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税法小知识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抢夺好的经销商资源,我想首先应该搞清楚净水经销商的分类,其次是家电品牌转战净水需要什么样的经销商,最后再弄清楚如何找到最合适的经销商。
目前市场上可以开发为经销商的人很多,我基本把我所见到的经销商分为四类:一是操作净水产品多年,对净水产品技术非常熟悉,并且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操作的品牌年产出较高。这类客户现在活得很好了,是净水行业少数成功的经销商,也是所有净水品牌争先抢夺的对象。他们有很强的净水经营能力,但是对引入新产品很谨慎,对产品的品质和品牌营销理念要求很高。二是刚刚入行一两年,刚刚站稳脚跟或者还没站稳脚跟的净水经销商,这类客户数量不少,是随着今年净水行业发展的大潮进入行业的。他们往往专业性不强却大体知道净水的价格体系和运作方式,渠道和团队不稳定却零星有几个客户几个员工,徘徊在盈亏之间,比较在乎每台产品的盈利情况,重点关注产品价格。三是成熟家电的经销商,这个群体比较大,净水产品号称家电的最后一座金矿,家电经销商在成熟家电日趋利薄的环境下,自然而然想到净水。这类客户对家电品牌比较了解,特别有很多是本品牌的经销商,相互之间多年合作的默契和信任是很大的优势,加上经营家电累计的资金实力,貌似他们是很优质的经销商。但是他们面临和家电品牌公司转战净水一样的问题,就是心态。他们往往更加简单地认为净水和家电的操作模式是一样的,只要放在家电卖场和终端就可以大卖,利润又高,投入资金又少,实在是美不胜收,结果是没过几个月就大失所望。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是这类经销商多年来被庞大的家电品牌主导,有些基本已经失去了自主经营的能力,对厂家的依赖性非常强,一切工作只等着厂家安排,一切困难只等着厂家解决,完全没有创业之心,钻研之意。四是各行各业的小商户和想创业的有志青年。这类客户都想找个大品牌合作,却基本不了解品牌操作的流程,自身经营能力和资源有限,市场运作能力基本为零。他们期望大品牌能够带着他们赚钱,刚开始言听计从,等到一番折腾没有结果,最后常常无所适从。
那么什么样的经销商适合转战净水的家电品牌呢?现在很多家电品牌项目上马初期,登高望远意气风发,想迅速利用现有家电经销商网络操作净水,等到发现第三类经销商运作乏力之后,就开始转换对象,在一二四类经销商之间游走,后来变成只要是想做净水的人,降低一切门槛各种忽悠搞定之。我也常常想,一将功成万骨枯,一部分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大部分人的失败衬托之下,一定规模的经销商群体一定会铺垫出几个优秀的经销商。但是如果我们在招商的时候选择更适合的经销商,明确相互之间如何配合及相互的需求是什么,那么合作的成功率应该会高一些吧。我想家电品牌选择经销商可以参考三个方面:一是要具备一定的推广能力,净水属于导入型产品,消费者认知度低,需要持之以恒及灵活有效的推广。二是重视长远利润,家电品牌由于引进高端产品,往往价格较高毛利空间低于杂牌,操作短期内利润会小于杂牌。但是长期来看,品牌产品市场运作规范,投入资源支持力度大,品质和服务有保证且技术领先,后期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所以经销商重视长远利润是保持其长期推广和共同投入的动力。三是认同品牌公司的文化及转型创业阶段的困难。家电品牌公司往往很大,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操作流程,净水经销商无论是大小,都需要适应和理解,否则后期合作过程会出现很多不信任和摩擦。家电品牌转战净水开辟新的战场,处于转型创业期,存在营销策略不成熟,人员不稳定,各项支持不及时等等问题,需要经销商的包容和配合。
浪费。
关键词:温差发电;公共浴室;智能节水
中图分类号:TN3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0-0082-02
我们国家从水资源总量角度来看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水资源分布的极不平衡性、巨大的人口数量,又使得我国人均水资源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缺水形势长期存在,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快速增长,更加重了我国严重缺水的形势。据统计,全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全社会范围的节约用水势在
必行。
