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儿童心理;素质培养;情感教育
家庭离异对于子女,尤其是未成年人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怎样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做好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对于我们中小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外部情感因素的作用
人的心理是一个通过数量的不断积累而达到质的变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完善的过程。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的渐近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每一个阶段的产生都有一个比较长的,以数量改变为主的准备时期,前一个阶段的积累是后一个阶段的发展基础。此外,心理发展是在人与环境不断的相互影响的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客观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情感是人的需要能否得到M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会,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复杂心理活动。它与人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肯定的需要的强度以及满足都有关。儿童处在情绪意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时期,对外部情感环境缺乏判断、过滤、理解、控制的能力。一般来说鼓励情感因素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心理成长,而挫折性外部情感因素虽然能够锻炼人的意志,但对于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的儿童而言,过多过强的挫折性情感刺激制约着儿童的智力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避风港,也是儿童认知社会的起点。在整个儿童的外部情感环境中,家庭情感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第一环境。我们知道,人的情感与人的需要有着直接联系,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便有了积极的情感。但家庭成员和睦相处、民主气氛浓烈,父母能够以身作则时,给予孩子的便是一种鼓励性情感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人格上、意志上、人际关系以正确的影响,有利于孩子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坦诚待人的性格。
与鼓励性外部情感因素不同,挫折性外部情感因素是构成不良心理品质的原因,阻碍人的智力活动获得成功,并引发精神疾病。主要表现在:性格孤僻、自卑;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易伤感;自制能力差,有的甚至沾染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主要原因在于离异家庭缺乏一个充满爱、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其爱的需要自我尊重、自我肯定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有过于强烈的挫折性情感体验。因此,通过营造一个鼓励性外部情感环境,消除家庭挫折性外部情感环境对于离异家庭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教会孩子爱自己,接受社会生活的挑战,勇敢地面对困难,学会宽容父母,理解父母,使之在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情感教育在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能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商,但是,只有正确的情感教育方式才能发挥情感教育的优势,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对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孩子对教育者善意的作为和心理感受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孩子的情感认知能力。第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第三,增加愉快生活的情感体验。第四,升华孩子的社会情感。
三、实施情感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孩子的情感离不开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实施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得当。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情感心理,一般有这样一些情感心理:虚荣、自私、嫉妒、逆反、好胜、恐惧、崇拜等,要弄明白造成这些心理的原因。其次,对孩子的情感心理进行及时调整。对孩子的不正确情感心理要想办法,及时引导帮助,特别注意要以理服人。再次,教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情感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具有榜样的力量,其性格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具有启示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地显示出涵养,有耐心、有毅力、坚持原则、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自身情感在孩子情感教育中榜样的作用以及其他优秀品质,以此来影响孩子,在教育孩子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才能促进孩子情感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离婚率的上升,离婚家庭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由于他们心智尚未成熟,其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压力时,往往无法自我疏导。在情感体验是非观念的建立以及人生观的确立等方面,比健全家庭儿童有更多的迷失,个性偏执、自卑、内向抑郁,成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作为一个少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发现并理性分析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方式,发挥学校在少儿心理成长过程中的特殊功能,抚平幼小心灵的创伤,疏导其不良情绪,对少儿未来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主体培训;心理干预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近1000万(15.1%)常年与父母分离,导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杀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监护不力、教师管理乏力和社区治理有限,留守儿童存在意外伤害、吸毒、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风险。目前,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对薄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发挥出整体性治理的力量,应进行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应创建多元主体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应。
一、留守儿童治理主体功能发挥障碍
1.留守儿童家长监护监管缺位
据权威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3个月内都没有与孩子见面,孩子的“烦乱情绪”会迅速升温。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贴身监护,儿童易出现行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识差等问题。
2.祖辈隔代监护相关常识缺乏
相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占53%。本课题组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小学调研发现,隔代监护1457人(50~70 岁),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他们仅仅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饥饿需求。我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多数为留守儿童。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关注留守儿童本身,而缺乏对祖辈隔代教育的培训。
3.学校教师专项管理培训缺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补偿,使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娜妮・J・西格尔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60%)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存在某种关联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课程,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体系。
4.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关于描述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格言:“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现代社会的儿童照顾与支持应强调社区这一主体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活动的三大区域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区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区域。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而基层社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尤其是农村社区,受经费和传统落后思想意识的限制,社区及其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治理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相对缺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敏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专家或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专业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辅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一旦风险突破儿童承受能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意外伤害、犯罪、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多元主体培训体系的创建
留守儿童问题多元培训体系的创建,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方面涉及三个层面的培训――政府主办培训、政府购买培训和社会志愿培训;另一方面涉及相关主体――家长、祖辈、学校、社区和社会,从而创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基层相关职能部门聘请教育心理专家,或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方式,定期地开展亲子教育、儿童教育方法等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二是依托留守儿童家长务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情感关爱技巧等培训。三是依托相关社会志愿者,开展针对系列早期教育培训、公益性培训班与家庭教育巡讲队等。
2.促进长辈隔代监护培训
首先,整合基层政府资源,政府购买“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对隔代监护人开展专业性、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关爱儿童的正确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等。其次,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撰写、出版发行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册。最后,采取政府购买或社会捐赠形式,在社区学校开设“祖辈学堂”“亲子学堂”等专项培训服务。项目师资来源于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3.健全学校教师专项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由各级教委及民政部门主导,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建议由公益组织牵头,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与专业心理学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交流留守儿童治理问题与教育辅导技能、心理发展特征与特殊群体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4.改进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方法
首先,扩大基层社区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可依据志愿者具体情况进行基本的培训,使其胜任基本职责。其次,建议由基层教委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工会、民政部门等组织,协同调配物力资源,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及监管留守儿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儿童照料长效机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资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首先,建立地区留守儿童信息网。建立区域性“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库”,把握留守儿童整体心理趋势,测试心理数据预警,优化疏导资源配置,有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鼓励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介入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监测辅导培训。其次,由政府购买,聘请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调适留守儿童心理情绪,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鼓励心理管理培训机构面向偏远农村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生命教育等培训。
参考文献:
[1]叶 璇.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6): 110-112.
