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会计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会计监督;财务管理;重要性。
会计监督表示对会计管理方面展开全程的监督与控制,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舞弊造假等违规违法活动,展开有效、科学、合理的运作制度监查。伴随市场经济革新进程的持续深入,相关法律规范让会计监督者承担起这份责任。因此,应当提高 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监督力度,从而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主要职责之一,是会计工作者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法律规范,依靠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展开系统的监控,让其实现既定目标的作用,其主要涉及内部与外部两种监督。
结合相关法律要求,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
(1)对会计资料的可靠性进行监督。
(2)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3)对 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情况展开监督。
(4)对财经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展开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与别的形式的经济监督进行比较可知,会计监督有如下特征:
1完整性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会计监督。因为 在日常活动中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资金支出,因此这些支出会被记录下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对这些花费和支出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他们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2.综合性
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借助一些价值指标来展现单位经济活动的结果,诸如资产、收益、利润等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很全面的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
3.强制性
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它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具有强制性。根据相关的法律可知,会计机构或者人员有权对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倘若出现违反犯罪的行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会计监督的功能
1.能够维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财经法是国家根据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台的一个法律,国内所有单位开展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该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根据这条法律,会计监督可以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展开监督和审查,确保它们的开展与实施是遵从相关法律规范的。所以,会计监督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拥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和影响,其可以有效预防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出现。
2. 可以加强单位的经营管理。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会计监督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其可以帮助规范经营管理,提升经营效益,进而推动单位的稳定发展。
四、会计监督中涉及的问题
根据会计监督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应大力加强会计监督工作。但是,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外界环境改变越来越快,给会计监督带来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人员定位不清
会计工作者在财务管理中通常拥有两种角色,不仅是单位的经济管理者,同时也是监督者,负责对单位财会经济类活动的监督与核查。单位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站在单位的位置上来开展财会方面的事宜,监督者则是以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监督职责是通过会计工作者来完成的,倘若是他们对自身的职责都不明确,极易造成其监督职责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执行,从而制约会计监督作用的施展。因此,会计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
(二)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较低
目前,国内会计工作者的规模比较庞大,但是该行业高人才资源却较为紧缺。会计工作者缺乏对自身监督职责的认知,而且法律意识较为薄弱,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又紧缺,因而怎样确保会计监督职责的高效施展成为重要问题,所以,必须关注会计工作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如此才可以给有效施展会计职能提供基础。
(三)会计监督外部监管不严
现在,国内相关监督管理单位在审查会计活动时,往往存在走过场的问题。由于会计监督属于内部与外部监管相配合的过程,因而,这种问题必然会导致外部会计监督管理职能的缺失,所以,出于上述分析可知,要实现高效的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应当同时提高外部与内部的监督管理力度,如此才可以确保总体监督管理成效与现实要求相符。
综上所诉,目前会计监督确实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式下加强会计监督是一个殛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因此,本人重点提供下面几种对策:
1.开展“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制度
根据目前正在实施的《会计法》可知,单位应该形成内部、外部以及政府三个方面的监管体系,进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这不仅能够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单位的会计资料的完整、可信,还能够增强单位的运营收益,推动其长久平稳的发展。此外,该种监管制度还有助于维护国内的经济秩序。就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单位应该尽早的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让会计监督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维护国内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2.确定相关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负责人
首先,单位的会计监督负责人应该根据国家的规定形式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构建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最后,单位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所以,必须要确定单位会计监督的负责人,才能将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3.对财务管理进行过程控制
首先,加强财务管理的事前与事中控制。其次,全方位掌控资金流动的过程;再次,提升财务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最后,大力培养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时,切实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确保其贯穿在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进而确保其尽可能的发挥最大效用。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进步必然要求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会计监督在确保经济有序平稳运行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善会计监督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把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落实到实处,让会计监督的职能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医院会计监督财务风险分析,2011年2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 成本核算 管理 重要性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原则要求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生产,为企业节约更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均作出了全面的规划管理,同时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职位权责上的明确规定、产权的清晰等特点日益明显,在这之中,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这与我国现代的成本管理理念有所违背,也使得成本管理模式开始变革。现代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不再单纯地从成本上进行降低,而是通过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条件,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在获取最大效益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支出。
一、成本核算及管理的概念与作用
(一)成本核算
1、成本核算的概念:企业会计的成本核算主要是会计核算作为基础,用货币作为计算的单位。成本核算作为成本管理的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产生的所有耗费都按照一定对象落实分配与归集,并计算总成本以及单位成本。
2、成本核算的作用:能否正确的进行成本核算,直接关系到企业成本的计划、考核、预测、分析及改进等诸多控制工作,同时也将对企业成本决策以及经营决策能否正确起到决策性作用。通过成本核算,能够如实反应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之中各项耗费,也是一个成本管理运行使成本信息可以更清晰反馈的过程,使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调整。可见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落实具有推动性作用,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水平,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发展目标。
(二)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概念:企业会计的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每项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决策等诸多具有科学性的管理行为的一个总称。
2、成本管理的构成:成本管理通常包括: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的分析等一系列的职能。
3、成本管理的作用:企业会计成本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全面而系统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全面性,它对推动增产节支和强化经济核算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进企业的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生产,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节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缺乏对成本核算的重视
在企业的管理层中对于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不够重视,不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管理方面基本就全权交给会计人员去处理。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过分的将精力放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却忽视了成本核算的作用,有时为了节省成本,导致了财务人员在配置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企业重要的生产车间和库房中应该配备的成本核算人员也是由其他的会计人员来兼职的,这种人员安排的不合理,造成了账目的混乱不清。会计人员本身的工作职责也将加重,工作的强度也加大,会计人员每天忙于账目登记和账目结算,然后报账,无法有效兼顾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会计人员就会为了应付账目的制作而忽略了核算的质量,从而导致了成本核算资料的不准确性和复杂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二)财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个人品质,这样才能够胜任会计工作。有些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人员配置上,大部分人员的整体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都达标,然而却存在着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无法将自身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也有很多的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质,专业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对于会计理念不能及时的掌握。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缺乏职业道德,成本的核算结果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性和不可靠性,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对企业的财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三)缺乏成本核算的标准与监督
在对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标准,要有专业的监督人员对其过程进行监督,一旦会计成本核算的标准发生变化,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更改,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尤其是对于采购、分配和质量等重要环节,更要加强监督管理,将职责落实到位。
三、企业成本管理的任务
(一)明确长远的发展目标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宗旨就是要立足获取长期并持久的市场竞争优势,以促使企业能够长期的生产发展,明确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企业进行的人工成本管理,需要考虑雇佣更多技术熟练、效率较高的技术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用“成本优势”来进行标准的衡量,企业需要从长远出发去雇佣年富力强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员工,借助学习的曲线,取得相当长期的绝对成本优势。
(二)明确总体的发展战略
为了强化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综合实力,成本管理不可以只是局限在产品生产和制造的这个过程中,而应该根据成本全过程的管理要求,涵盖产品信息的来源、技术、生产、库存、销售等方面的成本,以及针对顾客维护或者维修方面的诸多成本范畴。对于所有成本内容都必须严格的、细致的使用科学的手段落实管理。现代的企业会计应以企业全局作为对象,按照企业的总体发展的战略制定规划,将企业内部的结构与外部的环境综合起来。
(三)明确外部的发展环境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这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制定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企业应该将发展的重心从外部转向内部,由对产品的生产转向对人才的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上来。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成本,使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还应该将企业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考虑,明确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
四、强化企业会计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为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对整个市场产品的需求和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不应该将精力全部放到产品的制造生产中,企业应该将产品的经营范围有所拓宽,应该对其进行外延服务,从产品生产的前期设计,对客户需求度的调查,到后期对客户的维护服务等都要做全。为此,企业的会计工作就要对这一系列的过程进行全程的成本核算,将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都计算到企业的成本消耗中。
(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的形势下,产品的生产已经从有形向无形逐渐的转化,很多的无形产品逐渐的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在过去的企业成本管理中,大多都是对于有形成品的管理和核算,对于这种非物质产品还缺乏具体的核算制度和标准。所以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发展形势和动向,要及时的了解先进的成本核算技术,掌握最新的会计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三)企业会计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科技特别是IT行业蓬勃发展的影响,逐渐涌现出模式多样的项目管理和成本管理软件。面对先进的高科技,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处于相对原始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对相关管理软件的应用和开发,了解和认识管理软件的优点和作用,发挥其实用性和易用性,提高管理层次的科技含量,使其更具有实用性与易用性,取代落后的手工企业会计管理。