解决城市用水的短缺问题,在加强水源建设的同时,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加强各种节水措施。有关部门检查表明,真正的浪费水大户是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这些单位人员多、用水量大,加之节水设施落后,节水意识薄弱,水资源浪费现象极为普遍,特别是在公共淋浴用水方面。高校节水是城市节水的工作重点,而洗浴用水一直是各高校的用水大头。因此,解决各高校洗浴用水绿色化与高效化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温差发电技术是利用热电转换材料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技术,具有无运动部件、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和可靠性高等特点,是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温差发电技术在节能领域的应用日新月异,它是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海洋温差、余热和废热等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有效方式,应用前景广阔。
将温差发电技术应用在公共智能浴室系统中,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而且能够利用废水余热进行发电,将电量储存起来供浴室其他小功率用电器使用。大大地减少能量的流失。
1 硬件设计
本系统硬件部分由单片机控制模块、电磁阀驱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用水量计数模块、信息输入输出模块、温差发电模块、稳压充电模块组成。单片机控制模块是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对供水温度和用水量进行控制,用户通过键盘设定供水温度,电磁阀驱动模块对冷、热水管的水阀水流量进行控制,温度传感器模块检测水温是否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并由单片机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机械控制模块的移动距离,打开水阀后用水量计数器开始计数,当达到预设定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当用水量达到设定的上限值时发出报警提示并关闭水阀。将洗浴后的废水进行收集,经过温差发电模块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再经过稳压充电模块将电能储存在15V锂离子蓄电池,用于浴室应急照明和排气。本系统实物图如图1所示,工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2 软件设计
3 发电效率的测试与预算
3.1 实验数据与分析
经实验证明,如果给3片发电模块提供25℃的温差,就能产生5~15V的电压满足整个装置的需要。对电压进行稳压处理后,用稳定的电压给锂离子蓄电池充电电路提供
电能。
3.2 方案发电预算值
设南方某高校公共淋浴浴室采用智能节水温差发电系统的案例分析用收集排放的平均40℃废水排放槽做温差的热端,用自来水管做冷端,由于自来水是流动的,故可看做其与自来水接触后温度仍稳定在15℃。
按人均每天洗浴1次,据调查平均人均淋浴每次用水50L经实验验证在收集情况较理想的情况下,收集槽收集废水温度能平均达到40℃,自来水冷水温度为15℃,即温差达到了25℃,假设40℃与15℃冷端充分接触,计算可得1L废水理论温差发电量0.023kW/h。
设一个中等规模的高校学生人数20000人,假设每年洗浴250天则理论上一年可回收能量为460kW/h×50×300-6.9×105kW/h,若燃烧标准煤,则产生同等热量需要460kW/h×50×250×3.6×106/0.8×3×107=862.5t煤,即一个2万人的高校采用温差发电在理想的情况下回收能量约少烧了862.5t的煤。另据统计调查高校学生若不执行计费洗澡,每人每次洗浴平均会用掉80L,而若采用公共淋浴浴室智能节水温差发电系统,每人限用50L(经查找资料集走访部分同学得知50L淋浴算是较充足的了),则一年可节水20000×(80-50)×250=1.5×108L水,即能节省15万t水。
当然由于各地区、各季节洗浴需求不同,以上计算会与现实有许多偏差,而且安装和维护公共淋浴浴室智能节水温差发电系统也需要很大一笔成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若采用公共淋浴浴室智能节水温差发电系统,单单一个高校的节能减排效果都是会想当大的。若燃烧标准煤,则产生同等热量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建云,朱冬生,周泽广,王长宏,陈宏.温差发电
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J].电源技术,2010,
(3).
[2] 林玉兰,吕迎阳,梁广,.基于半导体温差发电
模块的锂电池充电装置[J].电源技术,2001,
(3).
