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企业的管理范文

企业的管理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企业的管理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的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软管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35-02

软管理是当代世界管理创新的新趋势,就企业而言,它往往与企业硬管理相结合,更能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硬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结构、策略、规章制度以及数学参数等硬性因素,其特点是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纪律,制定了一系列产品和质量指标,分工严格,奖惩结合,对员工有很大的强制性。软管理主要包括最高目标、人员、作风、价值观等精神因素,其实质是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管理。它的特点是通过采取启发、诱导、对话与示范等言法,对员工进行管理,通过各种激励来满足员工多层次的需要,强化员工的内亟力与归属感,把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树立“荣辱与共“的价值观念。企业中的软管理,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在现代科学企业管理中,应更加注重软管理。

一、软管理形成的原因

1.企业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大市场,生产高度社会化、社会环境多变、社会关系也日益复杂,因此,墨守陈规、僵化呆滞的企业必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顺应潮流,适应环境,不断调整组织结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因此,软管理成为一种必然。

2.对企业属性认识的加深。在西方企业管理理论中,一般认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扩大投资报酬率”为企业的最高目标,一味强调利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日益成为一个社会体。而非仅仅是一个投入产出体,一个赚钱的机器。所以,在企业管理中,逐渐出现了以“创造社会财富”、“提供良好服务”、“生产好的产品”等为基本信念的管理思想,将企业作为整个社会的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虑,从而出现了管理软化的趋势。

3.对人性认识的深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人性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对人的认识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复杂人等。目前经济学界认为,人不是单纯人“经济人”或“社会人”,也并非单纯的自我实现的人,而是“复杂人”。企业管理,其实质就是人的管理,所以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从人性的复杂性入手,因时、因地、因人来考虑人性的差异,搞好管理工作。基于这一点,管理理论的软化也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软管理的特征

软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方式,在其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上具有鲜明的特征。在软管理中,“人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劳力和智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它认为,人力中最为宝贵,最具有价值的部分不是“劳力”,而是“智力”,是人的大脑中所隐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因此,管理的重点就应该充分开发、发挥和利用人的智力。

1.软管理是一种内在的柔性约束力、驱动力。一般来说,企业与员工的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是相互影响,其行为也是相互关联的。企业文化氛围、精神气候对员工具有明显的心理影响和行为规范作用。员工通过对他人的心理行为和企业的精神环境的觉察和认识,而改变自己的思想、价值观,调整自己的行为。企业也通过对员工言行调查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这就是软管理特有的双向作用过程。在这个作用过程中,主要依赖于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价值观的认同和心理调适,鲜有外在强制。在这其中,只有企业规范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认识,企业目标才可能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2.软管理是一种客观影响力。软管理之“软”只是表明管理对人的行为的调节要受到个人知觉、价值认同等因素的“缓冲”。而不说明它是可有可无或是客观随意的,相反,他人的认知,企业的精神环境对员工个人来说是一种客观制约因素,软管理的影响力也是客观的。

3.软管理具有持久的影响力。企业中高昂士气和内聚力的形成,受到员工个体特质、企业历史和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之间常常不易协调一致。然而,一旦协调一致,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立性,对员工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影响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软管理是依据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进行人格化的管理。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硬管理则是依据成文制度和组织职权进行程式化管理。如果把这两种方式做以比较,可加深对软管理特性的全面认识。在对人性的认识上,硬管理建立在“经济人”基础之上,把员工视为进行一定作业的机械和工具;软管理建立在“社会人”和“复杂人”基础之上,着重考虑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因素。从管理的重点来说,硬管理的重点是事,以完成任务为中心;软管理的重点是人,强调激发员工积极性,培育其价值观,以此来间接实现企业目标。从适用对象来说,硬管理适用于追求低层次需要的员工,适用于易量化的工作;而当员工低层需要基本满足,高层需要成为优势动机,工作标准不易量化,工作的智力因素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创造性的工作,就需采用软管理方式。

三、软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软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文化思想,在中国早已存在。“民为邦本”是以儒家为道德传统的人文思想和鲜明体现。其他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和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信义”、“讲恕道”等等,这些表明,软管理在中国不仅有浓厚的历史渊源,而且有现实的土壤与需要。因此在具体抓软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地理解人、评价人、尊重人、关心人。企业是人群的合作体,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关心人,人的工作做好了其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人,就能更好地注重软管理,摆脱软管理与硬管理各自的局恨性,建立起融二者为一体的和谐而完整的管理模式。

2.注重软管理是就总体而言,具体到每个企业在实施这两种管理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并随着情况变化,侧重面可做适当的调整。虽然硬管理是企业考察绩效的有效控制手段,但过多控制,容易扼杀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软管理是企业开发潜力、增强活力的有效激励手段,但仅凭激励,容易产生放任,成本失控,所以两者要相辅相成,扬长避短,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2篇

    第一章 现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血脉

    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拥有现金数量多少的重要性更为显着,"现金至上"比任何时候都备受推崇。引用美国前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罗德·威廉斯就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让我在拥有利润信息和现金流量信息之间做一个比较选择,那么今天我就选现金流量。

    一、流动的现金犹如企业的血液,为必不可缺少。

    因为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最终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一旦大量的收入最终无法表现为现金的流入,企业就会面临诚信危机,最终面对万般无奈的选择---申请破产保护,如韩国的大宇、美国的通用、中国的巨人等。现实中投资收益率并不低,甚至是高利润伴之以现金短缺,常常是困扰企业经营者的尴尬事情。前车之鉴中有许多企业无论从策划、论证、项目、运作到发展都莺歌燕舞,就像"泰坦尼克号"一样瞬间覆没,外强中干的关键大多是致命的现金流量出了不可救药的问题。所以,目前许多企业在重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同时开始关注和看重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不再是每年年终财务部门的例行公事,而是经营者进行经营分析不可或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在企业组织规模较大、结构日趋复杂的大型企业管理中,现金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

    二、构建现金流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管理的特定要求。

    现金流量预算是按收付实现制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预算之一,其编制是从现金的"流入"、"流出"两个方面进行的。

第3篇

1.1企业绩效管理委员会作为企业绩效管理的决策机构,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主要职责包括:(1)审批企业部门绩效管理整体方案、制度和工作办法;(2)召开企业绩效评估会,评定部门绩效完成情况;(3)监督企业各部门绩效管理体系执行情况。1.2人力资源部作为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组织者,负责各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整体的组织和协调,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和修订部门绩效管理办法,并对绩效考核相关办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2)组织部门绩效管理工作实施,包括绩效计划签订、组织绩效回顾与指导、组织绩效评估和反馈等;(3)组织企业和部门层面的绩效评估会并全程参与,协调、监督、记录会议过程,贯彻落实部门绩效考核原则;(4)负责受理绩效申诉,并组织申诉调查;(5)管理绩效考核相关文件、资料及档案;(6)组织开展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技能培训,为管理人员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提供指导与协助;(7)负责绩效考核结果在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的应用和实施。

2绩效管理不仅是企业绩效管理委员

会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也是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的职责2.1考核者主要职责:(1)与被考核者开展绩效面谈,协助其拟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和目标值;(2)定期与被考核者进行绩效回顾,给予被考核者必要的绩效指导和资源保证,支持其完成绩效目标;(3)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公正、客观开展绩效考核,评估被考核者的绩效表现,并及时将绩效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并指出不足和改进意见;(4)参加相关的绩效管理技能培训。2.2被考核者主要职责(1)在直接上级的指导下完成个人或本部门绩效计划;(2)积极反馈个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需要上级给予的支持;(3)认真同直接上级坦诚沟通工作成绩、不足和改进计划。