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也逐渐的加剧。那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扩大市场,就要提高生产率,减少成本投入。会计成本核算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消耗的成本进行计划控制,为企业的经营方法提供参考建议,通过与企业中其他部门的沟通,可以及时的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企业的发展方向把关。因此要加强对企业中会计成本核算的重视,将会计成本核算制度不断的完善,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参考文献:
[1]郑东林.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良方[J].施工企业管理,2009(07)
[2]谭伟,邢景武.企业成本管理初探[J].煤矿现代化,2008(02)
关键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在目前,我国的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方法的科学合理性、职位权责上的明确规定、产权的清晰等特点日益明显,在这之中,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现代的成本管理理念有所违背,这也使得成本管理模式开始变革。现代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不再单纯地从成本上进行降低,而是通过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外部环境条件,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分析和考虑,从而在获取最大效益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的支出。
一、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1.成本核算
所谓成本核算就是在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利用货币作为计算的单位。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结合一定对象对其生产和经营的一些费用支出进行分配和统计,从而计算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成本。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企业成本的计划、分析、考核以及改进等相关环节,对企业成本的决策和经营决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成本核算,企业能够有效掌握和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消费,从而让成本信息更为清晰,使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调整。由此可见,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落实具有推动性作用,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水平,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发展目标。
2.成本管理
所谓成本管理,就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决策以及成本核算等相关管理行为。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成本考核、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估测、成本控制等一系列与企业成本有关的管理工作。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原则要求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对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生产,为企业节约更多的节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现状
1.企业管理部门对成本核算缺乏重视
一些企业的管理部门人员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将其全部交给财务部门进行执行。一些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会计机构的设置,导致了财务人员在配置上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一些企业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对于成本核算的需求强度较大,然而,却没有配置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而单纯由其他的会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这样情况下,会计人员本身的工作职责也将加重,工作的强度也加大,会计人员在每天都需要忙于账目登记和账目结算,然后报账,无法有效兼顾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导致了成本核算资料的不准确性和复杂性。另外,在月底,兼职会计为了能够应付公司财务的处理和纳税申报,将自身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了简化,从而导致了成本核算无法有效落实,出现了通过自身的主观意愿对成本结转进行控制的情况。
2.财务人员素质水平不过关
一些企业单位的财务部门的人员配置上,大部分人员的整体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都达标,然而却存在着缺乏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无法将自身的成本核算方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一些财务人员对于成本的比例原因缺乏分析能力,没有适时的提出有效成本调整手段,从而使企业的发展脚步日益变慢。另外,一些财务人员的自身道德素质低下,成本的核算结果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性和不可靠性,从而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
3.成本核算缺乏标准
如果企业的成本核算缺乏一个标准,那么在成本核算出现变更时,企业将不能及时地进行责任追究。尤其是在生产材料的采购、领取、分配以及质量管理等环节中,成本核算的责任追究都无法有效进行。
三、加强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的策略
1.为了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成本管理需要企业对整个市场的产品需要求和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产品的生产经营中。因此,对产品的设计包装、售后维修和服务等这些都是对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措施。同时,企业还要根据成本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控制,包括了产品信息的、技术手段、生产数量、产品库存以及销售策略等手段的控制和调整,通过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另外,还要分析产品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手段对成本造成的影响。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日益迅速,一些非物质的产品也开始流入到市场当中,然而,这些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成本管理。因此,企业需要时刻把握市场的发展形势和动向,分析和了解市场的需求,结合市场的需求对自身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改善,保证成本管理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要。
3.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的重心从自身的内部转移至外部,加强对经营决策的管理,通过对决策成本的研究和分析,让企业的成本管理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了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企业只有加强对决策成本的研究和重视,适时解决成本决策中的失误和漏洞,从而避免企业发生大规模的经济效益损失,从而让企业的成本决策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4.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和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的形式也更具多样化,一些成本管理软件也开始得到了开发。现在一些企业单位还处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更应该重视管理软件的发展和应用,了解和认识管理软件的优点和作用,将管理模式上升到科技含量更高的层次,发挥其实用性和易用性。
参考文献:
[1]郑东林.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良方[J].施工企业管理,2009(07).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以数字化、多媒体、智能化、网络化为特征飞速发展,使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会计行业也不例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工作,对财务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可以大大提升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本文以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并就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一、引言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的水平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效率快速提升的保障,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因此,企业必须把握好会计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会计信息化的基本理论
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通过信息化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会计工作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会计信息化具有普遍性、集成性、动态性三个特点。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化适用于所有会计所涉及的领域。集成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集成;二是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集成;三是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动态性首先表现为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其次是会计数据实时处理;最后是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化、动态化,使得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达到实时化、动态化,进而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时做出有效的管理决策。
三、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对会计凭证收集编制的,并对大量的数据记录及反复的查验与核对,费时费力,且易漏算、误算。会计信息化实现后,企业利用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对上述工作进行网络自动化处理,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实时收集、计算和分析,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传输效率,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更为准确、便捷,将财务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财务信息管理的灵活性,增强了财务部门在企业工作中的参与度,财务部门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大大提升。2.对会计主体的影响。会计主体即是会计个体、会计实体,是会计工作人员核算及监督的特定单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日益增大,许多网络虚拟企业为了实现某个财务目标而成立运营,会计主体的定义被一次次刷新。但是,财务目标实现后,会计主体将自动解散,这必将对会计核算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影响。3.对持续经营的影响。信息社会,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网络虚拟公司因市场的存在而存在,其成立与解散可能只在朝夕之间,持续经营的前提将在会计工作中逐渐失效,影响会计的核算工作,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者对网络虚拟企业要坚持维护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4.对会计分期的影响。会计分期是指企业在获取财务数据时所依据的每个会计期间,它划分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随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可以在网上获得企业相关的财务数据及报告信息,不必再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后获取相关数据或信息。企业的交易期间即是会计期间,这种模式更适用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收付实现制将慢慢取代权责发生制,企业的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信,财务管理水平大大提高。5.对货币计量的影响。目前,各国都是以本国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市场交易流通中,虚拟货币、网上银行正在慢慢取代现实的货币。这让财务的计量变得更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企业乃至整个市场的风险。同时,网络虚拟公司的出现推进了国际资本高速流通,使会计主体面临更高的货币风险。
四、针对于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财务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企业要重视人的发展,始终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这样才能紧紧跟随知识经济时展的脚步,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管理者还要树立风险理财观念,有效规避各种财务风险,从而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各种损失。2.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是落后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还停留在资金收支、企业资产的管理仅限于实物资产的管理上,对企业的无形资产很少涉猎。在会计信息化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应随公司资本结构的改变而改变。公司的无形资产将得到评估。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风险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的新要求。企业还要制定严格的财务信息管理制度,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3.财务管理的时代性。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曾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会计信息化的前提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无形资产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已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既要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又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其他利益主体和社会利益的要求。除了财务管理的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外,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发生着显著改变。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以存货的收发存、资金的投产比和固定资产的保管等实物资产,企业资金流的管理是重点。伴随着会计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我们认识到无形资本已成为企业资本构成的重要部分,且占主导地位,所以企业把无形资产变为企业决策的重中之重。风险管理也必须要纳入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中,以保证企业的稳步发展。4.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需要培养更多能够同时掌握计算机知识及财务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来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有许多财务管理工作仍通过手工记账的方式来进行,并没有采用会计信息化处理,导致工作效率偏低,不符合现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迫使我们必须改变会计财务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对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既擅长会计知识,又熟悉计算机知识,还具备电子商务知识,了解网络虚拟公司的财务运营情况,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储备人才。5.重视财务软件开发。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财务软件的运行来实现的。目前,财务系统软件样式繁多,无论选择哪种财务软件,对企业来说,都有其优势与缺陷。因此企业要重视财务软件的研发,建立起更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软件,不仅降低了软件开发的成本,提升了软件的实用性及安全性,还便于后期软件的维护,最终达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目的。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随之而来的挑战和风险,充分准备好应对策略与防范措施。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高效运用,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更具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
[2]张汀汀.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5(34).
[3]宋建琦.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2(11).
[4]邓龙兵.会计信息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与策略[J].现代商业,2012(5).