[2]刘 平,杨通华,魏 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7):46-50.
>> 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 探讨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初探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防治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究 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应高度关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 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旋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单亲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受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影响和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和教育,加之学校、社会对其关注较低等,致使农村单亲儿童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立足于促进农村单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单亲儿童 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丧偶、未婚先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仅有一方家长存在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儿童就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调查表明,学校中的“双差生”即品德行为和学业成绩均处于劣势的学生中,单亲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农村单亲儿童,出于更复杂的原因,其心理问题比之城市单亲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且社会对其关注度相对较低。
一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行为抑郁
“行为抑郁性主要是人在陌生的环境下,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胆怯、退缩、恐惧、紧张、不敢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物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小’。”①在农村中,父母离异或是丧亲的单亲儿童,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加之缺少父母一方的保护,在“儿童圈”中地位不高。因此,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在与陌生同伴交往时也很少表现出积极情绪,更多是胆小、拘谨、紧张,行为抑郁性。
2.自我认可度低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独立、懂事的情感倾向,因而被认为很优秀,但他们的内心实则很脆弱,自我认可度低。在很多事情中的优秀表现,是内在的焦虑和自卑升华为过分的要强,这种要强,恰恰会让他们行为偏激。从其心理规律来说,农村单亲儿童更容易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做比较,容易滋生出自卑、焦虑的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攻击性强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害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②单亲儿童往往不允许别人碰触他们的伤心地带,再加上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遇事易冲动,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这些现象在农村单亲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单亲儿童的性格更为脆弱,难以经受挫折,稍有波动,就更容易心灰意冷,受到老师批评后,往往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且忌恨、攻击心理严重。
4.冷漠、叛逆
农村单亲儿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对身外的人和事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同时,有些家长觉得由于自己的离异而亏欠儿童,因此对儿童比较溺爱,久而久之,这种单亲家庭儿童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唯我独尊,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单亲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农村单亲儿童也常常是留守儿童,平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补偿式溺爱教育下,他们变得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长此以往他们听不进爷爷奶奶的话,听不进父母的话,连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要做。
二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单亲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农村单亲家庭中出现的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农村环境下的社会评价压力等,导致了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一些农村单亲家庭的家长,受经济条件限制,每天忙于生计,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儿童心理出现的微妙变化几乎没有察觉。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农村单亲儿童产生感情饥渴和不安全感,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慢慢突显出来。
2.社区生活环境单一
农村单亲儿童生活的社区,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不健全,几乎没有可以供玩耍的娱乐设施。因此,面对家庭变故造成的生活方式变化,无法依靠外部诱因改变关注点,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生活环境单一,生活内容单调,长此以往与外界接触较少,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乐群性低等心理问题。
3.学校关注度低
我国农村学校对于单亲儿童的关注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就是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和心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缺乏致使儿童面临心理危机时不能尽快得到心理疏导,心理问题不断恶化。第二,教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注度比较低,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给予关爱、鼓励,有效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第三,学校与家长互动较少,对于儿童在学校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告知家长,导致家长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统一。第四,具备较强专业基础的教师比较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更容易导致单亲儿童逆反心理。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上难以调动单亲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六,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全。如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不齐全,孩子心理压抑时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
三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农村单亲家长的教养行为
农村单亲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要多些引导和关爱,少些控制和要求。第一,单亲家长应呵护儿童已经受伤的心灵,多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与交流。第二,单亲家长应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儿童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让儿童在活动中寻找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地走出心理阴影。第三,单亲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和强迫孩子,相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第四,单亲家长应保持“适中”原则,实事求是的确定期望值,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学校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第一,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知识的满足感来分散单亲儿童注意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二,学校应该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定期对于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三,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丰富校内娱乐生活,减少心理压力。
3.提高社会关注度,发挥媒体作用
提高社会对农村单亲儿童的关注度,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应该真正走入农村单亲家庭,做相关方面的报道;经常开展关于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公益节目;建立公益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使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以此呼吁社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促使农村单亲儿童健康发展。