3绩效管理运作机制

绩效管理运作机制包括四个核心环节:绩效计划、绩效回顾与指导、绩效评估和绩效结果反馈。3.1绩效计划考核期初,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将企业年度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形成各部门的绩效目标,然后将部门指标按照各岗位的核心职责分解至部门员工;3.2绩效回顾与指导考核期开始后,各部门根据制定的绩效指标开展工作。考核期中,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需开展绩效面谈,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回顾,加强过程监督和指导,提出发现的问题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改进;3.3绩效评估考核期末开始绩效评估工作,对部门、干部和员工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定绩效结果;3.4绩效结果反馈与应用考核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对象,肯定成绩、分析问题、提出不足和改进建议。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晋升和培训等挂钩。

4绩效考核主体设计原则

4.1直接了解根据考核内容选择考核方,选取最直接了解被考核者工作的考核主体,从而提高考核结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4.2绩效负责考核主体除对被考核者绩效进行评价外,还负责绩效计划制定、绩效回顾和总结、对被考核者提供绩效辅导以及反馈绩效结果,关注被考核者长期发展;4.3公平公正通过引入绩效评估会机制,缓解由于不同考核主体而对被考核者评分尺度不一的情况;考核主体主要负责初步评估结果,最终的绩效结果需结合绩效评估会结果最终确定。

5绩效考核指标的定义

绩效考核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各项流程的开始、过程和结束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计算,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管理指标,以反映和支持企业整体战略和经营计划的实现,并用于绩效评价与业绩改善。

6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部门绩效考核指标根据考核层面不同,分为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三类。

7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部门关键绩效、年度重点工作、内部满意度和加减分项四类。

8部门绩效考核主体及指标评价方法

第4篇

供电企业资产管理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长期以来都是企业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特别是随着电力体制的深化改革,为了降低企业的成产成本、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企业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企业的生产管理,但是还远远达不到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管理机制的目标。下面是供电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1.没有实现企业设备资产的量化管理,不清楚企业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具体成本和运行状态等情况,或者是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各个部门不统一,无法确定哪一方的是准确数据,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2.没有对企业设备资产的运行情况和历史维修进行统一记录,导致无法快速获得维修设备的历史缺陷和移动情况,难以通过对设备资产的历史状态分析以快速得出维修措施,影响维修效率和生产进度。3.缺乏设备维修的标准化作业规范,对设备的检修主要依赖专家的经验与能力,既影响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还加大了出现人为误差的概率。4.由于缺少对设备历史数据的记录,设备检修过程中没有历史故障和缺陷的分析依据,从而无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检修规范和方法,维修效率和费用无法达到最优化。5.由于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加大了库存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成本负担,设备抢修无法迅速查询到储备品,增加了抢修时间和成本。6.由于没有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难以完成设备维修成本的预算和控制,给生产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都带了很大难度。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实现企业现代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国内供电企业已经普遍应用MI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维修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然没有充分实现设备维修成本控制和资产信息管理效益,因此,供电企业要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控制生产维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需要应用一种更先进的管理系统,EAM即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正是能满足供电企业这一需求的先进成熟的管理系统。

二、企业资产管理的概念及方法

企业资产管理(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简称EAM),是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合理安排设备维修计划、企业资源及相关活动的进行,从而实现降低设备维修成本、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与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相比,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保持静态核算功能的同时,还实现了对资产从申购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企业资产管理是以资产、设备台帐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批、执行为主线,按照缺陷处理、计划检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降低总体维护成本为目标,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充分共享的信息系统中。”企业资产管理就是一个将众多密切相关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整合在一起的集成系统,充分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实时共享功能,确保了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即时更新,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三、企业资产管理在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供电企业具有典型的资产密集型特点,良好的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还是企业获取利益的重要战略方式。因此,将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引入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对生产设备进行集约化的规范管理,为供电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成本、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在供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有利于供电企业实现企业资产的量化统计,有效地对设备资产的具体库存、运行状态、库存成本,库存备品进行集约化管理,解决了供电企业因设备资产庞杂而带来的管理难题。2.庞大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用是导致供电企业生产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没有经过合理规划的库存备品更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对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相关数据进行统一记录和科学规划,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3.企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先进开放的技术平台,在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为企业的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准确有力的依据,辅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决策。4.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具有先进开放的平台属性,有效地实现了供电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的统一规划和实时共享,可以方便灵活地根据供电企业的业务特点进行二次开发和定制服务,很好的满足了供电企业管理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需求。5.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在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增加了根据设备维修计划进行工作安排、分析维修人员工作效率的辅助功能,为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这也与目前国内人事管理逐步向人资管理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四、结语

第5篇

企业资金是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农业企业资金周转比较缓慢,使其更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资金管理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分配和资金营运等活动。农业企业生产周期长,一些农业企业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长期投资规模过大,所需流动资金要到银行贷款,造成企业的资产结构失衡,资金分布不合理,经营资金极度短缺,使企业账务风险加大,因此尤其需要对农业企业投资与筹资活动加强管理。投资活动作为企业一种盈利活动,对于筹资成本补偿和企业利润创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目前很多农业企业不断上新项目,盲目引进,重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和亏损占用了大量资金,造成流动资金的匮乏,甚至有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纷纷倒闭,导致资产闲置。因此农业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规划,结合企业资金状况以及筹资可能性,慎选投资项目。一定要加强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重点对投资目标、规模、方式、资金来源、风险与收益等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应当加强对投资过程的管理,应当设置专人跟踪检查投资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和评价投资情况,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确保投资活动安全和有效运行。高效、可控,按照预期的方式产生利益。农业企业生产周期长,又由于生产的季节性,资金需要量不断波动,农业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该坚持科学的预测资金的需求量和合理确定融资的规模、来源与结构。一是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科研、生产、经营状况,采取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量,合理确定融资规模。对农业企业而言这样不仅能避免因资金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能防止资金筹集过多而造成的资金闲置。二是合理选择资金来源。充分利用农业项目的政策优势,获得世界银行、国家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对大型农业设备项目可考虑合理采用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收益。三是优化资本结构与负债结构。由于中小型农业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较低,因此应确定一个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合适的比例结构,负债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既能产生最大的杠杆效益,又不致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引发财务危机。同时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科学权衡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确定合理的长短期负债比例,达到风险最小、盈利能力最高的目的。此外,为使资金管理产生最佳的效果,还要加强资金营运的控制,保持生产经营各环节资金供求的动态平衡,促进资金合理循环和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科学合理的进行资金分配,确定合理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组合比例;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农业企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决定了企业资金耗费不均衡。因此,在资金管理上既要保证供应,不误农时,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地区的特点;又要加强管理,防止资金的积压和浪费。农业企业应加强企业资金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农业企业的最低限额保障制度,完善审批程序、时刻保证农业企业的资金安全。企业有子公司的,应当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强化对子公司资金业务的统一监控。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应当探索财务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等资金集中管控模式。

二、加强农业企业资产管理

土地、生物资产等是农业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生物资产具有自然生长繁殖的能力,从而具有自然增值性,加强生物资产管理是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之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需要连续不断地投入,才能维持生物资产活体的存在,如果中断投入,将影响生物资产的生存及其收获品的数量和质量,因此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数额通常比较大,要对其各种后续投入成本进行正确核算。生物资产在存续期间具有较大的风险,如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自然灾害如洪水、瘟疫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出危害较大,动物的疾病发生等使得生物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应当按生物资产所要求的生长条件进行养护管理,加强防火、防洪、防病虫害和防变质等灾害预防措施,全面梳理生物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关注资产减值迹象,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不断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企业还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前对重要生物资产进行保险投保,保证资产安全,合理降低意外损失风险。生物资产具有阶段性,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繁育、成长、成熟、蜕化、消亡这几个阶段,还具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双重特性,而且可以相互转化。企业应当建立对生物资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生物资产生长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等相关内容,及时掌握生物资产的生长情况,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

