使用率没有下降也没有上升。在职职工数与人均诊次费用的相关系数为-0.161,P>0.05,与每床日收费水平相关系数为0.421,P<0.01,与出院病人费用的相关系数为0.438,P<0.01,说明较大医院病人诊次费用没有增加,而出院病人费用增加,可能是与收住较多重病患者有关。

固定资产与绩效

在职职工数与人均固定资产的相关系数为0.717,P<0.01,随职工数增加,固定资产以更快的速度增加。随固定资产增加,万元固定资产工作量产出快速下降,固定资产与万元固定资产工作当量相关系数-0.44,P<0.01,固定资产与人均工作量相关系数0.372,P<0.01,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多,人均工作量有轻度上升,但万元固定资产产出效率下降很快。张彦琦等对重庆市县以上医院的规模效率研究指出多数医院为规模效益递减型[2],也可说明多数医院固定资产在现有工作量情况下不需要再增加;即使工作量增加,多数医院固定资产不增加也可满足需要。平均万元固定资产工作当量为74.44诊疗人次,或者每万元固定资产平均产出2.17出院人次和24.21诊疗人次。

政府财政补偿与绩效

按农民年纯收入分为上、中、下3个水平代表所在的县市的贫富,富裕县市医院平均得到1146万财政补助,而中、下经济水平县市医院分别得到448万元和449万元。分别占其总支出的6.61%、4.39%和4.76%;占其业务支出的6.85%、4.45%和4.88%。政府补偿量与医院人均工作量、人均业务支出、业务支出、业务收入相关系数都小于0.1,政府补偿的多少与业务支出、工作效率没有直接数量相关关系。政府补偿与医院规模无关,与在职职工数的相关系数是0.107,与实有床位的相关系数是0.055。政府补偿与出院病人人均费用、每诊次平均费用、每床日平均费用的相关系数在0.1左右,政府补偿多的也没有产生病人费用下降的作用。医院得到补偿多的是因为县市财政情况好,贫困县市即使医院规模大补偿也不多。这与众多专家以医院绩效为基础的补偿意见不一致[3-5]。

业务收入与绩效

医院业务收入与工作当量的相关系数为0.948,说明业务收入密切地随服务量增加。业务收入、人均业务收入与每床日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费用的相关系数在0.5至0.6之间,P<0.01,即业务收入多的医院人均业务收入也高,床日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费用也高。

县市经济、居民收入与绩效

县市人口数与医院规模有密切相关关系。县市经济状况对医院规模有影响,农民纯收入与县市人口没有相关关系,但与医院在职职工数和实有床位数有正相关关系。农民纯收入水平与医疗费用相关,收入水平下、中、上的诊次费用分别是83元、90元、103元,P=0.060;平均住院日分别是6.9天、7.2天、8.6天,P=0.000;住院床日平均费用分别是442元、485元、586元,P=0.000;出院病人平均费用分别是3024元、3490元、5003元,P=0.000。富裕县市出院病人费用比贫困县市多近2000元,有3种影响因素:(1)居民需求高,使用了一些非基本医疗或药物;(2)医院收费价格高或诱导需求多;(3)医院技术水平高,吸引了较多重症疑难病人。3种因素各占多大比重是一个很难分清的问题,特别是病人需求高与医生诱导需求,在病人经济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医生提议用较贵药物或多检查病人容易遵从。通过大量抽样并由专家对病历、处方进行检查讨论能够大致分清三者的比重,但是是很繁重的工作。对于那些可能给病人带来一些好处的诱导需求,如增加免疫力的药物、看似无关紧要的心电图检查等,专家的评判意见也常不一致。从现有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指标上如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住院病人手术率等看不出与县市经济水平有相关关系。医院规模,即在职职工数与入出院诊断符合率有低度相关,r=0.245,P<0.05,与其他质量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医疗质量与医院规模、经济环境等没有明显关系可能是两种原因,其一是资料可靠性差,如有的医院为提高声誉而作假;其二是指标不科学,收入危重疑难病人亡率高,抢救成功率低。

业务支出回归分析

业务支出代表了医院的业务运行成本,医院得到相当这个成本的资金就可正常运行。把众多可能的影响因素放入业务支出的回归分析可以得到决定系数高达95%的回归方程,但对于政府以绩效为依据的补偿有些指标不适合,如业务支出与实有床位数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当前希望控制医疗费用,根据需要增设床位,政府按床位补偿可鼓励医院单纯增加床位,所以不应把实有床位数放入回归;农民收入高医疗需求增高,业务支出增加明显,在医院的筹资能力上不得不考虑。社会效益的主要指标是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医疗质量和费用控制也是社会效益,但当前医疗质量指标不科学,难以真正代表医院的服务质量。固定资产因为必须有维护费用,所以放入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表3。贫困县市收费低,费用控制指数与业务支出有明显关系,在政府补偿时也需要考虑,放入回归后见表3。费用控制指数采用每门急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每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4项指标合成,收费水平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低者给以较大分数。

结论

第7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一、前言

根据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的是“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其建设情况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世界各国对于高速公路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但是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二、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增强其运营效率

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型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一方面要设置健全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其不同特征性,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规范而科学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速公路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严密性和权威性。作为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如果可以在制度上创新,那么则可以使得运营组织的管理充满活力,并且保证工作可以按照规范顺利进行,以此来保证高速公路的社会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深化服务质量,展示“窗口”风采

要树立起高速公路的优质服务形象,就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定期开展道德培训和业务培训的课程,要求从业人员在道德培训中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主人公意识;第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的开展有关“文明工程”的活动;第三,按照高速公路服务总则要求,制定符合各部门的细节化要求以及标准化措施。作为基层而言,其收费站接触最多的就是群众,因而要积极的创建文明窗口,使群众满意其服务,作为“文明窗口”的管理人员则要严格要求,从基本的仪貌到语态都要进行认真的培训,并定期对其工作进行考核,使他们即使面对乘车人员的咨询也能做到微笑服务,使得接受服务的大众可以感觉到温暖。只有将这些细节要求渗透到每一步的工作中,才可以使工作人员从观念到实践都完全有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热情,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