关键词:国有资产 会计管理 市场经济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34-02
国有资产就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由国家拥有的资产。它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保障。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如何保管好、利用好巨额的国有资产,优化国有资产结构,充分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尚未实行两权分离,没有真正的经营自,经营绩效非常低。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开始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活力日益增强,对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的今天,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资产管理成效显著,国有资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国有资产已经有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然而,从总体上看来,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目前许多企业仍然因为改革滞后而难以摆脱经营困境。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仍然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有经济的手中。而且国有资产管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国有资产效益不佳、使用效率低下;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和相关法规很不健全:高新产业和技术、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流失严重等等。因此必须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
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是理论界研究讨论的热点,并且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很是丰富。“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一概念的提出从根本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以及与财务管理的统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理论成果。
1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概念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国有资产及其发变化的过程进行会计管理。这一概念的提出从根本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以及与财务管理的统一,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理论成果。
关于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1)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国有资产的独特性决定了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必定有别于其他会计管理。既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目标,还要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职能。
(2)国有资产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是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的使用、处置、评估、监督等等各个方面,根据国有资产发展变化全过程的特点,对其实施会计计划、核算、考核及分析等会计管理方法,最终形成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方法体系。
(3)运用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手段。国有资产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但国有资产的管理在客观上也需要实现与会计管理的统一,构建形成具有国有资产管理特色的会计管理体系。
2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 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的国有资产已经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国有资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状况有很大改观,国有资产管理的成效不容小觑。但从总体上看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仍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牢牢地掌握在国有经济的手中。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具体来说,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清。
(2)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3)国有资产效益不佳、使用效率低下。
(4)国有资产的监管制度和相关法规很不健全。
(5)高新产业和技术、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6)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2.2 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重要性
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为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重要作用,必须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机制。然而,要想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对国有资产加强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盘点国有资产存量,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2)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力求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思考国有资产的管理问题,进而建立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从会计确认和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同时也为会计管理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有其特定的形成依据和形成条件。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形成依据可以大体分为:会计本质方面的主观依据和当前资产管理现状方面的客观依据。
受托责任是在经济主体的所有者向管理者让渡财产保管权和使用权时发生的,会计从本质上说是有关受托责任的一种管理活动。这样看来,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的会计就是受托责任会计,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则是一种明显的受托责任关系。
会计在认定及解除受托责任的过程中对体现了对国有资产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即所谓的会计管理。所以会计本质的这种受托责任观念是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国有资产进行会计管理的客观依据是当下资产管理与会计确认和财务管理相统一的局面。全国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新形势下,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加强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这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形成的现实条件是:现行的国有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方法。资产计价核算管理属于会计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助于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实行严格的实物资产计价核算管理,有利于逐步实现与预算管理的衔接和与财务管理的结合。现行的国有资产计价核算
管理办法,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突破,构成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形成的现实条件。
4 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的具体措施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首先要维护国有资产的完整保值,其次要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最后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最优配置,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益。从会计的角度看,加强国有资产会计管理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4.1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包括产权登记制度、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产权收益分配制度和资产评估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确保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到位,做到固定资产家底清楚、产权明晰。具体来说:
(1)完成产权登记,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合理优化资本结构。
(2)全面加快资产评估,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4.2 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责任会计制度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中心,并对各个责任中心分别负责的业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责任会计制度要求建立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建立首先要根据各级单位的权力、责任及业绩评价方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还要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权责利相统一为特点,以责任预算、控制和考核为内容,最后通过信息的加工和反馈而形成。责任会计就是要利用会计信息对各个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与考核。
4.3 坚持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登记收入则意味着资产增加,登记支出则意味着资产减少。如果企业已经承担付款的责任但尚未实际付款时并不登记支出,利润自然高计,资产补偿或保值便做不到。
因此,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坚持权责发生制,按照取得收款的权利和承担付款的义务来登记收入和支出。还要公正合理地确定企业损益,并确保企业收益的合理分配。
4.4 实行稳健性原则和通货膨胀会计
金融危机以后,伴随着中东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等多重因素,全球通胀压力逐步蔓延。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轮番上涨,CPI不断走高,“负利率”倒挂现象愈发突出,通胀形势日益严峻。我们知道,在物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按照币值不变的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基本上能够真实地反映经济情况;但当处于通货膨胀尤其是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历史成本则会较多地背离真实的资产价值,会计信息给使用者带来的并非是真实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维护国有资产就应该实行稳健性原则和通货膨胀会计。
4.5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工作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反映和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控制、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运行,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功能。它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核心,与会计核算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两个方面。
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所需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会计不仅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还要对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即国有资产的使用、管理、收益分配和处置进行监督。
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需要做到:
(1)完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系统。
如果没有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信息,会计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完善会计管理体制,改善会计发挥职能的环境。
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真正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除需要企业内部监督之外,还需要政府的审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司法监督部门的监督和控制,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从而使会计的监督职能能够正常发挥。
(3)实现会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
会计人员在从业前必须要通过财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考核。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档案管理 对策
所谓会计档案,就是在会计核算中的所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会计账薄及其他相关的会计资料。现代中职学校的会计档案工作一项重要内容,记录着学校一切经济业务和活动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业务活动进行分析、计划、决策、监督及学校绩效评定和核算教育成本的一项重要依据。随着现代飞速的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如何做好学校会计档案管理,确保完整有效的会计档案在教育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中职学校在会计档案管理中所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一、中职学校会计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学校会计档案管理中,虽然不能以此判断学校质量,却可以作为学校规范档案管理、进行财务规划、财务制定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此作为重要的参考基础,对学校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为了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形式和需求,确保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更好地生存。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中职学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情况,突破传统,寻找更高层次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保证学校更好的发展。会计档案管理作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反映学校短期、长期经济的真实情况,不仅对学校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和财务活动的掌握准确无误,还是进行学校政策制定、重要问题研究和开展学校经济活动信息来源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加强中职学校会计档案管理,对学校本身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学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会计档案管理中,不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众多中职学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会计档案管理仅仅只参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凭证、报表、账薄等进行了简单的收集和整理。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所包含的数据资料、程序文件等电子会计档案资料都是会计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制度不健全,势必出现电子会计档案归档不及时、信息缺失等情况。
(1)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经验
由于部分学校对会计档案管理不够重视,进行档案管理岗位人员安排时,通常是部门调整后的闲置人员或因某种关系而安排进来的人员。导致这些从事档案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知识能力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和整体素质更是严重缺乏,影响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2)电子管理和文本管理不一致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会计档案文本管理受到整理耗时、检索缓慢等影响,使得会计档案从文本形式逐步被电子管理代替。但一些中职学校在进行会计档案电子管理时,由于不注重防尘、防磁、防潮等相关环节,导致电子档案很容易损失,出现数据不全、电子和文本管理内容不一致,使会计档案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3)会计档案销毁工作落实不到位
目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档案多半已经超过了法定保管期限,但学校对这类档案的销毁工作并没有做到位。一方面表现在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及财务缺乏监督,对学校未能履行指导和监督职责,使过期档案没有做到及时的销毁,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对档案销毁工作不重视,新任领导抱着“新官不理旧账”的态度,对前期的档案销毁工作不理不睬,再加上档案销毁前要进行账务的整理、核对,费时费力,导致久拖不办的现象存在。
2.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档案立卷、归档、借阅、保管及销毁等工作,确保学校会计档案能够有序存放、妥善保管、查阅方便,防止损坏、泄密和丢失。学校应根据有关会计档案管理的法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严格、完整的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会计档案工作能够规范、科学地发展。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进行会计档案管理中的档案收集、档案整理及立卷归档的重要责任人就是会计人员,他们从事会计档案工作的熟练程度和是否规范化管理,决定档案卷宗质量的好坏。加强学校会计人员对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非常重要。学校应安排会计档案管理者多参加一些专业知识的培训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和修养,把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落实到位。
(3)加强立卷的规范化管理
加强会计档案立卷的规范化管理主要包括:对会计凭证在整理、装订及保管方面要有专用的装订封皮和封皮装订线,在封口部位要盖上会计人员的印章。封皮面要按要求填写日期、凭证起止号和张数、保管期限、经办人及相关备注等,再按时间先后将装订好的档案放置在档案盒内,档案盒上标注完整的内容即可;活页账薄需要按顺序将页码排好后加装封面装订成册,按照会计科目的正确顺序,依此填好卷内目录和会计必考表;会计报表要按照月份顺序,经电脑打印装订成册。
(4)及时销毁过期的会计档案
对学校的那些保管期限已满的会计档案要及时销毁,可由档案存储室提出销毁意见,经学校财务部门共同审核、鉴定之后,编辑详细的会计档案销毁手册之后进行销毁即可。如遇到那些不了解的债权事项,作为原始凭证的数据资料要单独立卷,并交由档案室专人保管,直到债权结清为止。
加强中职学校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校内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而且学校的发展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体制创新改革的新需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会计档案管理无论对学校还是对社会的影响作用都不可忽视,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建立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推动会计档案管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伟鸿.“目标管理”对中职学校档案工作的现实作用[J].才智,2011,23.