三、加强农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为目的、通过全面的组织、计划和协调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取得预期效果,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效率、资产安全以及经营目标的实观。如果一个企业缺少经营目标和相应的预算作为企业发展的工作方向,那么财务管理的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以预算为标准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帮助企业进行计划、协调、核算、分析、控制和业绩评价。农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二是不断改进预算编制流程与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细化分解预算,将预算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环节;三是不断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加强差异分析及纠正,严格预算刚性约束;五是建立与预算挂钩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奖惩,使预算考评落到实处,真正实现权责利的结合,并有效引导人的行为,实现目标一致。

四、总结

第6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发展

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标准要求下,企业管理标准化必须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且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企业现代管理要求,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活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使得我国的民族工业面临巨大挑战,也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保证企业发展,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鉴于此,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有效实施,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一、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重要性

(一)完善企业管理秩序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各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可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约束,避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盲目性,降低因盲目生产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还可以明确企业职权,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衔接,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扩大企业经济效益。

(二)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

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主要的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1]。随着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企业职工素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此多数企业开始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内容多涉及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如企业规章制度、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考核制度等,这即是我们所说的企业管理标准。将企业管理标准以标准化方式呈现给企业职工,可以帮助企业职工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并按照相关职责权限要求自己,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三)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企业的产品质量是以严格的管理标准为基础的,如不能按照严格的管理标准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必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损失的是企业的信誉[2-3]。在企业的现代化生产过程中,企业产品的数量、种类均有所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且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更以企业管理标准化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有效实施。由于管理标准化如此重要,国内外企业均重视管理标准化的实施,以麦当劳为例。随着管理标准化的实施,麦当劳制定了自己的管理标准化准则,如原料标准、时间和保存标准、关爱标准等。以原料标准为例,如鲜奶送货时温度>4℃,必须退货;生鲜蔬菜从出库到配料台时间为两个小时,如超过这个权限,必须更换新菜。再以保存标准为例,三明治保存时期为10min,炸薯条时间为7min,等等。再说关爱标准,所有麦当劳服务柜台高度均保持一致,为92cm,可以保证顾客掏钱时拥有良好的感觉。正是由于这些标准化方法,使得麦当劳成为全球最大餐饮连锁企业,其店面分布在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单个店面平均年收入270万美元。由此可见管理标准化可以实现企业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力,也为当前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

二、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全面审查

全面审查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审查企业全体职工的工作,保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力度。企业职工是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主体,因此需将企业管理标准化与企业职工的工作相结合,提高企业职工的专业技能,便于企业掌握最新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二,扩展资源获取渠道,创造一定的条件,保证企业管理标准与企业职工的结合,例如可以通过公示方式帮助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管理标准化的相关内容,进而帮助企业职工调整自身的行为,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进行网络化建设,网络建设不但可以提供大量实时信息,还有助于企业职工之间的沟通。企业在进行管理标准化建设时,可以安装一定的管理标准化审查软件,通过培训帮助企业职工掌握一定的标准化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标准化体系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系统相互联系并相互制约,为保证各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需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各系统的标准化体系,保证各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最终落实企业管理标准化,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核心技术,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为此,企业应当加紧标准化体系的研究,保证企业管理标准化有效实施,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质量。如加强技术研究,为企业管理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更新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在已有的管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各个岗位的管理标准,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三)提高企业职工标准化的认知程度

为充分发挥企业管理标准化效果,需要企业职工明确管理标准化积极作用,树立管理标准化概念。现实生活中标准化随处可见,但标准化的作用却因人而异,为保证其效果的有效实施,需转变传统观念,拓展并推广标准化的内涵,提高企业职工对标准化的认知程度,提高企业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多数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企业职工标准化认知程度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普遍采取培训方式提高职工标准化认知程度,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鉴于此,企业可以大范围地开展相应的普及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企业职工标准化认知程度,提高产品质量,将标准化深深印入每一位企业职工心中,最终保证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有效实施。

三、结语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也在不断进行调整,随之而来的则是企业现代化改革。根据企业现代化改革需求,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经营现状,企业开始实施管理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的实践活动也证实,企业现代化改革需要以管理标准化为支撑,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自身改革的有效实施,提高自身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晋蓉.企业管理中标准化的作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0(19):65-69.

[2]史文娟.浅谈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标准化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5,9(27):98-100.

第7篇

[关键词]存货管理 方法 内部控制 改进

一.前言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存货管理的一般方法

通常包括下列两种:

(1)ABC控制法

根据存货的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种类型。A类存货品种较少,但金额较大,应该重点管理,如原燃料。B类存货则应在定货数量和定货时间上加以适当控制,如消耗用材等。C类存货品种很多,但金额较小,进行一般管理,如办公用品。通过此种方法,可有效控制存货库存,加速资金运转。

(2)零库存管理法

零库存的概念就是企业平时的库存为零或接近于零,只有销售上有了合同才开始购买材料及生产。零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存货储存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如仓储费、管理人员工资等。零库存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外部能力要求非常严格,在供、产、销的每个环节都要力求完美。要能够实时采购,保证生产不断料,生产的产品也能及时销售。

三.存货内部控制

企业在实施存货内控制度时,应当加强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

(1)分工及授权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如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等都属于不相容岗位。企业应当对存货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授权批准权限等,规定经办人职责范围。

(2)存货采购控制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制定采购计划,对存货的采购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预算外采购。存货请购依据要求充分适当,请购事项应当明确。企业确定采购时点和批量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采购环节也要建立完备的制度,确保阳光化采购。

(3)入库及保管控制

在核查相关单据的基础上,只有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货物才能办理存货入库手续。企业应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严格限制无关人员接触存货,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仓储部门应建立存货的业务台帐,并定期与财务进行帐帐核对。仓储部门应当定期对存货的毁损情况进行检查。

(4)存货发出控制

企业用料部门领用材料时,仓储部门应当根据经审批的领料单进行发货。超出存货领料单上限的,还需经过特别授权。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出库的流程,落实责任人。财务部门应定期与仓储部门进行帐帐、帐实核对,避免存货出现帐实不符的情况。

(5)盘库清查控制

在制定存货盘点制度的基础上,为保证存货的账账、账实相符,企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盘点小组及及人员对库存情况进行盘查。编制盘点表,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及时处理盘盈、盘亏。仓储部门应通过盘库全面掌握存货的状况,及时发现存货情况并进行处理。

四.存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存货的收、发、存记录不真实

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由于对生产部门有考核指标,有些部门在领用时不及时开具领料单,使得帐实不符。

(2)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企业内部虽然建立了一整套有关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但有了制度也不能很好执行。

(3)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因库存量大,导致流动资金占用额高,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有些部门在报采购计划时很积极,但当物料采购进来后,领用的速度却很慢。

(4)部分存货库龄较长

由于种种原因,某些物料库龄较长,但并不太影响其使用价值,由于企业没有此方面的激励机制,导致这部分存货成为沉淀资金。

五.改进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

(1)提高人员素质,理论指导实践

企业应配备合格的人员管理存货业务。相关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客观公正。企业应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不同层面的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存货管理理论及业务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运用ABC分类控制法等方法和理论对存货进行管理。

(2)健全内控,重在执行

企业在建立并实施存货内控制度中,应当强化对关键方面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权责分配和职责分工应当明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科学合理,各环节原则及程序应当有明确的规定;增加采购部门对计划申报部门的考核指标,督促其物料领用。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定,使帐实相符。

(3)加强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

厂部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了解,掌握设备维修、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规范采购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创新采购模式。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

(4)加强存货的回收利用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存货的利用价值,提高经济效益,应当完善存货回收利用制度,出台老库存、退库物料等使用激励政策,加强存货的使用及回收修复使用管理。

(5)强化监督检查并及时改进

企业应当建立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检查机构及人员应通过实施符合性、实质性测试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定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内控薄弱环节,要求采取措施,及时改正。