3、坚持以人为本,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管理应该以现代管理原则为要求和依托,建立起良好的服务文化,以此激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理念树立下,才可以使高速公路的管理工作实现效率与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

作为高速公路的管理,可以像企业一样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起规范化的、竞争上岗的方式对员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业务的综合考评,使得在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真正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真正的人尽其才,使他们的潜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其具有效率和活力。

4、精简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的,这样的多元化投资可以有效地实现项目在建立过程中的融资,可以规避企业应该承担的风险。但是这种融资方式也会导致在对高速公路的管理中须发一定的统一性,使得效率低下,并且在某些时候,还会造成人才浪费。作为相关地段的高速公路管理者,首先就是应该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合理布局各个部门,并制定相关的政策规定,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充分的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对一些临时性增添的岗位,部门领导也可以使用兼职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营运成本,有效地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在高速公路管理的众多项目中,以下的几种如设备养护、道路养护以及绿化等等这些比较复杂的,而且人力要求较多的,专业性的工作,可以不再本部门内部设置一些专业人员,而是采用工程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省人员,避免人员上的浪费,从而降低营运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有效的使企业实现增值。

5、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随着高速公路的不断发展,其设备以及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中。从目前来看,日本包括欧洲以及美国等,他们都逐渐地实现了智能化交通。在我国,很多的城市也正在积极地向智能化交通的方向靠近。

智能化交通指的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并应用于整个运输系统,以解决交通安全性、运输效率、能源和环境问题,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发挥作用、适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化交通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当客户从收费站经过的时候,可以通过智能化系统完成收费、检测以及放行等一切的步骤。这样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数量,也可以避免人为操作出现的可能性失误。

作为我国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和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建立起一种合作的关系,积极的开发系统软件,这样可以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实现智能化,有效的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因为智能化的运用,首先可以在过收费站的时候,实现不停车收费,这样就可以缩短每辆车过收费站的时间,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可以放行更多的车辆。这是高速公路提高通行率的首要条件。

第8篇

关键词:防止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农防林

1 防止风沙灾害

农防林防风效果显著。据观测,林带有效防林距离为树高的20~25倍,平均降低风速20~30%。林木越高,防护范围越大,效果越好。有叶期好于无叶期。据在德惠县布海乡的观测,宽10m、树高5m、由6行双阳快杨和北京杨组成的透风结构林带,在无叶期林带背风面20倍树高范围内的风速,比空旷地低19%;有叶期降低25%。在农安县前岗乡,4行、12行、43行护路林网,在0~20倍树高范围内,风速平均降低22%;5倍树高范围内降低38%;10倍树高范围降低23%。乾安县大师乡大师村,在900hm2农田上,造起82hm2林带(占庇护农田面积的9.1%),使根本不能正常耕种的跑风地变成了良田。如1976年以来刮了几次30年来罕见的大风,风力达8~9级,有时瞬间最大达12级,在这种情况下,受保护的农田未受害。

2 改善生态环境

2.1 提高温度作用

在德惠县布海乡的观测显示,春季在林带背风面0~25倍树高范围内,空气温度提高0.2~0.8℃;5~20cm深处土壤温度提高0.6~1.4℃。在农安县前岗乡的观测,护路林带庇护区内空气温度提高0.2~0.6℃;5~20cm深处土壤温度提高0.7~1.3℃。这就可以提早达到作物发芽出土的最低温度,从而减轻了低洼地因低温造成的“粉种”。如在布海乡观测,在林带庇护范围内,种子能提早3~5天出土;发芽出土率在1~25倍树高范围内提高46%~66%。由于气温、地温的提高,减少了由寒流而引起的平流冷害,从而使无霜期延长10~15天。

2.2 改良土壤质地作用

由于林带背风面风速变小,随风飘来的有机质土粒降落下来,使林带庇护范围内耕作层土壤物理粘粒增多。据测定,在树高5~20倍的范围内,物理粘粒增加59%~79%,有机质含量提高16%~36%,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地好于空旷区。

2.3 降低农作物无效蒸腾强度

水是农防林区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由于农防林的建立使防护区的风速减小,湿度提高,从而防护林区内的水分平衡得到改善。据农安县林业局的观测,高粱的蒸腾强度,林网内比空旷区低25%,谷子低38%。由于农作物水分的无效损失降低,使植物内含水量相对增加,从而能提高水分在植物体内的有效生理作用和对于热灾害的抵抗力。如在布海乡观测,在林带庇护的范围内,高粱生长比对照区高16cm,大豆高11cm,玉米高23cm,谷子高11cm。

2.4 提高粮食产量

农防林的有益作用,综合反映在粮食增产上。据在布海乡观测,树高10m,4~6行杨树透风结构林带,庇护区20倍树高范围内,增产面积(扣除抹牛地、排水沟、耕田路、林带胁地面积)为89.7%~95.6%。作物增产率,谷子为18%,大豆为19%,玉米为31%,高粱为34%。

在梨树县喇嘛甸乡,营造农防林前有1600hm2农田,产量一直不高不稳。自从营造农防林以后,无霜期延长了7~10天。近几年在耕地有减(造林占地)无增情况下,粮食亩产由造林前105kg,到现在增加为244kg。

3 保持水土,固定基本田块,扩大耕地面积

第9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资源条件; 效益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42

土地整理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整理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显著地社会和生态效益。评价土地整理后形成的效益已作为土地整理技术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也是科学测评土地整理效果的标准。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整理项目为例,在资源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土地整理的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1 项目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地处邯郸县西南部,涉及康庄乡的吝家河村、东望庄村、中庄村和户村镇的霍北村4个行政村,研究区共分一片。研究区4至: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北至吝家河村地,中庄村地、霍北村地,东至中庄村地,西至吝家河村地、东望庄村地。项目区的地理坐标:N36°28′24″~36°44′0″,E114°16′50″~114°38′48″。