[2]覃桂欢.中职学校会计档案管理之浅见[J].广东档案,2010,6.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管理重要性
1 概述
会计准则对促进上市公司管理行为规范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拿现行颁布的会计准则与以往相比,我们可以以非常明显的看到,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对上市公司管理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其带来的弊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明显特点是有突出的国际化倾向,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西方理念先进、体系完整的管理思想。新准则的实行无疑会极大地提升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会计收益调整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这对我国上市公司既是一个很好改革机遇,又是一个巨大现实挑战,对上市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也时一个严峻的考验。
2 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性
2.1 新会计准加快了上市公司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地。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我国对外经贸方面的地位显得愈加重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与世界金融产业联系与日俱增,日益增多的跨国公司促使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和跨地区产业资本转移进程的加快。为了维护我国利益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新的会计准则的设定已是迫在眉睫。此前,因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存很大的差异,导致国内上市公司到海外融资困难重重。财务报表往往因为具体衡量标准与西方主流不同,严重阻碍了国内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新修改的会计财务准则的中心思想与国际准则趋向一致,保证了上市公司在海外上市时可以兼顾到国内和国际的财务标准,基本消除了编制的财务表的中外差异,披露的信息符合国际标准,极大的促进了上市公司进行海外融资,拓宽国际业务,为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铺平道路。新会计准则的修订,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它是在认真总结我国会计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际通行规则,不断完善会计审计准则,扩大互利合作的成果,为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增加了可比性,建立了共同国际信息交流平台。
2.2 新会计准则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新会计准则中加强了上市公司必须对其经济行为进行确认、计量、列的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治理理念、风险驾驭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金融工具列》准则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定期对其拥有的各类金融资产与各种业务治理信息(金融负债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公允价值、流动性风险等)做公开的通告。因此,如果公司的治理层不懂得准则中规定的有关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等概念的实际含义,疏于对其中蕴涵的科学理念的思考,就无法将这些治理理念运用到上市公司的日常运营、流程改革和系统改造中,增强上市公司防御风险的能力就无从谈起。新的会计准则拓宽了先进的风险治理技术利用范围、帮助企业设计合理的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2.3 新会计准则健全了上市公司治理机制
现代上市公司制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完整财务表体系,丰富透明的内容披露之上。这种改变不仅有利于加强国家监管部门的管理力度,而且也极大的促进了上市公司内部各层面、特别是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新的会计准则可以有效帮助企业构建激励、监督与约束的良性机制,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自我完善,从而建设现代上市公司制度。
2.4 新会计准则提升上市公司整体形象
上市公司的财务告公司形象的代言人,它的作用不仅局限于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反映。良好的财务信息质量对于国际上市的跨国公司显得尤为重要。新会计准则同时在形式和内容上规范了上市公司会计行为,为提升上市公司良好诚信的形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 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上市公司抵御风险能力
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设立的项目出现在我国会计准当中。它包括以前的长、短期股票投资,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其对利润表造成的时点变化不同可以将金融工具分为以下三类:可供出售类,交易类和持有到期类。债券类投资属于持有到期类金融工具,股票的投资的方向可以由管理层直接决定。股票如果按交易类进行计算,其公允价值变化将与当期利润状况直接相关。而从供出售类的角度来说,它只会暂时影响资本公积,仅在资产转移的时才真正转变为当期的利润。目前,上市公司只有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才能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其所有的金融工具进行表内确认和计量,而这恰恰是国内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将是会是我国上市公司必须长期面对的艰巨任务。
3 利用新会计准则促上市公司发展的策略
3.1 充分认识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新的会计准则的实施不能单靠是财会部门的工作,为保证新会计准则的顺利推进,上市公司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不但要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提高执行新会计准则的自觉性,还要统一思想,彻底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不能流于形式,因循守旧,应平排除干扰,切实将新会计准则纳入议程。资金营运、科技信息、生产销售等部门都要制定与其配套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实施领导组,进行有序分工,只有责任分配明确,才能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有关部门要主动协调沟通,加强配合力度。
3.2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
由于新会计准则涉及到上市公司应用部门和人员岗位的方方面面,它的培训更不应狭隘的局限于财会人员,忽视对风险管理、销售管理、资金营运部门和生产负责人的培训。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上市公司还要加强在新会计准条件下本公司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研究,从而更好的应对新形式下的经济形式。
3.3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科技信息系统为新会计准则的全面落实保驾护航。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科技信息系统较为薄弱,在对现有系统进行更新、升级改造的同时,也要加大科技投入,着力开发与新会计准相适应的销售管理、资金业务需要的信息系统,确保软件和硬件的性能和容量能支持系统运行。拓宽与国际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借鉴其它上市公司做法和工作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的特点,指导制订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新旧制度的顺利过渡。
3.4 增强监管部门协调
监管部门要为上市公司全面实施新会计准则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国家的监管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我国上市公司新旧会计制度的转轨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措施。引导其管理部门有计划、分步骤、科学有序地推进新会计准的实施进程。同时与财政、税务等部门通力合作,明确相关配套的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改革解决后顾之忧。
4 结束语
从上面的论述可见,新会计准则的应用影响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的方方面面。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实现了我国企业在财政会计方面与世界的第一次实质上的接轨。它不仅为我国上市企业更能好的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资源配置、科学决策、经营管理提供了强硬的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构建和谐社会的职能作用。深化了企业金融制度的改革,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上市公司虽然面临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带来的技术难度系数与自由裁量权加大的压力,但是可以借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的东风,快速改变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财务会计信息体系,抓住机遇,从容应对,进而抢占行业先机。
参考文献:
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是组成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主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的支出进行统一的分配和归集等。强化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意义在于,首先,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率,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间接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有助于增加企业的收人,减少财产流失,从而推进国家经济发展。
二、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对象
1.行政管理部门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其经济效益的高低情况无疑是评价和考核员工业绩的重要尺度之一,而成本便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进行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行政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的各项产品的组成结构以及对应的生产耗费做到详细了解,如工业技术的改进、本企业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的运用情况,进而对企业成本的降低措施以及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评价成本的改变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也同时充当员工工作的奖惩依据;与此同时,行政管理部门还有必要对企业各经营期间的费用支出有个详细了解,特别是管理费用这一项,应掌握其组成结构、金额大小、发展趋势等,从而提高员工管理水平、节约企业费用开支;再者,工业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还须对企业的财务费用、包装费、广告费等进行考虑。
2.企业生产管理部门
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主要指负责生产工厂和车间的组织与管理的部门,是企业责任成本中心的最高层,工厂和车间是工业企业中产品的直接生产单位,站在工业生产的协调、控制、组织、指挥的第一线,对产品的生产耗费情况了解最为详细,并能够有效控制产品的制造成本。因此,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部门关系最密切的是产品的直接材料和人工以及制造费用,企业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之一就是想其提供与制造成本有关的信息。
3.基层生产单位
工业企业中最基层的单位即工段或班组,是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最直接产生地,构成了企业责任成本中心的基础。企业班组的核算工作主要针对成本核算,以此班组也是企业会计成本的考核对象之一,会计成本核算有必要为其提供相关成本会计信息。
4.工业企业的内部员工
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导致企业员工个人也关心企业生产的耗费情况,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员工自身的利益,因此企业成本会计核算还应向员工报告成本会计的相关信息。
5.其他有关工作
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需为成本会计提供会计信息,如资产价值、企业负债情况等,这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但在进行资产计量和利润计算的过程中,则要求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提供如产成品成本、半成品成本等信息,以便进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同时,成本会计还应在企业进行管理会计的成本预测及决策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基础性的成本会计信息。
三、企业进行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具体原则
1.责、权、利结合原则
这是工业企业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关键性原则,即企业的成本控制做到责任到人,每个员工都须担负起对应的成本责任,并将成本控制同其绩效关联,与此同时,员工的成本责任控制也要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即能够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和内容而决定个人本身费用多少。
2.节流开源原则
成本会计工作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其能够发挥增加预算收人以及减少成本支出的“开源节流”作用,这是增加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的各项收支进行分析以及核算,发现超支项目,进行及时的纠正。
3.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既包括对全过程的控制,又包括对全员的控制。前者强调的是企业在一个完整的经营周期中的运作必然涉及到成本因素,因此无论是企业处于哪个运营环节,都应具备一定的成本控制的思想意识;后者重在强调企业会计成本同所有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有必要将全体员工的成本划人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工作中。
4.节约性原则
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工作关键所在就是节约人力、财力和物力,可采取的措施来有:(1)通过预防成本失控的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益;(2)优化生产方案、提升管理水平;(3)严格执行财务部门制定的财务制度、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严格监督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