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单亲儿童家庭的补助标准,不仅可以解决单亲儿童家庭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政府的补贴可以让单亲家长不至于忙于生计而忽视对于孩子的关爱、安慰;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单亲儿童家庭看病难的难题;在农村建立咨询服务站,定期举行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使关爱单亲儿童落到实处,为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硬件设施。
儿童作为人类主体中最具可塑性、创造性、教化性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发展情况关系着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取向将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因此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标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儿童在多元社会结构下的弱势特征愈加明显,在缺少人文关怀和社会保护的机制下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也越来越突出。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留守儿童在社会环境、教育、家庭等方面存在缺失,其成因分析如下:
1.家庭原因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造成儿童心理发生很大变化。留守儿童无法同父母进行交流和思想交换,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鼓励,形成无助、自卑、怨恨、暴躁等情绪。家庭教育作为儿童最早的启蒙教育,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健康的一代,父母作为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留守儿童缺乏这种家庭教育,由于监护人教育水平、精力、体力等限制,不能对留守儿童实行家庭教育,造成孩子行为发生偏差。
2.学校原因
学校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留意到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学校对留守儿童关注力度不够,表现在办学条件的制约,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备不齐全,造成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有些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短缺的现状,导致教学过程中耗尽教师精力,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留守儿童,影响教学质量,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3.政府原因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并没有提供可执行的有效帮助。当下对儿童提供有效发展的机构数量不多,尤其在广大农村,更没有社区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对游戏厅、舞厅、网吧的管理并不完善,有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公共场所,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4.社会原因
留守儿童大部分生活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村的治安状况比较差,这部分儿童大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社会对违法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导致伤害留守儿童的案件时有发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政府应对措施
政府应树立责任意识,尤其是乡、县,应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注。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学校建设,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由于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所以政府需要对体制进行改革,同时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享受同城市孩子相同的教育。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加强对基础设施、学校资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解决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4.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三、小结
1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00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留守儿童监护类型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1)隔代(祖辈)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监护;2)单亲(父亲或母亲)监护,即由(父亲或母亲)单独抚养监护;3)上代(亲戚或邻居)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或朋友)来监护;4)同辈(哥哥姐姐或自我)监护型,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或由哥哥姐姐来照顾自己。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国内外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2-4],行为问题发生率高[5-6],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
2.1国外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留守儿童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研究,但从对应的概念“亲属抚养”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儿童福利联合会(CWLA)将亲属抚养定义为由亲属、种族部落成员、养父母或者其他与儿童有血缘关系的成年人对儿童提供的照顾、抚养以及监管(UNICEF、InternationalSocialService,2004)。LUYao[7]利用来自印尼1997年和2000年纵向数据,得出亲属抚养经历会增加儿童的心理障碍和抑郁症风险的结论;HWendy等[8]的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儿童,被抚养儿童具有较高水平的情感创伤症状和其他行为问题;THeather[9]指出:“2/3的健康儿童进入寄养会表现出行为、心理或社会能力等问题”;JenniferEhrleandRobGeen(2002)指出:11%的6~17岁亲属抚养儿童在行为或者心理上有严重问题(比如沮丧、焦虑和社交恐惧),这一比例远远大于正常儿童;JSDana等[10]指出:亲属抚养是一个痛苦的经历,可以导致诸如抑郁,行为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等行为问题和心理创伤以及社会人际关系问题。
2.2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现状
纵观以往国内的研究,众多研究表明:留守中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非留守儿童更差,表现出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11-12]。具体表现在:1)在情绪方面留守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孤僻、与环境相处困难等特点。李晓敏等[13]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和行为;王淑芳等[14]指出: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2)人际关系方面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往往表现出冷漠性和攻击性,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15]。此外,经济水平不同的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也是有差异的。富裕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16],后者更容易表现出孤僻、对人抱有敌意、与环境不能很好相处等特点。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心理测量法。心理测量法是指在标准化的条件下,引发出被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的手段。目前,已有几百种测量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及局限性。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它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它是在EPI基础上加另一个分量表即P(Psychoticism,精神质)而成,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有男女的年龄常模。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仍分儿童和成人两式,各式的项目由原版分别为97和107项筛选成88及88项,结果分析方法上发展了T分表和各维度的分级方法。此方法适用于7~15岁儿童。3)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时可应用这个问卷,该问卷是从一般健康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该问卷适用于学龄期儿童,以区别其有无精神病,所出现的问题是情绪问题还是行为问题[17-18]。4)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当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时可应用该量表,儿童的社交焦虑不仅包括了主观上的担心、紧张,而且还包括了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该量表主要用于儿童社交困难的评估,当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时常结合其它的焦虑评定量表和抑郁评定量表共同使用。上述种种研究方法和工具都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于研究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4.1形成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均在外打工,他们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父母长期在外,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19]。其次,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截”,认为父母外出辛苦打工都是为了自己能生活得好一点,一旦自己的表现不如他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容易缺乏自信,进而回避一些活动,使自己孤立起来。