[3] 刑运民,陶永红.现代能源与发电技术[M].西安:
关键词:小水电;发展前景;现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small hydropower industry and the pro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small hydropower industry is analyzed.
Key words: smal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prospects; pres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4
引言:
回顾小水电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国家实施的以小水电为基础的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农网改造、送电到乡光明工程、以电代燃料生态小水电站建设和清洁能源机制等一系列项目的实践,以及小水电工作者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得小水电从一个不起眼、还曾常常被认为是落后生产力象征的小规模低等别水电成了我国最大的优质可再生能源,小水电本身也从传统的大水电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新的行业。
展望新世纪,审时度势,把握未来,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火车头正驶向知识经济的高速公路上,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和可能带来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和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中小水电开发利用的大方向、新模式,从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可行性评价标准,以及可能的运行管理方式等等方面,作出有科学依据的预测,以调整发展战略,才是我们现在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对待的。
随着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力度加大,火力发电成本增加,中小水电的特有优势,和竞争力将更加突显出来。
1小水电产业前景分析
目前,电力工业的发展正在从以往的以解决缺电为主的需求型开发,发展到以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清洁优质能源建设,同时,还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的转移。由于大型水电工程对土壤、流水、植被、生物、气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常常缺少必要的、与整个流域的环境相协调的保护措施,目前全世界水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以及大水电在水电总装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水电开发的角度讲,一个国际小水电即为国际水电的新局面已经来临。此外,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并考虑到已在执行的京都议定书,新的电力的开发机制、管理机制及清洁发展机制正在形成,投资者所有的小型独立发电厂日益增多,出现了分布式供电的理论和运行方式,使得小水电本身的定义及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也出现了变化。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小水电行业创新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外部环境。
1.1发展小水电有了新的动力。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日益成为
全球关注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都给予扶持。人们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已成了小水电发展新的动力。
1.2小水电发展和改革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力工业反对垄断、放松管制的改革给小水电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这种改革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的消费者和电力工业本身。此外,由于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的技术进步,使得有可能将基础设施使用到接近极限的水平,并可以对不同用户的特殊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得电力企业具体的日常维护工作大为减少,如无人值班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厂的运行管理变得简单,从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农村电力行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上,这也促进了小水电运行与管理的创新。
当前,小水电建设有以下主要任务:
1.2.1实现送电到乡,改变边远地区贫困落后状况。根据普查,中国的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四川、青青海、等地区。送电到乡计划是一项面向西部无电贫困地区执行的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项目。该项目以小水电开发为主要内容, 推动山、水、林、路综合治理, 发展经济, 保护农村环境, 从而促进了贫困山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解决境内无电乡村的用电和当地人民的生活用能问题。
1.2.2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促进边远地区可持续发展能源的建设。根据调查,一户居民,平均4口人,一般一年用于做饭、烧水、取暖的烧柴量约需2000-3500公斤,消耗十分惊人。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生态问题。与此相对的是,小水电的廉价电能如果用于煮饭、取暖的话,可以使森林覆盖率上升,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为此,国家实施了以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以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2.3适应世界水电开发的战略转移,大力建设各种经济类型的小水电厂。小水电是新时期代表电力工业改革发展方向的一种优质电源。由于资源多、分布广,通过大量投资者所有的独立小电厂的建设,可以发展当地经济,打破电力垄断,改善电力工业传统的大机组、长高压输电线的发、输、配、供电为一体的运行方式,逐步发展以自用为主、多余上网为特点的新颖的分布式供电模式,以便提高效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它比其它形式的电源更值得发展,更便于实行清洁发展机制。