5.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也是一项重要原则,通常在具体的工作中都有所体现。(1)首先,在设置账户时,对每一笔生产成本的产生都进行详细记录,具体而言,有基层工作部门的生产支出,也包括制造费用,值得注意的是,支出以前需要经历完整的审核程序。如应建立专门的账户对车间的具体成本费用加以核算,再依据成本决定分配费用,并将资金打入对应账户中。但辅生产车间则一般省略这一工作,而是直接将资金打入对应账户中,这是因为辅助车间的弹性较大,变化频繁;(2)其次,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选取适宜的分配方式,如顺序分配特点是计算程序简单、适用范围有效,一般宜用于劳务同产品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的辅生产车间,而直接分配法则更适合各辅助车间之间相互性的产品和服务都不多的工业企业,这是因为,生产成品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对最终计算结果影响微小,能够简化生产费用的分配工作,相比之下,计划成本分配法由于其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限制,而导致其存在一定偏差,但影响不明显,依然能起到降低成本费用的作用。
四、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成本核算的范围有待扩展
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再进行成本核算工作时基本都是仅考虑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组成的产品的主要成本因素,而忽略其他如企业为此投人的研发、设计费用,环境损坏费用等成本因素,即工业企业的问题在于只重视分析产品的直接生产费用,但是忽视间接损耗以及设计费用等,这一问题对于创新型工业企业而言更是严重,由于这一类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成本投入较多,同时科研人员的人工成本一般是企业直接人工成本费用总体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一项却没能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得到体现,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企业成本核算的范畴得到缩小,因此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够准确。
2.成本核算主体不明确
前述提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应贯穿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环节,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传统会计核算模式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主体呈现出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首先,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未树立其独立的成本核算意识。实际工作中的财务工作者不能做到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更多是依据企业管理者的意愿进行;再者,工业企业的基层生产人员不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中去,实践表明,车间管理人员参与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情况并不多见,或者是存在生产人员参与的范围较小和参与程度较低的问题。
3.成本核算的思想观念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起步的时间仍然较晚,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多数工业企业对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都缺乏先进和成熟的思想认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未建立起资源消耗意识。在当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中,工业企业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也视为一种成本支出,降低企业的环境污染,促进节能型工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忽视资源消耗问题是阻碍成本会计核算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者,企业过分重视降低其成本支出,以此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目标,但是却忽略了这一做法的极端情况就是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收入。
4.成本核算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因为在建设重视生态资源的工业生产体系时,财务人员须具备一定的成本会计核算思想和方法,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明显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多数人员都是由出纳或其他非专业财务人员转过来的,对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了解不足;再者,企业成本会计的核算与管理的规范性也有待提高。这既与报账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关,还在于财务管理同成本会计核算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即多数工业企业中这两者属于各自独立的部门,因此无法做到对各部门的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了解,进而无法清楚掌握对应开支信息,降低到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准确性。
五、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措施
1.减少资金成本并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和收款速度
推行新型成本管理模式。由于在工业企业中,市场链节中一般由专门的人员处理子定单信息,因此收账工作也应安排专门人员,应依照一定的奖惩机制对员工进行激励,这种将员工自身利益同企业利益直接联系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回收率,继而有效避免企业的资金链发生断裂。企业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行“杜绝应收账款”的制度,树立企业自身的品牌、信誉和企业形象,实现销售和货款回收的同时进行,由此一来企业也从根本上避免了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和回收率等问题的困扰。
2.节约生产成本,创造生产成本优势
为推进工业企业的新型成本管理制度和模式,生产部门可以模拟市场的经营环境进行成本控制。生产部门以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国内先进水平,以材料和产成品市场价为计算参数,核算产品的内部成本与价格。
3.推进适时制生产模式,降低产品库存
适时制生产模式,是一种由后向前拉动式生产方式,即企业依据客户的定单要求作为企业生产组织的出发点,以最终满足顾客需求为基础,由后向前地逐步推进和安排生产任务。逆向拉动模式,是一种比较符合当前发展状态以及企业制度的生产行为,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不同客户提供一些详细的订单信息来明确后期生产生活规模。工作的全过程都是将客户作为本质化需求特性的,坚定不移的推动企业系统化生产,并且优化布置内容,让资源采购以及生产工序等紧密衔接到一起,遏制不良生产经营状态;工业企业通过成本管理工作方针,将发展动机局限在节约成本这一方面,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必要开展缩减的情况,导致企业发展活力不达标。之所以被称为“适时制”生产模式,是由于其要求企业的生产、供应、销售环节等积极配合,以实现“零存货”和“零缺陷”目标,这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
4.加强作业成本差异分析
关键词:云会计;大数据;集团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现有研究的分析发现,资金管理方面的研究已经在网络的环境下逐渐的开展,但有些方面的数据文献还相对较少,例如大数据、云会计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在实际中对于企业财务数据的储存、搜集、分析等方面有着优势作用的就是大数据和云会计技术,它们不仅能够让企业的内部数据之间实现共享,而且企业还能它们看到同行业企业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并将大数据云会计视角下对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并将大数据、云会计技术运用与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将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框架模型构建了出来,对集团资金的收付管理、调拨管理、分析和考核等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一、大数据云会计视角下对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影响
对集团企业来说尤为重要的就是资金管理。资金的收付管理、调拨管理、分析和考核管理等核心内容都属于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集团企业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就要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要保证不间断的生产活动,企业管理者也要依据资金的流向以及监控的情况为企业提出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的建议和措施,这对于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大数据云会计视角为集团企业实现其合理有效的资金管理提供了平台与可能性。不仅是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需要通过云会计来实现,其对于企业资金的管理水平、管理安全、利用率等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云会计能够提高集团企业的资金管控水平
集团企业的资金的集中管理以及自动化处理可以通过资金管理来实现,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增强资金的管控以及实现资金的最大化。资金的收付管理、调拨管理、分析和考核管理都属于资金管理,集团企业与分子公司之间、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都属于管理流程中涉及的主体。这些主体是不同的,所以资金的管理就会显得比较复杂,并且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信息流在各个主体之间的传递。这对于集团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水平是有抑制作用的,可能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所影响。在大数据云会计的视角下,云技术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在储存企业交易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而且企业交易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这个及时反映出来,确定资金流之间的主体,分子公司资金的流动情况和剩余情况都能够清楚的让集团公司管理人员了解到,然后做出对于集团的长期发展最有利的决策,资金的管理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二)云会计能加强集团企业资金管理安全
集团企业一般都有许多的分支机构,信息的完全对称是很难保证的,在一些方面存在的管理上的漏洞是不可规避的,例如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资金业务与运作模式的监控。在传统的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下,分子公司操作现金流的过程集团企业是不知道的,并且分子公司和对接银行之间的业务交易集团企业也是不清楚的,随意银企互联信息就无法及时的上传到集团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一定的资金管理风险。还有一些集团企业的管控力度有些薄弱,分子公司可能会出现瞒报资金信息的现象,分子公司的每一笔资金也并不是集团公司都可以对其进行可视化的监控的,就使得集团企业对于分子公司的财务情况并不能有最真实的了解。就会做出不正确的决策,从而对资金管理的安全性产生不良的影响。
用云会计这一平台来管理集团企业的资金,一方面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企业资金管理的风险。集团企业的财务信息在云会计平台上都是存储在云端的,会计信息的安全是有云会计的供应商通过各种安全措施来保证的,可以保护其不会被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盗窃或者外流。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例如资金被挪用或贪污,企业对资金流向的可视化监控可以通过云平台进行。云平台会记录每一笔企业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云端的信息可以由集团企业的管理者随时调用查看,就可以及时的掌握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情况。并且云平台可以传递集团企业各财务模块的信息,并进行企业集团内资金管理的事中控制,最后可以用云会计技术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资金业务的处理结构,并做已完成资金业务的事后总结和反馈。
(三)云会计能提高集团企业资金利用率,降低集团融资成本
传统的资金管理在安排资金的投入时并不能考虑各分子公司的变动情况,这样会对公司内部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还会使得资金无法获得最有效的利用。此外,资金流量和存量的实时监控并不能通过传统资金管理模式实现,这样也对资金的使用率有所影响。不过云会计平台可以监控资金流量和存量,而且可以预测企业年度、月度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有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同时云会计还能降低集团的融资成本,减少了成本自然企业的利润就会增加,对于集团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大数据云会计视角下集团企业核心管理模块的具体应用
(一)资金收付管理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基础就是资金收付管理。集团企业管理者要了解分子公司的收支情况并控制每笔收支交易,保障资金安全。资金集中管理一般是集团企业对分子公司的资金收付管理方式,集团公司要负责资金的统一调度、管理和运用。接收订单、合同管理、发票开具、账务处理、收款、银行对账等环节都是属于分子公司的应收资金管理。接收发票、审核信息、账务处理、支付等环节都属于分子公司的应付资金管理。
(二)资金调拨管理
资金管理系统在云平台上要保障资金业务的有效落实,对相应的业务资金进行分配。企业相应的银行和其他会计核算业务可以与云端资金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做到真正的系统集群。由于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存在所以集团企业资金在企业外部或内部流动,收支两条线是集团资金调拨的管理方式,收入和支出账户集团和其分子公司都会分别设立。分子公司不能任意的使用集团划拨的货币资金,必须要将其存入指定的收入账户。分子公司要在进行业务活动时想集团企业填写资金需求申请书,云平台可以将此信息上传至集团企业,相关的管理者在对此申请书进行审批时,需要根据分子公司的资金计划来考虑具体的审批金额,基准是资金计划的金额,由此来考虑能否通过分子公司的申请,最后划拨资金给分子公司的制定账户。
(三)实时动态监控,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状况,提高管理决策
集团企业要对集团整体的资金流动状况实行动态的实时、智能和全程的监控,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实时的监控资金在支付使用过程中的动态,若发现有违规问题的出现,监控人员需要马上进行核查,需要及时的找出解决措施并加以纠正,才能更好的保障资金使用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管理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
(四)加强内部资金存款管理及内部借贷管理,有效使用资金