有研究发现:缺乏父亲教养的家庭中的子女比正常家庭的子女孤独感强,而父母均外出对儿童带来的孤独感就更突出[21]。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却留在了农村,每年与父母相见的时间甚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被留在农村的孩子,被我们称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隔代和断代教育造成过份溺爱,物质上得到满足,心灵上缺乏父母关爱,产生各类不良心理现象。从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来看,一般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养由于隔代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使得监护者在养育和管教方面过分溺爱,缺少必要的限制,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由于隔代人年龄相差甚远,老人的文化局限性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教育孩子。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祖辈们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错误行为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导致溺爱。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隔代教育与断代教育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
(二)人际交往障碍。留守儿童处在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生理心理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困扰和疑惑,然而父母常年在外,使得他们得不到帮助和引导,内心的烦恼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交流的能力,以及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大多活在自我保护和摸索碰撞的世界里。
(三)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来解决。
(一)家庭方面。
第一,父母应当尽量避免一起外出。如双方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安排在所工作城市,一起生活。如果留守儿童由他人或者一方监护,父母要经常给儿童写信,打电话,加强和留守儿童的情感沟通,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保障上。除了衣食住行外,更需要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情况,留意其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积极的疏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第二,家长应该主动加强和学校的联系。如工作有变动,联系方式有变动,应及时通知学校方面。随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情况,以便掌握心理变化,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疏导。
(二)学校方面。
可通过一定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健康发展。留守学生由于心情抑郁,所以教师可利用班队、团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心理教育。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学校可安排专任教师或班主任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三)社会方面。
要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社会安定,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一、绘画疗法的理论基础
绘画疗法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是以大脑两半球分工和心理投射理论为基础的。
1.大脑偏侧化理论。神经生理学家Sperry 的裂脑实验证实, 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 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 具有空间鉴别能力。这说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都是由右半球所掌控的。心理学家Ley认为“ 一个人不能用左半球的钥匙去开右半球的锁”。因此,绘画疗法认为,右半球所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能影响、治疗情绪机能障碍。
2.投射理论。绘画治疗的基础是投射。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可以理解为心理投射。艺术心理学认为绘画天然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是用非语言的象征性工具表达自我潜意识的内容。因此, 绘画可以作为心理投射的一种技术。把人内心的情感、情绪感受、潜意识、动机等通过绘画的形式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以直接的、形象的特点呈现出来,更加便于分析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探索自我。
二、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时刻,是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使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突出。
1.小学生心理状态剖析。由于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比过去提前许多,相对生理的发育,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常常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心境体验等。生活中有的学生,家庭亲子关系不亲、与老师关系疏远;现代家庭居住的高楼环境,又缺少玩伴和朋友,当出现心理创伤或有异常情绪及行为表现时,或由于害羞,或由于自尊心太强,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向父母和心理老师倾诉。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2.绘画疗法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绘画是潜意识的表达。绘画对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借助色彩也可以有效释放调节疏导儿童的心理作用。一笔一画乃至颜色的选择,可以将孩子内心深处难以用言语表达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在绘画作品中投射出来,而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情绪也就自然释放出来。绘画的语言丰富,内容清晰。由于图画所传递的信息远比语言丰富,表现力更强等优势,绘画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的旅程。绘画疗法的优势,也体现在它的日常性、灵活性、可操作性。拥有一只画笔,随心所欲,便能获得瞬间心灵的宁静,宣泄压抑的情感。
三、绘画疗法在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
绘画疗法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辅导中的应用主要有三方面:
1.绘画疗法在处理儿童情绪障碍方面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实施现代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兰格认为“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有些地方靠语言的影响力是达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内在经验’的领域,即情感或情绪……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将情感客观化,以便思考和理解这些情感”。早在20世纪2 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绘画可以治疗心灵创伤。绘画对于调整人的状态、释放人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妒忌、紧张、忧郁、疯狂、散漫、疲惫、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绘画疗法在提高儿童自我概念方面的作用。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但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也难免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对于儿童绘画治疗的研究发现,绘画治疗能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我概念,促进其和谐人格的构建。
小学生如果从小懂得关照自我的情绪意识,学会一些关照自我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为此,我们特意安排了一节心理辅导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在小孩”。告诉学生――假如童年时“你”正常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许多自然的情感受到了压抑(特别是受伤或愤怒的感觉),虽然形体长大了,但“你”的内心其实还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童稚小孩,这就是“你”自己的“内在小孩”。“自己”就会带着这个受伤的“内在小孩”一起长大。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内在小孩”呢?学会关照自己的“内在小孩”呢?我先请每个学生在放松幂想后“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学生们边画边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孤独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一个人在深深的树林中,自己一个人,很孤独;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愤怒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因为受到了冤枉,很愤怒;
有的学生画了自己胆小害怕受委曲的“内在小孩”,他说:我的“内在小孩”常受其他人的批评,胆子非常小等等。
画出自己的“内在小孩”,帮助学生在画画中感悟和觉察到了自己的确是需要关照了,为学习关照自己奠定了基础。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关照自己的方法:看着画,跟自己对话――和自己的“内在小孩”说说话,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在小孩”:
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有什么感觉?需要什么?我怎么才能让你感到安全?我怎样才能让你开心?