1.2.4实施小水电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小水电的设计、施工和设备制造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达标验收的电气化县,都有能力自行设计、施工、安装容量在15兆瓦以下的电站及35千伏输变电工程,有些县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建设50兆瓦的小水电站和110千伏的输变电工程。全国小水电行业现有从业人员约66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和农村电工约30万人,能建成任何类型的小水电工程。中国的主要设备制造厂家也达到了80多家,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小水电设备。因此,中国已经具备了完成任何国外小水电工程的能力。探索走出去的途径,通过一些小水电工程的成功建设,不但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可在所在国产生良好的影响,发展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谊。
2中国小水电产业发展现状
小水电的行业创新主要任务是要努力建设三个电力市场:建立地方服务型的农村电力市场;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建立竞争性电力市场;建立用户自己的分布式电力市场。通过行业创新,可以确立小水电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内部机制,理顺小水电及其供电区与大电网的外部关系。顺应水电开发的战略转移,把小水电行业的持续发展与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促进小水电发展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政策。
从开发潜力上看,中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广泛分布在全国的1600多个县(市)。经过几十年来的建设,截止2012年底,青海省已建成小水电站230多座。全省小水电已开发装机容量主要集中在海南地区,这说明小水电是一个区域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反映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地方政府对小水电发展的主导作用。
除了规模的迅速发展外,还创造了小水电独特的管理方式,逐渐形成了以地区为主直接并入电网和以地方电网或孤立小电网供电的具有自己供电区的3种运行方式,并出现了以地方各级政府投资为主的、更具有社会公益特性的小水电站,及以集体与个人投资为主的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投资者所有的独立小水电厂。此外,小水电的发展还使我省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小水电供电区内用电构成的变化,保证了乡镇工业和农村家庭用电的持续增长,并使得小水电供电区升高,基本上解决了农村人口的用电问题。这一意义深远的变化表明,小水电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不单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新颖的小水电行业,并成了中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柱。
参考文献:
【关键词】慕课;审计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9)09-0115-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慕课,一种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密切关注。早在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引领了开放课件运动,为慕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西方许多高校纷纷尝试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并推动慕课平台的搭建。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慕课平台的成功建立,2012年成为了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清华大学研发的学堂在线慕课平台正式启动,Coursera平台进入中国,标志着我国高校进入了慕课时代。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为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提供了指导。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知识广泛、理论与实务并重、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相关的学科,市场交易方式的日益复杂化和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化,都对审计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审计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高校都采用传统的集中授课的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讲授而轻自学,加之审计学本身具有的理论性、综合性、逻辑性强等特点,使得审计学变得“难教,难学”。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审计学应当顺应互联网教育的潮流,将慕课融入高校的审计学教学模式,使审计学教学跳出现有困境。
二、慕课对审计学教学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丰富教学资源。慕课的开放性,决定了任何审计相关的知识都可通过慕课平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课本、练习册与PPT,慕课视频可以利用丰富的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将传统教学难以展现的知识点形象地传递给学生,從而填补课堂教学内容上的漏洞。学生普遍认为审计学的知识点多、逻辑性和实务性强,理解较为困难。利用慕课平台,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课本知识,还可以了解实务操作以及审计行业发展动态,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学习不同教师的课程来加深认识。此外,慕课可以将审计学的教学内容以短小精悍的视频呈现,便于展现细小知识点,同时,在每个慕课视频中融入测试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学习方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教学可借助慕课实现移动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打破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的环节学习知识,离开课堂后,许多教学手段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一方面,学生在课余时间难以和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不懂的内容也难以重复学习,另一方面,课堂时间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交流探讨的机会也十分有限。