集团企业要加强内部资金的存款管理和内部借贷的管理。我国存款管理的特点,是按照国家规定,企业单位的资金必须在开户银行存储,企业需要的资金从银行支取,银行对企业实行全面的货币监督,对支持企业生产,改进经营管理曾发挥了一定作用。企业加强其内部资金的存款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加资金的效益。良好的内部借贷管理制度有利于集团企业更好的管理其资金,资金在借贷过程中不会发生资金的流失等问题,使得资金的使用更加高效。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会计工作 会计水平 会计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1.管理会计处于企业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对比中不难看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管理会计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管理水平提高的结果,也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在西方的企业中,会计机构隶属于支持生产部门工作并为其服务的服务部门,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分别有专职的人员,两个基本部门并行,共同接受总会计师的领导。
2.为企业提供管理信息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需要在原有的计划目标基础上,不断的调整现有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及时的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以及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所以就需要大量的经济信息作为参考。财务会计只是提供一些财务状况上的信息,而管理会计会根据企业的发展形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各个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3.直接参与决策
企业在制定经营决策的过程中需要非常的慎重,因为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要对企业的经营现状有清晰的了解,熟悉企业在发展中应该规避的方向,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科学的预测。在此过程中,管理会计直接参与其中,对于经营决策的方向进行把握,帮助企业进行分析管理,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
4.实行业绩考核
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考评的问题上,管理会计既可以建立完备的控制系统,又可以确定严格的考核措施,从而随时掌握实现现代企业经营目标的进程,正确考评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工作业绩,并为修订决策、调整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未能得到普遍推广的原因
1.经济体制环境的影响
当西方已经把管理会计用于企业的时候,我国还一直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企业的供、产、销及人、财、物均纳入相应的计划,企业没有独立经营权,更不能独立地进行投资决策,这一权力属于上级部门或政府机构。由于权限所限,给企业经营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尽管我国进行了多年的企业体制改革,但企业受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影晌还依然存在,同时,现阶段我国的金融体制、价格体制还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2.企业经济决策者的影响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企业的经营运作模式与发展观念都受到决策者的影响,决策者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理念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在现阶段的企业经营管理中,企业的经济决策者在管理理念上还不够先进,比较倾向于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慢。所以对于管理会计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企业中没有建立管理会计部门,也没有设置管理会计人员,这些因素是制约管理会计在我国的企业中应用的重要因素。
3.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管理会计相对来讲算是一门新兴的会计模式,在我国还没有普遍的应用,所以在管理模式和应用方法上不同于传统的会计模式,还需要学习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但是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上水平都无法满足现有的管理会计需求,有些管理人员即使接触了管理会计,但是也只是了解表面,对于内涵没有实际掌握,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4.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工作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意识的影响,认为会计工作只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和报账,从事一些基本的会计活动,没有认识到其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思维意识深深的影响到会计人员的工作习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此外,管理会计还需要对企业的业绩考评进行评价管理,这个过程需要会计人员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明确的思想观念。但是现有的会计人员由于抱有“省事”的思想,所以没有做到赏罚分明,影响到管理会计的应用。
三、如何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1.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
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从组织方面,可以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专门研究管理会计的权威性机构,要创办管理会计刊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项研究活动,并根据发展需要调整研究方向,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2.增强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需要增强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管理会计机构对企业领导的管理会计知识培训,把企业领导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作为业绩考核之一,促使其能够提升认识,真正把管理会计列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贯彻始终。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使管理会计成为管理中的常态工作,如在领导层的重大决策中,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决策等重大问题上,建立管理会计的一票否决制。
3.要抓好管理会计基础教育
一门学科成熟的最主要 标志是具有~套完整的、系统的、规范化的教材。因此,有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队伍,编写出适合各个不同层次需要的规范和便于操作的教材,并展开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广泛研究和探讨。另外,加强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的再教育,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政策、知识的培训;加强知识的更新,保证管理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化,使管理会计在实际中得以更好的运用。
4.开展典型案例分析
应密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企业管理会计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以便更适用于操作,加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走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之路。要及时总结企业开展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并从中找出管理会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运行,促进企业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
近几年我们工厂在年度五项经营业绩考核、在工厂保本点(盈利点)预测、以及对部门考核、对单项产品成本分析等等事项中,一直发挥着管理会计的作用。为给工厂领导决策,工厂去年用管理会计模式预测了工厂保本点(盈利点)。具体做法;一是收集历年(近三年)完工产品(产品造、修、抢修)成本的结转财务数据;二是收集历年(近三年)工厂完成的各主要产品结构比例,分析产品结构变动而影响工厂保本点因素;三是考虑物价上涨而影响变动费用增加因素。通过以上运用管理会计计算手段,最终,分析工厂保本销售额:4.87亿元。在世博会用公务船“瑞宁”号建造过程中,运用管理会计模式分析建造成本。具体做法;一是跟踪收集“瑞宁”号建造过程中财务数据,即单项产品成本,分析消耗的材料、人工、外扩工程、其他专项费用等;二是将成本数据与以前相类似产品对比,与地方造船先进企业对比;三是查找成本超支因素,分析超支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通过管理会计方式分析成本,“瑞宁”号建造过程中,建造成本明显降低,建造成本 = 1589.67万元(总成本)÷ 500吨= 3.18万元/吨 (管理会计运用前相类似产品建造成本3.96万元/吨),产品建造利润率为11.2%,由过去的亏损到赢利(管理会计运用前相类似产品平均利润率为-16.2%)。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核算手段,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着内在支撑力,也为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控制依据,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关键管理环节,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市场管理中会计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进行简单的阐述。同时,提出加强会计地位的办法以此提高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管理 会计 重要性 地位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正以雨后春笋的蓬勃趋势迅猛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中流砥柱。而会计作为我国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和核算手段,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者内在支撑力,也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注目。因此,了解和发展会计,发挥其职能最大化,势必会成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我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早已不是执行国家经济任务的封闭系统,而是面临市场多方位竞争,力求生存、发展的全方位开放系统。同时,针对企业管理以早已从生产型管理企业向经营型管理企业战略发展。因此,企业想要在社会经济大潮中可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尤为重要。而会计管理工作既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会计对企业发展而言在一定时期内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具有不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因此,会计对经济管理有十分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是经济管理中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会计工作是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为目标、前提所进行的。是通过对相应的市场进行调研取得一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预测、分心、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局的战屡决策性的管理工作。同时又参与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利润分析、风险投资等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上策决策依据。所以,会计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
(二)会计贯穿着经济活动的始终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价值计量来诠释企业资金运动或者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工作。企业做出任何经济计划、经济决策、会计都会贯穿着始终。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从未间断或者遗漏。是保证企业经济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有序性的重要手段。
同时,会计贯穿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还表现为会计在核算方面,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情预测、事中决策、事后分析等等方面。为企业在经济发展时,找出与计划目标存在差距的地方,从而做出进一步的改善,从而提高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以保证企业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经济的稳步提高。
(三)在经济管理中会计充当着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监督是会计多项职能中的一种,是会计参与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无可替代的一个重要职能之一。根据目前我国《会计法》法律法规,早已明确的支出了会计具有监督职能,其监督的内容,包括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经济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起到抑制违法乱纪的财务行为,杜绝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的经济活动形式越来越多,企业要完成一个相应的目标,经济计划是,就必须依靠会计提供的基本信息,确定预测计划。同时,利用有效的信息资源为企业本身建立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会计的监督系统。使企业在进行风险投资时,能过使自己的经济活动良性运作起来,在资金投入、产出时有可依靠的真实数据依照。尽可能的依靠会计监督,降低投资风险,生产经营中的无必要性经济消耗。
二、强化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管理提供坚实的平台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会计监督和控制管理工作的全面体现。目前我国现代企业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正是健全企业法律制度的更具,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形态,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目标,和经济监督,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以此同时,企业发展了,会计管理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因此,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实质也是对会计监督职能的使用,是为企业会计管理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健全企业领导对会计的重视度
企业领导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是企业财务整体规划者。因此,想要提高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加强企业领导对会计的重视度,极其的重要。一方面,要建立财务部门与领导着的全面沟通,使领导者了解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消除陌生感;另一方面,可以主动邀请企业领导参与到日常会计管理工作来,让领导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会计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