(6)完善信息化建设

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不断完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相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品牌管理;核心价值;品牌战略;品牌管理指数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有一个企业家说过,“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灵魂;没有品牌,企业就失去生命力”。 “品牌为核心”已成为企业资源重组和企业管理的重要机制。因此,探索品牌的资产构成、品牌发展之路和品牌管理的实践战略,对中国企业革新鼎故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品牌的含义及作用

1.品牌的含义: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便于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信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称。品牌同时也是消费者对其使用者的印象。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则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极易迅速过时落伍,但成功的品牌却能持久不坠,品牌的价值将长期影响企业。

2.企业品牌的作用:(1)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首先品牌具有识别商品的功能,对消费者购买商品起着导向作用。其次,有法律保护的商标专用权,将有力遏制不法竞争者对本企业产品市场的侵蚀 。第三,商誉好的商标,有利于新产品进入市场。第四,名牌商品对顾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市场占有率。(2)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 。品牌是商品质量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评估系数和识别徽记,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无形资本。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精心维护品牌的商誉。(3)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品牌是销售过程中,产品品质和来源的保证,有助于消费者购买自己偏好的品牌,以得到最大的满足。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助于消费者的损失得到补偿。

二、品牌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品牌管理的背景

在移动互联网的带动下,注重“品牌管理”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是什么使人们开始关注品牌管理呢?首先是――

媒体的变化:观众和读者在减少;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中小媒体的出现;有线电视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消费者的变化 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变得更加挑剔;消费者更喜欢寻求娱乐和刺激;消费者也学会了讨价和比较;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增加和消费习惯的变化。

市场环境的变化 竞争更加剧烈;产品和质量的差异减少;恶性竞争的恶果;品牌的求异战略受到挑战;产品的可替代性增强;国际品牌的冲击。

企业本身的变化 产品的创新受到挑战;人才的流动性加大;组织结构面临挑战;企业文化的障碍;资金不足的烦恼;市场的分裂和不稳定性等。

由于上面四种明显的变化,在未来,没有品牌的产品或服务是很难有长久生存的空间的。只有成功的品牌管理才有持续成长的企业和未来的辉煌。

(二)品牌管理的重点

品牌管理的目标是使自己的品牌形成独特的个性,区别他人品牌。从具体来讲,企业品牌管理着重于:一是品牌的战略管理。主要是对品牌的战略规划与执行;二是品牌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对品牌运行系统中各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品牌的营销管理。主要是产品策划、生产供求、市场营销、广告宣传、危机救济等企业经营中对品牌的管理。所以,企业品牌管理的目标是,规划以品牌特征为中心、品牌核心价值为灵魂的品牌识别系统,制定品牌战略,建立科学的品牌结构框架,确立品牌导向的企业策略,做到持之以恒地用品牌识别系统规范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以形成个性鲜明、美誉度高、忠诚度强的强势品牌,以增强企业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夯实物质基础。为此,品牌管理就要解决有效控制企业品牌的成长速度,避免品牌资源管理失控;建立健全有效机制,保障企业品牌的核心价值和个性观念相统一;杜绝防止企业品牌老化,增强企业品牌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品牌的变现能力。

企业品牌管理的内容包括品牌创立、品牌保护,品牌宣传、品牌成长、品牌更新等与品牌建设和成长全过程的每一环节。

三、品牌管理的几点体会

1.建立卓越的信誉

因为信誉是品牌的基础。没有信誉的品牌几乎没有办法去竞争。WTO后很多“洋”品牌同中国本土品牌竞争的热点就是信誉。由于“洋”品牌多年来在全球形成的规范的管理和经营体系使得消费者对其品牌的信誉度的肯定远超过本土的品牌。本土的企业在同跨国品牌竞争的起点是开始树立信誉,要依靠提升管理的水平,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机制和提升团队的素质来建立信誉。中国企业必须马上开始研究客户需求的变化并不断创新出可以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有个性化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未来的品牌竞争将是靠速度决定胜负的。

2.争取广泛的支持

因为没有企业价值链上所有层面的全力支持,品牌是不容易维持的。除了客户的支持外,来自政府、媒体、专家、权威人士及经销商等的支持也是同样重要。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名人的支持并利用他们的效应增加我们品牌的信誉。

3.建立亲密的关系

由于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取得信息的机会不断增加,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已成为唯一的途径。只有那些同客户建立了紧密的长期关系的品牌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国内外的品牌现在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同客户建立直接的联系并保持客户的忠诚度。

4.增加亲身体验的机会

第9篇

【关键词】企业筹资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企业运行发展

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资金市场,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皆以筹集足够的资金为前提,筹资是整个资金运动的起点,因此,筹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本文将对筹资的原则、筹资的动机和分类、筹资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投资决策方法进行论述。

一、筹资原则

(一)规模适当原则

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往往是不断波动的,财务人员要认真分析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采用一定的方法,预测资金的需求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又可防止资金筹集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二)筹措及时原则

企业财务人员在筹集资金时必须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便根据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

(三)来源合理原则,

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的源泉和筹集场所,它反映了资金的分布状况和供求关系,决定着筹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收益和成本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

(四)方式经济原则。

在确定筹资数量、筹资时间、资金来源的基础上,企业在筹资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各种筹资方式。企业筹集资金必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同筹资方式条件下的资金成本有高有低。为此,就需要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最佳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二、筹资的动机和分类

(一)筹资的动机和目的

创建企业,开展日常经营活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筹集资金。企业筹集资金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获取资金,但具体到各个企业,筹集目的可能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设立企业的需要。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设立时,必须由法定的资本金,用于购置厂房,机器设备和购买原材料等,因此,要设立一个企业,必须筹集资金作为财务活动的起点。

(2)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而进行的筹资活动是企业最为经常性的财务活动,一是满足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二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须作为筹资的重点,确保资金能及时到位,否则将影响企业有效取得经营成果。

(3)满足资金结构调整的需要。企业的资金结构,是由企业采用各种筹资方式而形成的。资金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变,企业经营条件的改变等,资金结构也应做相应的调整。资金结构的调整是企业为降低筹资风险、减少资金成本而对资本与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的调整,属于企业重大的财务决策事项,也是企业筹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4)谋求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不断的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开拓企业经营领域和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而这一切都是以资金的不断投放作为保证的,企业发展壮大需要筹集资金。

(二)筹资的分类

(1)按照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同,分为权益筹资和负债筹资权益筹资是企业依法取得并长期拥有自主调配运用的资金。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和内部积累等方式而筹集的资金都属于企业的权益筹资。负债筹资是企业依法取得并依约运行,按期偿还的资本,。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等方式而筹集的资金属于企业的负债筹资。

(2)按照是否通过金融机构筹资分为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直接筹资是指企业不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资本所有者协商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具体而言,直接筹资主要有直接投入资本、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信用等筹资方式。间接筹资是指企业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融通资本的一种筹资活动,这是一种传统的筹资类型。间接筹资主要有银行借款、租赁等筹资方式。

(3)按照所筹资金使用期限的长短分为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短期资金是指供短期使用的资金,一般为一年以内。短期资金主要用于现金,应收账款,材料采购及发放工资等,一般在短期内可以收回。短期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商业票据等方式来筹集。长期资金是指供长期使用的资金,一般在一年以上。长期资金一般采用发行股票、债券、银行中长期借款等方式筹集。

三、筹资渠道与方式

(一)资金的筹集渠道

筹资渠道是指企业资金的来源。目前我国筹资渠道主要包括国家财政资金、企业内部资金、金融机构资金、其他单位资金、职工和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

(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对企业的投资历来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财政资金具有广阔的来源和稳定的基础,而国民经济命脉也应当由国家掌握,因此,国家投资在企业的各种资金来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企业内部资金。企业内部资金,主要指企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营资金,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内部资金将日益增加。

(3)金融机构资金。金融机构资金,包括各种商业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个人储蓄,单位存款等较稳定的来源,财力雄厚,贷款方式灵活,能适应企业的各种需要,且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因此它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