让每位学生和身边的的伙伴分享一下这种感觉,两人一组,相互交流。
通过“看看、说说、感悟、觉察……”使学生学习了关照自己“内在小孩”的方法。可见,利用绘画技术,在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自我,关注自身成长方面确实有独到的作用。
3.绘画疗法在促进儿童社交技能方面的作用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父母教育缺位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教育的缺位,父母为了生计,长期与子女分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无法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之中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与生活经验的传授,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新问题的时候,留守儿童非常容易不安与焦躁。家庭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脱离父母教育,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以及情感的交流,因此会有极为严重的心理创伤。
监护人教育不当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来源于监护人教育的不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就其性质可以分为隔代的祖辈监护和上代的亲属监护。隔代祖辈由于通常是祖父辈,在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过程当中,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时代的脱节,容易产生代沟,祖辈在思想以及生活习惯方面会受到时代的影响,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早期社会化,使留守儿童很难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其次,祖父辈对孙子辈会非常溺爱,通常情况下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致使留守儿童形成极端的个人病态心理。上代的亲属监护的主体主要是亲戚或者朋友,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样会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亲属为了生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难以做到尽心尽责,在教育孩子方面难以很好地把握适度原则,如果对待留守孩子过度溺爱,会造成孩子不良的性格;如果过于严厉,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抗心理。
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作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活动场所,他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中度过,因此,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但是我国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以及教学设备等多方面的条件受制于当地经济水平的影响,并不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必需的教育资源。为了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父母教育缺位的现状,最好的学校教育应该是对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朋友的情谊,但是我国农村的学校却缺乏住宿的必要条件。农村学校的课程设计很少会涉及到心理引导方面,教师更是缺乏相关的心理教学理念,容易使留守儿童形成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社会教育不良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针对于留守儿童的社区服务教育团体极为稀少,使得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处于空白的状态。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处于社会化的初期,各个方面极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因为留守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且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庸俗的或者暴力小说,或者漫画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不足,留守儿童极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要尽量完善家庭式教育,需要父母或者监护人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为了让留守儿童切实体会到家庭的亲情以及父母的关怀,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就必不可少。实现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培养及塑造,需要父母对他们实行综合方面的教育及关爱,其范围可以是单纯的情感交流,亦或亲情互动。此外,还要明确监护人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要准确把握爱与严的教育尺度,要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
利用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要尽可能地利用小学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的堡垒作用。第一,学校要设置心理咨询服务机构,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监管,并实现对他们心理的实时疏导;其次,完善家庭访谈制度,学校可以不定期地根据学生的心理表现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访问,使他们能够了解子女现阶段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掌握与子女正确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再次,组织留守儿童开展社交联谊活动,在社交联谊活动中,使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不同的快乐,共同承担并解决彼此的郁闷。
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的发展及成长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需要构建长期有效的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使整个社会的力量起到引擎支撑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责任的划分,农村的村委会以及街道委员会必须承担对留守儿童的辅助监护的职责,就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深入了解;其次,要积极邀请留守儿童参加青少年的集体活动,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体验父母工作以及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之类的公益项目,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美术心育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关键词:社区儿童 社区干预 心理健康
一、 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 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 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 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 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 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 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资助 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 第1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98 ― 0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留守儿童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外出就业人口较多的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由于户籍制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将自己的子女长期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态,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留守儿童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行为失控、生活失助、学业失教、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倾向,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格,给社会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主要存在焦虑、孤独、恐惧、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留守儿童目前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更关系着我国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思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情绪、适应不良和人格等方面。
(一)人际交往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找不到倾诉对象,而且还要承担过多的生活压力,很多时候缺乏安全感,感到恐惧;在处理事情上,思考较少,又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很容易冲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自负、冷漠、不思进取,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和行为,这些现象对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3〕研究者们认为,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排斥。留守儿童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同学这个群体中,不愿意接近他人,常一个人处于孤独的情境中。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则采取“早恋”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局面。〔4〕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加上亲友的放任,留守儿童常有大把的“零花钱”。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有强烈的虚荣心,很难形成正常的友谊;互相攀比,比谁穿的好、谁吃的好。在同学面前摆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孤独。
(二) 情绪方面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孤独寂寞、抑郁等症状。〔5〕黄爱玲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男生存在强迫、偏执、人际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等;留守女生存在适应不良、焦虑、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6〕由于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羡慕、嫉妒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伴们。