利用慕课,学生可在课余时间通过视频的方式预习课程,也可以反复学习课堂中的重难点内容,充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教师可将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促进审计学教材的改革。随着慕课的兴起,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因其灵活度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等优点逐步被大众接受,而对应教材的匮乏又成为阻碍慕课发展的绊脚石。现存的审计学教材多参考审计准则编写,具有内容完整、逻辑清晰、系统性强等优点,但却难以满足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审计学教材应当做出相应的改革,为慕课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不利影响
1.师生交流不充分。慕课教学缺少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授课面对摄像机,难以及时捕捉到学生情绪的变化,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听课面对电脑屏幕,发现问题无法及时反馈,互动环节也无法实施。与集中授课相比,慕课实现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较难。
2.学习效率和效果欠佳。据统计,慕课课程仅有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是影响慕课学习效率和效果的重要原因。由于教师难以对慕课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倘若学生自身自觉性欠缺,慕课教学很可能形同虚设,出现边学边玩等现象。
3.难以实施有效监督。在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学生是否在学习?是否本人在学习?难以得知。学生可能一边播放视频课程,一边玩电子游戏,即使建立了完善的慕课平台,也不免出现“mooc代刷”“慕课代上课”等现象。
三、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集中授课的优势仍是移动互联网教育无法替代的。本文认为,目前审计学教学应以课堂系统化教学为主、慕课碎片化教学为辅,树立课堂与慕课相融合的审计学教学模式。
(一)课堂系统化主导教学
1.审计理论系统化。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相关理论研究也百家争鸣。学术界普遍认为,审计是在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所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基于评价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审计按主体的不同逐步形成了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每一种审计类型都有其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与基础,也呈现出不同的职能与特征。关于审计的定义,不同科研机构和学者们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提出的。我国审计界在对审计定义进行了大量探索和论证后,也了多个关于审计的定义,其内涵也愈加丰富和精准。审计理论观点众多,知识体系庞杂,应当采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详细深入向学生介绍审计理论,引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相应的教学互动环节,以便学生打好基础。2.审计学原理系统化。目前我国本科阶段的审计学教学主要以民间审计为背景,故本文主要以民间审计的原理为例加以分析。民间审计发展至今,审计目标已由传统的查错防弊演化为财务报表鉴证,审计模式也不断演进,从账项基础审计過渡到制度基础审计,再到如今的风险导向审计,本科阶段所教授的审计学原理,也主要指风险导向审计的原理。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其核心在于控制审计风险,为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审计人员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以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把大部分资源分配至高风险领域,最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工作表现为一个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过程。风险导向审计涉及较多专业术语,逻辑严密,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勾勒出审计学原理的框架。
3.审计准则系统化。本科阶段的教学重在应用,审计学教学离不开审计准则的指引,不同类型的审计工作,我国都有相应的准则加以约束。目前,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突出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思想,并要求其在审计工作中贯彻落实。对于民间审计,我国出台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其中的鉴证业务准则框架下的审计准则是开展财务审计工作的法律基础。通常,审计学教学都会对审计准则体系加以介绍,而许多审计学教材也依照审计准则的思路撰写。因此,审计学教学与审计准则的学习息息相关,针对审计准则,教师应当结合审计学原理系统化讲解。
(二)慕课碎片化辅助教学
1.细小知识点碎片化。审计学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诸如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对于大多数首次接触审计学的学生而言,这些专业术语或多或少存在理解难度。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往往存在课时限制或出于对课堂整体的把控而忽视一些细小知识点的讲解。倘若每个细小知识点难以理解不到位,积少成多,终将影响对整个审计学课程的理解,学生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了克服上述教学缺陷,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将一些细小知识点录制成慕课,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学习。例如,对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教师可以就其区别录制短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再如,对于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教师同样可以就该细小知识点录制慕课,结合财务报表向学生传授确定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2.审计学框架、思路碎片化。教学应当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审计学教学中,如果过于注重细节,学生会难以理解审计学的核心思想;如果过于笼统,又难以把握细节的知识点,导致基础不牢固。拥有清晰的思路才能让学习变得轻车熟路,而在课堂上,教师无法做到节节课强调审计学的思路,若学生也遗忘了教学思路,后续的学习会变得困难重重。因此,除了针对细小知识点外,对于审计学的框架和思路也应当进行碎片化教学,以慕课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课后复习。例如,审计学的整体框架;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的思路;每一个审计业务循环的思路等,都可以录制成简短的慕课。