(4)其他单位资金。其他单位资金,是指其他法人单位可以投入企业的资金。随着横向经济联合的开展,企业同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和资金融通日益广泛。既有长期的固定的资金联合,又有短期的临时的资金融通,有利于促进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开拓企业的经营业务。所以,这种资金来源渠道得到了广泛利用。

(5)职工和民间资金。职工和民间资金,是指本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手中的暂时闲置未用的资金。这种个人投资渠道在动员闲置的消费基金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

(6)国外资金。国外资金,是指外商向企业投入的资金。企业吸收外资,不仅可以满足经营资金的需要,而且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企业技术的进步和产品水平的提高。因此,国外资金已成为企业加速生产发展,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筹资渠道之一。

(二)资金的筹措方式

筹措方式是指企业筹措资金时所选用的具体形式。目前,我国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金融机构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留存收益及商业信用等。

四、筹资决策方法

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企业应用的筹资决策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比较筹资代价法。

通过各种筹资方式的比较,看出哪种方式最适合本企业的需要。当然,要得到未来资金的使用权,就的花代价,但代价有大有小,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筹集必要的资金方案为最佳方案。

(1)将各种资金来源的资金成本进行比较。(2)比较筹资条件,筹资方式的不同,投资者所要求的附加条件不同,我们就要进行充分的比较,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条件。

(2)比较筹资的时间代价,不同的资金来源所花费的筹资工作时间也不同,发行债券所花费的工作量肯定要比借款的工作量大,时间也长,我们就要相互进行比较选择最优者。

(二)比较筹资机会法

(1)比较筹资的实施机会,确定在什么时候筹资最佳。如贷款时间的选择,债券和股票发行时间的选择等。

第10篇

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上至总裁下到一般部门经理,已经开始将幽默融入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工具。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 沃尔顿曾向他的员工提出一个挑战,如果他们能在财政年度内实现创纪录的利润,那么,他将在华尔街跳草裙舞。结果,员工们看见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山姆穿着草裙当众在美国金融中心跳起舞来。

有的企业将以前呆板的安全标语换下,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活泼的安全警示语,比如在胶带运输机旁书写“不能跨越这一步”,在机床上书写“小心咬手”等。这种充满人性化、幽默感的安全标语,无形中加深了员工的印象,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

不仅在企业,就是在城市管理中也常有使用幽默方式的案例。某市为了保持环境卫生,曾采用增加罚款和加强巡逻的办法,但收效甚微。后来,这个城市配备了会讲笑话的垃圾桶,每当倒入垃圾之后,录音机就自动播出一段笑话。不同的垃圾桶有不同的笑料,以此吸引人们倒垃圾,结果乱倒垃圾的不良行为因此而减少。

幽默的管理效应

在管理中,幽默的积极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激励作用。幽默作为一种激励艺术,在日常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富有幽默感的管理者往往能给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在他们的周围,很容易聚集一批愿意为他们效力的员工。这类管理者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对员工的错误行为进行惩戒,以摆脱因惩戒而出现的尴尬情景。这样既保住了员工面子,又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幽默的激励作用是通过对员工心境的调节来实现的,畅快的心情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员工来说尤其如此。

二是减轻工作场所的压力。根据弗洛伊德的驱力消除模型,幽默有助于工作场所的压力释放。有一家公司的经理,一天同工人冒雨卸货,浑身淋得透湿。他抹着脸上的雨水,笑着对工人们说:“今天我们午餐加道新菜。”没等工人们反应过来,他接着说:“清蒸‘落汤鸡’,味道肯定不错!”工人们被逗乐了,因工作带来的劳累也随之而减轻。

三是化解变革带来的危机。美国欧文斯颖维公司在公司变革过程中需要解雇40% 的员工,考虑到可能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问题,该公司管理层聘请了专门的幽默顾问,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1600 多名员工实施了幽默计划,在公司内开展了各种幽默活动。结果,没有出现公司所担心的聚众闹事、阴谋破坏、威胁恫吓、企图自杀等可怕后果。

四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由于幽默和机智往往是不可分割的,林语堂先生认为幽默意味着机智,其表现形式、表现角度、表述方式都非同一般,需要扩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才能产生与众不同的思路,取得触类旁通的效果,进而打开创新之门。心理学家爱丽斯•M•伊森曾做过一个测试,一组观看幽默喜剧片的人员比一组观看数学教育片的人员更富有创意。伊森对《魅力》杂志说:“心情愉快时,人的创造力更强。因此,不应该忽略为员工创造幽默、愉快的工作环境。”

沃尔玛公司非常重视为员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馅饼竞吃大赛”就是一位员工在情急之下的幽默创作。1985 年,亚拉巴马州一家分店的助理经理订货时出了差错。一下子多订了四五倍的馅饼,这一下可把他自己吓坏了,这东西又不能长时间存放。怎么办呢?由于沃尔玛平时倡导的是一种幽默文化,其基本信条是:轻松创造效益。沃尔玛的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了幽默的习惯。于是他灵机一动,便想出了吃馅饼比赛的主意以救急,结果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现在,“馅饼竞吃大赛”已成为每年秋季的一件大事,因为此项活动给公司带来的销售额高达600 万美元。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都在这家分店的停车场举办此项赛事,观者如潮,还有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前来采访助兴。从负面意义上讲,幽默与羞辱常常交织在一起。事实上,有些幽默的确具有讥讽的性质。如果下属认为某些类型的幽默是对自己的冒犯,那么,这种幽默有可能损害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幽默的这种负面效果是领导的无效行为的表现。

对幽默的管理

与幽默的双重效应相对应,对幽默的管理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管制(suppression),一种是制作(manufacture)。

根据效率专家的推算,生产线上工人之间的一次搞笑可使生产线减慢半分钟。亨利• 福特的管理理念是:工作归工作,休闲归休闲,两者不可混淆。有的员工因在工作场合开玩笑而被处罚甚至开除。就是在当今,对工作场合中的幽默进行管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的公司明文规定员工不许在办公电脑上传播网络幽默,有的公司安装网络过滤器,有的公司设立网管岗位。对工作幽默的过度管制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过度严肃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很有可能变成幽默的话题。

眼下工作场景制作和使用幽默变得越来越流行,其理由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幽默可以强化人的生理机能。比如说,解乏除痛,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其二是许多启用幽默的公司获得了成功。比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其公司使命就是:人们很少能够获得成功除非乐于其中。在该公司的客机上,乘客可以听到用幽默声调唱出来的《乘机须知》。著名的从事长途运输业的斯普林公司,在全美五个业务接洽商中心举行特别活动,要求五个中心每天都要分别拿出一个使员工和客户能会心一笑的新点子。柯达公司增设“幽默房”供员工工间开心。升阳公司在每年4 月1 日的愚人节鼓动员工痛痛快快地捉弄一下主管和老板。其三是后现代思潮,其主要观点是,人是多向面的个性化的复杂性主体,倡导工作场合主体意识的再现。基于此,有的管理学家提出,在变化无常和人情淡化的商业环境中,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繁荣就要多使用幽默。

运用幽默进行管理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除了主要依靠计划、组织、控制等理性手段之外,幽默等非理性的工具也不容忽视。既然幽默在管理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管理者就应当掌握一些运用幽默进行管理的技巧。为此,首先要了解幽默的心理结构模式。幽默的心理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幽默暗示的指向突然发生改变,造成“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其二是言语的现实组合明显地违拗语言规则和社会习惯,造成“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其三是语言运用时的出奇技巧,造成“情感之预计的巧妙释放”。比如,有一次总理设宴招待外宾。上来一道汤菜,冬笋片是按照民族图案刻制的,在汤里一翻身恰巧变成了法西斯的标志。外宾见此,不禁大惊失色。对此也感到突然,但他随即泰然自若地解释道:“这不是法西斯的标志,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一种图案,念‘万’,象征‘福寿绵长’,是对客人的良好祝愿。”接着他又风趣地说:“就算是法西斯标志也没有关系嘛!我们大家一起来消灭法西斯,把它干掉!”话音未落,宾主相视而笑,紧张气氛随之消失。

