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范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

第1篇

    关键词: 普通高中 语文课程 准备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然而综观现行的初高中语文教育现实,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相对平均,而经过普通高中三年的课程教育之后,所谓的好学生与差学生的语文成绩之间拉开了一条巨大的分数鸿沟。这是否意味着普通高中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理念已经被为选拔人才服务的精英教育所取代,大多数学生已经被排除在普通高中教育的面向对象之外?

    很多人看来,这种理论无异于煽风点火,学生们坐在同一间教室,享有相同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何谈被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然而事实上,大多数普通高中教育因为并没有对与义务教育的衔接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造成了语文学习的断裂。一小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及时适应了分属于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和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的转变,从而成为显性的教育对象而享有教育资源;然而大部分学生的状况是无法自行适应这种转变带来的学习过程中的困扰,被这个断裂阻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貌似平等的教育资源对于他们形同虚设,“有”而未“享”,从而成为隐性的教育对象被排除在外,难道这也能称其为教育公平?

    当然,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整体发展,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语文素养质的飞跃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可非议。关键在于如何为这两个断裂的层面之间搭建起一个递进的台阶,让大众的学生能够到达更高的层面而不是被阻隔。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普通高中教学内容渐次展开之前,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包括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组织和制度准备在内有机的学习准备体系,以弥合这个断裂。

    一、心理准备

    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高中生,仅通过两个月的暑假摇身一变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借助学生自我学习水平的认定和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来完成转换角色,也即心理准备。

    所谓自我学习水平认定,即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身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正确的认识。需要区分的是,许多学校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因为大多数学校举行考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学生分出好坏,贴上标签,分层教学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成绩,于是考察形式,试题内容和结果都与笔者定义的自我水平认定相差甚远,现实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

    自觉地帮助学生完成认定,应通过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区分度的学业水平测试来完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课程目标的相关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方面内容,分别以笔试,面试,报告三种形式实现。既要有全面反映现有知识水平的区分度,又应该具有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挖掘的开放性。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测试结果,完成对相对自我和绝对自我的学习水平认定。

    所谓的高中学习状况的系统认知,是指教师在学习内容正式展开之前,对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体系的总体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什么,怎么学。具体的,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对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必修课教材体例及主要教学手段、选修课程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作出宏观的介绍,并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给予微观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明确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明白的学才能学的明白。

    二、物质准备

    除了心理准备外,初入高中的同学们需要做一些切实的物质准备工作,方便未来三年的学习,它们是:字典,摘抄本,周记本和建立班级的图书角。

    普通高中阶段,更高层次的阅读需求当然不能满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掌握的3500常用字,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灵活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视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学生准备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和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课程目标中积累作为其中一项,占有重要地位,要学生明确语言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个道理,认识并实践摘抄要求,而不是应付了事。关于摘抄内容,可由老师推荐,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大家名篇乃至歌词广告,生活语录等,以交换阅读的方式敦促学生长期坚持下去。

第2篇

一、课程设计严谨

《普高课标》虽然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全义课标》)相衔接,但是两相对照,明显地感觉到《普高课标》更加务实、严谨、精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词更加严谨

1. 封面。

《全义课标》用的是“实验稿”三个字;而在《普高课标》中将“稿”字去掉,仅用“实验”二字,更加浓缩、严谨、精确。

2. 目录。

《全义课标》“前言”部分的第一章为“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普高课标》则将“与地位”删去。两者的内容相差无几,但在用词的精确上却有着质的飞跃。

《全义课标》“实施建议”部分的第一章为“教材编写建议”;而在《普高课标》中将之改为“教科书编写建议”,显示出学术态度以及治学的严谨性。

(二)在框架结构上更趋合理

与《全义课标》相比较,《普高课标》在具体的框架细节上的删改是颇费思量、字斟句酌的。这在“目录”部分能够得到最直观的印象。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普高课标》在与《全义课标》相衔接的编写、设计过程中,编写人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相对来说,其中第三部分和附录部分改动较大。这些改动是渐进的,却又是审慎、合理、严谨、务实的,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决心、信心、恒心与细心。