2 3大效益分析

2.1 社会效益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指土地整理实施后,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即从社会角度出发,土地整理能为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增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差别、公平分配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所做的贡献与影响程度。

通过该研究的实施可新增土地面积151.4241hm2,新增耕地率72%,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研究实施,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和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指土地整理行为主体活动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使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态效应。

2.2.1 土地整理能有效保护耕地,改善水土流失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研究区建设达到的有路必有林、路树相依效果的减缓风害,既发展生产,又推进土地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2.2 通过土地整理建立防护林提高了农田抵御灾害能力

通过研究区防护林建设,使研究区内林网控制面积有了提高和保障,林网参与形成了生物生产力高、稳定性强的复合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形成合力能量流,对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抗逆性,能有效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害。

2.3 经济效益分析

土地整理经济效益指经济行为主体通过对整理土地过程进行资金、劳动、技术等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整理的投入产出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态分析法对河北省邯郸县康庄乡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2.3.1 新增耕地经济效益

根据近3a统计资料显示,研究区耕地在土地开发前,小麦单产可达3720kg/hm2,据目前市场价格,小麦为1.6元/kg,玉米为1.5元/kg,按产值的40%扣除成本。种植制度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

2.3.2 改造中低产田的经济效益

土地整理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和产出得到明显改良,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例。玉米、小麦单产分别由2835kg/hm2、2205kg/hm2 增加为3720kg/hm2、2925kg/hm2,总产值分别由23.48万元、19.48万元增长为30.8万元、25.84万元,纯收益分别由14.71万元、12.18万元上升为19.3万元、16.15万元。

2.3.3 静态经济分析

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净增纯收入/项目总投资=101.79/1073.36=9.48%;静态投资回收期=项目总投资/新净增纯收入=1073.36/101.79≈11a;项目每万元投资新增耕地数量=新增耕地数量/项目总投资=151.4241/1073.76=0.141(hm2/万元)。

3 结论

第10篇

Abstract: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asic industries of national economy. It has not only its own production efficiency as a production department, but also has some stimulating and promoting effect on other production department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resulting in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Input and Output Table of Beijing in 2012 as the data base, adjustment is done to highlight the air transport sector. The input-output meth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ivil aviation for Beij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civil aviation to Beijing are far greater than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P键词:民航运输业;产业关联度;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法

Key word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industry relevance degree;social and economic efficiency;input-output method

中图分类号:F5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25-03

0 引言

民航运输业作为生产部门,其自身的生产发展必定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由于其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将在总效益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正确估价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社会经济效益,认识其在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对于北京市民航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于1977年开始对民航运输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随后很多国家都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07年颁布了292号文件,建议各国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来分析民航业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1]本文参照ICAO的研究方法,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

最新的《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是于2012年颁布的,包括42部门和139部门两张。本文以北京市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为基础,从139部门流量表中获取航空运输业(代码为56107)的相关数据,将其从42部门流量表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代码为30)中分离开来,并与42部门流量表合并后得到调整后的43部门流量表。新表中新增43部门命名为“航空运输业”,原来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更名为“调整后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1 北京市民航产业关联度分析

1.1 后向关联关系

民航运输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后向关联关系即直接消耗关系是指民航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依赖关系,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分析其依赖程度,即民航业对于其他产业部门产品的需求量大小。直接消耗系数为aij=Xij/Xj(i,j=1,2,…,n),Xij是第j部门对第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Xj是第j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总投入,其构成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表示为A=(aij)n*n。

通过对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得出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居前10位的产业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北京民航业对于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部门的依赖程度最大,需求量占比高达30%且远大于其他部门,这主要是与民航业对航空油料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有关。同时机场等民航企业的发展促进了租赁和商务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务餐饮、住宅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等临空产业的发展。

1.2 前向关联关系

前向关联关系是指民航运输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投入品或生产资料的产业的影响,即通过供给关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2]一般用直接分配系数来描述其他产业对民航业的依赖程度。直接分配系数为rij=Xij/Xi(i,j=1,2,…,n),其构成的矩阵为R=(rij)n*n,其中Xij为第i部门分配给第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数量;Xi为第i部门的总产出量。

其他产业对于航空运输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居前10位的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北京民航业对其他产业的分配系数前12位占航空运输业总产出的42%。其中对航空运输业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16.06%,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达到5.63%,成为其主要流向产业。其次与北京民航有密切前向关联的产业还包括批发和零售、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等高科技产业和商业贸易。这些行业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特征,产品对运输时间的要求很高,因此对民航运输的依赖性较大[3]。

1.3 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当Fj1时,表示第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由计算可得,影响力系数为0.812143926,稍小于1,表示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接近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1.4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当Ei1时,表明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计算公式为:

由计算可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05145068,低于社会平均感应度水平,说明其对国民经济的感应程度不够。北京市民航在今后的发展中,其速度应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一致。

2 民航对北京市的社会经济效益

民航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航空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具有密切的关系,它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生产效益[4]。下文将对北京市民航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测算。

2.1 直接经济效益

北京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指民航业自身的生产效益,即其本身对于北京市GDP所做的净贡献。

2.2 间接经济效益

由于产业间后向关联联系的存在,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拉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后向关联经济效益。由于前向关联的存在,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相应推动区域GDP水平的提高,即产生前向关联经济效益。上述两者统称为航空运输业的波及效果,即可量化的间接经济效益[5]。

2.2.1 后向关联经济效益

指民航运输业带动其生产所需产品所属的生产部门的发展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对航空运输业的后向关联效益进行测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I-A)-1-I,其中I为单位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和全部间接消耗之和。

3 结语

通过投入产出法的运用,计算出2012年北京市民航运输业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724906.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为2910600万元,完全经济效益为3635506.5万元。据经验,机场每年每服务100万旅客就要提供大约100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2950个全国性职位、2000个区域性职位、1425个区域职位[6]。经测算,2012年民航业为北京市可提供大约63890个直接工作,支持大约188475个全国性职位,以及127780个区域性职位、91043个子区域职位。由此可见,民航对北京市的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和推动作用。因此准确测算北京市民航运输业创造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充分认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北京市制定民航业的宏观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山,王志清,姚津津,刘雪妮.北京首都机场经济社会效益评价[J].综合运输,2009(5):16-20.