同时,也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半截”,出现自卑心理。对他人的言语、行为变得非常敏感多疑,时常与同学吵架,脾气暴躁;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生气;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家人发生冲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抗情绪较严重。由于缺少安全感,对他人不信任,总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在欺负自己。与他人交流时非常敏感,甚至存在敌意。喜欢与别人对着干,经常抱怨,对他人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适应社会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无法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德育教育。留守儿童中经常会出现打架、旷课和小偷小摸、欺骗撒谎等违纪行为。〔7〕这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不服管教、打架斗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观念较淡薄,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甚至辍学。不能很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常被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代管,大部分农村老人自身文化素质较差,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不能满足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留守儿童本身学习观念淡薄,外在的动力又逐渐的消失,大部分留守儿童形成厌学的心理趋势。
据调查,在校就读的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而只有10%的学生成绩较好。留守儿童中学习障碍的约占20%。〔8〕留守儿童的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和注意力缺陷。由于厌学的心理,外在动力的消退,加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辍学的想法和行为。
(四)人格特质
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格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乐群性、稳定性、自律性得分较低;而在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较高;不良的人格因素与学业不良密切相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一般较为内向、自卑、多愁善感、安静、言语少。有什么事情大多数是埋在心里不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胆小;缺乏信任感,有被遗弃感和自卑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策、教育、管理各个层面入手,采取综合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政府层面
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应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使孩子和父母能生活在一起,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完善委托监护等法律制度,即使留守儿童寄养在其他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和关爱。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教师能安心任教,学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周围网吧、商店、录像室的监管,净化学校周围的文化环境。完善委托监护、寄养等法律制度,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数量和素质。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设1~2名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这些辅导教师应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能,取得心理咨询的资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性和效能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家访制度,与孩子所在家庭积极联系,使父母及监护人端正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与父母及监护人交流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途径。设立家长热线或QQ群,保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密切联系,出现应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家庭层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使不能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应及时与老师、监护人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使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9〕定期给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打工经历,了解自己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
监护人要负起责任,担当起教养孩子的义务,及时与学校和孩子的父母联系,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监护人要学习儿童教、养、护等知识,努力营造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10〕
(四)社会层面
基层社区应积极开展扶助留守儿童的工作,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使社会各界了解留守儿童,增加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组织监护人、留守儿童参加心理健康讲座,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除了关注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监护人、学校老师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青少年和儿童活动中心,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妇联或团组织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让留守儿童在社区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团体的归属感。
总之,留守儿童存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其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合作,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政策、法律、教育、管理等层面,通过多元互动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发挥自我的潜在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 2013,(06):30-34.
〔2〕 刘霞, 张跃兵 ,宋爱芹,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6870.
〔3〕 杨勤, 龚正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5):385-388.
〔4〕 王旭光.“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及疏导〔J〕.校长参考,2006,(05):40-41.
〔5〕 李晓敏, 袁婧.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1):92-93.
〔6〕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5):351-353.
〔7〕 张德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2006,(03):19-21.
〔8〕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6-117.
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策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提高教育留守儿童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水平。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义务教育的巩固与提高,必须认识到留守儿童是最易辍学、逃学的群体,控流保学首先要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关爱和家庭教育,其道德行为和心理往往出现异常,容易受到各种不良风气影响,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特别关爱。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大局出发,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新的教育政策、减少留守儿童。由于辖区就读政策,及学校收费问题,孩子要入城?x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大多留守儿童都不能跟随父母就地读书。政府虽然新出台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就地入学的政策、但有些地方因管理上的因素未能认真贯彻执行。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督管理以便有效的落实以实现,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3.建立学校、家长与学生交流的平台。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设立家长热线,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如有条件定期让留守儿童与家长在网络上的联系,让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了解家长的工作情况,以弥补留守儿童亲情抚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尽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留守儿童,其年龄大多数在16岁以下,而这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此时父母外出打工,这些青少年多数缺乏父母的关爱及正确的导向,进而引起性格孤僻、沉默悲观、任性暴躁、使留守儿童最终形成性格偏激的倾向,出现稍有不顺心如意的地方就会走向极端,以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心理扭曲,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以各种方式方式来加强同父母的情感交流,生活和学习中的苦乐告诉父母,使情感得以抒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心理辅导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中去,用社会正能量为榜样,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但留守儿童自身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失衡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新时期,我们应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作用,形成合力,一起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
