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建议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体制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审计策略
1、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在该类单位中,国家所有的、被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和使用的经济资源,一般通过货币来衡量,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并不是属于行政事业单位。从这一类型的国有资产的特点来讲,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拥有行政和社会服务的双重性质,国有资源也就呈现二元化,即盈利和非盈利并存,另一方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参与度低,为了保障其正常的运作和发挥功能,在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占有上一般是无偿的。这些特点使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出现的问题和矛盾一直难以解决,加强国有资产的审计,就显得意义重大了,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能够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避免各种分配和使用问题,更能够有效的打击,防范风险。
2、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中出现的问题
2.1、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上缺乏长效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缺乏配套的行使机构,即便设立了监督机构,出台了监督管理办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因为特殊原因而不能长期坚持,导致对国有资产监督形式大于内容。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使得资产的归属逐渐模糊,资产使用不合理合法,现象严重,最终导致大量国有资产流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
2.2、没有形成规范
在很过行政事业单位中,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长期处于一种缺乏规范的状态,在国有资产的使用上不注重收益和节约,领导层随意支配和使用,效率得不到保障,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其组织形式、职能作用的特殊性,国家对于其一直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再加上上文提到的监督机制不完善,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浪费行为显得有恃无恐。
2.3、资产关系不明确
上文中提到,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行者事业单位只能占有和使用,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后,一直处于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开始出现质变,再加上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规范上的缺乏,使得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产权关系变得十分不明确,这一现象加重了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程度,也给权力寻租和提供了空间。
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的策略
3.1、将审计工作和其他监督机制进行有机结合
首先是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做好全面的调查工作,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机构人员,资金使用状况、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为审计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工作方向,使审计工作能够有效的把握重点。其次要和单位的测评制度相结合,审计结果直接和内部人员挂钩,起到监督和风险控制作用。
3.2、将审计的重点放到国有资产的支出上
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的使用和支出必须要保证合法和高效,这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前提,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住审计的重点。具体来讲,首先要审计的是支出是否和预算一直,有无挪用浪费,其次是对于支出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对于虚列支出等问题要及时发现,最后是支出回报率,也就是收益问题的审计。
3.3、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配置
国有资产的配置是一个注重科学方法的工作,首先是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总体规划问题,要在保障单位正常运作和职能发挥的基础上适当缩减对其资金的直接划拨,促使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其次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对于国有资产在各个环节的使用设定指标,减去闲置和低效的业务,做到科学高效使用国有资产。
3.4、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关注
专项资金一般具有特殊用途,在审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审计部门要随时把控专项资金的动向,对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一方面要保障专项资金价值和功能的实现,一方面要杜绝非法行为的发生。做好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在具体项目上的使用效率。
4、结语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审计监督,是我国对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具体表现,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同时,要建立健全配套的制度,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全面而长效的监督体系。当然,在国有资产的审计过程中,要注重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发挥,避免矫枉过正。
参考文献:
[1]甘肃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多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N].甘肃经济日报,2010-02-01004.
[2]林荣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福建省会计学会.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福建省会计学会:,2005:3.
[3]石兆梅.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2.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关于中国2016年的经济形势,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2016年会比2015年更加严峻。中国经济出现了“四降一升”的现象,即经济增速下降,通胀率下降,企业利润在下降,税收在下降,而金融风险却在上升。在中国社科院2016年经济形势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从现在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内,中国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会迅速增加,在此背景下,财税改革是“十三五”期间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做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将资金用足用活显得非常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没有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漏。
1、预算管理形式化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将预算作为向上级部门“要钱”的途径,使预算管理存在“松、散、乱”的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在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切实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制,降低了预算的可执行性。二是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支出审批制度不严,使得单位经常出现巧立名目扩大支出范围,擅自提高补贴标准,随便变更资金用途等情况,从而导致项目资金难以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单位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检查不到位,没有深入分析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评价。
2、国有资产管理松懈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着“重投入、轻管理”的问题,导致国有资产管理松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财务部门只负责经费收支和账务处理,资产使用部门只负责资产发放和使用,导致国有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极为严重。二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盲目购置资产,缺乏对固定资产购置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使国有资产长期处于使用率偏低的局面,造成了资源浪费。三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把关不严,在不经过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情况下,就随意转让或拍卖国有资产,没有执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从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财务内部控制不到位