幽默是一门艺术,是人际关系的剂。要成为一名具有幽默感的管理者,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博览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知识积累得多了,与各种人在各种场合进行接触就会胸有成竹,从容自如。第二,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乐观的信念。一个心胸狭窄、思想消极的人是不会有幽默感的,幽默属于那些心宽气明,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第三,善于观察和联想,重视对幽默的开发。第四,注重思维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训练。第五,扩大社交面,增强社交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经济;企业;伦理文化;管理企业

伦理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发展时间相对较短,所以能够正确清晰的认识企业伦理文化非常重要,同时还要理清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联系,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将企业伦理文化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一个最为关键的任务。

一、什么是企业伦理文化

大家都知道,企业建设经营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收益,而就目前来看,许多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出现了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基于此种情况,人们将伦理的理念加入到企业文化之中,伦理就是讲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遵循着一种不用言明但大家都理解的规矩,涉及到道德及很多层面,根据这些层面能帮助人们拿出一个正确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带来的种种困难。同样,企业文化中引入伦理理念,就是促进内部员工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对每一名员工的言谈举止和行为准则进行一个约束,方便于企业更好的管理。随着企业伦理文化的不断发展,已经在企业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

二、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联

1.企业文化的作用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想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在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工作,是在日积月累下,靠着一定的环境以及企业生存背景慢慢演变出来。作为企业的根本灵魂,企业文化的来源于哲学理论。哲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提出:文化是管理的基础。可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重要,站在人类的角度,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根本来源,在企业中亦是如此,所有的发展都源于文化,所以企业的管理者们想要将企业发展成世界一流企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成功的最大前提[2]。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学问,在人类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灵活的管理能让团队气氛更加融洽,形成好的化学反应。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做好管理工作,它能让所有人头脑中形成一种良好而又固定的模式,让管理变的简单化,也能让整个团队气氛变的积极向上,富有活力。由这些因素可以总结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大意义。2.企业伦理文化带动企业发展从当代管理学研究可以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而随着人类共同的学习和发展,目前行业内的竞争力给所有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文化和企业伦理文化也在慢慢的进行转变,以适应于严峻的市场环境和更好的培养创新人才。未来的企业发展中,以伦理文化为主体,提升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中一大主流趋势。(1)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研究来看,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有这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企业想在管理中得到实质性的发展,一定要把企业伦理文化作为重要依据来进行。在企业伦理文化的影响下,会为员工们塑造一个健康的职业道德,会保持一颗良好的工作心态去面对未来的每一天。最重要的是企业伦理文化可以让企业在社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口碑,我们都知道,想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信誉永远是重中之重。基于此,企业伦理文化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服务态度,还有保证质量的产品,从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建设伦理文化的重要性,借助企业伦理文化,不仅能企业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还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2)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意义从前文的观点也可以看出,企业的管理是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也决定着企业管理是否具有效果。当然,企业伦理文化不单单只是对道德以及精神层面的约束,也能对企业起到一个补充经验的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必然有成功者走在了前面,人们可以透过企业伦理文化,观察那些成功者把消费者放在了哪种突出的位置上,把他们成功的因素,结合自身的发展融入到企业本身的形象当中,更好的提升企业信誉。由此可以看出,企业伦理文化让企业管理更加便捷,也为企业管理更具创新性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随着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管理者们想要在同行业中立足或者进一步的突出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逐渐认识到了人才经济的重要性,所谓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竞争。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明确提出: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是本世纪企业管理的重点。因此我们来说一说企业伦理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突出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渐渐无法满足今天企业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还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进程。幸运的是,随着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得到了深度开展之后,也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的管理中,使人力资源管理走向了新时代[4]。1.企业伦理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作用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中对员工的一种制度强化管理,一般都是比较硬性的规定,相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企业伦理文化对员工的约束性不再显示当中体现,它只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然而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本身属于两者之间现实与思想的界线越来越模糊,美国专业人士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复杂的组织文化,它与企业各方面都存在着联系,员工自步入公司第一天起,便受人力资源管理所影响。对于企业伦理文化来说,首先对员工的招聘情况本身不存在影响,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现场,都会将自己企业的企业伦理文化融入其中。我们正常到单位或者招聘会面试,首先要准备的是一份简历,仔细观察能发现,比如简历当中的文化程度,对国情方面的了解以及自身未来的规划等等。在这其中体现了企业对员工伦理文化的考量,进一步筛选人才更好更快的适应企业发展。这一点对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尤为重要,目前中国来自国外的企业很多,这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需要企业伦理文化的支撑[5]。2.企业伦理文化应用于人才开发企业真正的价值的最好体现,是员工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维,而思维的创造,往往来源于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我们都知道,人力资源的人才开发是实现公司团队高效化的最根本前提。企业伦理文化在这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让公司未来的人才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乐观主动的让新员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开阔他们的视野,实现全面发展。还能加快员工们和公司企业文化相融合,提高了学习知识的速度和能力。因为企业伦理文化在人才开发中的主要贡献就是加大了培训效果,随着这种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根据自己的企业伦理文化设立了适合自己的培训体系,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西方国家,近年来国外大部分企业都认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培训是最坚实的基础,反观国内,只有42%的企业有自己的培训部门,这其中还包括有培训部门,却不存在完整的体制。教育在我国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任何时间都不能忽视培训教育,是富强之根本[6]。3.企业伦理文化应用于选拔管理者随着企业伦理文化的渐渐深入,如今在管理者的选拔中不再单纯的以工作业绩为唯一标准,对此,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站在今天管理者的角度,才能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因素,也要具有好的伦理道德行为和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这样条件的管理者,才会有较强的亲和力,能更融入到员工当中,提高企业的组织建设效率,为公司的顺利发展提高保障。同时,进一步体现了企业伦理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有良好的促进意义[7]。

四、结语

面对经济快速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企业不应该不计后果,将全部的重点投入到创造收益上。目前在中国,企业伦理文化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国内外国企业林立,势必会对国企业伦理的文化产生干扰性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们在企业经济转型这个重要的时期里,积极创造并坚守属于自己的企业伦理文化,使其与企业管理完美的融合,重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亚丁.跨文化企业伦理管理战略与实践[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14-117.

[2]杨建华.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J].中国商贸,2014,(31):192-193.

[3]王静.分析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14-15.

[4]柯昌盛.企业伦理管理的兴起与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J].东方企业文化,2015,(8):24-25.

[5]于秉汝.浅谈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10,12.

[6]胡良义.谈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0,(18):126.

第12篇

1、有利润的企业说不定会破产,但持有现金的企业永远也不会破产。

2、知识从学习中获得,素质从改善中进步。

3、严要求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争一流。

4、员工是公司的第一产品;培养优秀的员工,是企业运作的首要目标。

5、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追求客户满意,是你我的责任。

6、管理是盯出来的,技能是练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潜力是逼出来的。

7、从管理的角度来讲,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障碍最小的曲线。

8、看一下老板是不是善于管理他的员工,从他给员工支付的报酬毫无疑问地可以做出判断。

9、总是在裁人,简称总裁;老是板着脸,故称老板;经常不理人,那叫经理。

10、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

11、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12、利益是执行的源动力,企业文化是执行的持续动力。

13、没有热忱的经营者,也就教育不出敬业的员工。

14、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

15、办企业有如修塔,如果只想往上砌砖,而忘记打牢基础,总有一天塔会倒塌。

16、由于缺乏团队合作而失败的工商企业,比由于其他原因而失败的要多。

17、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决定的高起点。

18、企业不景气,问题不在员工,而在老板的管理方法不当。

19、自检互检,确保品质零缺点。

20、以厂为校,以厂为家。互相学习,互相关怀,遵守厂规、厂纪,争当优秀员工!