二、关注个体,张扬个性

引人注意的是,在《普高课标》中,对学生个体以及学生个性的反复强调,频率极高。在“课程性质”中,有这样的叙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在第二页有文字叙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三页又有文字叙述:“……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由于篇幅,后面的具体内容不再赘述,从中可以深切感到《普高课标》对学生个性的关注。

仔细想来,这也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当今世界,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如果不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努力培养自主独立、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个性丰富的青少年一代,将很难面对新形势的挑战。

例如我们的邻国日本,对于这一问题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果说日本以往的教育偏重知识的记忆,教育上的管理主义和集团化的色彩十分浓重的话,那么当今的日本教育则是强调能力的培养,教育的观念朝着自由主义和个性化的方向转变。关于个性化的教育,有日本学者评论说,“随着当今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其国民的整体素质较高,倒不如拥有较多富有个性的开拓型人才,对一个国家发挥的作用更大……说得极端一点,可以认为迄今为止日本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水准,而牺牲了一部分有能力、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必须意识到,曾经誉满世界的日本教育,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转折点。”[1]

《普高课标》使我国高级中学的课程内容与组织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这种课程设置的显著特点是:培养学生自己寻找和发现问题、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主体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能力。在保证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共同基础上,充分注意发现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掘他们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一改革措施体现了平等、民主的教育要求,是符合当前时展的。这开辟了使高级中学阶段教学采用新的教学论和方法论的前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可靠的基础。

三、与国际接轨,创新课程结构

(一)几个国家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模式

英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模式:考试(或非考试)科目+选修(组合选修+任意选修);法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模式:共同必修+模块必修+选修(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德国完全中学高级阶段的课程模式:基础学程课程+特长学程课程;俄罗斯普通高中课程模式:分类设置+必修+选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日本普通高中课程模式:学科+科目(必修+选择必修+任意必修);瑞典综合高中课程设置模式:基本必修课程+专业学习计划课程。

可以看出,各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都比较重视学生的需要。提供均衡的全面的课程是各个国家的教育理想。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上适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高中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这是与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相连的。

(二)开拓创新传统课程

我国普高传统的课程设置,总的说来,共同必修的比重过大,种类上也偏多,这种情况不利于高中生有个性、有特长、有分化地发展。课程设置上追求的统而全和分科过细的现象并存,使整个课程设置在结构上缺乏应有的活力,导致课程设置僵化。尽可能地降低共同要求,减少共同必修课的种类和课时比重,加大组合必选的比重,增加其种类,同时辅以任意选修课,可能是高中课程设置走向个性化、灵活化的突破口。[2]为了体现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使学生既能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又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普高课标》对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要求做了整合和规划,在课程结构上,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而且,具体的内容以模块设置。相对于中国传统的课程设置,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

第一,从总的结构上,《普高课标》将不同程度、不同领域的知识用不同模块的形式,呈现给每个学生,体现了语文内容的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螺旋式上升的结构体系,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开拓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主要致力于让学生选择的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增加了选择性,除了必学、必读、必做的内容,还有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体现了内容和要求上的弹性。二是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这样做,既能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使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不同模块的知识,既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又给予学生在学习和教师在施教时以一定的弹性和灵活度。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满足学生多样的学习需求,符合当今社会学生主动发展以及有个性发展的理念。

第二,课程内容的具体阐述,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的课程理念。

在课程内容的具体目标的阐述中,不仅有传统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要求,也有“应用·拓展”“发现”等新的术语;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普高课标》的大语文教育观的课程理念。

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语文教科书不仅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同时为地方、学校留有补充地方、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可以说,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语文课程内容,由于地方、学校、教师参与开发,将成为源源不断、经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语文课程体系,由于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逐步做到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综合性学习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与语文教育相结合,将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四、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普高课标》要靠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做出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因而,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是一个关键环节。美国20世纪60年代曾发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强调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观念不能不说新,但实践结果却以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思维能力降低而告终,原因不在于改革思想,而失之于教师培训的不同步发展,一线教师未能很好地理解改革思路。实际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更新观念,相应地也明确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方向,除了从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确立教师作为研究者、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地位,把语文教学过程真正看作是语文活动的过程,要有一个正确、合理和全面的评价观等方面进行外,更应重视引导教师群体对语文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和对母语教育特点的审视。