(三)强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强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以从几方面入手:首先,运用法律手段,加大对会计舞弊的抨击力度。以法律惩罚手段,抑制违法舞弊行为;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定期组织道德讲座。同时,关注会计人员的日常思想情况,开除道德低下的财务人员;最后,明确财务信息的责任,对象。对财务信息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会计人员,并且从中确切的分配好各种利益关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我们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应该明确人们对会计的职能了解,加强会计工作的建设。在会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扬长避短,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综合能力。真正将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再度提升上来,切实有效的发挥其功效,为我国经济管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管理会计 重要性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也逐步趋于成熟。对于谋求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来说,管理当局是企业目标的实施者。这就决定了管理当局希望企业会计站在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立场,寄希望于会计和管理当局立场一致,产生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协同效应。另外,因为现代社会的经济交易趋向于复杂化,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记录、计量、报告都会对管理效率和最终的经济利益分配,带来明显的经济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希望在任何情况下,会计活动都能服从于企业的利益需要。由于会计和企业管理当局之间处于一种雇佣契约关系,加之人们普遍认为会计人员在一个机构中处于一种相对从属地位,就会计的职能定位形成以下观点:一、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其职能就是反映经济活动,为有关方面提供管理信息;二、会计的监督职能因为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而流于形式,不具有实际意义。
从会计产生的历史来看,无论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或是后来在地中海兴起的复式记账,还是发展到今天的会计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都归溯为人类记述经济活动的需要,“客观反映经济活动”是会计产生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的最基本的职能,这一点不容置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会计职能如何准确定位,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任何一个经营者都必须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谋求经济效益,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经济,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现代化管理,科学规范的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筹集、投放、运用、收回和分配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通过会计来完成,处于这一个核心的位置,如何发挥其在一个管理组织中的工作效能,确保微观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满足相关利益团体各方面的需要,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最终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基于实现这些目标的需要,现代企业管理中会计职能需要强化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要强化核算职能,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客观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与经营成果,提供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在财务指标的构建、信息的分类与报告等方面,要充分满足考核投资者对经营者委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资本保值和增值情况的需要,同时满足社会广泛的利益团体对企业了解的需要。
一、管理会计在地勘会计中应用中的重要性分析
基于管理会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后续控制和干扰阶段必须以固定的设计形式为目标,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限制,使其适应地勘会计的发展形势需要。以下将对管理会计在地勘会计中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处于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整体应用中得知,管理会计形势是和社会发展力和企业控制形式有一定的联系,在应用阶段能对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不断提升经济效益,使其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管理会计设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在控制过程中必须保证管理形式的有序性,使其适应现有设计体系的种种要求。
2.为企业提供信息。随着地勘企业发展形势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在后续应用形式的控制阶段必须满足管理形式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形势的要求,要及时了解市场发展动向,将其和企业内部管理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在系统设计和控制阶段发挥设计形式的优越性,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管理会计会根据企业的发展形势对于企业的发展提供各个方面的信息,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3.直接参与决策。现有的设计和管理形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后续应用形式的控制和发展中能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控制过程中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有一定的了解,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其和发展形势和干扰因素结合在一起,直接参与到后续管理和应用中,帮助企业进行分析管理,直接参与到后续经营和发展过程中。
4.考核形势具体。整体考核形势是影响整体干扰因素和控制形式的关键所在,在后续控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影响,使其适应现有设计形式的种种要求。在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要确定完善的考核措施,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在运行阶段能对内部管理形式有一定的了解,随时掌握控制形式和干扰因素,为修订管理政策和调整目标提供理论性依据。
二、当前地勘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
地勘企业的整体管理形式对整个控制形式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后续控制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使其适应管理形式的本质性要求。以下将对当前地勘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1.管理会计认知不足。在整个控制阶段存在管理体系应用不当的情况,部分地勘企业仍然以原有固定式发展形式为主,忽视了整体发展形势的种种限制因素,在后续控制阶段增加了管理难度。在系统设计和应用阶段,对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直观的认识,无法理解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情况,因此在后续控制和发展阶段存在控制体系应用不当或者干扰因素多的现象,导致管理形式形同虚设。
2.缺乏专业性管理人才。管理会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管理形式,在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要不断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其适应现有发展形式的控制体系,并在后续建设阶段适应会计建设模式的整体性要求。但是在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存在管理人才素质差的情况。管理人才是地勘会计管理的基础,如果存在管理形式应用不当或者干预形式不合理的情况,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一心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并能够运用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还要对企业整个的运行状况有较深刻的理解。
3.信息系统落后。在系统后续控制过程中信息系统是主要影响因素,必须以信息技术软件为支撑,实现系统的有效控制。但是当前在具体控制阶段存在信息系统落后的情况,现有的发展软件跟不上地勘会计的整体要求,由于工程进度跟踪系统和营业发展体系存在一定的联系,必须重视管理系统的整体应用效果,减少干预因素的不良影响,进而实现有序控制。
三、如何在地勘会计中强化管理会计的应用
1.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工作人员素质在整体控制阶段占据重要的作用,在后续应用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基于管理人员素质差的情况,必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除了掌握基础性的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要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熟悉管理形式的相关要求,包括操作流程,管理形式和影响因素等,在后续控制和应用阶段必须不断提升其专业能力,在通过行之可效的培训方式使工作人员掌握专业性知识。
2.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管理会计整体控制阶段管理体系是重要理论依据,在后续控制阶段需要不断减少影响因素的影响,使其适应地勘企业发展形势的种种要求。在体系建设和优化发展过程中要对影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其次为了使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满足员工的本质性要求,树立正确的执行目标,并按照规定的合力形式对其进行细化分析,适应社会发展机制的相关要求。在实践中要保证分工明确,禁止出现竞争形式激烈的现象,能对整个控制形式进行细化分析,进而不断提升工作效果。
3.优化技术应用形式。技术体系是会计应用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应用多种技术体系,适应地勘企业发展的种种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整体设计形式要求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在引入管理会计的同时,必须及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更新改造,力争使每一个业务的环节都有信息系统做支持,全程控制形式要采用无纸化办公形式,保证信息传递形式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四、结语
关键词:高速公路 管理会计 重要性
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经营模式
(一)政府还贷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统筹监管通行费问题,政府统一收取,并同意开具相关的发票,具有相对的标准形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也存在相应的弊端,政府在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时是按照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来进行制定的。行车较多的公路有较少的收费,反之,则收费较高。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修建费也通常不能在制定的时间全部筹集。
(二)经营性模式
在经营性模式下,是由相应的建设公司进行项目承包以及修建,将高速公路作为一件特殊商品,由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获取的收益作为资金对债务进行偿还。在这种模式下,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通常是由修建公司将其收费权作为抵押进行贷款的,对于车辆通行费的确定显得更为重要,是公司的重点管理项目,必须引起公司的高度重视。
二、高速公路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涉及范围广,资金管理相对复杂
高速公路的施工具有周期长、资金清算较为复杂等特点,再加上各个项目分别由不同单位承包,结算时间各不相同,资金结算较为松散,由此可见,修建过程中造成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二)资金投入多
高速公路的修建通常都是在人烟相对稀少的地方,而且公路距离较长,相对于修建高速这种大工程而言,常常会耗资上百亿,自己投入规模庞大程度可想而知。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每辆车的过路费仅几十元,多则上百元,相对于几百亿这样庞大的数字回收期相当长。
(三)现金管理难度大
由于刷卡消费比交现金消费更为麻烦,对于大多数不经常走高速路的市民来说,更多的会选择较为方便的现金支付。但是现金的管理程序更为复杂,对于现金的盘点以及核查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难度较大。
三、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松散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全面快速铺开,因此在资金管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由于项目不同,又同时分包给不同的开发商,因此,资金结算的时间各不相同,这就给财务带来了麻烦。新加入高速公路建设的公司没有相关的经验,在资金方面制定的相应措施约束力不足,有的单位甚至对于财务核算和监督不采取分岗制,为财务管理和现金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助长了贪污和腐败现象。
(二)财务人员综合性素质低
在高速公路中的财务会计核算具有特殊性,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相应的会计技能,会计人员还要具有相应的工程相关的知识。施工单位所聘请的会计人员往往只是应对平时的账目,缺乏工程方面的技能。
(三)负债比率过高、财务压力大
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会花费巨额资金,动辄几百亿,根据相关规定,建设期内,建设期内,自有资金需达到35%以上,因此,企业筹集资金的压力巨大。企业会应用发行债券以及银行项目资金等方式进行资金筹集,发行债券、银行贷款需要支付相应的利息,这对企业来讲也是一项压力来源。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后,资金回笼较慢,面对如此巨大的利息压力,必须要相应的管理会计对资金进行管理。
四、如何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中管理会计的应用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管理会计对于资金的运营问题,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会计的重视力度,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企业的领导作用