[2]张莉.航空运输业产业关联度实证分析――基于2002、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J].产业经济,2013(13):159-163.

[3]孙淑芬.民航运输机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

[4]陈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民航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2013,26(2):61-63.

第11篇

关键词:花生剥壳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根据市场需求,为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公司组织的科研团队又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立项开发新机型,从2011年元月开始,设计、开发6BH―4500B型花生剥壳机,时间为一年,项目完成后尽快转换为生产力,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研资金投入及分配预算方案

本项目新型花生剥壳机的研发周期从2011年1月项目立项,到2011年10月中旬小批量试制结束,分赴各花生产区进行可靠性试验,项目预计12个月完成,项目共计投入研发资金80万元,预算费用为:

二、设计主要技术经济目标

1、该机设计生产量≥4500kg/h(花生果)。

2、需要动力合计为≤18kW。

3、整机重量≤1510kg

4、破碎率≤3%

5、损伤率≤2.8%

6、损失率≤0.5%

7、仁中含杂率≤2%

8、剥净率≥98%

三、创新特征及分析研究内容

(一)采用四辊机构,增加出仁率,降低破碎率和损失率

因花生的生理特征,收获的花生果中一般大果占60%,中形果占25%,小果占15%,为了增大生产量降低花生仁破碎率,将一、二道剥壳辊直径设计为φ437,转速可调为130/160转/分钟,两辊共用一个进料箱,配用相同间隙的笼栅,进行首次剥壳。通过增大工作面积,降低搓摩压或推摩压强度,减少摩擦系数,实现机体缩窄节省原材料和降低电耗,从而达到增加产量和降低破碎率的目的。首次将大花生果剥壳后的物料经分选筛处理,分选筛在处理过程中自动将中、小花生果分为两级,通过A、B运料装置,将中、小花生果分别输入三道剥壳辊和四道剥壳辊,三道、四道剥壳辊配用不同间隙的笼栅以适应不同大小的花生果加工。尤其第四道剥壳辊专用于未成熟的花生果剥壳,可增加出仁率0.2% 。

另外,将一、二、三、四辊分别布置在两个高度平面,结构紧凑、节省材料,从而解决了四个剥壳辊在同一个平面布置所造成的物料收集困难、机体过长、过宽,增大运输费用的矛盾。

(二)笼栅快速更换

剥壳Ⅰ、Ⅱ辊下方的笼栅可以从剥壳机一侧快速抽取更换,此技术的理论意义有二。其一是剥壳机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有些花生果中含有较多的秸秆,因农村劳动力少,清选不到位或有些花生摘果机性能差清选不好,造成剥壳辊与笼栅之间时常被秸秆缠绕和堵塞,直接造成剥壳产量降低,破碎率增加。采用此技术可快捷更换笼栅,方便清理秸秆缠绕堵塞和笼栅损坏时便于修理,消除不良因素。

其二是在剥壳工作中,因花生果的货源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造成花生仁大小不同。由于笼栅自身筋与筋之间的间隙,只能适应特定范围内尺寸的花生仁,遇到超出范围较多的花生仁时,需要及时更换相适应的笼栅,否则会使破碎率增加。采用此技术具有快捷更换相适应花生使用的笼栅特点,有效的降低破碎率,并缩短剥壳辅助时间,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三)可调笼栅与剥壳辊之间的间隙。

在以前的实践工作中,我们总结出花生果大、小不同,剥壳易难程度也不相同,笼栅与剥壳辊的间隙适度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量或破碎率。目前市场上的剥壳机不具备调整笼栅与剥壳辊之间的间隙这种功能。采用此技术弥补了这种缺陷,极大地提高了机器的广泛适用性。

(四)变速箱可变转速输出。

花生果剥壳时的干湿程度不同,需要不同的搓摩压或推摩压的力度和频次,设计两种转速能使剥壳辊的作用更趋于合理。

四、预计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

整机重量:1500kg~1530kg。

整机销售价:25050元(含电机)。

整机材料费用:9284元。

其中,铸件:461kg

角钢:445kg

圆钢:130kg

各类钢板:378kg

电动机:3台

外f件、外购件、标准件:若干

工资费用:3600元。

生产销售一台6BH―4500B型花生剥壳机预计获毛利润9320元,税收2846元。

五、技术经济分析

本项目科研资金投入80 万元,当年完成设计、中试、小批量投放市场试验进行完善,科技研究成果完成后,预计第一年销售 500台,新增销售收入1252万元,年度可创毛利润 466万元,创税收142.3万元,企业科研投资可在两年内全部收回。科研成果转化后,预计第二年销售 1000台。第三年销售 2000台。

六、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有关资料分析,我国每年新增大小花生剥壳机6000 台套,预计新增用户2000台套,新旧更换需4000台套。 6BH―4500B型花生剥壳机台售价25050元,按年推广销售2000台计算,企业可获毛利润1864万元。

社会效益:就购机户而言,购一台(套)机器,加上电力设施、辅助设施,总投资在5~6万元。需3名操作工,日工资合计240元,每日电费需150元,日均维修保养费需20元。购机户经营模式多数是加工剥壳不收费,只赚取花生壳出售,花生壳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取暖、发电等。每吨花生壳售价250元比较俏销,单台机日加工6小时,加工量可达27吨花生果,花生果出壳率平均按45%计算,则每日可获取花生壳12吨,日毛收入为3000元,每日需支出费用410元,日净收入为2590元。由于受花生果货源限制,每年加工时间一般在3个月左右,净收入可达20多万元。当年即可收回投资,并净盈利10多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之一。