21、企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2、没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没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难。

23、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

24、领导者是能够将一群人带到他们自认为去不了的地方的人。

25、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26、没做好就是没做好,没有任何借口。随便找借口,成功没入口。

27、领导者不是只告诉别人怎么干的家伙,而是要激发团队产生一定包袱,并朝目标勇往直前。

28、在公司的管理方面,应该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

29、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30、多点沟通,少点抱怨;多点理解,少点争执。

31、今天的付出,明天的回报。

32、为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每天进一步,踏上成功路。

33、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失意时你会需要他们。

34、如果你一事无成,不是你父母的错,所以不要对自己犯的错发牢骚,从错误中去学习。

35、墨守成规,四平八稳,优柔寡断,畏首畏尾,不是企业家的气质。

36、学习管理的三种方法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

37、制度是建立在对人不信任的假设上的,但企业用人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用人莫疑,但制度一定要健全。

38、不是没办法,而是没有用心想办法。用心想办法,一定有办法,迟早而已。

39、细节做好叫精致,细节不好叫粗糙。

40、如果你觉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做了老板就知道,老板是没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41、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

42、你的自觉贡献,才有公司的辉煌群策群力,相融共生。

43、领导者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言必行、行必果。

44、大多数的错误是企业在状况好的时候犯下的,而不是在经营不善的时候。

45、任何情况下责任都有一个定量,如果任何一方承担了过多的责任,那么另一方就会相应地减少承担等量的责任。

46、要赞扬某人,最好用白纸黑字写下来;若要训斥某人,则要用电话的方式,不留痕迹。

47、君之视臣为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路人;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

48、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49、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50、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

51、工作标准化、工作表单化、工作流程化、工作细致化、工作合理化是发展型企业必要的五化。

52、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也许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53、“艰苦坚实,诚信承诺,实干实效”以艰苦的作风打拼坚实的企业基础;以诚实的信念承诺一流的企业服务;以实干的精神创造高效的企业业绩。

54、每周经常工作72小时,有时甚至达到90小时;不工作的时候,他就像一个黑洞吸收光线那样,大量吸收信息。

55、多思考才能创新,勤检讨才有进步。

56、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

57、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58、人生没有寒署候,人生不是学期制,没有哪个雇主有兴趣帮你寻找自我,请用自己的时间来做这件事吧。

59、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

60、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

61、兵随将转,无不可用之才。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

62、只有不完美的产品,有挑剔的客户,要有好的灌溉,才有好的结果!

63、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64、少数人常常被证明是对的,原因在于多数人不认真。

65、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员工。

66、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做好就是不简单。

67、只有家族服务于企业,企业与家族才能同时生存发展;假如企业的运营是以服务于家族为原则,则企业与家族必两败俱伤。

68、不满足让客户满意,要追求让客户感动,创造客户终身价值。

69、态度决定行动,行为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严谨思考,严密操作;严格检查,严肃验证。

70、请示问题不要带着问题请示,要带着方案请示。汇报工作不要评论性地汇报,而要陈述性的汇报。

71、管理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有使员工们更加成熟的使命。

72、大多数组织的成功,管理者的贡献平均不超过两成,任何组织和企业的成功,都是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73、在我们这里,体现员工地位和贡献,不是他的职务,而是他的业绩。他取得了成绩,大家都赞扬他,尊重他,以他为榜样,他就会有一种满足感。

74、绝不可追随产业界的时尚,要做其他公司不肯做的事。同时,不要做其他公司已经在做或不久的将来就可能要做的事。

75、世界上没有夕阳企业,只有落后和不思进取的企业。

76、播撒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保留再多也是缺少,还不如大方地给予。自由的灵魂会被滋养,因为在浇灌万物的同时也浇灌了自己。

77、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要诀。

78、过程与结果:对基层的职员要重视过程管理,对高层的职员要重视结果管理。如果颠倒过来,管理必乱。如果一视同仁,集体的效率必下降。

79、凡是工作,必有计划;凡是计划,必有结果;凡是结果,必有责任;凡是责任,必有检查;凡是检查,必有惩罚。

80、为了能拟定目标和方针,一个管理者必须对公司内部作业情况以及外在市撤境相当了解才行。

81、没有商品这样的东西。顾客真正购买的不是商品,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82、一次季度赢利可以是侥幸,连续两次可以是巧合,但是连续三次就是一种趋势。

83、在快餐店打工并不可耻,你的祖父对煎汉堡有不同的看法:机会。

84、企业不能靠一个精明的老板,高树下经常寸草不生,企业是由经营者的才华所决定的。

第13篇

关键字: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竞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是人的观念层次上的一种群体价值观,它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科学的企业管理也反过来促进企业文化的生成、巩固与发展,二者有着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的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风俗习惯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员工们的共同信念与价值观,企业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员工使其有共同的价值观取向。

现在的成功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这些企业中企业文化不在是企业单方面向员工输送的文化概念,而是员工都自觉自发的去维护、发展企业文化,当一个企业能做到这些时,想不成功也很难了。当然,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管理中形成的,每个企业的背景和经营方式都不相同,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建立完善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维护发展企业文化。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企业管理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无形的,它将企业的观念、价值、制度、以一种权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输入给每一个成员,让他们遵从它,从而使企业获得一种整体凝聚力。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约束员工行为的非正式控制规则,令员工放弃一些不适宜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员工最终共享统一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企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人与组织的互动关系将得到更好地处理,企业文化的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有了更加突出的体现。因此,通过或利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应是企业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

总之,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的两个方面统一在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上,毕竟一切企业行为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但企业行为对人是有要求的,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引进适合的员工和培育员工等途径来实现,这一实现是一个内在的和外在的双重化过程,而这正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这两种企业行为的功能,二者的结合和相互促进必会造就符合企业要求的人去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软件,企业文化所提供的企业价值道德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仅成为企业企业管理运作中的精神与行为依据,同时又为企业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以优秀企业文化吸引人才

对企业来说,人就是其根本,优秀的人才队伍更是衡量企业强弱的标准。企业企业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

以蒙牛来说,蒙牛集团在招聘新员工时,特别注重考察两点:一是应聘人员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一致。二是应聘人员是否能在企业的文化氛围中生存和成长。因为蒙牛充分认识到,如果招聘人员时只考虑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及能力是否与企业要求的相一致与匹配,可能招进来的人员虽然在完成相应的工作上不存在障碍,但其价值观却与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样的员工在企业内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企业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虽然企业也可以对新员工的价值观进行改造,但是这些员工的价值观已经趋于稳定,使得改造必须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费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投入。

所以,蒙牛努力做到从根源上杜绝此现象,他们在招聘员工时就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考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的价值观与企业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另外,蒙牛有一套经典的用人 哲学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可见蒙牛在招聘人员时对人的“德”重视程度。

(二).以优秀企业文化培训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要想使员工关心企业,能够与企业同心同德、尽职尽责,最关键的在于员工能否分享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在这种企业文化下,员工才能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公司才真正被员工所热爱。

曾有一位跨国公司的CEO对培训有这样的评价:“培训对于企业来讲确实投入很大,但是一个没有任何培训的企业无形中损失了更大的财富。”由此可见,培训不仅可以使企业避免由于人力资源素质低下而遭受的损失,作为人力资源发展重要的实现工具,培训更是创造 学习 型组织,从而孕育出一个实力型企业的有效孵化器。

三、优化企业管理,推动企业文化

现在很多企业把自己的企业文化精练为类似“团结,进取,拼搏,开拓”的标语或口号,但是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却与该文化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这些文化仅仅停留在少数管理当局的理念之中,而员工并没有予以充分的认同。员工都不认同企业文化了,企业的企业管理就难以做好了,这时就要通过优化企业管理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观念中。

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企业的沟通机制相结合,只有达到上下理解一致的情况,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这要求企业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型工作,也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公司企业管理的整体能力,从而形成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的特有竞争优势。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

例如蒙牛人有句熟悉的口“管理是严肃的爱”。蒙牛对人员的管理具有人性化的色彩,体现了对员工严肃的爱。依管理对象不同,蒙牛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两套,具体内容就在于全方位地对每人、每天、每事、进行清理、控制。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结论: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目前管理当局最重要的事,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与重塑过程中,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中,管理者是企业利益的代表者,是群体最终的责任者,是下属发展的培养者,是新观念的开拓者,是规则执行的督导者,管理者是否科学管理决定了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第三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秦海金.浅谈我国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4,(11).