3.审计案例碎片化。审计学是一门集会计、经济法、税法、管理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理论与实务并重是其突出特点,这就要求审计学教学不能脱离实务案例。目前的审计案例课程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并不熟悉实务业务,导致审计案例教学难以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案例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目前的审计学课堂中,几乎都是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和讨论的效果较差。审计案例教学若融入慕课,教学内容可以由实务领域的专家承担,将实务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审计案例慕课作为课堂学习的辅助形式,一方面可以优化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4.审计实务碎片化。审计实务教学是审计学科的重要教学环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会在大四开设审计专业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模拟审计实务。然而,多数高校却并未展开系统性的审计实务指导,往往只给审计模拟实验安排很少的课时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几乎无法真正掌握实验系统,只能根据自己的摸索将模拟系统中的内容填满以应付考核,审计模拟实验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如若引入慕课的形式进行审计实务指导便可轻松解决目前的问题,学校不必受困于课时限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四、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离不开慕课平台体系的支持,这一体系应包括慕课平台、教学资源体系、教学考核体系等。慕课平台的搭建是整个慕课教学活动的核心,以它为载体,可以将审计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呈现在互联网上,师生能够在该平台上展开互动,完成辅教学活动,以有效支持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是开展慕课教学的基本保障,传统的教材及配套练习无法满足慕课教学模式的需要,要充分实施慕课背景下审计学教学模式,应当大力建设网络化的审计学教学资源;教学考核体系的重塑能够优化现行考评体制,有力地监督慕课教学活动整个流程,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也包括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将考核体系信息化。
(一)慕课平台建设
慕课平台可以把线下的教学流程都呈现在网上,包括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堂笔记、随堂测验、课后作业、模拟考试等,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为教学提供支持服务,例如微信、短信、邮件、网页等,以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监督。在这个平台上,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输者变成了问题的解答者和教学流程的监督者。通过慕课后台,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作业情况、问题疑惑,从而针对性地展开辅导。对于审计学来说,其内容晦涩难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通过慕课平台,教师可以更有效地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解答,打破审计学“难教难学”的困境,让慕课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助手。
(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了基本教学资源和和拓展教学资源。基本教学资源主要指慕课的微视频,拓展教学资源包括题库、案例库、作业系统、问题讨论材料、学习与交流工具等一系列辅助教学资源。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慕课微视频的录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审计学教学特点录制适宜的微视频,必要时可以借助实务领域专家的支持。对于拓展教学资源,教师应当力求将审计学最前沿的信息融入资源建设,题目的设计要区分难易程度,题库资源要时常更新,作业布置适量且有针对性,采用的交流工具需要使用便捷且便于沟通。慕课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和每位教师的努力,也突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审计学慕课教学资源的建设更需要教师在加强科研的同时随时关注审计的前沿动态。
(三)教学考核体系建设
传统的审计学课程考核通常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形式构成,期末成绩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则通常以出勤率、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及讨论的情况构成,而这种考核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闭卷考试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部分学生即使不太理解课程内容,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取得一个较为理想的成绩。平时成绩的构成也非常片面,课堂点名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无法做到每节课的监督;平时的作业是否为自行完成不得而知;课堂互动环节效果较差,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课堂发言,课堂讨论的情况也很难得到监控。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学习慕课视频进度、作业的完成率、在线时间等信息,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发起讨论,提出问题,增强与学生间的互动。在慕课背景下,教学考核由“结果式”考核转化为“过程式”考核,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钻研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省开课;网络;一体化;面授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2.0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10-03