经测算,花生剥壳机工作时,花生仁破碎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微粒和微粉将直接损失掉0.1个百分点。而6BH―4500B型花生剥壳机采用低破碎率设计,能将国标的4%破碎率标准降至3%以下。破碎率降低1个百分点,可直接减少损失0.1个百分点。如上所述,年推广销售3000台,加工花生果总量可达729万吨,出仁率按55%计算,花生仁总量可达401万吨。按总量减少损失0.1个百分点计算,减少损失总量可达4010吨。

以上增收和减损两项,合计为 18590吨,社会效益显著。

另外,应用吸风式分选筛将加工花生果的屑尘定向有序排放至特制的储存室,大幅度减少工作现场的屑尘,有效地改善操作工的工作环境和周围环境污染,也是较大的潜在效益。

七、结论

第12篇

关键词:医药分开 社会效应 经济效益

在医药分开后,大多数医院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其整体经济效益如何得到保证,同时如何持续有效增强医疗服务的社会效应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一问题值得各方加以关注。只有实现医院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平衡增长,才能在确保医疗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实现医疗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医药分开背景分析

医疗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医药分开成为了新一轮医改的重中之重。简单来讲医药分开就是将医疗服务和医疗用药分开,使医疗行为与药品提成之间脱钩,医就是医治,而药不随医,通过医药分开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提升医疗的整体普适性,强化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增强其社会效应。在医药分开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平衡性,在政策指导下,实现医药分开,完善创新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维持并逐步提升医疗工作者的合规收入。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公立医院围绕经济效益而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药养医的不良风气,药品加成收入已经成为医院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想要实现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取得医疗改革的重大突破,我们需要从医药分开入手。医药分开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商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长时间以来药品利润都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来源。在缺乏配套政策和机制制度保证的情况下,盲目实施简单化的“医药分开”,直接切断药品提成,则将使医疗机构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同时影响医疗从业者的从业积极性,进而最终背离医疗机构改革的初衷,可见医药分开的有效实施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

二、医药分开后医院社会效应分析

医药分开后,患者单次医疗成本普遍下降,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北京市在2012年开始先后在全市范围内选定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北京市同仁医院、天坛医院、积水潭医院这五家公立医院进行医药改革试点。经过试点后,可以看出试点医院的普遍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一方面,医院开始增收医事服务费,使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时能够获取到更为合理的回报,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和鼓励医生尽职履职的作用,进而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在医药分开后,患者的医疗成本下降,优质医疗资源难以满足与日俱增的社会需求,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方式,实现了对三甲等综合医院的扶持力度,使医院能够实现自身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更多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总体来看医药分开后,医院社会效应更加突出,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医生在开药时少了倾向性,更注重于理性医疗服务。没必要做的检查就不做、高价药变为低价药,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医院的公益性、公共性更多被呈现出来。

医院社会效应具体体现在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公众满意度上。医药分开本身是利好于广大患者的,同时也是促进医院收支改革的重要措施。医药分开医院社会效应将持续放大,医院的公益性具体体现在药品零加成上,过往医院类似于企业,将药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加成销售,进而使医疗服务行为本身的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淡化,在药品加成取消后,通过医保制度的构建和实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了创新转变,患者利益最大化。公众对于医院的认知和评价发生改变,过往存在的负面评价逐渐减少,公众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医疗服务本身,进而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医院社会效应的释放。

三、医药分开后医院经济效益分析

医药分开政策实施之前,一些人认为医药分开后,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必然要下降,进而导致医疗工作者的自身收入减少。通过试点后,可以看出如北京友谊医院,将所有的药品一律取消加成,给患者的药品价格即为成本价,同步该院还取消了挂号费、诊疗费,结合实际设置了医事服务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等级的医疗服务,这其中按照医生的职级不同,患者所要承担的医事服务费也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医事服务费为主治医生医事服务费为42元,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的医事服务费分别为60元、80元和100元。看似医事服务费相对较高,但北京市医保将为参保患者报销40元,总体来看接受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医师提供医疗服务的支出有所增加。在医药分开后,试点医院加强了内部管理,积极探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途径和方法,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整体水平,虽然患者在医事服务费方面的成本较高,但相比较取消的挂号费等费用及药品加成,患者总体医疗支出是下降的。

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的改变并没有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出现大幅下降,反而有所增长。一方面因为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得到体现,更多患者乐于到试点医院就诊,就诊患者增多,医院的收入就得以增加,医生按劳取酬,通过多付出劳动获取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是医保政策的完善实施。医保放宽了用药的标准,扩充了药品种类进而使医院能够为医保患者提供更多优质药品,同时增加自身收入。同时在财政保障方面,实施医药分开后,各级财政部门均加大了对医院的财政保障力度,通过调研和规划后,在医疗领域投入了更多财政资金,进而更好满足于医院的发展和建设需要。

在新的医疗改革下,医院实行零差价率,药品成本价销售,这部分收入通常能够占到医院业务收入的三成以上,为了能够顺利实施医药分开,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医改前后医院合理收入的差额部分将由财政资金予以补贴。作为医院如何将财政资金用到实处,合理化收支,提升医院经济效益将成为一个现实课题。医院应坚持规范化管理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在实施医事服务费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医疗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同时适度调整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使绩效收入占比提升,将绩效工资倾向于业务精、服务好的人员,营造一个公开、公正的内部氛围,使职工能够将心思放在服务上、放在提高医疗技能水平上。财政资金加大了对医院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使医院能够加快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仪器,增强了诊疗水平,进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扩大了医疗业务总量,在为患者提供合理和必要的医疗服务后,实现了医院的规范化增收。总的来看医药分开后,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稳步增长,医院的收入来源发生了改变,内部分配方式产生了变化,这些改变和变化都是积极和向好的,有利于医疗服务的长期稳定推进。