在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发挥企业领导的关键作用。对管理会计的监管工作首先是要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对于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要统一筹划,加大对于管理会计类人才的培养,才能更好的推动管理会计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工作指导
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工作指导,首先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措施,强化对管理会计的指导工作。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初步阶段,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管理会计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成功应用,必将使得管理会计的迅速发展,促进资金的运营以及资金管理新模式的产生。
六、结束语
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如资金筹措难度大以及后期的资金回笼以及偿债问题都需要企业加大关注力度。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应十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大力开展会计工作。面对高速公路修建的现状,最适宜企业采用以及加强的就是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不仅是对内部实现的自己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还对资金的再投资以及未来的筹划工作都做出了相应的指导,尤其对于修建过程中大力需要资金资金制度又不太健全的工程尤为重要。因此,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的建设,才能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艳.谈高速公路建设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新报,2012
关键词:管理会计;重要性;问题;对策
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的结合便形成了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是指对企业管理中使用的成本、资金、利润进行决策、控制、预算等。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企业管理中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管理会计在我国仍是初步发展时期,还未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来了解推行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一)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科学和会计科学是管理会计的基础,管理会计是指有机的结合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企业战略目标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评估、预测、规划和控制等。管理会计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给企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执行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性。(1)防范风险。在一个企业的运营中,管理会计可以一些数据进行分析一个企业的收益情况,通过企业的收益情况可以分析一个企业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有企业的偿债状况、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发展优势等。这些数据都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可以预警企业存在的某些潜在危险,让企业可以平稳的运营发展下去。(2)目标服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发展现代企业必须要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的目标。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购买管理、储存管理、财政管理等。现代企业必须在合理的目标和战略规划下,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管理,在竞争中取得优先权。现代企业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强。应用管理会计可以很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它不仅关注企业内部经济运营,而且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为企业的运营调整提供数据,让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对一个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核,可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鼓舞士气。企业经济业绩考核是指将企业实际获得的业绩与企业之前的预算进行比较,对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的考评。在企业中,管理会计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对企业和每个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指出企业运营和员工工作中的不合理之处,这些数据为企业的奖罚制度和企业的运营方向提供了重要依据。(4)注重收集信息。沟通是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的桥梁。管理会计注重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沟通协作,有利于企业内部协调工作以及在外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管理会计注重建立和应用信息系统,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了大量准确无误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是企业安全快速高效运营的保障。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一个企业能否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取决于它的产品能否掌握顺应时展的因素指定合适的战略决策从而跟上时展的要求。因此,企业首先应该掌握影响时代快速发展的信息因素,管理会计通过收集和加工信息,在员工之间传递和分享这些信息,使得每个员工了解时展所需要的因素,把这些信息应用在产品生产和服务中。管理会计突破了之前被动管理的局面,与内部各部门之间保持信息交流,有利于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同时,在开拓市场中显示了企业的实力和合作力,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形象。(5)应用了多种科学方法。在管理会计中,应用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运筹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另外,在管理会计中引入电子办公软件可以把一些枯燥的文字和数字报告用简单明了的数据模型进行表示。通过高等数学、数理统计学的应用可以对这些数据模型进行科学的处理,揭示相关数据之间的内部联系,掌握有关对象的变化规律,方便企业决策人员对企业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传统的会计学只应用了数学方法对企业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涉及的范围很小,收集的信息也比较的繁琐和片面,运用管理会计可以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
二、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水平落后。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现代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很落后。传统的企业运营理念至今仍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管理方式很落后。此外,企业管理层人员缺乏系统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维,因此企业不能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和管理。落后的管理水平导致我国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二)没有普遍落实管理会计。至今,我国大部分的企业并未普遍应用管理会计而是运用责任会计。一些专家通过数据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多数企业采用的长期投资决策方法主要是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等。因此,从全局来看,我国企业并没有普遍
运用管理会计。
(三)脱离实践。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并且要与实际相结合。我国管理会计没有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还源于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时没有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比如,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新型管理会计战略方法就不符合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状况,强行使用只会适得其反。
(四)管理会计人员薄弱。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我国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人员还很薄弱。相较于财务工作人员,管理会计人员在我国的人数和承认度相对较低。根据调查显示,我国有1500万的财务会计工作者,40万的高级会计工作人员和500万的中级会计工作人员,而注册管理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却少于8000人。大多数国内企业使用具有中高级职能的财务会计人员来代替管理会计的职能。在这种形势下,在企业管理中很难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责。
三、如何发挥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在我国确立管理会计的职责。确立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并确保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的管理职责是发挥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作用的重要保障。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信息化和科学化,这种理念建立了扁平型、网状型或者无中心的组织形式,使得组织结构趋于分权化。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企业必须依据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的调整组织结构,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责,确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二)制定战略目标。一个计划的实施,要有合理清晰的战略目标,合理的目标可以为管理会计制定工作的重心提供有力的依据。管理会计具有预测的作用,经营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重心,经营的重心是决策,而预测是决策的关键。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在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最合适的量化模型,有目标性的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市场经济、营销价格、成本、对资源的配置以及资金流动的变动趋势做出预测。只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最准确的预测。
(三)重视财务会计的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密不可分的。管理会计中一些可靠的数据来源于财务会计的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重视强调管理会计的作用和职责,但也不能厚此薄彼忽略了财务会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管理着企业财务方面的工作,主要有按时编写有关的财务报表、登记资金流动情况以及记录公司平时的财政支出等。这些数据可以很清晰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运营活动和运营成效,这些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对公司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要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决不能忽视财政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
(四)聘用合格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管理会计能否有效准确的实施取决于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企业在聘请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时必须进行严格的考核。目前,国内资深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仍然很匮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从国外引进优秀的人员,或者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合理化培训,加强学习管理会计的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求企业每天不断的进行革新,而进行调整的基础就是对最新信息的获取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无法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企业终将会被淘汰,因此使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来获取准确无误的信息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会计是一门科学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它的使用需要各种信息的支持。管理会计通过加工信息可以制定出本企业所需要的数据模型,所以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也能促进信息系统的发展。在企业日渐进步的同时,使用现金的信息系统可以让管理会计时俱进,迅速发展。
四、结语
世界在不断的发展中,要想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必须要对自身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使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式,可以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改进内部管理和树立良好的外界形象来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世界在发展,中国也在发展,管理会计在国内的应用仍然不是很广泛。中国的企业要想强大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组织结构,切实有效的实施下来,让管理会计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施振萍.论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4,05:163-165.
[2] 丁建中.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