第14篇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企业效益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存货是满足企业正常生产和销售需要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重要经济资源。目前,我国的企业存货资金占整个资金总量的20%-30%左右,甚至有的企业(如房地产类的企业)该比率达50%以上,这决定着企业存货资金管理在整个资金流管理中举足轻重;同时也表明存货资金沉淀现象较为严重和普遍,增加了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和存货风险成本。

一、目前的存货管理现状

宝钢、武钢、鞍钢等大型国有企业正面临着最艰难的时刻,截止2008年9月底,武钢库存约为100万吨,宝钢也约为100万吨。宝钢库存金额达521.4亿元,库存资金占用增加额较去年同期上升74亿元,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减少130亿元,库存剧增导致钢企损失较大。存货资金占用过大是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企业面临相同的问题,特别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存货管理较为混乱,存货周转率很低。存货周转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风险原因,也有公司体制管理方面的原因和人为因素造成。有相当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受计划经济思想影响,经营的产品不能适销对路,造成大量库存积压,使这部分资产变成无效资产。由于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快,积压的库存商品不仅占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和失去投资收益的机会成本,而且面临巨大的市场贬值风险。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要分析了存货管理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存货的特点分析存货和企业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物流的观点分析库存管理和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分析存货管理和企业效益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加强存货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二、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在存货管理中 ,注重了消耗和库存定额的制定 ,但存在生产制造单元不能严格按生产计划的安排领用原料,造成存货成本增加,影响库存物资结构,给企业后期发展带来成本上升的风险。

2.注重存货管理的形成,忽略存货管理的实效。 目前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都建立了许多的相关制度, 如存货的采购,验收入库制度,仓储保管制度,盘点清查制度,存货的出库制度等。 但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注重存货的一般管理 ,对存货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处理不够彻底。 对大量不需用的存货积压处理不够及时,增加了企业存货管理的资金负担,给企业造成损失。

4.注重存货管理的外部形态 ,忽视了存货管理的内在质量。 一些企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增长,原燃料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但因仓储能力受限,部分原燃料露天堆放,且堆放不规整,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使得盘点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受盘点方法的制约,影响盘点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长期露天堆放也使损耗增加,原燃料的品位降低,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使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5.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缺乏,致使在对库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习惯于单纯凭借主观经验,而不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存货进行定性与定量控制。

三、改进存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强存货管理。 库存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在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周转效率最优化,库存周转天数越低(周转率高),成本和风险则越低;而周转天数增高(周转率低),成本和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提高库存周转率,就是要尽量压缩物料在企业各个环节的停留时间。物料停留在生产环节的时间与生产工艺等相关,在生产前后环节的停留时间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实现有效的压缩。

2.强化库存控制和管理,对各种库存物资进行有效整合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建立有效的库存限额,确保库存既能满足需求,又减少资金占用,以库存和需求引导合理的采购方式,实施经济批量下的采购和库存原则,降低综合采购成本,加强仓储管理,严格执行货物出入库管理办法,及时准确记录所保管货物出入库存信息,如库存调整,领(退)料单录入等,同时提供各种相关报表。

3.制定合理的存货储备定额。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将库存材料分为大宗原燃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设备等几大类别,根据生产实际消耗及相关技术条件按物资类别设定最低储备量,其中最需考虑的是材料的市场供需情况及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于企业生产需求量大,市场紧缺的物资,在保证生产经营的同时要设定一定的储备量,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可采取平均储备量作为某类物资期末库存定额的核定依据,在制定及考核某类物资定额时,要充分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市场供求关系,力求使储备定额的制定及考核发挥应有作用。

4.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 公司可以让供应商广泛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建立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由供应商根据公司的存货消耗需求情况来组织安排发货。 这样,既可以降低存货的采购成本,又减少了存货的资金占用。 同时可以从数量上取得折扣,避免所购材料未来价格上升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与经过挑选的供应商签订长期的购销合同,达到降低存货采购成本的目的。

5.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执行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和基础。 因此,在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方面, 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发出方法、盘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设置明确的请购、购进、付款、销售、收款、保管等岗位职责,实行明确的分工, 各职能单元严格按制度执行, 以确保存货管理落到实处。

6.加强包括存货在内的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存货管理的信息系统。 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先进的管理工具对资产管理的作用,使企业内部库存信息共享化,实现存货管理的动态跟踪和掌控,通过信息系统建立存货资产管理的终身档案,从存货的购入、库存、领用和出产等环节,做到全程跟踪的实时管理,深层次挖掘企业管理的潜力。

7.加大审查和监督力度。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要突出企业的内部监督和审计职能。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设计,及时的发现企业存货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 还要通过内部审计,定期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作出科学、系统、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对存货管理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建立奖惩机制,加大存货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8.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充分运用存货管理理论对存货进行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拥有的不同种类的存货,运用存货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以达到提高存货使用效率、减少存货浪费和占用过多资金等问题。 同时,因为存货管理涉及到很多存货管理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所以要不断提高供销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并定期不定期的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并制定岗位人员业绩考评制度,加大考察力度,奖惩分明。

9.全员参与存货管理。 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的控制和管理外,还应该让企业的采购、物流、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的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 在整合的过程中,公司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 强调公司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结语

总之,通过加强企业存货管理,能达到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提升产品或服务的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并能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第15篇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二百年以前,乃至几千年前。其历史阶段主要如下:

古代~1900是古典萌芽阶段,1900~1910:现代管理的前奏,1911~1920: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期,1921~1930: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期,1931~1940:人本管理思想阶段,1941~1950:质量管理阶段,1951~1960:目标管理,1961~1970:战略管理,1971~1980:组织变革阶段,1981~1990:企业再造阶段。

从古代中国的用人之道到古巴比伦完善的管理制度,从古希腊的民主管理到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从组织理论到人本管理思想,从质量管理到战略管理,管理理念在不断的更新,其中人文的因素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最终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提出来。

对于管理,科学时报社的社长,刘洪海体会良多。他说,管理是积累性、观察性、实验性的科学,管理又是艺术,能够进入艺术层面的管理者才算得上高明,管理更是境界,“一流的管理者出思想,英明,二流的管理者出人才,开明,三流的管理者带团队,高明,四流的管理者直接做事,精明,五流的管理者自己做事并代人做事,聪明。”境界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一个人的气度。真正好的管理者要做到宠辱不惊,静看花开花落,他建议管理人员多阅读名人的经验之谈,多欣赏美学作品,培养广泛的兴趣,修炼包容的心。

从上述可以看出高境界的管理是以柔性为出发点的、以思想、文化为出发点的。企业文化是管理从刚性到柔性的变化的产物,是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现在以人为本的大理念下,企业文化更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国有企业。

二、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更需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进入白热化的激烈程度,国有企业尤其是老牌的国有企业,培育独具特色的新型企业文化不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当务之急。必须尽快地纳入企业的战略体系,进行长期不懈的辛勤劳动,进行规范的整体运作。

四、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与措施

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几个误区

然而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一是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二是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是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到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四是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比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2 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为使企业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融合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培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笔者认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正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帜工的自我控制,能激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