参考文献:

[1]宋进民,张会锋.关于健全完善医改多渠道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2]赵丽影.从医疗谈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J].科技致富向导,2013

[3]孟向东.浅谈新医改形势下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方法[J].全国商情,2013

[4]刘建.北京友谊医院医药分开工作分析报告[J].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

[5]方洁,邓丽琼,林双宏.医药分开对公立医院职工收入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13

[6]娄懿,王淑翠.国外医药分业改革的背景与实践[J].健康研究,2013

[7]沈远.新形势下推进医药分开的思考[J].中国药业,2012

[8]朱琛娴,龚纯贵,李捷玮.制度变迁视角下医药分开问题的路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

第13篇

关键词:联合循环燃气轮机;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趋势

近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的改变,在电力市场,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在高效与灵活性上遥遥领先,正好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燃气轮机的发展态势,其灵活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需求持续改变,未来的电力供应,很可能全部改为联合循环。无论如何,由于燃气轮机的灵活性,联合循环机组将在电力生产市场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论文详细的叙述了新一代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将会给社会提供经济效益。其特点将会在技术经济参数中进一步解释,如低负荷运行(LLO),灵活运行模式和部分负荷时的高效率,以及对比汽轮机组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在已经可以随时提供达到60%效率以上或热耗小于5’714Btu/kWh的产品。

一、市场趋势和需求

为了满足这些目标和市场的挑战,已经开发出效率达到40%(热耗8’571Btu/Wh),功率230MW等级的新一代燃气轮机,以及可以在一拖一结构中获得700MW出力的联合循环机组。由于它超乎寻常的运行灵活性,部分负荷的高效率和快速启动性能在实践中得到认可。从燃气轮机发展至今,其多项技术己成为当代工业标准,如压气机导叶的三维技术和二次燃烧技术。毋庸置疑,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是运行灵活性的典范。

电力市场有2个基本原则: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建立新的发电厂必须满足未来经济增长需求,还应考虑更加严格的全球环境标准。低碳环保技术是必须要考虑的。严格的环境标准正在由EPA制定,较低的天然气价格(由于页岩气的抽出)和新的电力发展政策将会导致燃气投资的另一,成为继风力和太阳能技术之后又一重要补充。

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增加综合效率和降低燃料消耗成为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发展的主要市场驱动力之一,同时产生低污染排放(NOx,CO,CO2,etc)最终目标达到降本增效。

二、联合物循环气轮机与燃煤机组可行性对比分析

按照如今市场需求,联合循环大部分时间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在竞争的环境下,混合运行模式的技术经济评估就很重要了。用最佳方式模仿未来电厂最合适的运行,把加权因数应用于合适的运行模式。

通过对比传统燃煤汽轮机组与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机组,发电性能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呈现的是大不一样的前景,同时联合循环机组在节能、环保、减排、增效、利润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如今的市场跟以前相比,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及更高的性能。可以完成以上大部分要求的联合循环电厂技术能够提供最优质的运行灵活性。这样的解决办法可以更好的适应动态电力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由于电站投资的巨大,所以其结构形式不能轻易改变,至少几年时间不能改变。

三、联合循环发电与常规燃煤循环发电相比,其主要优点有:

1.电厂的整体循环效率高。常规燃煤电厂由于其循环及设备的限制,其热效率已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目前超临界600MW火电机组,供电效率约40%左右。目前推出的H级燃机,纯发电联合循环的热效以上。率达到60%。

2.对环境污染极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采用油或天然气为燃料,燃烧效率高,SO2排放消除,Nox、CO排放量降低到几个至几十个ml/m3水平,燃气轮机噪声可作隔声处理,距机组1m处可降质80dB,100m处为60dB。

3。在同等条件下,单位投资较低。目前,大功率燃气轮机电站和联合循环电站投资费用分别为S200-300/KW和S500-600/KW,而600MW的燃煤超临界参数机组的单位造价为S1100/KW。

4.占地少。联合循环电厂由于无需煤场、输煤系统、除灰等系统,厂区占地面积比火电厂小得多。与同容量火电厂相比占地面积只有30%。

5.耗水量少。燃气轮机不需要大量冷却水,联合循环只需同容量火电厂的1/3,这对于缺水地区建电厂尤为重要。

6.建厂周期短,且可分段投产,投产快。

7.运行人员少,由于燃机电厂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先进的集散式控制系统,控制人员可大减少。一般情况占同容量燃煤电厂的人员20---25%,就足够了。

8.厂用电率低。燃机电厂一般厂用率不到2%,而燃煤电厂大机组用电率都在5---6%。

四、结论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具有常规燃煤循环发电机组不可比拟的灵活性、高效性及社会经济效益。事实证明,现代燃气轮机具有很高的效率,进一步增强了电站经营者的竞争力。

第14篇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4-0253-03

1引言

太阳每秒钟喷射的能量大约是1.6×1023kW,其中抵达地球的能量高达8×1013kW,相当于6×109t标准煤。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kW?h,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1]。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国内推广和应用,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在已知的新能源开发中,太阳能必然能满足人类发展的能量需求。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运用必将能提高环境状况,缓解全球能源紧缺的现状。

本文基于实际工程,研究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并调查了截至2014年前三季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政策及发展现状,对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及电力消耗情况进行实例剖析,评价了因导入光伏发电系统带来的节能、环保和经济性影响。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现状及政策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发电在各国政策的鼓励下,发展迅速,规模扩大。

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容量379万kW,其中,新增光伏电站并网容量245万kW,新增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134万kW;全国光伏发电量约180亿kW时,相当于2013年全年发电量的200%。国家电网公司运营范围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20万kW,其中光伏电站205万kW,分布式115万kW;南方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8万kW,其中光伏电站12万kW,分布式16万kW。甘肃累计光伏电站并网容量达到466万kW,青海达到365万kW,新疆达到313万kW。而江苏累计分布式并网容量达到70万kW,浙江达到46万kW,广东达到44万kW。