内部控制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进行调节、约束和管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单位工作效率。财务内部控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存在内部控制职能弱化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认知不够,财务监控不到位,经常出现票据作假、资产流失等情况。二是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资金来源、资金风险等因素,只是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或上级部门支出,不重视资金使用率的提升。三是在岗位设置方面,没有按照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普遍存在一人兼任多职的情况,难以形成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环境。
4、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使得资金使用得不到有效监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其履行监督职能的权威性与独立性不足,在审计中只重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审计,而忽视财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审查,导致审查内容不全面。二是在重大事项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内部监控机制,没有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客观评价,不利于强化对资金的有效控制。三是外部监督过于宽松,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和管理上具备独立性,财务信息披露力度不足,导致政府职能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很难履行监督职能。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议
基于上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和改进,彻底堵塞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漏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预算管理可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有效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提高部门预算编制质量。财务部门要全面掌握单位现有资源、收入渠道、支出结构等方面的整体情况,遵循收支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指导部门预算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选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等方法,增强预算的可操作性。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起数据库,在编制预算时,能够让编制人员通过数据库掌握单位的基本情况,逐个分析预算项目,从而确定财务预算数额。其次,强化预算执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预算定额标准,严厉杜绝随意扩大预算、追加预算。特别对于重大资金支出项目而言,要做好事前论证、事中监督和事后审计工作,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支出控制,保证专项专用。严厉查处利用票据套取单位资金的行为,强化控制车辆运行费、接待费支出,不允许擅自挪用专项经费以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再次,建立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将重大项目或专项资金的使用作为跟踪考评的重点,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和绩效审计评价的形式,对财政资金绩效作出客观评价。最后,充分发挥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管职能。国库支付中心要严格审查行政事业单位每项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强化对预算资金执行的外部监管,增强预算单位的预算意识。
2、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彻底转变“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明确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促使单位领导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健全资产管理流程,完善国有资产购置、使用、保管、处置、报废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促使单位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再次,强化国有资产投入监控,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政府采购规章制度进行采购,规范采购行为,将采购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提高采购效益。最后,加强债权债务管理,杜绝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公款私借、暂付款长期挂账、利用暂存款隐藏收入等行为,加大对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定期清理各种借款。
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消除财务隐患,杜绝的问题发生。首先,统一财务部署。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财务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将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对单位实施全面财务控制。建立定期财务报告机制,由基层单位定期向上级汇报财务计划目标的执行情况,分析自身业务存在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上级单位要整理和归纳财务报告,考核基层单位的工作业绩,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策略,对单位财务实施统一管理。其次,加强资金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应实行资金统收统支管理,在指定账户存入资金收入,按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支出,健全资金拨付和报销程序,维护资金使用安全。为了优化单位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率,单位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与多家银行保持业务关系,以满足单位在新经济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最后,加强内部牵制控制。遵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原则设置财务部门中的岗位,杜绝一人兼任多职的现象,使财务会计岗位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关系。加强授权批准控制,明确授权的范围,针对重大事项采取集体审批程序。
4、健全内部审计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会计凭证真实性和业务办理流程合规性的审计,以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为前提,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重视财务审计,履行财务监管职能,还要将内部审计提升到管理审计的高度,为单位创造和提升更多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工作小组,将其作为常设机构,具体工作内容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内部审计方面,要对单位内部实行专项审计、定期审计、离任审计、负责人离职审计等。在外部审计方面,要及时与外部审计进行沟通联系,确定外部审计范围,决定外部审计师的任免,维护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次,内部审计小组要加大对单位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复核力度,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作出评价,提出有价值的整改建议,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最后,内部审计小组要审查风险管控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风险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协助单位领导层及时更新风险管理政策。
三、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本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还关系到我国财政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各项工作,以适应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茜: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的规范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运营风险、资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概述内部审计的基本情况,然后主要分析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内部审计;国有;资产管理;作用
0 前言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一种高层次的审计,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同时也要对国有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从而改善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 内部审计的基本概述
国际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是以增加组织价值和资质运行效率为最终目的。通常利用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流程做出评价,不断提高这些流程的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国家审计署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对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财政收支、经济活动及经济效益等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而强化经济监管水平。在国家审计署该定义后,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独立客观的评价和监督活动,对经营活动进行审查、控制和评价,从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国务院国资委也对内部审计做出定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总之,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下面几点:内部审计机构是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评价是目的;国家相关法律、财务制度和内部规定是依据;财务预算、决算、收支,经营绩效、资产质量,经营活动的效益性、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是主要内容。