开放大学学习者的多样性特征对电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电大众多性质的课程中,以本科专业的省开课或选修课程作为教学改革试点对象,能够较好的推动一体化改革。因为一方面省开课的教、学、考核三者方式能够由所教学校确定,教师自主性较强;另一方面本科生相对于专科生,对开放远程教育有了更丰富的体验,也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人也更为成熟,学习需求更强烈,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鉴于此,本文以金融本科专业开设的省开课《信托与租赁》课程为研究及改革实践对象,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面授与网上教学有效结合、教、学、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及实践效果评价。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因材施教理论
因材施教是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教育思想,具体指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持续发展。在开放大学背景下,因材施教就是要做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学生“入学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和“工学矛盾程度不同”的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并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对教学内容、教学顺序等方面或解构或组合,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不断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参差不齐的学习者易于接受,最终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与教”理论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信息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信托与租赁》课程(本课程共3学分,54学时)是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系开放教育金融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该课教、学、考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利用面授教学生动、形象,网上教学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学习者、教学组织形式等基本要素,依照“网上-面授-网上”的程序,及按照“以教导学,以学应考,以考促学”的设计原则进行“教”、“学”“考”一体化规划,构成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稳定的搭配关系[1]。具体思路如下:
(一)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课程资源建设是这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信托与租赁》课程除了文字教材,还有《信托与租赁》IP课件,《信托与租赁在线测试系统》等网络资源,学习者可以随时进行网上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及时更新课程的在线辅导资料,以有效补充学习辅导、知识补偿、知识拓展、网上讨论等网上配套的教学资源。
(二)设计面授要点,引导学生预习和自学
要在开放教育课时大量压缩,专业新知识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课程中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对学习者进行自学引导便显得非常必要。面授要点正是为此而设。通过面授要点的引导,使他们对课程积极自学,做到画出重难点,挖掘兴趣点,并在面授前填平与其他学生的知识差异。
所设计的面授要点是一张学习指南表,表格内容包括每次课的面授章节、面授重点、预习要点及复习要点等四方面,教学过程中,面授要点将会引导同学们对即将要面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工作,以及对完成的课程进行复习工作。学生的预习工作主要是通过网上学习来完成,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完成网上相应章节预习习题和在相应版块发帖共享自己的预习心得及体会,并准备好课前十分钟的演讲ppt,在接下来的面授课,将指定小组上台演讲,演讲内容主要包括预习中哪些知识通过自学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尚未掌握?哪些知识觉得非常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等等。预习笔记和ppt的作用在于指导面授课的教学,让面授教学有的放矢。
(三)绿色面授辅导,有针对性导学
这里的绿色面授辅导指的是在面授教学中教师必须认真备好每一次课,以辅导好每一次面授课为最终目的,课堂上要积极创建轻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做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教师导学为辅助,同时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善于对不同的课程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除了绿色辅导外,还要有针对性导学。《信托与租赁》课程的面授辅导总共只有8次,而教材共有16章的知识,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充分利用好面授辅导课的每一分钟。每学期面授辅导的具体安排会提前告知学生,面授教学过程中,除了以教学计划为依据外,更要关注同学们课前十分钟所介绍的疑点、难点和兴趣点,在他们的网上预习的基础上,更准确、更深入的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教学方式一般为重点章节疑难点教学和习题解析相结合。此外,相应的教学媒体可在自主学习及辅导中穿插使用。同时,每一次面授课都会布置一次课后复习作业,以反馈本次面授课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仍未掌握的知识点,以便下一次改进面授教学及做好上一次面授课的复习工作。
(四)强化网上辅导,与面授教学有机结合