随着近10年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光伏发电效率不断提高,组件成本一直下跌,然而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光伏发电的成本依然很高。其中,火力发电的成本大约在0.4元/度,水电的发电成本为0.2~0.3元/度,核电的发电成本为0.3~0.4元/度,风电的发电成本为0.6元/度,但是,光伏发电的成本却依然高达0.9~1.0元/度。因而,至少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光伏发电仍然需要依赖政府的补贴支持,还不能完全脱离补贴、不能独立参与电源市场竞争。

3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研究对象

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控制装置组成。研究系统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的住宅屋顶上,此研究对象是用12块电池板串联,每块光伏组件的功率是250W,系统的总功率是3KW,于2013年6月4号成功并网,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3.1系统采用的光伏组件

本设计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选用的组件外形尺寸为1650mm×990mm×40mm,单组功率为250W,10年不低于91.2%的标称输出功率,25年不低于80.7%的标称输出功率。具体组件参数如1所示。

12块光伏板并排列于屋顶上,该设计规模较小,主要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验证,根据当地纬度粗略确定太阳能光伏阵列的倾斜角[2],系统采用自制可调整角度钢架固定留有两个倾角,一个是40°,一个是20°,12块电池板横向排列。

3.2光伏逆变器

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为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通常将DC-AC变换电路、控制电路、驱动及保护电路组成的DC-AC逆变电源称为逆变器(Inverter)。它使转换后的交流电的电压、频率与电力系统交流电的电压、频率相一致,以满足为各种交流用电设施、设备供电及并网发电的需求。

此研究对象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选用某公司的高频隔离光伏并网逆变器(ASP-1.5/2/3/4KHF系列)。其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3]。

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在整个并网系统中,各部分对光伏对逆变器都有相应的要求。作为电能的输入端,光伏阵列对逆变器的要求就是使输出电压最大化,使阵列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得到最大工作电压;在并网端,电网对逆变器要求也很严格,电网是一个大系统,对电能质量要求很严格,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的波形、频率、相位必须与电网一致,同时逆变器还要有能防止孤岛效应的作用;而作为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就是成本低、高可靠性、维护简单和使用寿命长。

4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实测对象

光伏发电系统所测量的对象如表2所列。居民家里所有的用能设备均为用电设备,空调是冷暖两用空调机,热水供应采用电热水器,其他的电力消耗主要是家电和照明。所有消耗的电力由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两者配合提供,当阴雨或夜晚光伏发电系统不发电时或者白天发电量不能满足家庭用电需求时,电网会向居民提供用电,由居民从电网购电;而当晴天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超过家庭用电量时,除了自身家庭用电外,多余的电力将上网卖给电网。研究的对象是位于山东泰安岱岳区的居民住宅。由于住宅本身的方位角和屋顶的倾斜角度,光伏阵列的设置要符合当地住宅的实际情况,所以阵列模块的方位角和倾斜角与住宅的相一致[4]。

4.1实测结果

(1)月累计电量图3显示了住宅的2013年6月到2014年5月的月累计电量。表3统计了不同时段的月累计电力详细情况。

住宅在1月份的消费电量也比其他月要大,这主要是因为冬季的供暖用空调耗电增大,且热水负荷也比夏季和春秋季要大。发电量中的自家消费量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份。

4.2应用评价

4.2.1节能效果评价

图4显示了研究对象住宅的一次能源节约量。以电网能够不需消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从而可以节约投入到发电厂的一次性能源的方法来评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节能性。我国火力发电厂最多大约为40%~42%,以电网的39%的发电效率来计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电量的一次能源节约量。9月份的节能量最大,住宅可节约的一次性能3937MJ。即使在发电量最低1月份,住宅仍可节约一次能源2243MJ。

以国内电厂的平均能耗水平来说,每节约1度(kW?h)电,就相应节约了0.36千克标准煤,此系统每年可发电5000度电,可节约年燃料能耗1.8吨标准煤。

4.2.2环保效果评价

以国内电厂的平均能耗水平来说,注:每节约1度(kW?h)电,可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来评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环保效果,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电池以及附属设备的生产制造、运输和施工过程。住宅的月最大二氧化碳减排量是8月,也是月累计发电量最大的月份。

4.2.3经济社会效果评价

我国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进行贴补支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1度电补贴“0.42元/kW?h”,上网部分按燃煤脱硫标杆电价收购“0.44元/kWh”。2014年9月5日,国家新能源局规定,分布式光伏发电也可以“全额上网”的并网方式享受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对于“全额上网”,山东省规定“2013~2015年并网发电的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2元(含税),高于国家标杆电价(1元)部分由省级承担”。对于本文涉及的系统,本项目每年发5000度电左右,若按“全额上网”,6年可收回成本;若按“自发自用,余额上网”,上网电价按脱硫标杆上网电价0.4469元/KWh,度电补贴0.42元/KWh,一般8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学校、工厂、商业用电价格高,收回成本时间更短。

光伏发电对电网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光伏分布式并网发电情况下,在保证系统中各节点谐波水平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时,可以通过调整并网光伏容量来改善电网电压水平,使系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同时也有电网调峰的作用,夏天用电量特别大,光伏发电量也是最大的季节;并且,白天用电高峰正是发电高峰。所以光伏发电可以对电网调峰起到很好的作用,缓解电网压力。

5结语

(1)我国通过制定各种开发计划,融资制度,政府补贴计划,设置可再生能源市场份额以及并网电价等的制度,大力促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创新,降低了设备初期投资,促进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普及,成为能源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5篇

Abstract: The analysis on social dissipation cost of the project bidding,the aid of mathematical methods to establish the project bidding social dissipation cost mathematical model, discussion on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project bidding, seek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engineering bidding equilibrium.