2 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方法
2.1 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通过内部审计推动我国国有资产相关法律的建设和施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二,监督作用,在国有资产改制过程中,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明确产权关系、进行资产评估等;第三,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国有资产管理中未免有人在思想上有所波动,借机谋取私利的现象会发生,内部审计能够确保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四,有效减少改制造成的潜亏,内部审计利用清产核资方式对资产质量评价并对相关人追究责任,能最大限度降低潜亏可能性,降低国家损失;第五,增强企业经营活力,内部审计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制度、岗位职责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在增强企业经营活力。
2.2 内部审计的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三种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内部审计方法:
抽查法:抽查法是审计人员目前对企业进行审计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企业财务资料抽查再进行审计,一半包括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和PPS抽样三种抽查方式。
顺查法:按照企业经营活动发生顺序完成审计,通常是按照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顺序进行审计,如果任何流程出现错误,都要及时找到错误原因并修正。
逆查法: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反顺序完成审计,通常是审计人员已经发现报表中的错误,然后根据报表的错误审查账簿和凭证。
3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3.1 保证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内部审计来维护。内部审计定期对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有效避免出现财务问题,在出现问题时尽快发现并解决。而且做好内部审计工作,还能保证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避免财务信息失真,为国有企业发展和做出决策提供依据。利用内部审计工作分析结果对国有企业利益实现、价值寒凉等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能够实现企业利益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例如山东某国企定期派审计人员对财务部门进行审计,对财务政策运作和成本等进行审查和监督,有效的避免财务发生问题,同时也明确了各部分的管理职责。
3.2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很大帮助。首先,在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环境中,审计人员要想对财务部门进行审计,就需要掌握各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业务活动的关键节点,因此内部审计工作的针对性更强;其次,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能够客观独立对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能够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确定日后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具备良好审计技能和较高素养的审计人员,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审计时,一定会以资产保值增值、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守等方面为主要控制内容。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审计人员就会立即向上级提出建议。
3.3 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因此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高,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最基本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执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执业道德。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说是一种隐形监督方式,可以对会计工作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审计工作是通过对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纠正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会计管理和核算工作的正常进行。财务问题的出现大多数都是会计人员出错而引发的,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
4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
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主要包括对存量资产监管和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内部审计监管。对存量资产监管的目的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包括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完善性和有效性;认定国有资产存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验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完成情况;分析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内部审计监管主要包括:减少国有资产必须由相关部门明文批件;出租出借国有资产要确保手续完整且有偿使用;国有资产对外合资、投资或合作,要提前做出技术报告、可行性报告和资金来源及用途报告等,同时附有责任承担条款。
4.1 对存量资产的监管
第一,测算国有资产增值率:定期测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以反映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x 100%,结果大于100%为增值,等于100%为保值。这一过程要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排除下列因素的干扰:国家或部门投资、拨款使资本或资本公积金增加;国家或部门增加或减少所有者权益;按国家规定对所有者权益减少或增加清产核资;按照国家规定评估或重估资产而造成的资本公积金的增减。
第二,评价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企业法人签订经营责任书,明确法人对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国有企业要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因此内部审计在对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监督上可以从下面三点着手:第一,企业是否建立资产管理岗位或机构,是否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纳入经济责任制中;第二,对业务部门和负责资产保值增值的部门进行审计,包括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第三,监督企业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
4.2 对国有资产变动的监管
第一,做好资产价值评估和产权界定:国有企业在资产重组中都会引起资产变动,这就需要做好产权界定和资产价值评估。内部审计要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审计工作:核对并抽查中介机构评估结果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项目;帮助企业选择综合素质高的审计师和评估师。
第二,为资产经营选择最佳形式:国有企业在市场、行业特征、资产结构和产品等方面都会不同,那么资产管理中选择实现企业经营规模的科学扩张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内部审计需要为资产经营选择最佳方式。
第三,为企业选择合理经济规模:企业进行的兼并或收购都是为了更合理的配置资源,从而发挥其作用。如果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扩张,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企业要从产品、技术、资金和管理等多方面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经济规模。内部审计要对企业决策提供帮助,内部审计在企业资产规模扩大的过程中,要以能换取跟高收益为基础,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选择理想的目标企业,资产兼并和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企业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不仅无法实现经营规模和资本的扩大,还可能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甚至背上更加沉重的包袱。内部审计要做好协助工作:理清目标企业问题和优势;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调查;将企业管理技术及一定资金引入目标企业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国有企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要在日后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淑梅,内部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监管作用,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