当前,我国的各方面发展都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新时期,我国的现代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的子女因为财力、物力等不足被留在农村上学,进而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便产生了。文章中的“农村留守儿童”具体指农村地区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而被长时间(6个月)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人照顾的年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的农村儿童。相对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心理问题是重要的一个。在新时期,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茁壮成长、家庭幸福;而且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建设。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时期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索其产生原因,进而综合发挥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新时期,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外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联系和见面机会比以前相比变得频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较少留守儿童比父母在家时表现得还要好:他们学习勤奋、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坚强独立,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新时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有:
1.情感孤独
王玉琼等研究发现,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心智不成熟,渴望与父母在一起,在情感上依赖父母。但与其他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不仅与父母的情感沟通较少;而且由于“代沟”以及知识层面、情感等方面的差异,与监护人之间沟通较少。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失落、紧张焦虑,情感上很孤独。
2.情绪易变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照顾,情绪易变。他们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甚至别人的一句话或喜或悲,反复无常、多疑敏感,并且有强烈的焦虑,以致同周围的人关系紧张。同时,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过早地思考一些对他们而言太过沉重、太过成熟的人生问题,从而在情绪方面更加敏感。
3.嫉妒、憎恨、仇视心理
留守儿童由于不能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于是羡慕他人能够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一些经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发展到嫉妒、憎恨别人,产生仇视心理。
4.道德意志薄弱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道德上的言传身教,道德意识不高。监护人中不乏爷爷奶奶等长辈,更加宠爱、溺爱孩子,易导致他们产生非道德行为。再加上这些留守儿童还是个孩子,他们缺乏对外界信息等的判断,缺乏是非意识,这就内在地决定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意志薄弱。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新时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村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又有来源于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外在因素。
(一)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因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处于青少年期,生理、心理发展不成熟。艾里克森把整个人格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人生每个发展阶段都存在一种“危机”,人生是一个链条,环环相扣,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本文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的第四、五阶段,会出现的危机是产生自卑感和角色混乱。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在道德发展过程中,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差,离不开成人的监督与引导。这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因素是导致他们存在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外因
1.政府关注不够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往往关注于从宏观上解决问题,如发展经济、宣传文化、修建住宅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硬件。但作为政府,却对祖国花朵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关注,在资金、心理辅导等方面都投入很少。很多农村都没有修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玩乐的设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专门人员对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下一代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留守儿童面对的是不完整的家庭,缺乏家庭教育。如,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失父爱或母爱,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寄养家庭中的孩子,会因为各种隔阂、不适,不会及时地与他们宣泄自己的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感到孤独、焦虑;而与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相处,更会因为老人的宠爱、溺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些都暴露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3.学校教育不平衡
在中国的学校教育的发展长河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影响着学生、家长和老师。在此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很多学校都没有自己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这些都会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4.社会氛围的不良影响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生理心理还不成熟,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为他们的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再如,受农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会逐渐产生焦虑、厌学情绪。如此这样,内部心理的不成熟、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会阻碍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新时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对策
在新时期,交通更加便利,通讯技术更加发达以及网络更加普及,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同时规避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齐抓共管,一同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特别是乡镇等基层政府发挥“领头羊”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所以,政府首先应做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务工人员愿意留在家乡发展,这可以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其次,加强对“留守子女”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通过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意识,获得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加强与子女的心理沟通。再次,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为儿童提供玩乐的地方,促进其身心健康。
(二)家庭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给予儿童成长关怀、各方面教育的关键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家庭主要应做到:首先父母应通过电话、网络视频等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了解儿童的各种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次,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常回家看儿童,以减少儿童的孤单情绪。最后,父母应加强与学校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儿童不愿与自己分享的事情与需求,从而针对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三)学校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学校主要应做到:首先,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持续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其次,向当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再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感恩”、“亲情回馈”等主题活动,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沟通机会。最后,加强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树立榜样典范。学校既可以在学生之间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让留守儿童自己体会集体的温暖;也可以在留守儿童中选取表现优秀的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社会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社会各团体都应贡献自己的力量。首先,留守在家的妇女可以组成一个“妇女援助团”,凝聚集体的力量,帮助监护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其次,留守在家的教师、艺术者等可以组建一个特长培训班,从而拓展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减少其孤单情绪。再次,大学生、社会青年等可以利用节假日等去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他们可以开展义务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也可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野炊等集体活动,减少他们的孤单情绪。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农村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在儿童中占重大比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重要一个。我们应该综合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一同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社会科学部)
参考文献: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EB/OL].http:///edu/2010/10-06/2570146.shtml
[3]李潮海.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3).
[4]朱卫红.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37.