关键词: 社会耗散成本;招标投标;经济效益

Key words: social dissipation cost;Bidding and tendering;economic benefit

中图分类号:TV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38-02

1 问题的引入

工程招投标所表达的含义是建筑市场的一种交易行为,而工程招投标的社会耗散成本的本质则是在工程招投标的交易活动过程中,建筑市场发生的所有交易费用的总和。

从我国建筑市场的现状分析,工程招投标的社会耗散成本主要内容为:招标服务费、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招标文件费用、投标单位投标费用等。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社会耗散成本的种类繁多,各项费用也很高;因此,投标单位为了获得利润,最终会把包括社会耗散成本在内的所有成本都纳入到工程造价中,并在投标报价中进行分摊[1]。

2 工程招投标社会耗散成本的数学模型构建

通过对招标服务费、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招标文件费用、投标单位投标费用等费用的分析,构建工程招投标社会耗散成本的数学模型[2]。

2.1 令x1表示招标服务费;根据《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x1与工程的投资P(万元)之间的关系为:

①若P?燮100,则x1=p%

②若100<P?燮500,则x1=1+(p-100)×0.7%=0.3+0.7p%

③若500<P?燮1000,则x1=1+400×0.7%+(p-500)×0.55%=1.05+0.55p%

④若1000<P?燮5000,则x1=1+400×0.7%+500×0.55%+(p-1000)×0.35%=3.05+0.35p%

⑤若5000<P?燮10000,则x1=1+400×0.7%+500×0.55%+4000×0.35%+(p-5000)×0.2%=10.55+0.2p%

⑥若10000<P?燮100000,则x1=1+400×0.7%+500×0.55%+4000×0.35%+5000×0.2%+(p-10000)×0.05%=25.55+0.05%

⑦若p>100000,则x1=1+400×0.7%+500×0.55%+4000×0.35%+5000×0.2%+90000×0.05%+(p-100000)×0.01%=65.55+0.01p%

所以100x■=■

因此,x1的通用表达式为x1=k1+k2P

其中:P表示工程投资;k1、k2表示根据《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计列其费用的系数,k1与P成正比例、k2与P成反比例。

2.2 令x2表示建设工程交易服务费;根据相关收费办法的规定,同理可知:x2的通用表达式为x2=k3+k4P

其中:P表示工程投资;k3、k4表示根据相关的收费规定,计列其费用的系数,k3与P成正比例、k4与P成反比例。

2.3 令x3表示招标文件费;在一项工程里面,招标文件费用处于静止状态,不会随工程的规模而变化,所以将其看成一个常数A1;

x3的通用表达式为x3=A1

2.4 令x4表示投标单位的投标费;投标单位的投标费用主要包括:投标文件的制作费用,投标人员的费用,第三方费用,寻租费用,围标费用等;前三项为投标公司进行投标活动的合理开支,即称为合理的投标费用;后两项为不合理的开支,即称为不合理的投标费用;投标单位的投标费与工程投资成正比的,但是当工程投资逐渐增大时,投标费用的增长逐渐放缓,所以,将投标费与工程投资看成是一种指数函数的关系;

x4的通用表达式为x4=k5Pt

其中:k5表示修正系数,t表示投标费与工程投资之间的关系。

2.5 令C表示工程投标过程中的社会耗散成本,n表示投标的单位数量,P表示工程的投资;则中标单位的社会耗散成本为:C=x1+x2+x3+x4=k1+k2P+k3+k4P+A1+k5Pt

所以,该项目总的耗散成本为:Cn=x1+x2+nx3+nx4=k1+k2P+k3+k4P+nA1+nk5Pt

3 工程招投标的经济效益分析

令两个工程项目A、B的工程投资分别为PA、PB且PAnB;由各种收费办法可知:kA1kB2,kA3kB4;假设招投标双方均为理性人,其含义为招标人不压价,投标人不以低于成本价报价[3],因此招标后,投资方降低工程造价的比率为r。

通过分析,理想的工程招投标状态是招投标过程中的社会耗散成本小于投资方通过招标而节省的投资,即:

Cn

k1+k2P+k3+k4P+nA1+nk5Pt

(r-k2-k4)P-nk5Pt>k1+k3+nA1

所以:n

因此,当招投标双方达到这种状况时,招投标就发挥了其主要的目的:即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双方的利益达到了均衡;一方面,投资方通过招标方式达到了节省投资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投资方取得了经济效益,那么投标方就可以通过分摊将招投标过程中的社会耗散成本计入到投标报价中,因而不需要通过降低工程质量也可以获得合理的利润。

4 获得经济效益均衡的方法

为了理想的工程招投标状态,即招投标过程中的社会耗散成本小于投资方通过招标而节省的投资,主要有两个方法:

4.1 减少招投标的社会耗散成本

Cn=k1+k2P+k3+k4P+nA1+nk5Pt

通过上式可知,减少招投标的社会耗散成本的有效措施为:

①合理有效的制定投标单位的竞标要求,降低投标单位的数量;

当投资规模很小的项目,投资方可以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当投资规模一般的项目,投资方可以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当投资规模较大,投资方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且应限制投标单位的竞标要求,从而控制投标单位的数量,达到n<■;

②减少A1,即降低招标文件的费用;

③减少nk5Pt,即减少投标费用。

4.2 提高工程投资 通过对n<■的分析,当工程投资规模变大时,更容易达到双方经济利益的均衡;由Cn<rP可知,经济合理的招标项目的投资规模为P>■。

5 结语

本文通过构建工程招投标的社会耗散成本数学模型,对招投标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且从理论上介绍了招标人和投标人达到经济效益均衡的方法;希望通过接近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能够为招标人在选择招标方式、合理控制投标单位数量等方面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为投标人在选择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时,能够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耗散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利荣,吴建斌.投标人报价的低价困境分析[J].水利经济,2004,2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