在现有信息技术和网上教学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要求设置《信托与租赁》课程网页的栏目,尤其是要利用好有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优势的网上论坛空间,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实时、非实时的网上学习活动。教学中将论坛分为两大板块,一板块是预习笔记和ppt提交通道,这里主要讨论、交流、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板块是面授课堂讲解交流,该板块主要是进行课后的复习指导工作以及对课程非重点章节进行网上教学。网上教学主要有两种[2]:一是集体教学,主要通过网络中的一点对多点的传输功能进行网上的集体讨论或答疑活动,具体教学安排:先提出问题组织同学以网络讨论的形式对非重点章节问题展开讨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讨论中自由表达见解,网上讨论题目内容的设计要更加贴近实际,以不断加强网上教学的效果。二是学生自主控制的个别化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及需求来控制学习的主题,进行网上的讨论与答疑活动。
(五)以多样化考核为促学手段,打造一体化考核方式
考核既是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但考核方式不能单一,必须多种方式相结合,同时紧贴教学内容,做到“教—学—考”环环相扣。《信托与租赁》课程既有一般的作业考核,也有其他考核方式。作业考核保证每次面授课后都有一次作业,每次面授课前都有预习任务和预习习题测评。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由网上考核和网下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网下考核占总成绩的25%,网上考核占总成绩75%。
1.网上考核
(1)8次章节或单元学习效果的在线作业。作业中既有预习作业,也有课后作业。作业的次数是依据课程内容的多少进行制定的。8次成绩的平均分占总成绩的20%。测评题以客观题为主,每一次登陆将随机抽取题目,试卷提交后自动显示成绩,不足70分者需重新测试。8次过程性测试都达标后,方可参加最后的终结性网上测试;
(2)网上发帖。学生学习所需资料可到《信托与租赁》网上课程界面各栏目查找,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参加教师在论坛安排的实时与非实时师生交互活动交流解决。每次上面授课之前,以及上完一讲课之后,都要求学生在课程讨论区指定地方进行交流学习,以进行学习情况跟踪调查。网上发帖每人至少9贴。根据发帖情况进行打分,成绩占总成绩的10%;
(3)综合测试。所有面授课程结束后,将会有一次综合所有知识单元的最终测试,所测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5%。测试方式采用登陆“《信托与租赁》在线测评系统”,以远程测试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在指定的考试时间内测试,同时允许学生在考试时间内进行多次测试,以最高成绩作为该项成绩。远程测试方式不仅解决了大量学生考试带来的成本问题,而且解决了工学矛盾带来的缺考问题。
2.网下考核
(1)小组团队任务(20%):本项要求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某一章节的预习及课堂小知识讲解,由该组派其中一名成员在课堂讲解至少10分钟,完成后上交预习笔记和ppt备案。;评分采用老师和学生集体打分及学生自评,并取平均分的方式进行。本项成绩主要从完成质量方面对预习能力进行评价,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小组合作情况、预习完成的质量等,是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
(2)课堂考勤情况:要求至少参加4次面授课,方可参加终结性考核,教师将根据考勤情况进行打分,所计成绩占总成绩的5%。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效果评价
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一体化教学模式既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取得了积极效果,也发现了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1.课堂参与情况
该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考中考核的“以考促学”功能,注重考核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学习、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课堂考勤情况显示到课率较高。
2.网上学习情况
工学矛盾问题,使得学生大部分时间主要是依靠网上学习来完成。通过以考促学、以教导学的方式,在面授要点的导引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以小组团队方式在网上完成面授内容的预习和填差工作,预习考核过程中派出的演讲者也非常认真。在网上交流方面,同学们对网络论坛的发帖基本是有针对性的提问和交流,发帖质量显著提高。
3.课程考核情况
该模式坚持网上考核和网下考核相结合,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每个教学单元都有针对性考核,单元测评环环相扣,同时考核过程中还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既有教师考核、也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整个课程考核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能总结学习所得,既掌握了知识,也获得了学习方法,课程及格率问题不再是学生和老师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待完善的地方
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比如在面授辅导课上,学生在预习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超出十分钟,占用了大量面授辅导课的时间,因此必须对学生演讲时间进行科学控制;网上教学方面,同学们对《信托与租赁》的课程界面的各栏目仍然不熟,很多时候需要老师主动将学习资料放入学生的班级QQ群共享空间并发言提醒同学们自主学习;综合测试方面,学生远程完成综合测试时,可能会出现替考、舞弊等现象,这就给在线测试系统的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最大可能避免出现违纪行为等等。
综上,虽然教、学、考一体化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改进的地方,但实践教学效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该模式强调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学、考的一体化,注重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新生,张朝霞,熊锟,张福萍.开放大学背景下面授与网上教学一体化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2012,(7).
[2]李相琴.“三环互动”教学模式下《财税法规》课程教学一体化设计思考[J].商业经济,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