学龄期是儿童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关键时期。此期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变化在人一生中的心理发展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1,2]。目前国内外研究对儿童单独或者儿童和父母一起进行调查研究的资料甚少,大多数关于疾病对心理影响的研究都是对父母的心理进行的研究或者是从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通过对儿童的表面观察加之自己的主观看法来考虑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Vence 等研究已经表明儿童的想法与父母的想法存在差异[3],父母观察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儿童的真实心理,父母为代表的报道与孩子本身的报道之间存在显著差别[4]。 Pickard等人[5]已证实7~8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可靠的证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病例对照组为28例同期住院、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儿童。该组儿童男 18例,女21 例,年龄在 6~13 岁,平均年龄(9±2)岁。健康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相匹配的在校学习的健康儿童 52例,其中男 28例,女 24 例,年龄在 7~14 岁,平均年龄(11±1)岁。试验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所有受试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为了解影响住院儿童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儿童个人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学校和社会活动情况、家庭及父母个人信息、经济情况、费用来源及对儿童治疗意见和治愈的信心情况等。该问卷由所调查儿童的家长完成。
1.2.2 儿童心理状况:采用国际公认并具有我国常模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for Children,DSRSC)。SCARED共 41个条目,分为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5个因子。 DSRSC共 18 个条目。量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儿童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答卷。
1.2.3 儿童患病行为测试:住院儿童组及病例对照组儿童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llness Behavior Questionnaire,IBQ)[10,11]评价儿童的患病行为,该问卷共 62个条目,分为一般疑病(general hypochondriasis,GH) 、疾病信念(disease conviction,DC) 、心理取向(psychological vs somatic perception of illness,P/S)、情感压抑 (affection inhibition, AI)、情绪紊乱(affective disturbance,AD)、否认心因(denial,D)、易激惹性(irritability,I)、情绪状态(affecton state,AS)、疾病确信(disease affirmation,DA)及 Whiteley疑病指数(Whiteley index of hypochondriasis,WI)等。
1.2.4 儿童应对方式测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了解儿童面对疾病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共有 20 个条目,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个方式,各条目按 1~4四级评分。
1.2.5 心理行为干预方法
1.2.5.1 个体化心理治疗:于儿童入院第一周内,调查者在调查问卷的同时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观察、倾听和真诚的交谈,让他们情绪释放或疏泄,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告知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预后,使家长和儿童正确认识疾病,并对家长有关疾病的困惑进行讲解,对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进行疏导、解释、指导,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恐惧心理。并指导儿童于静脉穿刺前进行深呼吸心理放松,可减少其焦虑和疼痛,消除对治疗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指导家长在面临精神困扰时,采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自我保健法、深呼吸等松弛方法来缓解心理压力,纠正不良情绪,减少家长的负性情绪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个体化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
1.2.5.2 集体心理治疗:将儿童的家长、护士等组织在一起,利用公休座谈,进行护患交流。指导家长进行正确的护理和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尽可能为儿童创造交往和学习的机会。一周一次,一次1小时。
1.2.5.3 患者之间的交流:利用团体的情感支持、相互学习和正性体验,解决共性的继发心理问题,以减轻心理压力,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护理方法。
1.2.6 儿童笑脸卡 Wong-Baker 面部表情量表是儿童疼痛评估常用的工具, 按0~10级进行评分,本研究将其用于评价儿童的心境状况。本研究中39 例住院儿童均接受心理干预设为干预组,另选择20 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未接受心理干预的住院儿童为非干预组,采用自制的笑脸卡片,让儿童根据每天的心情变化,选择能够代表自己心情的笑脸图。笑脸图如下: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平均值、t 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和统计线图等处理数据。
3 结果
3.1 不同组别儿童心理状况比较:住院儿童SCARED量表总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DSRSC量表总分比较:住院儿童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调查发现,住院儿童情绪障碍尤为显著,除社交恐惧方面外,余各分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3.2 住院儿童与病例对照组儿童患病行为比较:患病行为问卷评估结果显示:住院患儿在除心理取向和否认心以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得分均高于病例对照组儿童(P
3.3 不同组别儿童医学应对方式比较: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显示住院儿童较病例对照组儿童更多采用回避方式来应对疾病(P
3.4 住院儿童的心境变化:给予笑脸谱赋值,根据笑脸卡的赋值情况,计算每一天的均值。两组儿童的在入院前3天心境情况大致相似,随着时间的变化,住院儿童开始逐渐适应医院的环境和接受疾病,两组儿童的心境有逐渐变好趋势,干预组明显,由于在护士行为干预下,其心境波动于“好”~“一般”;而非干预组儿童的心境波动于“一般”~“不好”。
4 讨论
学龄期的住院儿童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懂得了一定的道理, 他们对打针吃药已不再恐惧,而往往担心自己的病是否很重,能否治好, 能否继续上学,特别是一些在学校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 对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渴求程度更大。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儿, 不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鼓励患儿要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识别能力, 应针对患儿表露出来的思想情绪, 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及身心护理,平时与患儿多沟通,主动接近, 关心他们。总之, 对年长儿要正确地引导、准确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
参考文献
[1] Liang HF, Chiang YC, Chien LY,et al. A comparision of emotional/behavioural problems between Taiwanese children with cancer and healthy controls[J]. J Clin Nurs,2008,17(3):304-311
[2] 臧玉玲,沈菊珍,顾兆坤,等. 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11:157-160
[3]Vance YH, Morse RC, Jenney ME, et al.Issues in measuring quality of life in childhood cancer: measures, proxies and parental 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01, 42:6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