首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关键在于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其次,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种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馆、广播站、校园网;当地的,如自然的、社会的、人文的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使语文课程内容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再次,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创设地方或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例如,河南可以围绕炎黄历史、黄河文明,山东曲阜可围绕“三孔”与孔子,西安可围绕秦始皇与兵马俑,纳西可围绕东巴文化,延安可围绕革命圣地的文物、景观等,创设地方或学校的校本课程。

在教学形式上,一定要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

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动场所,让这些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

五、课程实施,务实前行

《普高课标》有着不少亮点,但是,笔者认为《普高课标》在某些方面阐述模糊,需要进一步解析。尤其是模块设置模糊,课程开发不易。

《普高课标》将高中语文课程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而且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并说五个模块的学习可以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但是《普高课标》从头至尾没有明确说明这五个模块到底为何,可能是想把空间留给一线的教师自己去发掘。但是,这很有可能给一线教师的工作带来盲目与混乱。因为,从当今的教学要求来看,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全国普通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68.43%,有的地方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达到当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资格;教师普遍只关心和高考有关的内容,基本上不关心学科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大部分教师很少有科研方面的训练,对怎样搞科研,怎样指导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总之,现有的教师队伍总体上很难适应《普高课标》的需要,这里有观念的问题,有对课程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也有知识能力水平上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受到会考和高考的制约和压力,特别是会考和高考两条线的实际情况,对课程灵活化和多样化带来的阻力是不可小视的。双重考试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限制了课程多元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不改,课程改革难以有所作为。

注:

[1]李协京:《对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考察》,《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思想

的学术研究涵盖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他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新时期语文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在很多文章中阐述了自己对语文的观点。经过总结分析,我得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与语文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从语文的课程性质上来看,《课标》继承和发展了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性质

对语文学科建设的重大贡献之一便是明确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他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工具性和应用性。提出语文是“自由发表思想”的工具,“自由”二字,把语文从单纯的工具性解放出来了,赋予了语文工具性以鲜活的内涵,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是学以致用。

正如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表达:“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二、从教学理念上来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它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

早从孔子办学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的办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私塾教育、书院教育为主,教学方式也基本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当时就已认识到,这种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当时的语文教育,尤其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扬教学民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这些教育主张,在当时是极具超前性和前瞻性的。同时对当下的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

的这些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不谋而合,如针对写作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再有针对阅读方面:《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都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在《课标》中的继承和发展,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提倡的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完成由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而这正是新课改最大的突破。

三、从教学方法上来看,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和文法教学,他的这些主张在《课标》写作教学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和完善

1.从培养学生写作习惯上来看

认为善于积累素材,整理思想情感和经验是提高写作水平的良好习惯,他认为写作教学要重视素材的收集和真实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收集材料,并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学识去写文章。他说,“我们平常所吸收进来的思想,无论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不过在脑子里有一点好或坏的模糊而又零碎的东西罢了,倘若费一番功夫,把它删除的删除,整理的整理,综合起来作成札记,然后那经过整理和综合的思想,就会永久留在脑中,于是这思想就属于自己的了。”

《课标》沿袭了对写作教学的教育思想,提倡多读书、多练习,重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主张学生厚积而薄发。在这一目标上,《课标》和是最一致的,目标就一个 ――学会积累和写文章。

2.从文法教学上来看

重视文法教学,他认为文言写作不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他主张写作教学应摒弃文言,采用白话,这也体现了倡导的“实用主义”的思想,主张以写实主义文学代替假文学。

而课标也规定:“对写作的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论述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能否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用可靠的材料支撑观点。实用类文本写作的评价,应考察学生能否根据此类文本中常用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完成常见实用文的写作。”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课标》继承和发展了的语文教育思想,作为20世纪初语文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推进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